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业务》练习测试题三

《播音主持业务》练习测试题三
《播音主持业务》练习测试题三

《播音主持业务》练习题(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汉语音节所固有的,可以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叫()。

发音时器官肌肉均衡紧张,声带颤动,声音响亮的音是()。

A清音B浊音C元音D辅音

2.当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i(舌尖后特殊元音)时,如“你吃啊”时,“啊”读作()

A.“ya”;

B.“a”;

C.“ra”;

D.“za”。

3.以下关于情景再现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情景再现属于一种联想、想象活动,是播音员、主持人再造想象特点的概括;

B.鉴于情景再现是一种想象活动,播音员主持人应该打开想象的空间,让心灵任意驰骋;

C.依据语言内容想象出的画面应该是静止的、片断的;

D.播音员、主持人进行联想、想象的目的应该是再造画面,再现场景。

4.播音创作的特征体现在)1媒介的音声性和语音的规范性;2内容的真

9.“设身处地”()

A.强调“我就在”;

B.强调“我就是”;

C‘强调“我扮演”;D.强调“我非我”。

10.对象感强的播音,()1能够体现人文关怀;2可

以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3使表达丰富亲切;④可以在播音时不断变化交流对象;⑤可以细致到受众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A.23④⑤;

B.123;

C.123④⑤;

D.23⑤

11.关于重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音的确定要能准确体现出语句目的;

B.重音是指轻重格式中长而强的音节;

D,个性特征明显,应尽量突出个人魅力。

15.播音员主持人在日常生活中)1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2使用规范的体态语言;3要回归“自然”,降低各方面的要求,进行放松调整;④深人生活,多观察、多思考、多体验;⑤要善于运用个人影响,时时显露自己的与众不同。

A.12④;

B.123④⑤;

C.123;

D.23④

三、多选题(4题,每题3分,共12分)

1。以下关于“四呼”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四呼”,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韵母;

B.四呼是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

C.四呼是依照韵母开头元音的舌位加以划分的;

D.合口呼是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

2.串联语的功能主要有:()

E.不宜穿着过分暴露和样式怪异的服装。

四、简答题(3题,共20分)

1.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是什么?(6分)

2.如何使内在语的运用实现最优化?(7分)

3.广播电视即兴口语必须坚持哪些原则?(7分)

五、论述题(10分)

结合实际,谈谈综艺娱乐类节目主持人应满足哪些专业要求。

六、写作(15分)

1.题目:《小议“和谐”》

2.不少于500字。

《导游业务》期末考试试卷

《导游业务》期末试卷(B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总分10分每空0.5分) 1.质量对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起用。 2.导游服务顾名思义是一种服务工作,它与第三产业的其他服务一样,属 于,是一种通过提供一定劳务活动,来满足游客的愿望和的旅行要求。 3.导游人员是指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 4.在导游集体中,起着协调作用。 5.地陪在制定合理的活动日程时,应本着“、”的原则,切忌主观,片面的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私人目的的强加给旅游者。 6.散客旅游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是、和。7.如有旅游者收到朋友赠送的古字画或古玩,应提醒他们去文物部门取 得,若无鉴定证书,古字画或古玩一概。 8.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除采取外,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地 报告。” 9.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了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的台阶式的发展战略,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0.狭义的旅游合同是指之间签订的合同。 二、单项选择题(总分50分每题1分) 1.被公认为近代旅游活动开端的旅游活动发生于()。 A.1840年 B. 1845年 C. 1864年 D. 1841年 2. 为香港中国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的中国旅行社成立于( )。 A . 1921年 B. 1927年 C.1924年 D. 1935年

