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鼠解剖及动物原代细胞培养

3.小鼠解剖及动物原代细胞培养
3.小鼠解剖及动物原代细胞培养

实验三、小鼠解剖及动物原代细胞培养

引言:细胞培养指的是在无菌条件下,把动、植物细胞从组织中取出,在体外

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使离体的细胞在体外生长和繁殖,并且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培养技术。动物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从供体获得组织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用胰蛋白酶消化或机械分散等方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开始首次培养长出单层细胞的方法称为细胞的原代培养。当培养的动物细胞生长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时,用胰蛋白酶将细胞消化分散成单细胞,从一个容器中以1:2或其他比例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扩大培养的方法,称为细胞的传代培养。传代培养的累计次数就是细胞的培养代数。

细胞培养的意义:具有其他生物技术无可比拟的优点;培养条件易改变和控制,便于单因子分析;便于人们直接对细胞内结构、细胞生长及发育等过程的观察;在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及病毒学等)已被广泛应用。

细胞培养的局限性:在脱离机体复杂环境下,细胞培养条件与躯体环境有一定距离;观察到的结果有时难以正确反映机体内的状况;细胞培养得到的产物少。培养细胞的条件有水的质量、无菌环境,最适温度、渗透压、气体条件、最适PH、营养条件和培养基质等。

1.实验材料:

实验室购买的雄性小鼠、13.5天孕鼠。

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青/链霉素溶液)、胰蛋白酶溶液、PBS溶液(NaCl 8.00g,Na2HP04 1.15g,KCl 0.20g,KH2P04 0.20g,pH调至7.2,超纯水定容到1000mL,分装,121 ℃灭菌20 min)

2.实验步骤:

2.1 处死小鼠

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雄性小鼠或怀孕雌鼠尾巴中部放在铁笼上,使小鼠前肢接触铁笼(后肢悬空),左手从小鼠后方向前按住鼠头及颈部。左手拇指、食指用力向下按压鼠头及颈部,同时右手抓住鼠尾根部用力拉向后上方,造成颈椎脱臼,造成小鼠立即死亡。当小鼠停止抽搐,松开左手。将整个小鼠浸入盛有75%乙醇的烧杯中。

2.2 解剖小鼠

将雄性小鼠或怀孕雌鼠从烧杯中移入超净台取出后放在无菌大平皿中,用碘酒棉球消毒腹部的被毛,然后再用酒精棉球擦拭碘酒擦过的部位。用镊子提起腹部皮肤,剪刀剪开皮肤,打开腹腔,将剪开的皮肤分别拉向两边。观察小鼠内脏器官。

2.3 小鼠肾细胞培养

①用镊子及剪刀,剪开腹腔。取出肾脏,置于无菌培养皿中,加入少量PBS洗液。换眼科剪及镊,将肾膜剪破,去掉肾膜、脂肪及肾盂。

②将肾组织转移于另一无菌培养皿,换弯头眼科剪,将肾组织剪碎至约1立方毫米大小,加入PBS洗液洗涤,吸掉洗液,重复数次,直到洗液澄清、无血球为止。

③用大口径枪头将上述组织液转移至50ml离心管。静止1分钟,换小口径枪头吸掉洗液。

④按组织总体积的10倍量加入0.25%胰蛋白酶液,置于37℃水浴酶解消化60分钟左右。每隔5分钟摇动一次。

⑤从水浴中取出,吸掉弃去胰蛋白酶液,向离心管加入5毫升DMEM培养液反复吹打组织块至细胞悬液。

⑥吸取少量细胞悬液,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根据上述计数结果,调整细胞终浓度至每毫升含30~50万个细胞进行分瓶培养。一周内每天观察细胞培养情况、拍照。

3.结果与讨论

第一天:小鼠肾细胞浓度1:3

第二天:

小鼠肾细胞浓度1:1

小鼠肾细胞浓度1:2

小鼠肾细胞浓度1:3

第四天:

小鼠肾细胞浓度1:1

小鼠肾细胞浓度1:2

小鼠肾细胞浓度1:3

实验结论讨论:第一天小鼠肾细胞浓度1:1 和 1:2 的培养瓶颜色由红色变为

黄色,我们推测为细胞浓度太高而培养基内营养物质耗尽,但是第二天之后变色的培养瓶又变回了原本的红色,但是不清楚原因是什么。虽然我们组没有第三天的图片,不过从第二天和第四天可以明显看出小鼠肾细胞的生长轨迹。不过通过第一天到第四天的图片可以看出小鼠肾细胞浓度1:1的培养瓶内无法找到明确的细胞,浓度太高营养物质耗尽细胞死亡,而小鼠肾细胞浓度1:2 的培养瓶虽

然中途变过色,但是从第四天的观察来看,该培养瓶内有细胞生长,说明细胞没有死亡,但不清楚培养基中途变色的原因,猜测可能是刚开始的时候培养瓶的盖子拧太紧而导致细胞缺氧。而小鼠肾细胞浓度1:3从第一天到第四天的图片对比可看出小鼠肾细胞在1:3的浓度下能够正常生长,而且第四天小鼠肾细胞已经分散,细胞明显。因此可以得出结论1:3的浓度更加适合小鼠肾细胞的原代细胞培养,而1:1的细胞浓度太高营养物质太快耗尽而容易导致细胞死亡。

参考文献:吴国娟,杨明,小数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解剖学报,2007年12月,第38卷,第6期

