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考试要求

合集下载

(完整版)语言学概论考试内容总结

(完整版)语言学概论考试内容总结

语言学概论考试内容一、填空题1.导言●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中国传统的语文学主要是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

●l9世纪,语言的历史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语言自身独自具有的发展规律被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形成了历史比较语言学,这标志着语言学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 Saussure)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明确了语言学研究对象,极大地促进了语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为形成系统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语言研究可以分别描写语言的语音、语法、语汇每个子系统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的状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这是共时语言学的研究角度;也可以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这是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角度。

●语言研究可以具体地研究某一个语言,探求其语音、语法、语汇的结构及发展规律;也可以通过多语言的比较探求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语法、语汇在共时结构上的共性,探求所有人类语言在历史发展中的共同规律。

前者所形成的学科叫做具体语言学,后者叫做普通语言学。

●如果借用信息论的术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编码 -- 发送 -- 传递 -- 接收 -- 解码”。

2.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如果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大致都可归入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两个方面。

●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

3.语言是符号系统●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

语言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第一部课程大体信息1、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2、课程性质:本科专业必修课3、周学时/学分:2/24、讲课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五、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六、成绩评定方式: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占20%第二部份考核内容一、绪论(一)大体要求熟悉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大体任务,初步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式、大体分类和主要流派,和语言学的学科地位。

(二)考试内容一、普通语言学的含义和主要研究领域;二、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主要研究领域;3、古代哲学家对语言的研究;4、古代的语言本体研究;五、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六、普通语言学的产生;7、索绪尔的主要贡献;八、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新学派的产生;九、语言学和文学的关系;10、语言学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中的应用;1一、语言学研究在语言计划中的作用;1二、语言学研究与计算机科学。

(三)知识点一、语言学;二、普通语言学;3、理论语言学;4、应用语言学;五、传统语言学;六、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语言(一)大体要求理解语言的含义;熟悉语言的性质;初步熟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熟悉语言的社会功能,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内涵,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二)考试内容一、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二、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4、语言符号的可变性;五、语言是一个系统;六、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性是不平衡的;7、语言是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锁性和自主性;八、语言系统的层次性;九、组合关系的含义;10、聚合关系的含义;1一、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三)知识点语言、言语、语言符号、组合关系、聚合关系、语言的层级性、二重性、强制性三、语音大体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语音的各类性质,了解描述元音和辅音发音特征的方式,理解音位学的大体理论和音位分析的大体原则并能够运用,了解音位组合和韵律特征的大体形式,提高熟悉语音现象的能力。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学概论》课程教学⼤纲《语⾔学概论》课程教学⼤纲(⼀)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语⾔学概论2、课程性质:本科专业必修课3、周学时/学分:2/24、授课对象:汉语⾔⽂学专业本科⼆年级学⽣5、使⽤教材:《语⾔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编著,北京⼤学出版社出版)⼆、课程简介《语⾔学概论》是汉语⾔⽂学专业的⼀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介绍有关⼈类语⾔的性质、结构规律、发展演变规律以及语⾔与⽂字的关系等⽅⾯的基础理论知识。

《语⾔学概论》是《普通语⾔学》(理论语⾔学)的基础课,它注重考察⼈类语⾔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特征,⽽不是学习研究某⼀具体语⾔。

这是它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现代英语等具体语⾔课程的重要区别。

它所介绍的是从具体的语⾔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系统的理论和规律,并⽤这个理论指导各个具体语⾔的学习研究。

它是⼀门语⾔学的基础理论课。

三、教学⽬的与基本要求:教学⽬的:《语⾔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的是通过语⾔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法的阐释,培养学⽣运⽤语⾔学的科学⽅法考察语⾔现象的习惯,以提⾼学⽣的语⾔理论⽔平和语⾔分析能⼒,为学⽣学习其它语⾔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为他们今后从事语⾔教学和语⾔研究⼯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学要求:语⾔学以⼈类的语⾔为研究对象,因⽽涉及的语⾔现象⽐较多。

讲授语⾔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涉及到语料分析的实例,以汉语、英语的语料分析为主;其它语⾔的实例,只在必要的时候作适当的引⽤,重在理解。

教学中要讲清楚语⾔学的基本概念,使学⽣通过学习能⽐较系统地掌握语⾔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性质特点、语⾔的结构、语⾔的演变规律、⽂字的性质以及它与语⾔的关系等⽅⾯的内容。

