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学期期末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学期期末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主要知识点清单

必修一第一章《集合》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关系,用符号 ∈ 或 ? 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自然语言.

(4)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 *(或N +);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 (5)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个数划分,集合可以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真子集及其性质

子集:对任意的x ∈A,都有x∈B,则

B A ?(或A B ?).

真子集:若A ?B ,且在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x ∈B ,但x ?A , 性质:φ?A ;A ?A ;A ?B ,B ?C ?A ?C .

若A 含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2n个,A 的非空子集有 12-n 个.

(2)集合相等 若A ?B 且B ?A,则 A=B . 3.集合的运算及其性质 (1)集合的并、交、补运算

并集:A ∪B={x|x ∈A或x ∈B }; 交集:A ∩B ={x |x ∈A 且x∈B };

补集:C U A ={x |x∈U 且x ?A }.U 为全集,C U A表示A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 (2)集合的运算性质

①A ∪B =A ?B ?A,A∩B =A ?B A ?;

②A ∩A =A ,A ∩Φ= Φ ; ③A ∪A =A ,A ∪Φ=A;

④A ∩C U A=Φ,A ∪C U A =U,C U (C U A )=A . (3)研究集合的两个工具:韦恩图和实数轴 4.函数的基本概念

(1)函数的定义:设A、B 是非空 数集 ,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与集合A 中的 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 唯一 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称 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 =f (x ),x∈A .

(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在函数y=f (x ),x ∈A中,x叫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叫做 定义域 ,与x 的值对应的y 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x)|x ∈A }叫值域.值域是集合B 的子集. (3)函数的三要素: 定义域 、值域和对应关系.

(4)相等函数: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 对应关系 完全一致,则这两个函数相等;这是判断两函数相等的依据. 5.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1) 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2)关于函数的解析式 .函数的解析式是函数的一种表示方法,要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时, 一是要求出它们之间的对应法则,二是要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3)求函数的解析式的主要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消参法等, 如果已知函数解析式的构造时,可用待定系数法;

已知复合函数f[g(x)]的表达式时,可用换元法,这时要注意元的取值范围; 当已知表达式较简单时,也可用凑配法;

若已知抽象函数表达式,则常用解方程组消参的方法求出f(x )

(4)两个特殊的函数形式

分段函数: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在不同的范围里求函数值时必须把自变量代入相应的表达式。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不能写成几个不同的方程,而就写函数值几种不同的表达式并用一个左大括号括起来,并分别注明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

注意: 如: (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不要把它误认为是几个函数;

(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复合函数 :如果函数y =f (u) (u ∈M),u=g(x) (x∈A),则函数y=f [g(x)]=F(x)(定义域为

}

)({M x g A x ∈∈ ) 称为f 、g 的复合函数。

(5)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两个函数....复合而成的复合函数f[g(x )]的单调性与构成它的函数u=g (x ),y=f(u)的单调性之间的关系是:同增异减。

注意:

函数的单调区间只能是其定义域的子区间 ,不能把单调性相同的区间合在一起写成其并集.

6.映射的概念

一般地,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 ,使对于 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

x,在集合B 中都有 唯一 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

射.记作“f :A →B”. 7.函数的单调性 (1)单调函数的概念

设函数y=f (x)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D 内的 任意 两个自变量x1,x2,当x 1<x 2时,都有

())()()()(2121x f x f x f x f ><或,那么就说f(x )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减函数).

(2)单调区间的概念

如果函数f(x)在某个区间D 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就说f(x)在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 区间D 叫f (x )的单调区间. 8.函数的最值

设函数y =f (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 f(x )≤M(或f (x )≥M );存在 x 0∈I ,使得f (x0)=M .那么,称M 是函数y =f(x )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9.偶函数、奇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 (x)的定义域内任意x ,都有f (-x )=f(x ),那么函数f (x )就叫做偶函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 y轴 对称.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 )=—f (x),那么函数f(x )就叫做奇函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 原点 对称. 10.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一般都按照定义严格进行,一般步骤是:

(1)考查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这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2)考查表达式f (-x )是否等于f (x )或-f (x ):

若f (-x )= -f (x ),则f(x)为奇函数; 若f (-x )= f (x ) ,则f (x)为偶函数; 若f(-x)=-f(x )且f (-x)=f (x),则f (x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若f(-x )≠-f(x)且f (-x)≠f(x ),则f (x )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即非奇非偶函数. 11.周期性

一般地,对于函数f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都有

)()(x f T x f =+,那么函数f (x )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对于一个周期函数f (x ),如果在它所有的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正数就叫做f (x )的最小正周期.

必修一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回顾、总结、升华

1.根式

(1)根式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的n次方等于a (n >1且,n ∈N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n 次方根.也就是,若a x

n

=,则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1且n ∈N *.式子n

a叫做根式,这里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 (2)根式的性质

①当n为奇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n 次方根是一个负数,这时,a 的n 次方根用符号n

a 表示.

②当n 为偶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这时,正数的正的n 次方根用符号错误!表示,负的n 次方根用符号n

a

-表示.正负两个n 次方根可以合写为±n

a (a >0).

③错误!n =a . ④当n 为奇数时,错误!=a ; ⑤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当n 为偶数时,错误!= |a |=??

?<-≥0

,0

,a a a a .

2.有理数指数幂 (1)幂的有关概念 :正分数指数幂=

m

n a m

n

a 负分数指数幂

m

n

m

n a a

1

=

-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2)有理数指数幂的性质 ①a r as=s

r a

+ ②(ar )s=rs

a ③(a

b )r=r r

b a

(a >0,b>0,r、s ∈Q )

3.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4.对数的概念

(1)对数的定义 如果a x=N(a >0且a ≠1),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N x a log =,

其 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2)几种常见对数

5.对数的性质与运算法则

(1)对数的性质 ①N a N

a =log ;②lo ga a N = N

(a >0且a≠1).

(2)对数的重要公式 ①换底公式:a

b

b c c a

log log log =

(a ,c均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②log a b =错误!, 推广log a b·logb c·log c d =log a d . (3)对数的运算法则 如果a>0且a≠1,M>0,N>0,那么 ①lo ga (MN )=N M

a a log log +;②l oga 错误!=N M a a log log -;

③l og aMn =M n a log ?; ④l og amM n =M m

n

a log ?.

