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藏类型

油气藏类型
油气藏类型

油气藏类型

油气藏的类型很多,它们在成因、形态、规模与大小及储层条件、遮挡条件,烃类相态等方面的差别很大。为了便于研究和指导油气田勘探,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分类。到目前为止已提出了上百种分类方案。

油气藏的分类要遵循两条最基本的原则:

1.科学性:充分反映圈闭成因、油气藏形成条件、各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实用性:能有效地指导勘探工作,比较简便实用。

本书的分类,分为五大类:构造、地层、岩性、水动力、复合(表7-1、7-2)。

表7-1

A

A

表7-2

A

§1 油田生产上的一些分类

一、按产量大小分

高产油藏:100t/d 中产:10~100t/d 低产:2~10t/d

二、按形态分:

层状油气藏:油气呈层状分布,如背斜油气藏。

块状油气藏:油气呈块状分布,如古潜山。

不规则油气藏:分布无一定形态,如断层油气藏。

三、按烃类组成分:油藏、油气藏、气藏、凝析气藏

§2 构造圈闭及其油气藏

由于地壳发生变形和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油气在其中聚集,就形成了构造油气藏。它是最重要的一类油气藏。它进一步可分为背斜、断层、裂缝及岩体刺穿构造油气藏。

一、背斜油气藏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褶皱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背斜圈闭,称为背斜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称为背斜油气藏。这是一类在勘探史上一直占据最重要位置的油气藏。在油气勘探历史早期,因为这类油气藏易发现,所以认识较早。随后在1885年由美国地质学家提出了“背斜学说”,在油气勘探史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背斜油气藏在油气储量和产量中仍占居重要位置,并且是油气勘探早期阶段的主要对象。后来,随油气勘探的深入,易于发现的背斜油气藏越来越少,并发现了一些非背斜油气藏。到二十世纪初由美国石油地质学家莱复生,系统地提出了非背斜油气藏的学说并进行了系统分类。

背斜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形态较简单,油气聚集机理简单,也易于用地震方法发现,是油气勘探的首选对象。背斜油气藏从成因上看,也可分为五个亚类。

(一)挤压背斜油气藏

由侧向挤压应力为主的褶皱作用而形成的背斜圈闭的油气聚集。

特点:两翼倾角陡,常呈不对称状;闭合度高,闭合面积小;常伴有断裂(图7-1)。

m

气水

界面

气水

界面

图7-1四川盆地卧龙河气田剖面图

主要分布在挤压型盆地的变形带,我国西部盆地以此类为主。

(二)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

由于基底断块热隆升的差异沉降作用而形成的平缓、巨大的背斜构造圈闭油气聚集。

特点:两翼地层倾角平缓,闭合度小,闭合面积大,常呈穹窿状。

主要分布在地台内部坳陷和边缘坳陷中,常呈组或带出现,形成长垣或大隆起带。如大庆长垣,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加瓦尔。

(三)披覆背斜油气藏

这类背斜是由地形突起及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

形成机理:在沉积基底上常存在有各种地形突起,由结晶基岩、坚硬致密的沉积岩或生物礁块等组成。当其上有新的沉积物堆积后,这些突起部分的上覆沉积物一般较薄,而其周围的沉积物较厚,因而在成岩过程中,由于沉积物厚度和自身重量的不同,所受到的压实程度不同,结果便在地形突起(潜山)的部位,上覆地层呈披覆隆起形态,形成圈闭。这种构造也有人称为披盖构造或差异压实背斜。

特点:形态一般为穹隆状,顶平翼稍陡,闭合度和幅度下大上小,两翼倾角下大上小。如渤海湾盆地的济阳坳陷的孤岛及孤东油田。主要分布在台区。

(四)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成因:由地下塑性物质活动的结果。在特殊的沉积环境中,坳陷内可堆积巨厚的盐岩、膏岩和泥,它们在地下高温、高压下一般呈较强的塑性。在上覆不均衡重力负荷或侧向水平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蠕动,可在上覆地层薄弱地带发生底辟上拱,使上覆地层发生变形,形成底辟拱升背斜圈闭。

特点是背斜轴部往往发育地堑式或放射状断裂系统,顶部陷落,断层将其复杂化。甚至有的在宏观上呈背斜形态,但具体到油气聚集单元往往已没有完整的背斜圈闭,而是被断层分割成众多的半背斜或断块圈闭。例如我国渤海湾盆地的东辛油田、科威特的布尔干油田。

(五)滚动背斜油气藏

形成机理:沉积过程中,由于张性断层的块断活动及重力滑动,边沉积边断裂,堆积在同生断层下降盘上的砂泥岩地层沿断层面下滑,使地层产生逆牵引(与正牵引比较),形成了这种特殊的“滚动背斜”圈闭。

特点:多为小型宽缓不对称的短轴背斜,近断层一翼地层倾角较陡,远离断层一翼平缓,轴向近于平行断层线,常沿断层呈串珠状分布,背斜高点距离断层较近,且高点向深部逐渐偏移,其偏移的轨迹大体与断面平行。主要分布在断陷盆地靠近边界断裂一侧,沿断层走向,呈串珠状分布。我国渤海湾盆地已发现相当数量的该类油气藏。

二、断层油气藏

是指由断层沿储集层上倾方向遮挡封闭而形成的圈闭中油气聚集。这类断层在断裂发育的裂谷盆地及前陆盆有较多的分布。

(一)断层在油气藏形成的作用

断层在油气藏的形成过程中,可起通道作用、破坏作用和封闭作用。这些不同作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可能表现不一样。

1.封闭作用:

油气在运移至封闭性断层时,既不能穿过断层做横向运移,也不能沿断裂带做垂向运移,这样的断层为封闭的,即断层分为横向封闭和侧向封闭。断层的封闭作用决定于以下几种因素:

从纵向的封闭作用看:

1)断层性质及其产状。一般逆断层是受压扭性作用形成的,其断裂带常表现为紧密性的,封闭性强;而张性断层的断裂带则常是不紧密的,是开启的。断层的产状也会影响其封闭性,断面陡,封闭性差(因正压力N=mgcosθ),断面越缓,N越大,则封闭性越好。

2)断裂带内的充填。地下水中溶解物质(如碳酸钙)沉淀,碳酸盐岩中的硅化作用均可将破碎带胶结起来,而起封闭作用;油气沿开启的断裂带运移过程中,由于原油氧化作用或生物菌解作用,形成固体沥青等物质,堵塞了运移通道,也可起封闭作用。

