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和冷轧的区别

热轧和冷轧的区别
热轧和冷轧的区别

冷轧的定义是再结晶下的轧制,但一般理解为使用常温轧制材料的轧制.铝冷轧分为板轧和箔轧.厚度在0.15~以上的称为板,0.15~以下的称为箔.欧美多采用

3~6台连续式轧机作为冷轧设备

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由于不进行加热,所以不存在热轧常出现的麻点和氧化铁皮等缺陷,表面质量好、光洁度高。而且冷轧产品的尺寸精度高,产品的性能和组织能满足一些特殊的使用要求,如电磁性能、深冲性能等。

规格:厚度为0.2-4mm,宽度为600-2 000mm,钢板长度为1 200-6 000mm。

牌号:Q195A-Q235A、Q195AF-Q235AF、Q295A(B)-Q345 A(B);SPCC、SPCD、SPCE、ST12-15;DC01-06

性能:主要采用低碳钢牌号,要求具有良好的冷弯和焊接性能,以及一定的冲压性能。

应用领域冷轧板带用途很广,如汽车制造、电气产品、机车车辆、航空、精密仪表、食品罐头等。

冷轧薄钢板是普通碳素结构钢冷轧板的简称,也称冷轧板,俗称冷板,有时会被误写成冷扎板。冷板是由普通碳素结构钢热轧钢带,经过进一步冷轧制成厚度小于4mm的钢板。由于在常温下轧制,不产生氧化铁皮,因此,冷板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再加之退火处理,其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都优于热轧薄钢板,在许多领域里,特别是家电制造领域,已逐渐用它取代热轧薄钢板。

适用牌号:Q195、Q215、Q235、Q275;SPCC(日本牌号);ST12(德国牌号)

符号:1、Q—普通碳素结构钢屈服点(极限)的代号,它是“屈”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小写;195、215、235、255、275—分别表示它们屈服点(极限)的数值,单位:兆帕MPa(N/mm2);由于Q235钢的强度、塑性、韧性和焊接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在普通碳素结构钢中属最好,能较好地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所以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2、S-钢(Steel)、P-板(Plate)、C-冷轧(cold)、第四位C-普通级(common)。

3、ST-钢(Steel)、12-普通级冷轧薄钢板、

标记:尺寸精度—尺寸—钢板品种标准

冷轧钢板:钢号—技术条件标准

标记示例:B-0.57501500-GB708-88;钢板、标准号Q/BQB402,牌号SPCC,热处理状态退火+平整(S),表央加工状态为麻面D,表面质量为FB级的切边(切边EC,不切边EM)钢板、厚度0.5mm,B级精度,宽度1000mm,A级精度,长度2000mm,A级精度,不平度精度为PF.A,则标记为:钢板ECQ/BQB 402-SPCC-SD-FB/(0.51000A2000A-PF.A);

冷轧钢板:Q225-GB912-89

主要产地有:宝钢、鞍钢、本钢、武钢、邯钢、包钢、唐钢、涟钢、济钢等

冷轧普通薄钢板:由普通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结构钢冷轧制成。冷轧板表面质量较好。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对其要求要保证冷弯和杯试验合格,常用于汽车等行业和镀层板的原料。

冷轧优质薄钢板:主要包括各种优质钢冷轧薄板,最常用的是碳素结构钢板,尤其是深冲压用冷轧薄钢板,是由低碳优质钢08Al冷轧的薄板,钢板按表面质量分为三组;Ⅰ、Ⅱ、Ⅲ,分别表示特别高级、高级、较高的精整表面,按拉延级别分为ZF、HF、F级(代表用于冲制拉延最复杂、很复杂、复杂的零件),根据钢板厚度允许偏差,又分为A、B两级精度、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工业。

冷轧钢板,表面光洁,加工优良,用于汽车、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以及产业设备、各种建筑材料。随着经济发展,冷轧钢板已被称为现代社会的必须材料。冷轧产品的分类:热轧酸洗、轧硬卷、普通冷轧、镀锌(电镀锌、耐指纹、热镀锌)、镀铝锌、电镀锡、彩涂、电工钢(矽钢片)等。

1、热轧酸洗:

2、冷硬卷:在常温下,对热轧酸洗卷进行连续轧制。

产品特点:因为没有经过退火处理,其硬度很高(HRB大于90),机械加工性能极差,只能进行简单的有方向性的小于90度的折弯加工(垂直于卷取方向)。冷轧种类(1)退火后加工成普通冷轧;(2)有退火前处理装置的镀锌机组加工镀锌;(3)基本不需要加工的面板。

常用钢号CDCM - SPCC(SPCD、SPCE、ST12、ST13、ST14、BLC、BLD、BUSD、BUFD、BSUFD等),但其性能基本相同。

3、普通冷轧;

4、镀锌;

5、镀铝锌:是采用连续熔融镀层工艺把55%的铝和43.4%的锌及1.6%的硅镀覆到钢板表面。产品特点:(1)有良好的耐久性,与镀锌钢板相比寿命更长;(2)有良好的耐热性,与镀锌钢板相比在高温下更不容易变色;(3)具有良好的热反射性;(4)具有银白色的华丽表面;(5)具有与镀锌钢板相近的加工性能和喷涂性能;(6)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应用范围:要求很高的在用镀锌板的行业。

6、电镀锡(马口铁):采用弗罗斯坦式不溶性阳极电镀锡工艺加工。

7、彩涂;8、电工钢(矽钢片)。

冷轧板用途、技术指标、性能及规格

冷轧板具有良好的性能,即通过冷轧,可以得到厚度更薄、精度更高的冷轧带钢和钢板,平直度高、表面光洁度高、冷轧板表面清洁光亮、易于进行涂镀加工、品种多,用途广,同时具有冲压性能高和不时效、屈服点低的特点,所以冷轧板具广泛的用途,主要应用于汽车、印制铁桶、建筑、建材、自行车等行业,同时还是生产有机涂层钢板的最佳选材。

冷轧板技术指标、性能、规格一览表

1450mm冷轧薄板

品名执行标准标准号牌号规格

冷轧卷GB GB11253-89 SPCC*ST12*SPCC-SB*SPCC-B* ST12-SD*ST12-SB*ST12-B*Q195 0.20-1.2*800-1250

冷轧板GB GB11253-89 SPCC*ST12*SPCC-SB*SPCC-B* ST12-SD*ST12-SB*ST12-B*Q195 0.20-1.2*800-1250*(1600-2500)

1450mm冷轧薄板的牌号及用途

品种标准号种类牌号用途和特点

冷轧薄板GB700-88轧硬卷SPCC-1B屈服点低、冲压可塑性区广、形状稳定性好光亮退火软板SPCC-SD屈服点低、冲压可塑性区广、形状稳定性好

冷轧深冲钢带SPCD冲压性能更好、且不宜产生滑移线

冷轧超深冲钢带SPCE优良的冲压成型性能、可减少冲压道次

中宽冷轧板

一般用或冲压用

规格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180o 冷弯d=0搪

规格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

<0.60mm — 275-440 28完好、无裂纹<0.40mm ≤210 275-380 ≥33

0.60-1.00mm — 275-440 30完好、无裂纹0.40-0.60mm ≤210 275-380 ≥34

1.00-1.60mm — 275-440 32完好、无裂纹0.60-1.00mm ≤210 275-380 ≥36 1.60-

2.00mm — 275-440 34完好、无裂纹1.00-1.60mm ≤210 275-380

≥371.60-2.00mm ≤210 275-380 38

热轧

百科名片

热轧板热轧板,即热轧钢板和钢带,俗称热板,通常也会把轧写成扎字,如热扎板,但都是指的同一种热轧板。指宽度大于或等于600mm,厚度为0.35-200mm的

钢板和厚度为1.2-25mm的钢带。

1.产品分类

2.主要产品目录[隐藏]

热轧板定义:尺寸规格:热轧钢板与冷轧钢板区别

热轧卷板定义:尺寸规格:热轧钢板与冷轧钢板区别

热轧卷板 1.产品分类 2.主要产品

热轧板

标准:中国GB/T709-1988 分类和代号:按边缘状态分:切边Q 不切边BQ 按轧制精度分:较高精度 A 普通精度 B

定义:钢板是平板状,矩形的,可直接轧制或由宽钢带剪切而成。

钢带是指成卷交货,宽度不小于或等于600mm的宽钢带。

尺寸规格:钢板尺寸应符合表《热轧钢板的尺寸规格(摘自GB/T709-1988)》的规定。钢带尺寸应符合表《热轧钢带的尺寸规格(摘自GB/T709-1988)》的规定。钢板宽度也可为50mm或10mm倍数的任何尺寸。

