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名词解释

技术经济名词解释
技术经济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技术的含义

狭义的技术:一般是指劳动工具的总称或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技能。

广义的技术:是指把科学知识、技术能力和物质手段等要素结合起来所形成的一个能够改造自然的运动系统,是在解决特定问题中体现的有机整体。(傅家骥)2.在现代,“经济”大体有四方面的含义:

1).指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整个过程,即物质资料

的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交换、分配、消费等

活动;

2).指社会生产关系;

3).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及其组成部分。

4).指节约或节省。

3.经济效益的概念

经济效益,即经济方面的有效成果。所谓经济方面的有效成果,必须结合产出与投入来认识。这里所谓的产出,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或劳务(以下统称产品),投入则是指为生产这些产品所耗费的各种资源(人、财、物)。经济效益实际上也就是“产出”与“投入”的比较。

4.直接经济效益是指方案采纳者可以直接得到的经济效益。

5.间接经济效益,是指与方案采纳者在经济上相关的单位或部门可以从方案实施中间接得到的经济效益。

6.质量指标是指产品的性能、功用及其满足使用者要求的程度.产出质量包括单个产品质量和总体产品质量两个方面。

7.单个产品质量:指产品所具有的功能和技术性能(产品的效用、精度、可靠性、标准化程度、外观、使用寿命等)。

8.总体产品质量:指产品的品种、产品合格率、优等品率等。

9.绝对经济效益指标:是反映一项指标方案或—个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的指标。

10.相对经济效益指标:也称比较经济效益指标,它是反映一个技术方案与另一个方案相比较的技术经济指标。

11.投资

广义的投资是指人们的一种有目的的经济行为, 即以一定的资源投入某项计划以获取所期望的报酬。投资可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

本章所讨论的投资是狭义的,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为实现某种预定的生产、经营目标而预先垫支的资金。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与流动资金。12.固定资产是指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一般为1年以上)的生产资料

13.无形资产指不具有实物形态,但能为企业提供某些特权或利益的资产,如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技术诀窍、商誉等。

14.递延资产指集中发生但在会计核算中不能全部记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

15.流动资金及流动资产指在工业项目投产前预先垫付,在投产后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备品备件,支付工资和其他费用以及被在制品、半成品、制成品占用的周转资金。

16.固定资产原值:在会计核算中,购建固定资产的实际支出即为固定资产原始

价值,简称为固定资产原值。

17.无形资产原值:购建无形资产的实际支出即为无形资产的原始价值。

18.固定资产折旧:指伴随固定资产损耗发生的价值转移,转移的价值以折旧费的形式计入产品成本,通过产品的销售以货币形式收回。折旧费的计算按国家有关规定计算,企业提取折旧的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

19.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原值扣除累计的折旧费总额称为当时的固定资产净值。

20.固定资产重估值:根据社会再生产条件和市场情况对固定资产的价值重新进行评估,重新评估所确定的固定资产价值称为重估值。

21.固定资产的重置成本(或重置值):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时,往往需要估算在当前情况下重新购建该固定资产所需要的全部费用,所估得的重新购建费用称为固定资产的重置成本(或重置值)。

22.固定资产期末残值:项目寿命结束时固定资产的残余价值称为期末残值。

23.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指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价值在有效服务期内的逐年转移。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费均计入产品成本

24.固定成本指在一定生产规模限度内不随产品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

25.变动成本指产品成本中随产品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

26.沉没成本指以往发生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27.机会成本指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收益。

28.税金是国家依据法律对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财政资金

29.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后,不断运动,随时间的推延产生的增值额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30.名义利率:每一周期利率乘以每年的计息周期数。

31.实际利率: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用计息周期利率通过复利计算得到的年利率。

32.静态投资回收期:从项目投建之日起,用项目各年的净收益收回全部投资所须的时间。

33.投资收益率的概念:就是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的净收益与投资总额的比值。

34.差额投资回收期是指一个方案比另一个方案增加的投资,用年净收益的增加额或年费用的节约额去回收差额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35.差额投资收益率也是指一个方案比另一个方案增加的收益与差额投资的比值

36.动态投资回收期:是指在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从初始投资起到累计获得的净收益(现值)收回全部投资(现值)所需要的时间。

37.净现值的概念

在项目评价或方案比较中的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是指项目(或方案)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照要求达到的收益率折算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

