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综合检测卷(三)

章末综合检测卷(三)
章末综合检测卷(三)

章末综合检测卷(三)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

①品种退化②产量过大③品质较差④销售渠道不畅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2.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须()

A.提高产量B.改善运输条件

C.推广良种D.扩大销售渠道

解析:第1题,由材料信息分析不难得出普通脐橙产量大,但是品质较差,从而导致产品滞销。第2题,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优良品种,是当地提高脐橙种植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答案:1.B 2.C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

C.雷州半岛D.华北平原

4.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A.热量和土壤B.地形和水分

C.光照和湿度D.积温和降水

5.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和水分B.地形和土壤

C.光照和湿度D.市场和政策

解析:由稻田、香蕉和地形可判断为雷州半岛。从图中看出修筑梯田、基塘分别改造了地形和水分。热量和水分是农业布局随高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3.C 4.B 5.A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6~7题。

地区种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

①86% 14% 20% 大

②45% 55% 90% 小

③8% 92% 89% 小

A.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种植园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种植园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7.下列关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受市场波动影响小

C.机械化水平高D.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解析:第6题,根据三个地区农业产值的比重可知,①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且商品率低,为季风水田农业;②地区种植业与畜牧业比重相当,商品率高,为混合农业;③地区畜牧业比重很高,商品率高,为大牧场放牧业。第7题,②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其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

答案:6.A7.A

下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农业科技先进②人均耕地面积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市场广阔

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①、c-④、d-③

C.a-①、b-③、c-④、d-②

D.a-②、b-④、c-③、d-①

9.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水热条件优越B.人均耕地面积大

C.市场广阔D.农业科技先进

解析:第8题,首先“单产高”应该是“农业科技先进”的结果;其次,“生产率高”应该是“机械化水平高”的结果,而“机械化水平高”必须以“人均耕地面积大”为前提,通常人少地多的地区,因劳动力不足,才实行机械化生产;同时,“市场广阔”会导致“商品

率高”。第9题,与东北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水热条件、市场条件、科技水平上具有优势,但东北地区人少地多,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

答案:8.C9.B

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气候分布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劳动力丰富③城市众多,市场广阔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③B.②③

C.③④D.②④

11.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内蒙古草原B.珠江三角洲

C.大城市周围D.东北平原

解析:由图示可知该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气温适宜,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由于西欧城市众多,乳畜产品的市场广阔,成为乳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答案:10.A11.C

图中阴影表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读图,完成12~13题。

12.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地区雨热同期,但气象灾害频繁②乙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发展种植业③丙地区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

④丁地区土地广阔,但灌溉水源不足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13.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地区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但商品率高②乙地区牧场广阔,以牧羊为主③丙地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丁地区经营方式以家庭农场为主,产品主要出口英国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解析:根据经、纬度可判断,甲为亚洲季风区,乙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丙为美国中央大平原,丁为澳大利亚东南部。第12题,结合各地区特点应选C项。第13题,甲地区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但由于人口密度大,商品率低。乙地区牧场广阔,以牧牛为主。

答案:12.C13.D

下图是①②③三个地区业基本情况的比较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D.乳畜业

15.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D.墨累-达令盆地

解析:第14题,根据坐标图可以看出,①地区种植业比重很高、畜牧业比重小、商品率低,符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第15题,②地区畜牧业和种植业比重大致相当,且商品率很高,应为典型的混合农业生产区,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生产类型与②地区相似。

答案:14.A15.D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西赣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8 ℃,年平均降水量1 605 mm;盛产脐橙,种植面积17.3万公顷。有“世界橙乡”美誉;赣南脐橙2011年破纪录地实现了140万吨产量,居世界第三;然而普遍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材料二赣南交通与地形图。

(1)根据材料,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列举赣南地区大面积发展脐橙种植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信丰脐橙种植生产的区位条件优于安远、寻乌二县的原因。

(3)据材料一针对“赣南脐橙”丰产不丰收的现象,请你帮助赣州提出解决这一现象的合理措施。

解析:(1)影响农业的气候条件一般包括光照、热量和水分,同时旱涝与低温冷害也属于气候条件;山地、丘陵地形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但是具有很好的发展林果业条件;南方红壤贫瘠,是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2)材料二显示信丰与安远、寻乌海拔有差异、交通条件有差异,同时距区域中心城市距离也有差异。(3)“丰产不丰收”,说明价格不高、附加值不大,或者难以在市场上推销,则可以相对应地采取提升品质、进行深加工、加强市场推广等措施。