原位移植法建立肝脏H22肝癌细胞移植瘤小鼠模型

World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世界肿瘤研究, 2015, 5, 15-20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5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3f127261.html,/journal/wjcr https://www.360docs.net/doc/3f127261.html,/10.12677/wjcr.2015.51003 Orthotropic Transplantation to Establish H22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odel in Mice Chen Han1,2, Hengxiao Wang1,2*, Zhaoxia Wang3 1Department of Immunity, Institute of Basic Medicine,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Ji’nan 2School of Medicine and Lif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Jinan-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Ji’nan 3Department of Pathology, Institute of Basic Medicine,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Ji’nan Email: *wanghengxiao@https://www.360docs.net/doc/3f127261.html, Received: Nov. 24th, 2014; revised: Dec. 22nd, 2014; accepted: Dec. 30th, 2014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3f127261.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liver orthotropic transplantation tumor model with H22 cell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ed experimental study. Methods: A certain number of H22 cells were directly injected in the left lobe of the liver in C57BL/6 mice, establishing a transplanted tu-mor model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situ. Results: After 7 days of surgery, the liver surface appeared irregular size nodules, nodules increased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time increases, the late abdominal organs appeared invasion, adhesion, ascites was increased.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liver tumor tissues and adjacent tissues of cancer showed that liver orthotropic transplantation tumor formation rate was 100%, no spontaneous regression. Conclusions: Ortho-tropic injection of H22 cell established orthotropic transplantation tumor formation in the liver, and the tumor formation time was relatively short, tumor formation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organ metastasis and ascites. This model was reasonable to simulate the pat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body of liver cancer in human, and could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research on liver can-cer. Key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Orthotropic Transplantation,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s 原位移植法建立肝脏H22肝癌细胞 移植瘤小鼠模型 韩琛1,2,王恒孝1,2*,王朝霞3 *通讯作者。

动物细胞培养基本操作

实验一动物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是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将动物体内的组织(或器官)取出,模拟动物体内的生理条件,在体外进行培养.使其不断地生长、繁殖,人们借以观察细胞的生长、繁殖、细胞分化以及细胞衰老等过程的生命现象。 细胞培养的突出优点,一是便于研究各种物理、化学等外界因素对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等的影响;二是细胞培养便于人们对细胞内结构(如细胞骨架等)、细胞生长及发育等过程的观察。因而细胞培养是探索和指示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种简便易行的实验技术,同时我们也不可忽略的另一个因素,那就是它脱离乐生物机体后的—些变化。 细胞培养技术目前已广泛地被应用于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痛学及病毒学等 为此有必要使学生在细胞培养方面得到一些初步的感性知识,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过程,观察体外培养细胞的生长特征,对原代细胞与传代细胞有一个基本概念。 本实验分两次进行.即清洗与消毒和传代细胞的培养与观察。 Ⅰ清洗与灭菌 一、实验目的 能独立地进行用于细胞培养的各种器皿的清洗与消毒,掌握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和滤过除菌法的操作,了解化学消毒法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清洗与消毒是组织培养实验的第一步,是组织培养中工作量最大,也是最基本的步骤。体外培养细胞所使用的各种玻璃或塑料器皿对清洁和无菌的要求程度很高。细胞养不好与清洗不彻底有很大关系。清洗后的玻璃器皿,不仅要求干净透明,无油迹,而且不能残留任何物质。如有毒的化学物质,哪怕残留0.1个,也可能影响细胞生长。灭菌手段的选择十分重要,对不同的物品需采用不同的灭菌方法。假如选用的方法不对,即使达到了无菌却使被灭菌药品丧失了营养价值、生物学特性或其他使用价值也不行。以下在每种灭菌步骤中都介绍其使用范围。 三、实验材料、用品

肝癌小鼠造模实验方法

肝癌小鼠造模实验方法 (1)肿瘤细胞悬液的制备小鼠肿瘤细胞用小鼠腹腔培养,然后抽取腹水,是 取得大量肿瘤细胞最便捷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将肿瘤细胞株复苏后,接种于babl/c (昆明小鼠)腹腔,培养8-10天后,接种小鼠的腹腔内长出含肿瘤细胞的腹水,选择腹水饱满的小鼠,在超净台内于无菌条件下消毒小鼠腹部,用注射器抽取淡腹水为瘤源,放入无菌容器内,加入无菌生理盐水稀释瘤液,小心摇匀,并置冰水上保存。若用多只动物做瘤源时,则应混合腹水。(腹水应为淡黄色浓稠液体,若为深黄色或红色则应弃去不用。) (2)肿瘤细胞计数取少量腹水,放置于干试管内,用生理盐水稀释100倍,用 枪头吸取少许腹水,滴于载玻片上,推片,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细胞为圆形,胞浆均匀,透明,折光性好,分布均匀。并于镜下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其中肿瘤细胞数应≥95%。 (3)肿瘤细胞接种腹水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整细胞浓度为1*107mL ,在小鼠右侧腋下(右侧腋窝 皮下?)常规接种H22瘤液0.2mL /只(含2*106个瘤细胞)(5*106)?。全程严格无菌操作, 40min 内完成。 (4)分组与给药昆明小鼠用上法造模,造模后再将腹水瘤小鼠按体重分层,随 机分为阳性对照组(CTX)、青蒿素各剂量组(150mg /kg 、300mg /kg)、青蒿琥酯P0组(60mg /kg)、青蒿琥酯ip 组(60mg /kg)、青蒿醇提物和青蒿水提物各剂量组 (1000mg /kg 、4000mg /kg)和模型对照组(Model),每组各lO 只小鼠。造模24h 后,阳性对照组(CTX)20mg /kg 和青蒿琥酯ip 组(60mg /kg),腹腔注射0.2mL /只,每天1次,连续lOd :其它组灌胃给药,灌服溶液0.4mL /只,每天1次,连续lOd 。模型对照组仅予等量CMC-Na 溶液,连续lOd 。平均每只小鼠每天给等量鼠料,每周换垫料2次,每日换新鲜水1次。记录各小鼠死亡的时间。 其他问题: 检测药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给药时间怎么确定? 1、 造模后第二天给药 2、 肿瘤长出一定体积后在给药

