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辞典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辞典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辞典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辞典

篇一:唐诗宋词鉴赏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作品类:

《唐诗三百首》孙沫(蘅塘退士)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温柔敦厚,三吏三别不选)

《唐诗选》马茂元人民文学出版社(按时间选全面。前言,作家小传)

《唐诗选》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注释简明)

《宋诗选注》钱钟书人民文学出版社《宋词三百首笺注》朱祖谋选,唐圭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唐宋词选释》俞平伯人民文学出版社

《唐宋词简释》唐圭璋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词选》胡云翼上海古籍出版社

鉴赏类:

《唐人七绝诗浅释》沈祖棻上海古籍出版社

《诗境浅说》俞陛云上海古籍出版社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

《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河北教育出版社

《宋词赏析》沈祖棻上海古籍出版社《唐宋词欣赏》夏承烝百花文艺出版社

研究类:

《文学史》

《迦陵论诗丛稿》叶嘉莹中华书局《迦陵论词丛稿》叶嘉莹中华书局

《唐宋词史》杨海明江苏古籍出版社《词史》刘毓盤上海书局

《唐宋词通论》吴熊和浙江古籍出版社

《词学十讲》龙榆生福建人民出版社《词学概说》吴丈蜀中华书局

《读词常识》夏承烝、吴熊和中华书局

《读词常识》陈振寰上海古籍出版社

篇二:宋词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诗词曲赋构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百花园的绚丽多彩。其中,词起源于陏,发轫于唐,历五代,极盛于两宋。宋词实乃词中经典,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名家辈出,精品如林。宋词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与唐诗、元曲一起成为中华诗歌史

2

上的三大奇葩,共同永载中华诗歌艺术史册,流芳百世。

词的全名是“曲子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燕乐而创作的歌辞。清刘熙《艺概?词曲概》说:“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后来由于大量学藏财富的文人纷纷作词,词作为配乐的辞语的附庸意义逐渐淡化,作为一种韵文的载体的意义渐占上风而终于普及。20世纪初在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石室中发现的“敦

煌曲子词”,主要是唐代的民间创作。现存最早的文人词,当属盛唐诗人李白的《菩萨蛮》和《忆秦娥》。及至中唐,倚声填词遂成风气。晚唐五代时,填词之风愈扇愈炽,词这一新型的文学样式也基本成熟了。

宋代为我国词之巅峰盛世。进入两宋后,由于创作队伍的不断壮大,创作视野的不断开阔,创作技巧的不断变新,这一时期的词坛气象鼎盛,盛美并臻。

宋前期,词坛上呈现着贵族词与市民词,雅词与俚词,小令与长调双峰对峙、二水分流的局面。贵州此地代表人物是晏殊、欧阳修。他们都官至宰辅大臣,词作侧重于反映士大夫阶层闲适自得的生活以及流连光景、感伤时序的情调,词调以小调为主。词风近似南唐冯延已,辞笔清丽,气度闲雅。晏殊的幼子晏几道也擅长小令,与其父并称“二晏”。他因由贵公子而降为寒士,亲身经历了人士沧桑,故其词沉痛,胜于乃父。市民词的代表人物是柳永。其词作多描绘都市风光,

3

传写坊曲欢爱,抒发羁旅情怀,内容略丰富于晏、欧,语言也俚俗而颇合市民阶层的胃口。柳永精通音律,长期混迹秦楼楚馆,与乐工、歌姬密切合作,创作了许多新腔,其中大多数为慢曲长调。

宋词至于柳永,完成了第一次转变,即词体形式的解放。而拓宽词的意境,扩大词的表现功能,使词能像诗那样自由地、多侧面地表达思想感情、观照社会人生,即便有积极意义的第二次转变,却是“豪放派”的兴起。

“豪放派”的发轫之始,严格说来应追溯到与晏、欧、柳时的范仲淹。其所作边塞词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悲凉慷慨,不过对当时的词风未见影响。北宋后期,王安石在创作上一方面向词须和乐的观念发出了挑战。然而在打破束缚词的音乐枷锁这一点上,“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的苏轼走得更远。他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只把词当成一种读不萁的新体诗来作,对词体的内容大胆革新。他在词里怀古伤今,论史谈玄,抒爱国之志,叙师友之谊,写田园风物,记遨游情态??正真做到了“无意不可入,无意不可言”。苏轼打破了“诗言志”而词传情的题材风工,扩大词的歌咏范围,不仅延长了词的生命,并使其获得新的发展,是“豪放派”当之无愧的奠基者。

就艺术风格而言,大体说来,重视音乐关系着词多婉约,不受束缚者词多豪放。“婉约欲者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气

4

象恢宏”。北宋晚期,“豪放派”名家继苏轼后有晁补之和黄庭坚,“婉约派”名家则有秦观、周邦彦及贺铸。由此可见北宋后期词家一般都令漫兼长,词作雅俗共赏,这一时期词坛的分野,转而表现为“婉约派”与“豪放派”的两军对阵。

