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案例_教

《日月潭》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案例_教
《日月潭》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案例_教

《日月潭》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案例《日月潭》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它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交待了日月名字的由来,叙写了日月潭的形状美。本段教学应引导学生自己读书,通过理解词句、感悟语言,感受日月潭的秀美多姿,培养阅读能力。

一、读段知意,整体感悟。

让学生自由读通坊顺这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

什么?哪一句最重要?为什么?在读、议过程中,学生懂得了这一段主要写日月潭的开头和名称的来历,它是按“水-岛-形”的顺序叙述的。同时,师生共同归纳,形成以下板书:

名字的由来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让学生整体感悟,弄懂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清顺序,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为深入学习作铺垫。

二、变文为图,图文印证。

第二句话是全段的关键所在,先让学生划出这句话,反复诵读后,完成填空练习:“这个岛把湖水,_______________ 像_____ 的太阳,叫 __ 潭;___像___的月亮,叫___ 潭。”然后根据语句的内容画出简笔画。

出示一、二个学生的简笔画,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画。再由其他学生发表意见:这幅图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该怎样修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中语句作为评判简笔画好坏的依据,重点应在方位(北、南)和形状(圆圆、弯弯)两个方面,以此促进学生对词句的深入理解。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在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增强学习乐趣,实现自主学习。

三、品味语言,训练语感。

本段的语言训练点较多,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法加以落实。

1、比。投影出示:

a、

b、

让学生读一读,想想看,这两组中的三句话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2、议。讨论:课文为什么把日月潭比作太阳,把月潭说成是月亮?先独自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体会比喻的精妙,和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赞美之情,感受日月潭的形态美。

3、说。a句式练说。要求学生用因为-所以-”这一因果句式,说说这个湖为什么会有南北之分?b、想象描述,结合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句描述一下,日月潭的美丽。

如:日月潭多么美丽啊。你看,弯弯的月亮似的月潭,伴着那圆圆的太阳般的日潭,苍翠的树木衬着碧绿的湖水,使日月潭成为迷人的绿色世界。

4、读。a、感知读。学段伊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读通读顺,初步

理解段的内容,勾画好词佳句,做到读司结合。b、理解读。在引导学生深入领

会词句意思,体会比喻的作用,弄清表达顺序时,可采用引导读、齐读、个别读等。如用因果句式进行引读,弄懂日月潭名称来历等。c、欣赏读。即在学生

理解内容,领略了日月潭秀丽的风光后,进行配乐朗读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在悠扬的乐曲声中,仿佛置身于日月潭的美景之中,再一次得到美的熏陶,并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和鉴赏力,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四、指导背诵,内化语言。

经过理解词句,表情朗读,学生对段的内容已了然于心,此时,就要趖热打铁,引导学生当堂把它背诵下来,具体步骤为:先看黑板上的板书,按“水-岛-形”的顺序复述课文,再边看课文插图,边尝试着一勺一勺地背下来,最后完全脱离板书和课文,独立背诵,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内化,又完成了课后题的背诵作业。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全10.日月潭(课堂实录)

日月潭 (一) 师:小朋友们喜欢旅游吗? 生齐答:喜欢。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地方去旅游。地名嘛,写在黑板上,想去的小朋友大声地把它读出来。 生齐读课题:日月潭 师:请大家仔细想想这三个字的意思,猜猜看,这个地方为什么叫日月潭? 生:因为这个湖一半像太阳,一半像月亮,所以叫日月潭。 生:因为湖中央有个小岛叫光华岛,它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的一半像圆圆的太阳,就叫日潭;南边的一半像弯弯的月亮,就叫月潭。日潭和月潭合起来就叫日月潭。 师:你知道得真详细,谁告诉你的? 生:书本上看到的。 师:还有哪些小朋友也知道得和他一样详细,请举一下手。 一半以上的学生举手。 师:老师要表扬你们,因为你们都学会了用心预习课文。恭喜你们又学会了一项学习的本领。下面让我们一起找出课文中的这句话,请刚才没举手的小朋友用心地读一读,举手的小朋友认真地读一读。 (出示: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生齐读这段话。 师:你们想一想,想要很快记住这两句话,先要记住哪几个词语才不会出错? 生:太阳,月亮。 生:我觉得应该记住“北边、太阳,南边、月亮”。 生:我认为还要记住“光华岛”。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这些词语。) 师:好,现在让我们用心记住这些词语。 生轻声念词语。 师:闭上眼睛,回忆一下刚才那两句话,别忘了用上刚才记住的这些词语。 师:不要睁开眼睛,记住了的同学站起来背一背。(大部分同学都站起来背这两句话)。 (点评: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来猜一猜“日月潭”名字的来历,同时又以学生在课外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印证,体现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的执教理念。) (二) 师:想去日月潭旅游,你现在最想知道些什么? 生: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师:哦,这个问题简单,相信有很多小朋友能帮你解决,谁来告诉她? 生:在台湾省。

