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基本功训练方法

小学生写作基本功训练方法
小学生写作基本功训练方法

会写文章,善于写文章,需要若干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练好基本功。在基本功的各项练习中,打好写作基础,练好写句子的基本功,是相当重要的。现在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小朋友应该如何写句子吧。

打好写作基础,练好写句子的基本功,要从把句子写完整、具体、通顺、连贯这几方面做起。

一、把句子写完整

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呢?读读下面的句子:

1.我们劳动。(谁,干什么)

2.小蚂蚁运送食物。(什么,干什么)

3.哥哥是一名少先队员。(谁,是什么)

不难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半部分交代谁或什么,后半部分交代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前后两部分说全了,句子才算是一句完整的话。需要强调说明的是:知道什么是完整句,怎样的句子才算完整,这只是一个知识性的问题;落实在行动上,即平日在说每一句话,在写每一句话时,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提高完整意识,不写残缺不全的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二、把句子写具体

句子要完整,这是首要的。但在许多时候,句子只做到完整是不能准确表达意思的,还要做到具体。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具体的呢?读读下面这几组句子,体会一下:

第一组:

1、爸爸做工。

2.爸爸在工厂里做工。

分析:第二句写清了爸爸在哪儿做工。

第二组:

1.小蜜蜂飞来。

2.夏日,一只金色的小蜜蜂从远处嗡嗡地飞来。

分析:第二句写清什么时候,有多少,什么样,从哪儿,怎么样。

由上面这两组句子可以看出: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或后面,写清什么时候(时间)、有多少(数量)、在什么地方或从哪儿(地点)、什么样(形状或颜色)、怎么样(态势)、达到什么程度(情境)等,就写清了事物外形特点、活动特点,就把自己要准确表达的意思写出来了,这就叫做把句子写具体。这样的句子就算是完整、具体的句子。

学习把句子写具体,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能,需要同学们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准确运用词语,进行持久练习。

三、把句子写通顺

句子通顺,就是句意明白,读得顺口。具体来说,句子通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词要准确,经得起推敲。例如:我们把门口的泥土消除掉了。句中,泥土不能消除,只能清除掉。

2.句中词语排列的顺序要合理。例如:正在花上,有几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这句话改成有几只漂亮的蝴蝶,正在花上翩翩起舞,句子就通顺了。

3.词语使用搭配要得当。例如: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和五颜六色的鲜花。句中生长和鲜花两词搭配不当,应改为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4.句中各词语的意思不能自相矛盾。例如:我断定他大概是王小刚的哥哥。句中断定与大概矛盾,应删掉大概。

5.关联词语的使用恰到好处。例如:只有天下雨,地才会湿。下雨不是地湿的唯一条件,因此,第一句应改为:只要天下雨,地就会湿。

6.句意明白,合乎实际,符合情理。例如:博物馆里展出了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说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不合实际,应改为:博物馆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五千多年前的文物。

四、把句子写连贯

连贯,即句子之间连接贯通。显然,把句子写连贯,这是指写几句话(又叫句群)来说的。翻开某些同学的作文本,段落中上下句不连贯的现象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在:句子之间无顺序,承接不紧密,跨度大;上下句之间,被描述的对象(即主语)重复出现,不会运用他(她)或者它这些人称代词。怎样才能做到把句子写连贯呢?

1.合理安排顺序,使句子连贯。

有顺序,这是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的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写几句话时,一定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总要围绕既定的中心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相关的句子组织在一起,使句子前后连贯。

2.学会运用他(她)或它这些人称代词,使句子连贯。

读读下面这段话,想一想,有什么毛病,怎样说才好:

妈妈的衣袖破了。妈妈赶忙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布包。妈妈先从布包里拿出一根针,一根青线,用牙咬了咬线头,把线头穿过针眼。妈妈又从布包里找出一小块布,贴在破了的地方,然后一针一线地缝起来。

读后,大家一定会发现:这几句话写的对象是妈妈,主要写的是妈妈缝补衣服时所作的准备工作,是按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只是由于这四句话的开头重复出现妈妈一词,因此读起来显得很拗口。如果把后面三句开头中的妈妈改成她字,这几句话就连贯多了。这就告诉我们:在几个句子里,如果写的是同一个人物(或事物),后面再指这个人物(或事物)时,就可以用他(她)或它来代替。

