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级经济法_单元测试_第八章

2012中级经济法_单元测试_第八章
2012中级经济法_单元测试_第八章

第八章VIP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甲公司关联方的是()。

A.甲公司董事长的配偶王某

B.甲公司的总经理张某

C.甲公司的职工李某

D.甲公司监事邓某

2.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的下列事项中,应当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的是()。

A.进行大额捐赠

B.发行债券

C.为他人提供大额担保

D.进行重大投资

3.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独资公司不得为关联方提供担保

B.国有资本控股公司不得无偿向关联方提供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

C.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

D.公司董事会对公司与关联方的交易作出决议时,该交易所涉及的董事不得行使表决权

4.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国家出资企业分得的利润应当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B.从国家出资企业取得的清算收入应当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C.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年度单独编制,纳入本级人民政府预算,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D.预算支出按照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不列赤字

5.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企业、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规定,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被免职的,自免职之日起一定期间内不得担任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企业、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该期间为()。A.3年B.5年C.10年D.终身

6.李某私自买卖相当于人民币300万元的等值外汇,情节严重。根据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外汇管理机关依法可以对李某处一定数额的罚款。该罚款幅度为()。

A.60万元以下

B.90万元以下

C.90万元至300万元

D.90万元至600万元

7.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定数额的罚款。该罚款数额是()。

A.违法所得20%以下的罚款

B.违法所得30%以下的罚款

C.上一年度销售额1%以上10%以下

D.上一年度销售额2%以上10%以下

8.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的下列行为,不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是()。

A.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

B.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

C.限定转售最低价格

D.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9.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报的是()。

A.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5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B.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C.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D.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2亿元人民币

10.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行政性垄断行为中,不属于行政性强制经营者限制竞争的是()。

A.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的招标投标活动

B.强制本地区的企业合并

C.强制经营者通过协议划分市场

D.通过经营者控制组建企业集团

11.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具有一定情形,可以免于处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可免于处罚情形的是()。

A.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

B.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的

C.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

D.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12.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属于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

A.3000元 B.5000元 C.10000元 D.50000元

13.依照《价格法》的规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制定的价格,称为()。

A.市场调节价 B.政府定价 C.经营者定价 D.政府指导价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有()。A.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B.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

C.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代表国家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

D.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代表出资人享有权利

2.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兼职限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其他企业兼职

B.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其他企业兼职

C.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

D.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3.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有()。A.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的合并、分立

B.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的解散、申请破产

C.重要的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改制

D.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

4.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国有出资企业改制的形式的有()。

A.国有独资企业改为国有独资公司

B.国有独资企业改为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C.国有独资公司改为国有资本参股公司

D.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改为非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5.根据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外汇的有()。

A.外币票据B.外币有价证券C.外币银行卡D.特别提款权

6.根据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经常项目的有()。

A.贸易收支B.资本转移

C.单方面转移D.证券投资

7.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垄断协议行为的有()。

A.固定转售价格

B.垄断高价

C.固定价格

D.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8.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具有一定情形,可以免于处罚。下列各项中,属于该情形的有()。

A.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B.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C.为实现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

D.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

9.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权力中,属于反垄断法执行主体的权力的有()。A.调查权 B.许可权 C.劝告权 D.起诉权

10.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的规定,经营者的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表现的有()。

A.以盗窃、胁迫、利诱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B.违反约定,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C.披露他人以利诱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D.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利诱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11.下列选项中,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仿冒行为的有()。

A.甲公司假冒乙公司的注册商标

B.丙公司擅自使用某知名商标特有的包装,造成与该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C.丁公司擅自使用戊公司的公司名称,引人误认为其商品是戊公司所出

D.庚公司在本公司产品包装上对产品的质量作虚假宣传

12.根据我国《价格法》及相关规章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价格违法行为的有()。A.违反明码标价规定

B.掠夺性定价

C.价格欺骗

D.价格歧视

13.根据规定,下列商品和服务价格,属于政府在必要时可以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的有()。

