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脊髓损伤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word精品

颈脊髓损伤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word精品
颈脊髓损伤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word精品

颈脊髓损伤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随着交通和建设事业迅猛发展, 由于意外导致的颈脊髓损伤病例数量不断增加,急性颈脊髓损伤的早期死亡率为5.92%。在病程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至关重要, 对于维持生命、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压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l 颈椎损伤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目前处理颈脊髓损伤最有效、确切的方法。目的在于:使颈椎恢复解剖位置并永久稳定;解除脊髓压迫。减轻脊髓水肿及继发性损害;避免脊髓进一步受损。

1.1 手术时机损伤后长期卧床可增加各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文献报道早期手术可减少患者ICU停留时间和损伤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神经恢复的效果。符合手术指征者应尽早手术。1.2 手术方法前路手术:主要指征是椎体前部损伤,包括压缩型骨折、屈曲型骨折、爆裂型骨折、椎间盘破裂以及前纵韧带过伸性损伤。后路手术:主要指征是椎体后前部损伤,包括合并椎间盘突出的单侧或双侧关节突交锁、棘上和棘间韧带以及关节囊与黄韧带断裂。

2 并发症护理1呼吸系统并发症

2.1-1 呼吸道感染是颈脊髓损伤早期死亡原因之一。下颈脊髓损伤肋间肌麻痹,上颈脊髓损伤全呼吸肌麻痹.患者可出现无自主呼吸,很快死亡。下颈脊髓损伤后,可因脊髓上升性水肿导致全呼吸肌麻痹,咳嗽反射被抑制,尤其是有吸烟史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引起肺感染。鼓励并指导帮助咳嗽、排痰。嘱患者行腹式呼吸,先深呼吸5—6 次,于深吸气末屏气,继而咳嗽,连续咳嗽数次,使痰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排出口。根据排除气道异物腹部冲击法的原理,应用在排痰护理中,并与常规排痰法进行比较,效果好。对于高位截瘫而呼吸肌麻痹的患者,咳嗽无效由护士给予吸痰并常规给予静脉化痰药物。2.1.2 颈部血肿

颈前路手术后48 h .尤其是在12 h 内,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外.应密切注意颈部外形是否肿胀.引流管是否通畅和引流量,有无呼吸异常,认真听取患者主诉,严密观察,警惕血肿压迫气管引起窒息。对高血压病史者,应注意控制血压,预防和减少切口出血。若遇上述紧急状况及时通知医生立即行二次手术。清除伤口内积血。

2.1.3 喉头水肿

术后4?7天是水肿高峰期。因术中长时间牵拉气管,加之全麻插管引起喉头水肿而影响通气功能。颈前路手术术前I周练习气管推移,每天3-4次?每次5?10 min。术后心电监护并观察记录生命体征至平稳,询问有无咽喉部疼痛、吞咽困难等,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缺氧表现,根据血氧浓度调节给氧流量及时间.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手术后常规雾化吸入3天。每天2。2.1.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术后常规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和负压吸引装置,若发现患者出现乏力、嗜睡、恶心等症状。要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即在睡眠时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

2.2循环系统异常

2.2.1 血压下降及心率减慢患者伤后应严密观察其血压、心率及意识状态、心电图变化等:高热、嗽氧的患者因心率代偿性增加不明显,要及时给以处理。将心电监护的报警阈值定为收缩压75 mmHg心率为40次/分?通过报警声音提示护士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2.2.2 高热

患者由于排汗功能障碍或肺感染,常导致高热,机体代谢增高。非颈髓损伤患者体温每升高「C,心率增加12 —18次/分;颈髓损伤患者体温每升高「C,心率仅增加4—5 次/分,两者增快心率表现出的差异性。与颈髓损伤患者交感神经抑制循环系统代偿能力下降有关,不能

通过加快心率来满足重要组织器官的氧供需求。护士观察体温变化,出现高热及早采取有效降温措施,采用空调调节室温,维持在20 C左右;使用冰毯、全身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由于患者排汗功能障碍。解热镇痛药效果差,临床上常不选用。

2.3 消化系统并发症2.3.1 消化道出血颈椎术后常规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此治疗可能会导致应激性溃疡而出现消化道出血。应密切观察患者胃肠道方面的主诉和大便的颜色,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在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前静脉滴注胃黏膜保护剂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2.3.2便秘与腹泻

由于脊髓损伤植物神经功能抑制,括约肌功能丧失,肠蠕动障碍致大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应鼓励患者多食粗纤维食物、饮用蜂蜜水、进食香蕉等。必要时应用开塞露软化剂或番泻叶。对于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而给予鼻饲胃内营养的患者,注意鼻饲液温度及量。以防止腹泻的发生。

2.4泌尿系统并发症脊髓损伤后,膀胱的神经支配中断,生理功能丧失易发生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留置尿管期间保持会阴部清洁.定时膀胱冲洗与更换尿袋,嘱多饮水。尿管定时夹闭与开放,以锻炼膀胱的收缩功能。拔出导尿管后可训练其卧位排尿功能。截瘫患者膀胱膨胀后的排尿信号表现出一些自主神经兴奋体征。如不安静、头部胀痛、血压升高、心动过缓、面红、鼻塞、颜面出汗、阴茎勃起等。护士可根据这些表现,控制其出入量来掌握其排尿规律,晚期训练自己行的方法,如刺激丁肢某固定区引起腹肌痉挛和膀胱的反射性排尿。实践证明间歇导尿可预防泌尿系感染又可改善留置尿管所致的心理障碍。

2.5 电解质紊乱据报道低钠血症发生率为45%一93%,是急性颈脊髓损伤常见并发症。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活动量少,消化功能减弱,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对于不能进食者,常规留置胃管,根据病情配制不同的营养液。发生低钠血症时,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状态变化、消化道症状和循环系统症状等。应了解其全身营养状况、体重、进食情况,伴有中枢性高热、呕吐、腹泻时.需评估24 h 出入量,并结合生化指标,正确掌握治疗方案与补钠浓度及速度,预防病情恶化。

