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速效制剂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药剂学(完整版)PPT课件

(2)给药途径广泛,可用于内服,也可用于 皮肤、粘膜和腔道给药。
(3)便于分取剂量,服用方便。 (4)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化学稳定性差,携带、运输、贮存不便
2021
19
三.质量要求
• (1)溶液型液体制剂应澄明,乳浊液型或 混悬液型制剂应保证其分散相粒子小而均 匀,振摇时可均匀分散。
• (2)浓度准确、稳定、久贮不变。
2.2.1 缓释和控制系统
2021
12
2.2.2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靶向给药系统(TDDS)是本世纪后期医 药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如脂质体,纳米囊,纳米粒,磁导向制剂,热 敏感制剂,PH敏感制剂。 3﹑中药制剂的研究 4﹑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 5﹑药用新辅料的研究开发 6﹑研究开发制剂的新机械和新设备 7﹑医药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GCP在生产与研究中的意义。 3 了解药剂学的目的、意义、沿革与发展;药剂学
的分支学科。
2021
17
第二章 液体制剂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
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其 中:
药物:气、液、固 分散方法: 溶解、 混悬、乳化
2021
18
二、特点
(1)药物的分散度大,接触面积大,吸收快, 能迅速发挥疗效。
“三效”(速效、高效、长效)
“三定”(定量、定时、定位)
2021
11
二 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1﹑药剂学基本理论研究 • 如动力学,流变学,分散体系理论,高分子化学
,界面化学等。
2﹑新剂型及新制剂的开发研究 2.1 常规药物剂型及制剂 2.2 药物传递系统
• 药物传递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在临 床治疗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缓释及控释系统、 靶向给药系统是发展的主流。
(3)便于分取剂量,服用方便。 (4)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化学稳定性差,携带、运输、贮存不便
2021
19
三.质量要求
• (1)溶液型液体制剂应澄明,乳浊液型或 混悬液型制剂应保证其分散相粒子小而均 匀,振摇时可均匀分散。
• (2)浓度准确、稳定、久贮不变。
2.2.1 缓释和控制系统
2021
12
2.2.2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靶向给药系统(TDDS)是本世纪后期医 药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如脂质体,纳米囊,纳米粒,磁导向制剂,热 敏感制剂,PH敏感制剂。 3﹑中药制剂的研究 4﹑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 5﹑药用新辅料的研究开发 6﹑研究开发制剂的新机械和新设备 7﹑医药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GCP在生产与研究中的意义。 3 了解药剂学的目的、意义、沿革与发展;药剂学
的分支学科。
2021
17
第二章 液体制剂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
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其 中:
药物:气、液、固 分散方法: 溶解、 混悬、乳化
2021
18
二、特点
(1)药物的分散度大,接触面积大,吸收快, 能迅速发挥疗效。
“三效”(速效、高效、长效)
“三定”(定量、定时、定位)
2021
11
二 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1﹑药剂学基本理论研究 • 如动力学,流变学,分散体系理论,高分子化学
,界面化学等。
2﹑新剂型及新制剂的开发研究 2.1 常规药物剂型及制剂 2.2 药物传递系统
• 药物传递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在临 床治疗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缓释及控释系统、 靶向给药系统是发展的主流。
中药药剂学-PPT精选文档共51页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中药药剂学-PPT精选文档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中药药剂学-PPT精选文档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中药药剂学-药物制剂新技术 PPT课件

