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与进展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与进展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与进展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与进展

一曹格丽一姜彤?

摘一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减缓是一项相对长期二艰巨的任务,而适应则更为现实二紧迫,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三中国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采取积极的适应行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本文介绍了2009年以来农业二水资源二森林二草原二海岸带和沿海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二行动和进展,及部分气候变化敏感和典型区域的特色性适应措施三

关键词:气候变化一适应措施一重点领域一行动进展

一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回顾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三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结合生态保护重点工程以及防灾二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三2007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全面阐述了中国在201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并提出中国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主要目标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三

2008年10月和2009年11月,中国分别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09年年度报告“,及时向社会公布了国家方案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进展,全面介绍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5

91?曹格丽,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姜彤,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二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和洪水响应三

响二中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以及中国对此进行的体制机制建设三2009年以来,中国继续探索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适应政策和措施三在农业领域实施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措施强化气候风险管控能力,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能力三水资源领域,在应对极端干旱和洪涝灾害中,三峡工程开始发挥效益,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推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三在森林和草原领域,继续实施了林业和草原发展相关规划,在西部大开发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当地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三加强沿海重点经济发展区域的海洋灾害预防,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海岸侵蚀二咸潮入侵等海平面上升灾害的影响,通过开展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并提出针对性的适应对策三在一系列气候变化敏感和典型区域,包括鄱阳湖流域二长江三峡库区和云南省等地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适应措施和行动三

二一2009年以来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二措施和计划

(一)农业

2009年以来,我国在农业领域继续采取积极的适应政策,制定了‘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保护性耕作和畜禽及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推广抗旱二抗涝二抗高温二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提高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三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2009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130亿元,提供风险保障3800亿元,参保农户超过1.33亿户①,种植业保险逐步覆盖全国主要产粮区和粮食生产大县②,为农业领域适应洪水二台风二雹灾二暴雨二干旱等气候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三

我国未来气候条件不容乐观,特别是干旱问题进一步恶化将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③三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确保主要立足于国内生产保障

691①

吴高连:在 第一届亚太区农业保险再保险国际研讨会 的发言,2010年4月20日三

吴定富:‘种植险今年要覆盖主产区“,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1/19/content_ 10682389.htm三

2009年麦肯锡公司二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二中国农业科学院:‘从粮仓到旱地 中国华北二东北地区抗旱措施的经济影响评估“三

粮食安全,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通过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科学确定粮食增产技术路线,从改造中低产田二选育推广优良品种二提高复种指数二推广重大技术措施二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加大病虫害防控等6个方面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三提出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其中粮食单产水平达到700斤的目标三

(二)水资源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①趋强趋多,水资源形势日趋复杂,部分流域干旱缺水问题日趋突出,旱灾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影响区域越来越广,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三2009年以来,中国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与行动,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强化应急管理和灾害管理,提高预案预警预报水平,在水资源开发二利用和配置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努力提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能力三②如表1所示三

表1 我国在不同领域的节水对策和措施领一一域

节水对策和措施农一一业

将节水灌溉作为一项根本措施,加快大中型灌区和井灌区节水改造,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渠道防渗二管道输水二喷灌二滴灌二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工一一业

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抓好高耗水行业节水,严格实施建设项目节水 三同时 制度城市生活

加强供水和公共用水管理,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全面推广节水器具,大力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一一2009年度我国水利投资规模达1427亿元,一些重点水利项目深入实施③,

为水资源开发二利用和配置提供基础支撑三我国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7

91①②③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区域或地点发生的出现频率较低的或有相当强度

的对人类社会有重要影响的天气气候事件三目前国内外关于具体指标尚没有做统一的标准规范,我国采用标准阈值是根据百分位法确定的,即对某一事件的气候标准年内的历年最大值序列从小到大进行排位,定义序列超过第95百分位值为极端多(高)事件,小于第5百分位值为极端少(低)事件三

陈雷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gov.cn三‘2009年水利投资达1427亿元“,2009年1月18日‘经济日报“三

以需水管理为核心二以水权水市场为基础的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节水的体制机制,建立自律式发展模式,大力推行节约用水三①

目前,‘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即将完成②,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③于2010~ 2012年开展,将为我国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基础,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推进资源节约型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三

(三)森林和草原

2009年以来,中国制定并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二‘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和‘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三提出了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7项行动,即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适应性二建立典型森林物种自然保护区二加大重点物种保护力度二提高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能力二加强荒漠化地区的植被保护二加强湿地保护的基础工作二建立和完善湿地自然保护区网络三在1999~2008年完成的退耕还林工程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918亿元④三我国提出到2020年,年均造林育林面积500万公顷以上,全国森林覆盖率增加到23%,森林蓄积量达到140亿立方米,森林碳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到2050年,比2020年净增森林面积47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森林碳汇能力保持相对稳定三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林业局,2009)三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干旱加剧,导致草原火灾二鼠虫灾害频发三2008年中央财政共投资20.5亿元用于各类草原保护建设,实施了天然草原退牧还草二京津风沙源治理二草原防灾减灾等重大工程

891①

陈雷在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陈雷部长论:关于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2010年1月29日三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阐明了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二可利用量二开发利用量等基础数据,提出了30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目标,并确定全国二流域及区域水资源配置的上限,制定保障城乡饮水安全二粮食安全二城市供水安全以及国家重点经济区和能源基地供水安全等对策措施三http://www.mwr.gov.cn/slzx/slyw/200905/t20090505_152638.html三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 2010 4号)“将对我国境内的所有江河湖泊二水利工程二水利机构以及重点社会经济取用水户进行普查三

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十周年总结大会,http://www.shaanxi.gov.cn/0/1/9/39/71457.htm三

项目;2010年,农业部出台措施加强草原防火机制建设,草原建设和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碳汇草业这一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三①‘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累计草原围栏面积达到1.5亿公顷,改良草原6000万公顷,人工种草面积达到3000万公顷三主要牧草品种原种繁育基地

2.5万公顷,良种繁育基地达80万公顷,年产草种达30万吨以上三新建草原自然保护区50处三累计治理 三化 草原1.65亿公顷以上三全国60%的可利用草原实施禁牧二休牧和轮牧措施,天然草原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草原植被明显恢复,草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三

(四)海岸带及沿海地区

2009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处于近30年高位,分别比常年和2008年高68毫米和8毫米(国家海洋局,2010)三我国修订完善了风暴潮二海浪二海啸和海冰等灾害应急预案,强化了对相关灾害的观测二预警二预防工作三2009年我国启动了沿海地区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工作②,全面掌握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的综合影响,科学评估海平面上升的致灾程度,并提出沿海经济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适应对策(国家海洋局,2010)三

沿海经济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适应对策

沿海重点经济发展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海平面上升影响的脆弱区,不同程度地受到海岸侵蚀二咸潮入侵二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等海平面上升灾害的影响三为保证沿海重点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减缓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应对三

(1)沿海各级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海平面影响调查工作,掌握海平面上升对本地区的影响状况,在制订本地区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海平面上升因素三

9

91①

②内蒙古针对本地13亿亩天然草原,于2009年11月组织了首届碳汇草业研讨会,提出人工建设耐寒耐旱牧草种子基地二提高草地资源的生产潜力,使内蒙古草原碳汇经济走在全国前列三

