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图的建模步骤

顺序图的建模步骤
顺序图的建模步骤

顺序图的建模步骤

1.创建和删除顺序图

1.1 创建顺序图

新建一个顺序图的方式有两种:

1.1.1 在逻辑视图中增加顺序图

1)一般情况下,顺序图属于系统的逻辑模型,因此可以使用“Logical View”的右键菜单——〉“New”——〉“Sequence Diagram”,如下图所示:

然后输入顺序图的名称,如下图所示:

接着双击新增的顺序图名称,开始输入顺序图,如下图所示:

1.1.2 在用例视图中增加顺序图

顺序图主要是用于对用例的描述,在此种目的下新增顺序图的方式也是有两种:

2.1)直接在“Use Case View”下的相应用例上通过右键菜单——〉“New”——〉“Sequence Diagram”菜单项新建一个顺序图,如下图所示:

输入顺序图的名称,如下图所示:

输入完顺序图的名称后,双击此顺序图的名称开始输入顺序图的内容。

2.2)在用例图中使用用例的属性窗口来新增顺序图。如下图所示,在用例“浏览课件”的“Specification”属性窗口中的“Diagrams”项目下,通过右键菜单——〉“Insert Sequence Diagram”,

输入顺序图的名称,如下图所示:

双击此顺序图名称,进入顺序图的编辑界面。

1.2 删除顺序图

不管是在逻辑视图(Logical View)还是在用例视图(Use Case View),删除顺序图的方式都是一样的。都是选中需要删除的顺序图,右键菜单——〉“Delete”,即可直接删除,如下图所示。注意,在Rational Rose2003环境下,所有的删除操作都是没有提示的。

1.3 修改顺序图的名称

不管是在逻辑视图(Logical View)还是在用例视图(Use Case View),修改顺序图名称的方式都是一样的。都是选中需要修改名称的顺序图,右键菜单——〉“Rename”,如下图所示:

2.增加和删除对象

2.1 增加对象

在顺序图中,增加对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2.1.1 使用原有的模型元素作为顺序图的对象

使用拖放的方式把原有的模型元素作为顺序图的对象,如下图所示:

注意:可以被拖放的模型元素有参与者(Actor)和类(Class)这两种模型元素。

2.1.2 增加新的顺序图对象

在顺序图的界面中,选择对象(Object)工具,如下图所示:

然后输入对象名称,如下图所示:

2.2 删除对象

删除顺序图中的对象主要有2种方式:

2.2.1 使用右键菜单删除对象

如下图所示,选择需要删除的对象,使用右键菜单——〉“Edit”——〉“Delete from Model”菜单项即可删除该对象。

2.2.2 使用快捷键删除对象

使用快捷键的方式比使用菜单项要简单,选中需要删除的对象,使用Ctrl+D的方式即可删除该对象。

2.3 终结对象在顺序图中的生命

选择对象生命终结符号,如下图所示:

选择需要终止生命的对象的生命线,如下图所示:

3.增加和删除对象间的消息

3.1增加对象间的消息

如下图所示,选择对象消息(Object Message),

按住鼠标左键,从需要发出消息的对象的生命线开始,拖动线段直到接收消息的对象为止,

松开鼠标左键。入下图所示:

然后输入消息的名称。还需要设置哪些对象是在交互的过程中被创建的,如下图所示:

在增加对象的消息时,还可以增加发送给对象自己的消息,如下图所示:

3.2 设置消息的不同类型

双击需要设置消息类型的消息,在“Detail”项目中进行消息类型的设置,如下图所示:

一旦消息的类型改变之后,消息的符号也会跟着进行相应的变化。

3.3 删除对象间的消息

与删除对象的方式一样,删除对象消息的方式也是两种,一种是使用右键菜单,另外一种使用Ctrl+D的快捷键方式删除。

使用右键菜单的方式如下:

右键点击需要删除的消息,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Edit”——〉“Delete from Model”,如下图所示:

4.设置顺序图的项目属性

设置顺序图的项目属性的方法如下:主菜单——〉“Tools”——〉“Options”,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Diagram”标签,如下图所示:

Processist流程建模规范V1.0(简洁版)

Processist流程建模规范 V1.0

目录 一、流程图语言要素规范 (3) 二、流程图表达规范 (6) 三、流程建模说明 (9)

一、流程图语言要素规范 绘制流程图需要有统一的语言规范,以保证所有绘制的流程图能够采用共同的表达方式,这是流程协同、共享、讨论的基础。 1.活动:活动是构成流程的最基本单位,表示动作。一般表达是“动词+名词”的方式,例如“检测样品”。也可以是动词的方式,比如“审批”,为了区别不同的动作,尽量避免直接用“审批”这样的动作表述来表示活动,而表示成“审批采购单”。如果有多个相同的动作而发出者和内容不同,那么在一个流程中通常加以注释而表述成“审批采购单(1)”和“审批采购单(2)”。 2.流程线:流程线是用来连接流程活动和其他元素的连接器,在流程图上是带有箭头的实线,表达流程执行的顺序和路径。 3.输入和输出:输入和输出是活动的对象,前一个活动的输出是后一个活动的输入。活动在流程图上通过流程线连接起来,而现实的活动是通过输入输出关联起

