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认真的重要性》里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冲突

浅谈《认真的重要性》里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冲突
浅谈《认真的重要性》里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冲突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重新解读

2 Contradiction of Hawthorne Reflected in the Symbols and Images in Young Goodman Brown

3 从会话含义分析鲍西娅人物形象

4 浅析多丽丝?莱辛《天黑前的夏天》中凯特的多重身份

5 接受理论视角下英文商标名汉译研究

6 中美幽默的比较

7 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对比研究

8 The Study on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in Senior High Schools

9 《魔戒》中的女性人物

10 Eco-Critical Reading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1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Taboo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2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Satan in Paradise Lost

13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高低语境文化对比研究

14 The Influence of Bob Dylan and His Works on American Social Movements

15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对比

16 从《嘉莉妹妹》分析西奥多?莱塞对人性欲望的理解

17 接受美学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18 浅谈《基督山伯爵》的主要宗教思想

19 国产电影字幕归化与异化研究--以《集结号》为个案研究

20 抽象名词词义内涵及其翻译策略

21 《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人物分析

22 超音段特征对意义的影响

23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矛盾性——从传记角度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童话集》

24 对于高中生英语学习感知风格的调查研究

25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Chapter Title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26 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27 汉民族节日名称英译中的文化价值取向研究

28 从文学作品中透析东西方女性异化现象

29 《蝇王》中的人性因素

30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31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爱情观

32 环境与命运——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分析《美国悲剧》中的克莱德

33 删译在中英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34 Comparison between High and Low-context Culture in Language Expression

35 《吉檀迦利》中的泛神论思想

36 浅谈自有品牌在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

37 试论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异同——商务英语书面语的特点

38 国际商务函电的礼貌原则研究

39 归化与异化在《老友记》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40 星巴克在中国取得的成功及启示

41 清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婚俗的影响

42 A Study of Children Images in Huck Finn and Tom Sawyer

43 论“and”的用法和翻译

44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wilight-eclipse

45 商务信函中的语气结构分析

46 黑暗中的光明—《蝇王》的主题探析

47 从《到灯塔去》中莉丽?布里斯科的性格发展看维吉妮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

48 爱与孤独的互生——舍伍德安德森《曾经沧海》与戴维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对比研究

49 论《木木》中屠格涅夫的反农奴制思想

50 论“看,易,写”方法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51 从《尼克?亚当斯故事》中探析父亲情结对海明威人生观的影响

52 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53 英语抽象名词和物质名词的数概念分析

54 A Study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Hero of The Catcher in the Rye

55 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研究

56 英语政治新闻中委婉语的形式及语用功能研究

57 论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58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反叛和自我救赎

59 苔丝悲剧中乌托邦情结的探析

60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外贸函电翻译

61 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书信研究

62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

63 英汉“去除”类运动事件表达异同的对比研究

64 A New Woman’s Journey in To the Lighthouse

65 Who Is Ishmael: Kantian Philosophy in Moby Dick

66 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策略初探

67 英语外教与中国英语教师写作教学风格对比研究

68 On Emily Bronte's Self-realization Through the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

69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白之语用学分析

70 英汉恐惧隐喻对比研究

71 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

72 从文化的角度看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差异

73 跨文化视角视阈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

74 孤独而坚强的灵魂--《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爱伦?韦瑟罗尔的性格分析

75 商务英语中含蓄否定句的研究

76 礼貌原则之于商务信函的翻译

77 英文祝酒辞的功能文体分析

78 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79 国际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礼貌策略

80 从“爱的习惯”看多丽丝?莱辛笔下的两性关系

81 从心理学角度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典型语法错误的产生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82 解析《诺桑觉寺》中凯瑟琳的自我成长

83 中英广告宣传方式的比较研究

84 中英礼貌用语差异

85 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女性主义解读

86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英语广告中修辞手法的翻译

87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

88 《七宗罪》的人性解剖

89 布什总统演讲词中幽默话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90 美国俚语的文化及特征

91 论模糊限制语在广告中的语用功能

92 从圣诞节和春节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93 从异化和归化的角度浅析中文菜单的英译

94 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

95 分析《简爱》和《名利场》中的女性主义

96 “金玉良缘”与“幸福终点”——浅析中西婚姻差异

97 An Analysis of the Leading Character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98 Jane Austen’s Opinion towards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99 《红字》中海斯特性格分析

100 从高校口译教学中看口译思维的重要性

101 An Analysis of the Limitations in Charles Dickens’ Critical Realism Reflected in Oliver Twist

102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对比研究

103 The Influence of Westward Movement on American National Character

104 母语正迁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105 论中美两国的现代中年女性观念之差——以美剧《欲望都市》为例

106 从广告语看中西文化观

107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新闻英语中委婉语的翻译

108 英汉称谓语对比分析

109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110 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看《梦》及其英译本中主语的确定

111 关键词法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效果研究

112 幽默元素在英语电影和电视剧中的翻译

113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颜色的象征意义

114 生态视角下解读《荒野的呼唤》

115 小学英语课堂任务设计的研究

116 苔丝形象浅析

117 Beowulf: A Christianity Guided Pagan Epic

118 论《紫色》的叙事现代性分析

119 《等待戈多》的荒诞色彩

120 比较《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复仇的异同

121 浅析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逻辑错误

122 论幽默元素在《老友记》字幕中的翻译

123 论《双城记》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124 英语影视作品字幕汉译的策略

125 浅谈中国古词的色彩美在英语中的重现

126 中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对学生焦虑的影响

127 新闻翻译中“编译”的合理性分析

128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

129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130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幽灵叙事探析

131 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132 《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探究