在沿海各省(区二市)及计划单列市收集基础地理二堤防二海洋工程二地面沉降二海岸侵蚀二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二咸海入侵二生态灾害和社会经济等信息,并对重点区域和典型事件进行实地调查三

(2)在沿海重点经济区开展海平面上升影响评价,对评价区域进行海平面上升脆弱区划,将评价结果和脆弱区划范围作为沿海重点经济区规划的重要指标三

(3)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二曹妃甸工业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应密切关注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灾害的影响,合理调配水资源,兴修水利设施,规划海水养殖区范围,缓解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海水入侵的影响三

(4)在天津滨海新区二长三角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区,应严格控制建筑物高度与密度及地下水开采,有效减缓地面沉降,减少海平面的相对上升幅度三

(5)珠江口和长江口等受咸潮入侵严重区域,应合理调配全流域的水资源,蓄淡压咸,保障高海平面期和枯水期的供水安全三

(6)浙江二福建二广东和海南沿海地区应在季节性高海平面和天文大潮期间密切关注台风登陆地点和路径,在防灾减灾的预警预案中,充分考虑海平面上升的致灾作用,减小风暴潮的致灾程度三

(7)根据海平面上升的监测预测成果,修订堤防设施标准三

(8)在滨海湿地二红树林等海洋保护区沿岸,应建立海岸带生态系统立体保护网,减缓因海平面上升而导致的海岸侵蚀三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强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法规建设,加强海洋气候观测网络建设工作,加大海岛二海岸带和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工作,提高海洋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三①

(五)其他领域

经过对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2009年北方多省暴雪等极端天气气

候事件的总结,中国全面加强了气象灾害应对机制建设三2009年12月发布了‘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防二处置在政策和措施上建立了政府主导二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的新机制三同时,为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也是满足应对气候变化新形势的需求,我国政府出台了‘气象灾害防御

002① 国家海洋局召开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及‘2010年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

作重点任务“,http://www.hycfw.com/haiyang/57259.aspx三

条例“,提出在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二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以及城乡规划编制中,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提高各类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三

防灾减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一道防线①,‘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

2020)“提出加强城市二农村二沿海二重要江河流域二重点战略经济区二重要交通干线与输变电线沿线等地区的气象灾害防御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全面提高重点地区的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三

预计到2020年,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预警信息至少提前15~20分钟送达受影响地区的公众,与 十一五 期间相比,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率减少50%以上,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低50%三三一2009年以来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和

一一行动的主要进展

(一)针对干旱采取积极的适应行动,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

气候变化使得气象灾害的范围二程度和频率加大,北方干旱常态化二南方干旱扩大化,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危害均呈上升态势,与气象条件密切的农林业病虫害种类和世代增加二危害范围扩大②,频发的旱灾成为农业领域和粮食安全的主要威胁③三我国通过应急调水二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和推广农田节水技术,提高了应对旱灾的能力三

2009年,我国冬麦主产区年初的冬春连旱,东北西部二华北北部和西北东部的夏伏旱,江南大部二华南大部和西南局部的秋冬连旱,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三高峰时全国作物受旱面积达到1.61亿亩,旱情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内蒙古和辽宁西北的伏旱和秋旱导致大面积粮食绝收三我国通过组织松花江水量

1

02①

②③郑国光在2010年亚洲新闻联盟年会暨亚洲论坛的发言,http://www.gov.cn /gzdt /2010-04/08/content_1576418.htm三郑大玮:‘从极端天气看农业减灾的紧迫性“,2010年3月22日‘光明日报“三

董振国等:‘旱灾频发恐成我国粮食安全主要威胁“,2010年7月23日‘经济参考报“三

应急调度二黄河抗旱调水等应急调水措施,及时解除了松嫩平原二黄河中下游等地区缺水状况,在大旱之年,粮食继续增产,总产创出历史新高三

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的大旱,耕地受旱面积一度达9654万亩,作物受旱7097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57万亩,云南省小麦作物因旱绝收超过1000万亩三我国在全力开展抗旱减灾的同时,启动西南五省水源工程规划和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提高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御干旱能力三

针对日益严重的气象灾害,我国推广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围绕提高农业防灾抗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推广节水灌溉二保护性耕作二蓄水以及种子工程等技术,在13个粮食主产区省份 辽宁二吉林二黑龙江二内蒙古二河北二河南二湖北二湖南二山东二江苏二安徽二江西二四川实施多种防旱抗旱措施和行动,13个省份贡献了全国约75%的粮食总产量,提供了全国80%以上的商品粮三

(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和防汛抗旱体系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增强应对气候变化和抗御洪涝干旱灾害能力

2009年,全国平均气温明显偏高,平均降水量明显偏少,多个地区发生严重干旱三我国通过实施水量应急调度,组织松花江二黄河应急调水,引黄济津济淀二珠江水量统一调度二长江应急调水等工作,跨流域二跨地区调配抗旱水量,在确保供水安全的同时,改善了太湖二白洋淀二洞庭湖二鄱阳湖以及黄河河口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枯水期提前带来的水环境问题三①2010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频繁强降雨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三6月,江西全省26条河流超警戒水位,抚河二信江等河流发生特大洪水,抚河干流右岸发生决口;7月,长江流域二淮河流域部分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三峡工程在这次防汛过程当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经受了百年一遇入库洪水的考验;7月,中国北方地区也出现了强降雨过程,辽河干流及黄河二松花江支流发生较大洪水,第二松花江支流温德河发生超历史纪录洪水三我国通过启动防汛应急响应,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全力开展防汛救灾工作三西部地区是我国气候变化的敏感和脆弱地带,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0

202①陈雷在2010年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月21日三

年间,西部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水资源的配置能力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三广西百色二四川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等水利骨干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新疆二宁夏等地建设了向乌鲁木齐供水二下坂地水利枢纽二宁夏扶贫扬黄等水利工程项目,西藏拉萨河二年楚河治理,四川武都引水等骨干工程的建设,在保障当地防洪安全二供水安全二粮食安全二能源安全乃至改善航运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水利部a,2010)三截至2008年底,西部地区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年均可减少土壤侵蚀10亿吨,增加蓄水能力130亿立方米(水利部b,2010)三

(三)加强森林和草原管理工作,推行退耕还林二退牧还草工程,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我国政府采取开展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严格保护天然林,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加强森林经营和坚持合理采伐利用等五大措施,森林资源不断增加三2009年在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二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工程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三①目前,中国人工林面积已达到5300多万公顷,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1/3三②1999~2008年,我国累计实施的4.03亿亩退耕还林面积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37亿亩,封山育林0.27亿亩,工程范围涉及25个省(自治区二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00万农户二1.24亿农民三③对林业病虫害的监控工作取得进展,2009年国家林业局发布松材线虫病疫区公告,目前我国已有15个省(自治区二直辖市)的193个县(市二区)发生松材线虫疫情,这也是我国首次全面公布松材线虫病疫区④三

我国进一步加强草原和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耐旱牧草品种,不断优化草原畜牧业区域布局,实施草原资源二生态二灾害监测预警,增强草原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三⑤针对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二青藏高寒草

3

02①②③④⑤2009年林业大事记,http://www.forestry.gov.cn /三贾治邦在世界林业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http://www.forestry.gov.cn /三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十周年总结大会,http://www.shaanxi.gov.cn /0/1/9/39/71457.htm三国家林业局:‘2009年松材线虫病疫区公告“,http://glgb.qikan.com /三

