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饮料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饮料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饮料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时间]:2010-09-05 [作者]:李国胜[出处]:食品学院

英文名称:Technology of Beverage

课程编号: z08054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饮料工艺学是以水、果品蔬菜、动植物蛋白等为原料,经合理的配方设计,按照不同种类饮料的生产工艺技术要求、相关的产品检测、产品卫生及标准,通过调配、过滤、均质、脱气(或碳酸化)、灭菌、灌装等工序后,生产出天然、营养、健康的果蔬汁饮料、蛋白饮料、碳酸饮料、固体饮料、瓶装饮用水、功能保健饮料、发酵饮料、茶饮料等饮料产品的应用科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该课程的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软饮料加工的水处理、加工用原辅材料及要求、包装容器和材料、加工设备、果蔬汁饮料、蛋白饮料、碳酸饮料、固体饮料、饮用水、功能保健饮料、发酵饮料、茶饮料的加工原理、工艺和技术要求,以及相关的产品检测、产品卫生及标准,注重高新技术在软饮料加工中的应用,为将来独立掌握软饮料加工领域的教学、科研及生产、销售、质量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能独立进行生产设计、产品开发、质量控制的软饮料工程技术人才。

3.适应专业:本大纲适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饮料工艺学》课程教学。

4.学时与学分:该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课讲授32学时,实验16学时,学分3

学分。

5.先修课程:《食品原料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机械》、《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分析与检验》。

6.推荐教材:

胡小松主编,《饮料工艺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7。

参考书目:

(1)胡小松、蒲彪主编,《软饮料工艺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2) 邵长富等编著,《软饮料工艺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 李勇主编,《现代软饮料生产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 胡小松等,《现代果蔬汁加工工艺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

(5) 杨桂馥、罗瑜编著,《现代饮料生产技术》,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开设具有典型性、趣味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验中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对涉及基础理论知识较多的章节,为避免重复,启发学生的思维,可以学生自学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学。

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在课余组织学生就相关专题进行资料查阅与讨论。

8.考核方式:该课程为考查课,考核总成绩为考试成绩、实验成绩与平时成绩(作业、考勤等)之和。成绩评定办法为:课程总成绩=考试成绩×7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10%

9.课外自学要求(包含作业要求):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指定参考书并查阅相关资料,并能就软饮料相关专题进行综述性论述。学生须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和课堂作业,并能对教师评阅后指出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正。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绪论

了解软饮料的发展历史、现状、地位、作用以及发展方向,国内外软饮料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加工产品的市场情况。掌握软饮料的分类以及软饮料工艺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领会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第一章软饮料用水及水处理

了解天然水的分类和特点、水中杂质的种类、饮料用水的水质要求和相关的国家标准。

熟练掌握水处理的过滤、净化、软化、消毒方法及常见的几种水处理工艺、水处理方案的确定,了解常用的水处理设备。

第二章软饮料常用原辅料

了解软饮料加工的原料,包括植物原料、动物原料、矿物原料、保健生物材料。

熟练掌握甜味剂、酸味剂、香精香料、色素、抗氧化剂、增稠剂、稳定剂、澄清剂的种类、特性及在软饮料加工中的作用。

第三章碳酸饮料

了解碳酸饮料的发展简史、种类、风味、发展趋势。掌握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及设备,以及工艺过程中的各种技术要求,冰茶饮料、果汁型碳酸饮料的加工及常用设备。

熟练掌握碳酸饮料的配方设计,以及加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包括:杂质处理、含气不足、混浊、沉淀、糊味、变味、微生物污染的处理。

第四章果蔬汁饮料

了解果蔬汁饮料的分类,主要产品规格和特色。了解不同类型的典型果汁饮料的生产,包括浓缩汁、清汁和果肉饮料,主要实例有:苹果汁、柑桔汁饮料、猕猴桃汁饮料、胡萝卜汁、芒果汁等。

掌握果蔬汁饮料加工中的各个主要工艺过程,包括原料的选择与清洗、预处理、榨汁、提取、澄清、过滤、香气回收、浓缩、灌装与贮藏,以及加工用设备。

熟练掌握果蔬汁饮料的配方设计,产品的质量标准,生产的质量管理以及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质量的变化和控制。

第五章含乳饮料

掌握乳的特性及各种乳饮料的加工,包括强化乳、果味乳的加工。

一、中性调合含乳饮料;

二、酸性调合含乳饮料

第六章植物蛋白饮料

掌握植物蛋白饮料的种类、加工方法、常见的植物蛋白饮料加工实例,如杏仁乳、花生乳、椰子乳等及乳饮料的稳定方法和技术。

第七章包装饮用水

了解矿泉水的资源、分类及保健作用,掌握饮用矿泉水的水质及其评价方法、矿泉水的生产和质量管理措施。

了解饮用纯净水的种类及用途,掌握纯净水的制造工艺、主要纯水设备,饮用纯水的主要质量指标和质量控制措施。

第八章茶饮料

了解与领会茶叶中的保健成分、茶叶的加工、质量评价及茶饮料的分类、产品特征。

掌握绿茶、红茶、柠檬茶饮料的加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第九章特殊用途饮料

了解保健饮料的功能性,以及加工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保健饮料的原料类型。

理解与掌握营养强化饮料、功能性果蔬汁饮料、婴幼儿饮料、运动员饮料、低热饮料、滋补疗效饮料、传统中医药加工的保健饮料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

