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船渡市民文化中心设计

日本大船渡市民文化中心设计
日本大船渡市民文化中心设计

113

115

117

119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

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屋顶绿化方案设计

本科生课程论文 园林新材料新技术 (2013届) 题目:屋顶绿化方案设计 学生姓名:林青霞 学号: 201304130208 专业班级:专升本风景园林132 学院名称:风景园林与建筑 指导教师:龙松亮 2014年4月10日

摘要 随着城市用地的紧张,人们对环境要求的不断严格,屋顶花园越来越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胜地,它也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屋顶花园是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总称。它与露地造园和植物种植的最大区别在于屋顶花园是把露地造园和种植等园林工程搬到建筑物或构筑物之上,种植土壤不与大地土壤相连。本文通过介绍屋顶花园的功能、规划设计理念、施工工程和经典案例分析等几个方面,来进一步了解屋顶花园的本质,为阅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功能;规划理念;防水设计;案例分析

目录 摘要.............................................................................................................................................................. I 前言. (1) 1屋顶绿化的概况 (1) 2屋顶绿化的功能与效果 (1) 2.1屋顶绿化的经济效益 (1) 2.2屋顶绿化的生态效益 (1) 2.3屋顶绿化的社会效益 (2) 3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 (2) 3.1屋顶花园的特点 (2) 3.2屋顶花园的设计原则 (2) 3.2.1“适用”是屋顶花园的最终目的 (2) 3.2.2“精美”是屋顶花园的特色和造景艺术的要求 (2) 3.2.3“安全”是屋顶花园营造的基本要求 (2) 3.2.4“创新”是屋顶花园的风格 (3) 3.2.5“经济”是屋顶花园设计与营造的基础 (3) 3.3屋顶花园的分类 (3) 3.3.1 公共游息性屋顶花园 (3) 3.3.2家庭式屋顶小花园 (3) 3.3.3科研、生产用屋顶花园 (3) 3.4屋顶花园的布局原则 (4) 3.4.1自然式园林布局 (4) 3.4.2规则式园林布局 (4) 3.4.3混合式园林布局 (4) 3.5屋顶花园的设计 (4) 3.5.1种植设计 (4) 3.5.2园林工程及建筑小品设计 (5) 4屋顶花园的防水设计及荷载 (6) 4.1屋顶花园的防水设计 (6) 4.2屋顶漏水原因 (6) 4.3防止屋顶漏水的措施 (7) 4.4屋顶花园的荷载 (7) 4.4.1 屋顶花园楼体建筑类型 (7) 4.4.2屋顶花园如何减轻荷载 (8) 5屋顶花园经典案例分析 (8) 5.1帝国资源大厦屋顶花园总体概况 (8) 5.2 帝国资源大厦屋顶花园难题解决 (10) 5.2.1限制因子 (10) 5.2.2解决方法 (10)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浅谈北欧和日本的现代简约风的异同

浅谈北欧和日本的现代简约风的异同 摘要:北欧的设计和日本的设计都可以归结为“简约”,一般来说,把造型简洁、配色素雅的设计统称为“简约风格”。两者虽然都是简洁风,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各自鲜明的风格特征。从家居风格中体现出的不同也正是北欧和日本两地之间人文的差异。在大多数人看来,日本的设计和北欧的设计总感觉很相似,小到工艺小饰品尤其是木制家具,大到家装设计和装饰风格,到处都有着相似的材料和元素。想要理清北欧与日本简约风格的区别,单凭几句话是很难说的清楚的。即使把MUJI 家具和宜家的家具搭配到一块,也毫无违和感。喜欢此种感觉的人也许能切身体会其中的微妙不同,但又说不清楚,这就是北欧和日本现代简约风之间的微妙关系。 关键词:北欧现代风格日本现代简约家居风格 一、起源 1.北欧现代简约风格的起源 20世纪30年代,北欧涌现了功能主义或现代主义思潮,在建筑、家具、工艺品方面开始崛起,1939年纽约博览会上,芬兰展馆向世人展示了北欧的自然形象、文化传统、乌托邦思想、对手工艺品的感触等要素,整个北欧国家在普通层面上的居住环境的意识也开始萌生。 进入20 世纪 50 年代,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于军事目的而开发的新材料、新技术,在战后为家具及建筑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胶合板、不锈钢管、塑料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材料。米兰家具展、北美巡回展为北欧的文化输出提供了契机。90 年代后随着信息的通畅以及北欧设计师不断在国际获奖,北欧现代设计更一步被英语圈为中心的地区所追捧。 2.日本现代简约风的起源 日本战后在美国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工业发展迅猛,但有过迷茫,好在日本是一个包容性比较强的民族。懂得吸收,更懂得本土化的改良。今天日本的简洁风格,受到当年北欧现代风格的影响很大。日本也是一个从抄,到改良,再到创新的过程。可以说,日本的现代简约风起源于欧洲而在日本本土发扬成派。 二、特征 北欧现代简约风以极简为主至纯至真则至简,但是简约而不简单,相对柔和典雅。代表了一种回归、崇尚原木韵味的自然时尚。正是因为北欧的设计来源于自然,尊重自然,所以北欧的设计作品不仅给人一种人文关怀,而且也崇尚节俭这一宝贵品质。北欧现代家居风格的四个典型特征为线条简约、温馨舒适、实用主义、自然环保。北欧现代风格的基础还是有着强烈民族气息的,更像是一种改良,更具包容性。有传统的演变,也有十足现代感的出现。没有明显的符号化特征。北欧的室内设计风格是世界设计王国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日本重视物与人,人与自然的沟通。日本的简洁设计往往给人的感觉是自然纯朴、清雅、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日本设计在解决基础功能后,不会做刻意的修饰。简洁可以是直角直线,比如 MUJI 大多数产品的线条一样,也可以是不加刻意修饰的纯朴样子。也因为国土资源以及战争的原因,日本在设计时的出发点更趋于回归原点。每一件产品有良好的功能,尽可能的减少浪费,更加环保且性

