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经典精品练习题,强烈推荐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经典精品练习题,强烈推荐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经典精品练习题,强烈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一

八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一、精心选一选(请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

A. 236a a a ?=

B. 235()a a =

C. 2222()a b a b =

D. 3332a a a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 ).

A. 第四象限

B. 第三象限

C.第二象限

D. 第一象限 3、化简:a+b-2(a-b)的结果是 ( ) A.3b-a B.-a-b C.a+3b D.-a+b 4、如图,△ABC 中边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B 于点D 、 E ,AE=3cm ,△ADC?的周长为9cm ,则△ABC 的周长是( ) A .10cm B .12cm C .15cm D .17cm 5、下列多项式中,不能进行因式分解的是 ( ) A. –a 2+b 2 B. –a 2-b 2 C. a 3-3a 2+2a D. a 2-2ab+b 2-1

6、小明家下个月的开支预算如图所示,如果用于衣服上的支 是200元,则估计用于食物上的支出是 ( ) A. 200元 B. 250元 C. 300元 D. 350

7、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取错误..的是 ( ) A .y=2x 2中,x 取全体实数 B .y=1

1

x +中,x 取x ≠-1的实数 C .y=2x -中,x 取x ≥2的实数 D .y=

3

x +中,x 取x ≥-3的实数 得分

阅卷人

食物30%

教育

22%衣服

20%

其他28%

图2

A

B C F

E

D

8、下面有4个汽车标致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①②③④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④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大小是()

A.65°或50°B.80°或40°C.65°或80°D.50°或80°10、如图(1)是饮水机的图片,饮水桶中的水由图(2)的位置下降到图(3)的位置

的过程中,如果水减少的体积是y,水位下降的高度是x,那么能够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 )

A B C D

二、耐心填一填(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3

2c

ab

-的系数是,次数是。

12、Rt△ABC中,∠C=90°,∠B=2∠A,BC=3cm,AB=_________cm.

13、若1

2

42+

-kx

x是完全平方式,则k=_____________。

14一个汽车牌在水中的倒影为,则该车牌照号码____________.。

15、已知,如图2:∠ABC=∠DEF,AB=DE,要说

明△ABC≌△DEF,若以“SAS”为依据,还要添加的

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于实数a,b,c,d,规定一种运算

a b

c d

=ad-bc,

10

2(2)

-

=1×(-2)-0×2=-2,那么当

(1)(2)

(3)(1)

x x

x x

++

--

=27时,则x= 。

得分阅卷人

三、小心求一求(本小题8分)

17、因式分解:

(1)x 2-4(x -1) (2) 44y x -

四、在心算一算(18小题8分,19小题8分,共16分)

18、计算题:

(1))22(4)25

(22a a a +-+ (2)2

33)(21)(4???

???--?-x y y x

19、(本小题8分)先化简,再求值。

[(x+2y)(x-2y)-(x+4y )2]÷4y ,其中x=5,y=2。 五、细心画一画:(20题6分.)

20、如图,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在M 、N 两处参加植树劳动,现要在道路AB 、AC 的交叉区域内设一茶水供应点P .为节省劳力,要求P 到两道路的距离相等,且P 到M 、N 的距离的和最小,问点P 应设在何处(保留作图痕迹).

六、费心想一想(21题6分,22题6分,共12分.) 的图象经过点A (- 3, - 2)及点B(1, 6) (1) 求此一次函数解析式,并画图象;

(2) 求此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22、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连线为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如图(一)中四边形ABCD 就是一个“格点四边形”。

(1)作出四边形ABCD 关于直线BD 对称的四边形A'B'C'D'; (2)求图(一)中四边形ABCD 的面积;

(3)在图(二)方格纸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EFG ,使△EFG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且△EFG 为轴对称图形。

七、仔细做一做(23题6分,24题8分,共14分.)

23、育才中学初二年级有100名学生参加了初中数学竞赛。已知竞赛成绩都是整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将该统计图补充完整;

(2)在上图中直接作出折线统计图;

(3)若80分以上(含80分)的考生均可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励,该校参加竞赛的学生获奖率为___________%。

24、如图,一船上午9时从海岛A出发,以20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11时到达B处,从A 、B两处分别望灯塔C,测得∠NAC=32O,∠NBC=64O,求从B 处到灯塔C的距离。

N

B

C

A

得分阅卷人

八、细心想一想(25题10分.)

25、已知: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都是等边三角形,AN交MC于点E,BM交CN于点F.

