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会睡觉的植物word教案-精品

2020春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会睡觉的植物word教案-精品
2020春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会睡觉的植物word教案-精品

2020春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会睡觉的

植物word教案-精品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拓展“母”字的偏旁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通过朗读探索植物的世界,和植物亲密的对话。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品读课文,感受植物世界的奥秘。

教学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3.自习观察周边的植物随着季节有什么变化。(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同学们最熟悉哪一种植物”。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着重指导读好生词“植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小组自读课文,教师进行纠正语音

(2)各小组比赛式选读课文,重点引导说说三叶草睡觉的过程,教师着重点拨。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看图学习课文第1部分词语。

(1)出示“植物”图片,指名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认读词语“植物”。

(3)引导想象表达,同学们知道的“植物”都有哪些?

(4)指导识记“植”“物”二字。

2.引导总结“植物”一词的学习方法。

3.出示学习导航,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工作、休息”等词。(1)小组同学看图自学以上三个生词。

(2)全班交流:“三叶草”是怎样睡觉的这个过程。

(3)指导学生朗读三个词。

(4)指导书写生字“闭”“明”,并强调字体在方格内所占的位置。

4.指导整体诵读生词,生字。

5.多媒体课件出示:会睡觉的三叶草,如何进入睡眠。

(1)用组词式学习新字:学习工作你们每天闭上合拢表明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

(3)认读新字:学习工作你们每天闭上合拢表明

四、归类观察,评价书写。

1.各小组描述三叶草睡眠的过程。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3.读词:学习工作你们每天闭上合拢表明,再次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二、指导书写

1.在上节课里,我们知道植物也会睡觉,它们也会有梦境,那么,哪些同学能告诉我,哪些植物会睡觉,它们是怎样睡觉的呢?

2.指名说,教师相机板书:学习工作你们每天闭上合拢表明

3.用各种形式朗读以上生词。

4. 学生看课文下方插图,教师引导学生遐想三叶草睡眠过程。

5.指导说话要求:句子要完整,看图说话要有一定的顺序。

6.引导说话:

(1)阳光下三叶草是怎样的?

(2)到了晚上三叶草是怎样的?

(3)夜晚,蒲公英、胡萝卜分别是怎样的?

7.多媒体课件出示:

三叶草蒲公英胡萝卜

8.指导读词,识读生字

9.全班交流。

10.指导书写生字:习作休你每闭合明

(1)“闭”和“合”对比指导,“作”和“休”对比指导。

11.全班交流展示,表扬书写规范的学生。

三、掌握方法,积累背诵。

1.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引导回顾每部分词语的内容,教师适时板书。

3.出示每种植物睡眠变化,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尝试背诵。

4.组织学生用其他方式背诵课文。

5.组织展示背诵。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出示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想象:每种植物都有不同的睡眠方式,我们的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植物的睡眠呢,引导同学们观察自然,多多积累。

2.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编词语。

3.出示词语,引导学生抄写词语。

4.采用开火车、猜字谜、字词连连看等方式引导学生巩固生字。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和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二、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改革中要求重视课堂教学环节,要求教师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奉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 案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的故事,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理解描写老汉在关键时刻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感受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2、认识本课6个生字,了解和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 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 1 / 16

洪水卷走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 2、交流: (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 奔而来,势不可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 (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3、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 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 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 2 / 16

苏教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14 会睡觉的植物》教案_0

会睡觉的植物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准确、美观地书写。 3.通过阅读了解植物通过睡觉来实行自我保护。 教学重难点: 体会植物睡觉的不同姿态,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猜谜导入 1.看图欣赏,齐读课题。 2.词语复习。 学习工作需要休息每个叶柄展开折叠闭上表明合拢低垂蒲公英自我保护 二、读思,收获智慧 1.学习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植物也会睡觉”。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听录音,注意听清生字的字音,想一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哪一种植物会睡觉? 老师发现大家听得很认真,现在特别想请认真爱学习的小朋友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每个小朋友读一句我该请几个人呢?真聪明,这个自然段确实只有三句话,下面我就请三个小朋友来读一读,看谁读的既准确又流利。指名读句特别注意“展”“柄”这两个生字读音。 刚才读过的课文中藏着三个我们要掌握的生字,谁发现它们了?(出示“你”“每”“闭”)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理解这些生字的吗? 真是个会学习的好孩子!我们会读拼音就能够理解好多生字,以后等同学们学会了查字典,还能够理解更多的字,学到更多的知识。