第十章固体饮料

了解固体饮料的种类及分类依据。熟练掌握果香型固体饮料的主要原料、生产工

艺、具体生产实例、产品的质量管理、微胶囊技术在果香型固体饮料中的应用。

熟练掌握蛋白型固体饮料的主要原料、生产工艺、奶粉、蛋白乳晶、麦乳晶等具体生产实例,以及这类饮料的产品质量控制。

了解速溶咖啡、速溶茶、固体汽水、可可饮料及其它固体饮料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

2.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

(1)具备科学、合理的选用饮料原辅料、包装容器、设备选型的能力;

(2)能对各种饮料的生产工艺、饮料配方进行独立设计;

(3)能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用合理的措施进行控制。

三、课程教学内容(各章、节基本内容,用※标注为选学内容)

绪论

第一节软饮料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软饮料工业的发展慨况

第三节软饮料工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学习方法

第一章软饮料用水及水处理

第一节软饮料用水的水质要求

第二节软饮料用水的水处理

第二章软饮料用原辅材料

第一节甜味剂

第二节酸味剂

第三节香料香精

第四节着色剂

第五节防腐剂

第六节抗氧化剂

第七节增稠剂

第八节乳化剂

第九节二氧化碳

第三章碳酸饮料

第一节碳酸饮料的分类及产品技术要求

第二节碳酸饮料生产的主要设备

第三节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

第四节碳酸饮料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第四章果蔬汁饮料

第一节果蔬汁饮料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果蔬汁饮料的生产工艺

第三节果蔬汁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第四节果蔬汁的发展趋势与加工新技术

第五章含乳饮料

第一节含乳饮料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中性含乳饮料;

第三节酸性含乳饮料

第六章植物蛋白饮料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配制型含乳饮料

第三节发酵型含乳饮料

第四节植物蛋白饮料的定义与分类

第五节植物蛋白饮料生产工艺

第六节各类植物蛋白饮料生产实例

第七章包装饮用水

第一节饮用天然矿泉水

第二节饮用纯净水

第八章茶饮料

第一节茶饮料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茶饮料加工工艺

第三节茶饮料加工实例

第九章特殊用途饮料

第一节特殊用途饮料慨况

第二节运动饮料

第三节婴幼儿饮料

第四节低热量饮料

第十章固体饮料

第一节固体饮料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果香型固体饮料

第三节蛋白型固体饮料

第四节其他类型固体饮料

四、学时分配

课程实验内容及所需设备

果蔬储藏与加工教学大纲

《果蔬贮藏与加工学》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The Storage and Processing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课程代码:0814013030 总学时数:48其中讲课学时:48实验学时:总学分数: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果蔬贮藏与加工学是研究果品和蔬菜采收后的商品化处理、贮藏方式和运输,研究果品和蔬菜的加工保藏原理、加工方法以及综合利用开发的一种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果品和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的目的和方法,掌握贮藏、运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技术,了解果品和蔬菜的化学组成及其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学习果品和蔬菜采后成熟、衰老的机理;掌握果品和蔬菜的加工基本原理、加工工艺和加工技术;果品和蔬菜的品质在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机理;不但学习传统的贮藏加工技术,而且也要学习果蔬贮藏加工的先进技术,为指导果蔬贮藏实践奠定基础,为开发果蔬的综合利用技术打好坚实的、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总的要求 1、重点掌握果品和蔬菜采收后呼吸作用和成熟与衰老过程;果品和蔬菜的常温贮藏方式,冷藏技术和管理,气调贮藏原理和管理技术;冷链运输的必要性和基本依据。重点掌握果品和蔬菜的加工保藏原理;果品和蔬菜的罐藏、干制、糖制、腌制、速冻的原理和加工工艺。 2、掌握果品和蔬菜采收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和过程;采后各种果品和蔬菜的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种类和防止措施;影响果品和蔬菜贮藏的内在因素和环境条件因素。掌握鲜切果蔬加工技术和方法,果蔬中果胶、色素、香精油等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和方法。 3、了解几种果品的具体贮藏方式和技术,几种蔬菜的贮藏方法和管理技术。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1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园艺产品对人民生活的意义;掌握园艺产品的生产特性;了解园艺产品贮藏保鲜的意义。 教学重点:我国果蔬贮运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果蔬的生产特性 教学方法: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3515017 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 英文名称: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总学时:56 讲课学时:52 实验学时: 4 学分:3.5 适用对象:车辆工程 先修课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基础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汽车制造工艺与装备是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技术方向)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课程的内容以质量、生产率及经济性为主线。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及有关教学环节的配合,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具有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专用夹具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分析机械加工过程的一般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机械加工规程制订的原则、方法与步骤,具有设计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专用夹具设计的初步能力;能初步分析机械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工艺途径;掌握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具有装配方法选择与工艺规程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汽车制造工艺过程概论 ①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认识机械加工工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②了解汽车的生产过程;了解汽车生产的工艺过程;了解汽车及其零件生产模式和生产理念的发展。 2.工件的定位和机床夹具 ①掌握基准的概念和工件的安装。 ②了解机床夹具的组成及其分类方法。 ③熟练掌握工件的定位原理及几种常见的定位方式。 ④掌握常用定位元件和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 ⑤通过典型机床夹具的实例分析,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工件的机械加工质量 ①掌握机械加工质量的基本概念。 ②掌握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③掌握影响零件表面质量的因素。 ④了解表面质量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①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生产中的作用、制定步骤。

