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洞室开挖工程施工方案

地下洞室开挖工程施工方案
地下洞室开挖工程施工方案

地下洞室开挖工程

1.1 施工程序

1.1.1 开挖程序安排原则

根据本标段地下洞室的布置特点,开挖施工程序按下述原则安排:

㈠根据各部位具备施工条件的时段,提前组织好人员、机械设备,遵循自上而下、由外向里的开挖施工原则。

㈡地下洞室开挖施工以不影响主体施工或将影响降低到最低为原则,合理安排开挖施工工期,确保洞室开挖与主体施工顺利进行。

㈢地下洞室开挖施工以围岩类别控制单循环进尺为原则,根据围岩类别合理控制单循环进尺,确保洞室稳定,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㈣洞室开挖程序安排遵循新奥法施工原则,根据揭露围岩类别,采取相应的支护形式及时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㈤地下洞室开始进洞遵循洞脸锁口原则,防止破坏洞脸边坡。

1.1.2 施工程序

洞挖施工程序为:测量放线→布孔→钻孔→爆破→通风排烟→出碴→支护→下一循环

测量放线:每一循环作业前,都要进行测量放样。洞室放样需标出顶拱圆弧中心和周边有代表性的控制点,以保证开挖施工的准确性。

布孔:施工技术人员根据测量放线成果及爆破设计,进行现场布孔,用红漆标出主要钻孔的孔位,以便钻孔施工。

钻孔:采用手风钻钻孔,孔径φ42mm,爆破孔间距50~70cm,光爆孔间距40~50cm。钻孔角度和孔深,应符合爆破设计的规定,已造好的钻孔,需进行保护。对于因堵塞无法装药的钻孔,应予吹孔或补钻,钻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

装药:爆破孔采用φ32mm药卷装药,光爆孔采用导爆索串联φ25mm药卷间隔装药,线装药密度150~200g/m左右;

爆破:爆破网络采用非电毫秒微差孔内延时网络,火雷管起爆方式。

通风排烟:由于本工程开挖洞室长度较长,采用供风机进行供风排烟。

出渣:洞内运输采用扒渣机配合索矿车排渣至洞外,洞外采用反铲挖装,自卸汽车运输。

安全处理:出碴之前,应有专职负责安全处理人员将掌子面及顶拱的松动岩体和危石进行处理,避免事故发生。

支护:岩石破碎的洞段,爆破完后及时采用锚杆、喷锚等方法进行支护,必要时视地质情况采用钢支撑支护。

隧道洞挖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

图1-1 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1.2 施工布置

1.2.1 风、水、电布置

㈠施工供风

空压机随开挖工作面就近布置于放空洞、取水洞进口。

㈡施工用水

本工程石方洞挖与支护的施工用水主要是钻孔、喷混凝土用水,水主要采用洞口水池中接取。

㈢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设备主要为施工照明、水泵、喷射机、搅拌机、扒渣机等。经过计算,高峰期洞室开挖用电设备装备负荷为100kW。

1.2.2 施工道路

根据本工程布置特点,本工程施工开挖时,先要对主要施工道路进行修筑,各洞开挖利用修筑完成的施工道路作为施工通道。

1.2.3 施工排水

洞内的施工排水,主要是施工用水、岩体裂隙渗水和断裂构造形成地下水或漏水等。主要设置集水坑泵排方式,采用离心式水泵自集水坑将积水通过排水管排至洞外。顺坡的段排水主要采取自流排水。

1.2.4 通风排烟

在洞室开挖施工中,由于钻孔、爆破、运渣、喷混凝土、施工机械的排放的尾气、开挖时地层中放出的有毒气体等原因,必须向洞内供给新鲜空气,排除有害气体和降低粉尘。根据本工程特点,本工程开挖采用大功率通风机进行供风,缩短排烟周期,施工通风由布置在各洞口的15Kw轴流式通风机通过φ60通风管供风。

1.2.5 施工照明

洞身作业面采用投光灯照明,洞身非开挖面采用白炽灯,间距为6m。

1.2.6弃渣规划

运至指定渣场。

1.3 施工方法

1.3.1 施工工艺说明

㈠开挖准备

洞内风、水、电就绪,施工人员、机具准备就位。

㈡测量放样

⑴导线控制网测量采用莱卡全站仪进行施工测量。

⑵测量作业由专业人员实施。每个循环钻孔前进行设计规格线测量放样,并检查上一循环超欠挖情况,检测结果及时向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交底;断面测量滞后开挖面10~15m,按5m间距进行,每周进行一次洞轴线及坡度的全面检查、复测,确保测量控制工序质量。

⑶放样内容为:隧洞中心线和顶拱中心线、底板高程、掌子面桩号(每隔5m在隧洞内侧打一条桩号线)、设计轮廓线、两侧腰线或腰线平行线。

㈢钻孔

⑴根据本标的特点,隧洞采用YT-28型气腿钻造孔,可移动钻孔平台配合。

⑵由熟练的风钻手严格按照掌子面标定的孔位进行钻孔作业。造孔前先根据拱顶中心线和两侧腰线调整钻杆方向和角度,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孔。

⑶各风钻手分区分部位定人定位施钻,熟练的操作手负责掏槽孔和周边孔。钻孔过程中要保证各炮孔相互平行,掏槽孔和周边孔严格按照掌子面上所标孔位开孔施钻,崩落孔孔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崩落孔和周边孔要求孔底落在同一平面上。

⑷采用自上而下的造孔顺序。

⑸为了控制好孔深,在容易看到的地方用红油漆做上标志,对于气腿钻可以直接在钻杆上作记号。

⑹钻孔前先由测量人员按照设计图纸周边轮廓线,用油漆标识出孔位和地面高程,然后在孔位上钻浅孔插入短钢筋,对孔位进行保护。开孔后进行中间过程的深度和角度校对,以便及时纠正偏差,确保钻孔在同一个平面上。

⑺炮孔造完以后,由值班现场技术人员按“平、直、齐”的要求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钻孔重新造孔。

㈣装药、联线、起爆

⑴洞内装药作业采用可移动简易作业平台配合。

⑵在钻孔工序开始时,按照爆破设计要求提前进行光爆药卷加工,将炮孔

堵塞物加工成型,准备好各种规格药卷以及各种段别非电雷管。

⑶炮孔经检查合格后,进行装药爆破;炮孔的装药、堵塞和引爆线路的联接,由经考核合格的炮工严格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钻爆设计设计进行装药、爆破。

⑷装药严格遵守安全爆破操作规程,装药前用风水枪冲洗钻孔,掏槽孔由熟练的炮工负责装药,爆破孔采取柱状连续装药,周边孔采取空气间隔装药,将小药卷绑扎于竹片上,用导爆索串接。

⑸装药严格按照爆破设计图(爆破参数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进行,掏槽孔和崩落孔选用φ32乳化炸药,周边孔选用φ25乳化炸药。掏槽孔、扩槽孔和其它爆破孔装药要密实,堵塞良好,洞内采用非电起爆网络。

⑹药装完后,由炮工和值班技术员复核检查,确认无误后撤离人员和设备并放好警戒,由炮工负责引爆。

⑺炮响通风排烟后炮工先进入洞内检查有无瞎炮、盲炮,若有则迅速排除,然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⑻光面爆破要求

①残留炮孔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②完整岩石炮孔痕迹保存率在80%以上,完整性差的岩石炮孔痕迹保存率不少于50%,较破碎和破碎岩石炮孔痕迹保存率不少于20%;

③相邻两茬炮之间台阶的最大外斜值不大于10cm;