两宋前期是剑与火的时代,血与泪的时代,恨共仇的时代。面对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耻辱,人民的苦难,有正义感的词人,纷纷高歌抗战,高歌北伐,不约而同地向“豪放派‘聚集。唐宋词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就是由这批爱国词人饱蘸着自己沸腾的血液写成的。最早爱国词作人包括李纲、岳飞等在抗金前线上的著名将相。张元幹及晚些的张孝祥则是爱国词人中创作成绩较大的两位。而怒澜排空的南宋爱国词潮,至辛弃疾出上升到了巅峰。他那横戈跃马、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豪情壮志,那应受昏庸无能的统治集团压制、排挤、打击,长期郁积而成的满腹不合时宜,时时处处,一触即发,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干脆进一步解放词体,将散文句法的领地。与辛弃疾同是的爱国词人,长有陆游,平有陈亮,后有刘过。

南宋前期,“婉约派”有一位出类拔萃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的一生及创作横跨两宋,词作多深婉沉痛,离愁别恨与流离颠沛之苦撼人心魄。“男中李后生,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此语颇能道出李清照的艺术造诣。

南宋词坛,前期激于爱国热情,多表现为壮怀高唱,及末

5

期大势已去或为亡国遗民,但有哀感低吟而已。慷慨愤世的词人和感喟哀时的词人时间略有先后,然亦互相交错。因个人处境不同,性格不同,股词风亦各异。南宋后期感喟哀时的词人,举其名家则前有姜夔,后有张炎,期间史达祖、吴文英

等对故国河山之表现较少,似渐习惯于偏安之局姜夔和吴文英都精通音律,各自创制了不少新腔,他们的词都恪守“婉约”宗风,以言情咏物为主。终观之,宋文人词的创作,除了对离别相思、婚恋生活、冶游歌舞宴乐、都市风情这类带有香艳绮丽色彩的内容题材的表现之外,还从自然世界里的春夏秋冬、上川湖泊、风花雪月、鸟兽鱼虫、名胜古迹,到社会人生中的。

篇三:唐诗宋词鉴赏集

唐诗宋词鉴赏集

第一部分《唐诗鉴赏辞典》

1、感遇十二首之一

五言古诗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解】:

6

1.葳(wei1)蕤(rui2):草木枝叶茂盛下垂下的样子。

2.自尔:自然。

3.“闻风”句:闻到了风吹送过来兰桂的香气,而生爱慕之心。

【赏析】: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诗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

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

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张九龄

(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武后神功元年(697)中进士后,曾任过左拾贵,是玄宗朝有声誉的宰相之一。有《曲江集》。后人评他的诗“首创清淡之派”,《感遇》诗12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感遇十二首之二

五言古诗

张九龄

7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注解】:

1.“滞虑”一句:心中没有困惑才显得孤独清高。滞虑,困惑。

2.飞:比喻身在朝廷。

3.沉:比喻闲散在野。

4.理自隔:朝野相去甚远,情势隔断不通。

【赏析】:

此诗中作者自比幽居的隐士,虽然自己被贬官在外,没有尘世间的杂念,但是一片忠君报国的赤心不灭,仍然怀念远在朝延的君王。诗中以“高鸟”比喻君王,以“飞”比喻在朝廷,以“沉”比喻在野,非常形象新颖。

3、感遇十二首之三

五言古诗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8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解】:

1.岂伊:岂唯。

2.岁寒: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后人常作砥砺节操的比喻。

3.荐:进献。

【赏析】:

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贞操。诗中前四句是“比兴”,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五、六句写如此嘉树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感叹。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语言温雅醇厚。结句以反诘作收,深沉有力,情味无穷。

4、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五言古诗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9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解】:

1.斛(hu2)斯:复姓。

2.翠微:青翠的山坡。

3.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4.机:世俗的心机。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全诗写月夜在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诗以“暮”开首,为“宿”开拓。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共忘机”。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同时也是作者政治失望的一种表现。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然陶诗显得平淡恬静,既不着意染色,口气也极和缓。如“暧暧无人村,依依墟里

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而李诗却着意渲染。可见陶李两者风格迥异。

李白

10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绵州彰明县青莲乡。李白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年,因吴筠及贺知章推荐,唐玄宗召为翰林供奉承,但不久又赐金放还。安史之乱后,被牵连累,长流放于夜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附当涂令李阳冰,公元762年病死于当涂。李白才华横溢,性格豪放,刻苦向前人学习,善于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和素材。他的诗风格豪放,雄奇壮丽,表现了浪漫主义色彩,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之为“诗仙”。

5、月下独酌

五言古诗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解】:

1.将:偕,和。

2.相期:相约。

11

3.云汉:天河。

【赏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全诗围绕一个“独”字,写一种世无知音的孤寂之情。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6、春思

五言古诗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注解】:

12

1.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

2.秦:今陕西,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

3.罗帏:丝织的帘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三、四句由开头两句生发而来,继续写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归怀己,此时秦桑已低,妾已断肠,进一层表达了思妇之情。五、六两句,