(1)求证:AN=BM;

(2)求证:△CEF为等边三角形;

(3)将△ACM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其他条件不变,在图2中补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判断第(1)、(2)两小题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要求证明).

恭喜你,已经做完所有习题,请再仔细地检查,可不要留遗憾噢!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 年 级 数 学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仔细选一选。(请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1.函数1

x

y x =-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

A.x ≠0

B.x ≠1

C.x>1

D.x<1且x ≠0 2.关于函数x y 2

1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函数图像必经过点(1,2) B .函数图像经过二、四象限 C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D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3. 如图所示的扇形图是对某班学生知道父母生日情况的调查,A?表示只知道父亲生日,B 表示只知道母亲生日,C 表示知道父母两人的生日,D 表示都不知道.?若该班有40名学生,则知道母亲生日的人数有(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A .25%

B .10

C .22

D .12

4.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 纸沿对角线折叠,设重叠部分 为△EBD ,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EBD 是等腰三角形,EB =ED B .折叠后∠ABE 和∠CBD 一定相等 C .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D .△EBA 和△EDC 一定是全等三角形

5. 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 ) A .x 2+x 3=x 5; B .(-a )2·(-a 3)=-a 5

C .a 0=1

D .(-m 3)2=m 5

6. 已知x m =6,x n =3,则x 2—

3n 的值为 ( )

A. 9

B. 43

C. 2

D. 3

4

7. 能直观地反映出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应选择 ( )

A.条形的统计图

B.扇形的统计图

C.折线的统计图

D.直方图

8. 点A (-3,4)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 A. (3,—4) B. (3,4) C. (—3,—4) D. (—3,4)

9. 已知x 2+kxy+64y 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是 ( ) A .8 B .±8 C .16 D .±16

10. 下面是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1,2,4,8,16,……,则第2008个数是 ( ) A .22009 B .22008 C .22007 D .22006

二、认真填一填。(每空3分,共24分)

11.函数y=kx+b (k ≠0)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2x+3,且交y 轴于点(0,-1),?则其解析式是_________ .

12.如图,是某校初二年级学生到校方式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形可得出步行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

13.如图是由三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你在图中补画一个小正方形,使补画后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 。

14.已知a m ·a 3=a 10,则m = 。

1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一边的长为6,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16.如图,已知DB AC ,要使⊿ABC ≌⊿DCB ,

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

A

B D

(12题图)

E D A

N

M

17. 将两根钢条AA ′、BB ′的中点 O 连在一起,使 AA ′、BB ′能绕着点 O 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作,则A ′B ′的长等于内槽宽 AB , 那么判定△OAB ≌△OA ′B ′的理由是 (简称)。 18.已知x +y =1,则

21x 2+xy +2

1

y 2= 。

三、细心算一算。(19题8分,20题6分,共14分)

19.分解因式:

(1)16a 2-1 (2 ) 3

2

2

96y y x xy -+

20.先化简,再求值:

(a +1)2 - a(a +3),其中a =2

三、用心想一想。(每题8分,共24分)。

21.如图所示,在△ABE 和△ACD 中,给出以下4个论断:(1)

(17题图)

D

C

B

P

AB=AC ;(2)AD=AE ;(3)BE=CD ;(4)∠DAM=∠EAN ,以其中3个论断为题设,填入下面的“已知”栏中,1个论断为结论,填入下面的“求证”栏中,使之组成一个正确的命题,并写出证明过程。

已知: ; 求证: 。

22.如图,已知PB ⊥AB , PC ⊥AC ,且PB =PC ,D 是AP 上的一点,

求证:CD BD .

23. 近期,海峡两岸关系的气氛大为改善。大陆相关部门于2007年8月1日起对原产台湾地

区的15种水果实施进口零关税措施,扩大了台湾水果在大陆的销售。某经销商销售了台

(1)写出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凤梨的进价是20元/千克,某天的销售价定为30元/千克,问这天的销售利润是多少?

五、精心做一做。(24题8分,25题8分,共16分)

24. 在△ABC中,∠C=90°,DE垂直平分斜边AB,且分别交AB、BC于D、E,

若∠CAE=∠B+30°,求∠AEB的度数。

C

E

A

D B

25.我校对初二年级女生仰卧起坐的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将数据整理后,画出如下频数

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小组的频率依次是0.10,0.15,0.20,0.30,0.05,第五小组的频数是36,根据所给的图填空: (1)第五小组的频率是_______,请补全这个频数分布图.