农业部:‘应对气候变化必须高度重视草原保护建设“,http://www.gov.cn /gzdt /2010-07/16/content_1656097.htm三

原区二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草原区和南方草原地区的不同特点,国家实施一批草

原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了显著影响三据‘2009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退牧还草工程围栏封育4503.5万公顷,工程区产草量比非工程区提高75.1%;京津风沙源工程治理草原343.2万公顷,严重沙化草原面积减少20%以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围栏封育种草10.7万公顷,岩石裸露率降低7个百分点三截至2008年,全国草原围栏达6200万公顷,禁牧休牧轮牧面积9867万公顷,累计种草保留面积2867万公顷;三江源地区草原水土流失面积比项目实施前减少12万公顷(农业部,2010)三

(四)加强海洋观测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强沿海重点经济发展区域的海洋灾害预防,强化应对海平面升高的适应性对策受气候变化的影响,2009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区域和时间变化特征明显,特别是在高温异常天气和季风变动等影响下,北部沿海2月份海平面和南部

沿海9~10月海平面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北部沿海2月份海平面和南部沿海9月份海平面均达到了近30年来同期最高值三在气候变化和海平面持续上升背景下,我国辽宁二河北和山东沿海受海水入侵影响较为严重,长江口二珠江口的咸潮灾害进一步加重,加剧了沿海风暴潮灾害影响三我国高度重视海平面上升灾害的防范,加强堤防建设,加强城市防护能力建设,修建完善堤防,对易受潮灾岸段进行改造和加固,加强对围填海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国家海洋立体监测网体系,在现有海洋断面监测的基础上,启动卫星遥感的海洋二氧化碳监测二评价工作,提高风暴潮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国家海洋局, 2010)三

同时,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已经开展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带综合管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①在红树林二海草二珊瑚礁及湿地保护二防止陆源污染海洋二海岸带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三

402①厦门市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的机制,防洪标准由过去的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加

强对海平面上升的监测和管理,加强海洋和海岸带管理二减少污染,先后实施人造沙滩工程,扩大红树林种植面积,为白海豚二文昌鱼等珍惜濒危物种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三在2009东亚海大会上厦门获得 东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杰出成就奖 三青岛市等沿海城市也开始关注近岸海域岸带生态变化及潜在隐患,采取适应措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

(五)加强防灾减灾协作体系建设,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

2009年我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粮食主产区干旱和低温灾害二汶川地震灾区暴雨引发次生灾害二中东部人口稠密区强对流天气二华南沿海地区台风二华北黄淮地区暴雪及大雾影响突出三我国通过完善多灾种的监测预警应急机制二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机制,对于极端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加强,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显著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效果明显三2009年,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为1200余人,为近20年中最少的一年三

2010年以来,我国天气气候异常,降水多二气温高,旱涝灾害相连,冷热时空交替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西南地区发生了有气象纪录以来最为严重的秋冬春持续特大干旱;新疆北部出现了有气象纪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冬季雪灾;东北华北发生了4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冬春季持续低温;华南二江南地区入汛后连遭14轮暴雨袭击,造成了严重汛情;7月以来北方连遭5轮暴雨袭击,渭河二辽河二第二松花江也出现严重汛情;青海二新疆等地发生罕见暴雨洪涝;北方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南方多地高温持续超历史同期;台风生成异常少,登陆偏晚三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对我国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和应对极端气象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三目前中国正逐步建设一批对经济社会具有基础性二全局性二关键性作用的气象灾害防御工程①,提高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预警能力二抵御能力和减灾能力三

随着中国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的进展,将进一步提高基层政府和民众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三特别是通过提高气象灾害监测二预警二评估及其信息发布能力,健全基层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增强社会公众的灾害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完善 政府领导二部门联动二社会参与 的防御工作机制和 功能齐全二科学高

5

02①包括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程二台风灾害预警工程二高影响行业与重点战略经济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评估工程二雷电灾害防御工程二沙尘暴灾害防御工程二

气象卫星工程和气象防灾科普教育工程三

效二覆盖城乡 的防灾减灾体系,减轻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高了我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三

四 适应气候变化的地方行动和区域进展

2008年6月,中国启动了31个省(自治区二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编制工作三截至2010年7月,18个省(自治区二直辖市)已经颁布了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并进入了实施的阶段三地方方案或行动计划提出了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重点领域,同时推动了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机构建设,增强了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能力三在已有方案的指引下,各省(自治区二直辖市)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减缓和适应工作,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与公众宣传工作三我国在一些气候条件较差二生态环境较脆弱二易遭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等为主要特征的省份或流域,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适应性措施评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

(一)长江三峡库区气候适应措施和行动进展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三峡库区极端事件的频繁发生二脆弱的生态环境二水土流失二地质灾害等问题是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近年库区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主要方面三各级政府和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实施生态保护工程二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库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三

针对长江这条丰水二枯水期季节性变换明显的通航河流来说,三峡工程创新了运行管理机制,优化运行方案,通过加强与长江上游水利工程联合调度,实施水库 联合调度 和 生态调度 ,改善库区和下游的河流水环境条件,增进河流健康,实现三峡工程由相对单一的发电二防洪二航运工程向综合性生态工程的转变,起到调节水量二平衡生态的功效三

通过在三峡库区实施 山水园林城市 和 青山绿水 等生态保护工程,促进了库区用地生态建设步伐三 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 发挥了明显的效益,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1万平方公顷,建立了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在监测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极大提升了库区适应气

602

候变化的能力三①

‘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报告中提出,适应该区域气候变

化,特别要注意 趋利 ,如可利用气候变暖所提供的热量资源,在长江流域种植更多水稻,而压缩玉米二小麦的种植面积;气候变化为森林生长提供了一些有利条件,因此可顺势涵养山林,发展林业三二是 避害 ,这在城市中尤为明显,如上海应采取提高防洪墙和海岸防护工程的设计标准二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二保护和开发新的水源地二加强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报预警能力二完善灾害应急和响应机制等措施(徐明二马超德,2009)三(二)鄱阳湖流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和能力建设②

鄱阳湖流域的江西省重视气候评价,进行科学规划,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三山江湖工程是以鄱阳湖及其流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流域系统工程,实施多年来在生态保护二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通过控制血吸虫疾病传播二建立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兼顾防洪与抗旱,建立调控有力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人体健康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了该区域(流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如表2所示三

表2 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点领域及主要适应措施领一一域主要适应措施水资源

综合利用空中二地表二地下水等水资源,实现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气候变化新特征,优化水利工程设计运行方案;实施流域综合管理,使水土保持工作走科学规范化道路,推进生态二环境等综合治理的山江湖工程农一一业

引进和培育新品种;调整种植制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研究,如机构体制建设二鸟类的迁移管理等;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管理;增强公众对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的认识能源二交通二旅

游二城市安全

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设计标准,建立预警机制;加强防范保护,发展新型旅游;重视气候评价,进行科学规划人体健康(血吸虫)

建立和完善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监测预警系统;开展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加强和完善气象部门和卫生部门之间的协作;大力开展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科普宣传与培训(预防为主,加强控制,医疗保障,法律护航)一一

