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糖尿病足相关知识健康教育doi:

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302

目前糖尿病足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糖尿病足的发生大多与糖尿病足发病缓慢,短期内不会看到其严重后果;健康教育不到位,导致患者相关知识缺乏[1];患者对糖尿病的危害程度缺乏认识;足部自我防护能力低下有关[1]。糖尿病健康教育小组成员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预防和或减少了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同时加强护理促进足溃疡的愈合减少截肢,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造成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部发凉、麻木、感觉异常、疼痛、间歇性跛行或(和)有感染、皮肤呈暗紫色、深溃疡和或肢端干湿性坏疽等症状,截肢率高达26.4%。

糖尿病足的预防

有效地控制血糖:良好地控制血糖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最有利的措施,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正确的使用降糖药物,严格控制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尽量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保持适量运动: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在理想水平,减少饮酒,戒烟。每天进行步行锻炼,适当作小腿和足部运动30~60分钟,如甩腿运动、提脚跟脚尖运动、

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

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 篇一: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速2型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慢性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则在基层基层,慢性病的基层预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基层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为此我院将慢性病防治工作纳入基层卫生室的考核目标,创造支持性的环境,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根据上级慢性病防治相关文件的要求,特制定今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网络对糖尿病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基层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以我院为核心,村卫生室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县疾控中心管理、评价我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各村卫生室随访管理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基层居民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糖尿病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工作目标 1、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基层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达到90%以上; 2、建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基层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基层建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1、糖尿病的检出 利用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基层卫生院的诊疗、基层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糖尿病患者。2、糖尿病患者的登记 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并规范化管理。 3、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检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综合治疗方

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慢病管理工作计划参考模板,供大家学习。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工作计划 2019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 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慢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慢病的防治的重心 则在基层社区,慢病的预防是慢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社区慢病的防治工作质量直接关系 到慢病患者防治的效果。为此我院将慢病防治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创造支持性的环境,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9)》有关高 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的要求,特制定今年慢病规范管理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利用现有慢病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登 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严格贯彻执行35岁级以 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制度,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 早治率。 3、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 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以我院为核心,村卫生室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县 疾控中心管理、评价我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各村卫生室随访管理高 血压、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 普及基层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工作目标 1、建立本区居民健康档案,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达到90%以上; 2、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

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计划

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计划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和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引起的体内代谢失调和高血糖状态。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疲乏、消瘦等表现,其并发症为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慢性病变可累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肾脏、视网膜、皮肤等;其诱因有肥胖、感染、缺少体力活动、多次妊娠等。糖尿病治疗主要是饮食与药物治疗,为了使病人有效地配合治疗,护士应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宣教。 一、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降低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近期:社区老年人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75%以上(一年) 中期:社区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下降2% (二年) 远期:社区中年妇女糖尿病患病率下降2% (三年) 二、方法 通过社区诊断,评估社区需求 (1)了解社区特定,社区人群的人口学特征,人群的工作、生活环境及其生活质量。(2)了解影响社区居民健康问题的主要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不运动、膳食不合理等。(3)了解糖尿病在该社区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患糖尿病的主要行为和危险因素。(4)通过社区诊断,明确优先项目,确定优先项目的原则有三。 ①严重性:对人群健康威胁最严重的问题; ②有效性:该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是有效的; ③可行性:成本低,效益好,且是群众普遍关心和易于接受的。 确定人群 一级:糖尿病患者、家属、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二级:社区医务人员、同事、朋友 三级:街道、社区干部、社区健康教育志愿者 【心理指导】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治疗需要长期进行;且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病人多出现焦虑不安、恐惧和失望心理。护士应耐心疏导病人,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合理的生活起居,良好的心理准备,配合饮食、体能锻炼及药物等综合措施可纠正代谢紊乱和消除糖尿病症状,并对预防慢性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效果,所以要劝慰病人保持心情愉快,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要坚信:糖尿病虽不能根治,但如果控制良好,仍然可以享受正常人同样的寿命。 【饮食指导】饮食指导是基础治疗措施,它能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部分病人经饮食治疗后,血糖完全恢复正常。1.教会病人根据标准体重、热量标准来计算饮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炭水化合物的含量。①标准体重计算:标准体重(kg)= 病人身高(cm)-105。 ②热量标准:成人休息者:每日25~30kcal/kg;轻体力劳动者:每日30~35kcal/kg;重体力劳动者:每日35~40kcal/kg。③蛋白质标准:每日0.8~1.2g/kg。④脂肪标准:每日0.6~1.0g/kg。其余部分由炭水化合物补充。蛋白质约占总热量12%~15%,脂肪占30%~35%,糖类占50%~60%,三餐按1/5、2/5、2/5或各1/3分配。蛋白质或糖产热4kacl/g,脂肪产热9kcal/g。2.饮食计算方法举例:一身高165cm的病人,其饮食计算方法如下:标准体重=165cm-105cm=50kg,总热量=30×50=1500kcal。炭水化合物为:1500×60%÷4=225g。蛋白质1.0g/kg/日×50kg=50g。脂肪0.8g/kg/日×50kg=40g。三餐分配如下:早餐:糖45g,蛋白质10g,脂肪8g;中、晚餐:糖90g,蛋白质20g,脂肪16g;或早、中、晚餐:

(完整版)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健康知识教育讲座目标: 1、认识糖尿病的定义及危害。 2、了解生活中糖尿病的并发症。 3、知道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健康知识教育讲座教学重难点: 1、了解生活中糖尿病的并发症。 2、糖尿病的预防对策

糖尿病的定义及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它是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血糖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几乎每个人的周围都能接触到一些糖尿病患者有家人,同事,邻居等。在1995年的时候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有1000万,到2003年的时候打到了2300多万,当时预测到2025年能达到4600万,可是在2007年的普查已经达到了4600万。2008年已经超过了6000万,可见中国的糖尿病是快速的增加。而糖耐量异常者,就是未到糖尿病标准而血糖较高者也接近6000万。相当于有一个糖尿病就伴随一个即将患上糖尿病的患者,这两个数量加起来达到一亿多。在一些大城市,5分钟就能见到一个肯德基,而我们中国是每28秒钟出现一个糖尿病患者。 1.糖尿病的危害;1经济负担的加重(长期用药)2生理上的危害(引起众多的 并发症)3心里危害。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它有着急慢性病发症。在我国只有1/3的患者能得到积极的治疗,而另外2/3不能得到正规的治疗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治疗。糖尿病的发生率非常高,严重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有些患者80多岁,患糖尿病30多年却无明显的并发症,只是定期来住院调整药物。这说明糖尿病虽然不能得到根治,但可以控制并发症和预防的。糖尿病患者必须打持久战,用知识战胜糖尿病,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上并发症。它有急慢性并发症。 2.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高渗综合征(老年人)低血 糖合并感染。 3.慢性并发症可以累及多个器官。 侵犯到脑.:可以引起脑梗塞。 侵犯到心血管: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而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死致残或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完整版)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

糖尿病病人的康健教育内容 1、糖尿病基础知识宣教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是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混乱。其主要是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丰腴、精神因素导致自身免疫功能障碍造成的。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为主。诊断标准:①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意血糖≥11.1mmol/lL;②空腹血糖≥7.0mmol/lL;③葡萄糖耐量检查2 h血糖≥11.1 mmol/L。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在次日复诊时仍符合三条件之一者为糖尿病患者。 2、做好患者心理疏导 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又缺乏医学知识,加之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孤独、焦灼、解?、悲观失望、恐惧心理、甚至产生厌世心理,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不但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治疗工作,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心理,对患者表示理解、尊崇和真挚,引导患者走出误区,树立信心,保持优良的心态,接受现实,配合治疗和护理,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学习防治知识,通过血糖和尿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不利和不利因素,有坚强的信心和毅力,同时鼓励家属共同参与,使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做好患者饮食指导 血糖控制虽与药物治疗有一定关系但饮食调控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方法,是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混乱和高血压、减少症状的危机途径。糖尿病治疗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其目标是;在给患者以足够而且平衡的营养的基础上,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混乱,尽可能地减少胰岛β细胞的负担,消除糖尿病的症状,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优良的康健和活动能力,与正常人一样享受高质量的生活。通过对饮食结构的调整达到辅助加强治疗效果,减轻糖尿病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 4、运动指导

高血压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黑石中心卫生院2019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 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慢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慢病的防治的重心则在基层卫生乡镇卫生院,慢病的预防是慢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乡镇慢病的防治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慢病患者防治的效果。为此我院将慢病防治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创造支持性的环境,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有关高血压、2型糖尿病规范管理的要求,特制定2019年慢病规范管理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利用现有慢病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对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村医分管此项工作,卫生院慢病专干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严格贯彻执行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制度,早期发现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3、加强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

