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九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九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九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九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

案)及详细答案

一、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如图,平台AB高为12m,在B处测得楼房CD顶部点D的仰角为45°,底部点C的俯角为30°,求楼房CD的高度(3=1.7).

【答案】32.4米.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分析图形,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本题涉及多个直角三角形,应利用其公共边构造关系式求解.

试题解析:如图,过点B作BE⊥CD于点E,

根据题意,∠DBE=45°,∠CBE=30°.

∵AB⊥AC,CD⊥AC,

∴四边形ABEC为矩形,

∴CE=AB=12m,

在Rt△CBE中,cot∠CBE=BE CE

∴BE=CE?cot30°=12×3=123,

在Rt△BDE中,由∠DBE=45°,

得DE=BE=123.

∴CD=CE+DE=12(3+1)≈32.4.

答:楼房CD的高度约为32.4m.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2.在Rt △ACB 和△AEF 中,∠ACB =∠AEF =90°,若点P 是BF 的中点,连接PC ,PE. 特殊发现:

如图1,若点E 、F 分别落在边AB ,AC 上,则结论:PC =PE 成立(不要求证明). 问题探究:

把图1中的△AEF 绕点A 顺时针旋转.

(1)如图2,若点E 落在边CA 的延长线上,则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如图3,若点F 落在边AB 上,则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记

AC

BC

=k ,当k 为何值时,△CPE 总是等边三角形?(请直接写出后的值,不必说)

【答案】()1 PC PE =成立 ()2 ,PC PE =成立 ()3当k 3

CPE V 总是等边三角形 【解析】 【分析】

(1)过点P 作PM ⊥CE 于点M ,由EF ⊥AE ,BC ⊥AC ,得到EF ∥MP ∥CB ,从而有

EM FP

MC PB

=,再根据点P 是BF 的中点,可得EM=MC ,据此得到PC=PE . (2)过点F 作FD ⊥AC 于点D ,过点P 作PM ⊥AC 于点M ,连接PD ,先证△DAF ≌△EAF ,即可得出AD=AE ;再证△DAP ≌△EAP ,即可得出PD=PE ;最后根据FD ⊥AC ,BC ⊥AC ,PM ⊥AC ,可得FD ∥BC ∥PM ,再根据点P 是BF 的中点,推得PC=PD ,再根据PD=PE ,即可得到结论.

(3)因为△CPE 总是等边三角形,可得∠CEP=60°,∠CAB=60°;由∠ACB=90°,求出∠CBA=30°;最后根据AC k BC =,AC

BC

=tan30°,求出当△CPE 总是等边三角形时,k 的值是多少即可. 【详解】

解:(1)PC=PE 成立,理由如下:

如图2,过点P 作PM ⊥CE 于点M ,∵EF ⊥AE ,BC ⊥AC ,∴EF ∥MP ∥CB ,∴

EM FP

MC PB

=,∵点P 是BF 的中点,∴EM=MC ,又∵PM ⊥CE ,∴PC=PE ;

(2)PC=PE 成立,理由如下:

如图3,过点F 作FD ⊥AC 于点D ,过点P 作PM ⊥AC 于点M ,连接PD ,∵∠DAF=∠EAF ,∠FDA=∠FEA=90°,在△DAF 和△EAF 中 ,∵∠DAF=∠EAF ,∠FDA=∠FEA ,AF=AF , ∴△DAF ≌△EAF (AAS ), ∴AD=AE ,在△DAP 和△EAP 中, ∵AD=AE ,∠DAP=∠EAP ,AP=AP , ∴△DAP ≌△EAP (SAS ), ∴PD=PE ,

∵FD ⊥AC ,BC ⊥AC ,PM ⊥AC , ∴FD ∥BC ∥PM , ∴

DM FP

MC PB

=, ∵点P 是BF 的中点, ∴DM=MC ,又∵PM ⊥AC , ∴PC=PD ,又∵PD=PE , ∴PC=PE ;

(3)如图4,∵△CPE 总是等边三角形, ∴∠CEP=60°, ∴∠CAB=60°, ∵∠ACB=90°,

∴∠CBA=90°﹣∠ACB=90°﹣60°=30°, ∵

AC k BC =,AC

BC

=tan30°,

∴k=tan30°=3

3

∴当k为3时,△CPE总是等边三角形.

【点睛】

考点:1.几何变换综合题;2.探究型;3.压轴题;4.三角形综合题;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3.如图,PB为☉O的切线,B为切点,过B作OP的垂线BA,垂足为C,交☉O于点A,连接PA,AO.并延长AO交☉O于点E,与PB的延长线交于点D.

(1)求证:PA是☉O的切线;

(2)若=,且OC=4,求PA的长和tan D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PA =3,tan D=.

【解析】

试题分析: (1)连接OB,先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OP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进而可得:PA=PB,然后证明△PAO≌△PBO,进而可得∠PBO=∠PAO,然后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PBO=90°,进而可得:∠PAO=90°,进而可证:PA是⊙O的切线;

(2)连接BE,由,且OC=4,可求AC,OA的值,然后根据射影定理可求PC的值,从而可求OP的值,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求AP的值.

试题解析:(1)连接OB,则OA=OB,

∵OP⊥AB,∴AC=BC,

∴OP是AB的垂直平分线,∴PA=PB,

在△PAO和△PBO中,∵,∴△PAO≌△PBO(SSS)

∴∠PBO=∠PAO,PB=PA,

∵PB为⊙O的切线,B为切点,∴∠PBO=90°,∴∠PAO=90°,即PA⊥OA,

∴PA是⊙O的切线;

(2)连接BE,

∵,且OC=4,∴AC=6,∴AB=12,

在Rt△ACO中,由勾股定理得:AO=,

∴AE=2OA=4,OB=OA=2,

在Rt△APO中,∵AC⊥OP,∴AC2=OC PC,解得:PC=9,∴OP=PC+OC=13,

在Rt△APO中,由勾股定理得:AP==3.

易证,所以,解得,

则,在中,.

考点:1.切线的判定与性质;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解直角三角形.

4.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校园主教学楼AB的高度,由于教学楼底部不能直接到达,故兴趣小组在平地上选择一点C,用测角器测得主教学楼顶端A的仰角为30°,再向主教学楼的方向前进24米,到达点E处(C,E,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又测得主教学楼顶端A的仰角为60°,已知测角器CD的高度为1.6米,请计算主教学楼AB的高

度.(3≈1.73,结果精确到0.1米)

【答案】22.4m 【解析】 【分析】

首先分析图形,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本题涉及多个直角三角形,应利用其公共边构造等量关系,进而求解. 【详解】

解:在Rt △AFG 中,tan ∠AFG =3, ∴FG =

tan 3

AG AFG =∠,

在Rt △ACG 中,tan ∠ACG =AG

CG

, ∴CG =

tan AG

ACG ∠=3AG .

又∵CG ﹣FG =24m ,

即3AG ﹣

3

=24m , ∴AG =123m , ∴AB =123+1.6≈22.4m .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0,0O ,点()3,0A ,点()0,4C

连接OB ,以点A 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矩形AOCB ,旋转角为()0360αα?<

(Ⅱ)在(Ⅰ)的情况下,AB 与DE 交于点H . ①求证BDE DBA ???; ②求点H 的坐标.