钢板长度为100mm或50mm倍数的任何尺寸,但厚度小于等于4mm钢板的最小长度不得小于1.2m,厚度大于4mm钢板的最小长度不得小于2m。

根据需要要求,厚度小于30mm的钢板,厚度间隔可为0.5mm。

根据需要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以供应其他尺寸的钢板和钢带。

注:表中规定的不平度只适用于屈服点下限不超过460N/mm2的钢板,屈服点超过的以及进行调质的钢板,其不平度的最大值为表中规定的1.5倍。

钢带的镰刀弯每米不得大于3mm。

切边钢板应切成直角,切斜和镰刀位不得使钢板长度和宽度小于公称尺寸,并须保证订货公称尺寸的最小矩形。钢带应卷成卷。

重量:钢板和钢带按实际重量或理论重量交货。理论重量计算钢的秘密,碳素钢为7.85g/cm3。其他钢种按相应标准的规定。W=7.85 X b式中b为厚度。

热轧钢板与冷轧钢板区别

热轧钢板含碳量可比冷轧钢板略高些。在成份相持不大的情况下密度是一样的。但如果成份相差悬殊,如不锈钢不论冷轧、热轧钢板密度都在7.9g/cm3左右。具体还要看成份,热轧钢板只是延展性更好,钢材同样受到压力作用。

热轧钢板分为结构钢、低碳钢、焊瓶钢,接着再根据各种钢材查找你所需要的钢材,在查特定的钢材的密度和成分。

热轧钢板硬度低,加工容易,延展性能好。

冷轧板硬度高,加工相对困难些,但是不易变形,强度较高。

热轧钢板强度相对较低,表面质量差点(有氧化\光洁度低),但塑性好,一般为中厚板、冷轧板、强度高、硬度高、表面光洁度高、一般为薄板,可以作为冲压用板。

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的生产工艺不同。热轧钢板是在高温下轧制而成,冷轧是在常温下炸至。一般来说,冷轧钢板具有更好的强度,热轧钢板具有更好的延性。冷轧的一般厚度比较小,热轧的可以有较大的厚度。冷轧钢板的表面质量、外观、尺寸精度均优于热轧板,且其产品厚度右轧薄至0.18mm左右,因此比较受欢迎。对于产品的验收,可以请专业人士进行。

热轧钢板,机械性能远不及冷加工,也次于锻造加工,但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冷轧钢板由于有一定程度的加工硬化,韧性低,但能达到较好的屈强比,用来冷弯弹簧片等零件,同时由于屈服点较靠近抗拉强度,所以使用过程中对危险没有预见性,在载荷超过许用载荷时容易发生事故。

1)冷板采用冷扎加工表面无氧化皮,质量好。热轧钢板采用热扎加工表面有氧化皮,板厚有下差。

2)热轧钢板韧性和表面平整性差,价格较低,而冷轧板的伸展性好,有韧性,但是价格较贵。

3)轧制分为冷轧和热轧钢板,以再结晶温度为区分点。

4)冷轧:冷轧一般用于生产带材,其轧速较高。热轧钢板:热轧的温度与锻造的温度

5)不电镀的热扎钢板表面成黑褐色,不电镀的冷扎板表面是灰色,电镀后可从表面的光滑程度来区分,冷扎板的光滑度高于热扎钢板。

热轧卷板

是以板坯(主要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带钢。

热轧板卷从精轧最后一架轧机出来的热钢带通过层流冷却至设定温度,由卷取机卷成钢带卷,冷却后的钢带卷,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经过不同的精整作业线(平整、矫直、横切或纵切、检验、称重、包装及标志等)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带产品。

简单点儿来说,一块钢坯在加热后(就是电视里那种烧的红红的发烫的钢块)精过几道轧制,再切边,矫正成为钢板,这种叫热轧。

由于热连轧钢板产品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及良好的可焊接性等优良性能,因而北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桥梁、建筑、机械、压力容器等制造行业。

随着热轧尺寸精度、板形、表面质量等控制新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新产品的不断问世,热连轧钢板、带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在市场上具有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产品分类热连轧钢板产品包括钢带(卷)及有其剪切而成的钢板。而钢带(卷)可以分为直发卷及精整卷(分卷、平整卷及纵切卷)。

主要产品热连轧按其材质、性能的不同可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合金钢。按其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冷成型用钢、结构钢、汽车结构钢、耐腐蚀结构用钢、机械结构用钢、焊接气瓶及压力容器用钢、管线用钢等。

混批支持混批,[1000]元以上起批或者 [10]千克以上起批

①支持混款批,500元或1000元可以混批;材料混批:特殊钢,冷作钢,热作钢,钨钢,高速钢,合金钢,易切铁,铝合金,冷热轧钢,耐热钢,碳结构钢,塑胶模具钢,压铸模具钢,马口铁,不锈钢,合金工具钢,碳素工具钢,中厚板,镀锌板,铜合金,铍铜,红铜,黄铜,锡青铜,磷青铜,铝青铜,钨铜,银铜,铬

铜,白铜,铸造铝合金,工业铝,纯铝,纯铁,钢材,高温合金,因瓦合金,殷钢,不锈铁,耐腐蚀,油淬火弹黄钢,弹黄钢丝,轴承钢,合金结构钢,银钢枝,生钢刀板,白钢,冷拉钢,方钢,圆钢,镜面模具钢,机械用钢,锚链用钢,不锈轴承钢,工具钢,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调质钢,粉末钢,铬钢,铍钴铜,杯士铜,紫铜,无氧铜,优特钢等...

②牌号任选,1000元以上起批或者 10千克以上起批

数量不同;价格不同,数量越大;价格越优惠。

可按客户要求代为剪板、分条。

板在一张以上、卷带在10公斤以上、棒在一条以上可以任选混批。

!什么是混批?

混批是指不限产品的种类和样式,买家只要采购总价(或总量)达到或高于设置金额(或数量)即可享受批发价格。

热轧和冷轧都是型钢或钢板成型的工序,它们对钢材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钢的轧制主要以热轧为主,冷轧只用于生产小号型钢和薄板。

一.热轧

优点:可以破坏钢锭的铸造组织,细化钢材的晶粒,并消除显微组织的缺陷,从而使钢材组织密实,力学性能得到改善。这种改善主要体现在沿轧制方向上,从而使钢材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各向同性体;浇注时形成的气泡、裂纹和疏松,也可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被焊合。

缺点:1.经过热轧之后,钢材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还有硅酸盐)被压成薄片,出现分层(夹层)现象。分层使钢材沿厚度方向受拉的性能大大恶化,并且有可能在焊缝收缩时出现层间撕裂。焊缝收缩诱发的局部应变时常达到屈服点应变的数倍,比荷载引起的应变大得多; 2.不均匀冷却造成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是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内部自相平衡的应力,各种截面的热轧型钢都有这类残余应力,一般型钢截面尺寸越大,残余应力也越大。残余应力虽然是自相平衡的,但对钢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性能还是有一定影响。如对变形、稳定性、抗疲劳等方面都可能产生不利的作用。

二.冷轧是指在常温下,经过冷拉、冷弯、冷拔等冷加工把钢板或钢带加工成各种型式的钢材。

优点:成型速度快、产量高,且不损伤涂层,可以做成多种多样的截面形式,以适应使用条件的需要;冷轧可以使钢材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从而提高了钢材的屈服点。

缺点: 1.虽然成型过程中没有经过热态塑性压缩,但截面内仍然存在残余应力,对钢材整体和局部屈曲的特性必然产生影响; 2.冷轧型钢样式一般为开口截面,使得截面的自由扭转刚度较低。在受弯时容易出现扭转,受压时容易出

现弯扭屈曲,抗扭性能较差; 3.冷轧成型钢壁厚较小,在板件衔接的转角处又没有加厚,承受局部性的集中荷载的能力弱。

三.热轧和冷轧的主要区别是:

1、冷轧成型钢允许截面出现局部屈曲,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杆件屈曲后的承载力;而热轧型钢不允许截面发生局部屈曲。

2、热轧型钢和冷轧型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不同,所以截面上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异。冷弯薄壁型钢截面上的残余应力分布是弯曲型的,而热扎型钢或焊接型钢截面上残余应力分布是薄膜型。