2.6 喉上神经损伤与喉返神经损伤

患者进流食出现呛咳,考虑喉上神经损伤,告知患者暂禁流质。适当增加输液量,根据情况给予固体食物,嘱细嚼慢咽。一般能自行恢复。发现患者术后声音嘶哑、憋气。应分析原因,确定为喉返神经损伤者,要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告知一般为暂时性,同时指导发音训练,促进发音恢复。遵医嘱立即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然后改用脱水药物20%甘露醇125mL加地塞米松5mL, 3次每天,持续3天,快速静脉滴注,以减轻脊髓和神经水肿,使症状得以缓解。

2.7 脑脊液漏

术后24 h 内引流液为淡红色液体且引流量多,第2天颜色更淡、引流量无明显减少时,应考虑脑脊液漏的发生。在病情稳定下定期改俯卧位。能减少脑脊液压力,利于减少脑脊液外溢,促进伤口愈合。出现脑脊液漏,出现低颅压综合征,表现头晕、头痛伴厌食、乏力。立即去枕平卧,将引流袋挂至平床头,严格颈部制动,按医嘱补液。引流管放置4 天,夹管l 天后拔管。

3 其它并发症护理

3.1 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引起血液流速缓慢易发生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伤后6 周内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无其他原因的低热应警惕血栓形成,观察双下肢有无局部红、肿、热等现象,每l 天测量双下肢周径1 次;加强下肢各关节被动活动;抬高患肢,尤其在夜间;避免在下肢进行静脉穿刺;禁止吸烟;有条件使用足底静脉泵。如并发血栓形成,患肢制动,遵医嘱

给予溶栓或抗凝治疗,注意监测凝血系统㈣。

3.2 压疮

颈脊髓损伤后,受损平面以下的神经支配功能丧失。皮肤感觉随之丧失。久压引起局部缺血水肿以致破损形成溃疡。应注意保持受压部位良好的血液循环,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每2 h 轴向翻身1 次,骨突出部位加强按摩。垫以气圈。保持床单干燥清洁,平整无皱折。有条件可用气垫床,用热水袋时忌烫伤,必要时静脉补充鲜血或白蛋白等营养液.以提高机体抵抗力3.3植骨块滑脱或移位多因术后早期活动不当所致。可压迫食管和气管。引起窒息死亡。术后立即给予仰卧位,用颈托固定颈部,颈部两侧用砂袋制动。24h 尽量减少搬动,翻身时须保持头、颈、肩、躯干在同一水平面上。侧卧时颈部垫枕避免过度屈曲和旋转,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医生做好术后影像学检查。避免出现植骨块脱出,否则急需二次手术复位固定。3.4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指脊神经细胞在压迫损伤后,通过手术解除了压迫,使受损的神经细胞血液再灌注。但经历一段时间的缺血以后。神经细胞却因某种损伤因子的作用,出现明显的脊髓功能障碍,甚至发生不可逆脊神经元迟发性死亡,进而原有症状加重,甚至造成截瘫。尽早实施甲强龙冲击疗法是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术后及时检查四肢感觉和运动功能。并与术前作对比。大剂量使用甲强龙可导致机体原有的代谢功能紊乱,出现一过性高血压、高血糖、心动过速、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溃疡出血、严重感染甚至死亡,临床应加以注意。

总之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颈脊髓损伤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加强早期预防,采取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危害,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生存质量,早日回归家庭与重返社会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考试题

临床护理技术无菌操作及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考试题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肌肉注射神经损伤的发生原因:①;②注射药量过大或者推药速度过快。 2、静脉输液法发生静脉炎的三个因素是:化学因素、机械因素、。 3、静脉输液法发生发热反应的处理:(1)或停止输液(2)对症处理(3)。 4、皮内注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5、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并发症:、、、发热、空气栓塞、血栓栓塞。 6、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急性左心衰、过敏反应、出血倾向、。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12分) 1、下列与输液时滴数调节无关的是() A、病人的性别 B、病人的年龄 C、药物的作用 D、药液的性质 E、病人的病情 2、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 A、半卧位 B、端坐位 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E、左侧卧位,头高足低位 3、皮下注射法进针时,与皮肤呈:() A、10°~15°角 B、20°~25°角 C、30°~40°角 D、45°~50°角 E、50°~60°角 4、、打开无菌包时不正确的是()A.查看灭菌日期B.无菌包应放在清洁、干燥处 C.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D.用清洁的手取出所需物品 E.包内所剩物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5、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为了() A、检查瓶口有无裂缝 B、冲洗瓶口 C、查看溶液的颜色 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E、嗅察溶液有无异味

6、无菌持物钳正确使用方法是:()A.可用于夹取任何无菌物品 B.到远处夹取物品要速去速回 C.取放无菌持物钳,钳端均应闭合 D.钳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 E.盛放无菌持物钳的容器消毒液面应与轴节相平 7、小剂量、单包装的无菌消毒液,开启后其有效期为()A、三天B、每天C、一周D、两周 E、两天 8、无菌贮槽一经打开其有效使用时间为()A、2小时B、4小时C、12小时D、24小时E、7天内 9、 三:简答题: 1、皮内注射发生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1分) 2、皮内注射疼痛的预防措施有哪些(22分)