机关公文写作的十个基本功

机关公文写作的十个基本功 起草公文是机关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作为机关干部,要想提高机关公文写作能力,成为公文写作的行家里手,须牢记以下10大关键词: 1.“登高望远” 起草机关公文,就是要善于站在全局和理论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提出对策,文以载道,突出文字材料的思想性,给人以启示和共鸣。文章依赖“思想”而永生,因无“灵魂”而猝死。写材料首先一定要注意提炼“思想”,善于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着眼全局看局部,不就事论事,把具体的东西理论化;善于紧密结合单位实际,既不违背上级精神,又能突出单位特色,把上面的精神具体化;善于运用新语言、新事例,不简单“重复过去的故事”。而是把传统的东西现代化。 2.“返璞归真” 俗话说:话需通俗方传远。写材料要想达到“纯自然”的状态,一定要多使用通俗易懂、平实准确、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来揭示公文的主旨,绝不能像文学语言那样进行描写和夸张,否则会给人以哗众取宠的感觉。 3.“悉心揣摩”

公文不是用来记录个人见闻的,也不是阐发个人见解的。而是秉承领导旨意、根据工作需要写的。这就要求起草公文时,一定要用心揣摩领导意图、思维方向、关注的重点等等,想方设法把领导的思想和意图理解准、领会透,而不能断章取义、随心所欲,更不能“另起炉灶”。处处留心皆学问。要通过细心观察、悉心揣摩、科学分析,努力去挖掘、扩展、完善、深化和延伸领导的意图,力争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不完整的东西系统化。 4.“量体裁衣” 胡乔木同志曾告诫机关的同志:“写文章用材料是为了说明观点,文章写出来叫大家看不清楚,就是不鲜明,就是材料与观点没有联系好,每个观点应该接着有事实作证明,不能证明观点的事实不要用。”因此。起草公文一定要学会“量体裁衣”,也就是要切实处理好表达观点与选用材料的关系。对于出思想、出经验的系统性文字材料,不少人感到力不从心,这就需要认真地钻研,努力做到鲜明清楚、纲举目张。 5.“借梯上楼” “借梯上楼”,也就是善于收集整理各种资料,用心学习运用他人的经验,做到少走或不走弯路。积累的重中之重是储备观点,要注意积累一些有战略性的思想,在关键时候能用上一个观点、一个事例、一句话,就实现它的价值了。除了积累,关键还是要用活用好相关资料,既要

(完整版)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5-写人训练

第五部分人物描写训练 训练一人物心理描写 什么叫心理描写呢?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这就叫心理描写。心理描写能充分展示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和作风,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描写人物,除注意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外,还要学会描写人物的心理。 心理描写包括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和梦境三个方面的描写。描写的方法,常见的也是我们在小学语文课里学过的,有两种:一种是让人物自己倾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一种是由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描述。如下面例段: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边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我的心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风在耳边呼呼地响着。公鸡在远处得意地叫着。树林里的小鸟,也乐得吱喳吱喳地唱着。而海娃的心,这时候比公鸡还得意,比小鸟还要快乐。——他乐得简直飞起来了。他像风一样地飞跑起来了,他跑进一道岸畔,跑到深沟底下,又一口气跑到对面山顶上。 “唉呀!”海娃美美地松了一口气,“我的信啊,你把我害得好苦啊!这回可把你找到了。” 其实,海娃心里一点儿也不苦,他简直要高兴死了。他高兴得汗都来不及擦,就一面喘着气,一面把手插在口袋里。他恨不得把信放在嘴上,狠狠地亲他两亲,像亲他的小羊羔一样地亲两亲呢! 例一是第一种写法,是让人物自己倾吐内心的感情。写的是“我”看到战友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的心理活动。例二用的是第二种方法,是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

的分析和描述。写的是海娃找到鸡毛信后的高兴心情。上述两段心理活动的描写,虽然方法不同,但都深刻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 心理状态的描写,可以展现一定环境下人物的复杂心境,展示人的体验和感受。如下例: 我捧着这碗热呼呼的姜汤,一股热流流遍我的全身。我的每一个细胞都被温暖包裹着。这碗姜汤凝聚着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限深情的爱。我一口气喝了下去,姜汤带着温馨,带着深情流到了我的每一根血管。它是那么香,那么甜,香甜中又透出令人振奋的辣味,使我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顿时,我眼睛发热,鼻子发酸,一颗颗泪珠滚到了腮边…… 这里描写的是一位病了的同学,喝老师送来的姜汤时的心理状态。写得具体而真切,表达了这位同学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梦幻描写是心理描写的一种特殊方式。通过梦境和幻觉的描写,反映人物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如同学们都熟悉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课文中四次写小女孩儿擦燃火柴,四次产生幻觉。第四次是这样描写的: 她在墙上又擦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奶奶!”小女孩儿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孩儿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里写的梦幻,实际上是作者的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是通过小女孩儿的幻觉来写的。这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小女孩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学们学习描写人物心理要注意四点:

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规范性

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规范性 规范的基本功训练是从事舞蹈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对舞蹈基本功训练规范性的论述,认为舞蹈基本功训练必须有规范的教材和规定的动作,舞蹈基本功训练要有秩序、有标准。 关键词舞蹈基本功训练规范性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同音乐、雕塑、绘画等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以优美多姿的形体动作为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舞蹈动作是经过高度美化和规范化的动作,具有严格的程式,讲究节奏和韵律,非训练有素不能掌握。尽管舞蹈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在基本功的训练上,却具有很多的一致性、统一性,这种同出一辙的共性便产生了基本功训练的规范性。 1 基本功训练规范性的概念 舞蹈基本功训练的规范性是指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科学训练的标准。什么是规范?巴切认为“规范是正确性观念的社会现实”;以色列学者吉蒂昂·图瑞把“规范”的定义为“社会里所共享的价值和观念,如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适当的,什么是不适当的。”规范应该是正确的,可传播的,或者说经得起考证的,并最终能得以实施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是指舞者在肢体训练时进行“开、绷、直”,“圆、曲、收”等一系列的基本形态的舞蹈基本功训练。它是学生在学习舞蹈基本功的过程中强化舞蹈气质与舞姿形成的首要关键,也是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基本、最可靠的途径。基本功训练的规范性在我国艺术院校的舞蹈院系的教学中都可见一斑:如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等基本功的训练。如今在全国不同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中,都是延用统一教材的;国外舞蹈教学模式,与我国的舞蹈教学基本上也是大同小异。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历届桃李杯、荷花杯、全国舞蹈比赛、电视舞蹈大赛中,评委技术评判的标准,也是依据基本功训练的那些从上到下都已被认可的规范标准。 2 基本功训练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地方院校纷纷开办舞蹈专业,可是有些院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也有许多教师并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在舞蹈教学和训练中,只是根据自己对舞蹈的有限知识或者经验来施教,教材不规范,教学手段不规范。这样教学难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和舞蹈事业的发展极其不利。要建立健全完整的、规范的舞蹈训练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学训练手段,规范化教学,规范化训练,不断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3 基本功训练规范性的要求 (1)教学条件的规范性 首先,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条件。在培养舞蹈专业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教师作为舞蹈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基本功训练的规范性意识的确立,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选用规范化的舞蹈教材来教学,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接受正规的舞蹈教育。教师在课堂里的示范首先要规范,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走样,要切实做到舞蹈动作规范性地传授。学生的学习条件是教学的主体部分。学生的学习条件,它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悟性、和对音乐节奏的感悟能力,以及身体的软度、力度、开度、弹跳条件等。学生动作的规范不规范,除学生自身的原因外,主要还体现在教师的教学之中,教师指导学生的动作一定要准确到位。 其次,是科学系统地规范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通行的规范化教材,遵循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生理学原理,由浅入深,先易后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训练负荷。根据舞蹈的运动规律以及教学的条件、学生的特点,科学系统地

写作基本功训练3--- 巧用连接词

写作基本功训练3--- 巧用连接词 篇章常用连接词/副词 A.表时间顺序的连接词/ 副词: ●nowadays; in the past few years; in the next few years (days, weeks…);recently; ●the other day ; early in the morning; early Sunday morning;the next morning ( day…) ;one morning (evening…); the day before ( we left…) ; ●now; just at this moment; the next moment; suddenly; and then; next; soon; … later little by little ; finally (at last); ●when…; before… ; after…; as soon as (the moment; immediately)… B.表增加的连接词: ●first (first of all); second; next; finally ●also; in addition; what’s more; besides ●what is wors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another big (problem, difference… ) is that… ●as for …/ when it comes to … C.表对照的连接词: but;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while D.表结果和原因的连接词: 原因:because; since; as; for 结果:as a r esult; so; so (such) … that; E.表示目的连接词: for this reason ; so F.表强调的连接词: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培训讲座提纲 熊华山 第一部分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定义 从广义角度说,为了工作需要而写作的各种文体都可以被称作公文。我国现行公文,主要取狭义角度,大致分为两大块:中国共产党的公文,中国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及国家各部委机关的公文。国务院办公厅2001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行政机关公文的定义为: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中央办公厅对党的公文的定义与国务院办公厅对公文的定义表述基本一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学校机关常用公文种类及适用范围 我校常用较多的公文文种有8种: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要。 1、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2、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3、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4、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5、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议案。 6、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7、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8、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三、行文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 2、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3、学校内设机构除办公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4、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 5、机关各部门行文,应由部门领导签署明确意见后,报校办呈校领导审批。 6、“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部门,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部门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下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7、“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8、公文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9、公文复印件作为正式公文使用时,应当加盖复印机关证明章。 10、“意见”可以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2_句子训练