133 A Study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Beloved

134 Conflict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Joy Luck Club

135 英语委婉语之初探

136 视觉文化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137 《喜福会》中母女关系浅析

138 论《认真的重要性》的喜剧艺术特征

139 《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版本的比较研究

140 从性别歧视浅析两位复仇女性之困境——美狄亚及莎乐美

141 《木马赢家》中父亲的缺席

142 逆成构词的分类及其认知机制和规律

143 商务谈判中话语的顺应性研究

144 A Miniature of Ambivalence and Self-Discovery as Reflected by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145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46 中外青年婚姻观念差异——从《柳堡的故事》和《傲慢与偏见》中进行对比

147 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的存在主义表达

148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差异

149 Deep Sorrow and Firm Faith--An Elucidation of William Wordsworth’s Nature View through the Exhaustive Analysis of the “Lucy Poems”

150 An Analysis of Fagin in Oliver Twist

151 试究中国古诗词英译中的常用技巧—以《发如雪》为例

152 Imagery Transla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153 从文化的角度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154 从养老模式的异同看中西“孝”价值观

155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的人格探析

156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wmark’s Theory in Tourism English Translation

157 从认知语境的角度解读《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隐含意义

158 从王尔德喜剧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解读王尔德信奉的纨绔主义

159 从生态视野解读狼图腾

160 原版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

161 浅谈商务谈判语言的特点

162 庄子和梭罗自然观比较——以《庄子》与《瓦尔登湖》为例

163 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

164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分析

165 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166 英汉自谦语的对比研究

167 跨文化交际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168 从译者的读者意识看童话英汉翻译

169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170 Two Different Images of the Heroines in the Novel the Age of Innocence

171 浅析《雾都孤儿》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172 论科技英语新词的翻译

173 论《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

174 中西方在养老孝道方面的差异

175 英语中的女性歧视

176 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177 中西丧葬礼俗的对比研究

178 约翰.邓恩诗歌艺术陌生化

179 英语网络语言特点研究

180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越狱》字幕翻译的研究

181 圣经典故的翻译

182 A Study 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to JEFC Teaching under Multi-level Modes

183 从国外汽车商标翻译看中国品牌国际化

184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 ren’s Literature in the Light of the Skopostheory:A Case Study of The dventures of Tom Sawyer

185 问题类型对TEM阅读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186 (日语系毕业论文)关于食品比喻表现的中日对照研究

187 从迈克尔杰克逊看美国梦

188 论《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个性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189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词性转换研究

190 《红楼梦》杨霍两译本建筑名比较

191 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规避

192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

193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194 《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元素分析

195 从《爱玛》看简?奥斯丁的爱情观

196 浅析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197 国际贸易中常用支付方式下的风险及其防范

198 从多视角比较《论读书》的两个译本

199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Online Subtitle Translation Group

200 浅谈《认真的重要性》里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冲突

巴尔扎克作品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d11233979.html, 巴尔扎克作品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作者:梁萧 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01期 摘要:法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的作品充满了批判现实主义色彩,以写实为基调,成为19 世纪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他善于在特定环境下塑造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富有个性化的人物;再通过人物再现的写作手法,折射社会,堪称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所描绘的现实世界,并非是生活的复制品,而是基于小说家敏锐的观察力,用小说写作手法呈现“真实”的世界。可以说,他是一位创造现实的现实主义作家。 关键词:巴尔扎克;现实主义;写实 中图分类号:G6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1-0140-05 作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巴尔扎克不仅开辟了小说的新天地,更将小说的表现力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他强调塑造人物要典型化,从典型化中突出人物个性,再通过典型人物这一个“点”去折射社会现实的一个“面”。他所刻画的人物如“伏脱冷”、高老头的女儿,将个性与共性完美结合,又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之成为典型的小说人物。他的作品反映社会现实,以写实为基调,长于描写丰富多彩的生活,刻画的法国社会风俗细致入微,读者通过人物命运的变化,看到了19世纪法国社会所经历的巨变。他通过创造现实来描写“真实”世界的创作模式,被誉为“创造现实的现实主义者”。 一、还原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文学巨匠,是塑造典型小说人物的大师。在其二十载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幽谷百合》等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而《人间戏剧》更是被誉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真实地呈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中金钱的统治地位,深刻剖析了人性的丑与美,在世界小说史上树立了一块迄今为止仍无法超越的丰碑。[1]与他 同时代的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在其葬礼上发表了这样的赞誉:“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人;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2] 尽管巴尔扎克在生前并未得到应有的赞誉,但在其死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他作品的伟大之处,并将其誉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在今天,我们重读巴尔扎克作品时,不禁被其光怪陆离的小说场景、极富个性的人物形象、对现实世界中追逐金钱名利心理的深刻剖析所折服。他的作品兼具了现实主义小说的三大特性,即真实的细节描写、典型的人物形象、客观的叙述方式。要解读巴尔扎克作品,剖析他是如何创作出如此“真实”的小说,首先要还原巴尔扎克,还原他的创作历程。 (一)折射社会的镜子

浅析鲁迅的现实主义

浅析鲁迅的现实主义 摘要: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深刻地提出农民和其他被压迫群众的状况和他们的出路问题的作家。鲁迅的小说开拓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现实主义道路。他以客观写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鲁迅现实主义 鲁迅先生是一代伟人,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一座丰碑。这位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以他大量优秀的作品和富有人格魅力的思想和精神,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文化。鲁迅也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现实主义的思想深深地培植在中国广大的被压迫人民的土壤上面,他的反封建的力量是从广大的被压迫人民那里取得的。作为现代文学巨擘,鲁迅无疑呐喊出了启蒙者的最强音,他以悲天悯怀的关爱与救世济人的热诚,人的存在命运与状态予以了淋漓尽致的书写,中国现代批判现实主义大师,鲁迅先生当之无愧。 今天,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来解读这位伟人,可以看到,鲁迅是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者来用他的作品震撼着我们心灵的,对封建历史的批判与对现实的思考共同构筑了鲁迅作品的精神空间。他抓住了最不易消逝的时代精髓,以平凡的题材,深刻的反映出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民族的命运和民族性格,他的创作思想从来没有离开过现实的土壤,从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 农民问题是鲁迅早期作品的重要主题,他以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深厚感