④相邻两孔间的岩面平整,孔壁没有明显的爆震裂隙。

㈤通风散烟及洒水除尘

开挖施工面采用自然通风散烟。爆破散烟结束后,开挖面爆破碴堆洒水除尘。

㈥安全处理

爆破后,用人工辅助清除掌子面及边顶拱上残留的危石及碎块,保证进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岩面破碎洞段在进行安全处理后,可先喷一层5cm厚C20混凝土,出碴后再次进行安全检查及处理。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已开挖洞段的围岩稳定情况,清撬可能塌落的松动岩块。

㈦出碴

洞内采用小型装载机配合农用车或农用拖拉机出渣,再用装载机或反铲装15t自卸汽车出渣。洞挖石渣按招标文件要求运至指定的碴场,并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或规范要求堆放。出渣完毕后用人工清理工作面积渣,为下一循环钻爆作业做好准备。为保证施工进度,且隧洞断面较小,特在隧洞每间隔50m长度设置一错车道,供车辆会车、掉头之用。

㈧围岩支护

每茬炮开挖结束后,对稳定性差的局部岩体及时进行随机锚杆或锚杆加挂钢筋网支护,系统锚杆及喷混凝土支护视岩石情况滞后开挖作业进行施工。

1.3.2 隧洞开挖施工方法

引水隧洞开挖采用全断面开挖,手风钻钻孔,光面爆破,洞内采用小型装载机配合农用车或农用拖拉机出渣,洞外出渣采用装载机或反铲装15t自卸汽车拉运至指定弃渣部位。

㈠锁口及洞脸边坡支护

在进洞前按照设计图纸对洞脸边坡进行支护和按设计图纸对洞口进行锁口支护施工。

㈡洞口段开挖

在进洞前须做好锁口之后方能进洞。进洞开挖时首先进行顶层中间导洞开挖,再进行扩挖至设计体型。开挖循环进尺为2m,开挖后及时进行支护,确保洞室安全。

钻孔:开挖钻孔采用YT-28手风钻进行钻孔,造孔直径φ42mm,光爆孔间距40cm、孔深3.0m、线装药密度150g/m。主爆孔间排距100cm×70cm、孔深2.5m,单耗为 1.40~1.60kg/m3,爆破网络采用非电毫秒延期雷管微差延时网络火花起爆。

出渣:出渣采用小型装载机配合农用车或农用拖拉机出渣拉运至洞外,反铲或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拉运至渣场。

支护:支护紧跟开挖作业,采取一掘进一支护,支护完成才能进行下一循环掘进开挖。

㈡洞身段开挖

洞洞身段开挖造孔采用手风钻进行,造孔直径φ42mm,开挖单循环进尺2.5~3.0m。

钻孔:开挖钻孔采用YT-28手风钻进行钻孔,造孔直径φ42mm,光爆孔间距40cm、孔深3m、线装药密度150g/m。主爆孔间排距100cm×70cm、孔深3.0m,单耗为 1.60~1.80kg/m3,爆破网络采用非电毫秒延期雷管微差延时网络火花起爆。

出渣:出渣小型装载机配合农用车或农用拖拉机出渣拉运至洞外,反铲或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拉运至渣场。

支护:支护根据现场揭露地质情况确定是否紧跟开挖作业,若现场揭露地质条件较差,须采取一掘进一支护,支护完成才能进行下一循环掘进开挖。

洞室开挖爆破采用周边光面爆破,非电毫秒延期雷管微差延时网络火花起爆。

遇不良地质段,采取短进尺,强支护的办法,随着开挖的进行及时跟进锚喷支护。爆破参数及作业循环时间见表1-4、1-5。

开挖典型爆破参数表表1-4

平洞开挖单循环时间表表1-5

1.3.3支护施工

各地下开挖工程的洞口掘进前,仔细勘察山坡岩体的稳定性,并按监理人指示,对危险部位进行处理和支护。洞口支护形势一般为锁口锚杆加挂网喷混凝土。洞口施工时的爆破采用小药量控制爆破,防止洞口遭到破环。

㈠锚杆施工程序及方法

锚杆施工程序框图见附图1-2。

锚杆施工程序框图

附图1-2

锚杆施工方法

布孔:洞、井开挖后,将周边的浮石撬除,将岩面清理干净,根据勘查结果布设孔位;

造孔:根据现场条件及钻孔深度,采用手风钻造孔;

洗孔:钻孔结束后,用高压风水洗孔,并将孔内水吹干;

验孔:对孔位、孔深、斜度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注浆、插锚杆:按配合比拌制砂浆,采用注浆机注浆。对下倾锚杆,先注浆、后插锚杆;对上倾锚杆(采用较大孔径钻孔),采用先插锚杆后注浆的顺序、在插入锚杆的同时将灌浆管、排气管按设计要求装入孔内,然后用砂浆封闭孔口。等强满足要求后,再进行注浆,待回浆管回浆后,按规范要求进行闭浆封孔。锚杆现场制作。

注浆密实度试验:选取与现场锚杆施工参数和工艺相同的塑料管进行注浆,养护7天后剖管检查其密实度。

㈡喷混凝土施工程序及方法

在洞井周边不稳定围岩处采用素喷混凝土或挂网喷混凝土支护。喷混凝土料现场0.35m3拌合机拌制。

喷混凝土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岩面清理→验收→拌合→喷射→养护。喷混凝土工艺见如下附图1-3。

喷混凝土工艺流程框

附图1-3

喷混凝土施工方法:

喷混凝土前清除松动岩块,用高压风水冲洗岩面,自检合格后提交监理终验,签发准喷证后施喷。喷混凝土采用湿喷法,混合料现场0.35m3拌和机拌制。按设计配比配料、拌料。

喷锚前添加速凝剂,根据设计要求的厚度,在喷区内作出明显的实物标志,喷射作业分区、段进行,区段长度为2.0~3.0m,自下而上、先凹后凸,小螺旋式喷射。喷头与受喷面应尽量垂直,距离控制在0.8m左右,由熟练的喷射手操作分层完成,每一喷层按4~5cm厚施喷,直至达到设计厚度,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混凝土喷射完成、终凝2h后开始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喷射分层和间歇时间:混凝土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但也不宜间隔过久,若终凝1~2h后再进行喷射,应用风水清洗混凝土表面,以利层间结合。当喷混凝土紧跟开挖面时,从混凝土喷完到下一次循环放炮的时间间隔,不应小于4h,以保证喷混凝土强度有一定的增长,避免引起爆震裂缝。

钢筋网运至现场后,人工铺挂,利用洞井围岩上的锚杆固定,使钢筋网紧贴岩面,各块钢筋网间点焊或用铅丝扎牢。验收后进行第二层喷射,直至达到设计

厚度。

各部位喷混凝土施工前应进行现场生产性喷混凝土实验。

㈢钢支撑施工

在隧洞进口段,地下洞室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地段,采用钢支撑进行加固施工。在遇到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地段,通过对洞室断面勘查并依据监理人的指示和技术要求,进行钢支撑设计及施工。

钢支撑的所有附件,采用钢板制成,附件包括钢挡板、钢棚架、钢枕、钢楔和钢柱鞋等。

钢支撑的附件安置就位后,与钢支撑焊牢,以防松动,浇筑混凝土时,可将钢支撑及其附件留在其中。

钢支撑之间应采用钢筋或型钢焊接,以增加其稳定性,亦可阻挡部分大的块石掉落。

㈣排水孔施工

隧洞排水孔紧随开挖面进行施工,手风钻造孔。

1.4 控制超挖的技术措施

㈠采取微差挤压爆破,控制单响药量,严格控制爆破规模。

㈡采用激光定位技术精确放样,准确标出周边光爆孔的孔位及方向。

㈢设计轮廓线均采取光面爆破,对地质弱面和重要部位采取预留保护层,再实施弱爆破开挖。

㈣所有的周边孔均在设计轮廓线上开孔,钻孔略向外倾斜2~3°,各钻孔之间保持平行,孔底落在同一圆周上。

㈤周边孔采取空气间隔不偶和装药结构,导爆索引爆。邻近周边采取不偶合装药,实行减振爆破。对弯段适当缩短钻孔深度,对弧线段和地质弱面适当加密周边孔间距。

㈥选用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钻机操作手进行周边孔钻孔,严格控制钻孔质量。

1.5 不良地质洞段开挖措施

根据各种不良地质段的特性,分别根据设计图纸对不同的围岩的支护型式,采取不同的开挖支护措施,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1.5.1 围岩破碎洞段开挖措施

