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通信方式的发展—李海燕
第五讲近现代中国的通讯

第五讲近现代中国的通讯⏹本讲内容:⏹壹:通讯工具的变迁⏹贰: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历程落后的通讯方式⏹烽火台⏹飞鸽传书⏹驿站⏹民信局:由私人经营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等业务的盈利机构。
明代永乐年间由宁波帮商人首创。
壹:通讯工具的变迁⏹1、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2、电话的发展⏹3、邮政⏹4、网络1、电报:(1)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
(2)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
(3)1906年,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4)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
(5)1932年,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莫尔斯伽利尔摩·马可尼电报在中国的发展2、电话贝尔⏹3、邮政通信⏹①开始: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②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通信范围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商埠和中心城市。
⏹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
⏹④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4、网络新中国成立后通讯事业飞速发展现在我们为什么把地球称为“地球村”?交通工具的发展和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普及率迅速增长。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人们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我们生活的地球却越变越小了。
贰: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历程⏹一、中国通讯事业的早期历史⏹(一)1872年,路透社在中国上海设立分社,,由此开始了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历史。
该社垄断中国的新闻市场达60年之久。
⏹(二)中国自己创办的通讯社,最早的是1904年成立的广州中兴通讯社。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国通讯社纷纷到中国设立分社,打破了路透社的垄断地位。
⏹(四)据统计,1926年全国已有通讯社155家,大多数是民营的。
中国人自办的通讯社中,有一定影响的是国闻通讯社和申时电讯社。
⏹二、中国官方通讯社的产生⏹(一)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中央通讯社。
中国通信发展史

中国通信发展史中国通信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近代化进程。
以下是中国通信发展史的主要里程碑和阶段:1. 电报时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877年,中国引入了第一条电报线路,连接了北京和天津。
随后,电报线路逐渐扩展到其他主要城市,并与国际电报网连接。
这标志着中国通信史上的重要突破,使信息传递变得更快捷和可靠。
2. 电话时代(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中国的电话通信业于20世纪初开始发展。
1902年,中国第一条城市电话线路在上海建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话线路扩展到其他城市,并逐渐普及到一些城镇和乡村地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对通信业实行国有化,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推动通信发展。
3. 无线电通信时代(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电通信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国开始建立无线电台和电视台网络,为广播和电视传输提供了更好的基础设施。
1960年代,中国推出了自己的卫星通信系统,并于1970年代初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
4. 数字通信时代(20世纪末至21世纪):进入20世纪末,中国通信业开始进入数字化时代。
1994年,中国建立了互联网接入点,并开始向公众提供互联网服务。
互联网的普及促使中国的通信技术和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发展,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用户数量大幅增加。
5. 移动通信和宽带时代(21世纪初至今):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之一。
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广泛,包括2G、3G、4G和5G网络。
与此同时,宽带互联网在中国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光纤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提供了更快速和稳定的网络连接。
总体而言,中国通信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电报和电话通信到无线电通信,再到数字通信和移动通信的演进过程。
中国在通信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第五组 历史 通讯工具的变迁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思源自题烽火台杨贵妃能吃到真正新鲜的荔枝 吗?古代烽火台的功能是什么?能 否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为什么?
