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习作一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习作一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习作一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习作一《童年趣事》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准备

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读范文《爸爸逗我玩》。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

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四、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习作一《童年趣事》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

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们一定有过许许多多的趣事和美好的梦想!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选择最值得写的把她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交流自己珍藏心中的趣事。

A、同桌交流

B、典型交流:(傻事、趣事、记忆深刻的事)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办家家,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可以是趣事也可以是傻事……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读范文《爸爸逗我玩》。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

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好笑”、“有意思”中蕴含什么呢?学习课文写法,把你介绍的傻事趣事写下来。

四、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40分钟内完成400字左右的文章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习作一《童年趣事》作文教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定有许多有情有趣的小事,试着选择一件写一写。如果你暂时想不起来写什么,可以和爸爸、妈妈聊聊,他

们那里肯定珍藏着你的许多童年趣事。注意,将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解读:

1、选材要有趣。

2、细节要具体。

3、教一些谋篇布局。(开篇要美,内容要趣,重点要细,结尾要“思”。)

操作:

第一课时:重点围绕“趣”,启发谈话,动笔写作

(要点:充分营造平等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心中的趣,教师加以点拨引导。)

第二课时:评点修改,完成誊写

一、让开篇美一些

1、出示学生习作中的精彩开篇,自由选读

①、童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洁白如玉,天真无邪。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不一样的,童年中,我们往往都会做一些傻事、蠢事。在我的童年中,就曾做过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

②、童年好像一本故事书,记载了千千万万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让人哭笑不得。翻到那一页,那个我,傻傻的,脸上露出胜利的表情。虽然手上有两道夹痕,但还是挂着喜悦的笑容。现在想想,都忍不住“呵呵”笑起来。

(特别点评:不仅用比喻开篇,还用了画面定格的写法,仿佛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张充满趣味的照片,牵引着我们读下去的渴望。)

③、童年,多么亲切的字眼,多么难忘的岁月。它虽然悄悄地逝去了,但是童年的每一件事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常在眼前浮现,让我依恋。

(特别点评:虽然没有比喻,但两个“多么、多么”包含着真挚的情感,这样的话语却在读者心中激起了阵阵涟漪。)

④、童年像一条船,装满了糖果,装满了玩具,也装满了欢乐。

记忆中,有这样一件趣事……

(特别点评:糖果、玩具、欢乐,这就是童年最明显的特点,作者正是通过这三个词语,引发起读者对童年无限的遐想,无穷的回味。)

⑤、童年是我们欢乐的摇篮,它就像是一

本记载事情的书。翻开它,我经常会回忆出许多事,有趣事、有傻事……每当我想起这些事情,我就会哈哈大笑,其中,最难以忘怀的还是那件事……

⑥、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着数不清的往事。它们就像一颗颗精巧的贝壳,珍藏在我的脑海里。要说一个最充满快乐与趣味的贝壳,那便是这颗……

⑦、在我的童年中有许多有趣或悲伤的事,它们犹如天上的繁星一样,数也数不清;有的像过眼云烟一样早就忘记了,但有的却让我永远铭记在心。今天,我就来介绍我童年中有趣的事吧!

⑧、我的童年就像一杯多姿多彩的鸡尾酒。

在这其中发生了许多让我难以忘却的事,但是要数我最有记忆的事就要从我6岁时说起了。

(特别点评:如果说前面所有的比喻都是“国产”的,那么,显然,她的比喻是“进口”的。展现的是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宽广的知识面。)

⑨、我的童年多姿多彩,我是家里的开心果,处处有我处处皆欢笑。我很调皮,每次都会把妈妈惹得火冒三丈!但我记得最清楚的仍然是帮布娃娃看病的事。

(包含情感的语言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如果之前所有的语言是以新颖的比喻获得精彩,那么,这儿,作者就是以情动人。以童年的“天真、

可爱”感染读者。)

2、指名朗读,说说好在哪儿?