❖ 研磨法 ▪ 產量高 ▪ 包封率低
❖ 冷凍乾燥法:適用於乾燥過程中易分解、變質,所得包 合物溶於水,在水中不易析出結晶的藥物包合
冷凍
❖ 噴霧乾燥法:適用於遇熱性質穩定、所得包合物溶於水 的藥物。
❖ 超聲波法
四、品質評定 ——包合物表徵手段
❖ 薄層掃描法
▪ 觀察色譜展開後有無斑點、斑點數和Rf值來檢驗是否形 成了包合物。
❖ 4.共沉澱物(coprecipitates):亦稱共蒸發物, 是由藥物與載體材料以適當比例混合形成的非結 晶性無定形物。常用載體為PVP等多羥基化合物。
二、固體分散體的常用載體及特性
❖ 載體的作用 ▪ 使藥物高度分散,阻止其因較大的靜電引力及 分子間力而聚集粗化;
▪ 使藥物有良好的可濕性,有利於溶解和吸收, 有助於起速效、高效作用。
分離精製技術
▪ 吸附澄清技術 ▪ 真空蒸餾、分子蒸餾等分離技術; ▪ 高效吸附技術,如大孔樹脂吸附技術,製備
色譜等分離技術; ▪ 膜分離技術;
乾燥技術
▪ 冷凍乾燥技術 ▪ 噴霧乾燥技術 ▪ 紅外線乾燥技術 ▪ 微波乾燥技術
製劑新技術
乳化技術
……
造粒技術
固體分散技術
製劑新技術
包衣技術
微囊化技術
包合技術
參比物:熱中性體,基準物。在測量溫度範圍內不發 生任何熱效應的物質。1450℃以上煆燒2-3小時的氧 化鋁粉。
差熱曲線:縱軸表示溫度差(△T),橫軸表示溫度 (T)或時間(t)。
·
四、β-環糊精包合物的品質評定 ——包合物表徵手段
❖ 熱分析法 ▪ 差示掃描量熱法(DSC)
differential scarnning calorimetry,DSC 在程式控溫條件下,測量輸入到物質與參比物的功率
❖ 冷凍乾燥法:適用於乾燥過程中易分解、變質,所得包 合物溶於水,在水中不易析出結晶的藥物包合
冷凍
❖ 噴霧乾燥法:適用於遇熱性質穩定、所得包合物溶於水 的藥物。
❖ 超聲波法
四、品質評定 ——包合物表徵手段
❖ 薄層掃描法
▪ 觀察色譜展開後有無斑點、斑點數和Rf值來檢驗是否形 成了包合物。
❖ 4.共沉澱物(coprecipitates):亦稱共蒸發物, 是由藥物與載體材料以適當比例混合形成的非結 晶性無定形物。常用載體為PVP等多羥基化合物。
二、固體分散體的常用載體及特性
❖ 載體的作用 ▪ 使藥物高度分散,阻止其因較大的靜電引力及 分子間力而聚集粗化;
▪ 使藥物有良好的可濕性,有利於溶解和吸收, 有助於起速效、高效作用。
分離精製技術
▪ 吸附澄清技術 ▪ 真空蒸餾、分子蒸餾等分離技術; ▪ 高效吸附技術,如大孔樹脂吸附技術,製備
色譜等分離技術; ▪ 膜分離技術;
乾燥技術
▪ 冷凍乾燥技術 ▪ 噴霧乾燥技術 ▪ 紅外線乾燥技術 ▪ 微波乾燥技術
製劑新技術
乳化技術
……
造粒技術
固體分散技術
製劑新技術
包衣技術
微囊化技術
包合技術
參比物:熱中性體,基準物。在測量溫度範圍內不發 生任何熱效應的物質。1450℃以上煆燒2-3小時的氧 化鋁粉。
差熱曲線:縱軸表示溫度差(△T),橫軸表示溫度 (T)或時間(t)。
·
四、β-環糊精包合物的品質評定 ——包合物表徵手段
❖ 熱分析法 ▪ 差示掃描量熱法(DSC)
differential scarnning calorimetry,DSC 在程式控溫條件下,測量輸入到物質與參比物的功率
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 PPT课件

A.干热灭菌法 B.热压灭菌法 C.流通蒸汽灭菌法 D.环氧乙烷灭菌法 E.紫外线灭菌法 1.注射用油、液体石蜡的灭菌宜采用 2.包装于塑料袋内的颗粒剂灭菌宜采用 3.500ml装葡萄糖输液的灭菌宜采用 4.表面和空气的灭菌宜采用
粉碎、筛析与混合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考点7 考点8 考点9 考点10 考点11
考点12 考点13 考点14
本章共14个考点(分值: 1-2分)
粉碎的目的 干法粉碎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湿法粉碎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低温粉碎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超微粉碎粉碎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常用粉碎机械的适用性 筛析的目的 药筛的种类、规格、筛号与目号的对应关系 粉末的分等 比表面积、孔隙率、堆密度、休止角、流速及其应用 粉体性质对混合、分剂量、充填、可压性、及制剂崩解、溶散、溶出及生 物有效性的影响 常用混合方法及其适用性 等量递增法及其适用性 打底套色法及其适用性
粉体学中,用包括粉粒自身空隙和粒子空间隙在内的体积计 算的密度为 A.堆密度 B.粒密度 C.真密度 D.高压密度 E.空密度
浸提、分离与精制、浓缩与干燥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考点7 考点8 考点9 考点10 考点11 考点12 考点13 考点14
本章共14个考点(分值: 1-3分)
药剂卫生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考点7 考点8 考点9 考点10
考点11 考点12 考点13 考点14