3)在塑性较强的地层中(如泥岩、盐岩和膏盐),沿断裂带常可形成致密的断层泥,可起封闭作用。推论:在砂泥互层的地层中,泥岩所占比例越大,其封闭性越强。

4)断层倾角在塑性地层缓、脆性地层陡,所以在塑性地层中封闭性好。

从横向上看,断层封闭与否取决于断距大小以及断层两侧对置的岩性组合。其基本原则是断层两侧的渗透性岩层和非渗透性岩层不直接接触,就可以起封闭作用,反之不起封闭作用(图7-2、7-3)。以这个原则看,由大段泥岩夹砂岩的剖面,断距小于泥岩厚度时,封闭性好;反之则差。

砂层油气

粘土层

(a )(b ) 图7-2断层两侧岩性接触情况 图7-3 从本质上看,断层的封闭能力取决于断层两侧对置岩层、断裂带及与两盘岩性的排替压

力差。断层的封闭性是一个相对概念,无绝对封闭、开启的概念。 2.通道和破坏作用(开启)

断层伴生裂缝发育,一般是开启的;断层交叉部位往往是开启的;在脆性地层中的断裂,且未矿化应是开启的。

在油气藏的形成过程中,开启的断层可成为连接源岩与圈闭之间的良好通道,也可与储层、不整合面一起成为油气的长距离运移的通道。油气藏形成后,开启的断层可使油气沿断层向上运移,在上部地层形成次生油气藏或直接运移至地表造成散失破坏(图7-4)。

A

A

A (A )(b )

油砂

油藏

等高线

含油面积

图7-4油砂山油田构造图及剖面图

断层的开启与封闭情况是复杂的,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分析和认识它。有的断层在形成期或活动期一般是开启的,在非活动期亦可能是开启的,也可是封闭的,这取决于它的影响因素。一条断层,在纵向和横向的不同部位,因所受地质条件的不同,可以是封闭的,亦可以是开启的(指同一时刻)。

3.断层油气藏形成条件

1)断层在纵横向是封闭的;2)断层位于储层的上倾方向;3)在平面上封闭断层与构造等高线或地层尖灭线,或单独、或与后一、二者能组成侧向封闭的闭合线,即能圈定出一定的闭合面积。

(二)断层油气藏的类型(在断层是封闭的情况下)

根据断层线与储层构造等高线的组合关系,可分为下列几种

1.断鼻构造油气藏

在区域倾斜的背景上,鼻状构造的上倾方向被断层所封闭(图7-5、7-6),在其中聚集了油气就形成了这类油气藏。

90

84

38

85

81

111

105

30

117

116

35

含油面积

3

A

B

图7-5断鼻状构造圈闭与油气藏

图7-6永安镇油田永12断块构造及油藏剖面图 2.弧形断层断块油气藏

在倾斜储集层的上倾方向,由一向上倾方向凸出的弯曲断面所包围形成的圈闭及其油气藏(图7-7)。

A

(a )

(b )

图7-7坨庄胜利村油田某一断层油气藏构造图

3.交叉断层断块油气藏

在倾斜储集层的上倾方向,由两条相交叉的断层所封闭而形成的圈闭及其油气藏(图7-8)。

(a )

(b )

图7-8柴达木盆地冷湖油田某断层油藏

4.断层与储层上倾尖灭线构成的油气藏 断层在上倾尖灭地层的两侧起封闭作用,或岩性尖灭线与断层交叉封闭而形成的圈闭及

油气藏。

5.多断层复杂断块油气藏

在断层发育地区往往有多组断层的交叉切割与地层产状相结合,组成各种几何形态的含

油气断块,遮挡的断层往往是多条,形成复杂断块圈闭(图7-9)。

A

200220240

图7-9东辛油田营13断块区油藏剖面图

6.逆断层油气藏

这类油气藏出现在挤压型盆地的边缘地带,可由多组逆断层或逆掩断层与储层结合而形成的各种形态的含油气断块。在逆掩断层上盘,形成了逆掩断块油气藏,在逆掩断层下盘,常常形成隐蔽性掩覆断块油气藏。如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三、岩体刺穿油气藏 (一)概念:

由于刺穿岩体接触遮挡而形成的圈闭,称岩体刺穿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称为~。 按刺穿岩体性质不同,可分为盐体刺穿、泥火山刺穿及岩浆柱刺穿。

(二)形成机理及分布

地下塑性岩体(包括盐岩、膏岩、软泥以及各种侵入岩浆岩)侵入到沉积岩层,使储层上方发生变形;其上倾方向被侵入岩体封闭而形成刺穿(接触)圈闭(图7-10、7-11、7-12)。形成刺穿或底辟构造的基本条件是地下深处存在相当厚度的塑性层,厚度愈大,形成的机会越大;其次是上覆岩层存在压差变化比较显著的薄弱带。

图7-10 图7-11洛克巴丹油气田剖面图

图7-12墨西哥的岩浆岩体刺穿油田横剖面图

分布在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地区及岩浆活动强裂(油气藏形成前)地带。 四、裂缝性油气藏

(一)定义:是指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为裂缝性或溶孔(溶洞)的油气藏。

(二)成因:在各种致密、性脆的岩层中,原来孔隙度和渗透率都很低,不具备储集油气的条件。但由于构造作用,加上其它后期改造作用,使其在局部地区的一定范围内,产生了裂缝和溶洞,具备了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的条件,与其它因素(如盖层、遮挡物)相结合,就形成了裂缝性圈闭,油气在其中聚集就形成了裂缝性油气藏(图7-13、7-14)。

图7-13石油沟气田构造图及剖面图

21

80070080?11

9

24

12

20

186

8

60080006000

2000

13

43

17

?

