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仪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除颤仪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除颤仪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除颤仪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

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

目的:本预案是为除颤仪发生故障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抢救病人有序进行制订的应急处理案。

应急预案

一、除颤仪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责任护士继续行心肺复苏(CPR),同时汇报医生、护士长。

二、办公班查看故障原因,做好故障排除。

三、低压电源(或电池)报警时,检查是否电池充电不足,立即连接插头。

四、监视器或记录器报警时,检查电极是否与人体接触不良或脱落。

五、若故障不能排除,立即寻求除颤仪摆放最近医疗护理单元帮助。

六、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抢救与用药治疗。

七、立即通知维修组进行维修。

处理流程

护理部

修订日期:2016年11月

除颤仪故障应急预案

除颤仪故障应急预案演练 一、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 ⒈带有蓄电池的除颤仪应每周检查、每半月充放电一次,使蓄电池处于饱和状态。 ⒉维修中心应每月检查除颤仪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 ⒊科室专人管理,有故障的除颤仪挂上“仪器故障牌”,及时通知维修中心维修。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 ⒋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心前区叩击术。 ⒌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对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床旁备除颤仪。 ⒍在使用过程中,如除颤仪发生故障时,医护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 二、{ 三、相关知识: (一)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1.插上电源开除颤仪,确认非同步键 2.安装导联,以便快速查看心律 3.确定心律:室颤、无脉搏室速等 4.涂导电糊:导电糊均匀涂在电极板上或用生理盐水纱布包裹 5.选择合适能量:单向波:200J 双向波:150—200J 儿童首次2J/Kg,后续电击的能量为4 J/Kg (成人首次200J,第二次200~300J, 第三次360J)。 6.】 7.除颤充电:按充电按钮,仪器自动充电至显示屏显示到所需值。 8.放置电极板: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心底部)及左腋前线第五肋间(心尖部)。 8.清场:确认没有人接触床边 9.放电:双手同时按压放电键 10.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擦净导电糊,电极板放回原处,关机。 注意事项: 1、导电糊不应涂在两电极板之间的皮肤上,以免除颤无效。 2、胸部有植入性的装置时,电极板应放在距该装置2.5cm的位置,除颤后应检查其功能。 3、* 4、切忌将电极板直接放在治疗性贴片,监护仪贴片,导电线的上面,以免除颤时损坏导线。 5、病人大量出汗,应在除颤前迅速将病人的胸部擦干。 (二)心前区叩击术(捶击术) 在医院内、外突发心脏骤停时,可作为紧急心肺复苏的最早措施,最大的优势是徒手而不需要任何器械,另一优势是如果捶击及时实施且方法得当,能诱发一次有效的心室收缩,产生的血流动力学作用大于胸外按压。 方法:一只手五指并拢放置患者心前区,另一只手握拳叩击心前区,应用紧握拳头的尺侧部,从20cm的高度快速捶击胸骨下半部,当一次捶击动作完成之后应当快速主动收回拳头,准备再次有力捶击,使每次的捶击形成理想的脉冲式 机械刺激,根据对治疗的反应,可捶击一次或数次。 …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 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目录 一、吸氧过程中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二、洗胃过程中洗胃机出现故障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三、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四、监护仪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五、注射泵、输液泵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六、除颤仪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七、中心负压吸引器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八、心电图机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一、吸氧过程中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一)立即打开备用氧气袋,试好流量连接吸氧管,继续为患者吸氧,并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及安慰工作。 (二)必要时将备用氧气筒装置推至床旁,给予吸氧。 (三)应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缺氧有无改善以及其他病情变化。 (四) 故障的仪器挂上“仪器故障牌”,通知器械维修组进行维修。二、洗胃过程中洗胃机出现故障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一)应先关闭洗胃机,分离胃管,流出胃内容物,向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 (二)将备用洗胃机,立即推至患者床旁,连接胃管继续洗胃。 (三)若备用洗胃机也在应用,立即用量筒或50 ml空针进行灌洗,直至洗胃液澄清无味。 (四) 故障的仪器挂上“仪器故障牌”,立即通知维修组,维修洗胃机。三.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一)值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次使用呼吸机患者的病情。(二)住院患者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果突然遇到意外停电、跳闸等紧急情况时,医护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护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安全。 (三)部分呼吸机本身带有蓄电池,在平时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正常运行。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呼吸机蓄电池充电情况、呼吸机能否正常工作以及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变化。