答案:(1)有利:赣南大部分地区海拔为200~1 000 m,不适宜耕作业的发展,适合发展林果业(脐橙种植);赣南地区纬度较低,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充足,有利于脐橙生长。不利: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易形成干旱;红壤广布,肥力较低;地势南高北低(或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有利于冬季风停滞,不利于脐橙越冬。

(2)交通条件:信丰有铁路、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脐橙销售市场。地形条件:信丰多低山丘陵,海拔为200~1 000

m,有利于脐橙种植,而寻乌、安远海拔高于1 000 m,地势起伏大,不利于脐橙种植。市场条件:距离赣州市区,信丰最近,市场条件最好。

(3)加强宣传,积极开拓脐橙市场;培育优良品种;加强山区交通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17.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1)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的原因。

材料二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分布示意图(图甲)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乙)。

甲乙

(2)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和山脉走向可以判断,甲地形区位于青藏高原,乙地形区位于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热量不足,因此种植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

加上山脉的阻挡,气候干燥,水源不足,因此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灌溉水源充足的山麓地带。第(2)题,从图甲可以看出不同海拔的地区,农业类型不同,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图乙农业生产既有“麦、棉、果种植”又有“禽、畜饲养”,属于混合农业类型,因此运用混合农业的优点并结合当地实际回答即可。

答案:(1)特点:甲地形区:分布在河谷地区;乙地形区:分布在盆地四周山麓地带。

原因: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有种植业的分布。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分,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故种植业沿盆地四周山麓地带分布。

(2)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或农、林、牧立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种植业、畜牧业与土地之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或利用海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冬季从事旅游经营,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

人教版B数学选修2-1: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a =(2x ,1,3),b =(1,-2y ,9),如果a 与b 为共线向量,则( ) A .x =1,y =1 B .x =12,y =-1 2 C .x =16,y =-32 D .x =-16,y =3 2 答案:C 2.向量a ,b 与任何向量都不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则( ) A .a 与b 共线 B .a 与b 同向 C .a 与b 反向 D .a 与b 共面 解析:选A.∵a ,b 不能与任何向量构成空间基底,故a 与b 一定共线. 3.已知向量a =(0,2,1),b =(-1,1,-2),则a 与b 的夹角为( ) A .0° B .45° C .90° D .180° 解析:选C.已知a =(0,2,1),b =(-1,1,-2), 则cos 〈a ,b 〉=0,从而得出a 与b 的夹角为90°. 4.已知A (1,2,1),B (-1,3,4),C (1,1,1),AP →=2PB →,则|PC → |为( ) A.773 B. 5 C.779 D.779 解析:选A.设P (x ,y ,z ),由AP →=2PB → 得: (x -1,y -2,z -1)=2(-1-x ,3-y ,4-z ), ∴x =-13,y =83,z =3,即P ????-13,83,3,∴PC →=????43,-53 ,-2 , ∴|PC → |=773 .故选A. 5. 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 中,M 、N 分别是对边OA 、BC 的中点,点G 在MN 上, 且MG =2GN ,设OA →=a ,OB →=b ,OC →=c ,现用基底{a ,b ,c }表示向量OG →,OG → =x a +y b +z c ,则x ,y ,z 的值分别为( ) A .x =13,y =13,z =1 3B .x =13,y =13,z =1 6

章末检测试卷(一)

章末检测试卷(一)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观察下列各等式:22-4+66-4=2,55-4+33-4=2,77-4+11-4=2,10 10-4+-2-2-4=2, 依照以上各式成立的规律,得到一般性的等式为( ) A.n n -4+8-n (8-n )-4=2 B.n +1(n +1)-4+(n +1)+5(n +1)-4=2 C.n n -4+n +4(n +4)-4=2 D.n +1(n +1)-4+n +5(n +5)-4=2 考点 题点 答案 A 解析 观察分子中2+6=5+3=7+1=10+(-2)=8,显然A 成立. 2.不等式a >b 与1a >1 b 同时成立的充要条件为( ) A .a >b >0 B .a >0>b C.1b <1 a <0 D.1a >1b >0 考点 分析法及应用 题点 寻找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答案 B 解析 ????? a > b ,1a >1b ???? a > b ,a -b ab <0 ???? a > b , ab <0 ?a >0>b . 3.数列{a n }中的前四项分别为2,27,213,2 19,则a n 与a n +1之间的关系为( ) A .a n +1=a n +6 B.1a n +1=1a n +3

