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一、《大学》《中庸》的思想渊源

《大学》《中庸》在继承三代以来的文化精神基础上,通过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建立起适应汉代大一统政治需要的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大学》《中庸》继承和发展了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精神。三皇五帝时的文化遗存、社会习俗都在《大学》《中庸》中有所体现。《礼记》引用古代文化典籍和古人用语的比率很高,仅在《大学》《中庸》两篇中,引用的古书就有《尚书》和《竹书纪年》中的《康诰》、《太甲》、《韦典》等,对商汤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史书如《楚书》、《秦誓》等也有涉及,尤其大量引用西周时《诗》中语句,甚至旁及汉初通用谚语:“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1],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大学》《中庸》的成书最迟在汉代初期。同时引用内容多侧重儒家学说。《中庸》中几乎连篇累牍地用“子曰”来说明和强调所述内容,孔子学生曾子的言语、随晋国公子重耳出逃的舅犯和鲁国贤大夫孟献子的话,以及三代圣贤的思想,都与古代典籍《论语》、《左传》相合。从思想渊源看,夏、商、周以来的基本理念和思维方法也都在《大学》《中庸》中有所表现,并有所发展。如殷商重鬼神、尚鼓乐的传统在《中庸》中被改造为“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的“至诚之道”,而不是当时的“国之大事,惟戎与祀”的祭祀活动;春秋时管仲、孟子关于“民为邦本”、“民为贵”的思想在《大学》《中庸》中也有体现,如“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道得众,则得国;道失众,则失国”[1],“为政在人,取人在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2];尤其西周时因“殷鉴不远”而强调统治者应加强自身修养的思想在《大学》《中庸》中有许多表现,这一切,都反映了三代至先秦的重要文化精神。《大学》《中庸》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并从儒者的角度吸收诸子百家学说改造而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大学》《中庸》的作者据传为乐正克和子思,都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先秦时儒家的独尊地位并没确立,另一显学道家是作为儒家的对立面出现的,他们批判儒家维护宗法等级社会的观念,重在对自然和宇宙奥秘的探索,认为礼乐制度和道德规范是人为的,讥讽儒家以培养人为己任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提倡顺应自然,无欲无争,从而获得精神的解脱和快乐的人生。但是在春秋之际的战乱和社会大变动中,礼教德治的原则得到了强化,孔子的学说顺应了这一潮流并得到统治者的青睐,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学术,而老子学说中关于“匡正人道”和实行“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也被说成是儒家的尧舜之治。也就是说,此时孔子由维护秩序而设计的统治方案与老子由批判社会入手的政治学说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基础,即将老子所提倡的自然必然性用于社会和人,与儒家所理解的社会力量———伦理道德相融合,改造成“天理人情不悖”的“人道”,在世界观方面完成了由鬼神观向自然观和人道观的转变。再如《大学》《中庸》中关于学习活动基于“心静”的思想也是先秦诸子学说经儒者综合并加以发挥的结果。战国时荀子提出“虚壹而静”,认为若心存忿愤、恐惧、好恶、忧患,都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思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3];老子认为个体认识事物必须以某种“一以贯之”的方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4];庄子以见微知著、推而广之为思想方法:“坐乎室内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道,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强调从整体和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事物,与儒家的整体协调观念,与历经战乱的人们对社会安定和统一的愿望相通,也与汉代“大一统”的政治观念相适应。因此,随着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的需要,统治阶级中的某些人努力从各家学说中寻找理论和方法,从而对儒家学说和诸子百家思想进行批判性改造,使之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是一种文化的筛选和重组工作,《礼记》及其中的《大学》、《中庸》、《乐记》等篇章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这种需求,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法、名、兵等家思想经他们的整合和改造成为外儒内法、重视权变的“王道”,从而确立了中国古代政治、伦理和教育的基本理念。总之,《大学》《中庸》并不是单一的儒家学说,它的许多观念都已经经过加工和改造,正因为它适应了封建集权制度的需要,才获得了学术上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核心精神;然而也正因为它吸收了诸子百家的学说,包含了三代以来的诸多文化精神,因而在《大学》《中庸》中也时时可见思想发展的痕迹和矛盾。

二、《大学》《中庸》中的教育哲学思想

《大学》《中庸》所表现的政治、伦理、哲学和教育观,不但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构筑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文明,而且也构建了中国古代教育哲学的体系,规定了中国封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教育的理解程度,表明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某些特征。(一)“中庸”的教育价值观