14

7

8000

600040003000

10

8000

8000

8000

?B 13

B A

2

6

8k m

6

8k m

-450-300-1500

900B

14

N E

油井油区界限气井

背斜轴

剖面线未知油区界限

上法尔斯

中法尔斯

下法尔斯

上法尔斯

中法尔斯

下法尔斯

海拔m

A

B 横剖面图

油水界面

加奇萨兰油田

盖层

(石膏)阿斯马利灰岩报球虫泥岩中白垩统灰岩菊灰岩卡米

上侏罗统)N

B

图7-14加奇萨兰油田构造图及剖面图

(三)特点:

1.油气藏常呈块状。

2.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钻具放空、泥浆漏失和井喷现象。

3.试井获得的地层实际渗透率比实验室测得的渗透率大的多。

4.同一油气藏,不同的油气井之间产量相差悬殊,一般说单井产量都较高,而储量一般不大(除溶蚀作用形成的孔、洞性油气藏)

§3 地层油气藏

地层圈闭是指沉积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即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油气在其中聚集就成为地层油气藏。地层圈闭是狭义的,是指储层上倾方向直接与不整合面相切被封闭所形成的圈闭,不包括由于沉积条件的改变或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性圈闭(图7-15)。尽管地层圈闭也属构造成因,但因其主要是强调由于储层上、下不整合接触,储层遭风化剥蚀后,又能被盖层封盖而成,与前述构造油气藏是不同的。它主要分为三类: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和地层超覆油气藏和生物礁块油气藏。

B

C

D

E

F

图7-15地层油气藏及其与非地层油气藏之间的区别示意图

一、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一)定义:剥蚀突起和剥蚀构造被后来沉积下来的不渗透性地层所覆盖而形成的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就称为…。分为潜伏剥蚀突起圈闭及其油气藏和潜伏构造圈闭及其油气藏。

(二)形成机理

地壳运动→抬升→风化剥蚀→凹突地形、破碎溶蚀带→沉降→接受盖层沉积(图7-16)。

(c )

图7-16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示意图

(三)形成条件

地壳升降较频繁,沉积间断多,基底断裂发育。主要分布在地台区。我国的任丘、渤海湾盆地、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均有分布。

二、地层超覆油气藏

1.形成:水进→超覆→退积层序 水退→退覆→进积层序

水进时,沉积范围不断扩大,较新沉积层覆盖了较老地层,原在坳陷边部的侵蚀面沉积了孔隙性砂岩,后来在其上沉积了不渗透性泥岩,就形成了地层超覆圈闭(图7-17、7-18)。油气在其中的聚集就形成了地层超覆油气藏。

图7-17金家油田构造及油藏剖面图 图7-18超覆与退覆示意图 注意:这种油气藏不能形成于盆地边部(通天砂),除非断层遮挡,或有不整合面存在。仅在盆地内部的隆起边缘可有这种情况。 三、生物礁油气藏

生物礁是指由造礁生物珊蝴、层孔虫、苔藓虫、藻类、古杯类等组成的、原地埋藏的碳酸盐岩建造。生物中,除造礁生物外,尚掺有海百合、有孔虫等喜礁生物。

生物礁圈闭是指礁组合中具有良好孔隙—渗透性的储集岩体被周围非渗透性岩层和下伏水体联合封闭而形成的圈闭。

生物礁分为前礁、主体和后礁相,最为有利的储集体为前礁和主体—其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均发育,构成良好的储存空间;而且除其本身具良好的生油条件外,邻近的油源可提供充足的油源。

§4 岩性油气藏

一、岩性油气藏形成机理

岩性圈闭是指储集层岩性变化所形成的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就成为岩性油气藏。主要为上倾尖灭油气藏和透镜体油气藏两类(图7-19)。

A

A B B

C C

B 平

面图

剖面图

油油油

水水水

(a)

(b)

(c)

B C

C

A A

图7-19砂岩尖灭体及透镜体地层油气藏

其形成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亦可在成岩过程中形成。

沉积过程中,因沉积环境或动力条件的改变,岩性在横向上会发生相变。当砂岩层向一个方向上变薄,直至上下层面相交于一点即尖灭在泥岩中,形成岩性尖灭圈闭,若向两边尖灭则形成透镜体圈闭。在成岩和后生作用期间,因次生作用改造亦可形成岩性圈闭。

二、特点

1.储集体往往穿插和尖灭在生油岩体中,不仅有充足的油气来源,而且有良好的储盖

组合条件。

2.圈闭形成时间早,直接与源岩相接触,具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性。

3.其分布与河湖沉积体系和古地形有关。在三角洲相、海(湖)相、河流相和浊积相中最易被发现——即有较多的分布。

§5 水动力油气藏

一、概念及形成机制

由水动力或与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条件下不能形成圈闭的地方形成聚油气圈闭,称为水动力圈闭。其中的油气聚集称为水动力油气藏。

在水动力条件下,油气的力场强度应是净浮力、水动力的合力。当浮力、水动力、毛细管力三者达到平衡时可形成水动力油气圈闭,在这种情况下,油、气势面与储层顶面构造等高线不再平行,倾斜或弯曲的等油气势面可以使静水条件下不存在圈闭的部位,形成聚油气圈闭。主要有两种类型。

1.构造鼻或阶地型水动力油气藏

当水流方向指向储层下倾方向,油水或气水界面会发生顺水流方向倾斜或弯曲,就会在构造鼻或阶地的部位形成闭合的油气低势区,形成油气聚。

2.单斜型水动力油气藏

对于单斜岩层而言,沿倾斜方向的渗透性常会发生变化。水沿储集层向下倾方向流动时,流经不同渗透性的地段,所受毛细管阻力不同,渗透性差地段,毛管阻力大,好的地段阻力小,从而使等势面发生弯曲。这样就可在储层顶部,在毛管阻力+浮力+水动力=0,即三者达到平衡的地方形成水动力圈闭油气藏。

水动力圈闭油气藏又称其为悬挂油气藏。这类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具有动力条件下的地层产状发生轻微变化的构造鼻和挠曲带、单斜带、储集层岩性不均和厚度变化带以及地层不整合带。水动力油气藏是一种暂时性的,因地下水动力的大小会受各种因素的控制从而改变其圈闭能力和圈闭的位置。

§6 复合油气藏

圈闭往往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当某种单一因素起绝对主导作用时,就会很易把它们划归为一类。但当这些因素共同起到大体相同或相似的作用时,就不好归类,就只好称为复合圈闭。所以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共同起封闭作用而形成的圈闭称为复合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就称为…。

主要有:构造——地层复合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岩性——水动力复合油气藏等。

圈闭和油气藏类型的识别

圈闭和油气藏类型的识别练习 要求:(一)阅读各图构造等高线及储层分布图。在平面图上找出溢出点位置(用字母C表示),圈定闭合面积,计算闭合高度,确定圈闭及油气藏类型,并写出结果。 (二)结合储集层分布的变化及油气水分布情况,绘制给定剖面线的圈闭和油气藏横剖面。 练习题: 图1—1 某油层顶面构造图 1—正断层;2—油层顶面等高线;3—产气井;4—产油井;5—产水井;6—剖面线; A区:油气藏类型:背斜油气藏;闭合度:h=70m;油柱高度:h o= 40m ;气柱高度:h g= 35m ;B区:油气藏类型:断块油气藏;闭合度:h=85m;油柱高度:h o= 40m;气柱高度:h g= 10m ;(??) E区:油气藏类型:断块油气藏;闭合度:h=45m;油柱高度:h o=20m;气柱高度:h g=10m;

