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诗词经典诵读

中华古诗词经典诵读

中华古诗词经典诵读(1—3年级)1.《江南》

,何。鱼戏间。鱼戏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鱼戏莲叶北。

2.《》

,下。天似穹(qióng)庐(l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3.《》(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拨清波。

4.《》(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 āo)。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6.《》(唐)

,处处闻啼鸟。声,花落知多少。

7.《》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yú)

少一人。

8.《》李白(唐)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9.《望》李白

日照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李白

李白乘舟(zhōu)将欲行,忽闻岸上

声。(tán)水深千尺,不及送我情。

11.李白

故人西辞,。。

12.李白

,千里(líng)一日还。两岸猿(yuán)

声啼不住,轻舟已过。

13.《》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

回。,孤帆一片日边来。

14.《绝句》杜甫(唐)

两个鸣翠柳,一行白鹭(lù)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bó)东吴万里

船。

15.《绝句》杜甫

,春风花草香。泥融(róng)飞燕子,

沙暖睡鸳(yuān)鸯(yang)。

16.(唐)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

迟归。谁言,报得晖(huī)。

17.《》(唐)

,万径人踪(zōng)灭。孤舟蓑(suō)

笠(lì)翁,。

18.《》

(唐)

,。。

19.(唐)

蓬(péng)头稚(zhì)子学垂纶(lún),

侧坐莓(méi)映身。路人借问遥招

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0.(其一)

(唐)

春种一粒粟(sù),秋收万颗子。四海

无闲田,农夫犹(yóu)饿死!

21.(其二)(唐)

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

餐,。

22.《》

(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

中,。

23.《》杜牧(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4.《清明》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yù)断魂

(hún)。借问酒家何处有,遥指。

25.《》(一)

(南宋)

昼(zhòu)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

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gòng)耕

(gēng)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6.《》(二)

(南宋)

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xī)。

日长(cháng)篱(lí)落无人过,唯

有蜻蜓飞。

27.《》(南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lù)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

头。

28.《所见》(méi)(清)

骑黄牛,歌声振(yuè)。意欲捕鸣蝉

(chán),忽然立。

中华经典古诗词90首课件资料

.从军行(一)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二)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钗头凤宋·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菊花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春夜宋·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沉沉。 2、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3、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4、敕勒歌.(北朝乐府)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6、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尽浪, 入竹万竿斜。 9、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12、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13、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14、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16、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17、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中华经典古诗文

中华经典古诗文内容一年级

二年级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白云端。 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 东,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 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 手可摘星辰 。 不敢高声语 , 恐惊天上人 。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绝句(唐)杜甫 迟 日 江 山 丽,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10首中国最经典的古诗词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 “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 白居易赞他:“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开题报告 一、研究课题的意义: 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品德和审美方面的教育。因为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就诵读这些经典,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研究,可以促进学生的记忆力。人的智力水平主要取决于记忆力水平,而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充分的开发和锻炼而不断提升的。儿童时期是开发记忆力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开发期,将永远无法弥补。让学生在儿童时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是最佳的方式之一。当大量的语言文字的精华,通过反反复复的诵读而深深的印进学生的大脑里,其智力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当这种背诵成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的时候,学生的记忆力会得到非常好的锻炼。 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研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外,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展学生的阅读量。只有学生广读博览,有了丰富的海量的语言储备,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有宽厚的基础。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倡导经典诗文的背诵和积累,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的要求。 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研究,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笔,自主探索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诗文诵读成果,手抄报上诗画合璧、图文并茂,既锻炼学生的综合性语文实践能力,又可以巩固诵读的成果。 通过经典古诗文的诵读活动,培养学生爱国团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博大宽和、兼容并蓄、勤奋睿智、刚健有为、坚忍不拔等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的民族传统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着很多哲理。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

唯美的中国经典古诗词

唯美古典诗词 1、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3、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4、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5、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6、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7、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8、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 9、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10、红尘初妆,山河无疆。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11、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 12、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13、如是颠簸生世亦无悔。 14、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15、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 16、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17、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 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18、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19、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20、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21、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22、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23、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24、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25、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26、清风湿润,茶烟轻扬。 重温旧梦,故人已去。 27、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28、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29、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30、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31、红尘嚣浮华一世转瞬空。 32、我不是我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33、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34、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35、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 然,我长活一世,却能记住你说的每一话。 36、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7、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

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

“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分类:国学课题 | 标签:特色活动 2012-11-07 20:01阅读(295)评论(0)“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我校发展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特色已有6年,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积淀。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的基础工程。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 1、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4)每周利用星期一的诵读课进行赏析品诵,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5)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0分钟。 三、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内容: 参考我镇阅读考级书目和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教材选用古诗词130首,其中收录小学必背古诗70首。