屋顶花园施工方案

屋顶花园施工方案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施工组织设

计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工程规模: 平方米 建设单位: 现场条件:施工用地情况:绿化面积约***平方米。其中简式绿化面积为****平方米;复式屋顶绿化面积为***平方米;中档屋顶绿化面积为***平方米。 计划工期:本工程计划工期***曰。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一、设备、人员周期 1、拥有素质高、业绩好的专业园林施工队和绿化施工队伍。为优质、高效地在合同规定期内完成施工任务提供保障。 2、将派满足现场施工需要的足量优秀员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承担该合同的施工任务。在开工前,组织上岗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认真学习屋顶花园的技术规范及合同条款,加强职工的施工质量、进度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3、已准备所有必要的、足量的设备,随时可以调往该合同段使用。若中途需增加施工设备可以及时调入。 4、拥有足量跟随多年的民工队伍,可随时调往工地。 二、人员、设备、材料运进施工现场的方法 1、项目经理部将统一组织施工人员进场,职工将派专车送至工地;合同制劳动力必须持所在地区、乡镇一级以上签发的有效证件、指定带队人统一进场。 2、施工用设备用汽车送到施工地点。 3、树苗、花草等由我公司苗圃供应,我公司短缺苗木则考虑外购,灌溉水管等从业主同意的厂家购买。所有材料均用汽车运至施工地点。在花草、苗木运输时,将采取严密措拖减轻苗木损伤。 施工准备 施工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组织字习设计图纸和设计技术资料,字习本工程招标文件及监理程序,熟悉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 2、现场核对设计资料,对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状况等进行全面的调查。 3、做好现场布罝及临时设施的敷设。 4、在施工范围内进行场地清理,清除杂草、拆除障碍物。 屋顶花园施工方案 (―)防水处理 1、屋面的做法 细石混凝土+外加剂(如加气剂、防水剂、膨胀剂等),一种是无隔离层的做法,即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上直接浇捣35mm?4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内可配双向200mmx202mm钢筋网:另一种是有隔离层的做法.使基层与防水层脱防,避免因屋面基层变形对防水层的影响。可用砂、粘土砂浆、废机油或水泥纸袋、薄膜等做隔离层。

