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三章分离富集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1.蒸馏法:蒸馏是根据溶液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通过加热混合液体使其汽化,然后再冷凝收集汽化物,从而分离不同沸点的组分。

蒸馏法适用于溶液中的挥发性组分富集和纯化。

2.萃取法:萃取是利用两种或多种不相溶液体的亲和性差异将待分析的组分从混合体系中转移到单一溶剂中的分离方法。

常见的有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

萃取法适用于挥发性差异较小的物质分离。

3.结晶法:结晶是根据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通过逐渐降低溶解度使其中一种或几种溶质结晶出来,从而实现分离和富集。

结晶法适用于固体组分富集和纯化。

4.洗涤法:洗涤是通过溶解或稀释洗涤剂来将带有目标分子的样品与杂质分离的方法。

洗涤法适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混合物中分离和富集。

5.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作用来分离和富集组分的方法。

树脂上的离子可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交换,从而实现目标组分的富集。

离子交换法适用于溶液中离子的分离和富集。

6.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是一种利用气相色谱柱对待分析物进行分离的方法。

根据化合物在不同固定相上的吸附特性差异进行分离和富集。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气态和挥发性物质的分离和富集。

7.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是一种利用液相色谱柱对待分析物进行分离的方法。

根据待分析物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和富集。

液相色谱法适用于液态和溶液中的分离和富集。

8.电泳法:电泳是一种利用电场对待分析物进行分离和富集的方法。

根据待分析物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差异来分离和富集。

电泳法适用于溶液中离子和带电粒子的分离和富集。

以上是常见的分离和富集方法,每一种方法在不同场合的适应性和分离效果各有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不同的分析问题可能需要结合多种方法的优势来达到理想的分析结果。

第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

第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

第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成分和性质的科学,分析化学中常常需要进行分离和富集样品中的目标组分以便进行后续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在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固相萃取法、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等。

以下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利用目标组分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将目标组分从样品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该方法常用于富集有机物、金属离子等。

常用的溶剂包括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酸纳等。

溶剂提取法具有操作简便、富集效果好的特点,但需要注意溶剂的选择和体积比的控制。

2.固相萃取法固相萃取法是利用固态吸附剂或吸附剂包裹在固态材料上,通过吸附目标物质来实现分离和富集的方法。

该方法常用于富集挥发性有机物、农药、药物等。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聚酯、聚乙烯等。

固相萃取法具有操作简便、富集效果好的特点,但需要注意吸附剂的选择和样品前处理的步骤。

3.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样品中的离子按照离子交换性质进行分离和富集的方法。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具有交换离子基团的吸附剂,可以选择性地吸附目标离子。

离子交换法常用于富集金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等。

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有强阴离子交换树脂、强阳离子交换树脂、弱阴离子交换树脂等。

离子交换法具有选择性好、重现性好的特点,但需要注意树脂的选择和样品的处理方法。

4.凝胶过滤法凝胶过滤法是利用凝胶材料的孔隙大小将大分子与小分子进行分离和富集的方法。

凝胶过滤法常用于分离大分子如蛋白质、DNA等。

常用的凝胶材料有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等。

凝胶过滤法具有操作简便、选择性好的特点,但需要注意凝胶材料的选择和样品前处理的步骤。

以上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目标组分和样品类型。

在进行分析前,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分离富集方法,并进行合理的样品前处理步骤,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分析化学中常用分离富集方法

分析化学中常用分离富集方法

分析化学中常用分离富集方法在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有溶剂萃取、吸附、离子交换、凝胶渗透层析、电动毛细管层析等。

这些方法根据分析样品的性质以及分离纯化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溶剂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它基于溶液中不同物质的相溶性差异。