学习语⾔学理论,需要学⽣有⼀定的具体语⾔知识为基础,这样才能便于理解有关问题。

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专题研究》、《英语》等。

四、教学进度表五、考核⽅法和成绩评定⽅法1、考试⽅式:期末闭卷笔试2、成绩评定⽅法:期末考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 80%,平时作业占 20%六、正⽂绪论(4学时)教学⽬的:认识语⾔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和语⾔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初步了解语⾔学的研究⽅法、基本分类和主要流派,以及语⾔学的学科地位。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语言学基本概念、语言结构、语言演变等方面的理解。

考试中,考生需要通过分析语言实例,解释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论述语言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考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如语音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等。

以下是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的考试科目、时间等信息,供您参考:
一、考试科目
1. 语言学概论
二、考试时间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考试时间为4月15日,具体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上午9:00-11:30:语言学概论
三、注意事项
1. 请考生务必于考试前准备好考试所需物品,包括准考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

2. 考生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到达考场,并遵守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

3. 考试成绩将在考试结束后的一个月内公布,考生可通过指定渠道查询自己的成绩。

总之,要顺利通过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考试,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同时还要提高自
己的语言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语言学概论》200807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200807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200807考试考前复习资料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1)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1)✧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1)✧填空题复习指导 (2)✧名词解释复习指导 (4)✧简答题复习指导 (6)✧运用题复习指导 (9)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一、考核形式:闭卷。

二、考试时间:2小时。

三、试卷结构:《语言学概论》的试卷分主观试题和客观试题两大部分。

考试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运用题。

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单项选择题为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填空题18空,每空1分,共18分;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简答题为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运用题为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一、答题技巧单项选择题题干常以陈述句或问句提出解题依据、目标、要求和方法等。

备选答案是4个,但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

其难点在于几个备选答案往往是相似的,极易混淆。

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掌握的程度和准确性。

此类题型实际上也是判断题,只有经过判断才能将正确的、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

而能否选择正确,关键在于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第一章语言和言语、语言的体系性、抽象思维的形式、语言的性质第二章语流音变、音素第三章语义历史演变的结果、语义模糊性、义素分析的原则、语义场第四章词汇的分类、语素、古语词、反义词第五章语法的特点、词形范畴、词类范畴、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和外部意义第六章文字的性质、类型三、练习题1.下面关于语义模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义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B.词义的中心是明确的C.有不少词的词义是精确的D.模糊性影响了人们的交际,所以要多造一些专有名词2.语言中“性”的范畴是()。

A.生物概念B.语法概念C.词汇概念D.语义概念3.表音文字是指()。

7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目二《语言学概论》考试大纲

7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目二《语言学概论》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考试形式:在线考试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参考教材(考生自备)教材:《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要求:1、了解语言学学科的性质和地位,系统掌握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学基本理论;2、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观察、研究具体语言现象,掌握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

3、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进一步规范语言,为将来的中学语文教学等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内容要点: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

1、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第二节语言的思维功能1、理解: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的符号性质1、符号的含义、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1、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2、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它们对语言的社会功能有什么重要意义?3、语言的层级体系和它的运转原理。

第三节语言符号是人类特有的1、人的语言与所谓的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1、音素和音位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从声学看语音1、名词解释:语音的四要素。

第三节从发音生理看语音1、名词解释:元音、辅音。

2、元音和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第四节音位与音系1、掌握并分析对立关系、互补关系。

2、名词解释:音位变体、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

第五节音位的聚合1、音位的区别特征。

2、处于双向聚合中的音位的结构特点。

第六节语音单位的组合1、什么是音节。

2、什么是语流音变。

3、常见的语流音变的类型。

第四章语法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1、理解语法的结构是有规则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3、名词解释:语素、词、词组、句子。

第二节组合规则1、词根与词缀。

2、词缀的分类。

3、掌握基本机构类型:主谓、述宾、偏正、联合、述补。

4、掌握组合的层次性、递归性和开放性。

《语言学概论》考试大纲

《语言学概论》考试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 Linguistic课程编号:40101101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时数:48 学分数:3 执笔者:朱丽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语言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识记程度,以及运用基本语言理论分析语言事实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导言了解: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语言学的分类、流派、学科地位、发展历程和前景;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了解: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掌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识记:语言的性质、语言符号的特点理解: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言能力是人类所特有的。