3、热轧型钢的自由扭转刚度比冷轧型钢高,所以热轧型钢的抗扭性能要优于冷轧型钢。

热轧

热轧,是以板坯(主要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带钢。从精轧最后一架轧机出来的热钢带通过层流冷却至设定温度,由卷取机卷成钢带卷,冷却后的钢带卷,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经过不同的精整作业线(平整、矫直、横切或纵切、检验、称重、包装及标志等)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带产品。简单点儿来说,一块钢坯在加热后(就是电视里那种烧的红红的发烫的钢块)精过几道轧制,再切边,矫正成为钢板,这种叫热轧。

冷轧

冷轧: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其成品为轧硬卷,由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强度、硬度上升、韧塑指标下降,因此冲压性能将恶化,只能用于简单变形的零件。轧硬卷可作为热镀锌厂的原料,因为热镀锌机组均设置有退火线。轧硬卷重一般在6~13.5吨,钢卷在常温下,对热轧酸洗卷进行连续轧制。内径为610mm。

产品特点:因为没有经过退火处理,其硬度很高(HRB大于90),机械加工性能极差,只能进行简单的有方向性的小于90度的折弯加工(垂直于卷取方向)。

简单点儿来说,冷轧,是在热轧板卷的基础上加工轧制出来的,一般来讲是热轧---酸洗---冷轧这样的加工过程。

冷轧是在常温状态下由热轧板加工而成,虽然在加工过程因为轧制也会使钢板升温,尽管如此还是叫冷轧。由于热轧经过连续冷变型而成的冷轧,在机械性能比较差,硬度太高。必须经过退火才能恢复其机械性能,没有退火的叫轧硬卷。轧硬卷一般是用来做无需折弯,拉伸的产品,1.0以下厚度轧硬的运气好的两边或者四边折弯。

1.冷轧是在常温状态下由热轧板加工而成

2.一块钢坯在加热后(就是电视里那种烧的红红的发烫的钢块)精过几道轧制,再切边,矫正成为钢板,这种叫热轧。

冷轧板和热轧板的资料

1、热连轧钢板产品简介:热连轧钢板、带产品,是以板坯(主要 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带钢。 从精轧最后一架轧机出来的热钢带通过层流冷却至设定温度, 由卷取机卷成钢带卷,冷却后的钢带卷,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经过不同的精整作业线(平整、矫直、横切或纵切、检验、称 重、包装及标志等)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带产品。 由于热连轧钢板产品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及良 好的可焊接性等优良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桥 梁、建筑、机械、压力容器等制造行业。 随着热轧尺寸精度、板形、表面质量等控制新技术的日益成熟 以及新产品的不断问世,热连轧钢板、带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广 泛的应用并在市场上具有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一般说明 热连轧钢板产品,钢种规格品种繁多,用途广泛,从一般的工 程结构至汽车、桥梁、船舶、锅炉压力容器等制造,都得到大 量使用。各种不同用途,对钢板的材质性能、表面质量及尺寸、外形精度等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对热轧钢板产品的品 种、材质、特性及其用途有所了解,才能做到经济、合理利用。 2、力学性能考虑要点 力学性能名词术语 (1)力学性能:钢板的力学性能式指钢板在受力作用下所显示 与弹性或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应力——应变关系的性能。抗

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及冲击吸收功是表示热轧钢板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其大小表示钢材抵抗各种作用的能力的大小,是评定钢板材料质量的主要判据,也是钢板制件设计时选材和进行强度计算的主要依据。 (2)力学性能实验:测定热轧钢板力学性能的实验主要有拉伸试验及冲击试验等。 (3)屈服强度:试样在拉伸过程中,负荷不增加或开始有所降低而试样仍能继续伸长(变形)时的应力。钢材的屈服强度愈低,产生永久变形所需的力愈小,即愈容易成形加工。 (4)抗拉强度:试样拉伸时,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当材料所受的外应力大于其抗拉强度时,将会发生破裂,因此,钢板材料的抗拉强度愈大,则表示它愈能承受大的外应力而不断裂。 (5)伸长率:试样在拉断后,其标距部分所增加的长度与原标距长度的百分比。伸长率的比数愈大,则表示材料在受力破坏前可以经受永久变形的性能(塑性)愈好;反之则塑性愈差。(6)冲击功(冲击吸收功):冲击试验时,规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在冲击力一次作用下折断时所吸收的功,冲击功的大小,表示金属材料对冲击负荷的抵抗能力。冲击功愈高,则材料抗突然脆断的能力愈强。 热连轧钢板产品的选用 1)力学性能与可成形性及使用性能的关系

热轧钢和冷轧钢区别

热轧钢和冷轧钢区别 "CRS (Cold Roll Steel)" or "HRS (Hot Roll Steel)" 这是指冷轧钢与热轧钢,我想请较各位冷轧与热轧这是以钢料生产流程不同而做的分类。 请问:轧钢工艺不同,成分可以是相同的,同样的钢号的话,热轧一般更软。高精度薄板一般都采用冷轧方式生产。汽车工业和家用电器使用冷轧钢很多。 材料手册应该会表明其机械性能对应的标准状态,如果不是钢厂的各种标准型材(没有尺寸数据),那有可能是调质或退火状态的标准数据。如果是钢厂出来的材料应该会标明是冷轧或热轧,多数都是热轧的,通常尺寸精密的钢材都是冷加工而成的。如果手册没有标明的话,那手册做得不够好,只能凭经验去判断了。 线材:直径5.5-40毫米,盘卷状,全是热轧材。经过冷拔后就属于冷拔材。 圆钢:除了尺寸精密的光亮材以外一般都是热轧,也有锻材(表面有锻造痕迹)。带钢:热轧冷轧都有,冷轧材一般较薄。 钢板:冷轧板一般较薄,比如汽车用板;热轧中厚板较多,有与冷轧类似厚度的,外观明显不同。 角钢:全是热轧。 钢管:焊接\热轧和冷拔都有。 槽钢及H型钢:热轧。 钢筋:热轧材。 冷轧钢一般分为普通级(C<0.12%)、低碳级(C<0.10%)和超低碳级(C<0.08%),含碳量越低冷塑性越好,在电子行业应用较为广泛,板厚一般小于3mm,大于3mm的冷轧钢板冷加工时较困难. 热轧钢板由于生产加工工艺不同,冷塑性较好,冲压成形性好,对模具的摩损也小,因此在工业应用上,热轧钢板一般都可以较冷轧钢板厚. JIS 中SAPH就是热轧钢板中的一种,应用在汽车门锁上居多. ?100一般以锻材居多.

冷轧热轧两者的区别

冷轧热轧两者的区别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冷轧、热轧两者的区别: 1、冷轧板表面有一定的光泽度手确摸起来比较光滑,类似于那种用来喝水的很常见的钢水杯。 2、热轧板如未经酸洗处理,则与市场上很多普通钢板的表面相类似,生了锈的表面为红色,没生锈的表面为紫黑色(氧化铁皮)。 冷轧板与热轧板的性能优点在于: (1)精度更高,冷轧带钢厚度差不超过~。 (2)尺寸更薄,冷轧最薄可轧制的钢带;热轧现在最薄可达到。 (3)表面质量更优越,冷轧钢板甚至可以生产出镜面表面;而热轧板的表面则有氧化铁皮,麻点等缺陷。 (4)冷轧板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调整其办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和工艺性能如冲压性能等。 冷轧和热轧是两种不同的轧钢技术,顾名思义,冷轧就是在钢在常温情况下进行扎制,这种钢的硬度大。热轧就是钢在高温情况下扎制. 详述 热轧板硬度低,加工容易,延展性能好。 冷轧板硬度高,加工相对困难些,但是不易变形,强度较高。 热轧板强度相对较低,表面质量差点(有氧化、光洁度低),但塑性好,一般为中厚板,冷轧板:强度高、硬度高表面光洁度高,一般为薄板,可以作为冲压用板。 热轧钢板,机械性能远不及冷加工,也次于锻造加工,但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冷轧钢板由于有一定程度的加工硬化,韧性低,但能达到较好的屈强比,用来冷弯弹簧片等零件,同时由于屈服点较靠近抗拉强度,所以使用过程中对危险没有预见性,在载荷超过许用载荷时容易发生事故。