38.净年值是指通过资金等值换算将项目(或方案)净现值分摊到计算期内各年(从第一年到第n年)的等额年值

39.不确定性分析的概念

不确定性指的是可变性。由于影响各种项目(方案)经济效益的政治、经济形势、资源条件、技术发展情况等因素未来的变化带有不确定性,加上预测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局限性,使得方案经济效益的实际值可能偏离其预测值,从而给投资者和经营者带来风险。

40.敏感性分析的概念:敏感分析——通过测定一个或多个不确定因素的变化所

导致的决策评价指标的变化幅度,了解各种因素的变化对实现预期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对外部条件发生不利变化时投资方案的承受能力作出判断。

41.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项目拟建之前,通过对与项目有关的市场、资源、工程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和评价,从而确定项目是否可行或选择最佳实施方案的一项工作。

42.定性预测: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和研究未来条件,凭借预测人员的经验和判断推理能力进行预测。可采用Delphi法、组织专家小组进行分析判断等。

43.定量预测

44. 根据统计数据,运用数学分析技术,建立表现变量间数量关系的模型进行预测。

45.财务分析是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据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46.建设期利息指项目总投资借款在建设期产生的利息,又称资本化利息。

47.设备的有形磨损(物质磨损):机器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由于磨损、振动、腐蚀、老化等物理的或化学的原因,使其零部件以及有关装置发生损耗,是机器设备的实体损耗,称为设备的有形磨损或物质磨损。

48.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 ,VE),又称为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 ,V A),是一种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和现代化管理技术。1947年由美国人L.D.迈尔斯首创。价值工程有各种各样的表述,最有代表性的定义为:价值工程是着重于功能分析,力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必要功能的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

49.所谓寿命周期成本,是指一个产品从构思、设计、制造、流通、使用,直至报废为止的整个寿命期所耗费的费用总和。

50.价值工程中价值的概念:价值工程是从成本和功能两者关系中得出价值的概念。所谓价值,就是评价某一事物与实现它的耗费相比合理程度的尺度

51.功能评价就是用数值来表示功能的大小和重要程度,以求出功能的价值,进一步确定功能改善的具体目标。

52.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53.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依靠新技术推动企业的发展潜力,或者说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引进或开发新技术,使之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加企业竞争的能力。一般地,把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研究开发能力(R&D能力)、创新倾向、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

管理经济学名词解释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2.机会成本:是指一项资源在被放弃的其他用途中可能获得的最高净收入。 3.边际分析法:是运用导数和微分方法研究经济运行中微增量的变化,用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的一种方法。 4.增量分析法:是边际分析法在实际运用中的变形,只要分析一个方案引起的收入是否大于由此引起的成本即可。 5.委托—代理问题: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使所有者作为委托人,经营者作为代理人,由于目标差异,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6.需求的变动:除了价格之外,任何一种决定需求的因素发生变化时,需求曲线移动。 7.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某种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导致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8.供给的变动:是指非价格因素变动,它导致供给曲线发生移动。 9.供给量的变动:是指价格因素发生变动它导致供给量沿供给曲线变动。 10.需求-供给分析法:就是通过绘制供给和需求曲线,可以分析供给、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分析供需曲线背后诸因素对价格和市场交易量的影响的一种方法。 11.需求弹性:需求数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 12.需求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3.需求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相对变动对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14.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一种产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另一种产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5.生产函数: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 1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若其他投入不变,只是不断增加某一变动投入,则这一变动投入的边际产量开始递增,达到一定值后逐步递减。 17.规模经济:指当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时单位成本下降,因而使效率提高及总成本下降。 18.范围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因从事多种产品的生产,而引起的长期平均成本降低的现象。 19.沉没成本:指决策前已经指出,或承诺要支出,因而是不受将来决