(2)参加这次测试的女生人数是______;若次数在24(含24次)以上为达标(此标准为

中考体育标准),则该校初二年级女生的达标率为________. (3)请你在原图上画出频数折线图.

六、静心想一想。(本题12分)

26. 如图甲,在△ABC 中,A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N ,交BC 的延长线于M ,∠A=400

,(1)求∠NMB 的大小

(2)如图乙,如果将(1)中∠A 的度数改为700

,其余条件不变,再求∠NMB 的大小。 (3)根据(1)(2)的计算,你能发现其中的蕴涵的规律吗?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证明。 (4)如图丙,将(1)中的∠A 改为钝角,其余条件不变,对这个问题规律的认识是否需要加以修改? 请你把∠A 代入一个钝角度数验证你的结论。

_ 次数

_ 频数 / 人数

_ 41 . 5 _ 35 . 5 _ 23 . 5 _ 17 . 5 _ 11 . 5 _5 . 5 _ 29 . 5

人教实验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得分

一、耐心填一填(每空3分,共30分)

1.计算:

=?-)4

3()8(2

b a ab 2.如图,已知DB AC =,要使⊿ABC ≌⊿DCB ,

A B

D

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3.因式分解:2

2273b a -=

4.下图是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砖,按规律拼成的若干个图案,按此规

律请你写出: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地砖 块;第n 块图案中有白色

地砖 块。

第3个 …

5.函数关系式

25+-=

x x

y 中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0

70,则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

7.一次函数

x y 232

-=

的图象经过 象限。

8.函数111x k y =的图象通过P (2,3)点,且与函数222x k y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它们的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y y =;

二、精心选一选(每题3分,共30分)

9.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633x x x =+

B 、326a a a =÷

C 、ab b a 853=+

D 、

333)(b a ab -=- 10.观察下列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花纹,其中轴对称图形是 ( )

11.育才学校八(20)班的全体同学喜欢的球类运动用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来表

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的具体人数;

B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的总人数;

C、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初中三年来喜欢各种球类的

变化情况;

D、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现在喜欢各种球类的人数的大小关系

12.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A、x>0

B、x<0

C、x<1

D、x>1

1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ABC关于直线y=1

轴对称,已知点A坐标是(4,4),则点B的坐标是()

A、(4,-4)

B、(-4,2)

C、(4,-2)

D、(-2,4)

1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cm

13,其中一边长为cm

3,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

A、cm

7B、cm

3C、cm

7或cm

3D、cm

8

15.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速度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水不注满水池)与时间

t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

16.小明同学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五次测试成绩得分情况如右图所示:则小明同学五次成绩的平均分是()

A、12分

B、13分

C、14分

D、15分

17.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的是()

A、)

3

4

)(

3

4

(y

x

y

x+

+

-B、)

4

3

)(

3

4(x

y

y

x-

-

-2

-2

C

B

A

y

x

4

2

4

2

O

17

16

15

14

13

12

11

分数

次数

第4次

第3次

第2次

第1次

C、)34)(34(y x y x --+- D、)34)(34(y x y x -+

18.如果

942+-ax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a 的值是( ) A 、±6 B、 6 C、12 D、 ±12

三、认真试一试(共60分)

19.计算题:(12分)

(1))65()34(3---x x (5分) (2)

)5()201525(2

432x x y x x -÷-+(7分)

20.(7分)先化简,再求值:

)12)(1()1(32

-+-+a a a ,其中1=a

21.(7分)如图,要在A 区建一个商场,使它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且距离两条公路的交叉口200米处,这个商场于图中的哪一个位置上?请在图上标出来,(比例尺为1∶5000)并说明理由

22.(8分)一慢车和一快车沿相同路线从A 地到相距120千米的B 地, 所行地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试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A

⑴慢车比快车早出发小时,快车比慢车少用小时到达B地;

⑵快车用小时追上慢车;此时相距A地千米.

23.(8分)如图所示,已知D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上一点,它到两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DE、DF。请你指出当D点在什么位置时,DF

DE ?并加以证明。

24.(8分)在前年年底印度洋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海啸事件,这个事件给印度洋周边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一灾难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大家纷纷慷慨解囊,给灾区人民献爱心。下面的图(1)是我市某中学“献爱心,抗海啸”自愿捐款活动学生捐款情况制成的条形图,图(2)是该中学学生人数比例分布图,该校共有学生1450人.

