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检验操作规程.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检验操作规程.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检验操作规程.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检验操作规程

1 总则

1.0.1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检验依据标准为《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为统一山东地区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检测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本规程适用于由冷拉光圆钢丝及刻痕钢丝捻制的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绞线(以下简称钢绞丝)。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标准型钢绞线

由冷拉光圆钢丝捻制成的钢绞线。

2.1.2 刻痕钢绞线

由刻痕钢丝捻制成的钢绞线。

2.1.3 模拔型钢绞线

捻制后再经冷拔成的钢绞线。

2.1.4 公称直径

钢绞线外接圆直径的名义尺寸。

2.1.5 稳定化处理

为减少应用时的应力松弛,钢绞线在一定张力下进行的短时热处理。

2.2 符号

D——钢绞线直径;

n

S——钢绞线参考截面积;

n

R m ——钢绞线抗拉强度;

F m ——整根钢绞线的最大力;

F p0.2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

A gt ——最大力总伸长率;

ΔF a——应力范围(两倍应力幅)的等效负荷值;

D ——偏斜拉伸系数。

3 分类和标记

3.1 分类与代号

钢绞线按结构分为5类。其代号为:

用两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2

用三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3

用三根刻痕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3Ⅰ

用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1×7

用七根钢丝捻制又经模拔的钢绞线(1×7)C

3.2 标记

3.2.1 标记内容包含下列内容:

预应力钢绞线,结构代号,公称直径,强度级别,标准号

3.2.2 标记示例

公称直径为15.20mm,强度级别为1860MPa的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其标记为:预应力钢绞线1×7-15.20-1860-GB/T5224—2003

4 检验规则

4.1 检查和验收

产品的检查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按表4.3.1的规定进行,需方可按本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4.2 组批规则

钢绞线应成批验收,每批钢绞线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捻制的钢绞线组成。每批质量不大于60吨。

4.3 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

4.3.1 钢绞线的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应符合下表4.3.1的规定。

表4.3.1 供方出厂常规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

4.3.2

设备有重大变化及新产品生产、停产后复产时进行检验。

4.4 复验与判定规则

当4.3.1中规定的某一项检验结果不符合本规程规定时,则该盘卷不得交货。并从同一批未经试验的钢绞线盘卷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即使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整批钢绞线不得交货,或进行逐盘检验合格后交货。供方有权对复验不合格产品进行重新组批提交验收。

5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5.1 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形状如附录A中图1、图2、图3所示。

表2和表3的规定。

表1 1×2结构钢绞线尺寸及允许偏差

表2 1×3结构钢绞线尺寸及允许偏差

表3 1×7结构钢绞线尺寸及允许偏差

6 技术要求

6.1力学性能

6.1.1 1×2结构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6.1.1的规定。

6.1.2 1×3结构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6.1.2的规定。

6.1.3 1×7结构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6.1.3的规定。

表6.1.1 1×2结构钢绞线的力学性能

表6.1.2 1×3结构钢绞线的力学性能

表6.1.3 1×7结构钢绞线的力学性能

6.1.4 供方每一交货批钢绞线的实际强度不能高于其抗拉强度级别200MPa。

6.1.5 钢绞线弹性模量为(195±10)GPa,但不作为交货条件。

6.1.6 根据供货协议,可以提供表6.1.1~6.1.3以外的强度级别的钢绞线。

6.1.7 允许使用推算法确定1000h松弛率。

6.2 表面质量

6.2.1 除非需方有特殊要求,钢绞线表面不得有油、润滑脂等物质。钢绞线允许有轻微的浮锈,但不得有目视可见的锈蚀麻坑。

6.2.2 钢绞线表面允许存在回火颜色。

6.3 钢绞线的伸直性

取弦长为1m的钢绞线,放在一平面上,其弦与弧内侧最大自然矢高不大于25mm。

6.4 疲劳性能和偏斜拉伸性能

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对产品进行疲劳性能试验的偏斜拉伸试验。

7 试验内容及方法

7.1 表面检验

表面质量用目测检查。

7.2尺寸检验

钢绞线的直径应用分度值为0.02mm的量具测量。钢绞线的尺寸和捻距。1×2钢绞线的直径测量应测

定图1所示的D n 值,1×3钢绞线的直径测量应测定图2所示的A 值,1×7钢绞线的直径测量应以横穿直径方向的相对两根外层钢丝为准,如图3所示D n 值,并在同一截面不同方向上测量两次。

7.3 每米质量测量

钢绞线第米质量测量应采用如下方法:取3根长度不小于1m 的钢绞线,每根钢绞线长度测量精确到1mm 。称量每根钢绞线的质量,精确到1g ,然后按下式计算钢绞线的每米质量。

L

m

M

式中:

M —钢绞线每米质量,单位(g/m ); m —钢绞线质量,单位(g ); L —钢绞线长度,单位(m )。 实测单重取3个计算值的平均值。

7.4 拉伸试验

7.4.1 试验设备的准确度

试验机应按照GB/T16825要求,定期进行校准,并应为1级或优于1级准确度。

引伸计的准确度级别应符合GB/T12160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校准。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力应使用不劣于1级准确度的引伸计;测定其他具有较大延伸率的性能,例如抗拉强度、最大力总伸长率以及断后伸长率等,应使用不劣于2级准确度的引伸计。

试验机上、下工作台之间的距离测量应用精度不小于0.1mm 的长度测量尺或游标卡尺。 7.4.2 试验速率

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力时,应力速率应在6~60(N/mm 2)·s -1范围内,测定抗拉强度时,应变速率不应超过0.008/s 。 7.4.3 最大力

整根钢绞线的最大力试验按《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规定进行。如试样在夹头内和距钳口2倍钢绞线公称直径内断裂达不到本标准性能要求时,试验无效。计算抗拉强度时取钢绞线的参考截面积值。 7.4.4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

钢绞线规定非比例延伸力采用的是引伸计标距的非比例延伸达到原始标距0.2%时所受的力(F p0.2)。为便于供方日常检验,也可以测定规定总延伸达到原始标距1%的力(F tl ),其值符合本标准规定的F p0.2值时可以交货,但仲裁试验时测定F p0.2。测定F p0.2的F tl 时,预加负荷为规定非比例延伸力的10%。 7.4.5 最大力总伸长率

最大力总伸长率A gt 的测定按GB/T228规定进行。使用计算机采集数据或使用电子拉伸设备测量伸长率时,预加负荷对试样所产生的伸长率应加在总伸长内。测定钢绞线伸长率时,1×7结构钢绞线的标距不小于500mm ;1×2和1×3结构钢绞线的标距不小于400mm 。

