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组织解剖图

脑部组织解剖图
脑部组织解剖图

腦部組織解剖圖

腦的解剖圖

腦部透視圖大腦(Brain) 由結構來分類,大腦可分為下列各區域:

功能性皮質分布

大腦報償系統的神經傳導物質

飢餓時,大腦的反應

遊戲時,大腦的反應

大腦的主要功能圖一(許世昌,民83,頁225)

大腦的主要功能圖二(許世昌,民83,頁225).

腦血管解剖構造圖(許世昌,民83,頁448)

腦血管側面解剖構造圖(許世昌,民83,頁448)

大腦的機能( 視聽覺) 地圖

大腦的功能因部位而異,此圖是表示大腦各有關聽覺部位的功能解說圖︰

在大腦與頭骨之間,有「腦膜」,其功能在於保護大腦,而且含有血管,是大腦血液循環的一部分。除了血液以外,大腦還含有另一種液體,叫做「腦脊髓液」,這是一個獨立的系統,浸潤大腦與脊髓,防止腦與脊髓的震盪。大腦是由什麼東西組成的呢?最主要的細胞有兩種,一是神經膠質細胞,一是神經元,後者是一切神經組織的基本成分。我們有時會看到「灰質」、「白質」的說法,所謂灰質,即神經細胞本體的聚集處,白質則由軸突聚集而成。灰質可以發號施令,白質負責傳導神經訊息。本文所要討論的胼胝體,就是屬於白質。胼胝體位於大腦兩半球中間,由於是白質,我們知道它一定含有許多條神經纖維(軸突),據推測它至少含有兩億條神經纖維,假定每條纖維每秒鐘平均傳遞二十次訊息,那麼兩億條纖維每秒鐘就可以傳遞四十億個訊息,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胼胝體埋在大腦的深層,從大腦的外面我們不能看到它。大腦由正上方看下去,可以看到中間有一道溝(圖一),由前往後,把大腦一分為二。右方的,我們叫大腦右半球,左方就是左半球。這兩個半球日常的意見溝通,完全是胼胝體的責任(圖二、三),也正由於胼胝體的存在,我們的大腦才成為一個整體。那麼如果有一天胼胝體被切斷了,會有什麼後果呢?

舉一位張先生為例子,他年輕時車禍受傷,腦組織有一部分不正常,不斷引發癲癇,全身痙攣,痛苦不堪,醫生決定切斷其胼胝體治療之(因為切斷胼胝體有助於防止一側大腦半球不正常訊息傳到另一側之大腦半球,詳情從略)。結果手術十分成功,張先生

病況大為好轉,於是神經生物學家就請他來接受一些特殊的測驗,看看他大腦的功能與正常人有什麼不同。

在描述這些殊殊的測驗以前,必須先有兩個概念;第一,左半視野的影像,只傳到右大腦半球的後端,而右半視野的影像,只傳到左大腦半球的後端,這是因為視神經有部分交叉的關係(圖四),圖四有點的區域為左半視野影像向後傳的路徑。如果我們以一物在極短(1/10~1/100秒)的時間內出現於左半視野之後立即消失,則此人只有右腦半球「看」到此物,左腦半球是看不到的。(如果此物出現的時間太長,人的眼球因反射動作轉動,則兩個半腦都可以看到此物,我們的實驗也就不能做了。)第二個概念是,右半腦所指揮的是身體左半邊的動作,我們認為是右半腦意志的表達﹔反之,身體右半邊的肌肉動作也就代表左半大腦半球的意志。

有了這些概念,我們開始第一個實驗(圖五)。我們使左半視野出現「螺絲帽」字樣之後立即消失。這個人的左手馬上有所反應,自動向銀幕後他自己看不到的地方中的一堆物品中去摸索,很快地他正確的找到了螺絲帽。現在你問他:「你在做什麼?」他竟然不知道。由這個實驗可見右半大腦有看懂左半視野的字與指揮左半身的能力,但是我們的意識卻不知道它在做什麼。

第二個實驗是同時使左半視野出現「帽子」,右半視野出現「帶子」(如圖六)。你再問他:你看到了什麼?他的回答總是「帶子」,而不是「帽子」。也就是說,他以為自己只看到一個字,就是右半視野的「帶子」。左半視野出現了什麼,他自己並不知道。由此可見人的意識只存在於大腦左半,亦即他只懂右半視野裏的字。如果我們接著

問他:那一種帶子?他的回答可能有許多種,例如:塑膠帶子,或是其他的帶子,當然也可能說出「帽帶」,但其出現的頻率完全受概率支配。可見沒有胼胝體的人,左右半腦之間並沒有訊息交換。

第三個實驗(圖七),先使他看一張單子,上面有一些簡單的單字,如玻璃杯、茶杯、書、匙子,等他全都記住以後,把單子拿走。然後我們叫他把左手拿一枝筆伸到銀幕後面他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告訴他:「你看到什麼就寫什麼。」然後,我們使左視野中,出現一個「書」字,然後立即消失。我們發現,他的左手很快可以照樣寫出一個「書」字。我們此時再問他說:你在寫什麼?他的回答可能是玻璃杯、茶杯、匙子等單子上面他看過的字,當然他也可能回答說「書」,可是這也完全受概率支配。