“中庸之道”既是中华民族在对生生不息的宇宙和对立互补的矛盾认识基础上提出的实践理性,也是在“中”、“和”、“道”等古代哲学观念基础上提出的人道准则。中国古代哲人持整体思维方式,认为天、地、人处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中,相互之间是依存的关系,任何割裂、破坏或失调都会导致危害,由此发展起“中”的思想,以不偏不倚、不激化矛盾为目的; “和”的价值观,寻求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道”的观念,遵循自然和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规律。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事物既有矛盾对立的方面,又有相辅相成的方面,不是一方克服、消灭另一方,而是双方力量平衡、联合、统一、互补、共济的关系,必须以“用中”为应变的标的,求得整体的保全和稳定,即在承认事物变化具有两极可能的前提下,清醒地估量序位变化的趋势,审时度势,沟通对立方面,促使其在相对稳定发展中维持或重建秩序,防止整个系统的混乱和破坏。如周代的“中行”就是一种要求处理人事恰到好处的实践理性,“中行独复”

[5],“得尚于中行”[6],“中不自乱也”[7],“允厥执中”[8],都是指办事不偏执,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和”是一种由认识对立统一规律而得出的人道原则,指调整矛盾以实现整体和谐发展。《国语·郑语》中史伯与郑桓公的对话指出“和实万物,同则不继”的问题,看到了吸收和综合不同经验和意见的效果,晏婴答齐候“和与同异乎?”的一段话,要求构成体系的各要素之间达成最完美的对称与和谐,包括形式与内容,情感与理智;管仲、子产更是提出以“礼”制“声”、“色”、“味”的看法,反映出将自然的“美”与道德伦理的“善”相结合的政治观。“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 [9]将商汤时期用于沟通人与神、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音乐理论与政治经验相结合,所谓“八音克协,无相夺伦,神人以和”[10],统治者只有享受适度才不致于激起民变,如周公对康叔说:“尔克永观省,作考中德。”[11]由此可见,“中”“和”属于一种社会经验或人生智慧,后来被孔子发挥为“以中为用”的方法论,如“不得中行而与言,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2],《中庸》则进一步肯定: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生焉。”[13],由此,“中和”、“以中为用”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境界,成为与宇

宙和社会规律相通的实践理性。

然而, 《中庸》指出: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3],要求将中庸提高到方法论的高度指导人们的行为,认为“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推开,是因为“知者”过于追求理想,而“愚者”又不明白“道”的真谛所致;“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显明,是因为“贤者”实行得过度,而“不肖者”却不能做到的缘故。如舜是一个成功实行中庸之道的人,他和顺、明智、好学、深察,包容,因为他能度量人们认识上的“过”与“不及”[13]。也就是说,《中庸》要求得人际关系的某种协调,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灵活对策,防止矛盾的激化、政权的转移,所谓“时中”,这既是孔子为统治者提出的以“节制”政治,又是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4]的权术,两者结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核心,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哲学的内在价值观。

(二)由“诚”至“道”的教育目的论

《中庸》提出由“诚”至“道”的教育目的,《大学》将其扩展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目标。由“诚”至“道”的教育目的论是对孔子“孝悌”说的发展,也是由伦理而教育的主张。在封建等级社会中,维护统治的基础是血缘宗法关系,即以“亲亲”“尊尊”

