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景深的基础知识

关于景深的基础知识
关于景深的基础知识

关于景深的基础知识

景深,是摄影艺术中最奇妙的东西之一,也是初学摄影的朋友最难以掌握的。我们曾经发表过多篇介绍景深的文章,本文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是初学者的好教材,对于资深影友,也是很好的复习。

一、景深的概念

摄影时,必须对好焦点,景物才能结成清晰的影像。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例如拍摄位于不同距离上的多种景物时,片样选择调焦目标,焦点对在哪,哪才能把全部景物拍清楚,就是一个颇费斟酌的问题。动体摄影,主体的位置不断移动,调整尤为困难。遇到这种情形,片样才能不失时机而又有把握地拍出清晰的照片呢?这些都是需要应用景深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的实际问题。

首先让我们做一个小小的实验。把一架装有后部磨砂玻璃调焦设备的照相机,或具有景深预测装置的单镜头反光镜箱放在三角架上,以45°左右的角度对向一排成行的白杨树,从中选择一棵距离适中的作为调焦目标目标然后一边转动光圈环,一边仔细观察。这时就会发现,随着光圈的开大和缩小,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在不断地变化。光圈放大时,景物的清晰区就缩小;光圈收小时,景物的清晰区就扩大。这个清晰范围在摄影上就叫做景深。不论我们向任何物体调焦,在该

物体的前后都会形成一个或大或小的清晰区,因此景深又称为区域对光,凡是位于这个区域内的所有景物,皆能结成清晰的实像,其它景物则留下一片模糊的虚影。

根据镜头成像的理论,焦点只有一个,即唯有调焦目标才能在感光片上结成清晰的影像,在调焦目标前后会出现一个清晰区--即景深。

二、制定景深的标准

什么叫清晰,什么叫模糊,这些字眼相当含混,各人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对景物的清晰度定出一个客观的标准,作为衡量景深的依据。这个标准规定:

第一,物体分散圈的直径在四分之一毫米以内。

第二,观看照片的距离为25厘米(明视距离)。

例如,有一幅照片,在明视距离上观看,影像清晰的部分,说明其分散圈的细度合乎标准,没有超过规定的四分之一毫米时,在眼睛看来几乎是一个“点”,并不感到是一个斑,也就是说其清晰度是符合要求的。照片上影像模糊的部分,就说明分散圈超过了规定的限度。根据这个标准,摄影时凡是位于景深范围以内的景物像的清晰度都能达到要求,看起来不会有模糊的感觉。

分散圈与镜头焦距有关;各种镜头的焦距长短不一,对分散圈直径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长焦距镜头的焦距长短不一,对分散圈直径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长焦距镜头可以放宽一些,对短焦距镜头就严格一些。一般规定,分散圈直径都限制在镜头焦距的千分之一以内。按照这个标准,一只250毫米的镜头,其分散圈直径为250毫米/1000,也就是1/4毫米。用这种镜头拍摄的照片在明视距离上观看,像的清晰度是够标准的。如果镜头焦距为500毫米,分散圈直径则为1/2毫米,比规定的大了一倍,看起来就成为模糊的了。问题不是500毫米镜头的清晰度不够标准,而是观看照片的距离没有相应地拉开。由于焦距增加到原来的两倍,所以观看照片的距离也必须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即放在500毫米处观看,则分散圈就不是一个圈而是与“点”无异,影像仍然是清晰的。观看照片应以焦距作为观看的距离,因此以明视距离作为标准,就只能以250毫米镜头拍的原版照片为限。如果镜头焦距小于250毫米,比如是50毫米,分散圈直径为1/20毫米,把照片放大五倍,观看距离也增加五倍,分散圈直径还是够标准的。

以千分之一焦距作为分散圈直径的限度,是个最低标准,不少镜头规定的清晰度标准比这要高一些,如为焦距的一千五百分之一等。因此,在计算景深时必须考虑到这个情况,否则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三、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其规律

·光圈、摄距与焦距对景深的影响

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例如f16的景深大于f2。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摄距远,景深大;摄距近,景深小。例如聚焦于10米的景深大于聚焦于1米的景深。

念头焦距一景深成反比。镜头焦距长,景深小,镜头焦距短,景深大。例如焦距100mm的镜头其景深效果小于焦距28mm 的镜头。

·运用景深的三条要点

除了光圈、摄距、焦距影响景深大小外,摄影者对模糊圈的要求,即可允许的模糊圈大小,对景深大小也密切相关。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大小,对景深大小也密切相关。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大时,如采用接触印相或小倍率放大制取照片,景深就大些;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小时,如采用高倍率放大制取照片时,景深就小些。

光圈、摄距、镜头焦距以及可允许模糊圈大小对景深影响的规律,均是相对而言的,即这四个因素在其中三个因素相同时,另一因素对景深大小的影响规律成立。否则这些“规律”就不一定成立。例如,镜头焦距75mm对焦在2米处,f16的景深是1.5--3.1米,而对焦在5米处,f11的景深为3--11米。光圈小的(f16)景深是1.6米,而光圈大的(f11)的景深则是8米了,这是由于摄距不一所至。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的规律还有一个前提,这就是摄距在超焦点距离以内。如果摄距超出了超焦点距离,那第,摄距越远,景深不是越大,而是越小,与原规律相反了。

四、最小景深与最大景深

对景深的控制是摄影的主要技术之一,运用这种控制,我们可以缩小景深,仅仅清晰地表现重要的物体而使其突出,让不需要的物体虚糊而被隐去;我们也可以扩大景深,使所有的被摄体在阵面上都清晰地展现,表现出它们的每一处细节。尽可能采用最小景深或最大景深的调节,能增强上述效果。这也是对景深的两种最主要的应用。

·获取最小景深

在一幅照片上,小景深效果能使环境虚糊、主体清楚,这是突出主体的有效方法之一。景深越小,这种环境虚糊也就越强烈,主体也就更突出。摄影上又称这种小景深技术为“选择性聚焦”。景深越小,聚焦的选择性也就越强烈。

在拍摄中,欲取最小景深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最大光圈。如果由于光线太亮,使用最大光圈配合相机上的最快速度,曝光仍然过度的话,解决的方法之一是使用“灰色滤镜”(参见第七章第三节);方法之二是换用片速低一些的胶卷。除了使用最大光圈外,缩短摄距和换用焦距更长的镜头也能减小景深,但要注意摄距太近会使前后景物的透视过于强烈而导致失真感。

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前提下,采用“最大光圈+尽可能缩短的摄距+长焦距镜头”能获取最小景深的效果。