在围岩破碎洞段开挖施工中,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采取“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观测”的原则。一掘进一支护,稳步前进,即开挖一循环后,先喷混凝土,然后打锚杆、挂网,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如此循环掘进。每循环掘进进尺控制在1.0~1.5m,视围岩情况再作调整。必要时增设超前锚杆及超前小导管加固岩体。

⑴超前锚杆和超前小导管

在Ⅳ、Ⅴ类围岩洞段采用顶拱超前锚杆和超前小导管(必要时配合超前灌浆)施工技术,具体施工符合下列要求:

超前锚杆和超前小导管的选用参数见表1-6。

超前锚杆和超前小导管参数表表1-6

①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的设置充分考虑岩体结构面特性,根据图纸的要求和监理的指示,一般在拱顶部位设置,必要时在边墙局部设置。

②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纵向两排的水平投影不小于100cm的搭接长度。

③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与钢支撑配合使用,其尾端一般置于钢支撑腹部或焊接于系统锚杆尾部的环向钢筋,增强共同支护作用。

④超前锚杆采用早强水泥砂浆锚杆。

⑤超前小导管外插角偏差不超过+5o。

⑥孔位钻设偏差不超过100mm。

⑦孔眼长大于小钢管长度。

⑧小钢管平直,尾部焊箍,顶部成尖锥状。

⑨采用锤击或钻机击入,钢管插入钻孔长度不小于管长的90%。

⑵超前小导管注浆

在破碎围岩洞段(断层带)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具体施工方法和要求为:

①小导管外径可根据钻孔直径选择,一般选择φ32mm的热轧钢管,长度L =350cm,管壁每隔10~20cm交错钻眼,眼孔直径6~8mm。

②沿隧洞纵向开挖轮廓线向外以10°~30°的外插角钻孔,将小导管打入围岩。亦可在开挖面上钻孔将小导管打入围岩;纵向两组小导管间亦有不小于100cm的水平搭接长度。小导管环向间距宜为20~50cm。

③小导管构造示意图

小导管构造示意图见图1-4(单位:cm)。

图1-4 小导管构造示意图

④小导管注浆前,对开挖面及5m范围内的洞壁喷射厚5cm~10cm的混凝土封闭。检查注浆机具是否完好,并备足注浆材料。

⑤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灌浆,配合比应由现场试验确定,注浆压力

0.5MPa~1.0MPa;必要时可在孔口处设置能承受规定的最大注浆压力和水压的止浆塞。

⑥注浆后至开挖前的时间间隔,视浆液种类宜为4~8小时。开挖时保留

1.5~

2.0m的止浆墙,防止下一次注浆时跑浆。

⑦小导管安装:小导管安装应在钢支撑架立后进行。将加工好的小导管插入已钻好的孔内,为充分发挥小导管的支护作用,将小导管尾部焊接在已架好的钢支撑上。然后,用塑胶泥(水玻璃拌合水泥),封堵导管周围孔口以及工作面上的裂缝。

⑧小导管注浆:小导管注浆采用ZTGZ-60/120型双液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

⑨注浆工艺流程:注浆工艺流程见图1-5。

图1-5 注浆工艺流程图

1.5.2 塌方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⑴预防塌方的施工措施

防止塌方是确保隧洞工程质量及安全的头等大事,开挖、支护等工序的施工都必须以预防塌方为核心,认真对待。

首先做到严格执行设计标准、设计规范,根据地质变化因地制宜制定施工方案。开挖后做到快找顶、早喷锚、强支护,宁早勿迟,宁强勿弱。勤检查,勤量测,对围岩发现有异常变化,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

⑵塌方的处理措施

①对塌方相邻段做加强支护,以控制塌方的发展和蔓延;

②对塌方体进行灌浆或超前管棚注浆,胶结松散塌体;

③灌浆凝固后,小段清渣;

④及时挂网,喷混凝土;

⑤架设钢支撑,并纵向连接,上下与锚杆、管棚焊接,形成为一初期支护的完整受力体;

⑥进行监控量测;

⑦循序渐进,往前施工;

⑧浇筑经特殊设计的断层及结构面处的钢筋混凝土。

1.5.3 特殊洞段处理措施

对特殊洞段,除采用上述施工工艺及方法外,还采取以下措施:特殊洞段处理工艺流程见图7-6。

①地质预测:在开挖过程中,加强地质跟踪及预测,以便采取恰当的施工程序及措施,确保围岩的稳定。

②超前支护:开挖钻孔前打小导管超前支护或超前锚杆,并利用小导管超前支护的钢管灌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确保围岩的稳定。

③开挖钻爆:开挖钻爆按照“小导洞、短进尺、弱爆破、勤支护、少扰动”的原则施工,并采用不同的分部开挖方法,减少一次支护的时间跨度,确保成洞的稳定。

④一次支护:开挖钻爆后暂不出渣,经安全处理、平渣后,立即施作一次支护,采用砂浆锚杆、自进锚杆、喷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和格栅钢拱架等支护手段,形成柔性封闭圈,确保围岩的稳定,必要时采用钢拱架进行支护。

⑤不良地质段混凝土衬砌:为保证不良地质段围岩的安全稳定,其开挖一次支护完成后,尽早进行其边顶拱混凝土的衬砌。

⑥施工期安全观测:为保证施工安全,根据围岩的出露情况,进行岩石变位和收敛观测,及时掌握围岩的变化情况,为洞室安全施工提供科学的技术数据。

1.5.4 施工排水措施

㈠在洞口设置截、排水沟,避免地表水流入洞内。

㈡在开挖掌子面设置集水坑,用潜水泵抽排至相邻集水井或工作面以外,再由排水系统逐级抽排至洞外。

㈢洞内每100m距离在洞室适当位置设置集水井,每个集水井设置单级单吸水泵,逐级将积水抽排至洞外。

1.6 爆破控制参数验算

质点振动速度传播规律,参考下述经验公式进行分析确定:

图1-6 特殊洞段工艺流程图

V——质点震动速度(cm/s)

W——爆破装药量,集中起爆时,取总药量:分段延迟起爆采用最大一段装药量(kg)

d——爆破区药量分布几何中心至测试点或建筑物、防护目标的距离(m)

k、α——与场地地质条件、岩体特性、爆破条件,以及爆破区与观测点相对位置等有关的常数,由爆破试验确定。

参考有关资料,k取值范围为50~150,α取值范围为1.3~1.5,根据功果桥坝址区坚硬岩体k值取50,α取1.4进行验算爆破振动速度达到最大允许值10cm/s时的允许最大单响药量(距离爆源10m处)。

W=[(V/k)1/α×d]3=[(10/50)1/1.4×10]3=31.78(kg)

当k取50,α取1.3进行验算爆破振动速度达到最大允许值10cm/s时的允许最大单响药量(距离爆源10m处)为W=24.38kg。

因此,洞挖爆破最大单响药量按不大于20kg控制。当药量超过规定时,进行串联分段起爆。

在已灌浆、新浇混凝土龄期小于等于3d等的部位爆破,距离爆源10m处质点振动速度允许值2cm/s时,允许最大单响药量为5kg;该部位开挖采取短进尺、小药量控制爆破,严格控制单响药量。