第三章语音识记:语音、语音四要素、音素、音标、元音和辅音、音位、对立和互补、音位变体、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音位的区别特征、音节、语流音变理解掌握:语音的属性,人类发音的基本原理;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及其特点;元音舌位图;基本元音;辅音的发音部位和方法;音位及其组合规则。

运用:能描述基本元音和普通话辅音的特征;能划分音位;能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音节;熟练分析普通话的音节结构;能分析普通话和英语中的基本语流音变。

第四章语法识记:语法意义、语法形式、语法范畴、语法手段、形态、词尾、词缀、词根、复合词、变换、句法同义、句法多义、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综语理解掌握:语法的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语法单位、词法、句法;掌握词法和句法的组合规则;理解语言的层次性和递归性;掌握词类的划分;掌握基本的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掌握变换的原则、手段、作用;了解语言的普遍特征;运用:能分析词和词组的构造;能划分词类;能分析语言中的语法手段;能熟练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变换分析法分析词组和句子以及分化歧义句。

第五章词义识记:词汇、一般词汇、基本词汇、词义的性质、词义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单义词、多义词、引申、隐喻、换喻、同义词、反义词、语境理解掌握:掌握词汇的构成、词义的特点、词义的组合和聚合、多义词产生的原因和途径;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掌握同义词和反义词的类型;理解词语搭配的条件、理解语境的作用运用:能分析词的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能区别多义词和同音词;能分析词义引申的方式;能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

语言学概论网上考核方案_13565

语言学概论网上考核方案_13565

语言学概论网上考核方案第一部分考核方案说明和实施要求一、课程说明“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以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使学生对语言有一个更为理性的认识。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因此本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的课程。

二、考核方案制订依据形成性考核方案内容以本课程的两个指导性文件为依据,这两个文件一个是“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一个是“语言学概论考核说明”,前者规定了本课程教学内容范围,后者规定了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层次要求,即按照重点掌握、一般掌握、一般了解三个不同层次来设计形成性考核的内容。

三、形成性考核的设计原则设计形成性考核内容,要遵循下列一些原则:第一,简便性原则:即形成性考核内容的形式要简便,便于学生操作,也便于老师管理。

第二,实用性原则:即设计内容要尽可能结合语言实际,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第三,指导性原则:形成性考核内容有助于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本课程,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认识,考核内容形式力求可靠有效。

第四,针对性原则:形成性考核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四、考核的具体实施(一)考核方式网上考核方式包括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

(二)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分四次进行,要求结合教材、辅导材料、在线活动等方式完成形成性考核,适当限制完成时间。

(三)终结性考试期末终结性考核采取网络考试形式,网上考核方式为开卷,时间为90分钟。

具体时间另行安排。

(四)教师评阅学生所有的考核原则上均由教学班课任老师负责评阅,为保证质量可以通过网络抽查评阅情况。

对于阅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课程主持教师联系解决。

《语言学概论》(汉院)考试大纲【模板】

《语言学概论》(汉院)考试大纲【模板】

《语言学概论》(汉院)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语言学概论考试是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

语言学概论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语言分析能力。

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语言学基本理论知识,并能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考查语言现象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语言学基础知识和语言分析应用能力。

三、考试基本要求1. 具备较全面的语言学基础知识。

2. 具备较强的语言分析能力。

3. 具备一定的语言对比能力。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语言学基础知识和语言分析应用能力。

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两个部分:语言学基础知识、语言分析应用能力。

I. 语言学基础知识1.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对语言学基础、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应用语言学,以及现代汉语等方面的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并能比较准确地加以理解和掌握。

2. 题型题型为语言学术语解释。

II. 语言分析应用能力1. 考试要求该部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学有关语言知识进行应用,测试辨音和标音能力、对具体语言现象的分析应用能力、对宏观语言现象的理论分析和阐释能力等。

2. 题型题型包括辨音和标音、简答、综合论述等。

六.答题和计分要求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上。

《语言学概论》考试内容一览表。

《语言学概论》课程考核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考核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考核大纲【考核目的】考查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否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教学效果,从而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考核范围】考核问题包括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符号系统、语音、语法、词义、文字和书面语、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等学科内容。

