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图常用表达

曲线图常用表达
曲线图常用表达

曲线图常用表达

开头概述常用表达

1) The line chart depicts the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_____ over the period from 2000 to 2004.

该曲线图描述了从2000年到2004年_____数量的变化。

2) The chart provides some data regarding the fluctuations of _____ from 2000 to 2004.

该曲线图描述了从2000年到2004年_____的变动。

3) The graph,presented in the curve diagram,shows the general trend in _____.

该图以曲线图的形式描述了_____总的趋势。

4) This is a line chart showing _____.

这是一个曲线图,描述了_____。

5) As we can see from the graph,the two curves show the fluctuations of _____.

如图所示,两条曲线描述了_____波动的情况。

描述曲线常用表达

1)The _____ in the graph is measured in units,each of which is equivalent to _____.

图表中的_____以_____为单位,每单位等于_____。

2) The horizontal axis stands for _____.

横轴代表了_____。

3) The vertical axis stands for _____.

纵轴代表了_____。

4)There was a rapid (/dramatic/drastic/sharp/great/remarkable/slight/little /slow) increase (/rise/decrease/drop/fall/decline) of A over the period from _____ to _____.

从_____到_____期间A有快速 / 剧烈/急速/很大/明显/很小/几乎没有/缓慢地增长/下降。

5) The curve appeared to level off in 1988.

曲线似乎在1988年稳定下来。

6) The situation reached a peak (/high point) at _____ in 2000.

这种情况在2000年到达一个顶点,为_____。

7) The situation fell down to (/reached) the bottom in 2000.

这种情况在2000年降到低谷。

8) The figures hit a trough in 2000.

这些数字2000年降到最低点。

The given line graph illustrates information on the number of overseas visitors traveling to Austral ia in millions of people. Overall, one notable trend seems to be that Australia has steadily become more popular as a destination spot. For example, there were 20 million more visitors to Australia i n 2005 than in 1975. That's a jump from 10 million to 30 million in 20 years.

The second table gives statistics showing the countries whose residents went to Australia between 1975 and 2005. In both years, the largest number of visitors came from Japan, followed by South Korea and Europe.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lso had many people traveling to Australi a in these years. In fact, the number of people visiting Australia grew in every one of these countri es. For example, in 2005, 12 million people went there from Japan compared with only 3.2 million in 1975.

作图常用规范.doc

作图常用参数 要点 图中所有线条、文字必须用黑色绘制;用线形或标识符区分;不得有阴影;字不要压线。 坐标轴的刻度线应在坐标轴的内侧,要短且细;数据要放在坐标轴的外面。 1 Word 2000中的图形 简单的方框图、程序框图和几何图形一般用word 2000(97)中的绘图软件来完成。相关常用参数如下。 ◎小技巧:多用文字居中,绘图中的对齐与分布。 图形完成后选中所有图形进行组合。 ◎对于复杂的图形,可用各种专业软件来做,如用visio ,AutoCAD 等作图。一般直接将矢量图插入文中。 2 坐标曲线图 绘制数据曲线的常用软件有三种:Microcal Origin 5.0, Matlab 和Microsoft Excel. Microcal Origin 5.0是其中功能最强的一种,所以建议作者使用,该软件可从网上下载。该软件的常用 Matlab 绘图功能也很强,但各细节参数需要通过函数调整,请查阅相关指导教材,以保证最终出图的尺寸为7cm ×5cm,坐标线粗0.5磅,曲线粗0.75磅,图上文字为8 point 或小5号. 3 照片以及其他位图 若无电子文档,请用扫描仪以600dpi 精度扫入,存为 .tif 格式;若是以抓图方式或以其他方式取得的图片,请存为 .tif 格式。图中的文字或不清楚的线条在PhotoShop 中修改。参数如下:先修改至最终成图的尺寸;然后取细线4 pixels, 粗线 7 pixels ; 汉字 8 point/宋体,英文和数字 8 point/Time new roman 字体, 罗马字 8 point/Symbol 字体 加写文字. y /m t /s

西方经济学脉络图 【整理】

西方经济学脉络图——微观部分 第一章绪论 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 古典学派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剑桥学派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凯恩斯学派 序论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存量与流量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重要名词区别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 1 -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供需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E d ,E s (注意:转嫁与E d ,E s 的关系) E d与总收益 应用题E d>1 P与TR成反比 (TR)的关系E d=1 P与TR无关 E d<1 P与TR成正比 完全无弹性:|E|=0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相当缺乏弹性:|E|<0 弹性常弹性单位弹性:|E|=1 相当富有弹性:|E|>1 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 xy>0 交叉弹性互补品:E xy<0 独立品:E xy=0 E M>1 则为奢侈品 收入弹性正常商品:E M>0 0< E M <1则为必需品 劣质品:E M<0 (如吉芬商品) 均衡Q d = Q s 蛛网理论 - 2 -