以上這些實驗使我們得到一個結論:人類的意識是由左大腦半球職掌的。此外,由實驗二顯示,只有左半腦會「說話」,右半腦卻不會「說話」,(雖然我們使它看到了「帽子」,可是它就是說不出來。)是否我們可以推論:說話也有一個中樞,這個中樞只存在於左半腦,而不存在於右半腦?答案是肯定的。多年前,有位叫孛羅卡(Broca)的神經外科醫生,在為一位能聽懂,卻不能說話的病人動手術時,發現他大腦額葉下方有一個區域早已損壞(圖八),於是他就推論這個區域(孛羅卡區)的損壞是他不能說話的原因。不久以後,另一個外科醫生魏尼克(Wernicke)發現,左半大腦顳葉上部損壞的病人根本聽不懂人家的話,所以他以為這個區域(魏尼克區)平時是負責「聽懂」人家的話的。後人就把這兩區域合稱為說話中樞,這個中樞控制我們「聽懂」與「說話」。我們把大腦水平切開,發現說話中樞只存在方左半大腦,右半大腦相對位置並沒有相同

的構造,這就是為什麼左半大腦才能「說話」的原因。在此我們必須提醒各位讀者,所謂說話不只是聲帶與舌頭的工作,說話代表一連串複雜的過程,包括接受訊息、構思、調整各種器官種種作用,不是如想像中之簡單。

除了意識、語言之外,左右大腦還有一些不同之處,左半大腦是會做代數計算的,而右半大腦只會做簡單的加法;然而右半大腦的空間概念比左半為佳,所以幾何學的能力比較強。此外,右半大腦只認識名詞,卻不認識動詞,如果左半的視野出現「搖頭」、「點頭」等字眼,他不會有反應,反之,若同樣的字出現於右半視野,這個人就會照樣去做。當然,對具有胼胝體的人而言,是沒有這種分別的。

由於人類大腦分工分得這麼精細,人類對胼胝體的依賴,也遠超其他動物。動物左右大腦半球之間信息的傳遞,有時也可經由胼胝體以外的構造進行。例如猴子,讓牠左眼只能看到一個較大的圓環,而右眼只能看到一個較小的圓環,訓練牠在二者之間挑選大的,有時候竟能成功。可見得二個大腦半球之間仍有某種程度訊息之傳播。人類則無分鉅細,一定要有胼胝體存在才能互通信息。大腦的功能實在複雜,卻又引人入勝。正常人左右兩半大腦有胼胝體的連絡,合而為一,成為一個整體,只有一個心思,一個意念。但是當它被切斷之後,兩個大腦有說話中樞,與意識相連,能了解動詞的意義,能計算;而右半大腦與此人的意識不相連,不能了解動詞,卻認識名詞,擅長幾何學,又富有情感。左半大腦指揮身體右半,且接受右視野區與右半身體的觸覺,右半大腦恰恰相反。

Reference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5207015.html,/gate/big5/https://www.360docs.net/doc/4115207015.html,/health/2006-08/24/content_500151 2.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5207015.html,.tw/vocation/nursing/tc_sn/material/cva/definition.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5207015.html,.tw/database/scientieic/content/1976/00010073/0009.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5207015.html,.tw/~g864264/Neuroscience/neuron/intro.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5207015.html,.tw/~g864264/Neuroscience/neuron/brain.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5207015.html,.tw/~g864264/Neuroscience/neuron/funbrain.htm

头部地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

头部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

课题:头部解剖结构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理论课 目的及要求:通过讲解使学生懂得头部的内在结构和外形的关系,要求学生在素描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头部结构的练习。 重点与难点:头部骨点、骨骼和外形特征的关系。头部骨骼和比例的关系。头部骨骼和个性特征的关系。 教具:多媒体课件、人体骨骼 教程及内容: 第一节头部的骨骼 头部的骨骼可分为二大部分:脑颅和面颅,脑颅由1块额骨、1块枕骨、2块顶骨、2块颞骨和隐形于内部的1块蝶骨、1块筛骨构成。面颅由2块鼻骨、2块上颌骨、2块颧骨、1块下颌骨和隐形于内部的1块犁骨、2块泪骨、2块腭骨、2块下鼻甲骨构成。 头部的骨骼对于刻划人物形象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头部肌肉较薄,骨形很明显,无论多胖的脸,从颧骨到头顶这一段骨形仍然是很清晰的,否则就是病态。头部的骨点和对应关系是研究头骨的两个重要方面。

(出示头骨并讲解头骨的结构和骨点) 一、头部的主要骨点: 1. 额结节2. 眉弓3. 眶上缘4. 额骨颧突5. 鼻骨6. 颧结节7. 颧弓8. 下颌角9. 颏结节10. 颏隆凸11. 犬齿隆凸12. 斜线13. 颞线14. 乳突15. 顶丘16. 顶结节17. 上项线18. 枕外隆凸