第二部分句子训练 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是文章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要练习写好句子。学习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写连贯、写具体……。把句子的基本功练好了,就为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句子训练一 怎样把句子写完整 一个完整的句子,要符合两个要求:一是表达的意思要完整;二是结构要完整。结构完整的句子一般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讲“谁”或“什么”,后一部分主要讲“干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或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一定要把句子的两个部分都写出来,意思才能表达清楚。 如下面例句: 1姐姐学打字。 2妈妈是优秀师。 3菊花真好看。 这三个句子各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第一句告诉我们“谁干什么——姐姐学打字”;第二句告诉我们“谁是什么——妈妈是优秀教师”;第三句讲“什么怎么样——菊花真好看”。如果少了一个部分,句子就不完整,意思就不清楚了。 又如: 1你星期天去图书馆吗? 2房子建好了吗? 3爸爸下班了吗? 这三个句子是向别人发问的。都表达出了完整的意思,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句问:“你星期天干什么”;第二句问:“房子怎么样了”;第三句问:“爸爸是不是下班了”。为了表达出发问的语气,句子的末尾用了表示疑问语气的“吗”字和“?”,句意更清楚,听的人就更明白了。 还有一种表达感情的句子,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例三:

1.这棵白杨多高啊! 2.我玩儿得多么开心啊! 第一句讲“白杨高”,第二句讲“我开心”,都是讲“谁”或“什么”“怎么样”,都有两部分,意思完整。为了表达对白杨的赞美和“我”的高兴心情,句子的末尾加上了“啊”字和“!”。 把句子写完整,最重要的是掌握好我们在语文课中学过的单句的三种基本句式。如下表 想一想,练一练: 1.按三种基本句式写句子,回答问题。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谁干什么?什么干什么? 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谁是什么?什么是什么? 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谁怎么样?什么怎么样? 2.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同学们( )

作文基本功系列训练

作文基本功系列训练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作文基本功系列训练:把文章中的句子写具体 【说明】 这是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作文基本功训练教程,对把文章句子写具体这个学生作文中最不易把握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平实的剖析,提出了一些具体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 文章要具体,是小学语文大纲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但怎样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是作文指导中的一大难题。许多教师在实践中为此进行了大量探索,如从指导观察入手,从学会模仿入手等。 作文基本功系列训练:把文章中的句子写具体 本人积三十余年教学经验,认为从思维训练入手,指导学生把句子写具体,是把文章写具体的重要而且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以如何从思维的角度,抓住句子训练,作为重点。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观点的一种结果。文章语言的好坏,直接受思维的制约。思维的有序,决定语言的条理。思维的深度,决定语言的容量。总之,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训练学生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就必须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给学生以具体方法的指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具体” 从具体到抽象,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也是儿童学习作文、写好句子的基本规律。教师无不要求学生“作文要具体”。其实,许多学生并不懂得什么样

的文章、什么样的句子是“具体”,当然也就无从下手,不知向哪个方向努力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观察同一意思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比较两种文章、两个句子的优缺,使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先“悟”出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具体”的。 请比较下面这两篇文章── 【例文1】第一天返校 前天,我们学校的同学都来返校。歇了一个半月,同学们第一次见面,都很激动。同学们一见面嘴就聊起来没完。王老师怎么说也没用。发书时,有两本书一样,我们组的小排头张超只拿了一本。结果老师对书时才发现我们组少了一本,把王老师气坏了。过了一会儿,老师让带学杂费的同学交学杂费,交完学杂费自己登记。可李小阳交完钱就回去了。王老师收完发现不对,一问同学,李小阳才发现自己犯错了。看来,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事一定要认真,不然就会出错。 【例文2】第一天返校 前天,我们学校的同学都回学校报到、交暑假作业。歇了将近50天,同学们第一次见面,激动得恨不能把什么全给忘喽。同学们一见面嘴就说个不停,从七点半聊到八点多,王老师喊了几遍“坐直喽!”大家却还歪着身子聊电子宠物、聊北戴河的螃蟹......

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

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 一、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二、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三、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 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四、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 1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 2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 3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 4 五位脚,单手扶把小踢腿组合 5 五位脚,单手扶把移重心组合 6 (双手/单手)转腰组合 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

公文基础写作能力训练

公文基础写作能力训练 课程背景: 公文写作组织当中重要的沟通工具和管理手段,是组织和个人不断迭代、前进不可缺少的武器和工具。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认识水平、思考能力、重视程度等的影响,很多组织和个人视公文写作为负担,不懂得利用好这两项有力的武器。尤其是在企业党政工作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通过写作进行总结和谋划,企业好的经验不能沉淀,好的工作设想得不到好的贯彻实施,是非常大的损失。 课程目标: 1、掌握公文写作特点 2、掌握公文的写作规范 3、掌握公文的格式 4、掌握公文的文种 5、掌握请示、报告、决定等四种基础公文的写作方法 6、掌握仿写的具体方法 授课特色: 1.讲师讲解(强调重点.要点和难点,将专业术语平民化,帮助学员理解) 2.学员讨论(运用团队的智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案例分析(将深奥的理论融案例之中,在讨论中学习和领悟) 4. 现场练习(课程为学员提供了大量写作模板和工具,方便学员拿过来就用,同时为提高知识和技能转化效率,课堂上讲安排大量练习帮助学员掌握) 课程课时:6-12小时 授课对象:新员工、从事文字写作时间较短的工作人员 授课方式:结合成人学习特点和喜欢的学习方式,讲师采用讲学互动实战答疑.小组研讨.心得分享.实战练习等多种培训方式