在测定总伸长为1%时的负荷后,卸下引伸计,标明试验机上下工作台之间的距离L1,然后继续加荷直到钢绞线的一根或几根钢丝破坏,此时标明上、下工作台的最终距离L2,L2- L1的值与L1比值的百分数,加上引伸计测得的1.0%即为钢绞线的伸长率。

如果任何一根钢丝破坏之前,钢绞线的伸长率已达到所规定的要求,此时可以不继续测定最后伸长率的值。如因夹具原因产生剪切断裂,所得最大负荷及延伸未满足标准要求,试验是无效的。 7.4.6 测定结果数值修约

最大力除以试验钢绞线参考截面积得到抗拉强度,数值修约间隔为10N/mm 2;

最大力总伸长率A gt,数值修约间隔为0.5%。

7.5 应力松弛性能试验

7.5.1 钢绞线的应力松弛性能试验应按GB/T10120的规定进行。

7.5.2 试验期间,试样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2℃内。

7.5.3 试验标距长度不小于公称直径的60倍。

7.5.4 试样制备后不得进行任何热处理和冷加工。

7.5.5 初始负荷应在3min~5min内均匀施加完毕,持荷1min后开始记录松弛值。

7.5.6 允许用至少100h的测试数据推算1000h的松弛率值。

7.6 疲劳试验

7.6.1 疲劳试验所用试样是成品钢绞线上直接截取的试样,试样长度应保证两夹具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0mm。

7.6.2 钢绞线应能经受2×106次0.7F m~(0.7F m-2ΔF a)脉动负荷后而不断裂。

2ΔF a/S n=195MPa

式中:F m——钢绞线的公称最大力,单位为牛顿(N);

2ΔF a——应力范围(两倍应力幅)的等效负荷值,单位为牛顿(N);

S n——钢绞线的参考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7.6.3 在试验的全过程中,脉动拉伸的最大应力保持恒定应力的静态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

7.6.4 应力循环频率不能超过120Hz。

7.6.5 所有应力都沿着轴向传递给试样,应无钳口和缺口影响,且应有一个相应的装置能限定夹头中试样的任何滑移。

7.6.6 由于缺口影响或局部过热引起试样在夹头内和夹持区域内(2倍钢绞线公称直径)断裂时试验无效。

7.6.7 试验过程中,试件温度不得超过40℃,试验室环境温度在18℃~25℃。

7.7 偏斜拉伸试验

7.7.1 试验原理

本试验适用于直径大于等于12.5mm的钢绞线。将钢绞线固定在偏斜装置上与直线成20度角进行拉伸试验,直到至少一根单丝破断,测量其破断力与轴向拉伸最大力的比值。

7.7.2 样品与试样

用于偏斜拉伸的试样应从力学性能合格的样品上一次截取相当于12根试样的长度。两端各取1根进行轴向拉伸试验确定钢绞线的最大力。其余再截成10根用于偏斜拉伸试验。

注:7个有效的试验结果就可以计算出偏斜系数,但考虑到有无效试验情况,建议至少取10根试样。

7.7.3 试样长度应满足试样进行拉伸和锚固用。

7.7.4 试样除被切割外不能进行任何的加工处理。

7.7.5 试验设备

1 概述:试验机应具有刚性机架,以满足本标准规定的试验要求。试验机包括一个固定锚固夹头和带测力装置的活动锚固夹头,一个加载装置和一个带凹槽的心轴。

2 试验设备尺寸:试验装置的尺寸应符合图7.7.5-1和表7.7.5-1的规定。

m (c )夹片与锚固夹胎之间的位移应小于表7.7.5-1中给出的值;

(d )在试验过程中楔形夹片与锚固夹胎之间应该是扣紧的,无任何活动; (e )夹片的最小齿长为钢绞线直径的2.5至3倍。

4 心轴:心轴应用工具钢制造。其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热处理应使其具有高韧性和高耐磨性能,表面性能应达到58~62HRC 。心轴尺寸应符合规定。心轴应刚性固定不能有任何旋转和移动。

注1:心轴凹槽精加工的精度应达到n7。 注2:表面粗糙度最大值为Ra1.6μm 。

5 加载装置:加载设备最好有测力传感器,误差应不大于±1%,力值读数应大于满量程的10%。加载频率应可调节,试验期间应控制加载速度,载荷在0~50%F m 范围内加载速度应控制在30MPa/s ,载荷在50%F m ~100%F m 范围内加载速度应控制在60MPa/s 。 7.7.

6 试验:

1 试验前心轴凹槽表面应仔细清理,如钢绞线有轻微弯曲,曲率应与偏斜方向一致。加载之前安装锚具过程中应正确调整钢绞线。加载期间钢绞线与夹片之间不能有任何滑移,以验证锚固效果;

2 加载速度见7.7.5-5;

3 当钢绞线的一根或多根钢丝不在心轴位置破断时,试验无效;

4 有效试验的F ai 应按7.7.5-5要求精确的记录,对应的偏斜拉伸系数D i 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D i =(1-F ai /F m )100%

5 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D 值应取D i 的平均值。

∑==5

1

5/1i i D D

7.7.7 判定:

1 一般用途的钢绞线其偏斜拉伸系数应为D ≤28%;

2 用于斜拉索的钢绞线其偏斜拉伸系数应为D ≤20%。

化工工艺操作规程内容

化工工艺操作规程内容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化工工艺操作规程的内容 一、工艺技术规程 1、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式、主要理化性质。 产品质量规格、技术标准、包装运输方式、贮存期限。 主要用途。 原辅材料名称、规格及主要指标检验方法。 2、生产工艺过程 化学反应过程和生产流程图。 化工工艺路线及其基本原理。 主要化学反应及副反应。 主要物流的平衡及流向。 带有控制点的工艺及设备流程图。 3、生产控制技术 工艺控制点示意图。 各项工艺操作指标。 主要生产工序的控制方法,仪表控制、装置和设备的报警联锁。 4、物耗能耗指标 5、不合格产品的处理 6、安全生产技术 使用、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一览表。

易燃易爆工序一览表。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贮存、运输要点)。 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处理预案。 工业卫生和劳动保护。 7、环境保护。 三废排放示意图。 三废排放及其治理。 三废排放标准和现状对比。 副产回收的处理的综合利用。 8、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 9、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10、仪表计量一览表及主要仪表规格型号 11、附录 有关理化常数、曲线、图表、计算公式、换算表。 二、岗位操作法内容 工艺编号岗位编号 1、岗位职责 2、本岗位工艺指标和操作指标一览表 3、本岗位制成品的质量标准或规格 4、原辅材料和其他材料规格、性能 5、本岗位的工艺流程图,本岗位和上、下道工序的关系。 6、生产操作方法与要求。