以春风掀动罗帏时,思妇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她对爱情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全诗以景寄情,春景成了征夫思妇刻骨相思的引信,别具一格,委婉动人。

6、望岳

五言古诗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解】: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聚集、集中。

13

3.“决眦”句:山中飞鸟归林,自己凝神远望,极力睁大眼睛。决,裂开。

4.凌:跃上。

5.会当:总有那么一天。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沈德潜《唐诗别裁》评论说:“齐鲁青未了五字已尽泰山。”诗以“望”入题,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前两句,开门见山,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

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

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归鸟入林。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杜甫

(712-770),字太美,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生活,称为诗史。他的诗富于变化,他的律诗千锤百炼,意到笔随。杜甫善于用诗歌叙事,他的五言、七言长篇古诗标志着我国古代诗歌叙事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迭经盛衰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被称为“诗史”。

14

7、赠卫八处士

五言古诗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注解】:

1.参与商:星座名,参星在西而商星在东,当一个上升,另一个下沉,故不相见。

2.“动如”句:往往像参星与商星一样永不相见。动,往往。

3.累:接连。

4.间:掺合。

5.故意:故交的情意。

【赏析】: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抒写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切。然而暂聚忽别,却又觉得世事渺茫,无限感慨,作诗酬答挚友盛情款待的深厚情谊。全诗所写为人之常情,用语亦为家常话语,景物也是家常情境。诗的开头四句,写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

15

八句,从生离说到死别。透露了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从“焉知”到“意长”十四句,写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款待。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最后两句写重会又别之伤悲,低徊婉转,耐人寻味。全诗平易真切,层次井然。

8、佳人

五言古诗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注解】:

1.转烛:烛光随风飘动,比喻世间万事容易发生变动,转换无常。

2.合昏:即夜合花。

3.修竹:长竹,与诗中“翠袖”相映。

【赏析】:

这首诗是写一个在战乱时被遗弃的女子的不幸遭遇。她出身良家,然而生不逢时,在安史战乱中,原来官居高位的兄

16

弟惨遭杀戮,丈夫见她娘家败落,就遗弃了她,于是她在社会上流落无依。然而,她没有被不幸压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咽下生活的苦水,幽居空谷,与草木为邻,立志守节,宛若山泉。这种贫贱不移,贞节自守的精神,实在值得讴歌。全诗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作者也以绝对佳人比喻自己。全诗文笔委婉,缠绵悱恻,绘声如泣如诉,绘影楚楚动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深寓生活哲理。

9、梦李白二首之一

五言古诗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解】:

1.明:表明。

2.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3.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4.“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可见。

5.“无使”句:不要落在蛟龙嘴里被蚕食。蛟龙,比喻凶残的人。

17

【赏析】:

18

读厚·读薄·读活:古诗词品读三部曲

读厚·读薄·读活:古诗词品读三部曲 经典古诗词语言精练,情感饱满而真挚。掌握正确的阅读诗词、鉴赏诗词的方法,是学习语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带领学生真正地读懂古诗词,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呢?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墨梅》一课的教学为例,杭州师范大学王崧舟教授提出,品读诗词的方法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读厚。 其一,联系历史典故,将诗词读厚。 【片段一】 师:“我”家的梅花种在哪里? 生:洗砚池边。 师:一般人种梅花,要么种在花圃里,要么种在庭院里,但是王冕家的梅花种在哪里? 生:洗砚池边。 师:为什么?(生思考)不着急,我给你们提供一个信息。(PPT 出示王羲之洗砚池的资料)仔细看看这个资料,最终你会恍然大悟。 师:明白王冕为什么把梅花种在洗砚池边的请举手。 生:因为洗砚池是他经常去的地方。这也暗示了王冕和王羲之一样勤奋。 师:原来这个洗砚池是王冕像王羲之一样学习勤奋的象征,是王冕刻苦练画、勤奋练字的象征。所以,他把自己的梅花种在哪里? 生:洗砚池边。 师:当王冕在练画的时候、碰到困难的时候——(生:我家洗砚池边树)洗砚池在提醒他不要气馁。 师:当王冕练画有成、有点沾沾自喜的时候——(生:我家洗砚池边树)也是洗砚池在提醒他不要骄傲。 教学片段中,王老师恰当地补充了“洗砚池”的历史典故,引导学

