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仅由商品自身价格变化所导致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

需求的变动: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变化所导致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仅由商品自身价格变化所导致的商品供给量的变化。

供给的变动: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变化所导致的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化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可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效用:对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

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减少)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减)量。边际效用值为总效用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它是表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无差异曲线三个特征:一: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二:在同一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三: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原因: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逐步增加,消费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递减,从而,他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意放

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量时所需要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预算线:又称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总产量TP L:指与可变要素劳动的每一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总产量。

平均产量AP L:指平均每一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

边际产量MP L: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水平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量时所需要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在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每一单位这种可变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可变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规模报酬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显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成本: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会计成本=显成本,经济成本=显成本+隐成本,会计成本=总收益-会计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

规模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规模不经济:在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

成本不变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产生影响。

成本递增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需求要素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

成本递减行业:该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

垄断市场: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垄断竞争市场: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垄断市场的条件:一: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产品。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其

困难或不可能。

自然垄断:由于一个企业能够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应一种物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断。

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商品。一级价格歧视: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二级:要求对不同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三级:垄断厂商对同一商品在不同市场(或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收取不同价格。

多余生产能力: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

寡头市场:又称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基尼系数: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

完全竞争厂商:同时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

不完全竞争厂商:一:在产品市场上完全竞争,但在要素市场上不完全竞争。二:在要素市场上完全竞争,但在产品市场上不完全竞争。三: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都不完全竞争。

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将某一可变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该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先是递增的,在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其边际产量便是递减的了。此规律亦被称为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或边际收益

递减规律。

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条件: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三:所有的资源都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四:信息是完全的。

谷贱伤农: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是小于1的,既当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

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等成本线AB与Q2交于E点,与Q1交于a b 两点,与Q3无交点也无切点,说明在既定成本下Q3是无法完成的产量,而生产者只需将Q1的a向右移动或b向左移动就可以使产量提高,所以AB与Q2的交点E就是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的最优要素组合。

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一:商品的可替代性。二: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三: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四: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五:所考查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的区别:区别在于引起二者变动的因素不同。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二者在几何图形上的表示方法也不同。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其中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即要素价格,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即边际产品价值,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

短期生产三个阶段:一:总产量始终上升,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平

均产量达到最大值且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此时生产者投入可变要素是有利的。二:生产者可得到一阶段增加可变要素所带来的好处又可以避免三阶段减少可变要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所以二阶段是生产决策区。三:边际产量继续下降且降为负,平均产量继续下降,总产量也下降,此时生产者减少可变要素投入量是有利的。

边际产品价值(VMP):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它为一种投入品的边际产品(也就是额外一单位投入品所导致的额外产出)乘以产品的价格,即VMP=P×MP,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比较四种不同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厂商数目很多,产品完全同质,没有对价格的控制能力,很容易进出一个行业。垄断竞争市场:厂商数目很多,产品有差别,有一些对价格的控制能力,进出一个行业比较容易。寡头市场:只有几个厂商,产品有差别或无差别,对价格有一定的控制程度,进出行业比较困难。垄断市场:厂商数目唯一,唯一的产品且无替代品,能够控制价格但经常受管制,进出行业很困难或不可能。

外部不经济:个人为活动所付出的成本(私人成本)小于该活动所造成的全部成本(社会成本,包括这个人和其他所有人所付出的成本)

外部经济:个人从活动中得到的利益(私人利益)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全部利益(社会利益,包括这个人和其他所有人所得到的利益)

市场失灵: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不完全竞争、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外部影响:某一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造成了影响,但并没有为此承担后果。

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