1.7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㈠本标段开挖采用“新奥法”指导施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措施,地

质条件差的洞段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多循环、强支护、勤观测”的方法。

㈡隧洞开挖采用微差爆破技术,周边光面爆破的控制爆破。

㈢合理安排施工次序,保证通道畅通,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率。

㈣加强围岩变形监测,重视补强加固工作,发现支护不充分时,尽快补强加固,防止因岩石不利结构而造成边墙或顶拱失稳。

㈤做好超前勘探,加强地质预报,对可能发生塌方或突发涌水洞段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对可能发生岩爆洞段采取打空孔和岩面洒水等处理措施。

㈥支护施工前先对围岩及边坡进行检查,以确定所支护的类型或支护参数。每开挖一层,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支护;洞内喷锚支护紧随、紧跟开挖工作面进行,以确保围岩的稳定。

㈦支护作业严格按照有关的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规程进行。超前锚杆、管棚和随机锚杆及系统锚杆的安装方法,包括钻孔和注浆等工艺,均须经过监理工程师的检查和批准。

㈧系统锚杆和钢支撑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标准要求进行制作,严格执行锚杆、钢支撑安装工艺。

㈨喷混凝土施工的位置、面积、厚度等均按照施工图纸的规定,喷混凝土采用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程规范要求的砂、石、水泥,认真做好喷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并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喷混凝土施工前,必须对所喷部位进行冲洗,预埋规定长度的检验钢管以量测厚度;喷混凝土结束后,先进行喷混凝土厚度检验再割除露出表面的钢筋。

㈩喷射施工时,喷嘴按螺旋形轨迹一圈压半圈的方式沿横向移动,层层喷射,确保厚度,使混凝土均匀密实,表面平整,喷嘴与喷射面尽量保持垂直,以减少回弹,确保喷混凝土的质量。喷混凝土初凝后,立即洒水养护,持续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

1.8 安全保证措施

1.8.1 安全保证措施

㈠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设置专职

安全员,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及严格的安全奖惩措施。

㈡施工前对所有参与该项目施工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只有经培训合格的人员才能持证上岗作业。

㈢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严格按劳保着装要求着装,班前进行安全施工技术交底,每日进行安全巡检,每月进行安全考核,每季度进行奖惩。对不服从安全人员检查,拒不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施工人员严肃处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部位、工序等责令整改后施工。

㈣施工前检查作业区围岩稳定情况,必要时进行适当处理,各种施工作业比较固定的机械停放在围岩稳定或已设支护的地段。

㈤经常检查施工电源和线路及设备电器部分,按有关规定设置保护装置,以确保用电安全。

㈥严禁违章操作、野蛮施工,高空作业时搭设的工作平台、防护网等须牢固可靠,并设置拦杆、挂安全防护网,在醒目处设立安全警示标志。

㈦严格按照符合设计技术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的开挖支护施工程序组织生产,严禁违反施工程序施工,以免造成边坡失稳,崩塌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㈧钻孔、喷护采取降尘措施工,尽量减少粉尘对人及环境的伤害与污染。

㈨为保证在各帷幕灌浆洞施工安全,在各洞室开挖施工前,在洞脸顶部设竹夹板安全挡墙,保证进洞施工的安全。同时,为减少帷幕灌浆洞开挖施工对下方的影响,在帷幕灌浆洞洞口附近的马道上码放钢筋铅丝笼挡墙,保证施工安全。

㈩为保证合理、充分利用设备及人力资源,本工程帷幕灌浆洞安排在汛期进行施工,在施工中密切关注发包人及相关单位提供的气象及水情预报,若发现特大暴雨或特大洪水,须提前组织人员和设备撤离,确保施工安全。

1.8.2 不良地质段开挖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㈠保证塌方处理工作面照明良好,道路畅通,场地无积水,少噪音。

㈡动力电缆、照明和起爆线路不得挂在坍塌体缝隙中或危石下,以免塌石砸断线路造成事故。

㈢撬挖清理危石时,无关人员应撤离工作面,作业人员应有安全保护措施,

用撬棍进行作业。

㈣发现险情预兆,人员及设备要立即撤离现场。

㈤支护排架必须背实塞牢。不能拆除的支架要有钢结构或其它永久性结构,其背塞可用具有一定刚度的钢筋笼、混凝土预制块或片石填塞。

㈥在处理过程中,如发现个别岩块可能坠落,且暂时又不能处理时,要用临时支柱顶住危岩。

㈦支护拆除时,应断绝工作面的交通,划定警戒范围,保证工作人员撤退条件。

㈧拆除支护时,首先应将两头联接处设法断开,防止在拆除时引起临近未拆除部分倒塌。拆除支护材料要随时运到指定地点堆存,不得任意堆放在工作面。

㈨塌方体开挖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支护,以保证良好的受力状态。如发现支撑破损、弯曲、折断、倒塌,应及时修复加固。

编制: 审核:

地下洞室开挖工程施工方案

地下洞室开挖工程 1.1 施工程序 1.1.1 开挖程序安排原则 根据本标段地下洞室的布置特点,开挖施工程序按下述原则安排: ㈠根据各部位具备施工条件的时段,提前组织好人员、机械设备,遵循自上而下、由外向里的开挖施工原则。 ㈡地下洞室开挖施工以不影响主体施工或将影响降低到最低为原则,合理安排开挖施工工期,确保洞室开挖与主体施工顺利进行。 ㈢地下洞室开挖施工以围岩类别控制单循环进尺为原则,根据围岩类别合理控制单循环进尺,确保洞室稳定,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㈣洞室开挖程序安排遵循新奥法施工原则,根据揭露围岩类别,采取相应的支护形式及时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㈤地下洞室开始进洞遵循洞脸锁口原则,防止破坏洞脸边坡。 1.1.2 施工程序 洞挖施工程序为:测量放线→布→钻→爆破→通风排烟→出碴→支护→下一循环 测量放线:每一循环作业前,都要进行测量放样。洞室放样需标出顶拱圆弧中心和边有代表性的控制点,以保证开挖施工的准确性。 布:施工技术人员根据测量放线成果及爆破设计,进行现场布,用红漆标出主要钻的位,以便钻施工。 钻:采用手风钻钻,径φ42mm,爆破间距50~70cm,光爆间距40~50cm。钻角度和深,应符合爆破设计的规定,已造好的钻,需进行保护。对于因堵塞无

法装药的钻,应予吹或补钻,钻经检查合格后可装药。 装药:爆破采用φ32mm药卷装药,光爆采用导爆索串联φ25mm药卷间隔装药,线装药密度150~200g/m左右; 爆破:爆破网络采用非电毫秒微差延时网络,火雷管起爆式。 通风排烟:由于本工程开挖洞室长度较长,采用供风机进行供风排烟。 出渣:洞运输采用扒渣机配合索矿车排渣至洞外,洞外采用反铲挖装,自卸汽车运输。 安全处理:出碴之前,应有专职负责安全处理人员将掌子面及顶拱的松动岩体和危进行处理,避免事故发生。 支护:岩破碎的洞段,爆破完后及时采用锚杆、喷锚等法进行支护,必要时视地质情况采用钢支撑支护。 隧道洞挖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

洞室开挖施工专项措施

革什扎吉牛水电站引水隧洞Ⅱ 革什扎吉牛水电站引水隧洞Ⅱ标开挖 施工专项措施 施工专项措施 专项
编制: 编制: 审核: 审核: 审定: 审定:
2011 年 3 月 13 日