7

02①②蔡庆华二刘敏等:‘长江三峡库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即将出版三

殷剑敏二陈晓玲等:‘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即将出版三

一一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该区域作为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将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以湖体保护二滨湖控制二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加强湿地保护二污染防治二绿色屏障建设和血吸虫病防治,并把资源承载能力二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将进一步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三

(三)云南省积极实施适应措施并提高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①

云南省将边远地区人口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二生态建设等工程结合起来,建立生态旅游扶贫试验区,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不断提高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和防灾减灾水平三因地制宜,依据各地气候二地理特点,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对各类农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进行试验研究,致力于培养适应气候变化的优良品种,减少气候变化或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三例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在秋冬季节种植甜脆玉米二辣椒二茄子二黄瓜等反季节蔬菜三截至2008年底,冬季农作物面积接近40万亩,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三

2010年初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二时间之长二程度之深二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三在这次特大旱灾后,云南紧紧围绕滇中引水,昆明补水,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发展山区 小坝塘二小水池二小水沟二小水窖二小泵站 水利工程,发挥水电站综合利用效益,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和农村重点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基础三

五 适应气候变化的科研支撑和公众参与的进展

(一)我国充分发挥科技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国家增加了对适应气候变化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科技部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加大对全球气候变化重大项目的支

802①周跃二吕喜玺等:‘云南省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即将出版三

持力度,仅 十一五 期间就投入科研经费超过100亿元,加强气候观测系统建设,推进全球气候变化监测二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变化适应等领域的技术研发等工作三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确定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模型二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脆弱领域的影响及适应技术和措施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影响及适应技术和措施二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脆弱区及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二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二气候变化与其他全球环境问题的交互作用及应对措施二气候变化影响的危险水平及适应能力二适应气候变化案例研究等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发展方向三

2010年7月,我国启动了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第一批19个重大项目正式启动实施,包括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及适应机制研究二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变化及其对东亚区域的影响与机制研究二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研究等直接与适应相关的重点项目三

(二)通过科普宣传和公众参与,促进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

提升公众意识对于适应气候变化至关重要三只有社会各界深入了解并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形成低碳二绿色的生产方式,积极倡导健康二文明的生活方式,才能逐渐形成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和机制,提升社会各界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三

近年,我国利用广播电视二互联网二出版物等多种手段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各界能够科学地看待气候变化问题三开展面向政府部门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及社会公众的专题宣讲活动,加强了针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组织科普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提升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三从2007年起,每年组织编制‘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在行动“的画册和光盘,促使全社会积极二妥善地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和行动三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二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三对于社会公众来说,树立健康二合理二文明的生活消费关系到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三2009和2010年,我国连续两年召开 绿色发展 我们在行动 生态文明贵阳会议,

902

并发布 贵阳共识 ,提出绿色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迈步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三继续发扬教育先导性二基础性作用,积极构建绿色校园和发展绿色教育;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引导,让生态文明走进楼宇二走进社区二走进车间二走进田野;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一种行动指南和一种道德标准,把科学的二生态的二绿色的发展理念二发展模式转变为实际行动,使用绿色产品,减少个人和集体的碳足迹,共同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三

(三)非政府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在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非政府组织(NGO)起到了重要作用三一些本土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开展了多种活动,推动节能减排,在受旱涝灾害二高温二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地区,帮助当地居民增强应对挑战的能力三

2009年10月31日,近300家环保民间组织在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上共同呼吁:全社会一起承担责任,以实际行动减缓气候变暖趋势,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三绿色流域二自然之友二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二绿家园二全球环境研究所二守望家园二中国发展简报二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二横断山研究会等民间环保团体以评选 绿色银行创新奖 的形式推动 绿色信贷 ①在中国的发展三厦门市绿十字等非政府组织参与国内气候变化适应行动,推动公众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和推动环境领域公众参与机制三

2009年,由自然之友二北京地球村二绿家园志愿者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二绿色和平二乐施会二行动援助七家民间组织牵头组成的 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小组 ,征集并组织近40家机构参与,发布‘2009中国公民社会应对

012① 绿色信贷 是 绿色金融 的组成部分三国家环保总局与金融业联手推出 绿色信贷 二 绿色保险 二 绿色证券 等环保政策,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引导企业生产注重绿色环保,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三 绿色信贷 二 绿色保险 二 绿色证券 分别是指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对环境污染高风险企业确立建立责任保险制度,对从事火电二钢铁二水泥二电解铝行业以及跨省经营的13类重污染行业的公司申请首发上市或再融资时设置环保核查关三

气候变化立场“①三2009年12月,我国的非政府组织100多名代表以及 COP15中国青年代表团 等参加哥本哈根大会,宣传我国节能减排等应对气候变化的

措施和行动,倡导社会各界加强对气候变化的重视三六 我国在适应气候变化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在适应气候变化领域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气候条件复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易受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三同时,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城镇化比例较低,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部分地区仍被贫困所困扰,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和能力较差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加大,流域性特大洪涝二区域性严重干旱二高温热浪二极端低温二特大雪灾和冰冻等灾害出现的可能性增大三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气候变化对农业二林业二水利二环境二能源二交通运输二电力二通信等高敏感行业的影响度越来越大,气候变化及其伴生的水资源短缺二土地荒漠化二大气环境变差等问题都给我国的适应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三

(二)适应气候变化在政策二技术二资金二体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障碍

缺少高层面上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缺少适应技术和资金保障机制度,在技术研发和引进二适应措施的实施方面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保障,缺乏专门的适应指导机构三

例如,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中小河流治理严重滞后,2/3的中小河流达不到规定的防洪标准,山洪灾害频发;水资源调度在制度和机制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跨区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滞后,水资源调度手段不完备②三

1

12①②‘2009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立场“倡导中国公民社会持续关注气候变化议题,推动并执行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积极帮助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和群众提高适应能力三同时,呼吁

各国政府能够共同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以减缓气候变化,并真正开始帮助贫穷国家及弱势地区适应气候变化;建议中国政府积极采取适应措施,减轻气候变化对生态脆弱地区以及贫困人口的影响,提升贫困人口二弱势群体和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和条件三

孙雪涛在全国水资源调度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http://www.mwr.gov.cn三

(三)适应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薄弱,政府决策机制建设二区域影响评估和适应措施均有待加强

由于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复杂性,目前的科学认识水平尚不足以满足制订科学的适应规划的需要;气候变化趋势预估及其影响评价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无法准确预估一个区域未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特别是强降水和干旱发生的可能性,这种不确定性对各领域的适应工作带来一定的管理风险,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存在风险三气候变化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以及经济二社会二国防二能源二水资源二农业和粮食二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等研究,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三例如,2008年的南方低温雨雪灾害,南北公共交通大动脉中断,暴露我国南方政府 防寒 意识薄弱,能源二交通二化工二通信等关键基础设施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较差;2010年7月北方地区洪涝灾害,部分河流支流堤坝决口,暴露了黄河二海河二松辽流域的干支流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北方地区对大暴雨及其造成洪水应对能力非常有限三

(四)相对于减缓而言,适应气候变化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公众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三目前,我国高度重视减排工作,适应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三国家在引导全社会认识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相较于减缓而言,社会公众对适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三特别是在我国农村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到4.2亿人,科技文化素质低使得农民群体应用农业实用技术能力和适应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也较低三