者的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4、以我院为核心,村卫生室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县疾控中心管理、评价我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各村卫生室随访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基层居民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2新糖尿病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和纸质版的健康档案。 7、二、建档工作目标 8、1、建立本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符合服务规范的要求。 9、2、建立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10、三、实施计划 11、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辖区一般人群、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预防工作,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1、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筛查 利用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卫生院的诊疗,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疑似

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门诊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方法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指导的方法提高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结果糖尿病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后,患者血糖控制率及对糖尿病的认知率明显提高,生活方式明显改进。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显著地降低和控制门诊糖尿病患者血糖克服不良的生活起居习惯,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及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标签:门诊;糖尿病;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既往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我国是世界糖尿病第一高发大国,因此预防和治疗本病意义十分重大。糖尿病是一与饮食、生活习惯、行为意识关系密切的终身性疾病,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终身药物治疗,自我病情检测来达到降低血糖,消除危险因素以减少并发症的目的,这些措施共同构成糖尿病教育的知识结构,对糖尿患者来说,健康教育是一个提高自我照顾能力和认识并发症的终身学习过程和机会,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份。 1心理护理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终身治疗,且必须严格控制饮食,患者表现为悲观、焦虑、恐惧及一定的抑郁状态,对生活和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应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真诚的态度鼓励患者,打消顾虑,保证良好情绪,让患者知道糖尿病虽不能根治,但合理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心态,适当的体育锻炼及药物治疗是可以预防,可以控制而且能减少致残、致死的并发症的出现,糖尿患者控致良好一样可以长寿。 2健康教育内容 2.1饮食护理食物的组成: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组成。(1)控制每日总热卡,每天摄取的热量保持在适宜水平,蛋白质15%,脂肪25%,碳水化合物60%。(2)规律进食,不随意多食或少食,做到每天不少于三餐。(3)饮食清淡,不吃甜食,控盐每天在6 g以内。(4)不吸烟、不喝酒。(5)合理安排膳食结构,提倡食用粗制米、面和一定杂粮、蔬菜选择高纤维,含糖量较少的芹菜、油菜、白萝卜、空心菜等为主,选用植物油,多采用煮、蒸、拌、炖等方法降低食物的血糖指数,降低体重和通便的作用。(6)血糖控制后在两餐之间可以少吃一些低糖水果,如梨、橙子、苹果等,饮食控制是持久战,必须长期坚持做到每天总量要量化,营养搭配合理化,食物种类丰富化,烹调过程清淡化才能取得胜利。 2.2运动治疗科学的运动不仅能控制患者的血糖,促进血液循环、减轻体重、改善血脂、提高心肺功能,还有积极的心理作用,可以消除精种紧张,使心情愉悦,促进睡眠,运动时间选择餐后1 h,如散步、打太极拳、跳交际舞、做广播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基本公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知识讲义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 十 一 期 2013年11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2013年11月20日活动地点:邓营村卫生室 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活动主题: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 组织者:红塔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农村居民接受健康教育人数:23人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30份 活动内容: 1、糖尿病的饮食 2、糖尿病的运动 3、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活动总结评价: 参加讲座的居民了解了高血压的饮食、高血压的运动、高血压的自我管理、高血压的按时就医,基本掌握了高血压病的健康生活方式。 知晓率: 95% 满意率:95% 存档材料请附后 □书面材料□图片材料□印刷材料□影音材料□签到表 □其他材料 填表人(签字):孙清玉负责人(签字):况成贵 填表时间:2013年11月20日