(Ⅲ)α为何值时,FB FA =.(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答案】(Ⅰ)点D 的坐标为5472

(,)2525;(Ⅱ)①证明见解析;②点H 的坐标为(3,258

);(Ⅲ)60α=?或300?. 【解析】 【分析】

(Ⅰ) 过A D 、分别作,AM OB DN OA ⊥⊥,根据点A 、点C 的坐标可得出OA 、OC 的长,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B 、OB 的长,在Rt △OAM 中,利用∠BOA 的余弦求出OM 的长,由旋转的性质可得OA=AD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D=2OM ,在Rt △ODN 中,利用∠BOA 的正弦和余弦可求出DN 和ON 的长,即可得答案;(Ⅱ)①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可得∠DOA=∠ODA ,根据锐角互余的关系可得ABD BDE ∠∠=,利用SAS 即可证明△DBA ≌△BDE ;②根据△DBA ≌△BDE 可得∠BEH=∠DAH ,BE=AD ,即可证明

△BHE ≌△DHA ,可得DH=BH ,设AH=x ,在Rt △ADH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 的值即可得答案;(Ⅲ)如图,过F 作FO ⊥AB ,由性质性质可得∠BAF=α,分别讨论0<α≤180°时和180°<α<360°时两种情况,根据FB=FA 可得OA=OB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FO 的长,由余弦的定义即可求出∠BAF 的度数. 【详解】

(Ⅰ)∵点()30A ,

,点()04C ,, ∴3,4OA OC ==. ∵四边形OABC 是矩形, ∴AB=OC=4,

∵矩形DAFE 是由矩形AOBC 旋转得到的 ∴3AD AO ==.

在Rt OAB ?中,225OB OA AB +=, 过A D 、分别作B,DN OA AM O ⊥⊥ 在Rt ΔOAM 中,OM OA 3

cos BOA OA OB 5

∠=

==,

∴9OM 5

=

∵AD=OA ,AM ⊥OB , ∴18OD 2OM 5

==

. 在Rt ΔODN 中:DN 4sin BOA OD 5∠==,cos ∠BOA=ON OD =3

5

, ∴72DN 25=

,54ON 25

=

. ∴点D 的坐标为5472,2525??

??

?.

(Ⅱ)①∵矩形DAFE 是由矩形AOBC 旋转得到的, ∴OA AD 3,ADE 90,DE AB 4∠===?==. ∴OD AD =.

DOA ODA ∠∠=.

又∵DOA OBA 90∠∠+=?,BDH ADO 90∠∠+=? ∴ABD BDE ∠∠=.

又∵BD BD =, ∴ΔBDE ΔDBA ?.

②由ΔBDE ΔDBA ?,得BEH DAH ∠∠=,BE AD 3==, 又∵

BHE DHA ∠∠=,

∴ΔBHE ΔDHA ?. ∴DH=BH ,

设AH x =,则DH BH 4x ==-, 在Rt ΔADH 中,222AH AD DH =+, 即()2

22x 34x =+-,得25x 8

=, ∴25AH 8

=

. ∴点H 的坐标为253,

8?? ???

.

(Ⅲ)如图,过F作FO⊥AB,

当0<α≤180°时,

∵点B与点F是对应点,A为旋转中心,

∴∠BAF为旋转角,即∠BAF=α,AB=AF=4,∵FA=FB,FO⊥AB,

∴OA=1

2

AB=2,

∴cos∠BAF=OA

AF =

1

2

∴∠BAF=60°,即α=60°,

当180°<α<360°时,

同理解得:∠BAF′=60°,

∴旋转角α=360°-60°=300°.

综上所述:α60

=?或300?.

【点睛】

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旋转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知识,正确找出对应边与旋转角并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关键.

6.如图①,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2,0)、B(4,0)、C(0,3)三点.

(1)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试求5PA+4PC的最小值;

(3)如图②,若直线l经过点T(﹣4,0),Q为直线l上的动点,当以A、B、Q为顶点所作的直角三角形有且仅有三个时,试求直线l的解析式.

【答案】(1)233

384

y x x =-++;(2)5PA+4PC 的最小值为18;(3)直线l 的解析式为3

34

y x =

+或3

34

y x =--.

【解析】 【分析】

(1)设出交点式,代入C 点计算即可 (2)连接AC 、BC ,过点A 作AE ⊥BC 于点E ,过点P 作PD ⊥BC 于点D ,易证△CDP ∽△COB ,得到比例式PC PD BC OB =,得到PD=4

5

PC ,所以5PA+4PC =5(PA+

4

5

PC )=5(PA+PD ),当点A 、P 、D 在同一直线上时,5PA+4PC =5(PA+PD )=5AE 最小,利用等面积法求出AE=

18

5

,即最小值为18 (3)取AB 中点F ,以F 为圆心、FA 的长为半径画圆, 当∠BAQ =90°或∠ABQ =90°时,即AQ 或BQ 垂直x 轴,所以只要直线l 不垂直x 轴则一定找到两个满足的点Q 使∠BAQ =90°或∠ABQ =90°,即∠AQB =90°时,只有一个满足条件的点Q ,∴直线l 与⊙F 相切于点Q 时,满足∠AQB =90°的点Q 只有一个;此时,连接FQ ,过点Q 作QG ⊥x 轴于点G ,利用cos ∠QFT 求出QG ,分出情况Q 在x 轴上方和x 轴下方时,分别代入直接l 得到解析式即可 【详解】

解:(1)∵抛物线与x 轴交点为A (﹣2,0)、B (4,0) ∴y =a (x+2)(x ﹣4) 把点C (0,3)代入得:﹣8a =3 ∴a =﹣

38

∴抛物线解析式为y =﹣

38(x+2)(x ﹣4)=﹣38x 2+34

x+3 (2)连接AC 、BC ,过点A 作AE ⊥BC 于点E ,过点P 作PD ⊥BC 于点D ∴∠CDP =∠COB =90° ∵∠DCP =∠OCB ∴△CDP ∽△COB ∴

PC PD

BC OB

= ∵B (4,0),C (0,3)

∴OB =4,OC =3,BC ∴PD =

45

PC ∴5PA+4PC =5(PA+

4

5

PC )=5(PA+PD ) ∴当点A 、P 、D 在同一直线上时,5PA+4PC =5(PA+PD )=5AE 最小

∵A (﹣2,0),OC ⊥AB ,AE ⊥BC ∴S △ABC =12AB?OC =1

2

BC?AE ∴AE =

6318

55

AB OC BC ?==n ∴5AE =18

∴5PA+4PC 的最小值为18.

(3)取AB 中点F ,以F 为圆心、FA 的长为半径画圆 当∠BAQ =90°或∠ABQ =90°时,即AQ 或BQ 垂直x 轴,

∴只要直线l 不垂直x 轴则一定找到两个满足的点Q 使∠BAQ =90°或∠ABQ =90° ∴∠AQB =90°时,只有一个满足条件的点Q

∵当Q 在⊙F 上运动时(不与A 、B 重合),∠AQB =90° ∴直线l 与⊙F 相切于点Q 时,满足∠AQB =90°的点Q 只有一个 此时,连接FQ ,过点Q 作QG ⊥x 轴于点G ∴∠FQT =90°

∵F 为A (﹣2,0)、B (4,0)的中点 ∴F (1,0),FQ =FA =3 ∵T (﹣4,0) ∴TF =5,cos ∠QFT =

3

5

FQ TF = ∵Rt △FGQ 中,cos ∠QFT =3

5

FG FQ = ∴FG =

35FQ =95

∴x Q =1﹣9455=-,QG

125== ①若点Q 在x 轴上方,则Q (412

55

-,) 设直线l 解析式为:y =kx+b

∴404125

5k b k b -+=???-+=?? 解得:343k b ?