来的。输入是活动的起因,输出是活动的结果,通常是物品、文本、信息等。输入输出用名词来表达,在流程图上写在流程线上。 4.角色:角色是实施活动并对活动结果负责的岗位、部门、公司或系统,通常应该定义到岗位,以保证能够使活动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多数活动的角色能够定义到岗位,也有部分角色不能和岗位对应,例如报销流程中的“报销申请人”,不能定义到具体特指的岗位。所以角色的范围大于岗位。在角色中也可以表达系统,这是为统计哪些流程在IT系统中实现提供方便,但是系统应该放在角色的下面。例如“输入客户信息”这个活动,第一角色是“客服专员”,第二角色是“ERM”系统。 5.注释:可以是执行该活动的规则和说明,也可以是对该活动的一个经验积累。可以把执行这个活动的简短的经验和说明作为一个记录的内容放在注释里,也可以作为文档的形式放在附件里。活动经验性的注释是企业知识库的重要内容,能够使老员工的经验得到分享。 6.附件:附件可以挂接的东西很多,应用也比较广泛,与这个活动相关的表单、制度、标准文件、模板、示例等等都可以作为附件,但不建议挂接带有企业现实数据的过程性文档。一般来讲,OA或工作流上面挂的是过程性文档。这里挂的主要是标准性的文档,是告诉你这件事情该怎么做,而不是监控你怎么做,也不是执行的结果文档(除了示例以外)。 7.条款:条款是对于制度的细化,制度通过条款化能够形成条目和流程相关联,能够让制度落地在流程上,实现制度和流程的整合和统一。条款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企业的制度进行逐条的分解和优化,在流程管理的初期不建议企业使用这项功能。

程序流程图编写规范_(终极整理版)

程序流程图规范 1.引言 国际通用的流程图形态和程序: 开始(六角菱型)、过程(四方型)、决策(菱型)、终止(椭圆型)。在作管理业务流程图时,国际通用的形态:方框是流程的描述;菱形是检查、审批、审核(一般要有回路的);椭圆一般用作一个流程的终结;小圆是表示按顺序数据的流程;竖文件框式的一般是表示原定的程序;两边文件框式的一般是表示留下来的资料数据的存储。 2.符号用法 程序流程图用于描述程序内部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思路或算法。 图1-1 标准程序流程图符号 1)数据:平行四边形表示数据,其中可注明数据名、来源、用途或其 它的文字说明。此符号并不限定数据的媒体。 2)处理:矩形表示各种处理功能。例如,执行一个或一组特定的操作,

从而使信息的值,信息形式或所在位置发生变化,或是确定对某一流向的选择。矩形内可注明处理名或其简要功能。 3)特定处理:带有双纵边线的矩形表示已命名的特定处理。该处理为 在另外地方已得到详细说明的一个操作或一组操作,便如子例行程序,模块。矩形内可注明特定处理名或其简要功能。 4)准备:六边形符号表示准备。它表示修改一条指令或一组指令以影 响随后的活动。例如,设置开关,修改变址寄存器,初始化例行程序。 5)判断:菱形表示判断或开关。菱形内可注明判断的条件。它只有一 个入口,但可以有若干个可供选择的出口,在对符号内定义各条件求值后,有一个且仅有一个出口被激活,求值结果可在表示出口路径的流线附近写出。 6)循环界限:循环界限为去上角矩形或去下角矩形,分别表示循环的 开始和循环的结束。一对符号内应注明同一循环标识符。可根据检验终止循环条件在循环的开始还是在循环的末尾,将其条件分别在上界限符内注明(如:当A>B)或在下界限符内注明(如:直到C

标准化(SOP)流程图制作规范

标准化(SOP)流程图制作规范 一、前言 二、目的 三、流程图符号 四、流程图结构说明 五、流程图绘製原则 六、范例 一,前言 标准作业流程的意义 「标准作业流程」(SOP)是企业界常用的一种作业方法,其目的在使每一项作业流程均能清楚呈现,任何人只要看到流程图,便能一目了然,有助于相关作业人员对整体工作流程的掌握。 製作流程图的优点: (一)所有流程一目了然,工作人员能掌握全局。 (二)更换人手时,按图索骥,容易上手。 (三)所有流程在绘製时,很容易发现疏失之处,可适时予以调整更正,使各项作业更为严谨。 二.目的 一、为建立本部作业标准化(SOP)流程图之可读性及一致性,参考美国ANSI系统流程图标准符号,及道勤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效率会议」标准流程,製作符号及范例。 二、本规范流程图绘製,採用由上而下结构化程式设计(Top-down Structured Programming)观念。

三、对于製作流程图共通性目标,本规范亦列出流程图绘製原则。 符号 准备作业( 处理( 决策( 终止( 路径( 文件( 预定义处理 (Predefined Process 连接( 批注

四.流程图结构说明 顺序结构(Sequence) 图形: 意义:处理程序顺序进行。 语法:DO处理程序1 THEN DO处理程序2 实例: 运用时机:本结构适用于具有顺序发生特性的处理程序,而绘制图形上下顺序就是处理程序进行顺序。 选择结构(Selection) A. 二元选择结构(基本结构) 图形:

意义:流程依据某些条件,分别进行不同处理程序。 语法:IF 条件THEN DO 处理程序1 ELSE DO 处理程序2 实例: 运用时机: 1. 2. 3. 多重选择结构(二元选择结构变化结构) 图形:

建筑总图施工图设计步骤和制图规范

1.图纸目录 2.设计说明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这些表可列在总平面布置图上。 3.总平面布置图 一、城市坐标网、场地建筑坐标网、坐标值 二、场地四界的城市坐标和场地建筑坐标(或注尺寸)。 三、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化粪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定位的场地建筑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名称(或编号)、室内标高及层数; 四、拆除旧建筑的范围边界、相邻单位的有关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性质、耐火等级及层数 五、道路、铁路和明沟等的控制点(起点、转折点、终点等)的场地建筑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和标高、坡向箭头、平曲线要素等; 六、指北针、风玫瑰; 七、建筑物、构筑物使用编号时,列“建筑物、构筑物名称编号表; 八、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城市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的名称、城市坐标网与场地建筑坐标网的相互关系、补充图例、施工图的设计依据等. 4.竖向设计图 一、地形等高线和地物; 二、场地建筑坐标网、坐标值; 三、场地外围的道路、铁路、河渠或地面的关键性标高; 四、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或编号)、室内外设计标高(包括铁路专用线设计标高); 五、道路、铁路和明沟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等的设计标高(道路在路面中、铁路在轨项、阴沟在沟项和沟底)、纵坡度、纵坡距、纵坡向、平曲线要素、竖曲线半径、关键性坐标.道路注明单面坡或双面坡; 六、挡土墙、护坡或土坡等构筑物的坡顶和坡脚的设计标高。 七、用高距0.10-0.50米的设计等高线表示设计地面起伏状况,或用坡向箭头表明设计地面坡向。 八、指北针; 九、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高程系统的名称、补充图例等;