6.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指数函数y =a x

与对数函数y=log a x 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 y=x 对称. 8.幂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

αx y =(α∈R)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底数x是自变量,α为常数.

9.幂函数的图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下,幂函数y =x ,y =x 2,

3

x y =,y =2

1x

,

1-=x y 的图象分别如

.幂函数的性质

函数 y =x y =定义域 R R 值 域 R [0,奇偶性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回顾、总结、升华 函数图象的作法

1.描点法作图 描点步骤:(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2)化简函数的解析式;(3)讨论函数的性质: 即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值(甚至变化趋势);(4)描点连线,画出函数的图象. 2.函数图象的变换法 (1)平移变换

①水平平移:y =f(x±a)(a >0)的图象,可由y =f (x )的图象向 左 (+)或向 右 (-)平移a 单

位而得到.

②竖直平移:y =f (x)±b(b>0)的图象,可由y=f (x )的图象向 上 (+)或向下 (-)平移b

单位

而得到. (2)对称变换

①y =f(-x )与y =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②y =-f (x )与y =f (x )的图象关于 x轴对称. ③y =-f(-x )与y=f (x )的图象关于 原点 对称. (3)周期变换

如果函数y=f(x )对定义域内的一切x 值,都满足 ①f(x+T)=f (x),则函数周期为T ; ②

)()(a x f a x f -=+,其中a 是常数,则函数周期为a 2;

(4)翻折变换

①作为y =f(x )的图象,将图象位于x 轴下方的部分以x轴为对称轴翻折到上方,其余部分不变得到y=|f (x )|的图象;

②作为y=f(x )在y轴上及y 轴右边的图象部分,并作y 轴右边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的图象,即得y =f (|x |)的图象. (5)伸缩变换

①y =af (x )(a >0)的图象,可将y =f(x)图象上每点的纵坐标伸(a >1时)缩(a <1时)到原来的a 倍.

②y =f (a x)(a >0)的图象,可将y =f (x )的图象上每点的横坐标伸(a <1时)缩(a>1时)到原来的1

a .

3.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定义 对于函数y =f(x ),我们把使

0)(=x f 的实数x 叫做函数y =f(x )的零点.

(2)几个等价关系 方程f (x )=0有实数根?函数y =f(x)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y=f(x )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判定(零点存在性定理)

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的图象是 连续 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0)()(

函数y =f (x )在区间 (a ,b ) 内有零点,即存在c ∈(a,b),使得f (c )= 0,这个c 也就是方程f (x )=0的根. 5.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1)二分法的定义: 对于在区间[a ,b ]上连续不断且

0)()(

f(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 一分为二 ,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 零点 ,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

做二分法.

(2)给定精确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f(x )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①确定区间[a ,b ],验证f (a)·f (b )<0,给定精确度ε;②求区间(a,b )的中点 c;③计算f (c ); (ⅰ)若f (c )=0,则c就是函数的零点;

(ⅱ)若f (a )·f(c )<0,则令b =c (此时零点x 0∈(a ,c )); (ⅲ)若f(c )·f (b)<0,则令a=c (此时零点x 0∈(c ,b )). ④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即:若|a-b |<ε,则得到零点近似值a (或b );否则 重复②③④.

6.三种增长型函数模型的图象与性质

7.三种增长型函数之间增长速度的比较

在(0,+∞)上,总会存在一个x 0,使x >x0时有 log a x < xn

(1)一次函数模型f (x )=kx +b (k 、b 为常数,k ≠0);

(2)反比例函数模型f (x )=+b (k 、b 为常数,k≠0);

(3)二次函数模型f (x )=ax 2+bx +c(a、b 、c 为常数,a≠0); (4)指数函数模型f (x )=a ·b x +c (a 、b 、c 为常数,a ≠0,b >0,b≠1); (5)对数函数模型f (x )=m lo ga x +n(m 、n、a为常数,m ≠0,a>0,a ≠1); (6)幂函数模型f (x )=ax n +b (a 、b 、n 为常数,a≠0,n ≠1).

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

??

???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2、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α为第几象限角. 如: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360

36090,k k k αα?<

终边在

x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180,k k αα=?∈Z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90,k k αα=?∈Z

3、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

{}360,k k ββα=?+∈Z

4、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

5、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角α所对弧的长为l ,则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

l

r

α=

. 6、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公式:2360π=,1180

π

=

,180157.3π??

=≈

???

7、若扇形的圆心角为

()αα为弧度制,半径为r

,弧长为

l

,周长为

C

,面积为

S

,则

l r α=,2C r l =+,211

22

S lr r α==.

8、设α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

P 的坐

标是(),x y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

()

r r =>,则sin y r α=

,cos x r α=,()tan 0y

x x

α=≠. 9、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第一象限全为正,第二象限正弦为正, 第三象限正切为正,第四象限余弦为正. 10、三角函数线:sin α

=MP ,cos α=OM ,tan α=AT .

11.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结合方程思想) ⑴α

α

αcos sin tan =

( 切化弦,通常弦化切应用于齐次式,即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 α )

sin

α+ cos 2

α=1 (平方关系,凡涉及到同角三角函数求值问题要想到这个隐含条件!!)

(sin ,cos ,tan ααα 知一求二,在实际的计算中往往构造简单的直角三角形来计算,注意符号看象限)

(2)平方关系结合2sin cos αα变形有:

()212sin cos sin cos +=+αααα ()212sin cos sin cos -=-αααα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α

ααααα+-即和、差、积知一求二)

12、函数的诱导公式:

()()1sin 2sin k παα+=,()cos 2cos k παα+=,()()tan 2tan k k παα+=∈Z . ()()2sin sin παα+=-,()cos cos παα+=-,()tan tan παα+=. ()()3sin sin αα-=-,()cos cos αα-=,()tan tan αα-=-. ()()4sin sin παα-=,()cos cos παα-=-,()tan tan παα-=-.

()5sin cos 2παα

??-= ???,

cos sin 2παα??

-= ???

.

()6sin cos 2π

αα

??+= ???

,

cos sin 2παα??

+=- ???

口诀:函数名称不变,符号看象限.口诀:正弦与余弦互换,符号看象限. 13、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sin y x =

cos y x = tan y x =

图象

定义域

R R

,2x x k k ππ??≠+∈Z ????