·获取最大景深

要想使所有的被摄景物在画面上都能较为清晰地现现,则需要尽可能大的景深,景深越大,被摄景物的清晰度也就越高。欲取最大景深的最简易的方法就是缩小光圈,尽可能使用相机上的最小光圈。如果光线太暗,当使用最小光圈时,相应的快门速度太慢,以至无法手持相机拍摄时,解决的方法之一是使用三脚架或类似的支撑物;方法之二是换用片速更高的胶卷;对于室内的拍摄,也可增强照明。

除了缩小光圈可增大景深外,增大摄距或换用焦距更短的镜头也能增大景深。但是注意增大摄距时,成像也相应减小,换用短焦距镜头时,视角也相应扩大了。

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前提下,采用“最小光圈+最短焦距镜头+超焦距聚焦”能获取最大景深效果。

五、景深表与景深计算公式

在拍摄实践中,当需要了解具体的景深范围时,可以查看相机上或书本上的景深表,也可自行计算出你实际拍摄时的景深范围。

·相机上的景深表

大部分相机上都有简易的景深表可供查看景深范围。相机上景深表的位置有的在镜头筒上、位于镜头上光圈刻度与距离刻度之间,采用对称的光圈系数如“16、11…11、16”指出每一光圈在某种摄距时的景深,如用f16拍摄,这种景深表上两个对称的f16标记所指向的距离刻度,一个指景深的远界限,另一个指景深的近界限。相机上的景深表有的位于相机的聚焦钮上,通常采用一组“U”字型的线条,用“U”字的两端在距离刻度上指出景深范围。

景深表

相机上的这种景深表只能作为了解景深范围的一种参考,这是因为除了在相机上无法作出精确标度的客观原因外;厂家制定这种景深表的清晰度标准也有一定的随意性;更重要的还在于厂家并不了解你对不同照片的清晰度要求,也不了解你准备放大为多大尺寸的照片。因此,当你要求高清晰度影像时,或要高倍率放大时,就应该比实际使用的光圈大一、二档来掌握景深范围。如拍摄时用用f11,就按f8或f5.6的景深掌握,反过来,当你需要相机上f11所指示的景深范围时,就用f16或f22拍摄。这样才能在高倍率放大的照片上达到预期的景深效果,或者说能提高你的景深范围内的影像清晰度。

产品摄影运用景深的控制方法

在摄影上的景深控制,景深的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 镜头的焦距:使用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光圈的大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相机到主体的距离:相机离被摄体越远,景深就越大;相机离被摄体越近,景深就越小。 【景深效果】: 摄影者非常喜欢以景深模糊製造出凸显主题的效果。 单就相机成像理论而言,当镜头聚焦于某一点时,只有这一点的主体能在【摄影成像面上】清晰成像;实际上,焦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相对于主体是逐步由清晰走向模糊的渐进过程,而这个清晰的范围或称为距离,我们称之为『景深』。 学会控制景深,对于拍好照片尤其是『人像照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场景中景深控制是必不可少的,成功地控制住景深,不仅意味著将主体与背景分开,更代表了自身摄影意图的投射。 我们很难单从字面上了去瞭解景深的含义,我觉得『模糊圈』这个概念或可稍微表达。 在这裡我们也必须接收一个观念,【摄影成像面上】成像是由无数个光点所组成,但镜头所产生的投射影像并非是一个点,而是一整个圆圈,而这个圆圈的直径是可以测量的。 真实世界是立体呈现,但在相片上却是 2D 平面,有时『模糊圈』会区隔中央产生前后一致的模糊景深效果,我们也称之为『前』、『后』景深的表现。 先不谈论複杂的变焦镜头,以简单的『定焦』50mm镜头来说,当聚焦在一定距离时,景深与光团大小直接有关; 许多人像摄影师偏爱大光圈所产生的散景效果,其来有自;一般的商品摄影,则习惯缩小光圈达到前后景深宽广的目的。 儘管,对任何镜头来说,都有某种最佳光圈,例如:多数的镜头在 F8 光圈下拥有极佳的影像表现,但比此光圈更小的光圈值,例如:F22,儘管能产生更大的景深,但从艺术的效果来看,将是使影像的清晰度降低而不是提高。 【长短焦距的交互运用】: 相较于『定焦』镜头,『变焦镜头』可以帮助你快速的调动远近,或者可以说迅速掌握广角和特写镜头。 虽然,构造上此一镜头有变形的问题,但现代科技已经大幅简单此一缺陷。 大部份的专业级数位相机都具有手动模式,而最适合景深摄影者使用的莫过于光圈先决模式了! 此模式的优点是能够直接控制景深,部分相机附带有景深预测按钮,允许使用者预先判断景物在最后照片上的清晰范围。 如果你想要拍摄景深照片,按上述的三种镜头方法+机体景深预观,在摄影上就可以产生十分精确的效果。 部分相机上安排有景深预观的设计,这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按钮;而是拨动之后,光圈会切换到手动设定的值;放开按钮之后会自动弹回。

摄影基础理论考试概述

摄影基础理论考试题 一、填空: 3.在画面影调中占主要地位的影调是(基调)。 4.纬度小光源强度(大)。 5.海拔高光源强度(大)。 6.景物的反射与吸收成(反比)。 7.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8.电子闪光灯发光的四大特性:发光强度特大,发光时间(极短)、发光色温与日光相同、发光性质为冷光。 9.大口径镜头的优点可归纳为三点;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拍摄,便于摄取较小的景深,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10.相机的聚焦装置作用就是使景物在胶片上(清晰地结像)。 11.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和、(变焦)镜头。 12.选择拍摄点应从三方面考虑:不同的摄距、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 13.遮光罩是加戴在(摄影镜头)前边的一个附件。 14.摄影镜头的视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焦距)的长短和(底片对角线)的长度。 15.焦距(越长),视角(越小)。 16.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17.强烈的斜、直射光进入镜头,会在底片上产生(耀斑)和(灰雾),使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受到影响。 18.民用数字相机既可以(照相)又可以(摄像)。 19.数字相机是用各种类型的(存储卡)存储影像的。 20.家用数字相机可以用(液晶)显示屏取景。 21.CC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22.快门速度先决模式用(S、Tv )来表示。 23.光圈大,景深(小)。 24.光圈小,景深(大)。 25.自拍器主要用途是(自拍),或防止相机震动。 26.F/4光圈比F/5.6光圈大(一级)光圈。 27.数字相机是不使用(胶卷)的相机。 28.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两部分组成。 30.MACRO表示(微距)镜头。 31.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32.摄影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34.焦距短,视角(大)。 35.焦距长,视角(小)。 36.光圈大,通光量(多)。 38.用日光型胶片在灯光下拍摄会使色彩偏(红),偏(黄)产生(暖调)效果。 40.(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42.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43.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像的密度、影像的清晰度与影像的(色彩)。

