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血的护理
静脉输血护理操作文字版

输血技术(Blood Transfusion)静脉输血是将全血或成分血如血浆、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等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目的】1.为病人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2.为病人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
3.为病人补充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
4.为病人输入新鲜血液,补充抗体及白细胞,增加机体抵抗力。
【适应证】1.出血。
2.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3.严重感染。
4.凝血异常。
【禁忌证】1.心力衰竭、肺水肿、恶性高血压及红细胞增多症等。
2.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除非绝对需要,否则不予输血;如果必须输血时应少量、缓慢输入新鲜血。
【物品准备】治疗盘、碘伏、75%酒精、无菌棉签、无菌棉签缸、弯盘、一次性输血器、生理盐水、同型血液及配血单、输液、标签、胶布、治疗巾、止血带、手消毒液、医用及生活垃圾桶、锐器盒、记录单、笔、医用废物袋、病历【操作步骤】1.操作者携用物(包括血袋、病历,发血报告单)推车至患者床旁,操作者与配合者双人核对输血相关信息:“三查八对”:三查: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质量及血液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八对: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血液的种类、质量。
核对后确认血液温度是否适宜。
核对血袋、发血报告单及化验单上的患者姓名、住院号及血型是否与患者一致以确认受血者。
2.进行自我介绍,解释输血目的,以取得病人配合;评估病人年龄、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和合作程度;了解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评估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3.洗手,戴口罩4.建立静脉通路,输注生理盐水。
(同静脉输液)5.操作中查对(患者姓名、血型)。
6.戴手套,以手腕旋转动作将血袋内的血液轻轻摇匀,连接血袋,缓慢将血袋倒挂于输液架上。
7.调节滴速,输血起始速度宜慢(<20滴/分钟),观察15min病人无不适后根据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
8.操作后查对(患者信息、配血单、血袋标签上的内容)9.告知病人输血反应的表现,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静脉输血患者的护理实验报告

静脉输血患者的护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静脉输血患者的护理知识,掌握静脉输血的操作步骤,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能力。
二、实验背景静脉输血是指将供体血液或其制品经过特殊处理后通过静脉注射器具直接输入受者体内。
静脉输血是临床常见治疗方法之一,在手术、急救等情况下广泛应用。
但是,如果操作不当会给患者带来危险。
三、实验内容1. 静脉输血前准备工作① 确认医嘱:核对输血医嘱,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是否与医嘱一致。
② 准备输液器材:选择合适规格的输液器材,清洁消毒好针头。
③ 洗手穿戴:洗手后穿戴好口罩、手套和无菌隔离服。
2. 静脉输血操作步骤① 定位:选择适当位置进行穿刺,常用部位有前臂和手背。
② 消毒:用消毒棉球擦拭穿刺部位,从上往下、从内往外的方向擦拭。
③ 穿刺:用针头穿刺静脉,注意要与血管平行进入,不可过深或过浅。
④ 固定:将输液器材固定在输液架上,并将针头固定在皮肤上。
⑤ 开始输血:开启输液器材中的夹子,缓慢注入血液。
3. 输血后护理①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② 监测输血速度:每小时检查一次输血速度是否正常。
③ 定时更换输液器材:每4小时更换一次输液器材和针头,并清洁消毒穿刺部位。
④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出现发热、皮肤红肿、呼吸急促等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处理。
四、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操作顺利完成,实验人员掌握了静脉输血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加深了对静脉输血患者护理的认识。
五、实验结论静脉输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操作不当会给患者带来危险。
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输血前要进行充分准备工作,严格遵守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静脉输血患者的护理知识,提高了我们的临床操作能力。
静脉输血常见并发症护理

(一)发热反应
护原理因措施
症预状防
➢减慢输血滴速或停止输 血,维持静脉通路。
➢对症处理 保暖、降温,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遵医嘱用退热、抗过敏 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 输血器贮血袋及剩余血 液送血库进行检验。
➢严格管理血液保养液和 输血用具。 ➢ 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 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返回
(二)过敏反应
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六、输血的并发症