- 3 - 第三章 效用论 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均衡:MU 1 /P 1= MU 2/P 2 =……= MU n /P n =λ 由MU 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 0Q 000 ()p f Q dQ Q -?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 递减规律) 预算线:P 1X 1+P 2X 2=I 效 消费者均衡 用 序数效用分析 均衡条件:MU 1 /P 1= MU 2/P 2 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正常物品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低档物品 不确定性和风险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脉络图

i 西方经济学脉络图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序论 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 古典学派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剑桥学派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凯恩斯学派 序论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存量与流量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重要名词区别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供需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E d ,E s (注意:转嫁与E d ,E s 的关系) E d与总收益 应用题E d>1 P与TR成反比 (TR)的关系E d=1 P与TR无关 <1 P与TR成正比 E d 完全无弹性:|E|=0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相当缺乏弹性:|E|<0

弹性 常弹性 单位弹性:|E|=1 相当富有弹性:|E|>1 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 xy >0 交叉弹性 互补品:E xy <0 :E xy =0 E M >1 则为奢侈品 收入弹性 正常商品:E M >0 0< E M <1则为必需品 劣质品:E M <0 (如吉芬商品) 均衡 Q d = Q s 蛛网理论 第三章 效用论 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均衡:MU 1 /P 1= MU 2/P 2 =……= MU n /P n =λ 由MU 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 0 Q 000()p f Q dQ Q -?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 递减规律) 预算线:P 1X 1+P 2X 2=I 效 消费者均衡 用 序数效用分析 均衡条件:MU 1 /P 1= MU 2/P 2 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正常物品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低档物品 不确定性和风险 第四章 生产论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TP 、AP 、MP 等产量曲线 生产论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长期生产函数 等成本线 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

ADAMS后处理曲线图

ADAMS/PostProcessor绘制仿真结果的曲线图 将仿真结果用曲线图的形式表达出来,能更深刻地了解模型的特性。ADAMS/PostProcessor能够绘制仿真自动生成结果的曲线图,包括间隙检查等,还可将结果以用户定义的量度或需求绘制出来,甚至可以将输入进来的测试数据绘制成曲线。绘制出的曲线由数据点组成,每个数据点代表在仿真中每个输出步长上创建的输出点的数据。在创建了曲线之后,可以在曲线上进行后处理操作,比如通过信号处理进行数据过滤,以及数学运算等。也可以手动改变数值或者写表达式来定义曲线上的数值。 7.4.1 由仿真结果绘制曲线图的类型 ADAMS提供了由几种不同类型仿真结果绘制曲线图的功能。 对象(Object)—模型中物体的特性,如某个构件的质心位置等。如果要察看物体的特性曲线图,必须先运行ADAMS/View后再进入ADAMS/PostProcessor,或者导入一个命令文件(.cmd)。 量度(Measure)—模型中可计量对象的特性,如施加在弹簧阻尼器上的力或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直接在ADAMS产品中创建量度,或者导入测试数据作为量度。要察看量度的话,需要先运行ADAMS/View后运行ADAMS/PostProcessor,或者导入一个模型和结果文件(.res)。 结果(Result)—ADAMS在仿真过程中计算出的一套基本状态变量。ADAMS在每个仿真输出步长上输出数据。一个结果的构成通常是以时间为横坐标的特定量(比如,构件的x方向位移或者铰链上y方向的力矩)。 请求(Request)—要求ADAMS/Solver输出的数据。可以得到要考察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或者力的信息。 系统模态—察看线性化仿真得到的离散特征值。 间隙分析—察看动画中的物体之间的最小距离。 在绘制曲线图模式下,用控制面板选择需要绘制的仿真结果。在选择了仿真结果以绘制曲线后,可以安排结果曲线的布局,包括增加必要的轴线、确定量度单位的标签、曲线的标题、描叙曲线数据的标注等等。 (1)控制面板的布局 绘制曲线图模式下的控制面板如图7-7所示。 图7-7 绘制曲线图模式下的控制面板 (2)绘制物体特性曲线 物体特性的曲线可以直接绘制,而不必重新创建量度来绘制特性曲线,并可选择同时显示一条以上的特性曲线。绘制特性曲线,必须在运行ADAMS/View后进入ADAMS/PostProcessor或者导入模型和结果。 绘制物体特性数据的曲线,在控制面板上设置“Source”为“Objects”,控制面板改变成显示所有绘制曲线图时可用的结果。再选择要绘制特性曲线的模型,从“Object”菜单中选择要绘制特性的物体,“Object”菜单中包含了模型中所有构件的清单。从特性“Characteristic”菜单中选择要绘制曲线的特性,然后从分量“Component”菜单中选择一种或多种需要绘制特性的分量。选择“Add Curves”将数据曲线添加到当前曲线上。