C .a n +1=3a n 1+3a n D .a n +1=1 a n 考点 归纳推理的应用 题点 归纳推理在数列中的应用 答案 B 解析 观察数列{a n }的各项可知,数列??????1a n 是首项为12,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所以1a n +1=1 a n + 3. 4.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n <0,公差d >0,则有a 4·a 6>a 3·a 7,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b n }中,若b n >0,q >1,则下列有关b 4,b 5,b 7,b 8的不等关系正确的是( ) A .b 4+b 8>b 5+b 7 B .b 5+b 7>b 4+b 8 C .b 4+b 7>b 5+b 8 D .b 4+b 5>b 7+b 8 考点 类比推理的应用 题点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之间的类比 答案 A 5.设a ,b ,c 都是非零实数,则关于a ,bc ,ac ,-b 四个数有以下说法: ①四个数可能都是正数; ②四个数可能都是负数; ③四个数中既有正数又有负数.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考点 反证法及应用 题点 反证法的应用 答案 B 解析 可用反证法推出①②不正确,因此③正确. 6.若P =a +2+a +5,Q =a +3+a +4(a ≥0),则P ,Q 的大小关系为( ) A .P >Q B .P =Q C .P

章末综合检测卷(一)

章末综合检测卷(一)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题。 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16.7%B.14.3% C.0.9% D.1 解析:通过图中的数据1992年人口68.7万,1993年人口80.2万,计算1992—1993年人口增长率(80.2-68.7)÷68.7×100%,即为16.7%。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读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完成2~3题。 2.关于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00—1950年,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皆为“高高低”模式 B.1850—1950年,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模式 C.1900—1950年,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模式

D.20世纪末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 3.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A.出生率的下降B.死亡率的下降 C.自然增长率的下降D.自然增长率的上升 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1900—1950年甲国人口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模式;乙国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模式;20世纪末,甲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都很低,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第3题,读图可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答案:2.D 3.B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37 053万,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 390万人,年均增长0.57%。读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对比统计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善②十年间,人口出生率下降③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迁移④十年间,人口增长速度趋于缓慢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5.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②每年净增人口多③人口老龄化明

北师大数学选修新素养应用案巩固提升:第三章 章末综合检测三 含解析

章末综合检测(三)[学生用书P123(单独成册)]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函数f (x )=1 3 ,则f ′(x )等于( ) A .-33 B .0 C . 3 3 D .3 解析:选B .因为f (x )= 13,所以f ′(x )=(1 3 )′=0. 2.已知某质点的运动规律为s =t 2+3(s 的单位:m ,t 的单位:s),则该质点在t =3 s 到t =(3+Δt )s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6+Δt )m/s B .??? ?6+Δt +9 Δt m/s C .(3+Δt )m/s D .??? ?9 Δt +Δt m/s 解析:选A .平均速度为 Δs Δt =(3+Δt )2+3-(32+3)Δt =(6+Δt )m/s . 3.设f (x )为可导函数,且满足lim x →0 f (1)-f (1-x ) 2x =-1,则过曲线y =f (x )上点(1, f (1))处的切线斜率为( ) A .2 B .-1 C .1 D .-2 解析:选D .k =f ′(1)=lim x →0 f (1-x )-f (1) -x =2lim x →0 f (1)-f (1-x ) 2x =-2. 4.已知函数f (x )在x =1处的导数为3,则f (x )的解析式可能是( ) A .f (x )=(x -1)3+3(x -1) B .f (x )=2(x -1) C .f (x )=2(x -1)2 D .f (x )=x -1

3章章末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小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答案: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所以人才往前走 B.只有你站在地上不动时,你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你的支持力才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C.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A的质量是B的质量的100倍,而A 作用于B的力的大小等于B作用于A的力的大小 D.以卵击石,石头没损坏而鸡蛋破了,这是因为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答案:C

3.(2010年广东执信、中山纪念、深圳外 国语三校联考)如图3-1为某人从20楼下到1 楼的速度—时间图象,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0~4 s 内此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处于超重状态 B.4 s~16 s 内此人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 4 m/s不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16 s~24 s 内,此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由4 m/s 减至0,处于失重状态 D .0~24 s内,此人所受的重力没有变化 解析:选D.0~4 s 内此人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此人处于失重状态,A 不正确;4 s ~16 s 内此人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4 m/s不变,加速度是零,处于平衡状态,B不正确;16 s~24 s 内,此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C 不正确;重力与此人的运动状态无关,D正确. 4.(2008年高考山东理综卷)直升机悬 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 图3-2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 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 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 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1 图3-2