心肾内科除颤仪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应急演练

除颤仪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应急演练 为了应对护理人员在使用除颤仪过程中出现故障时,护士如何做好应急措施,按照《平泉县医院护理部下发的应急预案演练》的相关内容及要求,心肾内科于8月20 日对护理人员在使用除颤仪过程中出现故障时,进行应急预案模拟演练,根据预案要求制定本次应急演练方案。 一、应急预案演练目的:演练的主要目的是检验我科护理人员在使用除颤仪过程中出现故障时的情况下应急处理能力。 二、演练的内容:演练的主要内容为应急状态下的紧急处理、实施措施、报告流程及后期记录等方面的内容。 三、演练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 演练时间:2015年9月4日下午15点演练地点:心肾内科315 病室主持人:柳艳丽演练项目:除颤仪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应急 演练组织科室:心肾内科 演练人员及主要工作 1 、总指挥:柳艳丽 2 、组长:杨思奇 3、成员:董晓慧、杨思奇、张明莉、李丹 主要工作: 柳艳丽:领导演练工作,制定演练计划,下达演练指示,协调演练工作,组织演练相关物资、人员、解决演练中涉及的相关问题。 杨思奇主要工作:实施演练计划,做好演练相关物品准备工作(模

拟现场构建),进行现场急救演练。 杨思奇:实施演练措施,完成演练方案、做好记录。 4、场地准备 303 室设计成事故现场(病床、模拟患者、正在使用除颤仪过程中) 四、演练实施阶段: 情景设计:10 点左右,责任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303 室内患者突发室颤,护士发现患者室颤立即给予处理措施:立即进行持续心肺复苏T启用备用除颤仪(如无备用除颤仪,以最快速度到邻近科室借用) T通知值班医生、护士长T遵医嘱用药处理T测量生命体征T安慰病 人T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做好抢救记录T故障的除颤仪挂上“仪器故障牌”T做好交接班,联系设备科人员及时维修。 五、实施演练过程资料记录: 1、发现303 室内患者突发室颤,立即进行持续心肺复苏,启用 备用除颤仪(如无备用除颤仪,以最快速度到邻近科室借用),同时立即通知值班医生、护士长。 2、遵医嘱用药处理,给予测量生命体。 3、安慰患者,做好解释。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抢救过程。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

除颤仪的操作程序 朱军2013-04-24 英文:Deliver shock 给予电击 Press buttons on both paddles simultaneously (on the device, when using adhesive or internal electrodes) 同时按下二个电极上的除颤按钮(Defib)(当使用胶粘剂或内电极时按压设备上的除颤按钮(Defib) Pacemaker Stimulator 心脏起搏刺激器 STERNUM (胸外起搏的)心底电极。右侧锁骨中线第2—4 肋间。 APEX (胸外起搏的)心尖电极。左乳头外侧第4—5肋间与腋中线的交点。 +P/min 增加心率/分;-P/min 减少心率/分 +mA 增加起搏刺激毫安;-mA 减少起搏刺激毫安 Check Electrode 检查电极;BPM 心率;cm/mV 厘米/毫伏;Alarm Limits 报警极限;High Alarm 高报警值;Low Alarm 低报警值;Auto Printout 自动打印输出;Return 返回;Freeze 冻结;Next Menu 下一菜单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除了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外,及时除颤相当关键,可以显著提高成活率,今天将除颤仪的使用给大家讲解一下,希望大家在抢救病人时都能熟练掌握。 1、将旋转钮转至监护:(一个心电波形)。 2、选择导联:按ECG选择Ⅰ、Ⅱ、Ⅲ、aVR 、aVL 、aVF、V.。 3、贴好电极贴:RL(右下)、RA(右上)、LA(左上)、LL(左下)、V(胸导联V1~V6),查看是否室颤。如病人为细颤,应用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变为粗颤。再做下一步。 4、将电极板分别涂满导电糊。 5、将两电极板分别放置患者心底和心尖部。心底(STERNUM):患者右侧锁骨中线第2—4 肋间。心尖(APEX):患者左乳头外侧第4—5肋间与腋中线的交点。两个电极板之间距离不要小于10cm。 6、选择焦耳数(绿色):非同步除颤:适用于室颤患者单向波360焦耳(本除颤仪是GE 公司的单向波)。双向波200焦耳(不是本除颤仪)。同步除颤:适用于室上速、室速150焦耳以内。必要时200焦耳。 7、非同步除颤按下充电(Charge)开关。同步除颤按下(Sync)开关。 8、除颤:将两电极板贴紧压实患者皮肤,等充电结束后双手同时按下两电极板顶端的紫红色按钮(Defib)。 9、除颤完毕应将旋钮转至○键关闭除颤仪。 二、操作后处理 1、用后及时用75%酒精擦拭电极板和导联线,保证电极板和导联线清洁无污垢。 2、将导联线、备用的心电纸、导电糊、电极贴分别放在布袋兜内,注意不要混放,以免损坏导联线。 3、用后推至指定的位置,及时充电,保证除颤器电量充足。 三、注意事项 1、如遇小儿除颤时,可除去成人电极板,使用小儿电极板。 2、在除颤前,注意让医务人员及家属远离病人的床单位,不要碰到电极导电糊或盐水纱布。 3、除颤时,将两电极板贴紧压实患者皮肤,以免给病人造成烧伤。不要接触任何金属表面,以免造成导电。 4、贴电极处应清洁干燥,避开除颤及心电图导联位置。 5、搬运仪器动作一定要轻,以免损坏