7.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常规

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 1.神志、面容、表情、营养状况及精神变化。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3.日常活动的耐受水平。 4.严密观察呼吸变化,有无呼吸困难,保持呼吸道通畅。 5.颅骨牵引的观察。 6.皮肤完整性。 二、护理措施 1. 执行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 卧硬板床,加强基础护理,协助病人生活自理。 3. 严密观察呼吸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给予雾化、吸痰、吸氧,气管切开者执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 4. 胸腰椎骨折术后病人平卧6h以压迫止血。 5.颈椎骨折术后给予颈围固定,观察病人呼吸及颈部切口出血情况。 6. 执行牵引护理常规。保持颅骨牵引的有效性,翻身时保持脊柱呈一直线的轴线翻身,防止加重脊髓损伤或牵引弓脱落。 7.给予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多进食水果、蔬菜等,防止便秘。 8.健康教育预防肺部并发症,指导呼吸功能康训练:定时翻身拍背,深呼吸及咳嗽,可采取吹气球或吹气泡的方法。指导进行瘫痪肢体功能训练;髋关节练习伸直、外展活动,防止发生屈曲、内收、内旋畸形。膝关节练习伸屈活动,防止膝关节强直。踝关节练习背屈活动,防止发生足下垂,影响行走功能。以上功能锻炼应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钟。 三、健康指导要点 1. 给予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多进食水果、蔬菜等,防止便秘。

2. 预防肺部并发症,指导呼吸功能康训练:定时翻身拍背,深呼吸及咳嗽,可 采取吹气 或吹气泡的方法。指导进行瘫痪肢体功能训练;髋关节练习伸直、外展活动,防止发生屈 曲、内收、内旋畸形。膝关节练习伸屈活动,防止膝关节强直。踝关节练习背屈活动,防 止发生足下垂,影响行走功能。以上功能锻炼应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钟 四、注意事项 1.保持颅骨牵引的有效性。 2.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2012年8月修订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 (一)口腔损伤 1.发生原因 (1)在口腔擦洗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动作粗暴,裸露得止血钳尖端碰伤口腔黏膜及牙龈,特别就是肿瘤患者放疗期,口腔有感染及凝血功能差得患者,容易引起口腔黏膜及牙龈得损伤。(2)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方法不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患者口腔、牙龈或口腔黏膜损伤。 (3)漱口液温度或浓度不当,造成口腔黏膜灼伤。 2.临床表现 (1)口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炎症反应、溃疡形成,患者主诉口腔疼痛,颌下可触及淋巴结肿大。 3.预防及处理 (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止血钳得尖端直接触及患者口腔黏膜。 (2)对凝血功能机制差、有出血倾向得患者,擦洗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防止碰上黏膜及牙龈。(3)对需要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得患者,应将开口器包上纱布从臼齿处放入,以防损伤患者口腔黏膜或牙齿,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开口。 (4)根据口腔具体情况选择温度、浓度适宜得漱口液。 (5)在口腔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如发生口腔黏膜损伤,应用朵贝尔氏液、呋喃西林液或0、1%-0、2%双氧水含漱;如有口腔溃疡疼痛时,溃疡面用西瓜霜或锡类散吹敷,必要时可用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洗必泰漱口液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 (二)吸入性肺炎 1.发生原因 多发生于意识障碍得患者,口腔护理得清洁液、口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误入气道,就是吸入性肺炎得主要原因。 2.临床表现 (1)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及胸痛等,叩诊呈浊音,听诊肺部有湿性罗音。 (2)胸部X片可见斑片状阴影。 (3)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增多。 3.预防及处理 (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辅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切记将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 (2)口腔护理所用棉球要拧干水分,不可过湿;神志不清患者不可漱口,以防误吸。 (3)已出现肺炎得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得抗生素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得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 (三)窒息1.发生原因 (1)医护人员为神志不清或吞咽功能障碍得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由于粗心大意,将棉球遗留在口腔,导致窒息。 (2)有义齿得患者,操作前末将义齿取出,操作时义齿脱落,造成窒息。 (3)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得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因患者不配合造成擦洗棉球松脱,掉入气管,导致窒息。 2.临床表现 口护过程中患者突发吸气性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端坐呼吸,三凹症阳性,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尿便失禁,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3.预防及处理 (1)严格按照口腔护理得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一次只能夹取一个棉球,防止棉球遗漏在口腔。(2)认真检查牙齿情况。操作前瞧牙齿有无松动,义齿有无松动,如有活动性义齿,应操作前取下。 (3)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得患者尽量在其较安静得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 (4)患者出现窒息后应立即进行处理,迅速清除吸入异物,恢复有效通气;如异物已进入气管或支气管,患者出现严重得呼吸障碍,立即用大号穿刺针行环甲膜穿刺,以改善通气,争取时间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3)

一、测体温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冰袋冷敷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三、冰帽降温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四、热水袋使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五、约束带使用时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六、心肺复苏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七、皮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八、肌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九、静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一、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二、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三,PICC置管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四、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十五、鼻饲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十六、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七、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八、吸痰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十九、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一、膀胱冲洗操作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二十二、呼吸机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三、电除颤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四、胸腔闭式引流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五、胰岛素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六、洗胃法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七、引流管护理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二十八、造口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测体温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体温表破损 预防: 1、护士测体温前,检查体温表的质量。 2、患者神志清楚者,嘱患者不要说话、勿咬破。

3、患者神志不清者,测腋温或肛温,要有人看管。 处理: 1、检查患者是否吞入水银及口腔粘膜完好程度。 2、立即报告护士长。 3、嘱患者漱口、吐出水银。 4、如有吞入,立即给患者吞服蛋清、牛奶等,食粗纤维蔬菜。 二、冰袋冷敷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一)皮肤冻伤 预防: 1、向患者解释使用冰袋冷敷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同意和合作 2、确认冰袋无破漏。 3、治疗时间为15-30分钟。体温降至39℃以下时,取出冰袋。 4、不能持续使用,若需长时间使用至少间隔60分钟为宜。 5、加强巡视,观察冰袋有无漏水、冰块有无融化、布袋是否潮湿,必要时及时更换。 6、观察病人用冷情况,尤其是意识障碍或感觉异常的患者,要随时对局部皮肤进行观察和 确认。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处理: 1、如局部出现皮肤苍白、青紫应停止使用。 2、记录使用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三、冰帽降温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耳部冻伤 预防: 1、严格按医嘱使用冰帽。 2、使用时,枕下垫毛巾,注意保护耳廓,勿使头部直接接触冰帽内部。 3、每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生命体征及面色。 处理: 1、发现冻伤时,及时撤下冰帽,垫软枕。 2、通知值班医生,对症处理。 3、做好耳部保暖措施。 4、上报护士长。 5、安抚家属情绪,做好解释工作。 6、寻找、检查发生冻伤原因,讨论总结,防止冻伤再次发生。 四、热水袋使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皮肤烫伤 预防: 1、向患者解释使用热水袋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同意和合作。 2、确认热水袋有无破损或栓口密闭不严。 3、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确定水温。 4、根据病人的感觉、意识确定水温。对老人、小儿、昏迷、局部感觉麻痹、麻醉未醒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第一节皮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疼痛 1、发生原因:(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产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3、预防及处理: (1)注意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且更具有敏感性; (4)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起发生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5)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二)注射失败