图1—2 某油层顶面C—D剖面图 图2—1 某地层底面构造图及其下伏油层等厚度图 1—某地层顶面等高线(m);2—储层等高线(m);3—产气井;4—产油井;5—产水井;6—剖面线油气藏类型:透镜体油气藏;闭合度:h=160m;油柱高度:h o=80m;气柱高度:h g= 40m ; 图2—2某油层F—E剖面线横剖面图 纵比例尺:1:4000

1—砂层所在地层顶面等高线(m);2—砂层尖灭线;3—砂层等厚线(m);4—剖面线

图3—2 某区地层A—B剖面线横剖面图 纵比例尺:1:4000 图4—1 某区砂层构造图及不整合面等高线图 1—不整合面等高线(m);2—某砂层顶面等高线(m);3—某砂层侵蚀终止线;4—剖面线 图实4—2 某区砂层P—Q剖面线横剖面图 纵比例尺:1:5000

油气藏类型

油气藏类型 油气藏的类型很多,它们在成因、形态、规模与大小及储层条件、遮挡条件,烃类相态等方面的差别很大。为了便于研究和指导油气田勘探,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分类。到目前为止已提出了上百种分类方案。 油气藏的分类要遵循两条最基本的原则: 1.科学性:充分反映圈闭成因、油气藏形成条件、各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实用性:能有效地指导勘探工作,比较简便实用。 本书的分类,分为五大类:构造、地层、岩性、水动力、复合(表7-1、7-2)。 表7-1 A A 表7-2

A §1 油田生产上的一些分类 一、按产量大小分 高产油藏:100t/d 中产:10~100t/d 低产:2~10t/d 二、按形态分: 层状油气藏:油气呈层状分布,如背斜油气藏。 块状油气藏:油气呈块状分布,如古潜山。 不规则油气藏:分布无一定形态,如断层油气藏。 三、按烃类组成分:油藏、油气藏、气藏、凝析气藏 §2 构造圈闭及其油气藏 由于地壳发生变形和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油气在其中聚集,就形成了构造油气藏。它是最重要的一类油气藏。它进一步可分为背斜、断层、裂缝及岩体刺穿构造油气藏。

一、背斜油气藏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褶皱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背斜圈闭,称为背斜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称为背斜油气藏。这是一类在勘探史上一直占据最重要位置的油气藏。在油气勘探历史早期,因为这类油气藏易发现,所以认识较早。随后在1885年由美国地质学家提出了“背斜学说”,在油气勘探史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背斜油气藏在油气储量和产量中仍占居重要位置,并且是油气勘探早期阶段的主要对象。后来,随油气勘探的深入,易于发现的背斜油气藏越来越少,并发现了一些非背斜油气藏。到二十世纪初由美国石油地质学家莱复生,系统地提出了非背斜油气藏的学说并进行了系统分类。 背斜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形态较简单,油气聚集机理简单,也易于用地震方法发现,是油气勘探的首选对象。背斜油气藏从成因上看,也可分为五个亚类。 (一)挤压背斜油气藏 由侧向挤压应力为主的褶皱作用而形成的背斜圈闭的油气聚集。 特点:两翼倾角陡,常呈不对称状;闭合度高,闭合面积小;常伴有断裂(图7-1)。 m 气水 界面 气水 界面 图7-1四川盆地卧龙河气田剖面图 主要分布在挤压型盆地的变形带,我国西部盆地以此类为主。 (二)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 由于基底断块热隆升的差异沉降作用而形成的平缓、巨大的背斜构造圈闭油气聚集。 特点:两翼地层倾角平缓,闭合度小,闭合面积大,常呈穹窿状。 主要分布在地台内部坳陷和边缘坳陷中,常呈组或带出现,形成长垣或大隆起带。如大庆长垣,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加瓦尔。 (三)披覆背斜油气藏 这类背斜是由地形突起及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 形成机理:在沉积基底上常存在有各种地形突起,由结晶基岩、坚硬致密的沉积岩或生物礁块等组成。当其上有新的沉积物堆积后,这些突起部分的上覆沉积物一般较薄,而其周围的沉积物较厚,因而在成岩过程中,由于沉积物厚度和自身重量的不同,所受到的压实程度不同,结果便在地形突起(潜山)的部位,上覆地层呈披覆隆起形态,形成圈闭。这种构造也有人称为披盖构造或差异压实背斜。 特点:形态一般为穹隆状,顶平翼稍陡,闭合度和幅度下大上小,两翼倾角下大上小。如渤海湾盆地的济阳坳陷的孤岛及孤东油田。主要分布在台区。 (四)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油气藏分类

油气藏的分类 摘要: 目前,在世界上发现的油气藏的种类众多,形成方式也各有不同,地质学家很早就认识到将这些油气藏分类的必要性。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们提出的油气藏的分类很多。其中大部分支持的是根据圈闭的形态和成因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在油气勘探中已经取得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常规油气藏的数量慢慢减少以及非常规油气藏在油气藏勘探中的地位的上升,使我们逐渐重视起这些非圈闭类的油气藏,而以往的分类方法在这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更为有效的方法对油气藏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不应该完全推翻根据圈闭分类的方法,而是应该继承圈闭分类的优点并对它的不足加以补充。本文就是在圈闭分类的基础上对油气藏在宏观上分成聚集类油气藏和非聚集类油气藏,并对两种分类分别进行了简单地划分,以此来更好地进行学术上的探讨。 关键词:油气藏分类常规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圈闭非圈闭 一、传统油气藏分类简要概述 传统对油气藏的分类一般遵循两条基本的原则: 1、分类的科学性,即分类应能充分反映圈闭的成因,反映各种不同类型油气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分类的实用性,即分类应能有效地指导油气藏的勘探及开发工作,并且比较简单实用。 根据上述两条分类原则将油气藏按照圈闭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符合油气藏,并根据具体特点细分为若干类型(表1)。 二、传统油气藏分类缺陷 可以说,传统油气藏的分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油气藏的勘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在寻找圈闭类油气藏勘探中更是如鱼得水,曾经在石油勘探中形成这样的思维“找石油就找背斜”。可见,以圈闭对油气藏分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但近些年来,随着非常规油气藏的发展,如致密砂岩气、页岩气、页岩油、煤层气油气藏在储量和开采量的提高,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些所谓的非常规油气藏,而这些油气藏之所以被称为非常规油气藏,如果从发现和利用的时间角度讲,先被利用的就是常规的,后被发现的就是非常规的,但如果当初先被发