从定义上来说,钢锭或钢坯在常温下很难变形,不易加工,一般加热到1100~1250℃进行轧制,这种轧制工艺叫热轧。大部分钢材都用热轧方法轧制。但是因为在高温下钢的表面容易生成氧化铁皮,使热轧钢材表面粗糙,尺寸波动较大,所以要求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力学性能好的钢材,以热轧半成品或成品为原料再用冷轧方法生产。 在常温下轧制,一般理解为冷轧,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冷轧与热轧的界限应以再结晶温度来区分。即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冷轧,高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热轧。钢的再结晶温度为450~600℃。 热轧,顾名思义,轧件的温度高,因此变形抗力小,可以实现大的变形量。以钢板的轧制为例,一般连铸坯厚度在230mm左右,而经过粗轧和精轧,最终厚度为 1~20mm。同时,由于钢板的宽厚比小,尺寸精度要求相对低,不容易出现板形问题,以控制凸度为主。对于组织有要求的,一般通过控轧控冷来实现,即控制精轧的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曲温度来控制带钢的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 冷轧,一般在开轧前是没有加热工序的。但是,由于带钢厚度小,很容易出现板形问题。而且,冷轧后为成品,因此,为了控制带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采用了很多很繁琐的工艺。冷轧的生产线长,设备多,工艺复杂。随着用户对带钢尺寸精度、板形和表面质量要求的提高,冷轧机组的控制模型、L1和L2系统、板形控制手段相对热轧要多。而且,轧辊和带钢的温度也是其中一项比较重要的控制指标。 冷轧产品和热轧产品薄板行来来说,是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的区别,热轧产品是冷轧产品的原料,冷轧将经酸洗处理的热轧钢卷上机使用辊式轧机,轧制,都是冷加工成型,主要是将厚规格的热轧板轧制成薄规格的冷轧板,通常如的热轧板上机轧制可生产出的冷轧卷,主要原理是利用挤压原理强行变形。

冷轧与热轧的各自特点及区别

冷轧与热轧的各自特点 及区别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冷轧 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轧制叫做冷轧,一般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其成品为轧硬卷,由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强度、硬度上升、韧塑指标下降,因此冲压性能将恶化,只能用于简单变形的零件。轧硬卷可作为热镀锌厂的原料,因为热镀锌机组均设置有退火线。轧硬卷重一般在20-40吨,钢卷在常温下,对热轧酸洗卷进行连续轧制。冷轧产品特点:因为没有经过退火处理,其硬度很高(HRB大于90),机械加工性能极差,只能进行简单的有方向性的小于90度的折弯加工。 简单点儿来说,冷轧,是在热轧板卷的基础上加工轧制出来的,一般来讲是热轧---酸洗--磷化--皂化--冷轧这样的加工过程。 冷轧是在常温状态下由热轧板加工而成,虽然在加工过程因为轧制也会使钢板升温,尽管如此还是叫冷轧。由于热轧经过连续冷变型而成的冷轧在机械性能方面比较差、硬度太高,所以必须经过退火才能恢复其机械性能,没有退火的叫轧硬卷。轧硬卷一般是用来做无需折弯,拉伸的产品,以下厚度轧硬的运气好的两边或者四边折弯。冷轧一般都会经过退火处理。 在冷轧过程中必须使用冷轧油,使用冷轧油的好处是:1、有效降低磨擦系数,提供相应的轧制力,轧制能耗低,获得满意的轧制参数;2、使表面光亮度高、轧延厚度均匀;3、冷却效果好,能迅速带走轧制热,保护轧辊及轧件。退火性能良好,不会产生油烧现象;4、有短期的防锈性能,可提供轧件临时防锈保护。 热轧 热轧(hot rolling)属于热加工的轧制过程。热轧生产效率高,规模大,能量消耗少,成本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适于大批量连续生产,是最重要的金属压力加工方式。热轧因加工时金属的变形抗力低和塑性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轧制时轧件温度不易均匀,表面有氧化铁皮存在等原因,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不如冷轧产品。热轧的主要设备是轧机。 用于热轧的轧机种类很多,有二辊轧机、三辊轧机、三辊劳特轧机、四辊轧机、Y型轧机、二辊斜轧机、三辊斜轧机、横轧机、万能轧机以及各类专用轧机等等。根据生产的产品品种、产品的质量要求、产量、场地条件等因素,热轧车间的轧机布置有许多形式,如单机布置、单列或多列的横列式布置、跟踪式布置、连轧式布置、棋盘式布置等。热轧生产的工艺流程大体包括原料准备、加热、轧制、精整等几大工序。热轧可用于轧制大钢锭或大钢坯,生产大规格尺寸的产品。如可轧制 70t 的大钢锭和 50t 左右的大钢坯,生产出厚度达500mm的厚板、直径达1070mm的无缝钢管、1200mm×530mmH型钢和 78kg/m钢轨等。在热轧过程中,轧件温度逐渐降低,材料的变形抗力逐渐增大,最终使热轧无法进行。因此热轧产品的尺寸不可能太小,只能轧制厚1mm 的薄板、直径20mm的无缝钢管、直径的线材等。 热轧可以有很大的生产能力,如有年产量达600万t的初轧厂,年产600万t的热轧带钢厂等。热轧产品按断面形状特征可分为热轧板带、热轧无缝钢管、热轧型钢和热轧特殊钢材四类。热轧按轧制方式主要分为纵轧、斜轧和横轧3种。 冷轧和热轧的区别 1、冷轧成型钢允许截面出现局部屈曲,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杆件屈曲后的承载力;而热轧型钢不允许截面发生局部屈曲。

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的区别

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的区别 热轧,顾名思义,轧件的温度高,因此变形抗力小,可以实现大的变形量。以钢板的轧制为例,一般连铸坯厚度在230mm 左右,而经过粗轧和精轧,最终厚度为1~20mm。同时,由于钢板的宽厚比小,尺寸精度要求相对低,不容易出现板形问题,以控制凸度为主。对于组织有要求的,一般通过控轧控冷来实现,即控制精轧的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曲温度来控制带钢的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 冷轧,一般在开轧前是没有加热工序的。但是,由于带钢厚度小,很容易出现板形问题。而且,冷轧后为成品,因此,为了控制带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采用了很多很繁琐的工艺。冷轧的生产线长,设备多,工艺复杂。随着用户对带钢尺寸精度、板形和表面质量要求的提高,冷轧机组的控制模型、l1和l2系统、板形控制手段相对热轧要多。而且,轧辊和带钢的温度也是其中一项比较重要的控制指标。 从定义上来说,钢锭或钢坯在常温下很难变形,不易加工,一般加热到1100~1250℃进行轧制,这种轧制工艺叫热轧。大部分钢材都用热轧方法轧制。但是因为在高温下钢的表面容易生成氧化铁皮,使热轧钢材表面粗糙,尺寸波动较大,所以要求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力学性能好的钢材,以热轧半成品或成品为原料再用冷轧方法生产。

在常温下轧制,一般理解为冷轧,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冷轧与热轧的界限应以再结晶温度来区分。即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冷轧,高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热轧。钢的再结晶温度为450~600℃。 区别:简单点说 1、冷轧板表面有一定的光泽度手确摸起来比较光滑,类似于那种用来喝水的很常见的钢水杯。 2、热轧板如未经酸洗处理,则与市场上很多普通钢板的表面相类似,生了锈的表面为红色,没生锈的表面为紫黑色(氧化铁皮)。 冷轧板与热轧板的性能优点在于: 1、精度更高,冷轧带钢厚度差不超过0.01~0.03mm。 2、尺寸更薄,冷轧最薄可轧制0.001mm的钢带;热轧现在最薄可达到0.78mm。 3、表面质量更优越,冷轧钢板甚至可以生产出镜面表面;而热轧板的表面则有氧化铁皮,麻点等缺陷。 4、冷轧板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调整其办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和工艺性能如冲压性能等。 冷轧和热轧是两种不同的轧钢技术,顾名思义,冷轧就是在钢在常温情况下进行扎制,这种钢的硬度大。热轧就是钢在高温情况下扎制.