本章共14个考点(分值: 2-3分) 药品卫生标准 药品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 空气净化技术 净化级别及其适用范 D值、Z值、F值及F 0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用 灭菌方法的分类与灭菌机理 干热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 热压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和煮沸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 过滤除菌法的特点与应用 60Co-γ射线辐射灭菌、紫外线灭菌 、微波灭菌的特点 与应用 气体灭菌法的特点与应用 无菌操作法的要点与注意事项 常用消毒剂 常用防腐剂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中药药剂学》PPT课件

精选ppt
8
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依据
(三)根据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选择 剂型
选择的剂型是否最优,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评 价一般采用体内药代动力学、药理效应法和体外溶 出度法等进行评价。
(四)根据生产条件和方便性的要求选择剂型
选择的剂型要充分考虑生产条件,实现 规模化生产,并可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考虑 到剂型方便性问题。
精选ppt
4
三、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
1.药物: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天 然药物(中药),人工合成(西药)。
2.药品:一般指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的各种药物制品 (剂型,成品)。
3.剂型: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 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4.制剂: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
精选ppt
9
课堂练习
一、选择:
1、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 等内容 的综合性技术学科,称为()A、制剂学 B、调剂学 C、药剂 学 D、方剂学
2、根据《部颁药品标准》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 制品,称为( )A、方剂 B、调剂 C、中药 D、制剂
二、多选:
精选ppt
12
第三节 中药药剂工作依据
一、药品标准
1、药典 药典的性质与作用 性质: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由政府颁发施行,具有法律的 约束力。
作用:药典中收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 用药物及其制剂,规定其质量标准、制备要求、鉴别、杂质检 查、含量测定、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等,作为药物生产、检验、 供应与使用的依据。药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家药物生产、 医疗和科技水平,也体现出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和服务方向。 药典在保证人民用药有效安全,促进药物研究和生产上起到重 大作用。
中药药剂 PPT课件

• • 准的法典。 药典中收载: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制剂, 规定:质量标准、制备要求、鉴别、杂质检查与含量测定等,
• 中国药典:53(第一版)、63、77、85、90、95、2000、2005、 2010(九版) 分两部:I部:中药材、中成药 II部:化学药品、放射性药品 II I部 :生化药品 国外药典:美国药典USP(XXIV) 英国药典BP(1998版) 日本药局方JP(13版) 国际药典Ph.Int
粘液质、果胶、
单糖和低聚糖 鞣质、蛋白质、 水溶性色素、无 机盐(水溶性
• 有效成分 生物碱、苷类、有机酸、挥发油 • 辅助成分 某些鞣质(地榆)、蛋白质(天 花粉)、多糖(灵芝) • 无效成分 多数鞣质、蛋白质、树脂、淀 粉、粘液质、果胶等 • 组织物质 纤维素、栓皮、石细胞等
影响浸提的因素
药材处理有效成分提取分离
• • • • • • 药材前处理 成分提取 有效成分分离 有效成分精制 浓缩 干燥
前处理:
药材净化、 清洗、 切制、 炮制、 粉碎
水溶性成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碱盐
苷类
脂溶性成分
苷元 有机酸、挥发油 纤维素、树脂和蜡 类 醇溶性蛋白、脂溶 性色素、植物细胞 壁等
有机酸盐