摄影基础题库

摄影基础题库

17. 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18. 强烈的斜、直射光进入镜头,会在底片上产生(耀斑)和(灰雾),使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受到影响。 19. 民用数字相机既可以(照相)又可以(摄像)。 20. 数字相机是用各种类型的(存储卡)存储影像的。 21. 家用数字相机可以用(液晶)显示屏取景。 22. CC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23. 快门速度先决模式用(S Tv)来表示。 24. 光圈大,景深(小)。 25. 光圈小,景深(大)。 26. 自拍器主要用途是(自拍),或防止相机震动。 27. F/4光圈比F/5.6光圈大(一级)光圈。 28. 数字相机是不使用(胶卷)的相机。 29. 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两部分组成。 30. 马米亚RB67相机是(120)相机。 31. MACRO表示(微距)镜头。 32. 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33. 摄影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34. 透镜分为(平透镜)(凹透镜)(凸透镜)三种。 35. 焦距短,视角(大)。 36. 焦距长,视角(小)。

37. 光圈大,通光量(多)。 38. 相机内侧光系统,通过镜头的主要有(TTL)(TTL-OTF)通过取镜器的有(TTF)。 39. 用日光型胶片在灯光下拍摄会使色彩偏(红),偏(黄)产生(暖调)效果。 40. 正透镜是中间(厚)周边(薄)的透镜,起到使光线(汇聚)的作用。 41. (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42. 黑白胶卷冲洗的主要工序是显影和定影。关键是(显影)。 43. 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44. 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像的密度、影像的清晰度与影像的(色彩)。 45. 快门的作用是控制进光时间和影响成像的(清晰度)。 46. “DX”的含义是指(胶卷资料暗码)。 (黑47. 滤色镜可归为三大类:彩色摄影滤色镜、黑白摄影滤色镜、 白彩色通用滤色镜)。 48. 常用摄影充电电池有(镍镉电池)(镍氢电池)。 49. 二度空间,只有(长度)和(宽度)。 50. 拍摄位置,即拍摄时(相机)所在的位置。 51. 拍摄点由拍摄(方向),(高度),(距离)三者共同确定。 52. 摄影常用电池按外型可分(纽扣电池)(圆柱形电池)(方形电

光圈、快门和景深的关系

光圈,快门和景深的关系 光圈和快门是照相机中控制曝光的关键装置,也是学习摄影首先要弄清楚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装置, 因为影像由穿过镜头的光影投射到软片上,为了能使到达软片的光量得到控制, 便由开启光圈大小来进行调节。光圈中心开口的大小代表光圈的数值,通常用F+数值来表示。数值愈小,孔径的开口愈大,进光量愈多,反之进光量愈少。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开大光圈”, 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 把光孔开大的意思, 如从F5.6调大一级到F4、或二级到F2.8等。同样,“关小光圈”, 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大, 把光孔关小的意思, 如从F5.6关小一级到F8、或二级到F11等。这种习惯上的说法是和镜头上所标示的光圈数值正好相反的, 注意不要弄错。 快门是照相机中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常用的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一般都采用焦平面快门。焦平面快门一般拥有前幕和后幕两张帘幕,它们是靠一个上紧的弹簧装置来驱动水平或垂直地通过胶片平面,以往水平走向的焦平面快门较多,现在几乎都被垂直走向的快门所取代。当按下快门钮时,前幕开始自上往下走动,然后依照快门速度留下一定的空隙,后幕紧跟着追赶下来,光线就从前幕和后幕之间所预留的空隙投射到胶片上,使胶片感光。空隙越宽,通过的光量会越多,空隙越窄,通过的光量便会越少。快门速度越快,空隙便会变窄,速度越慢,空隙便会变宽,焦平面快门就是这样以时间长短来调节光量的。在快门速度的标示序列中可以看到,如1/4、1/8、1/15、1/30、1/60、1/125等。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是倍数关系,是指几分之一秒的曝光时间。譬如说,1/30秒是1/60秒的两倍时间,而通过快门的光量也是两倍。反过来1/30秒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时间,而通过快门的光量也是倍减。 光圈和快门是调整和控制曝光量的装置,它们是倍增或是倍减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得到相同的曝光量。例如说,光圈F8、1/30秒为正确曝光值时,如果用光圈F5.6、1/60秒,或是F11、1/15秒来组合,它们所得到的曝光量也是一样的。这样,摄影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来选择光和快门速度。 光圈和景深有密切的关系,因为通过调整光圈的大小可以直接控制景深。景深是指在镜头聚焦调节中,所能清晰成像的最远部分和最近部分之间的距离。光圈的孔径最大(F值最小)时景深最小, 孔径最小(F值最大)时景深最大。 当我们知道光圈不但能控制光量, 而且还能控制景深时, 在摄影表现中, 便可以有效地利用它。在实际拍摄中, 譬如以开大光圈, 选用小景深, 就能从距离不同的诸多物体中突出某一物体, 使它能够得到强调, 而它的前后的景物便不在清晰的焦点之内, 从而避免喧宾夺主的现象。另一方面, 如果收小光圈, 选用大景深, 这时照片中的前后景物都将控制在清晰的焦点之下, 相片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和细节。在初学摄影时,可以用大光圈和小光圈来练习拍摄一些照片, 看看是否能达到同表现的内容有效地相结合, 力求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多作这方面的练习, 日积月累, 便会熟能生巧, 在日后的摄影创作中自然地应用自如。 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中, 一般不论光圈的实际设置值为多少, 为了方便取景对焦, 通常镜头总是在最大光圈的情况下取景和对焦的, 只是在拍摄曝光时光圈才自动处于设置值。

摄影基础考试复习试题内含答案解析

基础摄影 一、单项选择题 1、摄影术的诞生日是 A、1842.8.19 B、1832.8.19 C、1839.8.19 D、1850.8.19 2、“如果你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里的不够近”是以下哪位摄影师的名言() A、贝亚尔 B、达尔伯特 C、卡帕 D、韦斯顿 3、“f/64小组”主张采用(),精确对焦,表现对象丰富细节与质感。 A、大光圈 B、小光圈 C、高速快门 D、慢速快门 4、“决定性瞬间”是()提出的。 A、布列松 B、亚当斯 C、卡帕 D、吴印咸 5、区域曝光法是由()以黑白影调级谱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科学曝光方法。 A、达盖尔 B、布列松 C、亚当斯 D、卡帕 6、提倡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主张在自然环境中拍摄自然景物的属于( ) A、纪实摄影 B、画意摄影 C、自然摄影 D、主题摄影 7、中国纪实摄影起步于( )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8、防震、防晒、防热、防潮和什么是照相机维护和保养得基本要求? A、防盗 B、防借他人使用 C、防频繁使用 D、防尘 9、鱼眼镜头的焦距很短,特点是? A、抽象畸变 B、口径很长 C、像场弯曲 D、视场角大于等于180度 10、同一物体,镜头焦距长,被摄物体在胶片上成像会?