通知 古桥村乡村医生: 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让农村居民了解高血压的饮食、高血压的运动、高血压的自我管理、高血压的按时就医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 时间:2013年11月8日7:00-8:30 地点:古桥村村卫生室 讲座内容:糖尿病的健康生活方式 授课人:孙清玉 参加人员:你村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本人或家属。 红塔镇卫生院 2013.11.6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一、糖尿病的定义及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它是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血糖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几乎每个人的周围都能接触到一些糖尿病患者有家人,同事,邻居等。印度,中国,美国是糖尿病最多的三个国家。在1995年的时候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有1000万,到2003年的时候打到了2300多万,当时预测到2025年能达到4600万,可是在2007年的普查已经达到了4600万。2008年已经超过了6000万,可见中国的糖尿病是快速的增加。而糖耐量异常者,就是未到糖尿病标准而血糖较高者也接近6000万。相当于有一个糖尿病就伴随一个即将患上糖尿病的患者,这两个数量加起来达到一亿多。那么患病率与咱中国的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的老龄化,平均寿命的延长,城市化倾向(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人员涌向城市),还有生活的西方化(在国外已被淘汰的垃圾食品,像肯德基,麦当劳在我国到处都是。在一些大城市,5分钟就能见到一个肯德基,而我们中国是每28秒钟出现一个糖尿病患者。 1.糖尿病的危害;1经济负担的加重(长期用药)2生理上的危害(引起众多的 并发症)3心里危害。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它有着急慢性病发症。在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计划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计划 糖尿病是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后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公民健康的第三大杀手,治疗及预防其并发症极其重要。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妊娠期糖尿病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致的。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自愈。 糖尿病是以血糖保持高水平为基本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导致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等代谢失调,使机体处于一种高血糖状态,病人主要反映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等,严重发生酮症酸中毒、皮肤外阴瘙痒、泌尿系感染,各种感染伤口不愈合,糖尿病还能导致很多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大血管动脉硬化症、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肢端坏疽、白内障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糖尿早期无症状,很多病人并不知道,有许多病人是在我们为居民进行健康免费体检时发现的,个别病人并不承认现实,对自已得病表示怀疑,这就需要我们社区医务工作者,设立一个总体目标,帮助居民了解糖尿病知识。因此我们相应作出了以下有关于健康教育的计划。

健康教育目的是为了使人们对何为糖尿病有基本的认识,了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了解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健康。 糖尿病"是一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堆积过多的疾病。国外给它的别名叫"沉默的杀手",特别是"成人型糖尿病",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染患率特别高。所以我们要对糖尿病患者做健康教育计划,使他们更好地去了解这种病。相信在我们社区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的知晓率会逐渐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逐步提高,让我们社区医务人员与居民共同创造一个健康与和谐的社区。 糖尿病的健康计划主要归纳如下四个方面: 1饮食指导 (1)根据患者身高体重为其制定饮食计划,计算出每日总热量。(2)向患者说明饮食疗法的重要性,使其重视并了解饮食基本知识,无论是那一类型的糖尿病、病情是轻还是重、有无并发症、是否用药物治疗、应用口服药还是胰岛素,均应长期坚持饮食疗法。 (3)向患者说明合理饮食的目的:①减轻胰岛素的负担。②减肥或者增加体重。③降低餐后高血糖。④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 ⑤预防和治疗急、慢性并发症。⑥改善整体健康水平。 2运动指导 (1)体育锻炼对糖尿病患者有很大益处,向患者说明运动疗法的基础知识:①宜在餐后30分钟进行,每次20~30分钟,以不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 部门: xxx 时间: xxx 制作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修改

糖尿病患者地社区健康教育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8)28—0076—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地慢性终身性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地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地代谢紊乱,如果血糖长期得不到控制,可引起心脑 血管、神经、肾脏、尿路感染等多种慢性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地健康及生命,造成残疾甚至过早死亡,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地痛苦.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缺乏 有效地根治方法,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完全可以把血糖控 制在理想水平.治疗措施宜个体化,目地是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消除糖尿病症状,延缓和控制并发症地发生,维持良好地健康和劳 动生活学习能力,延长糖尿病患者地寿命.血糖地控制虽然与药物 治疗有一定关系,但通过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使患者掌握糖尿病地相关知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根据血糖地变化按医嘱用药,可有 效地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除特别严重及患者有并 发症危及生命需要住院治疗外,一般仅需居家治疗,社区健康教育 及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服务站于2018年1—12月门诊共有糖尿病患者105例,其中男45例,女60例,年龄23~95岁,平均61岁,年龄≥60岁地有54例,发病年限最长大于20年.

