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症状、类型、原因及治疗

腹泻的症状、类型、原因及治疗
腹泻的症状、类型、原因及治疗

腹泻的症状、类型、原因及治疗

不同腹泻的类型

腹泻包括短期的急性腹泻和长期的慢性腹泻。几乎每个人在他们的生命中的某段时间都会经历严重的突然发生的急性腹泻。它通常持续时间很短而且可能整个过程不需要药物治疗,大多数急性腹泻是由感染引起,也可能多种药物的副作用。

另一方面,慢性腹泻,通常持续四周或更长时间,往往问题比较严重,需要就医。肠易激综合症(IBS) 是慢性腹泻最通常的原因。

根据驱引起腹泻的原因,腹泻可分类成不同的类型。例如,大便在消化道的迅速通过所引起的腹泻常伴随运动性紊乱,如IBS。食物过快的或大量的通过肠道而使之不能完全吸收也是腹泻的常见原因。腹泻的类型主要包括:

?渗透性腹泻。当肠道中的糖(如乳糖,果糖)、糖醇(如山梨(糖)醇)和一些矿物质(如镁、硫、磷等)无法被身体吸收,这些不吸收的物质因为含有较高的渗透压,容易吸收更多的水分进入肠道,引起水样腹泻。乳糖不吸收引起的腹泻就是渗透性腹泻一个例子,山梨(糖)醇也是这个类型腹泻的的通常原因。一般地,当食物种不再含有上述成分时,患者的渗透性腹泻症状消失。

?分泌性腹泻。当肠道分泌更多的放水和盐分予进入肠道时,大便变松软多水,引起腹泻。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最常见的是罹患了释放毒素的感染,毒素干扰肠道,促使他们分泌水和盐。良性肿瘤也能刺激分泌从而导致分泌性腹泻。分泌性腹泻也可能由于肠道对胆汁酸和脂肪酸的吸收过少引起。这可能在某医疗情况的人群中发生,例如,腹腔疾病和肠道炎症疾病(IBD)。

消化食物过快地通过消化道排泄产生的腹泻极可能是分泌性腹泻。因为肠没有充足的时间吸收液体,即使患者禁食,分泌性腹泻仍可持续。

?渗出性腹泻。当内层结肠发炎或激惹时,引起血、黏液或其他的液体的释放,这个类型的腹泻能由于很多条件引起(例如IBD、肺结核、一些癌症)。

注意不同类型的腹泻可能在同一时间发生,这一点很重要,例如,由于腹泻去看医师的病人很少单独患有渗透或分泌性腹泻,一些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往往同时发生。

积粪性腹泻看似有腹泻一样的症状而实际上是粪便嵌顿性便秘的并发症。积粪性腹泻的病人,液体大便在直肠内部压紧大便的附近流动,造成腹泻的一种错误印象,积粪性腹泻在孩子,老年人或运动或心智的能力有障碍的成人中最普遍存在。

松散的水样便能将腹泻与下述两种相关的情况区分开来。一是排便过多(也叫做假性腹泻) 包括小块的,坚硬的大便次数增多,同时还存在失控性肠蠕动的便失禁。另一个是人为造成的腹泻,它不同于病理性腹泻,因为是病人服泻药所致结果。这种情况出现在厌食症或者食欲过盛的病人,这么做是为了控制体重,或者病理假装综合症(Munchausen syndrome)的病人,这么做可以引起别人注意。

腹泻可能的原因

腹泻可能是各种疾病和治疗手段引起的一个症状,或某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还可能是特定的饮食造成结果,可能的原因包括:

?病毒感染:病毒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因素,病毒损害小肠膜,干扰正常的液体和营养的吸收,引起腹泻,轮状病毒是造成小儿腹泻的罪魁祸首,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的中心(联邦疾病控制中心)统计,每年约有55,000个孩子因此入院。病毒性腹泻非常容易传染,比如诺沃克病毒(Norovirus,是一组会引起急性肠胃炎,又称为肠胃感冒(Stomach Flu)或冬季呕吐症的病毒)病毒感染会引发肠胃炎和胃肠性感冒,而腹泻是其主要的症状之一。

?细菌/寄生虫: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和寄生虫(如贾第虫)普遍经由污染的食物和水被人体摄入。它们释放出毒素引起肠道分泌水和盐分,增加粪便中的液体量。

肠道功能紊乱:如果结肠感染或生病,它可能是不能吸收来自食物成分中的液体,造成腹泻,比如肠炎(IBD) ,小儿乳靡泻和痢疾。

?胃肠动力紊乱:粪便经过消化道的运动出问题也会导致腹泻。当粪便运动过快时,水分不能充分被吸收,形成稀薄不成形的粪便。相反地,如果粪便运动过慢,细菌过度繁殖,则形成松散的油腻的粪便。这种运动过快或过慢的原因可能是,甲亢、肠应激综合症(IBS),硬皮病和服用含镁的抗酸剂。压力过大也会使肠蠕动过快从而导致腹泻。

?外科手术:各种改造消化道的外科手术都可能导致腹泻。胃部手术常常引起倾倒综合症(胃切除后,剩下的胃与小肠联结,初步消化的食物会很快进入小肠内,由于电解质以及体液浓度的不平衡,患者有可能出现恶心、心悸、腹泻和头晕等症状),这种情况会腹泻。肠切除术使肠道表面积减小,限制了水分吸收,导致腹泻。克隆氏病(节断性回肠炎)或者肠道手术导致细菌的过度生长,最终发生感染和腹泻。胆囊切除术也会加快粪便的通过造成腹泻,但通常这种症状是一过性的。

?药物治疗:很多处方药和OTC药都能引起腹泻。抗生素是这方面的罪魁祸首,因为它扰乱了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腹泻是抗抑郁药、降血压药和抗肿瘤药常见的副作用。减肥用的药物和合成性食物也常常导致腹泻。习惯性使用泻药也会造成腹泻。大部分情况下,停用抗生素或其他致泻物质腹泻自然就解决了。

?人造甜味剂:糖的替代品,例如山梨(糖)醇和甘露醇,有时不被进入血流之内,存在肠中,导致松散的水样便。

?咖啡因,酒精:咖啡因和酒精刺激大便的通道,太快地能引起它移动过肠,打乱常态液体吸收而且造成水的大便。

?乳糖不耐受:缺乏乳糖酶的人不能消化奶制品,在肠中不消化的乳糖引起渗透性腹泻(因为糖分吸收水分引起的腹泻)。

?毒素的摄入:环境的毒素不注意的摄取(例如杀虫剂,砷)能导致腹泻,吃的有毒蕈也可能引起腹泻。

腹泻病因的诊断

在诊断因素方面医师时常仰赖病人的症状报告决定治疗腹泻的方案,一个病史将会包括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饮食习惯和现在的药物治疗,体检将有助于医师找寻可能引起腹泻的原因。

大多数腹泻患者不需要全面检查,当腹泻自愈时,通常不需进行各种检查以确定腹泻的结果。如果需要进行检查,可包括:

?大便检查:化验大便以确定腹泻是否由细菌、寄生虫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

?血测试:抽血找病因。

?空腹检查:询问病人是否存在变态反应或者食物不耐受的情况,这可能与腹泻相关。医师普遍要求病人避免乳制品,碳水化合物和小麦,当然还有其他食物也与腹泻相关。如果服用牛奶可能需要同时服用乳糖酶,而且酸奶通常比较耐受。

?内窥镜检查:用一根软管插入病人的消化道之内,通过光线和照相机观察是否有引起腹泻的任何异常,还可以通过活组织切片检查和彩色相片进行观察。结肠镜的检查是将软管经由肛门插入,可以穿过整个结肠;而乙状结肠镜检与此相似,但是观察结肠的一部分。

腹泻的治疗和预防

脱水是腹泻的严重后果,需要立即关注。脱水的病人需要补充丢失的液体和电解质,运动饮料含有钠和钾,能帮助恢复液体平衡和心血管功能。有利于治疗脱水的其他饮料包括水果饮料、茶、肉汁和去掉二氧化碳的碳酸饮料(没有咝咝声)。对于婴儿和老人,他们是最容易严重脱水的人群,有必要静脉输液补水。

通常,腹泻治疗的选择取决于病因。病毒感染的腹泻使用抗生素治疗则无效,并且往往会在24-48小时内自愈(恢复时间长短取决于腹泻的严重程度)。如果腹泻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比如沙门氏菌,那么需要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对于那些免疫力低下或者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慢性腹泻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需要对因治疗这些功能紊乱方面的疾患。

某些腹泻病例可以通过饮食结构改变来缓解,例如,不要饮用含有酒精和咖啡因的食物,可治愈某些慢性腹泻。减少食用或限制食用奶制品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可能有助于缓解腹泻。另外,香蕉、梨和腌制或磨碎的马铃薯都富含钾,而腹泻患者往往缺钾,腹泻病人经常食用这些东西有助于恢复营养平衡。

另外,某些药物可以治疗腹泻:

?吸附剂。这类药物能够吸附液体,使大便含水量减少。常用的止泻类吸附剂包括蒙脱石散、碱式水杨酸铋、高岭土和胶质。蒙脱石散可以吸附各种引起腹泻的细菌和病毒等,并且能有效修复受损的消化道粘膜,促进粘膜修复;蒙脱石散还可以促进菌群平衡。蒙脱石散可以治疗各种腹泻。

?肠蠕动抑制剂。肠蠕动抑制剂可以减少肠道肌肉的收缩,以便大便较慢地通过消化道,以便肠道吸收更多的水分。这类的药物包括洛哌丁胺等。在使用肠蠕动抑制剂之前需要仔细咨询医生,如果腹泻是由细菌感染引起,该药物则可使细菌困在消化道,从而延长腹泻病情。

还有一些药物可以用来缓解伴随腹泻的其他某些症状,例如,止痉挛的药物可以用来治疗肠易激综合症(IBS)的疼痛和痉挛症状。

腹泻的预防方法

饮食改变是预防腹泻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某些食物可引起腹泻或者使腹泻加重,而某些食物则有助于预防腹泻。首先要避免可能引起腹泻的一些食物,例如:

?油腻的食物。含油腻太多的食物(例如油炸食品、面粉糕饼,马铃薯片)在消化道中不容易销售,可导致大便变软和油腻。

?高纤维食物。富含纤维的食物,例如麸,豆子,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等,可以增加大便量,并且使大便软化,可加重腹泻。

?咖啡因和酒精。酒精或含有咖啡因的产品(例如咖啡,苏打)可刺激大便快速通过肠道,使液体吸收不足,引起腹泻。

?乳制品。如果不能消化乳制品中的乳糖,大便中的水分可增加,从而引起腹泻。

?未经高温消毒的产品。未经高温消毒的产品可能被细菌感染,一旦食用,可隐曲腹泻。

腹泻患者也可以逐步在饮食中增加一些食物预防腹泻。这类的食物包括软的、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汤,饼干) 和低纤维食物(例如饭,面条,白面包,瘦肉)。美国的饮食协会推荐香蕉、米饭、苹果酱和烤面包这四种食物以预防消化道过度刺激,减少肠道运动频率。

对于因为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腹泻,例如肠易激综合症(IBS),则可能需要更特别的饮食建议。

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是预防细菌或病毒感染腹泻的另一个方法,包括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

外出旅游时因为食用了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食物或者水而引起的严重腹泻称为旅游腹泻。

旅行的时候人们可以减少旅游腹泻的风险或机会:

?只吃热的或煮熟的食物。如果食物在室温状态下保存的时间过长,应避免食用。不要吃生肉或生鱼。不要购买小商小贩的食物。

?避免饮用污染水。旅行的时候,请使用瓶装水,勿饮用冰水和自来水,即使刷牙也不行。不要让淋浴的水进入耳朵或嘴巴。

?饮用热饮料或装在密封容器中的饮料。瓶装水、碳酸软饮料以及热的咖啡和茶可以放心饮用。

?避免生食水果或蔬菜,除非削皮,因为洗水果或蔬菜的水可能不干净。

?避免食用未经高温消毒的产品。

还应当避免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是引起腹泻的一个常见原因,因为它打破肠道菌群的平衡。只要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则也有助于预防腹泻。

慢性腹泻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https://www.360docs.net/doc/3e10485426.html,/ 1 慢性腹泻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慢性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症状,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每日排粪量超过200g ,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根据病因不同,临床症状呈多样化。 一、慢性腹泻的临床表现 慢性腹泻临床上常见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稀,甚至带粘冻、脓血,持续两个月以上。小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多位于脐周,并于餐后或便前加剧,无里急后重,大便量多,色浅,次数可多可少;结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位于腹部两侧或下腹,常于便后缓解或减轻,排便次数多且急,粪便量少,常含有血及黏液;直肠病变引起者常伴有里急后重。因病因不同慢性腹泻还有不同的伴随症状如腹痛、发热、消瘦、腹部肿块或消化性溃疡等。 二、慢性腹泻常见并发症 1、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症:腹泻病程较长,如禁食时间过久或长期热量不足,常可引起营养不良和各种维生素缺乏症。消化不良与营养不良可互为因果,往往造成恶性循环,导致不良后果。维生素A 缺乏可引起干眼症及角膜软化症;维生素D 缺乏可引起手足抽搐症。 2、感染:常见有中耳炎、口角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疖肿、败血症、泌尿道感染及静脉炎等。各种感染可能成为腹泻的病因,但也有在腹泻之后,由于全身抵抗力降低而继发感染。迁延性腹泻或原有营养不良病儿,容易并发真菌感染,如鹅口疮、真菌性肠炎,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3、中毒性肝炎:重型腹泻可能出现黄疸,常见于营养不良及重症败血症病儿,预后不良,故中毒性肝炎是腹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4、其他症状: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等,如处理不当还可发生急性心力衰竭、高血钾、中毒性肠麻痹、肠出血、肠套叠等,偶可见肠穿孔和腹膜炎。 温馨提示:患儿腹泻一般常见的是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黄绿色便或便中有少量黏液。每天患儿腹泻5次左右。孩子腹泻时,如果便中带有血丝或出现血水样便、脓样便,每次便量较少,却坐在便盆不愿起来,就有可能是痢疾,或是空肠弯曲性腹泻或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腹泻,应立即就医。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3e10485426.html,/fx/2014/0804/187402.html