为基础的社会阶层和利益分配制度。为了巩固封建等级制度,必须强调由家庭伦理而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孔子提出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4],基于仁而推之及仁政,是为“知本”,亦为“尽性”[1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14],“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15],只有实行“亲亲”“尊尊”者,才能“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6]。《礼记·哀公问》中“政者,正也。君为政,则百姓从政”,是基于“孝悌”观念而来的政治学说,是由血缘宗法关系扩而大之的政治格局。而这种政治学说和政治格局必须通过教育来达到“化民成俗”,使普天下的民众安于被统治的等级,这也就是《中庸》所说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者,天下之达道也”[13]中的“道”。将亲情和人情作为人性的基础,是谓“诚”;将教育作为推行“亲亲”“尊尊”政治的手段,是谓“修道”。由“诚”至“道”的教育目的论是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中国古代哲学的意义上来说,“诚”者,基于人性而完成品德修养的基础,包括爱亲仁人、不自欺、不欺人,“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道”者,贯穿世上万事万物的自然之理和指导个人完成品德修养应走的道路,“从容中道,圣人也”。“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13],由遵循人的本性,发扬善端,将天性中的固有美德与后天学习、修养相结合,推而广之达到教育和政治的实现,即通过好学实现“知”,努力笃行达到“仁”,经常反思、知耻而为“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治人、治天下也”[13],亦《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3]者也。为此,必须强调“至诚”的教育目的。诚者,不仅可以明白事理,明哲保身,而且可以参透宇宙天地的消息,制定经理国家的制度,“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13],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只有具有“至诚”品格的统治者,才能具有聪明睿智、宽裕温柔、发强刚毅、齐庄中正、文理密察的品性,才能实现尧舜之治。“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13],“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则明矣,明则诚矣。”[13]天性和教育应当成为一致,教育和政治本来就是同一,这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宗旨,也是中国古代对个人和社会关系的理解。由“诚”至“道”的教育目的论反映了中国古代重视统治阶级教育的文化精神。无论是“自诚明”的圣人还是“自明诚”的君子,都是达到“至诚”境界的人,是有能力统理天下、化育万物的领袖人物,这也就是中国古代教育所要培养的统治人才。《大学》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阶段;没有前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所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是一个由对事物的研究而达到的不自欺、慎独的道德境界,使自己避免偏执,以中为用,从而担当社会责任。“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只有不断学习知识,不断反思改进错误,才能逐步增进美德,担当教化民众的责任,如周文王、卫武公这些前贤,不仅创立基业,老百姓也享受到他们留下的福泽,就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品德。为人能治国者,必先能治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君子不出家就能成教于国者在于他们具有孝悌品性,“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只要统治者做出表率,百姓自然就会跟从、仿效,这样就会社会安定,天下太平,“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1],“仁”“善”为治国平天下的至宝,“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13],强调由家庭教育、个人道德向社会教育的实现,以统治者的个人道德为基础实现“人治”、“德政”———“上所施,下所效”也[17]。以教育未来的统治者为首务,以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为基础,“此谓知本”,因而中国古代一切教育都为的是提高官僚队伍的素质,学校制度、选士制度都从属于官制,教育成为封建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礼乐相成的教育途径说

“礼乐相错,其成也怿”,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特征,指思想认识的提高与艺术熏陶相辅相成,将认知和情感教育相结合,实现人格完善的教育过程。礼乐相成的理念基于“以道制欲”的观念,

“以道制欲”可以追述到战国时期荀子的“人性恶”和“乐教”思想。荀子认为,人的“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肌肤好愉悦”,这些人的需求就是“人性恶”的生理基础,只有那些“积礼义而成者”,通过学习和实行道德规范,用“道”来制服这些生理欲求,才能改恶从善,因此,“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18],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人格的形成是后天的环境影响和遵循社会习俗的结果。但是,《礼记》一般以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和孟子的“求放心”为人性论基础,同时也吸收了荀子“化性起伪”的说法,形成“以道制欲”、礼乐相成的教育途径说。如《乐记·乐本》:“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之知之,然后好恶形焉”,如果好恶无节,人为物蔽乃至人化为物,则“灭天理而穷人欲也”,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为此必须用各种制度和礼仪来规范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行为,用道德伦理来教育士大夫和民众,用音乐来陶冶、感化和净化人的心灵,使之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求得天下太平。因为“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19],以“乐”的风化与“礼”的教化相结合,“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说,管乎人心矣。”[19]乐可以“穷本极变”,礼使之“著诚去伪”,礼乐相成,可以感化人心,移风易俗,“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诚”,“天下皆宁,美善相乐”。[19]正因为人心易“感于物而动,故先王慎所以感之”,必须选择正确的教育内容,尤其是“节民心,和民声”的音乐教育内容,推之于《诗》教、《礼》教、《乐》教……。如《毛诗序》对三代以来用祭祀、誓师活动中的音乐、诗歌来进行社会教育的做法持肯定态度,认为“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乐是表现人的情感的形式;“诗言志,在心谓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是思想和情感相结合的产物。“思无邪”的诗歌内容和“无淫”的音乐形式相结合,就能够实现对人心的引导和防范,如《毛诗大序》中所言:“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于礼仪,先王之泽也”,就是“风教”和“礼教”结合的典范。从礼乐相成的教育理念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于遗传与环境、教育之间关系的认识。在孔子“性相近,习相远”思想基础上,中国古代肯定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强调外部教育的作用,著名的“孟母三迁”故事就反映了这一观念。但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不仅仅停留在这一层次的认识,而是进一步要求用外部灌输和内部变化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年轻一代的道德教育,提出“礼乐相错,其成也怿”的教育命题。“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闭淫也。”[20]以礼规范人的外部行为,以乐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而生矣,……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21]礼乐相成不仅用于沟通人际关系、人神关系,而且有助于个人道德的完善。诗、歌、舞“三者本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22]这也就是郑玄所谓的“以进为文”和“以反为文”:“进者,自勉强也。文犹美也,善也”,主顺;“反,为自却止也”,主和,主静,即基于人性本静而通过外部影响和自修达到认识和情感和顺的教育过程。亦如《礼记·乐记》所说:“君子反情以和志”,使道德、政治这些思想意识的理念和情感、艺术相联系、相融合、相作用,实现人格的完善。这种认识和情感相结合的教育途径说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特色,同时也发展起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等课程体系。