①运用比喻,使开篇生动。

②倾注情感,是开篇动人。

(学生说和教师讲解、朗读记忆有机结合)

3、小结。

①齐读标题:让开篇美一些。

②让学生小结收获。

③并适当补充:有时开篇还可连用2,3个比喻。

二、让内容趣一些

1、围绕“趣”字,给写作材料打星。(让学生在打星的实践中,初步感知写作需要选择材料就可)

2、细节写法教学。

①出示文字,自由朗读,小组讨论

A:我接过钱飞快地跑到小店里买了包烟,然后躲在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偷偷点了一支烟,我刚吸了一口,就咳嗽了,这才明白它不好吃。

B:我接过钱,飞快地跑到小店里买了包烟。然后,躲在一个没人的角落,偷偷地抽出一支来,学着爸爸的样子,用食指和中指很绅士地夹着,凑到嘴边,点燃了。此时,我心里好不得意。可是,刚吸一小口,那烟就像淘气的精灵,直往我喉咙里窜,把我呛得不住地咳嗽,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这时,我才想起爸爸曾告诉我吸烟会呛人,对身体没有好处。

②明确写法,紧紧抓住人物(动作、语言、

神态、心里等),把细节写具体

三、让结尾多一些思考

1、出示文字,自由朗读,体会这样结尾好在哪儿?

①童年时的趣事很多,童年时的经历便成了我的一大笔财富,我会好好珍惜这笔独一无二的财富。

(特别点评:童年是一大笔财富,我很欣赏这样的语言,这是接近于哲学家的思考。)

②通过种鸡蛋,我知道了鸡蛋的奥秘,童年中有许多事,是能给我们启发的,所以,童年也像一位启蒙老师,给予我们许多道理。

(特别点评:如果说前面所有的比喻都是把童年想象成“物”,那么,这儿就把童年想象

成“人”了,与众不同,别出心裁,却又合乎情理。)

③这样的事不知有多少回。我在思索和探索中成长了,现在是快要毕业的小学生了。可是童年那充满欢乐、充满幻想,那梦幻神奇的生活真让人留恋、神往。

(特别点评:感受独特,体现了六年级学生思考的理性。有思考才会有收获,有思考才会有成长。)

④童年淘气的事,有趣的事太多了。如果它们是的话,那风儿一吹,它们便会发出一阵阵清脆、欢乐的响声!

(特别点评:一串串风铃,这样的比喻,新

颖独特;这样的感受,充满诗意。)

⑤小时候的我真傻,不过也傻得可爱,傻得有趣,傻得逗人……不过,正是因为这傻,才尽显儿童的天真无邪,单纯可爱。没有事业上的争权夺利,没有生活琐事的勾心斗角,童年时光真是美好。将来,有空闲时好好想想,让人再次感受童年的快乐,趣味。

(特别点评: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只要我们用心思考,用心感受生活,一样可以写出深刻的语言。这篇文章的作者就让我看到了我们六年级同学思维的深度,说出了即便是成人有时都无法描述的体会。)

2、交流,同时穿插教师点评和学生朗读。

3、学生修改习作,然后誊写

[范文]

1)童年趣事

童年,像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面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像一只只绚丽多彩的风筝轻轻从我眼前飘过;像一股股清亮的小溪缓缓流经我的心头……童年,是我永远的回忆。也许,许多事情会随风飘远,唯独一件事情会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在我的记忆中,姥爷的园子里有一片草地。那里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草丛里面还有许多蚂蚱。一到夏天,我便会到草地上捉蚂蚱,这里的蚂蚱又绿又肥,很狡猾,很难捉。这一蹦,那一跳,惹得鸡飞狗跳,好不热闹。在蔚蓝的天空下,在清新的空气里,在碧绿的草地上,

我猫在草丛里蹑手蹑脚地接近一只大肥蚂蚱,看着它稍一停留,我猛地扑过去,结果,蚂蚱没捉到,反而摔了个四脚朝天,满身黑泥。当我回到家里时,被教训的可不轻,为此,屁股上还多了一个红印童年,优美而恬静,童年那些有趣的事情,成为我终生难忘的回忆……

2)童年趣事

童年,是一朵芳香四溢的花,一个装着小秘密的五彩缤纷的宝盒;又是一条清澈透明的小河,一个色彩斑斓的梦。童年的故事就像那葡萄架上的葡萄那样多,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就让我摘下那个紫红的、闪闪发光的故事说给大家听一听吧!