二、剂型的分类 1. 按分散系统分——用物化的原理阐明制剂的特征 • 溶液型:芳香水剂、溶液剂、注射剂 • 溶胶型:胶浆剂、涂膜剂 • 乳浊型:乳剂 • 混悬型:混悬剂、微球/微囊制剂、纳米囊制剂 、 • 气体分散型:气雾剂 • 固体分散型: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
3.按形态分——制备、运输、贮存、起效速 度
传统浸提方法对比
浸提方法
煎煮法
适用范围
• 中国药典:53(第一版)、63、77、85、90、95、2000、2005、 2010(九版) 分两部:I部:中药材、中成药 II部:化学药品、放射性药品 II I部 :生化药品 国外药典:美国药典USP(XXIV) 英国药典BP(1998版) 日本药局方JP(13版) 国际药典Ph.Int
粘液质、果胶、
单糖和低聚糖 鞣质、蛋白质、 水溶性色素、无 机盐(水溶性
• 有效成分 生物碱、苷类、有机酸、挥发油 • 辅助成分 某些鞣质(地榆)、蛋白质(天 花粉)、多糖(灵芝) • 无效成分 多数鞣质、蛋白质、树脂、淀 粉、粘液质、果胶等 • 组织物质 纤维素、栓皮、石细胞等
影响浸提的因素
药材处理有效成分提取分离
• • • • • • 药材前处理 成分提取 有效成分分离 有效成分精制 浓缩 干燥
前处理:
药材净化、 清洗、 切制、 炮制、 粉碎
水溶性成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碱盐
苷类
脂溶性成分
苷元 有机酸、挥发油 纤维素、树脂和蜡 类 醇溶性蛋白、脂溶 性色素、植物细胞 壁等
有机酸盐
二、剂型的分类 1. 按分散系统分——用物化的原理阐明制剂的特征 • 溶液型:芳香水剂、溶液剂、注射剂 • 溶胶型:胶浆剂、涂膜剂 • 乳浊型:乳剂 • 混悬型:混悬剂、微球/微囊制剂、纳米囊制剂 、 • 气体分散型:气雾剂 • 固体分散型: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
3.按形态分——制备、运输、贮存、起效速 度
传统浸提方法对比
浸提方法
煎煮法
适用范围
中药药剂学速效制剂精品PPT教学课件

2020/12/8
3
二、指导原则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以保持和提高药效为出发点 适宜的给药途径,合理的剂型 保证组方药物迅速进入人体的组织、血
管或器官内,达到速效、高效作用
2020/12/8
4
三、剂型——丸剂
通过改变给药途径——eg.安宫牛黄丸化 水灌肠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有特效
运用新技术,改进制备工艺(如苏冰滴丸采 用固体分散技术制成滴丸
2020/12/8
17
三、剂型——注射剂
举例
1. 血府逐瘀汤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急性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重症患者,其 效果比肝素、潘丁生及低分子右旋糖酐 治疗DIC死亡率低;
2. 增液汤研制的养阴注射液具有较生理 盐水或生理盐水加安乃近较快的解热作 用。
2020/12/8
18
感谢你的阅览
2020/12/8
13
三、剂型——中药气雾剂
适用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急性期 eg.具强心固脱、活血行气、祛瘀止痛的救
心气雾剂在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喷雾,5min缓 解者达92%。
2020/12/8
14
三、剂型——鼻腔给药制剂
鼻腔给药制剂的特点
1. 药物经鼻腔粘膜上皮直接进入血液循 环;
2. 避免口服给药对药物的损耗;
舌含剂的运用最早载于《肘后备急方》中 五隔丸舌下含之治疗心脏病
2020/12/8
12
三、剂型——中药气雾剂
气雾剂特点
1. 药液喷洒成微细的雾状粒供吸入或在 创面形成薄膜;
2. 直达作用部位(或形成局部浓度);
3. 药物分布均匀、吸收快、生物利用度 高;
4. 对肺部和气管疾病在短时间内可使药 物在肺部和支气管部吸收。
中药药剂学--PPT课件

中药药剂学的地位/作用
• 综合性学科 • 主干课程 • 联系中医与中药的桥梁 •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载体
1.2 药剂学的发展
• 发展历史 • 研究进展
药剂学的发展:古代
夏商时代 (B.C.2100-1100) 夏禹 BC 2140, 酿酒,药酒,曲(酵母) 商 BC 1766, ➢ 汤剂 ➢ 五十二病方 丸剂 春秋 BC221 《黄帝内经》 ➢ 载方13首提出“君、臣、佐、使”的组方原 则,记载汤、丸、散、膏、药酒等不同剂型 并对各种制剂的制法、用法用量及适应证均 有较明确的规定。 ➢ 书中还专列出汤液醪醴论篇,论述了汤液醪 醴的制法和用途。 ➢ 中国现存中医学文献最早的一部典籍不仅奠 定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基础,而且也开创了 中药药剂学的先河。
➢ BC1552 埃及巴比伦王国 伊伯氏纸本草失传
➢ BC460-377 希腊Hippocrates, 新医药鼻祖 科学医药学
药剂学的发展:古代
秦汉时代(B.C 221-A.D220)
➢ 东汉《神农本草经》 最早本草专著 制药 理论、法则,强调根据药性选择剂型
➢ 张仲景AD 150-219 《伤寒杂病论》10多种 剂型,赋型剂,炮制
近代
19世纪初—20世纪中 西方医药传入, 片剂注射剂等 现代剂型
