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浅析

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浅析
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浅析

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浅析

[摘要]公务员作为政府管理社会事物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水平与政府行政效能关系密切,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

视。本文对公务员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了促进公务员心理健康的途径。

[关键词]公务员;心理;心理健康

公务员行使着管理国家的权力,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

响着行政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兴衰。但

是在现代社会,伴随着社会转型中各种因素的冲击,公务员

日益受到来自社会、工作和家庭等各方面压力的侵扰,使其

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为保证国家政权的正常运转,

公务员不仅要有完成本职工作的本领和健康的体魄,更要具

有健康的心理素质。[1]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和标准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成立宪章中

开宗明义地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

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可见,

现代意义上的健康观,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没有疾病的观念,

健康的目标是追求一种更积极的状态、一种更高层次的身心

协调与发展。[2]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心理

状态。表现为人能够洞察外部世界,并对其挑战做出回应,

制订合理的人生策略,从而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

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

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即人的

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学家一般是从个体适应环境的角度提出心理健康

的标准。一般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力正

常。2、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3、良好的人际关系。4、善

于调节和控制情绪。5、意志品质健全。6、积极的自我评价。

7、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3]

二、公务员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公务员是生活、工作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人群,面临着种

种社会压力,最易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一)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表现

不良的情绪给公务员身心造成危害的同时,也不同程度

地影响了其工作效率和日常生活质量,阻碍了潜能的发挥。

1.精神抑郁

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性障碍。

是因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处于该状

态中的人,看到的一切仿佛都是灰暗的,对什么事情都提不

起兴趣,同时自我评价偏低,对生活缺乏信心,体验不到生活

的快乐,并伴有食欲减退、失眠等。

2.情绪焦虑

焦虑是公务员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它是一种紧张、害

怕、担忧、焦急混合交织的情绪体验,当面临威胁或预料到某种不良后果时,就会产生这种体验。被焦虑所困扰的人内心感到紧张、惶恐害怕、心烦意乱,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钝, 记忆力减弱,常伴有头痛、心律不齐、失眠、食欲不振及胃肠不适等身体反应。如当前许多公务员倍受失眠的困扰主要

就是焦虑情绪引起的。

3.激动发怒

情绪情感难以控制导致发怒是公务员常见的又一种消

极激情。有些公务员常因一句不中听的话或一件不顺心的事,就会激动得暴跳如雷,有时甚至会出口伤人,或拔拳相

向。发泄之后,又往往会追悔莫及。发怒对公务员的身心健康有明显的不良影响,通常当人发怒时,会导致心率失常、心悸、失眠、高血压、胃溃疡等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心脏停博甚至猝死。

4.自卑心理

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

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

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如目前日本公务员自杀的现象异常严重,其主要原因就是自卑心理造成的。(二)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于公务员来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比较复杂

的,但就总体情况分析,主要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的原

因:[4]

1.对心理健康认识不够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绝大多数公务员过分强调克制、忍

耐,回避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认为心理问题完全是性格

上的软弱、能力上的欠缺造成的,同时不少公务员对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心理健康的知识知之甚少,对

谈论心理问题往往是羞于启齿,有时甚至会故意掩饰自己的心理压力。同时,由于心理疾病又比较隐蔽,不如身体疾病

那样易察觉,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2.社会压力不断增大

当前,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工作任务的增加,

工作难度的加大,工作标准的提高,使我们有些公务员经常

会感觉到一种“无助感”,认为对自己命运的掌握失去了主宰能力,同时又不能从别人那里获得援助,当感到自己处于孤

立无援的处境时,就会产生焦虑;而遇到事业上的挫折、家庭中的不幸,尤其是自尊心受到打击时就更容易产生抑郁。

3.履职难度不断增强[5]

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公务员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特别是近

几年来,随着机构改革、区划调整、班子结构优化等情况,客观上造成了公务员流动比较快,担任现职务时间比较短。在此过程中,公务员对工作不熟悉,还处在学习、摸索、适应的阶段,而新的历史时期,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对其工作要

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客观上增强了履职的难度,如果缺乏心

理调适能力,也容易产生抑郁。

4.管理方式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公务员人事制度改革在扩大民主、完善监督、

推进能上能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尚未形成以职责管理为中心的完善管理方式,公务员的工作任务不够明确,突发性工作较多,使得有些公务员往往疲于应付,经常被

打乱原定计划,无形之中其心理负担增加了。这种不完善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也使一些心理脆弱的公务员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心理问题。

5.自我调适手段欠缺

有些公务员虽然已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是自

我调适能力不强,不善于自我调节、自我减压。往往是有了压力以后,在上级领导面前不敢说,同事面前不能说,面对亲

人朋友又不愿说,更严重的是自我调适手段缺乏,致使心理

压力不能得到及时的释放,日积月累,导致心理严重失调或

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6.自身工作能力不强

有些公务员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一些常用的调适方

法也是了解的,但是面对工作中复杂问题和突发性问题,自

身缺乏有效的应对思路,有时工作推不开,创新性、灵活性缺乏,所以在简单的心理调适不能解决问题时,依然感到较大

的压力。这主要是因为自身工作能力的欠缺,胜任岗位难度较大。这种情况在年轻公务员、新任职公务员中表现更为突出。

三、公务员心理健康的修炼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才能使自己在人生道路的各个阶

段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战胜各种困难,创造美好的人生。

1.树立正确的理想观。作为公务员,要树立共产主义理

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信共产党的领导,自觉为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这样我们才能感到我们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自然就会减少心理烦恼和心理疾病。