小时候,每当我看见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

在地飞翔,就非常羡慕。我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像小鸟那样飞向蓝天,在天空中展翅翱翔呢?

我六岁那年,我和弟弟在院子里玩,看见几只麻雀在树上欢快地唱歌,我往树上扔了几颗石子,麻雀就扇翅膀飞走了。我想:人比动物聪明,既然动物会飞,我们人为什么不会飞呢?于是我学着麻雀的样子,张开胳膊,使劲扇动两只“翅膀”,可是怎么也飞不起来,手倒飞得很酸,我坐下大树下休息一会儿,心想:人的身体太重了,飞不上去,可是飞机也很重啊,那它怎么能飞得上去呢?哦,对了,它的打顶上还有螺旋桨呢!螺旋桨转得越快,飞机就飞得越快。我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兴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文目录【2020最新】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他们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来读;在中高年级,推荐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名着,文学名着,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书籍来读,并且取消种种人为的限制,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理解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它不会像识记能力那样易于形成,需要耐心长期积累。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譬如,在小学阶段可以让孩子阅读根据名著改编的连环画,小学高年级可以让孩子阅读一些专门给少年儿童看的名著简写版。进入初中,就应该接触原著。我们建议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阅读的课外书最低应该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来奠定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 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比例 第五单元确定位置 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第七单元总复习 1.数与代数 2.图形与几何 3.统计与可能性 4.制订旅游计划 5.绘制平面图

教学计划 1、学生基本情况:48 人,其中男生25 人,女生23 人,上学期及格人,占%,优秀/ 人,占/ % ,班平均分,其它情况: 六(5)班共有48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经常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100 %,优秀率达到/ %,班平均达到/ (小学对优秀率,班平均不提目标要求) (3)基本技能: ?动手操作能力 ?应用分析能力 (4)单元考试7 次 (5)作业批改:详批/ 次,略批/ 次,查/ 次(详、略主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 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 1、扇形统计图 2、圆柱和圆锥 3、解决问题的策略 4、比例 5、确定位置 6、正比例和反比例 7、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要求背诵的有全文更好)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1、《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两小儿辨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盘盂(yú),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第二课:《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 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 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 子的 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知识点: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表的意义: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以后制成表格,用来反映情况,分析具体问题,这样的表格叫做统计表。 3、常见统计表的分类: (1)、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含有2个或2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3)、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数量间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4、统计表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2)根据资料和制作表要求确定统计表的格式和项目。 (3)根据整理好的数据填表。 (4)填写好总计和合计。 (5)写出制表的名称和制表的时间,必要时注明制表人。 5、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画出长短不一的直条,然后把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6、折线统计图的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起来。 7、扇形统计图:用一个圆表示总量,用圆中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所占的百分比。 8、统计量:包括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9、统计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10、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众数。 11、中位数:把收集到的某一对象的有关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中位数。 12、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的认识a、不确定现象:生活中,有些事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一般用“可能发生”来描述。 13、确定现象: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一般用“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来描述。 14、可能性大小的表示:用数字表示“一定能”“不可能”。“一定能”这种可能性用1来表示,“不可能”用0来表示。 1.圆锥的特征:由2个面围成,一个是底面,一个是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只有一条高。 2.圆柱的体积: 公式的推导:利用转化的策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全集

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色,热烈一片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烟台的海 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的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海也不例外。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因此,夏日烟台的海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傍晚,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走出夏日的浪漫,烟台的海步入秋的高远。久居这座城市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到立秋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告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渔家驾船出海了,轮起锚远航了… 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记金华的双龙洞 1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