(一)发热反应 (二)过敏反应 (三)溶血反应 (四)大量输血后反应 (五)其他反应
(一)发热反应
原症因状
血液保养液贮血器 或输血器被致热原 污染,违反无菌技 术操作原则,造成 血液污染,受血者 血液中产生抗体所 致的免疫反应。
症状
一般发生在输血后的 1~2h内,有畏寒或寒 战、高热,体温达38 ~41℃,伴有皮肤潮 红、头痛、恶心、呕 吐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
原因
症状
➢病人为过敏体质,对某些物 质易引起过敏反应。 ➢输入血液中含有使病人致敏 的蛋白质或药物。 ➢多次输血,病人体内产生了 过敏性抗体。
➢供血者的变态反应性抗体传 给受血者所致 。
轻者出现皮肤瘙痒。 局部或全身出现荨麻疹。 中度血管神经性水肿。 重度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 困难,两肺可闻及哮鸣音。 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三)溶血反应
(1)立即停止输血,维持静脉输液通道
通知医生给予紧急处理。
护 (2)保护肾脏,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
理
敷双侧肾区以解除肾小管痉挛。
措 (3)遵医嘱用药,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溶液。
施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做好病情记录。
(5)出现休克症状,立即配合抢救。
(6)保留余血和血标本送血库重新鉴定。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静脉输液与输血是基础护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们在医疗护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静脉输液与输血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指将药物或营养液通过静脉注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以达到治疗或维持生命功能的目的。
静脉输液的原理是通过静脉通道将液体直接输入到大血管中,使药物迅速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并快速发挥药理作用。
操作步骤:1.检查医嘱:首先要查阅医嘱,核对所需静脉输液药物的名称、剂量和输液的速度等相关信息。
2.查看输液器材:准备好所需的输液器材,如输液管、针头、注射器、消毒棉球等。
3.患者准备: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如平卧位或半卧位。
并告知患者相关操作过程,以免产生紧张情绪。
4.手消毒:接下来进行手消毒,手消毒是操作静脉输液之前的必要步骤,可以使用洗手液或酒精进行手部消毒,确保操作无菌。
5.检查输液管:检查输液管是否完整,无漏液、杂质或其他污染,并密封好输液管。
6.穿刺静脉: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先用消毒棉球擦拭,然后放置手套,用无菌的输液针头穿刺静脉,注意避免发生动脉穿刺。
7.固定输液管:将输液管连接到针头上,并用透明胶带或绷带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确保输液管不松脱或损坏。
8.调整输液速度:根据医嘱要求调整输液速度,通常可以使用滴速控制器来控制输液速度。
9.观察患者状况:输液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状况,包括静脉注射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是否有过敏反应等。
注意事项:1.注意无菌操作:静脉输液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引起感染。
2.定期更换输液管:输液管应定期更换,一般为48小时一次,避免细菌滋生和丢失药效。
3.确保输液速度:在输液过程中要根据医嘱要求控制输液的速度,避免过快或过缓引起并发症。
4.定期观察患者状况:输液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状况,包括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疼痛,是否有过敏反应等,及时做出处理。
5.注意药物的稀释和混合: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稀释和混合,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静脉输血护理.ppt

呼吸血液内科 于春华
学习内容
掌握静脉输血的目的 认识血液制品种类及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 输血的护理要点
掌握正确的输血方法 掌握常见输血反应的预防、观察及护理
输血的目的
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
补充血红蛋白,纠正贫血 补充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预防和控 制出血 补充血浆蛋白,减少组织液渗出和减轻 水肿,改善营养 补充抗体、补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 6、为了防止输血引起的变态反应,应在输血 前半小时使用抗过敏药物。 • 7、认真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输血科联系。 • 8、操作前认真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病 人和家属的配合。
输血方法
目前临床上通常应用静脉输血时,可分 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1、直接法:将献血员的血液抽出后即 输给病人。此法仅适用于婴幼儿的少量 输血及无血库的医疗单位急救时,目前 一般不主张。
防治
严格查对制度和操作规程 出现症状即停输血,通知医生处理 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给药 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 换血疗法
大量输血后反应