课程大纲: 一、揭开公文的神秘面纱 1.什么是公文? 2.公文的起源 3.公文的性质 4.“各就各位”的公文文种 ※案例分享:让领导恼火的公文 二、“各走各路”的行文方向 1.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2.确定行文方向的三步骤 ※案例分享:“寸步难行”的公文 三、“各得其所”的格式规范 1.纸张 2.排版规范 3.印刷装订 4.印章使用 ※现场测试:公文的版式规范 四、公文写作三步训练法 第一步:分析例文 第二步:仿写 第三步:修改

小学生作文入门基本功训练多组词(扩词)多比较_通用版

7.多组词(扩词)多比较,注意积累同义词和反义词。 练习组词,不但能帮助我们巩固生字、理解字义,更重要的是能使我们积累丰富的词汇。如用“光”字组词,就能组如下20多个词。 光明光亮光滑光芒光泽光润 光荣光辉光阴光源光速光疗 日光月光灯光火光电光莹光 星光刀光闪光银光金光 一个字能扩这么多的词,经常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就能积累大量的词汇。扩词也要注意方法,可以把要扩词的字放在前面做词的词头,如上例的前两排:光明、光亮……等;也可以把扩词的字放在后面做词尾,如上例的后两排:日光、月光……。这样前后考虑,可以展开扩词的思路。当然更多的是从内容、从范围、从种类、从用途、从事物之间的关系等等方面展开联想进行扩词。 如给“花”字扩词: 从花的种类思考: 桃花梅花荷花菊花梨花 月季花芙蓉花太阳花牡丹花 等 从花的颜色思考: 红花黄花白花紫花金花等 从用花组成语思考: 奇花异草花好月圆五花八门 春暖花开移花接木遍地开花 花言巧语花花绿绿花开花落 又如给“风”字扩词: 从风的季节扩词: 春风秋风季风晨风晚风 从风的大小扩词: 微风 和 风 大 风 狂 风 暴 风 风 飓 风

从风的方向扩词: 东风 南 风 西 风 北 风 东 南风 西 北风 顺 风 逆风 风向 从用风组成语扩词: 满面春风雷厉风行看风使舵 风起云涌谈笑风生弱不禁风 捕风捉影风餐露宿风华正茂 经常这样练习,就能积累大量的词汇。 同样,通过找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和多义词的练习,也能增强对词义的理解、丰富词汇的内容,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 如“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根据词的细微差别来分,就有如下几十个。 ①表示一般地看的:如见、瞧、视、睹等。 ②表示已看到的:如看见、见到、看到等。 ③表示向远处看的:如眺、望、眺望、瞭望等。 ④表示向上看的:如仰望、仰视等。 ⑤表示向下看的:如鸟瞰、俯瞰等。 ⑥表示向周围看的:如顾、张望、环视、巡视等。 ⑦表示看全身的:如打量等。 ⑧表示偷看的:如窥、窥视、窥测、窥探等。 ⑨表示亲自看的:目睹、目击、目测等。 ⑩表示集中精力看的:如盯、注视、凝视、凝望等。

初学舞蹈入门基本功训练

初学舞蹈入门基本功训练 1、压腿: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2、压肩: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3、推脚背:组合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

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 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4、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强化训练测试题(1-100)(免费下载)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 5. 组织协调、形成机制 6.增加投入、依靠技术 7.加强监管、全面落实 8. 总结反思、借鉴经验 基础知识(公文写作要则)强化训练测试题(1-100) 本文《基础知识(公文写作要则)强化训练测试题(1-100)》的关键词:公务员考试 试题1: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各部委制发(主送)的公文属于()。 A: 上行文件 B: 下行文件 C: 平行文件 D: 呈请性文件 答案: C 试题2:文件的连续性指()。 A: 对同一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的文件之间有关必要的继承关系 B: 文件结构与语言必须周严有效 C: 文件内容与形式同其他文件、同作者权利的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 D: 指整个文件的所有部分具有的高度的一体性关联 答案: A 试题3: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接受抄送的机关不可以向其他机关抄送 B: 在公文中,完全句是主要的,只有在为使语言简洁且又不会对语义造成损伤的情况下才使用省略句 C: 向上级机关请求批示或批准宜用“请示”而不用“报告” D: 主送机关必须是受文机关中级别层次高的机关,抄送机关则必须是级别层次低的机关 答案: D 试题4:下列哪种情况不可以采用越级行文的方式()。 A: 情况特殊紧急 B: 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 C: 某市人民政府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拟在原某林场内建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某市植物园,为此,决定向上级机关致文请求批准 D: 林业部致文某县林业局要求调查该县某处森林发生重大火灾的原因,该县林业局调查清楚后向林业部行文报告 答案: C 试题5:下面哪种情况可以联合行文?()。 A: 同级政府之间 B: 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常委之间

