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战略性产业支撑项目简介(最终版)(DOC18页)

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战略性产业支撑项目简介(最终版)(DOC18页)
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战略性产业支撑项目简介(最终版)(DOC18页)

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战略性产业支撑项目简介

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

中共敦煌市委

敦煌市人民政府

2013·11

目录

概要 (2)

1敦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共享平台” (3)

2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项目 (4)

3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化项目 (5)

4面向甘肃省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旅游服务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应用项目 (6)

5敦煌文化雕塑博览园项目 (8)

6敦煌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 (9)

7敦煌.梵境国际文化中心 (10)

8敦煌故事——城市演艺公园项目 (10)

9敦煌.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艺术生态硅谷 (12)

概要

关于战略性产业支撑项目,做如下几点说明:

1、本《简介》的战略性产业支撑项目与《规划纲要》正文的重点项目不同,正文中的项目工程是由政府牵头规划的打基础、立长远的综合性项目,既有产业类项目,也有事业性、公益性项目,但对于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均具有战略支撑意义,将按照规划先行、量力而行、分清主次、分步实施的原则来展开。而《简介》中的产业支撑项目是敦煌市委、市政府按市场化运作招商引资、通过签约进入敦煌的产业项目,完全尊重市场规律办事,政府更多的发挥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加强政策保障、提供优质服务等作用。

2、这些项目在策划运行过程中,省文化提升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见,对不符合《规划纲要》的项目提出了整改要求。具体项目建设按正常程序和法规要求报政府及有关部门审核审批。

3、这些项目投资方向涵盖文化遗产数字化与产业化、旅游服务、文博会展、文化贸易、文化养生、文娱演艺等方面,在全国同类项目中有创新性、引领性、功能性,具有弥补空白、拉动就业、科技示范、彰显特色、差异化发展等特点,是《规划纲要》得以实施的重要产业支撑。

4、在项目实施方面,应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采取公开招标、竞争择优的方式,加快推进战略性支撑项目的招商引资和建设实施。政府应严控项目准入门槛,注重对项目整体质量水平的把控。

1敦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共享平台”

1.1背景立意

敦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共享平台”宗旨是以文化遗产保护为根本,以文化遗产传播与共享为目标,推动科技与文化相结合,构筑文化产业平台。

1.2项目主要内容

文化遗产数字化——推进文化遗产数字化,打造文化创意平台,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利用、传播与共享,推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

云端计算服务——云端计算中心是线上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共享平台的神经中枢,为文化遗产数字化在内的各种业态提供云端技术服务,同时也是全民共享的文化遗产交流与互动平台,是智慧敦煌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夏文明传承与创新体验馆——由沉浸式新媒体群构成,引领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方向,是“1313”工程建设成就与内容集中展示的平台,为丝绸之路博览会提供中心展馆。

影视投资与制作——文化遗产数字化为影视制作提供更为广阔的虚拟空间,依托强大的云计算服务中心,以特种电影为引领,如球幕、巨幕、3D、4D等,大力促进影视特效与动漫产业的发展。

版权交易——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国际化、系统化、专业化服务,实现文化遗产版权资源效益最大化。

世界文化遗产博览会——本项目融合了高新科技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生态农业,将丝路驿站、丝路文化博物馆、绿洲生态农业融为一体,构筑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博览园,形成全新的城乡一体化文化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艺术节——举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与敦煌当代艺术双年展等特色节

会活动。云端服务与体验馆为艺术节提供了超乎寻常的载体,使得全世界都在同一时刻关注敦煌,将大大提升敦煌城市的品牌形象。

2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项目

2.1背景立意

为缓解日益增长的游客对莫高窟壁画带来的巨大压力,实现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目标,解决“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难题,利用现代数字化展示手段,建设球幕影院和数字影院等演示场所,全面展示莫高窟的自然历史文化背景和洞窟实景,从而减少游客在洞窟的逗留时间,缓解旅游热潮给文物保护带来的压力,达到保护和利用双赢的目的。

2.2项目主要内容

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是由国家发改委和省发改委支持、敦煌研究院推进实施的项目。项目核心内容是有序组织游客观看体现敦煌自然历史文化背景的数字主题电影和展示洞窟壁画彩塑艺术的球幕电影,然后到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现场实地感受敦煌博大精深的佛教艺术,不仅可以提高游客参观的满意度,同时还大大缓解旅游给洞窟带来的压力。游客中心建成后,莫高窟的日接待游客量将由每日3000人提高到6000人,其游客管理模式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领先地位。

项目内容分为两个板块:一是游客中心主体建筑内的接待大厅、两座球幕影院、两座数字影院及其配套设施的管理与运行;二是包括游客从游客中心至莫高窟的往返交通服务、园林绿化与保洁服务、餐饮服务、旅游纪念品等购物服务等在内的服务内容。

有关游客中心主体建筑内的接待大厅、两座球幕影院、两座数字影院及其配套设施,由敦煌研究院所属二级部门来进行日常维护与运行管理;

敦煌研究院将专门成立股份制公司,来进行游客中心至莫高窟的往返交通、游客中心园林绿化与保洁、餐饮、旅游纪念品等在内的服务与管理。

敦煌研究院将上报省政府,整合游客中心与莫高窟的门票,实行游客中心与莫高窟参观一票制。对于企业的收益,将科学评估拟成立公司的运行成本和利润后,协商确定一定的分成比例,从门票收入中为企业分成,以保证游客中心持续健康运行。

3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化项目

3.1背景立意

为挽救古代壁画和土遗址等脆弱濒危历史文化遗产,在甘肃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依托于敦煌研究院,科技部将“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列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计划。2012年度工程中心以优秀成绩通过评估验收,并正式命名为“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目前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工程中心的成立,旨在打造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基地,保护工程技术咨询与信息服务中心,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古代壁画保护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保护技术和保护材料检测与评估基地,全面提升我国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水平。

3.2项目主要内容

国家工程中心以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创新作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方向,主要开展古代壁画保护修复材料与工艺研发、古代壁画支撑体与土遗址保护加固技术与工艺研发、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化装备研发、古代壁画与土遗址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研

发、珍贵文物数字化与展示技术研发、古代壁画及土遗址保护技术规范编制等内容的研究与技术推广。

工程中心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古代壁画保护成套技术研发与推广、土遗址保护加固成套技术研发与推广、古代壁画与土遗址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研发与推广、文物数字化存储与展示成套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等四个板块的主攻方向和高水平研发平台。

计划以四大板块的成套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为主体,引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和整合已有敦煌研究院下属企业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和甘肃恒真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以高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为主要业务的现在文化遗产保护企业,进行工程中心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同时也对省内其他文物保护方面的企业通过技术授权的方式,推广工程中心的研发成果。

工程中心顺利运转最大的效益就是抢救濒危的我国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证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合理利用,提高遗址展陈利用率,更好地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4面向甘肃省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旅游服务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应用项目