除颤仪操作流程

除颤仪操作流程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电除颤操作流程 (一)评估 (二)操作前准备 1.除颤机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品、导电糊、电极片、治疗碗内放纱布5块、摆放有序。 2.暴露胸部,清洁监护导联部位皮肤,按电极片,连接导联线。 3.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观察显示仪上心电波形;检查除颤仪后向考官报告“设备完好,电量充足,连线正常;电极板完好”。 4.报告心律“病人出现室颤,需紧急除颤”; (三)操作 1.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迅速擦干患者皮肤。 2.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J。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3.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4.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5.充电、口述“请旁人离开”。 6.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报告仍为室颤)。 7.环顾病人四周,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不能与患者接触)。 8.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9.除颤结束,报告“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 10.移开电极板。 11.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 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报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好后续治疗;病人病情稳定,遵医嘱停用心电监护。取下电极片,擦净皮肤。 13.电极板正确回位;关机。

(四)操作后 1. 擦干胸壁皮肤,整理病人衣物,协助舒适卧位,密切观察并及时记录生命体征变化。 2.整理用物。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 1、作好术前准备,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药品。 2、病人平卧于木板床上,开放静脉通道,充分暴露胸壁。 3、术前常规作心电图。完成心电记录后把导联线从心电图机上解除,以免电击损坏心电图机。 4、连接除颤器导线,接通电源,检查同步性能,选择R波较高导联进行示波观察。 5、按要求麻醉。 6、按要求放置电极板。 7、选择电能剂量,充电。所有人员不得接触病人、病床以及与病人相连接的仪器设备以免触电。 8、放电。 9、电击后即进行常规导联心电图,并进行心电、血压、呼吸和意识的监测,一般需持续ld。 10、室颤时,不作术前准备,不需麻醉,尽快实施非同步电击除颤。 1设备 电复律机也称除颤器,是实施电复律术的主体设备。配有电极板,大多有大小两对,大的适用于成人,小的适用儿童,使用前检查除颤器各项功能是否完好,电源有无故障,充电是否充足,各种导线有无断裂和接触不良,除颤器作为抢救设备,应始终保持良好性能,蓄电池充电充足,方能在紧急状态下随时能实施紧急电击除颤。 2电极 体外电复律时电极板安放的位置有两种。一种称为前后位,即一块电极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区;另一块放在胸骨左缘3~4肋间水平。有人认为这种方式通过心脏电流较多,使所需用电能较少,潜在的并发症也可减少。选择性电复律术宜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一块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心尖部。这种方式迅速便利,适用于紧急电击除颤。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应 3电能的选择 电复律所用电能用J表示。按需要量充电,心室颤动为250J~300J,非同步复律。室性心动过速为150J~200J,心房颤动为150J~200J,心房扑动为80J~100J,室上性心动过速100J,均为同步复律。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评价标准.doc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评价标准 日期:病区:姓名:层级:得分: 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分目的 通过电除颤,纠正、治疗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4 少一项扣 1 分 (4 分) 评估1.病人的年龄、体重、心律失常类型、意识状态。 5 少一项扣 5 分 (10 分) 2.除颤仪的性能及蓄电池充电情况。 5 准备1.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床。 2 2.环境:整洁,安全,有电源、插座、吸氧及吸痰装置;隔帘遮挡。 2 少一项扣 2 分 (6 分 ) 3.用物:除颤仪、导电胶、心电监测导联线及电极、抢救车、乙醇纱布等。 2 1.备齐用物至床旁,打开除颤器电源,拔除电源插头( 使用直流电 ) 。 4 少一项扣 2 分2.暴露病人胸部,必要时建立心电监护。 4 少一项扣 2 分3.判断病人心律失常类型。 4 不符合扣 4 分4.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胶。 4 不符合扣 4 分5.选择合适的能量,充电。 5 不符合扣 5 分 6.放电:放置电极板于合适位置(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左腋中线第五肋间); 10 少一项扣 5 分 大声嘱其他人员(含操作者)离开病人、病床。 操作7.电极板紧密贴合皮肤,双臂垂直( 5kg 力量按压),两手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 5 不符合扣 5 分流程的放电键。 (60 分) 8.放电后,立即做一个循环 2 分钟的 CPR。 4 不符合扣 4 分 9.观察病人的心电图改变,如仍为室颤/ 室扑(无脉性室速)持续出现,CPR的 12 少一项扣 3 分 同时,再充电,重复除颤步骤。 10.操作完毕,将能量开关调至“手动通”。 2 少一项扣 1 分11.安置病人:清洁皮肤,观察皮肤情况;监测心率、心律,并遵医嘱用药。 2 少一项扣 1 分12.洗手、记录;拉开隔帘;终末处理。 4 少一项扣 2 分 1. 定时检查除颤器性能,及时充电。 1 2. 导电胶涂抹均匀,防止皮肤灼伤。 1 3. 放电除颤时,注意病人和其他人、物绝缘。 1 4. 能量选择: 1 成人:单相波除颤用 360J; 直线双相波用120J ,双相指数截断( BTE)波用 150~ 注意200J,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 少一项扣 1 分事项步方式。 (6 分)儿童:可以使用2~ 4J/kg 的剂量作为初始除颤能量,对于后续电击,能量级别 至少为 4J/kg, 并可以考虑使用更高能量级别,但不超过 10J/kg 或成人最大剂量。 5. 对于能明确区分 QRS和 T 波的室速,应进行同步电复律;无法区分者,采用 1 非同步电除颤。 6. 同步电复律通常遵医嘱选择稍低的起始能量,选择能量前应按下“同步”键。 1 提问 5 (5 分) 评价1.病人的心律失常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准确记录抢救开始和结束时间。 3 2.根据病人个体情况正确调节能量。 3 少一项扣 3 分 (9 分) 3.操作中体现人文关怀,病人安全,无皮肤灼伤等并发症发生。 3 考核者签名: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

黄陂区人民医院 心内科 1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 (一) 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 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电物 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 要时)、急救药品 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 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 均匀涂擦导电糊 单相:200J → 300J → 360J 成人 选择能量 双相:150J → 150J → 200J 儿童: 2~4J/Kg 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另一 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 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 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操作完毕,关机 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监测心率、心律、血压 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 洗手,记录 (三)注意事项: 1. 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 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 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 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 植入部位至少10cm 。 5. 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 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 ON/OFF 键,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7. 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8. 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

除颤仪故障应急预案电子教案

除颤仪故障应急预案

除颤仪故障应急预案演练 一、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 ⒈带有蓄电池的除颤仪应每周检查、每半月充放电一次,使蓄电池处于饱和状态。 ⒉维修中心应每月检查除颤仪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 ⒊科室专人管理,有故障的除颤仪挂上“仪器故障牌”,及时通知维修中心维修。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 ⒋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心前区叩击术。 ⒌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对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床旁备除颤仪。 ⒍在使用过程中,如除颤仪发生故障时,医护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 二、相关知识: (一)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1.插上电源开除颤仪,确认非同步键 2.安装导联,以便快速查看心律 3.确定心律:室颤、无脉搏室速等 4.涂导电糊:导电糊均匀涂在电极板上或用生理盐水纱布包裹 5.选择合适能量:单向波:200J 双向波:150—200J 儿童首次2J/Kg,后续电击的能量为4 J/Kg (成人首次200J,第二次200~300J, 第三次 360J)。 6.除颤充电:按充电按钮,仪器自动充电至显示屏显示到所需值。 7.放置电极板: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心底部)及左腋前线第五肋间(心尖部)。

