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技术概论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

摘要:再制造工艺与技术是保证再制造产品质量、节约再制造费用、提高再制造效益的核心内容及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本文叙述了再制造工艺与技术的定义,分类指出了再制造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分类,对再制造技术的国内外的现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对再制造技术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再制造技术、再循环

0绪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国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这是关系到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我国现阶段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十分注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机电产品制造业是最大的资源消耗源和最大的环境污染源之一,每年约产生几十亿吨废物,人类环境面临日益增长的机电产品废弃物的压力及资源日益缺乏的问题,如汽车、计算机等大量地被淘汰及报废,再制造被提到议事日程。再制造是解决资源、环境污染和材料再利用的最佳方法和途径,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绿色系统工程,再制造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学科。

1再制造技术

1.1再制造的涵义

再制造是利用原有的零部件,采用各种再制造成形技术,使零部件恢复和提高尺寸、形状、表面质量和性能要求,形成新产品再使用,即新产品上包括了曾经使用过并经再制造的旧零部件。这样做可使产品或设备对环境污染最小,资源的利用率最高,投入费用最少,而性能重新达到最佳的使用要求,这本身就能达到优质、高效、安全、可靠、节能及节材的目的,因此再制造应属于先进制造技术范畴。

再制造不同产品和设备的维修及废料回收:维修主要是针对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或腐蚀等原因而不能正常使用的个别零件的修复;回收是将报废品的材料重新熔化和溶解,重新利用它的材料;再制造是在整个产品报废后,对报废的产品通过先进技术手段进行再制造形成新的产品,它涉及产品和设备的全寿命周期,即生产产品最初应考虑对产品的论证、设计、制造、使用、再制造直至报废处理等问题。机电产品全寿命周期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机电产品全寿命周期过程

1.2再制造技术的分类

根据对废旧产品再制造过程的分析以及再制造实践,按照生产工艺过程,再制造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图2所示的几种类型。 零件检测技术

零件检测技术再制造加工技术再制造加工技术再制造拆解技术

再制造拆解技术再制造清洗技术

再制造清洗技术再制造包装技术

再制造包装技术信息化再制造技术信息化再制造技术再制造装配技术

再制造装配技术磨合与实验技术

磨合与实验技术再

术再制造技术

图2 再制造技术的分类

1)拆解技术

再制造拆解技术是对废旧产品进行拆解的技术与方法的统称,是研究如何实现产品的最佳拆解路径及无损拆解方法,进而高质量获取废旧产品零部件的技术。拆解技术为废旧产品再制造及可再使用的拆解零件质量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保证。

2)清洗技术

清洗技术是采用机械、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等方法清除产品或零部件表面各种污物(灰尘、油污、水垢、积炭、旧漆层和腐蚀层等)的技术及方法。废旧产品及其零部件表面的清洗对零部件表面形状及性能鉴定的准确性、再制造产品质量和再制造产品使用寿命均具有重要影响。

3)零件检测技术

零件检测鉴定是为了准确地掌握零件的技术状况,根据技术标准分出可直接利用件、可再制造修复件和报废件。零件的检测鉴定包括对零件几何尺寸和物理力学性能的鉴定以及对零件缺陷的无损检测。其中,无损检测技术是零件再制造检测中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4)零件再制造加工技术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一些零件因磨损、变形、破损、断裂、腐蚀和其他损伤而改变了零件原有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从而破坏了零件间的配合特性和工作能力,

使部件、总成甚至整机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零件再制造加工的目标是恢复有再制造价值的损伤失效零件的尺寸、几何形状和力学性能。零件再制

造加工是一门综合研究零件的损坏失效形式、再制造加工方法及再制造后性能的技术,是提高再制造产品质量、缩短再制造周期、降低再制造成本、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尤其对贵重、大型零件及加工周期长、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及需要特殊材料或特种加工的零件,意义更为突出,效果更为显著。

5)再制造装配技术

再制造装配技术是在再制造装配过程中,为保证再制造装配质量和装配精度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调整保证零部件传动精度,如间隙、行程、接触面积等工作关系;校正和保证零部件的位置精度,如同轴度、垂直度、平行度、平面度、中心距等。对上述调整与校正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当,对于废旧产品再制造质量和再制造后产品的使用寿命具有直接作用。

6)磨合与试验技术

重要机械产品经过再制造后,投入正常使用之前必须进行磨合与试验。其目的是:发现再制造加工及装配中的缺陷,及时加以排除;改善配合零件的表面质量,使其能承受额定的载荷;减少初始阶段的磨损量,保证正常的配合关系,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在磨合和试验中调整各机构,使零部件之间相互协调工作。磨合与试验是提高再制造质量、避免早期故障、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例如再制造发动机完成后均要进行磨合试验。

7)再制造涂装技术

再制造涂装技术是指对综合质量检测合格的再制造产品进行涂漆和包装的工艺技术。主要包括:一是将涂料涂敷于再制造产品裸露零部件表面形成具有防腐、装饰或其他特殊功能的涂层;二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而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容器、材料及其他辅助物等对再制造产品进行的绿色包装;三是印刷再制造产品使用说明书及质保单等材料,完善再制造产品的售后服务质量。

8)信息化再制造技术

信息化再制造技术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实施废旧产品再制造生产的技术和手段。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实现废旧产品再制造效益最大化、再制造技术先进化、再制造管理正规化、再制造思想前沿化和产品全寿命过程再制造保障信息资源共享化的基础。它对提高再制造保障系统的运行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柔性再制造技术、虚拟再制造技术、快速再制造成形技术等都属于信息化再制造技术的范畴,也将在先进再制造生产控制及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废旧产品再制造过程中应用到的工艺和具体技术很多,每种技术各有优点,也各有应用的局限性,需视产品失效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2国内外发展现状

2.1国外发展现状

在国外,再制造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产业,已经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了国家再制造与资源恢复国家中心(NC3R)以及再制造研究所、再制造工业协会。其目标是为工业界提供绿色、有效或经济的再制造产品。美国《2010年及其以后的国防制造工业执行提要》中已明确将新的再制造技术列入其优先发展的国防制造业的新重点。欧洲也通过了支持再制造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正在德国建设欧洲再制造技术中心。

目前,国外再制造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一下五个方面:(1)全寿命周期内,产品部件老化或物理、机械性能变化分析,通过这些信息成功恢复或再制造报废产品;(2)通过有限元分析、失效分析、几何尺寸恢复、结构和材料分析判断和评估产品老化机制,获得科学正确的再制造方法;(3)研究并开发经济性好、环境可靠地再制造先进技术,表面清洗技术和废物最小化技术;(4)研究用于定量测量评估部件、配件健康程度的工具和装备,通过使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和工具测量再制造产品的性能或老化特性,用于预测产品的剩余寿命;(5)再制造可持续设计研究。工业发达国家通过这些基础研究工作的积累,为再制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外再制造产品涉及汽车及其配件、工业设备、航空航天及国防装备、电子产品等十几个领域,其中,汽车和工程机械领域再制造所占比例最大。以美国为例,1996年,美国专业化再制造公司达73000家,年销售额530亿美元,雇员约48万人;2005年,美国再制造产业产值已超过800亿美元,雇员超过100万人,其中汽车和工程机械领域再制造产值约500亿美元,占再制造产值的2/3以上。国际工程机械巨头——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于1973年开始再制造业务,在经历了30多年摸索发展期后,近10年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球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再制造巨头,再制造业务成为卡特彼勒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卡特彼勒每年循环利用超过1亿磅的报废铁,主要用于再制造发动机、变速箱和液压零部件。近年来,日本加强了对工程机械的再制造,至2008年,再制造的工程机械中,58%由日本国内用户使用,34%出口到国外,其余的8%拆解后作为配件出售。至2004年,德国大众汽车已再制造汽车发动机748万台,变速器240万台,公司销售的再制造发动机及配件和新机的比例达到9:1。