腹泻护理常规

你的努力终将成就 独一无二的自己 腹泻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意识、生命体征,有无意识淡漠、皮肤弹性下降、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 2、大便性状、气味、颜色、次数和量。 3、有无腹痛及里急后重、呕吐、发热等伴随症状;有无消瘦、贫血。 [护理措施] 1、急性起病、全身症状明显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腹部保暖。 2、给予少渣、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生冷、多纤维素、刺激性食物。急性腹泻严重者暂禁食。 3、进行肠内营养者,宜选用低脂制剂,减慢滴速、降低浓度。 4、观察病情,防脱水、电解质紊乱。遵医嘱静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老年人注意输液速度。 5、肛周皮肤护理:排便后温水清洗肛周,保持清洁干燥;可涂抗生素软膏保护肛周。 6、留取标本,做大便常规和培养,疑为传染病者,做好床边消毒隔离。 1、只要向着一个方向努力,所有一切都会变得得心应手。。。。。20.7.127.12.202018:3618:36:11Jul-2018:36 2、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二〇二〇年七月十二日2020年7月12日星期日 3、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18:367.12.202018:367.12.202018:3618:36:117.12.202018:367.12.2020 4、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道天明。7.12.20207.12.202018:3618:3618:36:1118:36:11 5、尽量地学习,尽量地经历,尽量地旅游、尽量地吃好东西,人生就比较美好一点。Sunday, July 12, 2020July 20Sunday, July 12, 20207/12/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6时36分6时36分12-Jul-207.12.2020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20.7.1220.7.1220.7.12。2020年7月12日星期日二〇二〇年七月十二日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18:3618:36:117.12.2020Sunday, July 12, 2020 亲爱的读者: 愿我们每个人熬过来所有苦难,获取一生的幸福,想 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愿我们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感谢你的阅读。

食源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分析(上)

北京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副所长滕仁明 写在课前的话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食物量的安全(Food security)的同时,食物质的安全(Food safety)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课件就该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以及在临床工作中对其有更加合理而有效的判断和处理。 一、食品安全的概述及引发疾病的分类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包括天然食品(水果、蔬菜等)和加工食品(以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为原料经加工、制作并用于销售的制成品)。 所谓食品安全,从目前来看即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中难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所以总而言之,食品安全就是食品从种植到餐桌全过程的卫生担保。 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引起许多疾病,从临床疾病上分类可能引起感染性腹泻、食源性疾病以及食物中毒;从疾病的进程而言,有急性、亚急性、迁延性和慢性之分,另外还有一部分为潜在再现性(食用有毒有害的食物以后,当时并无异常表现,一段时间以后才出现中毒腹泻等情况),另外还有更严重的致畸、致癌、致突变,这些都是可以由食品不安全引起的疾病,下面将就引发的这些问题进行细致的讨论: (一)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临床上对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除霍乱、痢疾、伤寒以外的腹泻,统称为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分为炎症型和分泌型。炎症

型腹泻是指致病菌进入体内,引起的肠道炎症;而分泌型腹泻,就是指致病菌进入人体后并不造成炎症,而只是通过刺激肠细胞膜的分泌而造成的腹泻。 以下属于感染性腹泻的是()。 A.肠炎 B.霍乱 C.痢疾 D.伤寒 A.肠炎 B.霍乱 C.痢疾 D.伤寒 什么是食品安全?其所引发的疾病分为几类? 对于食源性疾病如何进行判断?如何完成事件处理报告? 潜伏期主要症状有关微生物或毒物 主要或第一症状为上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味觉异常,口有灼烧 不到1小时 金属盐 感

精选-腹泻的辨证分型

腹泻的辨证分型 腹泻的辨证分型 发表者:武明胜 (访问人次:67) .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个别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粪便的性状正常,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150~200g,含水分为60%~75%。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 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腹痛、肛门坠胀。肛门灼热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 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腹泻属中医“泄泻”、“下利”等范畴。根据腹泻的病因病机及粪便特点可分为; 湿泄、寒泄、火泄、暑泄、热泄、食泄、气泄、胃泄、小肠泄、大肠泄、肾泄、直肠泄、滑泻、水泻等。 中医一般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下如水样者称为“泻”。 临床上腹泻可分为以下几个证型: 1、湿热蕴结:起病急,泻下如注,泻出黄色水便或带粘液,腥臭,肠鸣、肛门灼热疼痛,口干渴而不多饮,小便赤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寒湿中阻:大便清晰,腹痛,喜温喜按,水谷不化,不思饮食,肢体沉重困倦,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腻,脉濡或缓。 3、饮食积滞:腹痛即泻,泻下痛减,少顷复又痛泻,粪便粘稠,秽臭,脘腹胀满,嗳腐吞酸,腹满厌食,舌淡,苔垢腻,脉弦滑。 4、肝郁脾虚:泻前腹痛,泻下有不消化食物,泻后痛不减或有所加重,每遇精神刺激诱发,食欲不振,嗳气,舌淡,苔白,脉弦。 5、脾气亏虚:大便稀,每食生冷油腻或难消化食物加重,腹部隐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肢体困倦,舌淡胖,苔白,脉沉弱。如属中气下陷者可伴肛门坠胀,脱肛。

腹泻病人的护理常规

腹泻症状护理常规 腹泻(diarrhea)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如解液状便,每日三次以上,或每天粪便总量大于200克,其中粪便含水量大于80%,则可认为是腹泻。腹泻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超过两个月者属于慢性腹泻。 一护理评估 1.腹泻发生的时间、起病原因或诱因、病程长短;粪便的性状、次 数和量、气味和颜色;有无腹痛及疼痛的部位,有无里急后重、恶心呕吐、发热等伴随症状;有无口渴、疲乏无力等失水表现; 有无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等心理因素。 2.急性严重腹泻时,应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皮肤弹 性等,注意病人有无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血容量减少。慢性腹泻时应注意病人的营养状况,有无消瘦、贫血的体征。 3.腹部体征,有无腹胀、腹部包块、压痛,肠鸣音有无异常。肛周 皮肤:有无因排便频繁及粪便刺激,引起肛周皮肤糜烂。 4.正确采集新鲜粪便标本送检。 二护理诊断 1.腹泻――与肠道疾病或全身疾病有关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大量腹泻引起失水有关 三护理措施 1.腹泻

