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大型专业市场总体规划(2014-2020)

贵阳市大型专业市场总体规划(2014-2020)
贵阳市大型专业市场总体规划(2014-2020)

贵阳市大型专业市场总体规划

(2014-2020年)

贵阳市商务局

贵阳市城乡规划局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贵阳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O一四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序言

一、规划背景------------------------------------01

二、规划要素------------------------------------01

第二章发展定位、目标与战略

一、发展定位-----------------------------------03

二、发展目标-----------------------------------03

三、发展战略-----------------------------------03 第三章大型专业市场总体规划----------------------04 第四章重要市场规划指引--------------------------05 第五章规划实施建议------------------------------06

第一章序言

一、规划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内城市化进程也驶入了快车道,其中一个明显的现象便是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而城市也随之不断“长大”。贵阳市是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在省域内对未来的“城市化人群”拥有绝对吸引力。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出台后,开启了全省更好更快发展的新篇章,贵阳市社会经济将出现“质”和“量”的大提升,伴随这个发展进程也必将面临着交通、环境、社会等诸多问题。为抓住这次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贵阳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措施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其中针对城市大型专业市场布局的优化调整便是解决城市问题的一剂良药,其意义在于:

1、落实“疏老城、建新城”发展战略,优化城市功能结构

城市化进程常伴随着这样的现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用地规模扩大,原来的城市郊区变成了现在的城市中心区,原来只适合布置于城市外围的功能区逐渐被包围在城市中心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城市发展的规模与结构,对其进行优化布局,让城市发展具有持续活力。对贵阳市大型专业市场布局的优化调整,是落实市委、市政府“疏老城、建新城”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疏解部分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一项重要因素。

2、疏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大型专业市场健康发展

大型专业市场的运营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人流、物流活动,对市场周边区域的道路交通产生重要影响。为确保城市道路通畅,在进行城市交通管制的同时也限制了进出市场的货运车辆,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营。结合城市路网系统对大型专业市场进行优化布局,可以疏解老城区局部交通压力,促进大型专业市场健康发展。

3、创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保证大型专业市场稳定发展

由于各种因素,贵阳市大部分现状专业市场存在规模小、布局分散、发展空间受限、相关配套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型专业市场的发展。本规划的出台,将促进城市形成合理的大型专业市场布局,能控制或避免各大型专业市场间的同

质化、恶性竞争,同时能充分发挥各类大型专业市场的规模效应,为市场投资者及商户创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的同时,保证大型专业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规划要素

1、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以贵阳市

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主:东

起南明区永乐乡,西至清

镇市红枫湖镇,南起花溪

区青岩镇,北至修文县龙

场镇、扎佐镇;含南明区、

云岩区、观山湖区、白云

区、花溪区、乌当区及清

镇市青龙办事处、红枫湖

镇、百花湖乡和修文县龙

场镇、扎佐镇,总面积3121

平方公里。

2、规划类型

本规划对象为大型专业市场,结合城市发展实际情况、市场发展目标及战略,贵阳市大型专业市场主要包括两类:

综合聚集型:由若干不同业态的市场聚集而成,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管理先进、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现代化专业市场聚集群;能够服务全省,辐射全国,是城市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专业市场形态。

专业配套型:由相对单一的市场业态或以某市场业态构成的关联产业链形成的专业市场,作为城市综合聚集型大型专业市场集群的功能补充和完善,为市场经济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规划原则

⑴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协调“城”、“市”发展规划统一协调城市总体布局、城市道路交通、城市物流规划、用地规划等城市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城”

与“市”和谐发展;科学合理地制定专业市场迁移、改造升级等规划措施,促进贵阳市大型专业市场空间结构的优化;同时也要协调好市场与市场之间空间布局及业态的合理分布,保证大型专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⑵发挥区域产业特色、提升优势竞争力

规划大型专业市场布局及业态安排充分考虑各区域产业发展优势与特色,让大型专业市场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补充,提升城市优势竞争力。

⑶提高建设品质,完善市场管理

对大型专业市场的建设与改造,必须符合城市品质升级的要求:形象上,市场要高标准、高品质设计与建设,促使各大型专业市场成为城市景观的“新窗口”;功能上,要完善大型专业市场功能与公共设施配套,引导专业市场的园区化、品牌化、国际化和电子商务化,充分发挥大型专业市场的集聚与辐射作用。

⑷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范土地使用

大型专业市场建设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及运用现代化设施等手段来提高市场用地强度,改变传统专业市场土地利用强度低的普遍情况,使土地利用节约化、集约化;严格规范市场商业用地和物流用地的实际用途,物流仓储用地只能用于物流运输和货物仓储,禁止将物流仓储用地用于市场交易等其它功能。

4、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14年—2020年。

第二章发展定位、目标与战略

一、发展定位

结合市委、市政府“疏老城、建新城”决策部署,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布局。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形成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特色鲜明、功能业态完善的大型专业市场体系,推动贵阳市成为西南地区承东启西、迎南接北的区域性商贸服务业集聚中心。

二、发展目标

1、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向西南地区辐射的商贸服务业集聚中心

依托贵阳市在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利用与在国内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型专业市场云集地-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交通联系改善的机遇,打造西南地区承接沿海地区经济辐射的重要商贸服务业集聚中心,成为推动黔中经济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西南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

发展一批辐射西南地区的区域性专业市场和影响全国的全国性专业市场,培育一批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专业市场,推动贵阳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城市。

3、省内特色产品向外辐射的物资输出中心

依托贵州省优势产品(特色农副产品、大宗能源、大宗工业原材料、大宗工业品等),重点发展区域性和全国性特色产品专业市场,成为省内特色产品向外辐射的物资输出中心。

4、贵阳城市功能布局优化的重要支撑

对接城市发展战略部署,依托主要对外发展主轴线,重点打造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贵阳大宗生产资料、贵阳国际汽贸城等大型专业市场,构建大型专业市场发展框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疏老城、建新城”的战略目标,使之成为贵阳城市功能布局优化的重要支撑。

三、发展战略

1、对接沿海,扩大影响

对接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大力发展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大型专业市场相配套的专业市场,成为前者市场向西南乃至东南亚辐射的桥头堡和集散

中心;扩大贵阳市大型专业市场的区域影响力,发挥大型专业市场在区域商贸领域合作中的桥梁作用。

2、强化优势,重点突破

做大做强服装、特色农产品等优势市场,充分挖掘酒类、中药材、茶叶、大宗生产材料以及新兴领域产业等发展潜力,重点建设大型现代化展贸型市场,奠定贵阳市大型专业市场乃至商贸服务业在西南地区的优势地位。

