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GR速印机维修代码

理想GR速印机维修代码
理想GR速印机维修代码

理想GR速印机维修代码

第一部份:自检功能(用来检测每个电器部件是否正常)

[开始测试操作](同时按下“线条稿/照片”和“制版/印刷”按键,打开电源。)用两种不同的叫声区别当前测试元器件状态是否正常(检测到: 0.1秒间隔的叫声)

(未检测到: 0.5秒间隔的叫声)1)[传感器/开关测试].

2 纸尺寸传感器. 反射光检测

3 限传感器. 光路被挡

4 进纸压力开关.开关打开

5 版纸装载键.被按下

6 纸传感器.光路被挡

7 纸检测传感器.光路被挡

8 A位传感受器.光路被挡

9 0角度传感器.磁力检测

10 180角度传感器.磁力检测

11 C位传感器.光路被挡

12 进纸台下降键.被按下

13 夹板安全开关.开关被按下

14 卸版爪传感器.光路被挡

15 版纸位置传感器.反射光检测

16 滚筒原始位置键.被按下

18 滚筒装置开关.开关被按下

19 接纸传感器.光路被挡

20 接纸传感器2.光路被挡

21 扫描台(上盖)装置开.开关被按下

22 垂直位置传感器.光路被挡

23 版纸用完传感器.无反射光

24 进纸离合器传感器.光路被挡

25 进纸检测传感器.光路被挡

26 跳翼开关1.开关被按下

27 跳翼开关2.开关被按下

28 卸版传感器.光路被挡

29 版纸装载单元开关.开关被按下

30 前门传感器.磁性开关接上

31 热打印头原始位置开.开关被按下

32 热打印头压力开关.开关被按下

33 废版盒装置开头.开关被按下

34 ADF原稿检测传感器.光路打开

35 原稿对位传感器.光路打开

36 进稿传感器.光路被挡

37 油墨传感器.检测油墨

38 油墨溢出传感器.检测油墨

39 主电机安全开关.开关被按下

40 进纸安全开关.开关放开

41 进纸盒开关1.磁性检测

42 进纸盒开关2.磁性检测

43 进纸盒开关3.磁性检测

44 进纸盒开关4.磁性检测

45 出稿传感器.光路被挡

46 ADF开关.开关被按下

47 版纸检测开关.反射光检测

48 版纸用完传感器.反射光检测

49 扫描器原始位置传感.光路被挡

50 ADF扫描自动匀色传.光路被挡

51 稿台盖传感器.光路被挡

52 稿台原稿检测传感器.反射光检测

53 压力控制传感器.光路被挡

54 废版检测传感器.光路被挡

55 油墨筒开关1.开关被按下

56 油墨筒开关2.开关被按下

57 油墨筒开关3.开关被按下

58 电池检测信号.电池

59 接口板检测信号.选配件接口板接上

2)[电机/电磁铁测试]

60 滚筒15转/分钟

61 滚筒30转/分钟

62 滚筒变速运转

63 分离风扇

65 写入步进电机CW(输入)

66 装载步进电机

67 进纸电磁离合器

68 压力电磁铁

69 负压风扇

70 卸版风扇

71 卸版电磁铁和卸版输送电机

72 装载风扇

73 夹板电磁铁

74 锁定电磁铁(滚筒)

75 拾稿电磁铁

77 热打印电力控制

78 进稿电机

79 图像扫描LED列阵点亮

80 翼电机(GR1700除外)

90 部分内存清除.系统电路板上RAM的部分信息,如卡纸和故障信息被初始化.

91 制版宽度检查.

92 使印刷、制版和磁卡计数器不工作.同时"T17 CALL SERVECE"或E17也不显示.允许维修术人员印刷不增加计数.主开关关闭后,自动退出此功能.

97 全部内存清除.系统电路板所有信息,(不包括记忆开关测试81#-87#)全部被初始化,卸板的容量不会被清除

98 内存开关清除.初始化81#-88#内存设置.

101 油墨电机.滚筒以15转/分钟运转,油墨电机开始把油墨电机开始把油墨送入滚筒内部到油墨传感器检测到油墨然后机器把空白版装到滚筒上进行自动匀墨功能,滚筒运转30圈停在A位.为无墨滚筒加墨.