(五)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机制和国际转移机制尚未建立

气候变化风险是一种巨灾风险①,我国相应的巨灾管理机制薄弱三目前,我国

212①巨灾风险,通常是指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保险界目前对其没有统

一的定义,各个国家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在不同时期对巨灾风险进行定义和划分三保险服务局(ISO)财产理赔部按照1998年价格将巨灾风险定义为 导致财产直接保险损失超过2500万美元并到大范围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事件 ,企业和个人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包括买商业保险)来承担灾害带来的风险,就应该算做巨灾三

的巨灾风险管理主要采用的是一种国家财政救济和社会捐助为主的模式,救助的金额一般为直接经济损失的2%左右①,远远无法补偿灾害损失三2010年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旱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36.6亿元,中央旱灾救灾补助资金只有1.85亿元三

我国巨灾保险开发程度很低,与国际保险业发展水平相距较远三保险公司缺乏有效的风险转移途径,在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风险上,中国保险业严重缺位三②2005年宁波市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共27亿元,但得到的保险赔付只有770万;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保险赔付仅占2.3%三2005年美国 卡特里娜 飓风保险赔付达到了其直接经济损失的50%;2007年全球因巨灾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706亿美元,保险业赔付了276亿美元,占39%;2009年全球因巨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为620亿美元,保险业赔付占42%三

为了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大规模经济损失,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尝试构建包括气象指数保险③产品交易二气象指数期货交易二气象指数期权交易等形式的气象指数衍生品交易和气象巨灾证券交易市场三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和保险市场的发达程度有差距,加上相关的研究比较薄弱,难以形成有规模的气候变化灾害风险转移及风险交易市场三

七 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建议

(一)制定国家层面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

通过制定国家层面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指导未来气候变化适应领域的相3

12①②③2008和2009年这一比例有所提升,占到5%左右三林涌:‘巨灾保险主体为何缺位“,2010年5月13日‘中国经济时报“三

气象指数保险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广泛研究的一种新兴的风险转移工具,是在一个事先指定的保险区域内,针对一种特定的灾害损失(比如因灾害性天气造成的农作物严重歉收),以一种事先规定的气象事件如气温二降雨量二风速等的发生概率为基础,在确定天气指数和损失之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确立损失补偿支付的合同并根据事先设定的气象指数在保险期终止日的值是高于或低于保险合同中确定的参考值来进行赔偿的一种新型市场化工具三

关行动,同时把适应气候变化纳入 十二五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长期发展战略三

发挥技术创新在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中的引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多渠道支持适应技术的研发二示范和推广,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三

积极参与气候变化适应领域的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促进形成公平二有效的全球气候变化适应机制三

(二)加强基础研究和适应风险管理,开展区域影响评估和适应措施

加强基础研究,促进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发展三加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观测(监测)能力建设,扩大各领域间的数据资料的共享程度,加强相关科学研究,从而使适应策略更有针对性,适应措施更有效三

加强气候变化适应风险管理三认识和确定气候变化二气候变化影响二适应性技术方法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三从国家层面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研究建立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体系三

针对我国地域广阔二情况复杂多样,各个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大,特别需要针对关键脆弱地区开展区域尺度上气候变化影响二脆弱性和适应性研究,从区域层面评估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二脆弱区及其风险水平三

(三)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和科普宣教,提高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防灾减灾是适应气候变化的第一道防线,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应当把抵御极端灾害风险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内容,加强基层民众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将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评价纳入行业和各级区域的发展规划三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适应方面的宣传二教育和培训,鼓励社会公众二企业参与到气候变化适应工作中来三

加强对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的科普宣教三社区和村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所在,需要将社区和村的气候变化科普教育常

412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阅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发展中国家,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基本准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坚持正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遵循《气候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对中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二)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对中国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在会未来几十年内存在。 (四)对中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中国生态环境脆弱,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五)对中国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的挑战。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中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国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中国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

附件: 中国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 “中国碳交易登记簿系统研究” 任务书 一、项目背景 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在挪威政府、欧盟和UNDP的资金支持下,组织开展了中国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支持包括新疆兵团在内的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编制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在地方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机构与能力建设。 我国政府公布了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责任和意识,有效保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落实,并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通过中国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已经编制完成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相当部分省区市在其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中主动提出要运用温室气体减排市场机制,积极开发CDM项目,推动实施自愿减排交易,还有省份同时提出要探索建立省内碳交易试点,这与国家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综合考虑现阶段国情和发达国家相关经验,为落实国家和地区提出的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要求,我国将从自愿减排交易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登记簿是所有碳交易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合理设计的登记簿体系是交易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为推动国内自愿减排交易顺利开展,亟需开展相关研究,设计建立国内基于项目的碳减排交易登记簿系统。本项目成果将为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撑,并将进一步扩展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对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积极影响。项目办将聘请一家研究能力强、具有丰富相关经验的专业机构,就“中国碳交易登记簿系统研究”课题开展专门研究。 二、项目目标 结合我国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的实际需要,研究设计我国基于项目的碳交易登记簿系统,开发相关的软件,为开展自愿碳交易、逐步建立国内碳交易市场奠定基础和提供支持。 三、研究任务 为完成该项目的目标,咨询机构需要完成以下研究任务:任务一:调研国外相关交易登记簿设计 调研京都议定书下联合国登记簿体系及设计要求,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ETS)、自愿碳交易市场登记簿体系设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第2卷第4期 2006年7月 目次 研究论文 147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Ⅲ):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综合评价何建坤刘滨陈迎等154 近30 a青藏高原气候与冰川变化中的两种特殊现象施雅风刘时银上官冬辉等 综述 161 国际气候变化研究新进展丁一汇孙颖 研究短论 168 塔里木盆地气候变化的季节差异杨莲梅张广兴崔彩霞173 天山巴音布鲁克草原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刘艳舒红李杨等177 三江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唐红玉肖风劲张强等181 渭河、汉水流域秋季降水的变化特征赵珊珊张强陈峪等184 1951-2005年华南春播期气象条件的年代际变化陈丽娟张培群188 影响北京城市增温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分析郑艳潘家华吴向阳193 哈尔滨、石家庄、武汉和广州的气候变化对比郝立生 对策建议 197 英国促进企业减排的激励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借鉴陈迎 动态快讯 202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谈判艰难迈出第一步苏伟孙国顺赵军204 IPCC第25次全会在毛里求斯召开戴晓苏205 2005年Nature杂志刊载的气候文献贾朋群胡英207 第一届亚洲气候与冰冻圈学术会议在横滨召开效存德 208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征稿细则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III):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综合评价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III): Integrated evaluation of strategies o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何建坤1,刘滨1,陈迎2,徐华清3,郭元3,胡秀莲3,张希良1,李玉娥4,张阿玲1,陈文颖1,韦志洪1,段茂盛1,张晓华1,吕应运1 (1 清华大学,北京100084;2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732;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北京100038;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回顾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对国内外的碳排放状况、中国减缓碳排放的技术潜力、中国减缓碳排放的宏观影响、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公平性与国际合作行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提出了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思路与对策,指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中国要积极适应国际政治、经济及贸易格局变动的趋势,将减缓气候变化对策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之中,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影响;减缓碳排放;对策;评估 中图分类号:P467/D820 文献标识码:A 近30a青藏高原气候与冰川变化中的两种特殊现象 Two Peculiar Phenomena of Climatic and Glacial Variation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施雅风1,2,刘时银1,3,上官冬辉1,李栋梁1,叶柏生1,沈永平1 (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 摘要:近30 a全球强烈变暖,水循环加快,冰川也加剧退缩。青藏高原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下垫面,既对全球变暖有正常的反应,也出现了异常特殊现象。这种特殊现象已发现两处:1) 青藏高原北部偏西冰芯记录降温0.6℃,相应的冰川退缩微弱,融水径流降低;2) 青藏高原东南部以岗日嘎布山区为代表,出现较多的冰川前进,可能指示降水量有较大的增加。上述事实指示气候变化与冰川响应的复杂性。 关键词:全球变暖;青藏高原北部;降温;冰川退缩;青藏高原东南部;冰川前进 中图分类号:P343.6 文献标识码:A 国际气候变化研究新进展 Recent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Science 丁一汇,孙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全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庄严承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阅读指南] 竺可桢(1890.3.7—1974.2.7) 浙江绍兴市人,我国卓越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先后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1972年的《考古学报》第l期上,83岁的竺可桢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后转载于1973年《中国科学》16卷2期,以及1973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全文篇幅也就5000余字,却聚集了竺可桢先生毕生研究的成果,可谓其学术生涯的扛鼎力作。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 论文包含有大量古代典籍与方志文献的记载,广泛地被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所引用、推崇,对历史学家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几乎只要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或中国环境史、物质文明史的文章,都会在参考文献中摆上竺可桢的这篇经典论文。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的评论是:“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 对这样高山仰止的学术名篇,我们自然应该潜心阅读。 文章开头就单刀直入,陈述了研究中国气候变迁的主要指标依据:“在东亚季风区域内,雨量的变动常趋极端,而温度的变化在冬春即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冬季温度主要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所控制,升降比较统一。因此,本文以冬季温度作为气候变动的指标。” 随后是罗列、引用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记载的大量例证,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 根据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把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的时间,分为四个时期——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 最后得到的4条初步性结论:在我国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以后有一系列范围为1—2℃的上下摆动;在每一个400至800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50至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升降范围是0.5—1℃;最冷的时期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向西传播到大西洋海岸。 结尾还参照对比了挪威的雪线高低的变化,丹麦格陵兰岛冰川研究的成果,得到大体一致的结论,证明了用古史书所载物候材料来做古气候研究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历史时期的气候存在变迁过程,今天已经是常识,气候变化更是热点话题。可是就在八九十年前,欧美的大多数正统气候学家还认为,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竺先生在青年时代就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所以才以《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为始,50年里,一直潜