(四)知行合一的教学认识论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教学认识论是在孔子后天经验论基础上提出的。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23]他称自己是“学而知之者”,又说:“盖由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14]自己并非生而之知者,只是“好古敏求”者,是在后天闻见和学习文献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对好的道理采纳,对不明白的和靠不住的事情存疑,这样来避免行动的盲目性,“以闻阙疑,慎之其余;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24]同时学思结合,以学为思的基础,边学边思,“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5],运用思维推理,“闻一以知十”,“告诸往而知来者”,审慎地辨别是非,“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26],从而

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孔子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4]的学习态度,反对主观固执、自以为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27]。最后,孔子强调将学得的好经验和道理付诸实行,教育学生“纳于言而敏于行”[25],“敏于事而慎于言”[14]。孔子的这些言论和主张,成为后来“博学、慎闻、慎思、明辨、笃行”说的思想基础。《中庸》“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教学认识论的提出,是中国古代“知行合一”教育思想的基础。三代以来,“非知之艰,行之唯艰”[28]思想有所发展,《中庸》在此基础上提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学之,及其知,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13],肯定学习与实践两者都是个体成长所必需的活动,“学、问、思、辨、行”每一环节都不可少,如果前一个环节尚未完成,就必须切实加以补救;别人能一遍就做好的,我做一百遍也一定能做好,别人做十遍能做好的,我做一千遍总能做好了,强调重复训练对于学习知识和实行道德的作用。可以说,《中庸》中已经提出重视后天经验和实践的教育思想,虽然《中庸》认为“尊德性,道问学”两者都可以实现人格的完善,前者由天赋的善和内心的诚实达到明察事理,后者由多闻多见、明察事理而达,但是从人群的大多数,从孔子的言论,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还是将后天教育和学习看作个人成长的主要途径。也可以说,中国古代虽然有孟子“人性本善”和教育就是“求放心”的说法,但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还是占主导地位的人性论,是以“外烁论”为基础的教育学说,即以学习他人和前人经验为主的人的发展理论,而不是只强调内心修养的教育过程。

综上所述,《大学》《中庸》是中国古代“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的重要文献,确定了中国封建制度、学术的核心,也为先秦之后的教育确定了理论基础,形成了封建教育哲学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理念,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根本大法”和指导思想。

三、《大学》《中庸》教育哲学的发展

《大学》《中庸》所阐明的教育思想,不仅规定了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理论的走向,而且确定了封建时代教育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决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

《大学》《中庸》所提出的教育思想,与中国古代政治学说有密切的关系,是封建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代以来,尤其是西周统治者鉴于殷商灭亡的经验,认识到“天命无常,惟德是辅”以来,十分重视统治阶级的教育,要求节制骄奢淫逸,防止因民众不满和反抗导致政权转移。西周时期的教育就注意用前代和当代的历史经验———《尚书》、《春秋》教育“国子”,用《诗》《礼》《乐》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用《易》提高他们的理论和哲学思维,以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和人格倾向,以便将来能担当起治理民众的责任。《大学》《中庸》更是以《诗》中大且纯的文王之德与天的运转不停相比,以《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相应,举卫武公治学修身,最后达到“道盛德止善,民之不能忘”的境界,要求学者注重品德修养,使自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天进步,逐渐达到“至诚”的地步;要求统治者“修己以爱人”,“修己以安百姓”,从而“上施下效”实现天下太平。这就是由道德而政治的过程,也是由政治而道德伦理的过程,从而可以实现政治本身不可能达到的功效。这种由提高统治者本身能力、品德和行为水平而实现的“精英政治”,是由逐级的学校教育和选拔实现的。中国古代教育总是与选拔制度相联系,不管是荐举还是科举,地方行政官员和地方学校的推举、考试都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出路也总是与担任国家各级行政官员密切相关,教育与政治同一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特征,“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使中国教育不同于西方和其他民族的教育。正是由于中国古代教育的这一特征,中国的知识分子由“格物致知”而“正意诚心”、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由个人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了个人作为未来的社会栋梁而追求理性和道德价值的主体性格。

