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审美答案

艺术与审美答案
艺术与审美答案

第一章

【单选题】(10分)

《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C) A. 克莱夫·贝尔

B. 汉斯-格奥尔格·伽德默尔

C. 恩斯特·贡布里希

D. 阿瑟·丹托正确

《艺术与错觉》的作者是英国艺术理论家恩斯特·贡布里希(学生如只回答贡布里希或冈布里奇,也算对),出版于1960年。该书是西方艺术理论界的名著之一。收起答案解析 10分 2

【单选题】(10分)

符合西方历史上的艺术理念论所主张的观念是? c A. 艺术表现主观理想 B. 艺术表达个体情感 C. 艺术呈现客观精神 D. 艺术传达主体想象正确

艺术理念论主张艺术来自对客观的理念或精神的表达,故符合此观念的表述只有C,而A、B、D三项由于都指向主观的因素的表达,因而都是错误的。收起答案解析

10分 3

【单选题】(10分)

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D A. 妙格、逸格、能格、神格 B. 神格、能格、逸格、妙格 C. 能格、妙格、神格、逸格 D. 逸格、神格、妙格、能格正确

黄休复《益州名画记》所论述的具体等级顺序便是逸格、神格、妙格、能格,故只有D符合原意。收起答案解析 10分 4

【单选题】(10分)

中国历史上的道艺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B A. 艺术为道之本 B. 艺术为道之文 C. 艺术为道之根 D. 艺术为道之心正确

根据刘勰《文心雕龙》的论述,只有B才符合道艺论的意思,而ACD都是错的。收起答案解析 10分 5

【单选题】(10分)

西方历史上的艺术形式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A A. 形式为艺术的根本 B. 形式表达思想 C. 形式从属于内容 D. 形式是思想的结果正确

只有A才是西方历史上的艺术形式论所标举的观点,而BCD则是其反对的传统观点,故只能选A。

收起答案解析 10分 6

【单选题】(10分)

中国历史上的心声心画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D A. 艺术为宇宙的心声 B. 艺术反映大自然的真相 C. 艺术描摹客观精神 D. 艺术表达人的心灵正确

只有D才符合心声心画论的观念,而ABC分别指向了“宇宙”、“大自然”和“客观精神”,都不符合其观念。收起答案解析 10分 7

【单选题】(10分)

中国历史上的艺术感兴论是在下列时期成为普遍性的艺术观念的?B A. 先秦两汉时期 B. 魏晋至唐代 C. 宋元之际 D. 明清之际正确

B才符合,其它三项都符合。收起答案解析 10分 8

【单选题】(10分)

在艺术定义问题上,西方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A A. 艺术的定义——艺术不可定义——艺

术可定义 B. 艺术不可定义——艺术可定义——艺术的定义 C. 艺术可定义——艺术的定义——艺术不可定义 D. 艺术是形式——艺术是模仿——艺术是理念正确

只有A符合西方传统演变过程,而BC都不符合,D则是不属于该问题的干扰性表述。收起答案解析 10分 9

【多选题】(10分)

以下符合艺术表现论原理的表述有:BCD A. 艺术是生活的本质的再现 B. 艺术表现想象力 C. 艺术表现自由的感觉 D. 艺术表现情感

E. 优秀艺术品总是天才的创造正确

BCDE四项都符合艺术表现论原理,故都选;而A则不符合且相对立,故不选。收起答案解析 10分 10

【多选题】(10分)

以下符合艺术余兴层中余兴的意思的词语有:BCD A. 余论 B. 余味 C. 余音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3

【单选题】(15分)

西方舞蹈在20世纪出现的两次革命指的是什么?A

A. 现代舞(抽象表现主义)的产生和舞蹈后现代的产生

B. 交响芭蕾的产生和形式主义的产生

C. 佳吉列夫芭蕾团的产生和魏格曼舞蹈剧场的产生

D. 福金现代芭蕾的产生和巴兰钦新古典主义的产生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5分 4

【单选题】(5分)

中国在80年代后,舞蹈审美上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D

A. 舞蹈审美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否定了现实主义叙事性,走向抽象表现主义的现代主义时期

B. 舞蹈审美已经从客观反映论走上了主观认识论

C. 舞蹈审美已经完全混乱,美丑不分,是非不明

D. 舞蹈审美在比较单一的基础上,开始逐渐走向多元化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5

【多选题】(15分)

中国古代的“礼”主要是指什么?BCD A. 礼貌 B. 礼仪 C. 道德

D. 等级制度

E. 礼品

正确答案是:B,C,D 查看答案解析 6

【多选题】(15分)

中国当代舞蹈审美应怎样适应“全球化”时代发展?ACE A. 要有“自知之明”,发扬中国古代与当代舞蹈优良传统,比如礼乐结合性 B. 继续走原苏联学派的道路,没有必要“走向世界” C. 向西方舞蹈先进的创作方法,主动走向多元化

D. 按中国独特的方向发展,自觉抵制外来各种舞蹈思潮的影响

E. 应当创造当代中国自己的新舞风,在“全球化”时代能够提出影响世界舞蹈发展的独特主张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5分 7

【多选题】(20分)