2 健康教育 2.1 方法 通过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录入电脑,进行有系统地分类管理,对糖尿病患者按慢性疾病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同时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 2.1.1 定期举办宣传教育讲座和市级医院取得联系,聘请市级医院专家医师定期到社区举办专业知识专题讲座、幻灯、摄影、播放专题录像等形式进行系统讲解,内容通俗易懂,并通过实例讲解,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有关糖尿病知识,同时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让血糖控制好地患者及家属交流经验,使血糖控制不理想地患者建立信心. 2.1.2 发放相关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对糖尿病患者定期发放相关健康资料,使患者定期接受相关知识,掌握更多更新地控制血糖知识,有利于患者长期坚持治疗地信心[1]. 2.1.3 在公共场所设置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宣传专栏有利于社区里地居民及时了解相关健康知识,同时使患者家属理解病情,积极帮助患者战胜疾病. 2.1.4 每月定期电话和上门跟踪随访每月派固定医护人员定期电话或上门服务,使患者感到温暖,从而充满战胜疾病地信心. 2.2 内容 2.2.1 饮食干预用新型食疗方法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并针对个体地身高、体重、运动量和饮食习惯,制定不同地饮食表,饮食

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一:XX年糖尿病日宣传工作计划 XX年世界糖尿病日宣传工作计划 11月14日是第8个世界糖尿病日, XX年世界糖尿病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健康饮食与糖尿病”。紧密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集中宣传与(来自: 小龙文档网: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日常宣传有机结合,统筹安排,促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和糖尿病防治宣传工作长期、有效开展。为继续深入开展糖尿病预防宣传及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糖尿病知识水平,维护群众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唤起全社会对糖尿病人群的重视,举全社会之力应对糖尿病。 二、宣传主题 健康饮食与糖尿病 三、目标人群 社区群众、糖尿病患者 四、活动时间 XX年11月13日——XX年11月14日。

五、活动内容 围绕宣传主题主题,利用宣传手册(宣传画、宣传单)、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并在各宣传活动日当天开设一期糖尿病健康知 识讲座,悬挂宣传横幅,以健康讲座、义诊咨询等形式,为城乡居民提供糖尿病知识宣传和开展个体化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疾病管理。(1)免费为糖尿病患者体检建档及定期随访 (2)设立糖尿病咨询活动服务台及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等 (3)组织辖区居民参加糖尿病免费测血压血糖活动。 六、活动要求 (一)要提高认识,把相关宣传活动作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将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有机结合,加大工作力度,深入组织发动,切实把宣传活动落到实处,促进宣传工作常规化开展。 (二)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积极宣传糖尿病知识。 (三)活动结束后将宣传活动情况形成总结报告(包括书面总结、有关图像、制作的宣传材料等)报送上级部门。 浚县中医医院 XX年11月12日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血糖过高时可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常伴有疲乏无力,有时尚可伴有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且易合并多种感染。长期血糖升高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及心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本病可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应积极防治。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发达国家已被列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目前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在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因糖尿病引起失明者比一般人多10~25倍,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糖尿病性坏疽和截肢者比一般人多20倍;糖尿病较非糖尿病者心血管病的死亡增加1.5~4.5倍;糖尿病导致肾功能衰竭比肾病多17 倍;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胃肠道、泌尿生殖系及心血管等症状与性功能障碍。总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已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糖尿病有哪些临床症状? 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典型的糖尿病有以下临床症状: (1)多尿。糖尿病患者因血糖过高,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又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故糖尿病人尿量增加,每日可达3000~6000mL,甚至10000mL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加,每日排尿十余次或数十次。一般血糖越高,尿量也越多,从尿中排出的糖也越多。 (2)多饮。由于多尿,使体内丢失大量水分,引起口渴,故出现多饮,糖尿病人喝水很多,饮不解渴。 (3)多食。由于尿中失去大量葡萄糖,需从体外补充,加上体内葡萄糖利用障碍,引起饥饿反应,故出现多食,多食又致高血糖,高血糖又致多尿、尿糖增加,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4)消瘦。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结果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均大量消耗,使体重减轻或出现形体消瘦。 (5)疲乏。主要为肌无力,与代谢紊乱、葡萄糖利用减少及分解代谢增加有关。 (6)其他,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血糖升高较快时可引起眼屈光改变而致视力模糊。 哪些人群需做糖尿病筛查? 应在下列重点人群中加强糖尿病筛查,以尽早发现糖尿病。 1、年龄≥40岁,特别是≥45岁伴超重或肥胖,以往有空腹或餐后血糖异常者。