冷轧钢板和热轧钢板的区别

冷轧钢板和热轧钢板的区别 热轧钢板,机械性能远不及冷加工,也次于锻造加工,但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冷轧钢板由于有一定程度的加工硬化,韧性低,但能达到较好的屈强比,用来冷弯弹簧片等零件,同时由于屈服点较靠近抗拉强度,所以使用过程中对危险没有预见性,在载荷超过许用载荷时容易发生事故 1) 冷板采用冷扎加工表面无氧化皮,质量好。 热板采用热扎加工表面有氧化皮,板厚有下差。 2)热轧板韧性和表面平整性差,价格较低,而冷轧板的伸展性好,有韧性,但是价格较贵。 3)轧制分为冷轧和热轧,以再结晶温度为区分点。 4) 冷轧:冷轧一般用于生产带材,其轧速较高, 热轧:热轧的温度与锻造的温度相近 5)不电镀的热扎板表面成黑褐色,不电镀的冷扎板表面是灰色.电镀后可从表面的光滑程度来区分,冷扎板的光滑度高于热扎板. 1、 热连轧钢板产品简介:热连轧钢板、带产品,是以板坯(主要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带钢。从精轧最后一架轧机出来的热钢带通过层流冷却至设定温度,由卷取机卷成钢带卷,冷却后的钢带卷,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经过不同的精整作业线(平整、矫直、横切或纵切、检验、称重、包装及标志等)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带产品。 由于热连轧钢板产品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及良好的可焊接性等优良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桥梁、建筑、机械、压力容器等制造行业。 随着热轧尺寸精度、板形、表面质量等控制新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新产品的不断问世,热连轧钢板、带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在市场上具有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一般说明 热连轧钢板产品,钢种规格品种繁多,用途广泛,从一般的工程结构至汽车、桥梁、船舶、锅炉压力容器等制造,都得到大量使用。各种不同用途,对钢板的材质性能、表面质量及尺寸、外形精度等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对热轧钢板产品的品种、材质、特性及其用途有所了解,才能做到经济、合理利用。 2、力学性能考虑要点 力学性能名词术语 (1)力学性能:钢板的力学性能式指钢板在受力作用下所显示与弹性或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应力――应变关系的性能。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及冲击吸收功是表示热轧钢板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其大小表示钢材抵抗各种作用的能力的大小,是评定钢板材料质量的主要判据,也是钢板制件设计时选材和进行强度计算的主要依据。 (2)力学性能实验:测定热轧钢板力学性能的实验主要有拉伸试验及冲击试验等。 (3)屈服强度:试样在拉伸过程中,负荷不增加或开始有所降低而试样仍能继续伸长(变形)时的应力。钢材的屈服强度愈低,产生永久变形所需的力愈小,即愈容易成形加工。(4)抗拉强度:试样拉伸时,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当材料所受的外应力大于其抗拉强度时,将会发生破裂,因此,钢板材料的抗拉强度愈大,则表示它愈能承受大的外应力而不断裂。 (5)伸长率:试样在拉断后,其标距部分所增加的长度与原标距长度的百分比。伸长率的

锻造,冷轧,热轧的区别

在常温下的轧制一般理解为冷轧,从金属学观点看,低于在结晶温度的轧制为冷轧 热轧,是以板坯(主要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带钢。从精轧最后一架轧机出来的热钢带通过层流冷却至设定温度,由卷取机卷成钢带卷,冷却后的钢带卷,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经过不同的精整作业线(平整、矫直、横切或纵切、检验、称重、包装及标志等)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带产品。 冷轧: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其成品为轧硬卷,由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强度、硬度上升、韧塑指标下降,因此冲压性能将恶化,只能用于简单变形的零件。轧硬卷可作为热镀锌厂的原料,因为热镀锌机组均设置有退火线。轧硬卷重一般在6~13.5吨,钢卷在常温下,对热轧酸洗卷进行连续轧制。内径为610mm。 产品特点:因为没有经过退火处理,其硬度很高(HRB大于90),机械加工性能极差,只能进行简单的有方向性的小于90度的折弯加工(垂直于卷取方向)。 简单点儿来说,一块钢坯在加热后(就是电视里那种烧的红红的发烫的钢块)精过几道轧制,再切边,矫正成为钢板,这种叫热轧。 冷轧,是在热轧板卷的基础上加工轧制出来的,一般来讲是热轧---酸洗---冷轧这样的加工过程。冷轧是在常温状态下由热轧板加工而成,虽然在加工过程因为轧制也会使钢板升温,尽管如此还是叫冷轧。 由于热轧经过连续冷变型而成的冷轧,在机械性能比较差,硬度太高。必须经过退火才能恢复其机械性能,没有退火的叫轧硬卷。 轧硬卷一般是用来做无需折弯,拉伸的产品,1.0以下厚度轧硬的运气好的两边或者四边折弯。 OK,就这样了。总之热轧是最初成型的板类,酸洗,冷轧以及镀锌彩涂之类的都是由此一项一项加工出来的。 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

冷轧热轧两者的区别

冷轧、热轧两者的区别: 1、冷轧板表面有一定的光泽度手确摸起来比较光滑,类似于那种用来喝水的很常见的钢水杯。 2、热轧板如未经酸洗处理,则与市场上很多普通钢板的表面相类似,生了锈的表面为红色,没生锈的表面为紫黑色(氧化铁皮)。 冷轧板与热轧板的性能优点在于: (1)精度更高,冷轧带钢厚度差不超过~。 (2)尺寸更薄,冷轧最薄可轧制的钢带;热轧现在最薄可达到。 (3)表面质量更优越,冷轧钢板甚至可以生产出镜面表面;而热轧板的表面则有氧化铁皮,麻点等缺陷。 (4)冷轧板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调整其办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和工艺性能如冲压性能等。 冷轧和热轧是两种不同的轧钢技术,顾名思义,冷轧就是在钢在常温情况下进行扎制,这种钢的硬度大。热轧就是钢在高温情况下扎制. 详述 热轧板硬度低,加工容易,延展性能好。 冷轧板硬度高,加工相对困难些,但是不易变形,强度较高。 热轧板强度相对较低,表面质量差点(有氧化、光洁度低),但塑性好,一般为中厚板,冷轧板:强度高、硬度高表面光洁度高,一般为薄板,可以作为冲压用板。 热轧钢板,机械性能远不及冷加工,也次于锻造加工,但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冷轧钢板由于有一定程度的加工硬化,韧性低,但能达到较好的屈强比,用来冷弯弹簧片等零件,同时由于屈服点较靠近抗拉强度,所以使用过程中对危险没有预见性,在载荷超过许用载荷时容易发生事故。 从定义上来说,钢锭或钢坯在常温下很难变形,不易加工,一般加热到1100~1250℃进行轧制,这种轧制工艺叫热轧。大部分钢材都用热轧方法轧制。但是因为在高温下钢的表面容易生成氧化铁皮,使热轧钢材表面粗糙,尺寸波动较大,所以要求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力学性能好的钢材,以热轧半成品或成品为原料再用冷轧方法生产。 在常温下轧制,一般理解为冷轧,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冷轧与热轧的界限应以再结晶温度来区分。即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冷轧,高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热轧。钢的再结晶温度为450~600℃。 热轧,顾名思义,轧件的温度高,因此变形抗力小,可以实现大的变形量。以钢板的轧制为例,一般连铸坯厚度在230mm左右,而经过粗轧和精轧,最终厚度为1~20mm。同时,由于钢板的宽厚比小,尺寸精度要求相对低,不容易出现板形问题,以控制凸度为主。对于组织有要求的,一般通过控轧控冷来实现,即控制精轧的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曲温度来控制带钢的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 冷轧,一般在开轧前是没有加热工序的。但是,由于带钢厚度小,很容易出现板形问题。而且,冷轧后为成品,因此,为了控制带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采用了很多很繁琐的工艺。冷轧的生产线长,设备多,工艺复杂。随着用户对带钢尺寸精度、板形和表面质量要求的提高,冷轧机组的控制模型、L1和L2系统、板形控制手段相对热轧要多。而且,轧辊和带钢的温度也是其中一项比较重要的控制指标。 冷轧产品和热轧产品薄板行来来说,是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的区别,热轧产品是冷轧产品的原料,冷轧将经酸洗处理的热轧钢卷上机使用辊式轧机,轧制,都是冷加工成型,主要是将厚规格的热轧板轧制成薄规格的冷轧板,通常如的热轧板上机轧制可生产出的冷轧卷,