欧美国家的再制造产业,在再制造设计方面,主要结合具体产品,针对再制造过程中的重要设计要素如拆卸性能、零件的材料种类、设计结构与紧固方式等进行研究;在再制造加工方面,对于机械产品,主要通过换件修理法和尺寸修理法来恢复零部件的尺寸。如英国Lister-Petter再制造公司,他们每年为英、美军方再制造3000多台废旧发动机,再制造时,对于磨损超差的缸套、凸轮轴等关键零件都予以更换新件,并不修复。对于电子产品,再制造的内涵就是对仍具有

使用价值的零部件予以直接再利用。

就国外从事制造的企业类型来看,主要有三种。一是原始设备制造商进行再制造,并且一般只进行自己产品的回收再制造。例如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企业——大众、宝马、通用等公司都有自己的再制造。通用再制造公司每年销售大约250万件再制造零部件。二是专职从事再制造业务的公司,这类公司具备各种产品的再制造能力如卡特彼勒在全球拥有专业的再制造公司14家,为不同产品提供再制造服务,年处理再制造产品220万件。三是从提供服务和维修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开展再制造业务。这类企业主要是电子产品再制造公司。如日本施乐公司在全国建立了50个废弃旧复印机回收点,对回收后的零件进行再制造后再次投入使用,到2000年该公司已将废旧复印机的零件循环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拥有旧零部件的复印机达总产量的25%。

2.2国内研究现状

欧美等国的再制造是在原型产品制造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主要以尺寸修理法和换件修理法为主。随着科技迅速发展,这种再制造模式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旧件再制造率低,节能节材的效果差;二是难以提升再制造产品的性能;三是加工量大,环保效果不佳。

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工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再制造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工程是在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基于寿命评估技术、复合表面工程技术、纳米表面技术和自动化表面技术,这些先进的表面技术是国外再制造时所不曾采用的。其重要特征是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成本只有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与制造新品相比显著降低。先进表面工程技术在再制造中的应用,可将旧件再制造率大幅度提高,使零件质量性能不低于原型新品水平。鉴于再制造在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巨大潜力,近年来,国家领导和政府给于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不同工业领域备受关注,我国的再制造产业及相关再制造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

2.2.1国家对再制造产业的重视和支持

2005 年,国务院颁发的21、22 号文件均明确指出国家“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并“组织相关绿色再制造技术及其创新能力的研发”。同年11 月,国家发改委等 6 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其中再制造被列为四个重点领域之一,我国发动机再制造企业“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被列为再制造重点领域中的试点单位。2006 年,前国务院曾培炎副总理就发展我国汽车零件再制造产业做出批示:“同意以汽车零部件为再制造产业试点,探索经验,研发技术。同时要考虑定时修订有关法律法规”。

2008 年,国家发改委组织了“全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试点实施方案评

审会”,对全国各省市40 余家申报单位中筛选出来的14 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进行了评审支持,包括一汽、东风、上汽、重汽、奇瑞等整车制造企业和潍柴、玉柴等发动机制造企业纷纷开始实施再制造项目。2009 年11 月,工业与信息化部启动了包括工程机械、矿采机械、机床、船舶、再制造产业集聚区等在内的8大领域35 家企业的再制造试点工作。

2009 年1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生效,第2、第40、第56 条中六次阐述再制造,为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2009 年4 月,国家发改委组织“全国循环经济座谈会暨循环经济专家行启动仪式”,作者向李克强副总理汇报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受到李克强副总理高度重视,他指出“今后要大力推进再制造新兴产业,建议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进一步扩大到机床、工程机械等领域,同时注重再制造与改造相结合;并建议实施汽车下乡工程与再制造生产相结合,促进形成新的产业链”。2009 年12 月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工程院上报的《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的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再制造产业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扩大内需(如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环境保护。再制造产业链条长,涉及政策、法规、标准、技术和组织,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院的建议请发改委会同工信部、商务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并提出意见”。温家宝总理的批示,高屋建瓴地强调了再制造产业的重要性,从推动循环经济建设、扩大内需、保护环境三个方面阐述了发展再制造产业的重大意义,深刻地提出再制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同并对产业链的各环节认真研究,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再制造产业的发展。2009 年12 月,工信部委托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承担咨询项目《中国特色的再制造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和发展模式研究》,旨在推动中国特色的再制造产业模式的发展与规范化。

2010 年2 月20 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确定启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志,目的在于更好地加强对再制造产品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推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2010 年3月13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专门安排了主题为“再制造与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集体采访活动。

2010 年5 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商务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导全国加快再制造的产业发展,并将再制造产业作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培育。2010 年 6 月11 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工程院主办、装甲兵工程学院承办的“全国再制造技术与经验现场交流会”在装甲兵工程学院召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等政府机关代表,各省市发改委/经信委代表,国家再制造企业,相关行业协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共计280 余位代表参会。有效推动了相关企业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2010 年7 月19 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规定拆解的汽车总成以及其他零配件可以交售给再制造企业,对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上述法律条款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精神,为再制造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可以说,我国已进入到以国家目标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为中心内容的新阶段,国内再制造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

2.2.2中国特色的再制造模式

再制造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主要从上世纪末开始研究与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恢复尺寸、提升性能的表面工程技术为手段,产学研相结合,既循环又经济”的中国特色的再制造模式。该模式注重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结合,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关键技术,构建了废旧产品的再制造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了再制造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注重企业需求与学科建设融合,提升企业与实验室核心竞争力;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促进国家循环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的再制造模式的主要特色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技术手段的集约性。再制造是由维修工程和表面工程发展而来,又结合了力学、摩擦学、材料学等多学科理论,因此再制造的技术手段体现了集约性,既有传统的作为主体的维修技术、表面工程技术,又是新兴的无损检测、寿命评估预测、质量控制等先进技术。

(2)节能环保的实效性。中国特色再制造模式不同于国外换件修理和尺寸修理模式的主要创新在于引入了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作为再制造的主要技术手段,通过表面工程技术对零件的局部损伤进行“加法”修复,以恢复并提升零件的性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废旧零件中蕴含的附加值,避免了回炉和再成形等一系列加工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再制造基础研究的前瞻性。采用超声波、涡流检测、金属磁记忆等无损检测技术与模拟评估手段,创新性地进行了国际前沿的再制造寿命评估基础研究,为再制造产品性能达到或超过原型新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再制造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将自主研发的先进表面工程、纳米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用于再制造生产,大大提升了再制造的品质,不仅使再制造产品的性能达到甚至超过新品,而且对资源、能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效果更为优异。现已成功开发了再制造寿命评估仪器及软件、自动化纳米电刷镀设备、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设备、自动化等离子熔覆设备和智能纳米减摩自修复添加剂技术等,应用效果表明,先进表面工程技术在发动机再制造中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旧件利用率,降低了再制造成本,不仅使工厂获得了经济效益,还为国家节能、节材及保护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5)再制造工程应用的先导性。通过产学研的联合攻关为我国再制造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工程,引领着我

国再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2.2.3我国再制造技术发展

再制造成形技术是再制造生产得以开展的关键技术支撑,先进的再制造成形技术也是获得合格再制造产品的技术保障。由于再制造的对象是经过服役而报废的各种零件,其损伤失效形式复杂多样,残余应力、内部裂纹和疲劳层的存在导致寿命评估与服役周期复杂难测,再制造还要在保持废旧零(部)件材质和形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采用高技术恢复原产品的尺寸标准、达到或超过原产品的性能指标、实现原产品的功能升级,同时也采用正规化、规模化的加工手段,因此加工工艺更为复杂。近年来,国内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再制造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取得丰硕成果,研发出了纳米复合表面工程技术、能束能场再制造技术、粉末冶金成形技术等不同再制造技术手段。其中,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根据再制造产品失效特征和质量性能不低于新品的标准要求,通过多年研究与实践,自主创新了多项中国特色的再制造技术。