=??

?=? ∴直线l :3

34

y x =

+ ②若点Q 在x 轴下方,则Q (41255

--,

) ∴直线l :3

34

y x =-

-

综上所述,直线l 的解析式为3

34

y x =

+或3

34

y x =--

【点睛】

本题是二次函数与圆的综合题,同时涉及到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综合度比较高,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第三问能够找到满足条件的Q 点是关键,同时不要忘记需要分情况讨论

7.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

12

y x bx c =

++的图象经过点A (-3,6),并与x 轴交于点B (-1,0)和点C ,顶点为点P . (1)求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

(2)设D 为x 轴上一点,满足∠DPC =∠BAC ,求点D 的坐标;

(3)作直线AP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在直线AP 上是否存在点N ,使AM +MN 的值最小?若存在,求出M 、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点C 坐标为(3,0),点P (1,-2);(2)点P (7,0);(3)点N (-

7 5,

14

5

).

【解析】【分析】

(1)将点A

、B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即可求解;

(2)利用S△ABC= 1

2

×AC×BH=

1

2

×BC×y A,求出sinα=

22

2105

BH

AB

==,则tanα=

1

2

,在

△PMD中,tanα= MD

PM

=

1

2

22

x

=

+

,即可求解;

(3)作点A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A′(5,6),过点A′作A′N⊥AP分别交对称轴与点M、交AP于点N,此时AM+MN最小,即可求解.

【详解】

(1)将点A、B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得:

9

633

2

1

2

b

b c

?

=-+

??

?

?=--+

??

,解得:

1

3

2

b

c

=-

?

?

?

=-

??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1

2

x2-x-

3

2

令y=0,则x=-1或3,令x=0,则y=-3

2

故点C坐标为(3,0),点P(1,-2);

(2)过点B作BH⊥AC交于点H,过点P作PG⊥x轴交于点G,

设:∠DPC=∠BAC=α,

由题意得:AB10,AC2BC=4,PC2,

S△ABC=1

2

×AC×BH=

1

2

×BC×y A,

解得:BH2

sinα=BH

AB

22

210

=

5

,则tanα=

1

2

由题意得:GC=2=PG,故∠PCB=45°,

延长PC,过点D作DM⊥PC交于点M,

则MD=MC=x,

在△PMD中,tanα=MD

PM

=

22

x+

=

1

2

解得:x=22,则CD=2x=4,

故点P(7,0);

(3)作点A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A′(5,6),

过点A′作A′N⊥AP分别交对称轴与点M、交AP于点N,此时AM+MN最小,

直线AP表达式中的k值为:8

4-

=-2,则直线A′N表达式中的k值为

1

2

设直线A′N的表达式为:y=1

2

x+b,

将点A′坐标代入上式并求解得:b=7

2

故直线A′N的表达式为:y=1

2

x+

7

2

…①,

当x=1时,y=4,

故点M(1,4),

同理直线AP的表达式为:y=-2x…②,

联立①②两个方程并求解得:x=-7

5

故点N(-7

5

14

5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其中(3),利用对称点求解最小值,是此类题目的一般方法.

8.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在直线MN的上方BC在直线MN上,E是BC上一点,以AE为边在直线MN的上方作正方形AEFG.

(1)连接GD,求证:△ADG≌△ABE;

(2)连接FC,观察并直接写出∠FCN的度数(不要写出解答过程)

(3)如图(2),将图中正方形ABCD改为矩形ABCD,AB=6,BC=8,E是线段BC上一

动点(不含端点B 、C ),以AE 为边在直线MN 的上方作矩形AEFG ,使顶点G 恰好落在射线CD 上.判断当点E 由B 向C 运动时,∠FCN 的大小是否总保持不变,若∠FCN 的大小不变,请求出tan ∠FCN 的值.若∠FCN 的大小发生改变,请举例说明.

【答案】(1)见解析;(2)∠FCN =45°,理由见解析;(3)当点E 由B 向C 运动时,∠FCN 的大小总保持不变,tan ∠FCN

=4

3

.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三角形判定方法进行证明即可.

(2)作FH ⊥MN 于H .先证△ABE ≌△EHF ,得到对应边相等,从而推出△CH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CH 的度数就可以求得了.

(3)解法同(2),结合(1)(2)得:△EFH ≌△GAD ,△EFH ∽△ABE ,得出EH=AD=BC=8,由三角函数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证明:∵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AEFG 是正方形, ∴AB =AD ,AE =AG =EF ,∠BAD =∠EAG =∠ADC =90°, ∴∠BAE +∠EAD =∠DAG +∠EAD ,∠ADG =90°=∠ABE , ∴∠BAE =∠DAG , 在△ADG 和△ABE 中,

ADG ABE DAG BAE AD AB ∠=∠??

∠=∠??=?

, ∴△ADG ≌△ABE (AAS ). (2)解:∠FCN =45°,理由如下: 作FH ⊥MN 于H ,如图1所示:

则∠EHF =90°=∠ABE ,

∵∠AEF =∠ABE =90°,

∴∠BAE +∠AEB =90°,∠FEH +∠AEB =90°, ∴∠FEH =∠BAE ,在△EFH 和△ABE 中,

EHF ABE FEH BAE AE EF ∠=∠??

∠=∠??=?

, ∴△EFH ≌△ABE (AAS ), ∴FH =BE ,EH =AB =BC , ∴CH =BE =FH , ∵∠FHC =90°, ∴∠FCN =45°.

(3)当点E 由B 向C 运动时,∠FCN 的大小总保持不变,理由如下: 作FH ⊥MN 于H ,如图2所示:

由已知可得∠EAG =∠BAD =∠AEF =90°,

结合(1)(2)得:△EFH ≌△GAD ,△EFH ∽△ABE , ∴EH =AD =BC =8, ∴CH =BE , ∴

EH FH FH

AB BE CH

==; 在Rt △FEH 中,tan ∠FCN =

84

63

FH EH CH AB ===, ∴当点E 由B 向C 运动时,∠FCN 的大小总保持不变,tan ∠FCN =43

. 【点睛】

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正方形,矩形的判定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其重点是通过证三角形全等或相似来得出线段的相等或成比例.

9.现有一个“Z “型的工件(工件厚度忽略不计),如图所示,其中AB 为20cm ,BC 为60cm ,∠ABC =90,∠BCD =60°,求该工件如图摆放时的高度(即A 到CD 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

≈1.73)

【答案】工件如图摆放时的高度约为61.9cm.

【解析】

【分析】

过点A作AP⊥CD于点P,交BC于点Q,由∠CQP=∠AQB、∠CPQ=∠B=90°知∠A=∠C =60°,在△ABQ中求得分别求得AQ、BQ的长,结合BC知CQ的长,在△CPQ中可得PQ,根据AP=AQ+PQ得出答案.