循环负荷过重 同静脉输液 出血倾向 1.密观出血现象 2.每输库血3~5个单位,补充1个单位新鲜血 3.静脉输注氢化可的松 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1.密观患者反应 2.输入血液1000ml以上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 钙或氯化钙10ml,以补充钙离子
红细胞
浓集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红细胞悬液 冰冻红细胞
输血前准备
• (1)充分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本次输 血的目的;(2)充分估计输血中可能发 生的潜在危险性;(3)对输血患者做好 心理护理;(4)确保输入血与患者无相 斥性。后者是安全输血极其重要的。护士 在输血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 度,掌握输血原则,杜绝一切意外事故的 发生。
《静脉输血的护理》课件

护理注意事项
1 定期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发热、过敏反应等。
2 输血速度
控制输血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患者不良反应。
3 入户水分
确保患者在输血过程中补充足够的水分,维持良好的水电解质平衡。
常见的静脉输血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过敏反应
终止输血,给予抗过敏药物,观察患者情况。
输血性肺损伤
《静脉输血的护理》PPT 课件
静脉输血是一项常见的医疗过程,本课件旨在介绍静脉输血的定义、步骤、 护理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静脉输血的定义与目的
静脉输血是一种将血液输送到患者体内的过程,旨在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血 液成分,提高患者的血液状态,恢复机体功能。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
患者评估
评估患者的输血适应症、禁忌症,检查患者的血型与血液检查结果。
立即终止输血,辅助呼吸,及时转移患者至重症监护室。
输血反应
根据患者症状,给予相应处理,如退掉输血、补液等。
静脉输血后的观察与护理
1 观察病情
2 观察输血效果
3 护理安全
密切观察患者输血后的 病情变化,包括血压、 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
观察患者输血后的临床 反应,如贫血、出血等 情况是否有所改善。
保持输血器具的清洁与 无菌,定期更换输血管 路,预防液标本,进行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签署知情同意书
告知患者或家属输血的相关风险与注意事项,并征得其同意。
静脉输血的步骤
1
核对血液
核对血袋标签与病人身份,以确保输血血液的准确性。
2
准备输血工具
准备针头、输液器、输液管、皮肤消毒液等输血工具。
3
建立静脉通路
基础护理之密闭式静脉输血法

03
密闭式静脉输血法的护理要点
输血前的评估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病情、血型、输血史及 过敏史,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输血 及输血量。
准备输血工具
确保密闭式静脉输血器、血袋、 针头等工具无菌、完好,并选择 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
输血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
01
02
03
告知义务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密 闭式静脉输血法的目的、 操作过程及可能出现的风 险。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紧张情绪,给 予适当的心理疏导,确保 患者心态稳定。
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在输血过程中避 免剧烈运动、保持平躺姿 势等,确保输血过程顺利 进行。
除了上述常见并发症外,密闭式静脉输血法还可能引起其他一些并发症,如发热反应、 循环超负荷等。
详细描述
发热反应可能是由于血液制品中的致热物质引起的,通常表现为低热,但有时也可出现 高热。发热反应时应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治疗。循环超负荷是输血过量时可能导致的一 种严重并发症,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循环超负荷时应立即停止输血,
细菌污染反应
总结词
细菌污染反应是由于血液或输血器具被细菌污染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详细描述
细菌污染反应的发生可能与采血、贮血、输血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或器具消毒不彻底有关。一旦怀疑发 生细菌污染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对血液和输血器具进行细菌学检查,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和对症 治疗。
其他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总结词
基础护理之密闭式静脉输血法
目
CONTENCT
录
• 密闭式静脉输血法概述 • 密闭式静脉输血法的操作流程 • 密闭式静脉输血法的护理要点 • 密闭式静脉输血法的并发症及处理 • 密闭式静脉输血法的培训与教育
护理技术静脉输血

核对告知
核对床号、姓名、血型,在输血记 录单上记录。告知患者和家属有关 注意事项(如不能自行改变滴速等 ),将呼叫器放于易取之处。 输血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有无输 血反应,听取患者主诉,注意穿刺 局部表现。若发生严重反应则立即 停止输血,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并保留余血备查。
续血处理
续输冲洗如输入两袋以 上血液时,两袋血之间 必须输入少量0.9%氯 化钠溶液冲管。避免两 袋血之间发生输血反应 ,输完血的血袋应保留 ,以备出现输血反应时 查找原因。
[评估] 身体状况 病人的血型、输血史及过敏史 对穿刺静脉的评估 心理、社会方面
[计划]