自动化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

纳米电刷镀技术是自主研发的一项先进的再制造技术,纳米刷镀层与不含纳米颗粒的金属刷镀层相比,耐磨性能提高 1.5倍、抗温性由200°C 提高到400°C、抗接触疲劳性能由105周次提高到106周次,显著延长零件使用寿命,并成功应用于飞机发动机叶片、汽车发动机连杆、凸轮轴和缸体的再制造。但由于手工纳米电刷镀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针对重载汽车发动机连杆和缸体缸筒再制造难题和产业化生产需求,自主研发了发动机连杆自动化纳米电刷镀专用设备和气缸筒自动化纳米电刷镀专用设备,实现了镀液连续供应和循环利用、纳米电刷镀再制造工艺过程综合监控。生产应用表明,生产率提高5~10倍,再制造消耗材料仅为该零件本体重量的1%~2%,费用是新品价格的1/10,实现了废旧零件再制造的需求。并且镀液循环利用,废水集中处理,实现全过程的绿色化要求。

(2)纳米减摩智能自修复添加剂技术

研制的摩擦副损伤原位自修复添加剂已在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的设备、及发动机台架上进行试车考核试验,同时在安徽定远进行了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技术可实现对早期磨损表面的轻度微损伤进行原位动态自修复,对零件表面形貌进行优化,显著提高零件表面硬度和光洁度,进而改善润滑状况,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并节约燃油3%~7%,降低润滑油温度40%,显著延长换油周期,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3)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技术

自主研发了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技术,采用机器人或操作机的操作臂夹持喷枪,通过红外温度场监测和编程控制高速电弧喷枪实现各种规划路径,实时反馈调节喷涂工艺参数,实现自动喷涂作业的智能控制。该技术结合新开发的Fe-Al

和Fe-Al-Mn系粉芯丝材制备出的喷涂层,结合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损性能好,已成功应用于废旧斯太尔发动机缸体的再制造,已完成再制造量200 多台。采用自动化电弧喷涂技术再制造单件发动机缸体时间由手工的 1.5 小时缩短为20 分钟,喷涂效率提高4.5倍。

(4)自动化微束等离子熔覆技术

自主创新设计了70KHz 高频逆变微束等离子电源,高于目前通常采用的20KHz 逆变频率,从而减少了设备的体积,提高了系统的响应特性,使得微束等离子弧的工作更加稳定。利用该技术对发动机废旧排气门密封锥面进行再制造后的气门变形量小,表面硬度恢复到新品数值,力学性能满足要求,成本仅为新品的1/5。

(5)再制造无损检测评估技术及其仪器设备

废旧零部件损伤状态无损检测与评估是再制造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内容。研究了汽车发动机缸体、曲轴、连杆、气门杆等不同再制造零部件的多种无损检测评估技术(涡流、超声、金属磁记忆、声发射等),并研制出了高频涡流无损检测仪(气门杆、连杆等,通用性强)、高穿透力超声无损检测仪(曲轴等,通用性强)、缸体涡流/磁记忆综合无损检测评估仪、金属磁记忆寿命评估仪、纳米复合刷镀层无损测厚仪等,初步实现了发动机连杆、曲轴、发动机缸体等重要零部件损伤和无损检测评估,为再制造产品质量不低于新品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相关技术和仪器设备已在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再制造生产线上应用试验,为再制造毛坯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

3中国再制造的发展趋势

再制造作为我国新世纪重点发展起来的新方向,以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为特色,以综合利用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高科技为核心,充分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特点。再制造高度契合了构建循环经济、实施节能减排的战略需求,必能为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贯彻实施做出更大贡献。放眼未来,中国的再制造应从三个方面予以重点突破,即“探索再制造的科学基础、创新再制造的关键技术、制定再制造的行业标准”:

1)探索再制造的科学基础,即深入探索研究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废旧零件和再制造零件的寿命评估预测理论等为代表的再制造基础理论,以揭示产品寿命演变规律的科学本质。再制造是来自实践的工程科学,经验性更强。废旧零件的剩余寿命是否足够,再制造零件的使用寿命是否可保持一个完整的服役周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由于缺少理论依据,有时仅凭简单的检测设备,甚至只靠工人师傅的目测或经验判断来完成。为解决这个重大难题,必须探索研究更多更有效的无损检测及寿命预测理论与技术。目前的研究已有初步成效,在研究金属磁记忆理论评估剩余寿命时,发现金属磁记忆信号实质是铁磁材料表面的杂散磁场信号,通过梳理归纳金属磁记忆信号在疲劳损伤作用下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

律,利用金属磁记忆信号法向分量初步构建了表征铁磁材料类废旧零件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的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在研究声发射理论预测服役寿命时,通过解决典型声发射信号特征参量的甄选及其指代信息分析,获得真实准确的反映再制造零件表面涂层内部微裂纹萌生、扩展及断裂等信息,初步实现对再制造零件表面涂层寿命演变规律的把握。今后在继续深化上述理论与技术的前提下,还需探索新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寻找特征参量来方便快捷地表征寿命规律。

2)创新再制造的关键技术,即不断创新研发用于再制造的先进表面工程技术群,使再制造零件表面涂层的强度更高、寿命更长,确保再制造产品的质量达到或超过新品。先后开发成功纳米表面工程技术和自动化表面工程技术,前者包括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纳米热喷涂技术、纳米减摩自修复添加剂技术等,后者包括自动化电弧喷涂技术、自动化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等。纳米表面工程技术的核心是利用纳米颗粒材料的小尺寸效应,通过在涂层或添加剂中的均匀、弥散分布,实现纳米颗粒与基质金属间原子尺度的化学键结合,从而显著提高涂层的强度学和摩擦学性能;自动化表面工程技术的核心是利用机器人或操作机来取代手工操作,通过自动控制规划路径,实时反馈调节涂层成形工艺参数,实现表面涂层制备的自动化、智能化。上述技术已应用于发动机再制造生产线,如: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成功修复了进口飞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300小时台架试验满足要求,突破了对国外进口产品的国产化维修技术瓶颈,再制造费用仅是国外技术费用的1/10;自动化电弧喷涂技术用于重载汽车发动机缸体、曲轴箱体等零件的再制造,单件发动机箱体的再制造时间由90min缩短为20min,且材料消耗仅为零件本体重量的0.5%,费用投入不超过新品价格的10%。下一步除了继续完善纳米表面工程技术和自动化表面工程技术外,还需研发生物表面工程技术等新的方向。

3)制定再制造的行业标准,即尽早建立系统、完善的再制造工艺技术标准、质量检测标准等体现再制造走向规范化的标准体系。国内再制造因起步较晚,再制造企业的技术积累少,再制造的标准缺乏,因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再制造的广泛应用。200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全国绿色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再制造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挂靠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该委员会正陆续制订并有望近期出台“再制造概念、术语”和“再制造率的概念及评估方法”等共性基础标准。同时,国内相关高等院校和再制造企业正在联合制定“再制造技术工艺标准、再制造质量检测标准、再制造产品认证标准”等多类标准草案,包括:再制造发动机工艺流程标准、发动机再制造产品性能评价与质量检测标准、废旧发动机零件剩余寿命评估标准、再制造的关键零件(曲轴、缸体、凸轮轴、连杆轴等)质量检测标准、再制造发动机试车考核标准等。下一步应深化标准内涵,制定出具有良好通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方案。

4总结

中国构建了包括再制造在内的“4R”体系,再制造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再制造的重要特征是再制造产品质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有些还能超过新品,成本只是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显著降低。中国特色的再制造来源于维修,是维修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先进制造的重要组成,但是与维修和制造相比,再制造蕴含着更深的科学理论和更高的技术基础。再制造已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再制造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再制造不仅进入了国家法律,而且在产业化实践和基础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已成为国际再制造中心之一,在国际再制造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动再制造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可围绕“探索再制造的科学基础、创新再制造的关键技术、制定再制造的行业标准”等方面展开工作。

参考文献

[1] 徐滨士,马世宁,刘世参等.21世纪的再制造工程[J].中国机械工程,2000(1,2):36-38.