2.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作为公务员,要珍爱自己的工作

岗位,对从事的职业有一种自豪感、神圣感和强烈的使命感,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上不愧党,下

不愧百姓,自己活得也充实,那些工作中的压力和烦恼也自

然会烟消云散。

3.具有正确的金钱观。金钱具有两面性,生活中不能缺

少钱,但如果把钱看得过重,就会为金钱所累,成为拜金主义

的俘虏。公务员要学会采取一种淡泊的态度,在生活上要多

与那些普通群众比,我们也自然会消除那些心中的不平和无

端的烦恼。

4.具有正确的名利观。作为公务员,要正确对待个人的

升迁去留和名誉待遇,学会辨证地看待个人得失,始终保持

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样就会卸下思想包袱,身

心清爽,心理调适力自然就会增强。

(二)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

公务员健康良好的性格品质的培养,要服从人格健康发

展的需要。

1.从方法上优化性格品质。品质的培养是为了实现性

格品质优化,达到人格健全。要学会择优汰劣。择优即选择

那些良好的性格品质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如:自信、开朗、

勇敢、热情、勤奋、坚毅、诚恳、善良、正直等;汰劣即针对自己性格品质上的缺点、弱点予以纠正,如:自卑、胆怯、冷漠、懒散、任性、急躁等。

2.从基础上优化性格品质。人的知识越广博,人的本身

也越完善。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性格品质优化的

过程。实际上,现实中不少人有性格缺陷就是源于知识贫

乏。丰富的知识使人更加容易自信、坚强、理智、热情、谦恭。知识的积累与性格品质的完善是同步的。

3.从细节上优化性格品质。“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性格的优化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关注细节开始。一

个人的言行往往是其性格品质的外化,反过来一个人日常言

行的积淀成为习惯就是性格品质。许多人所具有的坚强、细

致等优良的品质都是长期注重细节修炼的结果,是一点一滴

形成的。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是每一个人努力的起点。(三)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公务员的自我认识和评价水平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他

的人格走向,及未来事业的前景。

1.确立健康的自我观。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身

份,以及社会、群体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才能科学地对待自

己的过去,恰当地确立自我发展的方向,实实在在地把握现

在,在社会情境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从而理解他人,尊重

他人,和谐相处,被社会所接纳。可以通过经常性地评价自

我,提高对自己以及自己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认识;另外

听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是一很好的办法,如找亲近的朋友

直言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获得更为全面的认知。

2.肯定自我。如同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珍视自己,爱自己才能爱

别人,要自尊、自信才能被别人尊重。肯定自我就是对自己

的本来面目持悦纳、积极的态度。对于自己的优缺点,要认

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同时善于

吸收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缺点,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3.有效地控制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是健全自我认识

与评价的根本途径。作为公务员,要学会控制自我:要培养

意志力。在努力实现自己远大理想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自制能力和意志,经受住挫折和打击,具备恒心和自制力,自觉主

动地认清目标,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量身制作自己

合乎实际的发展目标,不苛求自己,明确自己的期望。

(四)加强心理调适的训练

加强心理调适方面的训练能不断提高你的心理调适能

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修炼:

1.坚持学习,打牢基础。如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学习心理保健常识,以及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学习人在认识、情感、意志、需要、兴趣等个性心理品质及其特征方面的知识。学习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知识等。

2.加强训练,培养能力。积极参加心理训练,提高各项

心理素质。这种训练既可以借助外界,也可通过调适,自己

训练。比如:进行模拟训练危险情境,设置各种可能遇到的

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形成对危险情境的预期心

理准备状态,就能够有效地战胜紧张和不安等不良情绪,提

高心理适应和平衡性,增强信心和勇气,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注释

[1]黄训美.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发展研究,

2005,1:17

[2]徐颂陶.心理调适能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9

[3]刘志宏.现代心理学导读[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

社,2003,307

[4]朱丽莎.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J].Journal of US

-China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6,5:60

[5]辛燕琴.重视领导干部心理健康[J].党建研究,

2006,1:18

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测试

人力资源管理实用工具 模块七:员工关系管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测销售团队管(工具 人力资源管理实用工具——员工关系管理——员工服务与支持

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测试 说明:。其)项症状清单(SCL-90,又名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901.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90。该量表共有作者是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个方面的心1010个因子分别反映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理症状情况。此套测试题主要用于测试员工心理健康状况,一方面可以帮助员工自己了解 2.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可以便于公司掌握员工整体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有针对性的实施辅导,更好的关爱员工心理健康,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人力资源管理实用工具——员工关系管理——员工服务与支持 一、测试题以下列出了有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最近一星期来自己的实际感觉,选择最符合您的一种情况,请在相应的题号上 现状评题严较中较没 5243、头1 52341、神经过敏,心中不踏 53241、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 54231、头昏或昏 53421、对异性的兴趣减 53124、对旁人求全责51243、感到别人能控制您的思 53241、责备别人制造麻 5234、忘记性1 542311、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 53241、容易烦恼和激1 534、胸121 5431、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21 5321、感到自己的经历下降,活动减41 5、想结束自己的生23411512413、听到旁人听不到的声 52311、发4 521、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134 521、胃口不134 51243、容易哭25122、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34 5122、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住43 532412、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532、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214 5 4 25、怕单独出门2 1 3 5 4 1 2 3 、经常责备自己26 5 2 、腰痛1 3 4 275 281 2 3 、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4 5 1 29、感到孤独2