输血前准备
患者准备 护士自身准备
环境准备
用物准备
静脉输血法
一次性输血器一套
(输血器茂菲氏滴管内有过滤网,可以通 过血细胞、血浆、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大 的细胞碎屑和纤维蛋白等微粒可被清除, 输血器穿刺针头为9号针头) 其他同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用物
静脉输血法
静脉输血是将全血或成分血通过静脉输 入人体内的方法。 静脉输血是急救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 之一。
静脉输血法
输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 是较常用的风险较大的一项技术操作,在实施 输血治疗过程中,从患者输血的准备、标本 的采集和送检、血液的领取和输注,直到输 血后的护理,整个过程是一条相互关联的多环 节的工作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有误,都会 影响到医疗安全、增加病人痛苦,甚至危及 患者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同时 也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返回
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是指采集受血者自身血液或回收手术野 或创伤区无污染的血液,以满足患者自身手术或 将来应急情况用血需要。
护理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护理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静脉输血是将全血或成分血如血浆、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等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静脉输血是急救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细菌污染反应、低体温、疾病传播、液血胸、空气栓塞、微血管栓塞、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临床表现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1~2h内发生,有畏寒或寒战、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症状持续1~2h后缓解。
预防及处理1.严格管理输血用具,使用一次性输血器,有效预防致热源,严格无菌操作。
2.一旦发生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师并予以紧急处理,同时封存所使用过的血袋并通知输血科。
3.遵医嘱给予抑制发热反应的药物,伴寒战者予以抗组胺药物,严重者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
4.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予热饮料、热水袋、加厚被等积极处理。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并记录。
二、过敏反应临床表现1.轻者出现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眼脸、口唇水肿)。
2.严重者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面对疫情不必恐慌1.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
献血者在采血前4小时内不吃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宜进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
2.输血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既往有输血过敏史者尽量避免输血;若确定因疾病治疗需要输血时,可输注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组胺药或使用类固醇类药物。
3.仅表现为局限性皮肤瘙痒、荨麻疹或红斑者,可减慢输血速度,口服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25mg,继续观察;反应重者,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畅通,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
4.过敏反应严重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喉头水肿者,应及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防窒息;循环衰竭者,给予抗休克治疗。
简述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

简述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
静脉输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补充失血、调节血容量、纠正贫血等。
然而,在进行静脉输血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下面就来简要介绍一下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
首先,进行静脉输血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
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输血史等信息,以便选择合适的输血制剂和输血速度,并避免可能的不良反应。
其次,选择合适的输血制剂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患者需要不同类型的输血制剂,比如全血、红细胞悬浮液、血小板浓缩液等。
在选择输血制剂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另外,静脉输血时需要注意输血速度。