最新软饮料工艺学练习题

2011软饮料工艺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可乐型碳酸饮料:以可乐香精或类似可乐果香型的香精为主要香气成分的碳 酸饮料。 2果汁饮料(fruit juice beverage) 是指在果汁(浆)或浓缩果汁中加入水、食糖(或)甜味剂、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饮料,可加入柑橘类的囊胞(或其他 水果经切细的果肉)等果粒。果汁含量≥ 10%(质量分数)。 3、碱度:是指水中含有能与强酸作用的物质含量,即能与氢离子相化合的物质 含量。 4、糖度:糖度是在饮料生产中衡量含量高低的指标。 软饮料中多以折光计表示糖度,通常使用带有糖百分含量刻度的量糖计。 此时被检中若含有非糖成份,指示值并不能表明蔗糖的百分含量,该读数值只 是作为制品检验用的一种指标而应用。 5是指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加入乳或乳制品、食糖 和(或)甜味剂使用果味香精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液体饮料。 7、特殊用途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 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料制品。 8、运动饮料: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能适应运动员或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运动生 理特点、特殊营养需要,并能提高运动能力的制品。 10、饮用天然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 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 染的水;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温度等动态指标在天然波动范围 内相对稳定。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概念有改动 11、固体饮料:是指用果汁、动植物蛋白、植物提取物等原料制成的,每100g 产品水分含量不高于 5.0g的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供冲调饮用的制品,如果汁粉、豆粉、茶粉、咖啡粉、姜汁粉等等。 12果味型碳酸饮料:指以果味香精为主要香气成分,含有少量果汁或不含果汁 之碳酸饮料。如柠檬汽水,桔子汽水。 13 果汁和蔬菜汁:用水果和(或)蔬菜(包括可食用的根、茎、叶、花、果实) 等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 14硬度:是指水中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水的硬度取决于水中钙镁的含量,含 量高硬度大,含量低则硬度小。 15“本生容积”:简称为容积,定义是在一个绝对大气压下,温度为32°F(0℃)时,容于一单位容积内的CO 2 容积数。 16.饮用纯净水: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采用蒸馏法、电 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的水。17.蔬菜汁饮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目录 机械制图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 食品工厂设计 (8) 生物化学 (12) 食品化学 (15) 食品微生物学 (21) 食品加工原理 (24) 食品营养与卫生 (27) 食品分析 (30) 食品工程原理 (38) 果蔬贮运学 (43) 烘焙食品工艺学 (47) 农产品加工工艺学 (50) 乳制品加工工艺学 (53) 水产品加工工艺学 (60) 软饮料工艺学 (68) 发酵食品工艺学 (73) 食品毒理学 (79) 食品检验检疫 (86) 食品质量管理 (88) 食品卫生学 (90) HACCP原理和应用 (94) 食品标准与法规 (96) 食品工艺学 (99) 食品生物技术 (106) 水产品加工工艺学 (109) 仪器分析 (120) 功能性食品 (125) 食品营养学 (128) 现代食品加工新技术 (136)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Drawings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非机类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研究空间几何问题在平面上的图示和图解法及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制图基本知识,掌握用投影法作图的基本技能,基本掌握读图和绘图(包括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一般技能,并能绘制、阅读一些简单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3.适应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4.学时与学分:总学时54学时,总学分3分。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 6.推荐教材:周静卿等主编,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中国农业大学,2004 参考书目: (1) XX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编,机械制图(第五版),高等教育,2003 (2) 同济大学、XX交通大学《机械制图》编写组编,何铭新,钱可强主编,机械制图(第四版),高等教育,1997 (3) X朝儒等主编,机械制图(第四版),高等教育,2000 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具有设计性、趣味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验中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8.考核方式:该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总成绩为考试成绩、绘图成绩与平时表现(作业、考勤等)之和。成绩评定办法为: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10%+绘图成绩×20%+考试成绩×70%。 二、教学内容及能力要求 1.第一章绘图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国家标准简介 第二节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第三节几何作图 第四节徒手绘图方法 第五节平面图形的分析及画图步骤