情关注着他们的命运,他“正视现实社会”(《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直面人生,如实描写,毫无讳饰,对旧社会的丑恶,罪恶的痛根,作了深入的揭露,对封建主义的批判,达到过去文学所没有达到的思想高度;作品中渗透着对广大农民生活命运深切关怀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期望人民群众觉醒起来,争得做人的资格,而且还从思想革命的角度,侧重描写和揭示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暴露和解剖民族病态心理,期望中国人民摆脱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改革国民劣根性。这三点组成了他革命现实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故乡》中的闰土、《风波》中的七斤、《阿Q正传》中的阿Q的形象都深刻地说明了这些。 闰土是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民,他勤劳质朴,坚韧,但精神近乎麻木。他儿童时代活泼、机灵、能干,是“我”心目中的“西瓜地上戴银项圈的小英雄”。二十多年后,“多子、饥荒、苛税,兵、菲、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他只是默默地承受,挣扎,精神的摧残在这里超过了生活的胁逼,一种等级观念已经注入他的头脑,他默认了那条横亘在自己和童年伙伴之间的不可预约的界限,并且向主宰命运的“神”低头。七斤是另一类农民形象,他是村上的“出场”人物,每天撑航船进城,知道很多时事;但他所知道的时事,都是某地雷公劈死了蜈蚣精,某地闺女生了夜叉之类,其愚昧无知可见。辛亥革命发生时他因进城而被革命党人剪去辫子,张勋复辟在小村引起一场小小的辫子风波。面对封建帝制余孽赵七爷的恫吓,七斤为自已没有辫子愁得不知如何是好,七斤嫂对赵七爷低声下气赔笑脸;村人们围着看热闹,相信赵七爷的话。阿Q则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被地主压迫、剥削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

日本唯美主义

日本的耽美主义文学 刘珊日本的耽美主义也称唯美主义、耽美派、享乐主义,产生于日本明治末年,兴盛于大正初年,是当时日本文坛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最初本意是反对以暴露人性的丑恶为主的自然主义,主张追求官能美,为艺术而艺术。其代表人物有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和现代的三岛由纪夫等,代表作有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纹身》《钥匙》,永井荷风的《地狱之花》等。 日本唯美文学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1916-17年前后发展到巅峰,在一定意义上取代了当时占据文坛主流的自然文学主义,与标榜人道主义的白桦派文学,新现实主义的新思潮派文学一起雄居日本文坛。 中国的先行研究 黎跃进的『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演变与实绩』,主要是对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产生、发展及其代表作家进行了介绍。 唐月梅的『美的创造与幻灭——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这一论文,主要是从唯美派的文学主张、唯美文学的特征、以及唯美派文学的意义三方面来论述日本的唯美主义。本文是以唯美主义文学作品来进行分析说明的,主要是以谷崎润一郎和永井荷风的作品来分析的。 李芒在『美的创造——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一文中指出,日本唯美主义作家存在着消极的一面,特别是表现在思想倾向方面。他们在艺术形式上探索新方法的同时,在内容方面也追求新刺激。这种刺激在恋情和性爱,以及人的生死问题上便表现的最为强烈。通过对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以及三岛由纪夫的作品来分析说明的。他还指出不少唯美主义作品仍保留着自然主义文学的痕迹。 『异域之美的接受——论20世纪20、30年代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一文,其主要内容是:就20世纪20、30年代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的表现及特点进行了说明,并论述了其形成的原因——文化环境的影响、时代环境的影响及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唯美主义』(王向远),本文主要是通过日本唯美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西方唯美主义对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的对比,说明了日本唯美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暗暗进入的、局部的,进而提出要深入探讨和研究日本唯美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 在『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文坛的变异』(张能泉)一文中,指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被中国现代作家接受的过成中,由于文化、环境、动机、条件等因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异现象。 『唯美主义与谷崎润一郎』(张琳)一文通过唯美主义对谷崎小说的影响,来探讨其小说的精髓(对美的追求)以及艺术第一,生活第二的主张。 上述资料,主要从日本唯美主义文学自身、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等方面来论述的。还有从某一作家或作品来看日本的耽美主义的,主要是以其代表作家谷崎润一郎、永井荷风、佐藤春夫及其作品来进行分析论述的。日本的唯美主义文学不仅表现在小说方面,诗歌也是日本唯美主义的重要实绩,但从诗歌方面来研究唯美主义的还不多。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我”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我” 鲁迅是喜欢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一位大家。在鲁迅小说中有大量的“我”,如《一件小事》中有“我”,《社戏》中有“我”,《孔乙已》中有“我”,《祝福》中有“我”……这些“我”是不是就指作家自己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普遍认为:鲁迅作品中的“我”并不就是鲁迅本人。那么,既然不是鲁迅先生本人,是不是就是鲁迅先生编造的人物形象呢?鲁迅先生为什么在小说中喜欢用第一人称“我”,有没有其他的用意呢? 笔者认为,鲁迅在小说中大量塑造“我”的形象,不但是叙述方式的需要,更是内容表达的需要。 在小说创作时,作家必须考虑一定的叙述视角,也就是说作家表现生活时,要考虑到叙述的角度,考虑到表达的方式,即通过什么样的角度、在怎样的视力范围内来反映生活。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观点是传统小说的基本叙述方式。作家虽然不是事件的参与者,但却是一个“知情的旁观者”,处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地位。一切事件、各种人物都可以被作家收摄、检视,它好比是作家的一个踞高临下的广视角镜头,可以任意地扫描一切,观察一切,突现一切。这种具有广视功能的叙述观点,对作家表现生活来说无疑是十分方便的,因为它便于冷静而客观地刻划人物,观照人生,尤其适合于中长篇小说组织规模宏大的社会内容。我国作品大多采用了这种全知全能的第