A

B C

D

E F

(1)初三学生共捐款多少元?(3分)

(2)该校学生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精确到分)(5分)

25.(10分)新华文具店的某种毛笔每支售价25元,书法练习本每本售价5元,该文具店为促销制定了两种优惠办法:

甲:买一支毛笔就赠送一本书法练习本;

乙:按购买金额打九折付款。

实验中学欲为校书法兴趣小组购买这种毛笔10支,书法练习本x(x≥10)本。

(1)请写出用甲种优惠办法实际付款金额y甲(元)与x(本)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请写出用乙种优惠办法实际付款金额y乙(元)与x(本)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若购买同样多的书法练习本时,你会选择哪种优惠办法付款更省钱;

芜湖市2010~2011学年度上期末统考八年级

数学试题

(全卷总分100分,120分钟完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一次函数1

2+

-

=x

y的图象经过点()A.(2,-3) B.(1,0) C.(-2,3) D.(0,-1)

2、能直观地反映出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应选择()

A.条形的统计图

B.扇形的统计图

C.折线的统计图

D.直方图

3、要了解某地区八年级学生中,体重在某一范围内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大小,需

要求出样本的()

A.平均数

B.频数

C.频率

D.方差

4、计算a

a

a

-

÷

-4

3

2

2)

(

)

(的结果是()

A. 2a

- B. 3a

- C. 4a D. 4a

-

5、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有( ) ①1

)

)(

(

1

2

2-

-

+

=

-

-y

x

y

x

y

x②)1

(3

4+

=

+m

m

m

m x

x

x

x

③2

2

22

)

(y

xy

x

y

x+

-

=

-④)

3

)(

3

(

92

2y

x

y

x

y

x-

+

=

-

A.1个B.2 个C.3个D.4个

6、一支蜡烛长20厘米,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厘米,燃烧时剩下的高度n(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7、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某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乘以-1,所得图

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无法确定

8、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D

B 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边相等(SS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相等(SAS)、两角和它们的夹边(ASA)、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AAS)、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 3.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平分这个角,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5.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6.第十二章轴对称 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4.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5.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6.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7.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8.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9.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10.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1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 1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3.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十三章实数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0的算术平方根为0;从定

八年级数学经典练习题(分式及分式方程)汇总

一、选择题 1. (广东珠海)若分式 b a a +2的a 、b 的值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此分式的值 ( ) A .是原来的20倍 B .是原来的10倍 C . 是原来的10 1 倍 D .不变 2. 计算-22+(-2)2-(- 12)-1的正确结果是( ) A 、2 B 、-2 C 、6 D 、10 3. (四川遂宁)下列分式是最简分式的( ) A. a 22 B . a 2 C . 2 2b a + D . 2 22ab a - 5.(丽江)计算10 ()(12 -+= . 6. (江苏徐州)0132--= . 7. (江苏镇江常州)计算:-(- 12)= ;︱-12︱= ; 01()2-= ;11 ()2 --= . 8. (云南保山)计算101 ()(12 -+= . 9. (北京)计算:?-++?--)2(2730cos 2)2 1(1π. 10. 计算:|-3|+20110×2-1. 11. (重庆江津区)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 ) A 、 2 x B 、 1x x + C 、2x y + D 、x π 12. (四川眉山)化简m m n m n -÷-2)(的结果是( ) A .﹣m ﹣1 B .﹣m+1 C .﹣mn+m D .﹣mn ﹣n 13.(南充)若分式1 2 x x -+的值为零,则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2

14. (四川遂宁)下列分式是最简分式的( ) A. b a a 232 B . a a a 32- C . 2 2b a b a ++ D . 2 22b a ab a -- 15. (浙江丽水)计算111 a a a - --的结果为( ) A 、 1 1 a a +- B 、1 a a - C 、﹣1 D 、2 17. (天津)若分式21 1 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等于 . 18. (郴州)当x= 时,分式 的值为0. 20. (北京)若分式 x 的值为0,则x 的值等于 . 21. (福建省漳州市)分式方程 2 11 x =+的解是( ) A 、﹣1 B 、0 C 、1 D 、3 2 22. (黑龙江省黑河)分式方程 11x x --= ()() 12m x x -+有增根,则m 的值为( ) A 、0和3 B 、1 C 、1和﹣2 D 、3 23. (新疆建设兵团)方程2x +1 1-x =4的解为 . 24. (天水)如图,点A 、B 在数轴上,它们所对应的数分别是﹣4与 22 35 x x +-,且点A 、B 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则x = . 25. (海南)方程 2 +x x =3的解是 . (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 26. (湖北潜江、天门、仙桃、江汉油田)化简)2()24 2( 2+÷-+-m m m m 的结果是 A .0 B .1 C .—1 D .(m +2)2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全册)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全册)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教学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有关概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操作、分析能力,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难点: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关键:找对应边、对应角有下面两种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教具准备 四大小一样的纸片、直尺、剪刀.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实例,加深认识.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课题

