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2)

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2)
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2)

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

的分配

【本章内容简介】: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经过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归集之后,应计入本月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都已反映在“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科目中。为了计算产成品,还需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然后将其在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章主要讲述归集在“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程序和方法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第一节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教学目的】:(1)掌握在产品的狭义广义的范围;

(2)掌握在产品数量核算方法;

(3)明确在产品数量清查核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在产品数量核算。

【教学难点】:广义在产品范围。

【课堂类型】:理论课

【教学过程】:

一、涵义:

在产品:是指处在生产过程中,尚未完工、不能对外销售的产品。

理解:

广义:从整个企业来看,正在加工中的产品和加工虽已告一段落但还需继续加工的自制半成品。

(含:未入库的产成品,等待返修的可修复废品)

狭义:从某一加工阶段来看,正在加工中的产品(完成本阶段的自制半成品不包含在内)

××一切准备对外销售的零配件、自制半成品都应作为产成品看待。

二、在产品数量核算:(收、发、存的日常核算)

为了计算在产品的实际成本,必须进行在产品数量的核算。核算方法主要有账面核算和实际盘点两种。

(一)账面核算:

车间按照在产品别设置“在产品台账”(记录卡)(也叫“在产品收发结存账”),由车间、班组的核算员,根据领料凭证、半成品内部转移凭证、产品检验和交库凭证登记,汇总编制“在产品记录卡”,作为计算成本的依据,为保证账实相符,还要不定期的根据台账进行抽查。(在账面上了解在产品的收、发、存动态)台账的设置方式:分车间按产品设置

按照加工工序设置

2、实地盘点(在产品数量清查核算):

在设置台账的基础上,需要定期(月末或季末)或不定期的进行在产品的实地盘点,以便及时地与台账进行核对,不符时做出相关的处理。

清查结果编制“在产品盘点表”,进行账实核对,并对盈亏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

账户

“待处理财产损溢”原材料

1、盘盈:

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制造费用

2、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基本生产成本

借:原材料(残值收入)

其他应收款(各种赔款)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净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第二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一)【教学目的】:掌握在产品成本计算采用的固定成本计算和按原材料费用计算两种方法的计算原理和计算程序,明确前四种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教学重点】:在产品按直接材料费计算。

【教学难点】:不同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课堂类型】:理论课+习题课

【教学过程】: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对完工产品的费用的影响较小,则本月发生的费用全部有完工产品承担。

二、在产品按照固定成本计价:(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

在产品数量较小,或月初、月末在产品数量虽然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的产品。

每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合计就是每月该完工产品的成本,但在年末,应根据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具体计算在产品成本(即据以计算12 月份在产品成本),并将计算出的年末在产品成本作为下一个年度每月固定的在产品成本。

例如:炼铁、化工等行业可以采用该种方法。

三、在产品按照其所耗用的直接材料费进行计算:

在产品成本的构成:直接材料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只计算直接材料费,而将本月发生的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承担)

一般适用于材料成本所占比重比较大的企业。

完工产品成本=全部生产费用-在产品的材料费用。

例如:月初在产品的成本(材料费)为4890元,本月发生材料费用为9830

元,工资福利费等加工费用共计1230元。本月完工产品760件,月末在产品390

件,材料在开始时一次投入。

则:在产品成本分配率= (4890+9830)/(760+390) =12.8 完工产品材料费=760×12.8=9728(元)

在产品成本(材料费)=390×12.8=4992(元)

完工产品成本=9728+1230=10958(元)

四、在产品按照完工产品成本计算:

在产品已经基本加工完成或已完工,只是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可以视同完

工产品分配费用。即:

各项费用累计数/(完工量+在产量)。

第二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

【教学目的】:(1)掌握在产品成本计算采用约当产量法的计算原理和计算程序;

(2)掌握完工程度的计算方法;

(3)明确该种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教学重点】:约当产量法。

【教学难点】:完工程度的计算。

【课堂类型】:理论课+习题课

【教学过程】:

五、约当产量法:

(一)概念:

1、约当产量: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其完工程度折算为完工产品数量。

2、约当产量法:将成本计算单上的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约

当量比例进行分配的方法。

(二)计算公式:

1、在产品约当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2、全部产量(约当总量)=完工产量+在产品约当量

3、单位约当产量成本=

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

全部产量(约当总量)

4、期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量×单位产量成本

5、期末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量×单位产量成本

或:期初在产成本+本期发生成本-期末在产成本

(三)、计算方法:

采用约当产量法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要分别按照成本项目进行。

1、材料费:

××一次投料逐步加工:按照在产品数量直接分配;

××每道工序分次投入,逐步加工:按照约当产量进行分配。

2、工资及其他项目:(与加工程度呈正比例关系)