11、什么样的镜头的焦距近似或等于胶片画幅对角线的长度? A、鱼眼镜头 B、微距镜头 C、变焦镜头 D、标准镜头 12、视场角为多少度的镜头属于标准镜头? A、80度以上 B、70度—95度 C、90度 D、40度—60度 13、视场角与镜头的焦距成什么关系? A、反比 B、正比 C、等比 D、无任何关系 14、常用照相机的光圈系数排列顺序为? A、f/2 f/2.8 f/4 f/5.6 f/8 f/16 f/22 B、f/1.4 f/1.8 f/2.8 f/4.8 f/6 f/8 C、f/1 f/2 f/3 f/4 f/8 f/16 D、f/2 f/2.8 f/4 f/5.6 f/8 f/11 15、控制镜头透光多少是什么在起主要作用? A、照相机机身 B、测距器 C、摄影镜头 D、光圈 16、在同等条件下,F/5.6的景深比F/11的景深? A、大于 B、大于等于 C、小于等于 D、小于 17、相邻两级光圈系数,后一级的通光量是前一级的关系? A、1/5 B、4倍 C、1/2 D、1倍 18、选择带有B门长时间曝光装置进行长时间曝光时,需按动几次快门?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19、摄影中指光线的颜色,我们称为? A、照度 B、色温 C、色彩 D、色相

景深实验报告

班级:广告0901 姓名:学号: 经过一年的摄影学习,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又加上实际的操作训练.基本上已经对 基础的摄影有了一定的掌握,经过多次实际操作,针对一些实际问题总结了一些经验.主要涵 盖六个方面,以下是我这一年的学习心得: 一.影棚所需的设备,工具: 相机 (1)数码单反相机 1. 小型135型相机 2. 中型120单反相机 (2)大型技术相机------可拍摄的胶片规格: 1. 4英寸×5英寸(9cm×12cm) 2. 5 英寸×7英寸(13cm×18cm) 3. 8英寸× 10英寸(18cm×24cm)镜头(定焦镜头,变焦 镜头) 各种照明的灯具,静物台,柔光棚,柔光箱,柔光板,反光板光纤灯,同步线,遥控器, 触发器,专业背景纸架子,灵活调校角度的臂架各类背景: 铝塑板,地转,壁纸,a4纸,美国背景纸,蜡染背景布,防火板,木板,瓦楼板,窗帘, 各种颜色的复印纸各种小工具,小道具: 进口黏蜡,卷尺,直尺,放大镜,金属气球及小毛刷,双面胶,注射器,手电,剪刀, 激光指示笔,喷雾器,绳子,粮食,床,电话机,马灯,石头,铁丝,沙子,酒瓶,假冰块, 杯子,假雪,假烟,水珠,小夹子,竹镊子 二.吸光体拍摄实验 一. 实验设备:佳能550d相机,18—200mm镜头,静物台,金鹰闪光灯等,书包,毛绒 娃娃,线团,竹篓子。二. 实验目的:通过拍摄各种不同的吸光体,半吸光体,掌握用光和 构图,很好地表现吸光体的结构和质感,能够拍摄一些商业产品。 三. 作品分析图片一:背包 数据:光圈:f/11 感光度:100 快门速度:1/200秒 创意:这是给网点老板拍的照片,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表现产品的外形和质感,所以选择 了最普通的拍摄方法。 作品分析:这张图片从左前侧方打光,用侧光照明,左侧亮,右侧暗,很好地实现了亮 暗的过渡,很好地表现了书包的造型,纹理和质感。图片二:玩具店内的小熊 作品分析:这张图片完全是利用自然光和室内光拍摄的,太阳光从小熊的右后方照过来, 小熊的右侧较亮,轮廓清晰,同时室内的照明灯照在小熊的眼睛上,小熊的眼炯炯有神。 侧逆光很 好地表现出小熊毛料的质感。 数据:光圈:f/5 快门速度:1/30秒感光度:3200 创意:其实这是在商店偷拍 的一张照片,当时觉得这只完全由毛线构成的小熊很有意思,于是就以其他熊作为背景拍了 这张照片。 布光图 图片三:首饰盒—海枯石烂篇二:《人物风光摄影》实验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人物风光摄影 院系教育学院 班级 2009教育技术学 学号 20092299 姓名李进辉

堆叠(景深合成)摄影基础教程

堆叠(景深合成)摄影基础教程 本篇是在认为你已阅读了百度“堆叠吧”中的一些相关基础内容后编写的。 在上两篇ZS教程中,通过火柴棒的游戏相信你已经明白了堆叠技术最基本的原理。然而一般堆叠摄影不是用来拍摄常规大小的景物的,本次我们就来试一试更小的景物,并且采用堆叠界更常用的方式,也就是移动相机法,而不是旋转镜头法。 我们仍然将相机假设在一个简易的三脚架上,背景为标尺,这次的景物是一个苹果手机Home键内部的二维码,二维码本身宽约3mm。(下图只是为了说明被摄物的尺寸很小) 镜头(佳能MP-E 65mm)的放大倍数设置为2X。但是这次我们在相机和三角架之间放置了一个晟崴的手动微距导轨。 在ZS的教程中,我们提到了“步进/Step Size”这个概念,这是堆叠摄影技术最关键的一个设置参数。要拍摄更小的景物,我们需通过这个手动微距导轨来更精确的控制步进。我们这

次要将每次推进的距离控制在0.1mm左右。由于晟崴的螺杆每圈导轨运行距离为1.25mm,我们可以近似的将它的螺杆把手想象成钟面,等分成12份,把手每旋转一个钟点位置,即旋转了大约0.1mm。如下图: 以下是我们看到的成品图(事实上这个二维码可以在更高倍数下看到更多的细节): 以下两张照片是你会在相机中看到的其中两张照片,是我们调整光圈F值到5.6,然后分别对焦在景物最近端和最远端得到的两张照片。 为什么要将F值调整到5.6呢?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涉及到衍射、弥散圆等比较复杂的光学问题;但是目前你只需知道,这是由于你使用的镜头类型和放大倍数所决定的,

并且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我们需要的步进为0.1mm。 作为新手比较方便的方法是查询一些前人总结的表格,文章的最后附上ZS软件提供的《步进/DOF表》,事实上一般习惯是按照表内数据的70%来确定实际值的。 如果我们不严格遵守查表得到的步进:0.1mm或者使用更小的值会发生什么?因为如果将步进调整成0.2mm或者以上我们将得到一条清晰,一条模糊的图像,我们称之为Focus Banding——堆叠失焦条纹现象,如下图: 在本例中我们为了将背景(同时也是标尺)拍摄清楚,拍摄了30张照片,也就是说本图目标的总体景深是3mm。 事实上我们在正式拍摄前一般就会对拍摄的张数做一个粗略的估计,张数也就是相机推进的步数。而 总景深=步数*DOF 或者总景深=步数*Step Size DOF是Depth of Field ,在堆叠摄影中通常指的是每步的景深; Step Size就是我们说的步进,就是每步相机前进的距离; 所以在移动相机法中,可以认为这两者是一样的。 当我们查表得到了所需的步进/DOF值,如果我们可以测量景物的厚度,我们就可以估计出所需的步数。 如果无法测量我们可以旋转手动导轨把手,将景物从前景清晰转到后景清晰(通过相机屏幕观察),数一下转了多少圈,乘以1.25mm,你就得到了目标的总体景深值。