糖尿病的饮食健康教育共14页

糖尿病及糖尿病人的饮食指南 ——消除饮食误区 前言 糖尿病饮食首先是健康饮食,以满足病人正常代谢需要为前提,所以并不是吃的越少越好。有的病人害怕药物副作用反应不愿服药,一味的靠少吃食物来控制血糖,这样,血糖或许能在一定程度内有所控制,但营养跟不上代谢的需要,会引起消瘦,贫血,抵抗力下降等,是不足取的。 有很多人会问:“什么东西好吃,什么东西不好吃?”事实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绝对不能吃的。哪怕是糖,只要合理计算,从主食中减去相应的饭量,照样可以吃。某些被人们认为“好吃的”食物如老南瓜,柚子等,不但不降血糖,反而升血糖,吃多了血糖可升的很高。所以糖尿病饮食不适质的问题,即并没有规定哪一类食物不能吃,而是量的问题,每日饮食的总量不能超过一定量(即生理需要量)。某些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或脂肪的食物,虽然是“不甜的”,也不能多吃。在保证总能量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的食物可相互替换。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21世纪的流行病,是继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的第三大疾病。在我国,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目前已达到三千万左右,其中,大约95%属于2型糖尿病。糖尿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绝不是不治之症,糖尿病完全是一种可治可防的疾病。因此当您得知自己或家人患有糖尿病时,没有必要过分紧张和恐慌,积极学习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各种疗法和自我护理的技巧,严格执行医生制定的综合治疗方案,就能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您照样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享有健康人的寿命。现在就利用本手册提供的知识,来帮助您来战胜糖尿病吧! 正常的身体如何将食物转化成能 量: (1)食物变成葡萄糖 食物经过胃和小肠的消化后,大 部分转变成为葡萄糖,随后,葡 萄糖在小肠内被吸收, 随血液循环达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如心脏、大脑、肝脏、肌肉组织)。 (2)葡萄糖进入细胞 身体内有一种被称为“胰腺”的 器官,能够制造和分泌胰岛素。 胰岛素经血液到达组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模板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 二、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

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三、糖尿病的常见病因 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2、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计划学习资料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计划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为了使更多人认识糖尿病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因此我们相 应作出了以下有关于健康教育的计划。 一、糖尿病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 (1)询问患者家中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发生时间还有相应的症状。 (2)查找相关资料,或向其他医师或护士寻找经验并分析好病情。 (3)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护理诊断与治疗。如人体免疫治疗、饮食定时定量、合理调整三大营养、运动治疗 还有相应的药物治疗······通过这些来加快患者病 情的好转。 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诊断 (1)计划前的研究阶段:①问题与政策的分析②形势 分析③目标人群的分析 (2)计划活动研究阶段:①制定目标②确定教育策③ 材料制作与预测④人员培训计⑤活动与日程管⑥

监测与评价 三、糖尿病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 (1)制作实施时间表:为了使实施糖尿病的全过程有比 较强的计划性,按时完成各阶段的实施工作,首先要 制定一个科学的时间进度表,来治疗相应症状的糖尿 病。 (2)实施的组织结构:①政策支持②领导机构③执行机 构④组织协调与合作。糖尿病并不是一时半会所能医 治好的,所以进行相关治疗要通过以上的组织机构才 能运行的。 (3)实施工作人员的培训:因为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 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 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 现多尿,甚至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4)实施的物品管理: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更好得到相应 的药物治疗,紧急时还可以及时处理. (5)实施的质量控制:糖尿病患者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 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所以患 者不能乱吃东西,特别是糖类食物,要特殊搭配。 四、糖尿病健康教育计划的评价 (1)评价的概念:评价是客观实际与预期目标进行的

糖尿病人的健康指导

糖尿病人的健康指导 患者查出得了糖尿病,一定不要紧张及恐惧,虽是终身疾病,但只要血糖控制的好便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一样长寿。 一、需要坚持的八个方面: 1.合理膳食:饮食控制是最基本的一项治疗措施,也是治疗的基础。多吃菜,少吃粮,一天不要超五两(一般人),粗细搭配,不易升糖。不吃油炸食品和含糖量高的水果。 2.适量运动:这是防止糖尿病的重要方法。运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强身健体,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 3.戒烟限酒:吸烟有害,它会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造成血糖和血压的升高,诱发令人生畏的心、脑血管疾病。 4.心理平衡:在任何情况下,要做到心态平和、乐观,淡薄名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世无争,少求寡欲,其乐融融。这对平稳地控制血糖和血压特别有利。 5.坚持服药:吃什么药,怎样吃,要听正规医院内分泌科医生的,不要轻信广告和偏方。