【考核方法】期末闭卷笔试,占60%;平时(出勤、提问、作业等)占40%。

【期末考试形式】采用笔试、闭卷。

【期末考试对试题的要求】题型比例:主观试题的比例30%,客观试题的比例70%。

难度等级:中等难度【期末考试的具体内容】导言知识点:1.语言学的分类2.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3.语言学主要流派介绍考核目标:1.识记:(1)普通语言学(2)共时语言学(3)语文学2.理解:(1)语言学的对象(2)语言学主要流派3.运用:什么是语言学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知识点:1.语言和说话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考核目标:1.识记:(1)语言(2)说话(3)交际工具2.理解:(1)语言的社会功能(2)语言和思维的关系3.运用: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知识点:1.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2.语言符号的系统性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考核目标:1.识记:(1)符号(2)任意性(3)任意性2.理解:(1)组合关系(2)聚合关系(3)3.运用:(1)符号尤其是语言符号应该具备的条件(2)语言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第三章语音知识点:1.语音的基础知识2.音素和音位。

3.语音四要素4.元音和辅音5.对立和互补6.音位和音位变体考核目标:1. 识记:(1)语音(2)音素(3)音位(4)元音(5)辅音(6)音节(7)语流音变2.理解:(1)汉语音节特点(2)音位的区别特征3.运用:(1)元音与辅音的区别(2)什么是音位和音位的变体,什么是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如何确定条件变体第四章语法知识点:1.语法单位2.常见的语法范畴3.主要语法手段4.语言的结构类型;考核目标:1.识记:(1):句子(2)词组(3)词(4)语素(5)性(6)数(7)体(8)时(9)人称2.理解:(1)组合的层次性(2)词形变化(3)划分词类的标准3.运用:(1)分析语言单位的结构层次(2)什么是变换;如何通过变换分析句法多义第五章词义知识点:1.基本词汇及其特点;2.词义与词义的特点;3.词的多义性4.词义派生的途径考核目标:1.识记:(1)词汇(2)词义(3)语素义2.理解:(1)词义类型(2)词义的概括性(3)词义派生的途径3.运用:(1)词语的搭配(2)“言内意外”和词义的组合与运用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知识点:1.文字及其作用2.文字与语言的关系3.文字的起源4.口语和书面语考核目标:1.识记:(1)文字(2)表意文字(3)书面语2.理解:(1)文字与语言的关系(2)口语和书面语3.运用:文字的作用第七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知识点:1.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2.社会方言与地域方言3.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4.共同语及其形成;5.共同语的规范;考核目标:1.识记:(1)共同语(2)社会方言(3)地域方言(4)亲属语言1.理解:(1)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2)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3.运用:如何区分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第八章语言的接触知识点:1.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2.语言融合的原因3.语言的接触考核目标:1.识记:(1)借词(2)意译词2.理解:(1)结构规则的借用(2)洋泾浜(3)克里奥尔3.运用:(1)语言的接触表现在哪些方面(2)语言融合的原因是什么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知识点:1.语音演变的规律性;2.语法发展的表现3.词义演变的方式、途径和结果考核目标:1.识记:(1)历史比较法(2)词语的替换2.理解:(1)词义演变的方式、途径和结果(2)旧词的消亡(3)词义的演变3.运用:(1)新词产生的途径(2)语法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样题】一.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音位的自由变体:2.基本词汇:3.音节:4.符号:5.句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可以分为三派,它们是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

语言学概论课程考核说明

语言学概论课程考核说明

语言学概论课程考核说明第一部分期末复习考试基本情况介绍(一)试题编制所遵循的原则第一,以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为出题的范围依据;第二,以考核说明规定的考核层次要求和题型为依据;考核说明有关知识点的层级规定,需要琢磨;第三,以考查学科的基本知识为主,同时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试题特点本期试题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以考查基本知识为主,所以试题难度不是很大;第二,试题覆盖面较广,涉及到绝大部分教学内容,没有分数特别集中的试题,这个特点要求同学们应全面复习,切忌猜题押题,以免失误,影响期末成绩;第三,既注重基本理论,又突出实践分析,兼顾两个方面。