关注客运职工心理健康

论铁路客运职工心理健康 【摘要】心理健康对铁路客运服务行业职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铁路客运行业职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分析心理健康问题的多种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具体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铁路客运心理健康预防干预 在铁路旅客运输服务工作中,客运职工是居于客运第一线直接为旅客服务的铁路工作人员,在铁路旅客运输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维护客运职工的心理健康、消除影响心理健康的消极因素,加强心理卫生工作,对于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劳动生产率和服务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客运职工心理健康现状 在新的历史时期,铁路客运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越来越关注铁路基层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广泛的贯彻和实施。与此同时,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手段被引入到铁路客运行业,广大客运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必须正视的是,由于客运服务行业的行业特点,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铁路客运职工心理健康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职工尤其是老职工存在着心理疲劳、心理倦怠,甚至少数职工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防卫和抵触情绪。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铁路客运服务整体水平和铁路的社

会声誉。 二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 造成部分客运职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很多,除了铁路客运行业自身特殊的行业特点外,还有如下方面的原因: 2.1 铁路客运行业服务理念滞后 在现阶段,随着铁路客运在铁路运输中窗口地位的不断强化,社会对铁路客运的要求日益提高,广大旅客对自身权益的不断关注和强化,以及铁路行业内部对客运服务工作的要求日益严格,这些综合因素要求铁路客运职工转变原有工作观念,不断适应新形势客运工作新要求。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铁路客运市场长期处于买方市场,相当数量的铁路客运职工对旅客服务工作观念出现偏差,往往是管理多于服务,部分职工尤其是老职工服务理念长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无法适应新时期客运服务的具体要求,部分铁路职工对现阶段客运服务行业特点和要求理解不足,仍然按照以前的工作思维,导致在工作中极易陷入被动,部分职工甚至出现抵触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心理健康。 2.2 铁路客运行业自身对外宣传度不够,社会公众对铁路客运行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当今社会处于网络化和信息化发展的高峰期,各种信息的发布和流传范围和速度较以往都有极大的提高和改进。铁路客运行业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与社会公众的交流明显不足,这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讲座详稿

公务员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在上个世纪末叶,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们就曾经有过两则惊人的预测:一是进入21世纪后,人类不可避免地进入心理疾病时期,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二是影响中国最严重的疾病是心理疾病。的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心理问题正在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生活的?隐形杀手?。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公务员自杀、犯罪事件的屡见报端,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不容忽视且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情绪不稳、焦虑抑郁、工作倦怠等多种心理问题不仅损害着公务员的身心理健康也直接影响着政府机构运转的顺畅及效率。为此,国家把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纳入干部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必备课程。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科学内涵 1、定义: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成立的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从定义上看出健康的涵义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躯体健康就是健康的范畴。心理健康也成为了健康概念里不可或缺的元素。 人类健康观的这种演变大体上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是为了生存而奋斗,基本是保证生命的延续。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注意身体健康、身体机能的正常和疾病的减少,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应运而生。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们逐渐发现,很多疾病的发生不单纯是身体本身的因素,而是与社会的、心理的、情绪的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心理问题凸现成为重要的健康问题。人们开始重视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稳定,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公务员心理健康的标准:

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浅析

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浅析 [摘要]公务员作为政府管理社会事物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水平与政府行政效能关系密切,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 视。本文对公务员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了促进公务员心理健康的途径。 [关键词]公务员;心理;心理健康 公务员行使着管理国家的权力,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 响着行政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兴衰。但 是在现代社会,伴随着社会转型中各种因素的冲击,公务员 日益受到来自社会、工作和家庭等各方面压力的侵扰,使其 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为保证国家政权的正常运转, 公务员不仅要有完成本职工作的本领和健康的体魄,更要具 有健康的心理素质。[1]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和标准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成立宪章中 开宗明义地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 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可见, 现代意义上的健康观,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没有疾病的观念, 健康的目标是追求一种更积极的状态、一种更高层次的身心 协调与发展。[2]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心理 状态。表现为人能够洞察外部世界,并对其挑战做出回应, 制订合理的人生策略,从而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 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 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即人的 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学家一般是从个体适应环境的角度提出心理健康 的标准。一般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力正 常。2、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3、良好的人际关系。4、善 于调节和控制情绪。5、意志品质健全。6、积极的自我评价。 7、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3] 二、公务员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公务员是生活、工作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人群,面临着种 种社会压力,最易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一)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表现 不良的情绪给公务员身心造成危害的同时,也不同程度 地影响了其工作效率和日常生活质量,阻碍了潜能的发挥。 1.精神抑郁 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性障碍。 是因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处于该状 态中的人,看到的一切仿佛都是灰暗的,对什么事情都提不 起兴趣,同时自我评价偏低,对生活缺乏信心,体验不到生活