理解了刚才学过的生字,现在我们能够把课文读得更好了,谁能做到?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用“只要……就……”造句。 我相信很多小朋友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仔细读一读,看看你又在这段文字中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我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发现三叶草 ) 引导学生阅读交流: ①发现三叶草只有三片小叶子。 是啊,难怪他叫三叶草呢。 ②我发现三叶草的叶子在阳光下就展开来了。 哇,你真厉害,现在老师就是三叶草,我的双手就是三叶草的叶片,你看,我的叶片展开来了。(动作演示) ③你们想做三叶草吗?起立!我们一起来做三叶草吧!太阳出来了,暖暖的阳光下,我们的叶片都展开了。(学生一起演示) ④有意思吗?原来,发现隐藏在文字里的知识是件这么有意思的事情!老师也会发现了!我知道了“展开”这个词儿能够用动作表示,它是一个表示动作的词。⑤你还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三叶草到了晚上就睡觉了,它睡觉的时候小叶子是折叠起来的。) ⑥现在夜幕降临了,星星就要出来了,你就是那颗三叶草,要睡觉了,你能演示出来吗?(学生演示) ⑦哦,原来三叶草就是这样睡觉的啊!“折叠”这个动作,你做的很像。现在小朋友们发现了吗?“折叠”也是一个表示动作的词。这段话中还有没有这样的词呢? ⑧(出示:睡,闭上)小朋友们真是火眼金睛,这么快就把这些词找出来了,现在老师来描述,小朋友们一起扮演三叶草,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都演示出来,好吗? 瞧,太阳公公醒来了,他把阳光洒向大地。三叶草伸了个懒腰,悄悄的展开了自己的叶子。(师说生做动作)

植物细胞工程教学设计教案修订稿

植物细胞工程教学设计 教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简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2.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在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判断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认同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2.渗透科学思想的教育,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2.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二、教学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现在正是春天,前几天刚刚过了植树节,如果我们说用棵小树苗,或者用某一植物的种子播种,希望得到完整的植物个体,那大家都会觉得很正常,但是如果我说我种下一朵花的花瓣,希望能得到一棵完整的该种植株,这可能吗? 生:可能。 师:请同学们看书本33页的图(微型繁殖的菊花),刚才我举的这个例子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

【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观看专题的首页的三幅图,题图的寓意是表明细胞工程是在细胞水平的操作,它包含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等方面。在章引言中通过列举细胞工程的应用,把学生带进细胞工程的科技领域引出细胞工程的概念(多媒体展示)。 师:为什么植物的一个花瓣就可以培育出完整的植株呢? 生:细胞的全能性。 师:对,是细胞的全能性。我们一起把我们学过的细胞全能性的知识复习一下。 多媒体展示下列问题并请学生举手回答 1.什么是细胞的全能性?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3.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 4.生物体内的细胞为什么没有表现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活动】学生探究活动一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导学案中以下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具体应该如何操作?请依据课本34-35页的实验过程,概括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流程简图。 2.在组织培养实验中,为什么要强调所用器械的灭菌和实验人员的无菌操作? 3.什么是脱分化和再分化决定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4.愈伤组织有什么特点? 5.为什么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应避光培养? 6.为什么愈伤组织再分化需要光照? 7.为什么切取胡萝卜根的形成层,其它部分也能培养成小植株吗? 师:请小组学生代表将问题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流程图在黑板上板书以及回答问题2-7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完整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完整版 第一单元 1.草原 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笔下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结合生活体验,边想象画面,让学生在读中品味作者语言的精妙,感爱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陈巴尔虎旗、迂回、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等词的意思。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景的美,情的深,并背诵一、二自然段。

4.体会蒙汉情深的真挚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体会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义,感受作都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蒙汉深情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 1.同学们,课前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雪山,高原,草原,戈壁 2.看到同学们为这些美丽的风光而赞叹,是啊,这就是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开发