1、发生原因:(1)患者躁动、不合作,多见于婴幼儿、精神异常及无法正常沟通的病人。(2)注射部位无法充分暴露,如穿衣过多、衣服袖口过窄等。(3)操作欠熟练,如进针角度过深或过浅,导致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皮内。(4)注射药物剂量欠准确,如药液推注量过多或不足。 2、临床表现:无皮丘或皮丘过大、过小,药液外漏,针口有出血现象。 3、预防及处理:(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求充分约束和固定(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穿衣过多或袖口窄小者,可在注射前协助病人将选择注射的一侧上肢衣袖脱出。(4)提高注射技能操作,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5)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三)虚脱 1、发生原因:主要有心理、生理、药物、物理等因素引起。心理方面病人多数无注射史,对皮内注射存在着害怕心理,注射时精神高度紧张,疼痛加剧。此外,病人对护士不了解和不信任,增加紧张心情。生理方面,身体虚弱,各种外来刺激增强时可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出冷汗、摔倒等虚脱现象。 2、临床表现:头晕、面试苍白、心悸、出汗、乏力、眼花、耳鸣、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严重者意识丧失。多见于体质虚弱、饥饿和情绪高度紧张的病人。 3、预防及处理:(1)注射前解释,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下进行治疗。(2)选择合适的部位、注射器、做到二快一慢。(3)有晕针史或疑似患者宜采用卧位。(4)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注射。注意区别过敏性休克和虚脱。虚脱者取平卧位,保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清醒后予口服糖开水等,少数也可予氧气吸入或呼吸新鲜空气。 (四)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并发症)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常规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常规 【概述】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占全身创伤的0.2%-0.5%。 【临床表现】 一、闭合性脊髓损伤: 1、脊髓震荡:暂时性的脊髓功能障碍 2、脊髓休克:脊髓失去高级中枢控制,损伤水平以下感觉完全消失、肢体迟缓性瘫痪、大便失禁、尿储留、生理反射消失 3、完全性损伤:(1)脊髓损伤水平,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2)脊髓损伤水平以上,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 4、不完全性损伤:脊髓半侧损害综合征,对侧同温觉障碍,同侧瘫痪;脊髓前部综合征,双侧运动障碍,可伴有痛觉温觉消失;脊髓中央损害综合征,与外周部分传导束保留多少有关 二、开放性脊髓损伤 1、伤口;脊髓火器伤口多位于胸段,其次为腰、颈及骶段,伤口污染较重,可有脑脊液流出 2、损伤特征:脊髓火器伤多呈完全或不完全性、进行性或非进行性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截瘫平面可高出数个节段 3、合并损伤:脊髓怄气伤颈部损伤可伴有大血管、气管和食管损伤,胸腹部可合并气胸、血胸、腹腔内脏损伤等,休克发生率高。 【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脊髓休克与脊髓损伤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脊髓开放性损伤,或呼吸肌麻痹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脊髓手术后脊柱稳定性差及患者对冷热、疼痛感觉减弱或消失有关 4、尿潴留与脊髓损伤有关 5、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脊髓损伤致呼吸肌麻痹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脊髓损伤致躯体移动障碍有关 7、尿失禁与脊髓损伤有关 8、大便失禁与脊髓损伤有骨干 【护理措施】 1.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幅度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2.痰液粘稠患者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 3. 疼痛患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记录疼痛的性质时间,给予患者轴线翻身 4. 体温中枢失调,中枢性高热可达39-40℃。宜用物理降温或冰毯降温;呼吸机麻痹应加强气道护理,保持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5. 观察血压波动情况,血压低时积极查找原因,通知医生。 6. 脊髓损伤患者应睡硬板床,翻身时轴线翻身法,即保持脊柱呈直线,动作一致,防止再次脊髓损伤。 7.瘫痪患者预防压疮,保持大小便的通畅,鼓励和指导患者最大限度的自理部分生活;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改善肢体营养,防止肌肉萎缩。 8. 严密观察四肢活动,监测感觉平面是否有上升,观察意识、血压等变化,及早发现脊髓休克等异常,避免发生继发性损伤。 9. 饮食宜少食多餐,多事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多饮用果汁;少食或不食甜食、豆类产气食物。

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护理部 二?一二年九月 1 目录第一节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二节鼻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三节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四节导尿管留置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五节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六节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七节雾化吸入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八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九节皮下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十节肌内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十一节静脉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十二节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十三节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第十四节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十五节静脉采血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第十六节洗胃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十七节吸痰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十八节 PICC 置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第十九节胃肠减压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第二十节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 第一节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口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 1.发生原因 (1)擦洗口腔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动作粗暴,止血钳夹碰伤口腔黏膜及牙龈,尤其是患肿瘤进行放疗的病人和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更易引起口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 (2)为昏迷病人牙关紧闭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方法欠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口腔黏膜、牙龈损伤、出血。