对企业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服务的意义

长久以来,人们往往关注生理上或躯体上的疾病,而忽视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对社会的适应和感知。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变,竞争和压力增加,个性张扬得不到释放,员工的心理承受已经到了极限,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产生的后果为工作效率下降、企业成本增加。因此,舒缓员工的心理压力、实现心理畅通,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新内容。第三届国际卫生心理大会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对企业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服务的目的是:疏导和帮助员工树立良好心理、提升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效益等。有效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服务能为企业和社会都带来效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进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员工实施心理健康服务,使员工心理压力处于最佳状态,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士气高涨、干劲十足;通过对员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摸清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干预员工心理问题,消除可能妨碍员工绩效的因素,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增加企业内部凝聚力,推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保护企业人力资源 通过对员工实施心理健康服务,了解员工的心理动态,引导员工心理方向,解决心理矛盾,帮助其激发潜质,实现自我,强化员工敬业精神,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通过心理健康服务,使员工感到企业

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使员工有归属感,吸引更多的优秀员工,留住人才,减少人才流失,从而降低人力资源风险,保护企业的人力资源。 3、减少社会负担,保护家庭幸福 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生活幸福指数,是创建和谐企业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员工实施心理健康服务,达到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实现心理和谐、提升幸福指数。通过心理健康服务,使员工更新思想观念,意识到自己社会成员的身份,负担起社会、家庭责任,及时预防员工心理问题的产生,避免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伤害。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doc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就是应用心理学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从多角度来系统地关注和维护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通过构建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实施压力监控及压力预警,界定心理健康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个性化的教育培训、互动交流、自助调适和专家咨询服务,通过员工的积极参与、主动互动,维护和提高员工身心健康,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推动力。 为什么要进行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 员工心理问题已成为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今天心情很不好”、“郁闷”、“烦着呢”等成为企业员工的口头禅。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员工之间相互竞争压力的增加,个性张扬心理需求的提升,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 “2005年中国员工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有25.04%的被调查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英国的研究显示,每年由于压力造成的健康问题通过直接的医疗费用和间接的工作缺勤等形式造成的损失达GDP的10%。 诚然,无需说明,大家都明显感觉到了竞争的日益加剧。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现,越来越多的“海归”回国,越来越多的港、澳、台精英们纷纷“北飞”,谁都无法忽视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压力。于是,“加班”、“充电”这些词也成了现代企业员工的口头禅。 最近《财富》完成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有近7成的经理人觉得自己压力较大或者极大,其中48%的人认为导致工作效率降低,30%认为导致其对工作缺乏兴趣,42%认为导致出现失眠或其他睡眠问题。 企业员工在长时间的压力之下,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出现许多症状,比如: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失眠,记忆力减退;情绪也发生明显变化,焦躁,忧虑,时常莫名其妙地对周围人发脾气,无法控制的怒火……这就是积“压”成疾,会给人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人们的“职业杀手”,员工的压力问题每年都使企业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心理学研究表明 压力并非都是有害的,工作绩效与压力的 对应关系呈倒U型曲线。适度的压力能够带 来积极的工作动力和乐观的生活目标,提高 工作效率和生活满意度;高负荷的压力却给 个人以极大的负面影响。那么如何消除压力 的这些负面影响,使员工都有一个健康的心 理状态呢?这就是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 专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能带来什么?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员工心理健康、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组织文化、 提高企业绩效等。一个有效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无穷的效益。 ·减少人才流失 实施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企业能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心,使员工更有归属感和工作热情,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员工;由此降低重大人力资源风险,保护企业的核心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 通过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使员工压力处于最佳水平,身心更健康,精力更充沛;由此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一、公务员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公务员是生活、工作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人群。面临种种社会压力,公务员的心理问题不仅关系到自己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自己的公众形象。对公务员的苦闷,?亲人和社会一定要体谅、理解?。为此,我们有必要关注、分析公务员心理问题。(主要) 1.职业特点的公共性问题。公务员的职业性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有义务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正当地行使公共权力,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但公务员又是一个特殊的政治群体,他们与行政的权力密切相关。这使得他们具有?以公共权力谋得个人利益?的能力和机会,可能经常会遇到道德选择的两难困境。因此公务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经常要抗拒诱惑,廉洁奉公。这也是一种特殊的自我保护,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才能获得心灵安宁,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警惕优越感、特殊化,物质需求上不要追求过高的标准,这是防微杜渐、清正廉洁的心理基础。 2.社会责任问题。公务员从事的职业是非常高尚的,社会责任重大,社会责任感强的公务员们,在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往往容易受到自身能力的局限。他们在作为公民和公务员两种角色时,期望通过个人的能力,改变现状,为人民谋福,但社会

