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加几教案及反思

876加几教案及反思
876加几教案及反思

876加几教案及反思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8、7、6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P91-9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合作意识与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方法:讲解,动手操作,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练习(小动物回家)

2、10加几的口算练习。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10加几就等于十几,渗透转化的思想。)

3、9+1= 9+7= 9+3= 9+8=

9+5= 9+4= 9+9= 9+6=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9加几的凑十法,为下面的学习8、7、6加进行必要的铺垫)

二、教学新课

1、创设情景,开展教学

(1)小朋友的反应可真快,现在老师带你们去学校的操场上看看。(出示主题图)(2)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数学信息?

生1:同学们在操场上跑步,前面有8人,后面有5人。

生2:穿紫衣服的有7人,穿灰衣服的有8人。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怎么列式解答为什么要用加法解答?

生: 8+5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多角度收集数学信息,并利用已有信息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

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要把两部分合起来。)

2、自主探索8+5计算方法

师: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8+5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想法。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1:接着数,从8接着数5个数,9、10、11、12、13。

生2:8向5借2个凑成10,10和剩下的3合起来就是13.

生3:数数法,1、2、3……12、13,一共有13个人。

教师小结:这几种方法都不错,那你最喜欢用哪一种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同时还体现算法

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3、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动手操作

要求在摆好后,把你的摆法说给同桌听,在听人讲话时,要学会倾听,这是一种尊重他

人的表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的加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

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指名演示

师请摆小棒的同学到台前摆给大家看一看,要求学生边摆边表说一说自己摆的过程。(可能出现两种方法)

(3)电脑动画演示摆小棒,明确算理。

师讲解:要想把8凑成10,我们会想到2,所以从5根小棒中借2根和8凑成10,10

在加剩下的3根小棒就是13.

(4)摆一摆、算一算8+7 8+3

小结: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中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但是凑十法是

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设计意图: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8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新课改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

4、尝试独立练习

(1)生独立完成7+6,6+5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自信心及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的经验,感知、体验、比较,自然的运用“凑十法”来计算,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简便性和适用性。) (2)汇报计算方法,鼓励用多种方法来计算

小结:“见7想3,见6想4”用凑十法计算更简便,更快。

(2)课本91页做一做第1题

圈一圈、算一算

7 + 4 = 6 + 5 =

10

教师讲明做题要求,里用凑十法圈出10个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圈一圈,进一步理解、运用凑十法)

5、总结算法,发散思维

出示8+9,你能会怎样计算?说说你的方法。

生1、把8凑成十。

生2、把9凑成十。

生3、9+8=17,8+9=17

学生汇报。

师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三种不同的作法。

师小结:我们在计算8加几时,可以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和8凑成10,再计算;也可以把8拆分与另一个加数组成10再计算;还可以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比如9+8=17,8+9=17等多种方法来计算,在以后的学习中,你认为那咱好,就用那一种做题。

(设计意图:师对各种方法给予肯定,并特别提出第三种方法,渗透了“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又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迁移。)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火眼金睛,错在哪了。

2、课本91页做一做第2、3题

算一算、填一填

7+3+3= 6+4+2= 8+2+2=

7+6= 6+6= 8+4=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吃水果游戏

今天我为同学们准备了很多水果,只有算对了水果对应的题目才能吃到,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游戏,把学生带入游戏情境之中,利用游戏进行巩固练习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愉快的活动中,也可通过这个练习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总结延伸

愉快的一节课很快过去了,你学会了什么那么8、7、6加几是怎么样计算呢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开和8、7、6凑成10,然后再计算,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无论用那一种方法都可以,看来这节课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少啊!

板书设计:

8、7、6加几

8 + 5 = 13 9 + 4= 13 6 + 5 = 11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本课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合理运用“凑十法”这一知识点的迁移来展开对新内容的教学。通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说一说、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探索8、7、6加几的算法。

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既形象又生动。通过学生操作的演示,课件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凑十法”,会计算8、7、6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中我注意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以游人民公园为主线,教师激发兴趣,唤起学生,使之产生学习动机,然后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再进行反馈评价,最后进行课外延伸,张扬个性,培养发展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这样设计时间上有宽度,空间上有广度,气氛上有热度,内容上有深度,方法上有灵活度,结果上有效度。如果单一是为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的基础练习,会很枯燥,因而设计了趣味练习,以调动

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提不同意见,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反馈,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