(3)漱口液温度过高,造成损伤黏膜烫伤。 (4)患有牙龈炎、牙周病的病人,操作时触及患处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 2.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损伤可有局部充血、出血、水肿、炎症、疼痛、溃疡形成;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血持续不止。 3.预防和处理 (1)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尤其是对放疗及血液病病人,防止碰伤黏膜及牙龈。正确使用开口器,对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张口。 (2)操作中加强对口腔黏膜的观察,发生口腔黏膜损伤者,应用朵贝尔液、呋喃西林或0.1%-0.2%双氧水含漱。溃疡面用西瓜霜等喷敷,必要时用2%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将氯已定(洗必泰)漱口液用注射器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效果较好。 (3)若出现口腔出血者,可采用局部止血,如明胶海绵、牙周袋内碘酚烧灼或加明胶海绵填塞等方法。必要时进行全身止血治疗,如肌肉注射(简称肌注)卡洛柳钠(安络血)、酚磺乙胺(止血敏),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4)漱口液应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口腔黏膜。 (二)窒息 1.发生原因 (1)为昏迷病人或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棉球过湿或遗留在口腔内,漱口液流入或棉球进入呼吸道内,导致窒息。 (2)有义齿的病人,操作前未将其取出,操作时脱落入气管,造成窒息。 (3)为躁动、行为紊乱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因病人不配合操作,造成擦洗的棉球松脱,掉入气管或支气管,造成窒息。 2.临床表现

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盐城新东仁医院 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当今社会患者对医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医患纠纷时常发生。骨科是医患纠纷发生最多的科室之一,主要是因为骨科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并发症。除个别属治疗失误外,大多数并发症是由于骨科治疗的特殊性引起的。比如对骨折的患者进行固定之后,很容易造成临近关节的僵硬,但患者有时却难以接受。熟悉骨科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前很好的与患者进行沟通,术后对患者密切的观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习和掌握骨科常见并发症的预防、观察与护理,对积极预防和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休克: 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量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起综合征。 预防措施: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病人采取休克体位(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增加回心血量及早建立静脉通路,维持血压保持气道通畅,早期给予吸氧注意保暖,但不能体表加热 2、密切监测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的变化,病情危重时每15分钟记录一次,及时了解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监测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观察出血现象,一旦皮肤黏膜有出血点或凝血异常(抽血过程中血液迅速凝集,要考虑DIC发生的可能)。快

速补液时注意有无肺水肿及心力衰竭(咳嗽,粉红色泡沫痰) 3、进行扩容治疗:休克时至少要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应选择较粗的静脉,可以快速补充血量。可首选用生理盐水或者平衡盐液(平衡盐溶液的电解质含量和血浆内含量相仿,用来治疗等渗性缺水比较理想,它的作用是维持细胞渗透压平衡,保持pH稳定及提供简单的营养)进行扩容。根据血压与中心静脉压值,合理补液,及时调整量和速度,并记录出液量。 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从小剂量开始,随时注意血压的改变。根据血压调节滴速。(西地兰使用后段时间内不可使用钙剂,洋地黄类药物中毒)防止药液外渗,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注意保护血管,每24小时更换输液管。 二、肺炎: 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等引起。 预防措施: (1)饮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 (2)避免吸烟,受凉,饮酒。 (3)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出现高热,采取化学与物理措施降温。 (5)做好基础护理,注意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只有1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 1、改进后的皮内注射方法在注入药液时,推至注射局部形成直径约(C)的皮丘后拨出针头。 A 0.1cm B 0.2cm C 0.5cm D 1cm 2、选取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一般临床选取(B) A 前臂掌侧上段 B 前臂掌侧中段 C 上臂掌侧上段 D 上臂掌侧中段 3、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值班护士应立即停药,将患者平卧,通知医生,并立即皮下注射(D) A 0.01%肾上腺素0.5ml B 0.01%肾上腺素lml C 0.1%肾上腺素0.5ml D 0.1%肾上腺素lml 4、喉头水肿引起窒息时,应尽快(D) A 高流量面罩吸氧 B 球囊面罩吸氧 C 肌注呼吸兴奋剂 D 气管切开 5、皮下注射时药量不宜过多,以少于(B)为宜。 A 1ml B 2ml C 3ml D 5ml 6、为患者在股四头肌及上臂三角肌进行肌内注射时,若药量超过(A)应分次注射。 A 2ml B 4ml C 52ml D 10ml 7、经过临床试验,用(C)稀释药物后进行肌内注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 A 灭菌蒸馏水 B 注射用水 C 生理盐水D苯甲醇液 8、患者在左侧上臂三角肌进行注射时出现了左上臂麻木、疼痛、无力等感觉,未经处理,约一周后疼痛减轻,但肘关节活动略受限,此时可判断患者发生了(C) A 硬结形成 B 肌内注射引起疼痛C神经性损伤 D 注射失败 9、在为患者肌内注射刺激性药物时,护士可采用(D)预防药液渗漏至皮下组织或表皮,以减轻疼痛及组织受损。 A 选择合适注射部位 B 每次轮换注射部位 C 注射后及时热敷、按摩,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液吸收 D “Z”字形途径注射法 10、进行肌内注射时护士进行下列哪项操作可避免造成针头堵塞(A) A 一次性注射器的针尖斜面小 B 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过细 C 药液为悬浊液 D 粉剂未充分溶解 11、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因素中不包括(A) A 高热 B 物理引起的静脉炎 C 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静脉炎 D 微生物侵袭引起的静脉炎 12、静脉输液时输液部位出现药液外渗,主要表现不包括(C) A 注射部位肿胀 B 注射部位疼痛 C 皮肤温度高D皮肤温度低 13、静脉输液时输液部位出现药液外渗,可导致组织休克的药物是(D) A 20%甘露醇 B 50%葡萄糖溶液 C 葡萄糖酸钙 D 氨甲喋呤 14、输入化疗药物后患者输液部位出现药液外渗,护士不可选择(B),以防止皮下组织坏死及静脉炎发生。 A 局部封闭治疗 B 冷敷 C 热敷D理疗 15、快速输入20%甘露醇250ml,因患者躁动引起外渗,护士发现后应立即停止该部位输液,并用(D),以促进药物扩散、稀释和吸收。 A 3%醋酸铅和50%硫酸镁交替局部温热敷 B 肾上腺素能拮抗剂酚妥拉明5-l0m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作局部浸润 C 0.25%普鲁卡因5-lOml作局部浸润 D 0.25%普鲁卡因5-20ml溶解透明质酸酶50-250u作局部浸润 16、给水肿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护士可(D) A 热敷使穿刺血管充盈 B 压迫静脉上下端,固定后于静脉上方成30°斜角直接进针 C 用挑起进针法,针刺进皮肤后沿血管由浅入深进行穿刺 D 先行按摩推压局部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技术操作常规(2011年版)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第一节皮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疼痛 1、发生原因:(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2)传统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产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3、预防及处理: (1)注意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且更具有敏感性; (4)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起发生机体过敏反应的药