8.清场:确认没有人接触床边 9.放电:双手同时按压放电键 10.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擦净导电糊,电极板放回原处,关机。 注意事项: 1、导电糊不应涂在两电极板之间的皮肤上,以免除颤无效。 2、胸部有植入性的装置时,电极板应放在距该装置2.5cm的位置,除颤后应检查其功能。 3、切忌将电极板直接放在治疗性贴片,监护仪贴片,导电线的上面,以免除颤时损坏导线。 4、病人大量出汗,应在除颤前迅速将病人的胸部擦干。 (二)心前区叩击术(捶击术) 在医院内、外突发心脏骤停时,可作为紧急心肺复苏的最早措施,最大的优势是徒手而不需要任何器械,另一优势是如果捶击及时实施且方法得当,能诱发一次有效的心室收缩,产生的血流动力学作用大于胸外按压。 方法:一只手五指并拢放置患者心前区,另一只手握拳叩击心前区,应用紧握拳头的尺侧部,从20cm的高度快速捶击胸骨下半部,当一次捶击动作完成之后应当快速主动收回拳头,准备再次有力捶击,使每次的捶击形成理想的脉冲式机械刺激,根据对治疗的反应,可捶击一次或数次。 部位:叩击点位于胸正中线,胸骨下1/2的部位,此处是整个胸廓支持力最弱的部位 捶击时可使胸廓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更加靠近心脏,可将捶击的机械能量直接传给心脏。

除颤仪操作流程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00分) 科室姓名日期时间分操作分

考核者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 (一)目的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 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 电物 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

要时)、急救药品 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 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 均匀涂擦导电糊 单相:200J → 300J → 360J 成人 选择能量双相:150J → 150J → 200J 儿童: 2~4J/Kg 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 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心电图变化,如原有心律失常持续出现,立即重复上述步骤,再次除颤。呼吸、心律、血压 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 操作完毕,关机 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监测心率、心律、血压 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 洗手,记录

(三)注意事项: 1. 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 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 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 少10cm。 5. 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 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 ON/OFF键,如心房颤 动、心房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7. 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8. 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

心肾内科除颤仪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应急演练

除颤仪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应急演练为了应对护理人员在使用除颤仪过程中出现故障时,护士如何做好应急措施,按照《平泉县医院护理部下发的应急预案演练》的相关内容及要求,心肾内科于8月20日对护理人员在使用除颤仪过程中出现故障时,进行应急预案模拟演练,根据预案要求制定本次应急演练方案。 一、应急预案演练目的: 演练的主要目的是检验我科护理人员在使用除颤仪过程中出现故障时的情况下应急处理能力。 二、演练的内容: 演练的主要内容为应急状态下的紧急处理、实施措施、报告流程及后期记录等方面的内容。 三、演练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 演练时间:2015年9月4日下午15点 演练地点:心肾内科315病室 主持人:柳艳丽 演练项目:除颤仪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应急演练 组织科室:心肾内科 演练人员及主要工作 1、总指挥:柳艳丽 2、组长:杨思奇 3、成员:董晓慧、杨思奇、张明莉、李丹

主要工作: 柳艳丽:领导演练工作,制定演练计划,下达演练指示,协调演练工作,组织演练相关物资、人员、解决演练中涉及的相关问题。 杨思奇主要工作:实施演练计划,做好演练相关物品准备工作(模拟现场构建),进行现场急救演练。 杨思奇:实施演练措施,完成演练方案、做好记录。 4、场地准备 303室设计成事故现场(病床、模拟患者、正在使用除颤仪过程中) 四、演练实施阶段: 情景设计:10点左右,责任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303室内患者突发室颤,护士发现患者室颤立即给予处理措施:立即进行持续心肺复苏→启用备用除颤仪(如无备用除颤仪,以最快速度到邻近科室借用)→通知值班医生、护士长→遵医嘱用药处理→测量生命体征→安慰病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做好抢救记录→故障的除颤仪挂上“仪器故障牌”→做好交接班,联系设备科人员及时维修。 五、实施演练过程资料记录: 1、发现303室内患者突发室颤,立即进行持续心肺复苏,启用备用除颤仪(如无备用除颤仪,以最快速度到邻近科室借用),同时立即通知值班医生、护士长。 2、遵医嘱用药处理,给予测量生命体。 3、安慰患者,做好解释。