4.1背景立意

依托敦煌研究院在文物数字化保护积累的科研成果,联合高校、企业等,针对甘肃全境内的文化遗产分布散、数量多、区域跨度大而导致的文化旅游信息孤立甚至匮乏、旅游服务模式单一等制约文化发展的瓶颈问题,首先逐步实现全省石窟寺、墓葬、大遗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物遗产等数字化保护,获取数字化资源并建立分类数据库。利用数字化资源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视频、音频、动漫等多媒体技术手段,盘活甘肃省内遗址文化旅游资本,进一步提升我省文化产业化水平,提升文

化旅游品牌,引领文化产业发展,预期能产生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培养一批文化旅游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4.2项目主要内容

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采集与加工——针对石窟寺(如敦煌、凉州、陇中、陇南、陇东)、大遗址(如嘉峪关、阳关、玉门关、天水大地湾遗址、许三湾城及墓群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如宕昌哈达铺镇、榆中青城镇、金崖镇、永登连城镇等)、红色文化景点进行现有数字化资源的收集整理、价值挖掘;并对莫高窟、榆林窟、东千佛洞、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等石窟寺、墓葬的壁画,利用成熟的壁画数字化方法进行高精度数据采集;选择具有代表的石窟寺塑像做三维重建数据采集;针对天水麦积山石窟、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等50多处文化遗产地进行虚拟漫游数字化采集。

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与文化地图构建——构建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空间数据库,实现景观建模及可视化、石窟文物建模及可视化、虚拟仿真显示驱动等面向具体应用场景的三维建模和可视化支撑;构建甘肃文化遗产的文化地图,支持旅游产品设计、遗产地介绍、游客动态统计以及遗产地周边吃住行的信息等。

文化遗产展示系统构建——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展示系统;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展示基础服务支撑子系统。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文件压缩、传输、处理、实时浏览等功能。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地理信息系统浏览、路径查询等服务功能;开发产品规划设计服务支撑子系统;构建文化旅游移动终端的展示系统;构建文化旅游现场展示软硬件系统,提供用户个性和的灵活的交互手段和交互方式。

产业化示范应用——开发“掌上丝绸之路”甘肃段智慧旅游应用和网上“丝绸之路”甘肃段数字旅游网站,提供以360度全景的虚拟参观;开发现场互动系统,以体感互动的方式体验3D效果的甘肃文化旅游景点;针对甘肃境内的石窟寺、墓葬、大遗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红色文化景区等四个方面,制作一系列文化旅游典型内容。推进文博衍生产品制作,

开发出各类蕴含历史文化的艺术品与旅游纪念品,如石窟彩塑3D打印模型。系统应用部署与产业化运营,将上述构建的应用系统进行部署,其中网络化的系统集中部署在敦煌研究院,现场展示系统可以部署在兰州、敦煌、嘉峪关的机场与火车站,以及甘肃省内的酒店、博物馆、重点景点内。根据文化旅游的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的产业,进行产业化运营。

5敦煌文化雕塑博览园项目

5.1背景立意

园区打破传统景区被动式观赏与体验项目单一的运营模式,着力营造集聚敦煌文化和丝路文化特色的创意主题乐园,并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

5.2项目主要内容

敦煌文化雕塑博览园,作为北京慕真羽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实现旅游升级而精心打造的实体项目,以公司与敦煌市政府签署的《敦煌文化包装战略合作协议》(2010年)为基础合作框架,是以丝绸之路文化为创意主题的全国首家数字化景区。

敦煌文化雕塑博览园,将敦煌文化的复原式体验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园区共分三大板块:主题雕塑区、月牙宝藏馆及特色文化消费配套区,并形成僧侣之旅、商旅之路、使节之路三条路线。全新的AR高科技应用,实现了游客与雕塑景观的完美互动。虚拟全息三维动画交互技术,首次将敦煌壁画以虚实景相结合、声光电相结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大型实景投影演出震撼上演“复活的壁画”。

目前,园区自主研发的敦煌主题产品共有4个体系160余品类,今后,将打造敦煌生活方式产品系列、敦煌文化奢侈品系列共计300余种产品。整个景区寓教于乐,联合一站式购物,打造敦煌全新的旅游平台。

雕塑园景区日前与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管理机构——月牙泉管理处已达成共识,双方成立合资开发公司,对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进行全面一体化开发、包装和运营,并确定首期开发主题为“一见钟情,海枯石烂”,结合卫视媒体、主题活动、集体旅行三大平台,推出新的爱恋主题品牌。

敦煌文化雕塑博览园实体旅游景区,已于2013年4月30日建设完工,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营。项目二期,将建立网络虚拟景区和电子商务平台。项目三期,将开设覆盖全国的敦煌文化品牌专营店,最终以雕塑园景区作为总部实体,建立以文化体验、主题活动、产品消费为三大核心的线上线下综合运营体系,全力打造当代全新概念的文化产业新模式。

6敦煌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

6.1背景立意

敦煌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以广义艺术品、艺术品衍生品以及金融化艺术品的交易为核心业务,构建线上线下交易平台。

6.2项目主要内容

交易中心的具体运营,将采取国际惯例的会员制运营体系,并由国内具有15年各类交易所运营管理经验的一流团队(深圳交易所初创团队)直接负责经营。

在业务上采用线下鉴定估值与线上询价竞价,现场实物展示与网上全息预览相结合的立体交易运营模式,最大限度地联合国内外文化艺术产业投资基金、艺术品信托、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艺术品收藏机构、民间收藏家等共同参与市场建设,积极推动市场发展。

交易中心网上交易平台将在挂牌之初同期开通,提供数据查询、鉴定评估、在线竞价、委托交易等四项分类服务以及国际交易平台联网。

7敦煌·梵境国际文化中心

7.1背景立意

敦煌·梵境国际文化中心,依托敦煌深厚的佛文化底蕴、高度的文化包容精神和广泛的品牌效应,打造中国西部地区顶级禅修生活疗养品牌和佛文化研修体验基地,是集佛文化景观、佛文化休闲和禅修养生于一体的高端综合旅游项目。

7.2项目主要内容

邀请全球知名的建筑大师,以及众多禅修养生领域学术专家、佛教造像艺术研究专家共同参与项目规划设计与建设,分为地上建筑、地下建筑两部分。地上建筑由佛龛带、《复活的壁画》舞剧剧场和中心坛组成,并配套温泉酒店、接待中心、停车场、办公区、员工住宿区、供电和给排水等相应设施。地下建筑由壁画长廊、地下禅修空间、《大敦煌》民族交响乐厅组成。

依据不同游客的实际情况,设置为期7~30天不等的禅修生活周期,配合中心提供的金刚修行法和菩萨修行法两套禅修体验内容。同时还将引进瑞士静港独特的水疗和抗衰老治疗技术,以及国内顶尖的政道干细胞研究医疗团队,依托敦煌丰富的沙资源开发的沙疗技术和敦煌独有的医疗温泉资源,为每一位禅修者提供全面的休闲理疗服务。