1)监测排便情况、伴随症状、全身情况及生化指标。 2)急性起病、全身症状明显的病人应注意休息,腹部保暖。 可用热敷以减少肠道运动,减少排便次数,并有利于腹痛 等症状的减轻。慢性轻症者可适当活动。 3)饮食:以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生冷、多纤维、味道浓烈的刺激性食物。急性腹泻应根据病情和医嘱,给于 禁食、流食、半流食或软食。 4)药物:应用止泻药时注意观察病人的排便情况,腹泻得到控制时应及时停药;注意解痉止痛剂如阿托品时的副反 应:口干、视力模糊、心动过速等。 5)皮肤:排便频繁时,粪便的刺激可导致肛周皮肤损伤,引起糜烂及感染。排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清洁干 燥,涂抹无菌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以保护肛周皮肤或促进 损伤处愈合。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1)动态观察病人的液体平衡状态,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的变化;有无口渴、口唇干燥、皮肤弹性下降、尿量减 少、神志淡漠等脱水表现;有无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 低钾血症的表现;监测生化指标的变化。 2)遵医嘱及时给与液体、电解质、营养物质的补充,以满足病人的生理需要,补充额外丢失量,恢复和维持血容量。 一般可经口补液;严重腹泻、伴恶心呕吐、禁食或全身症

食源性疾病培训试题

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60分(共20空,每空3分) 1、食源性疾病(一般)病例:由()引起的()或()的就诊病例,包括()病例、()病例和()病例(霍乱、伤寒和副伤寒、菌痢、甲肝、感染性腹泻等),不包括()和() 2、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等无法做出()的就诊病例。 3、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指出现()例及以上具有()和()的食源性一般病例或异常病例,或出现()及()的事件。包括()事件和()。 4、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内容包括:()、()、临床诊断等个案信息。 二选择题 40分(不定项选择题,每题5分) 1、食源性疾病基本要素包括() A、传播疾病的载体为食物; B、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为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C、临床特征主要为中毒性或者感染性等表现。 D、食源性疾病起病均较隐匿 2、按照食源性暴发事件的定义,应符合的基本条件包括() A、食源性共同暴露 B、多人发病,且症状相似 C、有1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D、停止食用该食品后,发病不能停止 3、王某33岁,因误食喷洒农药后的水果,出现腹痛、呕吐、大汗淋漓,随即到医院就诊,CT检查发现患者右上肺结核,该患者需要上报的报告卡包括() A、传染病报告卡 B、农药中毒报告卡 C、食源性疾病报告卡 D、肺结核病人转诊卡 4、谢某,男,12岁,腹痛伴恶心1小时入院,2小时前家人发现其玩耍废弃的农药瓶。CT检查发现患者脊柱结核,该患者入院后需要上报的报告卡包括()A、传染病报告卡 B、农药中毒报告卡 C、食源性疾病报告卡 D、肺结核病人转诊卡 5.食源性疾病包括() A、已知的肠道传染病 B、食物感染的肠道传染病

小儿腹泻应警惕四种症状

1、小儿腹泻应警惕四种症状夏季高温,小儿腹泻进入高发期。一旦孩子发生腹泻,家长应警惕以下四种症状的出现。 警惕体温升高婴幼儿腹泻的体温反应主要是发烧,且大多是中度发烧(38.5C左右)。这常见于由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肠道病毒等引起的腹泻。发烧可能早于腹泻或在腹泻初起。同时,患儿还有不爱玩、不愿吃东西、磨人、哭闹等表现。有些病原体引起的腹泻不发烧,甚至还略低于正常体温。需要警惕的是,腹泻时或早于腹泻出现的高烧(39 C以上),这是细菌毒素中毒的症状表现,要及时就诊。 警惕精神萎靡一般轻症腹泻的患儿,是不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惊厥、抽风、昏迷等症状的,一旦出现这其中的某些症状,尤其是早于腹泻或腹泻初起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警惕血水样便患儿腹泻一般常见的是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黄绿色便或便中有少量黏液。每天患儿腹泻5次左右。孩子腹泻时,如果便中带有血丝或出现血水样便、脓样便,每次便量较少,却坐在便盆不愿起来,就有可能是痢疾,或是空肠弯曲性腹泻或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腹泻,应立即就医。 警惕脱水如果孩子腹泻次数多,排便量大,失水多,就可能出现脱水症状,此时应及时输液,防止患儿酸中毒。 2、小儿腹泻常伴发热的原因腹泻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多见于婴幼儿,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引起,其中以病毒和细菌更为多见。此外,喂养不当或气温骤降及过于炎热时,亦易诱发腹泻。小儿腹泻时,除了大便次数增多、质稀、呕吐、食欲减退外,常可伴见发热,体温波动在37.5 C?40 C。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 况呢? 这里就向大家做个简要的介绍。 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因其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免疫功能不够完善,故而易使各种致病微生物侵袭消化道。这些微生物在造成小儿腹泻的同时,还可引起全身性的感染中毒症状,所以临床常伴见发热、乏力、烦躁不安,甚至意识障碍等。其中发热可见于腹泻中,亦可出现于腹泻前。 小儿腹泻伴见发热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因脱水引起发热。由于小儿各系统功能未臻完善,调节功能较差,所以当小儿大便质稀,水分较多,甚至呈水样便,体内水分损失明显时,患儿可因有效循环量减少,散热障碍而致体温升高。这时,除发热外,临床常伴见皮肤粘膜干燥或弹性差,眼窝及前囱凹陷,哭时泪少,尿量减少,甚至无泪、无尿、精神萎靡,乃至昏迷等脱水征象。 总之,小儿腹泻伴见发热的常见原因有二,一为致病微生物引起感染中毒症状出现发热,二为脱水导致体温升高。 此外,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两点,小儿腹泻若伴见高热,里急后重(小婴儿表现为排便前哭闹),大便混 有脓血,应警惕细菌性痢疾。若腹泻不止并伴高热,频繁呕吐,渐出现血便,应警惕婴儿出血性肠炎。出现这两种情况时,一定要及时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3、婴幼儿腹泻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因腹泻轻征而异。 (1)轻型腹泻:主要是大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至10科次。大使稀,有时有少量水,呈黄色或黄绿色, 混有少量粘液。每次量不多,常见白色或淡黄色小块,系钙、镁与脂肪酸化合的皂块。偶有小量呕吐或溢乳,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偶有低热。面色稍苍白,精神尚好,无其他周身症状。体重不增或稍降。体液丢失在50ml/kg 以下,临床脱水症状不时显。预后较好,病程约3?7天。在佝偻病或营养不良患儿,腹泻虽轻,却常每日3?7 次,色黄,常有粘液,有恶臭。大便检可见少量白细胞。大使性状和次数不稳定。迁延日久,营养情况越恶化,常继发泌尿道、中耳或其他部位感染。 (2)重型腹泻:可由轻型加重而成。每日大便十数次至40次。开始转为重型时,便中水分增多,偶有 粘液,呈黄或黄绿色,有腥臭味,呈酸性反应。换尿布不及时者,常腐蚀臀部皮肤,表皮剥脱而发红。随病情加重和摄入食物减少,大便臭味减轻,粪块消失而呈水样或蛋花汤样,色变浅,主要成分是肠液和小量粘液,呈碱性反应。大便量增至每次10?30ml ,多者可达50ml。镜下见脂肪滴、游动的细菌、粘液、 重症偶见红细胞,白细胞可达每高部视野10 个左右。患儿食欲低下,常伴呕吐。多有不规则低热,重者