[2] 刘志锋,刘光复,宋守许.绿色产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A].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115-118.

[3] 钱苗根,姚寿山,张少宗.现代表面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18.

[4] 张万昌.机械制造基础(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74-173.

[5] 傅水根.机械制造工艺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52-187.

[6] 邓乾旺,于德介,刘小燕.快速原型技术的发展[J].现代机械,2000(2):75-77.

[7] 谢立伟.再制造关键技术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8] 陈翔字,梁工谦.美国再制造与我国的研究评述[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6(28):7-9.

[9] 储伟俊,刘斌.国外再制造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工艺师,2001,(8):7-9.

[10] 张伟.再制造业的发展和展望.机电一体化[J].2000,4(4):54-55.

[11] 杨洗陈,李会山.激光再制造技术及其工业应用[J].中国表面工程,2003,(4):43-45.

[12] 徐滨士,马世宁,刘世参等.表面工程的进展与再制造工程.同济大学学报,2001.29(9):1085-1091.

[13] 王瑞芳,陶治,谢惠生等.关于再制造技术的探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增刊):823-825.

[14] 徐滨士,刘世参,王海斗.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 求是. 2005(12):46-47.

[15] 徐滨士,刘世参,史佩京等. 再制造工程的发展及推进产业化中的前沿问题. 中国表面工程. 2008,21(1):1-6.

[16] 刘晓叙,陈敏.机械产品再制造技术和应用研究[J]现代制造共程,2005(8):99-101.

第1章 机械制造技术概论习题及答案

第1章练习作业题 1. 单项选择 1-1 按照系统的观点,可将生产定义为使生产(③)转变为生产财富并创造效益的输入输出系统。 ①对象②资料③要素④信息 1-2 度量生产过程效率的标准是(④)。 ①产量②产值③利润④生产率 1-3 制造从广义上可理解为(②)生产。 ①连续型②离散型③间断型④密集型 1-4 精良生产是对(④)公司生产方式的一种描述。 ①波音②通用③三菱④丰田 1-5 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约(③)来自制造业。 ① 20% ② 40% ③ 60% ④ 80% 1-6 在机械产品中,相似件约占零件总数的(③)。 ① 30% ② 50% ③ 70% ④ 90% 1-7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是用(③)对零件有关特征进行描述和识别的一套特定的规则和依据。 ①文字②数字③字符④字母 1-8 成组技术按(④)组织生产。 ①产品②部件③零件④零件组 1-9 CIM是(②)和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率和响应能力。 ①高新技术②信息技术③计算机技术④现代管理技术 1-10 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④)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①零件②设备③工艺装备④相关过程 1-11 实行并行工程的企业多采用(③)的组织形式。 ①直线式②职能式③矩阵式④自由式 1-12 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影响竞争力的诸要素中(①)将变得越来越突出。 ①时间②质量③成本④服务

2. 多项选择 2-1 生产要素包括(①②③④)和生产信息。 ①生产对象②生产资料③能源④劳动力 2-2 21世纪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向是(①②③)智能化和清洁化。 ①自动化②柔性化③集成化④批量化 2-3 专业化协作与扩散生产的形式有(①②③)等。 ①组织各种专业化基础零部件生产厂②组织专业化毛坯生产厂 ③实行工艺性协作④实行主机装配协作 2-4 机械零件之间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②③④)等几方面。 ①零件名称相似性②零件结构特征相似性③零件材料特征相似性④零件制 造工艺相似性 2-5 采用生产流程分析法划分零件组的优点是(②④)。 ①无须编制零件工艺规程②可保证同一零件组内的零件的工艺相似性③可由 零件编码直接划分零件组④可在划分零件组的同时形成机床组 2-6 成组生产单元按其规模、自动化程度和机床布置形式,可分为(①②③)和成组柔性制造系统等几种类型。 ①成组单机②成组单元③成组流水线④成组刚性自动线 2-7 产品、部件、零件标准化的内容包括(①②④)。 ①名称标准化②结构标准化③材料标准化④零部件标准化 2-8 CIMS功能模型中质量信息系统包括(①②④)等。 ① CAI ② CAT ③ CAE ④ CAQC 2-9 实施并行工程可以(①③④)等。 ①缩短产品开发周期②减少制造工作量③降低产品制造成本④减少工程变更次数 2-10 并行工程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下游的(①②)过程。 ①制造②支持③销售④使用 2-11 敏捷制造的通讯基础结构包括(①②③④)等。 ①建立大范围的信息传输网络②建立统一的产品信息模型③建立企业信息模 型和管理信息模型④制定信息传输标准 2-12 敏捷制造的特征有(①②③)。 ①快捷的需求响应②动态的组织形式③集成的制造资源④稳定的人员编制

先进制造技术知识点总结

概述第一章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先进性、广泛性、实用性、集成性、系统性、动态性。1、先进制造技术分为三个技术群:主体技术群、支撑技术群、制造技术环境。2、主体技术:面向制造的设计技术群(1)产品、工艺设计、 3 (2)快速成形技术(3)并行工程 制造工艺技术群:(1)材料生产工艺(2)加工工艺(3)连接与装配 (4)测试和检测(5)环保技术(6)维修技术(7)其他 支撑技术:(1)信息技术(2)标准和框架(3)机床和工具技术 (4)传感器和控制技术 4、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的四大领域: (1)现代设计技术 (2)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3)制造自动化技术 (4)系统管理技术 4、美国的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概况P10 美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概况:美国政府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提出了一系列制造业的振兴计划,其中包括“先进制造技术计划”和“制造技术中心计划”。

先进制造技术计划 美国的发展目标: 1、为美国人创造更过高技术、高工资的就业机会,促进美国经济增长。 不断提高能源效益,减少污染,创造更加清洁的环境。、2. 3、使美国的私人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保持美国的竞争地位。 4、使教育系统对每位学生进行更有挑战性的教育。 5、鼓励科技界把确保国家安全以及提高全民生活质量作为核心目标 三个重点领域的研究: 1、成为下一代的“智能”制造系统 2、为产品、工艺过程和整个企业的设计提供集成的工具 3、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章柔性制造系统(FMS)技术 1、柔性制造系统(FMS)的特点: (1)主要特点:柔性和自动化 (2)设备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小 (3)减少直接劳动工人数 (4)产品质量高而稳定

先进制造技术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6.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柔性制造系统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PDM四层体系结构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9.CIMS分为五个层次,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MRP和MRPⅡ分别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而ERP指__________,其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 并行工程的主要目标是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 电解加工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产生阳极溶解的电化学腐蚀将工件加工成形。电解加工的工具(阴极)发生溶解,可长期使用。可在一个工序内完成复杂形状的加工。(×) 3. 柔性制造系统是由数控加工设备(或FMC),物料运储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4. 特种加工是指直接利用电能、声能、光能、电化学能、热能以及特殊机械能对材料进行加工,它与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相比具有许多特点:在加工过程中工具与工件之间没有显著的切削力;加工用的工具材料硬度可以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能用简单的运动加工出复杂的型面。(√) 5. FMS可使工艺人员避免查阅冗长的资料、数值计算,填写表格等重复的繁重工作,大幅度地提高工艺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 (×) 6.制造技术就是指按照人们所需的目的,运用知识和技能,利用客观物资工具,将原材料物化为人类所需产品的工程技术。即:使原材料成为产品而使用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三、名词解释 1.DFC DFC Design For Cost的意思是面向成本的设计,它最早出现于九十年代初期,属于并行工程中的DFX(Design For X)技术的一个分支。面向成本的设计是指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通过分析和研究产品制造过程及其相关的销售、使用、维修、回收、报废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部分的成本组成情况,并进行评价后,对原设计中影响产品成本的过高费用部分进行修改,以达到降低成本的设计方法。DFC将成本作为设计的一个关键参数,并为设计者提供分析、评价成本的支持工具。 2.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由统一的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一组数字控制加工设备组成,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的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英文缩写为FMS。FMS的工艺基础是成组技术,它按照成组的加工对象确定工艺过程,选择相适应的数控加工设备和工件、工具等物料的储运系统,并由计算机进行控制,故能自动调整并实现一定范围内多种工件的成批高效生产(即具有“柔性”),并能及时地改变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3.CE 并行工程即concurrent engineering,简称CE,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零部件和相关各种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相关过程)的一种系统方法。换句话说,就是融合公司的一