隐蔽油气藏分类与勘探方法认识

隐蔽油气藏分类与勘探方法认识 摘要:随着隐蔽油气藏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其认识与深入理解日趋重要。近年来对于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复杂多样,勘探方法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总结出了部分可行的分类方法以及其部分勘探方法,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字:隐蔽油气藏,分类,勘探方法,层序地层学,三维地震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的逐渐提高,油田可采储量与采出资源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于是寻找隐蔽圈闭和隐蔽油气藏就成为大多数油区的主要勘探方向。(季敏等,2009) 自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对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和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成果和理论认识,尤其是对渤海湾盆地的研究和勘探最为深入和系统。但在隐蔽油气藏(隐蔽圈闭)的涵义和分类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混乱。目前我国对其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分类归属。笔者依据对国内外文献的调研和我国隐蔽油气藏勘探与研究历程的回顾,现对其进行部分总结并阐述自己的认识。(牛嘉玉等,2005) 1我国对隐蔽油气藏的研究 几乎与国际同步,我国地质界对非构造油气藏也在进行不断探索。我国学者对隐蔽油气藏的理解和定义形成了2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隐蔽油气藏”在涵义上等同于“非构造圈闭油气藏”,即直接沿袭和引用了A. I. Levorsen的初始定义;另一种观点是以朱夏先生为代表,认为隐蔽油气藏除非构造油气藏外,还应包含某些类型的构造油气藏,将“隐蔽油气藏”定义为在现有勘探方法与技术水平条件下较难识别和描述的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圈闭识别、描述和评价的

难易程度取决于勘探技术及方法的发展水平、盆地的勘探阶段以及盆地的类型。也就是说,在盆地不同的勘探阶段,随着针对性勘探技术方法的发展与完善,对各类圈闭目标的识别与描述愈来愈明朗化。所以,其隐蔽油气藏涵盖的圈闭成因类型也在不断变化。 从我国学者对隐蔽油气藏的两种理解和已取得的认识来看,无论是等同于非构造圈闭,还是对A. I. Levorsen的初始定义加以扩展(包含某些难识别的构造圈闭),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隐蔽油气藏作为一种油气勘探圈闭目标特性的分类,在勘探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时刻提醒油气勘探工作者们应积极开发和探索各类隐蔽圈闭目标的识别技术与方法,并明确了科技工程攻关的目标。在理论层面上,对隐蔽油气藏的石油地质理论研究都应归属于各种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的研究,即针对它所涵盖的各种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来进行石油地质理论的研讨。任何试图脱离盆地类型以及盆地勘探阶段对隐蔽油气藏进行的统一分类均是无意义的。其根本原因在于:隐蔽油气藏所涵盖的类型因盆地类型以及盆地勘探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主体由各种非构造油气藏构成。在油气藏分类方面,对非构造油气藏的分类争议较大,方案较多,一直未能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从而,对非构造油气藏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圈闭成因分类将更利于指导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牛嘉玉等,2005) 2隐蔽油气藏的分类 关于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探讨。这些分类方法主要是以传统的隐蔽油气藏的定义为基础,把地层圈闭油气藏作为隐蔽油气藏的主体,其不同之点在于对地层圈闭的概念和定义有争论。近年来,有将岩性油藏从地层油藏中分出来的趋势。(庞雄奇,2007) 在20 世纪50 年代,前苏联的多位学者对非构造油气藏也开展了大量的探讨与实践。其油藏圈闭成因分类与美国有所不同,更加突出岩性因素(砂岩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等),专门划分出岩性圈闭大类;而美国分类中的地层圈闭则包含了砂岩上倾尖灭和透镜体等类型。我国老一代石油地质学家也早已有若干圈闭成因分类方案和论述,他们结合陆相沉积盆地物源近、岩性岩相变化快等特点,均突出了“岩性”控制因素,将岩性圈闭定为与地层和构造同级的一大类。地层

背斜油气藏的主要类型

背斜油气藏的主要类型 背斜油气藏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就圈闭的成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与褶皱作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 是指在侧压应力挤压作 用下形成的背斜圈闭中的油 气藏。这类油气藏多见于褶 皱区。 其背斜圈闭的特点是: 两翼地层倾角较大,不对称, 靠近褶皱山区一侧较另一侧 平缓;闭合高度较大,闭合 面积较小,且常伴有断层发 育;背斜轴向一般与区域构 造线平行。从区域上看,这 类背斜油气藏分布在褶皱区 的山前和山间坳陷内,常成 排成带出现。我国酒泉盆地 南部山前褶皱带中的油气藏 可作为其中的代表(图)。 在国外的褶皱区内,也分布有很多著名的这类背斜油气藏。例如在波斯湾盆地的扎格洛斯山前坳陷内分布有拉里、阿贾加里、加奇萨兰等世界著名的大油田。在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前坳陷以及前苏联的高加索山前坳陷内,也都分布有很多这种类型背斜油气藏。 2、与基底活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 在地台区,广泛分 布着一种与基底活动有 关的背斜油气藏。这类背 斜油气藏主要是由于基 底断块上升,使上覆地层 隆起,形成背斜圈闭而产 生的。 其背斜圈闭的主要 特点是:外形一般与其 下基底隆起相符,两翼地 层倾角平缓,闭合高度较 小,闭合面积较大。直接 覆于基底之上的地层弯

曲较明显,向上地层弯曲渐趋平缓,而后逐渐消失。当这种背斜圈闭成组成带分布时,则称为背斜带或长垣。由于这类背斜圈闭一般形成时间早,面积大,若与油气生成及运移配合良好时,常可成为极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例如我国的大庆油田(图),世界上最大的加瓦尔油田(图)等,它们的油气藏都属于这种与基底活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 沙特阿拉伯加瓦尔油田综合图 图中1ft = 0.3.48m (据У.Груяенд等,1968引自潘钟祥,1986) 3、与同生断层有关的背斜油气藏 在60年代后期的油气勘探工作中,国内外不少地区(特别是三角洲沉积发育地区)都发现了许多与同生断层有关的逆牵引背斜圈闭及其油气藏。所谓逆牵引背斜是指同生断层上盘的沉积岩层在向下滑移过程中,因逆牵引作用而形成的滚卷背斜。这类背斜的形成主要是沉积过程中同生断层作用的结果,而与构造运动无关。