8敦煌故事——城市演艺公园项目

8.1背景立意

本项目旨在依靠高水平的创意策划,通过文化、科技、旅游的完美融

合,实现敦煌从浅表性观光旅游向休闲式、体验型旅游的跨越式发展。项目不仅统筹兼顾了旅游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且对于弘扬敦煌深厚的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8.2项目主要内容

项目主要包含主题剧场、休闲娱乐、特色餐饮、体验购物、度假酒店、会议展览、艺术家工作室、文化公园八个功能版块:

主题剧场(Theater):深度挖掘敦煌的文化精髓,以深入浅出的手法,向游客观众做全面介绍。通过创新的观演空间与表演形式,让游客在声光电科技的强体验中,感受一次心灵的震撼和感悟,从而实现对敦煌独特的世界文化遗产充分了解和深度体验,最终产生对敦煌文化的敬仰和保护。

休闲娱乐(Leisure):以西域风情为背景,打造一个具有嘉年华式氛围的休闲娱乐场所。主题酒吧和露天表演令游客流连忘返,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晚上。

特色餐饮(Dining):提升当地优质餐饮的服务水平,适度引入其他地方特色餐饮。

体验购物(Shopping):以四大文明为背景的风情街区,除了销售敦煌特产和艺术精品外,适度引进品牌特卖商店,满足游客度假购物的需要。

度假酒店(Accommodation):针对现代游客的度假需要,建设具有西域特色的,设施齐全的主题式度假酒店。而配套的高档餐饮,可成为敦煌市民的宴请场所。

会议展览(Exhibition):打造国际化、高标准、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高端会议设施。

艺术家工作室(Workshop):打造极具个性的艺术家街区,以敦煌的艺术文化底蕴聚集艺术家到此进行艺术创作;同时可进行家庭式的高端定制,游客可以带着孩子到此进行艺术启蒙和探险体验,感染艺术家的气质,激发孩子的艺术潜力,同时也将成为敦煌市民举行婚礼的最佳场所。

文化公园(Park):公园是整个项目的公共区域,设有城市客厅可以作政务接待和展示敦煌城市形象之用,也可以作为敦煌市民假日休闲的场所。

9敦煌·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艺术生态硅谷

9.1背景立意

本项目以绿色科技为发展理念,创造一座充满魅力与活力的现代化、智慧型、多功能的绿色生态环保国际文化艺术生态硅谷,所有建筑设施均于地面向地下延伸,采用当代最新低排碳生态技术形成新的绿洲世界,与古代敦煌遗址在环境、艺术、氛围形成巨大差别,为人们提供走近历史、亲近自然、领略艺术魅力的博物馆、剧院、美术馆、研究院、丝绸之路影视拍摄基地、康复养生休闲空间等,充分体现现代化文化设施与田园风光的和谐统一。

9.2项目主要内容

博物馆聚落。1、博物馆:(1)、敦煌世界艺术博物馆;(2)、流失海外莫高窟遗书回归敦煌博物馆;(3)、赵以雄、耿玉琨三十年丝路画行博物馆;(4)、敦煌中国元青花及历代瓷器精品博物馆;(5)、敦煌中国青铜器、铜印、铜镜博物馆;(6)、敦煌莫高窟音乐博物馆;(7)、敦煌莫高窟舞蹈艺术博物馆;(8)、敦煌莫高窟服饰艺术博物馆;(9)、敦煌莫高窟美术博物馆;(10)、敦煌汉简博物馆。2、敦煌文化创意大厦。3、建设数字敦煌学术与产业平台,敦煌旅游行业RFID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关联动漫游戏产业园基地和示范园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各项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建立在云计算技术框架上。4、打造“敦煌艺术&建筑双年展”。

丝绸之路文化演艺产业集群。(1)建设丝路花雨艺术剧院、丝路花雨艺术博物馆、丝路花雨演艺学院。(2)举办“敦煌?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艺术节”及演出交易会。(3)打造”敦煌?丝绸之路时尚创意中心”。(4)举办”敦煌?丝绸之路文化多样性全球高峰论坛”。(5)敦煌莫高窟传奇酒店。

建设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内容的影视拍摄基地。举办“敦煌?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内容有敦煌?丝绸之路国际电影展映、敦煌?丝绸之路中外电影

合作论坛、敦煌?丝绸之路国际纪录片论坛、敦煌?丝绸之路CCTV电影频道传媒大奖。

战略性产业支撑项目一览表

14

文化旅游产业现状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最好的载体。没有文化,景区的生命力是不可能长久。只有将旅游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大旅游中有机融入大文化,将文化思想、文化意识、文化理念、文化内涵和文化手段始终贯穿于旅游开发与建设的全过程,做到文化和旅游的全面对接、全面融合、全面整合,促进传统的文化、旅游产业升级,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互利互惠,实惠文化兴盛、旅游强盛的最终目的。 一、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现状 1.旅游发展理念不断创新。2008年年底,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工作会议”。会议全方位提出了文化与旅游两个新兴产业互促的原则、目标、战略和重点工作等,必将推动云南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云南省旅游发展理念的提升为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互动,对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南是文化、旅游资源集聚区,但同时又是自然生态和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脆弱区,一经破坏就难以恢复。发展和谐旅游凸显了旅游与文化的利益相关性、共生和谐性,要求以科学开发促进合理保护,以合理保护推动科学开发,使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 2.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传承。云南是中国民族成份

最多的省份,在全国56种民族中,云南就有52种。其中,人口超过5 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种,人口数为一千多万人,占当年全省总人口数近40%,特别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15种少数民族世居云南,是云南特有的民族。各民族的语言、建筑、服饰、歌舞和节庆等文化精彩纷呈,堪称“民族文化大观园”。多年以来,云南省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把全省的文化产业做得很红火。云南省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弘扬优良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培育打造了一大批民族文化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以民族工艺、歌舞、节日、服饰、饮食、医药等为主的民族文化产业。如早期大理白族的《五朵金花》,近年来有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还有楚雄彝族的《太阳女》,西双版纳傣族的《勐巴娜西》,大理白族的《蝴蝶之梦》和世博吉鑫园《吉鑫宴舞》等为代表的旅游演艺产品,享誉国内外。云南民族文化已走向世界,不仅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展示了云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云南旅游的形象品牌。 3.文化旅游品牌初具规模。旅游业是一项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现代产业,旅游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文化的竞争、品牌的竞争。除了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文化和旅游互动的蓬勃发展外,2008年,云南省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互动中,印象最深的是楚雄、腾冲、旅游小镇的文化和旅游互动。对于楚雄的旅游发展,楚雄先后推出恐龙谷和