中华经典古诗文内容

中华经典古诗文内容 六年级 咏鹅(唐)骆宾王咏柳(唐)贺知章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鹅鹅鹅,碧玉妆成一树高,白日依山尽, 曲项向天歌。万条垂下绿丝绦。黄河入海流。 白毛浮绿水,不知细叶谁裁出,欲穷千里目, 红掌拨清波。二月春风似剪刀。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唐)王之涣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凉州词(唐)王翰黄河远上白云间,寒雨连江度入吴,葡萄美酒夜光杯, 一片孤城万仞山。平明送客楚山孤。欲饮琵琶马上催。 羌笛何须怨杨柳,洛阳亲友如相问,醉卧沙场君莫笑, 春风不度玉门关。一片冰心在玉壶。古来征战几人回。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静夜思(唐)李白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渭城朝雨浥轻尘,床前明月光,日照香炉生紫烟, 客舍青青柳色新。疑是地上霜。遥看瀑布挂前川。 劝君更进一杯酒,举头望明月,飞流直下三千尺, 西出阳关无故人。低头思故乡。疑是银河落九天。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唐)李白绝句(唐)杜甫(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天门中断楚江开,两个黄鹂鸣翠柳, 烟花三月下扬州。碧水东流至此回。一行白鹭上青天。 孤帆远影碧空尽,两岸青山相对出,窗含西岭千秋雪, 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一片日边来。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唐)杜甫敕勒歌北朝民歌风(唐)李峤 迟日江山丽,敕勒川,阴山下,解落三秋叶, 春风花草香。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能开二月花。 泥融飞燕子,天苍苍,野茫茫,过江千尺浪, 沙暖睡鸳鸯。风吹草低见牛羊。入林万竿斜。 春晓(唐)孟浩然出塞(唐)王昌龄鹿柴(唐)王维 春眠不觉晓,秦时明月汉时关,空山不见人, 处处闻啼鸟。万里长征人未还。但闻人语响。 夜来风雨声,但使龙城飞将在,返影入深林, 花落知多少。不教胡马度阴山。复照青苔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朗月行赠汪伦(唐)李白 (唐)王维(唐)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小时不识月,李白乘舟将欲行, 每逢佳节倍思亲。呼作白玉盘。忽闻岸上踏歌声。 遥知兄弟登高处,又疑瑶台镜,桃花潭水深千尺, 遍插茱萸少一人。飞在白云端。不及汪伦送我情。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别董大(唐)高适春夜喜雨(唐)杜甫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黄云白日曛,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千里江陵一日还。北风吹雁雪纷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两岸猿声啼不尽,莫愁前路无知己,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青少年诵读优秀的古典诗文,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更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本着这个初衷,我们选编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本》。 全书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三’‘百’‘千’”,收录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部古代蒙学经典;第二部分“四书五经”,节选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中部分有代表性的篇章;第三部分“古文观止”,收录了20篇经典古文,其中10篇以劝学励志为主题,10篇以爱国治国为主题;第四部分“经典故事”,收录了5则神话故事和10则寓言故事,均出自古代典籍;第五部分“经典诗词”,精选了古诗词93首,按年级排列,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为了方便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所有古诗文原文之后均附大意。 本书选篇精当,既考虑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又兼顾到青少年读者的古诗文阅读水平,希望它能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限于编者的水平,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方家指正。 第一部分:“三”“百”“千” 一、三字经 二、百家姓 三、千字文 第二部分:四书五经 一、四书 1.大学(1章) 2.中庸(4章) 3.论语(10篇) (1)学而篇(6章) (2)为政篇(7章) (3)里仁篇(10章) (4)雍也篇(4章) (5)述而篇(9章) (6)泰佰篇(4章) (7)子罕篇(9章) (8)颜渊篇(8章) (9)子路篇(11章) (10)宪问篇(11章) 4.孟子(6篇) (1)公孙丑上(2章) (2)滕文公下(1章) (3)离娄上(4章) (4)告子上(4章) (5)尽心上(7章) (6)尽心下(4章) 二、五经 1.诗经(7篇) (1)关雎(周南) (2)小星(召南) (3)子衿(郑风) (4)鸡鸣(齐风)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测试题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共75道小题,每题一分) 1、《________》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 书。“__________”这部书所记的思想核心。孔子是_________的创始人。 2、孔子曾被尊为“_________”。《论语》中《为政》的几句话轮廓式地勾勒出一条孔子所走过的漫长的生活道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_________”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俄国学者称赞《__________》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_____________。 5、郑振铎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学研究》中曾以一条弧线表示《水浒传》的结构。这条弧线以____________为起点,步步上升,至梁山英雄排座次到达顶点,此后便逐渐下降,至____________________ 降至终点。 6、“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等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___________。“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其中“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____。 7、清代著名理论家、批评家金圣叹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史记》、《西厢记》及杜甫诗相提并论,合称为“六才子书”。 8、“《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是________ (人名)对《水浒传》的评价。 9、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1)《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______。