【详解】

解:如图,过点A作AP⊥CD于点P,交BC于点Q,

∵∠CQP=∠AQB,∠CPQ=∠B=90°,

∴∠A=∠C=60°,

在△ABQ中,∵AQ=(cm),

BQ=AB tan A=20tan60°=20(cm),

∴CQ=BC﹣BQ=60﹣20(cm),

在△CPQ中,∵PQ=CQ sin C=(60﹣20)sin60°=30(﹣1)cm,

∴AP=AQ+PQ=40+30(﹣1)≈61.9(cm),

答:工件如图摆放时的高度约为61.9cm.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相关线段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10.已知抛物线y=﹣1

6

x2﹣

2

3

x+2与x轴交于点A,B两点,交y轴于C点,抛物线的对

称轴与x轴交于H点,分别以OC、OA为边作矩形AECO.(1)求直线AC的解析式;

(2)如图,P为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在对称轴上有一动点M,当四边形AOCP 面积最大时,求|PM﹣OM|的值.

(3)如图,将△AOC沿直线AC翻折得△ACD,再将△ACD沿着直线AC平移得△A'C′D'.使得点A′、C'在直线AC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D′,使得△A′ED′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y=1

3

x+2;(2) 点M坐标为(﹣2,

5

3

)时,四边形AOCP的面积最大,此时

|PM﹣OM|有最大值61; (3)存在,D′坐标为:(0,4)或(﹣6,2)或(

3

5

-,

19

5

).

【解析】

【分析】

(1)令x=0,则y=2,令y=0,则x=2或﹣6,求出点A、B、C坐标,即可求解;(2)连接OP交对称轴于点M,此时,|PM﹣OM|有最大值,即可求解;

(3)存在;分①A′D′⊥A′E;②A′D′⊥ED′;③ED′⊥A′E三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1)令x=0,则y=2,令y=0,则x=2或﹣6,∴A(﹣6,0)、B(2,0)、C(0,

2),函数对称轴为:x=﹣2,顶点坐标为(﹣2,8

3

),C点坐标为(0,2),则过点C

的直线表达式为:y=kx+2,将点A坐标代入上式,解得:k

1

3

=,则:直线AC的表达式

为:y

1

3

=x+2;

(2)如图,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AC于点H.

四边形AOCP面积=△AOC的面积+△ACP的面积,四边形AOCP面积最大时,只需要△ACP

的面积最大即可,设点P 坐标为(m ,16-m 223-m +2),则点G 坐标为(m ,1

3

m +2),S △ACP 12=

PG ?OA 12=?(16-m 223-m +213-m ﹣2)?61

2

=-m 2﹣3m ,当m =﹣3时,上式取得最大值,则点P 坐标为(﹣3,

5

2

).连接OP 交对称轴于点M ,此时,|PM ﹣OM |有最大值,直线OP 的表达式为:y 56=-

x ,当x =﹣2时,y 5

3

=,即:点M 坐标为(﹣2,53

),|PM ﹣OM |的最大值为:

2222555(32)()2()233-++--+=61. (3)存在.

∵AE =CD ,∠AEC =∠ADC =90°,∠EMA =∠DMC ,∴△EAM ≌△DCM (AAS ),∴EM =DM ,AM =MC ,设:EM =a ,则:MC =6﹣a .在Rt △DCM 中,由勾股定理得:MC 2=DC 2+MD 2,即:(6﹣a )2=22+a 2,解得:a 83=,则:MC 103

=,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点N ,交EC 于点H .在Rt △DMC 中,12DH ?MC 12=MD ?DC ,即:DH 108

33

?

=?2,则:DH 85=

,HC 22

65DC DH =-=,即:点D 的坐标为(61855

-,); 设:△ACD 沿着直线AC 平移了m 个单位,则:点A ′坐标(﹣61010

,D ′坐标为(618551010

,-++),而点E 坐标为(﹣6,2),则2

''A D =22618(6)()55

-++=36,2'A E =

22(2)1010+=2410m +,2

'ED =22248(

()551010+=2128

510

m +.若△A ′ED ′为直角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2''A D +2'A E =2'ED 时,36+2

410m -

=2128510m +,解得:m 210,

此时D ′(618551010

,-

++)为(0,4); ②当2''A D +2'ED =2'A E 时,36+2

128510m ++=2

410

m -+,解得:m =810-

,此时D ′(618551010,-++)为(-6,2);

③当2'A E +2'ED =2''A D 时,2

410m -++2128510m ++=36,解得:m =8105

-

或m =

10,此时D ′(618551010,-++)为(-6,2)或(35-,195).

综上所述:D 坐标为:(0,4)或(﹣6,2)或(35-,19

5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知识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图形平移、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其中(3)中图形是本题难点,其核心是确定平移后A ′、D ′的坐标,本题难度较大.

11.如图,半圆O 的直径AB =20,弦CD ∥AB ,动点M 在半径OD 上,射线BM 与弦CD 相交于点E (点E 与点C 、D 不重合),设OM =m . (1)求DE 的长(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2)令弦CD 所对的圆心角为α,且sin

4=

2

5

α

. ①若△DEM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m 的取值范围;

②若动点N 在CD 上,且CN =OM ,射线BM 与射线ON 相交于点F ,当∠OMF =90° 时,求DE 的长.

【答案】(1)DE =10010m m -;(2)①S =2360300

m m m

-+,(5013<m <10),

②DE =

5

2

. 【解析】 【分析】

(1)由CD ∥AB 知△DEM ∽△OBM ,可得

DE DM

OB OM

=,据此可得;

九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九年级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30 分) 1、 16 的值等于( ) A 、 4 B 、 4 C 、 2 D 、2 2、下列事件中,是确定事件的是 ( ) . A. 打雷后会下雨 B. 明天是睛天 C. 1 小时等于 60 分钟 D.下雨后有彩虹 3、如图所示的 Rt ⊿ ABC 绕直角边 AB 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 A C B A B C D 4、二次函数 y=kx 2 -6x+3 的图像与 X 轴有交点,则 K 值的取值范围是( ) A.K ﹤3 B.K ﹤3 且 K ≠0C.K ≤3 D.K ≤3 且 K ≠0 5、已知⊙ O 1 ,与⊙ O 2 的半径分别为 2 和 3,若两圆相交. 则两圆的圆心距 m 满足( ) A. m 5 B . m 1 C. m 5 D . 1 m 5 6、如图,已知 □ ABCD 的对角线 BD=4cm ,将 □ ABCD 绕其 A D 对称中心 O 旋转 180°,则点 D 所转过的路径长为 ( ) O A . 4πcm B . 3πcm C . 2πcm D . πcm B (第 6题) C 7、若△ ABC ∽△ DEF ,△ DEF 与△ ABC 的相似比为 1∶ 2,则△ ABC 与△ DEF 的周长比为 ( ) D C A.1:2 B.1:4 C.2:1 D.4:1 8、如图,在菱形 3 , BE=2, ABCD 中, DE ⊥ AB , cos A 则 tan ∠DBE 的值是 ( ) 5 A B E 1 5 5 第8题图 B .2 A . C . D . 2 2 5 9、菱形 ABCD 的边长是 5,两条对角线交于 O 点,且 AO 、BO 的长分别是关于 x 的方程: x 2 (2m 1)x m 2 3 0 的根,则 m 的值为( ) A 、- 3 B 、 5 C 、5 或- 3 D 、-5 或 3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测试卷