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一、中国文化演艺产业有望成为继电影产业之后的下一个爆发性行业 从整体文化产业来看,根据美日等发达国家经验,在人均GDP 达到3000美元之后,文化产业消费需求有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人均GDP迈过3万美元之后才有所放缓。2012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6100美元以上,目前正是文化消费需求快速释放的过程。 文化行业的快速增长已经在电影产业得到了验证。与电影行业一样,演艺行业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演艺产业的规模大,产业集聚化程度高。 国外演艺市场一般都集中在特定的区域,剧场密集的分布创造出相互烘托、相互宣传、相互刺激的气氛,扩大了观众的整体数量。密集的剧场分布形成一个剧场群落,对于培养戏剧观众和戏剧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带动了旅游、饭店、购物、交通等周边行业的快速发展。 国外演艺市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众所周知的纽约百老汇聚集了时代广场附近12个街区以内的39家剧院共计47962座,有100多个舞蹈团、近60个音乐团体常驻于百老汇剧院区

进行演出,年票房直接收入为12亿美元左右,间接经济效益在43亿美元左右,相比之下,整个北美的电影票房收入也只有100亿美元。 与电影相比,演艺市场呈现更加小众化、消费高端化的特点,但是中国的演艺产业也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1、民众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对户外娱乐消费升级的需求; 2、政府政策对文化演出市场和民营经济的支持; 3、演艺人才队伍的繁荣发展; 4、演艺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将会快速提升。 中国的演艺市场正在进入爆发性的发展阶段,目前是最佳的抢占市场战略发展阶段。 二、旅游行业是成长型的朝阳产业,“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的模式最有竞争优势 旅游产业是消费升级最核心的产业之一,是典型的成长型朝阳产业。2013年,尽管遭遇政务消费减少、禽流感疫情和国外游客减少的不利环境影响,我国的旅游行业依然实现高于GDP的增长水平。 在“三公”经费压缩的背景下,国内旅游仍然实现较好发展,说明大众消费是国内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此外,出境旅游较快发展,境外消费大幅增长。

最新关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doc

最新关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 告_调研报告 为充分了解我县文化发展特色资源,找准制约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近期,县政协组成工作调研组,深入相关文化院团、文化企业、旅游景区、学校,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全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文化特点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高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县境内有田野文物保护点16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骆驼城古遗址、许三湾古城遗址及墓群、汉明长城),省级4处,县级保护文物47处。骆驼城古遗址始建于东汉灵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距今1832年,是目前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汉唐古遗址之一。许三湾古墓葬群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密集型古墓群之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100个经典景区之一。 我县十分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按照政府主导、文旅联姻、企业经营、市场运作、依法管理、竞争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大政策引导、市场管理力度,使文化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我县现有文化事业单位4个,

即:高台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工团,在职职工44人。国有文化企业2个,即:新华书店、电影公司,现有职工10人。文化产业经营单位83家,从业人员200多人,经营面积15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约1700多万元,其中文化传媒公司2家,网吧9家,kvt娱乐场所10家,音像制品零售经营户8家,电脑打字复印43家,印刷企业3家,图书零售(出租)8家,祁连玉奇石馆2家,还有一些分散的文化产业经营户,如字画装裱、手工编织、艺术根雕、器乐制作等。总体来说,我县文化产业仍处于摸索徘徊、低层次、低水平始发阶段,规模小、结构单一,对经济的贡献率很低,XX年全县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781.3万元,占全县gdp的0.85%,除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和旅游外,其它文化产品销售、广告印刷复制业、互联网经营与娱乐、工艺美术品加工销售等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221.5万元,仅占全县gdp的0.4%,与全国2.75%和全省1.8%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为推动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我县在XX年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红色带动工程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文化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近年来,我们按照确定的目标、既定的任务,总体谋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一)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抢抓党的xx 届六中全会决定、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甘肃经济

【推荐】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word范文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 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 项目策划书怎么写呢?下面是YJBYS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文化旅游项目策 划书,希望大家喜欢。 劳山“极顶之光”黑衣壮民俗文化村旅游开发策划书【1】 一、规划主题 1、黑衣壮活态文化大全“黑衣壮”已经成为广西旅游文化的品牌,是吸引游客云集那坡的宣传亮点。 迎合文化旅游的时尚,借势造势,也必然作为本项目最为突出的卖点。 到了处处都有黑衣壮的那坡,唯有集聚“文化大全”,才具有吸引游客光 临的诱惑力。 2、壮族医药大全壮医药作为传统文化,近年有渐成保健诊疗文化热点之势。 本项目建于壮医药材GAP种植基地,与黑衣壮文化互为支撑,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壮族医药展示中心,集种植、观赏、保健、诊疗和购药之大全,追求天然、生态的健身疗养的消费新潮流,对区内外和国内外游客均有独特而巨大的 吸引力;也唯有天然、生态的“大全”,才能区别于植物园和壮医院而独具魅力。 3、桂西风光、天籁神韵依托于秀丽、典型的桂西自然风貌,山环水涌,与狮山相对,有龙山相拥,时而阳光灿烂,时而雨雾缭绕,极其奇丽神秘,也是 山水观光的佳境。 二、开发原则

(一)因地制宜原则 开发上劳山旅游资源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依靠当地固有 的资源,突出黑衣壮和壮药的特色。 (二)特色原则 利用上劳山的资源优势,开发出独具个性的黑衣壮民俗旅游产品和壮药特色,深度挖掘黑衣壮文化与壮药内容。 (三)文化原则 深度挖掘黑衣壮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多学科,如民俗学、社会学、文学、 艺术学、人类学等角度来研究黑衣壮,发掘民俗内容,丰富民俗旅游项目的文 化意蕴,让游客无论是观赏民居、观看歌舞表演、品尝风味小吃,还是参与工 艺活动,都感觉到是在享受文化。 (四)多样化原则 文化村的开发针对游客需求的多样性,开发多形式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 游客的不同需求,不仅有观光型,还有参与型、娱乐型、健身型、生态型等旅 游产品。 (五)生产性原则 文化村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应以生产为基础,旅游的开发不影响居民的正常 生产活动,同时也是满足游客对农业观光、生产民俗旅游的需求,壮药的生产、研究与旅游开发相协调。 三、性质与定位 (一)项目性质 文化村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黑衣壮和壮药为特色,突出黑衣壮民俗 风情和壮药健身保健,以黑衣壮民俗风情体验和休闲健身为主要功能的特色民 俗文化旅游村。 (二)形象定位

丽江旅游现状及对策分析

丽江旅游现状及对策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上的消费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受欢迎,而精神上的放松成为了人们的一个追求,于是旅游业作为一种放松与陶冶自我的行业开始兴起,但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丽江旅游业现状 近年来,丽江的旅游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内外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据旅游主管部门统计2009年1至10月,丽江接待海内外游客638.63万人次,同比增长22.47%,其中海外游客44.1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国内游客594.52万人次,同比增长23 %。旅游业总收入72.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4779.05万美元,同比增长17.92%,国内旅游收入62.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1%。丽江已经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身份的旅游热点城市,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丽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爱。丽江也因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接待地。首先,旅游业带来的正面影响是不容否认的,如: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了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等。其次。正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利弊的两重性一样,旅游活动的开展,在促进传统文化复兴的同时,也给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旅游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较之对自然环境的影

