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最全讲义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最全讲义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最全讲义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讲义

[本章要点综述]

1.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是一个常量。

3

2r k T

= (K 值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 2.万有引力定律: 12

2m r

F G m =?

万 (1)赤道上万有引力:F mg F mg ma =+=+引向向 (g a 向和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2)两极上的万有引力:F mg =引

3.忽略地球自转,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2

2

GMm mg GM gR R

=?=(黄金代换) 4.距离地球表面高为h 的重力加速度:

()

()()

2

2

2

GMm

GM

mg GM g R h g R h R h '''=?=+?=

++

5.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2

G M m

F F r

==万向 (1)

22

GMm GM

ma a r r

=?= (轨道处的向心加速度a 等于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g 轨) (2)22Mm v G m r r =得 ∴r 越大,v 22

GMm v GM m v r r r

=?= (3)由22Mm G

m r r ω=得 ∴r 越大,ω 2

23

GMm GM m r r r ωω=?= (4)由

2224Mm G m r r T

π=得 ∴r 越大,T

2

23224GMm r m r T r T GM ππ??

=?=

???

6.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方法1:2

2gR GM gR M G

=?=

(已知R 和g ) 方法2:2GM v r

v M r G

=?=

(已知卫星的V 与r ) 方法3:233GM r M r G

ωω=?= (已知卫星的ω与r )

方法4:2323

2

44r r T M GM GT

ππ=?= (已知卫星的周期T 与r ) 方法5:已知32324GM v r v T M G r T GM ππ?=

???=??

=??

(已知卫星的V 与T ) 方法6:已知33GM v v r M G GM

r ωω?=

???=?

?=??

(已知卫星的V 与ω,相当于已知V 与T ) 7.地球密度计算: 球的体积公式:34

3

V R π=

22332

3

2322()3434r M M r R V mM G m GT R r r GT T M ππρππ=???=??===??

?

近地卫星23GT πρ= (r=R) 8.

发射速度:采用多级火箭发射卫星时,卫星脱离最后一级火箭时的速度。

运行速度:是指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当卫星“贴

着” 地面运行时,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7.9km/s 。卫星环绕地球飞行的最大运行速度。地球上发射卫星

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km/s 。 使人造卫星脱离地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地球运

行,从地球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km/s 。使人造卫星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

的宇宙空间去,从地球表面发射所需要的最小速度。

[要点精析]

1、人造卫星

⑴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⑵同步卫星: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静止的,与地球自转具有相同的周期 ①周期一定:同步卫星绕地球的运动与地球自转同步,它的运动周期就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

T=24 h.

②角速度一定: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③轨道一定:所有同步卫星的轨道必在赤道平面内.

④高度一定:所有同步卫星必须位于赤道正上方,且距离地面的高度是一定的(轨道半径都相同,即在同一轨道上运动),其确定的高度约为h=3.6×104 km.

⑤环绕速度大小一定:所有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是一定的,都是3.08 km/s,环绕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2.卫星变轨和卫星的能量问题

⑴人造卫星在圆轨道变换时,总是主动或由于其他原因使速度发生变化,导致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相等的关系被破坏,继而发生近心运动或者离心运动,发生变轨。在变轨过程中,由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可能出现万有引力与向心力再次相等,卫星即定位于新的圆轨道。

⑵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动能越小,重力势能越大,但机械能并不守恒,且总机械能也越大。也就是轨道半径越大的卫星,运行速度虽小,但发射速度越大。

⑶解卫星变轨问题,可根据其向心力的供求平衡关系进行分析求解

①若F供=F 求,供求平衡——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②若F 供<F 求,供不应求——物体做离心运动.

③若F 供>F 求,供过于求——物体做向心运动.

卫星要达到由圆轨道变成椭圆轨道或由椭圆轨道变成圆轨道的目

的,可以通过加速(离心)或减速(向心)实现.

⑷速率比较:同一点上,外轨道速率大;同一轨道上,离恒星(或行

A B

星)越近速率越大.

⑸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比较:同一点上加速度相同,外轨道向心加

速度大;同一轨道上,近地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远地点的向心加速

度。

3.近地卫星、赤道上物体及同步卫星的运行问题

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和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三种匀速圆周运动的异同:

1.轨道半径:r同>r近=r物

2.运行周期:T同=T物>T近

3.向心加速度:a近>a同>a物

4.双心问题

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距离较近的恒星称为双星.

它们围绕两球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圆周运动.由于两星间的引力而使它们在运动中距离保持不变.已知两星质量分别为M1 和M2,相距L,求它们的角速度.

如图,设M1的轨道半径为r1,M2 的轨道半径为r2,由于两星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同,都设为ω,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

1.双星系统模型的特点:

(1)两星都绕它们连线上的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故两星的角速度、周期相等.

(2)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它们的向心力大小相

3

22)(33R h R GT GT +==

远近

ππρ等;

(3)两星的轨道半径之和等于两星间的距离,即r 1+r 2=L . 2.双星系统模型的三大规律: (1)双星系统的周期、角速度相同. (2)轨道半径之比与质量成反比.

(3)双星系统的周期的平方与双星间距离的三次方之比只与双星的总质量有关,而与双星个体的质量无关.

5.三星模型

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现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等间距地位于同一直线上,外侧的两颗星绕中央星在同一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轨道运行.