比较北欧_日本工业设计构建中国现代设计美学_王明治

比较北欧、日本工业设计 构建中国现代设计美学 王明治,袁平 (南京工程学院,南京210067) 摘要:通过对北欧、日本两大优秀设计文化的观察、比较,以及对中国自然资源环境和传统美学的观察,得出在全球化浪潮中构建中国现代意义的本土设计美学的价值和意义。并且这种建设活动应该在尊重我国自然环境、尊重民族传统美学观念;同时将本土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化二者放在平等的立场上;进行从审美内核开始、而非从形式到形式的、“对冲互补”以求和谐的中国的、现代意义的设计美学构建。 关键词:北欧设计;日本设计;中国传统美学;中国自然资源环境;中国现代设计美学构建中图分类号:T 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05)05-0183-03 收稿日期:2005Ο05Ο20;修订日期:2005Ο07Ο26 作者简介:王明治(1977-),男,河北秦皇岛人,南京工程学院教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工业设计研究和教学。 Com par ison of the outst and i n g desi gn culture of Northern Europe and Japan and the con structi on of the Ch i n ese m odern desi gn aestheti cs WAN G M ing Οzhi,YUAN P ing (Nanjing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Nanjing 210067,China ) Abstracts:Thr ough the comparis on of the outstanding design culture of Northern Eur ope and Japan and the study on the envir on ment of natural res ources and the traditi onal Chinese aesthetics,the thesis put for 2ward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constructing native design aesthetics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constructi on of native design aesthetics should be based on res pecting our natural envir on ment and our traditi onal aesthetic i 2deas;put the traditi onal and the western modern in equal positi on;carry on the constructi on fr om the core of aesthetics t o get har monic,Chinese,modern aesthetics . Key words:Northern Eur opean design;Japanese design;the Chinese traditi onal aesthetics;Chinese natural res ources envir on ment;constructi on of the Chinese modern design aesthetics 设计的教育与实践是系统的统一体,通过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只能依靠廉价参与竞争、而知识品牌竞争力微弱这一事实可以看到,目前我们的设计活动未能给工业带来值得信赖的保障。而在国际上发达工业国家无不是通过现代设计来整合其产业竞争优势,“在制造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国际间的商品竞 争,主要的就是竞争‘设计’[1]。”已成为共识。那么中国设计 界如何面对这一事实呢? 作者认为观察、分析成功者的经验,对我国的设计实践有着现实意义。在世界设计强国中,北欧国、日本等国的优秀现代设计文化的成因、得失对我国较具有针对性。因为我国与当初的北欧与日本同样面临人均资源短缺、民族文化传统中对自然因素的欣赏、以及均有强烈而极具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及审美特质。 1 北欧设计对民族传统及生活习惯的尊重 北欧设计制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消费者心目中基本上是柔 和、简约和人情味的代名词。那么北欧人是如何成功建立起这套被世界广泛认可的设计风格,从而促使其各类产品近一个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地均拥有大量消费群体的呢? 首先生活环境。北欧气候严寒,资源种类稀少但森林资源丰富,同时由于冬季往往一天只有3个小时日照,决定了北欧人主要交流场所是在室内。因此北欧人对家居环境的气氛历来就非常重视,面对严寒和黑夜,北欧人更愿意将家居营造的柔和、舒适和简约。这使得北欧人的制品中自然流露出他们民族那种质朴、明朗的人情味道。 其次,北欧人长期的户内生活和丰富的木材资源,造就了他们丰富而熟练的各种民族工艺传统。同时这些工艺保障了他们各种制品的民族特色,并为制品增加了不可复制的人的痕迹,这在工业化环境中显得格外可爱和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民族情感。北欧人在现代设计活动中没有将工业化生产和传统手工艺对立起来,而是采用融合的态度保障了北欧制造的独特性和人文特质。 3 81王明治等 比较北欧、日本工业设计 构建中国现代设计美学

美秀美术馆简介

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 是位于日本滋贺县甲贺市的私立美术馆。创办人为小山美秀子,美术馆由贝聿铭设计。馆藏包括日本、中国、南亚、中亚、西亚、埃及、希腊、罗马等古文明的艺术品。 贝聿铭傲世之作——美秀美术馆 美秀美术馆是一个由日本和美国联合建筑的工程。由美国建筑师贝聿铭联同日本纪萌馆设计室,1997年11月竣工。美术馆每一部分均体现了建筑家打破传统的创新风格,由外型崭新 美秀美术馆[1] 的铝质框架及玻璃天幕,再配上Magny Dori石灰石,及专门开发的染色混凝土等暖色物料;还有展览形式及存放装置,都充分表现出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智慧。现代建筑有着多元的倾向,其中一个分支是朝着一个可游、可观、可居、可以使精神高扬的场所移行。其实,所谓建筑的真实一定是向你展现易于记忆的空间,或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美秀美术馆别具一格 美秀美术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除了它远离都市之外,最特别的是建筑80%分都埋藏在地下,但它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筑,而是由于地上是自然保护区,在日本的自然保护法上有很多限制而采取为要保护自然环境及和周围景色融为一体的建造方式。这一设计清楚体现设计者贝聿铭的概念:创造一个地上的天堂。他第一次到这个地方时,就很感动地表白:“这就是桃花源。” 它建在一座山头上,如果从远处眺望的话,露在地面部分屋顶和群峰的曲线相接,好像群山律动中的一波。它隐蔽在万绿丛中,和自然之间保持应有的和谐。 贝聿铭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理想的画面:一座山,一个谷,还有躲在云雾中的建筑,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学和绘画作品,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走过一个长长的、弯弯的小路,到达一个山间的草堂,它隐在幽静中,只有瀑布声和之相伴……那便是远离人间的仙境. 到达此地山高路险,这正是那些寻道者的旅途。在美术馆建设中,还专门建造了隧道和直通馆址的公路。沿坡路行不到百米,44根银线放射状地向天空展开,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全球着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一: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Calatrava(卡拉特拉瓦) ?SantiagoCalatrava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