章末检测试卷(一)

章末检测试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和不选的得0分) 1.(2019·山西大学附中月考)下列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 A.路程位移B.瞬时速度速度变化量 C.平均速率加速度D.速度变化率速率 答案 B 2.(2019·九江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平常说的“太阳东升西落”是什么物体相对什么参考系在运动() A.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 B.太阳相对地球的运动 C.太阳相对月球的运动 D.地球相对月球的运动 答案 B 3.(2019·石家庄市高一上学期期末)2018年11月6日上午11时10分,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万众瞩目的空军“歼-20”战机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航展,“歼-20”战机飞行表演历时约为2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8年11月6日上午11时10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约为20分钟”指的是时刻 C.研究人员在定位“歼-20”战斗机的位置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D.研究“歼-20”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进行姿势调整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答案 C 4.(2019·黄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1所示,手机导航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绍兴多风景名胜,某游客游完兰亭后驾车去东湖,他打开手机导航,搜索了驾车线路,线路显示走常规路线距离19.8 km,需用时27分钟,选择走“距离最短”则有17.4 km,需用时30分钟,如果走“高速优先”则有22.3 km,需用时29分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

A .走常规路线的19.8 km 指的是位移 B .走“距离最短”说明路程最小 C .选择走“距离最短”,则瞬时速率一定最小 D .走“高速优先”,平均速度最大 答案 B 5.(2019·淇滨高中月考)下列关于速度、速率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速率和加速度均为矢量 B .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C .速率等于位移与经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D .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越小 答案 D 6.(2019·永安一中月考)下列几种运动中,实际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A .物体的速率不变,但加速度不为零 B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 C .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D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不为零),速度也保持不变 答案 D 7.A 、B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则( ) 图2 A .A 、 B 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 .0~6 s 内A 物体比B 物体运动得快 C .t =4 s 时,A 、B 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 .A 物体的加速度比B 物体的加速度大 答案 C 解析 两物体的速度都为正值,所以运动方向相同,A 错误;0~4 s ,B 的速度大,B 运动得快,4~6 s ,A 的速度大,A 运动得快,B 错误;t =4 s 时,A 、B 两物体的速度都为5 m/s ,所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C 正确;从图象上可以看出,B 的斜率比A 的斜率大,所以B 的加速度大于A 的加速度,D 错误. 8.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23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 2,后1 3 t 时间内平均速度

2019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总分:100分) 基础积累(51分) 一、选择题。(23分)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5分) (1)微风吹拂.(fú fó)着千万条柳丝。 (2)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zhǎnɡ zhànɡ)得马上要破裂似的。(3)妹妹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似.(sì shì)的。 (4)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chóu cóu)衬裙——膜翅。(5)荷叶挨.(āi ái)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吹拂聚笼 B.形成偶尔 C.花辫饱胀 D.资势仿佛 3.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1)小溪泛尽却.山行() A.再,又。 B.后退。 C.表示转折。 (2)迟日 ..江山丽() A.迟到的日子。 B.以后的日子。 C.春季太阳落山渐晚。 (3)蒌蒿满地芦芽 ..短() A.葫芦藤。 B.芦苇的嫩芽。 C.芦芽山。 4.选择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填序号)(6分) A.反问 B.拟人 C.比喻

(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2)能不忆江南?() (3)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分) A.《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苏轼。 B.杜甫的《绝句》和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都是春天的景物。 C.“吹拂”和“仿佛”是一对近义词。 D.“瓣”是左右结构的字,音节是pɑn。 二、字词书写与运用。(14分)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8分) (1)一只只蜻蜓在碧绿的lián penɡ()上飞舞着,fǎnɡ fú()一架架小飞机。 (2)我们正要举办一个jù huì(),但是还在苦恼以怎样的xínɡ shì()开展。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的羽毛()的翅膀 ()的燕子()的荷叶 ()的衣裳()的图画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小燕子带了它的________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________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________上,飞到那边的________下了。”这句话中的“斜飞”写出了燕子飞行的________,体现了燕子飞行时的 ________。“叽的一声”让读者感受到了燕子飞行时的________心情。(7分)