6.自我监控:患者要随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和发展变化的趋势,要定期检测自己的血糖、尿糖、血压等指标。 7.定期复查:患者要和医生很好的配合,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心、肝、肾、眼底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有无并发症等。 8.学习有恒:坚持学习糖尿病有关知识,接受防治糖尿病的教育。 二、看病的八项注意: 1.至少每月到医院复诊一次。 2.到医院复查时,应同平时一样服用降糖药。如停用药物会误导医生加大用药剂量。 3.除了查空腹血糖外,还要同时查餐后2小时血糖。 4.不能只查尿糖。有些人肾糖阈发生改变,尽管尿糖阴性,但血糖已大大超过正常值。 5.每3个月到医院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近2-3个月血糖总的控制情况。 6.每半年或一年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查体,以便及时发现、控制并发症。

精选-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 1、糖尿病基础知识宣教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是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其主要是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肥胖、精神因素导致自身免疫功能障碍造成的。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为主。诊断标准:①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意血糖≥11.1 mmol/lL;②空腹血糖≥7.0 mmol/lL;③葡萄糖耐量检查2 h血糖≥11.1 mmol/L。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在次日复诊时仍符合三条件之一者为糖尿病患者。 2、做好患者心理疏导 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又缺乏医学知识,加之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孤独、焦虑、抑郁、悲观失望、恐惧心理、甚至产生厌世心理,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不但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治疗工作,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心理,对患者表示理解、尊重和真诚,引导患者走出误区,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现实,配合治疗和护理,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学习防治知识,通过血糖和尿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同时鼓励家属共同参与,使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做好患者饮食指导 血糖控制虽与药物治疗有一定关系但饮食调控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方法,是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减少症状的重要途径。糖尿病治疗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其目标是;在给患者以足够而且均衡的营养的基础上,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尽可能地减少胰岛β细胞的负担,消除糖尿病的症状,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良好的健康和活动能力,与正常人一样享受高质量的生活。通过对饮食结构的调整达到辅助加强治疗效果,减轻糖尿病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 4、运动指导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恢复心理平衡,消除焦虑、振作精神、增强信心,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增强体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脂代谢,调节体重,防止并发症的产生,运动后应有舒畅感且适当进食,避免出现低血糖,一般Ⅱ型糖尿病早期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就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依照患者身体情况选择运动种类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踢毽子、球类运动等,最好采用有氧运动,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1 h进行。 5、用药指导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措施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措施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延缓并发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总结临床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及护理经验。结果健康教育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糖尿病;并发症;健康教育;措施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的患患者数正逐年增加,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不足1%增加到3.21%,个别地区糖尿病患病率超过5%,这就预示,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还会持续上升。俗话说:“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造成糖尿病患者残废和死亡以及经济负担的最主要原因是它的并发症,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肾脏病、眼底病和神经病;大血管病主要是心、脑和下肢血管并发症。控制糖尿病并发症不仅是降低糖尿病死亡率和残废率的关键,也是降低社会和糖尿病患者经济负担的关键。 1饮食治疗糖尿病 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我们要向患者说明饮食治疗的目的是采用科学的饮食供给患者足够的营养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是非常健康的饮食,而不是所谓的饥饿疗法,通过饮食治疗,有利于控制血糖、体重、血脂并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纠正代谢紊乱,减少或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体要做到定时、定量、定餐次,至少保证3餐/d,早、中、晚餐分配的比例=1/5∶2/5∶2/5或者1/3∶1/3∶1/3;饮食种类的选择要多样化,粗细搭配,适量选择全谷类制品,”不吃或者少吃主食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要保证蔬菜的摄入,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且多数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低,蔬菜摄入量要达到300~500 g/d;限制炒菜用的油量,一般每人25 mL/d;尽量选择炖、清蒸、烩、煮、煲等烹调方法,因为这种烹调方法做出来的东西营养成分损失少,清淡爽口,不增加脂肪且容易消化吸收,不用炸、煎、红烧等高热量的烹调方法。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要低盐、低脂,饮食要清单,多摄入膳食纤维,禁止饮酒。对于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蛋白质摄入应该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宜限制在0.8 g/Kg/d体重以下,选择热量高而蛋白质含量低的主食如土豆、红薯、山药等,选择含钾低含钙高的食物。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要切忌辛辣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 2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 运动疗法也是糖尿病治疗的两大基石之一。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还可以减轻患者的压力和紧张情绪。运动疗法的原则因人而异,量力而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应在餐后1 h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爬山、登楼、划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