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

1.学完光学后,小明对知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连线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

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可用于夜视仪等;紫外线具有化学效应,可用来消毒、杀菌,故B 错误;

C、老花眼是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来矫正,故C 错误;

D、平面镜能成虚像,不能成实像;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凹透镜可以成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结合选项的知识梳理中的内容,对照所掌握的具体知识,逐一做出判断即可.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武汉长江大桥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小明应离桥远一些再拍摄

B.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A

【解析】【解答】A. 要使底片上桥的像变小,物距要增大,所以马亮离桥要远一些。A符合题意。

B.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

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

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

3.如图所示是被课本反射的光经小洪同学眼睛的晶状体折射的情况,则该同学是()

A. 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C. 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 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答案】 D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说明该同学患的是远视眼,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用凸透镜矫正,光线会聚能力增强,使成像靠前落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故答案为: D。

【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如图是媛媛同学在做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通过画图记录的物、像大致关系的四幅简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物距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A不符合题意;

当物距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则像距大于物距u,B不符合题意;

当物距等于像距,即u=v=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

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图可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像的大小像的性质应用举例

u>2f f< v <2f像、物异侧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

u=2f v =2f像、物异侧等大倒立实像测焦距

f2f像、物异侧放大倒立实像幻灯机投影仪

34.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解析】【解答】在以上四个图中,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甲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即乙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丙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长,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丁图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情况。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5.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用这一成像规律的是()

A. 投影仪

B. 照相机

C. 放大镜

D. 近视眼镜【答案】 A

【解析】【解答】观察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成清晰的像,故f<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是幻灯机、投影仪的原理。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是投影仪的工作原理。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次光学元件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由图分析正确的是()

A. 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 照相机是根据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C. 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且像变小

D. 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

【答案】 C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u v, 故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A不符合题意;

B.投影仪是根据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B不符合题意;

C. 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且像变小,C符合题意;

D. 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由于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要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由图可知,u < v, 故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是投影仪的工作原理;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出现如图所示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A. ③是②的像

B. ④是①的像

C. ③是①的像

D. ⑤是

②的像

【答案】 C

【解析】【解答】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2f时,f

当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2f时,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当U

8.小明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答案】 B

【解析】【解答】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为凸透镜,透明塑料瓶相当于这样的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9.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 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B. 若蜡烛放置在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缩小的像

C. 若蜡烛放置在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实像

D. 若要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可以把蜡烛放置在15cm刻度线处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A、将蜡烛移至10cm刻度线处时,物距u=50cm﹣10cm=40cm,u>2f,移动光屏,就会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A不符合题意;

B、若蜡烛放置在30cm刻度线处,物距u=50cm﹣30cm=20cm,2f>u>f,移动光屏,就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B不符合题意;

C、若蜡烛放置在40cm刻度线处,物距u=50cm﹣40cm=10cm,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C不符合题意;

D、若要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可以把蜡烛放置在1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u=50cm﹣15cm=35cm,u>2f,移动光屏,就会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原理,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像的大小像的性质应用举例

u>2f f< v <2f像、物异侧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

u=2f v =2f像、物异侧等大倒立实像测焦距

f2f像、物异侧放大倒立实像幻灯机投影仪

11.对下列光现象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合理的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