3、产业联动,创新模式

以产业基地为依托,“以工兴市,以商促工”;在展贸联动、工贸联动的基础上,结合物流园区和公共物流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对专业市场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如“交易会+采购中心”的展贸联动模式和“专业市场+特色工业园区”、“网上市场+物流配送+生产基地”的工贸联动模式、“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的大宗商品交易模式等,实现传统与现代市场、有形与无形市场、大宗商品与普通商品市场的协调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4、集聚发展,优化布局

立足于大区域、大市场、大流通的高度,统筹促进区域互动发展,与周边区域大型专业市场进行分工协作,优化大型专业市场布局,强调同类或相关专业市场的集聚布局,在城市外围区域建设与交通枢纽、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相结合的专业市场集群,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收益,实现大型专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大型专业市场总体规划

一、大型专业市场总体布局

根据筑府发【2011】65号文件精神,综合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现状专业市场实际情况、道路交通条件(航空、铁路、公路)、结合各区发展特点与产业优势及规划用地条件,规划形成“三群多点”的大型专业市场总体布局结构:

规划以二环路为界,二环路以内为不再新建、扩建大型专业市场,现状所有大型专业市场逐步引导迁移至二环路以外规划的各个大型专业市场群(点)内,结合贵阳西南商贸服务业聚集区的规划建设、老城区旧城改造以及项目招商引资等多种模式,对现有大型专业市场业态进行引导迁移。

根据市委、市政府“疏老城、建新城”战略总体部署,在2017年底前,实施完成中心城区一环路以内具备搬迁条件的大型专业市场外迁,至2020年基本完成二环路以内具备搬迁条件的大型专业市场外迁。现有市场搬迁后应按照规划中布局的市场业态要求,同时应充分协调好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用地条件等因素。

“三群”:为充分发挥大型专业市场“集聚效应”,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规划沿贵阳市环城高速及贵遵高速等主要对外出入口通道布局三个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经营业态与贵阳市主要经济发展方向相符的三个大型综合聚集型专业市场群,分别为:

(1)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大型专业市场群:选址于观山湖区西南部贵阳西南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内,依托环城快铁、环城高速公路、贵黄公路、沪昆高速、轻轨1号线、5号线等交通设施,规划布局精品服装市场(业态为男装、女装、休闲装、运动装、童装、布艺等产品)、小商品百货专业市场(业态为鞋类、皮草皮革、箱包、工艺品、文体音像制品、图书、办公用品、小百货、饰品等日用工业品)、装饰建材产品专业市场(业态为陶瓷洁具、石材、木材、门业、橱柜、涂料、家具家居、环境艺术等产品)、家电产品专业市场(业态为制冷、厨房、卫浴等各类家用电器系列产品)、五金机电专业市场(业态为五金机电、工业耗材、电动工具、五交化等五金机电类产品)、数码科技产品专业市场(业态为电脑整机、配件、外设产品,数码科技产品、通讯器材等数码产品)、酒博会交易专业市场(业态为以各种酒类、烟类、副食品、南北货、茶叶茶具等产品)、酒店用品专业市场(业态为各类酒店用品)、奥特莱斯国际品牌折扣专业市场(业态为箱包、服饰、饰品、手表、香水等商品)、民间民俗工艺品专业市场(业态为民族服装服饰、民族乐器、特色仿制品、特色旅游食品等民间民俗工艺品),规划用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2)贵阳大宗生产资料大型专业市场群:选址于修文县扎佐镇,主要依托贵遵高速、贵毕公路、川黔铁路等交通设施,规划布局钢材产品专业市场(业态为钢材产品)、有色金属产品专业市场(业态为有色金属产品)、矿产品专业市场(业态为各类矿产品)、石油产品专业市场(业态为石油产品)和橡胶产品专业市场(业态为轮胎等橡胶产品),规划用地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

(3)贵阳国际汽贸城大型专业市场群:选址于花溪区孟关乡,依托环城高速公路(三环)、贵惠高速公路、孟关大道等交通设施;规划布局乘用车、商用车专业市场(业态为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专业市场(业态为各类工程机械及其配件、商用车、特种车辆)、汽车配件专业市场(业态为各类汽车配件、汽车美容、汽车装饰、汽车用品)、二手车交易专业市场(业态为各类二手车)等四个大型专业市场,规划用地总面积约2.7平方公里。

“多点”:通过全面分析城市经济发展对大型专业市场的各种实际需求,规划布局多个专业配套型大型专业市场“点”作为综合聚集型城市大型专业市场的功能补充和完善,为市场经济全面、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分别为:

(1)贵阳中药材专业市场:为充分利用本地中药材发展优势资源,规划分为开阳园和乌当园进行错位发展、差异化运营,其中:

开阳园:规划选址于开阳县龙岗镇区,依托贵开快铁、贵瓮高速、贵遵复线和贵开公路等交通设施,定位为产地型中药材深加工、批发交易市场,主要承担开阳县中药材基地产品的集散、交易和配套服务功能,规划用地面积约0.7平方公里;

乌当园:规划选址于乌当城区北部高穴塘地块,依托环城高速公路(三环)、贵开公路等交通设施,主要布局业态为中药材、中成药、西药、其它药品原材料、生物制剂及医疗器械、健康保健品、医药产品物流及印刷包装等,规划用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

(2)贵阳农产品专业市场:规划于花溪区石板镇,依托的交通设施有环城高速公路(三环)、贵安大道,主要布局业态为各类农产品,水产品,规划用地总面积约4.9平方公里;

(3)贵阳农资专业市场:规划于清镇市城区南部,依托的交通设施有环城快铁、沪昆高速、贵黄公路等,主要布局业态为农资农药、农机农具、摩托车、电动助力车及配件,规划用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

(4)贵阳茶叶专业市场:为统筹利用现有茶叶市场资源,充分保证产业发展的延续性,减少因市场布局调整对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降低市场资源整合的难度,规划分为南明园和观山湖园进行错位发展,良性互动。其中:

南明园:规划选址于南明区龙洞堡机场路旁龙洞堡电子商务港(太升国际项目)用地内,依托机场路、龙水路等主要交通干道,主要布局业态为茶叶茶具、茶艺文化商品等,规划用地约4公顷。