3. 获得导游资格证( )未从业的,资格证自动失效。 A. 1年 B. 2年 C. 3年 D. 5年 4. 导游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小时。 A. 36 B. 46 C. 56 D. 66 5. 导游人员在导游讲解中吸烟. 吃东西的,扣除()分。 A.2 B. 4 C. 6 D. 8 6. 导游人员饮酒量不要超过自己酒量的( )。 A.2倍 B. 1倍 C. 1\2 D. 1\3 7. 全程导游在带团期间,若遇到住房紧张的情况,下列哪种方法是可行的()。 A.与同性的外国领队同住 B.与异性的外国领队同住 C.到另外一家酒店入住 D.与同性的其他中国全陪同住 8.导游人员分为海外领队. 全程陪同导游员. 地方陪同导游员和定点导游员是依据( )进行划分的。 A.业务范围 B. 职业性质 C. 使用语言 D. 技术等级 9. 常规情况地陪导游员在旅游团飞机抵达的预定时间前( )向交通部门提出相关问询。 A.30分钟 B. 1小时 C.2小时D.3小时 10. 一般情况下,地陪导游员至少应提前( )分钟抵达接站地点等候旅游团的到来。 A. 10 B. 20 C. 30 D.40 11.旅行社为散客代办赴外地旅游的委托应在其离开本地前()天受理。 A. 1 B. 2 C. 3 D. 7 12. 接乘火车来的散客,导游人员应提前()分钟进入车站站台等候。 A. 10 B.20 C.30 D.60 13.下列旅游行为中,不属于特种旅游旅游活动的是()。 A.徒步观光 B.江河漂流 C.古城观光 D.野营活动 14.外国旅游者在旅游团的活动结束后要求继续在中国旅游观光,若不需延长签证,导游员()。 A.原则上应予婉拒 B.应请示领导 C.一般可满足其要求 D.请示公安局 15.如果旅游团在用餐前三小时提出换餐要求,地陪应()。 A.予以婉拒,告诉客人此要求无法满足 B.一般不应接受要求,但应做好解释工作 C.可以答应,但餐费自理 D.尽量与餐厅联系,按有关规定办理 16.旅游团抵达一站后没有导游员迎接的现象称为()。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推理与证明 (5)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推理与证明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2014·北京卷] 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均被评定为三个等级,依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若学生甲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学生乙,且其中至少有一门成绩高于乙,则称“学生甲比学生乙成绩好”.如果一组学生中没有哪位学生比另一位学生成绩好,并且不存在语文成绩相同、数学成绩也相同的两位学生,那么这组学生最多有() A.2人B.3人C.4人D.5人 答案:B 2.[2014·北京卷] 对于数对序列P:(a1,b1),(a2,b2),…,(a n,b n),记 T1(P)=a1+b1,T k(P)=b k+max{T k-1(P),a1+a2+…+a k}(2≤k≤n), 其中max{T k-1(P),a1+a2+…+a k}表示T k-1(P)和a1+a2+…+a k两个数中最大的数. (1)对于数对序列P:(2,5),(4,1),求T1(P),T2(P)的值; (2)记m为a,b,c,d四个数中最小的数,对于由两个数对(a,b),(c,d)组成的数对序列P:(a,b),(c,d)和P′:(c,d),(a,b),试分别对m=a和m=d两种情况比较T2(P)和T2(P′)的大小; (3)在由五个数对(11,8),(5,2),(16,11),(11,11),(4,6)组成的所有数对序列中,写出一个数对序列P使T5(P)最小,并写出T5(P)的值.(只需写出结论) 解:(1)T1(P)=2+5=7, T2(P)=1+max{T1(P),2+4}=1+max{7,6}=8. (2)T2(P)=max{a+b+d,a+c+d}, T2(P′)=max{c+d+b,c+a+b}. 当m=a时,T2(P′)=max{c+d+b,c+a+b}=c+d+b. 因为a+b+d≤c+b+d,且a+c+d≤c+b+d,所以T2(P)≤T2(P′). 当m=d时,T2(P′)=max{c+d+b,c+a+b}=c+a+b. 因为a+b+d≤c+a+b,且a+c+d≤c+a+b,所以T2(P)≤T2(P′). 所以无论m=a还是m=d,T2(P)≤T2(P′)都成立. (3)数对序列P:(4,6),(11,11),(16,11),(11,8),(5,2)的T5(P)值最小, T1(P)=10,T2(P)=26,T3(P)=42,T4(P)=50,T5(P)=52. 3.[2014·福建卷] 若集合{a,b,c,d}={1,2,3,4},且下列四个关系: ①a=1;②b≠1;③c=2;④d≠4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则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a,b,c,d)的个数是________. 答案:6 解析:若①正确,则②③④不正确,可得b≠1不正确,即b=1,与a=1矛盾,故①不正确; 若②正确,则①③④不正确,由④不正确,得d=4;由a≠1,b≠1,c≠2,得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为a=3,b=2,c=1,d=4或a=2,b=3,c=1,d=4. 若③正确,则①②④不正确,由④不正确,得d=4;由②不正确,得b=1,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为a=3,b=1,c=2,d=4; 若④正确,则①②③不正确,由②不正确,得b=1,由a≠1,c≠2,d≠4,得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为a=2,b=1,c=4,d=3或a=3,b=1,c=4,d=2或a=4,b=1,c=3,d=2;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的个数为6. 3.[2014·广东卷] 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满足S n=2na n+1-3n2-4n,n∈N*,且S3