三人称叙述方式。 但如果仅仅使用这一种方式,尤其是短篇小说,形式就会单一和板滞;由于缺乏视角的变化,容易流于平铺直叙;如果把握不好,还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感。这就要求有时也需变换叙述的视角。 用第一人称叙述观点的主要优点在于缩短了叙述人、作品人物及读者之间的感情距离,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把叙述人“我”直接摆进作品的环境,有时甚至介入事件的矛盾冲突之中,能便于作家选择和调整最佳视角,便于渗透叙述人物的主体意识、主体情感,为深入刻划人物心理活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方便。这样作家可以淡化作品里需要淡化的某些成分,强化某些需要强化的成分,增强作品的主体思辨色彩和抒情氛围。 鲁迅先生就较好地通过突破单一的“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小说模式,变换叙述观点,运用第一人称来叙事,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与真实感,较好地反映了自己的思想意识,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孔乙已》中的那个“我”——二十二岁的小伙计,因为样子“太傻”和没有学会弄虚作假的那套市侩的生意经,不但遭到了掌柜的苛责,而且也受到了主顾们的歧视,因而,只好专管温酒这一单调而无聊的职务。小说正是以“我”来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写了孔乙已的穷困、痛苦及死亡;又以“我”的生活的刻板及在“只有孔乙已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情况,进一步显示了孔乙已沦落为“使人快活”供人奚落的材料的可悲。“我”虽然不象咸享酒店的一帮人那样把孔乙已当作嘲弄的对象,但在大家嘲弄孔乙已的时候,“我”也“可以附和着笑”,也只有

简析《变形记》中的现实主义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2 中英文新闻标题对比研究 3 从《阿甘正传》看美国梦的追求和幻灭 4 论《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悲剧原因 5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象征手法解析 6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 7 浅谈电影名称的英汉互译 8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 9 从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 10 A Study of Chinglish as Found in Students’ Writings 1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2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3 换位思考在商务信函中坏消息的运用及建议 14 中西饮食文化中的差异 15 从《简?爱》与《藻海无边》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1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7 论《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原因 18 中西酒店文化比较及探讨 19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悲剧意识 20 论不可译到可译的历史性变化 21 从《纯真年代》的女性角色看旧纽约的女性地位 2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3 英汉动物习语的对比分析研究 24 《追风筝的人》中哈桑自我牺牲精神的研究 25 红色,英汉词汇差异的文化理据 26 对比研究中西家庭观 27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 28 中英禁忌语的异同性分析 29 论海明威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意义 30 中美幽默的比较 31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32 如何设计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提问 3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自卑情结分析 34 《一位女士的画像》伊莎贝尔婚姻悲剧的原因分析 35 The Influence of Bob Dylan and His Works on American Social Movements 36 哈利·波特系列成功的原因 37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 38 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 39 从美学角度浅析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首》——“意音形”三美论 40 礼貌,商务信函的灵魂—礼貌原则及其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41 基于合作原则的金凯瑞式美国幽默分析 42 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小议鲁迅作品中体现出的现实主义

小议鲁迅作品中体现出的现实主义 鲁迅先生是一代伟人,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一座丰碑。这位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以他大量优秀的作品和富有人格魅力的思想和精神,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文化。鲁迅也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现实主义的思想深深地培植在中国广大的被压迫人民的土壤上面,他的反封建的力量是从广大的被压迫人民那里取得的。作为现代文学巨擘,鲁迅无疑呐喊出了启蒙者的最强音,他以悲天悯怀的关爱与救世济人的热诚,人的存在命运与状态予以了淋漓尽致的书写,中国现代批判现实主义大师,鲁迅先生当之无愧。鲁迅的小说开拓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现实主义道路。他以客观写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 今天,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来解读这位伟人,可以看到,鲁迅是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者来用他的作品震撼着我们心灵的,对封建历史的批判与对现实的思考共同构筑了鲁迅作品的精神空间。他抓住了最不易消逝的时代精髓,以平凡的题材,深刻的反映出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民族的命运和民族性格,他的创作思想从来没有离开过现实的土壤,从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 鲁迅小说数量虽少,但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曾产生巨大影响,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各类栩栩如生的小说人物形象成为不朽的典型,甚至是家喻户晓,成为民族性的象征。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交织在20世纪旧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农民生活和知识分子等思想经历和人生百态,并再现当时社会大动荡中发生的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等变革运动。鲁迅的作品像现实生活的“放大镜”和“显微镜”,让社会的黑暗丑恶面目在镜头照射下一览无余,纤毫毕现。现结合下列小说作品加以分析,鲁迅作品中呈现的现实主义品格。 一、《狂人日记》中“救救孩子”的呐喊 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的第一篇白话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从“狂人”的视角切入,借“狂人”之口,喷发了对黑暗的封建社会人吃人现象的憎恨之情,从心底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震人心弦,令人奋起振作。 代表着新的“希望”,新的“未来”的“孩子”,在其诞生、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旧势力的扼杀、威胁,唯有净化其生长环境,才能使其幸免于难,茁壮成长,健康快乐。 而处于一个“病态”的社会,却以一个病人的眼光去看待正常之人,虽正常便也是“病人”、“狂人”无疑了。因为,对于传统卫道士,封建复古势力来说,任何的革命者都是不合理,非常态的,唯有以“疯子”之名铲除“狂人”而后快。 二、《孔乙己》中迂腐文人──孔乙己 居住鲁镇的孔乙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落魄文人。因穷困潦倒,为了生计不得不去靠偷窃为生,结果三番五次被人毒打以致腿折。他可悲在于自命不凡,清高,却迂腐得可笑,但又心存高远,在郁郁不得志之时,仍抱有一丝丝的幻想,患有旧知识分子“只尚空谈,不务实干”的通病。同时,从他盗窃被打折腿的事件中,又折射出当时为富不仁的社会风气和人们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取笑他的“看客”心态。 孔乙己尚存的是当时社会中普罗大众里尚存的那份善良和真诚,对待孩子们的嬉笑,分享茴香豆时那种“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书卷气,都令人在捧腹大