输血速度过快可能引起输液反应,如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
因此,在输血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输血速度,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此外,输血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包括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最后,进行静脉输血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卫生。
这包括输血前的准备工作、输血器材的选择和消毒、输血后的处理等环节。
总的来说,静脉输血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在进行静脉输血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医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制剂,控制好输血速度,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才能确保静脉输血的安全有效。
静脉输血的护理PPT课件

一般来说,成人输血速度为每分钟5-10ml,儿童和老年患者输 血速度应适当减慢。同时,护士应定期检查输血装置是否通畅, 确保血液顺利输入。
04
静脉输血后的护理
观察输血后的反应
01
02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 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 输血后并发症。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以及观察是否有出血倾 向。
THANKS
感谢观看
观察输血过程中的反应
在输血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 的生命体征和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 应及时处理。
常见的输血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发热 反应、溶血反应等,护士应了解各种 反应的症状和处理方法,以便及时采 取措施。
保持适当的输血速度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等因素,护士应调节适当的输血速度 ,避免过快或过慢。
静脉输血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总结词
静脉输血的适应症主要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失血、血液成分异常等;而禁忌症则 包括过敏反应、感染、肝肾疾病等。
详细描述
适应症是指需要进行静脉输血治疗的情况,如严重贫血、失血性休克、血液系统疾病等。 在这些情况下,病患需要补充血液或血液成分以维持生命体征或治疗效果。禁忌症则是 指不宜进行静脉输血的情况,如已知对某种血液成分过敏、患有感染性疾病、肝肾疾病
静脉输血的目的
总结词
静脉输血的主要目的是补充病患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损失或血液成分不足,以 维持生命体征和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在医疗领域,静脉输血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失血、血液成分异常 等疾病。通过输血,可以迅速补充病患体内缺乏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 液成分,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改善血液循环,维持生命体征。
静脉输血的护理ppt课件
临床静脉输血护理及流程

临床静脉输血护理及流程《临床静脉输血:可别小瞧了这些事儿》嘿,大家好呀!今天我来和你们唠唠临床静脉输血护理及流程,这可是有大学问的哦!一说到输血,那可是性命攸关的事儿。
可别小瞧了这一袋袋血,那里面装的可是能救命的宝贝呢!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可得把输血这事儿玩转得明明白白。
首先,核对信息那可是万万不能马虎的。
就像给血液找对“家”一样,血型、姓名、住院号,一个都不能错。
这可不是开玩笑,万一搞混了,那可就出大乱子了。
每次核对我都瞪大眼睛,生怕看漏了一个字,感觉自己就像个超级侦探,在寻找着真相。
然后就是扎针啦!这虽然看似简单,但是也得有技巧。
要找个乖乖的血管,一针见血,不然病人得遭罪,咱心里也不好受呀。
有时候遇到血管不太好的病人,嘿,那就得使出浑身解数了,又是轻拍,又是寻找,那场面,就像在挖掘宝藏。
输上血之后,咱也不能闲着,得时刻盯着点儿。
看看有没有不良反应,病人有没有不舒服。
就像照顾小宝贝一样,得时刻留意着。
有次我正盯着呢,病人突然说有点痒痒,哎呀,吓得我赶紧去看,还以为出啥问题了呢,结果只是一点点小反应,虚惊一场呀!这输血的流程就像一场精密的手术,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咱得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一点也不能马虎。
有时候我就在想,这输血可真是个技术活儿,既要有细心,还要有耐心。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输血的时候特别紧张,就怕出点啥差错。
结果越紧张越容易出错,核对信息的时候居然看串行了,还好最后及时发现了,不然可真要出大问题了。
那次之后,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不能慌。
总的来说呀,临床静脉输血护理这事儿,看似平凡,实则责任重大。
我们得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用我们的细心和专业,为病人的生命保驾护航。
每次看到病人输血后慢慢恢复,我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做的这一切都特别值!所以呀,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临床静脉输血护理,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哈哈,今天就和大家唠到这儿啦,下次再聊哦!。