《导游实务》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导游实务》课程考试试题 适用班级:14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考试形式:闭卷 出卷人:教研室主任:教务科: 分院院长: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评阅人 一、单项选择题( 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取得(),导游人员才有资格从事导游活动。 A.导游证 B.导游资格证 C.协议合同 D.接团任务书 2、导游人员从事导游活动,必须经()委派。 A.旅游者 B.旅行社 C.导服中心 D.旅游局 3、()为旅行社的骨干。 A.初级导游 B.中级导游 C.高级导游 D.特级导游 4、()在整个旅游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A.地陪 B全陪. C.领队 D.旅游者 5、导游服务的中心内容是()。 A.向导 B.讲解 C.宣传 D.安全保卫 6、导游要“五勤”,以勤动()为要。 A.眼 B.手 C.脚 D.脑 7、()体现的是导游人员文化修养。 A.言之有物 B.言之有理 C.言之有趣 D.言之有礼 8、以下属于虚实结合法中“虚”的是()。 A.史实 B.民间故事 C.实物特征 D.实物价值。 9、()人以上的旅游团可以发给团体签证。 A.9 B.8 C.7 D.6 10、中国银行在收兑旅行支票是收取()的贴息。 A. 6‰ B. 6.5‰ C. 7‰ D.7.5‰ 11、由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矛盾、疑难所引起的故障叫()。 A.技术性故障 B.问题性故障 C. 事故性故障 D. 单一性故障 12、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重伤,经济损失30万元,属于()。 A.轻微事故 B.一般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13、旅游团抵达一地后,无导游人员迎接的现象属于()。 A.漏接 B.空接 C.错接 D.误接 14、旅游者丢失证件,导游员应协助其向有关部门报失,补办必要手续,所需费用由() 承担。A.旅行社 B. 导游 C.保险公司 D.旅游者15、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 A.110 B.122 C.120 D.119 二、多项选择题( 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属于导游服务要素的是()。 A.语言 B.知识 C.技能 D.文化水平 2、个性化服务是为满足()的合理需求而提供的服务。 A.全体客人 B.部分客人 C.个别客人 D.以上都对 3、以下属于导游服务模式发展趋势的是()。 A.导游内容的高知识化 B.导游手段科技化 C.导游方式方法多样化 D.以上都对 4、导游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有()。 A.准确 B.通俗 C.生动 D.书面化 5、()体现的是导游语言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A.言之有神 B.言之有趣 C.言之有喻 D.言之有据 6、面对旅游者的苛求和挑剔,导游人员绝不能意气用事,正确态度是()。 A、认真倾听 B、微笑对待 C、耐心解释 D、不予理睬,继续服务 7、虚实结合法中的“虚”是指景观的()。 A、史实、艺术价值 B、史实、趣闻轶事 C、艺术价值、趣闻轶事 D、民间传说 8、以下属于导游服务特点的是()。 A、复杂多变 B、独立性强 C、脑体高度结合 D、文化性 9、导游服务是一种()服务。 A、简单的 B、高智能 C、高技能 D、高智商 10、旅游者在景区游览时走失,导游人员应当()。 A、了解情况 B、做好善后工作 C、争取有关部门协助 D、由全陪、领队分头寻找,地陪带团继续游览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对导游服务的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 2、导游讲解能力是导游人员应具备的各项能力的核心能力。() 3、导游人员的素质是隐性的。() 4、导游人员可以穿怪异的服装,以体现个性化服务。() 5、礼貌礼节的核心内容是热情待人。() 6、在各种旅游类型中,休闲旅游和商务旅游增长最快。() 7、地陪做好接团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向旅游者提供良好服务的前提。() 8、交谈是导游人员同游客交往的主要环节。() 9、不明海关规定或不知道如何选择通道的旅客,应选择绿色通道。() 10、国内国际机票的有效期为1年。() 11、晕车的客人可服用乘晕宁、苯海拉明片等药品。() 12、中暑的客人在可能的情况下可让其饮用含糖饮料。() 13、伸出小指,在日本表示女人、女孩子、情人。() 14、导游语言的特点主要是宽、活、美。() 《导游实务》课程试题第1 面共3面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一语文全册教案设计

苏教版初一数学教案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一语文全册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进行文本阅读时,能通过字典读准、认识生字词;能 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熟读文本并做好适当的批注,能 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和搜集自己 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能欣赏名家的优美诗文,领悟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 感受文学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 意,品位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 体验和审美评价。 3、能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 用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4、能就单元中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学会质疑和审美评价。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为你打开一扇门》2课时《繁星》1课时《冰心诗三首》1课时《“诺曼底”号遇难记》1课时《古代寓言二则》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2课时三、教学设计: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所谓“亲近”,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存在着不可抗拒的魅力而使另一方愿意与之亲密、接 近。那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文学作品,来源于生 活,又高于生活,充满活力,它的魅力在于它美的形式,美 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本单元所选的六篇文章,文 质兼美,体裁多样,有序言《为你打开一扇门》、有诗文《冰心诗三首》、有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有寓言《古代寓言二则》,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又各有侧重: 《为你打开一扇门》以优美的语言向新初一的学生阐述文学 的特点、功能,使学生平时受益于文学的模糊认识清晰化, 条理化,从而在加深对文学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热爱文学。 《繁星》通过展示作者不同时间、地点观察繁星的真切感 受,使学生明白细致的观察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是文学创 作成功的主要因素。 《冰心诗三首》充分展示诗歌创作的特点:形式优美,情感