二、古代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落后的邮政通信方式: 烽火台 飞鸽传书 驿站——旧时公文和文书的传递靠驿站, 驿站靠驿马 民信局——是由私人经营寄递信件、物品、 经办汇兑等业务的赢利机构。明代永乐年 间由宁波帮商人首创。
各种电话
自由讨论
下列有三段关于“古往今来人们与远方亲朋沟通联系的变迁” 的材料: 古代:“烽火戏诸侯”、“鸿雁传书”、“青鸟传书”、“鱼 传尺素”。 近代:“去邮局寄信、打电话、拍电报、鸡毛信”。 现代:电话(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发短信、传呼、上网 发E-mail、聊天。 请回答: 结合三段材料回答,“古往今来人们与远方亲朋沟通联系的变 迁”的趋势是什么?谈谈你对变化的感想。 ①趋势:渠道越来越多,联系越来越方便。 ② 新的方式出现,但旧的联系方式并没有废止,都在发挥着 各自的不同作用;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地丰富; 沟通联系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三 中国近代通讯工具发展的原因
1、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 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 3、政府的大力提倡; 4、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5、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四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影响
①通讯工具的发展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改变 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加快了生活节奏,提高了 生活质量。
③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1)电报的发展 时间 1877年 1906年 1932年 成就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人民日报关于中国近代通信发展的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关于中国近代通信发展的参考文献近代我国通信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丰富的历史话题。
在人民日报的关于我国近代通信发展的参考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这一主题的宝贵资料。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近代通信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一、我国近代通信的起源人民日报的参考文献中,对我国近代通信的起源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近代通信最初是如何由西方国家引进的,并逐渐在我国得到推广和发展的。
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到技术的引进和传播,还涉及到对新技术的接纳和应用。
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近代通信的发展背景和基本特点。
二、我国近代通信的发展阶段在人民日报的参考文献中,还对我国近代通信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从最初的技术引进到后来的本土化改进,再到最终的自主研发和创新,我国近代通信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对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我国近代通信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进程。
三、我国近代通信的影响和意义人民日报的参考文献还对我国近代通信的影响和意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我国近代通信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国家社会经济的进步,还对我国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近代通信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发展理念,也给我们当代的通信事业和技术创新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国近代通信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对人民日报的参考文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对我国近代通信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我国近代通信的发展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历史文化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
对我国近代通信的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的社会变迁和发展趋势。
我深信,通过对我国近代通信发展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启迪当代我国的通信事业和科技创新。
中国通讯发展史

目
1.古代通讯发展
2.近代通讯发展 3.现代通讯发展
录
二、各个时代通讯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1.古代通讯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2.近代通讯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3.现代通讯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古代通讯发展
• 在一些古代电视剧里,大 家都会看见一些距离遥 远的人使用信鸽,把信绑 在信鸽腿上,当信鸽飞到 接收人那里时,只要拿下 来就可以了.
无、 中网 心络 卫、 星、 、 载 波、 、报 等、
集 群 、
2023/10/26
MSN .
2023/10/26
生产决定需求, 需 求影响生产.
正是由于科技的发
展,人类技术的进步,
通讯才能普及到千 家万户.也正是由于
消费者队伍不断壮 大,才能促进通讯工 具的创新.
电 脑 进 化 史
1973年8月, 中国第一台 百万次集成 电路电子计 算机在北京 试制成功.
路,
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地域之间发展不协调.
影响: 积极方面: 1、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 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消极方面:为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提供了条件.
像左边这 张图,就 是民国时
期典型的 电报
而在抗战时期,所用 命令和传 送过无数次战斗捷报, 在战争的胜利中有很 大功劳.