全球变化下的水资源研究进展I--气候变化

https://www.360docs.net/doc/3f5311713.html, 全球变化下的水资源研究进展I——气候变化 王加虎,郝振纯,李丽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8) 摘要:全球变化突出的表现在气候变化上,气候变化下的水循环研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简述了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比较了用于变化气候下水资源研究的四种不同类型的气候情景;详细介绍了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研究的四种不同方法以及径流、水量、水质、极端事件等方面的相关成果;概述了研究气候变化下水资源的水文模型及其存在的问题; 讨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全球变化;水资源;气候变化;进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全球变化主要表达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系统的越来越不稳定,自然科学界突出强调其中的地球环境系统及其变化,包括全球变暖、植被破坏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土地退化、淡水资源短缺等[1]。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2]。水资源对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的响应问题,包括水循环过程、水量时空分布、降水极端事件与洪涝灾害等的改变,事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3]。 长期以来,水文学者把气候静态地看作某种统计的平衡,忽略了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形成与演化规律问题[4]。随着对全球变化尤其是气候变化认识的不断深入,水文、水资源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迅速增加[5]。 1气候变化 全球变化突出地表现在气候变化上,气候的变化包括自然波动和人为影响两个方面。气候的自然波动至少包含三种不同的周期[6]:①数千年至万年以上时间尺度的古气候变化,研究它有助于揭示气候系统变化的机理,并为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提供依据;②数十至数百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它直接决定着人类生存的气候环境;③季节至年际的气候波动,是检测长期气候变化的关键。导致某些地区的季节至年际显著气候波动的现象有很多,其中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是全球许多地区年际气候变化的最重要自然现象。 气候除了自然的周期性波动以外,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显著的是全球大气化学组成的改变,主要是臭氧耗减和温室气体的增加。人类活动是导致过去100年中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人为引起的变化已经可以与自然变化区分开来,而且人为影响的结果已大于过去1000年的气候自然变化的结果[7]。近10年来,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及幅度大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存在着诸多分歧[8]。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以西北、华北、东北最为明显,尤其是华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人类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相当弱,大多数科学家断言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种巨大环境风险。按现在的一些发展趋势,科学家预测有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9]:①海平面上升;②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③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④影响人类健康。 2气候变化与水资源 气候对水循环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影响主要来自大气环流变化引起的降水时空分布、强度和总量的变化、雨带的迁移以及气温、空气湿度、风速的变化等。间接的影响主要来自陆面过程,地表反照率、粗糙度及界面水汽交换乃至土壤水热特性的变化,这些既响应气候又影响气候的下垫面因素,引发了不同时空尺度的降水、土壤水、蒸发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变化。 2.1气候情景 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可以通过观测和重建的资料获得,但人们更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关于未来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气候情景的选择是先决条件。“情景”一词指“预料或期望的一系列事件的梗概或模式”,是描绘未来可能会怎样的可选择的景象,是分析各种驱动因子如何影响未来排放结果并评估相关的不确定性的一种较为合适的工具。各种不同的情景构成了可供选择的未来世界的发展蓝图。气候情景大致可分为四类: ——————————————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043400),江苏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B04010) 作者简介:王加虎(1975-),男,江苏连云港人,河海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Email: TigerLLy@https://www.360docs.net/doc/3f5311713.html,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解读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把气候变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高度关注和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气候、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科技等众多领域,时间跨度又很长,因此,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策的制定应从国家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并把气候变化问题放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与外交政策的大框架下统一考虑,以期气候变化问题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是_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消除贫困是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还将增长,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形象将更加突出,无疑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1.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温室气体限控的压力增大。京都会议后,一些发达国家试图以《京都议定书》已规定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为由,集中全力向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施压。有的发达国家甚至明确提出将发展中国家“有意义的参与”作为其批准议定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并与公约的资金机制挂钩。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减排的理由包括:环境原因、竞争力原因、政治原因等。虽然这些理由严重背离了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公约特别强调的:“发展中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义务,将取决于发达国家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减轻这种压力的艰巨性。 2.对中国现有发展和消费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起点低,到2003年底,仍有59.5%的人口为乡村入口,面临着继续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长期发展任务,人均资源短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传统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是一种资源耗竭型、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从发展模式的选择看,虽然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遵循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很少有国家发生例外。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商品能源消费和经济发达水