102 升降台上/下操作.按"进纸盘下降"按钮,下列动作被重复.按下钮->进纸台上升->上限关按通->进纸台停按下钮->进纸台下降->下限开关按通->进纸台停

103 印刷位置电机正/反转.反回垂直居中位置->停顿一秒->正转->停顿一秒->反转->停顿秒->返回垂直居中位置->停止

104 夹板开/夹板关.滚筒转动到原始位置->打开夹板(180度)->停顿一秒钟->关闭夹板(0度)->滚筒回到原始位置(回到第一步)

105 自动送稿器操作.拾稿->原稿底色校正->输入原稿->退出原稿->原稿检测传感器接通回到第一步拾稿

106 保密操作:保密操作->压力电磁接通->压力电磁铁放开->(这个程序连续运动三个同后,机器停止)

107 进纸和印刷操作:进纸台升起,纸张连续进纸,直到纸用完1.印刷计数器不工作,不测卡纸2.进纸台无纸自动下降3.油墨可供4.可操作印刷速度和密度键

108 平台读步进电机(扫描)运转:扫描原始位置传感器->扫描器补偿传感器->平台自动稿器扫描位置->扫描原始位置传感器->循环(按一下“STRRT”键停止)

109 机器磨合运转:滚筒以130转/分运转->A位传感器检测3000次后->停止

110 升降系统磨合运转:上升->上限传感器接通->停止->向下->下限传感器接通->停止->升->停止

111 热打印头压力电机:如果热打印头原位开关被按下:热打印头向下->热打印压力开关压下->停止:如果热印头压力开关被压下:热打印头向上->热打印头原位开关被压下->停112 切刀控制电机:(一个切断动作)

113 平台式自动进稿器进稿操作:拾起->张原稿->进稿->退出稿->原稿检测传感器接通->起一张原稿

114 压力控制电机:压力居中位置->一秒停顿->转动到压力设定值NO12->转动到压力设定NO.1->回到居中位置(循环3个周期)->停止。

115 油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如果显示"OO"或"FF"则说明油墨热敏电阻有问题,其它值说明敏电阻在正常状态下,显示的数值并非温度值。

116 热打印头热敏电阻的检查:如果显示"OO"或"FF",则说明热打头热敏电阻有问题其它值明热敏电阻在正常状态下.显示值并非温度值

117 热打印头测试1:打印内存#1测试样版,制版,印刷.

118 热打印头测试2:打印内存#2测试样版,制版,印刷.

119 热打印头测试3:(GR17OO/1750除外)打印内存#3测试样版,制版,印刷.

120 热打印头测试4:(GR17OO/1750除外)打印内存#4测试样版,制版,印刷.

131 吸风输纸离合器检测。滚筒以每分钟15秒转运转.使用操作面板上*键开/关离合器. 故障代码对照

[T系列]

T1. 主电机锁死.(1)在主电机起动后2秒后,A位传感器仍能检测到滚筒A位.

(2)在主电机起动后5秒内,A位传感器未能检测到滚筒A位.

T2 升降电机锁死.

(1)在升降电机起动抬起进纸台后9秒内,升降装置上限位置传感器的档块未抬起.

(2)在升降电机起动降下进纸台后9秒内,升降装置下限位置传感器的光路未被挡住

(3)在升降电机起动抬起进纸台后2秒内,升降装置下限位置传感受器的光路被挡住.

(4)在升降电机起动降下进纸台后2秒内,升降装置上限位置传感器的档块仍然抬起.

T3 第一类版夹故障.

(1)在版夹电磁铁吸合(接通)后4秒内,版夹安全开关仍被压下.

(2)在版夹电磁铁释放(关掉)后4秒内,版夹安全开关未被压下.

(3)在版夹电机开始旋转后8秒内,角度传感器(0角度及180角度)未检测到角度磁铁.

(4)在版夹电磁铁未工作时,版夹安全开关未被压下

T4 油墨溢出.

(1)当溢出传感器检测到过多的没墨时

T5 印刷位置电机锁死.

(1)在印刷位置电机开始工作后12秒内,如果垂直居中位置传感受器状态未从通转成断(或断转成通).

T6 压力检测传感器故障.

(1)在主电机开始旋转后8秒内,如果压力检测传感器状态未从通转成断(或从断转成通). T7 GR与数据通讯出错

(1)主CPU与编辑板之间通讯出错关闭主电源开关后再重新接通

T8 GR与选配接口板通讯出错.

(1)主CPU与选配接口板通讯出错关闭主电源开关后再重新接通.

T9 GR与分页器通讯出错.

(1)主CPU与分页器通讯出错,关闭主电源开关后再重新接通.

T10 栽切控制板或图像处理板失灵.

(1)在开始扫描时,如果栽切控制板没有输出原稿尺寸

(2)假如图像处理没有输出自动基准信号弹.关闭主开关后再重新接通.

T11 压力控制电机锁死.

(1)在压力电机工作的100毫秒内,未检测到来自压力控制编码盘送出的脉冲信号

2)在压力电机工作5秒钟内,压力中心传感器,从通转成断(或者从断转成通)状态.