物。 (5)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二)注射失败 1、发生原因:(1)患者躁动、不合作,多见于婴幼儿、精神异常及无法正常沟通的病人。(2)注射部位无法充分暴露,如穿衣过多、衣服袖口过窄等。(3)操作欠熟练,如进针角度过深或过浅,导致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皮内。(4)注射药物剂量欠准确,1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技术操作常规2011年版) 如药液推注量过多或不足。 2、临床表现:无皮丘或皮丘过大、过小,药液外漏,针口有出血现象。 3、预防及处理:(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求充分约束和固定(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穿衣过多或袖口窄小者,可在注射前协助病人将选择注射的一侧上肢衣袖脱出。(4)提高注射技能操作,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5)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 (三)虚脱 1、发生原因:主要有心理、生理、药物、物理等因素引起。心理方

骨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及流程

骨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及流程

一、锁骨骨折护理常规 一、疾病概述 锁骨骨折多发生于锁骨外、中1/3交界外,是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患者多为儿童和青状年。间接与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但间接暴力较多,直接外力,如从前方打击、撞击锁骨,或摔倒时肩部直接着地,均可造成锁骨骨折。摔倒时手掌着地,外力通过前臂、上臂传导至肩,再传至锁骨,遭受间接外力和剪切应力也可造成骨折。 二、一般护理 (一)按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受伤的原因、时间;受伤的姿势;外力的方式、性质;骨折的轻重程度;有无疼痛,疼痛的部位、程度及性质。 (三)给予易消化、高蛋白质、含维生素及纤维素食物。 (四)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适量镇痛剂,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五)做好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 三、专科护理 (一)体位护理

局部制动固定后,取半卧位或平卧位,避免侧卧位,以防外固定松动。卧位休息时应去枕仰平卧于硬板床上,两肩胛间垫一窄枕以使两肩后伸、外展,维持良好的复位位置。复位后,站立时保持挺胸提肩;坐或行走时,用前臂吊带悬吊患侧上肢屈肘成90度直角,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疼痛,减轻肿胀。局部未加固定的病人,应嘱其不可随便更换卧位。 (二)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以及伤口渗血情况。 2、注意观察上肢皮肤颜色是否有发白或青紫,有麻木感,是否有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果有以上症状,表示有腋部神经血管受压,应指导患者双手叉腰,使双肩尽量外展,后伸,如症状没有缓解,立即报告值班医生调整固定的松紧度,直至症状解除为止。 (三)功能锻炼 1、向病人解释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气血运行, 防止患肢肿胀,避免肩关节僵凝,以取得病人配合。 2、正确适时指导病人功能锻炼。 ①骨折早期整复固定1-2周。可以练习手部

常见护理_操作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一、约束带使用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血液循环障碍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肢体局部循环障碍→立即松解约束→评估伤情→更换约束部位→报告医生、护士长→活动肢体,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回流→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局部循环有无改善(如有改善,给予热敷、理疗如磁疗,烤灯照射等; 如局部循环无改善或发生局部组织坏死者请外科医生会诊处理)→记录局部皮肤情况→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皮肤破损、皮下淤血 处理流程(1)约束致患者皮肤破损→立即松解约束带→更换约束部位→评估伤情→报告医生、护士长→局部涂擦0.5%碘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受压→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记录受损部位皮肤情况→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2)约束致患者皮下淤血→立即松解约束→更换约束部位→评估伤情→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加强局部观察→记录受损部位皮肤情况→床旁交接班。 (三)约束带松脱 处理流程出现约束带松脱→查找原因→重新约束,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做好解释、宣教→加强巡视。 (四)肢体麻木、关节僵硬、骨折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关节僵硬相应症状→立即松解约束带→立即通知医生、护士长→查找原因→查看评估伤情→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如出现骨折,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危重患者翻身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坠床 处理流程患者发生坠床→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评估伤情后再搬动→取合适体位→检查受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必要时拍X光片)→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导管扭曲、脱出,引流液逆流 处理流程患者发生管道脱落→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由医生确认处理方法并进行处理(普通患者的胃管和留置尿管可由护士重新置入)→遵医嘱采取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 一血压测量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血压高估/低估】1、血压计的高度、上臂的位置应与心脏的高度相同若血压计的高度高于心脏则血压值偏低。血压计的高度低于心脏则血压值偏高。高度每相差1cm血压值将相差0.7㎜Hg。如果上臂位置低于右心房水平可使收缩压和舒压增高反之如果上臂位置高于右心房水平则使收缩压和舒压降低。2、血压计袖带的宽度应以上臂围长的二分之一为宜血压计袖带过宽压力降低使收缩压值偏低袖带过窄压力升高使收缩压值偏高。3、血压计袖带的高度将袖带至于肘关节上2-3㎝袖带气囊的中央部置于肱动脉处。听诊器放在肱动脉搏动明显处。注意听诊器不应与袖带相互挤压。因为互相挤压会产生杂音影响测量时的听诊效果。4、系血压计袖带的松紧度应以可以放入2-3个手指头为宜血压计袖带系得过松难以阻断血流使血压值偏高血压计袖带系得过紧则可使血压值偏低 并且因为静脉也同时受压引起前臂淤血影响搏动音的读取。注意袖口不可禁锢上臂。5、充放气系统测量血压时袖带逐渐充气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至少再升高20㎜Hg放气速度应均衡。放气的速度以每次血管搏动水印下降2㎜Hg为宜。放气太慢则使前臂淤血 造成舒压读数增高。放气速度2㎜Hg/s时测得的收缩压偏低而舒压偏高。当心率很慢时推荐放气速度为2-3㎜Hg/s。6、为获取准确的血压读数应“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在测量完一次血压后应间隔两分钟后再测量一次然后取两次