工业技术进步,机械化 ,自动化
1847,德,Mohr,
药剂工艺教科书,No.1
药剂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药剂学的发展:现代
现代药剂学 1940’s— 以现代科学理论为指导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 工业药剂学(Industrial Pharmacy, Industrial Pharmaceutics):研究药剂 工业生产的理论和实际工艺技术,主要内容为剂型研究及制剂处方设计 及工艺设计,制剂的质量控制。
中药药剂学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制备:材料粉末与药物混合
乙醇溶解
直接压片
25
湿法制粒压片
举例
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制备
处方:对乙酰氨基酚82kg;EC25kg;硬脂酸 12.4kg;硬脂酸镁适量。 工艺:将对乙酰氨基酚与硬脂酸混匀,加热
熔融,加入10%EC的乙醇溶液,搅拌成团,
制粒,整粒,加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
26
2. 溶蚀性骨架片
8
控释制剂的组成
1. 药物贮库
2. 控速部分
3. 能源
4. 传递孔道
9
缓控释制剂的最大优点:不需要频繁给药,能在较长 时间内维持体内的药物有效浓度。
10
理想的缓控制剂应具特征
1. 药物迅速在作用部位达到理想有效浓度,并能维 持此浓度适当时间。 2. 药物在机体其它部位无分布或浓度仅在最低范围。 3. 一旦治疗目的达到,药物立即从作用部位消除。
上,药物的释放与药物的性质无关,缺点是造
价贵,另外对溶液状态不稳定的药物不适用。
(五)离子交换作用原理
由水不溶性交联聚合物组成的树酯,其聚合物链
的重复单元上含有成盐基团,药物可结合于树脂
上。当带有适当电荷的离子与离子交换基团接触 时,通过交换将药物游离释放出来。 树脂+—药物 + X树脂- —药物 + Y+ 树脂+—X- + 药物树脂- -—Y+ + 药物+
四、缓释制剂与控释制剂的制备
(一)骨架型片剂
含义:是指药物和一种或多种惰性固体骨架材料通 过压制或融合技术制成的片状固体制剂。
骨架呈多孔型(通过微孔扩散而释放)或无孔型 释药过程: 外层表面的磨蚀-分散-溶出过程
24
药剂学第七版第十五章中药制剂优秀PPT资料

汤剂、 酒剂
酊剂、 (流)浸膏
药材 口服液、药材的预处理与加工
注射液
提取
分离纯化
浓缩干燥
制成各种中药制剂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颗粒剂、片剂、 胶囊剂、丸剂
2. 中药材的预处理
☆ 药材的品质检查 药材的来源与品种的鉴定 有效成分或总浸出物的测定 含水量的测定(9%~16%) 挑拣整理 必要时水洗、干燥
☆ 药材的炮制
但缺点是有药免理浸作出用无,效价成格分较贵,易燃。
或有害物质;
浸出时间 浸出时间,浸出量
浸出温度
温度,溶解, 扩散,浸出 ;
加70%乙醇100 ml
但温度应保持在不破坏有效成分的范围内。 70% 乙醇 适量 共制60 ml
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 中药各成分在体内浓度过低,过程复杂——重视安全性和毒理学试验研究; 多级浸出工艺:溶剂分次加入
了解中药提取物的形式。
1. 制剂学的研究 中药注射剂——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供注入人体的灭菌溶液和乳状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的无菌制剂。 ✓ 坚 持 以 临 床 疗 效 来 评 价 剂 增强提取物的稳定性,利于贮存;
2. 质量标准的研究型是改革的标准。
3. 稳定性研究
第二节 中药的提取
浸渍法
适用于粘性、无组织结构、 新鲜及易膨胀药材的浸出。
maceration 将药材用适宜的溶剂在常 温或温热条件下浸泡,使其有效成分 被浸出的一种方法。
工艺流程如下:
中药剂型的改革
✓ 坚持中医中药理论体系;
✓ 坚持对传统中药剂型的继 中药剂型的改革原则 承和对新剂型的研究并重;
利于控制原料及制剂规格;
中药剂型改革的程序 质地坚硬的药材可增加煎煮次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感谢您的观看!本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更适合学习需要和特点。为了 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下载后可以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1/02/01
19
滋心阴口服液、脑血康口服液
2021/02/01
7
2021/02/01
8
三、剂型——中药灌肠剂
将中药或中成药制成能直接灌入或滴入 直肠而起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液体制 剂
直肠特殊的生理结构,具有生物利用度 高、显效迅速的特点
2021/02/01
9
直肠结构
2021/02/01
10
三、剂型——中药灌肠剂
2021/02/01
17
三、剂型——注射剂
举例