气候变化概况及成因

气候变化概况及成因 --------------《大气环境学》专题报告 曾华化学化工学院 151130004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温室气体的不断 排放,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日渐突出,由自然活动正常调配的气温,逐渐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20世纪暖期可能成为千年来最强的暖期,与此同时其他气候要素,如降雨等,都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极大的影响了地球环境,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概况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随逐年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导致后期的冷年相对于之前的暖期,平均气温也有提升,冰川消融加快,等温线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位移,植物开花期提前等都从一定程度佐证了气候变暖的事实。降雨量虽无明显的提升,但降雨的时空间分布已有较大改变,与此同时,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有些地区的降雨量有下降趋势,但全球总体降雨量仍呈现上升的趋势,其它气候状况也有改变,如厄尔尼洛现象异常增加,热浪增加等等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全球气温升高,降雨增加,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其成因复杂多变,但人类活动的影响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各种温室气体的含量从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增加则是这一现象背后极为影响深远的一个因素。 2.气温升高 2.1气温升高的表现 气温的下降、回收和波动本是自然的正常过程,在近千年的气温变化中有着明显的由暖到冷再回暖的过程,在近百年的尺度中也有着类似的过程,而从20世纪末到现在似乎正处在这样一个气温回收的阶段,我们无法肯定这样的过程究竟是自然起主导作用还是人类活动引导着这一过程的发生,但我们了解到这一过程似乎有着更为显著的特征,以至于我们认为这一次回暖或许是近千年来最强的,包括: 1.根据仪器观测,全球平均气温20世纪上升了0.6℃,21 世纪初的5 a 又 上升了0.1℃。 2.对1700种生物的研究发现,在20世纪后半叶,每10 a 向极区扩展6 km, 向高山抬升6 m,为1950-1995 年地面等温线扩展速度的2 倍。如果只分 析最近30 a(1975-2005年),等温线扩展的速度达到40 km/10 a。 3.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41.5℃,破139年来的记录。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近年来,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在本国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低碳技术等方面取得骄人成绩,在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国际对话,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谈判、促进新气候协议的达成等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2014年底中美两国签署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到今年中国向联合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并先后与印度、巴西、欧盟、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就气候变化发表联合声明,中国通过一系列郑重承诺,接连向世界传递出强有力的政治信号,表明其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获得广泛赞誉。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日前在一次记者会上回答“哪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可称榜样”的问题时指出,中国采取了“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具有榜样意义。她说,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确定,在2030年前后使其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并把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中。这些都表明,中国在对待气候变化问题上“非常非常认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各类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因此,法国作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主办国,期待中国为大会的成功提供支持。 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中国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中扮演“重要角色”。法国总统环境问题特别顾问尼古拉·于洛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高度肯定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毋庸置疑的示范作用”。他说:“中国有能力在提出目标后将其实现,甚至以更快速度实现目标。” 中国支持定期盘点包括减排在内的相关长期目标的实施进展,也表明其有能力与自信进行气候变化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既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尽的义务,也符合中国当前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2014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2005年下降29.9%和33.8%。在气候治理问题上,中国在加速本国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向广大经济、资源、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在今年9月发表的《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中国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不少国家和国际机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士对此非常赞赏,认为中国这一举措对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展现了其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国际义务的大国风范,给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做出了榜样。 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性威胁,关系到世界各国的切实利益。中国支持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一份全面、均衡、有力度的协议,主张协议应以《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为基础。日前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5年度报告》说,中方愿意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与各方一道积极建设性推动谈判进程,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制度。

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的研究进展_张建云

第40卷第8期 2009年4月     人 民 长 江 Y a n g t z e R i v e r     V o l .40,N o .8 A p r .,2009 收稿日期:2009-03-20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重大专项(200801001)和现代水电科技创新项目(X D S 2008-01)联合资助作者简介:张建云,男,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教授,博士。 文章编号:1001-4179(2009)08-0039-03 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建云 1,2  王国庆 1,2  刘九夫 1,2  贺瑞敏 1,2 (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9; 2.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简要介绍了由W M O 、U N E S C O 、U N D P 和I A H S 等一些国际组织发起并推动开展的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研究 计划和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开展实施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重大气候变化研究项目的基本情况。综述了气候变化的事实、情景及其对水利的影响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针对目前我国水利的实际情况,指出“十二五”期间应在8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关 键 词: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影响;进展中图分类号:T V 21 文献标识码:A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已是不争的科学事实,气候变化问题业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专家关心的全球性 问题之一。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气候变化将改变全球水文循环的现状,引起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配,并对降水、蒸发、径流、土壤湿度等造成直接影响。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可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开展的科学研究工作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为了推动对全球气候变化潜在影响的研究,世界气象组织(W M O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 N E S C O )、联合国环境署(U N E P )、联合国发展署(U N D P )和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 A H S )等一些国际组织积极发起并推动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制定、实施了一些相应的研究计划,如世界气候计划(WC P )、全球能量水循环试验(G E WE X )、国际地球生物圈计划(I G B P )、国际水文计划(I H P )等。I P C C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1988年由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及世界气象组织共同组建,其任务主要是为政府决策者提供气候变化的事实和对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作出预测,以使决策者认识人类对气候系统造成的危害并采取对策。I P C C 定期开展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①评价已有的气候变化的科学信息;②评价气候变化产生的环境及社会经济影响;③制定对策。到目前为止,I P C C 共完成了4次评估报告,并分别于1991、1996、2001年和2007年发布。其中,第2工作组完成的评估报告汇总了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性和脆弱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I P C C 评估报告不仅为各国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提供了科学信息,而且也为指导各国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提出了建议[1]。 美国国家研究协会于1977年就组织讨论了气候、气候变化和供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世界气象组织(WM O )1985年出版了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综述报告,并推荐了一些检验和评价方法,随后又给出了水文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分析报告。国际水文科协(I A H S )1987年在第十九届国际I U G G 大会中举办了“气候变化和气候波动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专题学术讨论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工作广泛展开,1990年出版的《气候变化与美国水资源》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当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成果。1991年第二十届I U G G 大会水文科学组的主题便是探讨土壤—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的水文过程。1993年,以气候变化、大气圈和水圈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大尺度气候和水文模拟技术为主题,在日本召开了第六届国际气象和大气物理学协会与第四届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 A M A P -I A H S)联合大会。进入21世纪,气候变化成为各种国际会议的主要议题。例如,2004年在巴西召开的I A H S 大会中就包括了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讨论专题。2006年在北京召开了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 S S P )和全球水系统计划(G W S P )联合会议,其中第4主题讨论的就是气候变化对海岸带、陆地河流的影响。在墨西哥举办的第四届世界水论坛和2007年在意大利召开的I U G G 国际大会中都讨论了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的科学问题[2]。同年8月,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o r l dC l i m a t e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a m m e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了季节预测研讨会,对季节气候预测方法、精度展开了激烈讨论。 我国在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及中国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开展了“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研究”。该项目包括4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中国历史气候变化、中国海面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化对西北、华北水资源的影响。在“八五”、“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均相继设立了气候变化影响专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不仅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同时由于两种差异性的交互运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勾勒出这种特点和影响的大致轮廓,以就教于方家同仁。 一、时间差异性 气候包括气温和干湿状况两大基本要素,研究历史气候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①〕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比现在早一个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层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里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代表着相当温和的气候。 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春秋》中有鲁国“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熟。 4.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其间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当时气候温暖可见。 6.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此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两度全部冻死。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温暖期。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说明当时北京气候比现在温暖。 8.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严寒期。此间,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橘尽冻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五千年来,我国气候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交替变迁,其时间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 二、空间差异性