《大学》《中庸》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统治思想的变化,仍然有着一定的变化,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中国古代一直推崇以“孝”治天下的教育理论,提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道德教育是最终和最重要的目标,因此孔子“所

教弟子,以德行为先”,虽然有言语、政事、文学等科,但强调的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而不是“游于艺”[14],课程要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读写算教育开始,逐步涉及政治、伦理、道德、哲学、文学、音乐舞蹈、军事体育各个方面,培养当时统治阶级认为的“全面发展”的人材。然而这是先秦、最多到汉唐时代的教育思想,后来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强调未来统治人材的政治素质,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逐渐让位于社会需要,着重培养国家公务员和各级官吏;与科举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愈来愈倾向于政治伦理方面,不仅文学、艺术逐渐与“儒学”相分离,(在历代的史书中分立“儒学”和“文艺”两类)历史学也与正统的学问无关,只剩下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所谓《四书》,内容是愈来愈空疏无用,更不用说生产技术、手工工艺之类是属于“奇技淫巧”,与学校教育根本是两回事了,因而与西方近代科学课程建立与发展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造成清末面对“船坚炮利”而“挨打”的局面。再如《中庸》所提出的“尊德性,道问学”,是先天禀赋论和后天经验论的结合,主要强调个人的努力,“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学之,及其知之,一也”,但到了汉代的董仲舒则将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改造为纯粹的先天人性论,在《春秋繁露·实性》中提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最下等的“斗筲之性”,在对人性进行更细致的观察的同时也肯定了社会等级制度的人性论基础,用遗传决定论为封建统治的合理性张目,与先秦时代孔子认为的人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自我修养实现人格完善、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思想有很大不同,与“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更是相距甚远,从而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强调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后代宋儒提出“人生而禀赋不同的清浊之气”的主张的先声。可以这么认为,《大学》《中庸》时代尚有一定的教育民主思想,而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先天禀赋和后天灌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逐渐占主导地位,变化成“知礼成性,变化气质”的教育理论(《宋史列传·张载传》),在发挥荀子的“起伪”思想同时强调教育的思想控制功能,使中国封建后期的教育具有某种强制的性质。总而言之,《大学》《中庸》所表述的是在先秦到汉代这一时期占主要地位的教育思想,它继承和发展了三代以来的文化精神,提出了中国封建教育哲学的基本理论,为中国走向“大一统”的政治服务,成为后来二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对本国和周边国家的教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大学》原文和译文

《大学》原文及译文 大学简介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 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 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原文】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

大学中庸全文

书名:《大学》 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大学中庸读后感800字

大学中庸读后感800字 大学中庸读后感800字1 《大学中庸》是一本适宜正在学习的学生读的。这本书给予我许多道理,好像是雨水滋润着鲜花的心田。 《大学中庸》还教导我们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平气和。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 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大学中庸》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明百姓,人人都要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否则就……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己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书是我们的朋友,有的人认为《大学中庸》是“宝”,但有人认为它是“草”。我去认为它是宝!你们看了我的作文,一定要看看《大学中庸》哦! 大学中庸读后感800字2 看了这本经典书——《大学中庸》,我觉得这本书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就像是一位活了几千年的人,对于以前的历史都记忆犹新,刻骨铭心。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历史中的人物和故事更能体现人性和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它也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数不胜数的道理。这些道理散发开来塞满天地四方,收拢回来又能隐藏内心深处。他所蕴涵的趣味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和是天下的基础(第一章) 【原文】天命之谓(1),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顷刻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惧怕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职位地方焉,万物育焉。(第1章) 【正文】(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践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秘密色彩。(2)率:遵照本,率,遵照,凭据,(3)莫:正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义。见(xian):显现,明确。乎:于,正在这里有相比的意味。(4)中(zhong):相符。(5)节:节度法式。(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喊做“”,顺着本行事喊做“道”,凭据“道”的准绳修养喊做“教”。 “道”是不可以顷刻离开的,假如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质量崇高的人正在没有人瞧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正在没

有人闻声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荫蔽的地方越是明确,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明显。所以,质量崇高的人正在一人独处的时分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体现出来的时分,喊做“中”;体现出来卖前相符节度,喊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和”,是大众遵照的准绳,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正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顷刻离开引进话题,夸张正在《大学》里面也论述过的“慎其独”标题,请求人们加强盲目,真心至心肠顺着天赋的本行事,按道的准绳 修养自己。 解决了上述思想标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进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种种百般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进,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凭据本章的意义,正在一个别还没有体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安静淡然的,所以喊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制止的,它们一定要体现出来。体现出来而相符常理,有节度,这就喊做“和”。二者,这即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众平心静气,社会序次井然,天下也就稳定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质,以下十章(2-11)都环抱本章内容而