二年级语文下《日月潭》优秀教案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日月潭》优秀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 《日月潭》优秀教案1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同学美文美读,丰富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二年级同学很少有人去过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教师要安排同学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宝岛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同学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有热爱宝岛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同学热爱宝岛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或图片、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和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时布置】 2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展示交流: 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

地方? (假如同学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同学,这里就是我国宝岛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板书课题) 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同学对日月潭的向往;交流与展示,培养了同学搜集信息的能力。 2、谈话质疑: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 (同学畅所欲言)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板书课题) 师生在地图上找到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 (根据同学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优秀教案设计+课后练习

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 3.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背诵课文第二至四 自然段。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 第一课时 1. 认识“潭、湖”等15个生字,会写“名、胜”等 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 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 目标 纱”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 1.识字、写字。 重点 难点 积累词语,说话训练。 教学 目标

教具 二、识字解词。 1. 学生自读课文,按照以前的方法预习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 W m m In g Sh Eg j i y 6gl i Zh 峦 Xi d n P I 湾 名 胜 迹 央丽 展 现披 各自拼读,找出翘舌 音“胜 展”,前鼻音“展、现”, 后鼻音“名、胜、央”。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 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 日月潭 环绕 周围 茂盛 童话 中央 I 小岛 隐约 轻纱 仙境 游客吸引 开展读词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生字词。 (3)识记生字: ①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湖、胜”:“氵+胡”是“湖”, “月+生”是“胜”。 ② 用“换一换”方法学习“绕一浇一烧” “纱一沙一 吵”,“境一镜”。 ③ 组词法识记:“湖、童、客”可以通过组词识记, 如“西湖、湖水、湖面、儿童、客 人、客厅”。 (4)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 否正确。 ② 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导入 1.同学们去过的地方不少。我听说祖国宝岛台湾有一 处景点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就是日月潭。 (板书课题:10日月潭)齐读课题。 2.同学们的声音真洪亮,看把谁引来了(出示生字词) 多种形 式读。 【设计意图:多元认 字,多种方法认读生 字、识记生字,把生字 的教学放在低年级语 文教学的首位。】 新课 教学 ()分 钟

自然拼读:短元音a的教学案例

Phonics:短元音a的教学案例 一、学前分析 短元音a这一课是自然拼读的第一课,从课程安排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内容上讲,a作为元音之一,在自然拼读教学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性。那么,在学这一课的小朋友,基本上已经掌握了26个字母的字母名、字母音以及大小写的正确书写。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准备这一课。 二、教学内容 ★sound:short vowel a ★words:bat/nap/sad…… ★rhyme: Pat the fat cat sat on the mat.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字母a的准确发音; ★学会辨别以a为首音的单词,比如:ant/ax/ankle/apple; ★学会对以a为中间音的CVC单词,进行拼读,解码和重新编码; ★掌握与a相关的rhyme; 四、教学重点 ★字母a的发音; ★与字母a相关的单词的拼读及拼写; 五、教学难点 ★能够对以字母a为中间音的CVC单词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 ★能够拼写与字母a相关的单词; 六、教学准备 letter cards、marker、ball、teaching books、dice