开车 开车前的准备、正常开车和系统开车操作。 停车 正常停车、临时停车、紧急停车和系统停车操作。不正常现象及其处理方法。 7、原始记录格式和记录要求 8、生产控制和分析 9、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和重点操作复核制度 10、安全生产 11、工业卫生和劳动保护 12、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 13、设备仪表一览表 14、计量器具及仪器仪表的检查和校正

支架工 安全操作规程 - 制度大全

支架工安全操作规程-制度大全 支架工安全操作规程之相关制度和职责,1.支架工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考试,持有合格证方准上岗操作。2.支架的零部件,管路系统及其辅助设备,必须符合原设计要求,不得任意拆卸。3.支架维护工要认真执行检修制度,保证支架液压... 1.支架工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考试,持有合格证方准上岗操作。 2.支架的零部件,管路系统及其辅助设备,必须符合原设计要求,不得任意拆卸。 3.支架维护工要认真执行检修制度,保证支架液压系统完好,对损坏部件要及时检修更换,支架出现漏液,窜液时要及时处理,不得带病使用。 4.所有管路要悬挂整齐,不准压、埋、挤、拆。 5.工作面所有支架都要达到完好标准,否则支架工有权拒绝操作。 6.在工作面发现损坏的零部件、液压胶管要及时更换,换下旧的要及时回收,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向班长汇报,不准带“病”运转,保证支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7.要检查顶板情况,发现顶板破碎或有冒顶现象,要备足防冒顶材料,处理好后再移架,防止移架中冒顶过大造成歪架、咬架和倒架等现象。 8.清理好架间、架前和架箱里的浮煤、浮矸和其它杂物,否则不准进行移架。 9.移架时要和四周人员发出移架信号,移架的下方和前方不得有与移架无关的其他人员。 10.有违章指挥的行为,支架工有权拒绝执行。 11.及时正确地移架,在采煤机割煤后,距采煤机滚筒3—5米时应及时移架支护顶板,在特殊情况下,如机道前严重片帮,顶板暴露面积大,顶板破碎现象,应超前移架,支护顶板。 12.在移架时,应注意收好影响支架前行的千斤顶,在一般情况下降架时在顶梁与顶板之间保持在10—20厘米为宜,不宜降得太多,当顶板破碎压力大时要采用带压移架,平移速度快,移架中顶板冒落处,要及时刹顶,使支架与顶板牢固接触,保证升起后达到要求的初撑力,移架后升架顺序分别是升柱,伸出侧护板,用护帮板支护暴露顶板,升好支架。 移架操作:收片帮梁—两相邻支架推移千斤操作手把打在推溜位置—要移支架推移千斤操作手操作打到移架位置并依次降前后立柱—支架到位后及时将移架手把打到零位—将两相邻支架移架手把打到零位—前后立柱升—支架全部移完—拉后部溜子。 13.移架过程中,要利用侧护千斤顶对支架进行微调整,支架与运输机保持垂直,支架中心距保持在规定之内,移架步距保持在60CM,拉线移架使支架整齐成一条直线,支架顶梁与煤壁间的空顶距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以防采煤机割顶梁。 14.支架升起后一定做到接顶严实,不得歪斜,操作完成后各手把打到零位,严禁手把处于工作位置。 15.需要铺顶网时,严防移架撕破网,移架后将网挑起,以防采煤机割网。 16.移架前为使支架移够步距,移架千斤顶处的煤矸,一定要处理干净,防止因挤住千斤顶而使千斤顶收不到位影响移架步距或致使千斤顶弯曲,挤坏液压管路影响移架。 17.当前梁压力大煤层底软,架子前倾时,为避免移架时底座下陷,所用单体或支柱将前梁支撑好抬脚前移,但必须要注意单体或支柱滑倒伤人。 18.在综采工作面内放炮时,需制定安全防护技术措施,经矿总工批准,放炮措施除执行放炮规定外,要求对支架管路,操纵阀及柱体表面镀层等部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 19.过断层时,应按措施规定控制采高防止架间出现台阶。

(完整版)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目的:建立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验证操作。 适用范围:所有检验方法的验证。 责任者: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 程序: 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欠的方面。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下图表示。 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 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2.1验证方案的制定 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标题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共7页第1页 制定人颁发部门GMP办公室编号: SOP--F—004 分发部门质量验证小组、质量保证部新订√替代 审核人批准人生效日期年月日

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 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 (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 (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 共7页第2页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 (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2.2.1安装确认 同工艺验证中机械设备一样,仪器安装确认的土要内容包括如下各点: (1)要登记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商的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商名称,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设备登记号及安装地点; (2)收集汇编和翻译仪器使用说明书和维修保养手册; (3)检查并记录所验收的仪器是否符合厂方规定的规格标准: (4)检查并确保有该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和备件清单: (5)检查安装是否恰当,气、电及管路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6)制定仪器标准操作规程(SOP)和维修保养制度,建立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 (7)制定清洗规程;. (8)明确仪器设备技术资抖(图纸,手册,备件清单、各种指南及该机器设备有关的其它文件)的专管人员及存放地点。 除上面提到的内容外,在安装确认方案中对仪器的性能用途应有一概述并记录维修服务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号码、传真号、银行帐号等,以利于日后的维修保养活动,这对大型精密仪器尤为重要。对于仪器来说,安装确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功能试验。这项工作在安装结

5-工艺操作规程((模板)

XXXXXX(产品)生产工艺操作规程1、产品概述 2、产品和原料的物化性质 2.1产品XXXXX 2.1.1、化学名称: 化学结构: 分子量: 2.1.2、产品的物理性质: 2.1.3、化学性质 2.2、原料的物化性质: 2.2.1、原料XXXX物化性质 2.2.2、原料XXXXXX物化性质

. . . . . 3、产品及原料质量标准:3.1、产品XXXXXX质量标准 外观: 3.2、原料质量标准:(例如) 3.2.3、环已烷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含量≥99.0%,水分≤0.02%。 3.2.4、三氯甲烷 符合GB4118—92一等品标准,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含量≥99.0%,酸度≤0.001%,水分≤0.01%。 3.2.5、硫酸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含量≥98%。 3.2.6、碳酸钠 符合GB210—92一级品标准, 外观:白色固体,含量≥98.8%,水不溶物≤0.1%。 4、生产工艺原理 5、生产工艺流程叙述 5.1、工艺流程叙述: 7、主要工艺控制点: 7.2、原料配比及生产控制点 (分工序叙述) 7.2.6、公用工程准备:

8、开停车操作:(例如) 8.1、开车前准备: 8.1.1、仔细检查各种设备、管道和阀门,是否漏气、漏料,管道是否畅通; 8.1.2、各阀门是否灵活好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8.1.3、各泵机是否能正常运转; 8.1.4、仪表是否指示正确灵活好用。 8.1.5、空车时中间罐、成粉器试真空达到0.06MPa 以上; 8.1.6、备足各种原料,通知冷冻准备开车送冷冻盐水,做好开车记录; 8.1.7、放空冷凝器开启冷乙二醇水溶液进出口阀门,吸附器充填硅胶; 8.2、备料 8.2.1、在乙二醇水溶液罐E118、E117、E120中配制足量的30%乙二醇水溶液, 8.2.2、E118的乙二醇水溶液通过盘管用冷冻盐水降温到约00C用于冷凝器E111、成 粉器R116、真空泵前冷凝器E127、真空泵后冷凝器E130、集中放空冷凝器E152冷凝物料、中间罐R114物料的冷却、冷凝; 8.2.3、E117、E120的用蒸汽分别加热到约400C、80~850C备用; 8.2.4、在碱溶液罐V103中放入约4吨自来水,加入200kg无水碳酸钠,用P104打 循环配制成约5%的碳酸钠水溶液,经分析合格后,再用P104打到碱高位罐V113中备用。 8.2.5、原料、公用工程达到生产要求和规定指标后,往高位罐备足各种原料。 8.3、开车操作 8.3.1、合成工序: 1)、关闭反应锅放料底阀,打开反应锅冷凝器冷乙二醇水溶液进出口阀门,往冷凝器 中通冷乙二醇水溶液; 2)、从高位罐中放入1000L环已烷, 从高位罐加三氯乙醛,开动搅拌; 3)、打开反应锅夹套进出口阀门,往夹套内通80~850C的热乙二醇水溶液预热物料, 当物料温度达到600C以上时,开始自高位罐滴加二甲酯; 4)、滴加二甲酯时,控制滴加速度及调节反应锅夹套进出口阀门,保持反应温度76—

液压支架工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91720 液压支架工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 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液压支架工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 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第一节适用范围 第一条本章适用公司井下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操作。 第二节上岗条件 第二条液压支架工必须熟悉掌握液压支架的性能及构造原理、液压控制系统、喷雾控制系统和作业规程,经公司培训中心培训时,必须培训职业危害防治相关知识,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在岗期间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2学时,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

第三节安全规定 第三条工作面液压支架必须保持完好,每组支架必须安装架间喷雾,同时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任意拆除。 第四条喷雾管路要吊挂整齐,不能有埋、压、挤和扭折现象,避免影响喷雾压力。 第五条喷嘴等设施必须保持完好,喷雾管路不能有跑、冒、滴、漏等现象。 第六条每个工作面必须安装压力表并保持完好。进入工作面的喷雾用水必须经过过滤器净化,确保水质清洁。在静压供水的压力达不到喷雾要求时,必须设置加压泵。 第七条检修喷雾管路时,必须停止乳化液泵并采取闭锁措施,同时关闭前一级压力截止阀。 第八条备用喷雾软管、接头等必须用专用堵头

鸡内金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 1、性状 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 本品为不规则卷片,厚约2mm。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气微腥,味微苦。 2、水分 取供试品适量,适当粉碎,精密称定,置500ml的短颈圆底烧瓶中,加甲苯约200ml,并加入玻璃珠数粒,将仪器各部分连接,自冷凝管顶端加入甲苯,至充满水分测定管的狭细部分。将烧瓶置电热套中缓缓加热,待甲苯开始沸腾时,调节温度,使每秒钟馏出2滴。待水分完全馏出,即测定管刻度部分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将冷凝管内部先用甲苯冲洗,再用饱蘸甲苯的长刷将管壁上附着的甲苯推下,继续蒸馏5分钟,放冷至室温,拆卸装置,如有水黏附在测定管的管壁上,可用蘸有甲苯的铜丝推下,放置,使水分与甲苯完全分离(可加亚甲蓝粉末少量,使水染成蓝色,以便分离观察)。检读水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V 供试品中的含水量(%)=────────×100% W W 样品重(g) V 水体积(ml) 本品含水量不得过15.0%。 3、总灰分 取供试品适量,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后,取3~5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W2-W1 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100% W W1坩埚重(g) W 样品重(g) W2炽灼残渣与坩埚重之和(g) 本品总灰分不得过2.0%。 4、二氧化硫残留量 二氧化硫残留量按中国药典2010 年版第一增补本附录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测定,取本品细粉10g,精密称定,置于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ml—400 ml (应加水至没过氮气导气管的下端),取6mol/L盐酸10ml加入带刻度的分液漏斗中连接分液漏斗,并导入氮气至瓶底,。锥形瓶内加水125ml和淀粉指示液1 ml作为吸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连接回流冷凝管,在冷凝管上部连接导气管,将导气管插入250ml锥形瓶底部,开通氮气,调节氮气流量为0.2L/min,打开带刻度的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盐酸流入烧瓶。加热圆底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约3分钟后开始用0.01mol/l, 的碘滴定液滴定,吸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至吸收液显蓝色或蓝紫色,持续30秒不消失,并将

制鞋工艺操作规程

制鞋工艺操作规程

工艺操作规程 裁断车间 一、手工划料 1:按流程卡指定的货号、尺码和规格取划料样,分清内外脚,了解各部件的片数。 2:领取皮料后先检查与确认样是否相符。包括厚度、表面色泽、手感、有无掉漆、皮炸、松面等现象。 3:按不同款式部件要求选皮分类,先算后用。 4:顶验皮疤,并用银笔作上记号(画圈)。 5:样板互套,寻求最佳互套方法,合理利用。 8:每张皮划完要点数、配双并在包脚底或其它部件适当部位贴上对码贴,不缺料、缺片。 9:头排部件要再次检查是否有皮疤漏验。 10:注意1里皮口条横流划料冲料(特殊除外)2小件按不同款要求划料3填写质量卡。 二、手工剪料 1:使用合适剪刀,剪口要锋利。 2:需上手做包修毛边部位线外留有0.5-1mm,不需要上手做包修剪的部位,剪去划线,不得线内吃料,光滑流畅。 3:拥边、搭地按线剪(划走样除外)。 4:改划或吃料部件先看清后剪。包脚地能够少量缺料(2-3mm)。搭地部位能够少量吃料(小弯角2mm)。拥边,