高中生物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备课日期2014年 3 月 4 日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述动物细胞养的含义。 2\说出动物细胞养的所需条件。 3\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程序。 4\简述动物细胞核移植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基因工程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需要的严谨,激 发为祖国而奋斗的精神。 2\通过学习基因操作的工具,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 物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 1\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 2\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和应用前景 教学难点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教学方法以探究法、谈话法、材料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设计与反思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与反思一、复习导入: 教师活动:投影幻灯片,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 (1)植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哪些?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结果是产生了? (3)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涉及的原理是? 二、讲授新课: (一)动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 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二)动物细胞培养 1.发展历史: 单20世纪初,人们不知道神经纤维是由神经细胞的细胞质向外突出形 成的,还是由神经细胞周围的其他细胞融合而成的。生物学家们就这个问 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907年,美国生物学家哈里森(Harrison)从蝌蚪的 脊索中分离出神经组织,把它放在青蛙的凝固的淋巴液中培养。蝌蚪的神 经组织存活了好几周,并且从神经细胞中长出了神经纤维。哈里森的实验 不仅解决了神经纤维的起源问题,而且开创了动物组织培养的先河。此后, 在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动物组织培养不断改进并逐渐发展成为动物 细胞培养。 2、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和概念: 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有机体中取出相关 的组织,将它分散成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 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3、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44--46面相关内容。

shRNA抑制CLIC1基因表达对小鼠肝癌细胞株Hca-F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shRNA抑制CLIC1基因表达对小鼠肝癌细胞株Hca-F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大连医科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shRNA抑制CLIC1基因表达对小鼠肝癌细胞株Hca-F生物学行为 的景程 姓名:李荣宽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病理与病理生理学 指导教师:唐建武 201006

shRNA抑制CLIC 1基因表达对小鼠肝癌 细胞株Hca.F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博士研究生:李荣宽指导教师: 唐建武教授专业 名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摘要 背景:转移潜能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差的主要原因。对于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淋巴道转 移是其早期转移的主要方式,但确切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原发性肝癌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包括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上皮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HCC)、肝细胞及胆管上皮细胞混合癌三种细胞类 型,其中90%以上为肝细胞癌。全世界每年新发约62.6万例HCC患者, 其中的半数以上病例发生在我国。同时,它也是恶性程度最高、致死率 最高的肿瘤之一,位居全球恶性肿瘤死因第三位、我国恶性肿瘤死因第 二位。即便是经过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5年的复发转移率仍高达60%, 因此,揭示肝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及其关键调控环节,进而采取相应的干 预措施,将有助于减少、甚至避免病人术后发生复发转移,从而达到降 低死亡率的目的。 Hca.F和Hca.P是将小鼠肝癌细胞株H22在61 5小鼠体内反复接种和筛选后得到的一对来源于同一亲本细胞、但是淋巴道转移潜能显著 不同的小鼠肝癌腹水型细胞株。其中Hca.F具有高淋巴道转移潜能,接 种到6l 5小鼠体内后其淋巴结转移率超过70%,Hca.P是低转移潜能 的细胞株,其淋巴结转移率低于30%。通过对比研究二者的差异,可以 为我们揭示小鼠肝癌的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有益的参考。本课题组在前 期工作中已经应用不同的方法,对Hca.F和Hca.P这一对具有高低不通 淋巴道转移潜能的细胞株进行了一系列系统的研究。首先,利用抑制性 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s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及基因 芯片 (Genechip)高通量筛选(high throughput screen,HTS)技术得出了Hca.F 细胞和Hca.P细胞之间一系列差异表达基因,继而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建立了高低淋巴道 转移潜能小鼠肝癌细胞的荧光差异蛋白表达图