明显改善画质的方法 教新手如何控制景深

明显改善画质的方法教新手如何控制景深 随着摄影技术的逐步提高,摄影初学者对拍摄画面势必要求越来越“精湛”,这也是一个爱好摄影的人所必须具有的。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摄影技术才能突飞猛进。要想让拍摄的画面有质的飞跃,景深的控制是必修课,不同的景深效果,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就会截然不同。影响景深的三因素:光圈大小、焦距长短、被摄距离,即我们这节学习的重点。 控制画面的景深 专家提示 在焦距和摄距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在拍摄距离和光圈大小都相同的情况下,长焦距制造出的景深,要比短焦距制 造出的景深小在焦距和光圈不变的情况下,景物离镜头较近时,景深较小;景物离镜头较远时,景深较大。 1.何谓景深

大家都知道一般相机要对焦后才能拍摄,理论上照片中只有被准确对焦的部分清晰,焦点前及焦点后的景物会因在焦点以外而显得模糊。不过,基于镜头、拍摄距离等因素,在焦点前、后仍然会有一段距离的景物能够被清晰显示,不致于落入模糊地带,这个清晰的范围便称为景深。 利用景深是拍摄常用的表现手法,景深可以让平面的画面表现出空间感,从而增强照片的欣赏性和表现力。 焦点位于画面三分之一处 上图焦点位于画面三分之一处,因为使用光圈较小,从焦点前到焦点后画面清晰的区域非常广泛,这叫做大景深。在风景摄影中较长使用。

焦点位于靠前的花瓣上 上图焦点位于靠前的花瓣上,因为使用的光圈较大,花瓣前后这段清晰的区域比较小,这叫做小景深。在静物摄影等小场景中较为常用,在人像摄影中使用也较多。 小景深的照片,只有焦点部分才会清晰显示,景深外的地方显得十分模糊;大景深的照片,所有景物都显得十分清晰,两者体现在画面中效果完全不一样。 2.光圈大小可以决定画面的景深 光圈大小不仅决定了曝光量的多少,它更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对于景深的影响。一般来说,在焦距和摄距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通常我们会采用小光圈获得大景深,以展现景物的深度。在拍摄风景照片的时候,也常常采用小光圈,以突出主题,同时也展示更加清晰和广阔的空间感。 本文摘自电子工业出版社《拍出好照片的30个基本功(全彩)》一书。

景深与光圈

景深与光圈、焦距的关系 一、光圈特性(一):控制进光量 光圈作为相机镜头内的一个元件,它的作用是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元件的光量,所以光圈的一大功能就是控制进光量的多少。一般来说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我们可以通过一张简单的示意图来说明不同数值的光圈和它孔径大小的关系。 光圈大小示意图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光圈f 值越小,通光孔径越大(如上图所示),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多,光圈 f 值越大,通光孔径越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少,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5.6 ,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F5.6的通光量是F8的两倍。同理,F2是F8通光量的16倍,从F8调整到F2,光圈开大了四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

机而言,光圈f 值常常介于f2.8~f11之间。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 级的调整。 下面我们先通过一组照片来说明他们的关系,在拍摄照片时我们使用的是相机手动档,ISO感光度为100,曝光时间1/200秒,白平衡自动,只改变其光圈大小。 焦距:50mm 光圈:f/1.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2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50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2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5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2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摄影的景深控制

第九章摄影的景深控制 教学目的要求:学习控制摄影的景深如何获取最大景深与最小景深,认识超焦距及其应用,了解相机的景深预测功能。 教学方法:控制摄影的景深获取最大景深与最小景深,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并现场进行拍摄实验,同时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解决疑难 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控制摄影的景深;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要点: 1. 景深的概念 2. 获取最小景深 3. 获取最大景深 4. 拍摄运动物体 5. 超焦距及其应用 6. 景深预测

在摄影中为了表现某种拍摄意图,有时需要很大范围内纵深景物的影像都要保持清晰,比如拍摄秀丽的风光。有时有需要将主体周围环境中多余景物虚化掉,使画面影像的清晰范围变得很小,以利于突出所要表现的主体对象。这就是摄影技术中有关景深的控制问题。 第一节摄影的景深控制 一.景深的概念 当镜头聚焦于被摄景物时,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在景深范围内的景物影像清晰度并不完全一致,其中以焦点上的影像清晰度最高,其余景物的清晰度按它离开焦点的距离而正比例下降。 决定景深的主要因素是光圈、焦距与摄距。在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例如,f16的景深大于f4。 当光圈系数和拍摄距离不变时,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镜头焦距长,景深小;镜头焦距短,景深大。例如,焦距100mm的镜头景深效果小于焦距28mm的镜头。 当光圈系数和焦距不变时,摄距与景深成正比:摄距远,景深大;摄距近,景深小。例如,聚焦于10米的景深大于聚焦于1米的景深。 二.景深的控制 景深在摄影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不同的画面景深具有不同的艺术效果。根据被摄对象的特点和摄影者的表现意图,通过对景深效果的控制,可以使画面影像虚实得当,使作者的创意得到完美表现。 对最小景深与最大景深的控制是摄影的主要技术之一,运用这种控制我们可以缩小景深,仅仅清晰地表现重要的物体而使其突出,让不需要的物体虚糊而被隐去;我们也可扩大景深,使所有的被摄体在画面上都清晰地呈现,表现出它 们的每一处细节。尽可能采用最小景深或最大景深的调节,能增强上述效果获取最小景深采用小景深拍摄的画面,往往只有被拍摄主体是清晰的,画面中的其他部分,如前景或后景都呈模糊状,而这些虚幻、柔和的模糊部分却更加衬托出拍摄主体的清晰和醒目。小景深拍摄法是一种很有力地突出主体的拍摄方法,在人像、体育、静物、花卉以及一些特写画面的拍摄中经常采用此法。小景深画面所产生的虚实影像,可以给观赏者丰富想象的余地,使的画面效果更加含蓄,并有一定的韵味。 那么,如何根据画面的需要来获取最小的景深效果呢?获取最小的景深效果的方法为:最大光圈+尽可能小的摄距+长焦镜头。 1.获取最小景深 为了获取小景深,较简便的方法是将光圈开大。但随着光圈的开大,曝光量会明显增多,要保持适合的曝光量,必须要提高快门速度;而快门速度是有上限的,当快门速度无法再提高时,应采用以下方法来解决曝光问题: (1)设定较低的感光度 因为低感光度对光线反应迟钝,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比中、高感光度需要更多的曝光量。因此,它可在开大光圈的同时仍以正常的快门速度来完成曝光。 (2)使用中灰滤光镜 由于中灰滤光镜只减弱通过光线的强度而不会改变通过光线的颜色,因此,当为了追求小景深效果而开大光圈引起曝光过度时,可使用中灰滤光镜来调节曝光。 在获取最小景深的三种方法中,采用最大光圈是较好的办法。适当的缩小摄距,可以使景深变小,但过分地缩小摄距,则会引起被摄体主体的形变失真。采用长焦镜头来获取小景深,所带来的效应是空间透视压缩,镜头焦距越长,空间透视压缩的程度越大。当不需要考虑空间透视因素时,用长焦镜头来获取小景深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采用最大光圈是获取小景深的较好方法,可以使对焦准确的主体生动清晰,而景深外的物体被模糊虚化。另外,大光圈的运用,可以增加镜头的通光量,从而相应地提高快门速度,以防止相机的抖动模糊。 2.获取最大景深