响更为广泛、更加深入,进而将影响到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受到我们的更多关注。 丽江开发过程中问题 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游人超负荷的活动以及各种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破坏。如游人过量所造成的三废污染,折木损花等,都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2、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在保护区修建宾馆等服务设施,由于工程大,占地面积也大,必然要破坏周围一些景物。保护区内修建道路,需要大量土石方,也将破坏道路两侧的植被,而且公路一开,曲径通幽的野趣会变成车辆来往的闹市景象,失去游览观赏环境。 二.游客进入带来文化冲击 1、传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 在旅游市场上,因片面追求旅游效益,而不顾当地社会人文资源的特性,进行完全趋从于旅游者口味的运作,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族文化,将其传统的舞台艺术化、商品化是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虽然它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里,能有效刺激游客,使之产生旅游消费的作用。但它的致命弱点就是使民族传统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日益商品化。 2、生活环境及方式的改变

茶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茶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1.以茶资源相关文化为依托开展绿色生态观光游 让游客参与到茶文化旅游项目中,如体验茶风俗、欣赏茶艺表演、猜茶谜、唱茶歌、听茶戏、吃茶宴等,加深旅游者对茶文化的体验。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游客需求设专项的茶文化旅游,如茶园 生态游、茶文化保健休闲游等。可针对青少年推出以山水生态游为 主题的茶乡夏令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讲授有关茶文化知识,如茶艺、茶礼等,并让他们到茶场亲身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对中老年 旅游者,则应以休闲度假保健为主,在休闲、放松的旅游过程中, 细细品味茶的文化、内涵,体味茶的风俗、礼仪,并可让他们品尝 名茶和学习制作调配方法。 2.以茶艺表演为代表的茶文化活动 所谓“茶艺”,就是通过艺术加工,展示茶的冲、泡、饮等技艺。茶艺是茶道精神的物质载体,游人不仅可以观看技艺精湛的茶艺表演,还可以体会到其所包含的茶道精神和茶文化内涵,同时在物质 和精神上获得美的享受。自1980年杭州建立“茶人之家”以来,全 国已相继建立了北京“老舍茶馆”、“福州茶艺馆”、“青藤茶艺馆”等数百家以品茶为主旋律的茶文化活动场所。 3.以欣赏、参与特色茶俗为主题的茶俗风情游 我国有着丰富的茶俗旅游资源,如云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土家族的擂茶、傈僳族的雷响茶等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茶俗旅游 资源。参加茶都民俗风情游,旅游者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获得美的 享受,而且还能形成对生活和人生价值的体味,达到文化旅游的高 层境界。现在,黄山的绿茶探源、安溪的铁观音探源、大理的三道 茶民俗游等都非常火爆,正逐步成为我国茶文化旅游中的精品。 4.充分挖掘历史和民俗文化,提高茶文化旅游的参与性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2013年度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务外事工作委员会对**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元法的指示精神,在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的协助下,我委主动与市旅游局和市文广新局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在征求意见后,拟定了调研计划和方案。在市内调研、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又分别赴开封、洛阳、驻马店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并收集整理了国内一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成功的城市经验资料。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全国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快速、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当前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表现形式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文化创意和旅游的有机融合后形成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体验经济成熟、知识经济发展、文化和创新得到全球重视的时代背景条件下,创意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其发展前景得到了世界旅游组织、欧盟旅行委员会等有关国际组织的重视。中国的旅游业,过去的发展模式主要以景区为依托,以旅行社团队旅游为运行方式,旅游景区大体分三类:一类是自然景区,二类是近代和古代景区,三类是人造景区。但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旅游的需求也在改变。中国由点线旅游体系转变成板块旅游体系,旅游载体变成一个城市。以景区开发为主转向旅游目的地开发,这需要相关产业的配合,所以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后形成的产业---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的文化创意旅游业主要有四 。 摘节、石榴采摘节等各种节庆活动,涵盖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四种表现形式。我市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是走在前列的、是比较好的。 **是一个历史文化厚重悠久的传统城市,也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无限希望的发展中城市。近年来,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在全国找坐标、在中部求超越、在全省挑大梁”的工作思路,依托**文化积淀和工业科技基础,以重大项目带动,以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基础,积极谋划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布局,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研究制定《打造**市国家文化动漫创意中心实施方案》,结合**文化特点和资源优势,创新发展理念,重点谋划动漫业、演艺娱乐业、数字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化旅游业等文化创意产业项目46个,总投资达282.136亿元。目前,加快建设**嵩山文化产业园、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市动漫产业基地、**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着力培育登封嵩山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黄帝故里文化产业园区、石佛艺术公社文化产业园、《快乐星球》文化产业园等特色园区。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区位优势,合理规划布局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聚区。 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量每年保持13%以上的增长率,旅游总收入每年保持13.7%以上的增长率。2012年共接待游客61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将超过6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左右;旅游总收入将达到7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左右。文化创意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升**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开展“三走进,三**”活动中得到了社会上的一致好评。2013年09月省旅游局正式出台《关于旅游业支持**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把实验区建设成为以旅游业为驱动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阳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安阳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安阳市拥有丰富和较大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但是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远不适应,安阳市旅 游文化产业运行模式也不适应当前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要求。文章围绕安阳市三“阳”开泰旅游文化和旅游开发背景,对当前安阳 市旅游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建议:通过转换政府管理职能优化旅游产业环境。组建旅游景区优秀旅游管 理企业集团,实行市场化运作,整合安阳旅游资源,形成优质旅游资源运行新模式,推动安阳市旅游产业的新发展 一、安阳市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 安阳是一个古老且充满朝气的城市,她拥有3000多年的 悠久历史,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甲骨文和易经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这里 有殷墟、红旗渠、太行大峡谷、岳飞庙、菱里城等国家4A级旅 游景区;/Ix南海古人类洞穴遗址、灵泉寺、天宁寺文峰塔、宋 富寺等佛教文化遗址;二帝陵、瓦岗寨、城隍庙、袁林等历史名 人祭祀、纪念场所;马氏庄园、仓巷街明清民居等古代建筑群。 正如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所说“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 年前是帝都;中华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安阳市旅游文化产业现状 (一)旅游文化对外宣传影响力小,品牌效应没有形成 虽然安阳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优美的山水生态、耀眼 的历史名人,但是安阳市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宣传,安 阳旅游文化宣传尚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安阳旅游资源宣传领域 主要局限在安阳旅游资讯网、安阳旅游之声等地市级媒体,力 量薄弱、影响有限;同时文化宣传机制尚未建立,宣传分散性 大,例如安阳市对外宣传中,宣传部门和商务、旅游、文化、外事 等部门处于各自为战、零打碎敲阶段,没有形成宣传合力。 (二)安阳市旅游景点基础设施落后、旅游服务质量不高, “硬”、“软”件差 安阳市绝大多数旅游景点道路交通设施、通讯设施、污水 处理设施、周边环境治理等存在严重问题。例如一些旅游景点 道路年久失修,没有完善的公共交通旅游线路。缺乏精品旅游 专线;一些旅游景点标志不全、重要建筑物保护不当,破坏严 重;~些景点工作人员素质低下,服务质量不高,游客满意度 低,景区环境破坏严重In。 (三)安阳市旅游文化产业链过短 安阳市绝大多数的旅游景点主要依靠门票收入,旅游文化 产业链没有建立,旅游相关产品开发有限。游客在参观时可以 参与的项目少,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之间的整 效益较差。例如殷墟等遗址由于流传下来的历史记载过少、人物故事简单、模糊,一般游客很难深入了解和欣赏;菱里城里的