会计基础名词解释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科学的方法体系,对企业事业机关和团体等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并进行有效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主体:也称为经济实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只要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都需要进行会计核算,都是会计主体。 3、持续经营:企业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应以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以它现时的形式并按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的经营下去为前提。 4、会计分期: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5、货币计量:会计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定量描述时,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即只有能用货币反映的经济活动,才能纳入到会计系统中。 6、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剂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7、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8、权责发生制: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或者说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又称为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9、收付实现制:是以实收实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又称为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 10、客观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应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11、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12、明晰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 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 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13、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 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14、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 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 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仅以 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15、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 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 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重要交 易和事项。 16、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 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 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 收益、低估负债和费用。 17、及时性:要求企业对已经发生 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 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 后。 18、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 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 制的、预期会给企业提供的带来经 济利益的资源。 19、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 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 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0、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 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 益。 2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 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 的总流入。 22、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 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 益的总流出。 23、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 间的经营成果。 24、会计科目:是按照信息使用者 的需要,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 行分类,并赋予标准的名称,也就 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个会计要素所 作的进一步分类。 25、账户:具备一定的名称和结构, 用于对与该名称相对应的特定的经 济内容的增减变化进行单独记录的 工具,就是账户。 26、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一 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 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 27、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 作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发 生和完成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 法。 28、会计分录:是指在登记账簿前, 根据记账规则,通过对经济业务的 分析而确定的应记入账户的名称、 方向及其金额的一个简明的记账公 式。 29、试算平衡:所谓试算平衡,是 指期末对所有的账户的发生额和 (或)余额进行加总,以确定借贷 是否相等,从而检查记账和过账过 程中是否存在差错的方法。 30、明细分类账户:根据明细科目 设置,用以反映详尽和明细的信息。 31、平行登记:所谓平行登记,是 指对发生的每项经纪业务,都要以 相关的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 入有关的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 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 户的方法。 32、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 两个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 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年度的。 33、期间费用:是指不能直接归属 于某个特定的产品成本,而应直接 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 34、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正常 的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 种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 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 利得等。 35、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正常 的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 项支出,包括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 失,非货币性交换资产损失,债务 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损失,非常 损失,盘亏损失等。 36、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纪业 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 的书面证明。 37、原始凭证:又称原始单据,是 指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 制的用来作为办理经纪业务手续, 载明经纪业务的执行或完成情况, 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 38、累记原始凭证:简称累记凭证, 是用来连续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 内不断重复发生的若干项同类经纪 业务,其填制手续随着经济业务的 发生而分次进行的原始凭证。如限 额领料单 39、汇总原始凭证:又叫原始凭证 汇总表,是指根据许多同类性质的 原始凭证汇总编制的原始凭证。 40、单式记账凭证:是在一张记账 凭证上面,只反映同一经济业务会 计分录中的一个账户名称,同一经 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中涉及到几个账 户名称,就要填在几张记账凭证中。 41、复式记账凭证:是一张记账凭 证反映同一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这一会计分录无论涉及到几个账户 名称,都填在一张记账凭证中。 42、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会计凭 证按照一定的程序,从其填制起, 到归档保管止,在本单位内部有关 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递和办理有关 凭证手续的全部过程。 43、会计账簿:简称账簿,他是由 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许多账页所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 据,用以全面、系统、序时、分类 地记录和反映企业事业等单位各项 经济业务的薄籍。 44、日记账:也叫序时账簿,是按 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和先后顺序, 逐日主笔连续登记经济业务的账 簿。 45、分类帐簿:是按照账户对经济 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账簿。 46、备查账簿:又称为辅助帐,是 对某些不能在日记账和分类账中记 录的经济事项或记录不全的经纪业 务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47、订本式账簿:订本式账簿简称 订本帐,是在账簿使用之前,就把 所有账页按顺序编号装订成册的账 簿。