热轧钢板与冷轧钢板区别

热轧钢板与冷轧钢板区别 热轧钢板含碳量可比冷轧钢板略高些。在成份相持不大的情况下密度是一样的。但如果成份相差悬殊,如不锈钢不论冷轧、热轧钢板密度都在7.9g/cm3左右。具体还要看成份,热轧钢板只是延展性更好,钢材同样受到压力作用。 热轧钢板分为结构钢、低碳钢、焊瓶钢,接着再根据各种钢材查找你所需要的钢材,在查特定的钢材的密度和成分。 热轧钢板硬度低,加工容易,延展性能好。 冷轧板硬度高,加工相对困难些,但是不易变形,强度较高。 热轧钢板强度相对较低,表面质量差点(有氧化\光洁度低),但塑性好,一般为中厚板、冷轧板、强度高、硬度高、表面光洁度高、一般为薄板,可以作为冲压用板。 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的生产工艺不同。热轧钢板是在高温下轧制而成,冷轧是在常温下炸至。一般来说,冷轧钢板具有更好的强度,热轧钢板具有更好的延性。冷轧的一般厚度比较小,热轧的可以有较大的厚度。冷轧钢板的表面质量、外观、尺寸精度均优于热轧板,且其产品厚度右轧薄至0.18mm左右,因此比较受欢迎。对于产品的验收,可以请专业人士进行。 热轧钢板,机械性能远不及冷加工,也次于锻造加工,但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冷轧钢板由于有一定程度的加工硬化,韧性低,但能达到较好的屈强比,用来冷弯弹簧片等零件,同时由于屈服点较靠近抗拉强度,所以使用过程中对危险没有预见性,在载荷超过许用载荷时容易发生事故。 1) 冷板采用冷扎加工表面无氧化皮,质量好。热轧钢板采用热扎加工表面有氧化皮,板厚有下差。

2)热轧钢板韧性和表面平整性差,价格较低,而冷轧板的伸展性好,有韧性,但是价格较贵。 3)轧制分为冷轧和热轧钢板,以再结晶温度为区分点。 4) 冷轧:冷轧一般用于生产带材,其轧速较高。 热轧钢板:热轧的温度与锻造的温度 5)不电镀的热扎钢板表面成黑褐色,不电镀的冷扎板表面是灰色,电镀后可从表面的光滑程度来区分,冷扎板的光滑度高于热扎钢板。热轧卷板是以板坯(主要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带钢。 热轧板卷从精轧最后一架轧机出来的热钢带通过层流冷却至设定温度,由卷取机卷成钢带卷,冷却后的钢带卷,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经过不同的精整作业线(平整、矫直、横切或纵切、检验、称重、包装及标志等)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带产品。 简单点儿来说,一块钢坯在加热后(就是电视里那种烧的红红的发烫的钢块)精过几道轧制,再切边,矫正成为钢板,这种叫热轧。 由于热连轧钢板产品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及良好的可焊接性等优良性能,因而北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桥梁、建筑、机械、压力容器等制造行业。 随着热轧尺寸精度、板形、表面质量等控制新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新产品的不断问世,热连轧钢板、带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在市场上具有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产品分类 热连轧钢板产品包括钢带(卷)及有其剪切而成的钢板。而钢带(卷)可以分为直发卷及精整卷(分卷、平整卷及纵切卷)。主要产品

热轧和冷轧的区别

冷轧的定义是再结晶下的轧制,但一般理解为使用常温轧制材料的轧制.铝冷轧分为板轧和箔轧.厚度在0.15~以上的称为板,0.15~以下的称为箔.欧美多采用 3~6台连续式轧机作为冷轧设备 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由于不进行加热,所以不存在热轧常出现的麻点和氧化铁皮等缺陷,表面质量好、光洁度高。而且冷轧产品的尺寸精度高,产品的性能和组织能满足一些特殊的使用要求,如电磁性能、深冲性能等。 规格:厚度为0.2-4mm,宽度为600-2 000mm,钢板长度为1 200-6 000mm。 牌号:Q195A-Q235A、Q195AF-Q235AF、Q295A(B)-Q345 A(B);SPCC、SPCD、SPCE、ST12-15;DC01-06 性能:主要采用低碳钢牌号,要求具有良好的冷弯和焊接性能,以及一定的冲压性能。 应用领域冷轧板带用途很广,如汽车制造、电气产品、机车车辆、航空、精密仪表、食品罐头等。 冷轧薄钢板是普通碳素结构钢冷轧板的简称,也称冷轧板,俗称冷板,有时会被误写成冷扎板。冷板是由普通碳素结构钢热轧钢带,经过进一步冷轧制成厚度小于4mm的钢板。由于在常温下轧制,不产生氧化铁皮,因此,冷板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再加之退火处理,其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都优于热轧薄钢板,在许多领域里,特别是家电制造领域,已逐渐用它取代热轧薄钢板。 适用牌号:Q195、Q215、Q235、Q275;SPCC(日本牌号);ST12(德国牌号) 符号:1、Q—普通碳素结构钢屈服点(极限)的代号,它是“屈”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小写;195、215、235、255、275—分别表示它们屈服点(极限)的数值,单位:兆帕MPa(N/mm2);由于Q235钢的强度、塑性、韧性和焊接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在普通碳素结构钢中属最好,能较好地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所以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2、S-钢(Steel)、P-板(Plate)、C-冷轧(cold)、第四位C-普通级(common)。 3、ST-钢(Steel)、12-普通级冷轧薄钢板、 标记:尺寸精度—尺寸—钢板品种标准 冷轧钢板:钢号—技术条件标准 标记示例:B-0.57501500-GB708-88;钢板、标准号Q/BQB402,牌号SPCC,热处理状态退火+平整(S),表央加工状态为麻面D,表面质量为FB级的切边(切边EC,不切边EM)钢板、厚度0.5mm,B级精度,宽度1000mm,A级精度,长度2000mm,A级精度,不平度精度为PF.A,则标记为:钢板ECQ/BQB 402-SPCC-SD-FB/(0.51000A2000A-PF.A);

热轧钢和冷轧钢区别(参考资料)讲解

热轧钢与冷轧钢的差异 热轧钢与冷轧钢的差异 "CRS (Cold Roll Steel)" or "HRS (Hot Roll Steel)" 轧钢工艺不同,成分可以是相同的,同样的钢号的话,热轧一般更软。高精度薄板一般都采用冷轧方式生产。汽车工业和家用电器使用冷軋鋼很多。 多数都是热轧的,通常尺寸精密的钢材都是冷加工而成的 冷轧钢一般分为普通级(C<0.12%)、低碳级(C<0.10%)和超低碳级(C<0.08%),含碳量越低冷塑性越好,在电子行业应用较为广泛,板厚一般小于3mm,大于3mm的冷轧钢板冷加工时较困难. 热轧钢板由于生产加工工艺不同,冷塑性较好,冲压成形性好,对模具的摩损也小,因此在工业应用上,热轧钢板一般都可以较冷轧钢板厚. 一般冷轧钢如镀锌、彩钢板都须退火,所以塑性和延伸率也较好,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五金等行业!热轧板一般表面光洁度达不到要求,所以热轧钢带需冷轧,还有热轧钢带厚度最薄一般在1.0mm,冷轧可达到0.1mm。 专业一点说热轧是结晶温度点以上的轧制,冷轧是结晶温度点以下的轧制. 钢铁生产的一个大致过程,如下: 炼铁→炼钢→连铸(或模铸)→热轧(出热轧产品)→冷轧(出冷轧产品) 一般结构用的工、角、槽钢,H型钢都是热轧钢材,中厚板也是热轧钢材,也就是热轧之后就出成品了。有的产品热轧之后还需要进行冷轧,比如热轧卷板到冷轧卷板。 在有的应用上,比如汽车面板、家电板,就需要冷轧板,保证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而建筑结构一般用热轧材就足够了。 热轧、冷轧都可选的情况,在钢管中见的多一些,同一种规格的无缝钢管,既有热轧的,也有冷轧或冷拔的,热轧基本是生产线连续生产,冷轧和冷拔为非连续生产。冷轧的钢管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要优于热轧钢管。 从成分上讲, 冷轧钢都是低碳钢, 因为含碳量低, 其塑性好,才可以冷轧. 从表面质量上讲,冷轧板表面质量好于热轧板, 因为热轧时钢表面会产生氧化皮. 热轧是在金属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轧制的,冷轧是指在金属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轧制的,每种金属材料都有自己的再结晶温度. 热轧就是轧钢过程中或轧钢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加热的,一般要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如:1000度以上等; 冷轧就是轧钢过程不需要对材料进行加热的,或者说加热到该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下的。 热轧材料产品基本上比较粗糙,如热轧板材,厚度一般在3mm以上?