附录:万有引力相关公式

1思路和方法:①卫星或天体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 ② F 心=F 万 (类似原子模型) 2公式:G 2r

Mm =ma n ,又a n =r )T 2(r r v 222π=ω=, 则v=

r GM

,3

r GM =ω,T=GM r 23

π

3求中心天体的质量M 和密度ρ

由G 2r

Mm ==m 2

ωr =m r

)T 2(2π?M=2

3

2GT r 4π (恒量=23

T

r ) ρ=233

3

3

43T GR r R M ππ=(当r=R 即近地卫星绕中心天体运行时)?ρ=2GT 3π=

(M=ρV 球=ρπ34r 3) s 球面=4πr 2 s=πr 2

(光的垂直有效面接收,球体推进

辐射) s 球冠=2πRh

轨道上正常转:

F 引=

G 2r Mm = F 心= m a 心= m

ωm R v =2 2

R= m 422πT

R =m42πn 2 R

地面附近: G 2R Mm = mg ?GM=gR 2

(黄金代换式) mg = m R

v 2?gR =v =v

第一宇宙

=7.9km/s

题目中常隐含:(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这时可能要用到上式与其它方程联立来求解。

轨道上正常转: G 2r Mm = m R

v 2

? r

GM

v =

【讨论】(v 或E K )与r 关系,r 最小时为地球半径时,v 第一宇宙=7.9km/s (最大的运行速度、最小的发射速度);

T 最小=84.8min=1.4h

①沿圆轨道运动的卫星的几个结论: v=

r

GM ,3

r GM =

ω,T=GM

r 23π

②理解近地卫星:来历、意义 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 r 最小时为地球半径、 最大的运行速度=v 第一宇宙=7.9km/s (最小的发射速度);T 最小=84.8min=1.4h ③同步卫星几个一定:三颗可实现全球通讯(南北极仍有盲区)

轨道为赤道平面 T=24h=86400s 离地高h=3.56x104km(为地球半径的5.6倍) V 同步=3.08km/s ﹤V 第一宇宙=7.9km/s ω=15o /h(地理上时区) a=0.23m/s 2 ④运行速度与发射速度、变轨速度的区别

⑤卫星的能量:r 增?v 减小(E K 减小

⑦卫星在轨道上正常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进行

⑥应该熟记常识:地球公转周期1年, 自转周期1天=24小时=86400s, 地球表面半径6.4x103km 表面重力加速度g=9.8 m/s 2 月球公转周期30天

例题精讲

1.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1)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两物体间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 (2)公式表示:F=

2

2

1r

m Gm 。 (3)引力常量G :①适用于任何两物体。 ②意义: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 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相距1m 时的相互作用力。 ③G 的通常取值为G=6。67×10-11Nm 2/kg 2。是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得。④一个重要物理常量的意义: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

顿第二定律可得:G 2r Mm =mr 2)2(T π∴k GM

T r ==2234π

.这实际上是开普勒第三定律。它表明k T

r =23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物理量,它仅仅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在实际做题时,它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它同样适用于人造卫星的运动,在处理人造卫星问题时,

只要围绕同一星球运转的卫星,均可使用该公式。

(4)适用条件:①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引力大小的计算。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每个物体的尺寸时,物体可看成质点,直接使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 ②当两物体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时,它们间的引力也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但式中的r 是指两球心间的距离。 ③当所研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时,可以把物体假想分割成无数个质点,求出两个物体上每个质点与另一物体上所有质点的万有引力,然后求合力。(此方法仅给学生提供一种思路) (5)万有引力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①普遍性: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的任何有质量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它是自然界的物体间的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②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③宏观性: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在质量巨大的天体间或天体与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宏观的物理意义,在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质量都非常小,粒子间的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天体间的主要作用力就是万有引力了。

【例1】设地球的质量为M ,地球的半径为R ,物体的质量为m ,关于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于物体对地球的引力。

B 、物体距地面的高度为h 时,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为F=2

h GMm 。

C 、物体放在地心处,因r=0,所受引力无穷大。

D 、物体离地面的高度为R 时,则引力为F=

2

4R GMm

答案D 〖总结〗(1)物体与地球之间的吸引是相互的,由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地球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小相等。 (2)F= 2

2

1r

m Gm 。中的r 是两相互作用的物体质心间的距离,不能误认为是两物体表面间的距离。 (3)F=

2

2

1r

m Gm 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把物体放在地心处,显然地球已不能看为质点,故选项C 的推理是错误的。 【例2】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

2

2

1r m G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公式中G 为引力常数,是人为规定的。 B 、r 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C 、m 1、m 2之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m 1、m 2的质量是否相等无关。

D 、m 1、m 2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2.关于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

地面上物体所受万有引力F 可以分解为物体所受的重

力mg 和随地球自转而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 ’。 其中2

R Mm G

F = 2

ωmr F ='

① 当物体在赤道上时,F 、mg 、F ’三力同向,此时满足F ’+mg =F ② 当物体在两极点时,F ’=0 ,F=mg=2R

Mm

G

③ 当物体在地球的其他位置时,三力方向不同。

【例3】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向心加速度a =3.37×10-

2 m/s 2,赤道上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试问:

(1)质量为m kg 的物体在赤道上所受的引力为多少? (2)(2)要使在赤道上的物体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完全失重,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应加快到实际角速度的多少倍? 解析:(1)物体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使物体竖直向下运动的重力,一是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并且在赤道上这三个力的方向都相同,有F 引=mg+F

向=m(g+a)=m(9.77+3.37×10-2

)=9.804m(N)

(2)设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半径为R ,则有a =ωR ,欲使物体完全失重,即万有引力完全提供了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即m ω’R =F 引=9.804m ,解以上两式得ω’=17.1ω.

3.计算重力加速度

1、 在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在忽略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可用万有引力定律来计算。

g=G 2R M =6.67*11

10-*2

324)

10*6730(10*98.5=9.8(m/2s )=9.8N/kg 即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 =9.8m/2

s 。这一结果表明,在重力作用下,物体加速度大小与物体质量无关。

2、 即算地球上空距地面h 处的重力加速度g ’。有万有引力定律可得:

g ’=2)(h R GM +又g =2R GM ,∴g g '=2

2

)

(h R R +,∴g ’=2)(h R R +g 3 计算任意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有万有引力定律得: g ’=

2''R GM (M ’为星球质量,R ’卫星球的半径),又g =2

R GM

, ∴

g

g '=2

)'('R R M M ?。 4.估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1 中心天体的质量,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表达式可得:G

2

r Mm =mr 2

)2(T π,∴M =2

3

24GT r π

2 中心天体的密度

方法一:中心天体的密度表达式ρ=

V M ,V =3

4

3R π(R 为中心天体的半径),根据前面M 的表达式可得:ρ=3

23

3R

GT r π。当r =R 即行星或卫星沿中心天体表面运行时,ρ=23GT π。此时表面只要用一个计时工具,测出行星或卫星绕中心天体表面附近运行一周的时间,周期

T ,就可简捷的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平均密度。

方法二:由g=2R

GM ,M=G gR 2

进行估算,ρ=V M ,∴ρ=R G g π43

地球的同步卫星(通讯卫星)

同步卫星:相对地球静止,跟地球自转同步的卫星叫做同步卫星,同步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周期T=24h ,同步卫星又叫做通讯卫星。

同步卫星必定点于赤道正上方,且离地高度h ,运行速率v 是唯一确定的。

设地球质量为m ',地球的半径为6

R=6.410m ×,卫星的质量为m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

()2

2

m m

2πG

=m R+h T R+h '??