曲线型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3.3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本节教材"温度的变化"从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人手,从图象中获取两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信息,经历从数学的角度体会变量和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体会图象在表达两变量间变化关系的直观性,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本节教材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函数思想,能更好地发展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为以后顺利过渡到函数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通过观察现实生活,对用图象来反映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体验,积累有了一些生活的经验;具有初步的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表达能力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初步形成函数的思想.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3、发展从图象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及有条理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4、理解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从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对变量之间关系的认识和语言描述的合理性,培养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广泛性和准确性. 情感与态度目标:从解决大量实际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中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所蕴含的数学美. 教学重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图象,再根据图象来研究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对图象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 教学难点 从图象中获得一些信息与在现实情景下用语言进行描述之间的等价转化;用图象法来反映两变量之间关系,解决自己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根据图象的特点来研究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A B 时间/时(1)上午9时的温度是多少?12时呢? (2)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多少?是在

科技论文中统计图的不规范表达

94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9年 科技论文中统计图的不规范表达 学报编辑部蔚莹 统计图由于其直观、形象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科技论文的写作中。在编辑过程中,笔者发现来稿中统计图的出错率非常高,而且由于图的不规范表达而导致传达错误的信息,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在来稿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图不规范表达情况有如下几类: 1 统计图类型选择不当 统计图种类不同,它们所能表达的数据资料类型不同,功能和适用场合也不同,最多见的错误类型有:条图与线图的混用,线图与散点图的混用等。 例1 对差错的辨析:氧化时间是一个连续性变量,此处选用条图,割断了时间点之间的联系,因此应改用线图。当希望表达彼此独立的几个分组中的数量大小时,应选用条图;当希望反映事物或现象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趋势时,宜选用线图。 例2 缺氧反映器中COD去除率与温度的关系 从图中看出,各组试验中的缺氧池的温度和COD去除情况有较大的相关性,运用Excel的函数CORREL(array1,array2)分析它们的相关性,得到相关系数0.40317。 对差错的辨析: (1)该图选用的是一种复合折线图,根据正文判断,横轴表示组别,图中两条曲线只能分别表达各组实验中温度的变化趋势和C OD去除率的变化趋势,无法反映温度与C OD去除率的变化关系,更无法研究其相关性。图题与图的内容不符。 (2)横轴是组别,虽表现为数字类型,但实际上属于定性的数据资料,与数字的大小和前后顺序均无关系,所以图中折线反映的变化趋势是无意义的。 (3)通过绘制散点图发现,温度与去除率之间并不具相关性。因此相关性检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 解决方案:从图题与正文文字看出,作者的原意是要研究缺氧反映器中COD去除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并研究其相关性。因此应选用散点图。在研究2个在专业上可能有一定联系的变量的关系时,最佳的方法是先绘制散点图,直观地判断其是否存在相关性,再选用相应的检验方法进行定量的检验,这样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2 统计图坐标轴上的刻度值违背数学原则统计图坐标轴上的刻度应符合数学原则,即对于算术尺度来说,数轴上等长的间隔应代表相等的数量,这样才能如实反映曲线的升降趋势。 例3 对差错的辨析:图中横坐标轴上等长的间隔代表的数量不等,每个间距依次代表了1.25、3.75、5、10和10,这样绘制的线图,其折线的倾斜程度是一种假象,歪曲了事实。类似的问题普遍存在,还表现为横轴坐标刻度为等差数列,或前后两组不等间隔的数据等等。 造成这种差错的原因很多,如作者在设计图表时的疏漏,对源数据没有进行必要的整理,没有合理地使用绘图软件等等。这里要特别提醒作者注意的是,在使用Excel绘图时,一定要注意“折线图”与“散点图”的选用。这两种图看起来非常相似,但它们表达和显示数据的方式却大不相同。其本质的区别是X轴上数据的性质不同。“折线图”的X轴为分类轴,在X轴上按数据录入的顺序等距显示数据;而“散点图”的X轴是数值轴,它按照数据大小顺序和设定的间距显示数据。因此“折线图”只适合在横轴原始数据为文本或等间距连续数据时使用,如果用它来处理不等距数据就常常会发生上述的错误。 3 图的绘制不符合科技期刊编辑规范的要求 (1)自明性差。统计图表最大的特点就是应该具有自明性,即不读正文,只看图表即能明白所表达的全部内容。最常见的问题是图题不准确或缺失、缺少纵横标目、坐标上没有刻度、缺少计量单位和没有必要的说明及图例。 (2)一致性差。这里所说的一致性主要指图与正文表述的一致性。常见的问题有:图与正文中研究内容不符,图题与图的内容不符,图与正文中使用的变量名称、单位、数据大小、以及曲线的个数、编号和字体不一致,图例与曲线线型不符等等 。以上问题都会影响到对图的理解。