约当产量=期末在产品×完工程度(%)

例如:某厂本月份生产乙产品,原材料采用一次投料方式,完工产品1000件,月末在产品1100件,完工程度60%,月初在产品成本:材料费16066元,人工及其他费用2034元,本月发生材料费用32934元,人工几其他费用5406元,则成本计算如下:

在产品约当量=400×60%=240(件)

原材料单位成本=(16066+32934)/1400=35元;

人工及其他费用分配率=(2034+5406)/1240=6元;

本月在产品的实际成本=400×35+24026=15440元;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1000×35+1000×6=41000元。

3、完工程度(%)的确定:

(1)材料完工率:

××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完工率为100%;

××材料分次投入,但不是在每道工序的一开始投入,且与完工程度和工时投入程度不一致,则按照每一工序的原材料消耗定额计算。

例如:某产品由两道工序组成,材料不是一开始投入,而是分次投入,且与加工进度不一致,各工序定额为:1工序70公斤,2工序40公斤,则完工率为:第一工序:(70×50%)/110=31.82%

第二工序:(70+40×50%)/110=81.82%

上列完工率分别乘以各工序的在产量,即为各工序的约当量。

××材料不是一次投入,而是分工序一次投入的,则计算时应结合前面的内容进行。

例如:甲产品由二工序组成,材料在每工序的一开始投入。各工序的材料定额分别为25公斤、15公斤,

则:第一工序完工率=25/40=62.5%

第二工序完工率=(25+15)/40=100%

另例:工序: 1 2 3 4 5

在产品数量:10 15 10 12 13

投料定额: 60 0 20 20 0

根据以上三种情况比较计算。

(2)人工和其他费用的完工率:

××陆续均衡发生时,完工率=50%

××有工时定额的,按照工时定额计算,即:

完工率-= 上工序定额+本工序工时定额×50%

单位产品累计工时定额

例:工序:1 2 3 4 5

在产量:10 15 12 13 10

定额工时: 6 2 4 4 4

适用范围: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各项费用比例相差不多的产品。

第二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三)【教学目的】:掌握在产品成本计算时采用的定额成本法和定额比例法的适用范围和具体的计算程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定额成本法、定额比例法。

【教学难点】:定额比例法。

【课堂类型】:理论课+习题课

【教学过程】:

六、定额成本法:

(一)含义:根据产品单位定额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数量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然后将月末在产品成本从本月生产费用合计数中扣除,即可以得到完工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本月发生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二)计算公式:

1、在产品定额成本=在产品数量×单位材料定额成本

分别成本项目进行列示。在产品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之间的差额全部由完工产品承担。

2、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例如P/91

另例:材料均一次投入,甲产品有二道工序,工时定额分别为32小时、12小时,乙产品有两道工序,工时定额分别为14小时、10小时,两种产品的费用定额分别为:材料费221元、99元(一次投入);人工费用定额为0.4元/时、制造费用为0.7元/时。

在产品数量 1工序 2工序 3工序合计

甲产品 300 100 - 400

乙产品 50 80 90 220

则:甲在产品的定额成本=

300×221+32×50%×300×(0.4+0.7)+100×221+(32+12×50%)×100×(0.4+0.7)

乙在产品的定额成本=220×99+50×14×50%×(0.4+0.7)+ (14+10×50%)×80×(0.4+0.7)+(14+10+8×50%)×90×(0.4+0.7)

=21780+1756+3073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

定额准确,说明单位在产品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说明月初、月末在产品脱离费用的差异总额不大,对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也不大;定额比较稳定,说明不需要随时修订定额,不会增加新旧定额计算的成本核算和分析的工作量。

七、定额比例法:

(一)含义:产品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按照两者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二)计算方法:

1、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产成品数量×产成品的单位消耗定额

2、期末在产品定额耗用量=在产品数量×在产品的单位消耗定额

3、分配率=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成本

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在产品定额耗用量

4、完工产品成本=1×3

期末在产品定额成本=2×3

也可以用费用定额处理。

例如P/95。另例如:

某厂9月份完工产品900件,每件原材料消耗定额5公斤,工时定额10工时,期末在产品100件,每件原材料消耗定额3公斤,工时定额4工时,期初在产品成本5600元,其中材料费用4100元,本月发生费用32100元,其中材料费22500元。

则:产成品定额耗用量=700×5=3500公斤

产成品中工资、制造费用等其他费用定额用量

=700×10=7000工时

在产品中材料定额用量=100×3=300公斤

在产品中工资、其他定额用量=100×4=400工时

材料分配率=(4100+22500)/(3500+300)=7元

工资、其他费用(人工、制造费用)分配率={(5600-4100)+(32100-22500)}/(7000+400)