一般来说,溶液中的物质可以根据其分配系数(即溶于有机溶剂相对于水溶液中浓度比值)在两个不同的相中分散。

通过调整溶液的pH、温度或添加其他化学试剂,可以改变物质在两个相中的分配系数,从而实现分离富集功能。

溶剂萃取适用于分离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脂肪酸、金属离子等。

吸附是一种以吸附剂与待分离物质之间的吸附作用为基础的分离方法。

吸附剂可以是固体(如硅胶、活性炭、分子筛)或液体(如活性炭糊剂、萃取液)。

吸附分离原理包括亲和性吸附、离子交换吸附等。

亲和性吸附是通过亲和剂和待测物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实现分离,如抗体-抗原、酶-底物、核酸-亲和基团的结合。

离子交换吸附是利用固定在吸附剂上的离子官能团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相互作用实现分离,如阳离子交换剂、阴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是利用带电荷的树脂与待分离物质之间的吸附-解吸作用,实现分离富集的方法。

树脂具有氧阴离子或聚合物等功能基团,它们可以与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络合物,通过控制pH、离子浓度等参数的变化,实现离子交换和分离。

离子交换常用于水样中稀释度高的金属离子分离、无机阴阳离子的分离等。

凝胶渗透层析:是一种以凝胶为固定相进行分析的方法。

凝胶是由网状三维网络结构构成的,分子可以在凝胶孔隙中进行渗透和扩散。

样品进入凝胶后,分子的速率取决于其分子尺寸,较大的分子会被凝胶阻滞在孔隙中,而较小的分子则能够通过孔隙。

通过调节凝胶孔隙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实现对分子大小的选择性分离。

电动毛细管层析(CE)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分离富集方法。

它利用毛细管内的电细胞电动力学作用,使待分离物质在电场作用下,根据体积、电荷、形状等特性进行分离。

分离与富集方法

分离与富集方法

分离与富集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物质的分离富集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回顾化学的发展历史便可发现: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分离富集。

元素周期表中各个元素的发现,经典的化学分离和提纯方法都曾起过重要作用。

从本世纪开始、各种天然放射性元素的逐个发现,人工放射性元素的获得,原子核裂变现象的最终确证,各种超铀元素的制备和合成,几乎都离不开各种化学分离技术。

近年来生命科学的许多重要成就,也都与分离科学有着紧密联系。

在应用科学方面,各种分离技术的应用对于开发宝贵的地下资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能源密切相关的石油工业,其中每一重要生产环节,几乎都离不开分离技术。

原子能的利用是在解决了作为核燃料的铀和钚的提取以及铀同位素分离获得成功之后,才得以蓬勃发展的;近代材料科学(包括电子材料.光纤材料,超导材料,功能材料等)的研究,诸如超纯硅、锗及化合物半导体砷化稼、磷化稼的制备提纯和分析;高纯稀土及其化合物的分离提取与分析等等,均与精馏、区域熔融、溶剂萃取、离子文换、色谱等分离技术密切相关。

稀有、稀散、稀贵金属的分离提取和分析,也需采用各种先进的分离富集技术。

由此可见,分离富集技术内容极其丰富,已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选矿冶金、农业、医学等领域、并已形成一门独立的新学科——分离科学,成为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对物质的分离.罗尼(Rony)曾提出这样的定义:“分离是一种假设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物质被分开了,也就是说,合有m种化学组分的混合物被分成m个常量范围。