生从王羲之洗砚的故事中,体会到王冕的勤奋刻苦。 其二,联系作者生平事迹,将诗词读厚。 【片段二】 (PPT出示下列资料,生逐句朗读) 1. 史书记载,朋友李孝光推荐王冕去做府吏,被他拒绝了。 2. 史书记载,王冕的朋友泰不华多次举荐他为官,被他拒绝了。 3. 史书记载,王冕的老师王艮劝王冕做官,被他拒绝了。 4. 史书记载,元朝的达官贵人不惜重金向王冕求画,被他拒绝了。 5. 史书记载,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要重用王冕,他以出家为由,也拒绝了。 师:五句话,五件事,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五件事当中的主人公王冕做出了完全一致的反应,这个反应是——(生:拒绝)拒绝做官,拒绝卖画,拒绝出山。毫不犹豫地拒绝,斩钉截铁地拒绝。想一想,当王冕一次一次拒绝的时候,他可能失去什么? 生:失去朋友对他的关心。 生:还失去了做官的权力和金钱。 生:很可能失去了自己的地位。 生:失去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光宗耀祖的机会。 师:没错,当王冕一次次拒绝的时候,他失去了升官的可能,也失去了发财的机会,失去了在人前炫耀的机会。所以王冕一生清贫。想一想,他明知道会失去这个,失去那个,他为什么还要拒绝? 生:因为他谦虚。 生:因为他想“只留清气满乾坤”。 生:因为他淡泊名利。 读懂古诗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里,王老师又一次补充了相关资料,使得王冕这个人物的形象在学生的眼中变得更加丰满。 其三,联系历代文学作品,将诗词读厚。 【片段三】

元曲基础知识大全

元曲基础知识大全 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立在中国文学史上一座艺术丰碑。小编整理了元曲基础知识大全,欢迎欣赏与借鉴。 〔般涉调〕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般涉拾掇坑堑。” 〔哨遍〕曲牌名,散套可作首牌。剧套嵌入套中,亦入〔中吕〕,与宋词、诸宫调略同。有〔么篇〕换头,散套用否均可,剧套不用。首末句与始调不同,余同诗调。此曲诗调定格14句,定格字句:六、七、六、七、六、三、五、五、五、七、七、六、六、七、(/五、七、七、七、四、五、六、四、四、七、七、四、四、四)计81字,〔么篇〕换头,定格13句,定格字句:四、七、七、七、七、四、五、六、四、四、七、七、七,计69字,全曲共150字。 {:请大家注意核查此曲牌真正的格式!} 〔耍孩儿〕曲牌名,散套可作首牌。剧套嵌入套中,又名〔魔合罗〕。南北曲中都有。北曲多用在〔正宫〕、〔中吕〕、〔双调〕大套曲后。也有开首即用此曲,后面加煞曲七八支,作为一套的,即〔耍孩儿〕—〔煞〕(数量不定)—〔尾声〕。没有单独作小令用的。诸宫调同,〔南曲〕不同。 〔幺篇〕同始调,用否均可。定格9句,定格字句:七、

七、七、四、七、七、五、四、四,共52字。 〔黄钟〕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六宫十一调”“黄钟宫富贵缠绵。” 〔醉花阴〕曲牌名,套数首牌。古近二体。古体5句,宋词牌小异。近体七句,前五句同古体,北曲多用之,定格7句。定格字句:七、六、五、四、五、五、七,共39字。 〔人月圆〕曲牌名,属北曲,小令用。有〔幺篇〕换头,须连用。全同宋词。北宋人王诜(shēn)词中有“人月圆时”,故名。又叫〔青衫湿〕。金元时北人喜欢唱它,随入散曲。定格11句。定格字句:七、五、四、四、四;〔幺篇换头〕四、四、四、四、四、四、,共48字。 〔正宫〕 元曲宫调之一,又作“正黄钟宫”。周德清《中原音韵》:“正宫惆怅雄壮。” 〔端正好〕曲牌名,属北曲。套数首牌。与《仙吕》同,与宋词略异,定格工5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五,公25字。 〔叨叨令〕曲牌名,小令兼用。前四句多作对句,五、六两句叠,“也么哥”是定格。通体都是去声叶韵。有叠字体,叠字须有平声。定格共7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七、七、五、五、七,共45字。

最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什么】著名的唐诗宋词元曲.doc

【主持词大全】 诗词中纯净、辽阔意境,极致感性,恰恰弥补了信息泛滥、节奏紧迫现代生活带给我们拥挤感、浮躁感。以下是著名唐诗宋词元曲,欢迎阅读。 唐诗十大巅峰之作 《蜀道难》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全诗回肠荡气,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境界之阔大,非他人可及。清代诗评家沈德潜盛称“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怀乡情思,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生,乃千古名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唐诗宋词元曲经典名句大全

唐诗宋词元曲经典名句大全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别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如何品读古代诗歌

如何品读古代诗歌 一、这里先从诗人所处时代和环境氛围品读诗歌谈起 (一)时代背景 朝代的不同,国家实力的差别,常常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甚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表达类似的思想情怀。比如诗歌盛行的唐朝,则可细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时期,国体初建,百废待举,浮华奢糜的六朝诗风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初唐四杰”应运而生。以陈子昂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从创作上和理论上逐渐摆脱了盛行百年的宫体诗,为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这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充满着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和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之音彻底划清了界线。而到了“贞观之治”盛唐时期,国家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社会安定。这个时候,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便应运而生。盛唐诗人王维有一首《次北固山下》,这诗的中间两联正好可以用来形容那个时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那三个形容词:平、阔、正,还有那高悬的风帆,从残夜中生成的海日,进入到旧年里的江春,都让人感受到盛唐时代的气息以及盛唐诗歌的风貌——博大、雄浑、深远、超逸。然而一场“安史之乱”,繁荣的盛唐由此逐渐衰弱,这个时期的诗人开始直面现实,兴利除弊,白居易是这个时候的代表,“三吏”,“三别”则真实的反映了百姓水生火热的生活。到了晚唐时