毛边不得缺料。 5:里皮外搭接头要剪去线位。 6:按顺序剪料,分类摆放、点数。 7:缺片少块及时拼包,多余返回,不得代码混装。 8:整手鞋包(包括小件)要配齐,分类捆绑。 9:注意1发现疲疤等缺陷要返回划料2不同码不得混杂3对码贴脱落要及时补上4大皮冲料参照裁断和手工剪料。三、验收点数 1:验皮疤采用不同大小的铁球顶验。A大件、硬件剪料或冲料后分部件按顺序顶验B小件、软条形件应先划料剪成小块(多部件)顶验,后冲料或剪料。C顶验皮疤不得将部件拉变形。 2:验花纹、粗细按对码贴,头排、机心、明口舌、横档等要逐双检验,后排可分片检验(花皮除外) 3:不良品要及时拼包,对码、对双补齐。 4:分部件摆放点数,填写质量卡。 5:革鞋按部件分刀点数抽查。 6:注意1不良品处理要及时2不良品的处理要先控制后处理、追踪。 四、冲料 1:机心、边排、后跟条直流排刀。 2:头排布没复EVA直流排刀,复EVA能够任意排刀,特殊除

支架工安全操作规程.doc

支架工安全操作规程 1.支架工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考试,持有合格证方准上岗操作。 2.支架的零部件,管路系统及其辅助设备,必须符合原设计要求,不得任意拆卸。 3.支架维护工要认真执行检修制度,保证支架液压系统完好,对损坏部件要及时检修更换,支架出现漏液,窜液时要及时处理,不得带病使用。 4.所有管路要悬挂整齐,不准压、埋、挤、拆。 5.工作面所有支架都要达到完好标准,否则支架工有权拒绝操作。 6.在工作面发现损坏的零部件、液压胶管要及时更换,换下旧的要及时回收,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向班长汇报,不准带“病”运转,保证支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7.要检查顶板情况,发现顶板破碎或有冒顶现象,要备足防冒顶材料,处理好后再移架,防止移架中冒顶过大造成歪架、咬架和倒架等现象。 8.清理好架间、架前和架箱里的浮煤、浮矸和其它杂物,否则不准进行移架。 9.移架时要和四周人员发出移架信号,移架的下方和前方不得有与移架无关的其他人员。 10.有违章指挥的行为,支架工有权拒绝执行。 11.及时正确地移架,在采煤机割煤后,距采煤机滚筒3—5米时应及时移架支护顶板,在特殊情况下,如机道前严重片帮,顶板

暴露面积大,顶板破碎现象,应超前移架,支护顶板。 12.在移架时,应注意收好影响支架前行的千斤顶,在一般情况下降架时在顶梁与顶板之间保持在10—20厘米为宜,不宜降得太多,当顶板破碎压力大时要采用带压移架,平移速度快,移架中顶板冒落处,要及时刹顶,使支架与顶板牢固接触,保证升起后达到要求的初撑力,移架后升架顺序分别是升柱,伸出侧护板,用护帮板支护暴露顶板,升好支架。 移架操作收片帮梁—两相邻支架推移千斤操作手把打在推溜位置—要移支架推移千斤操作手操作打到移架位置并依次降前后立柱—支架到位后及时将移架手把打到零位—将两相邻支架移架手把打到零位—前后立柱升—支架全部移完—拉后部溜子。 13.移架过程中,要利用侧护千斤顶对支架进行微调整,支架与运输机保持垂直,支架中心距保持在规定之内,移架步距保持在60CM,拉线移架使支架整齐成一条直线,支架顶梁与煤壁间的空顶距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以防采煤机割顶梁。

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

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 生产车间岗位职责 建湖子木实业有限公司

魔芋小结生产工艺及其说明(表式)

魔芋小结生产操作规程 序言: 根据Q/JHCG0001S-2010 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一、个人生产前清洁卫生 1. 所有员工必须穿着统一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换衣后内衣不得外露,裤脚必须塞在工作鞋里,头发和耳朵不得露在帽子外面。 2. 进入生产区域不得佩戴首饰,不得留有长指甲,每周检查一次。 3. 洗手消毒:清水洗一洗手液一清水冲洗一消毒液浸泡30秒一烘干 4. 用滚轮除去身上灰尘和毛发。 二、生产前设备检查、工具清洗消毒 1. 生产前对设备进行检查,排除故障和安全隐患。 2. 生产前工器具清洗后用消毒液消毒。 3. 设备清洗后100C蒸汽消毒。 4. 预先配好定型流槽的专用水。 5. 定型流水槽放水前清洗,检查槽壁。 6. 检查管道口是否清洁,放掉管道内的剩水,待清洁水色正常后方可放水。 三、配制工艺用水和生产用水 1. 配制定型流槽用水:1700升清水,加入1.1千克食用氢氧化钙,完全溶解。 pH 值:11.0-11.7 。 2. 配制养护水:按照6.5-7.0 ? 比例,在清水内加入食用氢氧化钙,完全溶解 pH 值:11.5-11.8 。 3. 配制塑封水:按照6.0-6.5 ? 比例,在清水内加入食用氢氧化钙,完全溶解pH 值:11.6-12.0 4. 各种工艺用水和生产用水调节pH值,用清水或食用氢氧化钙。 5. 质检人员全程监督配制过程,并且将检测和调整数据记录在案。 四、备料

1. 质检部门对每一批次原料都应该进行仔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产地、包装、数量、清洁度、白洁度和统一性。 2. 质检部门对每一批次原料都应该事先做小样试验,计算好膨胀倍率,将结果填写在备用原料单(货卡)上。 3. 质检部门对每一批次食用氢氧化钙以及辅料进行严格检查和测试。 4. 生产时操作工应该按照领料单说明,向仓库领取指定批号的原料及辅料。 5. 领取指定批号的原料及辅料时,应该做到两人复核。 五、投料 1. 向清洗好的搅拌桶内注入清水,至750升时质检员取第一次水样。 2. 启动循环泵,清水注至1000升时,质检员在循环泵出水口取第二次水样。 3. 当水温达到20C±2C时,打开搅拌机,一分钟后,将原料缓慢投入搅拌桶内使其充分搅拌均匀,此时循环泵将原料从底部抽出,从上部注入搅拌桶。 4. 原料搅拌7分钟时,用长柄橡皮刮板将搅拌桶边缘的原料仔细刮入搅拌桶内。 5. 原料搅拌8至10分钟,停止搅拌机,倒开循环泵,使管道内原料全部进入搅拌桶内。 6. 关闭电源,盖上搅拌桶盖子,使搅拌桶内原料静置膨胀。 7. 原料静置,按照不同的倍率,膨胀时间90分钟一120分钟。 六、食用氢氧化钙溶液配制和均质机操作 1. 按照领料单规定,向仓库领取规定数量的食用氢氧化钙。 2. 在清洁的250L容量不锈钢桶内注入20C±2C的净化水100升,加入食用氢氧化钙,充分搅拌,使食用氢氧化钙完全溶解。 3. 测定并调整食用氢氧化钙溶液,使其pH值控制在12.0-12.5之间。 4. 将符合要求的食用氢氧化钙溶液倒入离心桶内,开动搅拌使其保持均匀。 5. 将均质机、离心桶、搅拌桶,三者管道准确连接。 6. 膨胀原料与食用氢氧化钙溶液混合比为10:1,食用氢氧化钙溶液流量为:70升/小时。 7. 均质机转速650转/分钟。 七、定型流槽准备 1. 将配好的定型流槽水注入流槽加热至70C。 2. 加入300g原料溶解于水槽中。 3. 用丝网清除水中络合物,直至看不见络合物为止。 八、出丝 1. 在定型流槽的喷头上安装带有标准孔径和密度的出丝板,出丝板应该安装紧密,不能出现泄漏。