???

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

g=9.8m s ,则2

Gm =R g '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2

2

622

3

3

2

2

7 6.4102436009.8

R T g R+h==m 4π4 3.14=4.210m

××××××

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767h= 4.210 6.410m=3.5610m ×××-

注意:赤道上随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与绕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的区别

在有的问题中,涉及到地球表面赤道上的物体和地球卫星的比较,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的圆心与近地卫星的圆心都在地心,而且两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均可看作为地球的R ,因此,有些同学就把两者混为一谈,实际上两者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

地球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但由于地球自转角速度不大,万有引力并没有全部充当向心力,向心力只占万有引力的一小部分,万有引力的另一分力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请同学们思考:若地球自转角速度逐渐变大,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而围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万有引力全部充当向心力。

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于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因此它做圆周运

动的周期应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即24小时,其向心加速度22

4πR

a=T

≈20.034m s ;而绕地球表面运行的近地卫星,其线速度即我们所说的第一宇宙速度,

它的周期可以由下式求出:2

22Mm 4πG =m R R T

求得3

R T=2πGM

,代入地球的半径R 与质量,可求出地球近地卫星绕地球的运行周期T

约为84min ,此值远小于地球自转周期,而向心加速度22GM

a =

=9.8m s R

'远大于自转时向心加速度。

【例4】 已知引力常量G =6.67×10-

11N·m 2/kg 2,重力加速度g =9.8m/s 2,地球半径R =6.4×104m ,可求得地球的质量为多少?(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在地球表面质量为m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有

mg R

Mm G =2 ,得kg kg G R g M 24

112

62106106.67106.48.9?=???==-)( 【例5】一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认为行星是密度均匀的球体,要

确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测量

A .飞船的轨道半径

B .飞船的运行速度

C .飞船的运行周期

D .行星的质量 解析:“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可以认为飞船的轨道半径与行星的半径相等,飞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行星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R T m R Mm G

2

2

)2(π=,

由上式可知:

2233

443

4GT R M ?=

ππ,即行星的密度2

3GT

π

ρ=

; 上式表明:只要测得卫星公转的周期,即可得到行星的密度,选项C 正确。

【例6】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6400km ,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2

g=9.8m s ,若发射一颗地球的同步卫星,使它在赤道上空运转,其高度和速度应为多大?

[思路分析]:设同步卫星的质量为m ,离地面的高度的高度为h ,速度为v ,周期为T ,地球的质量为M 。同步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

2Mm

G

=mg R

① ()

()2

2

Mm

2πG

=m R+h T R+h ??

???

由①②两式得

()()2

2

322

33

32

2

76400102436009.8

R T g h=-R m 640010m 4π4 3.143.5610m

????=

-??=?

又因为()

()

2

2

Mm

v G

=m R+h R+h ③

由①③两式得

()2

32

337

6400109.8

R g

v=

m s 3.110m s R+h 640010 3.5610

??==??+? [答案]:3

7h 3.5610m

v 3.110m s =?=?

[总结]:此题利用在地面上2Mm G =mg R 和在轨道上()

()2

2

Mm 2πG =m R+h T R+h ??

???两式联立解题。

【例7】下面关于同步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步卫星和地球自转同步,卫星的高度和速率都被确定

B .同步卫星的角速度虽然已被确定,但高度和速率可以选择,高度增加,速率增大;高度降低,速率减小

C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是114分钟,比同步卫星的周期短,所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比同步卫星低

D .同步卫星的速率比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速率小 [答案]:ACD

5.双星问题

【例8】两颗靠得很近的恒星,必须各以一定的速率绕它们连线上某一点转动,才不至于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将它们吸引到一起.已知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为m1、m2,相距L ,求这两颗恒星的转动周期.

解析: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来求即可.m1、m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1、R2,它们的向心力是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所以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一、开普勒三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__________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__________相等.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__________的三次方跟__________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二、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________,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________. 2.公式:________________ (其中引力常量G =6.67×10-11 N·m 2/ kg 2). 3.适用条件:公式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均匀的球体视为质点时,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对点检测】 一名宇航员来到一个星球上,如果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一半,该星球的直径也是地球直径的一半,那么这名宇航员在该星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是它在地球上所受万有引力的( ) A .1 4 B .1 2 C .2倍 D .4倍 三、天体运动问题的分析 1.运动学分析:将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成_________________运动.

2.动力学分析:(1)万有引力提供__________,即F 向=G Mm r 2=ma =m v 2r =mω2 r =m ? ??? ?2πT 2r .(2)在星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万有引力近似等于__________,即G Mm r 2=mg (g 为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考点一 万有引力的计算和应用 1.万有引力的特点: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沿两物体的连线且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其作用效果一般不同. 2.万有引力的一般应用: 万有引力的一般应用问题主要涉及万有引力的基本计算、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等.在这类问题的分析中应注意:(1)万有引力公式F =G m 1m 2 r 2中的r 应为两物体球心间距,如果某一物体内部存在球形空腔,则宜采取“割补法”分析;(2)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情景下的天体运动,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G m 1m 2 r 2=m 1a ,且a =ω2r =v 2r =? ????2πT 2r ;(3)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G Mm R 2=mg ,GM =gR 2(黄金代换公式),利用黄 金代换公式进行天体质量和天体重力加速度之间的代换. 例 1 [2014·北京卷]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行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1)用弹簧测力计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小物体的重量,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M ,自转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 、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不考虑空气的影响.设在地球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F 0. ①若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 处称量,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 1,求比值F 1 F 0 的表达式,并就h =1.0%R 的情形算出具体数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若在赤道地面称量,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 2,求比值F 2 F 0 的表达式.