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课本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就是走进西部,让我们打开书,快速浏览第一单元课文,书上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西部的景和物呢。(一望无垠的草原,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高大挺拔的白杨,跨跃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 3.学习要求:同学们,阅读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同学讨论。 4.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课文,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二.揭题 1.今天,我们首先要去领略那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板书:草原) 2.同学们,在你们的心目中,对于草原有哪些印象呢? 3.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在他的眼中,草原又是一番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老舍笔下的草原。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读通课文,检查字词 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绿色渲染墨线勾勒翠色欲流忽飞忽落

2020春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会睡觉的植物word教案-精品

2020春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会睡觉的 植物word教案-精品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拓展“母”字的偏旁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通过朗读探索植物的世界,和植物亲密的对话。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品读课文,感受植物世界的奥秘。 教学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3.自习观察周边的植物随着季节有什么变化。(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同学们最熟悉哪一种植物”。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着重指导读好生词“植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小组自读课文,教师进行纠正语音 (2)各小组比赛式选读课文,重点引导说说三叶草睡觉的过程,教师着重点拨。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看图学习课文第1部分词语。 (1)出示“植物”图片,指名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认读词语“植物”。 (3)引导想象表达,同学们知道的“植物”都有哪些? (4)指导识记“植”“物”二字。 2.引导总结“植物”一词的学习方法。 3.出示学习导航,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工作、休息”等词。(1)小组同学看图自学以上三个生词。

(2)全班交流:“三叶草”是怎样睡觉的这个过程。 (3)指导学生朗读三个词。 (4)指导书写生字“闭”“明”,并强调字体在方格内所占的位置。 4.指导整体诵读生词,生字。 5.多媒体课件出示:会睡觉的三叶草,如何进入睡眠。 (1)用组词式学习新字:学习工作你们每天闭上合拢表明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 (3)认读新字:学习工作你们每天闭上合拢表明 四、归类观察,评价书写。 1.各小组描述三叶草睡眠的过程。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3.读词:学习工作你们每天闭上合拢表明,再次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二、指导书写 1.在上节课里,我们知道植物也会睡觉,它们也会有梦境,那么,哪些同学能告诉我,哪些植物会睡觉,它们是怎样睡觉的呢? 2.指名说,教师相机板书:学习工作你们每天闭上合拢表明 3.用各种形式朗读以上生词。 4. 学生看课文下方插图,教师引导学生遐想三叶草睡眠过程。

(完整版)2.1.(1)植物细胞工程教学设计

1 2.1.1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指的是植物组织培养,其核心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由于它还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等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的重点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2.目标解析 (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要学生知道组培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且要明白每个过 程中的特点,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是要学生知道它的定义和如何实现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骤。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不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认识尚浅。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理论知识,及事例分析。 【教学过程】 问题一: 为什么植物的一个花瓣就可以培育出完整的植株呢?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引出植物组织培养 师生活动; 1、什么是细胞的全能性?表现全能性的条件? 2、为什么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把植物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物体? 3、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说明了什么? 4、生物体内的细胞为什么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 问题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问题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概念是什么? 问题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问题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常选用的材料有哪些? 问题4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含有哪些成分? 问题5.分析图2—5,概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过程。 问题6.什么是脱分化?什么是再分化?什么是愈伤组织? 展示马铃薯——番茄杂种植株的图片,根据设想来引出植物体细胞杂交 问题三: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问题1.什么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它具有什么优点? 问题2.在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为什么要去除细胞壁?通常用什么方法去除细胞壁?去除细胞壁以后的植物细胞叫什么? 问题3.怎样诱导两个不同原生质体的融合?原生质体融合完成的标志是什么?这与细胞中哪种细胞器有关? 问题4.为什么两个原生质体能发生融合,这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有关? 问题5.如果两个来源不同的原生质体发生了融合,下一步该做何处理? 问题6.如何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 问题7.分析图2—9,概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基本过程。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完整版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完整版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_完整版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和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基本结构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