=1.5元

期末在产品成本=300×7+400×1.5=2700元

完工产品成本=3500×7+7000×1.5=35000元。

产品完工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

贷:基本生产成本

(完整word版)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 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意义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关系到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计价,关系到完工产品单位成本的计算和定价的正确性。如何合理而简便地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是产品成本计算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如果费用分配不合理,或者将在产品成本作为产品完工成本的调节器,就会歪曲完工产品成本,影响对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也影响企业利润,从而影响企业与国家及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主要方法 通常采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七种:不计在产品成本法、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企业应根据其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种费用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额管理基础好坏等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 (一)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不计在产品成本法,又称在产品不计价法,是指虽然月末有结存在产品,但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并且各月份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从而可对月末在产品成本忽略不计的一种分配方法。这是因为若月初与月末在产品很小,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之差就更小,另外,各月份在产品数量相差也不大,算不算各月在产品成本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因此,为简化产品成本计算工作,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全部视为完工产品成本,将本月各产品发生的生产耗费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例如,自来水生产企业、采掘企业就可采用该方法。 (二)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 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是对各月在产品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多,但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起伏不大的产品。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不大,算不算各月在产品成本,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基于简化核算的考虑,同时为了反映在产品占用的资金,各月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采用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的方法,对于每年年末在产品,则需要根据实际盘存资料,采用其他方法计算在产品成本,以免在产品以固定不变的成本计价延续时间太长,使在产品成本与实际出入过大而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导致企业存货资产反映失实。例如,炼铁企业和化工企业的产品,由于高炉和化学反应装置的容积固定,在产品数量较稳定,可采用该方法。 (三)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就是月末在产品只计算所耗的原材料费用,不计算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产品的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在产品数量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且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例如纺织、造纸、酿酒等生产工业的产品,原材料费用比重较大,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这时,该产品的全部生产费用(包括月初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减去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的在产品成本,就是该完工产品的成本。 举例:假定某工业企业某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原材料费用。该产品月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4200元;本月发生原材料费用31800元,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共计3000元;完工产品860件,月末在产品40件。该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在生产开始时一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重点讲解

、单项选择题 1.在发出材料采用(A )计价法时,可使发出材料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最接近实际。 A.先进先出B.后进先出C.个别计价D.平均单价 2.车间生产领用的一般性的工具、用具,应计入(C )账户。 A.预提费用B.基本生产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 3.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和主要材料,应通过( D )成本项目反映。 A.原材料B.直接材料C.外购材料D.原料及主要材料 4.企业车间因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费等,属于( A )成本项目。 A.管理费用B.制造费用C.直接人工D.直接材料 5.下列费用中,( D )不应计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A.运输费B.保险费C.运输途中合理的的损耗D.增值税 6.核算企业尚未支付,但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应计入的帐户是(B )。 A."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预提费用”D."待摊费用” 7.下列人员工资中,应计入产品成本中直接人工项目的有( A )。 A.产品生产工人B.车间管理人员C.厂部管理人员D.专职销售人员 8.为了正确计算材料消耗,对于已领未用材料,应当填制( C )办理退料手续。 A.领料单B.限额领料单C.退料单D.领料登记表 9.辅助生产费用的顺序分配法,基本要求是(D )。 A.收益多的分配在前,收益少的分配在后B.费用多的分配在前,费用少的分配在后 C.费用少的分配在前,费用多的分配在后D.收益少的分配在前,收益多的分配在后

10.将辅助生产车间的各项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这种分配方法为(B )。 A.计划成本分配法B.直接分配法C.顺序分配法D.代数分配法 11.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实际成本应根据辅助生产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前的费用( C )计算。 A.加上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入的费用B.减去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 C.加上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D.直接 12.辅助生产费用的一次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是在(B )。 A.各受益单位间进行分配B.受益的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分配 C.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分配D.受益的各基本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13.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在( A )。 A.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分配B.各受益单位之间分配 C.各辅助生产单位之间分配D.受益的各基本生产车间进行分配 14.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法中,能分清内部经济责任,有利于实际厂内经济核算的是( B )。 A.直接分配法B.交互分配法C.顺序分配法D.计划成本分配法 15.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法中,以( D )的结果最精确。 A.直接分配法B.计划成本分配法C.一次交互分配法D.代数分配法 16.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是通过(C )账户进行的。 A. 辅助生产 B.生产成本C.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D.基本生产 17.如果辅助生产车间规模不大,制造费用不多,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其制造费用可直接计入( C )。 A.制造费用B.辅助生产成本C.基本生产成本D.本年利润