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这种悼古伤今,从刘禹锡写的《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台城怀古》等篇流露无遗。 (二)人生经历 诗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表现出来的情感也是不尽相同的,这样在诗中表现的情感也就是多元的。 如:苏轼“乌台诗案”前后的诗歌风格并不尽相同,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李清照,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 二、在理解诗人作诗的背景的基础上,剖析诗歌内容 (一)解读诗题很多诗歌,题目就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时间,地点,事件甚至是诗人的感情。如:杨炯的《从军行》,这个题目就告诉我们诗的主要事件;王勃《滕王阁》则交代了作诗的地点;赵嘏《长安晚秋》就既点明了地点也点出了时间…… 还有些诗,甚至非要结合诗题才能理解诗的本意,例如:《近 试上张水部》(唐?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初看这首诗,好像是写闺中琐事,其实,诗的真意是询问张水部,以自己多年苦读达到的目前水平,参加这次科考能否高中?诗歌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新娘,将文坛前辈张水部比作夫婿,所咏在此,寄意在彼,旨在言外。把诗歌标题遗漏,

唐诗宋词元曲介绍

唐诗宋词元曲介绍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 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 还有其他的无数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般。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 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 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 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 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 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 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 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 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 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 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 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 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 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 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 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 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 缺陷。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 之胜。 唐诗的兴盛和发展,达到了古代诗歌史上的巅峰。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 而极盛于宋。广义来说,词本属诗之一体,然逐渐与传统诗歌分庭抗礼,经宋代无数词人

品经典诗文感悟人生真谛心得体会

品读经典诗文感悟人生真谛 ——心得体会 头屯河农场学校李洪英 白驹过隙,转眼间一学期即将结束。蓦然回首,这一学期的晨诵教学,总有些许遗憾,心头多的是一份压抑的无奈。如果说工作很忙,也的确如此,不过,我并没有愧心的面对学生,而是想尽各种办法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同时,我也诵读《500句经典名句》,徜徉在名句中,品悟生活的快乐。 在诵读中,我发现中国的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从这些优秀诗篇中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了解民族历史的演变,感受汉语表达的丰富和美好。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还为自己的审美打下了基础。 诚然,在浩如烟海的经典诗文中,仅仅依靠每天早上20分钟的诵读与赏析,肯定是不够的。但就是通过这有限的时间,学生开阔了眼界,明白了很多的事理,也受到了心灵的润泽…… 可以说,学生是在经典诗文的浸润下长大的,从小,学生就接触到了不少经典古诗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理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胸;“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母子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这一切,把学生的精神释放到一个自由飞翔的空间,成为点燃创造性的生命灯火。

然而,学生只做到了“背诵”,而离真正的“诵读”还很远,只有通过“诵读”,才能真正体会经典诗文中所蕴含的丰富意境,从而有所收获…… 读书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诵读需恭恭敬敬,一心一意,不急不徐,字字清楚轻松愉悦。经典,乃悠扬自得的雅致之音,学生每天读圣哲之言,体圣哲之心,发圣哲之语,定在之中,慧在之中。诵读更需声情并貌,在读经典的影响下恭敬认真地读出其中的思想感情。熟读而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能生巧,巧而后出新,诵读就是把书上的变成自己的,放在自家智慧库里,随用随取。用多了,自然心灵手巧,会有神来之笔、天造之功。 持之以恒,才能诵有所成。身为教师的我每天也以自己的方式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自己背诵《500句经典名句》做起,从改变自己的教育课堂做起,用激情点燃生命,用自己对经典诗文的喜爱和特殊的兴趣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从而点燃起学生对经典诗文的热爱兴趣。我深知,读书决定着一个人的修养,滋润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走向。晨诵中,我以《知识大集结》中的古诗文经典名句为依托,带领全班学生积极开展晨诵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先自己熟读,然后诵读,同学间互相背诵,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着经典名句的熏陶。为了检测学生的诵读理解,要求学生每天把诵读过的默写下来,写在晨诵记录本上。诵读的过程很重要,虽然本班又没有被评为“书香班级”,但师生收获的是对祖国五千年文明史的理解,