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

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 一、知识点击 1.开普勒定律 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动。太阳是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每个行星来说,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叫矢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面积速度”: 1 sin 2 S r t υθ?=?(θ为矢径r 与速度υ的夹角)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 相等。即:2 3T a =常量. 2.万有引力定律 ⑴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任何两个质点之间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质点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 Mm F G r = , 1122 6.6710/G N m kg -=??,称为引力常量. ⑵重力加速度的基本计算方法 设M 为地球的质量,g 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在地球表面附近(h R << )处:2Mm G mg R =,2 2 GM g R ==9.8m/s 在地球上空距地心r=R+h 处:2r M g G r =, 222()r g R R g r R h ==+ 在地球内部跟离地心r 处:3 2244 33 r r r M g G G G r r r πρπρ===,r g r g R = , r r g g R = 3.行星运动的能量 ⑴行星的动能 当一颗质量为m 的行星以速度υ 绕着质量为M 的恒星做平径为r 的圆周运动: 2122K Mm E m G r υ= = ,式中υ=

⑵行星的势能 对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孤立星系,取无穷远处为万有引力势能零点,当m 与M 相距 r 时,其体系的引力势能:P Mm E G r =- ⑶行星的机械能:2122K P Mm Mm E E E m G G r r υ=+=-=- 4.宇宙速度和引力场 ⑴宇宙速度(相对地球)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地球运动的速度(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人造天体发射到地球引力作用以外的最小速度(脱离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使人造天体脱离太阳引力范围的最小速度(逃逸速度). ⑵引力场、引力半径与宇宙半径. 对于任何一个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匀球形体系都有类似于地球情况下的这两个特征 速度.如果第二宇宙速度超过光速,即c < 22GM r c < 在这种物体上,即使发射光也不能克服引力作用,最终一定要落回此物体上来,这就是牛顿理论的结论,近代理论有类似的结论,这种根本发不了光的物体,被称为黑洞,这个临界的r 值被称为引力半径,记为2 2g GM r c = 用地球质量代入,得到r g ≈0.9 cm ,设想地球全部质量缩小到1 cm 以下的小球内,那么外界就得不到这个地球的任何光信息. 如果物质均匀分布于一个半径为r 的球体内,密度为ρ,则总质量为343 M r πρ= 又假设半径r 正好是引力半径,那么32 4 23g g G r r c πρ?=,得1223()8g c r G πρ= 此式表示所设环境中光不可能发射到超出r g 的范围,联想起宇宙环境的质量密度平均值为10-29g/cm 3,这等于说,我们不可能把光发射到1028cm 以外的空洞,这个尺度称为宇宙半径. 二、方法演练 类型一、天体运动中一类应用开普勒定律的问题,解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运动的轨道、面积、周期,但三者之间也是有关联的,正因为如此,解题时要特别注意“面积速度”。 例1.要发射一艘探测太阳的宇宙飞船,使其具有与地球相等的绕日运动周期,以便发射一年 后又将与地球相遇而发回探测资料。在地球发射这一艘飞船时,应使其具有多大的绕日

天体运动和万有引力总结

精心整理 天体运动总结 1. 开普勒三定律 1.1所有绕太阳运动的行星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后简化为所有轨道都是圆,太阳在圆心上),注意:第一定律只是描述了一个图像,并没有需要计算的东西,而且太阳究竟在哪个焦点上还得看第二定律 1.2对于某一颗行星来说,它的扫面速度是恒定的。这句话也可以说成是:离太阳越近,速度越大。这是判断近日点远日点的根据。 第二定律有个计算是研究近日点远日点速度与到太阳距离关系的。 ab 2.m 1的错误,将会直接导致后面计算错误。 C.万有引力的方向肯定在两物体之间的连线上而指向对方 D.甲对乙的引力和乙对甲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2.2万有引力的规律 2.2.1从公式上来看,当两个物体质量一定时,万有引力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并且 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一定要养成这样的意识,距离是原来n 倍,力就 变为原来的n 2分之一倍,或者,力变为原来的n 分之一倍,倍。这样会缩短做题时间,一般做题的时候不要在这方面浪费时间。 2.2.2地球对地球表面的物体都有吸引力,这个力就表现在重力上,但要清楚,重力只

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可以这么想:万有引力首先得提供物体由于随地球自转 而所需的向心力,剩下来的那部分就是重力。这样就需要注意,向心力指向自转 轴,所以重力就不能指向地心了。又由于这个向心力很小,所以重力很接近万有 引力。当然,地球不同纬度所需向心力是不同的,赤道所需向心力最大,两极点 不需要向心力,所以赤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最小,两极点重力加速度最大。 2.2.3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吸引力和第三个物体无关,所以太空中一个物体所受 吸引力应为所有其他物体对它的吸引力的矢量和,只不过我们现在所考虑的都是 吸引力最大的那个力(其他的引力比起这个引力小的不是一点半点)。不过也有例 外情况,最常见的就是在地球和月球的连线上,肯定会有那么一个点,使得地球 和月球对这一点上的物体的吸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天体运动 参阅八大行星的公转周期。 3.4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 上面三个公式推导过程都是用了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从 2 2 2 Mm G m r r T π ?? = ? ?? 可知: 3 22 4 r GM Tπ =,只要中心天体质量M一样,那么轨道半径的三次方和周期平方只比就 是固定值,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三定律在应用时必须绕同一中心天体。 其实我们可以推导出这样的定律: 对于所有绕同一中心天体运动的行星来说,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角速度的平方的乘积是固定值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练习题