分析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

分析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当前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壮大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工业化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型,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意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我国现代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旅游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行业,旅游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在旅游产业当中,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所享受的也是旅游产业当中的文化内容。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国旅游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对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重视文化产业,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结合,从而推出不断满足当代人们需求的服务。本文就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引言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两者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现代事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迎合当代人们的需求,许多产业开始积极探索共同发展之路。近年来,伴随着创意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产业相互

交叉发展的现象不断增加,产业融合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两大新兴产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走的更远,发展的更好,就必须顺应产业融合的要求,不断推出新的业态和产品形式,开拓新的市场,走差异化竞争道路,从而获取更大的 收益。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述 随着创意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认识到创意的重要性,纷纷发展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创新为核心的一种新兴产业。这种产业着重文化形式、内容的创新,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来不断满足当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而为文化创意产业赢得市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享受也越来越高,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与我国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其在我国当前社会主要囊括了应试、动漫、传媒、表演、雕刻、广告等多个行业。新经济时代的创意产业对物质资源依赖度不高。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文化作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一大行业,文化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对我国人民有着很好的鼓舞作用。时代在发展,文化对创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文化产业对文化创造力和创造型人才有更迫切的需求。而文

文化旅游产业-未来“十三五”发展下的新亮点

文化旅游产业,未来“十三五”发展下的新亮点文旅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文化行为、体验需求(物质的、精神的)密切相关的领域。主要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伴随中国旅游业已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期,旅游市场领跑经济。 一、文旅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将使文旅产业迎来黄金时代 1、文旅产业对传统产业结构转型起推动作用。文旅产业的发展可以调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在传统服务产业中派生出新的门类,并有利于传统服务产业的升级。 2、文旅产业的发展对城市消费市场有很强的拉动能力,形成持续不断的消费热点,同时对促进就业也有积极作用。 3、文旅产业对相关产业资源整合利用、效益增值有促进作用。比如书店和咖啡馆结合而成的书吧,不仅可以整合书店和咖啡店的原有市场,也将带动两者的结合派生新的消费模式。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起航之年,对于中国旅游业发展而言,意义更加重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因而,从今年起至2020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由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的关键5年。中国文旅强化发展的时代已然到来。但中国文旅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需要提升与改进的内容,并需与城市特色和文化发展紧密结合,这亦成为中国文旅发展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 二、经济转型引发文旅产业备受商业资本追捧 当下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期,渐入大资本时代,包括汇率上升、资本外流、股市震荡、出口幅减、投资滞缓、产能过剩、新兴经济放缓、资源和环境容量逼近极限等一系列的因素促进着经济的良性发展。在外需不振、生产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结构失衡等现实倒逼机制下,中国经济亟需为未来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因而,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伴随中国大休闲时代的到来,文旅结合的产品因其业态丰富,客群明确,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处在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渐入蛰伏、寻求转型时期,文旅产业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前景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前景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前景 1、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全国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将会成为政 策制定相关部门的紧迫任务,目前我国文化旅游发展政策相对滞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研究相对薄弱,文化旅游发展的理念相对陈旧,趋于保守,通过广泛调研总结分析国内外文化旅游的实践经验和经 典案例,提出适合我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实际的文化旅游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上,文化、旅游、影视、出版、体育等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对文化旅游的具体业态及其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出台具体鼓励和扶持性的政策将会成为今后文化旅游发展政 策的重要内容,作为相对独立、特征鲜明、潜力巨大的新型旅游形态,文化旅游具有强劲发展势头,文化旅游发展政策对贯彻落实文 化强国战略,增强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振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 具有引导、调节的重要功能,这就要求加大文化旅游发展政策支持 力度,尤其是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强对文化旅 游市场和文化旅游企业的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对文化旅游特色产 业集聚区、全国文化旅游实验区,国际知名旅游演艺品牌建设,历 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文化旅游活动 品牌建设等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举措,要出台更具体的实施办法及 扶持政策细则,同时要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行业标准和评价体系,把制度理性转化为技术理性,切实推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 推动我国文化旅游向纵深发展。 3、文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的深度发展 势必带来文化的各种形态与旅游的深度结合,尤其是在高科技浪潮 之中,文化产业不断升级换代,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必然催生文化 旅游更丰富的业态,这就对深化文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客观 要求,完善和推进文化旅游发展政策,需要加快文化、旅游系统管 理体制机制改革,以使两个系统的管理工作协调一致,从现实条件 来看,地市级及以下的文广新局与旅游局的合并将会成为文化体制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新稿)

文化旅游工作汇报 近年来,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文化部门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工作发展之路,积极找准文化旅游工作发展的突破口,为文化旅游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彰显文化发展特色,取得了全面发展。 一、文化旅游工作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建县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10年来,彭阳县文化旅游业始终坚持以改善基础条件为切入点,切实加强行业管理,文化旅游工作从起步到发展,从单一到繁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全县建成了县文化广播电视综合大楼、宣传文化中心(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文化艺术中心等办公楼和栖凤山公园、怡园广场、茹河生态文化园、皇甫谧文化广场、乔家渠民俗风情园暨毛泽东长征宿营地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全县建成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3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56个农家书屋,28个村级文化室,27个农民文艺队,41个农民文化中心户;17个旅游景点。现有各类文物遗址294处,其中国保单位1处,区保单位7处,县保单位70处,有馆藏文物5200余件,已鉴定的国家一级文物9件,二、三级文物726件,是全区

典型的文物大县。又有刺绣、根雕、剪纸等10余门类2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彭阳县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2009年,我们组织编制了《彭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彭阳县任山河红色文化区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和《彭阳县杨万珍生态农业旅游区细规划设计方案》。对彭阳旅游进行了形象定位,即“生态彭阳,花果之乡”。先后编制了《小岔沟毛泽东红军长征宿营地开发项目方案》《杨万珍生态农业旅游区建设方案》《乔家渠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彭阳百里香茶园建设方案》《彭阳纸臶画项目方案》《彭阳县泥塑彩绘项目建设方案》等旅游项目方案文本,积极申报,争取旅游建设项目。注册成立了彭阳县盛达旅游开发服务公司、宁夏中铁青年旅行社彭阳分公司。积极筹集资金近80万元,对无量山石窟、古朝那遗址城墙进行了维修保护,筹资380万元,建成了皇甫谧文化广场一期工程。 另外,根据彭阳实际,我们确定了三大主题旅游品牌的开发方向。一是以“长征足迹-彭阳精神”为主题,开发以任山河战场遗址(烈士陵园)、毛泽东小岔沟和乔家渠长征宿营地等为重点的红色旅游项目;二是以“历史天空-文化之乡”为主题,开发以战国秦长城、皇甫谧故里(朝那古城)、无量山石窟和旧石器遗址等为重点的人文旅游项目;三是以“清