泥页岩储层特征及油气藏描述讲解

泥页岩储层特征及油气藏描述 1、页岩气地质理论 页岩气藏因其自身的有效基质孔隙度很低,主要由大范围发育的区域性裂缝或热裂解生气阶段异常高压在沿应力集中面、岩性接触过渡面、脆性薄弱面产生的裂缝提供成藏所需的储集孔隙度和渗透率,孔隙度最高仅为4%-5%,渗透率小于1x10-3μm2。 页岩在地层组成上多为暗色泥岩与浅色粉砂岩的薄互层。在页岩中,天然气的赋存状态多种多样,除极少量的溶解状态天然气以外,大部分以吸附状态赋存于岩石颗粒和有机质表面,或以游离状态赋存于孔隙、裂缝中。吸附状态天然气的赋存与有机质含量关系密切,其中吸附状态天然气的含量为20%-85%,其成藏体现出非常复杂的多机理递变特点,表现为成藏过程中的无运移或极短距离的有限运移,因此页岩气藏具有典型煤层气、典型常规圈闭气成藏的多重机理。 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烃源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是“自生自储”式气藏,运移距离极短,现今保存状态基本上可以反映烃类运移时的状态,即天然气主要以游离相、吸附相和溶解相存在。在生物化学生气阶段,天然气首先吸附在有机质和岩石颗粒表面,饱和后则富余的天然气以游离相或溶解相进行运移,当达到热裂解生气阶段,由于压力升高,若页岩内部产生裂缝,则天然气以游离相为主向其中运移聚集,受周围致密页岩烃源岩层遮挡、圈闭,易形成工业性页岩气藏。由于扩散作用对气态烃的运移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天然气继续大量生成,将因生烃膨胀作用使富余的天然气向外扩散运移,此时无论是页岩地层本身还是薄互层分布的砂岩储层,均表现为普遍的饱含气性。 在陆相盆地中,湖沼相和三角洲相沉积产物一般是页岩气成藏的最好条件,但通常位于或接近盆地的沉降-沉积中心,导致页岩气的有利分布区集中于盆地中心处。从天然气的生成角度分析,生物气的产生需要厌氧环境,而热成因气的产生也需要较高的温度条件,因此靠近盆地中心方向是页岩气成藏的有利区域。 2、页岩气的主要特征 2.1页岩气的成因特征 页岩气的成因类型有生物成因型、热解成因型和热裂解成因3类型及其混合类型。对生物成因气而言,其源岩的热演化程度低,R o一般不到0.7%,所生成

油气藏的分类

三、油气藏类型 1、按照相态分类 见表3-2-。 表3-2- 中国油气藏相态类型划分表 2、按照圈闭要素分类 (1)背斜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背斜油气藏类型图 (2)断层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断层油气藏类型图 (3)地层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地层油气藏类型图 (4)岩性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岩性油气藏类型图 (5)混合油气藏及水动力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混合油气藏及水动力油气藏类型图 (6)潜山油藏类型 见图3-2-。 图3-2- 潜山油藏分类 (7)盐丘圈闭油气藏 见图3-2-。 图3-2- 盐丘圈闭理想示意剖面图 (8)深盆气藏 见图3-2-。 图3-2- 美国阿帕拉契亚地区百英尺砂岩深盆气藏剖面图3、按天然气组分因素分类 (1)含酸性气体气藏的划分 1)含硫化氢(H2S)的气藏划分 见表3-2-。

表3-2- 含硫化氢气藏分类 2)含二氧化碳(CO2)的气藏划分 见表3-2-。 表3-2- 含二氧化碳气藏分类 (2) 含氮气(N2)的气藏划分 见表3-2-。 表3-2- 含氮气藏分类 (3) 含氦气(He)的气藏划分 在当前工业技术条件及国民经济实际需要条件下,将天然气组分中含氮量达到0.1%及以上者,称为含氮气藏。 4、按气藏原始地层压力分类 (1)按照地层压力系数(PK)划分 见表3-2-。 (2) 四、油气藏组合模式 1、长垣油气藏聚集带 见图3-2-。 图3-2- 长垣油气藏聚集带实例图 2、古河道砂岩体油气藏聚集带 见图3-2-。 图3-2- 古河道砂岩体油气藏聚集带实例图

油藏分类

2010年12月21日 油藏分类方法概述 刘峰1 (地质创新08 2008041117) 摘要:对油藏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的对油藏进行管理,提高对油气田的开发。目前对油藏的分类有很多标准,如粘度、密度、孔渗性等根据原有物性的分类,也有断块、背斜、不整合等根据圈闭构造的分类,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系统的聚类分析,实现了油藏的聚类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适应不同的需求,本文将会就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油藏分类问题进行综合的归纳。 关键字:粘度、密度、聚类分析、岩性、构造分类、圈闭、储集层 正文: 油藏的分类至今也没有统一的答案,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类别。但是油藏分类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3]: 1)油藏的地质特征,包括油藏的圈闭、储集岩、储集空间、压力等特征。 2 )油藏的流体及其分布特征。 3 )油藏的渗流物理特性,包括岩石表面的润湿性,油水、油气相对渗流效率等。 4 )油藏的天然驱动能量和驱动类型。 在遵循了这些原则的前提下,油藏的分类仍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分类的标准,包括粘度、挥发性、以及储集层物性等。按原油的性质分为:低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mPa.s;中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20mPa .s;高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20—50 mPa .s;稠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0 mPa .s,相对密度>0.920.稠油又可细分为3大类4大级,见下表[3]。

在天然气藏中,温度介于临界温度和临街凝析温度时,由于开采时地层的压力降低,形成的凝析油,属于轻质油,密度小于0.8.当地层流体位于气液过渡区时,由于温度压力条件的变化,在开发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挥发性,称为挥发油藏。 除了原有本身的性质以外,另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圈闭的类型,不同的圈闭的封闭机理是不一样的,也就形成了不同成因的油藏,一般的圈闭主要有背斜、断层、不整合、刺穿和岩性尖灭等。背斜油藏,油气运移到背斜圈闭中保存下来形成的油藏;断层油藏,油气运移到由断层和岩性上倾尖灭、断层和背斜一翼构成的圈闭时形成的油藏;不整合油藏,油气运移到由不整合圈闭中形成的油藏,不整合分为削截和上超(必须配有盖层);刺穿油藏,由于岩体刺穿,形成了地层上倾和封堵,形成的油藏;岩性油藏,由于岩性的上倾尖灭形成圈闭,一起聚集其中形成的油藏。当然除了岩性的尖灭以外,岩性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砂岩油藏、砾岩油藏、变质岩油藏、粘土岩油藏和碳酸盐岩油藏等。 根据储层物性(主要是渗透性)不同,又可以分为4种类型:高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500X10-3μm2;中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50—500)X10-3μm2;低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10—50)X10-3μm2;特低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10X10-3μm2。 根据油藏的埋藏深度的不同,而已将油藏分为4类:浅层油藏,埋深小于1500m;中深油藏,埋深介于1500—2800m之间;深层油藏,埋深介于2800—4000m之间;超深油藏,埋深大于4000m。 根据油藏动力的不同,分为6类:天然水驱油藏,驱油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边水、底水的压力;气顶驱动油藏,驱油的动力主要靠不同规模的原生气顶的膨胀作用产生的挤压力;重力驱动油藏,驱油的能量主要靠原油的重力作用,只有在地层倾角较大,无其他驱动力来源的情况下,才能单独反映出来;溶解气驱油藏,驱油的能量主要靠在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条件下溶解气的膨胀作用;弹性驱动油藏,驱油的能量主要靠油层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膨胀作