换言之,任何分离过程的目的就要把m个化学组分分成m种纯的形式,并把它们置于m个独立的容器中”。

这里用一种“假设的状态”,是因为从理论上讲,把一个混合物的组分进行完全的分离是不可能的。

所谓的已被分离的化合物或组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的分开。

即使是99.9999%的纯硅,也意味着有0.0001%的其它组分。

因此分离过程大致有两种情况,即组分离——把性质相似的组分一起分离;单一分离——把某一组分以纯物质形式分离。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富集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富集
特点:色谱法使溶质在两相间有多步平衡,对分离性质相近 的物质是高效率的,分析周期短,选择性和灵敏度好. 一.色谱法 色谱法 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低沸点,易挥发的有机物. 现代液相色谱:解决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差,分子量大的化合 物分离和测定 液相色谱:用于分离.有纸上色谱和薄层色谱法.
纸上(分配 二.纸上 分配 色谱法 纸上 分配)色谱法
(六).萃取分离技术 六 萃取分离技术 1.萃取方式:单级萃取,多级萃取和连续萃取 2.分层: 3.洗涤:进一步消除干扰组分.洗涤液基本组成 同试液,但不含试样, 4.反萃取:
索氏萃取器
四.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
定义: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交换反应来 进行分离的方法. 优点:分离效果高. 缺点:操作时间长.只用于解决比较困难的分离问题. : . . 分类: 无机离子交换剂:使用的pH范围窄,交换容量小,需 时长,但耐高温,耐辐射和耐酸性. 有机离子交换剂:使用的pH范围宽,交换容量大,应 用普遍.
2.分配比 分配比: 分配比 D= 单位量离子交换树脂中M n+的总量 单位量溶液中M n+的总量.
(三).离子交换过程 三 离子交换过程 1.溶液中的离子通过水层向树脂表面扩散; 2.离子通过树脂表面向内部扩散;(内扩散) 3.在树脂内部进行交换;(反应进行很快) 4.交换下来的离子从树脂内部向外扩散至树脂表 面;(内扩散) 5.该离子由树脂表面扩散到外部溶液中. 2,4步进行最慢,为离子交换速度的决定步骤.为加 快速度,可用颗粒均匀较细和交联度低的树脂
(二)形成离子缔合物的萃取体系 带不同电荷的离子相互缔合成疏水的中性分子而被 有机溶剂萃取。 1 金属络阳离子的离子缔合体系 金属离子与螯合剂形成带正电的螯合离子,再与 适当的阴离子缔合,形成疏水性离子缔合物。如: Cu2+与2,9-二甲基-1,10-二氮菲形成络阳离子, 再与Cl-缔合形成可被CHCl3萃取的缔合物。 与金属离子形成络阳离子的螯合剂主要是一些中 性碱,如:1,10 – 二氮菲、吡啶及其衍生物。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1.蒸馏法:根据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和富集。

常用的蒸馏方
法有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等。

2.萃取法:利用两种或多种溶剂相互不溶的特性,将目标物质从混合
物中转移到溶剂中,从而达到分离和富集的目的。

典型的例子有固-液萃
取和液-液萃取。

3.变温结晶法:根据不同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通过调节温
度使目标物质结晶,从而将其与其他组分分离。

4.气相色谱法: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以
气态物质的流动为介质,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并富集。

1.沉淀法:通过在混合物中加入沉淀剂,使得目标物质与沉淀剂反应
生成不溶性沉淀,从而分离富集目标物质。

这种方法常用于分离金属离子。

2.化学还原法:通过还原剂将目标物质转化为不溶性化合物,从而使
其与混合物分离。

例如,将有机污染物还原为不溶性沉淀。

3.化学萃取法:利用目标物质与萃取剂之间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离。

例如,萃取剂选择性地与目标物质发生络合反应,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从而
将其与其他组分分离。

4.吸附分离法:通过吸附剂对目标物质的选择性吸附将其从混合物中
分离。

主要有固相萃取、层析和磁性吸附等方法。

以上仅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一些分离与富集方法,实际应用中还有很
多其他方法,如超临界流体萃取、电分离、膜分离等。

在实际的分析过程
中,要根据混合物的性质和目标物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合理优化条件,以提高分离效果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分析化学 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课后答案

分析化学 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课后答案

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课后答案1.试说明定量分离在定量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答:在实际的分析工作中,遇到的样品往往含有各种组分,当进行测定时常常彼此发生干扰。

不仅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甚至无法进行测定,为了消除干扰,较简单的方法是控制分析条件或采用适当的掩蔽剂,但在有些情况下,这些方法并不能消除干扰,因此必须把被测元素与干扰组分分离以后才能进行测定。

所以,定量分离是分析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2.何谓回收率?在回收工作中对回收率要求如何?答:回收率是用来表示分离效果的物理量,回收率越大,分离效果越好,一般要求R A>90~95%即可。