血压读数的平均值。若两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压读数相差大于5㎜Hg则间隔两分钟后再测量一次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皮下出血】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1、血压计的袖带不宜系得过紧因为患者有出血倾向若患者的血小板在3-5万/μl时可造成皮下出血。2、密切观察皮肤的颜色等及时更换测量部位。二 冰袋冷敷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皮肤冻伤1、向患者解释使用冰袋冷敷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同意和合作。2、确认冰枕无损坏或遗漏。 3、治疗时间为15-30分钟。体温降至39℃以下时取出冰袋。 4、不能持续使用若需长时间使用至少间隔60分钟为宜。 5、加强巡视观察冰袋有无漏水、冰块有无融化、布袋是否潮湿必要时及时更换。 6、观察病人用冷情况尤其是意识障碍或感觉异常的患者 要随时对局部皮肤进行观察和确认如局部出现皮肤苍白、青紫应停止使用。7、记录使用部位、时间、效果、反应。8、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三热水袋使用法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皮肤烫伤1、向患者解释使用热水袋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同意和合作。2、确认热水袋有无破损或栓口密闭不严。3、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确定水温。用于足部 橡胶热水袋以60℃为宜金属或塑料热水袋可设定为70-80℃用于背部温度以40-45℃为佳。4、根据病人的感觉、意识确定水温。对老年人、小儿、昏迷、局部感觉麻痹、麻醉未清醒者水温不超过50℃。5、热水袋应装入套子或用毛巾包裹。6、热水袋放置位置 用于足部应放于距足部10㎝处用于背部时应用枕头等物固定

骨科常见疾病护理学常规

第三节、骨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牵引术 一、保持患者舒适。头部稍抬高,腰部可适当垫软枕,冬季注意保暖。 二、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肢血液循环、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及患肢肢体活动情况 三、经常检查牵引带是否松散或脱落,防止牵引锤接触地面、牵引绳断裂或滑脱,保持患肢处于正常的牵引体位;牵引重量适度。 四、行皮肤牵引时,注意牵引部位皮肤有无炎症或水疱;检查胶布是否脱落。 五、骨牵引时应保持钉或针眼处的清洁干燥,保持皮肤及床铺的清洁,不要触摸或移动牵引针,每日在牵引针孔处滴75%酒精两次。 六、防止关节强直及肌肉萎缩。教会患者有规律的功能锻炼,如手指、足趾、踝关节及股四头肌运动。 七、防止足下垂。可用托脚板托起。 八、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经常按摩受压部位;鼓励患者深呼吸及用力咳嗽;多饮水,多吃水果和粗纤维食物并指导按摩腹部,增加肠蠕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定时活动肢体,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止血栓性静脉炎。 第二节石膏固定术 一、抬高患肢,以利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二、认真听取患者主诉,检查肢端温度、颜色、肿胀、感觉及运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经常检查石膏边缘及骨突处,防止受压。 三、石膏未干时勿搬动、勿按压,石膏完全干固后应按其凸凹的形状垫 好枕头。 四、手术后及有创口的患者,如发现石膏被血或脓液浸透,应及时处理。 五、保持石膏清洁,防止石膏被水、尿、粪便等分泌物浸渍和污染。 六、注意功能锻炼,提醒或指导患者作石膏内固定肢体的等长肌肉收缩运动,情况许可时,鼓励下床活动。 第三节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一、平卧硬板床,垫软褥或气垫床。搬动时固定颈部、腰部,保持脊柱生理曲度,呈轴线翻身。 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肢体感觉及四肢肌力、截瘫平面情况。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1、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增加胸壁运动。 2、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鼓励患者每日主动咳嗽、深呼吸,指导有效咳嗽,防止肺部感染。因呼吸肌麻痹所致呼吸困难时,可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颈脊髓损伤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word精品