小学四年级语文作文基础训练

小学四年级语文作文基础训练 一、什么是扩句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一般句子包括: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成分,对原来的句子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就是在进行扩句。 二、扩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扩句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1)看懂例句,审清要求,有的题目要求照例子扩句。例:邮递员送信。(一个年轻的)邮递员(冒着大雪给千家万户)送信。根据所留的括号,我们知道要扩充“什么样”的邮递员,在“怎样的”情况下,给“谁”送信。(2)扩句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3)扩句要注意所增加的词语要与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要注意扩句后语句要通顺,千万不要为扩句而扩句,给人“无病呻吟”的感觉。 三、扩句的方法扩句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两种方法: 1、画句子主要成分,再扩句。找到了句子的主要成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进而再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例如:春风吹。这句话的主语是“春风”,“吹”则是谓语,是揭示“春风怎么样”的。一般地说,主语“谁”的前面可以加词,在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词前面也可以加词。即:(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

(三月)的春风(徐徐)地吹。 2、先提问,再扩句。抓住句子主要成分,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例如:学校开展活动。先把原句画出主要成分:主要讲“学校”,“开展活动”,然后按主要成分提问扩句。例如:“学校”,可以提问:谁的学校?哪里的学校?什么样的学校?“开展”,可以提问:怎样开展?“活动”:又可以提问:什么样的活动?等等练习: 1、小明读书。(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 2、红旗升起来了。 3、天空布满乌云。 4、我们要遵守纪律。 5、比赛在进行。 6、雨下起来。 7、列车通过大桥。 8、心情激动。 9、学校开展活动。 10、老师批改作业。

暑期小学三年级作文基本功训练(课外辅导班用)

培智教育小学三年级作文系列训练之—— 写段训练 一、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句子的顺序。一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句一句要有个先后顺序,不能颠三倒四。二是要注意过渡。一段话中层与层之间,一部分内容与另一部分内容之间,要用恰当的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使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 写连贯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 1.以时间先后为序写。 例《瑞雪》中的一段 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部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这段话按时间顺序写景色变化。先写从中午到下午刮风的情况,后写傍晚下雪时的景象,最后写整个大自然的变化。作者用“霎时间”作过渡,不仅把上下两层意思紧密地衔接起来了,而且写出了大雪中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想一想,句子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排列才能使这段话通顺、连贯。(在括号里写上序号。)()整个大地好像盖上了一条白绒毯。 ()雪停了、小青和小刚拿着扫帚去扫雪。 ()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北风吹,雪化飘。 ()慢慢地,树变白了,房子变白了,马路也变白了。 (2)下面这段话没有按顺序写,请仔细读一读,应按怎样的顺序修改,才符合木棉树四季生长变化的特点?(可在文中标上序号。)我们学校门前有一棵木棉树,挺拔屹立,气势雄伟,就像一个神采奕奕的巨人。秋天,树木落叶了,木棉树也脱去了绿色的外衣,现出了粗壮的骨骼。它顶天立地,枝条直指蓝天,全身长钉,像一位披甲的武将,好不威武!夏天,木棉树枝叶繁茂,叶大如扇,远远望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春天,木棉树开出鲜红的花,缀满枝头,像一团团烈火。一年四季,上学放学,一看到它,就想起那守卫在边防前哨的钢铁战士…… (3)按时间顺序写一篇日记。用上“早晨、中午、晚上”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公文写作)公文写作是办公室主任一项重要基本功