现状和现实往往并不能总是如人们所愿。个人的能力可能并不能根本改变很多社会问题。这时候,公共责任的重大和个人能力有限之间的冲突就容易导致公务员苦闷、悲观、失望。这就是说,公务员群体容易陷入?愿意承担公共责任?和?是否有能力承担?的心理困境之中。特别是当前的官员问责制更容易使官员心理蒙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公务员应当适当疏导这种压力,培养做人做事的公正心和奉献精神,公务员对国家和人民都要负责,并对社会发展负有特殊的责任与义务。培养正直、诚实、正义感等良好的品质,以树立自己的公众形象。 3.官僚主义和?官本位?思想危害。公务员群体在政府部门工作很容易受到官僚主义和官本位思想影响、压制,这种环境很容易阻碍公务员个人情感发展,使人在制度的刚性制约下丧失了人的思想、感情,使人性得到扭曲,久而久之,便可能导致公务员形成循规蹈矩、刻板、不近人情的性格特点,使心理受到伤害。要形成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良好习惯,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对周围的赞美或诬陷之词,都做到泰然处之。 4.知识和能力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社会问题日益呈现复杂化和专业化,这对政府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承担的公共责任也愈来愈大,这种责任很自然地转移到公务员身上,转化为心理压力,造成公务员心理紧张。公务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增强个人能力以应对压力和挑战, 在这一过程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特征重要性评价——来自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态度

Advances in Psychology心理学进展, 2014, 4, 56-63 https://www.360docs.net/doc/3b8992307.html,/10.12677/ap.2014.41011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4 (https://www.360docs.net/doc/3b8992307.html,/journal/ap.html) Evaluation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Competencies —Attitude from the 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and the Clients Ailian Zhang1,2, Xiting Huang1* 1Key Laboratory of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Email: zalbell928@https://www.360docs.net/doc/3b8992307.html,, *xthuang@https://www.360docs.net/doc/3b8992307.html, Received: Sep. 18th, 2013; revised: Sep. 20th, 2013; accepted: Sep. 24th, 2013 Copyright ? 2014 Ailian Zhang, Xiting Huang.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In ac-cordance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all Copyrights ? 2014 are reserved for Hans and the owner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ilian Zhang, Xiting Huang. All Copyright ? 2014 are guarded by law and by Hans as a guardian. Abstract:Competency is the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skills and personal traits required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177 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and 225 clients to understand their attitude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competenc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sides regard “honoring promises of confidentiality to clients” a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e-tency and regard “having prestige in the client’s heart” as the least important competency. Both of the sub-jects value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more than knowledge and skills. Women and young people show some tendency to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some competencies. The 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whose majors are not psychology and whose degrees are undergraduate or below valu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more. The practitioners with rich experience pay more attention to positive regard to the clients. The subjects receive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some competen-cies of the practitioners. Keywords: Competencies;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Clients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 Evaluation of the Importance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特征重要性评价 ——来自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态度 张爱莲1,2,黄希庭1* 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2山东理工大学心理科学系,淄博 Email: zalbell928@https://www.360docs.net/doc/3b8992307.html,, *xthuang@https://www.360docs.net/doc/3b8992307.html, 收稿日期:2013年9月18日;修回日期:2013年9月20日;录用日期:2013年9月24日 摘要:胜任特征是有效业绩所需知识、技能及个人特质的组合。通过对177名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和225名心理健康服务对象的问卷调查,了解双方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态度。结果表明,双方最为看重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特征是“能恪守为求助者保密的承诺”,最不看重的是“在求助者心目中有威信”;双方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人格特质的重视均甚于知识技能;女性和年轻人表现出对一些胜任特征要求更高的倾向;非心理学专业与本科及以下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更看重 *通讯作者。

公务员心理健康分析与研究

公务员心理健康分析与研究 发布日期: 2012年08月30日作者:陈永华,张丹君,胡绪虎 《管理学家》2011.12 陈永华张丹君胡绪虎 摘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的公务员是个特殊的群体.肩负着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和执行国家各项决策的重任。全面建设小康社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事关公务员心理健康与否。近些年来,有不少公务员因工作压力、社会期待、职业风险、家庭和睦等因素,心理健康问题凸显。本文从分析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问题产生原因。已经在新形势下如何准确把握公务员心理发展规律、建立公务员心理疏导机制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心理健康,公务员,分析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分析掌握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状态,近些年来,江西省直机关工委十分注重抓好公务员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在40余个省直单位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开展了“公务员心理疏导机制建设”课题研究,在江西机关党建网上专门开辟“心理健康”专栏,与南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合举办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举办了心理健康系列讲座等,对提高公务员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提升机关工作效率,促进机关和谐,做了一项有益工作。 一、目前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当今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越来越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以及越来越多元的价值取向,对公务员群体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及心理承受和调适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看到,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各个群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心理压力。公务员作为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公务员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的转换以及各类媒体对公务员的监督加强等,公务员心理健康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中国公务员心理健康网”2008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堪忧,有34.5%的公务员不同程度地存在抑郁倾向,其中重度占3.46%,中度占9.9%,轻度占21.3%;20lO年由国家机关团工委主办。中华全国员工帮助计划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承办的一系列关于压力与健康、亲子教育、婚恋心理、情绪管理、危机管理等12场讲座,吸引了上万名中央到地方国家公务员参加,几乎场场爆满。据不完全统计,在志愿参与心理压力测验后得出的报告中显示:参与者的整体心理健康指数略低于全国普通人群水平,有近l/3人的人际交往属于较差或差的水平。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社会心理服务》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社会心理服务》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序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单选题 1、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有了更高的期待,对平安建设有了更高的标准。 A:幸福生活B:物质生活C:精神生活D:美好生活 2、当前,我国既面临着世界其他国家()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又面临着由我国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所决定的特殊挑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 A:社会转型B:社会变化C:社会变革D:社会变迁 二、多选题 1、党的十九大以来,政法综治部门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把工作触角从打击犯罪、维护稳定延伸到维护()等各领域。 A:政治安全B:生态安全C:经济安全D:文化安全 2、当前,我国急功近利、失衡偏激、怨天尤人等不良社会心态不同程度存在,给()带来负面影响。 A:国家发展B:社会稳定C:社区稳定D:个人幸福 三、判断题 1、健康是立身之本,全民健康是立国之基。() 正确错误 2、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错误 3、要保持个体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心理健康问题。() 正确错误 四、填空题(每空只填一个字,注:类似10,2020,50% 这样的数据算一个字) 1、《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要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把它作为推进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的( 重要抓手)加以落实 2、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和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引导公众培育(积极心态)、预防不良心态 第一章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单选题 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 A:社会心理B:社会观念C:社会心态D:社会意识