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 里斯本车站 密尔沃基美术馆 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二“非人类的建筑语言”:开创神话园林与宇宙观念建筑的鬼才戴帆 作前卫的艺术家和建筑设计师,戴帆(DAIFAN)以突如其来巨变般全新图景的建筑设计冲击着当代社会的定性观念和价值,其作品内容思想繁复,精确的表现、精心设计的逻辑结构、丰富的创造力及想像力将空间和感觉在建筑语法、建筑形式的各种可能性上作了多样化的呈现,。 戴帆的建筑设计倾向于冒险性,他所追求是一切多元的创造力与解放,以及与对此力量的无限肯定性。这种时间、空间的跳跃颠覆了主流建筑。他的设计和艺术从来不是被标准的知识形式把握的东西,它在概念和表现上的高度实验性和颠覆性造成观众读解的吃力。而是抓住概念的创造性在思想的制高点上飞掠、穿行,看到全新的图景,朝着不断前进的曲线飞向未来,未来是力量实践的场域。 戴帆的“宇宙宣言”(UniverseManifesto)首先作为一种复杂的谜一样的建筑设计与理论、一种能量巨大的建筑语言非常震撼,这种震撼既是建筑语言上的,也是观念方面的。就观念而言,戴帆重新更新了人类的建筑思想以及建筑与人、与世界、与社会、与政治的关系,他的“宇宙宣言”动摇了既定的有关建筑的成见,或者说,他从另外的不同于所有的人角度,

屋顶花园设计规范方案

屋顶花园设计规范(摘要) 一、屋顶绿化的基本类型 (1)花园式屋顶绿化 (2)组合式屋顶绿化 (3)草坪式屋顶绿化 二、屋顶绿化建筑物要求 (1)顶板荷载:

屋顶绿化设计须充分考虑绿化的荷载。花园式和组合式屋顶绿化屋顶设计,其屋面荷载应≧4.50KN/m2(营业性屋顶花园≧6.0KN/m2);草坪式屋顶绿化屋顶设计,其屋面荷载应≧2.5KN/m2。屋顶绿化设计时应由屋面荷载验算资质的相关单位进行复验,并出具证明。 (2)屋顶坡度: 平屋顶及屋面坡度小于15度的坡屋顶,宜做屋顶绿化。平屋顶适用于花园式、组合式或草坪式屋顶绿化,坡屋顶适用于草坪式屋顶绿化。 (3)建筑高度: 6层以下、18m高度以下的建筑物屋顶。 (4)防水: 屋顶绿化屋顶必须达到《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建筑二级防水标准、重要建筑须达到一级防水标准。 (5)排水:

屋顶绿化屋顶应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保证暴雨后1小时内排水,在排水口应有过滤结构。 三、屋顶绿化设计 屋顶绿化构造层自建筑屋顶上依次为: 耐根穿刺防水层、排(蓄)水层、隔离过滤层、基质层、种植层。

(1)耐根穿刺防水层: 耐根穿刺防水层的合理使用年限不得少于15年。可选用刚性防水、柔性防水或涂膜防水三种不同材料方法,应二道或二道以上防水层设防,最上道防水层必须采用耐穿刺防水材料。防水层的材料应相容。材料应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2)排(蓄)水层: 排(蓄)水层应根据屋顶排水沟情况设计,材料可选用凸台式、模块式、组合式等多种形式的排(蓄)水板、或直径大于0.4-1.6cm的陶粒,厚度宜5cm。