怎样认识中国特有的“舞蹈诗”?今天多数人认为舞蹈是一种“善于抒情,而拙于叙事”的艺术,但我们仍然在大批生产叙事性舞剧。ACD A. “舞蹈诗”外国没有,它完全是中国人的创造 B. 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舞蹈诗”,要适应国际情况,中国也不应当有 C. 在中国仍需生产叙事性舞剧的时候,为鼓励大型抽象表现性舞蹈作品,“舞蹈诗”就是一种必要的形式划分

D. 它符合舞蹈“善于抒情,掘于叙事”的规律

E. 可以强调舞蹈的诗性,没必要设什么“舞蹈诗”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第九章

1

【单选题】(20分)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近现代西方戏剧所发生的蜕变?D

A. 演出上从“综合空间”向“身体空间”的剧场观念的演变

B. 叙事上从“戏剧体戏剧”向“叙述体戏剧”的演变

C. “身体空间”演变成为“后现代剧场”

D. 舞美上从“具象化空间”向“抽象化空间”演变的总体趋势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2

【单选题】(20分)

根据戏剧的基本特性,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B

A.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可以融合所有其它艺术门类。

B. 戏剧和生活是没有边界的,只有来源于生活的戏剧才是真实的。

C. 尽管台词、走位、动作、造型、背景、灯光等等都是事先设计好的,但每一次演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

D. 当众表演是戏剧现场性的核心。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3

【单选题】(20分)

根据戏剧的人文维度,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C A. 戏剧能起到教养社会民心的作用。

B. 戏剧是历史的缩影,是保管人类记忆和良知的容器。

C. 戏有不同,大戏要体现民族气象,小戏则无需承担民族文化。

D. 戏剧本身就是生活的形而上的象征。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4

【单选题】(20分)

下列关于戏曲艺术的说法,哪一种最为恰当?C A. “国剧之本质,是艺术不是剧本。”这说明戏曲表演最本质的特征是其程式化的表演,因此,行当程式、四功五法是戏曲本体之所在。 B. 面对西方戏剧的冲击,戏曲不能“破格”、“创格”,而应该“守格”,只有这样,才能保有中国艺术主体的纯粹性。

C. 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体特征是程式化、歌舞化、虚拟性、综合性。

D.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梅兰芳访苏到新世纪初昆曲名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事实证明,只有最精微的艺术才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审美特质。正确答案是:C 查看答案解析 5 【单选题】(20分)

关于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走进剧院,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C A. 戏剧带来快乐和深

刻 B. 体验经典的永恒意义 C. 拉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D. 直面人类本真的存在

D. 戏剧本身就是生活的形而上的象征。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4

【单选题】(20分)

下列关于戏曲艺术的说法,哪一种最为恰当?C A. “国剧之本质,是艺术不是剧本。”这说明戏曲表演最本质的特征是其程式化的表演,因此,行当程式、四功五法是戏曲本体之所在。 B. 面对西方戏剧的冲击,戏曲不能“破格”、“创格”,而应该“守格”,只有这样,才能保有中国艺术主体的纯粹性。

C. 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体特征是程式化、歌舞化、虚拟性、综合性。

D.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梅兰芳访苏到新世纪初昆曲名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事实证明,只有最精微的艺术才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审美特质。正确答案是:C 查看答案解析 5 【单选题】(20分)

关于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走进剧院,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C A. 戏剧带来快乐和深刻 B. 体验经典的永恒意义 C. 拉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D. 直面人类本真的存在正确

第十章

【单选题】(10分)

“我要给观众不无裨益的惊吓。文明的保护性太强了,我们连起鸡皮疙瘩的本能都失去了。要想打破这种麻木,唤醒我们的道德平衡,就要使用人为的方法给人以惊吓。”这句话是哪个著名导演说的?C A. 安东尼奥尼 B. 梅里爱 C. 希区柯克 D. 大卫芬奇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2

【多选题】(10分)

关于电影(或银幕)的重要比喻或观念有:ABCDE A. 镜子 B. 窗户

C. 梦

D. 寓言

E. 商品

正确答案是:A,B,C,D,E 查看答案解析

第十一章

1

【单选题】(15分) 摄影的根本属性是C A. 光影作画 B. 瞬间意念 C. 客观记录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5分 2

【单选题】(10分)

达盖尔发明的摄影术使用的是B A. 沥青法 B. 银盐法 C. 火棉法 D. 干板法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3

【单选题】(10分)

世界上第一张数码照片于(B )年问世 A. 1913 B. 1957 C. 1981 D. 1992 正确查看答案

第十二章

单选题】(25分)

在西方,艺术大约从什么时期开始从宗教中独立出来?C A. 古希腊 B. 中世纪 C. 文艺复兴 D. 20世纪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5分 2

【单选题】(25分)

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是多少?D A. 1/2 B. 1/3 C. 1/4 D. 4/5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5分 3

【单选题】(25分)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是谁提出来的?D A. 柏拉图 B. 康德 C. 黑格尔 D. 贝尔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5分 4

【单选题】(25分)

谁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A A. 蔡元培 B. 朱光潜 C. 宗白华 D. 鲁迅正确

第十三章

【单选题】(20分)