值域

[]1,1-

[]1,1-

R

最值 当

22

x k π

π=+

()

k ∈Z 时,

max 1y =;当22

x k π

π=-

()k ∈Z 时,min 1y =-.

当()2x k k π

=∈Z 时,

max 1y =;当2x k ππ=+

()k ∈Z 时,min 1y =-.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周期性 2π

π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函 数 性 质

14、将函数

sin y x ω=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sin y x ω?=+的图象;

15、函数

()()sin 0,0y x k ω?ω=A ++A >>的性质:

①振幅:A ;②周期:2π

ω

T =;③频率:

12f ωπ

=

=T ;④相位:x ω?+;⑤初相:?.

函数

()sin y x k ω?=A ++,当1x x =时,取得最小值为min y ;当2x x =时,取得最大值为max y ,则

()max min 12y y A =

-,()max min 12

k y y =+,()2112

2x x x x T

=-<. ②研究函数

()sin y x ω?=A ++B 的性质方法:把x ω?+当成整体借助正余弦函数,或运用五点法1

6.sin(),(y A x k ωφω=++>0,A >0)的图象:2T π

ω

=

五点法作图:

快速作图如:

17.解三角方程

18.解三角不等式

19.sin(),(y A x k ωφω=++>0,A >0)的性质:2T π

ω

=

①性质: 1 ,x R ∈ [],y A K A K ∈-++ 2T π

ω

=

2单调性:令22

k π

π-+≤x ωφ+≤

22

k π

π+,k Z ∈得到增区间;

22

k π

π+≤x ωφ+≤

322

k π

π+,k Z ∈得到减区间。 03对称性:令x ωφ+=

2

k π

π+,k Z ∈得对称轴方程;

令x ωφ+=k π, k Z ∈ ?(0,0x )为对称中心。 ②图像变换:

第一种方案:函数

si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

sin y x ?=+的图象;再将函数()si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

得到函数

()sin y x ω?=+的图象;再将函数()sin y x ω?=+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

到原来的A 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sin y x ω?=A +的图象.

第二种方案:函数

si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

sin y x ω=的图象;再将函数sin y x ω=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sin y x ω?=+的图象;再将函数()sin y x ω?=+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A 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sin y x ω?=A +的图象.

例如:3sin 2y x =6

π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得)π

y=3sin(2x-3的图像。

20、正余型函数的奇偶性: (1)

sin()

y A x ω?=+是奇函数

()

k k Z ?π?=∈;(2)

sin()

y A x ω?=+是偶函数

()2

k k Z π

?π?=+

∈;

(3)

cos()y A x ω?=+是奇函数

()

2

k k Z π

?π?=+

∈;(4)

cos()

y A x ω?=+是偶函数

()k k Z ?π?=∈;

(5)

tan()y A x ω?=+是奇函数()2

k k Z π

??=

∈. 21.常见三角不等式: (1)若(0,)2

x π

∈,则sin tan x x x <<.

(2) 若

(0,)2

x π

∈,则1sin cos 2

x x <+≤. (3)

|sin ||cos |1x x +≥.

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 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

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2、向量加法运算:

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首尾相连. ⑵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 ⑶三角形不等式:

a b a b a b

-≤+≤+.

⑷运算性质:①交换律:a b b a +=+;

②结合律:

()()a b c a b c ++=++;③00a a a +=+=.

a

C

B

⑸坐标运算:设()11,a

x y =,()22,b x y =,则()1212,a b x x y y +=++.

3、向量减法运算:

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连终点,方向指向被减向量. ⑵坐标运算:设()11,a

x y =,()22,b x y =,则()1212,a b x x y y -=--.

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1,x y ,()22,x y ,则()1212,x x y y AB =--.

4、向量数乘运算:

⑴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的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a λ. ①

a a

λλ=;

②当0λ>时,a

λ的方向与

a 的方向相同;当0λ<时,a

λ的方向与

a 的方向相反;当0

λ=时,0a

λ=.

⑵运算律:①()()a a λ

μλμ=;②()a a a λμλμ+=+;③()a b a b λλλ+=+.

⑶坐标运算:设(),a

x y =,则()(),,a x y x y λλλλ==.

5、向量共线定理:向量()0a a ≠与b 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λ,使b a λ=.

设()11,a

x y =,()22,b x y =,其中0b ≠,

则当且仅当12210x y x y -=时,向量a 、()0b b ≠共线.

6、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e 、2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λ、2λ,使1122a e e λλ=+.(不共线的向量1e 、2e 作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

基底)

7、分点坐标公式:设点P 是线段12P P 上的一点,1P 、2P 的坐标分别是

()11,x y ,()22,x y ,当

12λP P =PP 时,点P 的坐标是1212,11x x y y λλλλ++?? ?++??

.(当时,就为中点公式。)1=λ 8、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⑴()cos 0,0,0180

a b

a b a b θθ?=≠≠≤≤.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0.

⑵性质:设a 和b 都是非零向量,则①0a b a b ⊥??=.

②当a 与b 同向时,a b

a b ?=; 当a 与b 反向时,a b

a b

?=-;

2

2a a a a

?==或

a a a

=?.

a b a b

?≤.

⑶运算律:①a b

b a ?=?;②()()

()a b a b a b

λλλ?=?=?;③()a b c a c b c +?=?+?.

⑷坐标运算:设两个非零向量()11,a x y =,()22,b x y =,则1212a b x x y y ?=+.

若(),a x y =,则2

22a x y =+,或2a x y =+

设()11,a x y =,()22,b x y =,若12120a b x x y y ⊥?+=.

a 、

b

都是非零向量,

()

11,a x y =,

()

22,b x y =,

θ

a

b

的夹角,则

121

cos a b a b

x θ?=

=

+.

9、设O 为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角,,A B C 所对边长分别为,,a b c ,则 ⑴O 为ABC ?的外心2

2

2

OA OB OC ?==. ⑵O 为ABC ?的重心0OA OB OC ?++=.

⑶O 为ABC ?的垂心OA OB OB OC OC OA ??=?=?.

△AB 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1A(x ,y )、22B(x ,y )、33C(x ,y ),则△A BC

的重心的坐标是

123123(,)33x x x y y y G ++++.