浅析超现实主义

浅析超现实主义 对米罗的最初印象源自于小时候的画室,当时我并不知道墙上画着那些流畅的曲线连、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点和面都是些什么,我也没对那些画产生过多的感触。长大后知道了这个画家叫做米罗,也知道了那墙上的画都是老师或者高年级同学的临摹作品。可以说一直到今年我才知晓,原来那些看起来都特别欢快的线条和方块,都属于一个叫做超现实主义的怪诞画派。 所谓的超现实主义,大致就是对现实感到不圆满,转而非得把梦境与现在统一起来。这么说来也有道理,讨论现实,毕竟就不能撇去梦幻也是现实的一部分。受到著名的弗洛伊德的影响,以及源于涉及许多领域的,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对于这些生于脑力工作者的思考,强烈波及到大部分由意识输出所组成的领域,绘画艺术自然不例外。 在初步了解这画派的大致意图之后,现在反观米罗的画,那些不知所云的线条终于好像从云端降到了地上,投射出了我能感受到的神秘阴影和模糊的涵义。可细细体味,似乎这种欢畅怪异的线条,还藏着一丝逃避。不然为何不细细描述我们时时刻刻人眼看到的各种美丽,反而向内心去寻求一种虚幻的从不会发生的景象。这都是现实的原因,正因为现实不再赏心悦目。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对现实的恐惧心理和狂乱不安的精神状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无论是战胜国英、法、俄等国,还是战败国德、奥等国,都不可避免地留下了让人不忍睹视的伤痕。整个欧洲,在这种经济萧条和世态炎凉的情况下,人民生活无法免于困苦,整个社会弥漫着强烈的厌世、悲观的情绪。此种形势之下,人们开始否定惨淡的一切,开始逃避现实,向内追求不存在的美好梦幻,当然这些梦幻也常常蒙上悲戚的色彩,以暂缓现实的悲哀与残酷。 以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为哲学依据的超现实主义,同潜意识常一样,表现为杂乱无章的反常规的幻境,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超现实主义的反逻辑及非理性的“反常”特征。 在以感性的创作激情下,许多艺术出现了天马行空的表现力。米罗的创作表现方式是有意的打乱知觉的正常秩序,在直觉式的引导下,用一种近似于抽象的语言来表现心灵的即兴感应。因此在它的作品中会有象征的符号和简化的形象,使作品带有一种自由的抽象感,也有儿童般的天真气息。而马格里特一生专注于创作奇幻的、恐怖的、充满特殊构想的形象。他善于应用细腻的笔法将日常物体表现为不可能存在的组合或情境,并在一生中对相同的内容进行多次重复的诠释。他的绘画作品仿佛谜语一般让人猜想,作品里浮现一种死寂一般的安静。 当然还有不得不说的达利。他被公认为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大师级人物,是流行文化的代表,他不仅在绘画领域,而且在摄影、日用品、电影也能看到达利的影子。他的奇思怪想源自于生命中难以捕捉的素材,如性、死亡、变态、苍穹。他惯用不合逻辑地并列事物的方法。将受情感激发产生的灵感转变为创作过程,将自己内心的荒诞、怪异加入外在的客观世界,将人们熟悉的东西扭曲变形,再以精细的写真技术加以肯定,使幻想具有真实性。之所以达利成为我们普通人心中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代表人物,正是因为他的绘画、他的文章以及他的口才、动作、相貌和生活方式活生生的造就出这个深印公众脑海里的“超现实主义”,使它不再只是白纸上的黑字。 这些画家向世人所展现的一切貌似陌生,又好像似曾相识,简直就是我们“梦”的再现。将原本抽象虚无的梦境现实化,使我们站在画外的人在内心产生隐隐的震撼和共鸣。 就像在马格利特的《迷路的骑士》中,一个身着传统服饰的女骑士在树林中行走,马被树木和间隙的遮挡,因而被分割成几段,树木和马匹的前后空间被画家变形,产生空间感的

唯美主义(王尔德)

什么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 movement)是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运动。通常,人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这场运动是反维多利亚风格风潮的一部分,具有后浪漫主义的特征。它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通常学术界认为唯美主义运动的结束以奥斯卡·王尔德被捕为标志。英国的颓废派作家们受瓦尔特·佩特的影响非常大。佩特在1867年至1868年之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张人们应该热情的拥抱生活,追求生活的艺术化。颓废主义者们接受了这一观点。(19世纪30年代,法国诗人、小说家奥菲尔·戈蒂埃最早抛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并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 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唯美主义者们拒绝接受约翰·罗斯金和马修·阿诺德提出的“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主义观点。相反,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唯美主义的形成 唯美主义思潮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浪

漫主义诗人济慈是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他说:“美的东西就是永久的欢乐。”法国作家戈蒂埃是由浪漫主义向唯美主义过渡的作家。他反对艺术的功利主义,主张纯艺术,追求形式美,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戈蒂埃成了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 奥斯卡·王尔德作品:《坎特维尔的幽灵》 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形成,具有两大要素:一是比德(1839-1894)的快乐主义的批评;二是莫理思(1834-1896)的生活艺术化的思想。比德认为,文艺批评家的职责不在于掌握知识,罗列材料,以满足正确的美的定义,而应该具有一种特殊气质,善于感受美的对象的能力,将自己同书本中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中探讨得到的快感和乐趣,这才是审美批评的根本。莫理思认为,改造社会的目的是自由地伸展,就非使日常生活艺术化不可。任何文明社会,假如不能对它的成员提供这种环境,那么世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德和莫理思的上述观点,奠定了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再加上英国诗坛中拉斐尔前派的主要代表罗塞蒂(1828-1882)以及史文朋(1837-1909)等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唯美主义运动。 唯美主义的真正代表是奥斯卡·王尔德(1856-1900),他是唯美主义创作的实践者,又是唯美主义理论的倡导者。就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说,王尔德认为,艺术应该超脱现实,游离人生。“现实的事件都是艺术之敌。一切艺术的坏处都是从实感产生。自然就是明白,明白就不是艺术。”一切拙劣的艺术都是从复归自然的描写和客观地描述人生而产生的。因此,认为凡是“回到生活和自然”的艺术都是坏的,