2020-2021苏教版小学数学6六年级下册全册优秀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用心思考,细心填写。(每空2分,共28分) 1.只要表示数量的多少,可以画( )统计图;要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需要画( )统计图;要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需要画( )统计图。 2.为了了解某天气温的变化情况,使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3.为了反映某小学各年级人数的多少,使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4.要能表示出各种果树种植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百分比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5.右图是某校六年级同学参加三项体育活动人数的统计图。 (1)参加跑步的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 )%,参加打球的 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 )%。 (2)已知全年级参加三项体育活动的总人数是60,参加跳高 的有( )人,参加跑步的有( )人,参加打球的有( )人。 6.下面是城南生态园三种蔬菜种植面积的扇形统计图。 城南生态园三种蔬菜种植面积扇形统计图 2020年3月 (1)已知草莓的种植面积是126平方米,那么三种蔬菜的种植总面积是( )平方米。 (2)根据(1)中的种植总面积,则黄瓜的种植面积是( )平方米,西红柿的种植面积比草莓的种植面积少( )平方米。 二、反复比较,谨慎选择。(第3题9分,其余每题3分,共l5分) 1.能清楚地反映出各车间的工业产值占全厂工业产值百分比的是( )。 ①条形统计图 ②折线统计图 ③扇形统计图 2.张阿姨用50元钱购买A 、B 、C 三种物品(如图表示三种物品所用钱数占总钱数的百分比),她购买A 物品比购买C 物品多用了( )元。 ①10 ②15 ③20 六年级数学(下) (SJ 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单元复习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 一、看拼音写词语: 第一单元词语盘点读读写写(书P17 ) nuó yízhēnɡrónɡyóu sīchā yānɡkū wěi jīyèxìnɡér ()()()()()()() yī fān kǎo yàn duàn liàn zhuǎn huà yōu yǎchì luǒ luǒ ()()()()()() zhuān xīn zhì zhìwú yuán wú ɡùyǔ zhònɡxīn chánɡ ()()() kuánɡfēnɡbào yǔ bó bó shēnɡjī ()() 二、按原文填空: 1、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____。《左传》 2、_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师说》 3、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________。《传习录》 4、甘瓜苦蒂,________________。《墨子》 5、______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

器。《文心雕龙》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弈》选自__________通过写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辨日》选自__________故事体现了两小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孔子______________的态度。 3、孟子是我国古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是_______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学派创始人。他一生言行被弟子们编成《论语》一书。 4、为是其智弗若于?曰:非然也。6、孰为汝多知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7、文章紧扣《匆匆》写了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开头结尾都用了_______手尾呼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______与_______强烈情感。 8、《桃花心木》一文中树的生长“不确定”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活的不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每空1分,计20分) 1、5÷10=10: ( )=( )%=( )折 2、( )乘6的倒数等于1. 3、甲数的2 1相当于乙数,乙数加上7.5以后与甲数相等,乙数是( ) 4、圆周率是( )和( )的比值,这个比值用字母( )表示。 5、8吨比 ( )吨少 41,( )米比15米多8 3 米。 6、六(1)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5 4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女生比男生少( )%,女生占总人数的( )%。 7、一根绳子长6米,对折再对折,每段绳长是1米的( ),是这根绳长的( )。 8、甲数的8 1给乙数以后,甲乙两数相等,甲乙两数的比是( ) 9、今年粮食产量比去年增产20% ,今年粮食产量是去年的( )% 10、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比是( )。 11、冰化成水,体积减少了11 1 ,水结成冰,体积增加( ). 12、一种电扇先后两次降价,第一次降价20%,第二次降价10%,现在的价钱是原来的(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吨煤用去4 3吨,还剩下它的25%。 ( ) 2、六(1)班植树95棵,全部成活,成活率是95%。( ) 3、圆、长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4、2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里,盐占盐水的25%。 ( ) 5、通过一个圆的圆心的线段,一定是这个圆的直径。( )

6、王师傅做了100个零件,2个不合格,又补做了2个合格的,他做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100%。……………………………………………………………( ) 三、选择。(填正确答案的序号,计5分) 1、如果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面积最大的是( ) A 、圆 B 、正方形 C 、长方形 2、稻谷的出米率大约是………………………………………..( )。 A 、100% B 、70% C 、30% 3、大圆和小圆的半径比是3:2,那么小圆和大圆的面积比是( ) A 、2:3 B 、3:2 C 、9:3 D 、4:9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4:3:2,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四、计算。(32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31÷41= 65×103= 54÷34= 25×5 3= 12÷8 3= 1÷75%= 1%÷10%= 42%-0.42= 2、化简比。(2分) 5小时:50分= 3、求比值。(2分) 2.8吨:400千克= 4、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9分) 57÷13-52×131 23÷[9×(65-43)] 36×(32+94-65)