1.先在其中一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多边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2.重新在一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剪刀剪出重叠的两个多边形和三角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事先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然后固定重叠的两纸,注意整个过程要细心. 【互动交流】剪出的多边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 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教师活动】在纸版上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手拿一个三角形,做如下运动:平移、翻折、旋转,观察其运动前后的三角形会全等吗?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每个剪下的三角形,同时互相指出每个三角形的顶点、三个角、三条边、每条边的边角、每个角的对边. 【学生活动】把两个三角形按上述要求标上字母,并任意放置,与同桌交流:(1)何时能完全重在一起?(2)此时它们的顶点、边、角有何特点? 【交流讨论】通过同桌交流,实验得出下面结论: 1.任意放置时,并不一定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旋转到一起时才能完全重合.2.这时它们的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分别重合了. 3.完全重合说明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对应顶点在相对应的位置.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语言上的规. 1.概念: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果本图11.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 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 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 多边形覆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 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n-·180° 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n-条对角 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

线,把多边形分成(2)n -个三角形.②n 边形共有(3)2 n n -条对角线.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基本定义: 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基本性质: 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⑴边边边(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边角边(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⑶角边角(AS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⑷角角边(AAS ):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⑸斜边、直角边(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全等. 4.角平分线: ⑴画法: 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5.证明的基本方法: 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 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

初二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初二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一、选择题1、如图,两直线a∥b,与∠1相等的角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 ?x>3 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x A、33D、无解、如果a>b,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a?3 a3 C、?a>?bD、?2a 4、如图所示,由∠D=∠C,∠BAD=∠ABC推得△ABD≌△BAC,所用的的判定定理的简称是A、AASB、ASAC、SASD、SSS 5、已知一组数据1,7,10,8,x,6,0,3,若=5,则x应等于A、B、C、D、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B、三棱住的侧面是三角形; C、六棱住有六个侧面、侧面为长方形; D、球体的三种视图均为同样大小的图形;、△ABC的三边为a、b、c,

且=c2,则A、△ABC是锐角三角形;B、c边的对角是直角;C、△ABC是钝角三角形;D、a边的对角是直角; 8、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 D、加权平均数;、如右图,有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都按照相同的顺序,依次标有1,2,3,4,5,6这六个数字,并且把标有“6”的面都放在左边,那么它们底面所标的3个数字之和等于 A、8 B、9 C、10 D、11 10、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北京市出台了新的居民用水收费标准: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不超过4立方米,则按每立方米2米计算;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超过4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4.5米计算。现假设该市某户居民某月用水x立方米,水费为y元,则y与x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B A、 B、 C、 D、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讲义(全册)

八年级数学讲义 第11章 三角形 一、 三角形的概念 1. 三角形的定义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 2.三角形的表示 △ABC 中,边:AB ,BC ,AC 或 c ,a ,b . 顶点:A ,B ,C . 内角:∠A ,∠B ,∠C .. 二、 三角形的边 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证明所有几何不等式的唯一方法) (1)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c>a (2)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b-ca 时,就可构成三角形. 1.2 确定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2.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2.1三角形的高线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①锐角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②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直角顶点; ③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线所在直线交于三角形外部一点 2.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2.3三角形的中线 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A C B A D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三、三角形的角 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结论1:△ABC中:∠A+∠B+∠C=180°※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 结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三角形中至多有1个钝角 注意: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内角可以求出第三个内角 如:在△ABC中,∠C=180°-(∠A+∠B) ②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内角和的比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求各内角. 如:△ABC中,已知∠A:∠B:∠C=2:3:4,求∠A、∠B、∠C的度数 2三角形外角和定理 2.1外角: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角. 2.2性质: 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与之相邻的内角互补 2.3外角个数: 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有两个外角,这两个角为对顶角(相等), 可见一个三角形共有6个外角 四、三角形的分类 (1) 按角分:①锐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 (2) 按边分:①不等边三角形②底与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③等边三角形 五多边形及其内角 1、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2、正多边形:各个角都相等、各个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3、多边形的对角线 (1)从n边形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 (2)n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4、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n≥3,n是正整数)。任意凸形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多边形外角和恒等于360°,与边数的多少无关. ※多边形最多有3个内角为锐角,最少没有锐角(如矩形); ※多边形的外角中最多有3个钝角,最少没有钝角. 5、实现镶嵌的条件:拼接在同一点的各个角的和恰好等于360°;相邻的多边形有公共边。【考点三】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8、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b-c)(c-a)=0,试判断△ABC的形状。 9、已知a,b,c是△ABC的三边,且满足a2+b2+c2=ab+bc+ca,试判断△ABC的形状。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好的