中华经典古诗词90首

中华经典古诗词90首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需要偶尔放缓脚步,聆听自然与生活,感受经典诗词的精妙绝伦。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 青春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敕勒歌.(北朝乐府) 敕勒川, 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5、咏鹅 (唐)骆宾王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6、风 (唐)李峤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尽浪,入竹万竿斜。 7、咏柳 (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8、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9、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2、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3、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4、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5、从军行 (唐)王昌龄

C5中华经典古诗词90首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 青春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3、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4、敕勒歌.(北朝乐府)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5、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6、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尽浪, 入竹万竿斜。 7、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8、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9、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10、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12、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13、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4、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5、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16、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7、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

(完整版)小学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小学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思想: 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中华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落实区教育局提出的“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中华经典诵读内容 《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百家姓》、《诗经》、古诗文、经典神华故事和寓言故事等。 四、教育原则 完整性原则:忠实原著全文,不断章摘句。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并合理对待。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积极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诵读经典。 知性合一原则:文以载道,读经典与良好品行的养成结合,读圣贤书,养君子德。 全体性原则: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经典教育。 五、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的实施 1、活动责任人:各班语文教师 2、活动时间及方式:

(1)营造班级经典文化氛围:本期第一期板报各班以“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为专题布置。 (2)各班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二、星期四下午写字课15分钟,积极组织开展诵读活动,做到日有所诵。 (3)充分发挥品德,班会课的课堂渗透作用,做到知行合一。 (4)各班语文教师先在本班学生中进行初赛,由学生评委、老师评委共同选出优秀者,再在年级中复赛评出优胜者。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为营造书香校园,进一步丰富学校的人文底蕴,创设师生浓郁的读书氛围,也为了让同学们能持之以恒地养成诵读中华经典的良好习惯,5月24日下午,我校五年级学生举行了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来自各班的同学声情并茂地诵读了《三字经》、《论语》、《诗经》以及《水调歌头》《满江红》等几十篇中华经典名篇。那一字字,一声声的标准音节,抑扬顿挫,时而深沉,时而柔美,时而激越,他们用自己富有节奏感的艺术性语言表达着自己对参赛作品的理解。 从比赛过程来看,参赛的同学们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同学们精神饱满,通过诵读很好地诠释了国学经典的内涵。每一首作品的结束都有一个高潮,显得虎虎有生气。有的同学把经典诗文用歌曲的形式演唱出来,并且还制作了经典诵读手抄报,令人耳目一新。总之,每个班的同学各有风采,各有特色。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也切实把弘扬民族精神融入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小学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_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闫沟小学 2018.5.25

中华古诗词经典诵读

中华古诗词经典诵读(1—3年级)1.《江南》 ,何。鱼戏间。鱼戏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鱼戏莲叶北。 2.《》 ,下。天似穹(qióng)庐(l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3.《》(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拨清波。 4.《》(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 āo)。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6.《》(唐) ,处处闻啼鸟。声,花落知多少。 7.《》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yú) 少一人。 8.《》李白(唐)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9.《望》李白 日照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李白 李白乘舟(zhōu)将欲行,忽闻岸上 声。(tán)水深千尺,不及送我情。 11.李白 故人西辞,。。 12.李白 ,千里(líng)一日还。两岸猿(yuán) 声啼不住,轻舟已过。 13.《》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 回。,孤帆一片日边来。 14.《绝句》杜甫(唐) 两个鸣翠柳,一行白鹭(lù)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bó)东吴万里 船。 15.《绝句》杜甫 ,春风花草香。泥融(róng)飞燕子, 沙暖睡鸳(yuān)鸯(yang)。 16.(唐)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 迟归。谁言,报得晖(huī)。 17.《》(唐) ,万径人踪(zōng)灭。孤舟蓑(suō) 笠(lì)翁,。 18.《》 (唐) ,。。 19.(唐) 蓬(péng)头稚(zhì)子学垂纶(lún), 侧坐莓(méi)映身。路人借问遥招 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0.(其一) (唐) 春种一粒粟(sù),秋收万颗子。四海 无闲田,农夫犹(yóu)饿死! 21.(其二)(唐) 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 餐,。 22.《》 (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 中,。 23.《》杜牧(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4.《清明》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yù)断魂 (hún)。借问酒家何处有,遥指。 25.《》(一) (南宋) 昼(zhòu)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 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gòng)耕 (gēng)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6.《》(二) (南宋) 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xī)。 日长(cháng)篱(lí)落无人过,唯 有蜻蜓飞。 27.《》(南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lù)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 头。 28.《所见》(méi)(清) 骑黄牛,歌声振(yuè)。意欲捕鸣蝉 (chán),忽然立。