试题的这个特点,要求同学们无论平时学习还是期末复习,对有关的教学内容既要比较熟悉,又能灵活运用。

(三)试题题型及分数比例本学期试题,其题型主要有以下四种:1、举例解释下列名词:10分。

名词概念分两个层次要求:一个层次是对名词概念要求理解其内涵,能结合问题进行分析、解释,能举例说明;一个层次名词概念主要是一些涉及到下位概念的名词,要求理解其内涵,能结合语言实际进行类别分析辨认。

2.选择题:10分。

本题为单项选择题,即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主要考查一些易于混淆的问题,考查对一个事物不同分类角度的认识把握情况。

选择题看起来难,其实仍然是基本知识的应用,只要基本知识掌握熟练,又能灵活运用,解答也并不难。

3.综合分析题:40分。

分析题其实在选择甚至问答题都有所涉及,在这里比较集中一些,突出的是一些重点分析内容,主要涉及语音、语法两部分内容。

语音部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分析音素的发音特点,二是比较元音和辅音的发音特点,发音的异同。

语法部分,主要考核内容是:一是语素类别分析,二是词组的层次结构分析,要求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到词为止;三是语法意义语法范畴分析,即分析句子中某个词语的形态变化表示什么样的语法意义,属于哪种语法范畴;四是句式变换,如把一个句子变成几个结构不同的同义句式,变换后意思应该相近,又如把一个多义句式变成几个单义句式,要求从一组句子中找出歧义句来分析,如果这个句子有两种含义,就要变成两个句子。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41语言学概论》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41语言学概论》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541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语法方面B.语音方面C.语汇方面D.语义方面2认为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观点被称作A.语言相关论B.语言能力论C.语言反应论D.语言认知论3.下面各项属于传统“小学”的是A.音韵学B.音响学C.音位学D.音律学4.下面各词中借自佛经的是A.苜蓿B.罗汉C.蛮夷D.大戎5.语言本质上是一种A.个人现象B.社会现象C.物理现象D.天然现象6.掌管人的语言和抽象思维活动的是大脑的A.脑桥B.右半球C.左半球D.右半球的某些部位7.“三好”“环保”属于A.惯用语B.专有名词C.成语D.简缩词语8.下面各项中具有排他性特征的是A.隐语B.隐含C.隐喻D.影射9.“书包”这个词的能指是A.“书包”这两个字B.“书包”的意思C.“书包”的声音D.“书包”的用法10.把“You are a lucky dog”译为“你是一条幸运狗”属于A.语汇平面翻译B.句法平面翻译C.语义平面翻译D.语境平面翻译11.“犬子”是一种A.自称B.面称C.厌称D.谦称12.下面各项中属于礼貌原则的是A.质量和数量B.相关和负责C.得体和慷慨D.理解和赞同13.下面语言属于孤立语的是A.日语B.汉语C.英语D.维吾尔语14.不同行业的“行话”属于A.地域方言B.社会方言C.亲属语言D.混合语言15.汉族过年时“福”字倒贴,称“福倒(到)了”,这是一种A.反说话B.避讳话C.吉祥话D.惯用话16.下面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是A.长沙话B.武汉话C.南昌话D.上海话17.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是A.发散思维B.表象思维C.抽象思维D.感性思维18.下面辅音中属于擦音的是A.[f]B.[t]C.[b]D.[m]19.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A.语言混合B.语言转用C.克里奥尔D.双语现象20.能听懂别人说话但基本不能看懂文字表达的意思,这样的语言障碍是A.失忆症B.失写症C.失话症D.失读症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022南开大学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2022南开大学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2022南开大学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2022南开高校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本考试是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入学资历之专业基础课考试。

二考试目的本考试的目的是选拔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讨论生。

三考试要求考生应具备“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的基础学问,理解这两门课程的基本概念,能用所学的学问和办法分析容易的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的事实。

考生要用汉语答题,书写工整,卷面干净。

四考试内容“语言学概论”部分第一部分语言的性质,包括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其他派生功能、语言是自然形成的符号系统。