革什扎吉牛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Ⅱ 革什扎吉牛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Ⅱ标 开挖施工专项措施 开挖施工专项措施 专项
一、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吉牛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丹巴县革什扎河流域下游河段, 属革什扎河流域水电规划一 库四级方案中的第四级梯级电站,为引水式开发。首部枢纽位于丹巴县革什扎乡独狼沟 口下游约 0.7km,地面厂房位于革什扎河与大金川河交汇口附近的一级阶地上,工程区 内有县级简易公路(丹巴~丹东)通过,在革什扎河口处与省道 S211 线相连,厂区距 丹巴县城约 2.8km,经泸定、雅安至成都约 452km,经小金、映秀至成都约 361km,对外 交通较为方便。 引水隧洞位于革什扎河左岸,全长约 22.377km,其中我单位承建的Ⅱ标段,施工起 止桩号为(引)5+160.00~(引)11+150.00,隧洞进口底板高程 2361.0m,调压井中心 底板高程 2311.0m,纵坡降 2.24‰。隧洞断面为城门洞形,开挖断面尺寸为 5.9~ 6.8m×5.95~6.8m(宽╳高) ;Ⅱ、Ⅲ类围岩开挖断面为底宽 5.9m,高 5.95m,上部圆 弧半径 2.95;Ⅳ类围岩开挖断面为底宽 6.6m,高 6.6m,上部圆弧半径为 3.3m;Ⅴ类围 岩开挖断面为底宽 6.8m,高 6.8m,上部圆弧半径 3.4m。 工程主要工程量表
编号 1 2 3 4 项目名称 Ⅱ、Ⅲ类围岩石方洞挖 Ⅳ、Ⅴ类围岩石方洞挖 二次扩挖 塌方石方清理 单位 m m m m
3
工程量 106820 87400 9710 3880
3
3
3
二、编制依据 《革什扎吉牛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及支护图集》 ; 《革什扎吉牛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招标文件), 》 《革什扎吉牛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招标答疑); 》 《革什扎吉牛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Ⅱ标施工组织设计》 三、地形地质条件

某隧道辅助洞室施工方案

某隧道辅助洞室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 某隧道起讫里程YDK403+585~YDK408+286,全长4701m,线路前进方向设计为单向上坡,坡度设计为10.3‰。 洞内主要岩性为泥灰岩、泥质灰岩、夹灰岩、页岩及煤层,部分地段出露辉绿岩入侵体。 隧道洞身主要围岩类型为Ⅲ级3780m、Ⅳ级700m、Ⅴ级216m、Ⅴ级围岩明洞开挖5m。 某隧道辅助洞室包含小避车洞115个、大避车洞兼电缆余长腔28个、绝缘梯车洞10个、变压器洞室2个、电抗器洞室1个;绝缘梯车洞与线路中线夹角为45°,其余洞室与线路中线夹角为90°。 二. 施工方法 1)附属洞室全程工序施工与主体工程各工区施工同时进行; 2)洞室具体布设位置见《隧道辅助洞室表》; 3)结构施作尺寸参见《贰隧参(05)FZDS-140》。 三. 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开挖出碴初期支护防排水施工立模衬砌砼施工养护 四. 工艺要求: 1.测量定位 各个洞室位置均由测量组定位、放线;严格控制中线、水平线,放线允许误差:-0、+5mm。

2.开挖 采用风钻钻眼,间隔装药,弱爆破,要求严格按测量组所放断面进行开挖,严格控制超、欠挖,平均超挖不得大于10cm。 3.出碴 与洞身爆破、仰拱捡底一同出碴。 4.初期支护 1)喷射混凝土前,必须清除受喷面上的各种浮石或爆破松动的岩块,挖除洞室中超过规定的欠挖部分,清除受喷面上的岩粉、岩渣和其它杂物,并妥善处理严重污染的岩面。 2)喷射混凝土前,应设置控制喷层厚度的标志。 3)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由下而上顺序进行,每段长度不宜大于6米;岩面有较大凹坑时,应先喷凹处找平。 4)对漏水、渗水、涌水现象严重的地段,施工前应做好治水工作。 5)较大范围的作业区应分段进行喷射,区段间的结合部和结构的接缝处应做妥善处理,不得存在漏喷部位。 6)墙角等拐角部位的松散堆积物必须清除干净,不得把它们包裹进喷层内。 7)一次喷射的厚度以喷层不产生坠落和滑移为适度,后一次应在喷层终凝之后进行,若间隔时间超过1小时,应把喷层表面的乳膜、浮尘等杂物冲洗干净。 5.防排水施工

地下洞室开挖工程模板

7 地下洞室开挖工程 7.1工程概述 7.1.1引水隧洞工程 引水系统包括进水塔、引水隧洞、调压井和压力管道。 引水隧洞为城门洞型, 开挖断面 2.4×2.4m, 长约3697m, 坡比3‰。砼衬砌段: 衬厚20cm, 进出口段采用钢拱架, 长为1297m; 锚喷段: 喷厚5cm混凝土, 长为920m。在整个洞线上布置三条支洞, 长度分别是243m、212m、95m; 支洞与主洞的相交桩号分别是1+171m、1+806m、3+351m。 7.1.2调压井 调压井井深35m, 内径为5m, 底部高程为1533.50m, 井口平台高程为1571.50m; 调压井衬砌厚度为0.75m, 1557.0m高程以下部分采用钢衬, 钢板厚度为10mm。 7.1.3右岸导流洞 导流洞也为城门洞型, 开挖断面尺寸为2.4×2.5m, 洞挖长约120m, 衬厚20cm。 洞挖支护工程量一览表表7-1

7.2工程地质条件 引水隧洞和导流洞进出口段洞室需加强支护, 支护类型以衬砌为主, 衬砌长度为1297m。洞身段围岩基本稳定, 对部分稳定性差的洞段围岩采用锚喷支护, 锚喷长度为920m。 7.3洞挖施工特点、难点及措施 ( 1) 隧洞洞线长, 洞径小, 开挖钻孔、爆破、出渣、支护各工序交叉作业, 相互干扰大,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施工工艺、组织计划是保证隧洞开挖安全、质量和进度的关键。 ( 2) 隧洞进出口围岩段的爆破开挖需加强控制并及时支护。施工中需加强监测工作, 并根据现场情况采用超前小导管灌浆或超前锚杆等方法提前支护。 ( 3) 主洞与支洞和洞井交叉位置处, 应加强支护确保开挖质量与安全。 7.4施工方案 7.4.1引水隧洞和导流洞施工方案 引水隧洞和导流洞开挖采用YT-28手风钻造孔爆破、全断面掘进。洞内铺设轨道, 扒渣机配合动力牵引矿车出渣。为保证洞挖交通顺畅, 每隔120-150m扩挖设一错车道, 支护作业紧随开挖进

地下洞室开挖工程施工方案

地下洞室开挖工程 1.1施工程序 1.1.1开挖程序安排原则 根据本标段地下洞室的布置特点,开挖施工程序按下述原则安排: ㈠根据各部位具备施工条件的时段,提前组织好人员、机械设备,遵循自上而下、由外向里的开挖施工原则。 ㈡地下洞室开挖施工以不影响主体施工或将影响降低到最低为原则,合理安排开挖施工工期,确保洞室开挖与主体施工顺利进行。 ㈢地下洞室开挖施工以围岩类别控制单循环进尺为原则,根据围岩类别合理控制单循环进尺,确保洞室稳定,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㈣洞室开挖程序安排遵循新奥法施工原则,根据揭露围岩类别,采取相应的支护形式及时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㈤地下洞室开始进洞遵循洞脸锁口原则,防止破坏洞脸边坡。 1.1.2施工程序 洞挖施工程序为:测量放线→布孔→钻孔→爆破→通风排烟→出碴→支护→下一循环 测量放线:每一循环作业前,都要进行测量放样。洞室放样需标出顶拱圆弧中心和周边有代表性的控制点,以保证开挖施工的准确性。 布孔:施工技术人员根据测量放线成果及爆破设计,进行现场布孔,用红漆标出主要钻孔的孔位,以便钻孔施工。 钻孔:采用手风钻钻孔,孔径φ42mm,爆破孔间距50~70cm,光爆孔间距40~50cm。钻孔角度和孔深,应符合爆破设计的规定,已造好的钻孔,需进行保护。对于因堵塞无法装药的钻孔,应予吹孔或补钻,钻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 装药:爆破孔采用φ32mm药卷装药,光爆孔采用导爆索串联φ25mm药卷间隔装药,线装药密度150~200g/m左右; 爆破:爆破网络采用非电毫秒微差孔内延时网络,火雷管起爆方式。 通风排烟:由于本工程开挖洞室长度较长,采用供风机进行供风排烟。