浅析鲁迅小说的现代思想与艺术特色

浅析鲁迅小说的反封建思想与艺术特色 文章摘要: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多篇小说、杂文、散文及散文诗。《呐喊》《彷徨》是他的两本著名的小说集,收录多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祝福》等,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卓越的小说艺术,奠定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基础。 关键词: 鲁迅小说反封建思想艺术特色 鲁迅,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作为五四文化文学的先驱,他向封建主义发动猛烈的攻击,先后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多篇小说,后收录进《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卓越的小说艺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基础。 鲁迅小说的反封建思想 《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也是现代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现代中国小说伟大奠基工程的第一块基石。同时,《狂人日记》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早以文艺形式出现的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战斗檄文。 《狂人日记》描写的是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过程,狂人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深受封建礼教的压迫,造成了对社会的恐惧心理,他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而他自己正处于即将被吃掉的危险之中,半夜起来查看历史,却看见满纸都写着吃人。小说通过对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本质,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对人的迫害。 《狂人日记》深切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它对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的彻底揭露。小说将“吃人”与“仁义道德”并提,有其深刻的含义:“吃人”是指对人肉体的蚕食和精神的虐杀,体现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凶残;“仁义道德”则是对封建专制及其礼教道德的美化,体现着封建蒙昧主义的虚伪。而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交相使用,就构成了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因此,《狂人日记》对封建主义的揭露,并非局部或枝节性的,而是具有总体的或根本的性质。 从对封建主义的彻底揭露与否定中,升华其对新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是《狂人日记》的又一重要思想内涵。当狂人洞察一切后,就开始规劝、警告吃人者们不得继续“吃人”,预言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孔乙己》是鲁迅又一篇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小说。它写的是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被吃的悲剧。 《孔乙己》讲述了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惨道路,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困潦倒却自命不凡的孔乙己,成了人们的笑料,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行为,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 孔乙己是一个被吃者,是被一套制度,被一套游戏规则给吃掉了,具体地说是被走到穷途末路的科举制度给吃掉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造就了他的愚蠢、可怜、可悲,所以说孔乙己的生与死是科举制度决定的,那么这个制度的本质已经深入孔乙己的灵魂深处,孔乙己在潜移默化中成了旧时代的殉葬品。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描写,揭露了没落的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和人民大众的毒害。孔乙己一次次的参加科举考试,却连秀才都未曾考上,浪费了自己一生的宝贝光阴;而愚昧的人民大众因孔乙己是读书人却碍于贫困只能和

浅析现实主义

结合《兄弟》分析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作为一种比较自觉的文艺流派,现实主义文学又称作写实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文学中一重要且主要的流派,作品创作的焦点,是那些生活在普罗社会下的大众,关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对人民所造成的种种压迫和影响,描写的是一个当下大时代的变动,而不再是浪漫主义式个人内心情感的自我世界。余华的《兄弟》就是中国很具有现实主义的小说创作。余华说他是描写这个国家的疼痛,他对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某种理解和不满与对“新现实主义”的大胆尝试让很多文人望尘莫及。小说中溢出现实生活真实与逻辑之外的章节与情节,比如《兄弟》上部中对故事开篇大段的有关厕所窥视的描写;比如下部中关于“处女秀”故事的推进和展开,这虽然为大家所不齿、唾弃、嘲笑,让人觉得很“脏”,但是其本质还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只不过作者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进行写作。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以“肮脏”和“洁净”来论述作品的成败时,《在路上》、《北回归线》、《洛丽塔》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等都没有那么干净,可这些作品都是闻名中外的现实主义小说。【1】 《兄弟》作为一部符合现实主义的小说,里面的情节、人物、环境等都符合了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细节

真实、形象典型、方式客观、去尽谎言。 1、细节真实。 要有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现实主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见其人。《兄弟》选取的时间跨度很长,但其中的很多事情都是类似存在的,例如文革时像宋凡平一样被迫害的现象是大有人在的,他们的家被抢被砸甚至被烧。他们每天接受着批斗,被辱骂被殴打,尊严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奢侈品。又例如文革后新中国的发展,刘镇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话、空调出现了,人们开始穿西装,开始重视商业,并将眼光放向世界。这些变化多数从李光头身上体现出来,靠卖破烂发家致富的他,后来差不多垄断了整个刘镇的商业。这些都是历史上真真切切存在的现象,这就是现代主义的细节真实。 2、形象典型。 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可以说,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区别于自然主义的标志。正如恩格斯说的,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他下的定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兄弟》中的李光头和宋钢的典型形象很值得我们去研究,李光头是一个“流氓”——小的时候是个偷看女人屁股、讲黄色故事的小流氓,长大了是一个投机倒把、四处钻营,凭着几个钱乱搞男女关系的大流氓。但他还有着另外我们值得佩