高考唐诗宋词元曲复习练习题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综合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有错的一项是() A.衣袂(mai)讣(bǔ)告妨(fǎnɡ)碍岿(kuī)然不动 B.戏谑(xua)木讷(nà)哨卡(kǎ)装模(mó)作样 C.翕(xī)辟羸弱(yínɡ)饿殍(piǎo)色厉内荏(rěn) D.龋(yǔ)齿干瘪(biē)街坊(fānɡ)混(hùn)水摸鱼 D。【解说】龋应读qǔ,瘪应读biě,坊应读fang,混应读hún。A,讣应读fù,妨应读fáng。B,讷应读na,卡应读qiǎ,模应读mú。C,羸应读l?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C。【解说】成语重点考查的是望文生义,“行云流水”、“叹为观止”都是属于此类错误。“骇人听闻”是与“耸人听闻”相混淆。难度不是很大,但正确选项不是很常用。C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也说实至名随。A项是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唱等)。B项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D项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为“长短句”。 B.盛唐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其中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有《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倩女离魂》。 D.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品读诗词-800字作文

品读诗词-800字作文 历史,一面镜子,诗词里蕴含着屈原的水中离骚。感悟诗词,我们才能“腹有诗词气自华”。 品味诗词,一睹诗豪风采。在蜀先主庙,你感叹“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你极言“英雄气”之广袤无垠,你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然而你吞吐日月,俯仰古今的胸襟却无人知,以天下为已任的你却被贬在外几十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面对沧海桑田,你发出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无限感慨;你不曾沉沦、颓废,在秋风萧瑟中昂然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你年事已高,仍壮心不已高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诗豪——刘禹锡,是你教会了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品味诗词,一领诗魔英姿。面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琵琶女,你柔情万种,赠之以《琵琶行》,“每为他人悲,吟断柔肠,千古缠绵唯《长恨》;岂抒一已怨,唱罢新词,万里江心闻琵琶。”你针砭时弊,关怀民生,

吟诵“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的后宫悲歌;感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鬃苍苍十指黑”的民间辛酸;控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人间血泪。你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你倡导“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新乐府运动,你一生仕途坎坷,却心系百姓。 诗魔——白居易,是你教会了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品味诗词,一览诗佛魅力。“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尽显你的归隐志趣;“行到水穷处,坐看去起时”,尽显你的悠闲飘逸;“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尽显你的思乡殷切。你眷顾亲人“独在民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你思念故友,“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你重情重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你与亲人、故乡,血肉相连,诗佛至情至性的一面感人肺腑。你“清水出芙蓉,高洁而超然”。 诗佛——-王维,是你教会了我“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品读诗词,我们可以知文史经;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长;可以盼望未来的瑰丽。让我们携古典诗词一路前行。

最新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

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 1. 唐诗的特点:唐诗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宋词的特点:它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它包括有燕乐,民歌,近体诗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文字新形式.词与诗有着密切的联系,词 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 元曲的特点: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词曲,政治色彩,文化色彩,艺术色彩都较多较浓.特定时期,政治色彩尤其突出.词曲均不限形式,基本点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简略地说,唐诗堪称诗中之冠,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唐诗作品内荣丰富、题材多样、技巧娴熟、名家辈出,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璀璨的明珠。词源于唐,盛于宋,成为宋代的代表文学。宋词是词中精典,它与唐诗一样,是古代韵文字精华,词采斐然、韵律优美。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意境广阔, 内容新颍、丰富,形式灵活、自由。 唐诗、宋词、元曲各领一代文学之风骚,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三座丰碑。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唐诗、宋词、元曲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2. 诗: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 词: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大类。 诗。古代的诗可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是指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诗,近体诗 是讲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代产生近体诗以前的诗,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但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算一种自由体。诗的每一句有几个字,就称为几言。按言分有四言诗、五言诗(简称"五古")、七言诗(简称"七古")、杂言诗(诗中各句字有多有少)等。如《硕鼠》为四言诗,《石壕吏》、《饮酒》为五古,《琵琶行》为七古,《梦游 天姥吟留别》为杂言诗。 广义地说,楚辞和乐府诗也都可算作古体诗。 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创造,成为一种有浓厚色彩的新诗体。篇幅、字句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多用方言,大量用语气词"兮"。如《涉江》。 乐府诗:"乐府"原指掌管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采集歌词的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开始建立),后来也指采集来配乐的歌词及后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所写的作品。乐府诗一般是杂言,也有五言、三言、四言、七言等。最早的乐府主要是民歌,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汉代以后的文人,如曹操父子、李白、杜甫摹仿乐府写的诗也不乏佳作,白居易的"新乐府"(《卖炭翁》是其中一首)更反映了乐府诗的发展,写时事、创新题。他们的作品都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语言通俗明快,富有音乐性。歌、行、曲、引、吟、叹、怨、操等都是汉魏南北朝 乐府诗题,并沿用后代。 近体诗:近体诗是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当时为了与过去的非格律诗加以区别,称格律诗为 近体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叫一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偶数句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首