选修2-2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题(好经典)

《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 1.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 ) A .在数列{a n }中,a 1=1,a n =12(a n -1+1 an -1 )(n ≥2),由此归纳出{a n }的通项公式 B .某校高三(1)班有55人,高三(2)班有54人,高三(3)班有52人,由此得出高三所有班人数超过50人 C .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 D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由此若∠A ,∠B 是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则∠A +∠B =180° 2.(2012·江西高考)观察下列事实:|x |+|y |=1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4,|x |+|y | =2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8,|x |+|y |=3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12,…,则|x |+|y |=20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 ) A .76 B .80 C .86 D .92 3. 观察下列各式:72=49,73=343,74=2401,…,则72012的末两位数字为( ) A .01 B .43 C .07 D .49 4. 以下不等式(其中..0a b >>)正确的个数是( ) 1> ② ③lg 2>A .0 B .1 C .2 D .3 5.如图,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 F 为左焦点,当AB FB ⊥时,有 ()()() 2 2 2 2 2 c b b a c a +++=+ ,从而得其离心率为 ,此类椭圆称为“黄金椭圆”,类比“黄金椭圆”,可推出“黄金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 12 B .12+ C 6.如图,在一次珠宝展览会上,某商家展出一套珠宝首饰,第一件首饰是1颗珠宝, 第二件首饰 是由6颗珠宝构成的正六边形, 第三件首饰是由15颗珠宝构成的正六边形, 第四件首饰是由28颗珠宝构成的正六边形,以后每件首饰都在前一件上,按照这种规律增加一定数量的珠宝,依此推断第8件首饰上应有( )颗珠宝。 第2件 第3件 第1件

《导游业务》试卷(三)

《导游业务》试卷(三)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是世界第大国际旅游接待国,同时中国还将是世界第四大客源国。 2、导游服务是指导游人员代表所委派的旅行社接待或陪同游客旅行、游览、按照组团合同或约定的内容和向其提供的服务。 3、中文导游人员包括普通话、话和语言导游。 4、导游服务的三要素指、知识和。 5、地陪接团时,在旅游团抵达后应做的4项服务包括:认找旅游团;;;集合登车。 6、当旅游者提出要求时,导游要做到:一要;二要;三要实事求是、耐心解释。 7、旅游团如在开餐前小时提出要求换餐,导游应尽量与餐厅联系。带伊斯兰教人士用餐时,最好带他们到有标志的餐厅。 8、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除采取外,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地报告。 9、导游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游客,都在宣传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的和。 10、游客心脏病猝发,切忌急着将患者或去医院。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 1、导游服务具有纽带作用、标志作用、反馈作用和()。 A、扩散作用 B、宣传作用 C、沟通作用 D、创收作用 2、地陪导游人员最主要的职责是()。 A、联络 B、讲解 C、旅途生活服务 D、维护团队团结 3、导游方法应用原则有计划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 A、游客至上原则 B、合理而可能的原则 C、灵活性原则 D、AIDA原则 4、导游人员在旅游车上的讲解时间一般应占整个车程的()。 A、30% B、50% C、60% D、80% 5、带团队游客游览出发时,导游员应提前()到集合乘车地点等候。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30分钟