浅析鲁迅小说的的艺术特性

浅析鲁迅小说的的艺术特点 恩格斯针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说过:“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同样,我国的“五四”运动时期也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也产生了巨人的时期。鲁迅就是这个时代所产生的巨人之一。“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创作作品数量丰富,影响深远,在诗歌、小说、杂文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并且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本文试从语言、结构、人物形象、题材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简笔传神的语言风格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在鲁迅手中成熟”固然是一个奇迹,中国现代白话文学语言在鲁迅手中开始,在鲁迅手中成熟则是一个更大的奇迹。 鲁迅是新文学运动以来第一个用白话写小说的。他主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的小说的语言具有文约意深、简笔传神的风格。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特色。 (一)锤炼字句,准确、精炼。例如《药》中写:“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一段话用了“掏”、“掏出”、“交给”、“抖抖的”、“装入”、“按了两下”等动词和形容词,形象地描写勤劳俭朴的华老栓夫妇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血汗钱,要拿去买人血馒头治儿子的痨病时小心谨慎地沉重心情。 (二)联辞结采,出神入化。鲁迅运用比喻、借代、对比、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出神入化,耐人寻味。 1.比喻:如《药》中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用提着颈子的鸭来比喻人们踮着脚伸着头,拥挤在刑场周围看斩首的情形,反映了他们愚昧、麻木。比喻新奇、贴切。 2.借代:如《孔乙已》中写:“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喝。”用“短衣帮”指代穷苦的人,用“穿长衫的”指代当时有钱的上层分子。用不同的衣衫代替不同的人们,发人深思。 3.对比:如《故乡》中写闰土少年形象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项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的闰土形象是“他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采用对比手法描写闰土的少年和二十年后变成一个“木偶”人,表现了鲁迅对闰土的无限同情。 4.反复:如《孔乙己》中第三、第四和第六节有:“才可以笑几声”、“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反复了三次,说明孔乙己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一个笑料。还有掌柜讲:“还欠十九个钱呢!”“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等四次反复,说明掌柜不关心孔乙已的死活,只关心孔乙己“欠十九个钱”,表现孔乙己的可悲命运。 5.排比:如《伤逝》中有几处排队比句式:五个“这样的”、二个“我憎恶”、三个“我要”,表现涓生倾吐对子君的思念和悲伤的心情,抒情色彩很浓。 (三)标题简洁,高度概括。例如《伤逝》可以理解为“伤悼死去的子君”,也可以解释为“伤怀流逝的时光和逝去的子君”。《药》,不是治病的药方,是由革命烈士的血染的馒头作“药”治痨病,含义深长。《故事新编》八篇的标题是《补天》、《奔月》、《铸剑》、《起

对外政策中的现实主义分析

对外政策中的现实主义分析 [摘要]美国对外政策中一直打着道义的旗号,这在威尔逊主义诞生之后似乎形成了一种传统。事实上,美国一直是个注重现实主义的国家,在对外政策中更多是服务于本国利益。无论是在立国之初还是在今天,维护美国的利益始终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准点。冷战期间美国的所作所为,生动诠释了美国的利益外交,而两次海湾战争,更将美国的利益外交发挥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美国;对外政策;理想主义;现实主义 一直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当中既有理想主义因素,更多的是现实利益的考量。无论是立国之初还是在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今天。美国的对外政策究竟是重理想还是更重现实,其实非常明了。很多网络写手总是有选择性地大谈美国在某些时段里对中国如何如何友好,却闭口不谈美国近些年来对于中国的各种伤害和打压阻挠。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就把遏制和颠覆的重点对准中国。这个点是不争的事实。美国作为一个诞生实用主义思潮的国度,在对外政策理想的追求过程当中永远不会忘记自己身居何处,手中有何物,所为有何结果,因而现实主义更能得到广泛的认同,也能在经历过长期的国际政治斗争中持续总结经验与教训的政客以及官方智囊团的谋划与演绎当中变得更为完美,进而形成一套试图解释各种冲突的理论范式。

一、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 (一)现实主义原则 发端于美国,成熟于美国,使用得最为娴熟的也还是美国现实主义理论大都认为,国际政治的本质是权力政治。在对外行为层面上,现实主义学者们都倾向于把国家看作马基雅维利式的功利国家,而非康德意义上的道德国家。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摩根索、爱德华卡尔及尼布尔。这三位代表人物当中,其中两位即摩根索和尼布尔均来自美国。秉持现实主义理论的学者们通过对历史上无数交往例子分析总结后认为,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所给予的奉献是非常有限的。国家其实也是一个群体。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自身的多重利益,所作所为表现出自私的一面再正常不过。当一个国家以国家的名义行为时,必须考虑自己国家的利益。现实主义理论的要点大致能够概括如下:现代国家绝绝大多数都是理性、自利的行为体。一直以来,国际社会充满着竞争和冲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社会均处于无政府状态(当时还未有联合国这类组织),更缺乏超越主权国家之上的统治权威。国际社会中的每个国家为了确保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都不得不为权力而争斗。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国际政治中具有最终的决定权是权力,这种权力具体体现为支配或者控制他国的力量;地区大国或者在国际舞台上具有强大影响的国家为了维护和扩大自身的权力或力量必须持续地削弱对手的实力或阻止对手力量的增长〔1〕。简单地说,就是打击或遏制对手。看看美国今天在中国周边的所作所为,是

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论文序号: 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论文作者: 准考证号: 作者单位: 指导教师: 主考学校:广东省中山大学 完成时间:2008 年 2 月