五种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对于直接用于辅助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费用,和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直接全部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借方。 [例3-17]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格式详见下表 表3—14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辅助车间:供电201x年X月单位:元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借方的辅助生产费用,由于辅助生产车间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种类不同,费用转出、分配的程序也不同。 为基本生产车间制造实物产品的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应比照基本生产车间核算产品成本的方法,计算辅助生产的产品成本,产品完工入库时,将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成本转出: 借:原材料—XX修理用备件 (低值易耗品—XX工具) 贷:辅助生产成本—XX车间 为整个企业提供劳务服务(即无形产品)的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如果辅助生产车间是为基本生产车间和企业其它部门提供水、电、汽、机器修理、运输等劳务服务(即无形产品),应在月末按受益原则将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明细账借方的辅助生产费用在各受益产品、部门之间进行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应通过编制“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表”进行 直接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 分配方法主要包括交互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

(一)直接分配法 定义: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除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产品、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分配过程举例 [例3-18] 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本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服务,根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汇总的资料,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2 065元,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740元。各辅助生产车间供应产品或劳务数量详见表3-16。 受益单位耗水(立方米) 耗电(度) 基本生产车间—丙产品10 300 基本生产车间20 500 8 000 辅助生产车间—供水车间10 000 —供电车间 3 000 行政管理部门 8 000 1 200 专设销售机构 2 800 500 合计41 300 23 000 按下列公式计算: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单位成本(分配率)= ————————————————————————————— 辅助生产劳务(产品总量)---其他辅助生产劳务/(产品)耗用量 (1)供水车间分配费用 分配率= 2065/(41 300-10 000) ≈0.066(元/立方米) 基本生产车间负担水费:0.066* 20500=1353(元) 行政管理部门负担水费:0.066*8000 =528(元) 专设销售机构负担水费:2065-1353-528=184(元) 编制结转供水车间辅助生产费用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1353 管理费用528 销售费用184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2065 2)供电车间分配费用 电单位成本:4 740/(23 000-3 000) ≈ 0.237(元/度) 丙产品负担电费:0.237*10300=2441.1(元) 基本车间照明负担电费:0.237*8000=1896(元) 行政管理部门负担电费:0.237*1200 =284.4(元) 专设销售机构负担水费: 4740-2441.1-1896-284.4=118.5(元) 采用直接分配法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详见表3-17

基本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基本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工业企业在结转完制造费用和辅助后,接下来所需要做的是基本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满足下面基本公式: 月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 月末在产品成本 几个名词: 在产品:又称在制品,ERP中有个洋文叫WIP,广义的在产品包括生产车间/生产工艺中正在加工的在产品和半成品, 狭义的在产品只指前者,俗称未完工产品。 基本生产费用和产品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费用一般指当期发生的,而产品的生产成本则可包括以前期间的在产品 包含的基本生产费用。 在产品核算:在产品的核算包括在产品的数量核算(包括在产品的数量台帐和盘店清查和在产品的生产费用分配。 基本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 按照国内的习惯,在产品的分配方法有以下7种: (1.在产品成本不计成本法。适用于期末无在产品或在产品数量很少的企业,比如某电子厂在期末尽量做到无 在产品,月结前将所有工单做完关闭,显然对于生产周期长不可能做到无在产品。 (2.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同样是适用于期末在产品数量少或在产品虽大但各期比价稳定的企业,基于简 化成本核算目的采用的方法。

(3. 在产品按其所耗用原材料费用计价法。也就是说在产品不计算加工费用,适合于材料成本占产品成本比例 较大企业。 (4. 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 将在产品视同完工产品计算、分配生产费用,适用于月末在产品已接近完工,或产品已经加工完毕但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的产品。 (5. 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按计划定额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即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其数量和单位定额成本计算。产品的月初在产品成本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其余额作为完工产品成本。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全 部由完工产品负担。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 (6.在产品约当产量比例法。 约当产量:指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约当产量比例法:即按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只要在正确统计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和正确估计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的前提下,就可以比较客观简便地划分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成本。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7.在产品定额比例法。

成本会计习题(1)练习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练习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 一、材料费用分配 1、某车间领用某种原料1053公斤,2单价元,原料费用合计为2106元,共生产甲产品400件, 乙产品300件,甲产品消耗定额为公斤,乙产品消耗定额为公斤,每公斤计划单价为2元。 要求:分别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和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原材料费用的分配 2、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和运输车间。 20XX年8月生产甲、乙产品共同领用A、B两种主要原材料,实际耗用共计51, 300元。本月生产甲产品150件,乙产品120件。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材料6千克,B材料8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材料9千克,B材料5千克;A材料单价10元,B材料单价8元,采用定额成本法分配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生产直接领用C材料600千克,每千克20元;乙产品生产直接领用D材料400千克,每千克15元。车间领用机物料2, 700元,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5, 500元, 销售部门领用B材料4,100元;机修车间和运输车间共同领用材料4, 900元,假定分配给机修车间材料费用4100元,分配给运输车间材料费用800元。 要求:(1)请按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成本法对该企业产品耗用原材料进行分配 (2)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按实际成本编制) 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20XX年8 月