1910年紫 禁城正式 在建福宫、 储秀宫、 和长春宫; 里安装了6 部机
2023/10/26
现代通讯的发展
现代通讯工具有哪些呢
后来申侯联合联合缯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于公元前771年进攻镐京. 周幽 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 是诸侯们因上次受了愚弄,这次都不再理会.最终周幽王被杀死,西周也宣告灭亡.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万里一线牵》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及名师点评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堂实录及反思第13课《万里一线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通信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
2.了解现代常用通信方式的特点,会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与他人联系。
3.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培养良好的通信素养教学。
重点与难点1.会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
2.结合实际生活,做健康通信方式的使用者。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都是当地的孩子,生活中对现代通信方式的接触、观察和使用机会多,对于通信话题的学习,学生参与热情高,调查汇报能顺利开展。
知道各种通信方式的特点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与人沟通,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探索的热情,对于指导学生及他们的家庭成员正确使用通信方式也更有现实意义。
教学引入师:(出示《西游记》里“千里眼”和“顺风耳”图片)认识图片中的人物吗?从哪里认识的?生:我在电视剧《西游记》里看到过,他们是“千里眼”和“顺风耳”。
师:几百年前,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时,觉得拥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瞬间知晓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是神仙才有的本领,可以说寄托了古人想探索和了解世界的美好愿望。
今天我们没有“千里眼”和“顺风耳”,也能短时间了解其他地方的事,听到距自己很远的人说的话,与不在身边的人取得联系。
活动一通信真方便师:李红爸爸在外地工作,眼看就要过生日了。
李红可以用什么方式给爸爸送上祝福呢?生:写信、打电话、发短信、视频聊天、买个礼物寄给爸爸等。
师:人与人之间这样的信息沟通、信息传递叫作通信。
(出示文字:通信,就是信息的传递)师:这些通信方式需要用到哪些通信工具呢?生:座机、手机、电脑、信纸等。
师:除了这些方式以外,还有发电子邮件、发传真等方式。
传真是利用传真机扫描文件内容通过互联网进行传递,现在生活中使用不多,但是办公需要传一些正规合同文件时,常常会用到。
(出示座机、手机、电脑、传真机快递包裹、邮箱、邮局等照片)活动二争当通信小博士师:你建议李红用哪种通信方式祝爸爸生日快乐呢?为什么?生:我建议李红给爸爸打电话,这样爸爸立刻就能收到女儿的祝福。
近现代中国的通讯

第五讲近现代中国的通讯⏹本讲内容:⏹壹:通讯工具的变迁⏹贰: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历程落后的通讯方式⏹烽火台⏹飞鸽传书⏹驿站⏹民信局:由私人经营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等业务的盈利机构。
明代永乐年间由宁波帮商人首创。
壹:通讯工具的变迁⏹1、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2、电话的发展⏹3、邮政⏹4、网络1、电报:(1)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
(2)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
(3)1906年,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4)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
(5)1932年,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莫尔斯伽利尔摩·马可尼电报在中国的发展2、电话贝尔⏹3、邮政通信⏹①开始: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②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通信范围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商埠和中心城市。
⏹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
⏹④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4、网络新中国成立后通讯事业飞速发展现在我们为什么把地球称为“地球村”?交通工具的发展和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普及率迅速增长。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人们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我们生活的地球却越变越小了。
贰: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历程⏹一、中国通讯事业的早期历史⏹(一)1872年,路透社在中国上海设立分社,,由此开始了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历史。
该社垄断中国的新闻市场达60年之久。
⏹(二)中国自己创办的通讯社,最早的是1904年成立的广州中兴通讯社。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国通讯社纷纷到中国设立分社,打破了路透社的垄断地位。
⏹(四)据统计,1926年全国已有通讯社155家,大多数是民营的。
中国人自办的通讯社中,有一定影响的是国闻通讯社和申时电讯社。
⏹二、中国官方通讯社的产生⏹(一)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中央通讯社。
通信的发展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通信的发展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姓名:夏恒发班级:0121101 学号:2011210050通信,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渠道。
在古代,有要塞间的烽火传信,有驿站间的快马传信,有信鸽的飞鸽传书;在现代,有通讯工具间的通信,有一起吃饭交流时的传递信息等等。
正因为如此,使得不论在什么时代,通信都是重中之重的建设和争夺对象,统治者想掌握一个国家,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一个国家的通信系统,这样才能对整个国家的运作起到调控作用,反对和冲击者要动摇一个国家,也首先就是破坏通信网络,一旦失去了联络手段,整个大局就会陷入瘫痪。