浅析日本“无设计”与北欧“简约设计”的区别与关联

青春岁 月 416 我们处在一个全球经济化的时代,不可避免的,各国的文化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设计的边界也渐渐模糊。然而在这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优秀设计的国家坚持着将本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 所谓设计,就是通过创造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设计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其中包括功能性问题和心理问题,无论是问题本身还是解决之道都是千差万别的,就拿极简主义来说,日本的“无设计”与北欧的 “简约设计”就有很大的区别。 一、日本“无设计” 设计,在日本这个以商业为主导的产业社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日本产品设计开始极力淡化品牌形象,而是将重心放在倡导自然质朴的生活模式。当被问到如何取得商业效应与设计理念的平衡,设计师更多的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同时坚持自己想要表达的态度。在看似简单的结构中,隐藏着设计师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如何在极简主义的形式下发挥创意,让平凡的生活变化出无限可能,才是他们的追求。 “无设计”的由来:“无设计”观念是日本安金聪设计团队提出的,同时为了给本国无印良品提出独特的设计理念,他们提出了“无设计的设计”这一口号。对此,安金聪解释说:“这是设计的最高境界:无品牌,朴实无华,也没有商标”。“无设计”认为真正的设计不是在功能型基础上的单纯修饰与雕琢,而是使之看起来不俗自然、宛若天成。 “无设计”的产生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代社会过度消费、过度包装,导致受众审美疲劳,而呼吁的返璞归真;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根植在日本民族思想中的“空寂”的审美哲学。 “无设计”的美学范畴:在设计中要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尊重事物的本性以及本来的样子,部位设计之物做违背自身规律的改变。从“纯粹性”“精神”“色彩”与“细节”等特质辨识其日本特色,日本设计是简单的,但简单背后却是涵括了许多不简单的设计思考与制作技巧。在构思是注重设计悟性及精神的体现,表现时注重形式的单纯简朴,实践时追求技艺的精益求精,意境中表现空寂枯淡之感。这受到日本的“空寂”审美哲学影响很大:因为日本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等诸多原因使日本民族具有干净、空灵、柔和的气质;同时,狭小的国土,地震火山频繁、四面环海的独立感又给日本民族造成一种悲壮、崇高的壮美感。日本人偏爱樱花,这其中带有明显的“物哀情怀”,花开花落,缘起缘灭,叹人生苦短。这种种自然、地理、历史因素,造成了日本民族 浅析日本“无设计”与北欧“简约设计”的区别与关联 □ 高一心(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同为两个优秀的质朴设计之国,日本与北欧存在许多异同点。通过对比日本“无设计”与北欧“简约设计”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全球经济化的今天,如何将国家的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如何在资源匮乏的今天,让人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关键词】以人为本;质朴设计;自然;和谐这种幽闭,孤寂,不随世俗、无所执着的独特审美情怀。“空寂”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无”而实现对“无”的突破。“空寂”完全排除“物”的世界,建立在“无”的美学基础上。拒绝“物”而显枯淡,就意味着精神的寂寥。 二、北欧的“简约设计” 北欧特别是瑞典大部分地区因高纬度,冬季漫长且寒冷,然而,严酷的环境没有击退瑞典等北欧的设计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突破环境的障碍与束缚,获得更广大、更深远的视野,设计师喜欢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换得与大自然的交融;为了凝固阳光的味道,设计师采用浅淡鲜艳的色彩、简洁明快的造型作为家居用品的设计语汇……换言之,正是设计,为北欧人民创造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北欧设计主要指丹麦、瑞典、挪威、芬兰,综观北欧四国设计风格,北欧设计回归自然,崇尚原木韵味,它们吸取了现代主义中积极地因素,同时又传承了自身民族特色,这种现代、实用、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风格引起很多使用者感情上的共鸣。 北欧设计多为简约主义,它体现了一种生活概念,既简单又高贵。用很少的装饰营造出美的家居环境,简化室内装饰要素,可使人视觉开阔,让空间中的重点之处富有活力。北欧简约主义设计风格在以下几点也表现出特殊个性: 1、线条利落简洁 简约风格中通常线条简单,除了橱柜为简单的直线直角外,沙发、床架、桌子亦为直线或简洁流畅的曲线条,造型简单,富含设计或哲学意味但不夸张。 2、材质更多样化 木质、皮质是主要的基本材质,还可见到现代工业的新材质,如铝、塑料、高密度玻璃…… 3、光照效果的功能性 北欧简约风格中灯具是非常重要的。它强调光照体本身的形象质感和光源对象内不同光环境的功能性。 4、功能设计 虽然线条与颜色简单,但简约风格多功能可不简单。每一物件都强调相对与人的机理功能学和储物使用合理性,显示设计者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能力和纯熟的设计应用能力。 日本设计与北欧国家有着相似的美学特征:同样追求极致的简约之美、崇尚自然、简朴本真、亲切舒适,在材料的运用上,追求未加工的天然材料,使之更加接近自然。同为两个优秀的质朴设计之国,如果说北欧的设计简洁有力、古朴优雅,整体洋溢着实用主义的现代风情,那么日本的设计则更凸显出一种东方的禅意。 设计并没有美丑对错之分,它的受众不同,它所呈现的方式也千差万别。不论是空寂淡漠,充满灵性的日本“无设计”,还是北欧强调民族情结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简约设计”,它的本意都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享受生活中的美。这里的“以人为本”并不是孤立的去看待,不是“即在设计中仅仅考虑人的自身利益和需求,并且作为设计的唯一尺度,使人走向自然的对立”而是达到一种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境界。 【作者简介】 高一心(1990—),女,汉族,甘肃兰州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2 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美国工业设计的兴起

美国工业设计的兴起 美国工业设计的兴起 自两次世界大战后,设计中心逐渐由欧洲转向了美国。先对二战前的情况进行大致的 分析: 1) 世界大战刺激了美国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军工产品和军需品) 2) 社会局势稳定,国内消费品需求增加 3) 生产的标准化和制度规范化的生产改革(也导致设计职能分工明确) 一.第一代设计师 美国的第一代工业设计师,多以广告、商业美术、工程等行业为出身背景,是似乎与 我国目前设计教育环境颇有几分相似。 a. Raymond Loewy ——当洛维初到美国时,以插画和广告画为生。小有名气后,逐 渐转入工业设计行业。于30年代引领“Streamlining”运动。此人设计作品颇多,曾为 美国总统工业设计顾问,代表作品如可口可乐瓶、“灰狗”公车、“空军一号”内舱等。1951年著有《Never leave well enough alone》一书。 b. Norman.B.Gedds ——喜好 流线型设计以及设计的程序化。早期的设计思想充满理想主义和未来主义的色彩。曾著书《地平线》(1932年)。 c. Walter.Teague ——是最早重视人体工程学因素,从而增加产品安全性和舒适性 的设计师之一。代表作品如柯达135相机(现代35MM相机的原型)、波音707、747内舱等。 d. Henry.Drefuss ——德雷福斯最大的贡献便是奠定了Ergonomics(人体工程学)学科的发展,并著书《Design for people》(1955)和《The measure of man》(1960)。 德雷福斯一生都和Bell公司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from the inside out”(有内而外)的设计原则。 e. Harley.Earl —— 1927在通用汽车公司总裁 Afred.Sloon领导下,厄尔成为世 界第一个企业设计部,即汽车色彩设计部主任。后又与Sloon提出著名的“有计划废止制度”(planned obsolescence),即有关于汽车有计划更换部件计划,2年一小改,4年 一大改,用新样式替换旧样式的促销手段。厄尔对于汽车工业贡献巨大,他于1919发明 了泥塑模型设计车身的技术。后于50年代发明了弧形整体挡风玻璃。 (美国工业设计专职化的两种方式:一是自由设计师,如洛维;二是企业设计部,如 厄尔,这一职能分化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二. 二战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国际主义(建筑学意义)背景:

屋顶花园施工方案设计

****办公楼屋顶花园改建项目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施工单位:******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人:****** 日期:2018年08月

******办公楼屋顶花园维修改建项目 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公司内西北角,总占地面积约800平米,办公楼结构形式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共二层,局部一层;檐口高度约9米。 因外墙面、屋面年久失修局部已开裂,造成室内墙面、顶棚渗水装饰层起翘发霉;故业主委托我公司对该办公楼进行大修,原装饰局部拆除重新布局改建;具体详见清单 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二、编制依据: GB50207-2002《建筑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三、本次改建维修施工内容描述: 拆除工作量: 二楼屋顶花园露台: ○1屋顶花园露台306平米,原贴面及找坡层、原保温保护层5cm(含钢筋砼、原保温层10cm厚、防水层、铺装等全部拆除至一层顶板结构层。 改建工作量: 1. 屋面板结构找坡(或1∶8水泥陶粒建筑找坡,最薄处30厚),20mm结构找平; 2. 热熔铺贴双层针刺SBS防水卷材; 3. 10cm保温挤塑板双层; 4. 8@15CM间距钢筋绑网片扎安装; 5. 浇筑80mmC30细石砼; 6.面层局部铺设10cm广场砖和防腐木木平台小品。 7.屋顶绿化重新布置。 四、施工准备 4.1 主要材料准备: 4.1.1钢筋:按工程需要量提前申报入库,并必须经现场抽检复检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提前做好配料单,先放样制作成型一个构件,经检验合格后,再进行批量制作。 4.1.2砼:采用预拌商品砼,必须由供应商预先试配,提供配合比单和试配检验报告单,经质量检查部门、监理单位认可签字合格后,方可使用。现场制作好试件模,按质量规范要求进行现场检验批抽样送检,砼进场时,必须有砼合格证书和当批配合比单,由现场备案。 4.1.3水泥、砂、碎石、面砖、保温和防水材料等,要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进场

日本设计风格

日本的设计风格在世界上是有独特魅力的,无论在平面设计还是在工业设计上都是佼佼者。日本的艺术既可能简朴,也可能繁复,既严肃又是怪诞,既有楚楚动人抽象的一面,又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这就是东西方的交融。从日本的设计作品中似乎看到了一种静、虚、空灵的境界,更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东方式的抽象。日本人是大和民族,大和民族是个忧患意识非常深重的民族。 北欧人认为设计是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美国人以之为赚钱的工具,日本人则认为设计是民族生存的手段。 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出口电器便成了它的重要经济来源。此时,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以致日本的设计受到了政府的关注。日本的设计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以其特有的民族性格使自己的设计变得十分强大。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学生,他们能对国外有益的知识进行广泛的学习,并融汇贯通,最终成为己用。同时,日本民族的团体精神很强,使企业内部的力量比较容易得以完全集中。日本的传统中有两个因素使它的设计没走弯路:一个是少而精的简约风格,另一个是在生活中他们形成了以榻榻米为标准的模数体系,这令他们很快就接受了从德国引入的“模数”概念。空间狭小使日本民族喜爱小型化、标准化、多功能化的产品,这恰恰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导致出现日本的电器产品引导世界潮流、横扫世界市场的局面。比如他们把套在木桶外面的箍夸张加大,让它既是功能构件又是装饰构件,称之为“装饰性的使用结构部件”。又比如国际主义风格的产品可以批量生产,并且价格低廉,适合广大民众的需求.它在设计过程中牺牲了民族性、地方性、个性,一心追求共性。现在是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的一个过渡阶段,从长远利益来看,产品必须有个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地占有一席之地。在设计中,从国家、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民族审美情绪同现代设计的某些因震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设计体系,是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向。在这方面,日本人都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日本的工业设计得到如此完整的发展,首先是日本的工业设计界非常注重实务,整个设计界都是和企业紧紧联系在一切的。绝大多数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占日本全部企业约5%)都拥有自己庞大的产品开发部门,在工业设计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再有,日本设计界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贴合,JIDA的研究方向从一开始就紧贴国家形势,社会生活的变迁能够马上得到设计师的重视,形成探讨的课题及理论,立足点在于自己国家和社会的特色,放眼世界的需求,而不是人云亦云,这样才能设计出真正符合本国人民需要,有本国特色又能面向世界的好产品。在平面设计上日本也是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佐藤晃一就是双脚踏在日本文化的延长线上,继田中一光等老一代平面设计师之后走上设计舞台的新一代平面设计师。威廉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中说过:“最好的色彩美有赖于多样性的、正确而且巧妙的统一。”佐藤晃一作品的色彩可以说大都具有这一品质,造成分离感和张力,具有戏剧性。在色彩、形体与光三者的关系中寻求平衡,既不完全归入西方古典的光线照射法,也不归入东方传统的几乎抛尽光源,只求色彩与体积的表现法。而是把装饰色彩、变形形体和折中了古典派与印象派的光表现在色渐变手法中融为一体。在色渐变的隐隐约约依然清晰肯定的形体、弱化了的明暗和相对强化了的色彩,构成了佐藤晃一作品的基本特征,三者融而合一,自然和谐,开出了一块融合东西方的新天地。 精神上,他是以日本传统的空灵虚无思想为根底,带有日本自古以来的清愁冷艳的色调,追求其中浮现的优美和冷艳的感情世界。创作风格是写实的同时又是抽象的,一方面继承着日本的王朝文学的美意识,同时伴着冷澈的感触。在日本的许多平面设计中你会感到好像雪花静静地飘落。没有同时代西洋设计作品中的那种暴力感,没有冲突与*,没有草野气,多是细致的、平静的抒情,以冷澈的笔触,平和的神情,冷淡中描绘了一个梦与现实分不开的世界。