证券投资学课后题名词解释

1.风险: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2.股票: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或投资者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 3.普通股:公司的经营管理、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权要求后对企业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 4.优先股: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主要指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 5 债券: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6.基金:从广义上说,基金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例如,信托投资基金、单位信托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在现有的证券市场上的基金,包括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具有收益性功能和增值潜能的特点。从会计角度透析,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因为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出资者不要求投资回报和投资收回,但要求按法律规定或出资者的意愿把资金用在指定的用途上,而形成了基金。 7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组合投资、专业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 8.契约型基金:以信托法为基础,根据当事人各方之间订立的信托契约,由基金发起人发起设立的基金,基金发起人向投资者发行基金单位筹集资金。 8.公司型基金:以公司法为基础设立、通过发行基金单位筹集资金并投资于各类证券的基金。 9.封闭式基金:基金的单位数目在基金设立时就已确定,在基金存续期内基金单位的数目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出现基金扩募的情况除外) 10.开放式基金:基金股份总数可以变动的基金,它既可以向投资者销售任意多的基金单位,也可以随时应投资者要求赎回已发行的基金单位。 11.基金管理人:凭借专门的知识与经验,运用所管理基金的资产,根据法律、法规及基金章程或基金契约的规定,按照科学的投资组合原理进行投资决策,谋求所管理的基金资产不断增值,并使基金持有人获取尽可能多收益的机构。 12.基金托管人:投资人权益的代表,是基金资产的名义持有人或管理机构。 13金融衍生工具:衍生金融资产也叫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与基础金融产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这里所说的基础产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仅包括现货金融产品(如债券、股票、银行定期存款单等等),也包括金融衍生工具。作为金融衍生工具基础的变量则包括利率、汇率、各类价格指数甚至天气(温度)指数等。OR以合约形式制定,其价值往往引申自另一个或多个基础变数,这些变数可以是任何形式的资产价格,亦可以是指数或其他经济指标。 14.期货: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交割,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间交割。与现货交易相对 15.远期:远期是合约双方承诺在将来某一天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标的物(标的物可以是大豆、铜等实物商品,也可以是股票指数、债券指数、外汇等金融产品)。 16.期权: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金融工具,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买卖的权利。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额(权利金)后拥有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式期权)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欧式期权)以事先约好的价格(履约价格)向卖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的权利,但不负有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 17.掉期:掉期是指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即期外汇的同时又卖出同种货币的远期外汇,或者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又买进同种货币的远期外汇,也就是说在同一笔交易中将一笔即期和一笔远期业务合在一起做,或者说在一笔业务中将借贷业务合在一起做。 18.证券市场: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各种有价证券发行和买卖的场所,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一级市场: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筹资活动的市场,一方面为资本的需求者提供筹集资金的渠道,另一方面为资本的供应者提供投资的场所。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超全)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超全)

1、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会计信息和调高经济效益。 2、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利用。 3、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金性支出。 4、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 5、会计的反映职能: 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6、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7、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看见和时间反胃、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8、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是

指会计反映说的一个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9、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其是否将破产清算。它明确了会计主体工作的时间范围。 10、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 11、货币计量:是指对所有会计对象采用同一货币作为统一尺度来进行计量,并把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数据转化为按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 12、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加以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这是对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13、相关性原则:又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同决策相关联。 14、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15、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16、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即会计事项的处理,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

管理经济学 名词解释简答题

概念术语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经 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2.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股东财富的最大化。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界都把它当 做企业决策的长期目标。在这里,企业价值是指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和。 3.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用途中最好用途是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或者说, 资源利用某一用途的机会成本就是必须放弃的次好方案的价值。这一概念是管理经济学的基础,有效的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都必须从这一角度去看成本。 4.外显成本和内涵成本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账上表现 出来,故也就等于会计成本。内涵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在会计账上未表现出来的开支。它所以未能在账上表现是因为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具体来说,内涵成本等于机会成本与外显成本之差。 5.经济利润等于销售收入与机会成本之差。经济利润是企业决策的依据。 6.正常利润和会计利润正常利润是指企业家如果把自己的才能和资本用于其他 相同风险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入,也是企业为了防止这些资源向其他企业转移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支付。它是企业全部机会成本的组成部分。会计利润等与销售收入与会计成本之差。 7.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 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8.需求函数是指某种产品或劳务的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多因素(如产品 的价格、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的爱好、居民收入和广告等)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式。 9.需求曲线是假定在除产品本身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 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示式,即QD=f(P)。 D为脚标 10.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非价格因素(如居民收入、 消费者的爱好、其他产品的价格等)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需求曲线的位移。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因价格因素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需求量沿需求曲线所发生的变动。 11.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 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12.供给函数就是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如产品的价格、生产中 可替代产品的价格和产品的成本等)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数学表达式。 供给曲线是指,假定的在除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均不变的条件下,价格与供求两之间关系的表示式,可记为QS=f(P) S为脚标