《大学、中庸》知识讲解

大学、中庸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了解文章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大学》 《大学》原来不是一部书的名字,只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礼记》从“记”这个字来看,最初给这本书的定位是不高的。儒家文献一般分三个等级:经、传、记。经地位最高,如《诗经》:传地位其次,如《左传》;记地位最低,如《礼记》。 随着时代的发展,《礼记》先后两次提高地位。 第一次,《礼记》上升为经。东汉末年的经学家郑玄,把《仪礼》《周礼》《礼记》这三部书合并起来,称为“三礼经”,把《礼记》的地位提到了“经”的高度。 第二次,《礼记》中的两篇与《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并起来,认为这四部书是儒者必须学习的教材;朱熹甚至认为儒者必须先学的是《大学》,而不是《论语》《孟子》。 《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字词汇总 通假字 在明明德,在亲民亲通新,革新。 此之谓自谦谦通慊,满足。 尧、舜帅天下以仁帅通率,率领。 上恤孤而民不倍倍通背,违背。《大学》莫见乎隐见同现,显现。 知者过之知同智,智慧。《中庸》词类活用 在明.明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显明,彰明。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形容词作动词,厌恶/喜欢。 上老.老而民行孝形容词作动词,尊敬。 上长.长而民行弟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上老老.而民行孝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上长长.而民行弟形容词作名词,长辈。《大学》天地位.焉名词作动词,就其位。 亲.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爱。 子.庶民名词活用为意动词,以……为子,可引申为“爱护”。 来.百工使动用法,使……来,可译为“招来”。《中庸》 古今异义

中庸全文及翻译22706

中庸全文及翻译 简介 《大学》与《中庸》虽只是《礼记》中的两篇,却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南宋朱熹将它们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既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也是诸经的代表作。《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其实它们都是秦汉之际的作品,是儒家大量吸收易学思想的产物。 一、关于《大学》 《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通篇引《诗》、《书》立论,终篇不见《易经》、《易传》一字,但它的思想脉络却来自《易经》与《易传》,是纳易学入儒学、用易学思想充实儒家思想并使之融为一体的典范。《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是《大学》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大学》是讲什么的呢?三项任务,或谓之三大纲领:明明德,亲(新)民,达到社会的至善。如何完成,要有先有后,而且举出了人们在思考过程中不能先后相混的几个层次。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方法,全文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层层推进,次第分明,结构严密。 二、关于《中庸》 《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经典,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大学》。程颐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孔子之孙,他是战国初人,相传《中庸》为子思所作。但就其内容考察,此书不可能成于《易传》之前,至少是同时代的作品。而且“孔门心法”的说法也不确切,因为孔子当时还没有这样深刻系统的思想。为了弥缝其中的矛盾,朱熹作《中庸章句序》时将其加以虚化,不提孔子,并将这种“心法”的由来上推至尧舜。朱熹说:“《中庸》何

大学中庸试题答案

汾阳中学2016年高一年级入学考试国学试题 (本试题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规律 B.见君子而后厌然厌然:讨厌的样子 C.其机如此机:机遇 D.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处事精详 2.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 A.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B.弟者,所以事长也 C.其所薄者厚,其所厚者薄,未之有也 D.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3.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尧舜率天下以仁 B.未之有也毋自欺也 C.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孝者,所以事君也。 D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4.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顾諟天之明命克明峻德 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C.如恶恶臭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 D.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如好好色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义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掩其不善而着其善着:彰显出来 B.此之谓自谦谦:谦虚

C.此谓成于中,形于外形:比较 D.听讼,吾犹人也听讼:听到诉讼案件 6.下列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B.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C.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D.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7.下列有相关文化常识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B.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C.古人二十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D.儒家经典“四书”,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四部着作的总称。 8.下面句子出于《大甲》的一句是() A、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B、顾諟天之明命 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D、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9. 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汤之《盘铭》曰 B.未之有也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C.之子于归小人之使为国家 D.生之者众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

中庸(四书五经全文翻译)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是偶然的。 ------------------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 天命之谓性