经济学曲线图

经济曲线图训练 1.在图6各图的相关描述及指示的比例关系中,你认为在正常条件下,关系表述得正确的个数有_______个。注:图中的①为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变动的指示线,②为高档耐用品受价格变动的指示线 A.1个 B.2个 C.0个 D.3个 2. 某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其需求曲线出现了图1到图2的变化。这一变化意味着 ①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可能增加②该商品由生活必需品变为高档耐用品 ③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可能增加④该商品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表是2012年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供给量(万件)387 405 426 456 需求量(万件)534 521 508 486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上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2012年该商品价格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D.D曲线 4.根据右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有: ①如果大米的价格在M点,呈现卖方市场,其替代品需求量将减少 ②如果汽车在N点,呈现买方市场,其互补品需求量减少 ③单个交换过程看,Q点处于等价交换,M N点处于涨落状态,但 不能无限涨落 ④农副产品在M、N、Q点弹性需求均不大 A.①③B.③④C. ①②D.②④

5. 6.右图是某种商品从产生到退出市场的价格波动图,当该 商品价格从A点运行到B点,说明() ①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②该商品的生产者 从赚钱到保本经营 ③该商品生产者的个别效率从高于到等于社会效率④生 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价值量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7.2012年下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回落,10月CPI为1.7%,这会影响居民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在居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曲线图(横轴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纵轴为居民收入水平,d1为CPI回落前的消费曲线,d2为CPI回落后的消费曲线),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化的是() 8.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媒体用“北京镑”一词感叹中国游客强大的奢侈品消费能力。其实,这只是中国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费的一个缩影。不少经济界人士呼吁有关部门出台减税政策,将数额巨大的海外奢侈品消费拉回国内。下列图示(D1表示减税前,D2表示减税后)能够准确表达这一思路的是()

西方经济学重点思维导图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序论 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 古典学派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剑桥学派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凯恩斯学派 序论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存量与流量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重要名词区别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供需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 E d ,E s (注意:转嫁与E d ,E s 的关系) E d与总收益 应用题E d>1 P与TR成反比 (TR)的关系E d=1 P与TR无关 E <1 P与TR成正比 d 完全无弹性:|E|=0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相当缺乏弹性:|E|<0 弹性常弹性单位弹性:|E|=1 相当富有弹性:|E|>1 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 xy>0 交叉弹性互补品:E xy<0 :E =0 xy E M>1 则为奢侈品 收入弹性正常商品:E M>0 0< E M <1则为必需品 劣质品:E M<0 (如吉芬商品) 均衡Q d = Q s 蛛网理论

基数效用分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均衡:MU 1 /P 1= MU 2/P 2 =……= MU n /P n =λ 由MU 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CS = 0 Q 000()p f Q dQ Q -?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 递减规律) 预算线:P 1X 1+P 2X 2=I 效 消费者均衡 用 序数效用分析 均衡条件:MU 1 /P 1= MU 2/P 2 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正常物品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低档物品 不确定性和风险 第四章 生产论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TP 、AP 、MP 等产量曲线 生产论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长期生产函数 等成本线 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 扩展线 规模报酬 递增:f (λ L, λ K )>λ θ θ =f (L, K ) 固定:f (λ L, λ K )=λ θ 不变:f (λ L, λ K )<λ θ

经济学曲线汇总

经济学曲线汇总 1、 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需求曲线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需求曲线是用曲线方式表示需求关系、需求函数。需求曲线是需求函数的直观描述,它抓住需求的主要因素,纵轴表示价格(自变量),横轴表示产品需求量(因变量)。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需求量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斜率绝对值越大,曲线越平缓,敏感性越高。 涉及教材知识:教材15页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008年山东卷).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二、供给曲线:教材第16页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三、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理论是由“供给学派”代表人物、美国教授阿瑟·拉弗提出的。 “拉弗曲线”的横轴表示税率,纵轴表示税收额,它表明了税收与税率之间的关系。 财政税收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教材66-67页 例题1、辨析: ? (1)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2)增加财政收入就能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 (3)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税率越高越好 例题2:读图“拉弗曲线”。回答 1).拉弗曲线反映了 ①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税率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税率超过了一定范围,将最终导致财政收入下降 ③财政收入总量与税收收入成正比,与税率成反比 ④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2).拉弗曲线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国家必须根据财政预算确定税率 ②国民收入分配必须妥善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③分配政策必须激发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④国家税收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四、菲利普斯曲线 1958年,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这条曲线用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它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新颖曲线图的写法及例题2015