A.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价格

B.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价格

C.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

D.重要的公用事业价格

三、判断题

1.地方人民政府可依法代表国家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

2.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

3.国家出资企业改制涉及重新安置企业职工的,职工安置方案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审议通过。()

4.外汇管理机关对金融机构外汇业务实行综合头寸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制定。()

5.依法终止的外商投资企业,依法进行清算、纳税后,属于外方投资者所有的人民币,可以向经营结汇、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购汇汇出。()

6.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7.行业协会违反《反垄断法》的规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登记。()

8.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留或者卖给经营结汇、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

9.商业秘密的特征有秘密性、创造性和保密性。()

10.当市场价格总水平出现剧烈波动等异常状态时,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或者部分区域内采取临时集中定价权限、部分或者全面冻结价格的紧急措施。()

11.当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价格干预措施的,应当报国务院备案。()

12.各级人大有权撤销或者改变本级人大常委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还有权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第八章VIP单元测试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企业国有资产法》所称的关联方是指本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近亲属,以及这些人员所有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

【答案】B

【解析】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合并、分立,增减注册资本、发行债券、分配利润,以及解散、申请破产,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

3.

【答案】C

【解析】选项C: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的机构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

4.

【答案】C

【解析】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年度单独编制,纳入本级人民政府预算,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5.

【答案】B

【解析】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企业、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规定,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被免职的,自免职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企业、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6.

【答案】C

【解析】私自买卖外汇、变相买卖外汇、倒买倒卖外汇或者非法介绍买卖外汇数额较大的,由外汇管理机关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处违法金额30%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违法金额30%以上等值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

【答案】C

【解析】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的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

8.

【答案】C

【解析】选项C:限定转售最低价格,属于纵向垄断协议行为。

9.

【答案】B

【解析】(1)选项AB: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2)选项CD: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答案】A

【解析】选项A属于行政性限制市场准入的行为。

11.

【答案】B

【解析】选项B属于法律禁止的横向垄断协议。

12.

【答案】B

【解析】经营者采用抽奖式的附奖销售的,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即超过5000元为附巨额奖赠促销,属于不当附奖赠促销行为。

13.

【答案】B

【解析】(1)选项B:所谓的政府定价,是指依照《价格法》的规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制定的价格;(2)选项D:所谓的政府指导价,是指依照《价格法》的规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BCD

2.

【答案】BC

【解析】(1)选项B: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经营同类业务”的其他企业兼职;(2)选项C: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董事长不得兼任经理。

3.

【答案】ABC

【解析】(1)选项ABC: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申请破产、改制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应当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重大事项,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在作出决定或者向其委派参加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股东会会议、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代表作出指示前,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2)选项D: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无需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4.

【答案】ABCD

【解析】《企业国有资产法》所称的企业改制是指:(1)国有独资企业改为国有独资公司;(2)国有独资企、国有独资公司改为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或者非国有资本控股公司;(3)国

有资本控股公司改为非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5.

【答案】ABCD

【解析】外汇是指以外汇表示的可以用于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包括:(1)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2)外币支付凭证或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4)特别提款权;(5)其他外汇资产。

6.

【答案】AC

【解析】经常项目外汇收支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和单方面转移等;资本项目包含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衍生产品及贷款等。

7.

【答案】AC

【解析】选项BD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8.

【答案】ABCD

9.

【答案】ABCD

10.

【答案】ABCD

11.

【答案】ABC

【解析】选项D属于虚假陈述行为。

12.

【答案】ABCD

13.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

【答案】√

2.

【答案】√

3.

【答案】√

4.

【答案】√

5.

【答案】√

6.

【答案】√

7.

【答案】√

8.

【答案】×

【解析】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可以(而非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留或者卖给经营结汇、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

9.

【答案】×

【解析】商业秘密的特征有秘密性、实用性和保密性。

10.

【答案】×

【解析】当市场价格总水平出现剧烈波动等异常状态时,“国务院”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或者部分区域内采取临时集中定价权限、部分或者全面冻结价格的紧急措施。

11.

【答案】√

12.