公文写作是办公室主任一项重要基本功 ——漫谈公文写作的感想和体会 陈自录 各位同行、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公文写作是办公室主任一项重要基本功”。我还加了一个副标题:——漫谈公文写作的感想和体会,并特意用了“漫谈”二字——目的有两个: 一是解决公文写作不好讲的问题。公文写作方面的教材、专著、丛书非常多,总体上大同小异,借来一讲自然容易,但我觉得意义不大。因为在座各位,大多都是办公室主任,或者是从事办公室工作的管理干部,对公文写作并非一无所知,不少同志已经是各单位、各部门的主要“写手”,甚至不乏“大手笔”。“漫谈”一词,把今天的讲座定位于一种聊天式、讨论式的氛围。我尽可能不讲或少讲理论、概念和一些程式化的东西,而是以一位老办公室主任身份,结合自己近30多年的公文写作经验,多讲心得、多讲感悟,不必追求全面系统,更不必追求学术上的严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所掌握的不少知识已经老化,不一定与现实要求合拍,仅供同志们借鉴、参考和批评指正。 二是解决讲公文写作枯燥乏味的问题。写公文枯燥乏味,讲公文写作更是容易枯燥乏味。“漫谈”就相对自由一些,方便我多讲自己的

认识、多讲案例,甚至加入一些趣闻笑话,以加深大家对问题的理解。这样,我讲起来很随意,大家听起来也轻松。一些举例不一定恰当,一些观点不一定正确,希望大家别太较真儿。 围绕这个题目,我主要讲四个“提升”、四个“坚持”、三个“正确对待”。 一、着眼四个“提升”,深刻认识公文写作的重要作用 (一)搞好公文写作,是提升履职能力的内在要求 1.公文的概念 公文,全称公务文书,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党政管理活动或处理公务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公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公文:主要指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通用公文主要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所规定十五个文种。专用公文是由具有专门职能的机关,根据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具有特定内容和格式的公文。这类公文种类繁多,但它们只能在一定领域和范围内使用。 广义公文:当然包涵狭公文的全部内容,但要比狭义上的公文宽泛的多。凡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文件、电报、报表、会议材料、领导讲话、调查资料、记录、登记表册等,甚至说,一封书信、一张批条、一条手机短信、一条微信通知,一幅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 教学对象:学员年龄均为15岁左右,基本上没有接触过专业的舞蹈训练,软开度的问题尚未解决。 教学内容:训练基本素质和技巧。 教学重点:开度与软度的练习,手位练习 教学目的: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训练方式:第一小节基本素质训练,通过“压腿”,“踢腿”,使腿的软度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通过“下腰”使腰的柔韧性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压脚背”使脚背得到 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第二小节芭蕾手位练习,通过教授芭蕾手位练习让学生的气质得以展现,是身体 的延伸性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教具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素质与基本功训练 1、压腿 师:压腿主要是训练腿的软度、柔韧性、和胯的开度,只有腿的软度好,动作才会轻盈,舞姿技巧才会丰富。而压腿也是一个持之以恒的练习, 我们只有不断地去磨它,不断的去拉它,我们才能达到一个训练的目 的。 (1)前腿8个8拍,2个8拍耗腿; (2)旁腿8个8拍,2个8拍耗腿; (3)后腿8个8拍,2个8拍耗腿; 换个方向重复一遍。 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紧,上身直立,节奏准确。 2、踢腿

(1)前腿一个8拍; (2)旁腿一个8拍; (3)后腿一个8拍; 换个方向重复一遍。 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紧,上身直立,节奏准确。 3、下腰 学生在把干前做准备,双手紧握把干, 下腰(1-4下腰,5-8起来)。 要求:腰顶住,双手夹紧,下腰时抬头。 4、压脚背 双手扶把,身体直立。 三、芭蕾手位练习 师:芭蕾手位的练习,可以拉伸我们的身体,让我们更有气质。无论大家未来从事的是哪一种行业,良好的气质,会让你看上去更加的自信与美丽。 音乐:《雪绒花》 1、芭蕾手位的正确姿势,八个手位的正确位置。 2、配乐练习。 要求:收腹挺胸抬头,面带微笑。 四、结束 短语:今天,我们进行了一些开度与软度的训练,并学习了一段芭蕾手位组合练习。可能许多同学还感到有些难度,但我相信,只要你肯练,日 积月累,你终会锻炼出良好的基本素质来!师生再见:1-4小节师生面 对面站好,5-8小节,上步、摊手,再见。 推荐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3c7454197.html,/

写作四项基本功

只要练好这四项写作基本功,语文成绩稳步往上升! 很多孩子都不会写作文,一到要写作文的时候就发愁,不知道如何下笔。家长们也很苦恼,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本文总结了小学生作文基本功的训练方法,爸爸妈妈们收藏着教孩子吧。 其实,要写好作文,首先要让孩子练好写句子的基本功。家长如何训练孩子写好句子呢?要从把句子写完整、具体、通顺、连贯这几方面做起。 一、把句子写完整 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呢?读读下面的句子: 1.我们劳动。(谁,干什么) 2.小蚂蚁运送食物。(什么,干什么) 3.哥哥是一名少先队员。(谁,是什么) 不难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半部分交代“谁”或“什么”,后半部分交代“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前后两部分说全了,句子才算是一句完整的话。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完整句,怎样的句子才算完整,这只是一个知识性的问题;落实在行动上,即孩子平日在说每一句话,在写每一句话时,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提高“完整”意识,不写残缺不全的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二、把句子写具体 句子要完整,这是首要的。但在许多时候,句子只做到“完整”是不能准确表达意思的,还要做到“具体”。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具体的呢?读读下面这几组句子,体会一下: 第一组:

1、爸爸做工。 2.爸爸在工厂里做工。 分析:第二句写清了爸爸在哪儿做工。 第二组: 1.小蜜蜂飞来。 2.夏日,一只金色的小蜜蜂从远处嗡嗡地飞来。 分析:第二句写清什么时候,有多少,什么样,从哪儿,怎么样。 由上面这两组句子可以看出: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或后面,写清什么时候(时间)、有多少(数量)、在什么地方或从哪儿(地点)、什么样(形状或颜色)、怎么样(态势)、达到什么程度(情境)等,就写清了事物外形特点、活动特点,就把自己要准确表达的意思写出来了,这就叫做把句子写具体。这样的句子就算是完整、具体的句子。 学习把句子写具体,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能,需要孩子们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准确运用词语,进行持久练习。 三、把句子写通顺 句子通顺,就是句意明白,读得顺口。具体来说,句子通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词要准确,经得起推敲。例如:我们把门口的泥土消除掉了。句中,“泥土”不能“消除”,只能“清除”掉。 2.句中词语排列的顺序要合理。例如:正在花上,有几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这句话改成“有几只漂亮的蝴蝶,正在花上翩翩起舞”,句子就通顺了。 3.词语使用搭配要得当。例如: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和五颜六色的鲜花。句中“生长”和“鲜花”两词搭配不当,应改为“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写作基本功训练--非谓语翻译

三.汉译英(分词、不定式、动名词)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体会非谓语动词的用法. 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the Third World)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belonging to the Third World. 2.没有士兵在操练。(定语) There are no soldiers drilling. 3.学走路的孩子常跌脚(定语) A child learning to walk often falls. 4.在这里干活的人都来自农村。(定语) The men working here are all from the countryside. 5.那天向我们讲话的那个人到日本去了。(定语) The man speaking to us has gone to Japan. 6.有许多学生在车站等着欢迎外籍教师。(定语) There are a lot of students waiting to welcome the foreign teachers. 7.他在大学里学习的那个妹妹是个党员(定语)。 His sister studying at college is a Party member. 8.他妹妹在大学里学习,她是个党员。(和上句比较) His sister, studying at college, is a Party member. 9.我昨天在河边遇到了麦克,他在钓鱼。(定语) Yesterday at the riverside I met Mike , fishing. 10 .史密斯先生昨天作的报告非常有趣(定语) The lecture given by Mr. Smith was very interesting. 10.这些实习生(trainees)制造的机器运转良好。(定语) The machines made by the trainees work very well. 11.她给儿子的礼物是本字典。 The present given to his son was a dictionary. 12.他们当中一些人,生长在农村,从未见过火车。 Some of them, born and brought up in the countryside, have never seen a train. 13.正在修建的这座房子将作我们的餐厅。 The building being built will be served as our dining- hall. 14.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见到了他。 We met him at the time and place given. 15.当时所用的仪器(instrument)是新式的。 The instrument used at that time was new. 16.这些是旧汽车。 These are used cars.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1 词语训练

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 第一部分词语训练词语训练一 怎样积累词汇 同学们都知道,文章是由段组成的,段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语组成的。这说明词语是作文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像建筑工人盖房一样,先要准备充足的砖、瓦、沙、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才能建造好高楼大厦。 怎样积累词汇呢? 1.多认识事物,注意积累表示名称的词语。 世界上事物的名称实在太多。就拿我们天天读的“书”来说,就有十多种名称:有专供学生上课用的“教科书”,有供老师备课用的“参考书”,有供不识字的小朋友看的“小人书”,有供同学们课外读的“课外书”,有供查找资料用的“工具书”,有按系列成套编写的“系列丛书”,还有古代专讲用兵作战的“兵书”,用药治病的“医书”,按我国传统装订法装订的、线露在外面的“线装书”等等。对这些书,只有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将它们分辨清楚,也才能准确地说、写出它们的名称。如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多认识事物,随时随地掌握常见的各种事物的名称,就能增长知识,扩大眼界,就能丰富我们的词汇,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学生要积累词汇,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多掌握一些自然景物的名称,他认为这对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是很有好处的。在同学们学过的古诗词里,就有不少带鸟名、花名、山名、地名的词语,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如下列例句中加粗的词语。 带有鸟名的: ①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④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带有花名的: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带有山名的: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④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带有江河名的: 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③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 ④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车流至此回。 带有地名的: 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②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③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④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