唐诗宋词元曲10大巅峰之作

唐诗10大巅峰之作 ——10——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全诗回肠荡气,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境界之阔大,非他人可及。清代诗评家沈德潜盛称:“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怀乡情思,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生,乃千古名篇。 ——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无通常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 ——7——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其一》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如果把这首诗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正因如此,《凉州词》才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经典英文诗歌品读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Emily Dickinson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希望长着羽毛 That perches in the soul,栖在灵魂里, And sings the tune without the words,唱着无词的乐曲, And never stops at all.从来不停息。 And sweetest in the gale is heard;风越大声越甜; And sore must be the storm寻常的风暴 That could abash the little bird休想嚇倒这双 That kept so many warm.温暖众生的小鸟。 I’ve heard it in the chillest land,我曾听她在最寒帶, And on the strangest sea;最陌生的海上; Yet, never, in extremity,却从不因为潦倒, It asked a crumb of me.向我乞讨丝毫。 Sonnet 18 ——William Shakespeare Shall I compare thee1 to a summer’s day?能否把你比作夏日的璀璨? Thou art2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你却比炎夏更可爱温存; Rough winds do shake3 the darling buds of May,狂风摧残五月花蕊娇妍, And summer’s lease4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 e5.夏天匆匆离去毫不停顿。 Sometime6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7 shines,苍天明眸有时过于灼热,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金色脸容往往蒙上阴翳;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8 sometime declines,一切优美形象不免褪色, By chance9,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10 untrimed11:偶然摧残或自然地老去。 But thy12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而你如仲夏繁茂不凋谢,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精选: 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读唐诗,崔颢的《黄鹤楼》一定要品鉴一番的: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鉴赏全文)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孤篇横绝全唐)”之誉,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所以欣赏唐诗,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不得不品鉴一下的: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春江花月夜》鉴赏全文)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诵读诗词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诵读诗词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云锦小学诗词诵读特色文化 罗永明 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就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瑰丽的奇葩,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人文素养的积淀,每一首诗词里都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小学生中开展中华经典诗词的诵读,不仅让学生体味到我国经典诗词独有的韵味美和意境美,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 一、诗词诵读的背景 我校是泸县东部边远的一所农村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886人,学生大多是留守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虽高,但多数家长又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孩子们缺少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身上缺少书卷气。学校有教职工110人,多数教师不能主动读书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面对这种现状,学校将诵读经典诗词作为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努力打造“彩云文化,自主课堂,阳光教师,文明学生”的办学特色。 办学的核心理念:为学生的未来奠基,让每朵花儿都绽放。 办学思想:强化爱与责任,倡导阳光与快乐,培育习惯与文化,构建安全与和谐,成就精彩与辉煌。 办学目标:学校如彩云般美丽,似锦绣般辉煌。环境是精美的,工作是精致的,生活是精神的,管理是精细的,成绩是精彩的。 课改理念:推行自主课堂,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校训:如云似锦,活出精彩。 校风:文明活泼,团结友爱。 学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教风:爱生敬业,求实创新。 领导作风:清正廉洁,务实高效。 校歌:阳光下成长。

校本课程:诗词诵读读本1-12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1-12册;少年宫活动小组教材上、下册。 二、诗词诵读的意义 1.中华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她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小学生诵读大量的古典诗词,可以使他们既获得丰富的文学知识,又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既启迪思维、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既孕育创新精神,又增强审美情趣。 2.古诗词诵读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其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诗中有画,诗中有音乐,诗中有哲理,古诗词诵读交给学生的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 3.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古诗词诵读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彩云文化的又一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三、实施诗词诵读的“5673”策略 学校诗词诵读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一期使用一册校本教材;一周诵读一首诗词(一课);每日早读和语文课前吟诵。我们的口号: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我校在实施诗词诵读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五个结合、六个原则、七种方法、三个关系,简称“5673”的实施策略。 五个结合: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六个原则: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教师榜样示范的原则、潜移默化的原则、分层要求的原则、朦胧理解的原则、制度保障的原则。 七种方法:一听——班级播放古诗词录音,让学生听。二读——学校编写古诗词诵读方面的校本教材,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前3分钟,和早读10分钟进行朗读吟诵。三抄——写字课上,老师又将所学的诗词作为练笔的素材,这又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印象。四背——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最终能熟背诗词。五讲——利用早读课,教师可以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词大意。六创——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词,进行改写、扩写、诗配画等活动,进行再创造。七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解 1、红颜:指年青的时候。 2、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 3、卧松云:隐居。 4、中圣:中酒,就是喝醉的意思, 5、清芬:指美德。 赏析 全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 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 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 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 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上片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 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 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 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容