物理选修3-3 第3章章末综合检测

物理选修3-3 第3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把浸有乙醚的一小块棉花放在厚玻璃筒的底部,当快速下压活塞时,由于被压缩的空气骤然变热,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使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此实验的目的是要说明() A.做功可以升高物体的温度 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做功一定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 D.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热量 解析:选 B.当快速下压活塞时,对空气做功,改变了气体的内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使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故B正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B.只要制冷设备功率足够大,总可以使物体的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 C.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是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D.利用浅层和深层海水的温度差可以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析:选D.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A、C错;绝对零度不可达到,B错;利用海水的温差可以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D正确. 3.(2011年高考重庆卷)某汽车后备箱内安装有撑起箱盖的装置,它主要由汽缸和活塞组成.开箱时,密闭于汽缸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将箱盖顶起,如图3-1所示.在此过程中,若缸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缸内气体() 图3-1 A.对外做正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B.对外做正功,内能增大 C.对外做负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D.对外做负功,内能减小 解析:选 A.气体膨胀,气体对外做正功,又因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内能减小,因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没有分子势能,所以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选项A正确. 4.忽略空气阻力和一切摩擦,自由摆动的单摆其振幅不变,则单摆系统的总熵() A.增加B.减小 C.不变D.无法确定 解析:选 C.由熵增加原理知,在自然过程中,孤立系统的总熵永不减小.若过程是可逆的,则熵不变;若过程是不可逆的,则熵增加.不可逆过程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变化,可逆过程总是沿等熵线变化.在这个例子中,单摆系统是一个孤立系统,自由摆动的过程是可逆过程,所以总熵不变. 5.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下列物理过程: ①汽缸内雾化柴油的压缩点燃②太阳灶煮饭③擦火柴④钻木取火⑤坠入大气层的人造卫星被烧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新人教版】数学必修二章末检测试卷四(第九章)

章末检测试卷四(第九章)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1.为了了解所加工的一批零件的长度,抽测了其中200个零件的长度,在这个问题中,200个零件的长度是() A.总体 B.个体 C.总体的一个样本 D.样本容量 答案 C 解析总体是这批零件的长度,个体是这批零件中每个零件的长度,抽取的200个零件的长度是样本,样本容量是200. 2.①一次数学考试中,某班有10人的成绩在100分以上,32人的成绩在90~100分,12人的成绩低于90分,现从中抽取9人了解有关情况;②运动会的工作人员为参加4×100 m接力赛的6支队伍安排跑道.针对这两件事,恰当的抽样方法分别为() A.分层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 D.分层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 答案 A 解析①中,考试成绩在不同分数段之间的同学有明显的差异,用分层随机抽样比较恰当;②中,总体包含的个体较少,用简单随机抽样

比较恰当. 3.观察新生儿的体重,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新生儿体重在[2 700,3 000)的频率为() A.0.001 B.0.1 C.0.2 D.0.3 答案 D 解析由直方图的意义可知,在区间[2 700,3 000)内取值的频率为(3 000-2 700)×0.001=0.3. 4.某校高二年级有50人参加2019“希望杯”数学竞赛,他们竞赛的成绩制成了如下的频率分布表,根据该表估计该校学生数学竞赛成绩的平均分为() 分组[60,70)[70,80)[80,90)[90,100] 频率0.20.40.30.1 A.70 B.73 C.78 D.81.5 答案 C 解析估计该校学生数学竞赛成绩的平均分x=65×0.2+75×0.4+85×0.3+95×0.1=78,故选C. 5.我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有一衰分问题:今有北乡八千一百人,西乡七千四百八十八人,南乡六千九百一十二人,凡三乡,发役三百人,则北乡遣() A.104人 B.108人

9 章末综合检测(二)

章末综合检测(二)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20·张家口高三一模)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单链核酸组成,直径大约在60~140 nm,化学知识在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是一种胶体 B.“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均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但二者消毒原理不同C.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服所用的熔喷布是一种聚丙烯材料,它属于纯净物D.生理盐水可用作公用餐具消毒剂 解析:选B。A.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单链核酸组成,直径大约在60~140 nm,胶体分散质直径在1~100 nm,故新冠病毒扩散到空气中有可能形成胶体,故A错误;B.“84”消毒液为次氯酸钠水溶液,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具有强氧化性,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从而杀死病毒,并非是利用乙醇的氧化性,二者消毒原理不同,故B 正确;C.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服所用的熔喷布是一种聚丙烯材料,聚丙烯材料是高聚物,它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盐水,这个浓度的盐水一般来说是没有消毒作用的,它主要是用来清洗伤口或者是扩充血容量,因此不可用作公用餐具消毒剂,故D错误。 2.下列句子中涉及物质性质或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中烟花呈现不同颜色是物理变化B.“真金不怕火,怕火便是铜”说明金的熔、沸点高于铜 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中能量的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中“酒”的主要成分含有3种元素 解析:选B。烟花呈现的颜色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A项正确;金的活泼性比铜的弱,铜在空气中加热时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不能