曲线图:关键是把握好曲线的走向和趋势,学会general classification,即在第二段的开头部分对整个曲线进行一个阶段式的总分类,使写作层次清晰。接下来在分类描述每阶段的specific trend,同时导入数据作为你分类的依据。注意不要不做 任何说明就机械 的导入数据!可以使用一些比较native的单词和短语来描述trend。 二、雅思曲线图图表作文的写作要点 1极点说明。即,对图表当中最高的,最低的点要单独进行说明 2趋势说明。即,对图表当中曲线的连续变化进行说明,如上升,下降,波动,持平 3交点说明。即,对图表当中多根曲线的交点进行对比说明 (曲线图) 注意点:1)抓住“变化”和“趋势” 2)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在不同时间段的数据比较,另外是单独数据的全程描述。前者适合于数据代表的物体较少且时间界限明确的情况下,后者适合于描述数据对象很多且时间划定不清晰。当然依据考试中的题目来决定。 描写曲线图应注意: 描述曲线图需要注意把握曲线的趋势,迅速找出重点趋势。(一)曲线图一般用来表示两个或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发展过程和趋势。曲线图有横轴和纵轴,一般先看横轴和纵轴所代表的意思(数量,时间等),然后找出曲线变化(最高值或最低值)及其反映的信息。 (二)基本技法 1.学会对趋势的描述()。即在图表描述部分(一般是第二段的开头部分)对整个曲线进行趋势的概括与分类,使写作层次清晰,同时也方便考官阅卷。

2.数据为趋势服务。就雅思考试而言,A类TASK 1 测试图表作文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研究分析问题使用。因此,数据的导入要自然,要服务于图表趋势的描述。 3.措词准确,地道。尽量使用一些比较地道的单词和短语来描述曲线。因为TASK 1的容往往比较单调,最能够暴露考生的语言功底,因此要注意词汇的选择。 1)必须学会,即在第二段的开头部分对整个曲线进行一个阶段式的总分类(出现线的走势相似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合并在一起写),使写作层次清晰,同时也方便考官阅卷。接下来再分类描述每个阶段的趋势和特征,同时导入数据作为分类的依据。不做任何说明就机械地导入数据,这不符合雅思的考试目的。 2)以时间为比较基础的应抓住“变化”:上升,下降,或者是波动,题中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进行描述时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如变量多于两个应进行分类或有侧重的比较。 3)不以时间为比较基础的应注意对极点的描述。 写作步骤: 1)审题看清图表清楚,并认真阅读领会题目的要求,本题建议用时20分钟,给大学讲师写一篇最少为150词的报告,描述曲线图所传达的信息。所有图表作文的题目要求都一样,不管是什么图表类型。所以,我们对这一环有过练习经验以后,就可以忽略不看了。 2)理解图表主题()就是理解题目对图表的文字说明,它为完成作文的引言部分提供了基础,是写好这部分的保证。 3)分析图表这一步在图表作文中最重要,最关键,是写好整个文章的基础,尤其是对文章主体和结尾部分至关重要。对于曲线的分析,重要的是要理清曲线所显示的发展趋势,按照不同的曲线特征划分出发展阶段,即将整个曲线分段,每一段代表一种发展趋势。要注意曲线的最后一个直线段,不管它有多短,这一段都与其它各个段同等重要,它预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要将这一部分作为一段加以描写,否则

作图常用规范

学报作图常用参数 要点 图中所有线条、文字必须用黑色绘制;用线形或标识符区分;不得有阴影;字不要压线。 1 Word 2003中的图形 简单的方框图、程序框图和几何图形一般用word 2003中的绘图软件来完成。相关常用参数如下。一 ◎小技巧:多用文字居中,绘图中的对齐与分布。 图形完成后选中所有图形进行组合。 ◎对于复杂的图形,可用各种专业软件来做,如用visio ,AutoCAD 等作图。一般直接将矢量图插入文中。 2 坐标曲线图 绘制数据曲线的常用软件有三种:Microcal Origin 5.0, Matlab 和Microsoft Excel. Microcal Origin 5.0是其中功能最强的一种,所以建议作者使用,该软件可从网上下载。该软件的常用 Matlab 绘图功能也很强,但各细节参数需要通过函数调整,请查阅相关指导教材,以保证最终出图的尺寸为7cm ×5cm,坐标线粗0.5磅,曲线粗0.75磅,图上文字为8 point 或小5号. 3 照片以及其他位图 若无电子文档,请用扫描仪以600dpi 精度扫入,存为 .tif 格式或者.gif 格式;若是以抓图方式或以其他方式取得的图片,请存为.tif 格式或者.gif 格式。图中的文字或不清楚的线条在PhotoShop 中修改。参数如下:先修改至最终成图的尺寸;然后取细线4 pixels, 粗线 7 pixels ; 汉字 8 point/宋体,英文和数字 8 point/Time new roman 字体, 罗马字 8 point/Symbol 字体 加写文字. y /m t /s