摄影基础考试题

联大轻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摄影》试题 姓名李阳学号200915191518 班级09成型2班专业材料成型 一、单选题 一、关于景深和焦深正确的是( 1 ) 1、都是用以说明镜头可以结成相当清晰影像的物方和像方的纵深范围; 2、景深大,焦深也大。 3、景深小,焦深也小。 4、以上都对。 二、( 1 )闪光法易产生红眼现象? 1、机位直接。 2、侧位直接。 3、直接漫射。 4、反射。 三、表现主体的质感和立体感最好选择( 2 ) 1、正面光。 2、侧面光。 3、逆光。 4、顺光 四、( 2 )最能表现被摄体的立体感、质感和丰富的空间层次感,给人以和 谐、大方、细腻、浑厚的感觉, 1、高调, 2、中间调。 3、低调。 4、硬调。 五、摄影画面的背景选择应注意( 4 ) 1、抓特征。 2、力求简洁。 3、有色调对比。 4、以上都对。 六、画面构图中最主要的是( 1 ) 1、主体。 2、近景。 3、中景。 4、背景。 七、白平衡主要是调节( 3 ) 1、影象亮度的大小; 2、影象反差的大小; 3、影象色温的大小; 4、影象色调的大小; 八、拍动体照片,使用手动曝光模式,最好选择(1 ) 1、快门优先曝光模式; 2、光圈优先曝光模式; 3、程序控制曝光模式 4、自动曝光模式。 九、表现画面中各种物体相互间的空间关系或位置关系的是(3 ) 1、立体感、 2、景别; 3、透视; 4、视觉中心。 二、多项选择题 一、在描述景深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 ) 1、焦距和光圈系数相关联,二者成正比之关系。 2、曝光时间越短,焦距越长。 3、曝光时间与焦距无关。 4、被摄主题越亮,焦距越长。 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23 ) 1、数码和傻瓜相机均能达到闪光同步。 2、闪光灯作为辅助光源,其曝光不可过度。 3、红眼现象是在夜间用自动闪光模式拍照时出现。 4、所有相机都能达到闪光同步。 三、数码相机拍动体所用曝光模式最好选择(13 ) 1、快门优先曝光模式; 2、光圈优先曝光模式; 3、完全手动模式; 4、以上都对。 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4 ) 1、在曝光时间一定时,曝光量与光照度成正比; 2、在光照度一定时,曝光量与曝光时间成反比; 3、在曝光量一定时,曝光时间与光照度成正比; 4、在曝光时间与光照度都增加时,曝光量也增加。 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34 ) 1、拍风景照片时,用较大的光圈系数; 2、拍风景照片时,用较小的光圈系数;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第一课: 数码相机光圈、快门解释及应用光圈: 光圈的大小就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参数。说得直白一些,光圈的大小将决定光线穿过镜头的强弱。因此大家可以很容易地想像到,光圈越大其透过镜头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那么它的大小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出的数码照片的成像质量。比如在快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大则相片越亮,假如光圈过大的话,则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无论对于传统相机还就是数码相机,光圈都使用字母“f”来表示,而光圈中心孔径的大小则用相应的数值来表示,即“f+数值”。在使用中,值得大家注意的就是,光圈的数值越小,代表光圈的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则进光量越少。所以,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加大光圈”就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将光孔加大的意思。比如从f5. 6调大一级到f4、或更大一级的f2.8等。 光圈从关闭到打开的差异,以及使用不同光圈数值所对光圈大小产生的影响。从图左上至右下分别就是光圈处于关闭、f11、f8及f4不同状态下的光圈大小。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的道理。 快门: 快门的速度也就是拍摄照片时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参数。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就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对于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也就是使用相应的数字来进行设定,比如1/4秒、1/60秒等。它们分别表示让当前设定的光圈孔径大小保持1/30秒、1/60秒的时间。因此,大家也从中不难瞧出,使用不同的快门参数来保持单位光圈孔径的时间长短,也同样可以控制拍摄时的进光量,即曝光度。而上面提到的1/30秒便就是1/ 60秒的两倍时间,而此时它们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也就是成两倍的关系,那么反过来1/30秒则就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时间,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则将会缩减一半。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快门速度的调节来实现不同的效果,比如瞧起来流动的“车河”或凝固的水滴等,它们便分别就是使用慢速快门与高(快)速快门来实现的。当然,在使用时还要注意快门与光圈的合理配合,这点我们以后将要向大家重点介绍的。 下面讲一下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更好地达到照片最佳的曝光效果、首先,这要取决于我们的创作思路。比如我们打算抓拍动作较快的瞬间,那么第一个要保证的因素便就是快门,比如1/125秒的快门速度便基本可以抓拍到行人的步行动作,而不会使人物变虚。在确定了快门的速度后,再根据当前的光线与想要达到的景深效果来选择光圈的大小。事实上,通过不同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其所达到的曝光量就是相同的,只就是它们所适合的拍摄环境及拍摄出的效果不同而以。比如在充足的阳光下使用1/125秒快门与f11的光圈,其获得曝光量与快门与光圈分别为1/250秒、f8就是相同的。 景深,在上面一段中我们提到了“景深”的概念,在拍摄中合理地利用景深的效果可以为我们拍摄的照片起到不可轻视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更加突出您所要拍摄的对象。景深就是指在一次镜头聚焦调节中,所成影像最远部分与最近部分之