10、“按向量平移”的几个结论

⑴点(,)P x y 按向量a=(,)h k 平移后得到点'(,)P x h y k ++.

⑵函数

()y f x =的图象C 按向量a=

(,)

h k 平移后得到图象

'

C ,则

'

C 的函数解析式为

()y f x h k =-+.

11、对于平面上任意一点O ,存在,a b ,使OC aOA bOB =+,则1,,a b A B C +=?三点共线.

12、在ABCD 中,(1) ()()0AB AD AB AD ABCD +-=?·是菱形;

(2)

AB AD AB AD ABCD +=-?是矩形;

(3)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定理: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边的平方和. )2=-+

13、,a b 夹角为锐角>0(>0)a b a b λλ?≠·且. 14、,a b 夹角为钝角<0(<0)a b a b λλ?≠·且.

数学重要的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的思想

2.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函数与方程可以相互转化,注意运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

3.分类讨论的思想 在求解数学问题中,遇到下列情形常常要进行分类讨论. ①涉及的数学概念是分类定义的;

②运用的数学定理、公式或运算性质、法则是分类给出的;

③求解的数学问题的结论有多种情况或多种可能性;

④由运算的限制条件引起的分类.

⑤由实际问题的实际意义引起的分类.

⑥数学问题中含有参变量,这些参变量的不同取值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⑦较复杂的或非常规的数学问题,需要采取分类讨论的解题策略来解决的.

⑧由图形的不确定性引起分类

4.转化与化归的思想

在处理问题时,把待解决或难解决的问题,采用某种手段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将问题进行变换和转化,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熟知问题,进而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就是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一般总是将复杂的问题变换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把难解的问题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转化在高中数学中具有神奇的威力,要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体会、总结、积累,逐步形成能力.

高一下学期期末总结

高一下学期期末总结 高一下学期期末总结我一向语文很好,可是这次鬼使神差的,语文竟然错了很多不该错的地方。经过我的仔细反思,我想这和我阅读题目不认真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点也同样延伸到了数学和英语方面。很多计算和语法上的小错误让我丢掉了不少分数。 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考试我也想了 很多以后一定要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但是却错了很多。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自习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 自己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其次,我还要加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以及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和物理的习题强化。通过考试,我终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样的题目,感觉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可是一当考试,才发现原来那么多考试题目是我从来看都没看过的。只怪自己买的练习题做的少。不能允许自己再继续这样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从这次考试之中汲取教训,增加力量,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打好 基础。 考试技巧贵在练习。生活之中,我还要多多加强自己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学会积累,语文积累好词好句,数学也要多积累难的题目,英语则是语

法项目。对做完形填空等练习题也是提高英语的好方法。 高一下学期期末总结 作为年级主任,就是对本年级负责主要责任的那个人,这个岗位需要一个在各方面有能力的人来担任,作为我来讲,有的只是工作态度,或许也还不够积极,但同各位班主任一样就是想在这个岗位上做点工作,不辱使命,上对得起学校对自己的培养,下对得起高一600多名同学,有幸同各位非常优秀的高一12位班主任共事,共同为三中的发展尽自己的锦薄 之力。 我是一位待进者,无论是工作能力,为人处事、管理水平,业务素质、思想境界等都需要尽快得到提高,这些都需要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与帮 助,我会不断向你们学习提高。 我是一位教育理想派。想独善其身,教化众生,虽现实有时与理想并不同步,但我们仍要追随理想,要有追求, 我有时是一位激进派。性格有时很急,为了集体利益,可能有时没照顾情面。为了工作高效率,谁延误时机,我的脸色可能对谁就不好看。急躁冒进也还是有点。好在现在的同事理解支持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 人心”嘛!当然我要改进。 我要做一个行动者,我们缺的不是理念,缺的是行动,缺的是有效的行动。不应该“坐”而论道,而应该“做”而论道,做班级管理、年级管理及新课改的行动主义者。有一种智慧叫行动。行动就是改变,持续地行动,持续地改变,智慧地生成自己的事业。我在这一方面仍要加倍努力。 教育常有新招,工作常有新路,间或常有新局,相信在与各位班主任共同努力一定会创造属于高一年级的好成绩,我要努力的改变自己,完善

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总结(新版)

编号:YB-ZJ-0741 ( 工作总结)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总结(新 版) Through work summary, in order to correct shortcomings, learn experience and lessons, make future work less detours and more results

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总结(新版) 备注:通过工作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本内容是本年度新编修订版,可下 载后直接使用。 通过在高一学的知识使我又成长了一步,转眼时间过去了,我还恋恋不舍的怀念。我要感谢老师传授给我知识,感谢同学给予我的关怀。让我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茁壮成长,高一的第二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暑假。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转眼成为班级一员已半年多了。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半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在过去半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

高一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学期数学知识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 一、集合与命题 1.集合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 在求有关集合问题时,尤其要注意元素的互异性,如(1)设P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 Q a b a P b Q +=+∈∈,若{0,2,5}P =,}6,2,1{=Q ,则P Q +中元素的有________个。(答:8)(2)非空集合}5,4,3,2,1{?S ,且满足“若S a ∈,则S a ∈-6”,这样的S 共有_____个(答:7) 2.遇到A B =?I 时,你是否注意到“极端”情况:A =?或B =?;同样当A B ?时,你是否忘记?=A 的情形?要注意到?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如集合{|10}A x ax =-=,{}2|320B x x x =-+=,且A B B =U ,则实数a =______.(答:10,1,2 a =) 3.对于含有n 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 ,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 依次为,n 2,12-n ,12-n .22-n 如满足{1,2}{1,2,3,4,5}M ??≠集合M 有______个。 (答:7) 4.集合的运算性质: ⑴A B A B A =??U ; ⑵A B B B A =??I ;⑶A B ?? u u A B ?痧; ⑷u u A B A B =???I 痧; ⑸u A B U A B =??U e; ⑹()U C A B I U U C A C B =U ;⑺()U U U C A B C A C B =U I .如设全集}5,4,3,2,1{=U ,若}2{=B A I ,}4{)(=B A C U I ,}5,1{)()(=B C A C U U I ,则A =_____,B =___.(答:{2,3}A =,{2,4}B =) 5. 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理解集合的意义――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x y f x =—函数的定义域;(){}|y y f x =—函数的值域;(){}(,)|x y y f x =—函数图象上的点集, 如设集合{|M x y ==,集合N ={} 2|,y y x x M =∈,则M N =I _ _ (答:[4,)+∞); 6. 数轴和韦恩图是进行交、并、补运算的有力工具,在具体计算时不要忘了集合本身和空集这两种特殊情况,补集思想常运用于解决否定型或正面较复杂的有关问题。如已知关 于x 的不等式 250ax x a -<-的解集为M ,若3M ∈且5M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519253a ??∈????U ,,) 7.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若原命题是“若p 则q ”,则逆命题为“若q 则p ”;否命题为“若p 则q ” ;逆否命题为“若q 则p ”。提醒:(1)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即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但原命题与逆命题、否命题都不等价;(2)在写出一个含有“或”、“且”命题的否命题时,要注意“非或即且,非且即或”;(3)要注意区别“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否命题要对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都否定,而命题的否定仅对命题的结论否定;(4)对于条件或结论是不等关系或否定式的命题,一般利用等价关系“A B B A ???”判断其真假,这也是反证法的理论依据。(5) 哪些命题宜用反证法?如(1)“在△ABC 中,若∠C=900,则∠A 、∠B 都是锐角”的否命题 为 (答:在ABC ?中,若90C ∠≠o ,则,A B ∠∠不都是锐角);(2)已知函数2(),11 x x f x a a x -=+>+,证明方程0)(=x f 没有负数根。 8.充要条件。关键是分清条件和结论(划主谓宾),由条件可推出结论,条件是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由结论可推出条件,则条件是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从集合角度解释,若