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性,下列哪一种论述不妥当?B A. 审美活动给予人的是在保持生存之外的精神享受;

B. 美育是为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里说的“全面发展”,是指知识的全面发展;

C. 人性的完满性在于:人不仅有物质的需求,而且有精神的需求;

D. 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一个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2

【单选题】(20分)

关于美育和德育的异同,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B A. 德育是规范性教育,而美育是熏陶、感发;

B. 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人(个体)本身的精神的平衡、和谐与自由,不涉及人与人的关系;

C. 德育主要是作用于人的意识的、理性的层面(思想的层面,理智的层面),而美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的、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

D. 德育是“礼”的教育,它的内容是“序”;美育是“乐”的教育,它的内容是“和”。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3

【单选题】(20分)

下列说法不妥当的是?A

A. 发达国家人民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也一样发达;

B. 在世界的各个地区,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

C. 如果不重视人的精神生活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人类可能成为“单向度的人”;

D. 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价值观念混乱等状况。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4

【多选题】(20分)

在当今世界存在的众多问题中,有三个问题十分突出,分别下列哪几项?ABC A. 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 B. 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 C.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失衡;

D. 人的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的失衡。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5

【多选题】(20分)

关于文化经典、艺术经典的教育,下面哪些说法正确?ABCDE

A. 艺术经典引导青少年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去追求更高、更深、更远的东西;

B. 一个人读的书、欣赏的艺术构成一种精神—文化环境,它会很深地影响一个人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

C. 文化传承离不开经典,人类的文明发展离不开经典;

D. 一个人如果远离经典,老是读三四流的作品,老是看低俗的演出,老是听低俗的音乐,就会让那些东西把自己框住,自己的情趣、格调、眼光、追求等等也会慢慢降低;

E. 大学应具有很浓的文化氛围、学术氛围、艺术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热爱经典,亲近经典,学习经典。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分

2018年艺术与审美期末试卷答案参考

?名称艺术与审美 ?对应章节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8-05-27 23:59 ?题目数 50 ?总分数 100 说明:请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完成试卷!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第1部分 ?总题数:50 ? 1 【单选题】(2分) 下列与设计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包豪斯第二任校长迈耶,十分强调设计造型简洁的、廉价的产品,体现了设计的一种朴素的服务的状态 B. 1919年,第一所现代的设计学院——包豪斯学院——在英国创办 C. 有些设计需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的因素 D. 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办者是德国人格罗皮厄斯 2 【单选题】(2分) 中国历史上的心声心画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 A. 艺术反映大自然的真相 B. 艺术表达人的心灵

艺术为宇宙的心声 D. 艺术描摹客观精神 3 【单选题】(2分) 中国当代舞蹈具有独特的面貌,以下不属于导致这种独特面貌的因素是: A. 中国当代舞蹈在建国后开始建设,当时处于冷战时期,无法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 B. 在相对封闭的历史背景之中,中国舞蹈艺术家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 C. 中国传统舞蹈没有留下鲜活的动态性的资料;在建国初期,要建设中国当代舞蹈,除了关于中国传统舞蹈的文字和图像外,没有其他参照 D. 西方现代舞发展出了抽象表现主义风格 4 【单选题】(2分) 美育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 在中国,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思想家; B.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十分重视美育; C. 到了20世纪初,胡适在北京大学和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美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D. 18世纪末,席勒第一次明确提出“美育”的概念; 5 【单选题】(2分) 石窟是古代艺术、宗教和文化的宝库,中国古代雕塑有一部分就出自石窟。以下哪一石窟不在中国?

智慧树艺术与审美-6-14章-答案

智慧树艺术与审美-6-14章-答案

第六章章单元测试 1.()是汉字书法区别于其他文字书法 的重要特征? 点画的内部运动 2.“燕尾”是隶书在形态上最重要的特征,它的出 现是()的结果。 书写时的连续摆动 3.传世最早的名家法帖(墨迹)是() 西晋陆机《平复帖》 4.点画边廓的形状比较复杂,而且不对称,这说 明: 点画的内部运动丰富 点画富有立体感 书写动作比较复杂 5.以草书名世的书法家是: 王羲之 张旭 怀素 黄庭坚 王铎 第七章章单元测试

1.音乐是一种()的艺术。 感情 时间 二度创作 2.节奏如果脱离了()的约定,表情意义会 大不相同。 速度 力度 3.音乐爱好者应该喜欢聆听()。 西方古典音乐 当代流行音乐 中国传统器乐 中国民歌 4.中国传统音乐共有()调式。 5种 5.最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特色的曲式是 ()。 变奏曲式 第八章章单元测试 1.中国古代的“乐”指的是什么? 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

2.中西舞蹈的“反向交替”现象指的是什么? 指中国当代舞蹈是重复西方20世纪前;西方当代是重复中国古代 3.西方舞蹈在20世纪出现的两次革命指的是什 么? 现代舞(抽象表现主义)的产生和舞蹈后现代的产生 4.中国在80年代后,舞蹈审美上发生了什么重 要变化? 舞蹈审美在比较单一的基础上,开始逐渐走向多元化 5.中国古代的“礼”主要是指什么? 礼仪 道德 等级制度 6.中国当代舞蹈审美应怎样适应“全球化”时代 发展? 要有“自知之明”,发扬中国古代与当代舞蹈优良传统,比如礼乐结合性 向西方舞蹈先进的创作方法,主动走向多元化 应当创造当代中国自己的新舞风,在“全球