浅谈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浅谈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美国NOAA卫星观察到的雪盖资料表明:1980年以来,全球的雪盖面积减少了9%—13%;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学家们通过卫星观测发现,位于拉尔森冰架的一块牛津郡那么大(约2900平方千米)的冰山已从南极大冰原分离,并逐渐涌向大海……这一个个使得人类不得不关注鲜明的事例表明,全球气候变化正在侵蚀着人类的地球,让人类共同的家园蒙受疮痍。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引起。气候系统所有的能量基本都来自太阳,因此太阳辐射变化是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因。另一个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是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之后向高空喷放出大量硫化物气溶胶和尘埃,可以到达平流层高度,它们可以显著地反射太阳辐射,从而使下层大气冷却,导致气候变化。此外,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得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大、大量的伐木使得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等。温室气体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等,它们能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在所有温室气体中比例最大,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故备受人类关注。 全球气候变化将给地球及人类带来不少影响。气候变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带造成严重影响。全球气温升高后,北半球高、中纬度地区的降水明显增加,而大部分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则因蒸发增强而变得更加干燥。纵看全球,干旱、暴雨、洪涝得灾害事件频率显著增加。随着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因承受力有限而遭到破坏,从而将会改变某些疾病传染媒介(如蚊子)的活动范围,改变病原体的滋生环境,人类身体健康的威胁系数会大大增加。 可见,全球气候变化将会对人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同保护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以下主要从发展观念、经济方式、全民呼吁等几方面谈起。 切实改变发展观念 在历史的进程中,从18世纪开始,大国之间的竞争从争夺海洋与殖民地变成了国民经济的竞争。于是各国不择手段地发展经济,森林被一片片砍倒,江河湖泊遭到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日本甚至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从上世纪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地影响世界环境、人类健康与福利和全球经济持续性。毫无疑问,随着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的速度将不断增加。而那些已处于污染与掠夺式开发的压力下的濒危物种和破碎的生态系统将更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在不断变暖,平均气温上升了0.4-0.5摄氏度,以冬季和西北、华北、东北最为明显。1985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出现16个大范围暖冬。降水自50年代以后逐渐减少,华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据研究显示,今后中国气候将继续变暖。2020-203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1.7摄氏度。到2050 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摄氏度。我国气候变暖的幅度由南向北增加。不少地区降水出现增加趋势,但由于气温升高导致蒸发增大,因此华北和东北南部等地区将出现继续变干的趋势。 (一)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负面影响更为人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林、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河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的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1)气候变化将改变植被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使森林分布格局发

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除云南松和红松的面积有所增加外,其他树种的面积均有所减少,减少幅度为2%-57%。 (2)冰川和冻土可能减少。高山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冰川将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规模。我国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减少了24.7%。到2050,我国冰川将继续减少27.2%。冻土面积继续缩小。未来50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 (3)气候变化是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的主要因子之一。我国西北各大湖泊,除天山西段赛里木湖外,水量平衡均处于入不敷出的负平衡状态,自20年代至50年代以来,湖泊均向萎缩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干涸消亡。 (4)海平面升高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我国海平面近5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平均速率为每年2.6毫米。我国未来海平面继续上升。这将使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尤其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渤海湾地区。 (5)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二)气候变化将导致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在全球增暖下,中国东南沿海、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增加,黄河中游以南和华北平原干旱增加。气候变暖可能使我国北方地区少量的降水增加,但可能抵不上蒸发消耗,严重的缺水形势将难以缓解,北方旱灾仍在继续波动扩大,干旱发生频率和

青藏高原年代际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第36卷第2期2008年4月 气 象 科 技 M ETEOROLO 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 GY Vol.36,No.2Apr.2008 青藏高原年代际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邹燕1,2 赵平1 (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2福建省气象局气候中心,福洲350001) 摘要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降水、气温、积雪及能量源汇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众多学者关于青藏高原年代际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研究显示,近百年来高原的气温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即20世纪20年代之前偏冷,20~50年代偏暖,60~70年代气温下降以及80年代至今的持续偏暖;80年代前后全球性的暖跃变在高原气候变化上同样存在,而且更超前于北半球。全球变暖的环境下,高原降水趋于增加,高原积雪呈偏多状态。高原气候的变化还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差异。文中还综述了青藏高原的热源和地形作用对亚洲季风爆发、季风区降水等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成果,并简要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科研方向。关键词 青藏高原 年代际气候变化 大气热源 亚洲季风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LC2004C 211)、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0722)共同资助作者简介:邹燕,女,1970年生,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东亚季风研究,Email :zy163zouyan @https://www.360docs.net/doc/3f5311713.html, 收稿日期:2006年12月26日;定稿日期:2007年5月30日 引言 青藏高原范围广大,地势高耸,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 以上,发育着丰富的积雪、冰川、冻土、森林、 草原、荒漠、湖泊等多种自然景观。由于“冰冻圈” (包括季节雪盖、高山冰川以及冻土)为气候系统中较为活跃的重要成员,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因此,青藏高原在全球气候系统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人们也常常将青藏高原与南极、北极并称为地球“三极”。研究青藏高原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20世纪全球变暖的大环境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长期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高度关注。 早在20世纪50年代,叶笃正等 [1] 和Flohn [2] 分析了青藏高原上空的热力结构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指出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在夏季是热源。高由禧[3]指出,青藏高原夏季感热和潜热加热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最大的。之后,陈隆勋等[4]、Yanai 等[5]、丁一汇等[6]先后计算了青藏高原的热状况,并且讨论了它们的变化特征。这些研究使我们初步认识了青藏高原的热状况的基本特征,极大地推动了青藏高原气候学研究的进展。 本文旨在对青藏高原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及其 在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中重要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系统回顾。 1 青藏高原年代际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1.1 气温 众多学者基于不同年限高原地面温度资料的分析显示,青藏高原近百年的气温变化呈明显的年代际特征,全球性的80年代暖突变在高原同样存在。一些学者还进一步分析计算了高原的增温速率和突变时段。 王绍武等[7]利用冰芯代用资料得到1880~2000年我国西部4个区(西北、新疆、青藏、西南)的 气温序列,得出近百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的气温变化 趋势与东部地区较一致,表现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之前气温偏低,20世纪20~50年代持续偏暖,而且这一时期的气候变暖在西部更为明显。50年代起西部气温明显下降,80年代开始持续上 升。青藏地区20年代最暖,30年代次之,40年代与30年代相差不大。之后,青藏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到80年代又再次回升,20世纪末达到近百年最暖,其中1998年成为有观测记录以来120年中最暖的一年。刘晓东[8]根据近40年高原温度与北半球温度的相关,将高原的平均温度曲线延长到20世纪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一学生 2.学科:地理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利用百度搜索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课标要求】 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①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 ②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的读图分析,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②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提高资料整理分析的能力,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和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使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②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全球气候变化”是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对于重难点的突破比较容易解决。教材中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用了很多不确定的词语,如“很可能是”“可能影响”等,笔者认为本节课思想性大于知识性,因而本节课的重点其实是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教学重难点】 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 【教学资源】人教版必修1教材、全球气候变化相关图像、电影《后天》剪辑视频、学生互联网搜索的资料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投影有关全球变暖的图片【百度图片】 https://www.360docs.net/doc/3f5311713.html,/albums/758611/758611.html#2197651$83cab81eb0 22787f403417f6 https://www.360docs.net/doc/3f5311713.html,/albums/758611/758611.html#2197651$4075890a2c bfa07f94ca6bf6 https://www.360docs.net/doc/3f5311713.html,/albums/834804/834804.html#0$9252ae7e6330cc1b0 dd7da71 教学环节1:电影片段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