冷轧和热轧的区别

冷轧板和热轧板在外观上有什么区别? 冷轧板酸洗过的是没油的,银白色那是镀了锌,边缘整齐是切了边 热轧板切了边的一样很整齐 冷轧板一般是薄规格厚度3.0mm以下(定制除外),银白色是镀锌板,彩色是彩涂板,表面是绝对没油的,比较白的也是冷轧板,非常干净平整,反光较强,钢质较硬 热轧板一般是1.5mm以上(定制除外),最薄不低于1.0,要是0.8以下绝对是冷轧板,表面铁灰色(低碳板),褐色(特殊合金板,高碳板),偏土色(耐候板),有温变氧化花纹,表面比冷轧板粗糙(平整过的除外)表面工艺明显没冷轧板精细 1、生产方式:轧制方式跟楼上说的差不多不过应该是:冷轧是相对于热轧而言的,热轧就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轧制,而冷轧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轧制,钢板出来的时候最初都是先热轧工艺,如果直接出厂了,这就是热轧板卷,将热轧卷再经过冷轧工艺出来的就是冷轧板卷。 2、表面质量:冷轧卷的表面结构质量要优于热轧卷。 3、机械性能:加工硬化效应或者也可以说是冷作硬化,导致冷轧板材比热轧板材表面硬度以及屈服强度要高。 4、厚度规格,常见冷轧卷一般比热轧厚度上要薄,冷轧板卷厚度范围:0.3~3.5mm,热轧板卷1.2-25.4mm. 热轧钢板,机械性能远不及冷加工,也次于锻造加工,但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冷轧钢板由于有一定程度的加工硬化,韧性低,但能达到较好的屈强比,用来冷弯弹簧片等零件,同时由于屈服点较靠近抗拉强度,所以使用过程中对危险没有预见性,在载荷超过许用载荷时容易发生事故 1) 冷板采用冷扎加工表面无氧化皮,质量好。热板采用热扎加工表面有氧化皮,板厚有下差。 2)热轧板韧性和表面平整性差,价格较低,而冷轧板的伸展性好,有韧性,但是价格较贵 3)轧制分为冷轧和热轧,以再结晶温度为区分点。 4) 冷轧:冷轧一般用于生产带材,其轧速较高, 热轧:热轧的温度与锻造的温度相近 5)不电镀的热扎板表面成黑褐色,不电镀的冷扎板表面是灰色.电镀后可从表面的光滑程度来区分,冷扎板的光滑度高于热扎板. 冷轧无缝钢管与热轧无缝钢管的区别 生产工艺不同,所生产的钢管规格,力学性能,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都有区别。从外表说,冷轧常见的都是薄壁小管,表面光泽,尺寸精度高。热轧更多的是厚壁大管,表面有氧化层,黑乎乎的,而且很容易锈。当然了,另外经过表面处理的另当别论。 冷轧与热轧的区别 热轧 热轧,是以板坯(主要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带钢。从精轧最后一架轧机出来的热钢带通过层流冷却至设定温度,由卷取机卷成钢带卷,冷却后的钢带卷,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经过不同的精整作业线(平整、矫直、横切或纵切、检验、称重、包装及标志等)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带产品。简单点儿来说,一块钢坯在加热后(就是电视里那种烧的红红的发烫的钢块)精过几道轧制,再切边,矫正成为钢板,这种叫热轧。 冷轧

热轧和冷轧都是钢板或型钢成型的工序

主要以热轧为主,冷轧只用于生产小号型钢和薄板。 一.热轧 优点:可以破坏钢锭的铸造组织,细化钢材的晶粒,并消除显微组织的缺陷,从而使钢材组织密实,力学性能得到改善。这种改善主要体现在沿轧制方向上,从而使钢材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各向同性体;浇注时形成的气泡、裂纹和疏松,也可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被焊合。 缺点:1.经过热轧之后,钢材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还有硅酸盐)被压成薄片,出现分层(夹层)现象。分层使钢材沿厚度方向受拉的性能大大恶化,并且有可能在焊缝收缩时出现层间撕裂。焊缝收缩诱发的局部应变时常达到屈服点应变的数倍,比荷载引起的应变大得多; 2.不均匀冷却造成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是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内部自相平衡的应力,各种截面的热轧型钢都有这类残余应力,一般型钢截面尺寸越大,残余应力也越大。残余应力虽然是自相平衡的,但对钢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性能还是有一定影响。如对变形、稳定性、抗疲劳等方面都可能产生不利的作用。 二.冷轧 是指在常温下,经过冷拉、冷弯、冷拔等冷加工把钢板或钢带加工成各种型式的钢材。 优点:成型速度快、产量高,且不损伤涂层,可以做成多种多样的截面形式,以适应使用条件的需要;冷轧可以使钢材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从而提高了钢材的屈服点。 缺点: 1.虽然成型过程中没有经过热态塑性压缩,但截面内仍然存在残余应力,对钢材整体和局部屈曲的特性必然产生影响; 2.冷轧型钢样式一般为开口截面,使得截面的自由扭转刚度较低。在受弯时容易出现扭转,受压时容易出现弯扭屈曲,抗扭性能较差; 3.冷轧成型钢壁厚较小,在板件衔接的转角处又没有加厚,承受局部性的集中荷载的能力弱。 三.热轧和冷轧的主要区别是: 1、冷轧成型钢允许截面出现局部屈曲,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杆件屈曲后的承载力;而热轧型钢不允许截面发生局部屈曲。 2、热轧型钢和冷轧型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不同,所以截面上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异。冷弯薄壁型钢截面上的残余应力分布是弯曲型的,而热扎型钢或焊接型钢截面上残余应力分布是薄膜型。 3、热轧型钢的自由扭转刚度比冷轧型钢高,所以热轧型钢的抗扭性能要优于冷轧型钢。

热轧钢板与冷轧钢板的优缺点

热轧钢板与冷轧钢板的优缺点 热轧和冷轧都是型钢或钢板成型的工序,它们对钢材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钢的轧制主要以热轧为主,冷轧只用于生产小号型钢和薄板。 1.热轧,顾名思义,轧件的温度高,因此变形抗力小,可以实现大的变形量。以钢板的轧制为例,一般连铸坯厚度在230mm左右,而经过粗轧和精轧,最终厚度为1~20mm。同时,由于钢板的宽厚比小,尺寸精度要求相对低,不容易出现板形问题,以控制凸度为主。对于组织有要求的,一般通过控轧控冷来实现,即控制精轧的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曲温度来控制带钢的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 2.冷轧,一般在开轧前是没有加热工序的。但是,由于带钢厚度小,很容易出现板形问题。而且,冷轧后为成品,因此,为了控制带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采用了很多很繁琐的工艺。冷轧的生产线长,设备多,工艺复杂。随着用户对带钢尺寸精度、板形和表面质量要求的提高,冷轧机组的控制模型、l1和l2系统、板形控制手段相对热轧要多。而且,轧辊和带钢的温度也是其中一项比较重要的控制指标。 从定义上来说,钢锭或钢坯在常温下很难变形,不易加工,一般加热到1100~1250℃进行轧制,这种轧制工艺叫热轧。大部分钢材都用热轧方法轧制。但是因为在高温下钢的表面容易生成氧化铁皮,使热轧钢材表面粗糙,尺寸波动较大,所以要求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力学性能好的钢材,以热轧半成品或成品为原料再用冷轧方法生产。 在常温下轧制,一般理解为冷轧,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冷轧与热轧的界限应以再结晶温度来区分。即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冷轧,高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热轧。钢的再结晶温度为450~600℃。 简单点说 热轧钢板与冷轧钢板的做工工艺区别 1.热轧 用连铸板坯或初轧板坯作原料,经步进式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鳞后进入粗轧机,粗轧料经切头、尾、再进入精轧机,实施计算机控制轧制,终轧后即经过层流冷却(计算机控制冷却速率)和卷取机卷取、成为直发卷。直发卷的头、尾往往呈舌状及鱼尾状,厚度、宽度精度较差,边部常存在浪形、折边、塔形等缺陷。其卷重较重、钢卷内径为760mm。(一般制管行业喜欢使用。)将直发卷经切头、切尾、切边及多道次的矫直、平整等精整线处理后,再切板或重卷,即成为:热轧钢板、平整热轧钢卷、纵切带等产品。热轧精整卷若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并涂油后即成热轧酸洗板卷。该产品有局部替代冷轧板的趋向,价格适中,深受广大用户喜爱。 2.冷轧 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其成品为轧硬卷,由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强度、硬度上升、韧塑指标下降,因此冲压性能将恶化,只能用于简单变形的零件。轧硬卷可作为热镀锌厂的原料,因为热镀锌机组均设置有退火线。轧硬卷重一般在6~13.5吨,钢卷内径为610mm。 一般冷连轧板、卷均应经过连续退火(CAPL机组)或罩式炉退火消除冷作硬化及轧制应力,达到相应标准规定的力学性能指标。冷轧钢板的表面质量、外观、尺寸精度均优于热轧板,且其产品厚度右轧薄至0.18mm左右,因此深受广大用户青睐。以冷轧钢卷为基板进行产品的深加工,成为高附加值产品。如电镀锌、热镀锌、耐指纹电镀锌、彩涂钢板卷及减振复合钢板、PVC复膜钢板 冷轧板与热轧板的性能优缺点:

冷轧与热轧的区别

板带材热轧与冷轧的区别 1各自产品的种类以及性能特点 2各自的生产特点及发展状况 3 工艺过程 4轧机的基本形式 从定义上来说,钢锭或钢坯在常温下很难变形,不易加工,一般加热到1100~1250℃进行轧制,这种轧制工艺叫热轧。大部分钢材都用热轧方法轧制。但是因为在高温下钢的表面容易生成氧化铁皮,使热轧钢材表面粗糙,尺寸波动较大,所以要求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力学性能好的钢材,以热轧半成品或成品为原料再用冷轧方法生产。 在常温下轧制,一般理解为冷轧,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冷轧与热轧的界限应以再结晶温度来区分。即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冷轧,高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热轧。钢的再结晶温度为450~600℃。 热轧,顾名思义,轧件的温度高,因此变形抗力小,可以实现大的变形量。以钢板的轧制为例,一般连铸坯厚度在230mm左右,而经过粗轧和精轧,最终厚度为1~20mm。同时,由于钢板的宽厚比小,尺寸精度要求相对低,不容易出现板形问题,以控制凸度为主。对于组织有要求的,一般通过控轧控冷来实现,即控制精轧的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曲温度来控制带钢的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 冷轧,一般在开轧前是没有加热工序的。但是,由于带钢厚度小,很容易出现板形问题。而且,冷轧后为成品,因此,为了控制带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采用了很多很繁琐的工艺。冷轧的生产线长,设备多,工艺复杂。随着用户对带钢尺寸精度、板形和表面质量要求的提高,冷轧机组的控制模型、L1和L2系统、板形控制手段相对热轧要多。而且,轧辊和带钢的温度也是其中一项比较重要的控制指标。 一.各自产品的种类以及性能特点 热冷轧带钢大致可以分为普通热轧带钢,冷轧普通带钢,热轧普通带钢,热轧优质带钢等。具体如下: 热轧普通带钢 1、热轧普通碳素结构带钢(GB3524-83) 热轧普碳带钢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作材质,经热轧制成厚度,宽度50-1200mm的带钢。 (1)主要用途 主要用作冷轧坯料、冷弯型钢的坯料、焊接钢管坯和自行车、小五金制品的制造。 2、自行车用热轧宽带钢(GB3645-89) 自行车用热轧宽带钢以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作材质,经热轧制成厚度带钢,带钢宽度可达1300mm。 主要用途专用于自行车制造用料。 3、自行车用热轧带钢(GB3647-89) 主要用途 自行车用热轧带钢专用于制造自行车管及链条等,也可作冷轧坯料及焊管坯料。 4、压力容器用热轧带钢(GB5681-85)

冷轧和热轧区别

https://www.360docs.net/doc/3c3671698.html,/Products_Intro.asp 冷轧: ⒈冷轧产品简介 冷轧产品是在常温下经轧机对热轧卷板进行酸洗、轧制、脱脂、退火、平整(精整),产生变形的钢铁产品,对母材在常温下轧制后产生的产品称为冷轧产品。 决定冷轧产品质量的有多种原因,轧机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轧机有连续式轧机(酸轧),有推拉式(可逆式) 轧制、退火二个工艺段改变并且影响了冷轧产品的机械性能,一般而言,冷轧产品的拉伸(冲压)性能,一是按照母材(热轧卷)的性能(由其牌号区别)决定,含碳量、含锰量越低,相对拉伸性能越好;二是在轧制工艺段通过对母材厚度的变化率(即压制比)而定,压制比越大,拉伸性能越好,并且轧制后的厚度同板差越小越好;三是退火工艺,退火工艺分为罩式炉退火方式(用BA表示)和连续退火方式(用CA表示)二种,罩式炉退火方式又分成全氢罩式炉退火(氢纯度≥99.999%的氢保护)和高氢罩式炉退火(氢纯度≥75%的氢保护),全氢罩式炉退火使拉伸性能更好一点。 但因为工艺和生产管理性能不亚于采用罩式炉退火方式的冷轧产品) 通过对退火后的带钢能力的体现,宝钢冷轧产品其实70%以上均采用连续退火方式(钢厂的产能更高,其冷轧产品的拉伸进行平整,可以改善板形,满足不同用户的粗糙度要求,同时平整率对机械性能也有影响。 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制定不同的平整率: 冷轧板卷原则上通过采用1%左右的平整率以消除屈服平台,避免用户在冲压中出现“滑移线”问题。 ⒉冷轧产品的质量要求 对成品一般表面质量要求,钢带表面气泡、结疤、折叠、夹杂、氧化铁皮压入等缺陷不得超过钢带全长的6%,钢带不得有分层。钢带 对成品高级表面质量要求,钢带表面气泡、结疤、折叠、夹杂、氧化铁皮压入等缺陷不得超过钢带全长的3%,钢带不得有分层。 允许有不大于厚度偏差之半的压痕、裂纹、麻点、划伤和辊印 除外圈一圈外,表面应无油脂。 表面应无油漆和运输过程中粘附的橡胶。 不得有向上90°折边; 带钢端面不允许“粘铁屑”。 带钢边部不允许有毛刺。 ⒊冷轧产品的划分 按冷轧产品成分可分:低碳、中碳、高碳,我们现在所经销的一般是低碳冷轧产品; 按冷轧产品用途可分为一般用、冲压用、深冲压用、超深冲压用、超超深冲压用…. 一般用:不保证拉伸、冲压,仅作一般商用,牌号有SPCC(按日本标准)、DC01(按欧洲标准);目前我们的客户经常采用这一产品制作一些需要拉伸的产品; 冲压用:作浅冲压使用,牌号有SPCD(按日本标准)、DC03(按欧洲标准); 深冲压用:可以用作深度冲压使用,牌号有SPCE(按日本标准)、DC04(按欧洲标准); 超深冲压用:可以用作复杂的深度冲压使用,牌号有DC05(按欧洲标准);

无缝钢管热轧和冷轧的区别

无缝钢管热轧和冷轧的区别热轧和冷轧都是型钢或钢板成型的工序,它们对钢材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钢的轧制主要以热轧为主,冷轧只用于生产小号型钢和薄板。 一.热轧 优点:可以破坏钢锭的铸造组织,细化钢材的晶粒,并消除显微组织的缺陷,从而使钢材组织密实,力学性能得到改善。这种改善主要体现在沿轧制方向上,从而使钢材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各向同性体;浇注时形成的气泡、裂纹和疏松,也可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被焊合。 缺点:1.经过热轧之后,钢材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还有硅酸盐)被压成薄片,出现分层(夹层)现象。分层使钢材沿厚度方向受拉的性能大大恶化,并且有可能在焊缝收缩时出现层间撕裂。焊缝收缩诱发的局部应变时常达到屈服点应变的数倍,比荷载引起的应变大得多; 2.不均匀冷却造成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是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内部自相平衡的应力,各种截面的热轧型钢都有这类残余应力,一般型钢截面尺寸越大,残余应力也越大。残余应力虽然是自相平衡的,但对钢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性能还是有一定影响。如对变形、稳定性、抗疲劳等方面都可能产生不利的作用。 二.冷轧 是指在常温下,经过冷拉、冷弯、冷拔等冷加工把钢板或钢带加工成各种型式的钢材。 优点:成型速度快、产量高,且不损伤涂层,可以做成多种多样的截面形式,以适应使用条件的需要;冷轧可以使钢材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从而提高了钢材的屈服点。 缺点: 1.虽然成型过程中没有经过热态塑性压缩,但截面内仍然存在残余应力,对钢材整体和局部屈曲的特性必然产生影响;2.冷轧型钢样式一般为开口截面,使得截面的自由扭转刚度较低。在受弯时容易出现扭转,受压时容易出现弯扭屈曲,抗扭性能较差;3.冷轧成型钢壁厚较小,在板件衔接的转角处又没有加厚,承受局部性的集中荷载的能力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