艺术与审美期末考试答案20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标志着尼采哲学诞生的一部著作是()。(1.0分)1.0分 A、《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B、《人性,太人性的》 C、《悲剧的诞生》 D、《善恶的彼岸》我的答案:C 2被评为“情不情”的《红楼梦》中人物是()。(1.0分)1.0分 A、林黛玉 B、贾宝玉 C、薛宝钗 D、晴雯我的答案:B 3()认为审美活动不是“比量”。(1.0分)1.0分 A、老子 B、庄子 C、周敦颐 D、王夫之我的答案:D 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1.0分)1.0分 A、运用逻辑判断命题的形式阐释文学艺术作品的意蕴只是近似的描述。 B、一种阐释只能照亮艺术作品丰富意蕴的某个侧面。 C、伟大的作品具有无限的阐释可能性。 D、以上说法都正确我的答案:D 5“非鲁达定说不出此语,非此语定写不出鲁达”是()的评语。(1.0分)1.0分 A、鲁迅 B、俞伯平 C、胡适 D、金圣叹我的答案:D 6审美活动在主体方面的前提条件是()。(1.0分)1.0分

A、坚持主客二分 B、跳出主客二分 C、坚持情境融合 D、坚持天人合一我的答案:B 7下列关于意象世界的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分 A、是对自我的无线超越 B、是对精神的超越 C、是对主客二分的超越 D、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C 8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民俗风情是()。(1.0分)1.0分 A、独立于时代之外的 B、不一定会变化 C、不断变化的 D、一成不变的我的答案:C 9“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谁的观点?()(1.0分)1.0分 A、白居易 B、韩愈 C、柳宗元 D、王安石我的答案:C 10关于人与世界融合关系,以下哪些特征不属于张世英先生的观点?()(1.0分)1.0分 A、客观性 B、非对象性 C、客观性和非对象性 D、客观性和对象性我的答案:D 11以下对波普艺术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分

智慧树艺术与审美 第十四章章单元测试

第十四章章单元测试 ?名称艺术与审美 ?对应章节第十四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5-11-26 23:59 ?题目数5 ?迟交处理允许迟交 ?说明: ?评语: 100 ?第1部分 ?总题数:5 ? 1 【单选题】(20分) 下列对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解哪一种不正确? A. 唐代画家张璪的这八个字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的命题; B. “造化”即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自然”; C. “心源”是说“心”为照亮万法之源。这个“心”,是非实体性的、生动活泼的“心”; D.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造化”与“心源”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统一(认识论意义上的统一)。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20分 2 【单选题】(20分) 以下说法哪一项不妥当?

A. 中国美学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美的氛围,而不同地域的老百姓具有不同的美感世界,其生活体现出不同的美感特征; B. 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中迥异于文人、艺术家的优雅、精致的美感世界,在普通的、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营造美的氛围,追求心灵的愉悦; C. 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这种氛围—方面引发生理性的快感,另一方面也引发精神性的愉悦; D. 中国古人不仅重视视觉的审美和听觉的审美,而且也重视嗅觉的审美、味觉的审美、肤觉的审美,他们的美感世界往往是多种感觉器官的美感的交会生发。 正确 在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这种审美追求中,有一些文人、艺术家起了引领的作用。 查看答案解析 ? ?20分 3 【多选题】(20分) 关于中华美学精神的问题,以下哪些说法正确? A. 中国美学在审美活动中重视人心灵的创造作用; B. 中国老百姓在普通的、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都着意去营造一种美的氛围,是中华美学精神的体现; C.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生命世界,人们观赏大自然,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 D.

艺术哲学与审美问题期末答案

哲学代表一种修养 1 【单选题】丹纳是(A)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A、法国B、德国C、英国D、美国 2 【判断题】艺术是人类世界的一部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艺术是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之一 1 【单选题】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精神的三个领域,其中不包括(D)。A、哲学B、宗教C、艺术D、科学 2 【多选题】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是(ABC)。A、哲学B、艺术 C、宗教 D、科学 3 【判断题】哲学的研究、思考的活动是经验的。(×) 什么是创新的源泉 1 【单选题】什么是创新的源泉?(C)A、艺术B、宗教C、性灵D、知识 2 【判断题】哲学是思辨,是在理性的形式当中展开精准的思考和推论。(√)美与真理的关系 1 【单选题】艺术哲学何以取代美学?(D)A、由对美的表象的探讨转变为对美的本质的探讨B、由对艺术本性的探讨转变为对美学理论的探讨 C、由艺术本性的探讨转变为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D、由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转变为对艺术本性的讨论 2 【判断题】艺术批评的停止,表示这个民族的艺术创作的衰落。(√) 3 【判断题】 我们始终在接触作品的过程中从事着最起码的艺术批评。(√)艺术判断 1 【单选题】下列属于审美判断的选项是(D)。A、这朵花很香 B、这朵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C、这朵花的价格很贵 D、这朵花是美的 2 【判断题】主观的感觉判断具有个体相对性。(√) 3 【判断题】在艺术和审美的领域,我们都是为自己做判断。(×) 审美判断的普遍性 1 【单选题】体和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指的是(C)。A、本质和原理B、概念和内涵C、本体和作用D、理论和实践 2 【多选题】关于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美是非逻辑的B、美感不以概念做基础 C、美是有规律可循的,具有逻辑性 D、美是客观的、普遍的 3 【判断题】艺术的历史表明美具有客观性,这一点毋庸置疑。(×) 4 【判断题】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的主题是探讨人类社会的自由如何可能,善如何可能。(√) 哲学与科学的差别 1 【单选题】美的判断不是感官刺激引起的,而是对对象本身的形式做了判断,因判断而生愉悦。这一观点出自(B)。A、黑格尔B、康德C、拉康D、叔本华 2 【判断题】艺术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建构审美事实、艺术事实、审美经验的东西。(√) 审美判断究竟是什么 1 【判断题】马克思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感性活动。(√) 2 【判断题】美根源于人类心灵的感性自由。(√) 艺术实践的根据在哪里 1