其次部分语音,包括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基础、音素、音位、音位的组合。

第三部分语法,包括语法的性质和单位、构词法、构形法、句法。

第四部分语义,包括词汇、词义、词聚、句义、歧义。

第五部分语言的进展,包括语言进展的缘由和特点、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进展。

题型一名词解释(略)二推断示例:洋泾浜不是自然语言。

答:对。

洋泾浜是两个不同民族的人在某些特定场合暂时把各自的语言混合在一起而造成的交际工具,不当作母语使用,离开特定的交际场合双方都不再使用它,所以不是自然语言。

三简答示例:两个同义词可以在哪些方面有差别?答:同义词之间的差别:a语体颜色或风格颜色、b感情颜色、c 形象颜色。

四分析示例:指出下面每个词是单纯词还是复合词,还是派生词:剪刀克隆taller 绳子棕色菠萝氧吧dancer 质子actually答案:单纯词有“克隆、菠萝、taller”,复合词有“剪刀、棕色、氧吧、质子”,派生词有“绳子、dancer、actually”。

五论述示例:归纳音位主要按照什么原则?答案:主要按照两条原则,第一是对立互补,其次是语音相像。

“现代汉语”部分第一部分,一般话的含义、汉语的主要方言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等。

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00541)考试大纲答案必背重点复习资料全

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00541)考试大纲答案必背重点复习资料全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认识人类的语言一、语言的性质和类型1.只有人类才有语言【领会】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

人类的语言跟动物的“语言”相比较,有几个显著和重要的特点:一是“内容更多”。

多种场合、多种方式、多种内容。

二是“用处更大”。

主要:交际功能。

其它:标志、记录、思维、认知,等等。

三是“能够创造”。

具有离散性,能用有限的声音和意义按照一定规则组配成无限的话语。

2.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领会】大多数情况: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但不能把“相互能够听懂”作为确定语言的标准,并进一步作为确定民族和国家的标准。

这种理解只适合于欧洲的“新兴民族国家”,对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是不适应的。

尽管“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但事实上还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因而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3.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形态分类【领会】语言的谱系分类就是从“历时”演变角度划分不同的语言,是根据各种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是否有共同来源和相似性的大小对语言进行的分类。

也叫“语言的亲属关系分类”。

从语言的“共时”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可以建立“语言的形态分类”,也叫“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

可分为“形态语”和“孤立语”,或者分成“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

4.语系、语族;屈折语、孤立语;综合性语言、分析性语言【识记】谱系分类层级: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土语)。

语系是根据语言有无历史同源关系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别,是语言谱系中最大的类。

语系的下一级叫作“语族”,同一语族的语言不但有相同的来源,相似点也更多。

形态语(综合性语言)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体现各种结构意义的语言。

包括“屈折语、黏着语”等小类。

如俄语、维吾尔语。

孤立语(分析性语言)指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

如汉语。

屈折语主要是句子中某些词本身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是形态语中的一个小类。

国开语言学概论(本)终考任务

国开语言学概论(本)终考任务

国开语言学概论(本)终考任务
根据国开语言学概论(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要求,终考任务包括
以下部分:
1.理论题:选择学过的三个语言学理论或概念,结合具体例子进
行阐述,包括其基本概念、主要论点和实际应用。

2.实践题:选择一个实际语言使用场景,例如面试、演讲、对话等,深入探讨其语言表达及语境含义,包括如何应对、控制语境、传
递信息等。

3.应用题:结合当前语言使用现状或问题,例如典型语言误区、
跨文化交际挑战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并探讨其合理性和
实施可行性。

以上三部分各占总分的1/3,考试时间为2小时。

要求学生掌握
基本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语言学概论本课程考试有一定难度

语言学概论本课程考试有一定难度

本课程考试有一定难度,考试题型为单选26分、多选10分、名词解释16分、简答18分、分析12分、论述18分。

考试题型较灵活,在弄通弄懂导读的基础上,要在提高分析和识别能力上下功夫。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一、什么是语言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行为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到:(1)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和逻辑问题。

(2)心理生理问题。

(3)物理问题的非常复杂的过程。

有人从通讯理论的角度把这样一个过程称为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从说话人的一方来说是一个编码过程,从听话人的一方来说是一个解码过程,这些活动过程都是客观存在的。

2.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关系: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主观认识并不完全等同。

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所以语言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一步步地使我们的主观认识更接近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真相的过程。

二、口语和书面语1.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1)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形式。

口语是语言的口头存在形式,书面语是语言的书面存在形式。

(2)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也存在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书面语的情况。

(3)两者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结构是一致的。

严重的言文脱节现象在现代社会是维持不下去的。

(4)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

书面语一般不记录口语交际时的辅助手段,如表情、手势、体态、口气等,但要补上一些省略以后就会影响理解的成分。

因此,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5)书面语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由于书面语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词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促进口语向前发展。