小学六年级英语书下册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英语书下册苏教版 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 知识汇总 一、四会单词 https://www.360docs.net/doc/3f11423049.html,rge大的 2. strong强壮的 3. quietly安静地;小声地 4. Weak虚弱的 5. loudly大声地 6. happily开心地;高兴地 二、三会单词 老鼠mouce 复数mice 走过,路过walk by 吵醒,叫醒,弄醒,醒醒wake …up 某一天same day 释放不能,放开let…go 第二天the next day 网net 咬bite 锋利的,尖的sharp 难过地,伤心地sadly 就在那时just then 不久,很快soon 从那时起from then on 欢呼cheer 打,击hit 深的deep 够得着reach 迅速地,快地quickly 把……倒入pour …into 三、短语积累 狮子和老虎the lion and the mouse mouse: 复数mice 辨析mouth嘴巴month月份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英语 又大又强壮large and strong 又小又弱small and weak 走过…walk by 走过森林walk by the forest 把狮子叫醒wake the lion up (代词宾格放中间) wake me up 我能在某一天帮助你I can help you some day 将来不确定的某一天Some day: 安静地说say quietly quiet→quietly 大声地笑道laugh loudly loud→loudly 让狮子走let the mouse go let sb do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电子课文 学弈(yì)[1] 弈秋[2],通国[3]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4]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i)弈秋之为听[5];一人虽听之[6],一心以为有鸿鹄(hú)[7]将至,思援[8]弓缴(zhu ?)[9]而射之。虽与之[10]俱[11]学,弗(fú)[12]若之矣(yǐ)[13]。为[14]是其[15]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16]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7],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18]日始出时去[19]人近,而日中[20]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21]日中则如盘盂(yú)[2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23],及其日中如探汤[2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25]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26]多知[27]乎?” 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弈:下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3、通国:全国。 4、诲:教导。 5、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6、之:指弈秋的教导。 7、鸿鹄:天鹅。 8、援:引,拉。 9、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0、之:他,指前一个人。 11、俱:一起。 12、弗:不。 13、矣:了。 14、为:因为。 15、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16、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17、辩斗:辩论,争论。 18、以:认为。 19、去:离。 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试卷