2016年艺术与审美期末考试答案

注:1题目的选项有所变动 2改卷为80分的试卷 3单选 2、4、20、33 不确定 多选2、11、17 不确定 1A 【单选题】(2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 A. 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B. 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 C.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D. 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 2D 【单选题】(2分)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A. 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 B. 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 C. 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 D.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3A 【单选题】(2分)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人所讲的人的精神境界的内在心理状态表现? A. 胸次

胸襟 C. 怀抱 D. 格局 4D 【单选题】(2分) “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带给我们众多启示,其中最核心的启示是? A. 只有多学科教育背景的研究团队才能研发出畅销的产品; B. 最简洁的产品设计才是最好的产品设计。 C. 商品必须有醒目的设计风格,否则难以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D. 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 5D 【单选题】(2分) 《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 A. 阿瑟·丹托 B. 克莱夫·贝尔 C. 汉斯-格奥尔格·伽德默尔 D. 恩斯特·贡布里希 6A 【单选题】(2分) 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 A. 逸格、神格、妙格、能格 B. 能格、妙格、神格、逸格 C. 妙格、逸格、能格、神格 D. 神格、能格、逸格、妙格

智慧树艺术与审美第十四章章单元测试

第十四章章单元测试 名称艺术与审美 对应章节第十四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5-11-26 23:59 题目数5 迟交处理允许迟交 说明: 评语: 100 第1 部分 总题数:5 1 【单选题】(20 分) 下列对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解哪一种不正确? A. 唐代画家张璪的这八个字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的命题; B. “造化”即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自然”; C. “心源”是说“心”为照亮万法之源。这个“心”,是非实体性的、生动活泼的“心”; D.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造化”与“心源”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统一(认识论意义上的统一)。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20 分 2 【单选题】(20 分) 以下说法哪一项不妥当?

A. 中国美学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美的氛围,而不同地域的老百姓具有不同的美感世界,其生活体现出不同的美感特征; B. 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中迥异于文人、艺术家的优雅、精致的美感世界,在普通的、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营造美的氛围,追求心灵的愉悦; C. 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这种氛围—方面引发生理性的快感,另一方面也引发精神性的愉悦; D. 中国古人不仅重视视觉的审美和听觉的审美,而且也重视嗅觉的审美、味觉的审美、肤觉的审美,他们的美感世界往往是多种感觉器官的美感的交会生发。 正确 在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这种审美追求中,有一些文人、艺术家起了引领的作用。 查看答案解析 20 分 3 【多选题】(20 分) 关于中华美学精神的问题,以下哪些说法正确? A. 中国美学在审美活动中重视人心灵的创造作用; B. 中国老百姓在普通的、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都着意去营造一种美的氛围,是中华美学精神的体现; C.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生命世界,人们观赏大自然,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 D.

艺术与审美答案。

1 【单选题】(2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 A、 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她的艺术爱好,一直到她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与人生追求; B、 一个人的工作与事业,当然最能反映她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她的胸襟与气象; C、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D、 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她的精神境界,反映她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与文化品位; 2 【单选题】(2分) 美育可以激发与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与发展人的审美直觉与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A、 不仅智育就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就是; B、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C、 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创造性; D、 审美活动的核心就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就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与一次性,而这正就是“创造”的本质; 3 【单选题】(2分) 以下哪一项不就是中国古人所讲的人的精神境界的内在心理状态表现? A、 胸襟 B、 怀抱 C、 胸次 D、 格局 4 【单选题】(2分) “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带给我们众多启示,其中最核心的启示就是? A、 商品必须有醒目的设计风格,否则难以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B、

最简洁的产品设计才就是最好的产品设计。 C、 只有多学科教育背景的研究团队才能研发出畅销的产品; D、 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就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 5 【单选题】(2分) 《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就是( )。 A、 阿瑟·丹托 B、 恩斯特·贡布里希 C、 汉斯-格奥尔格·伽德默尔 D、 克莱夫·贝尔 6 【单选题】(2分) 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就是()。 A、 妙格、逸格、能格、神格 B、