如何有效控制景深

如何有效控制景深 如何有效控制景深1:利用光圈控制景深 光圈大小与景深有着密切的关系。同等摄距下,利用光圈调节景深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需减少景深虚化背景时,应采用大光圈乃 至镜头绝对口径即最大光圈:需增加景深时应选择小光圈乃至最小 光圈。即使在同样摄距,采用同样焦距拍摄同一对象,收小光圈后 对景深的影响非常明显。如果在选择光圈的同时,注意结合利用变 焦镜头做焦距和摄距变化等,对景深的利用则更为灵活和科学。 如何有效控制景深2:利用摄距控制景深 如何有效控制景深3:利用主体与背景的距离控制景深 主体与背景的间距近,浅景深效果难以显示:当主体与背景都在无限远处,即使是长焦镜头配合大光圈也难以有效虚化背景。如条 件允许,相机应尽可能靠近被摄主体,而被摄主体应尽可能远离背景,如此,虚化背景效果才更明显。有时被摄主体位于较近摄距, 而背景处于无限远位置,即使用广角镜头配合大光圈拍摄,也可较 有效地虚化背景。 如何有效控制景深4:运用后景深长于前景深原理 在摄影实践中,摄影者应针对景深的形成特点充分利用前、后景深,一般可通过焦点选择来充分利用景深,如拍摄半侧面人物特写,需将焦点定在靠近镜头的眼睛上。根据后景深长于前景深的原理, 这个眼睛清晰了,另一个眼睛才会相对清晰:如将焦点定在距镜头 较远的眼睛上,靠近镜头的眼睛很可能处于景深之外显得模糊,那 就是浪费后景深了。同理。如拍摄前后共四排的合影照,焦点选在 第二排,第一和第三、四排也显得比较清晰,这就是用足了全部景深。 如何有效控制景深5:多采用"光圈优先"和"景深阶梯曝光"

无论单反还是便携机,都可通过手动档"M"和光圈优先模式"A"来选择光圈,以最大限度发挥光圈控制景深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 大光圈"并非一般意义上的F5.6、F4之类的光圈,包括F2.8的绝对口径也应该选择使用。实际上处于一般摄距时,选择中档光圈的景 深差别比较小,很多情况下非真正的大光圈难以获得明显的短景深。 就表现主体反映主题而言.景深并非越短越好,也并非越长越好。有时需将背景虚化得恰到好处,即背景既不能虚化到令人无法理解 其特定内涵,也不能清晰得对主体产生视觉干扰才最合适。由于单 反相机都以最大光圈取景,取景和实际成像只要不是同一光圈值, 就会有些差异。使用传统相机时.常利用机身上的"景深预测"按钮来 检查景深效果,数码单反相机上也有"景深预测"按钮,而且可随时 检查实际拍摄效果。如有必要,可利用光圈优先模式,在构图及摄 距均不变的前提下,采用不同光圈拍摄几张,以便后期选择。 PS:相机景深:当相机的镜头对着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在镜 头中心所对的位置垂直镜头轴线的同一平面的点都可以在胶片或者 接收器上相当清晰的图像,在这个平面沿着镜头轴线的前面和后面 一定范围的点也可以结成眼睛可以接受的较清晰的像点,把这个平 面的前面和后面的所有景物的距离叫做相机的景深。

摄影基础知识要点

摄影基础知识要点 1、什么是景深 简单的讲就是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当我们通过镜头对被摄物体对焦时,在焦点的前后都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就叫景深。 2、影响景深的因素 镜头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 3、控制景深。其作法是: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4、镜头的焦距也是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焦距越长(长焦),景深越小;焦距越短(广角),景深越大。 5、拍摄距离对景深的影响: 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大; 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6、我们在取景构图时,应尽量把视觉中心放在“黄金分割线”或“点”的周围。这样可以得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7、1)立体构图的透视关系(近大远小) 2)立体构图的景次关系(被摄主体前面的景物叫前景,后面的景物叫后景,在被摄物体后面起陪衬作用的景物叫背景。) 3)立体构图的层次关系(被摄主体距镜头近的物体看起来清晰;远的物体看起来模糊,景物前后的浓淡差别;也就是说景物距镜头的不同距离所形成不同浓淡影像的差别叫层次。在彩色摄影中用不同色彩分割的不同距离的景物也叫层次。)

4)、立体构图的虚实关系(虚与实的强烈对比使画面构成虚实不同的立体空间感。) 8、景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9、影响景别的因素有两个: 一是拍摄距离(拍摄距离远,景别大;拍摄距离近,景别小。) 二是镜头焦距(镜头的焦距越小(短),景别越大;镜头的焦距越大(长)景别就越小。) 10、余量: 1)视觉余量(给眼睛的视线方向留出空间,让视线有延伸感。这种空间叫“视觉余量”。) 2)运动余量(物体运动方向前都应留出相应的余量,以示物体的动感和延伸感。) 3)朝向余量(正面余量大;背面余量小,阳面余量大;阴面余量小。) 11、留白:在画面的构图时,除被摄物体所占的空间外,其它的空白画面叫留白。 12、拍摄高度:是指被摄物体位置和距离不变,机位垂直移动的角度变化。 13、拍摄角度:是指以被摄物体为中心,延水平方向变换角度的拍摄方法。机位以水平方向围绕被摄物体移动。 14、日光根据形态不同而分为直射光和散射光。 光线越强,物体的反差就越大。

影视摄影中“景深”的内涵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影视摄影中“景深”的内涵及其控制因 素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0.引言 影视摄影过程中会应用到多种摄影技术,通过相关摄影技术的应用就能起到增强透视和美化画面的作用。在实际的摄影中,为能对拍摄意图的实现和对造型的要求满足,都会采用“景深”的技术应用。在对“景深”拍摄技术应用中,如果不能详细的了解其内涵,就必然会影响其应用效果。通过从理论上加强影视摄影当中“景深”的技术应用研究分析,就能从理论上为实际拍摄技术水平提高带下基础。 1.影视摄影中的“景深”的内涵以及控制因素分析 影视摄影中的“景深”的内涵分析 影视摄影中的应用技术比较多样化,为了满足摄影人对画面质量的需求,就会对各种拍摄技术加以综合性应用。在影视拍摄技术当中的“景深”技术就是比较常用的,这一技术是通过在影像上表现出的聚焦前后被拍摄场景的清晰范围。通常景物在聚焦点才能是最清晰的,而偏离了这一聚焦点前后有一段距离,成