静脉输血的护理

静脉输血的护理
第21页
静脉输血的护理
三.输血注意事项
1.依据输血申请单正确采 集血标本,禁止同时采集 两个病人血标本。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 菌操作规程,输血前3名护 士认真查对交叉配血汇报 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 检验血袋有没有破损渗漏, 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 无误方可输血。。
第22页
3.输入库存血之前必须认 真检验血液保留时间和血 液质量。正常库存血分为 上下两层,上层血浆呈淡 黄色,半透明;下层血细 胞程均匀暗红色,且无凝 块。如血袋标签含糊不清; 血袋破损漏血;血浆中有 显著气泡、絮状物或粗大 颗粒、而颜色呈暗灰色或 乳糜状;血细胞呈暗紫色, 血液中有显著凝块;血液 保留时间过长,使用期已 过等都不可在使用。
静脉输血的护理
第10页
(3)有利于保留: 因为不一样血液成份有不一样最适合保留 条件。
(4)节约血液资源: 每份全血能够制备成各种血液成份,用于 不一
样受血者,可节约血源。
静脉输血的护理
第11页
静脉输血的护理
成份输血适应症
1、红细胞悬液:适合用于 临床各科输血。
2、洗涤红细胞:适合用于 本身免疫性溶血 贫血病人。
静脉输血的护理
第30页
2.临床表现 过敏反应多发生 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时, 反应程度轻重不一,症状出 现越早,反应越严重。
a 轻度反应 输血后出现皮肤 瘙痒,局部或全身出现荨麻 疹。
b 中度反应 出现血管神经性 水肿,多见于颜面部,表现 为眼睑 口唇高度水肿;喉头 水肿可发生呼吸困难,两肺 可闻及哮鸣音;可出现大小 便失禁。
②检验袋血采血日期,血袋有没有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 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验所用输血器及针头 是否在使用期内。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入 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静脉输液是指药物或液体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常用于治疗、预防疾病以及输血等情况。
作为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掌握一些常识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
以下是关于静脉输液的常识和注意事项。
常识:1.装配输液设备前,必须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2.静脉输液前,需要调查患者的患病史、过敏史、药物史等信息,以确保输液的安全性。
3.输液过程中,需要经常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以及出现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症状。
4.输液结束后,应及时记录患者的输液量、输液时间、剩余药物等信息,并妥善处理废弃物。
5.静脉输液设备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以避免细菌感染。
注意事项:1.静脉输液前,需要经过医生的诊断和处方。
护士需要核对处方,确保药物种类、用量和注射方式正确。
2.护士在进行动脉穿刺取血、静脉穿刺以及静脉插管时,必须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
3.在连接输液管和注射器时,要确保连接紧密,防止药液外漏和空气进入血管。
4.检查注射器和输液管是否有空气泡,如有必须排空。
空气泡进入循环系统可能导致气栓。
5.注射药物前,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用途,正确选择注射速度,避免快速注射导致过敏反应或药物不良反应。
6.每次输液前,要检查患者的静脉状况,确保血管通畅。
若发现血管有结节、栓塞等情况,应及时更换输液部位。
7.在输液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静脉输液情况,确保输液速度恰当,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8.若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根据患者的症状给予适当的处理和护理。
9.输液治疗结束后,应通知患者及时报告药物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以上是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掌握的常识和注意事项。
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的接受静脉输液治疗。
同时,护士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输入库存血之前必须认
真检查血液保存时间和血 液质量。正常库存血分为 上下两层,上层血浆呈淡 黄色,半透明;下层血细 胞程均匀暗红色,且无凝 块。如血袋标签模糊不清; 血袋破损漏血;血浆中有 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 颗粒、而颜色呈暗灰色或 乳糜状;血细胞呈暗紫色,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血液 保存时间过长,有效期已 过等都不可在使用。
5.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
核对医嘱,病人床号、姓名、 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 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 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 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 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 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 天.