2.书面语产生的重大社会历史意义。

(1)它克服了口语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缺点,使得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速度大大加快,范围也不断扩大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泛读 27036 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 0632)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英语泛读(三)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段)的重要课程。

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进一步扩大词汇量,接触更多的语言现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欣赏水平,了解英美文化背景和知识。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使用教材为:《高级英语阅读教程》(下),王松平总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教材包括16个单元,每单元由主题大致相同的两篇课文组成,共32篇课文。

课文内容涉及英美文化、社会、科技等各方面。

读懂这32篇课文,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课文后面的练习是应考者的学习任务。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应考者通过自学应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课文中出现的单词、词组和习语要了解其意思并会用英文作解释。

2、领会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英语概述课文大意。

3、完成课后的练习以及讨论题。

4、能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和理解难易程度相当于教材的文章。

四、学习方法1、以课文为本,参考课后注释,借助于辞典和其他工具书读懂课文,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观点和论点、修辞特点等。

2、要善于抓住上下文提供的线索,猜测某个单词、短语和句子的意思。

3、利用课后练习检测所学课文的理解和语言知识的掌握。

五、社会助学助学单位和教师应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的目的、特点和要求,为应考者提供切实有效的辅导。

本教材可供一学期使用,每单元需8个课时,其中课文讲解需6个课时,练习需2个课时,并进行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

六、命题与考试(一)命题原则本课程考试命题的广度和难度根据大纲规定的要求而确定。

每份试卷与课程有关的题目占60%--70%,水平测试的题目占30%--40%,其中易占20%左右,较易30%左右,较难30%左右,难20%左右。

(二)可采用的试题类型1、填空。

要求应考者从所提供的单词或词组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句中。

单词或词组选自课文。

2、选择题。

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一个正确答案,解释句中画线的词或词组。

句子选自课文。

3、判断题。

判断所给句子的修辞手法。

4、阅读理解题。

根据短文,选择正确答案回答问题。

5、用英文解释句中的斜体部分。

句子选自课文。

6、回答课文相关问题。

7、翻译(中译英),句子选自课文。

语言学概论27037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英语语言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语言系统内部语言学各分支之间的关系和各分支的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语言学在其它学科领域的应用,熟悉现代语言学重要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语言(的性质),了解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为日后进一步学习语言学、从事语言教学实践和语言学研究打下扎实基础。

本课程的特点是:专业术语多,概念多,内容抽象,所以,考生最好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先学习提高语言读写能力的课程,如高级英语、泛读(三)、写作等,这样可以减少语言障碍,有利于学好语言学的理论知识。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共分为本书共分四编,计十三章。

第一编(一至二章)介绍了语言和语言学;第二编(三至八章)介绍了语言学的主要分支—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第三编(九至十二章)为跨学科领域与应用—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第四编(十三章)介绍了现代语言学流派。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英语语言学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

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语言的性质、功能,以及语言学的研究范围、语言学的分支和重要的语言学概念;2、掌握语言系统内部语言学各分支之间的关系和各分支的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3、了解语言学在其它学科领域的应用;4、熟悉现代语言学重要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英语语言学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其含盖范围很广,既涉及语言系统内部的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又涉及许多交叉学科,如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用学(包括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以及本教程未涉及的神经认知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等。

语言学的进一步研究甚至会涉及到哲学、逻辑学等领域。

在自考课程中,词汇学与语言学关系最为密切,词汇学的许多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都来源于语言学。

高级英语、泛读(三)、写作、翻译等课程则是学好语言学的基础。

文学与语言学并非对立的关系,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方法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日后无论从事语言学还是文学研究,这两个领域都必须同时涉猎。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语言(一)课程内容本章简要介绍了语言的定义、性质和功能。

(二)学习要求了解语言的定义、性质和功能。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语言的功能;2、掌握:语言的定义和性质。

第二章语言学(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语言学研究的科学程序、语言学的分支和几组重要的区别性概念。

(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语言学研究的科学程序,深刻理解并掌握语言学的分支(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研究对象,掌握语言与言语、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共时与历时、言语与书面语、语言行为潜势与实际语言行为、横组合与纵聚合、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传统语法与现代语言学等区别性概念。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掌握:语言学的研究范围,语言学研究的科学程序,语言学的分支(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研究对象。