(完整word版)2015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动物细胞培养的无菌操作技术。 2、学习并掌握细胞传代培养的方法。 3、学习并掌握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细胞形态。 二、实验原理 细胞培养(cell culture):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生长,细胞不再形成组织。 动物细胞培养(animal cell culture)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使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由于细胞具有生长和自我复制的能力,为细胞体外培养和研究提供可能。 动物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即直接从动物机体分离、获得组织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用胰蛋白酶消化或机械分散等方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开始首次培养长出单层细胞的方法。 传代培养(subculture)当细胞生长增值达到一定密度,用胰蛋白酶将细胞消化分散成单细胞,将细胞转移到新的培养皿中扩大培养的方法。 高等生物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整体,在整体条件下要研究单个细胞或某一群细胞在体内的功能活动是十分困难的,但如果把或细胞拿到体外培养、增殖并进行观察和研究,则方便简单的多。被培养的动物细胞是非常好的实验对象和实验研究材料,对体外培养的活细胞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类探索防治各种疾病途径和机制,也可以人为地诱导和改变细胞的遗传性状和特性,因此,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是研究细胞分子机制非常重要的实验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 三、细胞培养相关设施及材料 1、细胞培养室 无菌操作区:只限于细胞培养及其它无菌操作,与外界隔离。 孵育区:培养箱设定的条件为37℃,5%CO2。 制备区:培养液及有关培养用液体的制备,液体制备后应该在净化工作台进行过滤除菌。 储藏区:包括冰箱、干燥箱、液氮罐等。 清洗区和消毒灭菌区:清洗区为相对污染区,消毒灭菌区与清洗区分开。 2、细胞培养常用基本设施: 荧光显微镜、超净工作台、孵箱、电热鼓风干燥箱、冰箱、液氮罐、消毒器、恒温水浴槽、滤器等。 细胞培养常用器皿:培养瓶、培养板、培养皿,玻璃瓶、吸管,离心管、冻存管,注射器,烧杯、量筒等。 3、细胞培养用品的清洗、消毒 新玻璃器皿要用5%稀盐酸浸泡,以中和其表面碱性物质:刷洗: 硫酸清洁液浸泡:浓硫酸+重铬酸钾+蒸馏水; 冲洗:流水冲洗15-20次,蒸馏水冲洗3次,三蒸水漂洗1-3次。 所有需灭菌的器械、物品灭菌前均需包装,防止灭菌后污染。使用时放入超净工

动物细胞培养及无血清培养研究进展

动物细胞培养及无血清培养研究进展 摘要:细胞培养是生物学中一项重要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已渗透到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临床检验学等多个领域。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而且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其中发展较快的无血清培养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为未来实际的研究和生产作一些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动物细胞;细胞培养;无血清培养基 1 引言 组织培养技术创建于18世纪末,之后于1907 年美国生物学家Harrison在无菌条件下,以淋巴液为培养基在试管中培养蛙胚神经组织宣告成功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从机体获取细胞,模拟体内生存环境,在无菌、适当温度及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下,使其生长繁殖并维持结构和功能的实验技术。这种技术为细胞学、遗传学、病毒学、免疫学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生命科学迅速发展,各种在分子水平的实验如核移植、细胞杂交、DNA 介导的基因转移等,都是借助细胞培养技术而得以实现的。然而各领域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发展并不平衡,存在许多的局限性,使用范围有限,还未出现适合整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培养体系。因此本文对细胞培养及大规模培养、无血清培养做一些总结。 2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方式包括原代和传代培养。培养方式有贴壁、悬浮以及固定化培养等方式。 2.1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概念 细胞培养指的是从体内组织取出细胞,并为其提供一个无菌、具有适当温度及酸碱度的环境,给予充分营养,使其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培养技术。从体内取出的细胞进行的首次培养式细胞培养最初的阶段,也称为原代培养。原代培养式细胞培养当中重要的必经环节。原代培养细胞生长到一定时候后,由于受群体环境影响,需要转移到另一个容器,这种培养称为传代培养。传代后的动物细胞与原代培物形状一致的话,则表示传代成功,这些细胞称为细胞系或细胞株。 2.2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内容

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转移实验

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转移实验 [摘要] 目的:1.通过可移植性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转移实验,从感性上认识肿瘤侵袭与淋巴道转移的生物学特性,了解肿瘤动物实验模型建立的过程及意义。2.进一步了解动物尸体解剖、组织取材、染色的过程。3.强化科研思维的培养及实验技能的训练。 方法:将高转移力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HCa - F)经 615 小鼠右腋中线皮下接种,定期观察右腋皮下肿瘤的生长和同侧腋窝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情况,并于接种后 21 天处死全部小鼠,取皮下瘤体及双侧腋窝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称重并测量大小,同时观察肿瘤的形态特点,生长方式,肺、肝、肾等脏器,并将瘤体、淋巴结及脏器做切片处理以作染色和镜下观察。 结果:21 天观察,实验使用 10 只小鼠,最终存活 8只,其中形成肿块 7 只(3只形成的肿块较大),成瘤率 70%,淋巴结转移率 70%。肉眼观察,较大肿瘤 2*1.5*1.3cm,灰白色,质地较硬,从中间切开,发现肿块大部分坏死,中心部分出现腔,腔内有肿瘤坏死物质。镜下观察,坏死组织粉染,轮廓尚存。残存肿瘤组织细胞存在异型性:瘤细胞大小和形态不一致,细胞核体积增大并呈现多形性,核浆比增大。核的大小、形状和染色不一。核分裂象增多,核浆比失调,胞浆减少。结论:高转移力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通过淋巴道转移,无器官转移,且具有高转移力。 [关键词]HCa-F(高转移力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 615小鼠; 高淋巴道转移[前言]研究背景: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地区差异大,在亚非国家较常