颈脊髓损伤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随着交通和建设事业迅猛发展, 由于意外导致的颈脊髓损伤病例数量不断增加,急性颈脊髓损伤的早期死亡率为5.92%。在病程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至关重要, 对于维持生命、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压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l 颈椎损伤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目前处理颈脊髓损伤最有效、确切的方法。目的在于:使颈椎恢复解剖位置并永久稳定;解除脊髓压迫。减轻脊髓水肿及继发性损害;避免脊髓进一步受损。 1.1 手术时机损伤后长期卧床可增加各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文献报道早期手术可减少患者ICU停留时间和损伤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神经恢复的效果。符合手术指征者应尽早手术。1.2 手术方法前路手术:主要指征是椎体前部损伤,包括压缩型骨折、屈曲型骨折、爆裂型骨折、椎间盘破裂以及前纵韧带过伸性损伤。后路手术:主要指征是椎体后前部损伤,包括合并椎间盘突出的单侧或双侧关节突交锁、棘上和棘间韧带以及关节囊与黄韧带断裂。 2 并发症护理1呼吸系统并发症 2.1-1 呼吸道感染是颈脊髓损伤早期死亡原因之一。下颈脊髓损伤肋间肌麻痹,上颈脊髓损伤全呼吸肌麻痹.患者可出现无自主呼吸,很快死亡。下颈脊髓损伤后,可因脊髓上升性水肿导致全呼吸肌麻痹,咳嗽反射被抑制,尤其是有吸烟史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引起肺感染。鼓励并指导帮助咳嗽、排痰。嘱患者行腹式呼吸,先深呼吸5—6 次,于深吸气末屏气,继而咳嗽,连续咳嗽数次,使痰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排出口。根据排除气道异物腹部冲击法的原理,应用在排痰护理中,并与常规排痰法进行比较,效果好。对于高位截瘫而呼吸肌麻痹的患者,咳嗽无效由护士给予吸痰并常规给予静脉化痰药物。2.1.2 颈部血肿 颈前路手术后48 h .尤其是在12 h 内,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外.应密切注意颈部外形是否肿胀.引流管是否通畅和引流量,有无呼吸异常,认真听取患者主诉,严密观察,警惕血肿压迫气管引起窒息。对高血压病史者,应注意控制血压,预防和减少切口出血。若遇上述紧急状况及时通知医生立即行二次手术。清除伤口内积血。 2.1.3 喉头水肿 术后4?7天是水肿高峰期。因术中长时间牵拉气管,加之全麻插管引起喉头水肿而影响通气功能。颈前路手术术前I周练习气管推移,每天3-4次?每次5?10 min。术后心电监护并观察记录生命体征至平稳,询问有无咽喉部疼痛、吞咽困难等,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缺氧表现,根据血氧浓度调节给氧流量及时间.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手术后常规雾化吸入3天。每天2。2.1.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术后常规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和负压吸引装置,若发现患者出现乏力、嗜睡、恶心等症状。要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即在睡眠时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 2.2循环系统异常 2.2.1 血压下降及心率减慢患者伤后应严密观察其血压、心率及意识状态、心电图变化等:高热、嗽氧的患者因心率代偿性增加不明显,要及时给以处理。将心电监护的报警阈值定为收缩压75 mmHg心率为40次/分?通过报警声音提示护士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2.2.2 高热 患者由于排汗功能障碍或肺感染,常导致高热,机体代谢增高。非颈髓损伤患者体温每升高「C,心率增加12 —18次/分;颈髓损伤患者体温每升高「C,心率仅增加4—5 次/分,两者增快心率表现出的差异性。与颈髓损伤患者交感神经抑制循环系统代偿能力下降有关,不能

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1、浅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1)静脉炎 预防: 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②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选择套管柔软的留置针,避免在关节处穿刺。位置便于固定,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③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④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 ⑤每次输液前后,均应观察穿刺部位和静脉走行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无疼痛与不适。处理: ①立即给予拔管,嘱患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②在肿胀部位用硫酸镁或土豆片湿敷20min/次,4次/d。 2)液体渗漏 预防: ①妥善固定导管。 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 ③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 ④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处理: 对液体外渗者,予热敷、硫酸镁湿热敷等。 3)皮下血肿 预防: ①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②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处理: 可行冷敷或热敷,每日1~2次。 4)导管堵塞 预防: ①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 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浓度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③采取正压封管,即边推注封管液边夹紧留置针塑料管上的夹子,夹子尽量夹在塑料管的近心端。 处理: 发生堵管的时候,切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将肝素帽或正压接头拧下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①再次输液时,用0.5%碘伏消毒肝素帽处,接上输液器,如果液体滴入不畅,勿用力挤压输液管,否则可将小凝血块挤入循环而发生栓塞,应先调整肢体位置,检查静脉留置针有无脱出,然后用5 ml针管抽取0.1%肝素盐水2 ml,连接输液针头回抽凝血块,通畅后再换接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

【脊髓损伤患者日常护理常识】 【概述】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是否合适,往往影响到整个康复计划的效果。护理工作的完成,有赖于医务人员和病人家属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脊髓损伤的患者家属有必要学会一些护理知识,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1.排尿障碍 在脊髓损伤早期因膀胱可完全丧失神经支配,引起尿液潴留,后期可能由于大量残余尿,而产生尿流不止,所以一般在受伤后两周内要给患者留置导尿,保持导尿管持续开放,使膀胱里不积存尿量,可防止膀胱过度膨胀。待2-3周后将持续开放引流改为定时开放引流。以促使膀胱得到充盈及排空训练。导尿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时更换导尿管。每天清洗尿道口两次,使之清洁无分泌物,并鼓励病人多饮水,增加排尿量,以冲洗膀胱。 2.肠道功能障碍 是脊髓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大便失禁及腹胀。我们首先采取饮食治疗,要定时、定质、定量多食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可促进肠道蠕动和液体分泌,使肠内容物增加,形成硬粪块的机会减少,并可顺结肠走向进行按摩,促进肠蠕动,

帮助排便。再有灌肠以促进胃肠蠕动而排便。在腹胀严重而影响呼吸时,可用肛管排气。 3.体温调节障碍 正常人体可通过代谢、神经和体液等来完成体温调节。并经脊髓和脑内体温调节中枢加以协调控制和维持。使机体在产热和散热过程中保持平衡。颈脊髓损伤的瘫痪患者因失去交感神经支配,汗腺也麻痹,体温调控能力降低,故出现体温异常,多表现为持续性高热,对这类伤员应进行物理降温等,并补充足够的水、电解质、糖和氨基酸,以补充高热的消耗。必要时实行药物降温。 4.呼吸功能障碍 颈脊髓损伤后,位于脑干,延髓网状结构的呼吸中枢向下传导束丧失功能,呼吸的自主节律和深度因不能控制而出现呼吸障碍。另患者的体位不妥,咽喉内的粘液难以排出。有可能被吸入气管内引起感染。因此,以改善呼吸道的通畅,排出分泌物和防止吸入肺内为主要目标。应经常变换体位,勤翻身,鼓励患者作深呼吸和咳痰动作,每次翻身时扣打胸背部,以利排痰。消除呼吸道过多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褥疮 褥疮是脊髓损伤患者最常见的病发症。在任何时期都可以发生。因瘫痪部位感觉消失,缺乏对损害刺激的保护性反应。加之自身重量压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