最新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总结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总结 班主任期末总结 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想起来,我毕业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的数学教学中,我担任了高一(4)、(6)、(7)三个班的数学教师,虽然我付出了许许多多的汗水,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很多。由于担任学校普通班的数学课,学生基础很差,上课常常感到很吃力、压力之大,责任之重,可想而知。现将本学期教学情况简要总结如下,以便总结经验,寻找不足。 一、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学习新课程 我是第一年接触到新课程的新授课,对新课程的认识了解还不够,因此,必须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理论,仔细研究新的课程标准,并结合贵州省的考试说明,及时更新自己的大脑,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为了和教学一线的同行们交流,积极利用好互联网络,养成了及时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作为一位年轻的数学教师,我发现在教学前后,进行教学反思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独特的见解,教学前后,都要进行反思,对以后上课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些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积累经验,教后反思, 是上好一堂精彩而又有效课的第一手材料。 二、关心爱护学生,积极研究学情 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担任响应的教学,同时还肩负着育人的责任。如何育人?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只有这样,了解了学生,才能了解到学情,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多与学生交流,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做学生的朋友,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为自己的备课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还可以为班主 任的班级管理提高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高一上学期期末总结800字

高一上学期期末总结800字繁忙而又紧张的高一第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时光飞逝,转眼成为高一(2)班的一员已半年多了。回首这半年来各科的学习情况,感受颇多,需要总结的更多。 语文:在上初中的时候,我的语文成绩就一直很好,一直保持到现在。在学完必修1、必修2模块后,我对自己能熟练地背诵课文这方面比较满意,但是在其它方面还是稍有欠缺,比如:回家复习的力度不够,导致一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其次,我对文章的理解还不够,平时应该多做些练习题、多看看参考书上的文言文翻译,以此来增加对文章的理解。 数学:这学期,我觉得数学是我在各科里进步最大的一门学科。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也许就是我付出辛苦的回报吧。初中时,我的数学成绩并不好,自己也不去找老师问问题,被老师斥责道:“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高中必修1、必修4比起初中来难度大大增加了,内容也增多了。即使如此,也没有动摇我学数学的意志,我相信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我定会乘风破浪! 英语:学习高中的英语课程我并不吃力,反而我倒觉得简单,也许是在宣外我受到的英语强化训练教育的缘故吧,不管怎样说,我不会对英语放松警惕的,因为骄兵必败! 物理:我的物理成绩算不上班里比较好的,但也不是很

差,只能说一般。在下学期的学习中,我觉得我应该多向老师和物理学的好的同学多请教请教,多去大办公室问问题。 化学:情况基本与物理相同。只是化学方程式记得有些不清楚,希望下学期在此方面多多努力。 历史:我比较喜欢学历史,因为我对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自我评价良好。 地理:相对于其它科,我学地理稍微有些吃力,有些部分掌握得不是特别好,但是我有信心学好地理。 政治:政治后几个星期的课是由14中老师代的课,期末模块考试前,老师发了5张复习卷子,并画了11道必背题,我都背了,并用在了考试中,所以对政治的学习态度我很满意。以上是我对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习方面的个人总结,我不会忘记过去,也不会沉浸于过去,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高一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表示自然数集,N 或N表示正整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R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与集合M的关系是a M,或者a M,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 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x具有的性质},其中x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名称记号 子A B 集(或B A)真 A B 子 (或B A)集 集合 A B 意义 A中的任一元 素都属于B A B,且B 中至少有一 元素不属于A A中的任一元 素都属于B, 性质示意图 (1)A A (2)A A(B)BA (3)若A B且B C,则A C或 (4)若A B且B A,则A B (1)A(A为非空子集) (2)若A B且B C,则A C B A (1)A B A(B) 相等B中的任一元(2)B A 素都属于A (7)已知集合A有n(n1)个元素,则它有2n个子集,它有2n1个真子集,它有2n1个非空子集,它有2n2非空真子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8)交集、并集、补集