北欧设计予中国当代设计影响

北欧设计予中国当代设计影响 地处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包括芬兰、挪威、瑞典、丹 麦、冰岛五国),地理位置独特,民族文化艺术传统悠久,在艺术设计领域至今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艺术特色、设计的文化品质和艺术精神。在20世纪晚期,其设计艺术越来越引起世人的注意,同时也不断地得到世界的认可,成为影响当代设计艺术的一股重要力量。 北欧设计在20世纪成为风靡全球的设计风格,对中国的设计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北欧设计之所以能备受世人瞩目,这与北欧设计的人性化,功能化,民主化是分不开的,也与其崇尚简约风格和绿色设计理念有很大关系。时下很多设计往往过于追求风格和形式,而忽略设计的真正意图和最终目的,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和设计上的千篇一律,缺乏内涵和肤浅的设计大量充斥市场;另有一些设计一味追求照搬国外的设计形式,遗弃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特色。北欧各国的优秀现代设计文化的成因、得失对我国较具针对性,因为我国与当初的北欧一样面临着人均资源短缺、民族文化传统中对自然因素的欣赏以及均有强烈而极具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及审美特质。 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正逐步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展示人类伟大的征服力量和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的同时,也带给人新的苦恼和忧虑,那便是人情的孤独、疏远和感情的失衡。.

现代社会导致人文因素失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工具理性的泛滥、科技崇拜的盛行、商品经济的发展、大众化社会的形成、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特点等。产品中人文因素的失落造成了冷漠、无人情味的、理性的、道德败落的社会局面。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补偿性高情感”要求越来越强烈,未来设计中设计伦理学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设计和造物的道德哲学,它在表层上涉及以人为本、环境与发展诸问题;在深层上,其表述涉及设计意志的合理性、人作为目的自身的无限价值与设计价值以及设计的自律诸问题。 如果说北欧设计以诗一般的形式美来消除当今社会上不自然的成分的话,那么,北欧的人文功能主义无疑是把对人类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关怀和思考以实物的形式表现出来,并通过这种优质的设计给人以思考甚至反思的空间。 二十一世纪是“非物质”世纪也是情感世纪。现在国际社会最前沿的设计理论都在宣扬设计的非物质性和情感性、艺术性。从强调物质实用性转向强调易用性和情感性;从强调功能性转向强调生活体验性和文化性;从强调全球性转向强调本土性;强调生活实在性转向强调生活艺术性;从急功近利的商业性转向关注整个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是未来社会对设计工作者提出的 要求,而北欧设计既关注人的情感又注重产品功能;即强调现代性又不抛弃传统;既重视现在又注重可持续发展。北欧设计对人

美术馆调研报告

美术馆调研报告 目录 一、前言 二、资料调研 三、实地调研 四、案例调研 五、调研结果 六、附录 一、前言 调研时间:2015年5月 调研对象:美术馆及相关文化展览建筑 调研目的:通过调研、搜集资料,掌握美术馆的使用功能及其空间环境要求,树立场所设计的基本概念,进行场地功能分区,分析建筑与周围环境、室内外功能空间之间的关系。明确美术馆建筑对空间使用的要求及人流活动的规律。确定建筑所在城市特点及一定的地域特点。 二、资料调研 1、美术馆的概念 美术馆就是指保存、展示艺术作品的设施,通常就是以视觉艺术为中心。最常见的展示品就是绘画,但雕