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 鲁迅,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人和创造者,他的小说数量不多,却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的奠基石,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有着无可非议的崇高地位,其数量之少和影响之大之间如此巨大的反差,本身就已经是“令人惊叹不已的奇迹。”本文就以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为例,从五个方面论述他小说的艺术特色:①写实为主体,象征、理想、浪漫相结合的创作方法;②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③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④悲剧为主,喜剧因素的融合;⑤简洁、凝练、含蓄的语言风格。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小说既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同时又吸收了外国小说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创造出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小说形式。 [关键词]:创作方法,典型人物,表现形式,悲喜剧结合,语言风格 [正文] 鲁迅,一个躯体虽死而精神弥张的伟人,一位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文化名人,他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总是会让我们想起那个忧国忧民,奋而呐喊,而又甘愿挤自己的奶哺育人民大众的高贵灵魂。鲁迅一生共创作了33篇小说,收集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本小说集里。其中《呐喊》和《彷徨》反映了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重大事变,是一本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每一篇小说里面都塑造了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小说人物,“狂人”、“阿Q”、“孔乙己”、“祥林嫂”、“闺土”、“涓生”等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随着鲁迅先生被所有的人所记忆,他们永远不会过时,永远不会被大家所遗忘。本文就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对比元素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对比元素 20148203 陈沁怡 鲁迅,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和小说家,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小说的先河。在他的作品中,大量的对比的元素也值得反复推敲。他运用的对比手法充斥在他对环境,人物甚至是叙事结构的安排中。炉火纯青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更是为小说主旨的体现增色良多。 鲁迅的小说中一直有大量的环境描写,它塑造了人物,也撑起了整个情节。而鲁迅利用大量对比是的环境描写更为丰富生动。首先是环境中的色彩和明暗的对比突显了觉醒者的悲剧性。《狂人日记》中的“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和“今天晚上,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两句话的对比,环境的明亮和昏暗在这里有着更为深刻地象征意义。在全篇小说中,月光作为一个意向,象征着启蒙和觉醒。而环境的明暗对比直指狂人的觉醒和周遭环境的灰暗,周围人的麻木。在《药》中,夏瑜的母亲特意去祭奠他时,“乌鸦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箭也似的飞去了。”最后一段阴冷的环境描写中,乌鸦叫声的动态和周围静态的死寂成为对比,更加深了当时死寂的气氛和夏瑜生命的悲剧。这里乌鸦的叫声如同鲁迅的呐喊,以声衬静,更添悲凉。而在环境中大量运用的反衬的描写,也是对比手法里的一大特色,凸显出了“被吃者” 的命运悲剧性。《孔乙己》中的社会环境和孔乙己生命的悲剧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予读者更为直观强烈的体验。“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在这里利用笑声和孔乙己的悲凉做对比,更体现出孔乙己命运的悲剧。这种对比的手法虽没有正面对孔乙己进行肖像描写,却用环境对比进行反衬。同样出现的还有《祝福》中的开头和结尾。“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开篇描写的是除夕夜放爆竹辞旧迎新的热闹景象,作者却用了“灰白色”“沉重”这一系列的词,爆竹声音虽响,但向后读去却能发现祥林嫂的悲剧也在除夕这个如此祥和热闹的节日发生。这个放爆竹的场景和祥林嫂的悲剧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了祥林嫂的命运的悲剧,更添悲凉。 在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鲁迅更是在行为,语言和肖像上运用了大量的对比,达到更为生动的效果。首先是人物的外貌和肖像描写上,利用对比凸显了人物阶级的划分。在孔乙己中,“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的坐喝。” 在这里,鲁迅运用代表性的“长衫”和“短衣”的对比,赫然划分出了严密的阶级制度。在《阿Q正传》中,阿Q在被审问时曾与革命党有过对峙。“满头剃的精光的老头子”“站着一排兵,两旁又站着十几个长衫人物” 和前文对阿Q的“瘦伶仃”“头顶的癞疮疤”等的描写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一胖一瘦的对比,能够突出阿Q和老头之间明显的等级差距,而后文中阿Q 死的不明不白却心甘情愿,更体现了阶级制度下底层人民的愚昧和悲哀。其次,在对人物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上,也可见诸多的对比。鲁迅此举更是凸显了不同人的个性特征,深化矛盾冲突。在狂人日记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吃人的事,对吗?”“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不对,他们何以竟吃?”“也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 鲁迅在狂人的日记中设计了这样一段觉醒的狂人和吃人者的对话。没有过多的描写,这段对话通过语调的强硬和心虚,直

杜甫诗歌中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

杜甫诗歌中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 导语: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杜甫的诗歌格外明亮、耀眼。千百年来,其以真、善、美的星光闪烁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由于自幼接受儒家正统文化的熏染,杜甫心中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诗人用毕生心血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的仁爱精髓熔铸到诗歌中,融化到血液和骨髓之中。 杜甫一生坚持“奉儒守官”,形成了积极用世、忠慈仁爱的性格和襟怀。纵观其诗,儒家的仁者情怀与关注民生疾苦的精神高度统一于其身。诗人常常以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身份对民生疾苦赋予深厚的同情,他的诗歌中较多涉及“骨”字,随物赋形,以“骨”述他人与社会之境况,具有博爱精神,这些富含“骨”字的诗作被称为“骨诗”。顾名思义,所谓骨诗,指诗句中带“骨”字的诗。骨是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在这里比喻人的品格、气质、神韵。这些“骨诗”将作者关爱生命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融为一体,集中彰显了杜甫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亲情友情的真诚呼唤和疾恶如仇的仁爱情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流落蜀中时写的一首著名诗篇,其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宁苦身以利人”的精神,千载之后,依然感人。“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中的不朽之作,集中体现了杜甫对安史之乱中人民苦难的认同和深切同情,如《新婚别》中,诗人以新嫁娘的口气诉说了千回百转的心事。《杜诗祥注》说此诗“君”字凡七见,“君妻”,“君床”,聚之短也;“君行”,“君往”,别之速也;“随君”,情之切也;“对君”,意之伤也;“与君永相望”,志之坚且贞也。频频呼君,几乎一声一泪。这样的诗,句句都能打动读者的心弦。 与热爱人民的感情相联系,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是诗人经常表现的重要主题。他的笔锋永远指向最高统治者。在《丽人行》中,他以非常生动而含蓄的笔墨,讽刺了在唐玄宗的娇宠下,杨氏姐妹所过的奢侈淫乱的生活;在《遣遇》、《甘林》等诗中,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