像就是较为清晰的像[1]。在对“景深”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其有着多种功能,在对主体的突出以及对焦点的控制和对主题的深化等等,都是比较重要的功能體现。具体而言,影视摄像中,调焦物平面前后的一定范围内的景物成像均是实的,这个范围称为“景深”。这是由于,在镜头中的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可允许弥散圆。被摄体的前后纵深,呈现在摄像机成像面的影像模糊度,如果都在允许弥散圆的界定范围内,则认为成像是清晰的。 影视摄影中的“景深”控制因素分析 影视摄影过程中的“景深”技术应用需要注意相应控制因素,“景深”作为画面影像当中比较重要的因素,在不同“景深”效果呈现下也会有不同的时空理念以及影像美感。对“景深”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样,其中的光圈大小对“景深”效果控制有着影响。在实际摄影过程中,光圈和“景深”是呈现出反比的,也就是光圈愈大“景深”就会愈小,这一控制因素是对“景深”有着直接影响的[2]。在摄影过程中光圈优先曝光模式是光圈的选择来控制“景深”的,有的相机是对“景深”进行优先选择的,从而对“景深”达到专门性的控制。不仅如此,也能在滤光片和光圈配合应用下就能对“景深”大小进行有效控制。

摄影基础选择题

摄影基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与标准镜头相比,人像镜头的景深( B ) A、大 B、小 2.与标准镜头相比,广角镜头的透视感( A ) A、增强 B、减弱 3.光圈系数值越大,镜头相对孔径( B ) A越大 B越小 4.裂像适用于聚焦() A、有明显线条的景物 B、无明显线条的景物 5.背景明暗对平均测光的准确度影响() A、较大 B、较小 6.程序控制自动相机适于拍摄( A ) A、纪念照 B、艺术照 7.拍摄时,要使被摄体色彩还原正常,应调节( ) A、感光度 B、白平衡 8.拍摄时,既要表现主体又要显示环境,应选用( A ) A、小光圈 B、大光圈 9.散射光的照明效果( B ) A、较强硬 B、较柔和 10.要使蓝天变暗,白云突出,应加( ) A、蓝滤镜 B、黄滤镜 11.高调、低调是根据画面中影调的( A )确定的。 A、面积主次 B、对比程度 C、夸张效果 12.拍摄时,需先确定画面景深大小的,宜选用( A )

A、光圈优先模式 B、快门优先模式 C、程序模式 13.在照相机上,用来观看景物,确定拍摄范围的是( C ) A、焦平面 B、光圈 C、取景器 14、在摄影取景时,主体应该安排在画面的() A、结构中心 B、几何中心 C、视觉中心 15.相对而言,适合拍摄人像的测光方式是( B ) A、平均测光 B、中央重点测光 C、评价测光 1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景深最大的是( B ) A、镜头焦距36毫米/光圈f 8 B、镜头焦距36毫米/光圈f 11 C、镜头焦距70毫米/光圈f 8 D、镜头焦距70毫米/光圈f 11 17.比较而言,拍摄瓷器、服装宜采用的感光度( A ) A、ISO50 B、ISO100 C、ISO200 D、ISO400 18.下列对色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色温表示光源的光谱成分。 B、色温的单位是“K”。 C、色温表示光源的发光强度。 D、色温低,其红色成分多。 1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顺光是拍摄雾的理想光效,它有利于突出雾的白色、动态、透视感。 B、早晨把太阳作为被摄体,地上景物一般不宜采用剪影和半剪影来处理。 C、雨天地面上积水反映了天空光,对表现雨景的影调非常不利。 D、黄昏时在逆光、侧逆光下拍摄,会增强空气透视效果,形成一种朦胧感。 20.想真实地表现对象的气势,宜采用( D ) A、远景,仰拍

镜头与景深关系及其计算

照相机镜头与景深关系及其计算 一、关于照相机镜头的常识 1、焦距 无限远处的景物在胶片感光平面上聚成最清晰的影像时,由感光平面到镜头后节点(通常是镜头中心)的距离,就是镜头的焦距。 焦距是照相机镜头最重要的三个光学特性参数(焦距、相对孔径、视场角)之一。它直接影响到镜头的视角大小,镜头的焦距越长,拍到底片上的影像范围越小,景深越短;反之,镜头的焦距越短则在底片上的影像范围越大,景深越长,透视越明显。 照相机镜头按焦距的不同可分为:超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 (1)超广角镜头视角大于直角(90°)的镜头称超广角镜头。这种镜头的视角比人眼的视角大1倍之多,拍摄范围广阔。由于视角大,改变了人眼平常的透视关系,所拍摄的照片会形成明显的夸张,可创造特殊的艺术效果。对于35㎜照相机,镜头的焦距在21㎜以下的便是超广角镜头。 (2)广角镜头视角小于直角、大于60°的镜头称广角镜头。由于它的透视效果不像超广角那么夸张,被普遍用于拍摄近距离的大场面。对35㎜照相机而言,镜头焦距的范围在21~40㎜之间。 (3)标准镜头这种镜头的视角与人眼的视角相近,在46°左右。由于这种镜头的透视关系真实,是照相机最基本的镜头。这种镜头的焦距与其所摄底片的对角线基本相等。35㎜照相机的镜头焦呀为40~70㎜。

(4)中焦镜头视角在35°~20°之间的镜头称为中焦镜头。这种镜头视角比人眼的视角略小,变形不大,适用于拍摄人物特写,所以有些人喜欢把这种镜头称为人像镜头。35㎜照相机,其镜头焦距为70~100㎜。 (5)长焦镜头这种镜头的视角介于8°至20°之间,因镜头的焦距比较长,所以被称为长焦镜头。它的视角还不到人眼的一半,所以远处的东西经它拍摄后显得比较大。同等光圈下,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因此,这种镜头利于突出主体,去除杂乱的背景,很适用于远距离抓拍,如体育活动等。对35㎜照相机而言,其镜头焦距为100~300㎜。 (6)超长焦镜头视角小于8°的镜头称为超长焦镜头。它的视角很小,可把远处的实物拍得很大,专用于望远摄影,如野生动物、朝阳落日特写、体育竞赛、人物特写等。这种镜头往往口径大、镜身长、造价高,多为专业人士使用。对35㎜照相机而言,其镜头焦距在300㎜以上。 2、相对孔径与光圈系数 镜头是摄影光线的输入口,镜头上用来控制光束大小和形状的装置叫光阑。光阑能使像平面上获得适宜的照度并使成像质量得到改善。光阑按作用分,主要有孔径光阑、现场光阑、消杂光光阑。光圈是光阑中的一种(孔径光阑),一般由一组光圈叶片组成,这组叶片组成一个光孔,与镜头轴线垂直,光孔中心在轴线上,并可以通过镜头上的光圈调节光孔直径的大小。 当光线通过镜头时,镜筒和光圈都会遮挡光线的通过。不同的镜头结构,即使在相同的光圈直径时,通光能力也并不一样,所以常常用镜头的有效孔径(实际通过镜头的光束直径,用D表示)更能有效表述镜头的实际通光能力。 为了简明,便于刻制,目前世界各国采用如下经圆整的光圈系数: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5、f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