隧道开挖CD法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方案 (1) 1.施工参数 (1) 2.施工方法 (2) 3.施工注意事项 (7) 三.人员机械组织 (8) 1.机械设备 (8) 2.劳动力组织 (9) 四.质量控制 (9) 1.质量控制标准 (9) 2.质量检测 (10) 3.质量保证措施 (10) 五.安全、环保措施 (12) 1.安全保证措施 (12) 2.环保措施 (12)

CD法开挖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马家坡隧道出口位于渭源县七圣乡境内,隧道起讫里程DK116+137~DK119+052,全长2915米,为双线隧道,洞内线路为-0.3%、-1.28%、-1.3%、-1.28%的单面下坡,隧道除洞身DK115+303.216~DK117+329.375两段位于直线上外,其余均位于R=4500米的曲线上。由于马家坡隧道出口处于浅埋段,在目前施工中围岩级别较差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较大,拱顶下沉最大值达到 1.6m,因此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现场勘查后 将从目前掌子面DK118+649至DK118+629由原设计开挖工法大拱脚加临时仰拱法变更为CD法。 二.施工方案 CD法又称中隔壁法,用于浅埋及比较软弱地层中,而且是大断面隧道的开挖。CD法是在用钢支撑和喷射混凝土的隔壁分割开进行开挖的方法,是在地质条件要求分部开挖及时封闭的条件下采用。CD法适用于双线Ⅳ级、Ⅴ级、Ⅵ级围岩隧道,地质条件困难,围岩软弱,覆盖层薄,含水量大,基底承载力低等条件。采用CD法开挖,减小软弱围岩隧道及大跨度隧道分部开挖跨度和开挖高度,通过增加中壁墙等临时支护构件,形成分部开挖初期支护快速封闭环,使分部开挖环环相扣,最后完成全部断面开挖与初期支护 1.施工参数 ①超前支护:拱部采用双排小导管超前预支护,并注水泥浆。

地下洞室开挖施工

第18章地下洞室开挖施工 18.1 概述 18.1.1 主要施工项目及工程量 本标段地下洞室工程施工项目主要包括:泄水坝段180m高程坝基排水隧洞、273m高程岸坡灌浆平洞开挖、支护及混凝土浇筑等。 本标段地下洞室工程施工平面布置见附图XJB/0562-T-18-01,主要特性见表18-1。 表18-1 地下洞室特性表 本标段洞室工程开挖支护施工主要工程量见表18-2。 表18-2 地下洞室开挖支护施工主要工程量 18.1.2 工程地质 坝址位于向家坝峡谷河段出口处,河流大体自西向东流,河谷形态呈不对称的“U”型,底宽500m左右。常年河水位266.50m时,主河槽在右侧,水面宽度160~220m,水深3~10m。坝址河床基岩顶板的总体形态是下游高上游低、中间高两侧低。河床基岩顶板略微倾向上游,并且在两侧存在较连贯的凹槽。 坝址区涉及的地层有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T 3xj )、三迭系中统雷口坡组(T 21 )、 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 1-2z )及第四系(Q),其中在坝址区出露的基岩主要为三迭 系上统须家河组(T 3xj )的砂岩夹泥质岩石,系一套河湖、沼泽相沉积的砂岩、泥岩含煤地层,岩性岩相变化大,交错层理发育。主要建筑物地基岩石(或围岩)以细至中粗粒砂岩为主,仅夹少量泥质岩石;两岸边坡部分涉及泥质岩石。砂岩

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岩屑,泥质岩石的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绢云母为主。 坝址区最大的结构面为立煤湾挠曲核部的岩层陡倾带,是一个挤压破碎带,延伸长度达数百米。该陡倾带斜穿坝基,在坝踵部位宽80m左右,坝趾部位宽约150m。其次为一些小型断层,一般延伸200~300m,个别长500~600m,断层破碎带宽度多在1m左右,少数可达5~10m。 高程180m坝基排水洞围岩主要为砂岩,主要持力层是T32-2、T32-3、T32-4亚组,并穿过JC2-8夹层和f22、f23、f30断层。围岩总体属中等透水(10Lu≤q <100Lu),透水性主要受断层、夹层和节理裂隙控制。围岩水平埋深小(距坝基顶面20~50m),受结构面影响,岩体较破碎,渗透性较强。围岩以Ⅱ类、Ⅲ类为主,局部为Ⅳ、Ⅴ类。 2 18.2 施工重点与难点 (1)围岩条件差,存在Ⅳ、Ⅴ类围岩,在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施工方法确保施工安全,同时加强围岩安全监测,建立安全预报制度,开挖过程中根据开挖部位和地质条件,及时根据要求设置安全监测点和围岩收敛监测断面,及时沟通信息,以便调整开挖钻爆程序和钻爆参数,减轻开挖爆破对围岩稳定的影响。故软岩的开挖是本洞室开挖的首要重点和难点。 (2)坝基排水洞位于地下富水层,围岩渗透性较强,开挖过程中采取“以防为主、堵排结合、综合处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故加强防水处理,是本洞室开挖的重点之一。 (3)坝基排水洞距坝基顶面较近(约20~50m),排水洞开挖时(特别是楼梯间竖井)大坝正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爆破振动对新浇混凝土影响较大,必须采取爆破控制措施防止对新浇混凝土的影响。故爆破振动对新浇混凝土影响是本洞室开挖的重点之一。 (4)灌浆平洞进洞口位于右非5#坝段建基面,出洞口与地下厂房第三层灌浆廊道平面交叉;坝基排水洞的横向交通洞与上、下游纵向排水洞及楼梯竖井和集水竖井交通洞与上游纵向排水洞存在平面交叉口,楼梯竖井、集水竖井和排水洞均存在立体交叉,岩隔墙厚度最小仅3.05m。对这些特殊部位必须采取科学施工方法,在建基面洞口段、交叉口采取加强支护,开挖按照“短进尺、多循环”的原则施工,加强控制爆破和监测及数据反馈,确保安全施工。故建基面洞口段、平面及立体交叉口等特殊部位的开挖,是本洞室开挖的重点之一。 (5)围岩系砂岩、泥岩含煤地层,同时排水洞布置弯道多、洞线长、断面尺寸小,其地下开挖作业的卫生标准以及通风、防尘和防有害气体(H2S、瓦斯等)的要求高,是本洞室开挖的难点之一。 (6)本地下工程包括洞挖和井挖,洞室开挖断面小,出渣困难,需多次转渣。灌浆平洞拟采用3m3装载机端至洞口后再转至指定渣场,排水洞拟采用小型梭车运至施工竖井井底后转至罐笼再提升至井口,最后转至指定渣场。故出渣困

洞室施工方案

大岗山水电站 大坝土建及金属结构设备安装工程 (合同编号:DGS-SG-2009-001) 右岸EL1025洞室施工调整施工方案 批准: 审定: 校核: 编写: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大岗山大坝项目部 二○一四年八月