微观经济学图示分析汇总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分析 1,需求的变动(教材P22)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2,供给的变动(教材P21)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A .结论: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化引起的均衡价格变动: Q 3 P 2 P 1 P D 1 D 3 D 2 Q 1 Q 2 Q 图2-14 需求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 P 3 E 1 E 2 E 3 S O P 2 P 1 P 3 P S 1 S 2 S 3 Q 3 Q 1 Q 2 Q E 1 E 3 E 2 D O 图2-15 供给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 P D 1 E 4 D 2 P 1 P 2 E 1 E 2 E 3 S 1 S 2 O P D 1 D 3 D 2 Q 3 Q 1 Q 2 Q P 0 图2-2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O P S 1 Q 3 Q 1 Q 2 Q P 0 图2-9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S 3 S 2

4。需求弧弹性的五种分类 5。需求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在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中,上述分析的五种基本类型也同样存在。见下页说明。 Q 50 40 30 20 10 5 4 3 2 1 0 P Q 50 40 30 20 10 5 4 3 2 1 0 P Q 50 40 30 20 10 5 4 3 2 1 0 P Q 50 40 30 20 10 5 4 3 2 1 0 P Q 50 40 30 20 10 5 4 3 2 1 0 P 图2-6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 Q =f(P) A B (a)富有弹性 Q =f(P) A B (b)缺乏弹性 Q=f(P) A B (c)单位弹性 Q=f(P) (d )完全弹性 Q=f(P) (e )完全无弹性 图2-7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Q=f (P ) O P Q D C B E A Edp =∞ Edp>1 Edp=1 Edp<1 Edp=0

经济学基础曲线大全

基础各种曲线 第一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一、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P:价格;Qd:需求量含义: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规律: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面变化(反映需求和价格的对应关系);需求的的两种变化情况: 1、需求数量变动: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 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变动(点移动) 2、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 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线移动) 通常情况下:以下情况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1、消费者偏好增强; 2、收入增加; 3、替代品价格上涨; 4、互补品价格下降 导致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或者向右移动的因素: 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需求量变小,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

二、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PS:价格;QS:供给量 含义: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规律:价格与供给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供给与价格之间关系)供给的两种变化情况: 1、供给数量变动: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 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点移动) 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 这样的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产品价格不变,以下因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A、生产成本降低; B、生产技术提高 供给曲线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的原因: 生产成本上升时,供给量下降,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生产成本下降时,供给量上升,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影响需求的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 1、消费者的偏好;1、产品价格;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2、生产成本; 3、产品价格;3、生产技术; 4、替代品的价格4、相关产品; 5、预期 购买课件、题库、面授押题、教材请联系唯一QQ:2849974013,其他均为倒卖不保证更新!

曲线图常用表达

曲线图常用表达 开头概述常用表达 1) The line chart depicts the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_____ over the period from 2000 to 2004. 该曲线图描述了从2000年到2004年_____数量的变化。 2) The chart provides some data regarding the fluctuations of _____ from 2000 to 2004. 该曲线图描述了从2000年到2004年_____的变动。 3) The graph,presented in the curve diagram,shows the general trend in _____. 该图以曲线图的形式描述了_____总的趋势。 4) This is a line chart showing _____. 这是一个曲线图,描述了_____。 5) As we can see from the graph,the two curves show the fluctuations of _____. 如图所示,两条曲线描述了_____波动的情况。 描述曲线常用表达 1)The _____ in the graph is measured in units,each of which is equivalent to _____. 图表中的_____以_____为单位,每单位等于_____。 2) The horizontal axis stands for _____. 横轴代表了_____。 3) The vertical axis stands for _____. 纵轴代表了_____。 4)There was a rapid (/dramatic/drastic/sharp/great/remarkable/slight/little /slow) increase (/rise/decrease/drop/fall/decline) of A over the period from _____ to _____.