七、教学流程 1.Warm up (1) Greeting ①Good morning, everybody. ②Nice to meet you! ③How are you today? (2) warm up sing the alphabet song 2.Review (1) 26 letters: letter name and letter sound. (2) word family: ad, at, ag, ap, ack, am…… Students can see the word family cards and read it quickly. 3.Words (1) lead in ①first step 老师展示五个元音字母 ★find letter A and listen to the sound. ★listen and practice, a, a ,a, /?/, /?/, /?/ ②second step ★circle letter A and say a, a, a, /?/, /?/, /?/ ★listen to the word and repeat. a, /?/, ant. a, /?/, apple. ★practice: a, a, a, /?/, /?/, /?/, a, /?/ ant. a, a, a, /?/, /?/, /?/, a, /?/ apple. (2) word practice

日月潭教学案例

日月潭教学案例 《日月潭》教学改进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次改进课我选择了《日月潭》这篇课文,我的改进目标是在教学中有效使用多媒体。我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宝岛——台湾。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小节,理解课文意思。分层目标是: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小节,理解课文意思。热爱祖国的宝岛台湾。B:能跟读课文,热爱祖国的宝岛。 二、教学设计 本文篇幅短小,但写清了日月潭的位置、形状、名称的由来,描绘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文字优美,如诗如画,读来易使人入情入境。教学时我努力做到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借助多媒体,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让学生理解词句,如临其境,感受到日月潭的旖旎风光。 1.使用电教手段,运用图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教学中采用简笔画,向学生清楚地展示日月潭基本轮廓;小岛把潭分成两半。潭的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另一边像弯弯的月亮。“两潭湖水相连,像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是一个难句。学生光凭语言,对它较难形成鲜明的表象。为此,配合使用了图像,以帮助学生提高感知效果,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图像的运用,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 2.多次设计了读句和读段的训练。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调动情绪,产生“视象”,体会画中之情、画外之意,可以培养语感,发展

朗读能力。朗读的形式是根据训练的需要设计的,有自由读、范读、齐读,还有配乐读等。它对积累语言材料,发展学生的语言水平,也会有好处。 3.加强了词句的训练。根据我班学生认知的特点,强调了在语言环境中学词识字;联系课文的内容,联系具体的形象,联系相近的词语,尽力做到深入浅出地理解词的意思,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以避免词语教学中单纯的以词解饲,死记硬背的现象。 三、教学实践 片断一:复习字词:岛。 师:请大家看看日月潭的景色美不美,潭中有一个小岛,你们找到了吗, 生:看到了,看到了,(上前找到小岛) 师:用圆圈勾出小岛的位置,请你们仔细观察,小岛和水面比较,谁高谁低,它像什么,生:小岛高,生:像做小山……师:对啊,所以大家在写岛的时候要注意里面是个“山”,而不是“一”。 (首先出示日月潭的图片,让学生整体感受日月潭,再引导学生找到小岛,让学生有了整体感受后,在进行比较加深学生的记忆。) 片断二:师出示句子让学生进行比较: 小岛把潭分成两半,一边叫日潭。一边叫月潭。 小岛把潭分成两半,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句:“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使学生知道使用比喻句 使句子更具体。) 四、教学反思

《日月潭》教学设计-优质课统编

《XX》教学设计精品 一、教学目标: 1、学会9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3、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了解日月潭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有感情朗读 课文。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三、教具准备: 课件,关于XX 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激发情感,导入课题课前让学生欣赏一组祖国迷人秀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河川秀美,景色逸人,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为生长在这样美丽而伟大的国家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奠定整节课的情感基调。 让学生以游客的身份进入情境,学习课文,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新字词。 1、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检查预习成果。 A、出示一类字:岛、展、建、纱、胜、约、省、盛 开火车读,再读给同桌听听。用“展、盛”两个字指名扩词。 B.出示:海南岛、岛国、发展、展示、建设、建功立业、纱布、轻纱、胜利、名胜古迹、省会、台湾省、盛大、盛开、约会、节约 (三)、自由读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 1)指名读并思考:xx 在什么地方? ( 2)画出不理解的词,同桌讨论 2、学习第二自然段 ( 1)自由读,画出日月潭名字由来的句子。 ( 2)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3)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了日月潭什么时间什么天气下的景色。板书:清晨中午晴天雨天 (2)你喜欢什么时候的xx,指名读。 ( 3)同桌分读。清晨、中午日月潭的景色,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作者没有写出什么时间的日月潭呢?(小组讨论并想象一下) ( 4)指名读晴、雨天的xx ( 5)男女生分读 ( 6)晴天时,日月潭的景色是怎样的?板书:清晰 雨天呢?板书:朦胧 五、齐读最后一段(指导朗读) 六、拓展 (1)、同学们,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它不仅是台湾人民的骄傲,更是全国人民的骄傲。此时此刻如果你站在日月潭边,你想说什么?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浅谈如何在小学低段英语教学中渗透自然拼读法