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特征的比较

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特征的比较 油页岩、页岩油、页岩气和煤层气都是在烃源岩内部形成的油气藏,是没有经过运移形成的油气藏类型,烃源岩即是储集层,因此其源储组合特征都是“源储一体”,其保存条件和烃源岩自身的有机质含量及其热演化程度是油气藏丰度的主要控制因素。 致密油气则是在烃源岩以外的致密储集层中形成的油气藏,是经过初次运移和短距离二次运移后形成的油气藏(相对油页岩’页岩油’页岩气和煤层气而言,致密油气源储组合比较复杂,主要存在2 种类型: 一种是源储叠置的’以纵向大面积运移为主的致密油气藏。另一种是以横向推进式运移为主的致密油气藏,由于致密储集层孔渗性差,浮力作用不明显,故形成上水下气的“气水倒置”格局。 油气分布特征 由于非常规油气的成因类型主要受烃源岩和储集层特征控制,因此不同类型的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在地下空间有序分布(通常,在陆相盆地,从斜坡向盆地内,往往由以砂岩为主的沉积相向以泥岩为主的沉积相演变; 纵向上,随着埋深增大,源岩演化程度增大,由生油期向生气期演化,同时储集层也从常规储集层演化为致密储集层(因此,在同一烃源岩体系中,页岩气’致密气’页岩油’致密油’油页岩在空间上往往自深而浅分布。 勘探方法

非常规油气主要分布于前陆盆地坳陷—斜坡、坳陷盆地中心及克拉通向斜部位等负向构造单元中,油气分布多数游离于二级构造单元高部位以外,主体位于盆地中心及斜坡,呈大面积连续型或准连续型分布。非常规油气勘探,关键是寻找大面积层状储集体,核心工作是突破“甜点区”,确定甜点区的富有机质烃源岩、有利储集体、高含油气饱和度、易于流动的流体、异常超压、发育裂缝、适中的埋藏深度等主要控制因素,确立连续型油气区边界与空间展布。第一步,按照核心区评价标准,评价优选出核心区,结合储层、局部构造、断裂与微裂缝发育状况,筛选出“甜点区”;第二步,在“甜点区”进行开采试验,力争取得工业生产突破,同时探索适合该区的技术路线;第三步,外甩扩大评价范围,探索连续型含油气边界,确定油气资源潜力。 常规油气主要发育在断陷盆地大型构造带、前陆冲断带大型构造、被动大陆边缘以及克拉通大型隆起等正向构造单元,二级构造单元控制油气分布。油气聚集于构造高点,平面上呈孤立的单体式分布;或聚集于岩性圈闭、地层圈闭中,平面上呈较大规模的集群式分布。常规油气勘探,关键是寻找有效聚油圈闭,核心工作是预探获取发现,评价确定圈闭边界。 第一步,进行圈闭识别、圈闭优选和圈闭精细描述,落实有利钻探目标;第二步,选择最有利目标、最佳钻探位置进行预探,力求获得油气发现; 第三步,开展评价钻探,落实油气水界面,确定含油气范围与储

油气藏类型及油气田分类

油气藏类型及油气田分类 圈闭 油、气运移到储集层中以后,还不一定形成油气藏。只有在运移的道路上遇到遮挡,阻止它继续前进时,才能集中起来,形成油、气藏。这种由于遮挡而造成的适于油、气聚集的场所,通常称为圈闭。 圈闭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储集层,是具有储集油、气空间的岩层;二是盖层,它是紧邻储集层的不渗透岩层,起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作用;三是遮挡物,它是指从各方面阻止油、气逸散的封闭条件。上述三方面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结合起来,就组成了圈闭。在不同的地质环境里,可以形成各式各样的圈闭条件,根据圈闭成因,一般可将圈闭分为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三种类型。 油、气藏类型 根据圈闭类型的不同,可以将油、气藏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三大类。 构造油气藏的基本特点是聚集油、气的圈闭是由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主要有背斜油、气藏和断层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是指地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岩性油气藏是由于沉积环境变迁,导致沉积物岩性变化,形成岩性尖灭体和透镜体圈闭,在这类圈闭中形成的油气聚集。 常见的潜山油气藏是以地层圈闭为主,也有构造、岩性作用的复合成因的油气藏 根据油气藏油层中有无固定隔层,可以将油气藏分为层状油气藏和块状 油气藏。层状油气藏是指油层呈层状分布,油气聚集受固定层位限制,上下都被不渗透层分隔的油气藏,各层具有不同的油(气)水系统。块状油气藏是指油层顶部被不渗透岩层覆盖,而内部没有被不渗透岩层间隔,整个油层呈块状,具有统一油(气)水界面的油气藏。 根据地层中的原油性质,可以将油气藏分为稠油(重油)油藏、普通黑油油藏、挥发性油藏、凝析气藏和天然气藏。稠油(重油)油藏是指地下原油粘度大于50毫帕秒(原油比重大于0.9,API重度小于25度)的油藏,液体颜色一般为粘稠黑色。普通黑油油藏是指地下原油粘度低于50毫帕秒(原油比重在0.82~0.9之间,API重度在25~41度)的油藏,液体颜色一般为黑色。挥发性油藏和凝析气藏都是油品性质比较特殊的油气藏。挥发性油藏是指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原油与普通黑油相似,呈单一的液态,随着油藏流体的不断产出,地层压力不断降低,单一液体中开始有气体分离出来,从而形成气、液两相共存的这类油气藏。凝析气藏是指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地层流体呈单一的气态,随着油藏流体的不断产出,地层压力不断降低,气藏中开始有液体反凝析出来,形成气液两相共存状态的一类油气藏。表1中给出了不同类型油气藏油品性质分布。