曲线方程地表示方法

第一章 曲线论 §1.1 曲线方程的表示方法 曲线的概念:曲线是点按照某一规律在空间中运动的轨迹。 现实中的各种轨迹曲线图形。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中, 点P 的坐标表示为(,,)x y z ,x 轴、y 轴、z 轴上的单位向量分别记为 ,,i j k 。 向量r OP xi yj zk ==++,可简记 为),,(z y x r = 。 2 22z y x r ++= 。

对任意向量,a b ,成立三角形不等式 ||||||||||||a b a b +≤+, ||||a b a b -≤- 。 补充知识: (1) 向量的内积 设),,(321a a a a =→ ,),,(321b b b b =→ , 定义θcos ||||||||b a b a ?=?→ →,称为向量→ a 与→ b 的内积;记为→ →?b a 或),(→ →b a ,其中θ是向量→a 与→ b 的夹角。 可以证明:332211b a b a b a b a ++=?→ → 。 2 3 2 22 12 ),(||||a a a a a a ++==→ →→ ; ),(||||2 → →→→→ →++=+b a b a b a 2 2 ||||),(2||||→ → →→ ++=b b a a 。

(2) 向量的外积(或叉积) 定义向量→ c 的大小为 θsin ||||||||b a ?,(0)θπ≤≤, 且→c 与b a ,垂直,方向为使b a ,,→ c 恰成右手坐标系,此向量→c 称为→a 与→ b 的外积,记为→ →?b a ; 在直角坐标系中,可以证明: 设),,(321a a a a =→ ,),,(321b b b b =→ , 则 12312 3 i j k a b a a a b b b → → ?= 2313 122 3 1 3 1 2 ()a a a a a a i j k b b b b b b =+- + ?? ? ? ??- =2 1213 1 313 2 32, ,b b a a b b a a b b a a 。 外积的大小除了按上面的方法计 算外,还有下面简便的计算

论文常用三线表模板

表1护士般资料情况(n-500 ) 项目组别频数构成比(% 性别女478 95.6 男22 4.4 年龄段(岁)< 24 149 29.8 25 ?29 196 39.2 > 30 155 31.0 婚姻状况单身260 52.0 已婚240 48.0 护龄(年)< 5 270 54.0 6?10 115 23.0 > 11 115 23.0 学历中专19 3.8 大专222 44.4 本科251 50.2 硕士8 1.6 职称护士214 42.8 护师210 42.0 主管护师69 13.8 副主任护师7 1.4 月夜班次数0次58 11.6 1?3次279 55.8 4次及以上163 32.6 个人年收入(元)< 4万154 30.8 4~ 6万196 39.2 > 6万150 30.0 科室专科199 39.8 非专科301 60.2

表3干预组与对照组与减肥支持者沟通情况比较 干预组 对照组(n=63) 项目 类别 (n=65) 2 X P n % n % 锻炼减肥支持者▲ 父母 35 58.3 35 55.6 老师 1 1.5 3 4.8 同学 2 3.1 3 4.8 0.510 父母/老师 5 7.7 1 1.6 父母/老师/同学 18 27.7 15 23.8 其他 4 6.2 6 9.5 沟通频率▲ 至少每天一次 22 33.8 17 27.0 至少每个星期一两次 22 33.8 19 30.2 至少每个月一两次 8 12.3 17 27.0 0.321 至少每年一两次 4 6.2 4 6.3 至少一年一次 9 13.8 6 9.5 沟通满意度▼ 不满意 7 10.8 7 11.1 中立 29 44.6 34 54.0 1.327 0.515 满意 29 44.6 22 34.9 注:▲Fisher 确切概率法,▼非参数检验 表5不同测量指标ROC 曲线下面积比较结果 95%CI 指标 面积 标准误 维度 年龄段(n=500) F P < 24 岁(n=149) 25?29岁 (n=196) > 30 岁(n=155) 同情满意 32.17 ± 7.11 31.06 ± 8.05 32.42 ± 7.61 1.610 0.201 职业倦怠 27.53 ± 4.51 27.04 ± 4.32 27.95 ± 4.77 1.787 0.169 继发性创伤应激 21.71 ± 5.73 22.41 ± 5.31 23.29 ± 5.87 1 3.024 0.049 * 专业生活质量总分 81.41 ± 12.55 80.50 ± 12.71 83.66 ± 13.26 2.699 0.068 * P <0.05 ; 1 表示与W 24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不同组小鼠肝脏 P-JNK 平均灰度值结果比较( X ± S) 分组 例数 P-JNK F P A 组(正常组) 8 118.99 ±5.95 B 组(模型对照组) 8 101.05 ±5.20 a C 组(DMSO 组) 8 102.11 ±5.63 b 15.386 < 0.001 * D 组(低剂量SP600125组) 8 107.96 ±5.36 c E 组(高剂量SP600125组) 8 113.96 ±5.50 c,d L *P < 0.05 ; a 与正常组比较, P < 0.05 ; b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P > 0.05 ; c 与DMSO 组比较,P < 0.05 ; d 与低剂量组比较, P < 0.05。 注: 方法