【答案】√

初三化学酸碱盐测试题和答案

初三化学酸碱盐测试题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1分,共15分) 1.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 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金属或合金 D.难溶性碱 2.将铁钉置于下列四种环境中,容易生锈的是 ( ) A.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B.置于干操的空气中 C.浸没于煮沸的水中 D.浸没于油中 3.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2、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 A.稀硫酸 B.盐酸 C.石灰水 D.硝酸银溶液 4.—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 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①苛性②碳酸⑧浓盐酸④浓硫酸⑤熟石灰 A.①⑧ B.②④ C.①⑤ D.④⑤ 6.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A.发明黑火药 B.创造湿法冶金 C. 改进纯碱的生产 D.发现了新元素 7.现有①Ba(NO3)2:溶液、②KCI溶液、⑧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 A.①②⑧④ B.①④⑧② C.④⑧②① D.④①⑧② 8.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A.1种 B.2种 C 3种 D 4种 9.CuCI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Zn B.Cu C.Zn和Cu D.Cu和Mg 10.不符合“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的反应是 ( ) A.盐酸和硝酸钠溶液 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C.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D.硝酸和碳酸钙

沟通与协调试题及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沟通与协调》 试题及答案(得分90) 1.从总体上讲突发性群体事件属人民内部矛盾,解决此类矛盾最恰当的方式应该是(D)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B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C矛盾双方维持现状 D矛盾双方协调发展 2.下面哪项不是快速制胜的要求(A) A快速出动,快速到位 B快速展开,快速介入 C快速出动,快速稳定 D快速发现,快速报告 3.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最恰当的方式,是(A) A化解矛盾、平息事态、解决问题 B化解矛盾、平息事态、延后问题

C调解矛盾、平息事态、解决问题 D化解矛盾、安抚事态、解决问题 4. 人民个体或群体向政府表达意愿的制度不包括(A) A信息公开制度 B请愿制度 C信访制度 D申诉制度 5. 哪种防范体制能够释放社会成员所承担的社会风险(B) A要建立健全社会安全阀系统 B要坚持社会公正原则,协调利益关系 C要建立社会道德思想教育的体系 D要建立明察秋毫的社会监控与预警机制 6. 由利益冲突引发的突发性群体事件不包括(D) A因征地搬迁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B因企业经营亏损、破产、转制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C对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满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D环境污染和环境发展不和谐事件 7.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的做法不包括(A) A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B高度重视信访工作 C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讲清楚 D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各种矛盾和利益纠纷 8. 提高领导协调能力的最有效的措施和途径是(D) A直接补短法 B间接补短法 C全面提高法 D克服致命缺点 9. 调节行动和活动的相应心理过程的概括化的结果是(A) A能力

(完整版)酸碱盐单元测试题以及答案2013

化学酸碱盐测试题月日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1分,共15分) 1.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 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金属或合金 D.难溶性碱2.将铁钉置于下列四种环境中,容易生锈的是( ) A.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B.置于干操的空气中 C.浸没于煮沸的水中 D.浸没于油中 3.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2、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 A.稀硫酸 B.盐酸 C.石灰水 D.硝酸银溶液 4.—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 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①苛性②碳酸⑧浓盐酸() ④浓硫酸⑤熟石灰 A.①⑧ B.②④ C.①⑤ D.④⑤ 6.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A.发明黑火药 B.创造湿法冶金 C. 改进纯碱的生产 D.发现了新元素 7.现有①Ba(NO3)2:溶液、②KCI溶液、⑧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 A.①②⑧④ B.①④⑧② C.④⑧②① D.④①⑧② 8.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 A.1种 B.2种 C 3种 D 4种 9.CuCI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 A.Zn B.Cu C.Zn和Cu D.Cu和Mg 10.不符合“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的反应是 ( ) A.盐酸和硝酸钠溶液 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C.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D.硝酸和碳酸钙 11.某工厂排放的五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铁粉 D.盐酸 12.以铁矿石(含Fe203)为原料炼铁时,一氧化碳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燃料 13.某溶液中含Fe3+,Mg2+,S042-,NO3-,其中Fe3+,Mg2+,S042-的个数比为3:3 :1, 可推知溶液中Fe3+,S042-,N03-的个数比是() A.3:2:1 B.1:2:1 C.3:1:15 D.3:1:13 14.分别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FeCI3、Ba(OH)2、KNO3, B.Na2CO3、CaCl2、Zn(NO3)2 C.CuS04、KCI、NaCI D.MgCl2、NaN03、Na2S04 15.欲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Na2CO3)选用稀盐酸· B.C(CuO)选用稀硫酸

