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押题精粹试题(全国卷)

高考化学押题精粹试题(全国卷)

本卷共40题,二种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选择题21小题,非选择题19小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Ce 140

第I卷

一.选择题(21个小题)

1.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相关的

学知识,古化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A. 《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机诸药者”,这

是利用了“ KNO的氧化性”

B. 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

C.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和朴消(N&SQ)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

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D. 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矶水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QH)2CQ〕

答案:B

解析:B项中的诗句选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句诗的意思是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而不是描写碘的升华,B项错误。

2. 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高铁酸钾(K z FeO)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

B?“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C. 尽量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

D.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答案:C

解析: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被还原生成的铁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

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净水,故A项正确;光化学烟雾和臭氧空洞都与氮氧化合物

有关,故B项正确;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故C项错误;光导纤维的制作原料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项正确。

3.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B. 苯中含有碳碳双键,其性质跟乙烯相似

C. 乙烯使溴水褪色和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水层变为无色原理相同

D. (NH4)2SO浓溶液和CuSO溶液都能使蛋白质沉淀析出

答案:D

解析:聚乙烯中不存在双键,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在光照或受热的时候发生热氧老化或光氧老化,

A项错误;苯分子中无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而是介于碳碳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键,跟乙烯不

同,B项错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苯能萃取溴水

中的溴,使溴水褪色,褪色原理不相同,C项错误;(NH4)2SQ浓溶液和使蛋白质溶液发生盐

析,CuSQ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只是原理不同,都能使蛋白质沉淀析出,D项正确;

4.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图是青蒿素的结构,

A. 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0Q

B. 可用蒸馏水提取植物中的青蒿素

C. 青蒿素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反应

D. 青蒿素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立刻显蓝色,是因为分子结

构中含有酯基答案:C

解析:青蒿素分子式为G5H22Q5, A项错误;青蒿素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应用有机溶剂提取,B

项错误;青蒿素是酯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反应,C项正确;青蒿素

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是因为分子结构中含有具有氧化性的“一Q—C—”,D项

错误。

5. 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

素(结构如图)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青蒿素能发生还原反应

B. 双氢青蒿素发生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

C. 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链和酯基、醚键

D. 双氢青蒿素分子中有2个六元环和2个七元环

答案:D

解析:双氢青蒿素分子中共含有5个环,其中有3个六元环(1个六碳环、1个五碳一氧环、

1个三碳三氧环)和2个七元环(1个六碳一氧环、1个五碳二氧环)。D项错误。

6. 某有机物M

7.4 g与足量氧气反应后,所得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浓H2SQ和碱石灰的装置,

两装置分别增重9 g和17.6 g ;同温同压下,M蒸汽的密度是的37倍,则能够与钠反应放出H2的M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不考虑立体异构)()

A. 8

B.6

C.4

D.2

答案:C

则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解析: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GHwQ,能够与钠反应放出H2,贝U M属于醇,共有4种。

7. 用HQ溶液处理含NaCN的废水的反应原理为:

NaCN+tO+HO===NaHC3?NH,已知:HCN

的酸性比HCO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

B. 该反应中HbQ作还原剂

C. O.Imol ? L-1NaCN溶液中含有HCN和CN的总数为0.1 X 6.02 x 1023

D. 实验室配制NaCN溶液时,需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答案:D

解析:NaCN中Na为+1价,氮元素为-3,碳元素为+2价。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不变,A

项错误;反应中氧元素从-1价降低到-2价,所以H2O2作氧化剂,B项错误;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NaCN的物质的量,C项错误;因为HCN酸性比HbCO弱,所以实验室配制NaCN溶液时,需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防止水解,D项正确。

实验内容实验目的

A 向 1 mL 0.1mol/L NaOH 溶液中加入 2 mL 0.1mol/L CuSO 4溶液

,振汤后滴加0.5 mL匍萄糖溶液,加热未出现红色沉淀

证明葡萄糖中含有醛基

B 向 1 mL 0.2mol/L NaOH 溶液中滴入 2 滴0.1mol/L MgCl 2 溶液,产生

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

FeCl 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

K sp[Mg(OH)2] > K sp[Fe(OH) 3]

C测定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证明碳元素非金属性弱于硫

D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

口试纸不变蓝

证明溶液中无NH+

解析:生成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的氢氧化钠不足,因此与葡萄糖反应得不到红色沉淀,A项

错误;由于氢氧化钠在和氯化镁溶液反应时氢氧化钠过量,所以再加入氯化铁时一定产生红

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所以不能证明在相同温度下K Sp[Mg(OH)2] > K Sp[Fe(OH) 3] 3, B项错误;

S与C元素的最高价分别是+6价和+4价,因此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Q和Ne t CO溶液

的pH,如果后者较大可以证明非金属性S>C, C项正确;溶液中可能含有氢离子等,优先与

氢氧根离子反应,铵根离子不能反应。氨气极易溶于水,稀溶液中,铵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不加热,氨气不逸出,故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H+,D项错误。

上的同分异构体有多少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属于酯类且氯原子直接连在苯环

9.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A. 6 种

B.9 种

C.15 种

D.19 种

答案:D

解析:属于酯类说明含有酯基,则符合条件的可能是:如果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则一定 有一个是氯原子,而另外一个可以

是-OOCCH -COOCH 或-CH 2OOCH 与羟基的位置均有邻、

间、对三种,即有 9种情况;如果含有 3个取代基,则分别是-Cl 、-CH 3、-OOCH 在苯环 上的位置有10种,共计是19种。

10. X 、Y 、Z 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 r (Y)>r(X)>r(Z)

16。X 、Y 、Z 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右图所示变化,其中 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 元素位于W A 族

B. A 不能溶于B 中

C. A 和C 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B 的沸点高于C 的沸点 答案:C

解析:X 、Y 、Z 分别为 ON H, A 、B C 分别为NO HO NH 。

11. 短周期主族元素 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的原子在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

1

小, Y 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 3, ZX 2是一种储氢材料, W 与 Y 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r W > r z > r Y

B. Y 形成的离子与 W 形成的离子的电子数不可能相同

C. 化合物X a Y 、ZY 、WY 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 由X 、Y 、Z 、W 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 答案:D

1

解析: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 X 为H, Y 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 -,则应为0, W 与 Y 同主

3

族,贝y W 为S , ZM 中,H 显-1价,Z 显+2价,贝y Z 为Mg 原子半径:Mg>S>0 A 项错误; c 2■与 S 2「的电子数都是18, B 项错误;和SO 中的化学键均为共价键,

MgO 中的化学键为

离子键,C 项错误;MgSO ? 7H 2O 中M$+水解显酸性,D 项正确。 12.

短周期元素 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 与 Y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X 的最外层电

子数的2倍,Z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 X 、Y 、Z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W

的单质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W 的强

B. W 的气态氢化物比 X 的稳定

,原子序数之和为

B 和

C 均为10

C. 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 > r(X) > r(Y) > r(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