见,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属于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对肝癌的防治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一些直径在1cm一下的小肝癌已被发现并及时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1]。随着临床治疗经验的积累,逐渐意识到即使是小肝癌根治性切除,转移复发仍然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术后 5 年复发率可高达 50% 。 存在的问题:本次试验采用的方法是将瘤细胞移植于615小鼠右腋中线皮下,观察肿瘤生长及转移状态[2]。所以移植瘤没有展现自发性肿瘤从正常组织转变成肿瘤、随后出现转移的全过程,没有了解疾病完整的自然史。 实验的意义:为了探究肝癌的实质性问题,即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其转移的生物学特性,本次试验对肝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进行实验性研究。即将肿瘤细胞直接接种到小鼠的皮下组织然后观察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及转移情况。它基本上模拟了从肿瘤生长到转移瘤形成的一系列步骤,又涉及宿主的反应性,因此结果可靠,近似于临床病人的实际情况,对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3]。 [正文] 一、材料 1、细胞系:高转移力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由大连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建株并保存。 2、实验动物:近交系615小鼠,雌雄兼用,6-8周龄,体重18-22g,由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思考题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复习思考题 1.动物细胞培养的实验器皿清洗要求为何较高?你认为该如何保证器皿中无杂质?如果 器皿中有杂质,会对细胞培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①离体细胞对各种毒物都很敏感,若所用器材清洗效果未达到要求,各种毒物会损坏细胞影响实验。②器皿使用高压灭菌锅,121.3℃,20~30分钟,在取拿的时候用经过高压灭菌后的镊子取拿,避免造成污染。③ 2.叙述超净工作台的工作原理? 答:超净工作台最主要的是空气循环过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风机起到了心脏的作用。鼓风机驱动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得以净化,净化的空气被徐徐吹过台面空间而将其中的尘埃、细菌甚至病毒颗粒带走,使工作区构成无菌环境。 3.正压过滤器为何会除菌? 答:正压式过滤器没有内置灭菌灯,正压式过滤器利用的是两层0.22um孔的过滤膜,这层膜可以将细菌阻挡在膜上,过滤的液体流下去就基本上完成了灭菌过程 4.各种细胞培养用液的配制需要很精确吗?如果不精确,会导致什么后果?请举例说明。 你认为精确配制各种溶液? 答: 5.配制后平衡盐溶液呈黄色意味着液体的pH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配制后的液体应呈桃红色,PH值为7.4左右。苯酚红的变色域:1.2(橙)~3.0(黄),6.5(棕色)~8.0(紫色),若为黄色,则液体呈酸性,不利于细胞的生存。 6.用于分离细胞的消化液为什么宜用无Ca、Mg离子的D-Hanks液或PBS液配制 答:Ca+2、Mg+2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具有使细胞凝聚的作用。因此,用于分离细胞的消化液宜用无Ca+2、Mg+2离子的D-Hanks液或PBS液。 7.L-谷氨酰胺在营养液中有何作用? 答: L-谷氨酰胺是细胞的能量来源;是一种必须氨基酸,是使物体合成核酸、蛋白质、嘌呤、嘧啶的重要前体,也是蛋白质合成分解的调节物;是细胞内氨的清除剂,氨对一些细胞有毒性。 8.HEPES溶液的作用机理? 答:它是一种氢离子缓冲剂。主要作用是防止培养基pH迅速变动 9.平衡盐溶液的组成与基本作用?小牛血清在细胞培养中有哪些作用? 答:①平衡盐溶液主要是由无机盐、葡萄糖组成,它的作用是维持细胞渗透压平衡,保持pH 稳定及提供简单的营养.主要用于取材时组织块的漂洗、细胞的漂洗、配制其他试剂等。②作用:a提供能促使细胞指数生长的激素、基础培养基中没有或含量微小的营养物,以及某些低分子营养物质;b提供结合蛋白,识别维生素、脂类、金属离子,并与有毒金属和热源物质结合,起解毒作用;c是细胞贴壁、铺展生长所需因子的来源;d起酸碱度缓冲液作用; e提供蛋白酶抑制剂,细胞传代时使剩余胰蛋白酶失活,保护细胞不受损伤。 10.营养液制备后为什么要小剂量分装? 答:避免营养液被污染后,全部的营养液都被污染。 营养液一次用完过后,下一次的实验就不能用,会引起污染,影响实验,若冷冻营养液,则营养液的营养成分会有所损失,影响细胞的生长 11.10万U/mL单位青霉素、链霉素的配制方法? 答:用注射器吸10毫升双蒸水溶解100万单位的链霉素,弃去2ml,用剩余的8ml链霉素溶解80万单位的青霉素,配制成每毫升青霉素、链霉素各10万单位的母液。

H22小鼠肝癌细胞接种数与实验性肺转移的相关性

H22小鼠肝癌细胞接种数与实验性肺转移的 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H22小鼠肝癌细胞接种数与实验性肺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昆明种小鼠尾静脉注射不同数量(1×107、7.5×106、5×106、2.5×106、1×106)H22细胞制作实验性肺转移模型,肉眼及镜下观察肺内肿瘤的有无、大小、转移程度及分布情况,血清ICAM1、I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接种1×107细胞浓度组小鼠肺转移率、恶化程度及血清中ICAM1蛋白表达的量均高于其他接种组(P<0.01),IL2蛋白表达低于其他接种组(P<0.01),其中部分小鼠有脑转移。结论:小鼠实验性肺转移的发生率、转移程度及血清中ICAM1、IL2蛋白的表达量与细胞接种数变化密切相关。 【关键词】肝癌;ICAM1;IL2;实验性肺转移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correlation cell number of mouse H22 liver carcinoma with occurrence of the experimental pulmonary metastasis.[Method]The Kunming mouse experimental pulmonary metastatic model of different H22 liver carcinoma cell numbers was established by injecting tail vein;distribution,size and grade of metastatic nodes were observed by naked eye and microscope,expressing of ICAM 1 and IL 2 in blood serum of mouse was detected.[Result]Rate and grade of pulmonary metastasis and expressing of ICAM 1 in blood serum were higher for mouse of injecting1×107 cell number than other groups,