2017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三章《气体》章末综合检测

第三章磁场章末检测(A)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一个质子穿过某一空间而未发生偏转,则( ) A、可能存在电场与磁场,它们的方向与质子运动方向相同 B、此空间可能有磁场,方向与质子运动速度的方向平行 C、此空间可能只有磁场,方向与质子运动速度的方向垂直 D、此空间可能有正交的电场与磁场,它们的方向均与质子速度的方向垂直 2、两个绝缘导体环AA′、BB′大小相同,环面垂直,环中通有相同大小的恒定电流,如图1所示,则圆心O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为(AA′面水平,BB′面垂直纸面) A、指向左上方 B、指向右下方 C、竖直向上 D、水平向右 3、关于磁感应强度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A、磁场中某点B的大小,跟放在该点的试探电流元的情况有关 B、磁场中某点B的方向,跟该点处试探电流元所受磁场力的方向一致 C、在磁场中某点试探电流元不受磁场力作用时,该点B值大小为零 D、在磁场中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B值越大 4、关于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不考虑其她场力(重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只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图1 图2 图3 图4 5、1930年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图2所示、这台加速器由两个铜质D形盒D1、D2构成,其间留有空隙,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离子由加速器的中心附近进入加速器 B、离子由加速器的边缘进入加速器 C、离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 D、离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 6、如图3所示,一个带负电的油滴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进入一个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后,保持原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使匀强磁场发生变化,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就是( ) A、磁场B减小,油滴动能增加 B、磁场B增大,油滴机械能不变 C、使磁场方向反向,油滴动能减小 D、使磁场方向反向后再减小,油滴重力势能减小 7、如图4所示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圆环,可在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粗糙细杆上滑动,细杆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不计空气阻力)、现给圆环向右的初速度v0,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圆环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就是下图中的( ) 8、如图5所示,空间的某一区域内存在着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与匀强磁场,一个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由A点进入这个区域沿直线运动,从C点离开区域;如果这个区域只有电场则粒子从B点离开场区;如果这个区域只有磁场,则粒子从D点离开场区;设粒子在上述3种情况下,从A到B点,从A到C点与A到D点所用的时间分别就是t1、t2与t3,比较t1、t2与t3的大小,则有(粒子重力忽略不计)( )

3章章末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小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答案: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所以人才往前走 B.只有你站在地上不动时,你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你的支持力才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C.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A的质量是B的质量的100倍,而A 作用于B的力的大小等于B作用于A的力的大小 D.以卵击石,石头没损坏而鸡蛋破了,这是因为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答案:C

3.(2010年广东执信、中山纪念、深圳外国语三校联考)如图3-1为某人从20楼下到1楼的速度—时间图象,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0~4 s 内此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处于超重状态 B .4 s ~16 s 内此人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 4 m/s 不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 .16 s ~24 s 内,此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由4 m/s 减至0,处于失重状态 D .0~24 s 内,此人所受的重力没有变化 解析:选D.0~4 s 内此人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此人处于失重状态,A 不正确;4 s ~16 s 内此人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4 m/s 不变,加速度是零,处于平衡状态,B 不正确;16 s ~24 s 内,此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C 不正确;重力与此人的运动状态无关,D 正确. 4.(2008年高考山东理综卷)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3-2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1 图3-2

章末检测试卷(四)