目录 一、概述 (1) 1、工程概况 (1) 2、施工条件改变 (2) 3、施工重点、难点 (3) 二、施工布置 (3) 1、施工场地布置 (4) 2、施工通道布置 (4) 3、风、水、电布置 (4) 4、施工排水 (5) 5、安全措施 (5) 三、施工工艺流程 (6) 四、混凝土工程 (7) 1、石渣清理 (7) 2、施工测量 (7) 3、预埋件 (7) 4、钢筋工程 (8) 5、模板工程 (8) 6、混凝土分层分块 (9) 7、混凝土拌制、入仓 (9) 8、混凝土振捣 (9) 9、底板抹面 (10) 10、拆模养护 (10) 五、回填灌浆 (10) 1、施工程序 (10) 2、预埋灌浆管路系统布置与埋设 (11) 3、灌浆机具 (11) 4、施工工艺 (11) 5、特殊情况处理 (12) 六、施工进度 (12) 七、施工资源 (12) 1、设备资源 (13) 2、施工人员 (13) 八、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4) 九、需要协调事项 (15)

右岸EL1025洞室施工调整施工方案 一、概述 1、工程概况 ADR8#、ADR10#、ADR13#抗力体排水洞分布于右岸雾化区EL1025.0m高程;右岸EL1030.0m联系洞1从ADR8#洞洞尾连接至右岸EL1030.0m灌浆、排水平洞;联系洞2(为新增工程量)距离联系洞1约为80m,连接灌浆、排水平洞;EL1030.0m竖井上井口扩挖洞从ADR8#抗力体排水洞中向下游扩挖形成;EL1030.0m~EL972.3m竖井从竖井扩挖洞中形成,连接Y4施工支洞。 抗力体排水洞混凝土采用C20(二),底板30cm厚,边墙及顶拱砼厚度50cm,排水沟净尺寸:宽×高=0.3m×0.25m。Ⅰ型和Ⅱ型断面只有底板混凝土,不设置钢筋;Ⅲ型断面内设单层双向钢筋。EL1030.0m联系洞、EL1030.0m竖井上井口扩挖洞、EL1030.0m~EL972.3m竖井均采用C25微膨胀性混凝土(二)进行回填处理。 根据2014年8月11日现场工作面交接现场会,右岸1030m联系洞及1025m8#抗力体排水洞于8月15日移交工作面给我部施工。其中工作面剩余於渣由我部安排人员、设备清理,工程量由现场监理签证确认。 表1-1 右岸EL1025洞室工程主要工程量

地下洞室开挖施工技术要求

**电站工程 地下洞室开挖施工技术要求

1、适用范围 本施工技术要求适用于**电站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管道斜井及上、下平段及调压井永久交通洞等地下洞室的开挖施工。 2、引用标准 (1)《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5099-1999; (2)《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 (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 (4)《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5)《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DL/T 5181-2003; (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7)《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一)》(试行)SDJ249-88。 3、主要技术要求 3.1 各地下洞室的断面参数

表3.1各地下洞室的断面参数 3.2贯通测量的容允误差 1、施工单位应负责地下洞室贯通测量的技术设计和贯通测量。 2、贯通测量容允误差应满足表3-2的规定。 表3-2 贯通测量容允误差极限误差值 注:(1)相向开挖长度包括支洞长度在内;(2)如果通过曲线隧洞贯通时,纵向误差应提高到横向误差要求执行。(3)计算贯通误差时,可取表3-1中极限误差的一半作为面上的容许中误差,应按《DL/T5099-1999表5.0.2-2贯通中误差分配值的原则进行分配。(4)对于上下两端相向开挖的竖井,其极限贯

通误差不应大于±200 mm。 3.3 洞室开挖不应欠挖,应尽量减少超挖。平均径向超挖值,平洞不大于20cm,斜井、竖井不大于25cm。 因地质原因产生的额外超挖值,由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单位根据地质条件与施工单位商定。 3.4 不同断面或衬砌型式之间应设臵过渡段,有压隧洞过渡段的园锥角宜采用6°~15°,过渡段长度不应小于1.5倍洞径(或洞宽),并应满足设计要求。隧洞开挖过程中应尽量满足上述要求,减少衬砌工作量。 3.5 隧洞(含施工支洞)进出口位臵较低时,应按相应防洪标准(5年或10年重现期全年洪水)设臵挡水建筑物,其型式应根据地形条件、工程规模等因素选择。 4 开挖 4 .1 洞口开挖 1、洞口削坡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垂直作业。做好危石清理、坡面加固、马道开挖及排水。 2、洞口应设臵防护棚等安全设施。在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的Ⅳ、Ⅴ类围岩中,开挖前可先将附近一定范围的山体加固或浇筑明拱,然后再开挖洞口。洞口施工宜在雨季之前完成。 4 .2 平洞开挖 1、开挖与衬砌作业顺序宜采用顺序作业方法。在Ⅳ、Ⅴ类围岩中,也可考虑采用开挖与衬砌交叉或平行作业。 2、由于洞径较小,宜优先采用全断面开挖方法,对不良地质段,为安全计,

洞身开挖施工方案 -

纳黔高速公路江门互通至兴文石海一级公路光明新城至宜叙高速兴文石海互通段公路工程项目 求雨山隧道洞身开挖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求雨山隧道洞身开挖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述 项目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境内,起点位于古宋镇大礼村,顺接S309线,求雨山隧道设置左右分离式隧道一座,左线长1176.00m,右洞长1154.00m。大礼端洞口位置隧道进口斜坡,基岩近乎裸露,为一岩质斜坡,下伏茅口灰岩呈中厚层状产出,岩体强~中风化,坡体天然条件下自然稳定。斜坡坡向156°,岩层产状52°角度43°,最发育节理244°角度30~45°,2~3条/m,延伸长度大于10m,张开度大于1~2cm。岩体产状与坡向成侧向坡组合关系,斜坡在天然状态下,自然稳定。 求雨山隧道地形地貌条件简单,地层岩性较单一,地质构造简单,呈单斜构造,岩层倾角较陡,K5+320-K5+520段岩层走向与拟建隧道轴线呈近平行的小角度相交,虽然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不利,但中风化茅口灰岩具备较好的自稳能力,总体而言,倾向水平压力对隧道洞身稳定性的影响相对减少。隧道K5+520段之后洞身轴线与岩层走向成正交关系,洞身受偏压影响较小,围岩两壁受力均匀,侧壁相对稳定,在龙潭组泥岩段,岩体强度较低,岩体成中薄层状结构,岩体受水可能膨胀,从而发生内鼓、缩径,不利于围岩稳定,龙潭组底部有粘土岩和硫铁矿层,均有膨胀性,为五类围岩体,需要及时进行支护。 灰岩段自稳能力较好,岩体成块状镶嵌结构,不受偏压影响,围岩稳定主要受节理裂隙影响,岩层产状40°∠30~45°,最发育节理为220~250°∠30~65°,岩体在受震后,应注意节理裂隙发育段的冒顶、片帮。 飞仙观组粉砂质泥岩为中厚层状结构,工程地质性质较差,遇水易软化,失水易开裂。砂岩属较软岩,以中厚~巨厚层状结构为主,岩体一般较完整。在隧道洞室的肩部易发掉块,长时间暴露,岩体风化,加之力学条件具备发生较大变形岩体条件,应及时跟上衬砌,属IV级围岩。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本项目由项目经理部及一个施工工区进行直接管理,经理部设置总工办、工程科、质检科(下设试验室)、安全科、财务科和综合办,经理部下设工区,工区直接负责隧道现场的施工管理及协调工作,经理部各职能部分依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发挥相应的职能

四川路桥成昆铁路米攀段项目隧道避车洞专项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方法 (1) 1、施工原则 (1) 2、施工工艺流程 (2) 3、施工方法 (3) 4、施工注意事项 (4)