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6课测试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二、组词填空(6分) 恕( )俱( )侮( )疑( )遣( )桥( ) 怒( )惧( )诲( )凝( )遗( )侨( ) 三、选词填空(7分) 屹立 耸立 矗立 1、 广场里( )着一根电动旗杆。 2、 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 3、哈尔威巍然( )在他的船长岗位上。 猛烈 热烈 强烈 激烈 4、一场( )的拔河比赛开始了。 5、 海水( )地涌进船舱。 6、在我们的( )要求下,老师终于同意我们的决定。 7、看到老师登台表演,同学们( )鼓掌。 四、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5分) 1.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 ( ) 2.背着荆条去向人认错赔罪,表示愿受责罚。 ( ) 3.比喻双方在观点、言论、行动上尖锐对立。 ( ) 4.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 ) 5.形容说的话巧妙风趣,一个接着一个。 ( ) 五、按要求写句子。(5分) 1.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2.老妇人想起了乔依。(改为双重否定句) 3.我家临近有几棵大榕树。(改为反问句) 4.弟弟告诉小丽:“我明天要去你家。”(改为转述句) 5.我们要学习他刻苦钻研认真学习。(用修改符号改病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来源于 ,同样来 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有 、 。 2.“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 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段话中的“立即”和“ ”“ ”“ ”三个动词,可以看出谭老师对学生的 。这 是从 直接描写谭老师的英雄行为。而救援人员、获救学 生、老师的话则从 烘托出谭老师的英雄壮举。 3. 国著名作家笔下的哈尔威船长,他一生都要求自 己 ,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 了 。 七、选择填空。(2分) 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 ) A. 船长会开枪,所以没人敢违抗他的命令。 li án p ō j ù p à w ǔ r ǔ h ūn y ōng ch ún qi āng sh é ji àn ( ) ( ) ( ) ( ) ( ) fèi x ū qu án sh ì zh ì x ù ji àn qi áo sh ēng s ǐ y ōu gu ān ( ) ( ) ( ) ( ) (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匆匆】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内容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匆匆】六年级下册语文书内容 《匆匆》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是朱自清写的一篇关于时间的散文,小编为六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课文《匆匆》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匆匆》课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匆匆》知识点 1.《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他的作品还有《绿》、《背影》。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2.文章紧扣”匆匆”,写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课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开头、结尾都用了设问句,首尾呼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4.写出珍惜时间的语句。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5.句子理解: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运用设问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运用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6.作者是怎么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 答:作者列举了生活中的具体细节,表现出了日子来去的匆匆。 仿写: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上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随着笑声漂流;跑步的时候,日子也在脚步声中逝去;写作的时候,日子从笔尖划去……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匆匆》读后感 读了《匆匆》这篇课文,我深有感触。不得不佩服朱自清先生,能用细腻的笔触把时光飞逝不等人的道理写了出来。 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确如此,时光匆匆不等人。日历撕了一页又一页,换了一本又一本。从出生到现在,我又做了些什么呢?无奈!无奈!竟然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没有做啊。从“呱呱”降世到现在,这十二年的时间,似乎一晃眼就过去了。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已经走了这么长的路了。 自古就有劝人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明日待明日,明日何其多”……这些都告诉了我们:好好的珍惜时间吧。记得法国有位名人说过:“我愿站在街头乞讨人们不需要的时间。”一位大名鼎鼎的名人竟然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2、 表面积概念及计算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算法:长方体 (长×宽+长×高+宽×高)×2 (ab+ah+bh )×2 正方体 棱长×棱长×6 a ×a ×6=6 2 a 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3、 体积概念及计算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比如3× 53表示3个5 3 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3的5 3 是多少?

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解答】 2、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 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 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 3、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 分成最简分数。 4、分数连乘:可用分子连乘的积作为分母,分母连乘的积作分母,计算过程中能约 分的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 倒数的认识 5、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6、求一个数(不为0)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整数是 分母为1的分数】 7、 1的倒数是1 , 0没有倒数。 8、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或者说不大于1); 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2、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计算:可以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但一般是遇到除以一个数, 把它改写成乘这个数的倒数来计算。 【转化成分数的连乘来计算】 3、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 除数。 4、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列方程的方 法来解,也可以直接用除法。 注:在单位换算中,要弄清需要换算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认识比 1、比的意义: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共15分) 1、30平方米比24平方米多( )% ; 比8千克多千克是( )千克; 140千克比( )千克多40%; 5千克减少20%后是( )千克。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48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6平方厘米,高是( )厘米。 3、某种盐水的含盐率是8 ℅,也就是在( )克水中放入8克盐。 4、把54、32、48、81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 )。 5、大圆的半径是5厘米,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与小圆的周长之比为( ),小圆与大圆的面积之比为( )。 6、把4∶15的前项加上,为了要使所得的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 )。 7、甲数的58 等于乙数的12 ,甲数∶乙数=( )∶( )。 8、x=5b -2b ,b 和x 成( )比例。 9、一根长3米的圆柱形木料,平均截成4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2平方分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0、有一块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小明横着卷成一个圆柱,得到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小华竖着也卷成一个圆柱,得到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圆周率取3进行计算) 二、判断(共5分)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计算。 ( ) 2、 在左图中,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 ( )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交换位置后仍是比例。 ( ) 4、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为10:1,它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倍。 ( ) 5、当ab=xy(a 、b 、x 、y 都不为0时),a x 与b y 可以组成比例。 ( ) 三、选择(共5分) 1、甲、乙两数的比是4∶5,甲数比乙数( ) A 、大15 B 、大14 C 、小15 D 、小14 2、把一个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3分米的圆柱形容器中注满水,现垂直轻轻插入一根底面积是平方分米,高是4分米的方钢,溢出水的体积是( )毫升。 A 、 B 、 C 、2400 D 、1800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要求背诵的有全文更好)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1、《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就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两小儿辨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盘盂(yú),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第二课:《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就是,聪明的, 您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就是有人偷了她们 罢: 那就是谁?又藏在何处呢?就是她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 呢? 我不知道她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就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 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 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她有脚啊,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就是——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 觉察她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她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她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 睁开眼与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就是新来的 日子的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整理