第三节 万有引力?天体运动 随堂演练巩固 1.(2010安徽高考,17)为了对火星及其周围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我国预计于2011年10月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假设探测器在离火星表面高度分别为1h 和2h 的圆轨道上运动时,周期分别为1T 和2T .火星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忽略火星的自转影响,万有引力常量为G.仅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 ) A.火星的密度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火星的质量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C.火星的半径和”萤火一号”的质量 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2.(2010江苏高考,6)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 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 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经过B 的速度 B.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动能 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加速度 3.(2011宁夏银川二中月考,2)地球同步卫星是指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 ) A.它只能在赤道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B.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C.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D.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4.(人教版必修2,P 44习题4改编)金星的半径是地球的倍,质量是地球的倍,则关于金星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和第一宇宙速度,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m/2 7, km/s m/2s , km/s m/2s , km/s m/2s ,46 km/s 5.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1S 和2S 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1T S ,到O 点的距离为11r S ,和2S 间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出 2S 的质量为( ) A. 2212 4r (r r ) GT π- B. 2312 4r GT π

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知识总结

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知识总结 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 轨道定律:近圆,太阳处在圆心(焦点)上 2) 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 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K= k 取决于中心天体 3) 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相等。 k= ,[r 为轨道半径] 二、万有引力定律 F 引=2r Mm G G=6.67×10-11Nm 2/kg 2 卡文迪许扭秤 测量出来 三、重力加速度 1. 星体表面:F 引≈G =mg 所以:g = GM/ R 2(R 星体体积半径) 2. 距离星体某高度处:F ’引 ≈G’ =mg ’ 3. 其它星体与地球 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四、星体(行星 卫星等)匀速圆周运动 状态描述 1. 假设星体轨道近似为圆. 2. 万有引力F 引提供星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n F n =r m v 2 F n=22T mr 4π F n = m ω2r Fn=F 引 r m v 2=2r Mm G =2 2T mr 4π = m ω2r r GM v =,r 越大,ν越小; 3r GM =ω,r 越大,ω越小 GM r T 3 24π=,r 越大,T 越大。 23 T a 23T r

3. 计算中心星体质量M 1) 根据 g 求天体质量 mg= M= M 为地球质量,R 为物体到地心的距离 2 )根据环绕星体的圆周运动状态量, F 引=Fn 2r Mm G =22T mr 4π M= (M 为中心天体质量,m 为行星(绕行天体)质量 4. 根据环绕星体的圆周运动状态量(已知绕行天体周期T ,环绕半径≈星体半径), 计算中心星体密度ρ ρ=v m =323R GT r 3π [v=3r 34π] 若r≈R ,则ρ=2GT 3π 5. 计算卫星最低发射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VI = (近地)= (r 为地球半径 黄金代换公式)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s km v /9.7=;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飞出地月系):s km v /2.11=;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s km v /7.16=。 6. 人造卫星上失重的现象 分析卫星上某物体受合力及圆周运动的状态 F 万 – N = m v 2/r 物体视重 N= F 万 - m v 2/r ( r=R 地 + h ) ∵F 万 = m v 2/r ∴ N=0 即卫星在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它上面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7. 同步卫星升轨,全球通信 8. 其它功能人造卫星: 1)全球定位系统 GPS ,由24颗卫星组成 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 2)人造月球卫星 G 2 23 2GT r 4πr GM

(完整版)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总结与训练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综合 一、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 1.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 相等.表达式:23 T R =k (R 表示椭圆的半长轴,T 表示公转周期) k 是一个与行星本身无关的量,而所有行星都绕太阳运转,则k 仅与太阳这个中心体有关. 二、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F =221r m m G ,万有引力常量:G =6.67×10- 11N·m 2/kg 2 三、天体圆运动问题分析及公式推导 1.我们把环绕天体绕中心天体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 ①线速度v s t = ,角速度ω=t θ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T r r v πω2== ②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2v a r =,或2 a r ω= ③周期T=2r v π,或T= 2πω. ④向心力的作用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 v F ma m r ==,2F ma m r ω==. 2.天体圆运动问题的分析方法:对于那些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围绕某中心天体(质量为M )做圆运动的天体(质量为m )来说,其圆运动问题的分析应紧紧把握住“引力充当向心力”这一要点 来进行.即2r Mm G =ma .其中的向心加速度a n =r v 2=2 r ω=r T 2)2(π 至于a n 应取何种表达形式,应依据具体问题来确定. 环绕天体绕中心天 体作匀速圆周运动 ma 2 Mm G a = 2 r GM . v =r GM ω= 3r GM T=2 π GM r 3 由R v m mg 2 = 得gR v = 2GM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最全讲义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讲义 [本章要点综述] 1.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是一个常量。 3 2r k T = (K 值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 2.万有引力定律: 12 2m r F G m =? 万 (1)赤道上万有引力:F mg F mg ma =+=+引向向 (g a 向和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2)两极上的万有引力:F mg =引 3.忽略地球自转,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2 2 GMm mg GM gR R =?=(黄金代换) 4.距离地球表面高为h 的重力加速度: () ()() 2 2 2 GMm GM mg GM g R h g R h R h '''=?=+?= ++ 5.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2 G M m F F r ==万向 (1) 22 GMm GM ma a r r =?= (轨道处的向心加速度a 等于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g 轨) (2)22Mm v G m r r =得 ∴r 越大,v 22 GMm v GM m v r r r =?= (3)由22Mm G m r r ω=得 ∴r 越大,ω 2 23 GMm GM m r r r ωω=?= (4)由 2224Mm G m r r T π=得 ∴r 越大,T 2 23224GMm r m r T r T GM ππ?? =?= ??? 6.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方法1:2 2gR GM gR M G =?= (已知R 和g ) 方法2:2GM v r v M r G =?= (已知卫星的V 与r ) 方法3:233GM r M r G ωω=?= (已知卫星的ω与r )

高中物理 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含答案)