(3)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二、某工业企业对于某些单位价值较低的生产工具采用一次摊销法摊销。某月领用一批生产工具, 其计划成本为1000元,以前月份领用的一批生产工具在该月报废,其计划成本为700元,其残料验收入库,计价40元。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率为节约3%要求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三、资料:某厂本月应付工资180000元,其中产品生产工人工资126000元,车间管理人员190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35000元;本月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分别为5000小时、9500小时和15500小时。本月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分别为2% % 40%要求: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分配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填入下表并编制有关企业职 工薪酬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练习答案版

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练习题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某企业生产A产品,每月末在产品的数量较少,不计算在产品成本。5月份发生的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费用7200元,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2400元,直接人工1800元,制造费用800元。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2件。 要求:计算5月份A产品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产品成本计算单(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产品名称:A产品 20××年5月单位:元 二、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月末在产品的数量较大,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成本计价。在产品年初固定成本为:直接材料费用3600元,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2400元,直接人工1400元,制造费用1200元。5月份生产费用:直接材料费用7600元,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6400元,直接人工3800元,制造费用2020元。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 要求:计算本月甲产品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产品成本计算单(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 产品名称:甲产品 20××年5月单位:元 三、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某企业生产乙产品,直接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该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采用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乙产品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即月初在产品成本)为40000元,本月发生直接材料费用210000元,直接人工8000元,制造费用2000元,完工产品850件,月末在产品150件。 要求:计算乙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及月末在产品成本。

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区别

生产成本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成本,(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它直接材料)和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的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是辅助生产成本,指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福利,生产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资源有偿使用费,租赁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劳保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制造费用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中,必须按发生费用的地点进行归集,月度终了。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去。 制造费用是指生产部门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折旧费、水、电、气、劳保费、修理费等。生产成本是指生产产品领用的原材料、辅料、直接人工费(从事生产的工人)。 制造费用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需按比例分配到产品。生产成本是企业生产车间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材料、人工。 追问:对于直接销售的产品可作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这样做可是资产负债表月底就没办法做了?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企业外购商品、自制商品等直接记入“库存商品”科目,不需要通过“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也不用分摊“制造费用”。销售时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只有企业自行生产的产品成本转至“生产成本”账户,月末将完工验收入库产品的相关成本转至“库存商品”科目,同时结转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一般有:人工费用贷: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按人工工资 车间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贷:累计折旧按生产工人工时 车间办公费、水电费等贷:银行、现金按机器工时 修理停工损失贷:原材料、应付工资、银行等按材料消耗数量或成本或产品产量 制造费用结转时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会计分录中如何区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

会计分录中如何区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成本,(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它直接材料)和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的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是辅助生产成本,指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福利,生产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资源有偿使用费,租赁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劳保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制造费用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中,必须按发生费用的地点进行归集,月度终了。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去。 1就属于生产成本。2就属于制造费用 简单说“生产成本”一般只计料和工,其他的生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原理是生产成本按对象归属,就是下面还要设明细,生产成本——XX产品。可以按品种、规格、批次等设明细。制造费用计公共的间接的生产费用,期末在分配到各对象的生产成本里。 什么是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益 具体项目 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税金、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咨询费、诉讼费、开办费摊销、公司经费、上缴上级管理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会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什么叫财务费用 ⑴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企业应设置“财务费用”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在“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科目核算。 什么是生产费用?什么是产品成本? 生产费用是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比如生产产品时发生的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生产费用与一定的时期相联系,而与产品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费用