公务员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学会管理情绪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0.0分,共50分) 1.本讲提到,管理情绪的前提是()。 A.察觉别人的情绪 B.培养正向的情绪 C.察觉自己的情绪 D.处理好人际关系 正确答案:C; 2.根据本讲内容,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情商的能力?()。 A.健康管理能力 B.自我察觉能力 C.有效处理情绪低潮的能力 D.彼此关心合作的能力 正确答案:A; 3.黄帝内经中提到忧伤()、思伤()、怒深()、恐伤()。 A.脾,肺,肝,肾 B.肝,肺,脾,肾 C.肺,脾,肾,肝 D.肺,脾,肝,肾 正确答案:D; 4.从情绪的()来分,可以将情绪分成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A.状态

C.功能 D.表现 正确答案:B; 5.根据本讲,情绪是指主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0.0分,共50分) 1.本讲提到,情绪的反应可以从()来识别。 A.主观体验 B.心理测验 C.外部表现 D.生理唤起 E.人际交往 正确答案:ACD; 2.本讲提到,言语的表情包括说话的()。 A.语速 B.内容 C.语调 D.节奏

正确答案:ACE; 3.情绪调节常用的方法有()。 A.宣泄法 B.暗示法 C.积极转移法 D.情绪管理“红绿灯” E.通情达理训练法 正确答案:ABCDE; 4.本讲提到,非理性想法的特征包括()。 A.由点及面 B.绝对化 C.过分概括化 D.由面及点 E.糟糕至极 正确答案:BCE; 5.本讲提到的让人感觉压抑的音乐有()。 A.春江花月夜 B.难忘今宵 C.二泉映月 D.江河水 E.渔舟唱晚

充分认识公务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公务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普遍的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目前各行各业非常关注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中,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转型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各种竞争非常激烈,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各种压力不断加大,由此所产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也逐渐增多。公务员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特殊群体,无疑也面临着如何调整心理平衡和注意心理卫生的客观事实。因此,加强公务员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公务员的心理素质和水平,推进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公务员群体中潜在的心理问题看,需要重视公务员心理健康 2006 年重庆市部分专家采用国际通用的SCL—90测评法,把公务员队伍分10类、90 个选项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30%的公务员心理表现为敌对情绪,对环境不认可,经常牢骚满腹;相当多的男性公务员选择了“我经常想到要哭!”而据重庆晚报的报道,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精神科,对一年来的心理咨询者进行盘点的结果显示:在心理健康问题最多的人群中,男性公务员和公司老板是成年男性心理包袱最沉重的一个群体,共占了门诊病人的35%,国家公务员排在首位,其中2/3 是男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失眠、头痛等病。在公务员群体中,存在心理焦虑、心理失衡、心理恐惧、心理麻木、心理阴暗、心理狂妄、心理困惑等不良心理表现和行为的人越来越多。200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心理学家朱菁菁通过对超过一千例调查问卷和其中的个案深入访谈发现,公务员私下里常有诸如“清贫”、“有想法实现不了”、“没劲”、“想应酬,又烦应酬”等抱怨。此项调查同时显示,公务员群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心理压力大,由于政府行政权力系统需要高度的服从性,使得一些个性突出、动机水平高的个体常会感到压抑;人格冲突,循规蹈矩的工作程序使少数公务员气馁,阻碍创新能力发挥,有人抱怨“不该做的必须做,该做的做不了”。二是人际关系紧张,一些公务员用来维持上下级关系和“私人小团体”关系的精力支出大,认为这比作出工作成绩更重要,过度自我保护。三是公权意识淡漠,即把公权私用。少数公务员乐于结交“大款”,相互利用;贪污腐化的风险代价低,一些人的行为处于“灰色地带”,是非观念薄弱。四是职业荣誉感欠缺。公务员群体中潜在的这些心理问题将会影响到政府的行政效能。从一些公务员违法违纪案件,我们也可以看出,有些公务员的人生之所以出现“滑坡”,在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心理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如有的理想缺失、信念动摇、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扭曲,过分地看重名利、权力、金钱;有的攀比心理严重,最后发展到心理失衡而利用职权贪污腐化。这些不健康的心理而导致的不良和违法乱纪行为实际上有许多是可以预防避免的。同时,重视心理健康可以预防心身疾病(由于情绪不稳定、易大喜大怒、过于争强好胜、长时间的焦虑不安、不易满足等心理因素引起的冠心病、高血压、溃疡、一些肿瘤疾病等)、精神疾病和恶性事故的发生,实践中,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人,很容易产生无法控制的愤怒情绪,以至于出现意想不到的身体疾病或严重的越轨行为。 其次,从公务员具备的知识结构看,需要充实心理健康知识。 在对公务员的文化知识结构的调查中发现,在县乡现有公务员队伍中,真正系统接受过心理