观山湖园:规划选址设置于观山湖区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大型专业市场群中酒博会交易专业市场内,依托西南国际商贸城周边交通设施和市场、物流等资源,主要布局业态为茶叶茶具、茶文化周边商品展销、批发等。

(5)贵阳花卉专业市场:规划于南明区龙洞堡,依托的交通设施有客运东站、环城高速、轨道2号线等,主要布局业态为花卉苗木、观赏植物等,规划用地面积约0.7平方公里;

(6)贵阳活禽专业市场:规划于修文县扎佐,依托贵遵高速、贵毕公路等交通设施,主要布局业态为各类活禽产品、规划用地总面积约0.3平方公里;

(7)贵阳化工专业市场:规划于白云区麦架镇贵阳国际新材料产业园,依托的交通设施有环城高速公路,环城快铁、贵遵高速公路等,主要布局业态为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危险化学品等,规划用地面积约0.3平方公里;

(8)贵阳废旧物资专业市场:规划选址于白云区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内,依托环城高速、麦沙大道、金苏大道和白修线等道路交通设施,主要布局业态为废旧金属、工业品、纸张、塑料等再生资源回收品交易,规划用地面积约0.7平方公里。

表:贵阳市大型专业市场业态布局情况一览表

第四章重要市场规划指引

一、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大型专业市场群规划指引:

1、发展定位:建设成为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的集市场经营、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区域性大型专业市场群。

2、布局市场:精品服装专业市场、小商品百货专业市场、装饰建材专业市场、家电产品专业市场、五金机电专业市场、数码科技产品专业市场、酒博会交易专业市场、酒店用品专业市场、奥特莱斯国际品牌折扣专业市场、民间民俗工艺品专业市场。

3、用地规模:规划用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市场用地约3.8平方公里。

4、建设规模:近期建设规模约320万平方米,至远期建设规模为500万平方米。除专业市场外,还将配套建设相应的物流、仓储、酒店、后勤服务、总部运营管理中心、办公楼等。

5、经营业态:各种酒类、茶叶茶具、科技数码产品、各类家电、日用百货、服装服饰、酒店用品、装饰建材、家具、石材木材、五金机电、食品、特产、印刷品、图书、音像制品、旅游产品等。

6、销售类型:发展展贸型市场为主。

7、功能构成:功能主要包括市场区、综合服务区和公共物流服务区。

二、贵阳大宗生产资料大型专业市场群规划指引:

1、发展定位:建设成为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的以钢材、有色金属、矿产品、石油、橡胶产品等大宗生产资料为主的大型专业市场群,成为带动北部新区发展的强大引擎。

2、布局市场:钢材产品专业市场、有色金属产品专业市场、矿产品专业市场、石油产品专业市场、橡胶产品专业市场。

3、用地规模:规划用地面积约3.6平方公里,其中市场用地面积约2.2平方公里。

4、建设规模:近期建设规模约120万平方米,至远期建设规模约397万平方米。

5、经营业态:钢材产品、有色金属产品、各类矿产品、石油产品、橡胶产

品。

6、销售类型:以传统型市场为主,可发展钢材、橡胶产品电子交易市场。

7、功能构成:主要包括市场区及综合服务区等。

三、贵阳国际汽贸城大型专业市场群规划指引:

1、发展定位:高度整合贵阳市花溪大道沿线汽车汽配市场资源,打造集整车销售、二手车交易、汽车零配件销售、汽车保养维修、汽车精品展厅及配套物流于一体,以生态“汽贸博览”为亮点的服务贵州,影响西南的大型专业市场群。

2、布局市场:乘用车、商用车专业市场、工程机械专业市场、汽车配件专业市场、二手车交易专业市场。

3、用地规模:规划用地面积约2.7平方公里,市场用地面积约2.2平方公里。

4、建设规模:近期建设规模约220万平方米,至远期建设规模约290万平方米。

5、经营业态:主要包括乘用车、各类工程机械及其配件、商用车、特种车辆、各类汽车配件、汽车美容、汽车装饰、汽车用品、各类二手车。

6、销售类型:以展贸型专业市场为主,包含部分传统型专业市场。

7、功能构成:集中区功能主要包括市场交易区、综合服务区等。

四、贵阳农产品专业市场规划指引:

1、发展定位:建设成为服务贵阳、面向全省的以农产品为支撑的大型商贸交易中心,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贵州特色农产品的区域性集散基地。

2、用地规模:规划用地面积约4.9平方公里,市场用地面积约2.9平方公里。

3、建设规模:近期建设规模约150万平方米,至远期建设规模约400万平方米。

4、市场门类:市场门类主要包括农产品、水产品。

5、市场业态:市场以展贸型专业市场为主,培育发展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

6、功能构成:专业市场板块功能主要包括市场交易区和综合服务区。

五、贵阳农资专业市场规划指引:

1、发展定位:建设成为立足贵阳、服务贵安、面向全国的以农资农药、农机农具为支撑,以摩托车、电动车及配件为辅助的大型商贸交易中心,成为贵安新区腾飞的强大支撑。

2、用地规模:规划用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其中市场用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

3、建设规模:近期建设规模约130万平方米,至远期建设规模约220万平方米。

4、经营业态:主要为农资农药、农机农具,摩托车、电动助力车及配件。

5、销售类型:以展贸型市场为主,包括部分传统型专业市场。

6、功能构成:功能主要包括市场交易区及综合服务区等。

六、贵阳花卉专业市场规划指引:

1、发展定位:建设成为服务贵阳、面向全省的以花卉苗木、观赏植物等为支撑的专业型商贸交易中心。

2、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约0.7平方公里,市场用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

3、建设规模:近期建设规模约60万平方米,至远期建设规模约150万平方米。

4、经营业态:主要包括花卉苗木、观赏植物。

5、市场业态:以发展展贸型市场为主。

6、功能构成:功能主要包括市场区及综合服务区等。

七、贵阳中药材专业市场(开阳园)规划指引:

1、发展定位:建设成为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的产地型中药材大型专业市场、集散交易中心。

2、布局市场:中药材市场。

3、用地规模:规划用地面积约0.7平方公里,其中市场用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

4、建设规模:近期建设规模约30万平方米,至远期建设规模为80万平方米。

5、经营业态:中药材及其它药品原材料。

6、销售类型:以展贸型市场为主,重点发展中药材信息大数据电子交易市场。

7、功能构成:主要包括中药材交易区、综合服务区和物流配送区。

八:贵阳中药材专业市场(乌当园)规划指引:

1、发展定位:建设成为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的展贸型中药材大型专业市场、商贸集散中心。