(含题目)现代制造技术课题论文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先进制造系统》课程论文 题目产品数据管理技术(PDM) 机电工程院(系)工业工程专业 学生姓名冯燕颜学号 04 起讫日期 2012.12.05- 2012.12.18

摘要 产品数据管理( PDM) 将计算机在产品设计、分析、制造、工艺规划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孤岛集成在一起准确地描述了企业想干什么事情的全部信息。PDM主要解决的就是生产活动中不断变化、不断进步的动态信息管理。PDM 系统使原来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发展到产品设计过程、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过程的自动化, 是企业全局信息的集成的平台。 PDM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形成软件产品的一种新技术,它是在CAD/CAM/CAE和EDM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归因于国际上许多大型企业逐渐接受PDM并把它作为支持企业经营过程重组、并行工程,ISO9000认证等的使能技术。1984年一些行业的领头羊如波音、休斯、奔驰、摩托罗拉等公司纷纷投入巨资实PDM以作为保持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而今,随着CAD/CAM及CIMS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PDM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当今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关键词:产品数据管理(PDM);信息管理;

目录 第一章产品数据管理概论 (1) 1.1 PDM的基本概念 (1) 1.2 PDM系统的体系结构 (1) 第二章 PDM系统的主要功能 (2) 2.1电子仓库与文档处理 (2) 2.2工作流或过程管理 (2) 2.3 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 (2) 2.4 零件分类管理与检索 (2) 2.5 项目管理功能 (3) 第三章 PDM系统的实施技术 (3) 3.1 PDM实施的目标与内容 (3) 3.2 PDM系统实施步骤 (3) 第四章 PDM实施中的信息建模 (4) 4.1 人员管理模型 (4) 4.2 产品对象的数据模型 (4) 4.3 产品结构管理模型 (5) 4.4 产品配置管理模型 (5) 4.5 过程管理模型 (5) 第五章 PDM的应用集成 (5) 5.1 PDM是CAD/CAPP/CAM的集成平台 (6) 5.2基于PDM系统的企业信息集成 (6) 第六章 PDM软件应用 (6) 6.1 PDM软件的基本功能 (7) 6.2 PDM软件选型的基本原则 (9)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先进制造技术试卷与答案

《先进制造技术》试题 考试说明: 1.首先下载试题及《标准答卷模版》,完成答题后,答卷从网上提交。 2.答卷电子稿命名原则:学号.doc。如:11031020512002.doc。 3.网上提交起止时间:2016年5月16日8:00—6月16日18:00。 试题: 一、简述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有哪些?(15分) 二、车削中心应具有哪些特征,其工艺范围是什么?(15分) 三、什么是智能制造系统?为什么说智能制造是影响未来经济发展过程的制造业的重要生产模式。(15分) 四、试阐述立体光刻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20分) 五、钢铁行业环保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被注重和研究的热点,查阅相关文献,撰写一篇主题为“绿色制造 在钢铁工业中如何应用”的短文,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35分)

《先进制造技术》答卷 一、简述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有哪些? 1.先进制造技术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它的目的是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2.先进制造技术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是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3.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要求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它的竞争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竞争,因此它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 4.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的有效要素,同时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具有面向21世纪新的技术领域。 总之,成形技术和加工技术日趋精密化,制造工艺、设备和工厂的柔性与可重性将成为制造业的显著特点,虚拟制造技术和网络制造技术将广泛应用,智能化、数字化是先进制造的发展方向,提高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的制造技术将超速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在先进制造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车削中心应具有哪些特征,其工艺范围是什么? 车削中心是在数控车床的基础上,配置刀库和机械手,使之可选择使用的刀具数量大大增加。车削中心比较全能,可以车,铣,钻等多种功能,刀库容量大,轴也多,速度也比数控车床快得多,车削中心分立式,卧式还有立卧式加工中心,加工大批量 而且复杂零件时一般采用加工中心。车削中心也是一种多工序加工机床,它是数控车床在扩大工艺范围方面的发展。不少回转体零件上常常还需要进行钻孔、铣削等工序,例如钻油孔、钻横向孔、铣键槽、铣偏方及铣油槽等。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工序最好能在一次装夹下完成。这对降低成本、缩短加工周期、保证加工精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重型机床,更能显示其优点,因为其加工的重型零件吊装不易。 车削中心主要以车削为主,还可以进行铣、钻、扩、铰、攻螺纹等加工。其加工对象主要有:复杂零件的锥面、复杂曲线为母线的回转体。在车削中心上还能进行钻径向孔、铣键槽、铣凸轮槽和螺旋槽、锥螺纹和变螺距螺纹等加工。回转体表面及端面、沟槽、螺纹、成形面和切断等。具体如下:车端面、车锥体、钻中心孔、车特型面、车外园、用成型刀车特性面、 钻孔、车螺纹、镗孔、滚花、绞孔、切断。车削中心一般还具有以下两种先进功能。 1)动力刀具功能即刀架上某些刀位或所有的刀位可以使用回转刀具(如铣刀、钻头)通过刀架内的动力使这些刀具回转。

第1章机械制造技术概论习题及答案

第1章机械制造技术概论习题及答 案 第 1 章练习作业题 1. 单项选择 1-1 按照系统的观点,可将生产定义为使生产(③ )转变为生产财富并创造效益的输入输出系统。 ① 对象② 资料③ 要素④ 信息 1-2度量生产过程效率的标准是(④ )。 ① 产量② 产值③ 利润④ 生产 率 1-3制造从广义上可理解为(②)生产。 ① 连续型② 离散型③ 间断型④ 密集型

1-4 精良生产是对(④ )公司生产方式的一种描述。 ① 波音② 通用③ 三菱④ 丰田 1-5 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约 (③ )来自制造业。 1-6 在机械产品中,相似件约占零件总数的 (③ )。 ① 30% ② 50% ③ 70% ④ 90% 1-7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是用(③ )对零件有关特征进行描述和识别的一套特定的规则和依据。 ① 文字② 数字③ 字符④ 字母 1-8 成组技术按(④ )组织生产。 ① 产品② 部件③ 零件④ 零件组 1-9 CIM 是(② )和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率和响应能力。 ① 高新技术② 信息技术③ 计算机技术④ 现 代管理技术

① 20% ② 40% ③ 60% ④ 80% 1-10 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④ )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① 零件② 设备③ 工艺装备④ 相