I13 切刀电机锁死.

(1)在切刀工作之后,滚筒在A位时版纸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版纸,并且在第二次切刀工作后,滚筒再次运转到A位时,版纸位置传感器仍然检测到版纸.

T14 夹板第2类错误.

(1)在夹板电磁铁不工作状态下,夹板安全开关的活动块未被压下

T15 扫描读步进电机(书刊型,平板稿台)锁死

. (1)在扫描读步进电机工作后18898个脉冲内,扫描原位传感器未检测到扫描器.

(2)在扫描读步进电机式作15748个脉冲内,原稿底色校正传感器未检测到扫描器.

(3)在扫描读步进电机工作314个脉冲内,扫描器未从扫描器原始位置传感器上移动.

(4)扫描器读步进电机工作314个脉冲内,扫描器未从原稿底色校正传感受器上移动.

T16 C位置传感器故障.(1)在主电机工作8秒内,C位置传感器未有从通到断转换(或从断到转换)

T17 更换电池.

(1)在下列3种状态下,电池检测信号仍然为"断".

<1>当机器电源接通;<2>当按下"ALL RESET"键;<3>机器工作结束时

T18 分页器故障.

(1)分页器错误信号.

T19 热压电机锁死.

(1)热打印头压力电机,向下运转4秒内,热打印头压力开关未被压下.

(2)热打印头压力电机,向上运转4秒内,热打印头压力开关未被释放.

T20 翼电机锁死

(1)翼电机工作5秒内,跳翼SW1或SW2未被压下

(2)翼电机工作5秒内,跳翼SW1或SW2未被释放.

[C系列]

C21 装版故障.

(1)装版传器在滚筒C-1位置时未检测到版纸.

C22 供版错误.

(1)装载步进电机在切刀工作后787个脉冲(保密版为536个脉冲)内版纸位置传感器未检测版纸.当按下装版键时机器停止运转,并显示出错信息.

(1)装载步进电机工作1260个脉冲内,版纸位置传咸器未检测到版纸.

(2)当切刀电机切下的版纸条被拿走后787个脉冲内,版纸位置传感器未检测到版纸.

C23 切版故障.

(1)切刀切版后,滚筒回到A位时,版纸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版纸,当第二次切刀切版后,滚筒再转到A位置时,版纸位置传感器未检测到版纸.

C24 当机器中有切下的版纸条.

(1)切刀切版后,版纸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版纸(反射光)

C25 卸版故障.

(1)当卸版工作时,滚筒从C-1位置转到A位置时,卸版传感器未检测到卸下的版纸

(2)当垂直传送电机工作完成时,卸版传感器检测到废版.

C26 卸下的废版卡在废版盒入口处.在制版工作开始时,卸版传感器的光路被阻挡.

C27 滚筒上无版纸

(1)当印刷时,版纸传感器在滚筒于A位置时,来检测到版纸.

C31 第二进纸卸卡纸.

(1)纸张传感器失灵.

(2)当压力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压力盘,纸张传感器检测到纸张.

(3)滚筒在A位时,出纸传感器未检测到纸,在滚筒转到下一个A位时,纸张传感器检测到纸C32 出纸卡纸.

(1)当压力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压力盘时,出纸传感器1检测到有纸.

(2)当出纸传感器1检测下一张纸时,出纸传感器2检测到有纸

C33 第一进纸部卡纸.

(1)机器工作中,连续三次检测A位时,都未检测到有纸.

C34 滚筒下面卡纸.

(1)出纸传感器1在滚筒A位时未检测到纸,纸张传感器在下一个滚筒A位时未检测到纸. C36 原稿输入故障.

(1)原稿对位传感器光路在拾稿电机工作1.35秒内未打开.

C37 时口卡原稿.

(1)当原稿进传感器在步进电机工作630个脉冲内未检测到原稿.

C38 卡稿或原稿尺寸过大.

(1)当原稿进入传感器光路在步进电机工作后14173个脉冲(FB-ADF类机为14803个脉冲)内被挡住.

C39 出稿卡住.

(1)出稿传感器的光路在步进电机工作后1890个脉冲内未被子挡住. C41 更换油墨瓶.

(1)油墨传感器在油泵电机工作30秒内,未检测到油墨.

C42 更换版纸卷.

(1)当制版或制保密版工作中,机器检测版纸用完.

C43 清理废版盒.

(1)机器连续检测卸版40次(A4滚筒为50次).

C44 加纸.

(1)纸检测传感器检测无纸.

E50 印数/制版计数器故障.