冰心诗三首

《冰心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背记这三首诗;(2)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感情及哲理;(3)欣赏诗歌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2.方法与过程:(1)通过品读理解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情感美;(2)通过对诗中富有感染力的词句的赏析,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情感;(3)通过小组内朗读比赛,互相质疑来提高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反复朗读诗歌培养学生对母亲的热爱;(2)通过背诵和理解诗歌,培养学生努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哲学道理,欣赏诗歌中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让学生共同背诵唐代孟郊的《游子吟》,并指定学生说说这篇诗歌的主题思想。并提问:从这一首诗来看,母亲自古以来就是对儿子无私关爱的,她的温暖、宽广的怀抱永远为受到委屈的儿子敞开着.现代诗人冰心也写了诗歌颂了母爱,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本课学习,看看冰心笔下的母爱又有什么特点。 2.简介作者(可让学生把知道的先说出来,老师补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儿童文学家以及翻译家。著名的诗集有《繁星》《春水》,主要作品《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二、赏析《母亲》 1.老师范读,学生纠正字音,听清节奏。 字音:鸟巢.cháo 节奏: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老师提问:你眼里母爱有什么特点?母亲都为你们做了什么?请大家朗读品味,冰心的这首诗,谈谈对母爱的理解。 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老师间隔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把学生的不同答案罗列在黑板上。 3.你心中的母爱与冰心诗中所歌颂的母爱有什么区别吗?请大家继续朗读诗歌,并谈谈这首诗中母爱的特点。 冰心诗中的母爱就是依靠的怀抱,她永远是安全温暖的。 4.“心中的风雨”指什么?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学生可依据自己的理解说来,老师引导总结: 指内心的苦闷,烦恼,精神上的挫折。这里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5.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说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老师点拨:读诗需要体验,比如你在什么情况下会躲在母亲的怀里?那时你处于什么考虑躲到母亲的怀里而不是别人的怀里?此时母亲在你的心里形象是什么样的? 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对母亲的信任、依恋之情。常常会是在受到肉体或者精神挫折的时候会这样做。 6.《母亲》运用什么手法来表达对母亲的信任、依恋这一情感的? 学生反复朗读理解后,讨论回答,老师引导:鸟儿的巢和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鸟儿和“我”在什么情况下,一个想到归巢,一个想到母亲的怀抱?这样的两种事物的相似性放在一起,通过对比来说明一个道理的表现手法叫做类比。 运用类比,将鸟躲进鸟巢避风雨和儿女心灵受打击躲进母亲怀里作类比,表达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7.同学们,大家想想,你在什么时候会想起母亲的怀抱,请同学们在下面的空格填上一句话,表达你对母爱的理解。 当我想躲进妈妈怀抱里 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提问,在全班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赏析《纸船》 1.老师介绍此时的写作背景,把学生引入到那时的一个情境里。

七年级语文:冰心诗三首(教学实录)

初中语文标准教材 七年级语文:冰心诗三首(教学 实录)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七年级语文:冰心诗三首(教学实录) 祝畅红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3.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 1.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2.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准备: 补充课外阅读材料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1.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 投影内容: 21岁——生意失败;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 老师揭示谜底前设埋伏:当我揭示谜底之后,请大家告诉我,你得知谜底后的真实感想。 [学生推测后,老师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3.老师归纳: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二.分析课文 1.你羡慕林肯的成功吗?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让我们来看看冰心是怎样用短短的几句诗来概括成功的过程的。

推理与证明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结论成立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等价条件 2.结论为:n n x y +能被x y +整除,令1234n =,,,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得到此结论成立的条件可以为( ) A.n *∈N B.n *∈N 且3n ≥ C.n 为正奇数 D.n 为正偶数 3.在ABC △中,sin sin cos cos A C A C >,则ABC △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4.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0n a >,公差0d >,则有4637a a a a >··,类经上述性质,在等比数 列{}n b 中,若01n b q >>,,则4578b b b b ,,,的一个不等关系是( ) A.4857b b b b +>+ B.5748b b b b +>+ C.4758b b b b +>+ D.4578b b b b +>+ 5.(1)已知332p q +=,求证2p q +≤,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2p q +≥, (2)已知a b ∈R ,,1a b +<,求证方程20x ax b ++=的两根的绝对值都小于1.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方程有一根1x 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即假设11x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1)与(2)的假设都错误 B.(1)与(2)的假设都正确 C.(1)的假设正确;(2)的假设错误 D.(1)的假设错误;(2)的假设正确 6.观察式子:213122+ <,221151233++<,222111712344+++<,L ,则可归纳出式子为( ) A.22211111(2)2321n n n + +++<-L ≥ B.22211111(2)2321n n n + +++<+L ≥ C.222111211(2)23n n n n -+ +++,,∥.若 EF AB ∥,EF 到CD 与AB 的距离之比为:m n ,则可推算出: ma mb EF m m +=+.试用类比的方法,推想出下述问题的结果.在上面的梯形ABCD 中,延长梯形两腰AD BC ,相交于O 点,设OAB △, OCD △的面积分别为12S S ,,EF AB ∥且EF 到CD 与AB 的距离之 比为:m n ,则OEF △的面积0S 与12S S ,的关系是( ) A.120mS nS S m n +=+ B.120nS mS S m n +=+

导游实务试题库(含答案)