《砼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砼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0441023 课程英文名称: Concrete Technology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砼工艺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讲述水泥与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混凝土的基本性能、水泥与混凝土的性能检测,水泥与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以及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防范。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组成以及特性; 2.掌握工程中水泥选用的方法; 3.掌握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及组成材料选用方法; 4. 具备配置普通混凝土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水泥与混凝土的组成,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初步进行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的设计,并能根据水泥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问题,进行弊病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基本组成,基本生产配方设计,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基本性能检测与后期性能调配;掌握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组成材料的性能要求及特点,新拌混凝土的基本工作性能,硬化后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和混凝土耐久性的指标,以及如何通过施工工艺进行三方面性能的调整;掌握普通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现场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并能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掌握普通混凝土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3.基本技能:具备初步进行水泥生产工艺设计和混凝土生产工艺设计的能力;具有利用本课程基本知识进行工程应用初步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水泥基本性能检测、混凝土配制。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以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应用及结果分析为主线,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重讲解。由于本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授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处理好重点与难点,将各种测试方法的实际应用纳入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和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等。本课程将为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使用) 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 本大纲根据食品工艺学教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编制。 二、实验课程简介 食品工艺学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学完《食品工艺学》理论课程基础上的一门专业实践课。本实验课程包括酸奶、乳饮料、果汁饮料、面包、蛋糕、蛋黄酱等产品的加工实验内容。在实验预习中也鼓励学生按组的形式根据基本工艺和基本配方从原料选择、配方制定、工艺优化、理化指标测定及经济核算几方面独立设计实验。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把所学的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食品微生物、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分析等本专业开设的多门课程进行综合运用,强调创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原料到成品食品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不同加工手段或工艺对食品质量和经济技术指标的影响等。 学生通过加工不同类型的食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性认识加强,即熟悉了各种食品的工艺,也能学习和掌握有关食品加工设备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四、教学文件及教学形式: 教学文件:自编实验讲义 教学形式:学生操作 五、本课程实验所需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一)主要设备 1、电炉 2、家用多功能粉碎机 3、培养箱 4、水浴锅 5、天平 6、粉筛 7、不锈钢桶8、和面机9、冰箱10、烤炉11、打蛋器12、秤13、不 锈钢盆14、蛋糕烤模15、烤盘16、高压灭菌锅 (二)低质易耗品 1、试管 2、移液管 3、皮筋 4、保鲜膜 5、一次性塑料杯 6、小碗

(三)实验材料 1、鲜奶 2、水果 3、面粉 4、鸡蛋 5、糖 6、食品添加剂 7、油脂 六、考核办法 根据实验进行过程中学生实验操作情况,给予具体的评分;结合预习报告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确定实验的总成绩。最后在学生的课程实习总成绩中,实验课程成绩占总成绩60%。

金属工艺学课程描述

课程描述课程描述 课程名称:固体物理课程英文名称:Solid State Physics 课程编号:408011030 适用专业:物理学 学时数: 48 学分数:3执笔者:杨新荣 一、历史沿革 《金属工艺学》是我院机械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核心必修课。我院自1991年开始招收普通中专机电专业学生以来,一直开设该课程,至今已有17年历史。 金属工艺学理论是一门传统的经典理论,是机械类各专业的入门课,后续的很多专业课都要应用本课程引入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课程涉及面广、范围大。我校的《金属工艺学》课程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结构,理论与实践环节配套,有完善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教学指导书,并且教学主体与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与实践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课程定位 《金属工艺学》作为机械、机电、数控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是连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机电、机制、数控专业的核心必修课。 二、课程目标 根据我校对人才在“实用”方面的办学定位,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应用技能的培养,在课程目标上重点强化焊接、钳工、机械切削加工等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金属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应用金属工艺学基本知识的能力,初步具备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并具有创新意识。 本课程的目标要求如下: 1)学生具有扎实的金工基本理论基础。 2)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种类、牌号、性能及用途。对典型的机械零件、刀具和模具等会合理正确地选用工程材料。 3)掌握焊接、铸造、锻造的基本操作技能 4)了解常用金属加工方法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5)根据专业需求掌握金属加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锻炼从业品质。 6)通过自主创新的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协作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7)了解国内外金属加工的发展与趋势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的重点 1)材料的成分、结构、组织和性能的关系 2)各种材料的牌号、种类和应用。 3)热处理工艺方法。 4)砂型铸造工艺 5)手工电弧焊 6)锻造的基本方式 7)常见的金属切削工艺 2、课程的难点 1)材料的成分、结构、组织和性能的关系 2)钢常规热处理工艺制定及操作。