(1)印数/制计数器故障或被取下.

C51 插入磁卡.

(1)未插入磁卡.

C52 装好滚筒.

(1)滚筒原位开关未动作

C53 把油墨瓶装好

.(1)油墨瓶原位开关未动作.

C54 把版纸插入绿色导片下.

(1)版纸检测传感器未检测到版纸

C55 关好前门.

(1)前门传感器未检测到前门

C56 关好上前盖.

(1)上前盖传感器未检测到上前盖.

C57 装好废版盒.

(1)废版盒开关未被压下

C58 关好版纸装载单元.

(1)版纸装载单元开关未被压下.

C59 关好ADF单元

.(1)自动送稿器原位开关未被压下.

C60 进纸盘紧急停止.

(1)进纸台上限或下限安全开关被触动

C61 滚筒尺寸错误.

(1)装到机器内的滚筒尺寸不对

C62 滚筒牌号不对.

(1)滚筒与机器牌号不对

C63 油墨筒牌号不对.

(1)油墨筒与机器牌号不对.

C68 "SF3000"大容量供纸器电源失灵.

(1)大容量输纸器连接电源失败

C69 "SF3000"大容量供纸器故障.

(1)大容量纸盒供纸失灵.

C71 分页器故障-分页器卡纸.

(1)纸卡在分页器内.

C72 分页器故障-分页器门未关好.

(1)分页器的门(或盖)是开著

C73 分页器故障-分页器中还有卡纸.

(1)分页器中还有卡纸

C74 分页器故障-分页器纸无满.

(1)分页器中纸已装满

C75 分页器故障-纸张选择尺寸不对.

(1)分页器与进纸台上的纸的尺寸不匹配(改变分页器设定

C76 分页器故障-纸的尺寸不对.

(1)进纸台上的纸张尺寸与分页器允许的尺寸不匹配.

C78 机器设置错误.系统板上SW2(HEX SW)的开/关的位置设置错误.

理光一体机速印机机维修代码

理光一体机速印机机维修代码进入和退出SP模式 1、按以下顺序 方法1:还原键1+0+7+清除键 2、显示出SP1号 使用SP模式 用数字键键入想要的菜单号然后按Enter键 2—3卸版电机 2—6真空风扇电机 2—7气刀风扇电机 2—9制版计数器 2—10纸计数器 2—12墨泵电机 2—14压力释放电磁铁 2—21曝光灯(氙气) 2—22裁切刀电机:正方向转动 2—23裁切刀电机:原位转动 2—24裁切刀电机:负方向转动 2—27主电机:到印筒原位 2—28主电机:到制版位置 2—36纸版进送电机 2—37纸版进送电机 2—41热敏头信号输出(VHD信号) 2—42送纸离合器 2—44纸版夹电机:关闭 2—45纸版夹电机:打开 2—46压缩板电机:限制 2—47压缩板电机:原位 2—48主电机:30RPM 2—49主电机:60RPM 2—50主电机:90RPM 2—51送纸电机:30RPM 2—52送纸电机:60RPM 2—53送纸电机:90RPM 3—1固件后缀信息 3—4全部的指示灯开启 3—5打印测试图形 3—6油墨检测 6—40油墨检测调整 6—41纸版用完传感器调整 6—42图像调整图形打印 理光JP2800/3800/3000一体机印刷机的部分报错代码的解释 E-00 纸版夹出错

E-01 裁切刀出错 E-02 纸台驱动出错 E-04 热敏头过热 E-06 主电机出错 E-09 热敏头热敏电阻开路 E-12 压缩板出错 E-13 扫描仪出错 E-15 操作面板出错 E-16 送纸控制出错 E-18 印筒过热 E-21 出纸时序传感器出错 E-22 第二进送时序传感器出错 E-23 卸板位置传感器(印筒原位)出错 E-24 进送开始时序传感器出错 E故障检测代码 E01故障:剪载部分失败,剪载电动机在2s 内不能到达左边,或右边剪载原位开关控制处原因:1、驱动器断线2、驱动系统3、无电源电压 E02故障:进纸台驱动器部分失效:纸台“最高”及“最低”限位传感器在纸台“上升”或“下降”信号加上后仍不“关掉” 原因:1、驱动蜗轮齿破裂2、蜗齿上的固定螺丝断裂3、无电源电压4、进纸台受异物阻塞E03故障:程序故障