大学中庸全文及解释

大学中庸全文及解释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中庸全文及解释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 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 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藏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着。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反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当;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无所顾忌。”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普通人很少有能长久实行它的!”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超过了中庸的度,愚蠢的人智力达不到中庸的标准。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出滋味。”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译文】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浅显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缺点,宣扬人家的好处。两个方面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大学中庸读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大学中庸读书心得 篇一:《中庸》读书心得 《中庸》读书报告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后世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保守,平庸,庸俗,无能,不求上进,浑浑噩噩。 中庸之道其实是中道或中和之道。中庸基本包含以下几种意思: 1,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2,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3,“中”指的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节度),谓之和。”中和”就是做事不偏不倚,保持一颗平常心。《尔雅》记载:“庸,劳也。”古人又说:“民功曰庸”。即日常生活中的默默工作。程颐认为:“不易谓之庸”。庸就是做事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将中和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就是中庸。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涉及天人,人际,人性,人生等诸多方面,它倡导一种中正刚健的天然美德,天人合一,刚柔相济,无过无不及,统筹兼顾,情理兼综,隐恶扬善,物出有两,事不强成,都是中庸之旨。良知,诚信,睿智,礼节,孝道和做人处事中的执道,循礼,审时,守度等,都是中庸德行。中庸对问题有一种有始有终,慎终追远的总体把握。它注重后果,讲究底气,讲究内力,讲究后劲,有始无终,大起大落,色厉内荏,孤注一掷,急功近利是中庸反对的。中庸文化最注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精神,真正意义上的中庸只有成熟的人格才能具备。 中庸全书可分为下列几个部分: 一至九章,说明中和即是中庸之道。 十、十一两章,说明“和而不流,至死不变”之谓强,将和阐明清楚。十二至十五章,指示中庸之道,应从“忠恕”入手。 十六至十九章,说明“忠恕”之根本为“诚”字。

四书之中庸原文及注释

《中庸》原文及译文 中和是天下的基础(第一章) 【原文】天命之谓(1),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顷刻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惧怕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职位地方焉,万物育焉。(第1章) 【正文】(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践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秘密色彩。(2)率:遵照本,率,遵照,凭据,(3)莫:正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义。见(xian):显现,明确。乎:于,正在这里有相比的意味。(4)中(zhong):相符。(5)节:节度法式。(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喊做“”,顺着本行事喊做“道”,凭据“道”的准绳修养喊做“教”。 “道”是不可以顷刻离开的,假如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质量崇高的人正在没有人瞧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正在没有人闻声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荫蔽的地方越是明确,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明显。所以,质量崇高的人正在一人独处的时分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体现出来的时分,喊做“中”;体现出来卖前相符节度,喊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和”,是大众遵照的准绳,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正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顷刻离开引进话题,夸张正在《大学》里面也论述过的“慎其独”标题,请求人们加强盲目,真心至心肠顺着天赋的本行事,按道的准绳 修养自己。 解决了上述思想标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进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种种百般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进,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凭据本章的意义,正在一个别还没有体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安静淡然的,所以喊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制止的,它们一定要体现出来。体现出来而相符常理,有节度,这就喊做“和”。二者,这即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众平心静气,社会序次井然,天下也就稳定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质,以下十章(2-11)都环抱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本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觉得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喊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喊孔伋,字子思。孔子走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瞧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瞧,子思学于孔子的自得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瞧点来瞧,也大要上是相反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变动,大抵写定于秦一致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核心内容为题了。 早正在西汉时代就有特地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卖前各代都相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尽。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正在一同,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代念书人求取功名的路径。 朱熹觉得《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正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夸张《中庸》是“孔门教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卷之则退躲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擅长阅读的人只需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大学中庸心得体会

大学中庸心得体会 对《中庸、大学》心得体会《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看完这部分后,联系实际确实是有道理的,学习和做学问都需要一个安静和

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中庸感想学习中庸之前,我并不知道中庸是什么含义,以前甚至觉得这是一个贬义词,学习的过程中,我懂得了中庸的博大精深,它的正确性不容置疑,虽然玄乎,但是非常有味道,引人深思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儒家的思想一直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真是“百姓日用而不知”中庸之道,是尺度,是分寸,是恰到好处,就是一种和谐之道,《中庸》从修身,齐家,治国,诚身,至圣五个方面向我们诠释了怎样做到中庸之道,虽然听了蒋老师的讲解有一点点感悟,但是真正做到中庸之道又特别的难,子曾经这样曰过:“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有时候道理虽然懂了,但要想做到知行合一,是非常难的我看了张居正讲评的中庸,张居正在古代能够当上帝王师,可见其学问之深,他对中庸的理解定是非常透彻,才有荣幸去给万历当老师,可是懂不一定能做到,他在对万历的教育过程中,很多时候都过于严厉,过于束缚和限制,也部分导致了万历后来的心理变化,从这点上来说,其实张居正对万历的教育也并没有实行中庸之道,我不禁很感慨,一个教中庸的名师,但也无法事事做到中庸之道,所以知行合一是多么的难啊!所谓“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读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时,我非常有感触,的确,很多时候人的境遇不可选择,在一生中,你可能会有贫