2009年导游资格考试题库《导游实务》试题 (共1013题) 第一章导游服务 一、单项选择题 1.导游服务在旅游接待服务中处于。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支配地位 D、领导地位 答:B 2.人们最熟悉的导游服务内容是。 A、旅行生活服务 B、短途交通服务 C、导游讲解服务 D、入住服务 答:C 3.在导游服务中所占比例最大、内容也最为繁杂的是。 A、导游讲解服务 B、短途交通服务 C、长途交通服务 D、旅行生活服务 答、D 4.在旅行社接待工作中处在第一线的关键人物是。 A、司机 B、导游员 C、旅行社经理 D、计调人员 答:B 5.人们常说“在实际接待工作中,导游员是关键人物”,就是指导游服务在旅游接待服务体系中处于地位。 A、核心 B、支配 C、纽带 D、中心 答:D 6.在导游服务的纽带作用中,“协调左右”的“左”或“右”是指。 A、与旅行社有业务协作关系的其他旅游接待部门 B、旅行社的直接业务领导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C、旅行社的领导和游客 D、旅行社的各个部门和导游员 答:A 7.古代社会最高等级的旅游活动类型是。 A、公务行游 B、文士漫游 C、平民郊游 D、帝王巡游 答:D 8.郑和下西洋是旅游活动的典范。 A、帝王巡游 B、文士漫游 C、公务行游 D、商贾周游 答:C 9.重阳节登高是由古代旅游活动演变而来的特色民俗活动。 A、宗教旅游 B、平民郊游 C、商贾周游 D、文士漫游 答:B 10.在我国古代各种旅游活动类型中成果最丰富的是。 A、帝王巡游 B、公务巡游 C、平民郊游 D、文士漫游 答:D 11.许多科学论著以及大量山水诗文的创作都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 A、帝王巡游 B、公务行游 C、文士漫游 D、平民郊游 答:C 12.在唐朝时,先后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佛教的鉴真是旅游活动的代表人物。 A、公务行游 B、商贾周游 C、文士漫游 D、宗教旅游 答:D 13.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兴起的是。 A、中国旅行社的成立 B、中国国际旅行社的成立 C、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诞生C、厦门华侨服务社的成立 答:C 14.中国第一家旅行代理机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创办于年。 A、1921 B、1923 C、1927 D、1949 答:B 15.中国第一批职业化导游员出现在之后。 A、1923年中国第一家旅行代理机构创办 B、1949年新中国成立 C、1954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的成立 D、1989年第一次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 答:A 16.新中国的第一家旅行社是。 A、厦门华侨服务社 B、中国旅行社 C、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 D、中国青年旅行社 答:A 17.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成立于年。 A、1949 B、1954 C、1974 D、1980 答:B 18.在我国现代导游服务发展的初创时期,导游队伍的特点是。 A、人数极少,发展缓慢 B、人数不多,素质极高 C、人数剧增,素质下降C、人数很多,素质极高 答:B 19.在我国现代导游服务的发展时期,导游队伍的特点是。 A、人数极少,发展缓慢 B、人数不多,素质极高 C、人数剧增,素质下降C、人数很多,素质极高 答:C 20.在我国现代导游服务发展的初创时期,导游员被称为“五大员”,即宣传员、调研员、、安全员和翻译员。 A、讲解员 B、卫生员 C、维护员 D、服务员 答:D 21.中国青年旅行社成立于年,简称“青旅”。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卷

绝密★启用前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文】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 A.假设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度 B.假设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 C.假设三个内角都大于60度 D.假设三个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 2.【题文】菱形的对角线相等,正方形是菱形,所以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在以上三段论的推理中() A .大前提错误B .小前提错误 C .推理形式错误D .结论错误 3.【题文】由“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切于三边的中点”可类比猜想: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切于四个面( ) A .各正三角形内一点 B .各正三角形的某高线上的点 C .各正三角形的中心 D .各正三角形外的某点 4.71115>,只需证() A .22)511()17(->- B .22)511()17(+>+ C .22)111()57(+>+ D .22)111()57(->-

5.【题文】命题“对于任意角θ,θθθ2cos sin cos 44=-”的证 明:4cos θ-“4sin θ=θθθθθθθ2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222222=-=+-.”该过程应用了() A .分析法 B .综合法 C .间接证明法 D .反证法 6.【题文】观察式子:232112<+,353121122<++,47 4131211222<+++,…,可归纳出式子为() A .121 1 3121 1222-< + +++ n n B .121 1 3121 12 22 +< ++++n n C .n n n 1 21 3121 12 22 -<++++ D .1221 312 1 12 22 +< ++++n n n 7.【题文】已知圆()x y r r 222+=>0的面积为πS r 2=?,由此推理椭圆 ()x y a b a b 22 22+=1>>0的面积最有可能是() A .πa 2?B .πb 2?C .πab ? D .π()ab 2 8.【题文】分析法又称执果索因法,若用分析法证明:“设a >b >c ,且a +b +c =0<”索的因应是() A .a -b >0 B .a -c >0 C .(a -b )(a -c )>0 D .(a -b )(a -c )<0 9.【题文】对于数25,规定第1次操作为3325133+=,第2次操作为 3313+3355+=,如此反复操作,则第2017次操作后得到的数是() A.25 B.250 C.55 D.133