感染性腹泻临床路径

一、感染性腹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二)诊断依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诊疗专家共识》(中华消化杂志,2013,33(12):793-802)。 1.饮食治疗; 2.补液治疗; 3.止泻治疗; 4.抗感染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5-10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七)出院标准。 1.腹泻好转,无伴随不适,如恶心、呕吐、发热等; 2.血常规、便常规正常,电解质紊乱纠正。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使腹泻加重的其他疾病,需要干预处理; 2.入院时已发生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需积极对症处理,完善相关检查; 3.腹泻使原有基础疾病加重,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需积极干预; 4.因腹泻致血容量不足,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或肠道感染严重,并发出血等; 5.患者持续便常规提示血便,或血红蛋白持续下降,需行肠镜检查,诊断直肠癌等; 6.患者并发肠系膜血栓,致肠梗塞等,需转相关科室进一步治疗等。 二、临床路径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感染性腹泻_(ICD-10:A04.903)或腹泻(ICD-10:K52.90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10天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或一级护理 □饮食:软食、流食、半流食 □消化道隔离 □监测血压 □记24小时液体出入量 □抗感染:左氧氟沙星、依替米星、 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喜炎平 等 □止泻药物:蒙脱石散、黄连素、 必要时洛哌丁胺 □静脉补充电解质、静脉补液等 □其他症状的对症治疗,解热、止 吐、缓解恶心、抑酸、缓解腹痛(6 542)等治疗。 临时医嘱: □血、便常规,PCT、肝功能、肾 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象、D- 二聚体 □心电图 □必要时血型鉴定、心肌标志物、 脂肪酶、淀粉酶、尿淀粉酶、血培养、 血气分析等 □尿常规,便一般菌培养及鉴定、 霍乱弧菌培养、肝炎病毒学、炎性肠 病相关抗体、血脂、肿瘤标志物、 □腹彩、肺X线 □ ORS □必要时止吐、解热、抑酸、缓解 腹痛等 长期医嘱: □同前 □根据患者症状 增减医嘱 临时医嘱: □便常规1天1 次,直至正常 □必要时复查心 电图 □必要时复查空 腹血糖、电解质、淀 粉酶、脂肪酶等 □必要时止吐、解 热、抑酸、缓解腹痛 等 长期医嘱: □同前 □根据患者症状 增减医嘱 临时医嘱: □便常规1天1 次,直至正常 □必要时复查心 电图 □必要时复查空 腹血糖、电解质、淀 粉酶、脂肪酶等 □必要时止吐、解 热、抑酸、缓解腹痛 等 主要护理工作□ 协助办理入院手续 □ 入院宣教 □ 入院护理评估 □ 指导饮食及生活方式 □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 理 □ 指导饮食及生活方 式 □ 督促患者用药 □基本生活和心理 护理 □检查治疗后常规 护理 □并发症观察 病情□无□有,原因:□无□有,原因:□无□有,原因:

常见症状护理常规

一、营养不良护理 (1)评估面色、神志、皮下脂肪厚度等,观察有无发生低血糖而出现头晕、出冷汗、肢冷、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一旦发现立即静脉推注25%~50%葡萄糖溶液. (2)重症患儿应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 (3)饮食管理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步补充,同时要根据小儿病情轻重和消化功能调整饮食的量及种类. 轻度营养不良患儿消化功能尚好,应在原有膳食的基础上,逐渐添蛋白质和热能. 中及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的消化能力弱,对食物的耐受性差,饮食调整要逐渐进行. 鼓励母乳喂养,无母乳或母乳不足,可给稀释牛奶或脱脂奶,少量多次,渐增至全乳,然后才能给肉末辅食.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给菜汤、果汁或碎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量开始,逐渐增加,以免发生腹泻. 4)预防感染,实行保护性隔离. 5)掌握输液速度,中重度患儿输液时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以防心力衰竭. 6)测量体重1~2次∕周 二、高热的护理常规 ( 1 )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热的时间、程度、诱因,以及伴随症状等。 ( 2 ) 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 ( 3 ) 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 ( 4 ) 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 ( 5 ) 注意观察病人末梢循环情况, 高热而四肢末梢厥冷、发绀等提示病重。 ( 6 ) 降温过程中出汗时及时擦干,随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和床单清洁、干燥;注意降温后的反应,避免虚脱。降温处理30 分钟后测量体温。 ( 7 ) 补充水分防止脱水,鼓励患儿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

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或软食, 做到少食多餐,多饮水。( 8 ) 做好口腔护理, 必要时给予特殊口腔护理。 ( 9 ) 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补液。 2. 健康教育指导: ( 1 ) 鼓励食用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低蛋白的饮食, 增加水的摄入量, 鼓励病人多饮水, 成人达每日3000ml。 ( 2 ) 鼓励穿宽松、棉质、透气的衣服以利于排汗。 ( 3 ) 指导患儿家长了解发热的危险性、预防与处理方法。 ( 4 ) 切忌滥用退热药及抗生素。 三、抽搐的护理常规 1.发作时护理: ( 1) 立即平卧,头偏向一侧,迅速解开领口及腰带,及时清除口、鼻、咽喉部的分泌物及口腔内呕吐物, 保持呼吸道 通畅。 ( 2 )牙关紧闭者,使用压舌板或牙垫,防止舌咬伤。 ( 3 )禁止用力按压肢体,防止骨折。 ( 4 )移除可能损伤病人的障碍物。 ( 5 ) 抽搐发作时应有人守护,必要时加用床挡, 防止坠床。 必要时按医嘱应用止惊药物。 2. 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抽搐部位、持续时 间及间隔时间等,并详细记录全过程,并及时与医师联系。 3 .抽搐发作频繁者暂禁食,给予静脉营养,缓解期进食清淡、易 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过饥或过饱、辛辣刺激。 4.保持环境安静,集中治疗和护理,避免声光等刺激。 5. 备好急救用品, 如吸引器、开口器、舌钳等。 6. 如安定、鲁米那、水合氯醛等。解除肌肉痉挛, 观察病人用药 后的反应并记录,使用镇静药物者,观察有无呼吸抑制、血压下降。 7.抽搐伴高热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及时更换汗湿衣服, 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

腹泻病人的护理常规

腹泻症状护理常规腹泻(diarrhea)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如解液状便,每日三次以上,或每天粪便总量大于200克,其中粪便含水量大于80%,则可认为是腹泻。腹泻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超过两个月者属于慢性腹泻。 一护理评估 1.腹泻发生的时间、起病原因或诱因、病程长短;粪便的 性状、次数和量、气味和颜色;有无腹痛及疼痛的部位,有无里急后重、恶心呕吐、发热等伴随症状;有无口渴、疲乏无力等失水表现;有无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等心理因素。 2.急性严重腹泻时,应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神志、尿量、 皮肤弹性等,注意病人有无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血容量减少。慢性腹泻时应注意病人的营养状况,有无消瘦、贫血的体征。 3.腹部体征,有无腹胀、腹部包块、压痛,肠鸣音有无异 常。肛周皮肤:有无因排便频繁及粪便刺激,引起肛周皮肤糜烂。 4.正确采集新鲜粪便标本送检。 二护理诊断