数 学 试 卷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2)2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2 B .±2 C .-2 D .2 2. 小敏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勾股定理”,能搜索到与之相关的结果个数约为12 500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5 1.2510? B .6 1.2510? C .7 1.2510? D .8 1.2510? 3. 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完全相同,它可能是( ) A. 球体 B.圆锥 C. 圆柱 D.长方体 4. 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8个白球,若干个黄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若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它是白球的概率为 2 3 ,则黄球的个数为( ) A.4 B.8 C.12 D.16 5. 如图1,直线l 1∥l 2, ∠1=40°,∠2=75°,则∠3等于( ) A. 55° B .60° C .65° D . 70° 6.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6 2 3 a a a ÷= B .( ) 3 2628x x = C .222326a a a ?= D .()0 1a a -?=- 7. 如图2,直径为8的⊙A 经过点C (0,4)和点O (0,0),B 是y 轴右侧 ⊙A 优弧上一点,则∠OBC 等于( ) A. 15° B .30° C .45° D . 60° 8. 已知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则b 的值可以是( ) A.2- B.1- C.0 D.2 9.用一张半径为24cm 的扇形纸片做一个如图所示的圆锥形小丑帽子侧面(接缝忽略不计),如果做成的圆锥形小丑帽子的底面半径为10cm ,那么这张扇形纸片的面积是( ) A .2 120cm π B .2 240cm π C .2 260cm π D .2 480cm π l 1 l 2 1 2 3 图1 图2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 1 - 九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 得分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如图,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 沿BD 对折,使C 点落在E 处,BE 与AD 相交于点O ,若∠DBC=15°,则∠BOD= . 2、如图,AD ∥EG ∥BC ,AC ∥EF ,则图中与∠EFB 相等的角(不含∠EFB )有 个;若∠EFB=50°,则∠AHG= . 3、现有一张长为40㎝,宽为20㎝的长方形纸片(如图所示),要从中剪出长为 18 ㎝,宽为12㎝的长方形纸片,则最多能剪出 张. 4、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将 点C 折至 MN 上,落在点P 处,折痕BQ 交MN 于点E ,则BE 的长等于 ㎝. 5、梯形上、下两底(上底小于下底)的差为6,中位线的长为5,那么下底长 为 . 6、下面是五届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的一览表. 在15、5、16、16、28这组数据中,众数是_____,中位数是_____. 7、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 内接于⊙O ,则圆心O 到△ABC 一边的距 离为 . 8、已知:如图,抛物线c bx ax y ++=2过点A (-1,0),且经过直线3-=x y 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B 、 C. (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2)若点M 在第四象限内的抛物线上,且OM ⊥BC ,垂足为D ,则点M 的坐标为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9、如图,DE 是△ABC 的中位线,若AD=4,AE=5,BC=12,则△ADE 的周长是( ) A 、7.5 B 、30 C 、15 D 、24 10、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 中,BC=2,AE ⊥BD ,垂足为E ,∠BAE=30°,那么△ECD 的面积是 ( ) A 、32 B 、3 C 、23 D 、3 3 11、抛物线342-=x y 的顶点坐标是( ) A 、(0,-3) B 、(-3,0) C 、(0,3) D 、(3,0) 12、在共有15人参加的演讲比赛中,参赛选手的成绩各不相同,因此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8 名,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 ) A 、平均数 B 、众数 C 、中位数 D 、方差 13、直线y =x -1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点C 在坐标轴上,△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 C 最多有( )个 A 、4 B 、5 C 、7 D 、8 14、已知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直线b ax y += 与双曲线x ab y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位置大致是( ) A C E O (第1题) A B C D E F G H (第2题) 40cm 20cm (第3题) A B C D P Q M N E (第4题) (第8题) A B C D E (第10题) A B C D E (第9题)

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测试题(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3分×10=30分) 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①3x2+x=20,②2x2-3xy+4=0,③x2-1 x=4,④x2=0,⑤x2-3 x +3=0 A.①②B.①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④⑤ 2 = x的取值范围是() A.x<3 B.x≤3 C.0≤x<3 D.x≥0 3 =7-x,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7 B.x≤7 C.x>7 D.x<7 4.当x () A.29 B.16 C.13 D.3 5.方程(x-3)2=(x-3)的根为() A.3 B.4 C.4或3 D.-4或3 6.如果代数式x2+4x+4的值是16,则x的值一定是() A.-2 B. , C.2,-6 D.30,-34 7.若c(c≠0)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c=0的根,则c+b的值为()A.1 B.-1 C.2 D.-2 8.从正方形铁片上截去2cm宽的一个长方形,剩余矩形的面积为80cm2,?则原来正方形的面积为() A.100cm2B.121cm2C.144cm2D.169cm2 9.方程x2+3x-6=0与x2-6x+3=0所有根的乘积等于() A.-18 B.18 C.-3 D.3 10.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8和6,第三边长是一元二次方程x2-16x+60=0一个实数根,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A.24 B.48 C.24或 D. 二、填空题(3分×10=30分) 11 =2,且ab<0,则a-b=_______. 12 . 13 ________. 14 a和b之间,且

最新九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0年初三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涂黑.) 1.下列运算结果等于1的是 ( ▲ ) A .-2+1 B .-12 C .-(-1) D . ―||―1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 A .(a 3)2=a 5 B .(-2x 2)3=-8x 6 C .a 3·(-a )2=-a 5 D . (-x )2÷x =-x 3.在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两实根之和为5的方程是 ( ▲ ) A .x 2-7x +5=0 B .x 2+5x -3=0 C .x 2-5x +8=0 D .x 2 -5x -2=0 4.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15位同学参加世博知识竞赛预赛,他们的分数互不相同.若取前8位同学进入决赛,某人知道了自己的分数后,还需知道这15位同学的分数的哪个统计量,就能判断他能不能进入决赛 ( ▲ ) A .中位数 B .众数 C .最高分数 D .平均数 5.下列调查适合作普查的是 ( ▲ ) A .了解在校中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 B .了解无锡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 C .调查太湖流域的水污染情况 D .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同班同学进行医学检查 6.如图是由相同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俯视图为 ( ▲ ) 7.下列性质中,菱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 ▲ ) A .对角线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平分 C .对角线互相垂直 D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8.对于锐角α,sin A 的值不可能...为 ( ▲ ) A . 22 B .33 C .55 D .35 5 9.用一个半径为10cm 半圆纸片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接缝忽略不计),则该圆锥的高为( ▲ ) A .53cm B .52cm C .5cm D .7.5cm 10、如图,直线l 交y 轴于点C ,与双曲线y =k x (k <0)交于A 、B 两点,P 是线段AB 上的点(不与A 、B 重合),Q 为线段BC 上的 点(不与B 、C 重合),过点A 、P 、Q 分别向x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F ,连结OA 、OP 、OQ ,设△AO D 的面积为S 1、△POE 的面积为S 2、△QOF 的面积为S 3,则有( ▲ ) A .S 1<S 2<S 3 B .S 3<S 1<S 2 C .S 3<S 2<S 1 D .S 1、S 2、S 3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第6题) A . B . C . D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数学学科试题及答案 数 学 试 卷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I 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2)1(-的立方根是( ) A .-1 B .0 C .1 D .±1 2. 下列标志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中国移动 中国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方正集团 A . B . C . D . 3.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7 22 B .2-2 C .??51.5 D .sin45° 4.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是( ) 左视图 俯视图 A . B . C . D . 考号 姓名 考场 班级 学校 乡镇