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测试

人力资源管理实用工具 模块七: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测试 销售团队管理 (工具)

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测试 说明: 1. 自评量表( Self-reporting Inventory),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 其作者是德若伽提斯( L.R.Derogatis)。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 个因子分别反映 10 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 2.此套测试题主要用于测试员工心理健康状况,一方面可以帮助员工自己了解 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可以便于公司掌握员工整体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有针对性的实施辅导,更好的关爱员工心理健康,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一、测试题 以下列出了有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最近一星期来自己的 实际感觉,选择最符合您的一种情况,请在相应的题号上打“√”。 现状评估 12345 没有较轻中等较重严重 现状评估 题目 没有较轻中等较重严重 1、头痛12345 2、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12345 3、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12345 4、头昏或昏倒12345 5、对异性的兴趣减退12345 6、对旁人求全责备12345 7、感到别人能控制您的思想12345 8、责备别人制造麻烦12345 9、忘记性大12345 10、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12345 11、容易烦恼和激动12345 12、胸痛12345 13、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12345 14、感到自己的经历下降,活动减慢12345 15、想结束自己的生命12345 16、听到旁人听不到的声音12345 17、发抖12345 18、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12345 19、胃口不好12345 20、容易哭泣12345 21、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12345 22、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住你12345 23、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12345 24、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12345 25、怕单独出门12345 26、经常责备自己12345 27、腰痛12345 28、感到难以完成任务12345 29、感到孤独12345

公务员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公务员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个方面,表现为一种焦虑的状态。工作当中表现为一种焦虑、一种担忧、一种紧张; 第二个方面,是一种压抑,这种压抑在工作当中表现为一种工作倦怠,现在我们对公务员的工作绩效,在对工作绩效的研究过程当中发现影响公务员工作绩效,公务员的工作绩效影响到政府的工作绩效,影响公务员工作绩效的一个非常大的影响因素是工作倦怠。这工作倦怠,公务员的工作是执行性相对比较强一些,这种执行性的工作,有些劳模为什么可贵呢?他一年365天,一年如一日,30年如一日,N多年如一日地做一件非常简单的工作,他能够兢兢业业地去做。在人性里面是喜欢做一些工作的丰富化、多样化,有创新性的工作,当我这项工作,我第一次做、第二次做有新鲜感,再做同样的工作的时候,他会有倦怠。而这种工作又不给我带来成就感,我年复一日地做着一种工作,气氛又死气沉沉的时候,我就会出现一种压抑的状态,不知道各位的工作是一种很丰富,经常地有变化,还是反复的、重复的一种高压工作,领导要求又比较高。 第三方面,表现出一种社交障碍,由于工作非常忙,我们没有时间跟亲朋好友、家人交往,久而久之,我们在和他们交往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出现交往困难。另外一个,我们出现躯体化的焦虑,这种躯体化的焦虑主要是指身体上的一种高度压力的应急反应,如一些心血管疾病等相应的疾病。

第四方面,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非常地轻率,急躁。由于我们长期压抑、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有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特别抓狂,这种抓狂的状态,本来没有什么事情,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做,但总是非常焦虑、非常紧张,这种焦虑让你时时刻刻如惊弓之鸟,什么事情,领导一个电话,甚至有的时候不愿意接电话了,你来一个电话就是一个紧急任务,来一个电话就是这个地方出事了,那个地方出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害怕接电话,我们害怕领导来找,“小王,领导找你。”马上我们就想:这是怎么回事。然后,接到一个任务之后我们不能深思熟虑,我们就冒冒失失地去做。这在年轻人身上表现得比较多一些,尤其是本来准备到了公务员队伍后大展宏图,结果来了一年没有提拔,两年没有提拔,结果到了提拔年限,一次竞争上岗没选上,二次没选上,这时候内心积压的紧张情绪就开始表现出来了。 第五个方面,表现出一种偏执。这种偏执是以偏概全,固执己见,敏感多疑,心胸不开阔,自视过高,爱抱怨,这种偏执在年龄偏大的一些公务员身上容易产生,我也经常见过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是不是一个好人?他是个好人,但他有时候在判断问题的时候,给我们感觉,长期坐机关,他总是处理一件事情,然后他形成一种刻板的印象,形成一种刻板的印象之后,他会把以偏概全的观点广而泛之地去泛化到一群人身上或一些社会身上,这也体现在,有一次我到哪儿去做一个研究,去一个部委,然后去一个部委要一个部门的材料的时候,那里边有一个50多岁的非领导岗位的老者,我们在去要材料的时候,我们非常礼貌,我们非常客气,但我们在跟他要资料的时候,我们就受到他的冷脸,而且每一次见到他,都说:“你们北大人不行,你们北大人眼高手低。”每一次