支架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支架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上岗条件 支架检修工必须熟悉支架的性能、构造原理和采煤作业面的作业规程,懂得回采基本工艺,熟练掌握液压支架的检修标准,掌握本岗位危险源辨识及管控措施,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二、岗位标准操作工序 到达工作面后,支架检修工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检修 1.作业环境的安全确认及注意事项2.作业前准备3.检修作业(1.支架的检查2.操作要求3.液压管路检修4.操作手把检修5.千斤及立柱检修6.安全阀、液控单向阀、双向锁及阀组检修7.连接部件检修8.特殊问题处理)4.交班 三、安全操作标准 (一)作业环境的安全确认及注意事项 1.严禁在井下拆检立柱、千斤顶。更换千斤顶时将缸体缩到最短;更换阀组、液压管件时,首先关闭高压截止阀,释放工作腔压力后方可更换。 2.拆除和更换部件时,必须及时装上防尘帽。严禁高压管口对准人体。 3.检修主管路时,必须停止乳化泵并采取闭锁措施,同时关闭前一级压力截止阀。 4.严禁随意拆除及调整支架安全阀。

5.移架时,其下方5m范围内其他人员工作。 6.支架受阻时,必须查明原因,严禁强行操作。 7.必须保证支架接顶严密,初撑力达到规定要求(24MPa)。 8.必须掌握好支架的高度,最大支撑高度不得大于支架的最大高度,最小不得低于支架最小使用高度。 (二)作业前准备 1.支架检修工根据值班记录及班前会安排,针对有问题的支架进行全面检查,查找问题状况,准备检修。 2.支架检修工检修前,准备好所需工具及零配件。 (三)检修作业 1.支架检查 (1)检查支架的立柱无自动卸载现象。 (2)检查液压系统(主要是阀组)无窜液、漏液现象。 (3)检查推移千斤顶与支架、输送机连接的部位。 (4)检查支架内、支架间及支架与输送机间无矸石或杂物。 (5)检查管路连接牢靠,不得漏液,决不允许出现单腿销连接。 (6)检查支架无倾斜或咬架现象,一经发现及时调整。 (7)检查所有管路软管无堵塞、卡扭、埋压或损坏情况。 (8)检查立柱、千斤顶与顶梁、柱窝等各部铰接处的连接销轴完整、灵活、可靠、无滑痕或损坏现象。 (9)检查升降柱、推溜、拉架动作无卡阻。

检验仪器操作规程HYYB016

一 BLD-200S电子剥离试验机操作规程 1.打开控制器左侧电源开关,显示“GOOD”。 2. 预热十分钟后,显示“0000”,按“设置”键,依次设定参数:F0→F1→F2→F3→F4→F5→F6→F7→F8,不得随意改变FA设置,否则会引起试验失准。只有更换不同规格的传感器时,才可以对FB进行相应修改。 3. 按“推出”推出状态。 4. 按“剥离”或“抗拉”选择试验项目。 5. 按“点动”、“回位”或“停止”调整夹头距离。 6. 装夹试样之后,按“运行”启动试验。 7. 试验断裂自动停机(或手动停机),根据F2打印状态设定报告试验数据。 8. 按“回位”、“停止”键,该次试验结束。 二DHG——9023A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 1.样品放置:把需干燥处理的物品放入干燥箱内,上下四周应留存一定空间,保持工作室内气流畅通,关闭箱门。 2. 风门调节:根据干燥物品的潮湿情况,把风门调节旋钮旋到合适位置,一般旋至“Z"处;若比较潮湿.将调节旋钮调节至”三”处(注意:风门的调节范围约60"角)。 3、开机:打开电源及风机开关。此时电源指示灯亮,电机运转.控温仪显示经过 "自检” 过程后,PV屏应显示工作室内测量温度.SV屏应显示使用中需干燥的设定温度,此时干燥箱即进入工作状态。

4、设定所需温度:按一下SET键.此时Pv屏显示“5P",用↑或↓改变原“SV""屏显示的温度值,直至达到需要值为止。设置完毕后,按一下SET键,PV显示“5T" (进入定时功能)。若不使用定时功能则再按一下SET键,使PV屏显示测量温度,SV屏显示设定温度即可。 (注意:不使用定时功能时,必须使Pv屏显示的“ST”为零,即ST=O) 5、定时的设定:若使用定时,则当PV屏显示“5T"时,SV屏显示“0";用加键设定所需别间(分);设置完毕,按一下SET键,使干燥箱进入工作状态即可。(注章:定时的计时功能是从设定完毕,进入工作状态开始计算,故设定的时间一定要考虑把干燥箱加热,恒温、干燥三阶段所需时间合并计算。) 6、控温检查:第一次开机或使用一段时间或当季节(环境湿度)变化时.必须复核下工作室内测量愠度和实际温度之间的误差,即控温精度。 7、关机:干燥结束后.如需更换干燥物品,则在开箱门更换前先将风机开关关掉,以防干燥物被吹掉;更换完干燥物品后(注意:取出干燥物时,千万注童小心烫伤),关好箱门,再打开风机开关,使干燥箱再次进入干燥过程;如不立刻取出物品,应先将风门调节旋钮旋转至“Z"处.再把电源开关关掉,以保持箱内干燥;如不再继续干燥物品,则将风门处于“三”处,把电源开关关掉,待箱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箱内干燥物品.将工作室擦干。 三GBB-A热封仪操作规程 1.将压缩空气管气源打开; 2.将脚踏开关连接到主机右侧面连接处; 3.将电源线插座连接到主机右侧面的电源入口; 4.准备试验片; 5.通入压缩空气用压力调节手柄将压力调节到能使上下热封刀压合到一起的

铸造工艺操作规程

铸造工艺操作规程1、目的 通过配比原铝液,提高铝锭品位,获得合格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2、范围 适用于铸造车间各工种,贯穿铸锭全过程。 3、设备工器具 天车、地磅、混合炉、铸造机组、扎捆机、叉车、铸锭工具。 4、材料零部件 钢带、钢带扣、除渣剂、石棉板、铸造机组配件 5安全 按渑池铝厂《安全作业规程》铸造车间各岗位《安全作业规程》执行。6、操作 6.1原铝配比 6.1.1配料前的检查和准备 a)认真分析原铝分析化验报告,联系电解车间按质量要求进行排包。 b)准备好出铝任务单,原铝衡量记录单等必需品。 6.1.2配料作业 a)根据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原铝分析报告单确定各原铝应进的混合炉号。 b)配料时所加配料的重量用下面公式计算。 A-B 所加配料重量=—————×W