1.腹泻――与肠道疾病或全身疾病有关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大量腹泻引起失水有关 三护理措施 1.腹泻 1)监测排便情况、伴随症状、全身情况及生化指标。 2)急性起病、全身症状明显的病人应注意休息,腹部保暖。可用热敷以减少肠道运动,减少排便次数, 并有利于腹痛等症状的减轻。慢性轻症者可适当活 动。 3)饮食:以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生冷、多纤维、味道浓烈的刺激性食物。急性腹泻应根据病情 和医嘱,给于禁食、流食、半流食或软食。 4)药物:应用止泻药时注意观察病人的排便情况,腹泻得到控制时应及时停药;注意解痉止痛剂如阿托 品时的副反应:口干、视力模糊、心动过速等。 5)皮肤:排便频繁时,粪便的刺激可导致肛周皮肤损伤,引起糜烂及感染。排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肛周, 保持清洁干燥,涂抹无菌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以保 护肛周皮肤或促进损伤处愈合。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1)动态观察病人的液体平衡状态,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的变化;有无口渴、口唇干燥、皮肤弹性

食源性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报告模版

一起腹痛腹泻事件的病例流行病学 初步调查报告 某某年*月*日*时,接到某局电话通知:某某某人民医院接诊*名腹痛腹泻病例,怀疑是共同食用**后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接到报告后,疾控中心立即派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前往某院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名就诊病例系亲属关系,有*名儿童。某某一行*人从某某到某某街道某某村看望亲戚,于*日**时30分在某某开发某公交车站边的某某麻辣烫小店共同食用夜宵,夜宵进行到24时结束。**日*人时30分左右开始陆续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症状。其中**日上午有3人前往某街道社某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下午5人前往某院就诊,*日上午*人一同前往某院复诊。 据病例介绍,*人仅该夜宵共同就餐,无其他共同就餐史。 二、病例定义 *日晚在某某村某某麻辣店小店食用烧烤夜宵后人群中出现以下情形之一者:①腹泻(≥3次/24小时);②呕吐伴腹痛、腹泻等症状之一者。 *名就诊者中有*人人符合病例定义。 三、流行病学调查 (一)三间分布 1.人群分布 *人名病例中,男性6名,女性1名,儿童2名,年龄*-34岁。

2.时间分布 首发病例田茂权,**日*人时2*分发病,出现恶心、呕吐(*次/24小时)、腹痛、腹泻(*人-*次/24小时)、头痛头晕症状。发病时 夜宵 间分布见图1。 (二)临床症状 *人名病例临床症状以腹泻、腹痛、呕吐和恶心为主,无发热症状。其中有腹泻症状的占*0%,以黄水样便为主,次数在1~*次之间,腹痛*0%,呕吐*0%,次数在2~15次,发病症状详见表1。 *人名病例均做血常规检验,白细胞均有升高,用药后症状缓解。 表1 病例临床症状分布 症状例数百分比(%) 腹泻*人*0 腹痛*人*0 呕吐*人*0 头晕 6 *6

腹泻的症状、类型、原因及治疗

腹泻的症状、类型、原因及治疗 不同腹泻的类型 腹泻包括短期的急性腹泻和长期的慢性腹泻。几乎每个人在他们的生命中的某段时间都会经历严重的突然发生的急性腹泻。它通常持续时间很短而且可能整个过程不需要药物治疗,大多数急性腹泻是由感染引起,也可能多种药物的副作用。 另一方面,慢性腹泻,通常持续四周或更长时间,往往问题比较严重,需要就医。肠易激综合症(IBS) 是慢性腹泻最通常的原因。 根据驱引起腹泻的原因,腹泻可分类成不同的类型。例如,大便在消化道的迅速通过所引起的腹泻常伴随运动性紊乱,如IBS。食物过快的或大量的通过肠道而使之不能完全吸收也是腹泻的常见原因。腹泻的类型主要包括: ?渗透性腹泻。当肠道中的糖(如乳糖,果糖)、糖醇(如山梨(糖)醇)和一些矿物质(如镁、硫、磷等)无法被身体吸收,这些不吸收的物质因为含有较高的渗透压,容易吸收更多的水分进入肠道,引起水样腹泻。乳糖不吸收引起的腹泻就是渗透性腹泻一个例子,山梨(糖)醇也是这个类型腹泻的的通常原因。一般地,当食物种不再含有上述成分时,患者的渗透性腹泻症状消失。 ?分泌性腹泻。当肠道分泌更多的放水和盐分予进入肠道时,大便变松软多水,引起腹泻。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最常见的是罹患了释放毒素的感染,毒素干扰肠道,促使他们分泌水和盐。良性肿瘤也能刺激分泌从而导致分泌性腹泻。分泌性腹泻也可能由于肠道对胆汁酸和脂肪酸的吸收过少引起。这可能在某医疗情况的人群中发生,例如,腹腔疾病和肠道炎症疾病(IBD)。 消化食物过快地通过消化道排泄产生的腹泻极可能是分泌性腹泻。因为肠没有充足的时间吸收液体,即使患者禁食,分泌性腹泻仍可持续。 ?渗出性腹泻。当内层结肠发炎或激惹时,引起血、黏液或其他的液体的释放,这个类型的腹泻能由于很多条件引起(例如IBD、肺结核、一些癌症)。 注意不同类型的腹泻可能在同一时间发生,这一点很重要,例如,由于腹泻去看医师的病人很少单独患有渗透或分泌性腹泻,一些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往往同时发生。 积粪性腹泻看似有腹泻一样的症状而实际上是粪便嵌顿性便秘的并发症。积粪性腹泻的病人,液体大便在直肠内部压紧大便的附近流动,造成腹泻的一种错误印象,积粪性腹泻在孩子,老年人或运动或心智的能力有障碍的成人中最普遍存在。 松散的水样便能将腹泻与下述两种相关的情况区分开来。一是排便过多(也叫做假性腹泻) 包括小块的,坚硬的大便次数增多,同时还存在失控性肠蠕动的便失禁。另一个是人为造成的腹泻,它不同于病理性腹泻,因为是病人服泻药所致结果。这种情况出现在厌食症或者食欲过盛的病人,这么做是为了控制体重,或者病理假装综合症(Munchausen syndrome)的病人,这么做可以引起别人注意。 腹泻可能的原因 腹泻可能是各种疾病和治疗手段引起的一个症状,或某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还可能是特定的饮食造成结果,可能的原因包括: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腹泻就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以大便次数增多与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紊乱。主要就是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或喂养不当而致病。6 月-2 岁患儿多见,夏秋季节发病较高。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详细了解喂养史;注意有无不洁饮食史与食物过敏史,询问腹泻开始时间、大便性状及量 2、身体状况:评估脱水程度与性质,检查肛周皮肤有无发红、发炎与破损。 3、心理社会情况:家长心理状态,评估患儿家庭居住条件,经济状况。 二、主要护理问题 1、腹泻与感染、喂养不当有关、胃肠功能紊乱等有关 2、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致体液丢失过多与摄入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集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与摄入不足有关 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喂养知识及相关护理知识 三、护理措施