2、布局市场:中药材市场、医疗器械市场等。

3、用地规模:规划用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其中市场用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

4、建设规模:近期建设规模约150万平方米,至远期建设规模约300万平方米。

5、经营业态:中药材、中成药、西药、其它药品原材料、生物制剂及医疗器械、健康保健品、医药产品物流及印刷包装品等。

6、销售类型:以展贸型市场为主,可发展中药材电子交易市场。

7、功能构成:主要包括中药材交易区、研发区、综合服务区和物流配送区。

第五章规划实施建议

一、依规执法、依规管理

1、本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后,贵阳市大型专业市场的布局、建设与运营必须符合规划要求;

2、本规划应作为政府市场管理部门对办理专业市场各种手续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相关执法部门清理非法市场的根本依据;

3、对于正在编制还未批复的各项相关规划应及时与本规划进行衔接并正确体现在规划当中,对于已批规划应适时进行相应调整。

二、主次明确、分期实施

1、为保证规划的可实施性,特别是市场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应综合考虑需搬迁市场的规模、业态、商户诉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市场搬迁的主次和时间,同时先期做好新建市场的各项配套服务和市场接纳工作;

2、对城市交通和城市景观影响较大的现有大型专业市场,应先期进行迁移关闭;其余规划需关停的市场,应根据情况逐步进行迁移关闭;

3、本次规划未涉及的市场业态,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后另作安排部署。

三、政策引导、奖惩结合

1、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对在引导迁移市场中积极响应搬迁的市场投资者或商户,政府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进行奖励,对消极对待和阻碍该工作的个人或集体应在有关法律框架下对其进行惩处;

2、为保障财政平衡,对关停旧市场、迁入规划新市场的区(县、市)财政可在新市场中收取相应税收,税收额度应结合原旧市场税收和双方协商后确定。

四、统一协调、前后衔接

1、加强大型专业市场的市级统筹力度,在专业市场项目立项、规划建设时应符合本规划要求,项目经市商务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审查同意后,上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2、为保证规划实施的操作性,应统筹好市场搬迁的前后衔接工作,对市场迁出后的建筑和场地,应结合城市布局转为商业零售、办公或各类城市公共服务

配套设施;对原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或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的,应按相关程序报市政府审批;

3、对原有工业用地和物流仓储用地改建的市场,要对其布局和影响进行评估,符合本规划要求的,按相关程序对其用地性质重新进行规划调整,经同意后应根据新调整的用地性质重新进行土地招拍挂。

青海省西宁市民和县城市总体规划-中规院-第八章开发强度导向

第八章开发强度导向 土地开发强度作为城市政府科学、合理管理城市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城市开发强度应依据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产业、交通等因素的具体要求,以“科学用地、节约用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前提。综合考虑各类土地的使用性质、区域位置、周围的基础设施条件及空间环境条件等。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宏观层面上,确定城市开发总量和城市整体开发强度;在中观层面上,建立城市开发强度分区的基准模型和修正模型,进行各类主要用地的开发强度分配;在微观层面上,以街区作为容量控制单元,制定地块开发强度细分的原则。 一、宏观层面——城市整体开发强度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为土地供求关系提供了基本参考。根据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结合相关经验的类比分析,可以推测各类建筑的需求数量以及占城市建筑总量的比例。 在许多情况下,基于环境标准所确定的城市整体开发强度和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所确定的城市建筑总量之间并不完全一致,需要在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权衡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城市整体开发强度的上限方案能够提供较为充足的建筑总量,但由此带来环境标准的明显下降;城市整体开发强度的下限方案能够确保较为理想的环境标准,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建筑总量需求相距甚远;最终选择的城市整体开发强度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和可接受的环境标准之间的综合权衡。 对于民和城市实际情况来说,考虑到城市独特的自然地形地貌特点,其环境容量应保证一定的限度从而确保在生态方面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土地开发强度具体量化指标应是介于一定的范围之间而不是具体的数值,根据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以及相关经验数据各类用地开发强度具体如下表: 表8-1 城市建设用地整体开发强度控制表 序号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 (%) 建筑限高 (m) 绿地率 (%) 1 居住用地**~3.0 20~45 75 ≥30 2 公共设施用地**~5.0 15~50 99 ≥20 3 工业用地**~1.2 30~45 25 ≥20 4 绿地———≥75

巴中市公共交通规划

《巴中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战略之重:巴中市位于中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处于南北旅游圈最佳对接带和成都、重庆、西安的旅游“金三角”枢纽位置;作为“成西渝城市群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北上东进出川的核心门户、川东北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成渝- 关天经济区的交通 连接桥梁”,巴中 需要高度重视公交 优先发展,明确秦 巴山区示范作用。 转型之际:城市空间发展的重大转型给巴中市中心城区的公交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单一模式的常规地面公交已无法适应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需求。经开区和恩阳区的开发建设,迫切需要快速化、集约化的出行方式促进以公交导向的紧凑型开发,多模式与精细化之路将是巴中公交发展的大势所趋。 矛盾之制:受制于狭长带状的城市空间结构,巴中老城区路网扩容能力有限,对外大通道不在、运输方式单一、道路网等级低、建设资金缺乏等造成交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

盾越来越突出。公共交通与小汽车之间的博弈必将在客流、 路权等资源 竞争上愈演 愈烈,这要求 巴中加快确 立公共交通 体系在综合 交通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健康城市交通结构的形成以制约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发展,防止拥堵蔓延化和常态化发展。 品质之诉:巴中处于南北旅游圈最佳对接带和成都、重庆、西安的旅游“金三角”枢纽位置,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巴中市中心城区的总体发展目标为:“以发展资源深加工、现代制造、商贸物流和旅游为主,具有巴文化、红色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森林公园城市”,其中恩阳区定位为宜居新城,经开区定位为宜居宜业新城。为落实巴中建设宜居、宜业、宜商生态型城市的发展愿景,需强化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巴文化特色的城市公交体系。

渭南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渭南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十三五”(2016-2020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成富裕、文明、和谐、活力陕西东大门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根据中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深入研判国内外环境变化和影响,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三期叠加”、“新常态”等现实基础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特征,遵循经济实现科学发展、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基本规律,紧抓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一带一路”建设、鼓励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发展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深入合作及省上支持渭南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重大战略机遇,立足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富民强市,坚持优化经济结构、强化创新驱动、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均衡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围绕关系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完善区域主体功能调控,推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合理提出“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重点、目标任务和实施保障等,确保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