经济法大纲(会计学专业)

《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2120203k109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3 课时:54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适用专业:会计学 一、课程简介 《经济法》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阐述我国经济活动中重要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法基础理论、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市场规制法、金融法律制度、经济仲裁和诉讼法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国家规范经济活动中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掌握我国经济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并处理有关的经济法实务问题。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实现以下目标: 1、使学生了解法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掌握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特征和基本原则以及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构成要素和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方法。 2、使学生掌握市场主体法、市场行为法、市场宏观调控法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常用的重要的经济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3、使学生掌握对相关经济纠纷进行案例分析的基本知识。从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层次阐明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特别是所能掌握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第一章经济法概述 主要内容:经济法的概念、特征及其调整对象;经济法的渊源;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的历史沿革;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要求:了解经济法的地位、作用;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渊源;掌握经济法法律关系及经济法的原则。 重点、难点:经济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经济法的渊源、经济法律关系。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教学;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课后作业。 (二)第二章企业法 个人独资企业法 主要内容: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和程序;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个人独资企业法》的适用范围。

护理管理学 试题与答案 第八章 沟通与冲突

一、单选题 1.下列情况下,适合使用单向沟通的是( ) A.时间比较充裕,但问题比较棘手 B.下属对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至关重要 C.上级缺乏处理负反馈的能力,容易感情用事 D.下属能对解决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需要更多的时间 B.接受者比较满意单向沟通,发送者比较满意双向沟通 C.双向沟通的噪音比单向沟通要大得多 D.在双向沟通中,接受者和发送者都比较相信自己对信息的理解 3.最分权化的网络是( ) A.链式B.轮式C.环式D.全通道式. 4.当冲突无关紧要的时候,或当冲突双方情绪极为激动,需要时间慢慢恢复平静时,可采用的策略是( ) A.回避B.合作C.强制D.妥协 5.当必须对重大事件或紧急事件进行迅速处理时,可采用的策略是( ) A.回避B.迁就C.强制D.妥协 6.当维持稳定和谐关系十分重要时,可以采用( ) A.回避B.迁就C.强制D.妥协 7.当冲突双方势均力敌,争执不下,同时事件重大,双方不可能妥协时,可以采用的策略是( )