10首中国最经典的古诗词

10首中国最经典的古诗词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不过涕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 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长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白居易赞他:“杜 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能够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 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 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 外动人。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 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 后世影响长远。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 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李清照 是我国宋代一位的女词人,是宋朝词坛的一颗明星。她以他自成一格 的词作,独树一帜,赢得了当时和后世的好评,在诗歌使上占据着重 要的位置。

中华经典古诗词90首

1、江南(汉乐府)6、风(唐)李峤 1 2、宿建德江江南可采莲。 解落三秋叶, (唐)孟浩然莲叶何田田, 能开二月花。移舟泊烟渚,鱼戏莲叶间。 过江千尽浪, 日暮客愁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入竹万竿斜。 7、咏柳(唐)贺知章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鱼戏莲叶北。 碧玉妆成一树高, 1 3、凉州词 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王翰 2、长歌行(汉乐府) 不知细叶谁裁出, 葡萄美酒夜光杯,青春园中葵, 二月春风似剪刀。 欲饮琵琶马上催。朝露待日晞。 醉卧沙场君莫笑, 8、回乡偶书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9、凉州词 古来征战几人回。 1 4、出塞 (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唐)王之涣不教胡马度阴山。黄河远上白云间, 3、七步诗 一片孤城万仞山。 1 5、从军行 (三国魏)曹植 羌笛何须怨杨柳,( 唐)王昌龄 煮豆燃豆萁, 春风不度玉门关。青海长云暗雪山,豆在釜中泣。 孤城遥望玉门关。本是同根生, 10、登鹳雀楼 黄沙百战穿金甲,相煎何太急? (唐)王之涣不破楼兰终不还。 4、敕勒歌.(北朝乐府) 白日依山尽, 1 6、芙蓉楼送辛渐敕勒川,黄河入海流。

阴山下。 欲穷千里目, ( 唐)王昌龄 天似穹庐, 更上一层楼。寒雨连江夜入吴,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1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处处闻啼鸟。 1 7、鹿柴(唐)王维 5、咏鹅(唐)骆宾王 夜来风雨声,空山不见人,鹅,鹅,鹅, 花落知多少。但闻人语响。曲项向天歌。 返景入深林,白毛浮绿水, 复照青苔上。红掌拨清波。 1

中国经典古诗文名句及出处

中国经典古诗文名句及出处(500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中华颂_经典诵读__演讲稿

中华颂经典诵读演讲稿 诵读千古美文夯实道德根基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象征,是传统文化中的绮丽瑰宝。阅,则赏心悦目;读,则琅琅上口;诵,则心领神会;吟,则意气飞扬。 我个人比较喜欢一首诗词,就是毛泽东所写的<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诵读经典,不仅是对自己,同时对学生的道德、品行、性情、气质都会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极见功效的人格熏陶教育。当然,我们的学生们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经典《弟子规》中“感恩”的旋律。有一次在与一位家长的电话交流中,她和我说道:孩子的一个举动感动了她,那天妈妈身体不舒服先躺下了,没想到孩子竟然主动的倒了杯热牛奶给她,这在之前可是从来不会有的举动。孩子

妈妈和我说,这一变化让作家长的特别欣喜,孩子懂事了,学习国学真好!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一位特级教师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经典是多么的重要。我们的孩子此时正诵读着《弟子规》中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朗诵着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朗诵着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朗诵着李坤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朗读着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琅琅的诵读中,学生犹如与历代圣贤平等对话,感受到先辈们先进的思想。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人对自然生命的关心,体验到登高望远的心胸舒展,体验到要尊重劳动,体验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一切美妙的修养和哲学会毫无痕迹地从他们的口中渗入血液,渗入生命感受的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诵读千古美文是树人之根本。在诵读中,中华民族的精神激励着学生,中华民族的文化滋养着学生。书声琅琅,开卷有益。一代新人的成长,将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的胸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准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这一切,都将成为孩子们道德的根基。

中华古诗词经典诵读(1—3年级)