每个人的不同长相即个体特征,主要取决于以上骨点之间的位置关系,骨相决定肉相,头骨决定人的脸型和个体特征。骨点是皮下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形体结构的转折点,抓不住骨点就抓不住形体,画面就会出现松散零乱或轻浮等毛病。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面部特征和骨点的关系) 二、头骨各部位的对应关系 从侧面看:耳孔大致位于头骨的中间;下颌骨将头骨分为前后两半;颧弓上缘将头骨分为上下两截;从顶丘到颏结节画一根直线即相当于给头部穿上一根轴;额结节到耳孔的连线将脑部和面部分开;耳孔对眶下缘;颧弓位于头骨中间;眶下缘到颏唇沟可以画一弧线;颞线经颧骨到斜线可画一条弧线。 从正面看:颧下缘弧线与眼眶下缘弧线相似;颧下缘齐鼻切迹(鼻孔下缘);眶内缘经犬齿窝到斜线再经眶外缘画到颞线形成一“V”字形,

颅脑CT解剖(图文)

颅脑CT解剖(图文) skC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4115207015.html, 1、蝶窦(Sphenoid sinus) 2、延髓(Medulla oblongata) 3、小脑(cerebellum)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skC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4115207015.html, skC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4115207015.html, skC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4115207015.html,

4、第四脑室(Fourth ventricle) 5、小脑中角(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 6、乙状窦(Sigmoid sinus) 7、颞骨及乳突气房(Petrous temporal bone and mastoid air cells) 8、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 9、脑桥(Pons) 10、垂体窝(Pituitary fossa)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skC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4115207015.html,

skC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4115207015.html, 11、小脑蚓部(Cerebellar vermis) 12、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13、桥前池(Prepontine cistern) 14、鞍背(Dorsum sellae) 15、侧脑室颞角(Temporal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skC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4115207015.html,

skC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4115207015.html, 16、环池(Ambient cistern) 17、角间池(Interpeduncular cistern) 18、大脑角(Cerebral peduncle) 19、侧裂池(Sylvian fissur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Frontal Lobe) skC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4115207015.html,

脑供血及脑血管解剖(图文)

脑供血及脑血管解剖(图/文) 人脑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在安静状 态下仅占体重2%的脑,大约需要全 身供血总量的20%左右,所以脑组 织对血液供应的依赖性很强,对缺氧 十分敏感。脑血管的特点:动脉壁较 薄;静脉壁缺乏平滑肌、无瓣膜,静 脉不与动脉伴行,形成独特的硬脑膜 窦,血液与神经元间有血脑屏障,此 屏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正常的脑功能依赖于通过致密的血 管网不断的运输充足的氧气和营养。 脑、脸和头皮的血液主要由二组血管 来供应:即双侧的颈动脉系统和椎动 脉系统。脑组织由四条大动脉供血, 即左右两条颈内动脉构成的颈内动 脉系统和左右两条椎动脉构成的椎- 基底动脉系统。脑部血液供应量约 80%-90%来自颈内动脉系统,10-20% 来自椎-基底动脉系统。 下面一组图为不同方位和模式下所示负责脑部血液供应的几条大动脉。

颈总动脉于第四颈椎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A和颈外A两个分支,其中颈外动脉负责脸部和头皮的血液供应,颈内动脉分出后沿颈部向上直至颅底,经颈动脉管进入海绵窦,紧靠海棉窦内侧壁,穿出海棉窦行至蝶骨的前床突内侧,开始分支(颈内A按行程分为四段:即颈段、颈内动脉管段、海棉窦段和脑段,临床上将后两段合称为“虹吸部”),其颅外的颈段无任何分支,颈内动脉管段先后分出颈鼓A和翼管A两个小支,海棉窦段先后分出海棉窦支、垂体支和脑膜支,脑段在前床突内侧处分出眼动脉,在视交叉外侧正对前穿质处分成大脑前动脉(ACA)和最大终末支的大脑中动脉(MCA)两个主要终末支。供应除部分颞叶和枕叶之外的大脑前3/5的血液,即又称为前循环系统。

椎-基底动脉供应脊髓上部、大脑的后2/5(枕叶、颞叶的一部分、丘脑后大半部和丘脑下部的小部分)、脑干和小脑的血液,故又称为后循环系统。 两侧大脑前动脉通过前交通动脉相连,颈内动脉的末端通过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相连,于是围绕脚间窝形成一完整的血管环即大脑动脉环(Willis动脉环)。Willis动脉环是一种代偿的潜在装置。如果一条动脉发育不良或阻断时,其他动脉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动脉环来使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血供,从而防止了严重损害的出现。 右图为从脑的底面向上观察所示, 包括了Willis动脉环和各条主要 的动脉 任意一条颈内动脉的血流减 少都会造成额叶功能的某些损伤, 这种损伤可能会造成另外一侧身 体的麻木、无力或瘫痪。椎动脉 的闭塞也能造成许多严重的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