点滴渗透,有效拼读 —浅谈如何在小学低段英语教学中渗透自然拼读法 【内容摘要】自然拼读法作为一种教学法,它能让学生了解建立在字母与语音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学习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学生记忆单词的难度将大大降低。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以PEP小学低段教材为例,谈谈如何立足教材渗透自然拼读法。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渗透 英语词汇学习既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也是重点。对小学生来说,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小学英语新课标对此明确要求: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但根据笔者观察,英语词汇学习常给学生造成很大困难,成为他们学习进步的“拦路虎”。我们会发现不少学生用中文标音背单词,或者机械地、简单地一个一个字母的死背单词。但这些学习方法,较为机械,产生的记忆也缺乏持久性,容易产生遗忘,单词拼写不清,词义混淆等问题。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们更好更快地掌握单词已成为当下许多教师关注的焦点。自然拼读法(phonics method),目前国际主流的教学方法。它适用于拼读绝大多数的英语词汇。学生如果掌握了这一方法,感知字母与语音之间的对应关系,了解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就能轻而易举地记住单词,甚至脱离教师的指导也能读出许多符合发音规律的词,真正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PEP小学低段英语新教材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自然拼读法。 一、自然拼读法的概念 自然拼读法,又称“Phonics”,是根据语言发音的自然规则归纳而成的一种发音学习方法。学生可以通过直接学习26个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建立字母及字母组合与发音的感知。它的核心在于把英文的字母与发音联系起来,建立字母(letter)与语音(sound)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在不依靠国际音标的情况下,看着字母就能直接读出该单词。学生不仅解决了拼读难的问题,甚至可以拥有听音辩词,见词读音的能力。如我们在看到单词hand时,可以根据字母h,a,n,d的发音/h/?/n/d/直接读出这个单词的发音是/h?nd/。同样,当我们听到/h?nd/这个音时,就能自然而然地根据发音/h/推断第一个字母是h,根据发音/?/推断第二字母是a,根据发音/n/推断第三个字母是n,根据发音/d/推断第四个字母是d。因此,只要学生能掌握这种拼读方法,就可以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把枯燥无味的拼背单词变成一件简单的事。 二、如何在教学中巧渗自然拼读法 (一)在字母教学中渗透 英语单词是以字母组成的,字母或字母组合音构成了一个单词的读音。简而言之,英语其实就是一种拼音文学。因此,自然拼读法的渗入应从字母教学开始。PEP小学英语教材在2012修订版中就增加了语音的教学要求。如在三上Letters and sounds板块中就渗透字母

《日月潭》教学设计及反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 9 《日月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日月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9课。本课描绘了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了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天的不同风光。本文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教学中应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进行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次授课的主体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着无限好奇。鉴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知识积累,我在教学中采用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文;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茂盛”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能自主识记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用简笔画展示日月潭的形状,让学生对日月潭有初步认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潭”意。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出。 2、(课件出示生词) (1)指名小老师带读,纠正字音。 (2)男女赛读 (3)去掉拼音读词语(小组读) (4)开火车读 3、小组读句子,通过图片加深对“清晰”、“朦胧”这一对反义词的理解。 4、巩固识字:词语游戏。 5、指导写字,先让学生观察字形,教师进行范写,学生写字,展示并评价。 三、细读课文,初步感悟 1、日月潭如同一个神话中的仙境,那一定是非常美丽,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字中感受一下美丽的日月潭,看见好词好句可以用笔画出来。 2、课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指名读,出示图片,理解“群山环绕”。 3、课件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 (1)出示图片 (2)齐读、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着重指导比喻句的朗读。 4、课件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比较句子间的不同。 5、照样子说句子,训练学生说话能力。 四、总结 日月潭的参观到此结束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日月潭的位置和形状,下节课我们再来欣赏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天的不同风光吧! 五、板书 9 日月潭 简笔画