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 卫星运行规律 1 【浙江省2018年下半年选考】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举之一是开拓了太空的全新领域。现有一艘远离星球在太空中直线飞行的宇宙飞船,为了测量自身质量,启动推进器,测出飞船在短时间Δt内速度的改变量为Δv,和飞船受到的推力F(其它星球对它的引力可忽略)。飞船在某次航行中,当它飞近一个孤立的星球时,飞船能以速度v,在离星球的较高轨道上绕星球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用G表示。则宇宙飞船和星球的质量分别是() 【答案】D 2 在星球M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 端,P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与弹簧的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在另一星球N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改用物体Q完成同样的过程,其a–x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 1

2 已知星球M 的半径是星球N 的3倍,则( ) A .M 与N 的密度相等 B .Q 的质量是P 的3倍 C .Q 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是P 的4倍 D .Q 下落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P 的4倍 【答案】AC 【解析】由a -x 图象可知,加速度沿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kx =ma ,变形式为:k a g x m =- ,该图象的斜率为k m -,纵轴截距为重力加速度g 。根据图象的纵轴截距可知,两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0033 1 M N a g g a ==;又因为在某星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和万有 引力相等,即2Mm G m g R ''=,即该星球的质量2 gR M G = ,又因为34π3M R ρ=,联立得34πg RG ρ=,故两星球的密度之比1 1 N M M N N M R g g R ρρ=?=,故A 正确;当 物体在弹簧上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为0的一瞬间,其所受弹力和重力二力 平衡,mg =kx ,即kx m g = ,结合a -x 图象可知,当物体P 和物体Q 分别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压缩量之比001 22 P Q x x x x ==,故物体P 和物体Q 的质量之比 1 6 N P P Q Q M g m x m x g =?=,故B 错误;物体P 和物体Q 分别处于各自的平衡位置(a =0)时,它们的动能最大,根据v 2=2ax ,结合a -x 图象面 积的物理意义可知,物体P 的最大速度满足2 00001 2332 P v a x a x =???=,物体Q 的最大速度满足2002Q v a x =,则两物体的最大动能之2k 2k 4 1 Q Q Q P P P E m v E m v = = ,C 正确;物体P 和物体Q 分别在弹簧上做简谐运动,由平衡位置(a =0)可知,物体P 和Q 振动的振幅A 分别为x 0和2x 0,即物体P 所在弹簧最大压缩量为2x 0,物体Q 所在弹簧最大压缩量为4x 0,则Q 下落过程中,弹簧最大压缩量时P 物体最大压缩量的2倍,D 错误。 3 (2019?全国II 卷?14) 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 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 知识点总结与典例(最新)

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 知识点总结与典例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应用 定律 内容 图示或公式 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a 3 T 2=k , 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知识点二 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1.内容 (1)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 (2)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 2.表达式 F = G m 1m 2 r 2,其中G 为引力常量,G =6.67×10-11 N·m 2/kg 2,由卡文迪许扭秤实验测定。 3.适用条件 (1)两个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2)对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 为两球心间的距离。 知识点三、宇宙速度 1.三个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 (环绕速度) v 1=7.9 km/s ,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脱离速度) v 2=11.2 km/s ,是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逃逸速度) v 3=16.7 km/s ,是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2.第一宇宙速度的理解: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3.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方法 (1)由G Mm R 2=m v 2 R 得v = GM R . (2)由mg =m v 2 R 得v =gR . 知识点四、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1.经典时空观 (1)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不随运动状态而改变的。 (2)在经典力学中,同一物理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相同的。 2.相对论时空观 (1)在狭义相对论中,同一物理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不同的。 (2)光速不变原理:不管在哪个惯性系中,测得的真空中的光速都是不变的。 【考点分类 深度解析】 考点一 开普勒运动定律的应用 【例1】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 .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 .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 .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答案】C 【解析】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为椭圆轨道,故太阳应位于其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A 错误;由于火星和木星在不同的轨道上,且是椭圆轨道,速度大小变化,火星和木星的运行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B 错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同一中心天体R 3火T 2火=R 3木T 2木=k ,即T 2火T 2木=R 3火 R 3木,C 正确;由于火星和木星在不同的轨道上,因此它们在近地点时的速度不等,且开普勒第二定律是指,对同一行星而言,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D 错误。 【变式1】17世纪,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跟踪过一颗彗星,他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18倍,并预言这颗彗星将每隔一定的时间飞临地球,后来哈雷的预言得到证实,该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哈雷彗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如图所示。从公元前240年起,哈雷彗星每次回归,中国均有记录。它最近一次回归的时间是1986年。从公元前240年至今,我国关于哈雷彗星回归记录的次数,最合理的是( )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练习题

第三节 万有引力天体运动 随堂演练巩固 1.(2010安徽高考,17)为了对火星及其周围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我国预计于2011年10月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假设探测器在离火星表面高度分别为1h 和2h 的圆轨道上运动时,周期分别为1T 和2T .火星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忽略火星的自转影响,万有引力常量为G.仅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 ) A.火星的密度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火星的质量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C.火星的半径和”萤火一号”的质量 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2.(2010江苏高考,6)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 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 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经过B 的速度 B.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动能 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加速度 3.(2011宁夏银川二中月考,2)地球同步卫星是指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 ) A.它只能在赤道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B.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C.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D.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4.(人教版必修2,P 44习题4改编)金星的半径是地球的倍,质量是地球的倍,则关于金星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和第一宇宙速度,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m/2 7, km/s m/2s , km/s m/2 s , km/s m/2s ,46 km/s 5.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1S 和2S 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1T S ,到O 点的距离为11r S ,和2S 间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出2S 的质量为( ) A. 2212 4r (r r ) GT π- B.2312 4r GT π C.23 24r GT π D. 2212 4r r GT π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知识点归纳 一、万有引力定律 1、定律内容: 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表达式: ,其中G=6.67×10-11N·m2/kg2 3、几点理解和注意 (1) 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一切物体,而公式在中学阶段只能直接用于定律适用于可视为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引力的计算,r指两个质点间的距离。 若两物体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r就是两个球心间的距离。 (2)天体的质量是巨大的,所以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很大,因而万有引力定律是研究天体运动的基本定律,一般物体质量较小,尤其微观粒子其质量更小,因而一般情况下万有引力都是忽略不计。 4、万有引力常数的测定 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多年以后,英国的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的数值。 5、万有引力与重力: 万有引力可以分为两个分力:重力和跟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重力的方向在赤道和两极处指向地心,在其它方向并不指向地心。 6、地球上物体重力变化的原因 (1)自转的影响(2)地面到地心的距离R和地球密度ρ的影响 7、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计算地面上空h处的重力加速度 (2)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M和密度ρ 由,可得:

当r=R ,即近地卫星绕中心天体运行时,。 二、人造卫星、宇宙航行 1、人造地球卫星的有关规律 人造地球卫星和星体作环绕运动(视为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 2、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7.9km/s 。 由。 这个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最小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运转的最大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 km/s 。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 km/s 。 5、同步地球卫星的特点 同步地球卫星的主要特征是与地面相对静止,卫星这个特征就决定了: 所有同步卫星必须在赤道上空,其轨道平面必然和赤道平面重合; 所有同步卫星运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所有同步卫星高度必为定值(大约3.59×107米); 所有同步卫星以相同的速率绕地球运行,即v 一定。 解题指导: 有关万有引力的题目,通常有两个思路: (1)地球表面处物体的重力与万有引力近似相等 由上式推出 是常用的一个结论 (2)天体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即: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些解题技巧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有关天体运动问题时,往往要涉及到牛顿运动定律和圆周运动的知识,是较为典型的力学综合,解决问题过程较为繁琐,且易出错。如果我们能掌握一些推论并能灵活运用,将会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清晰明了,方便快捷 题型一:g r ——关系 在质量为M 的某天体上空,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距该天体中心的距离为r ,所受重力为万有引力: 由上式可得:r g G M 2==常量或r g K 2 =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一、 基本题型 1. 求天体的质量(或密度) ①根据天体表面上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由天体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和天体半径求天体的质量 由mg=G 2R Mm 得 G g R M 2=.(式中M 、g 、R 分别表示天体的质量、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天体的半径.) [例1]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在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 ,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距离为3L ,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求该星球的质量M 和密度ρ. ②根据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卫星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向心力由中心天体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22 2224T mr mr r v m r Mm G πω=== 若已知卫星的轨道半径r 和卫星的运行周期T 、角速度ω或线速度v ,可求得中心天体的质量为G r GT r G rv M 3 22 3224ωπ=== [例2]下列几组数据中能算出地球质量的是(万有引力常量G 是已知的)( )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 和地球中心离太阳中心的距离r 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 和地球的半径r C.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和月球中心离地球中心的距离r D.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2.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参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问题 根据人造卫星的动力学关系ma T mr mr r v m r Mm G ====22 2224πω 可得2323,4,,r GM a GM r T r GM r GM v ====πω

天体运动和万有引力总结 (1)

天体运动总结 1. 开普勒三定律 所有绕太阳运动的行星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后简化为所有轨道都是圆,太阳在圆心上),注意:第一定律只是描述了一个图像,并没有需要计算的东西,而且太阳究竟在哪个焦点上还得看第二定律 对于某一颗行星来说,它的扫面速度是恒定的。这句话也可以说成是:离太阳越近,速度越大。这是判断近日点远日点的根据。 第二定律有个计算是研究近日点远日点速度与到太阳距离关系的。 a b 根据扫面速度相同就有这样的关系 a b v a v b = 对于所有绕太阳运动的行星来说,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一样 简化之后为:所有绕太阳运动的行星,其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一样 3 2r k T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天体所围绕的“中心天体”必须为同一个天体,这个定律可以在后面的推导中证明。 2. 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公式 只要是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两者之间必定有万有引力的作用,公式为: 记住:G 为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来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测出地球质量。这里要记住两个和地球有关的常数:质量6×1024kg ,半径6400km 。 m 1,m 2是这两个物体的质量 r 为两个物体质心之间的距离,对于两个质点来说就是之间的距离。而对于形状规则、质量均匀的几何体来说,质心就在几何中心。 关于万有引力公式需要说明几点: A. 万有引力公式是本章的基础,对于一个天体来说,它的运动状态就是由万有引力定律来支配 B. 万有引力公式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把公式写成12m m F G r =,把r 的平方给丢掉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将会直接导致后面计算错误。 C. 万有引力的方向肯定在两物体之间的连线上而指向对方 D. 甲对乙的引力和乙对甲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万有引力的规律 从公式上来看,当两个物体质量一定时,万有引力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和距离的“平方”成 反比。所以一定要养成这样的意识,距离是原来n 倍,力就变为原来的n 2分之一倍,或者,力变 为原来的n 分之一倍,这样会缩短做题时间,一般做题的时候不要在这 方面浪费时间。 地球对地球表面的物体都有吸引力,这个力就表现在重力上,但要清楚,重力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 力。可以这么想:万有引力首先得提供物体由于随地球自转而所需的向心力,剩下来的那部分就 是重力。这样就需要注意,向心力指向自转轴,所以重力就不能指向地心了。又由于这个向心力 很小,所以重力很接近万有引力。当然,地球不同纬度所需向心力是不同的,赤道所需向心力最 大,两极点不需要向心力,所以赤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最小,两极点重力加速度最大。 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吸引力和第三个物体无关,所以太空中一个物体所受吸引力应为所有其他 物体对它的吸引力的矢量和,只不过我们现在所考虑的都是吸引力最大的那个力(其他的引力比 起这个引力小的不是一点半点)。不过也有例外情况,最常见的就是在地球和月球的连线上,肯定 v a v b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专题练习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专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 m=1 kg,轻杆长L=0.1 m,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 ) A.小球能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1 m/s B.当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0.5 m/s时,轻杆对它的拉力为7.5 N C.当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1.5 m/s时,轻杆对它的拉力为12.5 N D.当小球在最高点时,轻杆对小球的支持力可能为12 N 3、某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远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a,近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b,过远日点时 行星的速率为v a,则过近日点时行星的速率v b为( ) A.B. C.D. 4、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它的运动速度() A.一定等于7.9km/s B.不大于7.9km/s C.大于等于7.9km/s,而小于11.2km/s D.只需满足大于7.9km/s 5.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 4.7倍,质量是地球的 25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1.4小时,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A.1.8×103kg/m3 B. 5.6×103kg/m3 C. 1.1×104kg/m3 D.2.9×104kg/m3 6、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之比是p,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跟月 球绕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之比是q,则太阳跟地球的质量之比M日:M地为( ) A.q3/p2B.p2q3C.p3/q2D.无法确定 7、月球表面的加速度是地球表面加速度的1/5.6。一位在地球表面最多能举起重为100㎏的运 动员,在月球表面最多能举起()