《导游业务》期末试卷

莆田学院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旅游管理专业 《导游业务》课程期末试卷(B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20个空,每空0.5分) 1、导游服务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即___、___、___。 2、世界公认的第一次商业性旅游是1841年由英国人___组织的。 3、地陪应于旅游车司机联系,与其商定出发时间,确保提前_抵达接站地点。 4、团队出发前,地陪应提前___分钟到达集合地点。 5、游客的旅游动机一般包括社会动机、___、___、身心动机。 6、导游人员口头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有___-、___-。 7、在导游讲解中,较为理想的语速应控制在每分钟___字左右。 8、导游人员在接到旅游团后坐车驶往下榻饭店的首次沿途导游中,多使用实地导游讲解中的___法。

9、实地导游讲解中问答法包括自问自答法、___-、___、客问客答法四种形式。 10、在实施双通道制的海关现场,“申报”通道也称作___色通道。 11、列车中冠“T”字的为特快游客列车,冠“___”字的为快速游客列车,冠“___”字临时快速旅游列车则在春游、秋游和节假日增开。 12、2001年5月15日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中明确规定旅行社投保责任险的金额不低于国内旅游每人责任赔偿限额___万元。 13、摄氏60度等于华氏___度。 14、常规入出境手续包括边防检查、海关检查、安全检查和___。 二、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 1、我国导游人员在获取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之后到有资格评定特级导游人员,按规定最少需___年。 A、5年 B、7年 C、12年 D、13年 2、中国旅行社的英文简称是___。 A、CTS B、CITS C、CYTS D、CCTS 3、在导游工作集体中处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是___。 A、领队 B、全陪 C、地陪 D、讲解员 4、地陪须在上团前___天领取接待计划。 A、一 B、二 C、三 D、四 5、游客抵达饭店后,地陪要协助领队和全陪输入住登记手续,请___分发住房卡。 A、地陪 B、全陪 C、领队 D、团员 6、全陪在对旅游团队的未站服务中,要填写___。 A、《团队游客登记表》 B、《餐饮费结算单》 C、《团队服务质量反馈表》 D、《全陪日志》 7、导游人员发源在送站前___小时与散客或散客小包价旅游团确认送站时间和地点。 A、6 B、12 C、24 D、48

初中语文《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教案

初中语文《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教案 初中语文《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体会课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优美丰富的语言。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门”的意思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 2.指名5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余的在下面听写。 憧憬裨益诠释斑斓真谛 师生集体订正,组内互评。 三、新授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优美的语言。 (1)布置自学任务: 自由朗读课文,了解: ①作者为谁打开一扇门;②作者要打开的是怎样的一扇门;③作

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④联系全文看,题目的意思是什么;⑤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进而思考文章的结构。 (2)学法指导: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随文圈点;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教者巡视。 (3)讨论、启发。 题目中的.“为”,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了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 ②作者要打开的是一扇文学之门。 ③从文中第2节可知打开文学之门的条件。 ④题目是讲: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 ⑤文章的写作顺序,即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本文是:亲近文学、领悟文学的思路,可分两部分。 以上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经过启发,学生作答。 2、学习第一部分(1——4节) (1)学习第1——2节: 自由朗读本部分,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本段的话题是什么( 门) ②第1节中的1、2句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合:领域) ③文中的“你”指什么人(

咏树

现代诗 教学目标. 1.独立解决字词。 2.欣赏诗歌,感受诗歌中的形象,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真挚的感情,倾听诗人对祖国深情的吟唱。 3.品味、感受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教学难点 设计思路 学习现代诗歌,主要是通过朗读来品位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感受诗歌的形象,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所以本课主要通过朗读、品位、感受和体会诗歌来完成。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请同学们背诵《冰心诗三首》或者其他的现代诗,并请学生谈谈对自己所背诵诗歌的理解,教师根据情况及时鼓励。然后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l,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艾青,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要求:了解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诗歌的学习要注意多读,体会诗中蕴含的形象。下面自学课文中第一首诗《树》,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本诗的写作背景:《树》写于1940年春天,当时伟大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正转入艰苦的相持阶段。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正给予全体人民一次洗礼,使他们的灵魂在战争中经受严酷的磨练,日益走向精神的觉醒。诗人清醒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这是他产生灵感和联想的现实基础。要理解这首诗,还需要知道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过去曾经有外国

人侮辱我们民族是“东亚病夫”和“一盘散沙”。这虽然不一定是事实,但也的确反映了在列强侵略下民族遭受凌辱时我们的精神受到扭曲的一些现象。艾青正是以诗人敏感的心灵感受和锐利的政治目光感受到了时代和社会脉搏的动向,意识到了我们伟大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才从原野上一棵棵“彼此孤离地兀立着”的树的意象获得灵感,产生了“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的联想。 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1.认真读诗歌,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初步理解课文。 2画出并掌握诗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学生诵读课文,仔细体会诗歌中树的形象。 4.体会诗歌中语言的凝练、含蓄。 5.学生背诵诗歌比赛,比一比,看一看,谁背得快,背得熟。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兀立崖嫣红姹紫蔷薇敦厚契机’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学生朗读课文,仔细体会诗歌中树的形象。 明确: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组内发言。然后小组内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全班发言。教师根据情况适当调控课堂,及时肯定、鼓励、补充、讲解。 3.体会诗歌中语言的凝练、含蓄。 在看不见的深处/ 明确: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组内发言。然后小组内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全班发言。 (教师根据情况补充下列材料:艾青赋予那些生长在大地上的一棵棵树以活生生的性格,以独具的眼光看到了“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的潜