《日月潭》优秀教案9

三年级语文下册素材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知识教 学人教(部编版) 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知识教学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 梅子熟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都是苍翠的树木,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之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叫声,比来时更增添了几分幽静。 赏析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勺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路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诗词解析 重点字词解析 ①三衢(qú)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lí):黄莺。 诗词段落解析 释意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 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 “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诗词里的故事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部编版 10日月潭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4)

部编版二年级《日月潭》教学设计【教材简说】 《日月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9课。本课描绘了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了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天的不同风光。本文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教学中应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进行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次授课的主体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着无限好奇。鉴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知识积累,我在教学中采用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文;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茂盛”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能自主识记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用简笔画展示日月潭的形状,让学生对日月潭有初步认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潭”意。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出。 2、(课件出示生词)(1)指名小老师带读,纠正字音。(2)男女赛读(3)去掉拼音读词语(小组读)(4)开火车读 3、小组读句子,通过图片加深对“清晰”、“朦胧”这一对反义词的理解。 4、巩固识字:词语游戏。 5、指导写字,先让学生观察字形,教师进行范写,学生写字,展示并评价。 三、细读课文,初步感悟 1、日月潭如同一个神话中的仙境,那一定是非常美丽,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字中感受一下美丽的日月潭,看见好词好句可以用笔画出来。 2、课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指名读,出示图片,理解“群山环绕”。 3、课件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1)出示图片(2)齐读、指名

自然拼读法的实践研究

自然拼读法的实践研究 Phonics(英语拼读法)是指帮助人们了解字母以及字母组合与它们的读音之间的关系或规律----音形对应关系的一种教学法。该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字母与其发音之间的关系直接正确的读出英语单词,而不需要借助另一套符号。Phonics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音图快速掌握“音形对应关系”系统知识,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英语语音标准,英语单词解码、朗读与拼写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 上个学期我校开展了Phonics 的教学活动,Phonics 是解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有效地背单词的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结合了现有的英语教材,在单词的学习上采用了Phonics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一.Phonics的教学流程 1.从简入手,渗透辅音发音 以我所代的三年级一班为例,在学生学会26个字母的名称音之后,展开Phonics的教学是极为有利的,结合三年级的教材,很多字母的名称音和读音都在课文教学中有了渗透,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掌握了绝大部分辅音因素发音规则,比如Bb-----bird Dd—dog…. 2.系统讲解元音 当学生对辅音因素有了了解之后,开始讲解元音和一些特殊的辅音比如Yy,这个时候就要采用专门的课时进行系统的训练。在教元音因素时,要先常见的单词入手,比如字母Aa 的发音以/a/居多,课件的设置就以这个发音为基础,大量的联系,另外发音规律举例要恰当,比如,本堂课要教o的闭音节发音/o/,如果举出so的例子就不合适,会让学生思维混乱,这些情况在备课时要注意避免。 3.建立语音模块意识 我们知道,Phonics的教学目的是“见词能读,听音能写”,最终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上的困难,所以平时的教学光是渗透发音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单独的音素是没有意义的,要将辅音因素与元音因素结合,形成模块,帮助学生将单词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模块,从而正确地拼读单词。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学生已经会的单词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模块分解练习了,并不是为了分解单词而分解单词,只是让学生再遇到新词的时候,能够一眼将单词分解开,从而准确读出发音。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日月潭》教学案例