1. 血府逐瘀汤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急性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重症患者,其 效果比肝素、潘丁生及低分子右旋糖酐 治疗DIC死亡率低;
2. 增液汤研制的养阴注射液具有较生理 盐水或生理盐水加安乃近较快的解热作 用。
2021/02/01
18
Thank you
2. 避免口服给药对药物的损耗;
3. 吸收完全;
4. 生物利用度高;
5. 起效迅速。
第一课件网
2021/02/01
15
三、剂型——鼻腔给药制剂
鼻腔给药制剂 1. 气雾剂 2. 滴鼻剂 3. 涂鼻剂 4. 塞鼻剂
2021/02/01
16
三、剂型——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特点 1. 起效迅速; 2. 不刺激肠胃; 3. 可经肌肉、皮内、皮下、穴位、静脉 注射和滴注等多途径给药; 4. 符合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用药的需求。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方》——特列 “备急方”27首专为抢救重危急症而设
《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
《外台秘要》——苏合香丸
2021/02/01
2
一、应用历史——(三)
199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筛选首 批15种急诊必备中成药
1997年,公布第3批50个品种53个批准 文号的中医急诊必备中成药
一、应用历史——(一)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治疗急性热 病为主的的专论 eg.白虎汤、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记载经鼻给药救治 “卒死之方”
eg.“捣薤汁以灌鼻中”救“卒死”
第一课件网
2021/02/01
1
一、应用历史——(二)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我国最早 的急症专著
eg. 最早记载舌下含剂治疗心脏病
研究表明灌肠剂对急性肠梗阻、细菌性 痢疾、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放射性 直肠炎有独特疗效
清瘟败毒饮、解痉汤直肠点滴或灌肠比 口服给药显效快、疗效好
2021/02/01
11
三、剂型——舌下含剂
用适宜的方法制成适宜的剂型(片剂、丸 剂等),含在舌下,使之在舌下唾液中溶 解后迅速被粘膜吸收,起到速效作用
舌含剂的运用最早载于《肘后备急方》中 五隔丸舌下含之治疗心脏病
2021/02/01
12
三、剂型——中药气雾剂
பைடு நூலகம்
气雾剂特点
1. 药液喷洒成微细的雾状粒供吸入或在 创面形成薄膜;
2. 直达作用部位(或形成局部浓度);
3. 药物分布均匀、吸收快、生物利用度 高;
4. 对肺部和气管疾病在短时间内可使药 物在肺部和支气管部吸收。
2021/02/01
5
三、剂型——颗粒剂
不须煎煮,用开水冲服即可迅速发挥疗 效,eg. 正柴胡饮冲剂、荜铃胃痛冲剂
中药浓缩颗粒的研制,使急症根据病情 辨证遣方用药
2021/02/01
6
三、剂型——口服液
系用合理方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在无菌 或半无菌条件下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
剂量小、吸收快、服用方便 符合中医急症需要,eg. 补心气口服液、
2021/02/01
3
二、指导原则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以保持和提高药效为出发点 适宜的给药途径,合理的剂型 保证组方药物迅速进入人体的组织、血
管或器官内,达到速效、高效作用
2021/02/01
4
三、剂型——丸剂
通过改变给药途径——eg.安宫牛黄丸化 水灌肠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有特效
运用新技术,改进制备工艺(如苏冰滴丸采 用固体分散技术制成滴丸
2021/02/01
13
三、剂型——中药气雾剂
适用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急性期 eg.具强心固脱、活血行气、祛瘀止痛的救
心气雾剂在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喷雾,5min缓 解者达92%。
2021/02/01
14
三、剂型——鼻腔给药制剂
鼻腔给药制剂的特点
1. 药物经鼻腔粘膜上皮直接进入血液循 环;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感谢您的观看!本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更适合学习需要和特点。为了 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下载后可以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1/02/01
19
滋心阴口服液、脑血康口服液
2021/02/01
7
2021/02/01