关过程 1-11 实行并行工程的企业多采用(③ )的组织形式。 ① 直线式② 职能式③ 矩阵式④ 自由式 1-12 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影响竞争力的诸要素中 (① )将变得越来越突出。 ① 时间② 质量③ 成本④ 服务 2. 多项选择 2-1 生产要素包括(① ② ③ ④ )和生产信息。 ① 生产对象② 生产资料③ 能源④ 劳动力 2-2 21 世纪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向是(①② ③ )智能化和清洁化。 ① 自动化② 柔性化③ 集成化④ 批量化 2-3 专业化协作与扩散生产的形式有(①② ③ )等。 ① 组织各种专业化基础零部件生产厂② 组织专业化毛坯生产厂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学院:xxx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目录 概述 3 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 3 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3 三、制造自动化技术(又可说成计算机控制自动化技术) 4 四、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制造哲理与生产模式 5 五、发展7 主要参考文献9 概述 摘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的不断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内容和发展情况,从两种角度解释其结构特征和关系,并从各种不同角度展望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生产模式的发展前景及其趋势特征。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nology)是在传统制造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也是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益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当前的金融危机也许还会催生新的先进制造制造技术,特别在生产管理技术方面。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一般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包含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以及特种加工等多个领域,并逐步融合与集成。 可基本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制造自动化技术 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制造哲理与生产模式 发展。 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 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包括众多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包括CAD、CAE、CAPP、CAT、PDM、模块化设计、DFX、优化设计、三次设计与健壮设计、创新设计、反向工程、协同产品商务、虚拟现实技术、虚拟样机技术、并行工程等。 (1)产品(投放市场的产品和制造产品的工艺装备(夹具、刀具、量检具等))设计现代化。以CAD为基础(造型,工程分析计算、自动绘图并提供产品数字化信息等),全面应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如虚拟设计、优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动态设计、人机工程设计、美学设计、绿色设计等等;

试题库之第七章先进制造技术

第七章:先进制造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系统的观点,可将生产定义为使生产()转变为生产财富并创造效益的 输入输出系统。C A.对象;B.资料;C.要素;D.信息。 2.快速原型制造技术采用()方法生成零件。C A.仿形;B.浇注;C.分层制造;D.晶粒生长 3.度量生产过程效率的标准是()。D A.产量;B.产值;C.利润;D.生产率 4.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约()来自制造业。C A.20%;B.40%;C.60%;D.80% 5.制造从广义上可理解为()生产。B A.连续型;B.离散型;C.间断型;D.密集型。 6.精良生产是对()公司生产方式的一种描述。 D A.波音;B.通用;C.三菱;D.丰田。 7.在机械产品中,相似件约占零件总数的()。C A.30%;B.50% ;C.70%;D.90%。 8.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是用()对零件有关特征进行描述和识别的一套特定的规 则和依据。 C A.文字;B.数字;C.字符;D.字母 9.成组技术按()组织生产。D A.产品;B.部件;C.零件;D.零件组 10.CIM是()和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率和响应能 力。 B A.高新技术;B.信息技术;C.计算机技术;D.现代管理技术 11.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D A.零件;B.设备;C.工艺装备;D.相关过程 12.实行并行工程的企业多采用()的组织形式。C A.直线式;B.职能式;C.矩阵式;D.自由式 13.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影响竞争力的诸要素中()将变得越来越突出。A A.时间; B.质量; C.成本; D.服务 14.柔性制造系统(FMS)特别适合于()生产。B A.单件;B.多品种、中小批量;C.少品种、中小批量;D.大批量 15.先进制造技术首先由美国于20世纪()提出。D A.70年代中;B.80年代初;C.80年代末;D.90年代中 16.当前精密加工所达到的精度是()。C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先进制造技术 英文名称: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课程代码:0110993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分:2 总学时数:32 先修课程: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机械CAD/CAM 课程概要: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是工科院校机械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课程主要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体系结构及发展趋势,以及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现代生产管理技术以及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全面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内容和最新技术。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先进制造技术是学生掌握和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情况和技术前沿,是机械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主干课程。先进制造技术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需要的主要技术支撑,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先进制造技术方法,先进制造工艺,更新制造技术理念。本门课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现代检测技术等多学科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掌握目前制造业中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 2.了解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3.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场合; 4.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对推动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先进制造技术概论(4学时) 1 制造与制造技术 2 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 3 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和分类 4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重点掌握: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由来、概念、特点、现状和发展前景 一般掌握:十大先进制造技术简介及其基本发展理念 了解:与课程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二章先进设计技术(6学时) 1 先进设计技术概述 2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3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 4 模块化设计 5 逆向工程 6 其他先进设计方法 重点掌握:先进设计技术概述、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模块化设计。 一般掌握: 未来精密加工、微型设备制造和精品仪器设备的发展蓝图 了解:逆向工程,其他先进设计方法 第三章先进制造工艺(6学时) 1 先进制造工艺的发展及其内容 2 超精密加工 3 微细/纳米加工技术 4 高速加工技术 5 现代特种加工技术 6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7 绿色制造技术 重点掌握:现代制造业中最新工艺及其发展 一般掌握:世界快速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市场发展规律和企业自身有效技术改造的方法,培养宏观驾驭能力 第四章制造自动化技术(4学时) 1 制造自动化技术概述 2 现代数控加工技术 3 工业机器人技术 4 柔性制造技术

我国的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生产模式的引进,近年来,先进制造技术在机械加工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策略之中,我国制造科学技术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但与先进的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必须认清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使我国的产品上质量、上效率、上品种和上水平,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对制造技术及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以实现我国机械制造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一先进制造技术概述 (1)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分类 先进制造技术是系统的工程技术,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和四个大类。 三个层次:一是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基础制造技术。这一层次的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主要由生产中大量采用的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表面保护、机械加工等基础工艺优化而成。二是新型的制造单元技术。这是制造技术与高技术结合而成的崭新制造技术。如制造业自动化单元技术、极限加工技术、质量与可靠性技术、新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激光与高密度能源加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三是先进制造的集成技术。这是运用信息技术和系统管理技术,对上述两个层次进行技术集成的结果,系统驾驭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如成组技术(CT)、系统集成技术(SIT)、独立制造岛(AMI)、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 四个大类:一是现代设计技术,是根据产品功能要求,应用现代技术和科学知识,制定方案并使方案付诸实施的技术。它是门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很强的基础技术。现代设计技术主要包括:现代设计方法,设计自动化技术,工业设计技术等;二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主要包括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精密成型技术、特种加工技术、表而改性、制模和涂层技术;三是制造自动化技术,其中包括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检测及信号识别技术和过程设备工况监测与控制技术等;四是系统管理技术,包括工程管理、质量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以及现代制造模式(如精益生产、CIMS、敏捷制造、智能制造等)、集成化的管理技术、企业组织结构与虚拟公司等生产组织方法。 (2)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先进性:作为先进技术的基础——制造技术,必须是经过优化的先进工艺。因此,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必须是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工艺。它从传统工艺发展起来,并与新技术实现了局部或系统集成。 通用性:先进制造技术不是单独分割在制造过程的某一环节,它覆盖了产品设计、生产设备、加工制造、维修服务、甚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 系统性: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引入,先进制造技术能驾驭信息生成、采集、传递、反馈、调整的信息流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集成性:先进制造技术由于专业、学科间的不断渗透、交叉、融合,界限逐渐淡化甚至