小学二年级语文《日月潭》优秀教学案例 【教材简析】 《日月潭》描绘了台湾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接着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中午、雨天的不同风光。本文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的强烈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PPT课件。 【媒体资源运用】 课件序号课件名称课件作用 1 课件1--10 由课件导入:1、让学生从祖国地图上知道台湾岛的位置。2、欣赏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2、课件11 课件展示:复习生字 3、课件12 课件展示复习生词 4、课件13 课件13展示课文插图配音朗读课文 5、课件14 通过课件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知道日月潭的位置。 6、课件15 通过课件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日月潭”这个名字的由来。 7、课件16 课件16展示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以便指导朗读。 8、课件17 通过课件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日月潭“早晨”、“中午”“下雨”时的美景。9、课件18 课件展示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此时你想跟台湾小朋友说点什么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游览了祖国的宝岛台湾,欣赏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出示课件1—10,再次欣赏日月潭的美景。还在那里认识了一些生字、生词朋友。你们还记得吗?【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为学习课文、了解日月潭美景做铺垫。 二、复习生字与生词 1、出示课件11:复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2)指名读。 2、出示课件12:复习生词。 (1)学生自由读。(2)指名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既巩固了生字又积累了描写风景的四字词语。为下步学文打下基础。 三、初读感知课文 1、出示课件13: 配音朗读课文。请大家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二年级语文《日月潭》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日月潭》公开课教案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我国台湾省日月潭的美丽的风景,介绍了日月潭的具体位置,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日月潭、热爱祖国宝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全文共四节,按“总起——具体描述——总结”的顺序写成。 第一节交代日月潭是台湾省的一个大湖。第二、三节具体描写了日月潭美丽的景色,是课文的重点。第二节一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连用了两个比喻,告诉大家日月潭的湖名和它的形状有关:小岛把湖分成两半,一边像圆圆的太阳,一边像弯弯的月亮;第二句也有两个比喻,它把整个湖比作大玉盘,把小岛比作明珠,以表现日月潭景色之美。第三节在日月潭的湖光山色之美上着力,进一步写出日月潭的美景。 第四节的两个短句,是对课文意思的总结,也是作者喜爱日月潭、热爱祖国台湾宝岛的真挚感情的抒发。 课文的语句准确、优美。教学前教师可细细玩味咀嚼。教学中,要结合图像,着力通过表情朗读的训练,来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和领会语言文字。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宝岛——台湾。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3.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法特点】 1.使用电教手段,运用图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教学中采用简笔画,向学生清楚地展示日月潭基本轮廓;小岛把潭分成两半。潭的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另一边像弯弯的月亮。“两潭湖水相连,像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是一个难句。学生光凭语言,对它较难形成鲜明的表象。为此,配合使用了图像,以帮助学生提高感知效果,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图像的运用,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 2.多次设计了读句和读段的训练。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调动情绪,产生“视象”,体会画中之情、画外之意,可以培养语感,发展朗读能力。朗读的形式是根据训练的需要设计的,有自由读、范读、每日名读、齐读,还有配乐读等。它对积累语言材料,发展学生的语言水平,也会有好处。 3.加强了词句的训练。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强调了在语言环境中学词识字;联系课文的内容,联系具体的形象,联系相近的词语,尽力做到深入浅出地理解词的意思,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以避免低年级词语教学中单纯的以词解饲,死记硬背的现象。

部编版 10日月潭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4)

部编版二年级《日月潭》优质课教学 设计 【教材简说】 《日月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9课。本课描绘了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了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天的不同风光。本文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教学中应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进行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次授课的主体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着无限好奇。鉴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知识积累,我在教学中采用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文;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茂盛”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能自主识记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用简笔画展示日月潭的形状,让学生对日月潭有初步认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潭”意。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出。 2、(课件出示生词)(1)指名小老师带读,纠正字音。(2)男女赛读(3)去掉拼音读词语(小组读)(4)开火车读 3、小组读句子,通过图片加深对“清晰”、“朦胧”这一对反义词的理解。 4、巩固识字:词语游戏。 5、指导写字,先让学生观察字形,教师进行范写,学生写字,展示并评价。 三、细读课文,初步感悟 1、日月潭如同一个神话中的仙境,那一定是非常美丽,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字中感受一下美丽的日月潭,看见好词好句可以用笔画出来。 2、课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指名读,出示图片,理解“群山环绕”。 3、课件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1)出示图片(2)齐读、指名