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 记不要求书写二新课标的要求教学改革中要求重视课堂教学环节要求教师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奉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2难点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籍及采访等途径小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长足迹能够写简单学会活动总结四需注意的问题1要全面了解学生还可能存在哪些语文学习的问题1语文学习的兴趣开始减弱上语文课课外阅读和进行语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2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书面语言问题较多3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欠缺胆小很少当众发言2教师的教学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总结学生的上述情况哪些是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会睡觉的植物》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会睡觉的植物》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4个生字分别是:习、作、休、你。认识绿线格里的9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1.能正确美观的书写:习、作、休、你。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中的长句。 教学难点: 1.正确美观的书写“习”。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中的长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英国有位著名的生物学家,名叫达尔文。100多年前,他曾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叶子的睡眠对植物生长极有好处。今天,我门一起去探究夜间植物活动的世界,出示词卡“植物”朗读。 2.什么样的植物?读读课题。 3.课文中介绍了那些会睡觉的植物?读课题。它们分别是怎样睡

觉的呢?它们为什么睡觉?翻开书,听课文录音。 4.学生自由朗读。 5.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及时正音。 二、读中学文,识读结合。 1.学习第一自然段,感知植物也会睡觉。 ⑴初步感知 ①数一数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正确读准这三句话。 ②自由朗读,个别朗读,正音。 ⑵教学第一句话,结合字理识字学词。 ①随文识字(学习),出示“习”的图片,“习”是“羽”的半边,本意是小鸟反复地飞行,现指练习的过程,“学习”也是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朗读词语。 ①随文识字“工作”,出示“作”的图片,图上画的是一个人突然站起来做事情,想着意思读读“工作”。 ②随文识字“休息”,出示“休”的图片,观察字行。哪位同学来分享你对“休”的理解? ③男生齐读第一句话。 ⑵教学第二、三句话。 ①个别朗读,指导疑问句朗读时语气上扬。 ②在一天的学习工作后,不仅人需要睡觉休息,植物也需要睡觉休息。哪些植物会睡觉?它们又是怎么睡的呢?它们为什么睡觉呢?自由朗读课文。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 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 住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效 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能抓住 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积极主动积累语言。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 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 的能力。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言, 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 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 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 能力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教学时数:103课时 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 2、第二组………………………………………….10课时 3、第三组………………………………………….11课时 4、第四组………………………………………….11课时 5、第五且………………………………………….11课时 6、第六组…………………………………………..7课时 7、总复习………………………………………….40课时

2020苏教版年一年级下册:第14课《会睡觉的植物》同步练习题

14会睡觉的植物 1. 看拼音,写汉字。 xué xígōng zuònǐmen xiūxi bìshàng biǎo míng hélǒng měi tiān 2. 给多音字组词。 jué()zhē() cháng () 觉折长 jiào()zhé()zhǎng ) 3. 写出下列字的反义词。 黑——晚——开—— 上——低——天—— 4. 比一比,再组词。 习()作()休()你()闭()刁()昨()体()您()闲() 5. 填上合适的词。

()的三叶草()的花儿()的夜晚()的蒲公英()的植物()的阳光 6. 读课文,回答问题。 有一种三叶草,只要天一黑,它就睡了。在阳光下,它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展开在空中。到了晚上,三片小叶就会折叠起来,好像人闭上了眼睛。 (1)把三叶草睡觉的句子用“___”画出来。 (2)三叶草睡眠时间的词语是:_________ (3)表示三叶草睡眠姿态的词语是:_________ 7. 课外阅读。 植物睡觉 大家知道,人和动物必须睡觉,其实有很多植物也要睡觉。 红三叶草在阳光普照下,每个叶柄上舒展开三片小叶子,显得精神焕发;晚上,三片小叶子闭合一起,好像合上了眼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合家欢在阳光灿烂的白天,叶片舒展,显得愉快欢乐;夜幕降临了,叶片成对地合在一起,美美地睡大觉了。 睡莲,当一天的清晨来到时,就慢慢张开花瓣,露出妩媚的笑脸;夕阳西下,睡莲就渐渐地闭合起花瓣,进入梦乡。21教育网 植物睡觉,有的可以防冻,有的可以减少热量和水分的散失。由此看来,植物和人一样,都是需要睡觉的。 (1)短文介绍了哪三种植物睡觉?写出植物名称。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阳光()慢慢地() 露出()渐渐地() 精神()妩媚的() 进入()美美地() (3)填空。 植物睡觉,有的可以__________,有的可以__________。 (4)把你感兴趣的描写植物睡觉样子的句子,抄一抄,背一背。