3.何谓分离率?在分析工作中对分离率的要求如何?答:分离率表示干扰组分B与待测组分A的分离程度,用表示S B/A,S B/A越小,则R B越小,则A与B之间的分离就越完全,干扰就消除的越彻底。

通常,对常量待测组分和常量干扰组分,分离率应在0.1%以下;但对微量待测组分和常量干扰组分,则要求分离率小于10-4%。

4.有机沉淀剂和有机共沉淀剂有什么优点。

答:优点: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沉淀的溶解度小,沉淀作用比较完全,而且得到的沉淀较纯净。

沉淀通过灼烧即可除去沉淀剂而留下待测定的元素。

5.何谓分配系数、分配比?二者在什么情况下相等?答:分配系数:是表示在萃取过程中,物质进入有机溶剂的相对大小。

分配比:是该物质在有机溶剂中存在的各种形式的浓度之和与在水中各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的比值,表示该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情况。

当溶质在两相中仅存在一种形态时,二者相等。

6.为什么在进行螯合物萃取时控制溶液的酸度十分重要?答:在萃取过程中,溶液的酸度越小,则被萃取的物质分配比越大,越有利于萃取,但酸度过低则可能引起金属离子的水解,或其他干扰反应发生,应根据不同的金属离子控制适宜的酸度。

7.解释下列各概念:交联度,交换容量,比移值。

答:交联度:在合成离子交换树脂的过程中,将链状聚合物分子相互连接而形成网状结构的过程中,将链状聚合物分子连接而成网状结构的过程称为交联。

分析化学_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分析化学_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分析化学_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一门学科。

在分析化学中,为了检测和测定分析对象中微量或痕量的目标物质,常常需要使用分离和富集方法,以提高目标物质的检测灵敏度。

1.搅拌萃取:搅拌萃取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通过将样品与其中一种有机溶剂反复搅拌混合,使目标物质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中,从而实现分离和富集。

该方法适用于目标物质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有较大的分配系数差异的情况。

2.相间萃取:相间萃取是指根据目标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差异进行分离和富集的方法。

常见的相间萃取方法包括液液萃取、固相微萃取和液相萃取等。

相间萃取通常需要将样品与萃取剂反复摇匀并分离两相,以实现目标物质的富集。

3.固相萃取:固相萃取是指使用固定在固相萃取柱或固相萃取膜上的吸附剂来对目标物质进行分离和富集的方法。

固相萃取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富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常用于分析化学中的前处理过程。

4.蒸馏:蒸馏是指通过加热使液体汽化,然后冷凝收集汽化液体的方法。

蒸馏可以实现液体的分离和富集,适用于目标物质在样品中的浓度较低且需高度富集的情况。

5.色谱分离:色谱分离是一种基于目标物质在不同相之间的分配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常用的色谱分离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固相色谱等。

色谱分离方法具有分辨率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中。

6.气相萃取:气相萃取是指利用气相萃取装置将目标物质从固体、液体或气体中分离和富集的方法。

气相萃取主要通过溶剂的蒸发和再冷凝,将目标物质从样品中富集到溶剂中,然后通过蒸发或其他方法将溶剂去除,得到目标物质。

7.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一种基于目标物质的电荷、大小或形状差异进行分离和富集的方法。

常见的凝胶电泳方法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等。

凝胶电泳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富集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