自然拼读 教学案例

1. Greeting Hello, everyone, my name is Amy, so when I say hello everyone, you sho uld say hello Amy Now ,listen to me ,when I say :“are you ready? “You should say “yes”; when I say “attention “, you should say “one, two” 2. warm up T: now let’s sing ABC song, together …. A B C D …………………. Now let`s sing faster….. That’s good, I will sing another way of A B C song, listen to me… 3. Lead in 四线三格 T: this is the sky, can fly in the sky ,and this is the land, we can run on the land, this is the sea, we can swim in the sea ,so ,let see capital A ,and small a, can capital A fly? Yes; can capital a run? Yes; can capital a swim? NO; can small a fly? No; can small a run? Yes; can small a swim? No; th at’s great, we can see capital A can fly and run but can’t swim, as for small a? Can’t fly and swim, it can only run. 4. presentation Look what is this? Cat/fat/hat, so everybody read after me, cat, cat cat, f

《日月潭》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案例_教

《日月潭》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案例《日月潭》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它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交待了日月名字的由来,叙写了日月潭的形状美。本段教学应引导学生自己读书,通过理解词句、感悟语言,感受日月潭的秀美多姿,培养阅读能力。 一、读段知意,整体感悟。 让学生自由读通坊顺这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 什么?哪一句最重要?为什么?在读、议过程中,学生懂得了这一段主要写日月潭的开头和名称的来历,它是按“水-岛-形”的顺序叙述的。同时,师生共同归纳,形成以下板书: 名字的由来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让学生整体感悟,弄懂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清顺序,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为深入学习作铺垫。 二、变文为图,图文印证。 第二句话是全段的关键所在,先让学生划出这句话,反复诵读后,完成填空练习:“这个岛把湖水,_______________ 像_____ 的太阳,叫 __ 潭;___像___的月亮,叫___ 潭。”然后根据语句的内容画出简笔画。 出示一、二个学生的简笔画,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画。再由其他学生发表意见:这幅图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该怎样修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中语句作为评判简笔画好坏的依据,重点应在方位(北、南)和形状(圆圆、弯弯)两个方面,以此促进学生对词句的深入理解。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在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增强学习乐趣,实现自主学习。 三、品味语言,训练语感。 本段的语言训练点较多,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法加以落实。 1、比。投影出示: a、

b、 让学生读一读,想想看,这两组中的三句话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2、议。讨论:课文为什么把日月潭比作太阳,把月潭说成是月亮?先独自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体会比喻的精妙,和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赞美之情,感受日月潭的形态美。 3、说。a句式练说。要求学生用因为-所以-”这一因果句式,说说这个湖为什么会有南北之分?b、想象描述,结合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句描述一下,日月潭的美丽。 如:日月潭多么美丽啊。你看,弯弯的月亮似的月潭,伴着那圆圆的太阳般的日潭,苍翠的树木衬着碧绿的湖水,使日月潭成为迷人的绿色世界。 4、读。a、感知读。学段伊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读通读顺,初步 理解段的内容,勾画好词佳句,做到读司结合。b、理解读。在引导学生深入领 会词句意思,体会比喻的作用,弄清表达顺序时,可采用引导读、齐读、个别读等。如用因果句式进行引读,弄懂日月潭名称来历等。c、欣赏读。即在学生 理解内容,领略了日月潭秀丽的风光后,进行配乐朗读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在悠扬的乐曲声中,仿佛置身于日月潭的美景之中,再一次得到美的熏陶,并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和鉴赏力,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四、指导背诵,内化语言。 经过理解词句,表情朗读,学生对段的内容已了然于心,此时,就要趖热打铁,引导学生当堂把它背诵下来,具体步骤为:先看黑板上的板书,按“水-岛-形”的顺序复述课文,再边看课文插图,边尝试着一勺一勺地背下来,最后完全脱离板书和课文,独立背诵,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内化,又完成了课后题的背诵作业。