名称 记号 意义 性质 示意图 ( 1)AAA ( 2)A 交集 A B {x|x A,且x B} A B (3)A B A A B B (1)A A A (2)A A 并集 A B {x|x A,或x B} (3)A B A A B A B B (1) A C U A 补集 C u A {x|xU,且xA} (2) A C U AU 【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高一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数学知识概念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 一、集合与命题 1.集合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 在求有关集合问题时,尤其要注意元素的互异性,如(1)设P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 Q a b a P b Q +=+∈∈,若{0,2,5}P =,}6,2,1{=Q ,则P Q +中元素的有________个。(答:8)(2)非空集合}5,4,3,2,1{?S ,且满足“若S a ∈,则S a ∈-6”,这样的S 共有_____个(答:7) 2.遇到A B =?I 时,你是否注意到“极端”情况:A =?或B =?;同样当A B ?时,你是否忘记?=A 的情形?要注意到?是任集合的子集,是任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如集合{|10}A x ax =-=,{}2|320B x x x =-+=,且A B B =U ,则实数a =______.(答: 10,1,2 a =) 3.对于含有n 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 ,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 依次为,n 2,12-n ,12-n .22-n 如满足{1,2}{1,2,3,4,5}M ??≠集合M 有______个。 (答:7) 4.集合的运算性质: ⑴A B A B A =??U ; ⑵A B B B A =??I ;⑶A B ?? u u A B ?痧; ⑷u u A B A B =???I 痧; ⑸u A B U A B =??U e; ⑹()U C A B I U U C A C B =U ;⑺()U U U C A B C A C B =U I .如设全集}5,4,3,2,1{=U ,若}2{=B A I ,}4{)(=B A C U I ,}5,1{)()(=B C A C U U I ,则A =_____,B =___.(答:{2,3}A =,{2,4}B =) 5. 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理解集合的意义――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x y f x =—函数的定义域;(){}|y y f x =—函数的值域;(){}(,)|x y y f x =—函数图象上的点集, 如设集合{|M x y ==,集合N ={} 2|,y y x x M =∈,则M N =I _ _ (答:[4,)+∞); 6. 数轴和韦恩图是进行交、并、补运算的有力工具,在具体计算时不要忘了集合本身和空集这两种特殊情况,补集思想常运用于解决否定型或正面较复杂的有关问题。如已知关 于x 的不等式 250ax x a -<-的解集为M ,若3M ∈且5M ?数a 的取值围。 (答:(]519253a ??∈????U ,,) 7.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若原命题是“若p 则q ”,则逆命题为“若q 则p ”;否命题为“若p 则q ” ;逆否命题为“若q 则p ”。提醒:(1)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即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但原命题与逆命题、否命题都不等价; (2)在写出一个含有“或”、“且”命题的否命题时,要注意“非或即且,非且即或”;(3)要注意区别“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否命题要对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都否定,而命题的否定仅对命题的结论否定;(4)对于条件或结论是不等关系或否定式的命题,一般利用等价关系“A B B A ???”判断其真假,这也是反证法的理论依据。(5)哪些命题宜用反证法?如(1) “在△ABC 中,若∠C=900,则∠A 、∠B 都是锐角”的否命题为 (答:在ABC ?中,若90C ∠≠o ,则,A B ∠∠不都是锐角);(2)已知函数2(),11 x x f x a a x -=+>+,证明程0)(=x f 没有负数根。 8.充要条件。关键是分清条件和结论(划主谓宾),由条件可推出结论,条件是结论成

高一期末总结

篇一:高一期末总结800字 高一期末总结800字 高一期末总结800字(一) 高一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转眼成为高一(1)班一员已半年多了。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 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半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在过去半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点的成长。而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 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 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原来过去所见所识都是那么的偏见而又肤浅,以前的天真似 乎在一瞬间幻化成无知和可笑,我想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或许在以后也回嘲笑现在的渺小…… 我们不得不笑着回首我们所走过的路。 本人个人认为自己还是蛮关心班集体和他人的。每周的升旗仪式我都可以庄重严肃。在考勤 方面基本可以做到:尊 重教师,同学之间可以真诚相待;能遵守学校各项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在楼道中追跑打闹;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学穿校服,不佩带饰物,发型规范;举止文明;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废弃物。在学习方面:本人有明确的目标,上高中就是为了上大学。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面对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的时代,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认为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以资本为最重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时代将要过去,以知识为特征的知本家的时代即将到来。而中学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中国的本科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在课上能够做到认真听讲,有时会跑神,但是在老师提醒下,能够及时反应过来。我可以认真地完成各项作业。 目前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各项成绩,除了英语其它几科成绩真的蛮差的。学习还是蛮 努力的,但是就是考不好,原因只在我,太懒!!能看一遍就不看第二遍,能读一遍就不读第二遍。一定要改!!不能再因为懒,再耽误三年。我要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好作息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的时间。时间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效率和方法更为重要。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是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价值,应认真完成。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

2020年高一期末自我总结

高一期末自我总结 高一期末就要到来,你是不是会为了期末考试而紧张,先来看看期末总结要怎么写吧?下文是为大家的高一期末,仅供参考。 光阴似箭,转眼我的高中学习生活已有一个学期了,在这段学习生活中有过汗水,有过喜悦,也有过迷茫,但我始终坚持不懈,不畏困难,取得了进步,积累了经验,总结了教训,使自己有所成长和提高,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基础。对我在这段时间的状况,我总结了一些我的进步和不足。 进入高中,面对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我能保持端正的态度,每天能以较好的精神面貌面对学习和生活,坚持当日事当日毕。在高中的学习中,我渐渐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在老师上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上课认真听讲,积极配合老师。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做好复习工作。在班集体里,我与同学们相处融洽,尽量多的结交朋友,在学习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并积极参加集体的活动。 但是,我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我在学习上不够主动,遇到难题经常退缩,不积极解决,没有经常去问问题。时间安排不合理也是我的一大坏毛病,没有很好地利用时间和效率不高致使我经常"开夜车",不但使身体疲劳,也影响次日的学习。时间的利用问题成了我学习的一个绊脚石。今后我会制定时间表,合理的规划时间,提

高对时间的利用率。而且我对平时的错题回顾做得还很欠缺,导致有时出现做过的题还不会的情况。以后要认真改错题并经常积累,反复练习。 以上是我总结出的一些我在本学期的大体情况,我要以此为明鉴,保持好的,改正不好的,不断鞭策、改进自己,力求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做得更好。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学习的新知识和高梯度的题越来越多,以后的课程也会越来越困难,但是我会吸收这次考试带给我的经验教训,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转眼成为班级一员已半年多了。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半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 在过去半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

高一期末总结最新总结

高一期末总结 总结一:高一期末总结 通过在高一学的知识使我又成长了一步,转眼时间过去了,我还恋恋不舍的怀念。我要感谢老师传授给我知识,感谢同学给予我的关怀。让我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茁壮成长,高一的第二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暑假。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转眼成为班级一员已半年多了。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半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在过去半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原来过去所见所识都是那么的偏见而又肤浅,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间幻化成无知和可笑,我想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或许在以后也回嘲笑现在的渺小……我们不得不笑着回首我们所走过的路: 在学习上: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面对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的时代,