佳文一体速印机常见故障

佳文一体速印机常见故障 一体速印机常见故障的排除 (一)升降台 (1)升降台不动显示“E02” A、上限或下限传感器脏或损坏 B、机械卡死 C、无电源供给 (2)加纸指示灯亮但进纸台不下降 A、纸检测传感器损坏或接插件不良 (3)升降台的动作不正常 A、电机插头接触不良 B、升降电机变速箱里面的齿轮打坏 C、外界强光干扰 (二)一级进纸区 (1)搓纸轮不动,主电机转 A. 进纸线圈损坏 B 扇形齿板制动器间隙过小(2)搓纸不动,总是卡纸 A.纸张不合适,太潮、太厚、太光滑、太粗糙、静电多。 B.搓纸辊压力太小 C.搓纸轮污染(纸灰)或磨损(寿命约二十万张左右) D.上限传感器位置过低 E.搓纸辊损坏 (三)二级进纸区 (1)纸在上进纸辊和下进纸辊之间卡住或打滑 A、平行辊弹簧

B、一进纸没送到位 C、进纸辊齿轮位置错 (2)纸歪斜或起皱 A、上下进纸辊不平行 B、纸张受潮 (四)印刷区 (1)纸停在滚筒下,不前进 A、压力辊压力不够 B、压力线圈没吸合、接插件松开、纸张检测臂间隙小、磁芯运动不灵活 (五)分离区 (1)纸卷在滚筒上 A、印刷内容太靠前 B、纸受潮,挺度不够 C、纸弯曲与滚筒旋转同向 D、印刷速度太快 E、分离爪间隙大,分离爪磨损 (2)纸被分离爪戳破,纸卡在滚筒下 A、印刷速度太快 B、分离爪间隙大 (3)纸出现卡在滚筒下 A、出纸传感器污染 B、吸风单元没安装到位 (4)纸在分离区翻转,慢慢地出来 A、出纸齿轮或皮带磨损 (六)出纸区

(1)每印两张,自动停机 A、出纸传感器污染 (2)纸在出纸区翻转 A、吸风风扇吸力不够,清洁吸风单元 B、外界气流影响 (七)扫描区 (1)卡稿 A、进稿皮带松动 B、搓稿辊或搓稿垫脏(2)印件有黑点或黑线 A、扫描玻璃上脏或有划痕 (八)制版区 (1)卡版 A、转向辊变形 B、转向辊里有异物阻挡 C、蜡纸受潮 (2)印件变形 A、写入辊脏 (九)卸版区 (1)卡版 A、卸版皮带松或断 B、卸版辊之间有异物 C、卸版开关损坏 (2)卸版故障 A、滚筒上没版纸 B、缷版位不对 C、传感器位置不正确