塑、摄影作品、插画、装置艺术,以及工艺美术作品也可能会被展示。美术馆主要的目的就是提供展示空间,但有时也会用作举办其她类型的艺术活动,例如音乐会或诗歌朗诵会等。此外美术馆通常也兼具推广与文化相关的教育、研究等功能。 2、美术馆建筑设计要点 ①建筑布置要明确分区,有便捷的参观路线,避免迂回、重复、交叉。要做到可以全部开放,也可以部分开放;观众可以参观全部,也可以参观一部分或者中途退场。要便于展品的运输与拆装,须有必要的运输条件,如车道、电梯等。运输路线应不干扰参观路线。各个部分应留有扩充余地。②陈列与保存艺术品的房间,要防尘、防火、防盗、防潮、防鼠、防蛀、防有害气体与阳光直射(绘画、印刷品与纺织品只宜在人工照明下展出)。理想的环境条件就是相对湿度40~60%,温度16~24℃。热带与干燥地区要注意防止高温加速化学反应。③应有充分的通风与换气条件,并须限制展出时间与参观人数,以免空气污浊,损害珍贵展品。 3、相关规范

展厅中单位展览面积的最大使用人数宜按表4.1.3确定。 当展览建筑的主要展览空间在二层或二层以上时,应设置自动扶梯或大型客梯运送人流,并应设置货梯或货运坡道。展览建筑应设置无障碍设施。 展厅设计应便于展品布置,并宜采用无柱大空间。 展览建筑的前厅宜集中设置。前厅应分为外区与内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前厅的面积可根据其服务的展览面积计算得出,每1000m2展览面积宜设置50m2~100m2前厅; (2)前厅内外区之间应设置检票系统; (3)前厅外区应设置为展方服务的检录空间与设施,并宜在室外预留相关服务场地;

屋顶花园设计说明 屋顶花园设计方案

一、项目概况及设计范围:本设计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教学楼屋顶花园景观设计。项目地处于生态学院西侧,林场东南侧,其设计范围为生态学院西区教学楼屋顶一侧地块,建设面积约为600平方米,广场由水景,绿化,小品,硬质铺装等多种元素组成。 二、设计依据:本设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等国家及地方相关的规范、规定、法规设计。 三、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该屋顶花园作为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在设计时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屋顶花园空间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人们的多维感觉。同时,花园内的休憩、公用设施,诸如:亭廊、坐凳、垃圾箱以及各式地灯灯等均以人性化设计为本,兼顾功能与美观,体现出绿色生态的现代化要求。2生态原则:充分考虑柳州气候特征,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屋顶花园和地域环境的和谐共生。 四、设计构思: 西区屋顶花园环境设计,力求突破现存模式,以大容量、多层次、高素质的环境空间包装恰当面积的休闲空间,创建园林式、环保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校园。力求全方位地提升整个校区的文化品味,渲染扩张其独特个性。 突出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以人为本,最终目的都是让学业中忙碌的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更多地接触自然,因为人离不开自然,亲近自然是人内心本能的渴望,而自然的最佳体现就是水与绿色,这也正是西区屋顶花园的设计初衷。拒绝一味讲求自然的园林,极力注入人文的色彩,这样景观才有品味,生活才真正鲜活起来。 景观设计构思及简介:

不印月:位于椭圆形会议室之上,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其成为观景,休憩的最佳场所,中央以亭、水体、草坪三者结合,打到了“1+1+1大于3”的整体效果,多元的组合,多元的变化。 水体在文人的诗句中往往与同行的位于校园之中的水体,不需要吟风弄月也不需要低唱浅吟,而是一种对学业的追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于是取名“不印月”,可谓用心良苦,匠心独运。 恰流水:地处顶楼花园最高处的小型瀑布水镜,怪石嶙峋,植物青翠,潭水清澈,是校园里不可多得的一股清泉,求学问道当效仿流水,不息、不止、不移的精神,蕴意深远,意境绵长“问渠哪的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激励一众师生对知识无止境的追求与探索。 且踏云:在办公室的屋顶上是一组踏步景观两侧以不规则的正方形或矩形树池、花池点缀,既起景观效果又有安全防护作用,中央一条弧形踏步以大小不一的石板铺制,间隙以草皮勾缝,辅以鹅卵石勾边,景致平淡中透露着精致,无奇中彰显着与众不同。一步步踏在石板之上,正如求学之道应脚踏实地的道理,但身处如此淡雅清幽的环境,一踏青云又何妨,稍避红尘,洗尽铅华,重拾一颗真纯质朴的心,正谓返璞归真。 五、功能区:有屋顶花园中心景区、水景区、文化长廊、休闲区、娱乐健身区,椭圆形会议中心上方的屋顶花园设计是本设计的重点,也是最能体现本屋顶花园主题思想的场所,也是最受广大师生喜爱的场所。 六、植物配置 由于本屋顶花园的设计是一座大学学府,因此屋顶花园的设计就要充分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