总之,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有搅拌萃取、相间萃取、固相萃取、蒸馏、色谱分离、气相萃取和凝胶电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收率(%) 分原离始后含测量量值100%
Recovery
质量分数 > 1%,
回收率 > 99.9 % 以上
质量分数 0.01% ~1%
回收率 > 99 %
质量分数 < 0.01 %,
回收率 > 95 % 或更低
常用分离方法
沉淀分离法
Precipitation
溶剂萃取分离法
Solvent extraction
3.3 溶剂萃取分离法
萃取分离法
在含有被分离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 萃取剂和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 震荡,利用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不同 的性质,使一些组分进入有机相中, 使另一些组分仍留在水相中,从而达 到分离的目的。
梨形分液漏斗
例:I2的萃取
3.3.1 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萃取分离的依据
hydrophilic 亲水性 离子型化合物
简单分子萃取体系 某些共价无机化合物,例如 I2, Cl2等,它们在水溶液中主 要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带电荷,可用有机惰性溶剂萃取。
溶剂配合体系
例:磷酸三丁酯(TBP)对硝酸盐的萃取 Mn+ + n NO3- + m TBP = M(NO3)n.m(TBP)
被 TBP 萃取
3.3.3 萃取分离的实验方法
1 2K p[HAc]o
D
KD
HA,o HA,w
K
D
1 2K 1 K
p a
[HAc /[ H
]o ]
萃取率 extraction rate
E
溶质溶 在质 有的 机总 相量 中的量
mo mo mw
coVo coVo cwVw
co
co cw cw Vw
Vo
D DR
其中
R
Vw Vo
称为相比
Ag Hg (I) (Pb)

H2SO4
Ca Sr Ba Pb

NH4Cl - NH3
Fe (III) Mn (II)
Al Hg (II) Cr (III)