第一、二节要素费用核算的程序 1、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的核算程序 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门有成本项目的费用,应单独地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如果是某种产品的直接计入费用,还应直接记入这种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原材料”或“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如果是几种产品的间接计入费用,还应采用适当分配方法,单独分配计入这几种成本明细帐的“原材料”或“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2、要素费用中其他费用的核算程序 对于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门设立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应分别计入“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科目;对于用于产品销售的费用、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以及用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费用,应分别记入“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对于用于固定资产购置和建造等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则应记入“在建工程”等科目。 材料费用的核算 进行材料费用核算,首先要进行材料发出的核算;然后根据发出材料具体用途,分配材料费用,将其记入各种产品成本和各种经营管理费用等。 1、材料发出的核算 (1)按实际成本进行的材料发出的核算 (2)按计划成本进行材料发出的核算。 在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情况下,材料的收发凭证都按材料计划单位成本计价。材料明细帐中收入材料和发出材料的金额都应根据收发凭证按计划成本登记。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行材料的总分类核算,也应设立“原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总帐科目,根据收料凭证和发料凭证或者它们的汇总表,按计划成本汇总登记。为了核算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调整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计算发出和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还应设立“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两个总帐科目,并应按照材料类别设立材料采购明细帐和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帐。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在产品包括()。 A.正在车间加工的产品 B.需进一步加工的半成品C.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 D.产成品 2.原材料在每一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料的情况下,分配原材料费用的在产品完工率,为()与完工产品消耗定额的比率。 A.所在工序累计消耗定额之半 B.所在工序累计消耗定额C.所在工序消耗定额 D.所在工序消耗定额之半3.()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未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A.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B.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C.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D.定额比例法 4.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的产品。 A、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B、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比重相关不多 D、以上三项条件同时具备 5.分配加工费用时所采用的在产品完工率,是指产品( )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 A、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 B、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 C、所在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

D、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之半 6.如果某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应采用的方法是( )。 A、不计农产品成本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 D、定额比例法 7.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 )。 A、定额比例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 8.对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宜采用()。 A.定额比例法 B.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C.约当产量法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 9.在产品采用定额成本计价法计算时,其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之间的差异应计入()。 A.在产品成本 B.营业外支出 C.完工产品成本 D.期间费用 11.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分配费用时,应具备的条件是()。 A.无在产品盘盈盘亏情况发生 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单项选择题 1.在发出材料采用(A )计价法时,可使发出材料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最接近实际。 A.先进先出 B.后进先出 C.个别计价 D.平均单价 2.车间生产领用的一般性的工具、用具,应计入(C )账户。 A.预提费用 B.基本生产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3.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和主要材料,应通过( D )成本项目反映。 A.原材料 B.直接材料 C.外购材料 D.原料及主要材料

4.企业车间因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费等,属于( A )成本项目。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直接人工 D.直接材料 5.下列费用中,( D )不应计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A.运输费 B.保险费 C.运输途中合理的的损耗 D.增值税 6.核算企业尚未支付,但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应计入的帐户是 (B )。 A."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预提费用” D."待摊费用”

7.下列人员工资中,应计入产品成本中直接人工项目的有( A )。 A.产品生产工人 B.车间管理人员 C.厂部管理人员 D.专职销售人员 8.为了正确计算材料消耗,对于已领未用材料,应当填制( C )办理退料手续。 A.领料单 B.限额领料单 C.退料单 D.领料登记表 9.辅助生产费用的顺序分配法,基本要求是(D )。 A.收益多的分配在前,收益少的分配在后 B.费用多的分配在前,费用少的分配在后 C.费用少的分配在前,费用多的分配在后 D.收益少的分配在前,收益多的分配在后 10.将辅助生产车间的各项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这种分配方法为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述试题

第八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思考题】 1、什么是在产品?企业对在产品数量进行核算的方法有哪几种? 2、月末在产品成本的确定方式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3、按约当产量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 4、如何确定在产品的投料比例? 5、如何确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6、按定额比例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的基本程序和有关公式是怎样的? 7、如何对入库的完工产品进行核算? 【练习题】 1、单项选择题 1)采用不计在产品成本法的适用范围是。 A、期末无在产品 B、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 C、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 D、月末在产品数量均衡 2)A产品要经历三道工序完成,各工序的投料比例分别为50%、35%和15%,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第二步在产品的投料比例是。 A、100% B、50% C、85% D、35% 3)A产品要经历三道工序完成,各工序的定额工时分别为30小时、10小时和10小时,则第二工序的在产品完工程度是。 A、50% B、70% C、80% D、90% 4)B产品要经历三道工序完成,各工序的月末在产品数量分别为100件、120件和150件,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分别为30%、65%和85%,若该产品的定额工时为50小时,则第三工序的定额工时为小时。 A、10 B、15 C、20D25 5)下列产品中属于狭义在产品的有。 A、入库半成品 B、正在修复中的废品 C、准备修复的废品 D、加工中的产品 2、多项选择题 1)采用约当产量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时,需要按完工程度确定在产品约当产量进行分配的生产费用有。 A、材料费用 B、人工费用 C、动力费用 D、制造费用 E、燃料费用 2)需要应用到费用定额来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有。 A、不计成本法 B、固定成本法 C、定额成本法 D、约当产量法 E、定额比例法 3)按约当产量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的适用条件是。 A、期初在产品数量较多 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 C、各项在产品数量变化大 D、各个成本项目所占比重相差不大 E、各个成本项目所占比重相差大 4)采用定额成本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时,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中包括。 A、本期完工产品实际成本 B、期初在产品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差异 C、期初在产品成本 D、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差异