A.回避B.迁就C.合作D.强制 8.如果发现一个组织中小道消息很多,而正式渠道的消息很少,意味着该组织( ) A.非正式沟通渠道中信息传递很通畅,运作良好 B.正式沟通渠道中消息传递存在问题,需要调整 C.其中有部分人特别喜欢在背后乱发议论,传递小道消息 D.充分运用了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作用,促进了信息的传递, 9.民主气氛浓,有利于鼓舞士气,能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的沟通网络是( ) A.链式B.轮式C.环式D.全通道式 10.冲突的基本过程是( ) A.潜在对立、僵持阶段、行为阶段、结果阶段 B.僵持阶段、认知与个人介入、行为阶段、结果阶段 C.潜在对立、认知与个人介入、僵持阶段、结果阶段 D.潜在对立、认知与个人介入、行为阶段、结果阶段 二、多选题 答题说明: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选择2-5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集权网络中,有一个或两个主要的信息发送者,最集权化的网络是( ) A.轮式 B.链式C.环式 D.全通道式E.Y型 2.在完成比较简单的工作中,要求更快、更准确、也更有效,可采用以下网络( )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1分,共15分) 1.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金属或合金 D.难溶性碱 2.将铁钉置于下列四种环境中,容易生锈的是( ) A.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B.置于干操的空气中 C.浸没于煮沸的水中 D.浸没于油中3.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2、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A.稀硫酸 B.盐酸 C.石灰水 D.硝酸银溶液 4.—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 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①苛性②碳酸⑧浓盐酸④浓硫酸⑤熟石灰 A.①⑧ B.②④ C.①⑤ D.④⑤ 6.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 A.发明黑火药 B.创造湿法冶金 C. 改进纯碱的生产 D.发现了新元素 7.现有①Ba(NO3)2:溶液、②KCI溶液、⑧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②⑧④ B.①④⑧② C.④⑧②① D.④①⑧② 8.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A.1种 B.2种 C 3种 D 4种 9.CuCI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Zn B.Cu C.Zn和Cu D.Cu和Mg 10.不符合“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的反应是( ) A.盐酸和硝酸钠溶液 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C.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D.硝酸和碳酸钙11.某工厂排放的五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铁粉 D.盐酸 12.以铁矿石(含Fe203)为原料炼铁时,一氧化碳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燃料 13.某溶液中含Fe3+,Mg2+,S042-,NO3-,其中Fe3+,Mg2+,S042-的个数比为3:3 :1,可推知溶液中Fe3+,S042-,N03-的个数比是( ) A.3:2:1 B.1:2:1 C.3:1:15 D.3:1:13 14.分别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FeCI3、Ba(OH)2、KNO3, B.Na2CO3、CaCl2、Zn(NO3)2 C.CuS04、KCI、NaCI D.MgCl2、NaN03、Na2S04

《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2019-2020上

广西外国语学院 《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D020002B1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程□、通识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 学时: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践学时0) 学分:3.0分 开课部门:工商与公共管理学院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经济法》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的专业管理类人才服务的,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使学生系统掌握我国经济法理论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的原理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要完整地了解经济法律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掌握市场主体法、市场契约法、竞争秩序规制法以及消费者保护法的法律构成以及法律知识,从而学会在经济活动实践中有效地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培养学生沟通、观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相关法律问题的能力。 经济法学是研究经济法现象及规律的法学学科,与民商法、行政法、刑法并列的重要法律部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必要组成部分。经济法课程教学,既要注重经济法基本原理和法律规范的学习,又要强调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经济法律体系观念,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提高法律技能。 二、课程学时分配

三、实验/实践教学基本要求 无 四、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第一章经济法基本理论 1.教学内容 (1)经济法导论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4)经济法律关系 (5)经济法律责任 2.重点与难点 重点: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 难点:经济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 3.课程教学要求 了解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理解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及其种类;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理解经济法律关系责任的独立性。 4.作业与思考 结合后面课程的实践内容,选择市场主体法、市场契约法、竞争秩序规制法或者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中法律知识,设计微电影,进行拍摄,作为实践作业,并在课程结束前一周公开在班级展示。 (二)第二章宏观经济调控法 1.教学内容 (1)财政调控法

第八章沟通与协调.docx

第八章沟通与协调 一、单项选择题 1、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是按( C )进行分类的。 A、按组织系统 B、按照方向 C、按照是否进行反馈 D、按照方法 2、团队沟通是指组织中以( A )为基础单位对象进行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方式。 A、工作团队 B、员工 C、部门 D、级别 3、吴总经理出差二个星期才回到公司,许多中层干部及办公室人员,马上就围拢过来。大家站在那里,七嘴八舌一下子就开成了一个热烈的自发办公会,有人向吴总汇报近日工作进展情况,另有人向吴总请求下一步工作的指示,还有人向吴总反映公司内外环境中出现的新动态。根据这种情况,你认为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最适当地反映了该公司的组织与领导特征? ( B ) A、链式沟通、民主式管理 B、轮式沟通、集权式管理 C、环式沟通、民主式管理 D、全通道式沟通、集权式管理。 4、领导者在处理下属人际冲突时不应(C) A、冷静公正 B、晓以大义 C、坐山观虎斗 D、折中调和 5、公司质管部经理老吕在质量管理的总体目标、步骤、措施等方面与公司主要领导人有不同看法。老吕认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公司上下并未得到充分