章末检测试卷(四)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就是功,功就是能 B.做功越多,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C.外力对物体不做功,这个物体就没有能量 D.能量转化的多少可以用做功来量度 答案 D 解析功和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A错;做功的多少只是说明了能量转化的多少,而不能说明能量的多少,故B错;外力做功与否不能说明物体能量的有无,故C错;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故D对. 2.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恰能沿斜坡匀速下滑,在这个过程中() A.汽车的机械能守恒 B.汽车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C.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总能量守恒 D.机械能和内能之间没有转化 答案 C 解析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匀速下滑,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阻力平衡,摩擦阻力做功,汽车摩擦生热,温度升高,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少,但总能量守恒.因此,只有选项C正确. 3.如图1所示,小球m分别从A点和B点无初速度地释放,则经过最低点C时,小球的速率之比v1∶v2为(空气阻力不计)() 图1 A.1∶ 2 B.2∶1 C.2∶1 D.1∶2 答案 B 4.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零势能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 答案 D 5.如图2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 是通过椭圆中心O 点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 点出发,初速率为v 0,沿管道MP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1,所需时间为t 1;若该小球仍由M 点以初速率v 0出发,而沿管道MQ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2,所需时间为t 2,则( ) 图2 A .v 1=v 2,t 1>t 2 B .v 1t 2 C .v 1=v 2,t 1t 2,故选项A 正确. 6.如图3所示,光滑圆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一质量为m 的小球沿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小球在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 1,在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N 1-N 2的值为( ) 图3 A .3mg B .4mg C .5mg D .6mg 答案 D 解析 设小球在最低点速度为v 1,在最高点速度为v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最低点有N 1-mg =m v 12R ,在最高点有N 2+mg =m v 22 R ,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根据机械能守恒有mg ·2R +12m v 22=1 2 m v 12,联立以上三式可以得到:N 1-N 2=6mg ,故选项D 正确. 7.质量为4 kg 的物体被人由静止开始向上提升0.25 m 后速度达到1 m /s ,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对物体传递的功为12 J B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12 J C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10 J D .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增加的动能

湘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1.读下表分析回答问题。(10分) 1960~1998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 时段1960~ 1969年 1970~ 1979年 1980~ 1988年 1989~ 1998年 灾害事件(次数) 16 29 70 53 经济损失(亿美 元) 504 969 1538 4793 保险理赔(亿美 元) 67 113 310 1 069 (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次数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从保险理赔金额的变化中,能够反映出,在抗灾、防灾过程中,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正在不断增强。 解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增加,受灾体特征、灾情水平、减灾能力随之改变;灾情大小决定于灾种(灾强)、受灾体、减灾能力的变化。 答案:(1)呈波状变动,逐渐上升①自然灾害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自然环境的变化有自身规律,所以呈波状变动。②人类不合理活动能诱发自然灾害的发生,加重灾害的危害程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所以灾害有上升的趋势。 (2)逐渐上升(或越来越重等)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密度不断增大。 (3)防灾意识和社会救助能力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从甲图可以发现,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影响最小的是

______________。 (2)在四种主要灾害中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力逐渐减弱的是________,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 (3)从乙图可以发现,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结合甲、乙两图说明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你认为导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出现该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降低我国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你认为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有(双选)() A.大量降低我国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B.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降低旱涝灾情 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林,恢复植被 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作物抗灾性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农业的自然灾害、农业灾情及相关措施。第(1)、(2)题,可以从图A直接看出。由于抗洪工程(如三峡大坝)的建设,洪水灾害的影响减弱。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不断扩大,而成灾面积波动上升,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不断扩大,从长时间段看,我国灾害发生频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能是人类活动加剧了农业灾害的灾情。第(4)题,我国人口众多,降低农作物播种面积是不行的,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宜在中上游地区。 答案:(1)旱灾霜冻灾 (2)水灾我国修建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发挥作用三峡大坝的建成可以预防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一遇的洪水 (3)不断扩大在曲折中上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灾害的灾情 (4)BD 3.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比较甲、乙、丙三地自然灾害损失率的差异,并说明影响自然灾害损失率的主要因素。 (2)简述防御自然灾害,减少灾害损失的主要措施。 解析:由图示等值线可以判断出,甲地损失率最小,乙地损失率最大,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从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抗灾能力等方面分析。 答案:(1)乙地损失率最大,甲地损失率最小。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 (2)做好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自然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利用遥感卫星等3S技术进行监测和预报,提高灾害防范能力;制定救灾应急预案。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写出图中冻融区所处地形区的名称并分析黄河在此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2)黄河流域侵蚀强度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哪一河段?试分析其原因。

章末质量检测(三)

章末质量检测(三) (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1~5题为单项选择题,6~8题为多项选择题) 1.如图1,跳高运动员起跳后向上运动,越过横杆后开始向下运动,则运动员越过横杆前、后在空中所处的状态分别为() 图1 A.失重、失重 B.超重、超重 C.失重、超重 D.超重、失重 解析运动员在空中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大小为g,所以运动员越过横杆前、后在空中都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项正确。 答案 A 2.某同学为了取出如图2所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只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只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则() 图2 A.此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 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 C.羽毛球筒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 D.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 解析羽毛球筒被手击打后迅速向下运动,而羽毛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从筒的上端出来,D正确。