万有引力与航天-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要点一 开普勒三定律 1.某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F 1、F 2是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 太阳在焦点F 1上,A 、B 两点是F 1、F 2连线与椭圆的交点.已知A 点到F 1的距离为a ,B 点到F 1的距离为b ,则行星在A 、B 两点处的速率之比多大? 答案 a b 要点二 万有引力定律 2.两个质量均为M 的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HN ,O 为其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从O 沿OH 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D 题型1 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例1 继神秘的火星之后,土星也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经过近7年35.2亿公里在太空中风尘仆仆的穿行后,美航空航天局和欧航空航天局合作研究的“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于美国东部时间2004年6月30日(北京时间7月1日)抵达预定轨道,开始“拜访”土星及其卫星家族.这是人类首次针对土星及其31颗已知卫星最详尽的探测.若“卡西尼”号探测器进入绕土星飞行的轨道,在半径为R 的土星上空离土星表面高h 的圆形轨道上绕土星飞行,环绕n 周飞行时间为t .试计算土星的质量和平均密度. 答案 2 3 2 2 ) (π4Gt h R n + 3 2 3 2) (π3R Gt h R n +

题型2 多星问题 【例2】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 (1)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 (2)假设两种形式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 答案 (1) R Gm 45 Gm R R 5π4 (2) R 5 123 题型3 科技物理 【例3】宇宙飞船点火竖直升空时,航天员感觉“超重感比较强”,仪器显示他们对座舱的最大压力等于他们体重的5倍.飞船进入轨道后,航天员还多次在舱内“飘浮起来”.(地球半径R 取6.4×103 km,地面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计算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1)试分析航天员在舱内“飘浮起来”的现象产生的原因. (2)求火箭点火发射时,火箭的最大推力. (3)估算飞船运行轨道距离地面的高度. 答案 (1) 航天员随舱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用来充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航天员对支撑物的压力为零,故航天员“飘浮起来”是一种完全失重现象. (2)2.4×107 N (3)3.1×102 km 1.早在19世纪,匈牙利物理学家厄缶就明确指出:“沿水平地面向东运动的物体、其重量(即:列车的视重或列车对水平轨道的压力)一定要减轻”.后来,人们常把这类物理现象称之为“厄缶效应”.如图所示:我们设想,在地球赤道附近的地平线上,有一列质量是M 的列车,正在以速率v 沿水平轨道匀速 向东行驶.已知①地球的半径R ;②地球的自转周期T .今天我们像厄缶一样,如果仅仅考

全国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

2014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万有引力和天体 运动 19.[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据报道,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月6日木星冲日;4月9日火星冲日;5月11日土星冲日;8月29日海王星冲日;10月8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B .在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 C .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 D .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最短 19.BD [解析] 本题考查万有引力知识,开普勒行星第三定律,天体追及问题.因为冲日现象实质上是角速度大的天体转过的弧度恰好比角速度小的天体多出2π,所以不可能每年都出现(A 选项).由开普勒行星第三定律有T 2木 T 2地=r 3木r 3地 =140.608,周期的近似比值为12,故木星的周期为12年,由曲线运动追及公式2πT 1t -2πT 2 t =2n π,将n =1代入可得t =1211年,为木星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所以2015年能看到木星冲日现象,B 正确.同理可算出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1.01年.土星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1.03年.海王星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1.006年,由此可知C 错误,D 正确. 18.[2014·新课标Ⅱ卷] 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0,在赤道的大小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地球的密度为( ) A.3πGT 2g 0-g g 0 B.3πGT 2g 0g 0-g C.3πGT 2 D.3πGT 2g 0g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最全讲义及习题及答案详解

第四节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本章要点综述] 1、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 。 第二定律: 。 第三定律: 。即: 2、万有引力定律 (1)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规律的描述(开普勒定律)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2)万有引力定律公式: (3)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一切物体,但用公式计算时,注意有一定的适用条件。 3、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1)基本方法: ①把天体的运动看成 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写出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忽略天体自转影响时,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写出方程) (2)天体质量,密度的估算 测出环绕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周期为T ,由 (写出方程)得出被环绕天体的质量为 (写出表达式),密度为 (写出表达式),R 为被环绕天体的半径。 当环绕天体在被环绕天体的表面运行时,r =R ,则密度为 (写出表 周期定律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轨道定律 面积定律 发现 万有引力定律 表述 G 的测定 天体质量的计算 发现未知天体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 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

达式)。 (3)环绕天体的绕行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 ①由2 2Mm v G m r r =得 ∴r 越大,v ②由22Mm G m r r ω=得 ∴r 越大,ω ③由2 224Mm G m r r T π=得 ∴r 越大,T (4)三种宇宙速度 ①第一宇宙速度(地面附近的环绕速度):v 1=7.9km/s ,人造卫星在 附近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②第二宇宙速度(地面附近的逃逸速度):v 2=11.2km/s ,使物体挣脱地球束缚,在 附近的最小发射速度。 ③第三宇宙速度:v 3=16.7km/s ,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在 附近的最小发射速度。 一.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方向沿两物体的连线,引力的大小F 与这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m1m2成正比,与这两个物体间距离r 的平方成反比. 2、公式: 其中G =6.67×10-11 N ·m2/kg2,称为引力常量. 3、适用条件:严格地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可近似使用,但此时r 应为两物体重心间的距离.对于均匀的球体,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行星表面物体的重力: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⑴表面重力加速度:因 则 ⑵轨道上的重力加速度:因 则 2、人造卫星 ⑴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人造卫星绕地球的运动可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