2.1.(1)植物细胞工程 教学设计

2.1.1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指的是植物组织培养,其核心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由于它还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等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的重点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2.目标解析 (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要学生知道组培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且要明白每个过程中的特点,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是要学生知道它的定义和如何实现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骤。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不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认识尚浅。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理论知识,及事例分析。 【教学过程】 问题一:为什么植物的一个花瓣就可以培育出完整的植株呢?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引出植物组织培养 师生活动; 1、什么是细胞的全能性?表现全能性的条件? 2、为什么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把植物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物体? 3、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说明了什么? 4、生物体内的细胞为什么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 问题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问题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概念是什么? 问题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问题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常选用的材料有哪些? 问题4.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含有哪些成分? 问题5.分析图2—5,概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过程。 问题6.什么是脱分化?什么是再分化?什么是愈伤组织? 展示马铃薯——番茄杂种植株的图片,根据设想来引出植物体细胞杂交 问题三: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问题1.什么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它具有什么优点? 问题2.在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为什么要去除细胞壁?通常用什么方法去除细胞壁?去除细胞壁以后的植物细胞叫什么? 问题3.怎样诱导两个不同原生质体的融合?原生质体融合完成的标志是什么?这与细胞中哪种细胞器有关? 问题4.为什么两个原生质体能发生融合,这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有关? 问题5.如果两个来源不同的原生质体发生了融合,下一步该做何处理? 问题6.如何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 问题7.分析图2—9,概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基本过程。 1

(2017年春季版)《会睡觉的植物》同步练习

《会睡觉的植物》同步练习 1. 看拼音,写汉字。 xué xígōng zu? nǐ men xiū xi bì shàng biǎo míng hé lǒng měi tiān 2. 给多音字组词。 jué ( ) zhē ( ) cháng ( ) 觉折长 jiào( ) zhé ( ) zhǎng ( ) 3. 写出下列字的反义词。 黑——晚——开—— 上——低——天—— 4. 比一比,再组词。 习( ) 作( ) 休( ) 你( ) 闭( ) 刁( ) 昨( ) 体( ) 您( ) 闲( ) 5. 填上合适的词。 ( )的三叶草 ( )的花儿 ( )的夜晚 ( )的蒲公英 ( )的植物 ( )的阳光 6. 读课文,回答问题。 有一种三叶草,只要天一黑,它就睡了。在阳光下,它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展开在空中。到了晚上,三片小叶就会折叠起来,好像人闭上了眼睛。 (1)把三叶草睡觉的句子用“___”画出来。 (2)三叶草睡眠时间的词语是:_________ (3)表示三叶草睡眠姿态的词语是:_________

7. 课外阅读。 植物睡觉 大家知道,人和动物必须睡觉,其实有很多植物也要睡觉。 红三叶草在阳光普照下,每个叶柄上舒展开三片小叶子,显得精神焕发;晚上,三片小叶子闭合一起,好像合上了眼睛。 合家欢在阳光灿烂的白天,叶片舒展,显得愉快欢乐;夜幕降临了,叶片成对地合在一起,美美地睡大觉了。 睡莲,当一天的清晨来到时,就慢慢张开花瓣,露出妩媚的笑脸;夕阳西下,睡莲就渐渐地闭合起花瓣,进入梦乡。 植物睡觉,有的可以防冻,有的可以减少热量和水分的散失。由此看来,植物和人一样,都是需要睡觉的。 (1)短文介绍了哪三种植物睡觉?写出植物名称。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阳光( ) 慢慢地( ) 露出( ) 渐渐地( ) 精神( ) 妩媚的( ) 进入( ) 美美地( ) (3)填空。 植物睡觉,有的可以__________,有的可以__________。 (4)把你感兴趣的描写植物睡觉样子的句子,抄一抄,背一背。

植物细胞工程教学设计教案(终审稿)