四川路桥成昆铁路米攀段项目经理部 隧道辅助洞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内共新建隧道4.5座,隧道全长6808m,为单洞双线隧道,除米易隧道斜井工区外,其余隧道均穿越第三系昔格达地层,围岩自稳能力较差,易发生较大沉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局部侵限。特别是在开挖大避车洞、梯车洞等辅助洞室时,易引起上述问题。为有效控制在施工辅助洞室时引起的正洞沉降量,特编制此方案。本标段隧道围岩及辅助洞室统计一览表详见下表: 隧道围岩及辅助洞室统计一览表 序号隧道名称起讫里程 长度 (m) 围岩级 别 辅助洞室 备注 大避 车洞 梯车 洞 变压器 洞室 直放站 洞室 个数个数个数个数 1 米易隧道DK527+800~DK531+145 3345 Ⅲ/Ⅳ/ Ⅴ 20 7 1 2 具体结构 尺寸详见 通用参考 图《辅助 洞室》图 号:贰隧 (12) 4001 2 坡脚底隧道DK531+950~DK532+800 850 V 5 / / / 3 朱家隧道DK533+074~DK534+896 1822 V 12 3 / / 4 小红山隧道DK535+333~DK535+960 627 V 4 / / / 5 沙田村隧道DK539+852~DK540+01 6 164 V 4 / / / 本标段合计45 10 1 2 二、施工方法 1、施工原则 1)、辅助洞室施作时间应在隧道正洞掌子面里程超过辅助洞室里程至少10m后,方可进行辅助洞室的施工。 2)、辅助洞室前后10m范围内正洞施工预留沉降量应根据监控量测成果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

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⑴、高速公路3-4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合同文件(思澜高速公路3-4合同段施工合同)及相关协议、施工图(思茅至澜沧高速公路试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⑵、国家及交通部公布的现行法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标准图、安全技术规程、规则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1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G F80/1-200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1-2009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⑶、对实际施工现场的踏勘资料,工程实际情况。 ⑷、我公司的质量、安全、环保体系文件。 ⑸、我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人员、设备投入情况等。 2、编制原则 ⑴、严格遵循招、投标文件的各项条款;遵守合同文件中各种条款和合同规定使用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文件。 ⑵、认真贯彻国家对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 ⑶、根据建设限的要求,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重点突出控制工期的工程项目,做到保证重点,统筹安排。 ⑷、尽力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制定出最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以进行连续、均衡而紧凑的施工。 ⑸、采用先进科学的技术,努力提高机械化、标准化的施工水平,实现快速施工。 ⑹、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科学安排冬雨季施工,确保全年施工的连续性。 ⑺、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减少临时用地,节约基建费用,降低工程成本。 ⑻、提出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安全措施。 ⑼、妥善安排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安全,实现文明施工。 依据以上原则,从工程的全局出发,按照客观的施工规律和当时当地的施工条件,统筹考虑施工活动中所需的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这五个施工主要因素,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资源消耗作出科学而合理的安排,使工程建设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

牛鼻山隧道洞室开挖施工方案(台阶开挖法)

1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 1.1 编制依据 1、凤凰山隧道工程XXXX合同段设计图纸; 2、招投标文件;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 076-95、《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 4、现场勘查的施工区域自然因素、沿线交通情况及现场施工条件。 1.2编制范围 凤凰山隧道工程XXXX合同段牛鼻山隧道工程洞身开挖施工。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牛鼻山隧道为上、下行分离的六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属第XXXX合同段。隧道起点位于天鹿南路黄陂,终点位于沙垯村附近,穿越一低山,相对高差约170米,山坡较陡峻,山顶地势较平缓。 左线隧道起讫桩号:ZK6+212~ZK7+980,全长1768m;隧道平面线型进出口均为直线,洞身为圆曲线,曲线半径R=4020m;纵面线型为+1.25%的单向坡。右线隧道起迄桩号YK6+114~YK7+935,全长1821m,隧道平面线型进出口均为直线,洞身为圆曲线,曲线半径R=4020m;纵面线型为+1.319%的单向坡。 根据隧道洞口地形地质条件,隧道进出口均采用端墙式洞门。设置2处行人横洞、1处行车横洞,左右线各设一处紧急停车带。 本隧道ZK6+212~ZK7+953、YK6+114~YK7+935段左右线间距在18m到27m之间属分离式小净距;ZK7+953~ZK7+980段左右线间距小于18m属分离式小净距。 隧址区属低山地貌,山势缓和,植被发育。上部为厚层残坡积层,以左线ZK7+480和右线YK7+450为界,前段为震旦系混合花岗岩,后段为侏罗世花岗岩。隧道地下水类型为层状岩石裂隙水。隧道围岩情况见下表。 隧道围岩级别及长度

洞身开挖施工方案

表1 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十二挠海长隧道左线V级围岩浅埋段 洞身开挖首件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十二挠海长隧道位于承德市隆化县隆化镇与滦平县西沟乡,进口位于隆化镇蕨菜沟村,出口位于西沟乡马圈子村东沟,设计为分离式隧道,洞室净空2-10.75×5.0米,起讫桩号左线ZK40+860- ZK43+510,长2650m,属于长隧道;右线K40+869-K43+545,长2676m,属于长隧道,总体走向呈约239°展布,隧道进、出口洞门均采用端墙式;隧道最大埋深约166米。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拟建隧道位于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山丘叠起,较为连续,自然坡度较陡,边坡切割较深。山上植被较为发育,多以灌木、杂草为主,坡地种有果树、农作物等。 2、工程地质 e1+d1)。 隧道区出露地层为单塔子群白庙组(Arb)混合岩及第四系残积坡(Q 4 3、水文地质 勘察期间隧道进出口两端的冲沟内有细小水流,断断续续出现,但在雨季冲沟内能汇集成较大的地表径流。 三、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施工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 4、《张承高速设计图纸》 5、张承高速TJ14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图纸,掌握设计意图,根据现场地质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向技术人员及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 1.2、复核逐桩坐标,复核设计高程,对洞口的导线加密点和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测,加强洞口浅埋段施工监控量测和地质超前预报工作,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2、人员准备 ⑴施工管理人员 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我部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员、现场工程师,专职质检员、试验员、测量员等施工人员。具体详见下表: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精选、)

##隧道左线洞身开挖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省公路勘测设计院《##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003年3月); 2.本合同段工程施工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3.现场施工调查情况; 4.现场的劳力、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准备情况。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隧道位于##省##区西北约4km处,设计为左右分离式单向行车隧道,##隧道左线施工里程为ZK155+128~ZK156+300,计1172米。洞内设计纵坡为0.88%的单向坡。 2工程地质 隧道洞口段穿越残坡积层,强、弱风化粉砂岩,围岩稳定性差,洞身段主要围岩为微风化粉砂岩夹石英砂岩,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石呈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主要地质特征如下: 2.1断层 隧道穿越F1断层破碎带,走向330°左右,倾角近直立,断层破碎带宽度2~4m左右,延伸长度大于500米,岩体破碎严重,呈碎石状压碎结构,地下水相对集中,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2.2节理裂隙 隧址区内节理裂隙普遍较发育,主要发育三组节理,节理产状有300°∠78°、350°∠32°、273°∠73°。节理间距一般0.2~0.5米,节理面以平直为主,多闭合,裂隙面见铁锰质渲染。 3水文地质 隧址区植被发育,雨水易渗入残坡积土层中,地下水按赋存形式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为含碎石亚粘土,厚度较薄,易流失。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中,含水极不均一。地下水流向严格受地形控制。主要接收大气降水补给,总体来说隧址区地下水不发育,水量贫乏。 根据对钻孔内地下水进行水质分析,区域内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结晶类、分解类、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性,综合评定为无腐蚀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