先进制造技术考试题

反求工程:消化吸收并改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一系列工作方法和技术的总和。 特种加工技术:利用电、化学、声、光、热等能量去除工件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往往工具不接触工件,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地切削力。 激光焊接技术:以高功率聚焦的激光束为热源,融化材料形成焊接接头的高精度、高效率的焊接方法。 敏捷制造技术:指制造系统在满足低成本和高质量的同时,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 计算机集成制造:在自动化孤岛技术的基础上,将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统一的设计并且将制造企业的全部声场经营活动通过数据驱动形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实现制造业的高效益、高柔性和智能化。 精益生产:有效运用现代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成就,以整体优化的观点,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发挥人的因素为根本,有效配合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把产品形成全过程诸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以必要的劳动,确保必要的时间内,按必要的数量,生产必要的零部件,达到杜绝超量生产,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最大限度的为企业谋求利益的一种新型生产方式。 并行工程:把传统的制造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相结合,采用多学科团队和并行过程的集成方法,将串行过程并行起来,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全面考虑生命周期中的各种因素,力争使产品开发能够一次获得成功,从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的过程。 绿色制造:又称环境意识制造和面向环境的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再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高。 柔性制造系统:只用可编程、多功能的数字控制设备更换刚性自动化设备;用易编程、易修改、易扩展、易更换的软件控制代替刚性联接的工序过程,是刚性生产线柔性化,以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更有效率地完成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任务。 快速成型技术:针对工程领域而言,其广义上的定义为:通过概念性的具备基本功能的模型快速表达出设计者意图的工程方法。 针对制造技术而言,其狭义上的定义为:一种根据CAD信息数据把成型材料层层叠加而制造零件的工艺过程。 制造系统:制造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硬件以及有关的软件,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管理科学等多学科先进技术的综合,并应用于制造工程之中所形成的一个科学体系。 先进制造技术分为三个技术群:主体技术群,支撑技术群,制造基础设施。 反求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主要可以分为实物、软件和影像三大类。 特种加工工艺:利用化学、电化学、物理(声、光、热、磁)等方法对材料进行加工工艺。快速成型工艺:直接根据产品CAD的三维实体模型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将三维模型转化为许多平面模型的叠加,再通过计算机控制,制造一系列平面模型并加以联接,形成复杂的三维实体零件。 光敏树脂液相固化成形(SL)原理: 具有一定波长和强度的紫外激光光束,在计算机控制下按加工零件各分层截面的形状对液态光敏树脂逐点扫描,被光照射到的薄层树脂发生聚合反应,从而形成一个固化的层面。当一层扫描完成后,未被照射到的地方仍是液态。然后升降台带动基板再下降一层高度,已成型的层面上方又填充一层树脂,在进行第二次扫描,新固化的一层牢固地粘在前一层上。如此反复直到整个零件制造完毕。

先进制造技术试题与答案25

先进制造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典型FMS的三个子系统是:加工系统、运储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 2、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先进性、规范性、实用性、集成性、系统性、动态性。 3、 CIMS系统的三要素:丄、经营、技术。 4、FMS中央管理计算机肩负的任务:控制、监控、监视。 二、名词解释(共15分,每题3分) 1、DFC Design For Cost 的意思是面向成本的设计,它最早出现于九十年代初期,属于并行工程中的DFX(Design For X )技术的一个分支。面向成本的设计是指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通过分析和研究产品制造过程及其相关的销售、使用、维 修、回收、报废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部分的成本组成情况,并进行评价后,对原设计中影响产品成本的过高费用部分进行修改,以达到降低成本的设计方法。DFC将成本作为设计的一个关键参数,并为设计者提供分析、评价成本的支持工具。 2、AM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 )敏捷制造是在具有创新精神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先进制造技术(以信息技术和柔性智能技术为主导)、有技术有知识的管理人员三大类资源支柱支撑下得以实施的,也就是将柔性生产技术、有技术有知识的劳动力与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合作的灵活管理集中在一起,通过所建立的共同基础结构,对迅速改变的市场需求和市场进度作出快速响应。敏捷制造比起其它制造方式具有更灵敏、更快捷的反应能力。 3、CE并行工程即concurrent engineering,简称CE,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零部件和相关各种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相关过程)的一种系统方法。换句话说,就是融合公司的一切资源,在设计新产品时,就前瞻性地考虑和设计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有关的过程。在设计阶段就预见到产品的制造、装配、质量检测、可靠性、成本等各种因素。 4、 CI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简称CIM。20年来,CIM概念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CIM在世界各工业国的推动下,历经了 百家争鸣的概念演变而进入蓬勃发展时期。80年代初,美国和日本关于 CIM的定交基本上都是紧密围绕制造和产品开发这一范围。德国自 80年代初期开始注意探讨 CIM这一主题,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概念定义,直到1985年(联邦)德车经济和平委员会(AWFA)提出了 CIM的推荐 性定义,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统一。 5、FMS柔性制造系统是由统一的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一组数字控制加工设备组成,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的自动化机械制造系 统,英文缩写为FMS。FMS的工艺基础是成组技术,它按照成组的加工对象确定工艺过程,选择相适应的数控加工设备和工件、工具等物 料的储运系统,并由计算机进行控制,故能自动调整并实现一定范围内多种工件的成批高效生产(即具有柔性”)并能及时地改变产品以满 足市场需求。 三、简答题(共15分,每题5分) 1、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 目前对先进制造技术尚没有一个明确的、一致公认的定义,经过近年来对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方面开展的工作,通过对其特征的分析研究,可以认为: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2、数据库系统在 CIMS中的作用和地位 数据库分系统是支持 CIMS各个分系统、覆盖企业全部信息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它是逻辑上统一、物理上分布的全局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企业数据和信息集成。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定义数据结构和方便地对数据进行操纵的功能;具有安全控制功能,保证了 数据安全性;提供完整性控制,保证数据正确性和一致性;提供并发控制,保证多个用户操作数据库数据的正确性。所以数据库技术是管理数据、实现共享的最通用的方法。 在CIMS中还有一个专用的工程数据库系统,用来处理大量的工程数据,如图形、工艺规程、NC代码等。工程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与生产管理、经营管理数据按一定的规范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全CIMS的信息集成和共享。 3、快速原型技术的基本过程 快速原型技术是用离散分层的原理制作产品原型的总称,其原理为:产品三维CAD模型-分层离散-按离散后的平面几何信息逐层 加工堆积原材料—生成实体模型。 该技术集计算机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新型材料技术于一体,依靠CAD软件,在计算机中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将其切分成一系列平面几何信息,以此控制激光束的扫描方向和速度,采用粘结、熔结、聚合或化学反应等手段逐层有选择地加工原材料,从而快速堆积制作岀产品实体模型。 1.FMS由哪几部分组成 2简单说明扫描隧道显微镜工作原理。 3简要说明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实现零件的成型过程。 4 ISO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是什么?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由哪四个方面?问题补充:

先进制造技术(英文版第三版)唐一平,第一章翻译

P1 制造技术已经存在很多年了。这些年来,它经历了许多变化,从简单到复杂,背后的驱动力的变化是人的欲望提高的基本需要,如食物,衣服,住房,娱乐。为了满足这些愿望,方法已经从简单的生产设备,如获取食物到今天的现代制造系统的武器的发展,使用计算机来生产电视机和空间飞行器等项目。 计算机正在成为制造系统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能够接收和处理大量的数据,再加上其快速的处理时间,使系统成为不可缺少的方法。使用计算机的制造,现在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在制造业的生产控制的物理过程,通常被称为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它是建立在数控系统的基础上,交流,机器人,自动导引车系统(AGVS),自动存储/检索系统(AS / RS),柔性制造系统(FMS)。一些新的用途进行简要讨论如下。在以后的章节中更详细的讨论,提出了。许多相互关联的生产活动共同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应用系统,可以称为生产和控制系统(PACS)。制造活动为PACS 的分组从一个生产环境的不同而不同。PACS系统是在全球制造环境子系统。它可能是一个单一的子系统,也可能是一组复杂的子系统。例PACS在全球制造系统的工作是显示在图1-1。PACS系统满足设计功能要求,设计时应独立于其他系统功能。同时,系统应该能够在一个全集成制造环境的其他PACS集体工作。 P2 在全系统各PACS可以在总系统中的其他系统都有影响,和系统规划方法必须考虑以下原因:防止效应使重要信息通过有效地通过系统允许每个PACS知道别人的关系的重复和它如何影响他人使整个生产系统的功能更有效和高效的计算机是迄今为止用于集成和操纵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PACS最强大的单一方法。他们带来的制造技术成为时代的“智能”的机器。生产技术的进步带来了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提高了制造技术的发展。这种婚姻是计算机辅助生产和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这是(研究)计算机驱动的研究。因此,研究增加了智能机的更加亲密的交流等的设计,生产,财务,人事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市场营销。在生产经营的概念,形式化,排出的方式正在改变,并进行研究。 P3 在制造典型CAPACS如下: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该隐:计算机辅助检测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QC: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 中心:计算机集成生产管理系统:直接数字控制技术:成组技术图1-2对研究相关的功能的概述,从集成的数 据库系统的工作。设计数据, 通过研究之间产生相互作 用,是一个收集的所有资料, 介绍产品及相关业务。它是 制造系统的中心。的CAD系 统采用工程在履行其职责的 主要工具。车轮的辐条是由 参与活动的研究种类。每个 cspacs具有通信链路控制数 据库,将捕捉到的数据形成 自己的分布式 P4 数据库。增加了分布式数据 库的价值以满足其预期的用 户需要和要求。CAPACS制造 过程的应用使整个系统来提 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并 产生了不能够使。因此,新 技术,对高质量和降低生产 成本,产品的需求,在一个 竞争的社会需要改进技术造 成了广泛使用CAPACS。1.1.1 自动化概念自动化可以被定 义为一个系统,是相对自主 经营。这样的一个系统,包 括复杂的机械和电子设备和 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以观 察,努力的地方,并由操作 者决定。这是一个系统,有 人按照预先确定的行动或应 对编码指令。1.1.2计算机过 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指在制造 过程中的控制变量,其中一 个或任何组合的材料和设备 生产或修改产品,使其更加 有用,因此更有价值。在过 程控制系统中,计算机作为 控制机构自动控制连续操 作。两种控制系统是开环和 闭环。在一个开环控制系统, 计算机本身并没有自动化的 过程。那是,没有自我修正。 这个过程是人类操作员的直 接控制之下,谁读从各种信 息来源如仪器,建立校准盘 的过程监管,改变控制的媒 介。闭环控制系统使用计算 机的过程自动化。计算机直 接在充电的过程中。调整所 有控件提供的信息B传感装 置以保持这一过程所需的技 术规格,使用一个反馈机制。 P3 反馈是衡量实际和预期的结 果和利用这种差异,以推动 实际向所期望的结果之间的 差异的作用。期限反馈来自 测量样本的输出过程(生产) 功能,成为投入的控制功能。 那是,输出的控制功能,满 足特殊要求设计的控制系统 的输入。因此,信号从控制 生产函数和两端的生产投 入。过程系统的典型功能是 监测,数据记录,质量控制, 输出的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对于一个给定的输出,监控, 和工厂信息系统(FIS)。计算 机过程控制的好处是提高生 产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 了工作效率,安全,舒适, 方便。1.1.3管理信息系统 (mis0 管理信息系统,用来辅助管 理功能的性能。这些系统产 生的计算机系统和开发管理 人员提供了有关企业运作的 最新信息。必要时,使用信 息系统来辅助管理决策职能 的企业。查看CIM(计算机 集成制造)作为企业决策的 信息系统,cspacs必须信息 互联。因此,有许多软件包 相关的研究由这些都是典型 的DCS和CAD,CAPP,FIS。 MIS的概念是一个设计目标, 其目的是得到正确的信息在 正确的时间,以适当的。因 此,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有 很大的差别,因为制造企业 之间的各组织的功能,生产 类型,信息资源,与组织承 诺管理。 P4 1.1.4工程计算机广泛应用在 大多数工程功能。工程是一 种专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应 用与判断满足开发利用自然 材料和能量的途径。是设计, 工艺规划典型的工程使用, 综合分析,优化,评价和文 件,仿真,建模,和质量控 制计划。在工程使用cspacs 增加工程师的生产力并提高 设计质量。例如,计算机的 应用到工程设计的过程是由 一个CAD系统工程师完成和 彻底测试的概念迅速和简单 地从一个工作站的设计。计 算机允许工程师把概念从原 来的设计,通过试验的数值 控制(NC)输出,或结合步 骤之间。他们进行复杂的科 学和工程计算精度高,在实 际的部分,提供了一种快速 计算的物理特性,来创建模 型的联系实际部分是由之前 提供一个快速简便的方法, 创造最复杂的零件模型的简 易方法。电脑已经影响到了 产品设计的方式,记录和发 布生产。随着技术的发展, 工程业务越来越自动化,许 多繁琐的人工计算工程师。 1.1.5企业在今天的制造环 境,计算机在支持各种业务 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制造企业中的关键业务职 能,典型的是生产计划与控 制,财务会计,销售管理, 维护调度和控制,管理信息 系统,数据处理,和产品规 划。计算机协助或帮助在这 些函数中执行各种 operationd应用称为计算机 辅助业务室)。 P9 电脑是影响制造企业开展业 务的方式的改变和管理生产 函数。电脑有助于通过有效 的管理为目标的完成计划。 他们协助规划和建立在哪 里,如何,当各种各样的活 动,是一个长期计划的一部 分进行。他们帮助规划者产 生优化的调度,提高生产线 的效率,并使用制造资源计 划(MRPⅡ),这是一个正式 的规划和管理一个生产函数 的资源系统。 计算机的使用已经超越了计 算工资或花哨的电动打字 机,可以通过纸的吨产品报 告。计算机已导致许多劳动 密集型任务的救济,复杂的 程序,协助设计过程和工厂 自动化。 计算机改变生产组织的内部 结构,他们的操作方法,以 及他们对社会的外部关系。 他们协助所有制造业务。在 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活动都 发生在工程在新产品构思, 然后呈现给潜在客户。计算 机有一个关键的作用,而且 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核心 工具。它是在概念或初步设 计迭代开发产品后进行迭代 的惯例。分析与仿真的方法 也借鉴了计算机支持。使用 图形软件包提供了这些功 能,或者它的接口程序,将 提供这些功能。当一个概念 被卖给一个客户,程序控制 开发项目的所有功能的主计 划和预算。设计并生产的肉 对骨骼的概念。制造工程准 备工具计划和工艺方案。材 料采购订单在物料清单 (BOM)的定义。工具设计 准备设计完成生产计划和工 具制造构建工具。然后生产 控制问题的制造和装配订单 确保P是在正确的地方在正 确的时间和一个产品是 created.quality 保证检查零件和装配体与工 程一致性 P10 定义的产品,并交付给客户 完成。 整个过程的核心是工程设 计。整合需要工程设计的所 有用户,甚至工程本身,与 主图文件在导致最终产品的 事件链的数据提取接口功 能。还有其他的协助这个过 程。典型的如工具NC处理 器,图形系统,工程/科学CAD /CAM处理器,工作站,和 有限元求解器。 1.6制造系统的计算机控制 计算机控制的制造系统利用 计算机作为控制的一个组成 部分。因此,计算机控制是 通过产品设计在现代制造自 动化产品从概念使用,所有 的操作过程,包括产品的运 输和支持。他们控制的独立 的系统,如机器人焊接,喷 漆,加工计划,加工。他们 提供的资源利用最优控制生 产销售的产品组合以满足销 售预测,为公司创造利润。 他们控制的复杂系统,如自 动存储/检索系统(AS / RS), 自动导引车系统(AGVS),柔 性制造系统(FMS)。这些概 念将在后面章节讨论。 计算机控制系统已经开始控 制了整个生产周期的许多操 作,运行的生产线,并在整 个工厂的控制。更具挑战性 的是计算机控制的数据通 信,数据库的管理和使用, 在整个企业自动化的许多岛 屿的整合。 未来的工厂建在一个集成的 控制系统(ICS)的概念,在 制造一个新的推力开始意味 着控制概念的一个显着的变 化。 1.6.1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 一个集成的理念是绑在一起 的业务子系统, P11 工程和生产,在整个生产周 期来创建一个平滑的制造业 务,是machine.121,ICS占 所有变量在做生意的过程 中,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 系。 集成控制系统是针对改变控 制词义的细微差别的概念是 在制造企业中的各种功能的 应用。他们也针对捆绑在一 起的生产产品所需要的企业 和各种处理功能的管理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