推理与证明练习题汇编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B.演绎推理是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C.归纳推理是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D.合情推理可以作为证明的步骤 2.下面使用类比推理结论正确的是 ( ) A .“若33a b ?=?,则a b =”类推出“若00a b ?=?,则a b =”; B .“若()a b c ac bc +=+”类推出“()a b c ac bc ?=?”; C .“若()a b c ac bc +=+” 类推出“a b a b c c c +=+ (c ≠0)”; D .“n n a a b =n (b )” 类推出“n n a a b +=+n (b )” 3、下面几种推理是合情推理的是( ) (1)由正三角形的性质,推测正四面体的性质; (2)由平行四边形、梯形内角和是360?,归纳出所有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3)某次考试金卫同学成绩是90分,由此推出全班同学成绩都是90分; (4)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内角和是360?,五边形内角和是540?, 由此得凸多边形内角和是()2180n -? A .(1)(2) B .(1)(3) C .(1)(2)(4) D .(2)(4) 4.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 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 b c d 对应密文2,2,23,4a b b c c d d +++, 例如,明文1,2,3,4,对应密文5,7,18,16,当接收方收到密文14,9,23,28时,则解密 得到的明文为( ) A .4,6,1,7 B .7,6,1,4 C .6,4,1,7 D .1,6,4,7 5.观察以下各式:???=++++++=++++=++=;710987654;576543,3432;112 222, 你得到的一般性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十进制中01232004410010010210=?+?+?+?,那么在5进制中数码2004 折合成十进制为 ( ) A.29 B. 254 C. 602 D. 2004 7、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形地面砖块按 如图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则第五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 )块. A.21 B.22 C.20 D.23

导游业务试卷 (1)

导游实务 一、单选 1.世界公认的第一次商业性旅游是1941年由()组织的。 A.陈光甫 B.华盛顿 C.徐霞客 D.托马斯·库克 2.16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普通护照有效期为()。 A.5年 B.6年 C.10年 D.12年 3.银行出具的外汇兑换证明,俗称水单,其有效期为()。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年 4.导游服务的核心内容是()。 A.导游讲解 B.旅行生活服务 C.文化传递 D.翻译服务 5.旅游接待服务的核心和纽带是()。 A.住宿服务 B.交通服务 C.咨询服务 D.导游服务 6.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最为核心的是()。 A.为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 B.全心全意为旅游者着想 C.不折不扣地履行旅游合同 D.时刻与旅游者保持良好关系 7.依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关于导游员的定义,取得了(),导游才有资格从事导游活动。 A.高中毕业证件 B.大学毕业证 C.导游资格证 D.导游证 8.导游证的有效期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9.考取了导游证,在导游公司登记注册,没有与任何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导游工作的导游人员是( )。 A.临时导游人员 B.野马导游人员 C.兼职导游人员 D.自由导游人员 10.受地方接待旅行社委派,作为接待社的代表,实施旅游接待计划,为旅游者提供当地导游服务的导游人员是()。 A.领队 B.全陪 C.地陪 D.讲解员 11.某旅游团在游览桂林两江四湖时,有一位旅游者提出希望单独划船游湖,导游人员应当()。 A.同意其要求,但陪同一起划船 B.说明为了安全,不能同意其要求 C.婉言劝阻,若游客坚持,不要阻拦 D.请示旅行社后决定 12.导游服务集体中,具体实施当地旅游接待计划的是()。 A.领队 B.全陪 C.地陪 D.景点讲解员 13.入境旅游团中旅游者之间产生矛盾,应该由()。 A.地陪调解 B.全陪调解 C.领队调解 D.全陪和地陪一起调解 14.()是导游人员具备外在良好素质的基本条件。 A.仪容卫生 B.穿着打扮 C.言谈举止 D.身体素质 15.()是导游人员成功带领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 A.外向型的性格 B.理性的思维 C.坚强的意志 D.强壮的体魄 16.()是国内组团社的代表,负责保证旅游计划的落实,因而在整个旅游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A.领队 B.全陪 C.地陪 D.全陪和领队 17.获中级导游人员资格(),业绩突出,水平较高,在国内外同行和旅行商中有一定影响,经考核考试合格者可以晋升为高级导游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