(完整版)动物细胞培养及应用发展史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培养发展史及其应用 (一)前言 20世纪初,人们不知道神经纤维是由神经细胞的细胞质向外突出形成的,还是由神经细胞周围的其他细胞融合而成的。生物学家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907年,美国生物学家哈里森(Harriso n)从蝌蚪的脊索中分离出神经组织,把它放在青蛙的凝固的淋巴液中培养。蝌蚪的神经组织存活了好几周,并且从神经细胞中长出了神经纤维。哈里森的实验不仅解决了神经纤维的起源问题,而且开创了动物组织培养的先河。此后,在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动物组织培养不断改进并逐渐发展成为动物细胞培养。 所谓动物细胞培养(亦称组织培养)既有别于植物细胞培养,又与微生物的培养完全不同。所谓动物细胞培养是指离散的动物活细胞在体外人工条件下的生长、增殖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不再形成组织。 由于动物细胞培养是在人工条件下进行的,便于调控和观察,因而成为现今研究动物的物质代谢过程、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以及遗传物质的表达调控等高难领域的既便利而又有效的新方法。同时,随着现代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以及现代医学的发展,细胞培养也在许多应用领域充分展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已为世人所关注。尽管如此,动物细胞培养仍是一门年轻的新学科,在发展之初被混淆于动物组织培养之中。 (二)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历史 细胞培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 世纪末,据可考证的资料记载W ilhelm Roux是第一个进行动物组织培养实验的人。 1885年Wilhelm Roux 将鸡胚髓板放置于温热盐水中使之维持存活了数天,是有记录的第一个体外移植成功的例子。 1887年Arnold把恺木的木髓碎片接种到蛙的身上。当白细胞侵入这些木髓碎片后,他把这些白细胞收集在盛将盐水的小碟中,接下来观察到这些白细胞在运动,并存活了一个短的时间。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实验

实验十五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细胞培养、细胞检测和细胞表达等成套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培养基配制、细胞培养、细胞冻存与复苏等基本技术; 2.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细胞活性检测等常用技术; 3.细胞污染检测方法与技术; 4.病毒在细胞中的感染与增殖、重组病毒异源蛋白的细胞表达等实用技术。 三.实验用品 1. 材料:Sf 细胞、Hi5 细胞等 2. 器材:CO2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倒置显微镜、培养基抽滤装置、电泳仪、离心机、pH 计、液氮罐(含液氮)、水浴锅、温度计、培养瓶、血清瓶、5 ml和10 ml 移液 管、不锈钢移液管筒、大小不锈钢饭盒、酒精灯、吸耳球、血球计数板、96孔板、 24孔板、无菌冻存管、离心管、记号笔、一次性过滤器、微量加样器、精密pH 试纸、酒精棉球等 3. 试剂与药品:Grace培养基、胎牛血清、甘油、DMSO、双抗(青霉素、链霉素)100 u/ml、 Hank’s液、胰蛋白酶、台盼蓝、液氮、分析纯无水酒精、95%医用酒精、Tris 碱、硼酸、EDTA、琼脂糖粉(电泳用)、dNTPs、Taq酶、支原体检测试剂盒、 DNA提取试剂盒DNeasy Blood & Tissue kit (Qiagen)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培养基配制、细胞培养、细胞冻存与复苏 1. 缓冲液及培养基配制 Hank’s液:KH2PO4 0.06g,NaCl 8.0g,NaHCO3 0.35g,KCl 0.4g,葡萄糖1.0g,Na2HPO4·H2O 0.06g,加H2O至 1000ml,高压灭菌。4℃下保存。 胰蛋白酶液: 称取0.25克胰酶蛋白酶(活力为1:250),加入100ml无Ca2+、Mg2+的Hank’s 液溶解,滤器过滤除菌,4℃保存,用前可在37℃下回温。 4%台盼蓝染液:称取台盼蓝4克,加双蒸水至100 ml。 MTT溶液:MTT 0.5克,溶于100 ml的磷酸缓冲液或无酚红的Hank’s液中。4℃下保存。Grace培养基:取一份GIBCO公司的Grace培养基粉剂,按说明用量加入1000ml三蒸水100单位/毫升青、链霉素,充分混匀使溶解,调节pH值至6.8左右。 0.22 μm 滤膜抽滤除菌,4℃下保存。此为基础培养基。使用前加入10%胎牛 血清。 细胞冻存液:基础培养基加入10%DSMO,20%胎牛血清,用前配制。 PBS缓冲液:137 mmol/L NaCl, 2.7 mmol/L KCl, 8.1 mmol/L Na2HPO4, 1.5 mmol/L KH2PO4,

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系Hca 2

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系Hca-P/L6的克隆细胞株X淋巴道转 移能力的测定实验 大连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 2011级临床8班 段梦莹A110100259 叶永英A110100255 于舒晗A110100250 刘晋宏A110100256