会发展达到新水平。 二、主要任务及分工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发展环境分析,充分吸收近年来中、省、市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围绕“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环境、思路和目标、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培育和布局、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计民生改善、重点领域改革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为规划编制提供基础支撑。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统筹安排,各研究课题责任单位按照任务安排认真做好相关工作(详见附件1)。 (二)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综合性、纲领性和战略性的规划,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计划的依据。渭南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 (三)编制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指导该领域发展改革以及审批、核准、备案重大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的依据。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统筹安排,市有关部门具体承担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详见附件2)。 (四)编制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和落实。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卤开区、华山景区总体规划由各开发区管委会提出,由市发改委组织专家审议,转报市政府审批。各开发区(园区)发展规划的编制,要符合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

吴川市城市总体规划分解

吴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简要说明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1.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7-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2020年以后为城市发展远景。 2.规划范围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即行政辖区范围,含10镇和5街道,总面积848. 5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市区总体规划范围) 包括梅箓、海滨、大山江、塘尾、博铺五个街道的行政辖区范闱;鉴江西岸振文镇的奇艳、湖塘、低洞三个行政村的村域范围;市区北部长岐镇的硝山、大坡仔、邱屋三个行政村的村域范围;市区以南围海造地区域。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113. 13平方公里。 二、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1.城市发展目标 粤西地区重要的滨海休闲城市;珠三角产业转移承接地;城乡和谐、宜产宜居、生态文 明的现代化城市。 2.经济发展目标 近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 5%,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当年价)达9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0863元,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5 : 47 : 38o 2011年至2020年期间,预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0%,到2020年达到245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078元,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2: 43: 45。 3.产业发展方向 ——转移类工业:引入珠三角未来需要逐步转移出来的产业,将电器制造业(以家电制造为核心)、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以计算机制造为核心)、纺织业、服装制造业、食品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制造业作为重点引进的工业类别。

——资源优势型产业:依托滨海地区风力资源发展风力发电产业;利用周边农村地区的生物质,发展再生能源工业(秸秆发电、燃料乙醇等);依托黄坡较丰富的玻璃砂, 发展玻璃制造业。 ——固有的传统工业:做大做强己经具备-定优势的糖酒(食品)机械设备制造、羽绒加 工、网具制造、塑料拖鞋制造业。 ——休闲度假产业:发展以海洋沙滩为特色,以休闲、度假为主要业态的旅游产业。 ——房地产业:近期禁止在城区建设单家独院式房屋,为商品房地产业发展创造市场条件。远期,结合旅游业的开发打造“旅游+地产”的房地产发展模式。 ——商贸物流业: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国道以及拟建的铁路站场,发展专业市场和公路 物流业。 三、城镇体系规划 1.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至2020年市域城镇分为3个级别: ——吴川中心城区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级城市,市域中心城市。包括吴川市区的5个街道,规划到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35万人左右。 ——塘缀镇、黄坡镇、吴阳镇三个中心城镇和长岐重点发展镇是吴川市的二级城镇, 规划到2020年,四个镇的城镇人口分别达到8万人、10万人、5万人和5万人。 ——覃巴、振文、浅水、兰石、樟铺、王村港6个-?般建制城镇为吴川市的三级城镇, 城镇人口规模均在3万人以下。 2.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吴川市城镇体系职能划分为综合型、工贸型、旅游型、集贸型四种类型,详见下表: 吴川市城镇职能一览表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总篇 节选自《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纲要 4月29日贵阳市通过了2007-2020年的《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鉴于纲要篇幅巨大且晦涩难懂,本人特重新筛选归纳以飨读者。一、关于贵阳市的城市性质 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关于贵阳市的城市职能 (1)贵州省省会,贵阳城市经济圈龙头,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旅游服务中心。(2)西南地区联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 (3)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中药及特色食品为主导的产业基地,以铝、磷、煤为主的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加工基地。 (4)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避暑胜地及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至2015年,市域常住人口460万人,城镇人口34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5%;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5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80%,具有足够的集聚和吸纳能力。 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积极配合厦蓉、贵广、沪昆、兰海高速公路及贵广、成贵、渝黔、长昆快速铁路等区

域性重大交通干线建设,完成贵阳市铁路枢纽建设。 (2)完成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在省域内加快形成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协调运行的民用航空网络。 (3)积极配合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水源储备。 (4)加强以电力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市域水能资源,提高区域用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5)启动开阳港建设,形成乌江至长江的重要水运通道,提升城市水运能力,推进贵阳市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联系。 (6)积极配合中缅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川气入黔工程建设,建成市域主要城镇天然气输配系统。 (7)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建设,完成轻轨交通网络建设。 五、城市布局 (1)待轻轨修建完毕,对修文、开阳、息烽、清镇等地,实施撤县(市)设区。届时贵阳市将由云岩区、南明区、金阳区、白云区、乌当区、小河区、花溪区、修文区、开阳区、息烽区、清镇区等构成。 (2)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的城市扩张策略。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整体“北拓”到麦架、沙文、扎佐区域;推进花溪、小河等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集聚,实现城市南延;以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改造为重点,实施“西连”战略,促进老城区与金阳新区联系与融合,远景城市空间向西与清镇连片发展;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为重点,实施“东扩”战略,建设龙洞堡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

广水市工作总结

广水市工作总结 篇一:广水市一中XX学年度工作总结 广水市一中XX学年度 信息中心工作总结 XX学年度,根据学校要求,信息中心认真落实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圆满完成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效果。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圆满完成了学校XX年高考报名、志愿填报工作。 XX年湖北省高考报名,首次实行身份证刷卡识别和报名信息公开。信息中心圆满完成了对1251名高三学生的报名信息审查,信息核对及信息公示等工作。组织完成了我校XX年首次全省联网的志愿信息填报工作,贯彻平行志愿填报,认真理解“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方法,分班级逐一培训,确保学生较准填报志愿。 2、如期完成了XX年湖北省广水市考区英语口语考试工作。信息中心是市教育局指定的广水市湖北省高考英语口语考试中心,XX年四月,信息中心认真按照省考试院,广水市考试中心及校领导的要求,认真组织,积极准备,圆满完成了全市英语口语考试工作。