8
三、剂型——中药灌肠剂
将中药或中成药制成能直接灌入或滴入 直肠而起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液体制 剂
直肠特殊的生理结构,具有生物利用度 高、显效迅速的特点
2021/02/01
9
直肠结构
2021/02/01
10
三、剂型——中药灌肠剂
2021/02/01
17
三、剂型——注射剂
举例
1. 血府逐瘀汤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急性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重症患者,其 效果比肝素、潘丁生及低分子右旋糖酐 治疗DIC死亡率低;
2. 增液汤研制的养阴注射液具有较生理 盐水或生理盐水加安乃近较快的解热作 用。
2021/02/01
18
Thank you
2. 避免口服给药对药物的损耗;
3. 吸收完全;
4. 生物利用度高;
5. 起效迅速。
第一课件网
2021/02/01
15
三、剂型——鼻腔给药制剂
鼻腔给药制剂 1. 气雾剂 2. 滴鼻剂 3. 涂鼻剂 4. 塞鼻剂
2021/02/01
16
三、剂型——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特点 1. 起效迅速; 2. 不刺激肠胃; 3. 可经肌肉、皮内、皮下、穴位、静脉 注射和滴注等多途径给药; 4. 符合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用药的需求。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方》——特列 “备急方”27首专为抢救重危急症而设
《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
《外台秘要》——苏合香丸
2021/02/01
2
一、应用历史——(三)
199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筛选首 批15种急诊必备中成药
1997年,公布第3批50个品种53个批准 文号的中医急诊必备中成药
一、应用历史——(一)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治疗急性热 病为主的的专论 eg.白虎汤、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记载经鼻给药救治 “卒死之方”
eg.“捣薤汁以灌鼻中”救“卒死”
第一课件网
2021/02/01
1
一、应用历史——(二)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我国最早 的急症专著
eg. 最早记载舌下含剂治疗心脏病
研究表明灌肠剂对急性肠梗阻、细菌性 痢疾、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放射性 直肠炎有独特疗效
清瘟败毒饮、解痉汤直肠点滴或灌肠比 口服给药显效快、疗效好
2021/02/01
11
三、剂型——舌下含剂
用适宜的方法制成适宜的剂型(片剂、丸 剂等),含在舌下,使之在舌下唾液中溶 解后迅速被粘膜吸收,起到速效作用
舌含剂的运用最早载于《肘后备急方》中 五隔丸舌下含之治疗心脏病
2021/02/01
12
三、剂型——中药气雾剂
பைடு நூலகம்
气雾剂特点
1. 药液喷洒成微细的雾状粒供吸入或在 创面形成薄膜;
2. 直达作用部位(或形成局部浓度);
3. 药物分布均匀、吸收快、生物利用度 高;
4. 对肺部和气管疾病在短时间内可使药 物在肺部和支气管部吸收。
2021/02/01
5
三、剂型——颗粒剂
不须煎煮,用开水冲服即可迅速发挥疗 效,eg. 正柴胡饮冲剂、荜铃胃痛冲剂
中药浓缩颗粒的研制,使急症根据病情 辨证遣方用药
2021/02/01
6
三、剂型——口服液
系用合理方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在无菌 或半无菌条件下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
剂量小、吸收快、服用方便 符合中医急症需要,eg. 补心气口服液、
2021/02/01
3
二、指导原则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以保持和提高药效为出发点 适宜的给药途径,合理的剂型 保证组方药物迅速进入人体的组织、血
管或器官内,达到速效、高效作用
2021/02/01
4
三、剂型——丸剂
通过改变给药途径——eg.安宫牛黄丸化 水灌肠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有特效
运用新技术,改进制备工艺(如苏冰滴丸采 用固体分散技术制成滴丸
2021/02/01
13
三、剂型——中药气雾剂
适用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急性期 eg.具强心固脱、活血行气、祛瘀止痛的救
心气雾剂在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喷雾,5min缓 解者达92%。
2021/02/01
14
三、剂型——鼻腔给药制剂
鼻腔给药制剂的特点
1. 药物经鼻腔粘膜上皮直接进入血液循 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