理想RN速印机维修手册

维修机器前,首先确定故障现象,判断是哪个单元出现的问题,并与操作人员沟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故障,以前都出现过什么故障,这样在去判断问题会更加高效。拆机前,必须关闭电源,确保不带电操作以免损坏电器元件,拆机前确保双手干净,洗过手后一定要擦拭干净手上的水。双手消除静电。仔细观察客户使用耗材,如:纸张(薄,厚,干燥,受潮)油墨(是否脱水)版纸(薄,厚,密度)耗材品质不好,同样会引起故障,避免维修时走弯路。 第一章:走纸部分 一:托纸盘动作异常,或报错误代码: (1):上限传感器过高或脱落,托纸盘上升完毕后,触碰到上限安全开关,提示错误,检查进纸机组。(2):下限传感接触不良,或灰尘过大,导致检测不灵。 (3):升降电机组件,打测试代码452,查看进纸台有无动作, (4):升降传动齿轮及导板磨损,托纸盘有无倾斜。 查看进纸有无拱形,无拱形为一进纸卡纸,有拱形为二进纸卡纸。 二.纸张在第一进纸区 1.纸卡在搓纸轮下, (1)首先检查纸张是否潮湿,纸张规格是否符合印刷标准。 (2)检查搓纸轮,搓纸垫,薄厚纸开关(检查搓纸轮是否磨损,检查搓纸轮轴承是否损坏或打滑,可用软纸清洁轴承内部,检查搓纸垫是否老化或磨损出凹槽。或调节薄厚纸开关) (3)上限传感器的位置是否过低,纸头无法搭到搓纸垫上,托纸盘上升完毕后,托纸盘上纸张低于搓纸垫。(4)进纸离合器不吸合,印刷时,两个搓纸轮及铁杆不转,进纸离合器,传感器。 (5)搓纸垫角度过陡,搓纸压力过大,空张或者不进纸,或者有堆纸现象,逆时针调节旋钮,(搓纸垫边沿铁片不能接触搓纸轮),搓纸座上左侧旋钮可调搓纸垫压力,圆圈越小,压力越小,可顺时针调节,使压力变大,正上方,12点钟位置,为压力最大。 (6)纸每印一张就停下来,上限传感器的位置过高,当进纸盘上升时刚好碰到上限安全开关,但是马上又释放了,不显示代码,从而造成单张进纸,调整上限传感器即可 (7)检查黑白轮是否磨损,或者齿轮间有异物,用手转动搓纸轮,查看是否顺畅。 (8)如纸张顶部拱起的部分太多或不足,可能纸张不能被传送到第二进纸部分而发生卡纸状况,如发现纸张顶部拱起的部分太多或不足,根据用户模式所列出的纸张类型设定,使用测试模式482号-485号(进纸离合器“OFF”闭合时序调整)进行调整。 (9)如第一进纸时序未能与机器的印刷时序同步,可能发生卡纸或印刷定位不稳定的状况,如发现第一进纸时序未能同步,根据用户模式所列出的纸张类型设定,使用测试模式495号-498号(进纸离合器“ON”吸合角度调整)进行调整。 2.纸卡在进纸塑料片下面,检查进纸塑料片是否磨损,有毛刺,更换即可。 三:纸卡在第二进纸区 1.检查二进纸传感器发射端和接受端是否被灰尘挡住或损坏,进测试模式打405代码,无遮挡为长音慢叫一秒钟约一次,遮挡时为急叫,一秒钟约三四次。 2.检查扇齿和凸轮是否损坏,凸轮单项轴承是否打滑。扇齿与凸轮对位点是否正确。 3.检查离合器传动皮带是否松动,可调节离合器下方皮带胀松螺丝。 4.检查二进制缝隙是否有异物,可用硬纸从中间穿过,看有无异物。 5.纸张卡在滚筒底下,检查压力辊是否从基座上脱出。检查压力线圈是否接触良好,检查机器前门左侧电源板上保险管是否有熔断。 6.纸卡在分离爪下,或分离爪把纸捅破,这种情况是由于分离爪位置不对,调整或者拆掉即可。 7.纸张在印刷的过程中跑到滚筒上方去了,这种情况一般是印刷品版头油墨太重或者纸张的质量问题,可把原稿前后顺序调换一下在制版印刷,或更换纸张即可,如不是上述原因,打测试代码432检查分离风扇。8:纸头卡在压力辊下方,检查防静电毛刷,看是否损坏或脱落。 拆卸搓纸轮,搓纸垫,黑白轮,进纸离合器,上限传感器,扇齿,凸轮 二进纸传感器拆卸与清理,扇齿,凸轮更换及对位。

DUPLO得宝一体机常见故障

机型故障对策 DP-2050II显示小黑块主基板 DP-240e给版电机不动作检查线路 印刷品有多条黑线主基板 一边制白版主基板 花屏主基板 DP-24F升降电机不能降确认传感器,升降电机,基板接头及基板DP-430开机扫描电机抖用H-10确认扫描电机,确认驱动板及主板DP-A120版纸缠滚筒切不断末端传感器数值不准确 显示C008热敏头抬不起 进稿皱稿(老师手制原稿,有折痕后不进稿)原稿超规格使用,建议使用原稿夹 给稿导板齿轮断卡住滚筒更换整套 给稿导板齿轮断更换整套 开机显示E001,要求派人维修提高制版速度,升级主板 C006主基板,升级 E030主基板 开机无显示,散热片过热主基板 给稿架组不能联动更换整套 DP-C120显示E006,印刷部分不清楚更换版纸,调整压力辊,清洗滚筒按制版键后版纸切一小段,机器死机H-13数值不对,卸版卡纸传感器脏 显示C000,机器不动作,卸版盒打开、卷芯满指示灯亮检查各传感器,擦拭堵纸传感器 DP-J450主皮带断裂索赔、更换 P-M420滚筒溢墨调整油墨滚凃墨辊间隙 装5-6个版后,底灰大。再制版正常。扫描部接触不良,调整H-36或扫描接插头 开机滚筒转动到上版位置显示E001主电机接触不良,主基板不良 供墨少H-55打开匀墨功能 制版浅,尾部有黑线(92%,其他未试)更换版纸,确认H-36及缩放比例 版头不稳调整压力及安装版簧 制版3-4左右,有一个不能上版确认给版间隙,弹簧片,阻尼器,离合器 制版时滚筒转速快程序问题,用H-27清除一下。 开机滚筒不转 1.主板全清2.程序升级 海绵滚不动 1.电磁离合器2.主基板 无二合一调整H-89数值 版纸缠胶辊用H-27全清 输出轴不转卸版电机 制版过程中显示E001,进不去帮助主基板 扫描电机不动主基板 制版有白线热敏头 DP-S520触摸屏不好用重新校准 不上版不卸版确认卸版位置,模式位置,确认上版离合器 开机显示E006,偶尔制黑版主板、驱动板 DP-S650开机显示E001版夹不能正常回位DP-U520显示滚筒卡纸纸开关传感器不良 显示E002,纸台上升1/3停止确认有无异物,检测传感器,检查纸台驱动部分 排纸轮经常换(R9-H1052)20-30W左右调整排纸电机皮带张紧度 油墨泵经常不吸墨,已经索赔一个油墨泵故障依旧接插头有偏斜,油墨检测指示灯不正常 显示给纸侧卡纸传感器不良、纸灰大 给纸板不能升降升降齿轮 DP-U550E015驱动板 DP-U650给纸板抬起后无法调整左右位置,显示E016检查前后移动电机线束 DP-U850制版时字体拉长经销商确认灯管移动有抖动的地方