国学经典之大学中庸

国学经典之大学中庸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 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5.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6.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7.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 于信。 8.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9.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10.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1.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12.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13.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14.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15.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16.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 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 17.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18.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19.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20.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21.” 22.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23.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24.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25.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26.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27.「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28.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29.「忠怒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

大学中庸全文及解释

中庸全文及解释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 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 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藏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着。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反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当;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无所顾忌。”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普通人很少有能长久实行它的!”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超过了中庸的度,愚蠢的人智力达不到中庸的标准。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出滋味。”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译文】

《中庸译注》

《中庸》译注 【原文】 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 四声):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 四声):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繁育。 【读解】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而根据儒家对人天性的认定,人出生时其性都是善良的,都是符合“仁”的。这里所说的“天命”,就是人仁慈的本性。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且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作“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内容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论语》和《孟子》都是以本篇开头的两个字作为篇章的名称),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孝经》原文、《大学》原文、《中庸》原文(全)

《孝经》、《大学》、《中庸》《孝经》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孝经·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孝经·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明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孝经·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孝经·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孝经·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孝经·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经·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

《中庸(原文+译文+解读)》

《中庸(原文+译文+解读)》 《中庸》解读 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博学多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把儒学著述中的四篇经典之作《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成册,取名《四书》。自那时起,《四书》即成为历代钦定教材,延续近千年,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即子思,儒家称之为述圣。《中庸》作为《四书》中的一篇,在儒家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朱熹对《中庸》推崇备致,称其为“孔门传授心法”的经典;朱熹的老师程颢、程颐认为,《中庸》阐述的道理,适用于万事,善学者“终身用之不能尽”。这些评价是恰如其分的。如果悉心品味《中庸》的内容,我们会发现它集成了儒家观察世界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凝结着儒学的思想精华,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百科全书。 现在,我们来解读《中庸》。为方便阅读和理解,我把《中庸》全文划分为二十五个段落,每个段落分别列出原文、译文和解读三个部分。 (一)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译文】凡大自然赋予人和世界万物的,称之为本性。遵循事物的本性,各自行走大自然给定的道路,就是道。学习和认识这个道,就是教。道既然是反映事物本性的,就片刻不能离开;能离开的就不是道。 【解读】此处提出性、道、教的概念,阐述了守道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人和世界万物的本性是大自然赋予的,也就是说不是人的想象和意志的产物;人认识

事物,要遵循其本性,不能违反事物内在的规律。毫无疑问,作者是把物质和大自然作为认识本源的。这是唯物论的观点。 (二) 【原文】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1 【译文】由于上述原因,品德高尚的人,非常谨慎和敬畏地对待他未能看到、听到东西,不能因为处在隐蔽和微妙的环境里就失去理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会谨慎处事。 【解读】这里提出“慎独”的思想,要求人们在无人知晓的环境里,谨慎处事,恪守其道,不乱心志。作者认为,守道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须臾不可离也”,任何时候都不能犹豫和动摇。这是守道的根本要求和真谛所在。今天的社会充满各种诱惑,坚持慎独,自善其身,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情感在未抒发的时候,称之为中;抒发而完全适中、合乎节制,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人的本性,是客观存在;和是天下人对情感的适度抒发,是必须把握的原则。如果能达到尊循本性又抒发适度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归其位,万物就会正常繁衍,世界就会按照它本来的秩序运转。 【解读】此处提出中和的概念,认为人应当追求中和,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不可过度释放情感和意志,干预和破坏自然界的秩序。这个观点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关系,是非常深刻的。今天,我们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正是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大学 中庸的心得体会

对《中庸、大学》心得体会 通过罗安宪教授对国学的精彩授课,让我对《大学》和《中庸》有了一些认识,更有了一丝的感悟,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填补现代人的内心空白的精神食粮,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格物致知则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至今还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庸》里面阐述了有关做人、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它所叙述的就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那么何为中庸呢?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悲乐时心中是平淡的,所以是“中”。但若表现出来而有节制的,叫做“和”。中庸的根本即为中和。我想如果人人都做到“中和”,社会则井然有序,处处和谐了。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

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 以上是我对《大学》、《中庸》的理解。结合自身实际,回顾自己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我感觉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职业,以真诚的,加强自我修养,依法履行职责。学习和工作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借鉴国学思想的精华,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境界,使我们学会做人与处世,从而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所以,中庸之道是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是值得当今社会提倡和学习的,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也值得我们深研和弘扬。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