所以,在战乱纷飞的中国近代,在各种事业突飞猛进发展的中国现代,通信的发展与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不断抗争的历史,抗争国外侵略者的殖民与帝国主义,抗争国内统治者的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
而在这其中,通信领域都或多或少的发挥了作用。
比如说在军事领域,通信方式的更新换代在近代史这一段时间里是发展得相当快的,从落后的依靠驿站传讯到后来的电报电话传讯,通信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与发展。
首先,在国外侵略者与清政府的冲突中,我们看到了通信方式落后的清政府,由于传令缓慢,加上实时战况无法第一时间传回,使得整个作战处于很被动的状态,像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一方面可以说是清政府懦弱怯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通信方式落后,无法将海战战况和敌人的第一手实力情况传到指挥者的手里,导致李鸿章错误的认为应该暂避锋芒,保存实力。
不仅错失了击败日本舰队的机会,更导致了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与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而在之后,中国在经历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等一系列社会动荡之后,社会迎来相对开放的一段时间,这期间,一些沿海城市,比如说上海、广州之类的地方,都已经开始逐渐的与国际接轨,失去了封建主义的束缚,中国社会经历着一系列的更新换代,虽然这其中还是伴随着各种帝国主义和本国官僚主义的压迫,但是依然在不可阻挡的进步着。
这一时期,在民用领域,报纸开始广泛的遍布,让普通民众得以获知国家大事,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讨论国家事务之中,让更多的人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看似一小点的进步,却是后来的一切的一个助推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湾龙马邮票试色样票全 套六种
大清邮政官局
1897年开始办理邮政业务 还颁发了大清邮政章程。 当年在北京城的北京邮政务局里设立有一个总局,10个分局 26个信箱,123个信筒,可谓是遍布全城
天津邮政官局旧址
1911大清邮政的快信专票
二、电信业 近代通讯工具的发明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 电报、电话的发有,电磁 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 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 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 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 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 同此带来了一系列铁技术 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 新时代。
电 报 总 局
电 话 局 接 线 员
盛宣怀
电报总局迁址 (位于今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
•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 盛宣怀为总办。它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电报 局。电报总局在全国一些地方设立分局, 并架设线路达2500公里。
民国时期的电报封套
我国最早的 一本电码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紫禁城里的电话
国外的通信工具的革新也使中国进入真正有意义的电信 事业。 1910年紫禁城正式安装了一部十门电话用户交换机。在 建福宫、储秀宫和长春宫里,安装了6部电话机
老电话与电报机
1837年 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机 1876 年 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 1897年 马可尼发明了无线收发电报机
有线电报机
有线电话
无线电报机
近代电信工具传人中国
► (1)电报 ① 有线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开创中国电信事业的新篇章 ② 无线电报:1906年创设;1932年底,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 (2)电话 ① 传入: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② 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
大清邮政官局
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上 第一次出现官 民通用的国家通信机构
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清朝政府中的洋务 派提出了要仿效西方开办国家邮政 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下了圣旨清政府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批准大清邮政局正式成 立
大清邮政官局
《资政新编》中提出的兴办近代邮政的方案
1878年中国发行的第一 套邮票——大龙票
抗战时期
# 抗战时期的有线电话和无线发报机 # 这些通讯设备下达过无数次战斗命令和传达过无 数次的胜利捷报,为打鬼子,立过功劳
总结:中国近代邮电事业兴起的原因和 积极影响
(1)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新技术的传入; 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是当时军事政治的需要; 政府政策的推动。 (2)积极影响 加快了信息传递,有利于航运、防洪等;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加强了国防建设,提高了军情传递的及时性与军队的机 动性; 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近代中国通信发展史
一.近代中国邮政业的发展 二.近代中国电信业的发展
—会计1 李海燕
一 近代邮政 、
古代邮驿
出现于公元前200多年的 汉代,是中国的官方通信。
(然而过去的邮驿,只管官府衙门的 信件,普通老百姓要想寄封信就难了。这 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才有所改变。)
1)鸦片战争以后,列强 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邮政 代办所”。 2)1896年,成立“大清 邮政局”,此后设立邮传 部。 3)1912年,中华民国建 立后改称中华邮政。 4)1914年加入万国邮政 联盟,并于1920年首次参 加万国邮联大会。 5)1928年以后,逐渐由 国民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