日产天籁发动机维修手册簿(2)

日产天籁发动机维修手册 (二)发动机控制系统 1.燃油控制系统 因为燃油压力调节器安装在油箱内,VQ35DE发动机的燃油系统是没有回油管路的;而且燃油不从温度较高的发动机侧循环再回到油箱,所以油箱内的燃油温度较低,蒸发到碳罐的蒸气就少。 燃油压力调节器的泄压阀设定为350kPa,而且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真空度无关。较高的燃油压力有助于提高发动机的热起动性能,还可以减少在较高温度的发动机侧的油管内形成气阻的可能。在发动机舱供油管上装有两个燃油压力缓冲器,一个缓冲器装在发动机左侧缸盖进油管侧,另一个装在右侧。 燃油压力缓冲器 从油箱到发动机舱燃油管是塑料制成的,其外面包裹一层橡胶,这种结构可以减少燃油蒸气从油管处泄漏,以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从各方面减少的排放。 在燃油压力缓冲器与喷油嘴的油管之间加装一个编号为 KV101 17600的专用工具,就可以测量燃油系统的压力。 2.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APPS) 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装在加速踏板总成上,向ECM传递驾驶员加速或收油的信号,然后由ECM控制电子节气门(ECT)打开或关闭。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没有怠速位置开关或全开开关。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与加速踏板虽然通过螺丝固定,但它没有单独的零件号,必须与加速踏板一起订购。 3.电子节气门(ETC) J31采用电子节气门来控制发动机转速,已取消AAC阀及其它怠速控制装置。在TCS (牵引力控制系统)或VDC(车辆动态控制系统)要求发动机限制扭矩和防止车轮打滑时,ECM会控制电子节气门(ETC)工作。

电子节气门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协调工作,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将节气门当前的位置信号传给ECM ,作为反馈信号。电子节气门在没有电负荷时的自由位置,节气门稍为打开,可以为发动机提供了故障失效保护功能。因此当电子节气门(ETC )出现故障时,汽车可以20Km/H 左右的车速行驶。 如果断开过ECM 或APPS 的插头,则一定要执行下述操作(详细操作信息参见维修手册): ● 节气门关闭位置学习; ● 怠速空气量学习; ● 加速踏板释放位置学习。 4. 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APPS )输出电压信号读取 ECM 读取来自电子节气门的TPS 信号和来自加速踏板机构的APPS 信号。TPS 和APPS 的插头端口电压值特征与途乐车(Y61)TB48DE 发动机类似,ECM 是将TPS 和APPS 的计算值输给CONSULT-II ,因此用电压表所测的数值与CONSULT 所显示的不一致。 用数字表测量APS1与TPS1的输出电压与CONSULT-II 所显示的值一样;用数字表测量APS2与TPS2的输出电压值与CONSULT-II 上显示的值不一样,但在CONSULT-II 上显示的计算值应当一样(APS1=APS2;TPS1=TPS2)。 5.压缩压力检查 如果要检查气缸压缩压力,必须将加速踏板踩到底同时起动发动机,加速踏板踩到底时节气门只打开5/8开度,必须在这种状态下检查气缸压缩压力。在测量内侧汽缸压力时,必须拆下进气歧管来检查,因此在起动发动机时注意防止将异物吸入节气门体,否则会严重损坏发动机。 为了防止在起动过程中将燃油喷入缸内,先拔下油泵保险丝。油泵保险丝在仪表保险丝盒内,其位置在保险丝盒盖上已标明。 6.曲轴位置(POS )及凸轮轴相位(PHASE)传感器 J31发动机有两个凸轮轴相位传感器,它分别装在靠近两进气凸轮轴的缸盖尾端;曲轴位置传感器装在油底壳的后端。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凸轮轴相位传感器均为霍尔型传感器。 曲轴位置传感器感应飞轮的凹槽信号,凸轮轴相位传感器感应相应的凸轮轴的凹槽信号。ECM 利用每一侧缸的相位传感器信号和曲轴位置信号就可以判断凸轮轴的绝对位置。 电子节气门执行器