2016美学教程期末复习题

《美学教程》复习题 一、填空: 1、(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的美学专著(美学)的出版,标志美学学科的产生。 2、(1750)年,鲍姆嘉通用(Asthetik)称呼他研究感性认识的专著,标志(美学学科)的产生。 3、在审美发生和美的起源理论中,从古希腊到20世纪初,先后出现过(摹仿说、生物本能说、游戏说)等传统学说,(巫术与图腾崇拜说)20世纪以来在西方的研究当中占主导地位。 4、一百多年来,人类学、考古学、美学、艺术学的研究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人类史前艺术与审美活动的图景,其中主要包括(原始器物与装饰品、原始造型艺术、原始歌舞、原始神话)等几大类型。 5、自然美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6、自然美的现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事物,另一类是(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事物。 7、在(人类产生)以前,没有自然美存在;自然美的领域是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而逐渐扩大的。 8、社会美包括(人的美)和(生活环境的美)两个大的方面。 9、根据(材料)不同,绘画艺术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绘画艺术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等。 10、雕塑艺术的制作方法是(雕刻)和(塑造)。从雕塑艺术样式来区分,雕塑艺术可以分为(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11、建筑艺术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等。12、从世界范围看,园林艺术主要有(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东方园林)三种类型。 13、根据表现手法区分,戏剧艺术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戏曲)等。 14、人类早期的舞蹈往往是(歌、舞、乐)三者合一的。 15、人们将感性的审美经验升华到理性的思维高度,我们可以把审美形态分为现实美和艺术美,在审美形态方面可以分出(优美、崇高、悲剧性、喜剧性)等不同的类型,前者侧重于(客体存在),后者偏重于(主体感受)。 16、优美的核心是(和),其实质在于它体现出了(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 17、康德认为崇高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数量的崇高),另一种是(力量的崇高)。 18、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所写的(《诗学》)主要是探讨悲剧的。他认为悲剧所引起的(怜悯)与(恐惧)之情,能起“陶冶”作用。 19、从表现内容上分类,喜剧可分为(否定型喜剧、肯定型喜剧、含泪型喜剧)三种。 20、审美心理结构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主要心理因素。 21、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相继涌现出许多心理学流派,主要包括以德国的(立普斯)为代表的“移情说”;以谷鲁斯和浮龙·李为代表的(“内模仿说”);以英国的布洛为代表的(“心理距离说”);以意大利的(克罗齐)为代表的“形象直觉说”等。 22、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流派。 23、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和动机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七个层次。 24、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 25、西方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席勒)把审美的自由活动称作“游戏”,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来客服人性的分裂。 26、美育的性质决定了美育的特点,美育与其他形式的教育的基本区别在于(形象性、娱乐性、自由性、普遍性)等特点。 27、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此外,(自然美育)和(艺术美育)也渗透其中。 28、(蒙太奇)和长镜头是电影艺术的主要语言和表现方法。 29、美感必然包含着(快感),但美感又不等同于生理快感。 30、(艺术欣赏)同样离不开想象,诗和画的意境,只有通过欣赏着的想象才能显现出来。 31、理解因素渗透在美感经验的每一个环节上,与(多种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 二、名词解释:1、美学思想: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论、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这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015-1)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C )首次提出来的,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A、康德B阿多诺C、鲍姆嘉通D黑格尔 2、柏拉图在其美学名著(A )中,明确提出“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两个不同性质的命题。 A、《大希庇阿斯篇》 B、《理想国》 C、《判断力批判》D《走向科学的 美学》 3、人们在进行具体的审美活动时,往往不经理性分析就能把握住美的特质,这反映了美感的(A )。 A、直觉性 B、情感性 C、逻辑性 D、社会性 4、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A ) A、毕达哥拉斯 B 、苏格拉底C、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 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D ) A、德谟克利特 B 、休谟C、博克D 、康德 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 B ) 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 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 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 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 7、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 D ) 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B 、维柯《新科学》 C、鲍姆加登《美学》 D 、黑格尔《美学》 8、美育之所以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因为它是(C) A、人生教育B思想教育 C 、情感教育D智慧教育 9、我国第一次将美育正式规定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的人是(B) A、王国维 B、蔡元培C 、鲁迅D毛泽东 10、美育的最终目的是(D A、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B、培养人的创新能力 C、净化情感陶冶心灵 D、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B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12、美感产生于(D A、游戏B 、摹仿C 、巫术D 、社会实践 13、“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C A、席勒B 、柏拉图C 、亚里土多德 D 、尼采 14、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B )

2019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章节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单选题】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 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 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答案: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 冯友兰——“乐道”; 朱光潜——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 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 答案: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 3.【单选题】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 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 答案: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 4.【多选题】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 玻尔:“我们都认为你的理论是疯狂的,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是:它是否疯狂到有可能是正确的”; 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