曲线图的规范表达

曲线图的规范表达 函数曲线图的构成 在科技论文中,函数曲线图应用得最多。精确的函数曲线图用于计算,图中给出了密集的纵横向坐标标值线。但是在科技论文中,发表时常常被简化成简易函数曲线图。这种图的图面简洁。篇幅小,绘制容易,说明性也强。函数曲线图的构成要素。 函数曲线图要素设计 1.图序与图题 (1)图序按照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如“图1”,“图2”……仅有一个图的论文,也要标注“图1” (2)图题是插图的名称。图题的拟定与题名相似,有同样的要求:准确得体,简短精练。(3)图题应该避免泛指性的词语,如“函数曲线图”、“框图”等缺乏具体对象的名称,应该根据图的内容加上特指定语,如“曲柄-连杆的动力学模型示意图”。 (4)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无图题。如果作者考虑实在给不出合适的名称,那么全篇统一,都不给图题。 (5)图题一般应该排在图的下方,居中排,如果长度超过图幅,则应转行排。 (6)必要时可以分图。 2.标目、标值线和标值 标目简介:目录款目上指引目录排检线索的项目。通常是文献内容或形式的某一主要特征,如题名、责任者(著者)、主题词、分类号等,一般著录于款目之首。标目确定款目在目录中的排列次序,并决定款目的性质。 标目由单位符号、名称和量纲组成,之间一般用“/”线隔开。 标目应当与坐轴平行,一般情况下居中排。 标值线即坐标轴上的刻度线,与标值线对应的数字为标值。 应该避免标值线过密。 3.坐标轴 坐标轴coordinate axis 用来定义一个坐标系的一组直线或一组线;位于坐标轴上的点的置由一个坐标值所唯一确定,而其他的坐标轴上的点的位置由一个坐标值所唯一确定,而其他的坐标在此轴上的值是零。 如果坐标轴给出的是定量的标值线,标值,可以画出箭头,也可以不画出箭头;如果坐标轴表达的是定性的变量,则在坐标轴尾端按变量增大的方向画出箭头。 对于要求精确反映试验结果的曲线图,要正确合理地选择坐标轴比例尺。 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比例尺,当在图中确定试验点后,需要考虑其误差范围。

经济学几大曲线

经济学几大曲线

第一章需求与供给曲线的决定 第一节决定曲线形状的内在原因 一、均衡价格的理解: 均衡价格不是“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不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而只能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供给等于需求就是两条线重合,这违反供求定律。图中的垂线还表明,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价格可能不等,水平线表明价格相等,但供给量不等于需求量。所以均衡价格必须同时满足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这两个条件。 二、消费者均衡:

则要卖出商品,增加货币的持有,也能提高他的总效用。只有在商品的边际效用与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的时候,消费者才实现了他的均衡,即不再买入或卖出商品,保持既定的商品与货币持有的比例。这就证明,消费者均衡的选择,就是消费者购买商品要实现商品的边际效用与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 正是在消费者均衡的意义上,商品的需求曲线不仅是商品的价格线,而且是商品的边际效用线,因为商品的价格反映了商品的边际效用,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商品的价格线,即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三、生产者均衡的选择 生产者均衡的基本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因为每一个可能的边际收益线与边际成本线的交点都发生在边际成本线上,所以企业的供给曲线就是企业的边际成本线,企业按照边际成本线决定价格和产出就能实现它的利润最大化。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正在于边际成本线向右上方倾斜。

图1-3是完全竞争市场收益和成本的图形,其中AR是该企业的边际收益线和平均收益线,因为价格是波动的,所以在这个图上可以有无数条可能的AR线,每一条AR线即MR线与MC线的交点都在MC上,MC 上的每一点都成了MR=MC的点,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就只能按照MC的轨迹,随价格上升而增加产量。因为,只有商品的价格高于商品的平均可变成本,企业才能开工,低于这一点A就只能停工,所以企业的供给曲线只能是AVC以上的MC线, 图1-4表示垄断企业的商品价格和成本曲线,因为垄断,该企业具有某种决定价格的权力,它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垄断企业也要面对外来竞争,所以它的AR曲线也要平行移动,而每条AR曲线都有它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