1、隔离:执行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督促患儿家属加强患儿手卫生 2、饮食: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按医嘱禁食者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禁食。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少量多餐,由淡到浓,由稀到稠,逐渐增加。 3 、观察病情: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变化,观察并记录粪便的次数,性质与水分的多少,发现粪便性状改变,如腥臭、有粘液、脓血时,立即送粪便常规检查并做培养;观察患儿有无腹痛、呕吐情况,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情况,注意有无低钾低钙表现,及时与医师联系。 6 、皮肤护理:嘱家属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预防红臀。局部可涂紫草药保护皮肤。 8 、用药护理: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口服补液” 。静脉补液时,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按医嘱及需要量调整速度。详细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补液量及饮食量准确记录尿量、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及次数。 四、健康指导 1、宣传母乳喂养优点,指导合理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 2、注意食物新鲜,清洁与食具消毒,教育儿童饭前便后

食源性疾病培训试题

2019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40分(共8空,每空5分) 1、食源性疾病一般病例:由()或怀疑由()引起的 ()或()就诊病例,包括食物中毒病例和食源性传染病病例,不包括酗酒中毒病例和食物过敏病例。 2、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指出现()例及以上具有和的食源性一般病例或异常病例,或出现()例及以上死亡病例的事件。 3、食源性感染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病人,临床表现为腹泻,可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例。 .4.中毒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并具有生物性、化学性或()等因素引起的相关中毒症状病例,如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肉毒毒素中毒、米酵菌酸中毒、河豚毒素中毒等。 二选择题 60分(不定项选择题,每题6分) 1、食源性疾病不包括() A.已知的肠道传染病; B.食物感染的肠道传染病; C.食源性寄生虫病; D.食物中毒 2、下面哪种食品是有毒食品,不宜食用 ( ) A.发芽的土豆; B.未彻底煮熟的四季豆; C.发霉的花生; D.以上都是 3、下列防范食品污染采取的错误措施是() A.饮用洁净的水,把水烧开了再喝; B.吃饭前可以不先洗手,饭后洗也可以; C.菜刀、菜板用前都应清洗干净 4、食源性疾病基本要素包括() A.传播疾病的载体为食物; B.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为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C.临床特征主要为中毒性或者感染性等表现; D.食源性疾病起病均较隐匿 5、按照食源性暴发事件的定义,应符合的基本条件包括() A.食源性共同暴露; B.多人发病,且症状相似; C.有1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D.停止食用该食品后,发病不能停止 6、王某33岁,误食喷洒农药后的水果,出现腹痛、呕吐、大汗淋漓,随即到医院就诊,CT检查发现右上肺结核,该患者需要上报的报告卡包括 () A.传染病报告卡; B.农药中毒报告卡; C.食源性疾病报告卡; D.肺结核转诊卡 7、发现食源性疾病的报告时限为() A.2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8、食源性疾病包括() A.已知的肠道传染病; B.食物感染的肠道传染病; C.食源性寄生虫病; D.食物中毒 9、下列不属于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范畴的是() A.国家法定传染病; B.原因明确的食源性疾病; C.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 D.未经试点医院会诊、也未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会诊确定的异常病例/事件10、我院急诊科接诊6例集体就餐的亚硝酸盐中毒患者,请问接诊医生应该做哪些工作()

狗狗出现急性腹泻的主要疾病和症状

病症主要症状 急性肠炎-------软便、腹泻、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发热等。严重的情况有血变,也有可能出现长时间持续的脱水症状。 胃溃疡----------软便、腹泻、呕吐、腹痛、食欲不振、发热等,有时粪便中也会有黏液或血。 犬瘟热----------发热、食欲不振、腹泻、萎靡、咳嗽、多眼屎、流鼻涕、痉挛、脚垫变硬。 细小病毒-------呕吐、腹泻(灰黄色或番茄色的血变)、脱水等。严重时会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并导致突然死亡。 弯杆菌感染----厌食、呕吐、发热、水状或胆汁状粪便,有时会出现血便,如幼犬感染腹泻更严重。 急性肾炎-------有恶臭的脂肪便,严重时会出现血便。呕吐、食欲不振、血压低、腹痛、体温下降、黏膜干燥等。严重时会出现休克、猝死。 贾第虫症-------水状便、黏液状便、脂肪便、便秘、体重减轻等。幼犬受到其他寄生虫混合感染或受压力影响,发病的病例很多。 球虫症----------黏液状便、血便、发热、脱水、食欲不振、贫血等。老龄犬和幼犬高发。 蛔虫症----------呕吐、腹泻、贫血、腹涨、神经症状等。如果多种寄生虫同时感染,有可能引起肠梗阻。鞭虫症----------水状便、黏液状便、血便、食欲不振、贫血、腹痛、体重减轻等。 钩虫症----------腹泻(沥青状血便)、贫血、食欲不振等。 铅中毒----------腹泻、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神经状、贫血等。 砒霜中毒-------腹泻、呕吐、腹痛、吞咽困难、贫血、脱水、神经状等,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导致死亡。呕吐物和排泄物有臭味。 磷中毒----------呕吐、腹泻、腹痛、脱水、黄疸、神经症状等。呕吐物和排泄物有臭味。 狗狗呕吐知多少.....(呕吐知识讲座) 动物不自主地将胃内容物从口或鼻腔排出的行为称为呕吐。连续的呕吐会导致动物脱水和丢失电解质(尤其是呕吐伴随腹泻的动物)。据呕吐特点可将其分为真性呕吐、喷射性呕吐和假性呕吐;据病理学分类可将呕吐分为中枢呕吐、外周性呕吐和生理性呕吐。犬是杂食动物,极易发生呕吐,其中幼犬表现更为突出。引起犬发生呕吐的疾病有很多种,不论是什么病因引起的呕吐都应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临床症状。对呕吐的鉴别诊断在犬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1发生机理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饮食护理: 对轻型腹泻可继续日常饮食,暂停辅食。对较重腹泻伴呕吐患儿,可暂停饮食 6~8h,待呕吐减轻后,尽早恢复饮食。母乳喂养,暂停辅食,增加哺乳时间。人工喂养给米油、藕粉喂养,少量逐渐增加,待呕吐、腹泻停止,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如鱼、瘦肉末等。对呕吐严重且长时间不能进食的患儿,可按医嘱静脉补液 床边隔离: 对肠道感染性腹泻,可适量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注意不串病室,不坐她人床铺,勤洗手,搞好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对食具、衣物、尿布、玩具分类消毒,并保持清洁,避免病从口入。 体温护理: 腹泻患儿体内有感染情况时,体温往往过高,可给予物理降温, 头部冷湿敷或枕冰袋,重度脱水将引起循环功能衰竭,出现体温过低时,应注意保暖或置热水袋。每4h测量体温 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 3 天后,递减为 bid 减量。 臀部护理: 每次大、小便后及时清洁臀部,勤换尿布,尿布要质地柔软,吸水性强,并用弱碱性脂皂洗涤,最后用热水洗净,防止残留物刺激皮肤,臀部每次清洁后要暴露,保持干燥,可涂薄层爽身粉。 脱水护理:

正确估计从吐泻中丢失水分量的多少,作为补液的参考,对轻、中度脱水可以给予口服补液盐溶液补液,同时多饮水,防止高钠血症发生。对中度以上、吐泻较重或腹胀时改为静脉补液。扩容阶段补充总量不超过 300ml,于 30~60min 快速输入,补充累积量损失阶段速度稍快,一般为 8~10ml/(kg· h),于 8~12h 补完,补充继续损失量及生理需要量阶段速度稍慢,一般为 5ml/(kg· h),于 24h 补足。酸中毒护理: 严密观察呼吸与精神变化,较轻症酸中毒,经输液后,随着循环功能及肾功能的改善,不需补充碱性溶液,能自行消失。如发现呼吸深长、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睡、口唇樱红较重度酸中毒时,给碱性溶液静脉输入,首选 1、4%碳酸氢钠,每次 20ml/kg。对低钾血症,应先扩容,然后补钾氢,一般按 200~300mg/kg,浓度不得超过 0、3%,滴速不宜过快。 小儿腹泻健康教育 (1)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夏季断奶,添加辅食应采取逐渐过渡方式,两餐之间应适当喂水。 (2)做好食具、食物、玩具、尿布、便器的消毒,勤剪指甲,搞好个人卫生。 (3)加强气候变化时的护理,避免过热与受凉,注意小儿腹部 保暖。

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

一、前言 感染性腹泻病是全球发病率高和流行广泛的传染病,对人类尤其是儿童的健康危害严重。在我国,根据一些省份的入户调查资料,全人口的腹泻病发病率为0.17 ~0.70 次/人年,5岁以下儿童则为 2.50 ~3.38 次/人年[1]。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通常由胃肠道病毒和细菌感染所致,临床上常伴或不伴呕吐、恶心、发热、腹痛等症状。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因多为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最为常见,细菌病原包括大肠埃希菌属、弯曲菌属、沙门菌属以及志贺菌属等。我国小儿腹泻病调查结果 显示,每年有 2 个发病季节高峰,一个高峰为 6 至8 月,主要病原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菌,另一高峰为10 至12 月,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无论何种病因所致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治疗方法主要为补液治疗[ 口服补液盐(ORS) 、静脉补液] 以预防和治疗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饮食治疗、药物治疗。为了规范腹泻病的诊治,2009 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感染学组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2005 年联合发表的腹泻管理推 荐指南,制定了“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2],强调腹泻病管理中脱水征的识别、口服补液、继续喂养,提倡母乳 喂养,推荐使用低渗ORS和补锌治疗。“专家共识”的推行和实施,在规范腹泻病治疗、早期应用ORS预防和纠正脱水、减少静脉补液、减少抗生素滥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上述治疗方法以及众多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学指标如何,是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为了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恰当地管理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 会消化学组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委员会再次组织儿科消化病、感染病以及流行病学专家组成的专家工作组,在原有的 “专家共识”基础上,参考WHO及UNICEF的“腹泻病临床管理指南”以及美国、英国等有关腹泻病的指南,根据循证医学原则分析国内外截至2013 年 6 月的临床研究资料,制定“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以便给儿科医生在临床实践时参考。 关于诊断、口服补液、继续喂养、补锌治疗等已成为定论的,本临床实践指南将应用原有的共识和其他指南的证据。对于争论较大的一些治疗方法,包括儿童急性腹泻病重度脱水扩容选择液体、去乳糖饮食、抗病毒药物、抗生素、非特异止泻药物( 微生态制剂、蒙脱石、消旋卡多曲等) 的应用,提出临床问题,对提出的临床问题分别检索文献、收集证据,应用循证学方法进行证据评定形成初步推荐意见,然后采用开放式讨论征求专家意见,形成推荐意见。 二、方法学

食源性疾病的防治对策

食源性疾病的防治对策 食源性疾病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广泛卫生问题之一。据WHO公布,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高达数十亿例,因食源性微生物污染引起腹泻而死的儿童约170万。食源性疾病分为暴发性和散发性两种类型,食物中毒为暴发性食源性疾病。本文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的是散发的食源性疾病病例,通过主动监测了解张家港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菌毒株分布情况。 监测结果显示,本市两年食源性疾病致病菌检出率15.93%,与国内部分地区报告 2.84%-29.65%相比,介于同行业之间。市一院为18.65%、市三院为12.77%,差异有显著性P<0.05,2013-2014年食源性疾病致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0.27%和11.60%,差异有显著性P<0.01,2014年比2013年检出率低,且总检出率偏低,其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1)、2014年市三院所送病人多为儿童,且<5岁的患儿占全年病人的71.88%,而婴幼儿腹泻多为喂养不当和自身免疫、消化功能发育不健全等因素有关, (2)、还有部分腹泻病人在发病初期自行服药,或经过医院输液治疗,虽然所送大便为血便、水样便等大便性状改变,并伴有严重的临床表现,在增菌及直划平板时,均无细菌生长。 (3)、取决于病人的依从性。部分典型病例采样单已填好,最终病人没有留样,而不典型的病人却留了样。

(4)、受各方因素的限制,我们仅对几种常见致病菌进行检验。 本市食源性疾病以腹泻为主要症状,伴有大便性状异常、腹痛、恶心、呕吐,部分病人伴有发热,和相应的可疑饮食史。原因食品分布中,肉与肉制品引起有食源性疾病占多数。从食用地点来看,以居家饮食为主(占61.67%),这与江苏省监测报告一致。应引起相关部门关注。从食源性疾病原因分析,76株细菌性腹泻病原以副溶血性弧菌占首位共19株,其次为沙门氏菌14株、志贺氏菌12株,与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数据基本相似。说明我市食源性疾病以上述3种细菌感染为主,占腹泻病原的46.39%;其次是气单胞菌9株、非O-1群霍乱弧菌7株、邻单胞菌7株及致病性弧菌5株,占食源性腹泻病原的27.84%。说明我市食源性疾病病因比较复杂,提示我们关注每年食源性疾病致病菌的流行趋势,制定我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方案时要加强上述菌的重点连续监测。 目前杯状病毒科的诺如病毒已成为引起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病,主要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该病毒常寄生在海产贝类中,人生吃或进食未充分加热的海产品而发病,人-人接触传播也是主要传播途径。监测显示,我市食源性腹泻病原中病毒的检出率虽然不高,但诺如病毒的感染占病毒感染的85.7%,提示我们,应加强对病毒性腹泻病原的监测,及时掌握病毒的流行趋势,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两年的监测结果显示,食源性疾病的发病主要集中在二、三季度,占患者总数的82.76%,这与有关报告基本一致。二、三季度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