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 亲爱的人。至于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 下片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 自寻开心吧。“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 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词人说得很清楚,目的是“图一醉”。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 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注释 ⑴山坡羊:词牌名。 ⑵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杜牧《阿宫殿》:“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⑶阿房:阿房宫,秦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三辅黄图》:“阿 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两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又《史记·秦始皇本纪》:“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 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赏析 骊山今西安市的东边,阿房宫当初的宫殿台基残存。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骊 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咸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 极其奢华。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 而创作了这首“骊山怀古”小令。开头三句“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 已不复存在,诗人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 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的流淌。草的萧索,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 的情感分量。 第六七句说:“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到如今,秦王朝因奢侈、残 暴而亡国的遗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了。而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 强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 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元朝统治者在夺得政权之后更奢侈挥霍无度,全然不顾国 库空虚社会经济急待调整。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灿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一条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一条内在美的主线、美的历程。 中国是一个诗乐的国度,有“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思想。在中国人思想中,文明的进程、朝代的更替是宇宙节奏的一种呈现,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活动也是一种有节奏的运动。中国的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文艺就表达了中国文化史一种有节奏的美的运动。中国的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文艺的创作在广义上讲都与音乐有关,在文字上都追求适合吟咏或歌唱的韵律,在内容上体现天地节奏和人类心音。中国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文艺,从内容和形式上既有传承又有自我独立,形成了一部中华文化美的乐章,其中“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就是这部乐章中最美妙的音符。唐诗中运转不息的生命之力和千姿百态的生命节奏;宋词里轻巧尖新的意境美学和缠绵绮靡的人生情感;元曲苍茫寥廊的宇宙意象和风流倜傥的浪子情怀;明清文艺中的色彩斑斓的人世画卷。构成中国文化史中美的旋律。 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唐代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文化自由,中外交流频繁,国力强盛,呈现出一派兴盛的辉煌局面。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唐代三百余年的历史中,诗歌特别繁荣。唐代诗歌体裁多样,风格各异,他们的作品之多、题材之广、内容之丰、技巧之精,都是空前绝后的,流传于后世的诗歌就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唐代诗歌的繁荣造就了很多伟大的诗人,唐代的诗人特别多,他们有的被后人贴上了“标签”,成为“品牌”,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怪李贺等。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表达人生悲欢的;有是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等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在形式上有五言和七言、绝句和律诗。唐代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 词,又名近体乐府、琴趣,还被称作诗余、长短句。这许多名称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并与汉乐府、唐诗等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宋之词就是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的歌词。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叫做"词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相当于现代歌曲的歌词。词是在汉乐府曲调和唐诗格律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品读诗词,与诗人心灵对话

品读诗词,与诗人心灵对话 绵阳一中毛彦薇 语文阅读理解是学生从书面文字材料中提取信息的活动,是对学生基本智能的考察,它既是一种汲取和吸收,又是复杂的心智活动;既是语言技能的活动,又是复杂的情感活动。因此,阅读理解是学生认识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的综合。这样看来,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显得十分重要。 诗词赏析是语文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令学生颇感头疼的一个环节。究其原因,重要还是学生没有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途径,把握不住阅读理解的关键,一面对诗词赏析自然四心中还无数,笔下更茫然。那么,教师归纳总结诗词赏析的方法并授之于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点关于诗词赏析的方法,与同仁们探讨:首先,应从整体上感悟诗词的内容及意境。这时应该采取“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方法,即不必逐字逐句死抠字眼儿,先把能读懂的读懂,不懂的暂时搁在一边;多读几遍后在联系上下文“猜”这些不懂的字词的含义,基本能猜出;其实,即使猜不出来也无大碍,因为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品析诗词。 比如,欧阳修的词《采桑子》中写到:“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闻。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其中“棹”、“逶迤”、“涟漪”等字词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有点影响学生对该词的整体感悟。但是,如果联系上下文来“猜”,我们会有不少收获。第一句中,从“舟”、“西湖”、不难猜出,“棹”一定是浆之类跟船有关的用具;“绿水逶迤”句中,“绿水”指西湖水,“逶迤”是用来形容水的,或者是宽阔、或者是弯曲、或者是平静,等等;“微动涟漪”句中,联系上文“不觉船移”,应该推测出:正是因为船的轻微移动,才产生了“涟漪”;再结合这两个字的偏旁均是三点水,于是很容易猜出“涟漪”应该是细小的波纹。扫清了文字障碍后,再读几遍全词,不难体会到:作者生动地描绘了舟行湖上所看到的美景,也真切地摹写湖上行舟所特有的体验,借以表达作者对优美恬静的景色的陶醉之情。 其次,应抓住诗词的名句及奇字妙词品析。每首诗词中,往往有那么一、两句脍炙人口的句子和用得特别妙的字词,这些句子、字词往往是全诗(词)的点睛之笔,意蕴深远。如果抓住这些句子、字词仔细分析,对我们进一步理解诗词内涵有很大帮助。 比如,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者将“灭绝”、“孤独”两个词语拆开来,又巧妙地嵌入前两句诗的结尾和后两句诗的开头。“灭”、“绝”二字配以“千山”、“万径”二词,起笔就为全诗营造了一种空旷、高远而又寂寥的意境;“孤”、“独”二字则紧扣前两句,仿佛是全诗“寂寥”这主旋律上的两处强音,遥为呼应,再次凸显“孤独”之感。至此,柳宗元用清峭已极的笔墨写成了寒江独钓图。而这幅“图”中,“绝”、“妙”、“孤”、“独”四个字可谓用绝了,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这四个字,对学生理解全诗有极大帮助。 又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并无多少文字上的疑难,读两遍就能了解大意,教师只需指导学生抓住妇孺皆知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略作玩味,学生们大多能迅速把握这首送别诗一洗以往同类诗酸楚的情调,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