3、认真上课,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圆满完成信息技术教学任务。根据新课改安排,全省每年都要举行高中信息技术统考工作。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因其它工作重而放松,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备、讲、辅、测、评”必须认真开展,上好信息技术课,让学生得到应有的学分。暑期,按照学校通知,认真参加了暑期教育培训工作。下半年,又积极参加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教学大比武活动,承办了广水市高中信息技术课内比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结合 “淘师网”,组织开展了我校的信息技术研训活动。通过观看视频,网上讨论,共同学习,提高大家教学能力和视野。 4、圆满完成期中、期末考试,数据分析、上报工作。 学校自XX年开始,采购了网上阅卷系统,网上阅卷加重了扫描、切割、数据校正的工作量,提高了阅卷,数据分析的效率。也就是减轻了老师们阅卷的任务,节约了时间,提供了数据快速查询,增加了信息中心人员的扫描、切割、数据校正的工作压力。虽然我们累一点,但效率提高了,时间节约了,学生错误减少了,与高考标准化阅卷接轨了。信息中心XX年完成三个年级,12次大型期中期末考试的标准化网上阅卷任务及高三年级的多次调研考试。

中共西宁市委、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意见

中共西宁市委、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 理的意见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宁发[2007]11号 【发布部门】西宁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07.27 【实施日期】2007.07.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中共西宁市委、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意见 (宁发[2007]11号)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形势下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工作,现就加强我市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领导,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1、充分认识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西宁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品位的关键时期。要实现把西宁规划建设成为投资环境优越的创业城市,舒适休闲的宜居城市,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内涵丰富的文化城市,山清水秀、文明开放、人民富裕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各

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目标、准确定位,突出城市特色,提高建设水平,实现城市建设新突破。 2、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建设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加快建设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深入实施“扩市提位”战略。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城市功能更加健全,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改善,文明程度更加提高。 3、加强对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的指导。建立科学规范的规划决策、审批、执行体系,深入推进规划行政管理制度创新。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审核城市规划建设重大方案,协调解决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 4、积极推进城市规划与建设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设立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聘请专家担任顾问、咨询委员。发挥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城市规划草案、待定重大项目,由专家委员会进行论证和审议,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建设高素质的规划管理专业人才队伍。要通过委托学科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专业院系和科研机构进行定期轮训,选拔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著名高等学府、科研机构进修深造,外出参观考察、挂职锻炼等途径,进一步开阔规划管理专业人员的视野,增长见识,切实提高规划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6、明确城市规划管理职责。城市规划管理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市政府主要负责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及监督监察工作。区(县)政府主要负责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和本区域违法建筑的控制与查处,并参与本区域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其他重要规划事项的研究、论证、决策,支持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各项工作。

巴中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巴中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巴中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和《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国家相关技术管理规定和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巴中市城市规划区的土地使用和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通江、南江、平昌县城所在地规划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第四条各类专业性规划应符合已颁布的相关专业技术规范及规定。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标准和适建范围 第五条城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确定。 第六条建设用地的性质和适建范围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分类和本规定附表一《各类用地建设内容适建表》确定的建设用地适建范围执行,并按法定程序报批。 凡表一未列入的用地类别或建设项目,由市规划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用地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第七条建设用地面积大于或等于 2 万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之后实施。 第八条新区土地出让原则上应整地块出让,特殊情况下可分块出让,但单块面积不得小于 2 万平方米。多层民用建筑建设用地小于2000 平方米,高层住宅用地小于3000 平方米,高层公共建筑建设用地小于3500 平方米的不得单独建设。但因特殊情况或特殊地段且确定不影响城市规划的,规划部门可准予建设。 (一)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成为既成道路、河道或有其它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二)因城市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的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第三章土地使用强度及地块控制 第九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类建设工程项目的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应根据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未编制详细规划的,因特殊情况按附表二《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表》的规定,由城市规划部门核定,但必须按法定程序报批。 第十条对拆迁量较大、情况较复杂或建设用地、建设位置特别重要的建设项目,可先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建筑方案设计,其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由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和建筑方案设计确定。 第十一条对未列入表二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托幼等设施的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控制指标按相关法规、规范执行。 第十二条建设用地内有不同性质建筑的,应分类划定建筑用地范围,分别计算建筑密度及容积率。属商办或商住综合楼的,建筑密度按附表二中公共建筑指标执行,建筑容积率按不同性质的建筑面积核算合成。商业面积或办公面积达不到建筑面积10% ,或者只有底层为商业或者办公的综合住宅,按住宅面积计算,建筑容积率按附表二中住宅的指标执行。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1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实施,给合阳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1.2合阳矿产、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使合阳在渭北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 1.3为更好地发挥合阳县城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需要编制总体规划。 2、规划指导思想 立足合阳县情实际,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按照“新型工业富县、现代农业稳县、生态旅游名县”的思路,围绕打造渭北能源生产加工基地、自然与人文休闲度假基地、涉农工业基地、生态特色农产品基地、渭北绿色生态宜居新城的目标,发挥能源、旅游、交通优势,建设渭北特色经济的地域中心城市。 3、规划原则 3.1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营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持续发展的和谐城市; 3.2发挥合阳优势条件,培育支柱产业,构建渭北地域特色鲜明、商贸繁荣的宜居城市; 3.3立足合阳实际,遵循合理、务实、可行的方针,使总体规划适应市场经济的弹性发展需要; 3.4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面状到点、线,近期到远期,使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4.1研究城市产业空间布局; 4.2注重城乡一体化建设; 4.3合理确定城市性质、规模; 4.4优化城市空间形态; 4.5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4.6提升旅游发展水平; 4.7明确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5、规划期限 近期:2009—2015年; 远期:2016—2030年。 6、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两个层次和范围,既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两个层次。 6.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范围:合阳县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437平方公里。 6.2中心城区规划 范围:东以高速路以东200米为界,西到王(村)皇(甫庄)公路,北起知堡乡的马家村,南到金水沟,包括王村矿在内;徐水沟及红旗水库为远期的水源地,也纳入规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总篇 节选自《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纲要 4月29日贵阳市通过了2007-2020年的《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鉴于纲要篇幅巨大且晦涩难懂,本人特重新筛选归纳以飨读者。一、关于贵阳市的城市性质 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关于贵阳市的城市职能 (1)贵州省省会,贵阳城市经济圈龙头,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旅游服务中心。 (2)西南地区联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 (3)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中药及特色食品为主导的产业基地,以铝、磷、煤为主的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加工基地。 (4)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避暑胜地及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至2015年,市域常住人口460万人,城镇人口34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5%;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5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80%,具有足够的集聚和吸纳能力。 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积极配合厦蓉、贵广、沪昆、兰海高速公路及贵广、成贵、渝黔、长昆快速铁路等区域性重大交通干线建设,完成贵阳市铁路枢纽建设。