重视;公司领导则认为,他们是十分重视产品质量问题的,只是老吕的质量控制方案成本太高且效果不好。最近一段时间,这种矛盾呈现激化现象。一天上午,老吕接到公司周副总的电话,通知他去北京参加一个为期10天的管理培训班,而老吕则认为自己主持的质改推进计划正在紧要关头,一时脱不开身,公司领导应该是知道这个情况的,他们作出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不支持甚至是阻挠自己的工作。因此,老吕不仅拒绝了领导的安排,还发了一通脾气;而公司周副总也十分恼火,认为老吕太刚愎自用,双方不欢而散。你认为这里出现的沟通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 D ) A、周副总发送的信息编码有问题 B信息传递中出现了噪音 C、老吕对于周副总的反馈有问题 D、老吕对于信息的译码出了问题 6、随着下属人员的成熟度由较低转为较高,管理者的领导风格以及其它相关的管理措施应作以下哪一种调整? ( B ) A、管理者可以赋予下属自主决策和行动的权力,管理者本人只起监督作用 B、管理者应通过双向沟通方式与下属进行充分交流,对下属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而不是直接指示 C、管理者应改进沟通以便更加有效地指导和推进下属的工作 D、管理者应采取单向沟通方式进一步加强对下属工作的检查、监督,使他们继续发展 7、英国大作家肖伯纳曾经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各人手里仍然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人便有了两种思想。"你认为这句话对当前企业管理工作的启示是:( D ) A、企业之间的物质交换不如经验交流重要 B、人各有所长,各有所需,但精神需要更为重要 C、当前流行的请客送礼之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格格不入 D、促进企业内部人们的信息沟通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8、王先生前些年下岗后,自己创办了一家公司。公司开始只有不到十个人,