日月潭公开课教案

《日月潭》(第二课时) 邓芳芳 一、复习生字词(课件) 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词,开火认读。 附近、清晰、朦胧、仙境、小岛、展现、建筑、 台湾省、名胜古迹、群山环绕、树木茂盛、隐隐约约 二、入境悟情 (一)了解日月潭的位置 1、出示地图(台湾)(课件)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台湾的位置,今天我们要再次走进台湾的日月潭去细细地浏览一番。老师想请大家当小导游呢! 师:现在你们是小导游了,有信心回答游客们一些问题吗? 2、问题(课件):(1)、日月潭在哪里? (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3、指问。 生回答日月潭的位置(课件):感受日月潭四周树木茂盛。 (课件):观赏图片(文武庙、玄奘寺、孔雀园等) 4、读这个自然段: 师:小导游们,让我们一起告诉游客们台湾日月潭的位置吧。 生齐读 师:你们的朗读让我们这些游客们迫不及待地想到台日月潭去看一看。 (二)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师导:走到日月潭边,小导游们,我们特别想知道日月潭名字的来历。谁能告诉我? 2、生答。 3、体会日潭、月潭的特点。 师:哦,我知道了,原来(播放课件) 师介绍:这就是光华岛,一座小小的山,却长满树,绿绿的,就像是水中的一颗绿珠,把湖水分成两半。 师:为什么叫日月潭?你们知道了吗?请你用“因为……所以……”先说给同桌听。 学生自由说话。 师: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4、读句子,突出日潭、月潭的特点。 5、师小结: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真是“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 (三)细读品味日月潭不同时间内的特点。 1、师过渡:日月潭不光神奇,她还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要换上不同的衣服。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把日月潭的美表达出来? 2、清晨 (1)、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清晨的日月潭。(课件)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一、引言 与课程改革前的小学英语教材相比,课改后的教材其内容含量和单词量都增加了很多。记忆单词成为学生和教师最头疼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靠死记硬背记单词,其效果可想而知。长此下去,不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会下降,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也将受到不小的打击。笔者认为,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利用自然拼读法(Phonics)进行语音和单词教学,是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的好办法。 二、自然拼读法概述 自然拼读法的基本原理是要求学生掌握代表英语44个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组合(即这些字母和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而不是它们的名称音,如在自然拼读法中,辅音字母b代表/b/,而不是读/bi:/;元音字母组合ai、ay等代表/eI/),以及一些英语拼写和读音关系的基本规律,让学生看到一个英语单词,就能读出来;或者,想到一个单词,就能按照规律拼写出来,即做到见其形,知其音;听其音,知其形。 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和新加坡、中国香港等英语为官方语的国家和地区,自然拼读法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必修内容。学生学会了此法,掌握了发音与拼写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可以自己进行阅读,学习和记忆单词就会事半功倍。正如自然拼读法教学专家Blevins(1996)认为的那样,自然拼读法包含了字母音和形之间的关系,是向学生讲授英语中最普遍的音形关系,使之能够解读或拼读单词。这种解读单词的能力是阅读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自然拼读法的优越性 (一)有效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 小学低年级(一般从二年级起)的学生已掌握汉语拼音,用拼音朗读和阅读的能力基本形成。由于汉语拼音中有许多音与英语的发音相似,如英语中的辅音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发音都很相似,汉语拼音的ao 与英语中的元音的发音基本相同,等等,及早采用自然拼读法进行语音教学,就可以利用汉语拼音对音素教学产生的正迁移作用,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 (二)避免学习国际音标带来的干扰 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法采用的都是音素(phonemic)教学,但前者学习48个音素,是以另外一套书面符号来代表音素。这对小学生而言,无疑加重了负担。自然拼读法则学习国际音标48个

日月潭

《日月潭》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9、日月潭 课文理解: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交流。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板书课题)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日月潭的向往;交流与展示,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谈话质疑。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学会质疑是提高读书质量的有效手段。虽然这些“疑问”开始时是杂乱无序的,但是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并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和整理,将最有价值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提高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二、感知 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阅读的过程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通过学生反复读文感知,既巩固了识字,又提高了朗读水平,培养了语感。】 三、识字 四、读议 1、默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