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合同

*****镇心理健康服务合同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规定,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部委局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精神,推进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科学化和专业化进程,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乙方为甲方提供的服务内容 1、按专业规范的要求,承接家庭和个体咨询;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让心理健康知识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进行“嫁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2、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系列的有结构的讲座。乙方根据甲方要求,选择广大市民普遍关心的、与百姓生活戚戚相关的主题,并组织相关话题和听众进行深度互动。每月1次,1次约2小时。选择的主题包括:育儿问题、亲密关系、婚姻家庭问题、工作压力、人际关系、情感危机和自我提升等。 3、积极开展特殊人群社会心理服务。乙方应组织专业力量投入重点青少年的帮扶工作,老人、儿童和妇女的身心健康维护,言行极端人员和信访重点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4、乙方需配合甲方做好*******调研、学习、交流等公务接待工作。 5、甲方交办的其他服务项目。 第二条:场地使用和服务费用 场地使用:

甲方免费提供工作场所给乙方使用,乙方必须管理、维护好各类器材、设施。 服务费用: 1、负责做好****辖区范围内重点青少年、言行极端人员和信访重点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其他具有治安隐患的特殊人群四类重点人员的建档,每年至少完成4个心理个案服务并形成案卷,并交一份至沙石镇综治办备案。 2、组织心理咨询师进社区开展心理咨询宣传活动:根据规模大小,每次500-1000元(40人内500元,40-60人800元,60人以上1000元),活动结束后需将活动方案、活动记录、图片整理成册,并交一份至沙石镇综治办备案。 3、团体活动:每次团体活动不低于2小时,人数不少于20人,400元/次,团体活动结束后需将活动方案、活动记录、图片整理成册,并交一份至沙石镇综治办备案。 4、心理健康科普宣讲:200元/次,人数不少于40人,宣讲结束后需将科普内容记录、图片整理成册,并交一份至沙石镇综治办备案。 5、社会心理服务:每个个案服务次数须不少于两次。特殊人群第1次按300元,第二次以后按200元/次计;其他人员第1次按200元,第二次以后按100元/次计。 6、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危机干预:350元/人次。 7、奖励:社会治安特殊人群个案取得明显成效的,酌情予以奖励。 支付方式: 本协议签订之日,甲方向乙方先行支付人民币壹万元整(¥10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其余经费依据本协议第二条第2款按季度据实结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自我心理调适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自我心理调适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社会急剧变革和经济体制渐进转轨,一方面带来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各个群体带来巨大冲击和压力。公务员作为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他们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们个人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精神得以陶冶,大多数公务员乐观进取,心中充满阳光。但是,部分公务员也存在着心理障碍大、焦虑困惑多和缓解压力弱的现实问题。这一现象值得关注。本文试就我国当前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心理调适问题谈一点个人粗浅认识。 一、当前我国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原因分析 谈及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有些人眼里似乎是小题大做、无病呻吟。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一是我国传统观念认为,公务员大都是一种闲散、轻松的生活状态,不太可能有工作倦怠;二是公务员被淘汰的可能性较小,不太可能面临失业;三是公务员一般拥有相对理想的工资福利待遇及完善的社会保障,不太可能有生活压力。这“三个不太可能”是“老皇历”了,是一种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观点,是与当前我国公务员心理现状不符合的。实际情况是我国当前公务员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2005年河北省社科院心理学家通过1000份问卷调查发现:公务员私下里常有诸如“清贫”、“有想法实现不了”、“没劲”、“想应酬又烦应酬”等抱怨。北京市是较早关注公务员群体心理健康的地区,相关机构对中年公务员进行了精神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有近50%的人存在着不健康的倾向。2006年重庆市部分专家采用国际通用的scl——90测评法对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得出结论:30%的公务员心理表现为敌对情绪,他们对环境不认可,经常牢骚满腹,相当多的男性公务员选择了“我经常想到要哭”。(1)安徽省黄山市委党校对100名官员进行了心理健康问题调研发现,官员普遍有较大“心理压力”、“焦虑”和“忧郁”等情绪。(2)安徽省行政学院最近作出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高血压、颈椎疾病、脂肪肝成为公务员所患比例最高的三大慢性病,以脂肪肝为例,省直单位男性公务员患脂肪肝的比例高达28.6%。(3) 那么,公务员群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吃惊的亚健康状况呢?其原因有四点: 一是旷日持久地劳碌使公务员积劳成疾。当前,我国各级干部肩负的任务很重,面临的矛盾很多,承担的压力很大。比如,灾区有些干部既遭遇个人家庭遭受灾难、痛失亲人的不幸,又要日以继夜地参加抢险救人、重建家园的工作,使他们的身心不堪重负。原四川省南江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瑛、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先后倒在工作岗位上,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充分体现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的同时,也告诉人们公务员担子的沉重。二是不健康的“公务文化”摧残了公务员的身心健康。在我国少数地区所谓官场“潜规则”仍有很大“魔力”,全国政协常委张维庆曾在一次政协小组会上痛批目前官场上的权钱交易、任人唯亲、买官卖官、明规则与潜规则双轨运行、高规格接待等不正之风。三是官场竞争激烈导致心理危机。如今,官员的升迁与个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