答案 D 3.如图3所示是火箭点火发射的某一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火箭受重力、地面推力、空气阻力作用 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C.发动机喷出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等于火箭所受的重力 D.发动机喷出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等于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 解析一对相互作用力时刻等大、反向、共线,选项D正确;火箭点火加速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受到重力、气体反作用力、空气阻力,且气体作用力大于重力,选项A、B、C均错误。 答案 D 4.(2019·上海浦东二模)如图4所示,细绳一端系在小球O上,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A点,轻质弹簧一端与小球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B点,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将细绳烧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方向() 图4 A.沿BO方向 B.沿OB方向 C.竖直向下 D.沿AO方向 解析小球平衡时,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弹簧弹力、绳的拉力。当细绳烧断的瞬间,绳的拉力变为零,重力、弹力不变,所以重力与弹力的合力与绳的拉力等大反向,故D正确。 答案 D

章末检测试卷(第十二章)

章末检测试卷(第十二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多选)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隔一个周期的两个时刻,简谐波的图象相同 B.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C.任一振动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 D.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质点振动位移的大小相等 答案AD 解析对于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而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质点的振动状态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而不是质点本身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质点位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在水波槽里放两块挡板,中间留一窄缝,已知窄缝的宽度为0.5 cm,所用水波的波长为5 cm,则下图所示的衍射图样中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窄缝宽度0.5 cm明显小于水波波长5 cm,符合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且水波是以水中“某点”为中心的弧线,故只有选项C正确. 3.(多选)如图1所示,表示两列同频率相干水波在t=0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 cm,波速为2 m/s,波长0.4 m,E点是B、D连线和A、C连线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A、C两点是振动减弱点 B.E点是振动加强点 C.B、D两点在该时刻的竖直高度差为4 cm D.t=0.05 s时,E点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为2 cm 答案AB 解析题图中B、D均为振动加强点,E位于B、D的连线上,故也是振动加强点,而A、C 两点为波峰与波谷相遇,故是振动减弱点,A、B项正确.题图中所示时刻,B点偏离平衡位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七年级英语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 )1 .We go to school on weekdays and go to cinema at weekends. A. /;the B. the; the C. the;/ D. /;/ ( )2. Mrs Green enjoys Beijing opera a lot. She often goes to the . A. school B. office C. restaurant D. theatre ( )3.一Is this new car? 一No. is over there, the red one. A. your; Mine B. your; My C. your; My D. yours; Mine ( )4.一Mum is cooking fish in the kitchen. Can you it? 一No, I can't. I have a bad cold a runny nose. A. See B. sound C. taste D. smell ( )5.一Look at the trousers, Andy. They look like yours. 一No. Mine black and white. A. is B. has C. have D. are ( )6.He enjoys_______badminton. A.played B.to play C.pl ay D.playing ( )7.This town is about two hundred kilometers__________Nanjing. A.far B.far away.C.far away from D.away from ( )8.一What shall we do tomorrow? 一Why_______to the cinema? A.don't;go B.not go C.don’t going D.not you go ( )9.It _______only 20 minutes to the park by bike from my home. A.brings B.takes C.carries D.needs ( )10.—Let’s go to the park to play football,shall we? —_______It’s getting too late.A.Why not? B.That’s all right C.Better not D.Never mind ( )11. Hurry up, or you will the early bus. A. forget B. miss C. leave D. catch ( )12. The woman under the tree are mothers. They are old friends. A. Tom and Jacky B. Tom’s and Jacky’s C. Tom and Jacky’s D. Tom’s and Jacky ( )13 . Xu Beihong is for his paintings of horses. A. fresh B. famous C. interesting D. important ( )14. is the bus stop from here? It’s about five minutes on foot. A.How long B.How far C. How many D. How often ( )15. 一Why not go to the theatre tonight? 一. A. It doesn't matter. B. Thank you. C. Sorry to hear that D. Sounds great! 二、完形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A man comes home from work late. His 5-year-old son is 1 for him. “Daddy can you give me $10?” his son asks. The father is very 2 and says, “ If you want to buy a toy, you can go back to your 3 and go to bed.” Later, the man 4 maybe he really needs to buy something. The boy doesn't ask f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