C-A 式中:A:要求达到某种成分含量的百分比。 B:铝液本身已有某种成份含量的百分比。 C:配料中所含某种成份的百分比。 W:待配铝液的重量。 6.2混合炉的进铝作业 6.2.1进铝前的检查和准备 a.检查混合炉是否符合进铝条件,各出铝口是否用塞杆加石棉套塞紧,塞杆是否固定好。 b.准备好棉手套、有机面罩、取样勺、溜槽、滑石粉等。 c.联系好天车司机做好准备。 d.检查计量设备是否准备完整,计量人员是否到位,并做好记录。 6.2.2进铝作业 a.引导抬包车准确到指定地点称重计量。 b.由倒包工将抬包扶至混合炉注铝口位置,打开限位卡子,向混合炉内注铝。 c.注铝结束后,将抬包调正,指挥天车将抬包放到抬包车上。 d.注完最后一包铝后,将倒铝口清理干净,盖好盖板。 6.3向混合炉中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及维护 a.避免炉顶溅上铝液。 b.要及时扒渣和清炉。 c.要避免混合炉作熔炉用。 d.避免用电热混合炉作为燃油或燃气的炉子。

支架工-操作规程模板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支架工:操作规程(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23522 支架工:操作规程 Stand worker: operating procedure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一般规定 1、支架工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考试,持有合格证方准上岗运行操作。 2、支架的零部件、管路系统及其辅助设备,必须符合原设计要求,不得任意拆卸。 3、支架维护工要认真执行检修制度,保证支架液压系统完好,对损坏部件要及时检修更换,支架出现漏液,窜液时要及时处理,不得带病使用。 4、所有管路要悬挂整齐,不准硬压、埋、挤、拆。 5、工作面所有支架都要达到完好标准,否则支架工有权拒绝操作。 6、在工作面发现损坏的零部件、液压胶管要及时更换,换下旧的要及时回收,以旧换新,对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班

长汇报,不准带“病”运转,保证支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7、移架前要检查顶板情况,发现顶板破碎或有冒顶现象,要备足冒顶材料,处理好后再移架,防止移架中冒顶过大造成歪架、咬架和倒架等现象。 8、要清理好架间、架前和架箱里的浮煤、浮矸和其它杂物,否则不准进行移架。 9、移架时要和四周人员发出移架信号,移架的下方和前方不得有与移架无关的其他人员. 10、对有违章指挥的行为,支架工有权拒绝执行. (二)、液压支架工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1、及时正确地移架,在采煤机割煤后,距采煤机滚筒3—5米时应及时移架支护顶板,在特殊情况下,如机道前严重片帮,顶板暴露面积大,顶板破碎现象,应超前移架,支护顶板。 2、在移架时,应注意收好影响支架前行的千斤顶,在一般情况下降架时在顶梁与顶板之间保持在10—20厘米为宜,不宜降得太多,当顶板破碎压力大时要采用带压移架,平移速度快,移架中顶板冒落处,要及时刹顶,使支架与顶板牢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1 -检验标本的米集 一、标本的正确采集 标本米集必须符合 2个条件,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二、标本的贮存 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已采集的标本要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 件,如室温、冰浴、温浴或防腐贮存,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 避免振摇,以免标本遗洒或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的运送 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 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 临床工作人员从口才采集标本并将标本从临床运送到实验室及实验 室人员接收临床标 本,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做到认真核对,包括标本来源、标本属

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 五、标本的处理 1、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 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分离血清、血浆,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 (1)、时间: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①、促凝 标本应尽早处理,可在米血5-15分钟后离心;②抗凝标本可米血后立即离 心;③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30-60分钟后离心; ④抗凝全血标本(全血细胞分析、ESF等)不需要离心。 (2)、温度:一般标本为室温(最好是22-25 C)放置;冷藏标本(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应保持在2-8 C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3)、采血管放置:应管口(盖管塞)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4)、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影响检测结果, 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 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 1、生物因素: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此种变化与检测方法无 关,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2、干扰因素:在收集和分析标本过程中,干扰因素常导致分析结果与被测物真实浓度不符。 七、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医疗药品管理】30种药品检验仪器自检和操作规程

30种药品检验仪器自检和操作规程1.仪器自检规程 1.净化工作台和净化空调器 2.半自动青霉素电位滴定仪 3.四道生理记录仪 2.仪器操作规程 1.高压消毒锅 2.AE-240电子天平 3.AEL-200电子天平 4.ZRS-6型智能溶出试验仪 5.ZRS-4型智能溶出试验仪 6.BP-9300高分子杂质分析仪 7.ZY-300A型抑菌圈测量仪 8.AD-2.5型电子体重秤 9.LDZ4-0.8型自动平衡微型离心机 10.ZRY-2智能热原仪 11.MS-302多媒体化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 12.ZYT-1型自动永停滴定仪 13.智能崩解试验仪 ZBS-6B型 14.W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 15.501/486/U K/746 HPLC仪 6 16、 DL?熔点测定仪 17.pHS-3C型酸度计

18.旋转式粘度计 19.紫外分光光度计 UV-2401PC 20.紫外分光光度计 UV-160 21.天平的操作规程与维护保养 22.折光计 23.韦氏比重秤 24.TLC操作规程 25.TLC照相操作规程 26.显微镜的使用规程及日常维护 27. DWNER`SMANUAL 纯水器 一、仪器自检规程 1、净化工作台和净化空调器 1.1 技术指标: 1)净化工作台的操作台面空间的尘粒数和沉降菌应符合GMP100级的规定 2)净化空调器的空间的尘粒数和沉降菌应符合GMP10000级的规定 1.2 检定方法 1)检定前仪器应先打开20~30分钟使平衡 2)用尘粒计数器测定空间的尘粒数(0.5μ和5μ),做好记录 3)用平皿计数法测定30分钟的沉降菌,做好记录 1.3 以上二项若达不到规定要求,应及时进行处理(清洗过滤无纺布或清洁无菌室等) 1.4 检定周期 1)净化工作台:必要时或半年 2)净化空调器:必要时或每次抽样时