会计基础-名词解释

1. 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功能。 2.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目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功能。 3. 会计:(理解)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 4.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质量,对会计核算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6.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7. 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8. 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9. 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收入和与其相关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10.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权利和支出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1.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经济资源。 12.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债务。 13. 所有者权益:(一般了解)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所有权。 14. 收入: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而发生或即将发生现金(或其等价物)流入,或债务清偿。 15. 费用:指通过配比方式确认为取得收入而发生各种耗费。这个定义是指狭义费用,仅限于同提供商品和劳务有关资产耗费,即营业费用。广义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 16.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项目。 17. 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工具,它应以会计科目作为它名称,并具有一定格式。 18. 复式记账:指对发生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金额,在相互关联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记账方法。 19. 简单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只同另一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会计分录。 20. 复合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同几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或相反,一个账户贷方同几个账户借方发生对应关系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或多借一贷会计分录。 21.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它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主要部分。 22. 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能在若干个生产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劳动资料,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23. “应付账款”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结算债务增减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版名词解释第八章金融衍生工具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第八章金融衍生工具 1.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指在一定的基础性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一般表现为一些合约,其价值由作为标的物的基础金融工具的价格决定。 2.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为了配合现货市场交易,而在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上进行与现货市场方向相反的交易,以便达到转移、规避价格变动风险的交易行为。 3.金融远期合约: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个确定的时间,按照某一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4.远期利率协议:是指交易双方承诺在某一特定的期内按双方协议利率借贷一笔确定金额的名义本金的协议。 5.金融期货合约:是指交易双方同意在约定的将来某个日期按约定的条件买入或卖出一定标准数量的某种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合约。 6.盯市交易:在每天交易结束时,保证金账户都要根据期货价格的升跌而进行调整,以反映交易者的浮动盈亏,这就是所谓的盯市。 7.外汇期货:是以外汇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是金融期货中最早出现的品种。 8.利率期货:是以一定数量的与利率相关的某种金融工具,即各种固定利率的有价证券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品种。 9.股指期货: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期货交易。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兼有套期保值和投资获利的功能。 10.金融期权: 是指赋予其购买方在规定期限内按买卖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的权利的合约。 11.看涨期权 : 也称买权,是指赋予期权的买方在给定时间或在此时间以前的任一时间以执行价格从期权卖方手中买入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权利的期权合约。 12.看跌期权 : 也称卖权,是赋予期权的买方在给定时间或在此时间以前的任一时刻以执行价格卖给期权卖方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产权的期权合约。 13.期权费 : 期权费又称权利金、期权价格或保险费,是指期权买方为获得期权合约所赋予的权利而向期权卖方支付的费用。 14.欧式期权 : 是只允许期权的持有者在期权到期日行权的期权合约。 15.美式期权: 则允许期权持有者在期权到期日前的任何时间执行期权合约。在其他情况一定时,美式期权的期权费通常比欧式期权的期权费要高一些。 16.金融互换:是指交易双方利用各自筹资机会的相对优势,以商定的条件将不同币种或不同利息的资产或负债在约定的期限内互相交互,以避免将来汇率变动的风险,获取常规筹资方法难以得到的币种或较低的利息,实现筹资成本降低的一种交易活动。 17.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互换交换金额相同、期限一样但付息方法不同的资金进行互相交换利率的一种预约业务。 18.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互相交互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方法相同,但货币币种不同的两笔资金及其利息的业务。

苏大 基础会计 题库

基础会计题库 一、名词解释 复式记账: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就是指经纪业务所应记入的账户、应借贷的方向及金额的书面记录。 未达账项:是指银行收、付款结算凭证在银行与企业之间传递时,由于收到凭证的时间不同,而发生的一方已经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其经济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名称。 成本计算:企业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按照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分类,从而计算不同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平行登记:就是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要在总分类账户中进行总括的登记,另一方面还要在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明细登记。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资产: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 会计凭证:用来记录经纪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书面证明。 会计分期: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区间。 序时账簿:按照各项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连续登记的账簿,简称序时账,也称日记账。 会计账簿: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具有一定格式并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用来全面、分类、系统、序时地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账簿。 分类账簿:对全部经济事项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简称分类账。 备查账簿:对存在许市长和分类账中不能记录和反映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记录不全面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等级的账簿,简称备查账。 订本式账簿:是指在账簿启用之前,就将若干具有专门格式的、按顺序编号的帐页装订成册的账簿,简称订本帐。 活页账簿:指不将帐页固定的装订在一起,而是将零散的帐页,根据经济业务的需要集中后,放置在账夹内,可随时增减的账簿,简称活页账。 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是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管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 2、经济模型:是指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述。经济模型是一种分析方法,它极其简单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情况。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非常错综复杂,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则就不可能进行严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复杂得无法进行。通过作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许多次要因子,从而建立起模型。这样一来,便可以通过模型对假设所规定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经济模型本身可以用带有图表或文字的方程来表示。 3、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 4、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得到了最优使用。 5、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会计利润不能用于决策。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6、正常利润:指企业主若果把这笔钱投资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入。 7、外显成本和内含成本: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账上表现出来;内含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账上未表现出来得开支,它等于机会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外显成本+内含成本) 二、思考题 1、管理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它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答: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管理经济学研究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者密切的联系,他们都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都研究企业的行为。在研究对象上,管理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在对企业目标的假设上,微观经济学追求利润最大化,管理经济学的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长期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对企业的环境假设上,微观经济学假设企业的外部环境信息为自己知道,而管理经济学研究外部环境是不确定的;在研究目的上,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管理经济学研究企业决策。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是什么? 答:企业的短期目标有: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金融衍生品名词解释及案例