1.3油藏分类

第三章油气藏分类 第一节油气藏分类原则和因素 一、油气藏分类一般遵循的原则 1、油藏的地质特征,包括油藏的圈闭、储集岩、储集空间、压力等特征; 2、油藏的流体性质及分布特征; 3、油藏的渗流物理特性,包括岩石的表面润湿性,油水、油气相对渗透率,毛管压力,水驱油效率等; 4、油藏的天然驱动能量及驱动类型。 二、油藏的分类因素 (一)、原油性质 1、低粘度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 <5 mPa .s为低粘度原油。 2、中粘度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在5~20 mPa .s为中粘度原油。 3、高粘度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在20~50 mPa .s为高粘度原油。 4、稠油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 > 50 mPa .s,相对密度 > 0.920为稠油。稠油又可细分为3大 类4级(表1.3.1)。 表1.3.1 稠油分类标准 注:1)指油层条件下粘度,其它指油层温度下脱气油粘度 5、凝析油 指在地层条件下介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凝析温度之间的气相烃类,一般相对密度< 0.800。 6、挥发油 流体系统位于油气之间的过渡区内,而其特性在油藏内属泡点系统,呈液体状态,相态上接近临界点,在开发过程中挥发性强。 7、高凝油

为凝点 > 40℃的轻质高含蜡原油。 (二)、圈闭 构造圈闭,地层圈闭、水动力圈闭、复合圈闭。 (三)、储集层岩性 砂岩、砾岩、碳酸盐岩、泥岩、火山碎屑岩、侵入岩、变质岩。 (四)、渗透性 1、高渗透 储集岩空气渗透率 > 500×10-3μm2。 2、中渗透 储集岩空气渗透率50—500×10-3μm2。 3、低渗透 储集岩空气渗透率10—50 ×10-3μm2。 4、特低渗透 储集岩空气渗透率 < 10×10-3μm2。 (五)、油、气、水产状 边水、底水、气顶。 (六)、储集层形态 层状(单层、分层、低倾角、高倾角)、块状。 (七)、储集空间类型 孔隙型、裂缝型、双重介质型。 (八)、地层压力 常压(压力系数0.9~1.2)、异常高压(压力系数 > 1.2)、异常低压(压力系数 < 0.9)。 (九)、原油中气饱和度 未饱和、饱和、过饱和。 (十)、埋藏深度 浅层(< 1500m)、中深(1500~2800 m)、深层(2800~4000 m)、超深层(> 4000 m)。 (十一)、润湿性 1、亲水 岩石表面优先被水润湿,自发吸入法测定时,吸水量明显大于吸油量。 2、中性 岩石表面被水与被油润湿能力相近,自发吸入法测定时,吸水量基本等于吸油量。 3、亲油 岩石表面优先被油润湿,自发吸入法测定时,吸油量明显大于吸水量。 (十二)、天然驱动类型 天然水驱、气顶驱、溶解气驱、弹性驱、重力驱动、综合驱动。 三、命名原则 油藏命名采用多因素主、次命名法,次要因素在前,主要因素在后。

石油油藏分类

油藏分类方法概述 摘要:对油藏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的对油藏进行管理,提高对油气田的开发。目前对油藏的分类有很多标准,如粘度、密度、孔渗性等根据原有物性的分类,也有断块、背斜、不整合等根据圈闭构造的分类,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系统的聚类分析,实现了油藏的聚类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适应不同的需求,本文将会就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油藏分类问题进行综合的归纳。 关键字:粘度、密度、聚类分析、岩性、构造分类、圈闭、储集层 正文: 油藏的分类至今也没有统一的答案,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类别。但是油藏分类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3]: 1)油藏的地质特征,包括油藏的圈闭、储集岩、储集空间、压力等特征。 2 )油藏的流体及其分布特征。 3 )油藏的渗流物理特性,包括岩石表面的润湿性,油水、油气相对渗流效率等。 4 )油藏的天然驱动能量和驱动类型。 在遵循了这些原则的前提下,油藏的分类仍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分类的标准,包括粘度、挥发性、以及储集层物性等。按原油的性质分为:低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mPa.s;中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20mPa .s;高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20—50 mPa .s;稠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0 mPa .s,相对密度>0.920.稠油又可细分 [3] 在天然气藏中,温度介于临界温度和临街凝析温度时,由于开采时地层的压力降低,形成的凝析油,属于轻质油,密度小于0.8.当地层流体位于气液过渡区时,由于温度压力条件的变化,在开发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挥发性,称为挥发油藏。

除了原有本身的性质以外,另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圈闭的类型,不同的圈闭的封闭机理是不一样的,也就形成了不同成因的油藏,一般的圈闭主要有背斜、断层、不整合、刺穿和岩性尖灭等。背斜油藏,油气运移到背斜圈闭中保存下来形成的油藏;断层油藏,油气运移到由断层和岩性上倾尖灭、断层和背斜一翼构成的圈闭时形成的油藏;不整合油藏,油气运移到由不整合圈闭中形成的油藏,不整合分为削截和上超(必须配有盖层);刺穿油藏,由于岩体刺穿,形成了地层上倾和封堵,形成的油藏;岩性油藏,由于岩性的上倾尖灭形成圈闭,一起聚集其中形成的油藏。当然除了岩性的尖灭以外,岩性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砂岩油藏、砾岩油藏、变质岩油藏、粘土岩油藏和碳酸盐岩油藏等。 根据储层物性(主要是渗透性)不同,又可以分为4种类型:高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500X10-3μm2;中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50—500)X10-3μm2;低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10—50)X10-3μm2;特低渗油藏,储集岩空气渗透率<10X10-3μm2。 根据油藏的埋藏深度的不同,而已将油藏分为4类:浅层油藏,埋深小于1500m;中深油藏,埋深介于1500—2800m之间;深层油藏,埋深介于2800—4000m之间;超深油藏,埋深大于4000m。 根据油藏动力的不同,分为6类:天然水驱油藏,驱油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边水、底水的压力;气顶驱动油藏,驱油的动力主要靠不同规模的原生气顶的膨胀作用产生的挤压力;重力驱动油藏,驱油的能量主要靠原油的重力作用,只有在地层倾角较大,无其他驱动力来源的情况下,才能单独反映出来;溶解气驱油藏,驱油的能量主要靠在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条件下溶解气的膨胀作用;弹性驱动油藏,驱油的能量主要靠油层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膨胀作用;综合驱动油藏,综合驱动油藏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驱油能量。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组合方式,制成了油藏的综合分类表,见表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