除颤仪操作流程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00分)科室姓名日期时间分操作分

考核者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 目的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 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电物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要时)、急救药品 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 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 均匀涂擦导电糊 200J →300J →360J 成人 双相:150J →150J →200J ~4J/Kg 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 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操作完毕,关机 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监测心率、心律、血压 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 洗手,记录 (三)注意事项:

1. 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 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 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少10cm。 5. 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 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 ON/OFF键,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7. 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8. 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 (一)目的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 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 电物 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 要时)、急救药品 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 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 均匀涂擦导电糊 单相:200J →300J →360J 成人 选择能量双相:150J →150J →200J 儿童:2~4J/Kg 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 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 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心电图变化,如原有心律失常持续出现,立即重复上述步骤,再次除颤。 呼吸、心律、血压 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 操作完毕,关机 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监测心率、心律、血压 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 洗手,记录 (三)注意事项: 1. 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 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 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 少10cm。 5. 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 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 ON/OFF键,如心房颤 动、心房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7. 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8. 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

仪器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使用常用仪器、设备故障应急预案及措施 (一)监护仪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措施 1. 值班护士应熟知监护仪操作规程及使用性能 2. 监护仪本身带有蓄电池,平时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在突发情况时能够正常运行。科室配置备用监护仪,并专人定期检查其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 3. 如遇监护仪意外停电、设备故障致监护仪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止使用监护仪,立即启用备用监护仪,同时评估病人、通知医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对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4. 故障的监护仪挂上“仪器故障牌” ,及时通知仪器维修部门。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 5. 护理人员将突发情况过程及患者生命体征准确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中 (二)心电图机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措施 1. 操作人员应熟知心电图机使用性能及操作规范 2. 心电图机本身带有蓄电池,平时应定期充电,以保证意外停电时,能够正常运行。科室配置备用心电图机,并定期检查仪器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 3. 在急诊或抢救过程中如遇设备故障,应立即更换备用设备,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完成抢救措施 4. 故障的心电图机挂上“仪器故障牌” ,及时通知仪器维修部门。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 (三)输液泵、注射泵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措施 1 值班护士应熟知使用输液泵、注射泵患者的病情,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 2. 输液泵、注射泵本身带有蓄电池,应定期充电,使其处于饱和状态。在使用输液泵、注射泵过程中,随时观察输液泵、注射泵的动态变化,确保设备设置参数与实际运行参数相符合 3.如遇输液泵、注射泵出现意外停电、速度失控等故障时,护士应立即停用该设备,同时评估病人、通知医生。应恢复常规输注方法,条件允许时应及时更换备用设备。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4.相关人员应定期检查输液泵、注射泵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 5.故障的输液泵、注射泵挂上“仪器故障牌” ,及时通知仪器维修部门。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 (四)除颤仪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措施 1.值班人员应熟知除颤仪的使用性能及使用指征。除颤仪应定点放置(导电糊配套)。专人定期检查、维护 2.除颤仪本身带有蓄电池,应每周检查,每半个月充电放电一次,确保设备运转良好,以保证在突发情况时能够正常运行。科室配置备用除颤仪,并专人定期检查其状况。做好使用、维修、维护登记 3.在使用除颤仪过程中,如遇除颤仪出现意外停电、仪器故障的致除颤仪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止应用故障除颤仪,立即行持续CPR,并启用备用除颤仪,同时评估病人,协助医生进行其他抢救措施

除颤仪操作流程与考核标准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 (一)目的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操作流 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 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 导电物 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 要时)、急救药品 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 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 均匀涂擦导电糊 单相:200J T 300J T 360J 成人 选择能量—双相:150J T 150J T 200J 儿童:2?4J/Kg 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

间;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 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 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心电图变化,如原有心律失常持续出现,立即重复上述步骤 颤。 观察------ 呼吸、心律、血压 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 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洗手,记录 (三)注意事项:同时按下,再次除 操作完毕,关机 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监测心率、心律、血压 整理床单位

1.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 少10cm。 5.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 ON/OFF键,如心房颤 动、心房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7.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8.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