金融衍生品名词解释及案例 一。分类 1. 按照基础工具各类分 (1)股权类产品的衍生工具 股票期货、股票期权、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指数期权 (2)货币衍生工具 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互换 (3)信用衍生工具 信用互换、信用联结票据 2. 按金融衍生工具自身交易的方法及特点分类 (1)金融远期合约 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合约、远期股票合约 (2)金融期货 货币期货、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期货 (3)金融期权 标准化期权、权证 (4)金融互换 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股权互换、信用违约互换 二。名词解释及案例 1. 远期利率协议

(1)解释 远期利率协议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交换协议期间内一定名义本金基础上分别以合同利率和参考利率计算的利息的金融合约。签订该协议的双方同意,交易将来某个预先确定时间的短期利息支付。用以锁定利率和对冲风险暴露为目的的衍生工具之一。其中,远期利率协议的买方支付以合同利率计算的利息,卖方支付以参考利率计算的利息。 远期利率协议交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作为一种场外交易工具,远期利率协议的合同条款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做”,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二是并不进行资金的实际借贷,尽管名义本金额可能很大,但由于只是对以名义本金计算的利息的差额进行支付,因此实际结算量可能很小;三是在结算日前不必事先支付任何费用,只在结算日发生一次利息差额的支付 金融机构使用远期利率协议(FRA)可以对未来期限的利率进行锁定,即对参考利率未来变动进行保值。 功能 通过固定将来实际交付的利率而避免了利率变动的风险 利率用利差结算,资金流动量小,为银行提供了一种管理利率风险而又无需改变资产负债结构的有效工具 远期利率协议具有简便、灵活、不须支付保证金等优点 (2)案例 甲公司预期在未来的3个月内将借款100万美金,借款时是为6个月,假定该公司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1)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记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 3、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4、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如实反映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5、会计监督是指在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审查。合法性是指遵守法律制度,是否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合理性是审查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内部管理的要求,是否执行了单位财务收支计划;是否有利于经营目标的实现。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6、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障。 7、会计对象是资金运动。体现为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运用)和资金退出。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种债务、依法缴纳各项税费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8、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应收预付是债权,应付预收是债务);资本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级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9、会计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 10、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11、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未来,会计主体将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明确了持续经营,才可以选择选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进行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 12、会计分期: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确定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 13、货币计量: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14、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以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会计分期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15、会计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份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利润表的基本要素。 2、资产是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搂变现或耗用时间的长短,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称为流动资产。

会计学基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2.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3. 会计:(理解)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6.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7. 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8. 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9. 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10.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1.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12.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13. 所有者权益:(一般了解)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14. 收入: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15. 费用:指通过配比方式确认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这个定义是指狭义的费用,仅限于同提供商品和劳务有关的资产耗费,即营