设计者:方礼花 使用班级:初二一班 姓名: 寄语: 同学们一定要努力,争取期末取得优异的成绩 ! 第十一章 三角形 (共5页,每页61份)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可以判断三边是否能够成三角形) 3.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可以分为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可以分为两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锐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直角三角形交于直角顶点处,钝角三角形交于外部一点)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相等的两份) 其交点称为重心。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运用于未安装好的窗户加一条木条)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公式与性质: 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经常用于角度计算中)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经常用于证明两个角度比较大小) 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n -·180°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n -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2)n -个三角形.②n 边形共有(3)2 n n -条对角线. (6)正多边形每个内角度数:用(2)n -·180°除以n,每个外角度数:360°除以n 。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整理与经典例题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一、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二、全等三角形 注意:(1)两个三角形全等,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能够完全重合”是指在一定的叠放下,能够完全重合。 △ABC与△A′B′C′全等记作△ABC≌△A′B′C′,“≌”读作“全等于”。 注意:(1)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这样对应的两个字母为端点的线段是对应边;对应的三个字母表示的角是对应角(若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角亦是如此)。 (2)对应角夹的边是对应边,对应边的夹角是对应角。 (3)对应边、对应角是对两个三角形而言的,指两条边、两个角的关系,而对边、对角是指同一个三角形的边和角的位置关系,对边是与角相对的边,对角是与边相对的角。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和“SSS”。 (2)两边和他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和“SAS”。 (3)两角和他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和“ASA”。 (4)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和“AAS”。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和“HL”。 注意:SSA、AAA不能识别两个三角形全等,识别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如果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找夹角——SAS (1)已知两边都是直角三角形——HL 找另一边——SSS 找边的对角——AAS (2)已知一边一角找夹角的另一边——SAS 找夹边的另一角——ASA (3)已知两角找夹边——ASA 找其他任意一边——AAS 一个图形与另一个图形的形状一样,大小相等,只是位置不同,我们称这个图形是另一个图形的全等变换,三种基本全等变换:(1)旋转;(2)翻折;(3)平移。 三、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1、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注意:(1)定理作用:a.证明线段相等;b.为证明三角形全等准备条件。 (2)点到直线的距离,即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2、逆定理:在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3、三角形的内心 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以导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八年级上册数学目录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目录人教版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信息技术应用画图找规律 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阅读与思考为什么要证明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1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12.1全等三角形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信息技术应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2 第十三章轴对称 13.1轴对称 13.2画轴对称图形

信息技术应用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13.3等腰三角形 实验与探究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3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4.1整式的乘法 14.2乘法公式 阅读与思考杨辉三角 14.3因式分解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4 第十五章分式 15.1分式 15.2分式的运算 阅读与思考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吧 15.3分式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5

部分中英文词汇索引 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 做分式(fraction)。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a^-n=1/a^n(a≠0)这就是说,a^-n(a≠0)是a^n的倒数。 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 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有关概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操作、分析能力,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难点: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关键:找对应边、对应角有下面两种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教具准备 四张大小一样的纸片、直尺、剪刀.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实例,加深认识.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课题 1.先在其中一张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多边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2.重新在一张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剪刀剪出重叠的两个多边形和三角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事先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然后固定重叠的两张纸,注意整个过程要细心. 【互动交流】剪出的多边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 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教师活动】在纸版上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手拿一个三角形,做如下运动:平移、翻折、旋转,观察其运动前后的三角形会全等吗?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每个剪下的三角形,同时互相指出每个三角形的顶点、三个角、三条边、每条边的边角、每个角的对边. 【学生活动】把两个三角形按上述要求标上字母,并任意放置,与同桌交流:(1)何时能完全重在一起?(2)此时它们的顶点、边、角有何特点? 【交流讨论】通过同桌交流,实验得出下面结论: 1.任意放置时,并不一定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旋转到一起时才能完全重合. 2.这时它们的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内角分别重合了. 3.完全重合说明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内角对应相等,?对应顶点在相对应的位置.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语言上的规范. 1.概念: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果本图11.1─2△ABC和△DBC全等,点A和点D,点B和点B,点C和点C是对应顶点,?记作△ABC≌△DBC. 【问题提出】课本图11.1─1中,△ABC≌△DEF,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学生活动】经过观察得到下面性质: 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4练习. 【探研时空】 1.如图1所示,△ACF≌△DBE,∠E=∠F,若AD=20cm,BC=8cm,你能求出线段AB的长吗?与同伴交流.(AB=6) 2.如图2所示,△ABC≌△AEC,∠B=30°,∠ACB=85°,求出△AEC各内角的度数.?(∠AEC=30°,∠EAC=65°,∠ECA=85°) 三、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 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P4习题11.1第1,2,3,4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把黑板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左边板书本节课概念,中间部分板书“思考”中的问题,右边部分板书学生的练习. 疑难解析 由于两个三角形的位置关系不同,在找对应边、对应角时,可以针对两个三角形不同的位置关系,寻找对应边、角的规律:(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几何经典题【含答案】