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认为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以资本为最重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时代将要过去,以知识为特征的”知本家”的时代即将到来。而高中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 在纪律方面,基本可以做到: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可以真诚相待;能遵守学校各项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学穿校服;举止文明;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废弃物。 以上是我对高一上学期期末一些方面的个人总结,我将结合这个小结回顾过去,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自然,这需要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和同学们的真诚帮助。 总结二:高一期末总结 时光像水中的倒影,一晃一学年就过去了。开学时的画面似乎还在脑际游移,而今新一个学年的生活正在向我们走来,蓦然回首,感慨颇多。刚迈入高中的时候对一切似乎都充满新鲜感,于是到处跃跃欲试,结果碰壁较多。不过“吃一堑,长一智”,高一学年我除了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也利用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充实自己。现将我上一学年的总结如下: (一)、在学习。学习是学生的基本,除了有个性有特长外,最起码的就是要有知识文化的功底,所以,我至始至终都把学习摆在第一位,

高一期末总结范文五篇

高一期末总结范文五篇 回首高一这学期,心中就产生了许多感触。这学期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高一期末总结怎么写?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期末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期末总结1 高一的第一学期已经结束,心中会有很多感慨,会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有自己未能完成目标的遗憾……有时候会惊醒自己居然高一了,时间就是这样,无声无息、从指尖划过。虚度了时间,荒废了光阴,所以要学会珍惜他,抓住它。 总体来说,第一学期我在学习方面不够努力,成绩也不尽人意。似乎显得有些吃力,而且信心也显得不足。上一学期在课堂上的效率不高,有时候思想会开小差,有时候也会昏昏欲睡。晚自习的状态比课堂是好些,但还不够认真。有时候作业会出现做不完的情况。总之,似乎还没有完全融入到高中生活中去。 上一学期我似乎立了无数次志,但无知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每次都没有实现,制定了无数次计划,也没有一次是认认真真完成,学习上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对于前方的道路我有点迷惘,不知方向,不像初中的时候,是班里的佼佼者。不一样的学习方法,不一样的上课方式,繁重的学习任务,压着我。不过我相信这一学期我会改变自己,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也会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只为不背弃自己的理想。现在想一想自己荒废的时光,会后悔,会惋惜,会感伤……无论怎样,昨日的船票已经过期,我拥有的是今天的船票,明天的船票还未有效,所以只有把握今天,把握现在,我才能变得更好,更加的完美,成绩更加突出,才能不辜负这三年的时光,不辜负青春的绚烂,不辜负父母期望的眼神和老师的

谆谆教诲。 高一期末总结2 进入高中,我迎来了三年艰巨繁重的学习生活,在这对未来影响很大的三年里,我必须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努力提高自己,以达到社会的要求,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光阴似箭,转眼一学期已过,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坚定目标不懈努力,有过汗水,有过喜悦,也有过迷茫,但我始终意志坚定,努力学习,取得了进步,积累了经验,总结了教训,使自己有所成长和提高,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基矗对我在这一学期里的状况,我总结了一些我的进步和不足,制订了改进不足的计划。 首先,在这一学期里我取得了进步。进入高中,面对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我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端正的态度,很高的学习热情,每天能以较好的精神面貌面对学习和生活,坚持当日事当日毕。作业能够独立及时完成,并有一些额外的学习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空闲时间积极吸收课外知识,关心时事政治。在高中的学习中,我渐渐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在老师上课前做好预习工作,自己掌握一些知识,提高上课时的听课效率。虽然在半期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戒骄戒躁,努力学习。在班集体里,我与同学们相处融洽,在学习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并积极参加集体的活动。 但是,我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首先,我在学习上不够主动,遇到难题经常退缩,不积极解决。其次,我还保留了一些初中时的不好的学习习惯,上了高中没有及时改正,没有及时适应高中的生活,致使起初学习比较被动。另外,时间安排不合理也是我的一大坏毛病,没有很好地利用时间和效率不高致使我经常“开夜车”,不但使身体疲劳,也影响次日的学习。时间的利用问题成了我学

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篇一】 一、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画图省识春风面。春风面,古义:形容王昭君的美貌;今义:得意的样子。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古义:远离故乡;今义:遥远。 一去紫台连朔漠。去,古义:离开;今义:到。 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古义:年暮垂老;今义:很多年,一辈子,终生。艰难苦恨繁霜鬓。恨,古义:遗憾;今义:仇恨,痛恨。 二、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语” 千载琵琶作胡语。话,言语,名词。 又闻此语重唧唧。话,内容,名词。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动词。 语曰:唇亡齿寒。古话,名词。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独” 百年多病独登台。独自,单独。 鳏寡孤独。独身。 独亮自以为死灰有时而复燃者。唯独。 “哀”

风急天高猿啸哀。悲哀,形容词。 君将哀而生之乎。哀怜,哀叹,动词。 秦人不暇自哀。哀伤,悲哀,动词。 谁为哀者。悲伤,形容词。 “向” 独留青冢向黄昏。对着。 回车叱牛牵向北。面向。 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向吾不为斯役。从前。 失向来之烟霞。刚才。 【篇二】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知识范围:课标建议的60个背诵篇目;文学常识以中国古代作家为主及60个背诵篇目名称、作家及朝代。 默写时要注意: (1)今年高考是四选三选默,选择最有把握的几句来填写,千万不要多默。 (2)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书法。(建议拿到试卷就先填写默写内容) (3)要求“一字不差”。如默写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几个字,后面想起来了再默。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高一英语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一. 1.1)differences between A and B A和B之间的不同 ★★make some/no difference 有一些/没有作用/影响 A is different from B A和B不同 A and B are different in ..A和B在某方面不同differ vi . 不同;有分歧 2)be happy with sth./sb. 对某物/某人感觉愉快/幸福/满意 be happy to do sth. 乐于做某事 3)mean vt. 意味着;有……的意思 ★★★mean doing 意味着…… ★★★mean to do 打算做某事 ★★means n. 方法,手段(单复同形) by this means = in this way 用这种方法 by no means =not at all 决不 by all means 一定,务必,不惜一切地 by means of 通过;用;借助于 4)be prepared for 已为……做好了准备 prepare sb. for sth. 使……有思想准备 prepare sb. to do sth. 为某人做某事做准备 in preparation (for) 在准备中 make preparation s. for 为……做准备 5)encourage sb. to do sth. 鼓励某人做某事 encourage sb. (in sth.) 鼓励或支持某人 discourage sb. 使某人泄气 6)more than = over 超过,多于 more than+名词/动词/形容词/从句不仅仅;不只是no more than +数词仅仅 not more than +数词至多,不超过 not more……than 不比……更 no more……than 和……不一样 more……than 与其说是……不如说是…… 7)★turn out to be sb./sth. 结果是…… e.g. But it turn out to be fine. 8)★try to do sth. 努力做某事 ★try doing sth. 是做,尝试干某事 9)attend (on) sb. 照料/看护某人 attend to sb. = take care of 10)win/earn/gain the respect of sb. 赢得某人的尊敬 have a deep respect for sb. 深深敬重某人 respect sb. for doing sth. 因为……而尊敬某人 11)blame sb. for doing sth. 因为……而责备某人 scold sb. for doing sth. 因为……而责骂某人 12)devote oneself to 献身于 devoted adj.