食品工艺试验与课程设计大纲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食品工艺试验与课程设计大纲 (时间:二周学分:2.0) 一、目的与任务 食品工艺试验与课程设计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技术性和实用性较强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该环节的教学,要求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食品工艺研究与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强化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独立从事开发、研究食品新产品、新工艺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 1. 能熟练运用《食品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正确设计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初步掌握工艺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 学会结合课题检索、查阅、收集有关技术资料的方法; 3. 根据工艺研究的不同要求,正确设计试验方案;并按照试验方案进行试验研究。 4. 能够针对某一产品进行加工机理分析、工艺流程设计、试验数据处理、关键设备的初步选择,解决某种产品的部分工艺问题或完成某个具体产品的试制,撰写工艺研究报告,绘制工艺方案流程图。 三、选题要求 1. 课题的内容应属食品工艺课程范围,应能满足本环节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能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综合训练。 2. 题目应尽可能有实用背景,体现创新能力培养要求。难度和工作量应适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工作量饱满,且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 3. 课程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拟定,学生按要求每两人选择一题,共同完成。也可由学生自拟课题,但必须报课程指导组审批,同意后方可执行。 4. 参考课题类型(见附录,含1.0周工艺试验)。 四、主要内容 1. 收集资料。查阅相关手册获取物料营养成分及物理特性等数据。检索并收集相关文献、图书资料,了解产品加工技术与工艺流程、检测或评价方法、主要设备等。 2. 理论分析与方案确定。汇集相关资料,从理论上分析比较不同工艺及方案的优劣,并由分析结果确定工艺方案。 3. 试验研究。 3.1 具体要求 依据产品的原料和工艺特点自行设计试验方案;由产品特性确定理化、卫生指标的检测方法,或建立感官描述系统和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按照自拟方案进行试验;试验数据处理。 3.2 实验主要设备配置 组织捣碎机、榨汁机、阿贝折射仪或手持糖量计、酸度计、电炉(或煤气灶)、实验微波炉、热风干燥箱、真空干燥机、远红外干燥箱、微波干燥装置、磨浆机、离心过滤机、胶体磨、均质机、液体罐装机、恒温水浴锅、电冰箱、电子天平、台式天平、台秤、温度计、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3515017 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 英文名称: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总学时:56 讲课学时:52 实验学时:4 学分:3.5 适用对象:车辆工程先修课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基础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汽车制造工艺与装备是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技术方向)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课程的内容以质量、生产率及经济性为主线。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及有关教学环节的配合,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具有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专用夹具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分析机械加工过程的一般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机械加工规程制订的原则、方法与步骤,具有设计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专用夹具设计的初步能力;能初步分析机械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工艺途径;掌握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具有装配方法选择与工艺规程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汽车制造工艺过程概论①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认识机械加工工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②了解汽车的生产过程;了解汽车生产的工艺过程;了解汽车及其零件生产模式和生产理念的发展。 2.工件的定位和机床夹具 ①掌握基准的概念和工件的安装。 ②了解机床夹具的组成及其分类方法。③熟练掌握工件的定位原理及几种常见的定位方式。 ④掌握常用定位元件和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⑤通过典型机床夹具的实例分析,掌 握机床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工件的机械加工质量①掌握机械加工质量的基本概念。 ②掌握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③掌握影响零件表面质量的因素。④了解表面质量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①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生产中的作用、制定步骤。 ②掌握制定机械加工路线时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表面加工方法;理划分加工阶段;合理安排加工顺序;正确制定加工工序集中与分散的问题。 ③掌握工序具体内容的确定方法。④理解工艺方案的经济性评价方法;了解降低加工成本的措施。 ⑤掌握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规范。 5.尺寸链原理及其应用①了解尺寸链的基本概念,掌握尺寸链图的作法及其尺寸链的计算。②掌握工艺尺寸链的分析方法及其计算技巧。 ③了解装配尺寸链的特点及其简单的计算。 6.装配工艺基础①了解装配尺寸链的基础知识。②了解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焙烤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

《焙烤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焙烤食品工艺学 英文名称:Baking Food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焙烤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食品工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重要专业必修课。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焙烤食品加工工艺学的综合基础理论,了解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使学生在学习本书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焙烤食品的加工工艺研究。3.适应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4.学时与学分: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18学时,学分3分。 5.先修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原料学、食品加工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添加剂学 6.推荐教材:李里特,江正强,卢山编著,焙烤食品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参考书目:李新华,董海州主编,粮油加工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具有设计性、趣味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验中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8.考核方式:该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总成绩为考试成绩、实验成绩与平时表现(作业、考勤等)之和。成绩评定办法为: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考试成绩×70%。 二、教学内容及能力要求 绪论 了解和掌握焙烤食品加工学的范畴,发展历史与现状,焙烤食品的分类,以及其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章焙烤食品原料学 第一节小麦粉 第二节油脂 第三节乳及乳制品 第四节糖 第五节蛋制品 第六节酵母 第七节疏松剂及面团改良剂 了解和熟练掌握焙烤食品加工常用原料的种类、特性及其在焙烤食品中的作用。 第二章饼干生产工艺 第一节饼干的分类及加工工艺 第二节面团的调制 第三节面团的辊轧与成型 第四节饼干的烘烤与冷却 了解饼干的分类,熟练掌握饼干的加工工艺。 第三章面包生产工艺 第一节概述

软饮料工艺学考试大纲

《软饮料工艺学》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5071004 课程名称:软饮料工艺学 英文名称:Soft Drink Technology 学时:40 学分:2.5 面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茶学、蜂学 一、大纲说明 1、《软饮料工艺学》课程性质、任务及主要内容 软饮料工艺学属于应用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阐述软饮料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毕业后能将本课程学到的知识在生产上应用。 《软饮料工艺学》主要任务: 通过学习软饮料工艺学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培养学生掌握软饮料工艺的基本实验技能,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学习以后的专业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食品生产和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软饮料工艺学》主要内容: 软饮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软饮对原料和材料的要求,碳酸饮料,果蔬饮料以及其它软饮料(混合果实饮料、乳性饮料,豆奶饮料、固体饮料和矿泉水等)的原料,加工过程和品质要求,品质管理和质量检验以及主要的生产设备和操作。 2、考试目的与要求 《软饮料工艺学》考试的目的是使学生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检验学生掌握软饮料工艺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的情况,同时也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要求通过教与学的检验,扬长避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懂专业懂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3、考试安排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现制定本课程考试大纲,按照本考试大纲的要求建立试题库,随机抽取试卷进行考试,考试时间一般在学期末由学院统一安排,通过期末考试,全面检查学生学习质量。 4、试题类型与难易度