三.输血的注意事项
1.根据输血申请单正确采
集血标本,禁止同时采集 两个病人的血标本。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 菌操作规程,输血前3名护 士认真核对交叉配血报告 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 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 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 无误方可输血。。
3.输血时床旁查对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
(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 共同到病人床旁核对床号, 询问病人姓名,查看床头 卡,腕带,询问血型,以 确认受血者。用标准的输 血器进行输血,并观察23分钟后离开。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
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 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 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 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 输注另外血袋。输血期 间,密切巡视病人有无 输血反应。
2)护理 a 停止输血送检 一旦发生溶血反应立即路,以备按医嘱给药),通知医 生;保留余血并抽取患者血标本一同送检,重做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b 给与氧气吸入 改善组织缺氧状况。 c 碱化尿液 按医嘱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以增加血红蛋白在尿液中的溶解度,防止肾小管 阻塞。 d 保护肾 双侧肾区用热水袋热敷,解除肾血管 痉挛 。 e 密切观察兵器变化 及时观察皮肤 尿色及量的 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f 配合抢 救 对少尿 无尿者,按急性肾衰竭护理;出现休 克症状,配合医生进行休克抢救。 h 预防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守操作规程,不 可使用变质的血液,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 血试验,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如血液存储过久,保存温度过高 血液被剧烈 震荡或被细菌污染,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溶 液或影响PH的药物等,均可导致红细胞破坏 溶解。
c 输入Rh因子不同的血液 Rh阴性者首次输入
Rh阳性血液时不发生溶血反应,但输血2-3周 后体内即产生抗Rh阳性的抗体。如再次输入 Rh阳性血液,即可发生溶血反应。Rh因子不 合所致的溶血反应发生较慢,可在输血后几小 时或几天后才发生,并且较少见。
4.血液制品及输血器内不
可随意加入其他药物,以防 发生凝集或溶解。如输入两 袋以上血液时,两袋血之间 必须输入少量的0.9%NS溶 液。 5.输血过程中,应加强巡 视,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述, 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6.输入成分血时须注意,如全
血与成分血同时输注,应首先 输入成分血(尤其是浓缩血小 板),其次为鲜血,最后为库 血,保证成分血新鲜输入。成 分血除红细胞外须在24小时内 输完(从采血开始计时);除 血浆、白蛋白制剂外均需做交 叉配血试验。一次输入多个献 血者的成分血时,按医嘱给予 抗过敏药物,以防发生过敏反 应
2.同时采集两名患者交
叉配血的血标本时,应 采集完一名病人的血标 本后再采集另一名病人 的。 3.当一名病人需要同时 采集血型和交叉配血时, 应分开采集血标本。
(二) 取血
病房护士携病历至血库
与血库工作人员严格执 行三查十对,三查:血 的有效期 质量 输血装置 是否完好,十对:受血 者姓名、住院号、床号、 血型(包括Rh因子)、 血袋编号 血液成分 血量 交叉配血结果 采血日期 和有效期。
5、新鲜冰冻血浆:适用于轻型
血友病、肝脏疾病引起的凝血 功能障碍、口服抗凝剂过量、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 浆置换等。 6、普通冰冻血浆:与新鲜冰 冻血浆的区别是,缺少Ⅴ因子 和Ⅷ因子,主要适用于缺少Ⅴ 因子和Ⅷ因子意外的凝血因子 的替代治疗。 7、冷沉淀:适用于甲型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先天性或获得 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手术后 出血、严重外伤及DIC等的治 疗
3.护理 a 密切观察反应并及时处理 轻度过敏反应,减慢输血速度,遵
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中重度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 医生,遵医嘱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 b 对症处理 对呼吸困难者给与氧气吸入;对喉头水肿者护士应 配合医生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 c 按医嘱给药 如抗过敏药 激素类药物。 d 预防 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献血员在鲜血前4小时不宜 食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如 虾 鸡蛋 鱼等,用少量清淡饮食或 糖水为宜;输血前对曾有过敏史和需多次输血的患者按医嘱给 予抗过敏药物。