NaOH
Cu Mg Cd Co Ni
Ⅴ 可溶组*
Na K Zn NH4+
1 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 氢氧化物沉淀
NaOH法
可使两性氢氧化物(Al,Ga,Zn,Be,CrO2,Mo,W,GeO32-, V, Nb,Ta ,Sn,Pb等)溶解而与其它氢氧化物(Cu, Hg, Fe, Co, Ni, Ti. Zr, Hf, Th, RE等)沉淀分离
据分配 比定义
D Co Cw
(m0 m1 ) /Vo m1 /Vw
整得理,m1
m0
Vw DVo Vw
萃取 n 次,同理可得
n 次萃取的萃取率
mn
m0
(
Vw DVo
Vw
)n
E m0 mn m0
例:用 CCl4 萃取 I2 (R=1) Vo =100 mL,m0 = 0.20 g, D = 85
3.4 离子交换分离法
3.4.1 3.4.2 3.4.3 3.4.4
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亲合力 离子交换分离操作方法 离子交换分离法的应用
3.5 色谱分离法
3.5.1 柱色谱 3.5.2 纸色谱 3.5.3 薄层色谱
3.1 概论
问题的提出
控制实验条件
实际样品的复杂性
干扰的消除
使用掩蔽剂
分离 separation
Al(H2O)63+ + 3
N OH
N O
Al + 3 H+ + 6 H2O
3
亲水
疏水
溶于CHCl3
水合离子的正电性被中 和,亲水的水分子被疏 水有机大分子取代
8-羟基喹啉
萃取剂
CHCl3
溶剂
分配系数与分配比 分配系数 partition coefficient
下标 Water 在水相中 Organic 在有机相中
氨水-铵盐缓冲法
控制pH值8~10,使高价离子沉淀(Al, Sn等), 与一、二价 离子(碱土金属,一、二副族)分离
ZnO悬浊液法
控制pH=6, 定量沉淀pH6以下能沉淀完全的金属离子
有机碱法
六次甲基四胺,吡啶,苯胺等有机碱与其共轭酸组成溶液 控制溶液的pH值
硫化物沉淀
控制酸度,溶液中[S2-]不同,根据溶度积,在不同酸 度析出硫化物沉淀, As2S3, 12M HCl; HgS,7.5M HCl; CuS, 7.0M HCl; CdS, 0.7M HCl; PbS, 0.35M HCl; ZnS, 0.02M HCl; FeS, 0.0001M HCl; MnS,0.00008 M HCl
有机沉淀剂
草酸: 沉淀Ca, Sr, Ba, RE, Th
铜铁试剂(N-亚硝基苯基羟铵): 强酸中沉淀Cu,Fe,Zr,Ti,Ce.Th,V,Nb,Ta等,微酸中沉 淀Al,Zn,Co,Mn,Be,Th,Ga,In,Tl等。主要用于1:9的硫 酸介质中沉淀Fe(III),Ti(IV),V(V)等与Al,Cr,Co,Ni分离
(CH3CH2)2O+H + FeCl4- = [(CH3CH2)2OH] +[FeCl4] -
被 (CH3CH2)2O 萃取
例:碱性染料在酸性介质中萃取络阴离子
(CH3)2N
S
N(CH3)2 +
被苯、甲
[BF4] - 苯等惰性
N
溶剂萃取
次甲基蓝阳离子
通常在酸性介质中进行
例:在酸性介质中高分子胺对络阴离子的萃取 R3N(o) + HA = R3N+HA- (o) R3N+HA- (o) + B- = R3N+ HB- (o) + A-
利用生成混晶进行共沉淀,选择性较好,如硫酸铅 -硫酸鋇,磷酸铵镁-砷酸铵镁等
有机共沉淀剂进行共沉淀
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进行共沉淀, 如动物胶、丹宁 离子缔合共沉淀,如甲基紫与InI4-。 利用“固体萃取剂”进行共沉淀,例 1-萘酚的乙醇溶
液中,1-萘酚沉淀,并将U(VI)与1-亚硝基-2-萘酚的螯 合物共沉淀下来。
N
O
Cupferron 铜铁试剂
萃取平衡 用 HL 萃取金属离子 M,有如下平衡
o HL(o)
KD(HL)
w HL(w) Ka
MLn(o) KD(MLn)
H+ + L(w), nL(w) + M(w)
MLn
n
M(w) + n (HL)(o) = MLn (o) + n H+(w)
Kex
K D(MLn ) n Ka(HL)n
0
0
2 4 6 8 10 pH
二苯硫腙-CCl4萃取金属离子的萃取曲线
离子缔合物萃取 ion association extraction
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静电引力相结合形成电中性疏水化合 物而被有机溶剂萃取。 M+(w) + A-(w) = M+A-(o)
例:HCl 介质中乙醚萃取FeCl4-
(CH3CH2)2O + H+ = (CH3CH2)2O+H
Analytical Chemistry
第三章
3.1 概论 3.2 沉淀分离法
3.2.1 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 3.2.2 微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与富集
3.3 溶剂萃取分离法
3.3.1 3.3.2 3.3.3 3.3.4
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萃取分离的类型及条件 萃取分离的实验方法 萃取分离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螯合物萃取
简单分子萃取
离子缔合物萃取
溶剂配合萃取
螯合物萃取 chelate extraction 生成螯合物的萃取
2CH3 C N OH + Ni2+ CH3 C N OH
H
O
O
CH3 CH3
CN CN
Ni
N C CH3 N C CH3
+ 2 H+
O H O被三氯甲烷萃取

Dithizone 双硫腙
HA (w)
HA (o)
萃取平衡
KD
[HA]o [HA]w
分配定律
KD——分配系数 热力学常数
分配比 distribution ratio 条件分配系数
HA (w) Ka
A
HA,w
HA (o) 缔合
D
CHA,o CHA,w
[HA]o HA,o [HA]w HA,w
KD
HA,o HA,w
(HA)i
2 C6H5 N
H
C6H5 N
C6H5
H N N C6H5
N
2 =1016
N SC
C SH + Pb2+
N Pb N
N
CS N
+ 2H+
Green
N N
C6H5 H
C6H5
Red
8-hydroquinoline and cupferron
N OH
8-hydroquinoline 8-羟基喹啉
O-
N
分析方法灵敏度的 局限性
满足对灵敏 度的要求
选择灵敏度高 的方法
富集
例: 海水中 U (IV) 的测定
enrichment
C = 1 ~ 3 g / L
难以测定
富集为 C = 100 ~ 200 g / L 可以测定
分离效果
干扰成分减少至不再干扰 待测组分有效回收
样品中的待测组
? 分含量是未知的
如何测量回收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