工艺操作规程编写要求

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编写要求 3.1本岗位生产任务 3.1.1应明确本岗位所生产的产品。 3.1.2应明确产品的去向及用途。 3.2生产工艺流程 3.2.1工艺原理 3.2.1.1应用文字简述工艺原理。 3.2.1.2有化学反应的应写出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副反应)。 3.2.2工艺流程简述 3.2.2.1应明确各个生产过程的物料流向。 3.2.2.2应明确各个过程的物料名称及状态。 3.2.2.3应明确主要生产过程及设备的名称及作用。 3.2.3工艺流程方框图 3.2.3.1每个生产过程都应用方框来表示,方框内应标明过程和设备名称。 3.2.3.2按照物料流向将各方框用箭头线连接起来,并在箭头线处标明物料名称。 3.2.3.3应附主要设备一览表。 3.3生产过程工艺控制指标 3.3.1应明确原料的各项质量指标及外观要求。 3.3.2应明确产品质量指标要求。 3.3.3应明确投料配比和投料量的要求。 3.3.4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进行识别。 3.4.生产操作步骤 3.4.1开车前的准备 3.4.1.1应明确对操作人员资格及劳动保护的要求。 3.4.1.2对生产过程的各种电器、设备、管道、仪表、阀门等进行确认。 3.4.1.3对生产过程所用的各种原料进行确认,并对水、电、汽、冷及气系统进行确认。 3.4.1.4对工作现场环境进行确认。 3.4.1.5对消防器材进行确认。 3.4.2正常开车运行 3.4.2.1应明确各种原料的备料和计量操作过程。 3.4.2.2应明确投料先后顺序和投料所用时间及投料方法。 3.4.2.3应明确各电器及设备运行开启顺序的操作过程。 3.4.2.4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应明确温度、压力、速度、时间等各项工艺指标的控制过程。 3.4.2.5应明确物料流向的各个操作过程。 3.4.2.6应明确工艺参数的记录次数、每次间隔时间以及记录规范的要求。

脚手架安全操作规程

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 1.架子工属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应每年进行一次体验。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不得从事架子作业。 2.架工班组接受任务后,必须根据任务的特点向班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分工。悬挂挑式脚手架、门式、碗口式和工具式插口脚手架或其它新型脚手架,以及高度在30m以上的落地式脚手架和其他非标准的架子,必须具有上级技术部门批准的设计图纸、计算书和安全技术交底书后才可搭设。同时,搭设前架工班组长要组织全体人员熟悉施工技术和作业要求,确定搭设方法。搭脚手架前,班组长应带领架工对施工环境及所需的工具、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消除隐患后方可开始作业。 3.架工作业要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戴安全帽,佩戴安全带,衣着要灵便,穿软底防滑鞋,不得穿塑料底鞋、皮鞋、拖鞋和硬底或带钉易滑的鞋。作业时要思想集中,团结协作,互相呼应,统一指挥。不准用抛扔方法上下传递工具、零件等。禁止打闹和开玩笑。休息时应下架子,在地面休息。严禁酒后上班。 4.架子要结合工程进度搭设,不宜一次搭得过高。未完成的脚手架,架工离开作业岗位时(如工间休息或下班时),不得留有未固定构件,必须采取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和确保架子稳定。脚手架搭设后必须经施工员会同安全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检查,对长期停用的脚手架恢复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鉴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5.落地式多立杆外脚手架上均布荷载每平方米不得超过270kg,堆放标准砖只允许侧摆3层;集中荷载每平方米不得超过150kg。用于装修的脚手架不得超过200kg/2 m。承受手推运输车及负载过重的脚手架及其他类型脚手架,荷载按设计规定。 6.高层建筑施工工地井字架、脚手架等高出周围建筑,须防雷击。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应安装防雷装置,可将井字架及钢管脚手架一侧高杆接长,使之高出顶端2m作为接闪器,并在该高杆下端设置接地线。防雷装置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欧姆。 7.架子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2m。脚手板须满铺,离墙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板搭接时不得小于20cm;对头接时应架设双排小横杆,间距不大于20cm。在架子拐弯处脚手板应交叉搭接。垫平脚手板应用木块,并且要钉牢,不得用砖垫。 8.上料斜道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5m,坡度不得大于一比三,防滑条的间距不得大于30cm。 9.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台,要绑1m高的防护栏杆和钉18cm高的挡脚板。 10.砌筑里脚手架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2m,高度应保持低于外墙20cm。里脚手的支架间距不得大于1.5m,支架底脚要有垫木块,并支在能承受荷重的结构上、搭设双层架时,上下支架必须对齐,同时支架间应绑斜撑拉固。 11.砌墙高度超过4m时,必须在墙外搭设能承受160kg重的安全网或防护挡板。多层建筑应在二层和每隔四层设一道固定的安全网。同时再设一道随施工高度提升的安全网。 12.拆除脚手架,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禁人入内。拆除应按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13.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应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往下顺杆子。

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检验操作。 2.适用范围 检验操作。 3.责任者 化验员。 4.规程: 4.1检验 4.1.1 按化验品种的检验规程。准备好化验需要的仪器、试液、标准滴定液及其它必需品。如果有规定的化验周期,就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化验,无规定化验周期的,也应及时化验,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4.1.2 严格按检验规程进行操作,不得修改检验方法。如果检验方法有问题,应通知质管部经理分析原因,如修改则应按文件管理制度办理。 4.1.3在需较长时间使用仪器(如培养箱或干燥箱)时,可将“运行中”的状态标志挂在仪器上,待仪器使用完毕后,及时取下。精密仪器应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并按相应的SOP检查并校验仪器。定期检定仪器,只有在其正常运行时才能使用仪器。如果仪器不正常,使用人应及时挂上相应的状态标志,直到问题解决为止。使用完仪器后,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并由使用人做好仪器的清洁卫生,换上“清洁待用”的标志牌。 4.1.4除含量、浸出物及规定需做两份平行化验外,其它检测项目通常做一份即可。如果平行化验数据超出方法中规定的偏差要求(但在合格限内),应报告质管部经理。一般情况下需要再做一次化验(即无法判断误差原因时需做的再次化验)。 4.1.5 化验完毕后应及时清洗使用过的仪器,以备下一个化验员使用。所有的玻璃器具都应在使用后及时冲洗掉实验样品,以免样品干燥后难以清洗,然后将其清洗。对易挥发物品进行处理和化验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应使用适当的方法处理挥发性和有毒物品。 4.1.6 样品化验结束后,化验员应填写检验记录并签字,记录应由QC负责人审核并签字。如果样品符合规定,就在记录单上填写“符合标准规定”,如不合格,另一化验员应重新检验,如确实不 合格,则填写“不符合标准规定”。如QC负责人要求重新取样进行化验,在化验新样品的同时应再复验一次原样品,如化验结果被证实是正确的,QC负责人应做出出报的决定,并打好检验报告书报给QA审核签发。如果第二次化验结果与第一次不符,应排除化验员的检验误差及其他可能产生的检验误差,对该物料做出处理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