四.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
在输血过程中或输 血后,受血者发生 了用原来疾病不能 解释的、新的症状 和体征。
(一)发热反应
1.原因 a.输入致热源所致 如血液 保养 液输血用具被致热源 污染 b违反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造成输血过程污染 c免疫作用 多次输血后, 受血者血液中产生的白细 胞抗体或血小板与供血者 的白细胞抗体或血小板发 生免疫反应,并在单核-吞 噬细胞系统被破坏(主要 在脾),也可引起发热。
静脉输血护理
外科护理查房
静脉输血的概念、目的及适应证
(一).概念
静脉输血是将血液通过
静脉输入人体的方法, 是急救和疾病治疗的重 要措施之一,在临床上 广泛应用。
(二)、静脉输血目的
1. 补充血容量 2. 增加血红蛋白 3. 补充各种凝血因子 4. 增加白蛋白 5. 补充抗体、补体 6.促进造血功能 7.止血作用 解毒作用
(二).过敏反应
1.原因 a 形成全抗致敏,如患者为过敏
体质,输入血液中的异体蛋白与 过敏机体的蛋白结合形成全抗原 而引起过敏。 b 输入血中含有致敏物质,如供 血者在献血前使用过致敏的药物 食物等。 C 多次输血产生抗体 患者多次输 血,体内产生过敏性抗体,当再 次输血时,抗原与抗体相互作用。
(三).溶血反应
溶血泛音是指供血者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
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为输血最严重的反应。
1).原因 a 输入异型血 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不符而造
成血管内溶血,反应发生快,一般输入1015ml即出现症状,后果严重。
b 输入变质血 输血前红细胞即被破坏溶解,
(1)提高疗效:
成分输血是受血者需要什
么成分就补充什么成分的 输血方法,可将血液提纯, 得到高浓度、高疗效、便 于保存和运输的血液成分, 并可把多个献血者的同一 血液成分混合在一起,达 到一个有效的治疗剂量。
(2)安全:
血液是由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
血浆组成,而每种血液成分都有独特的多种抗原 性,至今世界上除同卵双胎人的血型相同外,没 有发现两个血型完全相同的人。所谓的同型输血, 实际上是指献血者和受血者红细胞上某一部分血 型抗原相同,而红细胞上其它抗原以及其它成分 的血型抗原都是不相同的。这些血型抗原物质进 入人体后,都不可避免地使受血者产生相对应的 特异性抗体并贮存体内,当受血者再次接受输血 时,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输入的相应抗原结合, 产生同种免疫输血反应,因此,限制不必要的血 液成分输入有利于降低输血免疫反应的发生率。
静脉输血流程
(一)血样采集 1. 护士接到医嘱应持临床输血申
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双人核 对输血申请单 病历无误 → 洗手 着装规范 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 对采血标签 临床输血申请单 患 者的姓名 床头卡 腕带 →告知病 人采血的目的及配合事项,询问 患者输血史,既往有无输血不良 反应→采集血样(严禁从静脉输 液通路中采集血标本)→采血后 核对采血标签 临床输血申请单 患者的姓名 床头卡 腕带→签名 , 将血标本 临床输血申请单一起送 血库。
2.临床表现 过敏反应多发生
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时, 反应程度轻重不一,症状出 现越早,反应越严重。 a 轻度反应 输血后出现皮肤 瘙痒,局部或全身出现荨麻 疹。 b 中度反应 出现血管神经性 水肿,多见于颜面部,表现 为眼睑 口唇高度水肿;喉头 水肿可发生呼吸困难,两肺 可闻及哮鸣音;可出现大小 便失禁。 c 重度反应 发生过敏性休克。
(三)输血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 者的身体状况,了解 患者有无输血史及不 良反应,必要时,遵 医嘱给予抗组胺或者 类固醇药物。 (2)评估患者血管 情况,选择适宜的输 注部位 .
2.输血前治疗室查对: ①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及护士长按照三查十对标准,严格查对输 血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同时在输血单反面签上输血时 间及执行者核对者的全名,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②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 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 头是否在有效期内。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 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2.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手术前如有贫血或血浆蛋白过低,应予纠
正。若条件许可,血容量正常和贫血;原 则上应输给浓缩红细胞;低蛋白血症可补 充血浆或白蛋白液。
3.严重感染
输血可提供抗体、 补体等,以增强抗感染能力。输 用浓缩粒细胞,同时采用针对性 抗生素,对严重感染常可获得较 好疗效 4.凝血异常 对凝血功能障碍的 病人,手术前应输给有关的血液 成分,如血友病应输抗血友病球 蛋白,纤维蛋白原缺少症应输冷 沉淀或纤维蛋白原制剂。如无上 述制品时,可输给新鲜血或血浆。
补偿作用
(三)静脉输血适应症
1.大出血 出血是输血的主要适应证,特别是严
重创伤和手术中出血。一次失血量在 500ml以内,可由组织间液进入循环 而得到代偿,在生理上不会引起不良 反应;失血500~800ml,首先考虑输 入晶体液或血浆增量剂,而不是输全 血或血浆;失血量超过1000ml,要及 时输血;除上述制剂外,应输给适当 全血,有时还需补充浓缩血小板或新 鲜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