十、当工程简单,本图与总平面布置图可合并绘制.如路网复杂时,可按上述有关技术条件等内容,单独绘制道路平面图. 5.土方工程图 一、地形等高线、原有的主要地形、地物; 二、场地建筑坐标网、坐标值; 三、场地四界的城市坐标和场地建筑坐标(或注尺寸); 四、设计的主要建筑物、构筑物; 五、高距为0.25-1.00米的设计等高线 六、20米x 20米或40米X 40米方格网,各方格点的原地面标高、设计标高、填挖高度、填区和挖区间的分界线、各方格土方量、总土方量; 七、土方工程平衡表; 八、指北针; 九、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补充图例、坐标和高程系统名称、弃土和取土地点、运距、施工要求等; 十、本图亦可用其他方法表示,但应便于平整场地的施工 十一、场地不进行初平时可不出图,但在竖向设计图上须说明土方工程数量。如场地需进行机械或人工初平时,须正式出图. 6.管道综合图 一、绘出总平面布置图; 二、场地四界的场地建筑坐标(或注尺寸); 三、各管线的平面布置、注明各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尺寸和管线的间距尺寸 四、场外管线接入点的位置及其城市和场地建筑坐标。 五、指北针; 六、当管线布置涉及范围少于三个设备专业时,在总平面布置蓝图上绘制草图,不正式出图。如涉及范围在三个或三个以上设备专业时,对干管干线进行平面综合,须正式出图;管线交叉密集的部分地点,适当增加断面图,表明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绿化之间以及合线之间的距离,并注明管道及地沟等的设计标高。 七、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补充图例。 7.绿化布置图 一、绘出总干面布置图; 二、场地四界的场地建筑坐标(或注尺寸) 三、植物种类及名称、行距和株距尺寸、群栽位置范围、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或地上管线的距离尺寸、各类植物数量(列表或旁注); 四、建筑小品和美化构筑物的位置、场地建筑坐标(或与建筑物、构筑物的

业务流程管理中建模方法比较研究

业务流程管理中建模方法比较研究 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企业需要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重新梳理自 己的业务流程。造就卓越的流程,凝练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于是出现了业务 流程管理热潮。 业务流程再造/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理论由迈克尔·哈默首先于1990年提出以来受到广为关注。BPR的实质是对业务流程的一种系统变革,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对被专业分工和官僚体制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流 程进行重新设计和再造。由于BPR项目实施的成功率较低,据统计70%的BPR项目五年后均归于失败,所以人们把目光渐渐转向业务流程管理,它更强调循环的、可持续的方法论,更包含了BPR的思想。 1业务流程管理的概念 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 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 流程管理的核心是流程,流程管理的本质就是构造卓越的业务流程。流程管理首先保证了流程是厩向客户的流程,流程中的活动都应该是增值的活动,从而保证了流程中的每个活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且活动之间相互配合。 与BPR的定义相似,流程管理的定义也包含了几个关键词:规范化、流程、持续性和系统化。可以看出,流程管理将原来BPR定义中的彻底性、根本性融

进了规范化、系统化中,指出不一定全是彻底的重新设计业务流程,而是应该规范的对流程进行设计,需要进行重新设计的就进行重新设计,不需要的就进行改进。 要想进行业务流程管理,企业需要对流程的描述、分析、再设计及优化等进行研究,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之一就是对流程进行建模,从而对流程有清晰的理解,为以后的分析和优化工作提供很好的帮助。现在实践中存在的对于流程分析和建模的方法体系不健全,分析工具使用的不得力,或者选择不得体,这些都是业务流程管理实施的障碍。因此,本文从业务流程建模方法出发,对几种常用的建模方法先进行简单介绍后,选择3种经典的方法对其进行着重分析,最后综合比较几种常用建模方法,力求推进业务流程管理更好地实施。 2业务流程建模方法概述 企业利用业务流程建模思想,用图形化的语言来描述业务过程,通过建立图形化的业务流程模型,使企业各层次的人员都能够很清楚的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使他们能参与到业务过程变革中,为变革提出自己的想法。 业务流程模型的主要目的是建立结构化模型元素及规范,使其能够对复杂的流程结构与关系予以抽象表达,并通过所建模型使读者可对业务流程达成一致的理解。目前常用于流程管理的建模方法有:①流程图建模法(process map modeling)是一种传统的流程表达方式,它经过扩展后可以显示流程各环节的部门属性及性能。该方法优点在于可理解性好,但同时存在不确定性太大,无法清楚界定流程界限等缺点,特别是流程图中的输入、输出不能模型化,所以可能失去关于流程的细节信息。②角色行为图(roleactivitty diagram,RAD)方法的原型是由美国学者Holt等提出的,用以表述协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流程图分类大全与画法介绍

流程图分类大全与画法介绍 流程图(Flow Chart)是一种常见的工作图表。在企业中,流程图主要用于说明某一个过程,该过程可以是生产线上的工艺流程,也可用于表达完成任务所需的步骤。另外,流程图也常用于表示算法的思路,可以有效解决汇编语言和早期的BASIC语言环境中的逻辑问题。 运用流程图的时候,需要使用一些标准符号代表某些类型的动作。如用菱形框表示判定,用方框表示流程。具体的表示方法整理如下:

流程图的分类 流程图的种类多达10种,归纳整理如下: 但是根据使用的场景不同,大致可划分为7个类别,分别是商业流程图、跨职能流程图、数据流程图、事件管理流程图、IDEF图、工作流程图、SDL图。 商业流程图:又叫做业务流程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内部各人员与各单位的业务关系、管理信息以及作业顺序。它是一种物理模型,借助于此,分析人员可以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理流向,方便优化。 跨职能流程图:可显示进程中各个步骤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能显示执行它们的职能单位。跨职能流程图按照分布的方向不同,可以分为水平跨职能流程图和垂直跨职能流程图。当跨职能流程图用于UML的时候,又被叫作泳道图。 数据流程图:一种描述系统数据流程的工具,可以将抽象的数据独立出来,通过特定的图形符号来展示信息的来龙去脉和实际流程。这是一种能全面描绘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重要工具。

事件管理流程图:这是IT服务管理中重要的流程,当一个事件被输入的时候,服务台的操作人员会依据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对其进行初步的归类评估。 IDEF图:IDEF,即集成计算机辅助制造,一种用于描述企业内部运作的一套建模方法。IDEF图是用于表达这种建模方法的图示。 工作流程图:通过适当的符号来记录全部工作事项,能够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工作流程图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实际工作活动,并去除工作中多余的工作环节,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SDL图:使用说明和规范的语言(SDL)为通信、电信系统以及网络创建图表。流程图的画法 了解流程图的类别后,那又该如何绘制我们所需的流程图呢?下面我们以亿图图示软件为例,介绍如何快速创建专业的流程图。 第1步:打开软件,“新建”-“流程图”,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绘图模板。比如选择基础流程图,双击鼠标即可打开绘图面板。值得一提的是,亿图图示里除了模板,还有对应的例子,如果是新手绘图,可以借鉴流程图例子帮助自己加深认识。

Protel99SE层次原理图设计步骤

Protel99SE多张原理图的设计步骤 1. Protel实现一个系统多张原理图,电路模块化的使用方法。 “在Protel中如何实现多张图的统一编号”即多张原理图其实是一个电路板(为了模块化才在多个图中画的)。以前建的Protel工程不大,一张图基本就搞定了,也没尝试过多图的。研究了一下,也不是很难,作为总结写在这里。 以下是步骤:(前提是你已经在你的工程中画好了原理图) (1)、先建一张空白电路原理图,比如Global.sch,并打开该原理图。 (2)、在Global.sch窗口下选择Designed-> Create Symbol From Sheet, 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你的第一张图,这时会有另一个对话框出现 点击OK后,在Global.sch里鼠标会有变化,用鼠标在Globa l.sch 上画一个框就代表你的第一张原理图,其他原理图照此办理。 (3)、这样你可以在Global.sch中Annotate(Tool->Annotate)了。将Options标签下的Current Sheet Only 项的小勾去掉。然后再选择Ad vanced Options标签下需要编号的图纸文件名前打上小勾,点击OK,完成。 (4)、在Netlist Creation的时候注意在Sheets To Nitlist下选择“Ac tive Project”。

出处:https://www.360docs.net/doc/3f4008095.html,/pepsi360/blog/item/cc82cb07fcb64fc47b894 79b.html 2. Protel99SE多张原理图生成一张总网表的方法 (1). 新建一张原理图,点击"PlaceSheetSymbol"放置一个原理图符号,然后右击选其“proterties”,在filename 一栏输入你准备与之绑定的原理图文件名.确定ok。 依此类推...,直到把全部的原理图与每一个放置的原理图符号绑定完为止,最后保存。 (2). 打开全部的原理图(否则导入PCB时不能生成网络,只有元器件)。 (3). 打开"Design"菜单下的“Creat netlist..."选项,在"sheets to netlist "一栏选择“Active sheet plus sub sheets",然后点击ok,就可生成多张原理图的总网表。 (4). 在PCB图设计模式下导入总网表即可。 出处:https://www.360docs.net/doc/3f4008095.html,/s/blog_4cdc39f50100h4tm.html 3. [小窍门]如何把多张原理图整合起来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能需要把多张原理图连接起来,在同一PCB文件上进行绘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要确保每张原理图都要放置互相连接的端口(即Port),相连的端口名称要一样。 (2).新建一个SCH文件或打开一个上面有足够空白空间的SCH文件。