金融衍生工具重点复习课程

金融衍生工具简答、名词解释1.什么是期货合约P21 【期货: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期货合约是买卖双方签订的在未来一个确定时间按确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某项标的资产的协议。期货合约是由交易所设计,规定缔结合约的双方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合约规定的价格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物商品或金融产品,并经国家监管机构审批后可以上市交易的一种标准化合约。它是一种基于标的资产未来确定价格的可交易标准化合约。期货合约的持有者可通过交收现货或进行对冲交易来履行或解除合约义务。2.卖空交易(这题是百度的) 卖空交易,也叫“空头交易”。当卖空交易投资者认为未来的股票、证劵或期货品种的价格会下降,就缴纳一部分保证金,通过证券经纪商人借入某种股票等先卖出,等价格跌到一定程度后再买回这些股票等交还借出者,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获利,这种做法称为卖空交易。 3.程式交易 广义而言,程式交易是指将交易条件写进电脑程式,然后由电脑监测市场状况,一旦出现预定的交易条件,即由电脑自动下单买卖。它是包含15只或15只以上指数成分股的组合交易。 4.卖出套期保值 卖出套期保值是指套期保值者先在期货市场卖出与其将在现货市场卖出的现货商品数量相等、交割日期相同或相近的该商品期货合约,然后在该套期保值者在现货市场上实际卖出该种现货商品时,在期货市场上买入原先卖出的该商品的期货合约、从而为其在现货市场上卖出现货商品的交易进行保值。 5.期货市场的头寸 头寸是一种市场约定,指已经持有还未进行对冲处理的买入或卖出的期货合约数量。敞口头寸等于多头头寸或空头头寸的数目。 6.虚值期权(这题是百度的) 虚值期权,又称价外期权,是指不具有内涵价值的期权,即标的资产的价格低于期权的执行价格的看涨期权或标的资产的价格高于期权的执行价格的看跌期权。 【实值期权是看涨期权(看跌期权)的履约价格低于(高于)标的物价格,买方立即执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

31. 复式记账——是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 账户进行登记的方法。 32.会计分录——是指明经济业务所应记入的账户、应借应贷的方向及金额的书面记录。33.未达账项——是指银行收、付款结算凭证在银行与企业之间传递时,由于收到凭证的时间不同,而发生的一方已经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 34.订本式账簿——是指在账簿启用之前,就将若干具有专门格式的、按顺序编号的账页装订成册的账簿。 31.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其经济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名称。 32.成本计算——是指按照一定的对象,采用一定的标准来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各阶段中发生的有关费用,以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33.平行登记——是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要在总分类账户中进行总括地登记,另一方面还要在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明细登记。 34.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31.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 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32.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书面证明。3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34.序时账簿——是指按照各项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连续登记的账簿。 31.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 务。 32.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33.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来载明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 34.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财产物资、库存现金进行实地盘点,对各项银行存款和往来款项进行询证核对,以确定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及往来款项的实存数,并查明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32.会计计量: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33.利得: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34.结账:就是把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后,于会计期末解算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结转下其账簿的一种方法。 四. 简答题 (每小题6分, 共 12 分) 3

2011管理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答案

2005-2010年历年真题中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的汇总(注:P--对应着课本上的页码,红色部分为真题中重复出现的考题)名词解释: 管理经济学: 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机会成本: 资源用于甲用途的机会成本,就是资源用于次好的、被放弃的其他用途本来可以得到的净收入。 经济利润: 是指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 需求量: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供给量: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的变动: 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化时,需求曲线发生位移。 公共物品: 那些没有价格,因而价格机制对其生产和消费不起调节作用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它性。 需求弹性: 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用公式表示: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动率/影响因素变动率。 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用公式表示: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或者说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百分之一会使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其计算公式为: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率/消费者收入变动率。 需求的交叉弹性: 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用公式表示:需求弹性=本产品

需求量变动率/相关产品价格变动率。 市场调查: 通过对消费者直接进行调查,来估计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和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 反映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 边际产量: 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量,等于总产量的增加量除以可变要素的增加量。 等产量曲线: 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其中的每一种组合比例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等成本曲线: 是指在这条曲线上,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都不会使总成本发生变化。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如果技术不变,生产中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某一投入要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边际产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点后,在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 边际技术替代率: 若x、y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投入要素,那么x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当x取某值时,增加1个单位的投入要素x,可以替代多少单位的投入要素y,其公式为:MRS=△y/△x. 产品转换曲线: 在这条曲线上的任何点,都代表企业的资源给定的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各种产品最大可能产量的可能组合。 等收入曲线: 在这条曲线上,各点所代表的不同的产品产量的组合都能得到相同的总销售收入。 影子价格: 如果企业增加某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1个单位,会使企业的利润增加,这一利润增加额就是该投入要素的影子价格。 增量成本: 是指因做出某一特定的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 沉没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