艺术与审美智慧树慕课MOOC期末考试试题

【单选题】(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地说法不正确? . 一个人地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地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地胸襟和气象; . 一个人地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地人生层面上. . 一个人地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地艺术爱好,一直到他地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地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 一个人地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地精神境界,反映他地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 【单选题】(分)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地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地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 美感地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 .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地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 审美活动地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地“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地本质; . 不仅智育是在理智地、逻辑地框架内进行地,美育亦是; 【单选题】(分)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人所讲地人地精神境界地内在心理状态表现? . 胸襟 . 胸次 . 怀抱 . 格局 【单选题】(分) “苹果”地创始人乔布斯带给我们众多启示,其中最核心地启示是? . 最简洁地产品设计才是最好地产品设计. . 只有多学科教育背景地研究团队才能研发出畅销地产品; . 最永久地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地嫁接; . 商品必须有醒目地设计风格,否则难以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单选题】(分) 《艺术与错觉》一书地作者是(). . 汉斯格奥尔格·伽德默尔 . 阿瑟·丹托 . 克莱夫·贝尔 . 恩斯特·贡布里希 【单选题】(分) 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地表述顺序是(). . 妙格、逸格、能格、神格 . 神格、能格、逸格、妙格

慕课艺术与审美章节测试题答案

绪章人生境界与加强审美教育 1【单选题】(20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 A.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 B.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C.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 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单选题】(20分)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 A.冯友兰——“乐道”; B.朱光潜——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息,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 C.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 D.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3【单选题】(20分)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A.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 B.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 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 D.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4【多选题】(20分) 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 A.玻尔:“我们都认为你的理论是疯狂的,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是:它是否疯狂到有可能是正确的”; B.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C.彭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 D.霍金:“纵观整个科学史,人们已渐渐明白,(科学发现、发明的)事件不会随意发生——它们反映出潜在的次序”。

智慧树艺术与审美单元测试答案

精品文档目录 (1) 绪论章单元测试. .......................................................................................................................... 2第一章章单元测试. 4.第二章章单元测试绘画................................................................................................................ 5第三章章单元测试.......................................................................................................................... 5 雕塑..................................................................................................................... 第三章单元测试6建筑................................................................................................................. 第四章章单元测试 8第五章章单元测试.......................................................................................................................... .设计.................................................................................................................... 8第五章单元测试第六章章单元测试.......................................................................................................................... 8 ..................................................................................................................................... 8第六章书法................................................................................................................. 9第七章章单元测试音乐0 ............................................................................................................... 1第八章章单元测试舞蹈 2 .............................................................................................................. 1第九章章单元测试戏 剧.2 .............................................................................................................. 1第十章章单元测试电影.3 1 摄影........................................................................................................... 第十一章章单元测试3 1宗教........................................................................................................... 第十二章章单元测试 4 ............................................................................................................................... 1第十三章美育 5 ........................................................................................... 1第十四章章单元测试中华美学精神 绪论章单元测试 1 分)(20【单选题】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 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会体现在日常生活、工作、审美等层面上,其中,前两者都是功利层面,只有最后一种是超功利层面。 2 【单选题】(20分)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 C.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 3 【单选题】(20分) 精品文档.

《美学与美育(专科必修)》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美学与美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3分,共18分) 1.《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 A.王国维 B.朱光潜 C.宗白华 D.蔡仪 2.中国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王国维接受了德国唯意志论思想家的“审美静观说”,发挥了审美无功利观念。提出“审美静观说”的是( )。 A.叔本华 B.尼采 C.康德 D.黑格尔 3.对鲜艳的色彩极有兴趣,认为色彩是一种基本表现因素,并被称为野兽派艺术代表人物的是( )。 A.毕加索 B.马蒂斯 C.达利 D.梵高 4.具有原始真实性、情感真诚性和艺术天然性特征的中国古典审美范畴是( )。 A.阴柔 B.自然 C.阳刚 D.典雅 5.几何形是下列哪种文化的形式美选择?( ) A.西方文化 B.印度文化 C.中国文化 D.伊斯兰文化 6.教师的教学艺术融汇着自身的( )。 A.思想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 B.知识修养品德修养人格特征 C.知识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 D.知识修养品德修养情感经验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 7.雕塑、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只能抓取事物的特定瞬间,难以表现永恒意义。 8.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题12分,共36分) 9.为什么说符号实践是美得以显现的场所? 10.如何理解美育的具体特征?

11.简述青少年审美活动的差异性特征。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20分) 12.艺术创作过程包括哪些主要环节?举例论述审美体验在艺术创造活动过程中与艺术 的关系。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3分,共18分) 1.B 2.A 3.B 4.B 5.D 6.C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 7.雕塑、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只能抓取事物的特定瞬间,难以表现永恒意义。 答:错。(3分)造型艺术虽然是一种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发展全过程,但却可 以选择、提炼、捕捉事物动态过程中最有意味的瞬间,用特定的艺术符号将其固定下来,“寓动 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10分) 共13分。 8.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 答:错。(3分)因为这样的理解忽略了对古典性的动态性描绘。古典性文化一方面是由 过去的人们创造的审美文化,也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古典性文化 还以“传统”的形式存在于当前的审美文化之中,它们不是由过去的人们创造的过时的文化,而 是作为经典范本在当前审美文化中存在。这样理解,方不至于失之片面。(10分)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题12分,共36分) 9.为什么说符号实践是美得以显现的场所? 答:第一,创造和使用符号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第二,创造和使用符号是人类实践的 基本内容;第三,人类通过符号表现其实践的“有意识”性和“自由自觉”性;第四,人类所创造和欣赏的美,必定存在于具体可感的符号系统中。(以上四点各3分)共12分。 10.如何理解美育的具体特征? 答:美育的具体特征是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共同形成了美育作 为一种教育方法的独特形态。(6分)美育的趣味性,是指美育的实施手段是以美的形象吸引 人,其过程不是严肃的而是伴随个人趣味的激发和满足。(2分)美育的感染性,是指美育不是 以理服人而是以情感人。(2分)美育的多样性,是指从运作方式来看,美育在时空上灵活自