2、熟练掌握:语言与言语、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共时与历时、言语与书面语、语言行为潜势与实际语言行为、横组合与纵聚合、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传统语法与现代语言学等区别性概念。

第三章语音学(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语音学及其分支的定义、发音器官的名称和位置、英语辅音和元音的描述与分类、协同发音与国际语音表以及语音特征。

(二)学习要求理解并掌握语音学及其分支的定义、发音器官的名称和位置、英语辅音和元音的描述与分类、协同发音与国际语音表以及语音特征。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发音器官的名称和位置、协同发音与国际语音表。

2、掌握:语音学及其分支的定义。

3、熟练掌握:英语辅音和元音的描述与分类以及语音特征。

第四章音位学(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语音学和音位学的区别、音位学的重要概念(音位、音子、音位变体、最小对立体、分布类型等)、鉴别音位的原则、区别性特征、音位规则、超切分特征、严式音标和宽式音标等。

(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并掌握语音学和音位学的区别、音位学的重要概念(音位、音子、音位变体、最小对立体、分布类型等)、鉴别音位的原则、区别性特征、音位规则、超切分特征、严式音标和宽式音标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语音学和音位学的区别。

2、掌握:鉴别音位的原则、区别性特征、音位规则、超切分特征、严式音标和宽式音标等。

3、熟练掌握:音位学的重要概念(音位、音子、音位变体、最小对立体、分布类型等)。

第五章形态学(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形态学的研究范围、语素的定义、几组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或区别(包括词根、词缀、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之间,前缀、后缀和中缀之间,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之间,词根、词干和词基之间,语素、语子和语素变体之间,空语子和零语子之间)、直接成分分析、以及构词法。

(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形态学的研究范围、语素的定义、几组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或区别(包括词根、词缀、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之间,前缀、后缀和中缀之间,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之间,词根、词干和词基之间,语素、语子和语素变体之间,空语子和零语子之间)、直接成分分析、以及构词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形态学的研究范围。

2、掌握:语素的定义以及几组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或区别(包括词根、词缀、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之间,前缀、后缀和中缀之间,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之间,词根、词干和词基之间,语素、语子和语素变体之间,空语子和零语子之间)。

3、熟练掌握:直接成分分析方法以及构词法。

第六章句法学(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句法学的定义、语法与词法和句法之间的联系、三种句法关系(横组合关系、纵聚合关系、等级关系)、分析句法关系的几种方法(直接成分分析、标记法直接成分分析、短语标记法、方括标记法)、成分关系与依存关系的区别、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区别、生成句子深层结构的短语结构规则、将深层结构转化为表层结构的转化规则、以及结构歧义现象。

(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句法学的定义、语法与词法和句法之间的联系、三种句法关系(横组合关系、纵聚合关系、等级关系)、分析句法关系的几种方法(直接成分分析、标记法直接成分分析、短语标记法、方括标记法)、成分关系与依存关系的区别、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区别、生成句子深层结构的短语结构规则、将深层结构转化为表层结构的转化规则、以及结构歧义现象。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句法学的定义、成分关系与依存关系的区别、以及结构歧义现象。

2、熟练掌握:语法与词法和句法之间的联系、三种句法关系(横组合关系、纵聚合关系、等级关系)、分析句法关系的几种方法(直接成分分析、标记法直接成分分析、短语标记法、方括标记法)、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区别、生成句子深层结构的短语结构规则、以及将深层结构转化为表层结构的转化规则。

第七章语义学(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语义学的定义、语义学的分支、有关意义的理论、语义学的一些重要概念(reference, denotation, referent, sense, extension, intension, concept)、意义的类型、意义的要素、成分分析理论、语义场理论、词汇关系、决定句子意义的基本因素、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以及述位结构理论。

(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并掌握语义学的定义、语义学的分支、有关意义的理论、语义学的一些重要概念(reference, denotation, referent, sense, extension, intension, concept)、意义的类型、意义的要素、成分分析理论、语义场理论、词汇关系、决定句子意义的基本因素、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以及述位结构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语义学的定义、语义学的分支、有关意义的理论、语义学的一些重要概念(reference, denotation, referent, sense, extension, intension, concept)以及述位结构理论。

2、掌握:意义的类型、意义的要素、成分分析理论、语义场理论、词汇关系、决定句子意义的基本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