F 八年级数学几何经典题【含答案】 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 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2、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 点P 是EF 的中点. 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 3、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 . 4、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 求证:AE =AF . B

5、设P 是正方形ABCD 一边BC 上的任一点,PF ⊥AP ,CF 平分∠DCE . 求证:PA =PF . 6、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CF .求证:∠DPA =∠DPC . 7如图,△ABC 中,∠C 为直角,∠A=30°,分别以AB 、AC 为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ABE 与正△ACD ,DE 与AB 交于F 。 求证:EF=FD 。 8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EC 和DF 相交于G ,连接AG ,求证:AG=AD 。 9、已知在三角形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的一点,且BE=AC,延长BE 交AC 与F,求证AF=EF D F E P C B A F P D E C B A

新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归纳与练习

第一单元 三角形 【知识归纳】 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 形. 2.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角分) ?? ? ??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 ?????? ?)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 三角形的重要线段 ①三角形的中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三条中线交点叫重心 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内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三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内心 ③三角形的高: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三条高的交点叫垂心(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交点的位置不同) 5.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6.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性质 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补。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7. 多边形定义:在平面内,由不共线的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组 成多边形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多边形中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外角. 8. 多边形按其组成图形的线段的条数分类,一个多边形由n 条线段构成,那么这个多边形 就叫做n 边形. 9. 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n≥3的正整数) 10. 多边形的外角和恒为360°。 11. 正多边形:如果多边形的各内角都相等,各边也都相等,那就称它为正多边形. 12. 正多边形与镶嵌 可以进行镶嵌的条件是:一个顶点各个内角和是360°。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能把一个任意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线段是三角形的( ) A 、角平分线 B 、中线 C 、高 D 、两边中点连线 2. 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且2 4cm S ABC =△,则B E F S △的值为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上)(含思维导图) 因式分解: 1. 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化. 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公因式的确定: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5.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项: (1)选择因式分解方法的一般次序是:一提取、二公式、三分组、四十字; (2)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公式中的字母都具有整体性; (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每一个因式的首项符号为正; (5)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加以整理; (6)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相同因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6.因式分解的解题技巧:

(2)提负号; (3)全变号; (4)换元; (5)配方; (6)把相同的式子看作整体; (7)灵活分组; (8)提取分数系数; (9)展开部分括号或全部括号; (10)拆项或补项. 3.对于分式的两个重要判断:(1)若分式的分母为零,则分式无意义,反之有意义;(2)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则分式的值为零;注意: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也为零,则分式无意义.

4.分式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1)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注意:在分式中,分子、分母、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3)繁分式化简时,采用分子分母同乘小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比较简单. 5.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注意:分式约分前经常需要先因式分解. 6.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这个分式叫做最简分式;注意:分式计算的最后结果要求化为最简分式.