管理沟通第八章复习资料

第1节会议的目的与类型 会议沟通是群体或组织中相互交流意见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常见的群体活动。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会议既可以被看作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也可以被当作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通过会议,可以将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就某些问题与员工互相交流思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会议也是上行沟通的途径之一,管理者可以借开会的机会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 一、会议的目的 现代企业强调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鼓励管理者与员工一起作决策以创造更加和谐的工作氛围。成功的会议是达到管理沟通目的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会议的目的大致可以包括: 1.交流信息。通过会议,管理者可以将有关政策和指示传达给员工。同时,管理者也可以从与会者那里及时得到反馈及获得其他方面的有关信息。 2.给予指导。企业通过把员工组织起来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某些方面的技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3.解决问题。会议可以帮助澄清误会,处理各种冲突,并利用某些人的知识和技巧来解决问题。 4.作出决策。会议可以帮助营造民主的气氛,给管理者提供共同参与和共同讨论的机会,最终作出正确决策。一个有效的会议,应该能使与会者心情舒畅并积极参与,让大家通过有效的方式得以沟通,从而获取有用的信息或达成一致的合作协议。 二、会议的类型 无论在企业还是在其他各种组织中,经常会举行各种各样的会议。据称,在美国每天举行的各种会议多达1000次。按照会议目的分类,其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谈判。目的是为了解决双方在利益上的冲突,常采取双向互动式的讨论方法,力求达成一致的意见。 2.通知。目的是为了传播信息,其传播方式通常为单向式。在这里,一般不鼓励讨论,否则会影响信息的传播。 3.解决问题。这类会议的目的在于利用团队的创造力来解决问题。通常,要将待解决的问题摆在桌面上,与会者应提出解决的方法。在这类会议上,人们都会为探求解决方案而努力,不会停留在对过去状态的讨论之中。 4.决策。其目的是为了在不同方案中权衡利弊,作出抉择。与会者不仅要参与讨论和决策,而且还要遵守会议的决议,即便自己持不同观点。 5.交流。这类会议的目的在于集思广益,常采取“头脑风暴式”讨论法,即安排5~7人,每一位与会者都可以讲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从他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激发灵感,产生创意。这类会议鼓励讨论和提问。 第2节会议的组织 会议开得成功与否取决于会议的组织,因此,为了使会议有成效,必须做好以下三个阶段的工作:会前准备、会议进程的控制以及会后工作。 一、会前准备 1.明确会议的必要性。会议的组织工作常常是从分析会议的主题和必要性着手,就设定的议题而言,若不经多方讨论协商不足以解决问题,就有必要召开会议,如果通过其他方式能使问题更有效地得到解决,就尽量不要开会。 2.确定会议的目标。一般说来,企业中常见的会议主题有两类:讨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分析将来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一旦明确了会议的主题和必要性,就应当设置一个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酸碱盐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1分,共15分) 1.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有机物B.无机盐 C.金属或合金D.难溶性碱 2.将铁钉置于下列四种环境中,容易生锈的是( ) A.置于潮湿的空气中B.置于干操的空气中 C.浸没于煮沸的水中D.浸没于油中3.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NaCO,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A.稀硫酸B.盐酸C.石灰水D.硝酸银溶液 4.—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 ( 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①苛性②碳酸⑧浓盐酸④浓硫酸⑤熟石灰 A.①⑧B.②④C.①⑤D.④⑤ 6.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 A.发明黑火药B.创造湿法冶金 C. 改进纯碱的生产D.发现了新元素 7.现有①Ba(NO):溶液、②KCI溶液、⑧KSO溶液、④CuSO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②⑧④B.①④⑧②C.④⑧②①D.④①⑧② 8.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A.1种B.2种 C 3种 D 4种 《 9.CuCI和Mg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Zn B.Cu 和Cu D.Cu和Mg 10.不符合“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的反应是( ) A.盐酸和硝酸钠溶液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C.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D.硝酸和碳酸钙 11.某工厂排放的五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 A.生石灰B.氢氧化钠C.铁粉D.盐酸 12.以铁矿石(含Fe0)为原料炼铁时,一氧化碳是( ) A.氧化剂B.还原剂 C.催化剂D.燃料 13.某溶液中含Fe3+,Mg2+,S02-,NO-,其中Fe3+,Mg2+,S02-的个数比为3:3 :1,可推知溶液中Fe3+,S02-,N0-的个数比是( ) A.3:2:1 B.1:2:1 C.3:1:15 D.3:1:13 ] 14.分别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FeCI 、Ba(OH)、KNO,B.NaCO、CaCl、Zn(NO)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私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15703 课程名称:国际私法学 英文名称: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 法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法理学、民法、商法、经济法、国际公法 二、课程简介 1.中文简介 国际私法学是法学专业主干课之一,是面向法学专业全日制本科生和专科生开设的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私法基本理论;冲突法制度、国际统一实体私法制度、国际民事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 2.英文简介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s a newly-developed, comprehensive and borderline course, which consists of international laws and internal laws governing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stat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entities and individuals, is one of the key courses of the legal science and is designed for the full-time four-yea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two-year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The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basic system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Conflict law system; International uniform substantive law system; International civil procedural law system and international arbitral law system.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s the department of law that adjust the foreign-related civil and commercial relations and solve the conflict ofl laws with direct and indirect rules. The contents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nclude general survey, such as the concept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conflict rules, applicable law, the general issues of the law of conflict of laws, the capacity for rights and capacity to act, real rights, obligations,marriage and family,succession,maritime affairs,negotiable instrument,bankruptcy,IP, agency, limitation of act, the interregional conflict of laws, the law of the interregional conflict of laws ; international uniform substantive laws.