自然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整理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一、概念 (一)整 数 1.自然数、负数和整数 (1)、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 若干个1组成。 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的数叫做负数, “-”叫做负号。 正整 数 (1、2、3、4、… …) (3)整 数 零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整数(-1、-2、-3、-4……) 2、零的作用 (1)表示数位。读写数时,某个单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表示。 (2)占位作用。 (3)作为界限。如“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界

限”。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1)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4)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5)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 (6)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7)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 2 整除的特征可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word版

第一单元 1、北京的春节 老舍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身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乂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除夕前

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炮声不绝。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

(完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课内阅读练习 《学弈》阅读练习 一、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弈秋的教导)(鸿鹄)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他,指前一个人) 二、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答:因为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专心。(或者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三、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 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阅读练习 一、一词多义: 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孰为汝多知乎?(认为) 2、问其故。(那)及其日中如探汤。(它) 二、古今异义。 1、日中如探汤。 汤:古义(热水)今义(常用于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古义(离)今义(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三、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四、文学常识填空。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一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视觉)角度出发,一个从(触觉)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知识无尽)、(学无止境)的道理,表现了他们(独立思考)、(探索真理)的可贵精神。 五、课文内容: 1、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为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 2、这则故事可能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尽的。) 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以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孔子不能决也) 4、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匆匆》阅读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比喻) 2、太阳他有肢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拟人)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反问) 二、仿写句子。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三、说说下面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解释说明)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列举)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答:原来够不到的东西现在一伸手就够得到,小的时候骑四轮车现在会骑自行车了,原来衣食住行都靠父母照顾现在能帮助家长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了。 答: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能力提高了。 答:人体有两个生长高峰,一是青春期,一是出生后一年内,出生后一年内身高增加50%,如果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以出生时50厘米的孩子计算,到12岁时他的身高将是出生时的80多倍。 答:女生有的出现月经,乳房开始发育,身高突增,开始长出阴毛、腋毛,臀部变宽等。男生有的身高突增,睾丸、阴茎开始增长,长出喉结,长出阴毛、腋毛,变声、遗精等。 答:课本第五页《青春期身体发育表》 答:1、女生注意月经期卫生。不穿高跟鞋。少用化妆品,防治青春痘。不束胸勒腰。2、男生不拔胡须,以免损坏毛囊。不要过度使用嗓子。3、不要吸烟酗(xu)酒。4.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 答:成长与成熟意味着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们长大了,长大就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要学会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增强社会角色感和社会责任感。 答:这是斯芬克司之谜,谜底是人,开始时,孩子软弱无力只能用两手两脚爬,后来成了壮年,就用两只脚走路了。最后到了老年,需要扶持就拄了拐棍,成三只脚了。 答: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幼年期、青春发育期、成年期、老年期。也可以划分为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答:在同一年龄组中,中等身材者占多数,高个和矮个数较少。 答: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洗手、不挖鼻孔。二、讲究营养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每天进餐的次数和时间,不挑食,不偏食。三、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采光与照明。四、加强体育锻炼参加游泳、跑步、踢球等有益的体育活动。五、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六、不迷恋电脑。七、科学用脑学习时做到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答:从根的形态、茎的形态和高度,叶的形状和生长方式,花的颜色,果实的颜色和形状,种子的颜色和形状等方面来研究。 答:在五只小猫中有两只和猫妈妈的颜色相近,有两只是黑色的,一只是橘红色的,应该是遗传猫爸爸的特征,由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