高一上学期末自我总结

高一上学期末自我总结 高一上学期末自我总结通过在高一学的知识使我又成长了一步,转眼时间过去了,我还恋恋不舍的怀念.我要感谢老师传授给我知识,感谢同学给予我的关怀.让我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茁壮成长,高一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转眼成为班级一员已半年多了。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半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在过去半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原来过去所见所识都是那么的偏见而又肤浅,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间幻化成无知和可笑,我想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或许在以后也回嘲笑现在的渺小……我们不得不笑着回首我们所走过的路.:

在学习上: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面对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的时代,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认为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以资本为最重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时代将要过去,以知识为特征的"知本家"的时代即将到来。而高中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 在纪律方面,基本可以做到: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可以真诚相待;能遵守学校各项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学穿校服;举止文明; 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废弃物。 以上是我对高一上学期期末一些方面的个人总结,我将结合这个小结回顾过去,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自然,这需要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和同学们的真诚帮助。 高一上学期末自我总结岁月匆匆,转眼间高一就要结束了。 如今想起高一刚入学时的我和6班,一切都还历历在目。 时间,摧残人,也磨炼人。重要的是在经历过时间的洗炼和冲刷中,我们学会了什么,领悟了什么,铭记了什么。 学习,是要我们通过不断努力奋斗而得到其精华所在,

高中数学高一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 注意下列性质: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 1212a a a n n ()若,;2A B A B A A B B ??==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5.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逻辑连接词有“或”,“且”和()()∨∧ “非”().?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 :A →B ,是否注意到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 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注意整体代换思想) [ ] 如: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 f x a b b a F(x f x f x ())()()>->=+-0 义域是_____________。[](答:,) a a -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你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①反解x ;②互换x 、y ;③注明定义域) 13. 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 ③设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y f(x)A C a A b C f(a)=b f 1=∈∈?=-()b a [][] ∴====---f f a f b a f f b f a b 111()()()(), 14. 如何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取值、作差、定号、下结论) 如何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则(外层)(内层) y f u u x y f x ===()()()?? [][]当内、外层函数单调性相同时为增函数,否则为减函数。)f x f x ??()() () 如:求的单调区间 y x x =-+log 12 22(设,由则u x x u x =-+><<22002

高一下学期末总结

高一下学期末总结 高一下学期末总结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转眼间, 我的高一下学期就这样的匆匆过去了。回想这学期,在老师, 同学的帮助下,我在思想,纪律,学习,工作,活动,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感觉自己有些许提高。另一方面,在学习生活中,我还发现了自己在很多方面的不足之处。下面便是我在本学期通过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成绩与不足所总结出的经验与教训。以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以一个优良的状态与精神面貌去面对高二紧张的学习生活。 首先是自己的思想与纪律方面。我个人认为,在本学期中,我在纪律上有部分提高。绝大多数时间都能保证上课不随便说话,认真听讲,记笔记。在自习课上,保证自习的效率与质量。在课余时间里,主动参与学校开展的学生业余党校活动。从中我也初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这也大大激发了我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崇敬。 其次是学习方面。本学期在学习上,基本做到对学的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在其基础之上,又有提高。数学方面,成绩不太稳定,对基础内容掌握得不够扎实,但基本做到能够灵活运用老师所讲的重点内容。语文方面,对文言文的理解,阅读理解等上学期存在的弊病并没有得到妥善地解决,只不过都是每次考试前都突击一次。英语一直是薄弱科目,听力,单选,完型,阅读,改错,作文,在不同时期都存在不同的问题。物理方面,本学期成绩还算比较稳定,做到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基本要求。化学方面,基本做到了

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但但效果并不如物理一样。可能是自己在细节上下的功夫太少。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做到了培养浓厚的兴趣,课上听讲的基本要求。从这学期的学习情况上来看,成绩差强人意。有进步,但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如何去克服自己在学习上的毛病。只有这样才能在质上有真正的飞跃。 以上便是我本学期的个人总结,希望这个总结能够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明确前进方向,调动主动性,总结经验,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室领导工作总结担任教室领导期间在我的心里,一直装着这样一句话: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在教室领导工作中,我一直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以此为宗旨来教育学生。 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居多,多数缺乏这种“合作”精神,以自我为中心,这对教室的各项工作开展很不利。于是,我采用“让事实说话” 的方法,学校的一些活动,如拔河比赛、运动会等就是很好的契机。我还经常利用早读课、班会课等进行适当的教育: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等。另外,在我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也有认识地要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同桌互相背诵单词、课文等,加强学生的团结合作认识。而我自己在工作中,也能做到主动与其他老师合作、讨论。

新高一上学期政治预习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学期政治预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货币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作用:表现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2、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过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社会生产率的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③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 3、价值规律作用: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消费类型: (1)产品类型: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 (2)交易方式: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货消费。 (3)消费目的:生活消费:生存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最基本消费)、发展资料消费(满足人们发展的要求)、享受资料消费(满足人们享受的需求,最高层次消费。)3、消费结构: (4)特点: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经济发展,收入变化而变化,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2、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3、做理智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