(2)完成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在省域内加快形成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协调运行的民用航空网络。 (3)积极配合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 题,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水源储备。 (4)加强以电力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市域水能资源,提高区域用 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5)启动开阳港建设,形成乌江至长江的重要水运通道,提升城市水运能力, 推进贵阳市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联系。 (6)积极配合中缅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川气入黔工程建设,建成市域主要城镇天 然气输配系统。 (7)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建设,完成轻轨交通网络建设。 五、城市布局 (1)待轻轨修建完毕,对修文、开阳、息烽、清镇等地,实施撤县(市)设区。 届时贵阳市将由云岩区、南明区、金阳区、白云区、乌当区、小河区、花溪区、修文区、开阳区、息烽区、清镇区等构成。 (2)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 的城市扩张策略。 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整体“北拓”到麦架、沙文、扎佐区域;推进花溪、小河等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集聚,实现城市南延;以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改造为重点,实施“西连”战略,促进老城区与金阳新区联系与融合,远景城市空间向西与清镇连片发展;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为重点,实施“东扩”战略,建设龙洞堡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Shen Longbao look in the eyes, for a chance to kill him. Shen Longbao behind smart to keep gendarmes, picked up a brick reservoir in cotton vest, walked into a small alley corner, seeing four weeks nobody will step up and pulled out

广水市新基建项目投资立项报告

广水市新基建项目投资立项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科技发展公司 (二)公司简介 顺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式增长。为 此,公司要求各级单位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和 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等路径,努力实现“做实、做强、做大、做好、做长”的发展理念。公司始终坚持“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 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 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 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本公司奉行“客户至上,质量保障”的服务宗旨,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 的经营理念,以高效、优质、优惠的专业精神服务于新老客户。

公司秉承以市场的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合作共赢。同时,以产业 经营为主体,以技术研究和资本经营为两翼,形成“产业+技术+资本”相 生互动、良性循环的业务生态效应。 公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企业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前瞻性研发 布局。公司所属行业对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化要求较高,公司技术与管理团 队专业和稳定,对行业和客户需求理解到位,以及公司不断加强研发投入,保证了产品研发目标的实施。未来,公司将坚持研发投入,稳定研发团队,加大研发人才引进与培养,保证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水平。产品的研 发效率和质量是产品创新的保障,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基础建设。通过 研发平台的建设,使产品研发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信息化;通过产品监测中 心的建设,不断完善产品标准,提高专业检测能力,提升产品可靠性。 上一年度,xxx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105.13万元,同比增长 20.71%(4994.16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能源设备设施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5012.10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5.94%。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6368.50万元,较去年同期相 比增长1514.91万元,增长率31.21%;实现净利润4776.38万元,较去年 同期相比增长542.44万元,增长率12.81%。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广水市新基建项目

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城市发展指导思想 高屋建瓴、把握全局;力求近远期结合、保持弹性;放眼未来、立足现实,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努力促成西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跨越,保证西宁市经济快速增长,加强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城市建设目标 将西宁建成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桥头堡、发展地区特色经济的主力军、各民族团结互助的模范城、青海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的美丽家园。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近期到2005年,中期到2010年,远期到2020年,远景指2020年以后20年至30年。 城市性质与规模 城市性质:西宁是青海省省会,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多民族共同繁荣的高原名城。城市人口规模:2005年达到100万人;2010年达到110万人;2020年达到130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西宁市远期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98平方米以内,西宁市主城区近期2005年用地规模为96.6平方公里,2010年用地规模为100.3平方

公里,远期2020年用地规模为128.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 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为:西宁市区、市域范围内重要的水源地、水源保护区和正在建设的黑泉水库、自然生态保护区以及自然与历史遗产保护范围,以及鲁沙尔镇、多巴镇、甘河滩镇的规划范围,总面积约3930平方公里。 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西宁市在各个区域层面,尤其是在海东地域经济中心的作用,协调城镇体系在西宁—兰州、西宁—拉萨两条轴线上的整体功能,建立结构合理、有机扩展的“核心—外围”体系。城镇体系发展建设的重点是:完善市域城镇体系结构,促使“核心—外围”体系的有效生长,建设特色文化和旅游经济职能,促使城市高级职能的强化和主体地位的实现。 城镇体系总体战略目标:建立一个适宜西宁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等级规模完善、中间布局合理、功能组织协调的城镇体系结构。西宁市市域城市化水平2005年达到55%,2010年达到60%,2020年达到65%—70%。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以西宁市区、鲁沙尔镇、甘河滩镇、多巴镇为点,以宁果公路、鲁多公路、109国道为线,组成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核心区;以环状核心区作为市域中心,以315国道、兰西高速公路、宁张线等为辐射轴,逐步形成大通桥头、湟源城关等市域次级发展极核;分别以大通桥头、湟源城关为中心,形成众镇拱卫的态势。 西宁市市域形成三大城镇经济区:西宁市—鲁沙尔—甘河滩—多巴,形成环状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区,范围包括西宁市区、湟中与平安两县,以商贸、旅游、康体休闲、工业、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工业为主;以大通桥头为中心北部次级城

西安市城市发展规划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概要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 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XXXX—2020年)》(2017年修订)批后公布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017 年修订)批后公布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2017 年修订)于2017 年 12 月 5 日获国务院批准实施,现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目的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作为指导城 市发展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较好地引导和促进了贵阳市社会 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国家出台若干支持贵州发展的重大政 策和战略措施,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贵阳市迎来了发展的新 机遇,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为加快适应新常态下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积极应对新型 城镇化下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升的要求,进一步充分发挥城 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规,对《贵阳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进行修订。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 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 大发展理念,落实中央、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加速发

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把贵阳市建设成为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三、规划年限 本次修订期限至 2020 年。 四、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 市域:即贵阳市行政区划范围,含南明区、云岩区、白 云区、花溪区、乌当区、观山湖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总面积 8034 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东起小碧乡、永乐乡、东风镇,西至朱昌镇、 金华镇、久安乡、石板镇,南起党武乡、孟关乡,北至麦架镇、沙文镇、都拉乡;总面积 1244 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东起南明区永乐乡,西至清镇市红枫湖镇, 南起花溪区青岩镇,北至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含南明区、云岩区、白云区、花溪区、乌当区、观山湖区及清镇市青龙办事处、红枫湖镇、百花湖乡和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总面积 3121 平方公里。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 五、城市发展目标 至 2020 年,打造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建成大数 据综合创新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在全省率先实现历史性跨越。 六、城市性质