成本与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支出、成本与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一、一般及经济意义上的支出、费用和成本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支出即为“付出”之意;费用即为“花费的钱、开支”;而成本解释为“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辞海》中成本则解释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的货币表现”。显然,一般意义上的成本远非仅此所指,严格说来,此解释属于一种经济上的界定。实际上,一般意义上的成本常常被理解成:为特定目的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如我们经常提出的产品成本、各种各样的投资成本等等。在经济学上,对于支出、费用的理解,除非特指,与上面比较似乎并无多大区别,只不过成本是例外。我国经济学上经常提到的“成本”,一般是指生产成本,即“生产产品所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在这里,成本作为一个理论概念,就是生产出一个产品新耗费的劳动。所以,生产成本在经济学上也可以叫生产费用。除此之外,在现代成本理论中,新制度经济学把泛指除生产成本以外的经济制度的运行成本,称为交易成本,亦称制度成本;代理理论把制订、管理和实施契约的全部费用称为代理成本;信息经济学则把为搜集、整理、利用和交换信息,以便为有效决策提供方便所支付的费用概括为信息成本。因此,在含义外延和使用范围上,成本相对支出、费用较窄。在经济学上,并不严格区分费用和成本,生产成本可理解为生产费用。这是因为其一,虽然成本在传统经济理论中一般界定为“生产成本”,但是,因西方经济学上成本的内涵还包括了一部分利润(称为正常利润),故其内涵较我国经济学上的成本内涵要丰富,所包括范围显然也要广;其二,虽然支出与费用或成本存在着各种联系,成本或费用总是与一定的支出相关,但是,不管是我国经济学上,还是西方经济学上,更为关注成本,成本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完善、应用和解释;其三,我国经济学研究提出的成本一般只与生产成本相关,而西方经济学中提出的成本已大大超出了生产成本这个范畴,脱离社会形态的影响,侧重于从技术方面加以解释。 二、会计学意义上的支出、费用和成本 (一)支出和费用 在我国会计界,支出一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获得另一项资产、为清偿债务所发生的耗费资产的流出。就某一会计期间而言,支出可以是现金支出、也可能是非现金支出,就长期而言,所有支出最终由现金支出来实现。按照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称《准则》),“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在会计上,支出仍比费用所含范围要广泛。只有那些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各种支出,才是费用。而其他原因发生的支出,如偿还借款、支付应付账款、为分配利润而支付的款项、为购买固定资产而支付的款项等等都与营业收入无关,都不能构成企业的费用,但是支出或早或迟最终会转化为费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支出在一发生时,就是费用。 (二)费用和成本 按照《准则》规定,“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它是对象化的费用,即生产成本是相对于一定的产品而言所发生的费用,是按照产品品种等成本计算对象对当期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而形成的。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而与生产哪一种产品无关;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或商品相联系,而不论发生在哪一个会计期间。虽然,《准则》中把成本只界定为生产成本,这与我国经济学上界定的涵义极为相似,但是,在会计实务中,成本应用不局限于此,即对象化不仅仅指产品,比如:为购买原材料而发生的费用,对象到所购材料上,即为该原材料采购成本;为购买某设备而发生的费用,对象到所购设备上,即为该设备的购置成本。因此,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上的

B生产费用就是产品成本

一、填空题 1.产品成本是指为生产的产品而发生的以货币表现的各种生产耗费。 。和2.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为了进行生产经营预测3.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税所得,需要计算确定 和决策,需要计算、、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4.工业企业的成本项目是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的类别,一般包括和制造费用。、 。5.“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余额,反映 .企业对于已领未用,下月需要继续使用的材料,为方便起见可以通过办理6”手续进行处理。“”账户。7.企业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应计入“ ”账户进行核算的,生产车间的外购动8.企业外购动力费用一般是通过“ ”账户力费用,应计入“ 设置专设置明细账,账内按.“制造费用”账户一般应按9 栏进行明细核算。.废品按其修复成合格品在技术上的可能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可以分为10。和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末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月生产费用产品成本12.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是指月末虽然有在产品,但不计算其成本,其费用全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担的方法。这种方法下,本月归集的计入产品成本的全。____________________部生产费用就是其.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13和。、分分步法和14.根据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可分为 步法两种。15.成本计算分批法,主要适用于。.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半成品成本的结转有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方式,需要进行16成本还原的结转方式是。 17.分类法在核算过程中,一般需要将同类产品之间分配比例折合为分配系数,并按”。照系数进行分配,所以,分类法又称为“ 18.定额法是以产品的为基础,加减脱离现行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 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参考答案;.一定种类和数量1. 2.成本核算成本监督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3.法定成本 直接人工4.直接材料 5.期末在产品成本 6.假退料 7.制造费用 8.应付账款生产成本 费用项目9.车间不可修复废品10.可修复废品 11.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12.完工产品完工产品成本 分批法.品种法分步法13平行结转14.逐步结转 15.小批单件生产 16.综合结转 17.系数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5种分配方法 例题)