中华古诗词经典诵读(1—3年级)1.《江南》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chì)勒(lè)歌》 北朝民歌 敕(chì)勒(lè)川,阴山下。天似穹(qióng)庐(lú),笼(lǒng)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 àn)牛羊。 3.《咏鹅》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咏柳》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 āo)。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登鹳(guàn)雀楼》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春晓》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8.《静夜思》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9.《望庐(lú)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 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zhōu)将欲行,忽闻岸上踏 歌声。桃花潭(tán)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送我情。 11.《黄鹤(hè)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 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zhāo)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l íng)一日还。两岸猿(yuán)声啼不 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3.《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 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4.《绝句》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lù)上青 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bó)东吴 万里船。 15.《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róng) 飞燕子,沙暖睡鸳(yuān)鸯(yang)。 16.《游子吟》孟郊(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 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春晖(huī)。 17.《江雪》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zōng)灭。孤 舟蓑(suō)笠(lì)翁,独钓寒江雪。 18.《赋(fù)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19.《小儿垂钓》胡令能(唐) 蓬(péng)头稚(zhì)子学垂纶(lún), 侧坐莓(méi)苔(tái)草映身。路人 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0.《悯(mǐn)农》(其一) 李绅(唐) 春种一粒粟(sù),秋收万颗子。四海 无闲田,农夫犹(yóu)饿死! 21.《悯农》(其二)李绅(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22.《寻隐(yǐn)者不遇》 贾岛(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23.《山行》杜牧(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白云生处有人 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4.《清明》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yù)断 魂(hún)。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杏花村。 25.《四时田园杂兴》(一) 范成大(南宋) 昼(zhòu)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 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gòng)耕 (gēng)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6.《四时田园杂兴》(二) 范成大(南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x ī)。日长(cháng)篱(lí)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jiá)蝶飞。 27.《小池》杨万里(南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 荷才露(lù)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8.《所见》袁枚(méi)(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yuè)。意欲 捕鸣蝉(chán),忽然闭口立。

首中国经典古诗词

中国经典古诗词 郭瑞喆 2018.01

01.《将进酒》·李白 {乐府诗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极大。虽然在思想内容上得不到历代主流意识的推荐,但从艺术和诗的角度看,仍然是一首十分完美的诗。此诗在喜欢喝酒的广大群众中影响是不同凡响的。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

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02.《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为了更好的推动教科局的阅读工程及我校的读经诵典的水平,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全校师生深入体味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达到人人都能背诵经典的要求。我校特制定了活动方案,以促使全体师生更加积极背诵经典古诗文。 一、活动目标:6.图书室面向学生开放,保证借书渠道畅通,并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到阅览室读书。 7.古诗文背诵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必须营造班级、家庭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优化背诵的文化环境。鼓励学生家长为孩子订阅报刊、购买图书,建立小书柜,班级将评比出优秀家长,家长作为特邀佳宾,将出席班级组织的有关诵读活动 (二)精心筛选,编制古诗文背诵篇目。附表 一、表 二、表三) (三)因地制宜,诵读的形式丰富多样。 1.集中指导。班级的黑板上方留有每周诗角和成语沙龙两块园地,每周由书法比较好的同学书写一首古诗,作为每周的必背篇目,教师在诵读课上进行字音、韵律及抑扬顿挫的背诵指导。 分散训练。每天老师都要布置相应的古诗文背诵作业,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背诵。 3.注重活动渗透。

(1)唱古诗选择适合的民族音乐,真正把诗变成歌,更易背诵。 (2)对古诗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检测古诗的背诵情况。 (3)诵古诗齐声背诵,声势浩大,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宏大和壮美,油然产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4)赛古诗各班定期举行古诗擂台赛。 (5)画古诗我们让学生根据对古典诗文的理解,想象古诗的意境,用绘画的形式把古诗的内容画出来。 (6)古诗改写要求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将其改写成散文、记叙文等,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4.加强指导,领会诵读方法。 (1)寓背诵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动中读背。在动态的表演中进行背诵。传统的读书、背诵方法重在语感的传达,缺少动态的体验。诵读应该是:在得意之处,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心花怒放;在愤怒之时,眉倒竖,眼圆睁、拍案而起;诵读应该吐人之心声,展人之神采,舒人之动作。应该是全身心地投入,全方位的展示,与文本神谋,与作者心印,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能够在学生记忆的底板上划下深深的印痕。在动态展示的过程中令学生心驰神往。 (2)据意而育,分门别类,在横向的对比中进行背诵。诗按内容来分,有写景的,有叙事的,有抒情的,在背诵的过程中,可以把表达同一主题的诗整合到一起,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理解上的难度,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横向的对比中感悟诗的情韵。例如可以让学生搜集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