旅游项目计划书

旅游项目计划书 旅游项目打算书(一) 一、项目背景分析 湄州岛位于湄州湾口,东隔台湾海峡,与潮湖列岛遥遥相对。岛上绿荫蔽日,景色迷人。尤其以天后宫,俗称“妈祖庙”而着名。 相传湄州岛是海妃“天上圣母”故乡。妈祖,原名林默,是宋代巡检林愿的第六女儿,由于她心地善良,常助渔民,救人性命,一生中救了许多渔船和渔民,故渔民感其恩德,尊其为海神、神姑。宋时封圣妃、天妃,各地立庙奉祀。明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回来后奏请,称“妈祖显圣海上”,并两次奉旨到湄州岛主持御祭仪式。清朝靖海将军施琅进军台湾,亦奏称“海上获神助”。作为中国的女海神,妈祖有大海般的东方奥秘性和强大的民族凝结力。 妈祖庙后侧,有峰叠起,峭壁之上,书有“观澜”二字,苍劲有力。妈祖庙前临大海,岩岸受潮汐波纹长期侵蚀,已形成海蚀洞突,潮起潮降,波长波消,回音别绝,宛若天乐,故称“湄屿潮音”,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远望外海,山海相连,山外有山,海外有海,苍茫之间,奥秘莫测。全岛林木蓊郁,港湾众多,岸线蜿蜒,沙滩连绵,风景秀媚。环岛优质沙滩长达20多公里,可建海滨浴场;还有6千余亩防风林带,是理想的度假胜地。岛域盛产石斑鱼,乃鱼中之珍品,远销港澳。庙后岩石上,有“升天古迹”、“观澜”等石刻。庙前岩岸海床有大片辉绿岩,受风涛冲蚀,形成天然凹槽,潮汐吞吐之声,由远而近,初似管弦细响,继如钟鼓齐鸣,再若龙吟虎啸,终则象巨雷震天,骤雨泻地。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因而弛名。 旅游产业的进展必须依靠于一定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虽包罗万象,但无外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类。我国众多的旅游胜地中,有的以自然资源突出为特色,有的以人文资源突出为特色。旅游资源中的人文资源是指一具国家,一具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地域文化资源,其凝结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其中有着浓郁民族风情,地点特色和悠远的文物古迹的人文资源,其蕴藏着独特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着一具民族的文化水准,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 二、(一)国家对旅游产业开辟的政策形势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进展旅游产业,争取把中国进展成为旅游强国,目前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位居世界第7位,但与世界旅游强国还有很大差距,进展旅游业差不多成为我国一项基本产业政策。 为习惯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中国旅游业将尽快改变政府的主导地位,变政策调节为市场调节,以加速与国际旅游市场的接轨步伐。 (二)国际国内旅游业进展的趋势 1、21世纪世界旅游的进展对景区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众多旅游专家一致认为,生态、绿色、极限、人与自然、度假、文化、体育等将是以后旅游业的主题。 2、中国旅游景点的开辟将从以政府为主导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 3、旅游市场越来越呈现出细分化的特点。 (三)湄州岛景区资源开辟现状分析1、成功点(1)人文景观开辟初具规模.(2)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爱护良好(景区内的水、空气、植被等未受污染和破坏) (3)具备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在东南沿海)2、别脚点 (1)景区人文景观开辟别脚(区内不少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2)风景区运营机制需完善(国家所有国家开辟的运行模式难以习惯市场需求); (3)市场定位别明确,营销力度别够。 (四)景区旅游资源优劣势分析 1、优势

我国文化旅游业的表现形式及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文化旅游业的表现形式及市场现状分析 文化旅游业的表现形式 中投顾问在《2016-2020 年中国文化旅游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的文化创意旅游业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旅游文化演出。中国的旅游演艺活动早在20 世纪八十年代就存在于各景区和景点,主要为剧场表演和巡演。真正引起中国旅游学术界对旅游演艺的研究是从主题公园的表演项目的研究开始的。2000 年后,大型实景演出逐渐走俏,如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系列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引起巨大的轰动。第二种是旅游文化主题公园。主题公园是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建设中的热门项目,中国各城市早在八十年代就开始了主题公园的建设。目的地通过主题公园的建设,不仅可以丰富目的地旅游产品类型,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还能重塑目的地形象,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其自身的吸引力。主题公园由于其建筑和项目设计、节庆活动、文艺表演及旅游商品等无不体现着文化创意,堪称文化创意的集大成者和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典范。 第三种是旅游文化艺术园区。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艺术园区,形成了一系列以各种艺术形式为题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它们是都市旅游的一种新形式,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前来参观。它们大多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它们许多兼有旧城改造和旧城利用的性质。 艺术园区为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在丰富目的地旅游产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北京三大艺术园区中的北京798 艺术区,其所在的地方是前民主德国援建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因为园区有序的规划、便利的交通、风格独特的建筑等多方面的优势,吸引了众多艺术机构及艺术家前来租用闲置厂房

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正当时

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正当时 □陈晓霞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推动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通过现代金融要素的渗透,带动和促进各种资源优化组合、高效配置,激活文化旅游产业的活力。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更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正当时。 正视融资难题,充分认识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旅游企业是以轻资产运行的创新型企业,多以智力投资为主,拥有的主要是版权、知识产权等轻质资产。对以抵押担保为融资先决条件的传统金融机构而言,这本身就是个不小的障碍。产业特点和体制的约束,使文化旅游产业难以实现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不仅影响了中小文化旅游企业的生存发展,也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金融在引导资源配置、调节经济运行、服务经济社会,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旅游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大金融业支持文化旅游产业的力度,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与金融业的对接,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是促