5.若代数式 2 ) 3(1-+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1 且x ≠3 C .x >-1 D .x >-1且x ≠3 6.观察图3中尺规作图痕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PQ 为∠APB 的平分线 B .PA =PB C .点A ,B 到PQ 的距离不相等 D .∠APQ =∠BPQ 7.如图,□ABCD 的顶点A 、B 、D 在⊙O 上,顶点C 在⊙O 的直径BE 上,连接AE ,∠E =36°,则∠ADC 的度数是( ) A .44° B .54° C .72° D .53° 8. 若不等式组? ? ?->-≥+2210 x x a x 无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a <-1 C .a ≤1 D .a ≤-1 9. 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长AB 为5,宽BC 为4,E 是BC 边上的一个动点, AE ⊥EF ,EF 交CD 于点F ,设BE =x ,FC =y ,则点E 从点B 运动到点C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图3 B E

【必考题】九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1)

【必考题】九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1)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由5个相同大小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则它的俯视图是() A . B . C . D . 2.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设绳索长x 尺,竿长y尺,则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 A. 5 {1 5 2 x y x y =+ =- B. 5 {1 +5 2 x y x y =+ = C. 5 { 2-5 x y x y =+ = D. -5 { 2+5 x y x y = = 3.三张外观相同的卡片分别标有数字1,2,3,从中随机一次性抽出两张,则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恰好都小于3的概率是() A. 1 9 B. 1 6 C. 1 3 D. 2 3 4.-2的相反数是() A.2B. 1 2 C.- 1 2 D.不存在 5.如图,某小区规划在一个长16m,宽9m的矩形场地ABCD上,修建同样宽的小路,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草,如果使草坪部分的总面积为112m2,设小路的宽为xm,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 A.2x2-25x+16=0B.x2-25x+32=0C.x2-17x+16=0D.x2-17x-16=0 6.将一块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方式放置,其中∠ABC=30°,A、B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n上,∠1=20°,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可使直线m∥n( )

A .∠2=20° B .∠2=30° C .∠2=45° D .∠2=50° 7.分式方程 ()()31112x x x x -=--+的解为( ) A .1x = B .2x = C .1x =- D .无解 8.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a 2÷ a 0?a 2=a 4 B .a 2÷(a 0?a 2)=1 C .(﹣1.5)8÷(﹣1.5)7=﹣1.5 D .﹣1.58÷(﹣1.5)7=﹣1.5 9.二次函数2 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2 4y bx b ac =+-与反比例函数a b c y x ++=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为( ) A . B . C . D . 10.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则a 的值为 A .2 B .3 C .4 D .5 11.甲、乙二人做某种机械零件,已知每小时甲比乙少做8个,甲做12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5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设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 120150 8 x x =- B . 120150 8x x =+ C . 120150 8x x =- D . 120150 8 x x =+ 12.在全民健身环城越野赛中,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 (千米)随时间(时)变化的图象(全程)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②第1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③甲比乙先到达终点;④两人都跑了20千米.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温馨提示:本卷共八大题,计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 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写在下面的答题表内,(本大题共10小题, 每题4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下列标志图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方程(x+1)2=4的解是(). A.x1=2,x2=-2B.x1=3,x2=-3C.x1=1,x2=-3D.x1=1,x2=-2 3.抛物线y=x2-2x-3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 A.-3 B.-1 C.1 D.3 4. 如图所示,将Rt△ABC绕点A按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Rt△ADE,点B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BC边上.若AB=1,∠B=60°,则CD的长为(). A.0.5 B.1.5 C2 D.1 5.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1且m≠0 B.m<1且m≠0 C.m<-1 D.m>1 6.将函数y=x2的图象向左、右平移后,得到的新图象的解析式不可能 ...是(). A.y=(x+1)2B.y=x2+4x+4 C.y=x2+4x+3 D.y=x2-4x+4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1~10)(11~14)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得分 得分评卷人 60° B A 第4题图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垂直平分弦的直线经过圆心;②平分弦的直径一定垂直于弦;③一条直线平分弦,那么这条直线垂直这条弦;④平分弦的直线,必定过圆心;⑤平分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所对的弧.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两年前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成本逐年下降,第二年的年下降率是第1年的年下降率的2倍,现在生产1吨甲种药品成本是2400元.为求第一年的年下降率,假设第一年的年下降率为x ,则可列方程( ). A .5000(1-x -2x )=2400 B .5000(1-x )2=2400 C .5000-x -2x =2400 D .5000(1-x ) (1-2x )=2400 9.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 轴于点M ,交y 轴于点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1 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 于点P .若点P 的坐标为(2a ,b +1),则a 与b 的数量关系为( ). A .a =b B .2a -b =1 C .2a +b =-1 D .2a +b =1 10.如图所示是抛物线y=ax 2+bx +c (a ≠0)的部分图象,其顶点坐标为(1,n ),且与x 轴的 一个交点在点(3,0)和(4,0)之间,则下列结论:①a -b +c >0;②3a +b =0;③b 2 =4a (c -n );④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n -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已知抛物线y =(m +1) x 2开口向上,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2.若抛物线y =x 2-2x -3与x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则线段AB 的长为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O 的半径OA =4,∠AOB =120°,则弦AB 长为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第10题图 M N 第9题图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数学学科试题及答案 数学试卷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2)1 (-的立方根是() A.-1 B.0 C.1 D.±1 2. 下列标志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中国移动中国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方正集团 A.B.C.D.3.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 7 22B.2-2C.?? 51.5D.sin45° 4.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是() 左视图 俯视图 A.B. C.D.

5.若代数式 2 ) 3(1-+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1 且x ≠3 C .x >-1 D .x >-1且x ≠3 6.观察图3中尺规作图痕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PQ 为∠APB 的平分线 B .PA =PB C .点A ,B 到PQ 的距离不相等 D .∠APQ =∠BPQ 7.如图,□ABCD 的顶点A 、B 、D 在⊙O 上,顶点C 在⊙O 的直径BE 上,连接AE ,∠E =36°,则∠ADC 的度数是( ) A .44° B .54° C .72° D .53° 8. 若不等式组? ? ?->-≥+2210 x x a x 无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a <-1 C .a ≤1 D .a ≤-1 9. 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长AB 为5,宽BC 为4,E 是BC 边上的一个动点, AE ⊥EF ,EF 交CD 于点F ,设BE =x ,FC =y ,则点E 从点B 运动到点C 时,能表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图3 B E