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系Hca-P/L6的克隆细胞株X淋巴道转移 能力的测定实验 段梦莹1,于舒晗1,叶永英1,刘晋宏1,张宏颖23 (1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2011级8班辽宁大连 116400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3.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法医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 摘要: [目的]建立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高转移细胞系HCa - P /L6细胞模型并将其单细胞克隆株接种于615小鼠脚垫培养检测其淋巴道转移能力。[方法]将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低转移细胞株(HCa - P)经615小鼠腹中线皮下接种的方法获得淋巴结转移瘤1代细胞HCa - P /L1 ,再经小鼠淋巴系统筛选5次,筛选高转移细胞系HCa - P /L6。615小鼠脚垫接种,检测单克隆细胞株淋巴道转移能力。[结果]从HCa - P中筛选出具有多部位转移特性的淋巴道高转移细胞系HCa -P /L6 ,转移率为100%。[结论] 从HCa - P中筛选出了淋巴道高转移细胞系HCa - P /L6。 关键词: HCa - P;HCa - P /L6细胞模型;淋巴道;转移 中图分类号: R286. 91文献标志码:A 恶性肿瘤的转移是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了探索肿瘤转移的某些律,实验中从同一个肿瘤中分离出不同转移能力的克隆细胞, 这对临床肿瘤治疗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Hca- F 是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转移单克隆瘤株, 可用于肿瘤淋巴道转移机制的研究及抗肿瘤药物的筛选。1990年大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从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道转移细胞系Hca - F25 /L 中分离出具有淋巴道不同转移能力的两株瘤细胞,其中高转移克隆株HCa - F (16A_3 - F_3)淋巴结转移率为78. 6% ~89. 4% ,低转移克隆株HCa - P (A_2 - 0)淋巴结转移率为15% ~15. 4%[1],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淋巴道转移机制研究及药物筛选[2]。根

常用的五种动物细胞培养方式

?一、半连续式培养 1.半连续式培养又称为重复分批式培养或换液培养。采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系 统,悬浮培养形式。在细胞增长和产物形成过程中,每间隔一段时间,从中取出部分培养物,再用新的培养液补足到原有体积,使反应器内的总体积不变。这种类型的操作是将细胞接种一定体积的培养基,让其生长至一定的密度,在细胞生长至最大密度之前,用新鲜的培养基稀释培养物,每次稀释反应器培养体积的1/2~3/4,以维持细胞的指数生长状态,随着稀释率的增加培养体积逐步增加。或者在细胞增长和产物形成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定期取出部分培养物,或是条件培养基,或是连同细胞、载体一起取出,然后补加细胞或载体,或是新鲜的培养基继续进行培养的一种操作模式。剩余的培养物可作为种子,继续培养,从而可维持反复培养,而无需反应器的清洗、消毒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在半连续式操作中由于细胞适应了生物反应器的培养环境和相当高的接种量,经过几次的稀释、换液培养过程,细胞密度常常会提高。 2.半连续式特点: ·培养物的体积逐步增加; ·可进行多次收获; ·细胞可持续指数生长,并可保持产物和细胞在一较高的浓度水平,培养过程可延续到很长时间。该操作方式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可长时期进行生产,反复收获产品,可使细胞密度和产品产量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在动物细胞培养和药品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二、连续式培养 1.连续式培养是一种常见的悬浮培养模式,采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系统。该模 式是将细胞接种与一定体积的培养基后,为了防止衰退期的出现,在细胞达最大密度之前,以一定速度向生物反应器连续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含有细胞的培养物以相同的速度连续从反应器流出,以保持培养体积的恒定。理论上讲,该过程可无限延续下去。

动物细胞培养常用方法

一.细胞增殖周期(cell proliferatinal cycle)概念 细胞周期是描述细胞增殖和分化交替发生变化的概念。而细胞增殖周期主要是从细胞增殖角度赋予细胞活动的概念,两者不应混为一谈。细胞增殖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生长,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根据细胞增殖周期不同时期的生化特点,划分为四个连续的时期,即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后期),M期(有丝分裂期)。如以G1期为起点,那么细胞增殖周期的各时期应循着G1-S-G2-M的顺序进行,G1、S、G2三期合称为细胞间期,此期完成细胞生长过程。M期完成遗传物质的分配。 因此,细胞增殖周期=间期(G1期+S期+G2期)+分裂期(M期)。 二.培养细胞生命期(life span of culture cells) 很多细胞特别是正常细胞,在体外的生存不是无限的,而是具有一个生命期。索维培养细胞生命期,是指细胞在培养中持续增殖和生长的时间。培养细胞的生命期与细胞的种类、性状和原供体的年龄、健康等情况有关。人胚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在不冻存和反复传代条件下,科传30~50代,相当于150~300个细胞

增殖周期,能维持1年左右的生存时间,最后衰老凋亡。如供体为成体或衰老个体,则生存时间较短;其他细胞如肝细胞或肾细胞,生存时间更短,仅能传几代或十几代。只有当细胞发生遗传性改变,如获永生性或恶性转化时,细胞的生存期才可能发生改变。正常细胞培养时,不论细胞的种类和供体的年龄如何,在细胞生命的全过程中,大致都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原代培养期、传代期、衰退期。 三.培养细胞一代生存期 培养细胞的生存空间和营养是有限的,当细胞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后,则需要分离出一部分细胞和更新营养液,否则将影响细胞的继续生存,这一过程叫传代(Passage或Subculture)。每次传代以后,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过程都会受一定的影响。传代的频率或间隔与培养液的性质、接种细胞的数量和细胞增殖的速度等有关。接种细胞数量大,细胞基数大。相同增殖速度条件下,细胞数量增加与饱和速度相对要快(实际上细胞接种数量大时细胞增殖速度比稀少时要快);连续细胞系和肿瘤细胞系比初代培养细胞增值快;;培养液中血清含量多时细胞增殖比少时快。以上情况都会缩短传代时间。 所谓细胞“一代”一词,仅指从细胞接种到分离培养时的一段时间,这已成