2015《食品工艺学》实验讲解

刘晶晶主编 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2015年8月

绪论 食品工艺学一门应用科学,实验性很强。食品工艺学的基本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很好地领会和掌握。因此《食品工艺学实验教材》在食品工艺学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学生适应市场及对食品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所需要的重要实战性教学环节。 食品工艺学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理解食品加工原理和贮藏原理。 通过实验,掌握一定的食品工艺操作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树立学生经济意识,市场意识,培养学生开发新产品和工艺创新的能力。 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准确、细致、整洁等良好的科学习惯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食品工艺学实验任务: 通过整个食品工艺学实验的教学,逐步到达上述各项目的,为学生毕业后能从事食品工艺学实验的教学,食品工艺领域的生产,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为了是学生能顺利的完成食品工艺学实验的任务,达到上述实验目的,学生在实验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前,一定做好预习和实验准备工作,要深入社会,将理论与生产实际,写好实验方案,无实验方案的同学不得做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要熟悉和理解各种食品加工工艺的规程和要点,掌握各种主要机械设备的操作和性能,仪器设备操作,细心谨慎,避免粗枝大叶而损坏。如发现一起设备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教师,及时排除。 实验时,要集中精力,认真操作,如实、详细地做好记录,以便实验做完后,能及时准确地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时,要节约原辅料,爱护仪器设备,实验用的原料不得扔在地上,影响卫生。 实验后,将所用仪器设备洗净并整齐放回原处。由学生轮流值勤,拖地板,打扫卫生和整理实验室。 编者 2015年8月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Metallurgical Techn ology 课程编码:01110230 学时:32 学分:2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课程类别:理论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金工实习、机械制图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或第五学期 适用专业:石油工程、工业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主要研究常用机械零件的坯料制造、结构工艺、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零件毛坯制造及机械加工工艺知识,为后续相关课程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提供工艺理论支持。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学习与金工实习联系密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根据所加工零件的性能要求,具有选择零件毛坯的制造方法和制定制造结构工艺的初步能力,具有选择零件毛坯的加工方法及制定加工工艺的初步能力。三、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 第一章铸造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讲授,使学习者了解铸造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能够对零件毛坯进行铸造工艺分析。了解合金的铸造性能对铸件质量的影响,掌握缩孔及缩松的预防措施,理解铸造应力和变形的产生及危害,掌握砂型铸造,了解特种铸造的特点及应用。 [本章主要内容]: 1.1铸造工艺基础 1.2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1.3砂型铸造 1.4特种铸造 1.5铸件结构设计 [本章重点]: 1.铸件的凝固与收缩 2.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 3?铸件质量控制 4?造型方法 5?浇注位置和分型面选择

6.铸件结构设计 [本章难点]: 1.铸件的凝固与收缩 2.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 3?浇注位置和分型面选择 第二章金属压力加工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讲授,使学习者能够理解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理解金属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了解锻造方法特点及工艺,了解板料冲压的特点及应用。 [本章主要内容]: 2.1金属的塑性变形 22锻造 2.3板料冲压 2.4特种压力加工方法简介 [本章重点]: 1?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自由锻和模锻 3?锻造工艺规程制定 4.锻件结构的工艺性 5?板料冲压的分离工序 6?板料冲压的变形工序 [本章难点]: 1?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锻造工艺规程制定 3?板料冲压分离和变形工序 第三章焊接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讲授,使学习者了解焊接的概念及电弧的结构,理解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了解焊接应力与变形,了解电焊条的组成、作用、种类及选用原则,了解常用的焊接方法及特点。[本章主要内容]: 3.1电弧焊 3.2其他常用焊接方法 3.3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3.4焊接结构设计 [本章重点]: 1.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2.焊接应力与变形

《烹饪工艺学》教学大纲

《烹饪工艺学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040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总学时:64 学时 总学分:_4___________ 开课学期:_J _______________ 适用专业:烹饪与营养教育 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烹饪原料学》、《地方名菜》大纲执笔人:王式玉 参加人:金声琅__________ 审核人:朱国兴_________ 编写时间:2009 年7 月 编写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 )年版 一、课程介绍 《烹饪工艺学》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适用于烹饪工艺与营 养专业的专科生学习;在第一学期开设。其承担着从原料的选择、初加工、初步熟处理直至正式烹调成菜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有:原料的加工原理及工艺、刀工原理及刀工刀法、加热对烹饪原料的影响、菜肴的组合、调味的知识、菜肴的烹制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原料加工的各种原理、方法和变法,加强学生对烹调的知识从感性到 理性的转变,使学生掌握在菜肴制作过程中应具备的技能技巧和操作规范,熟练运用各种手 段优化烹调工艺,科学合理地完成菜肴制作工艺。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烹饪、营养、餐饮管理的基本知识,具 有较强烹饪技术和菜品创新能力,能从事中西餐烹饪操作、营养分析与营养配餐及餐饮业管 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可持续发展人才。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熟悉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方法,了解加热对烹饪原料的影响;强化刀工刀法的练习,具 备本专业必需的专业技能;掌握配菜、调味、火候和菜肴烹制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最终掌握在菜肴制作过程中应具备的技能技巧和操作规范,熟练运用各种手段优化烹调工艺,科学合理地完成菜肴制作工艺。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 掌握原料的初加工原理和工艺;具备必须的刀工技能;了解加热对原料的影响;掌握配 菜、调味、火候和初步熟处理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熟练运用烹调方法制作菜肴,具备烹调技能;熟练运用各种手段优化烹调工艺。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烹饪原料学:具备烹饪原料的质量鉴定,选购优质原料;了解各种原料的性质、特点、结构、烹调用途等;掌握原料的保管方法;熟悉各地的特色原料的性质、特点、结构、烹调用途等。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开课单位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 二、课程代码与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050113015 课程名称:食品安全学 三、开课对象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 四、课程性质 专业主干必修 总学时48学时;3学分。理论48学时。 五、教学任务与目标 《食品安全学》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必修课。 1.了解食品安全知识,让学生来解释所涉及的各种食品的检查,以确定其是否适宜供人食用的成分; 2.理解GMP、SSOP、IS22000等管理体系的构成和特点。理解食品安全检测的概念,理解色谱法、生物芯片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聚合酶链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3.掌握掌握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有机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植物性、动物性有毒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包装材料纸、金属、塑料、印油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概念,熟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检测技术、管理方法和法律法规。 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知识基础和能力。 七、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本章重点讲授环境污染物与食品安全。教学内容:(1)食品安全性的概述:食品安全的历史观;食品安全现代内涵;人类对食品安全性认识的过程;化学物质的毒性与饮食风险;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2)世界和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3)环境污染物与食品安全: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物;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的控制;食品污染的控制;(4)食品安全性检测方法:传统培养检测方法;生物化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 2、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答法、图示法、习题法。 教学手段:传统讲解、多媒体。 第二章化学成分源食品安全问题6学时 1、教学内容 本章重点讲授农药、兽药残留,教学内容:(1)违禁非食品物质添加剂:违禁非食品物质添加剂的危害;违禁非食用物质添加剂的毒性作用;违禁非食品物质添加剂的评价;几种典型非食用物质添加剂:吊白块;苏丹红; 三聚氰胺;工业用甲醛;(2)农药残留:农药残留的来源;农药残留的危害;农药残留限量;(3)兽药残留:兽药残留来源;兽药残留危害;兽药