八年级数学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经典练习题附答案(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练习题 一、填空题: 2.(a-3)(3-2a)=_______(3-a)(3-2a); 12.若m-3m+2=(m+a)(m+b),则a=______,b=______;2 15.当m=______时,x+2(m-3)x+25是完全平方式.2二、选择题: 1.下列各式的因式分解结果中,正确的是( ) A.ab+7ab-b=b(a+7a) B.3xy-3xy-6y=3y(x-2)(x+1) 222C.8xyz -6xy=2xyz(4-3xy) D.-2a+4ab-6ac=-2a(a+2b-3c) 2222.多项 式m(n-2)-m(2-n)分解因式等于( ) 2A.(n-2)(m+m) B.(n-2)(m-m) C.m(n-2)(m+1) D.m(n-2)(m-1) 223.在下列等式中,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a(x-y)+b(m+n)=ax+bm-ay+bn B.a-2ab+b+1=(a-b)+1 222C.-4a+9b=(-2a+3b)(2a+3b) D.x-7x-8=x(x-7)-8 2224.下 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 A.a+bB.-a+bC.-a-bD.-(-a)+b 22 2 22 2 2 2. 5.若9x+mxy+16y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的值是( ) 22A.-12 B.± 24 C.12 D.±12 6.把多项式a-a分解得( ) n+1n+4A.a(a-a) B.a(a-1) C.a(a-1)(a-a +1) D.a(a-1)(a+a+1) 2n-1n+13n24n+17.若a+a=-1,则a+2a-3a-4a+ 3的值为( ) 2234A.8 B.7 C.10 D.12 8.已知x+y+2x-6y+10=0,那么x,y的值分别为( ) 22A.x=1,y=3 B.x=1, y=-3 C.x=-1,y=3 D.x=1,y=-3 9.把(m+3m)-8(m+3m)+16分解因式得( ) 2242A.(m+1)(m+2)B.(m-1)(m -2)(m+3m-2) 22 4 22 C.(m+4)(m-1)D.(m+1)(m+2)(m+3m-2) 2 2222 2 10.把x-7x-60分解因式,得( ) 2A.(x-10)(x+6) B.(x+5)(x-12) C.(x+3)(x-20) D.(x-5)(x+12) 11.把3x-2xy-8y分解因式,得( ) 22A.(3x+4)(x-2) B.(3x-4)(x+2) C.(3x+4y)(x-2y) D.(3x-4y)(x+2y) 12.把a+8ab-33b分解因式,得( ) 22A.(a+11)(a-3) B.(a-11b)(a- 3b) C.(a+11b)(a-3b) D.(a-11b)(a+3b) 13.把x-3x+2分解因式,得( ) 24A.(x-2)(x-1) B.(x -2)(x+1)(x-1) 222C.(x+2)(x+1) D.(x+2)(x+1)(x-1) 22214.多项式x-ax-bx+ab可分解因式为( ) 2A.-(x+a)(x+b) B.(x -a)(x+b) C.(x-a)(x-b) D.(x+a)(x+b)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总结归纳 1 第十一章三角形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第十三章轴对称 第十四章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 第十五章分式 第十一章三角形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需要稳定的东西一般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 4、三角形的特性与表示 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 (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 (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三角形是封闭图形 (3)首尾顺次相接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8、三角形的面积=2 1 ×底×高 多边形知识要点梳理 定义: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位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凸多边形 分类1: 凹多边形 正多边形: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分类2: 多边形 非正多边形: 1、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n-2)。 多边形的定理 2、任意凸形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初二数学(上)经典大题集锦

初二数学(上)经典综合大题集锦 1.已知: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4,0),B(0,-4),P为y轴上B点下方一点,PB=m(m>0),以AP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PM,其中PM=PA,点M落在第四象限。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用m的代数式表示点M的坐标; (3)若直线MB与x轴交于点Q,判断点Q的坐标是否随m的变化而变化,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2.如图,已知A (a ,b ),AB ⊥y 轴于B ,且满足a-2 +(b -2)2=0, (1)求A 点坐标; (2)分别以AB ,AO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C 和△AOD ,试判定线段AC 和DC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3)过A 作AE ⊥x 轴于E ,F ,G 分别为线段OE ,AE 上的两个动点,满足∠FBG=450,试探究OF+AG FG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说明理由并求其值,如果变化,请说明 理由

3.如图甲,在△ABC 中,∠ACB 为锐角.点D 为射线BC 上一动点,连接AD , 以A 为直角顶点且在直线AD 的右侧作等腰Rt △ADF . (1)如果AB =AC ,∠BAC =90o. ①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与点B 不重合),如图乙,线段CF 、BD 之间的位置关系为 ,数量关系为 . ②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丙,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 立,为什么? (2)如果AB ≠AC ,∠BAC ≠90o,点D 在线段BC 上运动. 试探究:当△ABC 的角满足一个什么条件时,CF ⊥BC (点C 、F 重合除外)?直接写出这个条件(不需说明理由),并画出相应图形(画图不写作法). B C A D F 甲 B D C A F 乙 A B C D F 丙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1章三角形 教材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这些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www. 12999. com 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5、理解平面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镶嵌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及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是难点。 课时分配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课时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2课时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2课时 本章小结………………………………………………………… 2课时 11.1.1三角形的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