《艺术与审美》每章答案

《艺术与审美》每章答案 绪论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20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 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解析: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会体现在日常生活、工作、审美等层面上,其中,前两者都是功利层面,只有最后一种是超功利层面。 2【单选题】(20分)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 C.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 3【单选题】(20分)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 解析: 智育一般都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而美育则培养想象力和直观洞察力。 4【多选题】(20分) 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 B.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C.xx说: “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 5【多选题】(20分) 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这些新的特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 A.经济的头脑; B.技术的眼光; C.文化的头脑; D.美学的眼光。 第一章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10分)《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 C.恩斯特·贡布里希 解析: 《艺术与错觉》的作者是英国艺术理论家恩斯特·贡布里希(学生如只回答贡布里希或冈布里奇,也算对),出版于1960年。该书是西方艺术理论界的名著之一。 2【单选题】(10分) 符合西方历史上的艺术理念论所主张的观念是? C.艺术呈现客观精神 解析: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01518)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015-1)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 C )首次提出来的,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A、康德 B、阿多诺 C、鲍姆嘉通 D、黑格尔 2、柏拉图在其美学名著( A )中,明确提出“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两个不同性质的命题。 A、《大希庇阿斯篇》 B、《理想国》 C、《判断力批判》 D、《走向科学的美学》 3、人们在进行具体的审美活动时,往往不经理性分析就能把握住美的特质,这反映了美感的( A )。 A、直觉性 B、情感性 C、逻辑性 D、社会性 4、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 ) A、毕达哥拉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 D ) A、德谟克利特 B、休谟 C、博克 D、康德 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 B ) 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 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 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 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 7、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 D ) 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B、维柯《新科学》 C、鲍姆加登《美学》 D、黑格尔《美学》 8、美育之所以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因为它是( C ) A、人生教育 B、思想教育 C、情感教育 D、智慧教育 9、我国第一次将美育正式规定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的人是( B ) A、王国维 B、蔡元培 C、鲁迅 D、毛泽东 10、美育的最终目的是( D ) A、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B、培养人的创新能力 C、净化情感陶冶心灵 D、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B )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12、美感产生于( D ) A、游戏 B、摹仿 C、巫术 D、社会实践 13、“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C ) A、席勒 B、柏拉图 C、亚里土多德 D、尼采 14、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 B ) A、感官 B、审美能力 C、想象 D、灵性 15、“美是生活”这一著名美学命题的提出者是( B )

艺术与审美期末答案

本人学生,亲测96分 1、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 D.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人物与其评语匹配错误? C.柳比歇夫——把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开发的天才; 3、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C.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进行的,美育亦是; 4、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些言论能够证明这一点? B.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C.加勒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 霍金:“纵观整个科学史,人们已渐渐明白,(科学发现、发明的)事件不会随意发生——它们反映出潜在的次序”。 5、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这些新的特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 A.经济的头脑; B.技术的眼光; C.文化的头脑; D.美学的眼光。 1、《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 C.恩斯特·贡布里希 2符合西方历史上的艺术理念论所主的观念是? C.艺术呈现客观精神 3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 D.逸格、神格、妙格、能格 4中国历史上的道艺论所主的艺术观念是? B.艺术为道之文 5西方历史上的艺术形式论所主的艺术观念是? A.形式为艺术的根本 6中国历史上的心声心画论所主的艺术观念是? D.艺术表达人的心灵 7中国历史上的艺术感兴论是在下列时期成为普遍性的艺术观念的?

B.晋至唐代 8在艺术定义问题上,西方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 A.艺术的定义——艺术不可定义——艺术可定义 9以下符合艺术表现论原理的表述有: B.艺术表现想象力 C.艺术表现自由的感觉 D.艺术表现情感 E.优秀艺术品总是天才的创造 10以下符合艺术余兴层中余兴的意思的词语有: B.余味 C.余音 D.余意 E.余韵 1“春蚕吐丝”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 A.顾恺之 2“衣出水”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 B.仲达 3“屈铁盘丝”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 D.尉迟乙僧 4“吴带当风”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 C.吴道子 5“锥画沙”是一种什么样的用笔技法? A.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 6“折钗股”是一种什么样的用笔技法? B.所谓“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 7“屋漏痕”是一种什么样的用笔技法? C.所谓“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回顾,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诞犷野。 1雕塑与绘画在空间形体上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D.雕塑具有三维空间的形体,绘画则是二维空间的形体 2以下表述中,哪个是圆雕的特点? B.圆雕可以“面面观” 3古埃及雕塑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A.“正面律” 4现、当代雕塑出现了哪些变化? C.雕塑的空间造型方式越来越多 5雕塑的审美方式在现、当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