软饮料工艺学复习资料

1.经加工制作,供人饮用的食品,提供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具有生津止 渴和增进身体健康作用 饮料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滋味和口感,特别强调色香味 应有的作用:一补充水分补充营养;二有些含有特殊成分,其具有调节功能 2.国家标准 GB10789《软饮料的分类》规定的软饮料的分类,适用于不含乙醇或作为香料 等配料得溶剂的乙醇含量不超过0.5%的饮料制品。不含酒精饮料,非酒精饮料。 3.乳饮料:以新鲜乳后或如乳制品为原料,未经发酵或经发酵,加入水或其他辅料加工制 得液状或糊状制品,包括配置型含乳饮料和发酵型含乳饮料。 4.饮料用水的水源及特点1自来水:水质好且稳定,水处理设备简单,容易处理,但水价 高,经常性费用大,使用时注意cl-、铁离子的含量以及碱度微生物含量;2地下水:地表水深井水、泉水、自流井水,水温较稳定,但硬度、碱度比较高;3地表水:河水、江水、湖水、池塘水、浅井水、水库水等,水量丰富,溶解的矿物质较少但水质不稳定,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5.天然水中杂质的分类 6.水的硬度:水的硬度是水中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 7.水的碱度:取决于天然水中能与氢离子结合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的含量以mmol/L表示。分别称为氢氧化物碱度,碳酸盐碱度、重碳酸盐碱度 8.胶体稳定的原因:同一种交替的颗粒带有相同的电荷 9.饮用水的总体处理:原水-混凝澄清-过滤-软化-消毒杀菌-成品水 10.混凝机理(中和、吸附) 11.混凝剂分为铝盐:明矾、硫酸铝等 铁盐:硫酸亚铁、硫酸铁、三氯化铁 使用时注意:水的PH值6.5-7.5;水温23-35;搅拌,刚加入混凝剂时应迅速搅拌 12.硫酸亚铁的优点:生成凝胶重,沉降快,且PH值高时凝胶也不会溶解 13.助凝剂:定义:为提高混凝效果,加速沉淀,加入的辅助药剂---活性硅酸、海藻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粘土以及化学合成的高分子助凝剂等 14.水的过滤:原水通过粒状过滤材料层时其中一些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留在空隙中或介质表 面,这种通过介质层分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称为 15.过滤原理:阻力过滤;重力沉降、接触凝聚 16.级配就是滤料粒径范围及在此范围内各种粒径的数量比例 17.滤料的孔隙度:滤料的空袭提及和整个滤层体积的比例;良好的滤层结构应该具有较大 的含污能力和产水能力 18.影响过滤的因素:1水溶液的浓度;2溶质的分子量;3料液流速高 19.水的软化1热水软化2化学软化:石灰软化法;石灰纯碱(苏打)软化法;石灰-纯碱- 磷酸三钠软化法 20.Na从水中转移到树脂上的过程离子的置换过程;树脂上的H+交换到水中的过程为游离 过程 21.离子交换树脂的原则:1选择大容量高强度的树脂2阳离子交换柱3阴离子交换柱 22.消毒方法:(一)氯消毒(二)紫外线消毒三)臭氧消毒 23.氯消毒原理 氯溶解在水中会分解成次氯酸(HOCL)。次氯酸是弱酸,可分解成H+和次氯酸根(OCL-),此反应可逆。一般认为氯气的杀菌作用在于生成的次氯酸,次氯酸是中性分子,可以扩散到带负电荷的细菌表面,穿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菌体内,由于氯原子的氧化作用,而破坏细菌的某些酶系统,导致细菌的死亡。