业务流程一体化建模方法

基于BPMN的业务流程一体化建模方法 BPM业务分析员业务流程一体化建模 为了给业务分析员提供一种简单易懂、直接支持计算机仿真和执行的可视化业务流程建模方法,提出了业务流程一体化建模概念及方法。本文通过实际研发业务流程管理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0 引言 业务流程建模是指用图形、公式、表格或文字描述业务流程的特性,回答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谁做等问题。文献指出业务流程建模方法主要有:①流程图(flow chart),是最早用于业务流程的一种图形化描述方法,易学习、好理解,但存在无法清楚界定流程界限、不支持层次化描述业务流程等问题;②角色活动图(Role Activity Diagram,RAD)和角色交互图(Role Interaction Diagram,RID),擅长描述角色与活动、角色与角色的交互关系,但不支持层次化描述业务流程;③IDEF0和1DEF3,IDEF0描述业务流程做什么,但没指明谁做;IDEF3回答了怎么做,但描述复杂业务流程难度大;④高级Pet“网有很强的数学基础,可以计算/仿真分析业务流程性能,如文献和文献,但用户的学习难度大;⑤统一建模语言(Uniform Modeling Language,UML)活动图易学习和使用,但模型的仿真和分析能力差。此外,业务流程建模方法还有事件驱动过程链(Event-driven Process Chain,EPC)f4l及其扩展EPC、事件一条件一行为(Event—Condition-Ac—tion,ECA)规则等。但是,这些方法没有一个可以同时满足业务分析员可视化设计、分析、仿真和执行业务流程模型需要。 业务流程建模是实现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Process Management,BPM)的基础。实施业务流程管理可以提高流程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执行力就是竞争力。使用业务流程建模方法的终端用户是业务分析员。对业务分析员来讲,最理想的建模方法是简单、易学、好用,支持可视化描述业务流程,可以验证模型结构正确性,计算/仿真分析模型性能,支持计算机运行模型的方法。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研究如何将模型的描述符号、存储结构、元素语义、仿真机制、执行机制等融合在一起。正是由于没有一种能同时满足业务分析员设计、分析、仿真与执行业务流程需要的建模方法,BPMN十XPDL+BPEL因此成为当前最流行的一种业务流程建模解决方案。 业务流程建模符号(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Notation,BPMN)是业务流程管理倡议组织(BusinessProcess Management Initiative,BPMI)于2003年提出、被对象管理组织(Object Management Group,OMG)采纳的一种建模规范阳。它提供的图形建模符号易被业务分析员理解,是目前最流行的业务流程可视化描述语言。但是,BPMN 规范没有定义业务流程图(Business Process Diagram,BPD)的存储结构,Process元素语义不明,因此BPMN模型不能直接用于计算机交换、仿真、执行。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I。)的过程描述语言(XML Process Definition Language。XPDL)规范阳3是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WfMC)推出的一种业务流程建模方法,支持用BPMN图形符号描述业务流程,定义了业务流程图的存储结构和仿真语义,XPDL模型可用于交换,但Process元素的显示语义与执行语义混在一起,不利于计算机执行。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usiness ProcessExecution Language,BPEL)规范¨0]是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Organiz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Struetured Information Standards,OASIS)推出的一种可以有效编制多个Web服务的执行语言,执行语义明确,可用于业务流程建模。BPMN规范支持将BPMN模型转换为BPEL模型用于计算机执行,文献研究了将BPMN模型自动转换成BPEI。模型的方法。但BPEL模型的结构/半结构化描述方式对于非结构化业务流程图来讲,有时很难实现转换,对业务分析员绘制业务流程图有太多限制;并且这种转换是单向的,转换后得到的BPEL模型,业务分析员可能无法读懂。为了统一XPDI。和BPEL,文献基于XPDL元模型和BPEL元模型设计了一个元模型,但没有给出元模型的仿真与

层次原理图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 内容提示: 前面介绍了使用Protel 99 SE进行具体电路设计的方法,包括基本操作和高阶技巧,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读者应该已经具备良好的原理图设计的本领。但在实际设计中有时会遇到较大规模电路的设计,这时就不仅需要设计者能够实现电路功能的设计,而且还需要进行设计方法方面的考虑。 对于大规模电路的设计,往往不是单个设计者能在短期内完成的,为了适应长期设计的需要,或者为缩短周期组织多人共同设计的需要,Protel 99 SE提供了层次原理图的设计功能。这一功能就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将整个电路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子模块,然后分别对每个子模块进行具体的电路设计,这样就实现了设计任务的分解,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完成不同模块的设计而相互之间有没有过多的干扰,也可以将各个模块的设计任务分配给不同的设计者同时进行设计,从而大大提高了大规模电路设计的效率。 本章中将对层次原理图设计的基本思想、具体的设计方法以及管理方法进行介绍。对层次原理图中涉及到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都有详细的讨论。 学习要点: 层次原理图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优点 如何绘制层次原理图 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 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 层次原理图的管理 层次电路图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将复杂系统按照功能要求分解为若干个子模块,如果需要,对于子模块还可以分解为更小的基本模块,各个模块之间设计好模块接口,上层原理图只负责根据功能需要对各个模块的接口进行合适的连接,而不关心电路细节,具体的电路设计在底层模块电路图中实现,底层模块的电路设计要能够满足接口要求,这样通过组合就能够得到完整并且符合功能要求的电路设计了。从设计思路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层次电路图的优点:电路结构清晰、便于任务分配。层次电路图的设计过程如图7.1所示。 7.1层次原理图的概念 (1) 在开始设计之前,要明确电路需要实现的功能以及总体要求,规划好电路的整体框架。 (2) 根据功能要求将电路分解为多个可单独实现的子模块,规定好每个模块之间的接口规范,实现设计任务的分解。 (3) 对各个子模块进行独立设计,设计结果要保证接口要求。 (4) 将各个子模块的设计整合为完整的电路,这时要充分考虑电路整体的要求,对各子模块进行必要的修改。

流程图制作规范

教育部作业标准化(SOP)流程图制作规范 秘书室管考科制 931009 壹、前言 「标准作业流程」是企业界常用的一种作业方法。其目的在使每一项作业流程均能清楚呈现,任何人只要看到流程图,便能一目了然。作业流程图确实有助于相关作业人员对整体工作流程的掌握。制作流程图的好处有三: (一)所有流程一目了然,工作人员能掌握全局。 (二)更换人手时,按图索骥,容易上手。 (三)所有流程在绘制时,很容易发现疏失之处,可适时予以调整更正,使各项作业更为严谨。 贰、目的 一、为建立本部作业标准化(SOP)流程图之可读性及一致性,乃参考美国国家标 准协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ANSI)系统流程图标准 符号,选定部份常用图形,作为本规范流程图制作符号;及参考道勤企业管理 顾问有限公司「效率会议」标准流程,作为本规范流程作业要项及流程图之范 例。 二、本规范对于流程图绘制方式,采用由上而下结构化程序设计(Top-down Structured Programming)观念,亦即流程图的结构,由循序、选择及重复三 种结构所组成,以制作一个简单、易懂及便于维护、修改的流程图。 三、对于制作流程图共通性目标,本规范亦列出流程图绘制原则。 参、流程图符号 可由计算机的Word 软件中,工具列─插入─图片─快取图案─流程图,选取 各种图示绘制;其中最常用者,有下列八种,说明如下:

肆、流程图结构说明: 一、循序结构(Sequence) (一)图形: (二)意义:处理程序循序进行。 (三)语法:DO 处理程序1 THEN DO 处理程序2 (四)实例:

做好施工图深化设计步骤(精)

探讨如何做好施工图深化设计 引言: 随着建筑装饰行业的快速发展, 对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家知道以前在装修时凭一张效果图, 几张平面和立面就开始施工了, 边施工边修改, 有的根本就不按图施工,随意发挥。装修结束后和设计大相径庭,处处收不了头。但已经成为现实无法修改。到后来,装饰行业慢慢趋于成熟,设计的力量也成熟起来了, 但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设计的时间相比也越来越短了, 这样就使得设计师在设计时根本没有时间去细细的思考, 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方案设计上, 先确保设计中标, 然后再考虑后面的施工图设计。还有就是以前对施工图设计整个市场都不够重视,只要效果图画的好就行,却忽视了很多细节上的问题, 现实效果还是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最近几年随着境外公司在国内大城市投资和管理的项目越来越多, 国外的一些先进的工程管理模式也随之而来, 其实在国外设计和施工是分开来的, 设计又分为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这两个部分的设计一般也会有不同的部门或公司配合完成, 这样就会显得非常专业, 而且图纸也非常细致到为, 这样对施工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尤其是一些高档的项目, 甲方为了便于管理要求各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先进行施工图深化图纸, 待深化图纸审批好以后才能施工, 目的就是要求各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先理一边思路, 消化成熟后再施工, 避免出错, 而且可以统一做法确保效果。 施工图深化设计的含义:就是依原设计为依据, 结合工程现场, 对一些图纸和现场不相吻合的地方进行修改或重新设计, 并且要求监督现场放线指导现场施工。 一、如何做好深化设计 : 一般做好深化设计需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1、平面尺寸定位 2、立面装饰定位3、节点深化修改 4、现场施工技术交底和监督指导 5、竣工图编制 1、平面尺寸定位:就是要求现场深化设计师按照图纸结合现场情况, 如实的反映到图纸上,并且要明确所有平面上所需装饰部位的尺寸,这个尺寸一定要对现场的每一个部位进行实

流程图的画法及要求

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及要求 为了使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中的工作流程绘制美观且格式统一,特编写此文件,希望能够对您的流程图绘制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一、流程图绘制软件 建议流程图绘制使用微软Office 办公软件中的Visio软件进行。 二、打开VISIO软件开始您的绘制工作 1点选流程图中的跨职能流程图 2弹出绘图窗口及“流程图”工作框,见下图,点选“垂直”并根据流程涉及部门数量填写“带区的数目”,点击“确认”。 然后出现下图:

3在<职能>填写流程中的涉及部门或岗位。开始流程图的绘制。 4流程绘制应使用“基本流程图形状”进行绘制,包括“准备(开始)”、“流程(具体事项)”、“判定”等等。 其中常用图形有: 在流程绘制过程中,如需强调的流程步骤,可以增加底色强调。 5流程图绘制示例 在流程图绘制软件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绘制,其中流程图形状应选择正确。

6流程图编写(word中) 制作完毕后。进入标准编辑的word中,绘制流程。 首先插入表格 列包括:“大阶段”、“各涉及流程部门”、“岗位”、“记录”,如果流程对时间节点要求很高,则需增加一列“时间节点”。故,插入列的数量为“涉及部门数+3or4,行数设置3行即可。 行的数量根据流程图中纵向的步骤来设,譬如上图中涉及了12步,则设12+2(表头)行即可。 然后按照下图表格,将表格合并。

将流程图“Ctrl+C”,放置在“流程图”位置。然后适当的调整图片大小以及行高、列宽。最终即可形成流程图。 接下来在表格顶部右上方增加“本流程责任单位:XXXXX”。流程图的绘制完成。 注:如果流程涉及步骤较多,一页无法显示完成,则在流程图黏贴时,分成相应页面即可。(表头每页必须相同)。

标准化流程图制作规范

一、前言 二、目的 三、流程图符号 四、流程图结构说明 五、流程图绘製原则 六、范例 一,前言 标准作业流程的意义 「标准作业流程」(SOP)是企业界常用的一种作业方法,其目的在使每一项作业流程均能清楚呈现,任何人只要看到流程图,便能一目了然,有助于相关作业人员对整体工作流程的掌握。 (一)所有流程一目了然,工作人员能掌握全局。 (二)更换人手时,按图索骥,容易上手。 (三)所有流程在绘製时,很容易发现疏失之处,可适时予以调整更正,使各项作业更为严谨。 一、为建立本部作业标准化(SOP)流程图之可读性及一致性,参考美国ANSI系统流程图标准符号,及道勤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效率会议」标准流程,製作符号及范例。 二、本规范流程图绘製,採用由上而下结构化程式设计(Top-down Structured Programming)观念。 三、对于製作流程图共通性目标,本规范亦列出流程图绘製原则。

四.流程图结构说明 顺序结构(Sequence) 图形: 意义:处理程序顺序进行。 语法:DO处理程序1 THEN DO处理程序2 实例: 运用时机:本结构适用于具有顺序发生特性的处理程序,而绘制图形上下顺序就是处理程序进行顺序。 A. 二元选择结构(基本结构) 图形: 意义:流程依据某些条件,分别进行不同处理程序。 语法:IF 条件 THEN DO 处理程序1 ELSE DO 处理程序2 实例: 运用时机:

1. 2. 3. 图形: 意义:流程依据某些条件,分别进行不同处理程序。 语法:FOR 条件P CASE 1 DO 处理程序1 CASE 2 DO 处理程序2 CASE n DO 处理程序n 实例: 运用时机: ·本结构是二元选择结构的变化,流程依据选择或决策结果,择一进行不同处理程序。 ·选择或决策结果路径名称,可用不同文字,来叙明不同路径的处理程序。 A. REPEAT-UNTIL结构 图形: 意义:重复执行处理程序直到满足某一条件为止,即直到条件变成真(True)为止。 语法:REPEAT-UNTIL 条件 DO 处理程序 实例: 运用时机: ·本结构适用于处理程序依据条件需重复执行的情况,而当停止继续执行的条件成立后,即离开重复执行循环至下一个流程。 ·本重复结构是先执行处理程序,再判断条件是否要继续执行。 图形:

扩初及施工图设计管理流程

扩初及施工图设计管理流程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日期 批准

一、流程图示

二、工作指引 2.1初步阶段设计资料准备 在建筑方案设计评审通过后,设计管理部主导完成建筑初步设计,负责收集相关资料及初步设计前 的准备工作、各部门配合,主要包括: 1)成本控制部:下达指导性目标成本及初设限额指标(下属公司成本控制部配合); 2)工程管理部:提供市政咨询方案和市政专业相关条件(容量、接口、路由),委托完成《地质勘 探(详勘)报告》; 3)营销部:征询物业公司意见,提供物业系统设备建议。 4)前期部:提交各政府主管部门对方案设计审批意见,包括消防、人防、交通等在内的专业审查意 见;提供市政咨询方案和市政专业相关条件(容量、接口、路由); 2.2《初步设计任务书》编制和设计单位选定 1)设计管理部根据以上资料编制《初步设计任务书》,经主管上级审核后,发送营销部、工程管理部、成本控制部进行会签。 2)设计管理部依据《设计供方选定管理流程》确定扩初设计单位。 2.3扩初设计与评审 1)设计单位按任务书及合同要求进行初步设计,设计期间由设计管理部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前期部、工程管理部、成本控制部、营销部进行设计交流,或针对某项技术方案进行专题分析,必要时可 邀请集团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及时把握设计单位的设计思路与公司意图保持一致,并填写《设计 信息交流表》发至设计单位。 3)设计单位按要求提交设计成果后,设计管理部经过内部评审通过后组织评审会,设计单位设计团队、外部顾问专家、公司管理人员、前期部、工程管理部、成本控制部、营销部参加设计评审; 评审会主要由设计单位的设计负责人介绍设计方案,并对评审人员的相关疑问做出阐释;参与评 审过程中不同意见由相关人员做好记录,会议记录应发送参与部门。 4)设计管理部督促设计单位根据评审会意见修订初步设计成果,修订后的方案由设计管理部主管上级决定是否再次组织讨论,直至总裁审批。 6)建筑初设/扩初方案评审通过后,下属公司组织施工图设计、工程部品深化等工作;前期部负责初设报审、消防/人防/园林/交通等报批。 7)此阶段集团相关中心工作:设计管理部对设计任务书及初设成果具有备案及要点抽查的权限;成本控制部组织咨询单位进行成本概算,按照《项目成本管理流程》规定,有权对异常情况向公司 领导汇报,经公司领导确认,可发出成本预警并要求下属公司整改。 2.4设计资料准备 设计管理部在初步扩初设计完成,进入施工图设计准备阶段,设计管理部负责收集相关资料及施工图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各部门配合,主要包括: 1)成本控制部:给出公司确认的《施工图设计阶段限额设计及成本控制建议》。

BIM项目工作流程图

建筑结构BIM 模型、图纸 机电专业深化设计图机电管线综合图图纸审核 机电BIM 准备 机电专业BIM 模型 机电图纸工程 量预算 机电综合BIM 模型 其他专业分包BIM 模 型、图纸 碰撞检测查漏补缺 图纸、BIM 模型审核 机电专业BIM 模型综合BIM 模型提交及相关文件发放 机电专业施工图土建条件 图机电专业BIM 模型施工交底机电工程量核算即时工程进度质量验收其他BIM 应用 机电专业施工图交底机电专业施工图发放机电施工管 理BIM 竣工模型 施工过程各种资 料汇总 通过 通过 通过 未通过 未通过 辅助

1、明确建模目标,审图,图纸归类 已完 成进度 预计完 成时间 实际完 成时间 签名 主要任务1、(1)明确建模目标,按应用程度对模型的精度可以按等级划分。 2、举行小组会议(土建组,机电组参与),熟悉图纸,分析图纸的难点,汇总讨论解决。 3、建立统一的材质库(材质土建组和动画组协商制定),规范构件的命名。 4、确定标高轴网(统一建筑,结构标高,只使用其中一种)。 5、制作建模所需的族,(门窗族,预埋件等)做成单独的族库供大家使用(对于前期暂时无法制作的族后期进行补充)。 2、REVIT建模 已完 成进度 预计完 成时间 实际完 成时间 签名 主要任务1、建立中心文件,新建本地文件。 2、划分工作集(两种),分配任务。 (1)按照区域划分 (2)按照结构划分 (3)统一工作集的使用方法、隐藏方式等 3、按照结构划分确定绘制顺序: (1)结构柱(使用结构柱不要与建筑柱混用,如有异形柱,做族的时候尽量使用revit自带构件,否则广联达不好识别)(2)剪力墙、梁、板(注意搭接顺序、与重叠的处理) 4、建立结构,建筑模型(同时将模型供机电组链接使用) 注意点: (1)外墙的面层要包梁、柱。个别梁、柱外包不到的,用墙体创建表层单独绘制,注意墙体的命名符合广联达识别要求。(2)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及时进行碰撞检查解决碰撞问题(对于重叠问题,要一层一层的解决),如果发现图纸错误或者建模难点、疑点及时做好记录,并做错误报告。 (3)在建模的过程中经常举行阶段性的小组会议,汇总每个组员在建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互检查。 (4)绘制防火的平面视图, (5)绘制防水节点详图,