如果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助生产车间,辅助车间除了为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外,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会相互提供劳务,这时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不仅要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还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而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分配应先于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单位和部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等五种方法。 1.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例5-5]假定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服务。20 x x 年9 月供电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7 100元,供水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32 361 元。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直接记人"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未设置"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口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及其消耗情况见表5-8 。表5-8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统计表 根据表5-8 的资料,首先计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率。由于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不分配费用,在计算费用分配率时需将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耗用量从总供应量中扣除。 电费分配率=7100/(20950-3200)=0.40(元/度) 水费分配率=32361 /(10596 -1350)=3.5(元/m3 ) 其次,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5—9所示。 表5 –9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36539 管理费用2922 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车间7 100 一一供水车间32361 采用直接分配法,由于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对外分配,计算较为简单。但当辅助生产车间相互

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

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 1基础数据 1.1主要原材料及燃料动力价格 原料1 XXX元/吨 原料2 YYY元/吨 水0.3元/吨 电0.211元/度 蒸汽30元/吨 其他投入物价格详见单位成本表。 1.2本项目定员61人,工资及福利费按人均1.2万元计。 1.3制造费用由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及财务制度规定的其它制造费用构成。折旧费根据固定资产分类,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其它制造费按固定资产投资(扣除建设期利息)的8%估算。 1.4管理费用由无形资产摊销费,递延资产摊销费及其它管理费用构成。无形资产从投产年起10年平均摊销,递延资产从投产年起5年平均摊销;其它管理费按工资总额200%估算。 1.5销售费用按销售收入的1%估算。 1.2 成本估算结果 本项目年均总成本费用为11723.48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987.32万元,占8.42%,可变成本为10736.16万元,占91.58%。本项目经营成本为10582.95万元,产品1制造成本为1364.59元/吨,成品2制造成本为587.43元/吨。 15.2财务分析 15.2.1财务评价的依据和说明 15.2.1.1国家计委,建设部计投资(1993)530号文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5.2.1.2财政部<<企业财务制度>> 15.2.1.3现行税务制度及有关政策 15.2.2基础数据

15.2.2.1建设规模 产品1 6万吨/年 产品2 3.5万吨/年 15.2.2.2产品销售销售方案及价格 产品1 (6万吨/年)1860元/吨 产品2 ( 3.5万吨/年)780元/吨 15.2.2.3建设期:项目建设工期按1 年计。 15.2.2.4经营期:项目经营期按14 年计。 15.2.2.5生产负荷:项目建成第1年按设计能力的80%计,第2年起各年均按100%计。 15.2.2.6增值税 本项目产品免增值税率。 15.2.2.7所得税:以利润总额为基础,税率33%。 15.2.2.8基准收益率:项目基准收益率按10%计。 15.2.2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通过分析测算,本项目主要盈利能力指标如下表:

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区别与联系 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各个生产单位所发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和维修费,具体有以下项目:各个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等。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5001 生产成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如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下同),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三、生产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企业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支出"、"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企业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应于月末,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的成本 5101 制造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发生的不满足固定资产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日常修理费用和大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在"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不同的生产车间、部门和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制造费用的主要帐务处理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完整版

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了企业产品成本的主要计算方法和成本的分析,本章可通过客观题和不定项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基本知识。 最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 2013年教材主要变化

2013年教材将品种法区分单一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和多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分别进行解释,修改部分数字错误,增加了简化分批法计算的例题,实质内容没有变化。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 产品成本分析 第一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适应各种类型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如下表所示: 表9-1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此外在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的工业企业中,为简化成本计算,可采用分类法,为配合定额管理也可采用定额法。 【例题1·判断题】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产品一般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2009年) 【答案】√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一、品种法的特点 (一)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品种; (二)品种法下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 (三)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二、品种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按产品品种设立成本明细账; (二)登记相关成本费用明细账; (三)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四)分配制造费用; (五)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六)结转产成品成本。 品种法下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单一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 【教材例9-1】某工业企业为单步骤简单生产企业,只生产单一产品甲,月初月末在产品比较稳定,计算甲产品成本时可不予考虑。2×12年8月,甲产品共发生生产费用450万元,完工5 000件,有关生产成本明细账如表9-2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