RZ速印机代码

Rv/rz系列维修手册调整理想rz/rv故障代码 RV/RZ系列维修手册调整 一、印刷滚筒“位置A”调整 (1)张开机器前门。 (2)拆卸载版盖的1颗螺丝,并卸下载版式盖。 (3)进入测试模式,并启动测试模式881号然后将印刷滚筒停止在“位置A”。 (4)启动测试模式884当压下印刷滚筒的滚筒A补偿臂时,检查印刷滚筒仍处于静止状态,或是否向回移动最多3mm。当压下补偿臂时,印刷滚筒不应向前移动。 (5)如果位置A不在设定范围内,启动测试模式941号(印刷滚筒位置A调整)以调整印刷滚筒的“位置A”。(6)从步骤(3)重复调整,重新检查滚筒位置A是否被正确调整。 二、印刷滚筒“位置B”调整 (1)张开机器前门,巡下绿色印刷滚筒释放键。 (2)当手动拉出印刷滚筒时,检查印刷滚筒是否被顺畅地从机器中拉出。 (3)如果印刷滚筒未能被顺畅地拉出,启动测试模式942事情(印刷滚筒位置B调整)以调整印刷滚筒的位置B停止位置。 (4)从步骤(1)重复调整,重新检查滚筒位置B的停止位置是否被正确调整,如有需要重新进行调整。 三、进纸盘上限传感器位置调整 (1)将进纸盘上的纸张取走,然后将进纸压力移到“标准”挡。 (2)启动测试模式681号(进纸盘上限定位)提升进纸盘使其完全停止。 (3)检查拾纸轮和进纸盘之间的距离是否在1.5~2.5mm之间. (4)如果两者之间的距离超出规定范围,于进纸盖的小孔内插入一个平头螺丝然后转动上限调整轴心,转动轴心可上下移动上限传感器的位置. 四、纸张宽度电位计调整 (1)过启测试模式9874号进入保护区域测试模式。 (2)将纸张侧导板位置设定到105mm。并运行测试模式1102号。 (3)将纸张侧导板位置设定到297mm。并运行测试模式1103号。 (4)将纸第侧导板位置设定到105mm。并运行测试模式721号检查调整结果是否正确。检查并确认显示值应在1020和1080之间。 (5)将纸第侧导板位置设定到297mm。并运行测试模式721号检查调整结果是否正确。检查并确认显示值应在2940和3000之间。 五、导纸杆固定位置调整 (1)启动测试模式889号(导纸杆装配位置),然后关闭机器电源。 (2)拆卸机器后盖。 (3)松开导纸杆组合上的2颗螺丝,将导纸杆与释放其座接合到一起。 (4)将导纸杆凸轮随子紧靠在定时凸轮上并上紧2个弹簧,检查并确认凸轮可接触到定时凸轮。 六、纸歪斜补偿调整(略) 七、起始位置调整(NO:970) 八、压力杆弹簧的固定位置 (1)开印刷滚筒上制一张保密版,然合关闭机器电源。 (2)拆卸主面盖组合。 (3)将压力弹簧勾住压力杆-弹簧,使弹簧自由悬挂在压力杆-弹簧上。 (4)从压力杆-弹簧上翻译线圈杆,通过锁扣在压力杆-弹簧的重量使压力辊接触到印刷滚筒。 (5)在压力杆-凸轮上的凸轮随子接触到压力凸轮的情况下,确认压力杆-弹簧的刻线位于压力杆-凸轮的两条刻线之间。 (6)如果步骤(5)超出规定范围,拆卸压力弹簧并松开压力杆-弹簧的两颗螺钉。 (7)将压力杆-弹簧的定位孔与位置B相位对位孔对齐,然后向两个孔插入一8mm治具,将压力杆-弹簧的位置进行定位。 (8)将一个4mm的交角板手插入压力轴心的孔内,将其逆时针转动,轻轻用力使压力辊恰好接触到印刷滚筒,然后上紧压力杆-弹簧上的2颗螺钉,将压力杆-固定到轴心上。 (9)重新检查步骤(2)-(4),并确认压力杆-弹簧是否被装配在到正确位置,如果超出其规定范围,重复步骤(6)-(8)。 九、热敏打印头的热敏电压调整 (1)运行测试1234输入热敏打印头标签上所示的电阻值。 (2)按下复位键返回到常规运作模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