植物细胞工程教学设计 教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简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2.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在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判断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认同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2.渗透科学思想的教育,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2.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二、教学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现在正是春天,前几天刚刚过了植树节,如果我们说用棵小树苗,或者用某一植物的种子播种,希望得到完整的植物个体,那大家都会觉得很正常,但是如果我说我种下一朵花的花瓣,希望能得到一棵完整的该种植株,这可能吗? 生:可能。 师:请同学们看书本33页的图(微型繁殖的菊花),刚才我举的这个例子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 【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观看专题的首页的三幅图,题图的寓意是表明细胞工程是在细胞水平的操作,它包含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等方面。在章引言中通过列举细胞工程的应用,把学生带进细胞工程的科技领域引出细胞工程的概念(多媒体展示)。 师:为什么植物的一个花瓣就可以培育出完整的植株呢? 生:细胞的全能性。 师:对,是细胞的全能性。我们一起把我们学过的细胞全能性的知识复习一下。

【精品】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课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正.(zhēng)月掺和 ..(chān huo)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醋、宵、戚、骆、驼、浒”,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 2.再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时间风俗习惯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到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续表 时间风俗习惯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预备充足 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元旦 (旧时指农 历 正月初一) 铺户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庙会 正月初六多数铺户开张,伙计们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节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3.学生汇报。 4.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写得详细呢?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等。详细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元宵节。这样写的好处: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能够使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更深刻的了解。) 四、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文章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说说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处做批注。 2.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节日活动或印象最深的部分。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会睡觉的植物》教案

14.会睡觉的植物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拓展“母”字的偏旁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通过朗读探索植物的世界,和植物亲密的对话。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品读课文,感受植物世界的奥秘。 教学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3.自习观察周边的植物随着季节有什么变化。(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同学们最熟悉哪一种植物”。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着重指导读好生词“植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小组自读课文,教师进行纠正语音 (2)各小组比赛式选读课文,重点引导说说三叶草睡觉的过程,教师着重点拨。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看图学习课文第1部分词语。 (1)出示“植物”图片,指名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认读词语“植物”。 (3)引导想象表达,同学们知道的“植物”都有哪些? (4)指导识记“植”“物”二字。 2.引导总结“植物”一词的学习方法。 3.出示学习导航,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工作、休息”等词。(1)小组同学看图自学以上三个生词。 (2)全班交流:“三叶草”是怎样睡觉的这个过程。

(3)指导学生朗读三个词。 (4)指导书写生字“闭”“明”,并强调字体在方格内所占的位置。 4.指导整体诵读生词,生字。 5.多媒体课件出示:会睡觉的三叶草,如何进入睡眠。 (1)用组词式学习新字:学习工作你们每天闭上合拢表明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 (3)认读新字:学习工作你们每天闭上合拢表明 四、归类观察,评价书写。 1.各小组描述三叶草睡眠的过程。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3.读词:学习工作你们每天闭上合拢表明,再次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二、指导书写 1.在上节课里,我们知道植物也会睡觉,它们也会有梦境,那么,哪些同学能告诉我,哪些植物会睡觉,它们是怎样睡觉的呢? 2.指名说,教师相机板书:学习工作你们每天闭上合拢表明 3.用各种形式朗读以上生词。 4. 学生看课文下方插图,教师引导学生遐想三叶草睡眠过程。 5.指导说话要求:句子要完整,看图说话要有一定的顺序。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教师]课件展示以下问题,指导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课本,找到问题的答案 1、微型繁殖技术的概念是什么? 2、微型繁殖的原理是什么? 3、微型繁殖的优点是什么? 4、作物脱毒的原因、材料、方法、结果、优点分别是什么? 5、人工种子的概念、结构? 6、培育人工种子的技术、原理? 7、人工种子有哪些优点? [学生]阅读教材,解决问题并回答问题: 1、概念: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优良品种植物(也叫快速繁殖技术)。 2、原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优点: ①繁殖速度快;② 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因为是无性繁殖) 4、原因: 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易积累感染病毒,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材料: 分生区(如茎尖)的细胞