九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2020年最新 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若方程x 2 -5x =0的一个根是a ,则a 2 -5a +2的值为( ) A .-2 B .0 C .2 D .4 2.如图,⊙O 的半径OA 等于5,半径OC 与弦AB 垂直,垂足为D , 若OD =3,则弦AB 的长为( ) A .10 B .8 C .6 D .4 3.将抛物线y =2x 2 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抛物线y =2(x +3)2 +4?( ) A .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 B .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 C .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 D .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 4.小莉站在离一棵树水平距离为a 米的地方,用一块含30°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测量这棵树的高度,已知小莉的眼睛离地面的高度是1.5米,那么她测得这棵树的高度为( ) A .m )3 3 (a B .m )3(a C .m )3 3 5.1(a + D .m )35.1(a + 5.如图,以某点为位似中心,将△AOB 进行位似变换得到△CDE , 记△AOB 与△CDE 对应边的比为k ,则位似中心的坐标和k 的值 分别为( ) A .(0,0),2 B .2 1), 2,2( C .(2,2),2 D .(2,2),3 6.将抛物线y =x 2 +1绕原点O 族转180°,则族转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A .y =-x 2 B .y =-x 2+1 C .y =x 2 -1 D .y =-x 2 -1 7.如图,PA 、PB 与⊙O 相切,切点分别为A 、B ,PA =3,∠P =60°,若AC 为⊙O 的直径,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 2 π B . 6 π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的要求的。 1.一元二次方程x(x+5)=0的根是( ) A.x 1=0,x 2=5 B.x 1=0,x 2=-5 C.x 1=0,x 2=51 D.x 1=0,x 2=-51 2.下列四个图形中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3.已知二次函数y=3x2+c 与正比例函数y=4x 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则c 的值为( ) A.34 B.43 C.3 D.4 4.抛物线y=-3x2+12x-7的顶点坐标为( ) A.(2,5) B.(2,-19) C.(-2,5) D.(-2,-43) 5.由二次函数y=2(x-3)2+1可知( ) A.其图象的开口向下 B.其图象的对称轴为x=-3 C.其最大值为1 D.当x<3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6.如图中∠BOD 的度数是( ) A.1500 B.1250 C.1100 D.550 7.如图.点E 在y 轴上.圆E 与x 轴交于点A.B,与y 轴交于点C.D,若C(0,9),D(0.-1),则线

段AB的长度为( ) A.3 B.4 C.6 D.8 8.如图.AB是圆O的直径.C、D是圆O上的点,且OC//BD,AD分别与BC、OC相交于点E、F. 则下列结论: ①AD⊥BD;②∠AOC=∠ABC;③CB平分∠ABD;④AF=DF;⑤BD=2OF.其中一定成立的是 ( )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 ④⑤ 9.《九章算术》中有下列问题:“今有勾八步.股十五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其意思 是:“今有直角三角形.勾(短直角边)长为8步.股(长直角边)长为15步.问该直角三角形 能容纳的圆形(内切圆)直径是多少步”( ) A.3步 B.5步 C.6步 D.8步 10.如图.在△ABC中.∠CAB=650.将△ABC在平面内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B/C/的位置.使 CC///AB,则旋转角度数为( ) A.350 B.400 C.500 D.650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初中数学试卷 2014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计算(6)(1)-?-的结果等于 (A )6 (B )6- (C )1 (D )1- (2)cos60?的值等于 (A )1 2 (B (C (D (3)下列标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4)为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天津市政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2013年天津市公共交通客运量约为 1608000000人次.将1608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 )7160.810? (B )816.0810? (C )91.60810? (D )100.160810? (5)如图,从左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能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6 (A (B )2 (C )3 (D )(7)如图,AB 是⊙O 的弦,AC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BC 经过圆心.若 25B ∠=?,则C ∠的大小等于 (A )20? (B )25? (C )40? (D )50? (8)如图,在中,点E 是边AD 的中点,EC 交对角线BD 于点F ,则 EF FC : 等于 (A )32: (B )31: (C )11 : (D )12: (9)已知反比例函数10 y x =,当12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A ) 05y << (B )12y << (C )510y << (D )10y > (10)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 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设比赛组织者应邀请 ABCD (C ) (A ) (D ) (A ) (C ) (B ) (D ) (B ) 第(5)题 第(8)题 C F B A E D 第(7)题 C

【好题】九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

【好题】九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矩形ABCD 的顶点A 和对称中心均在反比例函数y =k x (k≠0,x >0)上,若矩形ABCD 的面积为12,则k 的值为( ) A .12 B .4 C .3 D .6 2.函数3x y +=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3 B .x ≥-3且1x ≠ C .1x ≠ D .3x ≠-且1x ≠ 3.如图,在ABC V 中,90ACB ∠=?,分别以点A 和点C 为圆心,以大于12 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点N ,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连接CD .若34B ∠=?,则BDC ∠的度数是( ) A .68? B .112? C .124? D .146? 4.老师设计了接力游戏,用合作的方式完成分式化简,规则是:每人只能看到前一人给的式子,并进行一步计算,再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人,最后完成化简.过程如图所示: 接力中,自己负责的一步出现错误的是( ) A .只有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乙和丁 5.如图,直线l 1∥l 2,将一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放置,使得直角顶点在直线l 1上,两直角边分别与直线l 1、l 2相交形成锐角∠1、∠2且∠1=25°,则∠2的度数为( )

A.25°B.75°C.65°D.55° 6.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0cm,正方形A的边长为6cm、B的边长为5cm、C的边长为5cm,则正方形D的边长为() A.14cm B.4cm C.15cm D.3cm 7.若点P1(x1,y1),P2(x2,y2)在反比例函数 k y x (k>0)的图象上,且x1=﹣ x2,则() A.y1<y2B.y1=y2C.y1>y2D.y1=﹣y2 8.如果,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9.下列二次根式中的最简二次根式是() A.30B.12C.8D.0.5 10.若正比例函数y=mx(m≠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它和二次函数y=mx2+m的图象大致是() A.B. C.