除颤仪操作流程

除颤仪操作流程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程 7)按下除颤电极或控制面板的充电按钮进行充电,等待除颤仪提示充电完成。 8)在充电完成后,如需要改变能量大小,可直接将开关调节到需要的数值,并等待除颤仪提示充电完成。

9)确认电极安放位置,施加压力。 10)确认没有其他人员与病人有身体接触,没有其他可能形成电流回路的路径,高声提醒所有人员与病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11)同时按下除颤电极的两个“除颤”按钮。 12)检查并打印除颤后病人的心电图,确定除颤效果。 三、注意事项 (1)心电图变化,如原有心律失常持续出现,立即重复上述步骤, (2)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及时记录 (3)在操作中注意观察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 (4)将除颤仪放回相应的位置,并连接电源插头到合适的电源上,及时充电,确认“电池充电”和“外接电源”指示灯点亮。 (5)清洁所有的电极板和接线盒,清点并保管好全部附件。 (6)确认有充足的记录纸、导电凝胶或除颤垫供下次使用。 日常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1)外表面的清洁可以用90%的酒精、中性肥皂水清洁外表,但应防止液体流入机内,造成损坏。 (2)功能测试:每日进行下列功能测试。 1)断开交流电,确定设备由电池供电。 2)按住“调图”按钮,将“能量选择”旋钮转至“手动”档,等待设备自检完成;按下除颤电极或控制面板的充电按钮进行充电,等待除颤仪提示充电完成。 3)单独按下每个除颤电极板上的除颤按钮,除颤仪不会放电,然后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按钮,除颤仪应能通过内部负载放电。并打印测试通过记录。

除颤仪操作流程(简)2015更正 (1)

除颤仪检测流程: 1、按住“条图”键,同步转到“手动通”——根据提示充电——放电——各项目“pass” 打印图纸——签名保存; 2、选择“Paddle”导联,关同步键,电量调至100J——按“充电键” ——按心底键(不放电) ——按心尖键(不放电) ——选同步键“Sync”——同时按心底和心尖键(不放电) ——选非同步键(再次按“Sync”键关闭同步复律功能)——同时按心底和心尖键(放电) ——自检通过——打印心电图纸显示“TEST 100J PASSED”,签名保存。 除颤仪器操作流程: 接电源——开机——接电极片(避开除颤部位),选择“Paddle”导联,确认病人心律——暴露除颤部位,清洁,去除身上所有金属物品——选择除颤方式(同步、非同步)——取除颤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糊——选择能量——充电——放置电极板——再次确认心电——清场——放电——观察心电复律情况。 自身、用物准备评估心电监护仪示波显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呼救立即CPR开除颤仪涂导电糊选择合适能量充电放置电极板观察波屏再次确认清场放电紧接着继续CPR5个循环评估心电波形除颤成功安置患者 除颤仪使用注意事项: 1、电极板放置的位置:心底——胸骨右缘第2肋间;心尖——左腋前线第4-5肋间。 2、放电时两电极板加约10-12kg的压力;两电极板之间间隔10cm。有心脏起搏器应避开 2.5cm。 3、保持仪器清洁无尘,定期检查仪器性能,保持完好备用。 4、除颤器用后放回原处,做彻底清洁,电缆线稍加盘整,以免损坏,补充用物,放置充电 状态。 如何调试除颤仪的显示时间? 1、同时按“4键”和“5键”,打开AED(向右转动)开关,进入主菜单; 2、选择“General Settings”,按“ENTER”(7)键确认; 3、选择“Date”上下键调节日期,选择“Time”上下键调节时间,再按“ENTER”(7)键 确认; 4、关闭电源。