动物细胞培养心得

动物细胞培养·心得 在学习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是动物细胞工程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而且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点,细胞培养是生物医学中一项重要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已渗透到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临床检验学等多个领域。在这次PPT 制作中,我对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领域细胞培养取得的进展及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动物细胞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探讨其他种类细胞系的建立及筛选合适的细胞系培养方法作为理论的参考依据 我了解到历史上组织培养技术创建于 18 世纪末,之后于 1907 年美国生物学家Harrison在无菌条件下,以淋巴液为培养基在试管中培养蛙胚神经组织宣告成功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从体内组织取出细胞,模拟体内生存环境,在无菌、适当温度及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下,使其生长繁殖并维持结构和功能的实验技术。这种技术为细胞学、遗传学、病毒学、免疫学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现代生物科学领域的迅速拓展,各种分子生物学实验诸如核移植、细胞杂交、DNA 介导的基因转移等,都是借助细胞培养技术而得以实现的。然而,在种类繁多的动物世界里,细胞培养实验技术的发展并不均衡,构建动物细胞培养体系的研究效率和效果上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动物细胞培养,在1907年,哈里森(Harrison)在无菌条件下用淋巴液作培养基,培养蛙胚神经组织存活数周,并观察到神经细胞突起的生长过程,由此创建了盖片覆盖凹窝玻璃悬滴培养法,奠定了动物组织体外培养的基础。之后,又有人将悬滴培养法改良为双盖片培养,提高了传代效率并减少了污染;1923年,卡雷尔(Carrel)设计了卡氏瓶培养法,扩大了组织生存空间。 1951年,厄尔(Earle)发明了体外培养动物细胞的人工合成培养基。1951年,波米拉(Pomerat)设计了灌流小室,使细胞生活在不断更新的培养液中,便于作显微摄影和细胞代谢的研究。1957年,格拉夫(Graff)用灌流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细胞悬浮培养的效率。1957年,杜尔贝科(Dulbecco)等人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处理和应用液体培养基的方法,获得了单层细胞培养。单层培养法的出现,对组织培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后单层培养成为组织培养普遍应用的技术。20世纪60年代后,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开始起步,并逐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基因工程和其他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细胞培养技术已成为转基因技术、生物制药及其他许多技术的基础,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从资料查得根据细胞种类:原代细胞培养,传代细胞培养。原代细胞:将动物各种组织从机体中取出,经各种酶(常用胰蛋白酶)、螯合剂(常用EDTA) 或机械方法处理,分散成单细胞,在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这一过程称原代培养。培养的细胞为正常的动物细胞,一般培养10代后不再增殖,死亡。传代细胞:传代培养是细胞培养常规保种方法之一,也是所有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础。当细胞在培养瓶中长满后就需要将其稀释分种成多瓶,细胞才能继续生长,这一过程就叫传代。传代培养可获得大量供实验所需细胞。细胞传代要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每一步都需要认真仔细地无菌操作。培

动物细胞培养在药物领域的应用2

动物细胞培养在药物领域的应用 摘要:动物细胞培养开始于本世纪初 1962 年, 其规模开始扩大, 发展至今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中广泛采用的技术方法, 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生产具有重要医用价值的酶、生长因子、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等, 已成为医药生物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部分。本论文主要介绍动物细胞培养在药物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药物领域、单克隆抗体 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这些技术的发展几乎都与细胞培养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细胞培养更具有特殊的作用。比如基因工程药物或疫苗在研究生产过程中很多都是通过细胞培养来实现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大多是以CHO细胞作为载体;基因工程抗体药物的制备也离不开细胞培养。细胞工程领域更离不开细胞培养技术,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制备完全是通过细胞培养来实现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有的也与细胞培养密切相关。 一、首先介绍下动物细胞特点及其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技术 1、动物细胞特点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而且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只有附着在固体或者半固体的表面才能生长。 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可分为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原代细胞是指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适应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持续传代培养的细胞称为传代细胞。通常体外大量培养的动物细胞有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禽类细胞和鱼类细胞等。 2、动物细胞培养的要求 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无菌、无毒的环境;营养物质(合成培养基);温度和pH (36.5±0.5℃,7.2~7.4);气体环境(氧气和二氧化碳)等。 其中动物细胞对营养要求更加苛刻,包括有氨基酸、维生素、盐类、葡萄糖或者半乳糖,除此之外还要有血清,因为由于动物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还有一些成分尚未研究清楚,所以需要加入动物血清以提供一个类似生物体内的环境,此外动物血清中也包含了一些动物的激素和酶,可以促进细胞的发育。这些都是组成培养基的重要成分。 动物细胞培养还需要防止污染问题,细菌、真菌、病毒均可以导致动物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受到感染而死亡。而生物的组织材料、操作者自身、培养基、各种器皿以及环境均会引起污染。显著的污染标志是培养基的pH迅速改变,细胞外形模糊,甚至出现漂浮的集落。 3、动物细胞培养的步骤 ①无菌操作取出目的细胞所在组织,以培养液漂洗干净; ②以锋利无菌刀具割舍多余部分,切成小组织块; ③将小组织块置解离液离散细胞(解离液含有蛋白酶类); ④低速离心洗涤细胞后,讲目的细胞吸移至培养瓶内培养。注意,哺乳动物细胞的大量培养需要提供较大的支持界面,原因前面已经说过,那是因为哺乳动物细胞只有附着在固体或者半固体的表面才能生长。 4、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