广水长岭

湖北十二强镇之一----------广水长岭镇 长岭镇地处广水市西南边陲,全镇45个行政村,国土面积216平方公里,总人口7.69万人。武襄铁路、316国道、宋长公路穿境而过。长岭镇是省级八大旅游度假区之一,是省40个重点中心镇之一,辖27个村委会:长岭、同心、建设黑虎庙、云台、合心、联民、平心、白鹤、狮坡、凤凰、金银岗、吕冲、白果、魏店、栗坡、泉水、农场、五一、日光、永阳、梧桐寺、月仙、新庵、古寨、柳堤街、骑龙。长岭镇坚持“农业稳镇、工业兴镇、招商活镇、旅游强镇”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全方位工作。先后引进香港群泰、向阳服装、亲亲塑料、金目化工、白竹港石材等五家企业。目前已经形成轮胎翻新、军服加工、塑料制造、化工生产、石材开采五大工业版块。长岭镇现有9家旅游接待单位,1000多个床位,已开发建设桃花岛、鳄鱼岛、梅花鹿岛、民俗岛等景点。已建成木鱼湖、长岭湖、云台山庄3处农家乐。2005年引进温州客商投资1.5亿元开发的龙凤岛将建成中南地区最大的旅游休闲度假中心;2006年引进的水泊梁山度假村以水浒文化为底韵建设现代水浒城。项目建成后,长岭镇年接待游客将达到100万人次,创旅游收入1000万元。 汉蓉高铁等。 公里无一城市,而长岭市的设置正好填补了湖北的经济布局的调整要求。 城镇规划

由过去仅一条街的长岭岗变成现在“一纵七横”格局,集镇面积、集镇人口和经营规模实现翻番。配套建设日趋完善。投资4000多万元的长岭高架桥正在建设中;武襄铁路建设改善集镇环境;长700米、占地84亩的长安大道基本成型;完成了星光北路、星光南街、鲜鱼市场下水道和文卫路小河围垦泄洪渠改造。组建了广水市城市管理监察大队长岭中队,城镇管理规范有序,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新农村硬件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平林市新区完成建房400多间近80000平方米完善了水、电、路、排水、管线铺设等配套工程。今年又吸引社会人士毛庆斌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兴建吉祥小区,目前,两栋商住楼已经封顶,平林市新村建设基本再造了一个平林。云台街、永阳新村建设也如火如荼,近100间房屋相继开工。李畈、锣鼓田等村也积极吸纳社会资金进行新农村建设。 农业生产 农业产业化呈现特色。全镇已形成“三个五”种植、“四个一”养殖的的产业化格局。以李畈为中心的5000亩“大西洋一号”脱毒马铃薯、地膜土豆、大棚蔬菜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以云台街、狮子山等村为主的5000亩林果茶种植已见成效;以杨平路、316国道沿线为主的5000亩的高效油菜种植已得到广大群众认可;以徐家河库区为主的1万亩优质水产品养殖形成规模;锣鼓田、栗坡等村10万只养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以金阳鸽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发展10万只“美国落地王鸽”养殖;在李桥村、平林街、新庵、栗坡等村发展1万头猪的养殖场的构想已经得到社会各

青海省西宁市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报告.doc

致全市人民的公丵开信 亲爱的市民朋友: 西宁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亲切关怀下,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特色日益彰显。围绕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以及青藏铁路扩能改造、兰新二线铁路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落实省委、省政府对西宁发展提出的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西宁市在科学评估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认识了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为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机遇,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科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决策。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立足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把西宁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依照“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拉开城市骨架、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文化内涵”的原则,坚持“国际视野、国内前沿、西部一流”理念,牢牢把握影响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整个规划编制工作。 在规划编制中,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纲要》和《关于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的意见》的总体要求,从区域层面审视了西宁发展问题,认真分析了西宁、兰州两地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研究了城市职能分工、区域性重大设施协调布局、区域性城市群发展网络统筹构建等问题,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进行了全面考虑,确定未来西宁市的城市性质、职能,合理预测了城市规模,确定了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基本框架,坚定不移地落实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做强西宁、服务全省”的目标要求,进一步突出了西宁作为东部城市群“极核”的功能和作用。 本次规划将提升区域地位、强化服务功能、突出高原特色、建设宜居城市作为重点,将城市发展战略转向加强与兰州和海东区域协作以及城市功能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空间格局重构方面,力求通过努力,到规划期末,把西宁建成带动区域发展的西北经济高地,自然人文有机融合的区域服务中心,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高原旅游名城,宜居宜业、保障完善的生活之城和幸福之城。 各位市民,本次规划对于保证未来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不敢懈怠。恳请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为建设我们共同的“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生活之城和充满活力、体现实力、彰显魅力、富有亲和力的幸福之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

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年) 《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已于2013年1月21日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 该规划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为指导,按照巴中市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及秦巴山片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和“与全省同步实施全面小康”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结合巴中的地域优势,积极融入川陕渝经济圈,加强与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在产业转移、综合配套服务、功能互补衔接及交通设施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对接融合。充分发挥巴中作为“成渝西”中心城市重要腹地的战略后援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品质,努力把巴中打造成“四川重要的北向东向开放高地、川陕渝重要的枢纽联结地、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川东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现代森林公园城市”。 市域部分 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改善社会民生为动力,以打造生态、红色旅游产业、完善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枢纽作用、增强人口集聚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规划到2015年,市域人口41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164万人,城镇化水平达40%;到2020年,市域人口416万,市域城镇人口208万,城镇化水平达50%。

城镇空间结构 以“全域巴中”的规划建设理念,通过城乡规划全覆盖,确定各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合理安排产业发展、居民点、农田保护、生态涵养和中心城区建设等空间布局,大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形态,规划“一主(一城两翼)三副五廊”的空间结构。“一主”指巴中市中心城区,“三副”指平昌县城、通江县城、南江县城,“五廊”指巴广、巴南、巴达、巴汉、巴万五条对外交通廊道。 市域城镇等级结构和城镇职能结构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建设一座大城市和三座中等城市,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聚集力强、带动力大的特色镇和中心村,形成紧密衔接、布局优化、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和职能结构。规划巴中市域城镇体系为:“中心城市—县城—镇(重点镇和一般乡镇)—中心村(聚居点)”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市域内城镇职能结构为:综合型、工贸 型、旅游型、交通型、农贸型五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