进文化旅游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及竞争力的需要。 拓展业务功能,多方面满足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融资需求 拓展融“资”功能,大力发展第三方融资。通过独立于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第三方提供相关服务和信息,促进银行、社会资本与企业合作,有助于克服文化旅游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 银行可以通过设立专营机构创新业务,为发展文化旅游专业性银行积累经验;证券市场可以通过开辟上市专业通道,为文化旅游企业开展资本运作提供舞台。在财政方面,建立新兴产业扶持机制,借助产业政策引导,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文化旅游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鼓励保险机构开发以出版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为标的保险产品,创新“保险+担保+信贷”融资模式。 探索以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外资等为文化旅游产业投入模式,支持民间资本以投资、参股、兼并、收购、承包等形式,参与国有文化及旅游事业单位改制,形成投资主体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不具备上市条件的文化和旅游企业与上市公司开展合作,鼓励“壳化”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和资产重组,通过增发、配股等形式从资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一一以无锡市为例-旅游管理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一一以无锡市为例 邓斐乐 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是由人文旅游资源所开发出来的旅游业,是为满足人们的文 化旅游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部分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一个城市文化底蕴和影响力的窗口,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一、文化旅游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界定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 文化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而前往日常生活以外的文化景观所在地进行的非营利性活动。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个方面,旅游者从中可以学到他人的历史和遗产,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界定: 文化旅游产业即对一个国家和地区从历史文化中留存下来进入旅游市场的物质和精神遗产(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宗教民俗设施以及有关的风土民情、民俗礼仪等)进行开发、营销和推广的过程。 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是由人文旅游资源所开发出来的旅游业,是为满足人们的文 化旅游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部分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一个城市文化底蕴和影响力的窗口,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二)文化旅游产业是实现城市产业转型的重要助力 以文兴旅,以文促旅”成为文化旅游产业互动并进的基本模式,文化旅游产业作为

一项综合性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融大众性、亲和性、品位性、易传播性于一体,是旅游业借以“造势”、展示形象、树立品牌的有效途径。 (三)文化旅游产业是传统旅游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十五”期间乃至相当长时期内国家重点发展方向。加快文化旅游产业是优化旅游产业结构至关重要的一环,传统的观光旅游和单一的度假旅游形式已经逐步被文化旅游、休闲旅游、探险旅游所代替,其中增长最快的就是文化旅游,说明文化才是旅游价值体系的核心部分,必须凭借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来吸引旅游者,实现传统旅游产业的升级。 三、无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作为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锡自身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无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旅游产品单一、城市吸引力减弱、重复建设无序发展等问题日益突出,全市旅游产业后继乏力,形势不容乐观,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文化旅游产业定位不清,重要程度认识不足 制约无锡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产业观念、管理体制和立法缺 失。产业观念的概念泛化误区模糊了文化旅游产业特性和主体,管理体制的冲突和障碍 耽误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产业体系的建立,旅游业非独立产业地位和行业综合立法 的缺失,直接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统领作用,阻碍了无锡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 (二)文化旅游资源分散管理、保护利用水平不高 无锡文化旅游产业赖以发展的各类文化旅游资源为多部门管理,难于协调。在各种同类型上,同级别上,各文化旅游景区面临着同市其他景区的竞争;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上,灵山、電头渚、三国城三大文化旅游景区占据了无锡旅游的半壁江山,无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三)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缺失,产品创新能力不够

文化传播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pdf

一、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SWOT分析 (一)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优势 2.禹羌文化旅游资源治水有功的大禹,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其出生地一直都是历史及考古学家争论的焦点。“禹生西羌”已经得到考古界权威的确认,国家相关机构授予北川“大禹文化之乡”的称号。北川县内相关的禹迹众多,包含大禹故里、北川及禹穴沟大禹文化遗迹,建有大禹纪念馆、禹王庙,每年六月初六大禹生日,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祭拜大禹的活动。 3.地震旅游资源北川老县城完整的地震废墟遗址和唐家山堰塞湖一起构成全世界最大的现代地震遗址,大量救援遗物和遗存,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其观光和科普、教育价值在全世界具有垄断性,为研究地质构造、预防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可供游人观光,纪念亡灵。 4.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羌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北川县作为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羌文化在这里保存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羌文物在这里保存最多。打造了一个北川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修复严重受损的羌族文物,抢救灾区文物、文化典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民间文化数据库,编写羌族文化普及读本。实验区的主要地域为关内北川漩坪以上乡镇。 (二)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劣势 1.北川文化资源缺乏系统化和内生能力北川文化资源丰富,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是,众多的特色文化资源都是一个个小的单点,没有形成方向、空间、意象等相近的网络和集群,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链,因此,难以产生内生力量,难以实现空间的生产力。 2.北川文化产业没有龙头和市场北川文化资源得到了专家、学者、政府、社会的认可,但是,没有最具影响力创意文化作为龙头文化来支撑、来带动,所有的文化都是静态的,活态化程度低,因此,自然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没有市场,自然不能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更不能将文化产业化、商品化、货币化。 (三)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机遇 “5·12”地震对北川人民是一场浩劫,但却让北川一下子成为全球人人皆知、人人关注的地方。同时地震后出现的具有全球垄断性的地震城市废墟遗址资源及堰塞湖等其他的旅游资源,也为北川打造新的地震观光市场创造了非常好的机遇。 二、北川羌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一)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1.发展产业链结合自身现有的民族文化,大力开发与羌族民俗文化相关的周边产业链,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民族文化周边产业共同繁荣的产业链,打造整体品牌,创造规模效益。既无形中宣扬了羌族的民族文化,同时也为北川旅游业增添了有灵魂作用的核心文化,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 2.将文化创意变成文化产品,实现文化北川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以北川文化和民俗特色风情为内涵,涵盖文化会展、文化培训、演艺娱乐、艺术创意、动漫游戏、文化休闲旅游等领域。扩大和提升文化大援建,增加两家有创意实力的文化企业投资北川文化市场,并向一线城市乃至国际市场扩展辐射,建设文化北川。 (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1.发挥药王谷景区、九皇山景区位于九环精品旅游线上的地理区位优势及优美的自然生态、优越的气候条件,构建九环线北川段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旅游线。 2.将新老县城及唐家山堰塞湖一线打造成为以地震大爱文化为主题的纪念、缅怀旅游线。 3.充分利用禹里——小寨子沟沿线的自然风光及禹羌文化特色,打造禹羌文化体验区和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构建古羌文化旅游走廊。 (三)加快旅游产业要素建设 1.大幅度提升旅游交通水平。打造新老县城的主题景观大道。按照分段、分主题展示北川形象的要求,完成新老县城道路沿线绿化、亮化、美化和旅游标识标牌建设;打通青叠路,完成新县城及全县各主要道路沿线、重要节点旅游导视系统和景观小品的设计安装。 2.设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依托北川原生态的物产资源,吸纳禹羌文化、红色文化、大爱文化等元素,结合特殊的地震题材,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尤其是重点开发地震纪念品、羌绣文化纪念品、影像印刷品;利用我县丰富的土特产品,民间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结合现代创意思维,开发西羌水磨漆、山核桃工艺品、古羌茶叶等独具北川特色的旅游商品,使购物旅游开发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启动“旅游提升计划”一是研究制定北川旅游产业整体包装策划方案,打造精品旅游品牌;二是推出宣传准确,有吸引力、影响力、涵盖面广、朗朗上口的旅游宣传语(如:大禹故里,中国羌城);三是拍摄制作一部高品位、有震撼力、短而精的旅游宣传广告片;四是在川内交通干线醒目位置设置大型户外旅游宣传广告牌,包括成渝路、成绵路、辽宁大道、“九黄”环线、山东大道等;五是充分利用网络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加强网络宣传;六是坚持举办一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