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 结果: 获得脱毒苗 优点: 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5、概念: 以植物组培技术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 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结构: 人工种皮+胚状体(或不定芽、顶芽、腋芽) 6、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 原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7、优点: ① 后代无性状分离,保留优良特性; ②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限制; ③贮藏、运输方便。[设计意图] 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对以上知识点进行概括和梳理,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识条理化,便于复习和记忆。 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xx 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 传统方法——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什么?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原理: 基因重组。 优点: 优良的基因通过基因重组,把两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同一后代中。 缺点: 要不断进行(多年)纯化和选择,才能得到符合理想要求的新品种。 [教师]进一步追问: 用什么方法可以弥补杂交育种的缺点呢?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单倍体育种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 1、单倍体定义? 2、单倍体是如何形成的? 3、单倍体植株的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1、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2、由配子不经过受精作用而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例: 蜜蜂中的雄蜂。 3、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一、单元位置及主题分析: 本单元在本册的第一组,专题为“人生感悟”,选编的精读课文《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及略读课文《顶碗少年》《手指》这5篇课文。重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 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 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运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优雅、游丝、、幸而、考验、转化、锻炼、语重心长、勃勃生机”等18个词语。读读记记“哲理”、“英俊”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品析文中优美的语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4.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5.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 识。 三、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课文重点难点 《文言文两 则》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文 章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 诵课文。 能感悟到文中蕴含的道理。 《匆匆》品析文中优美的语句,感悟作者的 表达方法。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 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 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桃花心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的 表达方法。 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 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 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顶碗少年》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弄清顶碗 少年是如何面对失败,坚持表演。 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 启示 《手指》 理解五个手指有什么特点,感 悟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领悟其中的道理。

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教案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微型繁殖和植物组织培养的联系; (2)掌握作物脱毒制备过程和意义; (3)了解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 (3)了解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研究进展和应用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交流;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2)认同细胞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由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引入,让学生回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思考利用这项技术能做哪些工作? 资料 1 兰花因高雅美丽而深受人们喜爱,兰花常用分根法和种子进行繁殖。在兰花的常规繁殖中,遇到的难题是,用分根繁殖速度缓慢,不利于新品种的推广,用种子繁殖又很困难,因为兰花的种子十分微小,胚很纤弱,种子几乎没有储藏营养物质,在发芽过程中很容易夭折。 (以回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铺垫,提出兰花常规繁殖中遇到的难题,激发同学解决问题的兴趣,联系当前兰花市场供应充足的现状,引出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二、新课学习 【问题探讨】同学们阅读教材P38内容,思考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1.什么是微型繁殖?(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 2.微型繁殖技术有哪些特点? (①繁殖速度快②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因为这是无性繁殖③不受自然生长季节的限制,因为在具有一定人工设施的室内生产) 3.通过微型繁殖技术已经产业化生产的实例有哪些?(兰花、生菜、杨树、无籽西瓜) 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后,总结出微型繁殖有关知识。 【总结】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1. 微型繁殖 (1)概念: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 (2)特点:①繁殖速度快②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③不受自然生长季节的限制(3)实例:兰花、生菜、杨树、无籽西瓜 【资料分析】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有500多种,受害的植物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树和花卉,如马铃薯、草莓、甘蔗、菠萝、香蕉、大蒜等,而且没有有效的防治办法,只能拔除病株,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病毒多集中在种子、老叶等器官中,在细嫩的器官和未成熟的组织中较少,在分生区几乎不含病毒。 分析资料,如果你是育种专家,如何培育出不带病毒的植株(脱毒苗)?阅读P38-39内容,根据以下问题提示解决问题。 (1)作物要进行脱毒的原因?(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易积累感染的病毒,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2)选择植株什么部位培育脱毒苗,说出原因?(植物的分生区(如茎尖),此部位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3)如何培育出脱毒苗呢?说出你的方案(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有可能不带病毒,从而获得脱毒苗。) (4)作物脱毒有何优点?成功案例的哪些?(用脱毒苗繁殖,种植的作物就不会或极少感染病毒。目前,采用组织培养技术来脱除病毒,在马铃薯、草莓、甘蔗、菠萝和香蕉等主要经济作物上已获成功。脱毒马铃薯比未脱毒的增产约50%以上) 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后,总结出作物脱毒有关知识。 【总结】2.作物脱毒 (1)原因: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易积累感染的病毒,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 (2)选材部位及原因:植物的分生区(如茎尖),此部位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3)脱毒苗培育方案: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有可能不带病毒,从而获得脱毒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