1.层次原理图设计

层次原理图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层次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2 理解层次原理图模块化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绘制洗衣机控制电路层次原理图,包括“复位晶振模块”,“CPU模块”,“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 三实验步骤 注意:在每个原理图上都设计一个模板,内容包括:标题、姓名、学号、专业年级,日期等内容。 1 新建工程项目文件 1)单击菜单File/New/PCB Project,新建工程项目文件。 2)单击菜单File/Save Project保存工程文件,并命名为“洗衣机控制电路.PrjPCB”。 2 绘制上层原理图 1)“在洗衣机控制电路.PrjPCB”工程文件中,单击菜单File/New/Schematic,新建原理图文件。 2)单击菜单File/Save As..,将新建的原理图文件保存为“洗衣机控制电路.SchDoc” 3) 单击菜单Place/Sheet Symbol或单击“Wring”工具栏中的按钮,如图1所示,依次放置复位晶振模块,CPU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四个模块电路,并修改其属性,放置后如图2所示 图1 模块电路属性

图2 放置四个模块电路 4)单击菜单P1ace/Add sheet Entry或单击“Wring”工具栏的按钮,放置模块电路端口,并修改其属性,完成后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放置模块电路端口 5)连线。根据各方块电路电气连接关系,用导线将端口连接起来,如图4所示 图4 连线 3 创建并绘制下层原理图 1)在上层原理图中,单击菜单Design/Create Sheet From Symbol,此时鼠标变为十字形。 2)将十字光标移到“复位晶振模块”电路上,单击鼠标左键,系统自动创建下层原理图“复位晶振模块.SchDoc”及相对应的I/O端口。如图5所示。

施工图设计流程

4 施工图设计 4.1 一般要求 4.1.1 施工图设计文件 1 合同要求所涉及的所有专业的设计图纸(含图纸目录、说明和必要的设备、材料表,见4.2-4.8节)以及图纸总封面。 2 合同要求的工程预算书。 注:对于方案设计后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的项目,若合同未要求编制工程预算书,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括工程概算书。 4.1.2 总封面应标明以下内容: 1 项目名称; 2 编制单位名称; 3 项目的设计编号; 4 设计阶段; 5 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和项目总负责人的姓名及其签字或授权盖章; 6 编制年月(即出图年、月)。 4.2 总平面 4.2.1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总平面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 4.2.2 图纸目录 应先列新绘制的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和重复利用图。 4.2.3 设计说明 一般工程分别写在有关的图纸上。如重复利用某工程的施工图图纸及其说明时,应详细注明其编制单位、工程名称、设计编号和编制日期;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3.3.2,此表也可列在总平面图上)。 4.2.4 总平面图 1 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 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3 场地四界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的位置。 4 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标值或定位尺寸),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 5 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名称或编号、层数、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6 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道路、无障碍设施、排水沟、挡土墙。护坡的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7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 建筑物、构筑物使用编号时,应列出"建筑物和构筑物名称编号表"。 9 注明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尺寸单位、比例、坐标及高程系统(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应注明与测量坐标网的相互关系)。补充图例等。 4.2.5 竖向布置图 1 场地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2 场地四邻的道路、水面、地面的关键性标高。 3 建筑物、构筑物名称或编号、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 4 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的设计标高。 5 道路、排水沟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的设计标高(路面中心和排水沟须及沟底)、纵坡度、纵坡距、关键性坐标,道路表明双面坡或单面坡,必要 时标明道路平曲线及竖曲线要素。 6 挡土墙、护坡或土坎顶部和底部的主要设计标高及护坡坡度。 7 用坡向箭头表明地面坡向,当对场地平整要求严格或地形起伏较大时,可用设计等高线表示。 8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9 注明尺寸单位、比例、补充图例等。 4.2.6 土方图 1 场地四界的施工坐标。 2 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用细虚线表示)。

七流程建模指南

七流程建模指南(7PMG) 摘要 业务流程建模是在实践中大量应用,但重要的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调研。一个臭名昭著的问题是低水平的建模能力,在许多休闲建模过程文档项目。对现有的模型质量的方法可能是潜在好处,但他们至少从以下问题之一受到影响。一方面,像SEQUAL和建模准则框架要么过于抽象要在实践中的新手和非专业人士适用。另一方面,有是缺乏一个健全的研究基础务实提示集合。在这本文中,我们分析模型结构之间的关系在现有的研究一方面和错误的概率和理解,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综合我们提出了七流程建模准则(7PMG)设置。每这些准则建立在强大的经验见解,但他们却提出要直观的从业人员。此外,我们分析如何准则的优先级由行业专家。在这方面,七个准则有可能成为作为一个从学术界的知识转化为建模实践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业务流程建模,模型的质量,指导方针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概念模型是在主要研究领域IS领域。主要的动机从事概念建模是减少在系统开发的早期阶段出现故障要求的机会发展[1]。最近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业务流程已成为许多概念建模的努力,如中央对象支持他们的文件,制定改进和自动化[2]。这种发展可以解释为企业增加重点相同的业务流程:他们是作为最相关的实体感知要加强管理对组织绩效[3]。 可用性是一个文件过程重要的质量问题[4]。正如这个过程是在任何过程分析技术的重要任务[5],也是过程模型本身应该是直观,容易理解。流程建模工具,如ARIS和Casewise,极大地缓解了标准化,存储和共享的过程图。许多企业采取这样的工具,因为它们是更好的选择尽可能多的感知到了笔和纸的使用,甚至一般的图形绘制工具,如:微软的Visio或PowerPoint中。但是,尽管所提供的支持由工具,用户在创建过程中得到的模型几乎没有任何专业人士可以轻松地分析和理解。充足的指导作为大项目特别重要的意义重于过程的文档依靠新手和非专业建模[6]。要了解的影响模型是难以评估的,应当意识到,在执行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