(完整word版)初三数学试题及答案

A 、 B 、 C 、 D 、 初 三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元二次方程2 x -9=0的根是( ) A.x =3 B.x 3 C. 3.321-==x x D. 1x 3 2x 3 2.二次函数2 x y =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新的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 ) A.32 +=x y B.32 -=x y C.2 )3(+=x y D.2 )3(-=x y 3.有一个盛水的容器.现匀速地向容器内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 的任何时刻,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如图所示,图中PQ 为一线段,这个容器的形状 是 ( ) 4.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 ). A 、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 B 、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 C 、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 D 、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 5.二次函数y=ax 2 +bx+c 的图象图所示,则下列结论: ①a >0,②b >0,③ c >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6.点P (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Q (m,n ),点Q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为M(x,y),则点M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 ) A .(-2,3) B .(2,-3) C .(-2,-3) D .(2,3) 7.将分别标有数字1,4,8的三张卡片洗匀后,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随机地抽取一张作为十位上的数字(不放回),再抽取一张作为个位上的数字,能组成两位数恰好是“18”的概率为( )。A. 1/2 B.1/4 C.1/6 D.1/8 8.如图,在同一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y=(a-1)x 与反比例函数y=x a 5的图象的大致位置不可能是( ) 9. 已知112233(,),(,),(,)x y x y x y 是反比例函数4 y x -=的图象上三点,且1230x x x <<<,则123,,y y y 的大小关系是( ) A. 1230y y y <<< B. 1230y y y >>> C. 1320y y y <<< D. 1320y y y >>> 10.把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的顶点C 折到AB 的中点M ,折痕EF 的长 等于( ) D C E M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OBC=40°,则∠A 等于( ▲ ) A.30° B.40° C.50° D.60° 2、若当3x =时,正比例函数()110y k x k =≠与反比例函数()2 20k y k x =≠的值相等, 则1k 与2k 的比是( ▲ )。 A.9:1 B.3:1 C.1:3 D.1:9 3、将函数2 31y x =-+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新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 ▲ )。 A.() 2 32 1y x =--+ B.() 2 32 1y x =-++ C.232y x =-+ D.2 32y x =-- 4、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将这个四边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三角形。若OA:OC=OB:OD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 .①与②相似 B .①与③相似 C .①与④相似 D .②与④相似 5、平面有4个点,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但有3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过其中3个点作圆,可以作的圆的个数是(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已知点P 是线段AB 的一个黄金分割点(AP >PB),则PB:AB 的值为(▲) A. 512- B.35 2 - C.152+ D. 354 - 7、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且∠ACD=∠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AD CD AD AB BC AC += + B.2 AC AB AD =? C. BC AB CD AD = D.ACD CD ABC BC ?=?的面积的面积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C 九年级下学期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方程中,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 A.02=++c bx ax B.)1(2)1(32+=-x x C. 021 12 =-+x x D.1322-=+x x x 2.下列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 B. 3.已知平面内两圆的半径分别为4和6,圆心距是2,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内切 B.相交 C.外切 D.外离 4.利用配方法解方程x 2-12x +25=0可得到下列哪一个方程 ( ) A.(x +6)2 =11 B.(x -6)2 =-11 C.(x -6)2 =11 D.(x +6)2 =51 5.右图可以看作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若干次而生成的, 则每次旋转的度数可以是 ( ) A.90 B.60 C.45 D.300 6.方程 (x -1)2= 1 的根是 ( ) A.x =2 B .x = 0 C .x 1= -2, x 2=0 D .x 1= 2, x 2=0 7.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6cm ,底面圆的半径为3cm ,则此圆锥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 ) A.18πcm 2 B.36πcm 2 C.12πcm 2 D.9πcm 2 8.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决定下调药品的价格,某种药品经过两次降 价后,由每盒60元下调至52元,若设每次平均降价的百分率为x ,由题意可列方程为 ( ) A.52+52x 2 =60 B.52(1+ x )2 =60 C.60-60 x 2=52 D.60(1- x )2=52 9.已知正六边形的周长为24cm ,一圆与它各边都相切,则这个六边形的面积为( ) A.123 cm 2 B.24 3cm 2 C.483 cm 2 D.963 cm 2 10.若将函数y=2x 2 的图象向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可得到( ) A.y=2(x -1)2 -5 B.y=2(x -1)2 +5 C.y=2(x +1)2 -5 D.y=2(x +1)2 +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二次函数y =3 (x +2)2 -1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 12.已知点A(a ,1)与点A ′(5,b )是关于原点O 的对称点,则a= ;b = . 13.袋中放有北京08年奥运会吉祥物五福娃纪念币一套, 依次取出(不放回)两枚纪念币,求取出的两枚纪念 币中恰好有一枚是“欢欢”的概率是 . 14.若0)1(22=-++n m ,则_______ __________)(2007=+n m . 15.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x 2+2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 的取值范 围是 . 16. “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一个 问题:“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 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此问题的实质就是解决下面的问题: “如图,CD 为⊙O 的直径,弦AB ⊥CD 于点E ,CE=1,AB=10, 求CD 的长”。根据题意可得CD 的长为 . 三、计算题(第17题每小题6分,第18题8分,共20分) 17.解下列方程: (1))3(2)3(2-=-x x x (2)5)1)(3(=-+x x 18.已知a =8,求 3 的值 四、知识应用题(第19题8分,第20题8分,第21题10分,共26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优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一元二次方程7432 =-x x 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 ) A .7,4,3-- B. 7,4,3- C. 7,4,3 D. 7,4,3- 2 2-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B. 2-≠x C. 2≠x D. 2≥x 3一元二次方程0532 =++x x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无法判断 4.下面的5个字母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 ) C H I N A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822=321= 325=236=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6.计算: (7)2 =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 50= 12= 7.一元二次方程092=-x 的根是___________; x x 52 =的根是___________. 8.方程042 =++k x x 的一个根是2,那么k 的值是___________;它的另一个根是___________.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P -,关于原点对称点P '的坐标是 . 点n 关于X 轴对称的点m 的坐标是(-1,3),则n 的坐标是 10.摄影兴趣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送一张,全组共互赠了182张,若全组有x 名学生,则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三、计算题。(24分) 11 、)68 1(2)2124(+-- 12 、 (2)23()123)(123-+-+ 13、 03722=+-x x 14、 ()()123122 +=+x x 四.解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网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 ① 将△ABC 向x 轴正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A 1B 1C 1,② 将△ABC 再以O 为旋转中心,旋转180°得△A 2B 2C 2,画出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并标明对应字母. 16.当x 为何值时,代数式12132 +-x x 的值与代数式1842+-x 的值相等? 17.如图,AB 是⊙O 的弦,半径OA=20cm, ∠AOB=120°,求△AOB 的面积. O A B C x y

九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0分,共计30分.) 1.下面的图形中,既就是轴对称图形又就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就是() A. B. C. D. 2.下列方程,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就是() ①3x2+x=20,②2x2﹣3xy+4=0,③x2﹣=4,④x2=0,⑤x2﹣+3=0. A.①②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3.在抛物线y=2x2﹣3x+1上的点就是() A.(0,﹣1) B. C.(﹣1,5) D.(3,4) 4.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个数就是() A.0个 B.1个 C.2个 D.互相重合的两个 5.若(2,5)、(4,5)就是抛物线y=ax2+bx+c上的两个点,则它的对称轴就是() A.x=﹣ B.x=1 C.x=2 D.x=3 6.把一个正方形绕对角线的交点旋转到与原来重合,至少需转动() A.45° B.60° C.90° D.180° 7.如果代数式x2+4x+4的值就是16,则x的值一定就是() A.﹣2 B.2,﹣2 C.2,﹣6 D.30,﹣34 8.二次函数y=﹣2x2+4x+1的图象如何平移可得到y=﹣2x2的图象() A.向左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 B.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 C.向左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 D.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 9.如图,△ABC内接于⊙O,∠ACB=35°,则∠OAB的度数就是()

A.70° B.65° C.60° D.55° 1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mx+m与y=﹣mx2+2x+2(m就是常数,且m≠0)的图象可能就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0分,共计30分.) 11.已知y=﹣2,当x时,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 12.已知直线y=2x﹣1与抛物线y=5x2+k交点的横坐标为2,则k=. 13.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y=x2+x化成y=a(x﹣h)2+k的形式就是. 14.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3)x2+5x+m2+2m﹣3=0有一个根为0,则m=. 15.已知方程x2﹣7x+12=0的两根恰好就是Rt△ABC的两条边的长,则Rt△ABC的第三边长为.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经过原点O,并且分别与x轴、y轴交于B、C两点,已知B(8,0),C(0,6),则⊙A的半径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