《食品工艺学》实验大纲

《食品工艺学》实验大纲 (Food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5021007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课程属性: 必修开设学期:6、7承担实验室:食品工艺实验室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一)实验课程简介 食品工艺学实验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为对象。本课程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属于必修课范畴,是学生学习其他食品工艺学课程的基础。食品工艺学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复杂,诸如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原料学、食品生物化学等。本课程实验在综合了国内外食品工艺学的试验技术及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制作工艺,重点介绍粮油食品、果蔬食品、畜产食品、软饮料等的加工制作技术。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巩固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食品的感性认识和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粮油食品、果蔬食品、畜产食品、软饮料的工艺流程、试验方法及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试验前理解试验原理,熟悉试验内容、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掌握主要工艺参数。 (三)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

(四)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 1.实验方式:操作性实验由教师简略讲解后,学生分组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实验。设计性实验由教师下达实验任务,学生自行查阅资料,确定实验方案,个人独立进行实验。 2.基本要求 (1)对实验内容的要求:实验项目的确定以《食品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操作性实验以工艺流程为主线,侧重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设计性实验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进行新产品开发。 (2)对学生的要求:做好预习,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如实记录实验结果,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解析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理论教学内容 绪论金属工艺学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机器制造过程。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与学习方法。 第一部分热加工 (一)金屑材料的基本知识 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的概念。力学性能主要指标(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的符号、单位、物理意义与试验方法。 2.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纯金属的晶体结构,纯金属的结晶过程。冷却曲线和过冷度。晶粒、晶界、晶格、晶胞、晶面的概念。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3.合金的相结构与相图合金的相结构。二元合金相图的概念。 4.铁碳合金铁碳合金相图中的相、特性点和特性线。典型铁碳合金的组织转变。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 5.钢的热处理热处理的基本概念。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目的、工艺特点及应用。钢的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6.常用钢材含碳量和常存元素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钢的分类、牌号和用途。 (二)铸造1.铸造的实质、特点及应用范围。铸造方法分类。 2.合金铸造性能 充型能力和流动性的概念。充型能力和流动性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影响充型能力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提高充型能力和流动性的主要措施。 收缩的概念。铸造应力、收缩对铸件质量的影响。缩孔、缩松、变形、裂纹等铸造缺陷的形成机理和防止措施。 3.常用合金铸件及其生产灰铸铁件:灰铸铁的分类、牌号、组织和性能特点及应用。铸铁的石墨化。孕育处理。 灰铸铁件的生产特点。球墨铸铁件:球墨铸铁的分类、牌号、组织和性能特点及应用。球墨铸铁件的生产工艺和铸造工艺特点。 可锻铸铁件:可锻铸铁的分类、牌号、组织和性能特点及应用。可锻铸铁件的制造过程和铸造工艺特点。 蠕墨铸铁件和合金铸铁件。铸铁的熔炼:冲天炉的工作原理。铁水温度和化学成分的控制。铸钢件、铜合金铸件和铝合金铸件生产。 4.砂型铸造及铸造工艺规程设计铸造工艺规程设计的意义、内容及步骤。常见手工造型方法的选择。机器造型和造型生产线。铸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铸造工艺图的制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铸造工艺参数(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收缩率、铸造圆角等)的确定;型芯设计。铸造工艺图实例。 5.特种铸造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低压铸造、压力铸造和离心铸造等特种铸造方法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 (三)锻压1.锻压的实质、特点和应用。锻压方法分类。 2金属的塑性变形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单晶体与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冷变形与热变形的概念。锻造比与锻造流线。金属锻造性能的概念。 3.自由锻自由锻的特点和应用。坯料的加热和锻造温度范围。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定:绘制锻件图;确定变形工序;计算坯料的质量和尺寸;选定锻造设备等。

0709《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108学时)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0111009 2.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 3.学时/学分:108学时/6学分实训:2周/2学分 4.先修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微生物、食品营养与卫生等课程 5.面向对象: 07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专科生 6.开课系(部):食品与化工系 7.教材、教学参考书: 教材:《食品工艺学》赵晋府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食品工艺学》夏文水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我院食品检验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及操作。 本课程为本专业学生将来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等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七章,对不同章节的教学要求分别叙述如下: 第一章绪论(3学时) 教学内容: 1.食品加工、食品工艺学的概念 2.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3.食品工艺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食品加工、食品工艺学的概念

2.了解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食品的原料和材料(8学时) 教学内容: 1.植物性食品原料(果蔬、谷物)的组成成分及其对加工品质量的影响 2.动物性食品原料(肉、乳)的组成成分及其对加工品质量的影响 教学要求: 1.掌握植物性食品原料的组成成分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2.掌握动物性食品原料的组成成分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第三章罐藏食品工艺(12学时) 教学内容: 1.罐藏食品的发展与分类 2.罐藏食品的加工工艺流程,每道加工工序与罐藏食品质量的关系 3.各种果蔬类罐头和肉禽类罐头的加工工艺及其操作要点 教学要求: 1.了解罐藏食品的分类 2.掌握各种果蔬类罐头和肉禽类罐头的加工工艺及其操作要点 第四章软饮料工艺(12学时) 教学内容: 1.软饮料的概念和分类及其发展简史 2.软饮料用水、各种软饮料的配料、包装容器及材料等的具体要求 3.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4.果汁和蔬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各操作单元对本饮料的影响 教学要求: 1.掌握软饮料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各类软饮料用水的处理方法 3.掌握碳酸饮料及果蔬汁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第五章乳制品工艺(12学时) 教学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