电除颤操作流程

电除颤操作流程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五十七、胸外心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目的】纠正患者心律失常。 【用物准备】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导电糊、电极片、纱布、弯盘、笔、表。准备有关抢救物品及药物。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除颤前要识别心电图类型,以正确选择除颤方式。 2.除颤电极板放置部位要准确,局部皮肤无潮湿、无敷料。如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厘米。距离医疗器械至少2.5cm以上。 3.导电糊涂抹均匀,两快电极板之间的距离10cm以上。不可用耦合剂替代导电糊。 4.电极板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两电极板之间的皮肤应保持干燥,以免灼伤。 5.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者间接与患者及病床接触。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及病床接触,不能与金属类物品接触。 6.操作者手上、电极板手柄、两电极之间胸壁上避免粘导电糊,避免潮湿,禁用酒精擦拭胸前皮肤。 7.若室颤为细颤,可立即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使之变为粗颤再行除颤,易于成功。 【相关知识】 1.电除颤:心脏电复律是用电能治疗异位性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方法。根据发放脉冲是否与心电图的R波同步,分为同步电复律和非同步电复律。其中非同步电复律亦称除颤。 2.电除颤适应证: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维护与保养】 1.用清水软布拧干后擦净除颤电极板,晾干归位备用 2.机器表面及导线使用厂家建议的清洁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3.除颤仪必须定位放置,每日检查。 4.电池保养: ①除颤仪日常每日检查,保证电池饱和状态。 ②为保证急救使用,24小时持续充电备用。 ③按厂家建议,定期充放电维护电池或返厂维护。 【除颤相关应急预案】 (一)值班护士应熟知除颤仪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二)除颤仪电池应随时处于饱和备用状态。 (三)除颤时无能量释放:检查以下可能原因并处理 1.除颤能量选择后,未选择“CHARGE”充电 2.除颤手柄与除颤仪未连接或连接有误 3.使用起搏电极除颤时,起搏电极与除颤仪未连接或连接不当 4.电除颤时,将同步键“SYNC”开启;同步电复律时,未连接除颤 仪上的监护线 5.除颤电极板使用后未清洁,导电糊干结。 (四)无法开机或故障无法排除时:立即 徒手心肺复苏→解决故障原因或准备备用除颤仪→协助医生进行其他抢救。

除颤仪操作流程

除颤仪操作流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电除颤操作流程 (一)评估 (二)操作前准备 1.除颤机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品、导电糊、电极片、治疗碗内放纱布5块、摆放有序。 2.暴露胸部,清洁监护导联部位皮肤,按电极片,连接导联线。 3.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观察显示仪上心电波形;检查除颤仪后向考官报告“设备完好,电量充足,连线正常;电极板完好”。 4.报告心律“病人出现室颤,需紧急除颤”; (三)操作 1.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迅速擦干患者皮肤。 2.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J。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3.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4.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5.充电、口述“请旁人离开”。 6.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报告仍为室颤)。 7.环顾病人四周,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不能与患者接触)。 8.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9.除颤结束,报告“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 10.移开电极板。 11.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 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报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好后续治疗;病人病情稳定,遵医嘱停用心电监护。取下电极片,擦净皮肤。 13.电极板正确回位;关机。

(四)操作后 1. 擦干胸壁皮肤,整理病人衣物,协助舒适卧位,密切观察并及时记录生命体征变化。 2.整理用物。

各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各设备故障应急预 案

除颤仪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除颤仪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责任护士继续行心肺复苏 (CPR),同时汇报医生、护士长。 二、当班护士立即查看故障原因,做好故障排除。 三、低压电源(或电池)报警时,检查是否电池充电不足,立即 连接插头。 四、监视器或记录器报警时,检查电极是否与人体接触不良或脱 落。 五、若故障不能排除,立即寻求除颤仪摆放最近医疗单元帮助。 六、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抢救与用药治疗。 七、立即通知维修组进行维修。

冰箱故障应急处理流程

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的应急预案 l、在患者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遇呼吸机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分离呼吸机与气管导管连接口,通知医生,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面色、意识、和血氧饱和度,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气管插管内吸氧,或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一只手规律性地挤压球体,将气体送入肺中,提供足够的吸气/呼气时间(成人:12~16/min,小儿:15~20/min)。有氧源时,将氧流量调至8~10L/min,挤压球囊后1/3,潮气量为6~8ml/kg(潮气量:400~600ml);无氧源时,应去除氧气储气袋,挤压球囊1/2,潮气量为l0ml/kg(潮气量:700~l000ml)。 2、给予替代方案的同时呼叫其它人员做好应用备用呼吸机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将呼吸机与模拟肺连接,重新检查氧源、气源和电源,监测管道连接情况,性能监测测试正常后遵医嘱重新设定呼吸机参数,将更换后的呼吸机与患者气管导管相连接,更换呼吸机三十分钟后,遵医嘱复查动脉血气。 3、为患者处理完毕后立即电话上报设备维修科,维修人员10分钟到位进行检修,排除故障,使用科室24小时内填写并上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表,并做好维修登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