初三化学酸碱盐单元测试题以及答案

初三化学酸碱盐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1分,共15分) 1.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 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金属或合金 D.难溶性碱 2.将铁钉置于下列四种环境中,容易生锈的是 ( ) A.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B.置于干操的空气中 C.浸没于煮沸的水中 D.浸没于油中 3.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2、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 A.稀硫酸 B.盐酸 C.石灰水 D.硝酸银溶液 4.—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 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①苛性②碳酸⑧浓盐酸() ④浓硫酸⑤熟石灰 A.①⑧ B.②④ C.①⑤ D.④⑤ 6.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A.发明黑火药 B.创造湿法冶金 C. 改进纯碱的生产 D.发现了新元素 7.现有①Ba(NO3)2:溶液、②KCI溶液、⑧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 A.①②⑧④ B.①④⑧② C.④⑧②① D.④①⑧② 8.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 A.1种 B.2种 C 3种 D 4种 9.CuCI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 A.Zn B.Cu C.Zn和Cu D.Cu和Mg 10.不符合“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的反应是 ( ) A.盐酸和硝酸钠溶液 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C.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D.硝酸和碳酸钙 11.某工厂排放的五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铁粉 D.盐酸 12.以铁矿石(含Fe203)为原料炼铁时,一氧化碳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燃料 13.某溶液中含Fe3+,Mg2+,S042-,NO3-,其中Fe3+,Mg2+,S042-的个数比为3:3 :1, 可推知溶液中Fe3+,S042-,N03-的个数比是() A.3:2:1 B.1:2:1 C.3:1:15 D.3:1:13 14.分别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FeCI3、Ba(OH)2、KNO3, B.Na2CO3、CaCl2、Zn(NO3)2 C.CuS04、KCI、NaCI D.MgCl2、NaN03、Na2S04 15.欲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Na2CO3)选用稀盐酸·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国际经济法》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英文名称: (三)开课对象:法学专业 (四)课程性质: 为了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法律人才素质,国家教育部将国际经济法列为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必须开设的十四门主干课程之一。当今中国,加强国际经济法的学习、研究,对完善我国的涉外经济立法,发展与扩大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合作,培育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使之符合国际惯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属于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它与国内法方面的法律学科诸如宪法学、民商法学、婚姻法学、民事诉讼法学、仲裁法学等法律学科联系紧密,并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要对上述学科的知识,至少是民商法学的内容有一定掌握。在掌握上述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进入国际经济法学领域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后续课程主要有海商法学、国际贸易法学、国际投资法学、国际金融法学等。 (五)教学目的: 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理论联系实际,用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与现象,充分调动学生观察与思考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其以法学的思维模式和角色意识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 要全面、系统、准确讲述它的基本理论和各个领域具体的法律原则、制度和规则,并且在讲述中要联系有关案例和我国的实践,使之既符合学科的原貌,又易于理解和接受. 、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国际经济法学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在全面、系统、准确地阐述国际经济法基本原理的同时,要配合以古今中外的案例,特别是我国的案例,这样,在忠实国际经济法学理论的基础上,又做到了通俗易懂。 、日常的讲授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建议作业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学生要最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必须以掌握国际经济法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国内国际法的基本规定为前提。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注重记忆和理解两个环节,边阅读、边记忆、边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增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重视教学案例对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作用。在实践中要灵活应用已经掌握的国际私法理论和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并在实践中逐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六)教学内容: 国际经济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旨在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涉及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各国民商法等法律部门。国际经济法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法学学科。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学习与研究国际经济法,首先要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其次就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国际经济立法与实践,特别是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与实

初三化学酸碱盐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周小测化学试题 姓名班级座号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Mg---24 Fe---56】 一、选择题(30分) 1.关于酸和碱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B.生石灰与熟石灰都属于碱 C.酸就是有酸味的物质 D.碱就是有腐蚀性的物质 2.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A.变红色 B.变无色 C.变蓝色 D.不变色 3.常见食物pH的近似值范围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 C.橘子汁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酸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 4. 某溶液的pH值=10,若将该溶液的pH值降到约等于4,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入适量的() A.蒸馏水 B.pH值=1的溶液 C.pH值=14的溶液 D.食盐水 5.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 A.H 2SO 4 Na 2 O C CO B.Mg(OH) 2 CuSO 4 C CO 2 C.KOH HNO 3 O 2 SO 3 D.HCl NaOH O 2 P 2 O 5 6. 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少的是()A.烧碱 B.石灰水 C.浓盐酸 D.氯化钾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 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 2 是酸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某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所以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水溶液 D.酸和碱会发生中和反应,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可以服用氢氧化钠来进行治疗

初中化学试题: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试题: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宿迁市)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 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 、B 、C 、D 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 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 的是(A ) A .紫色 B .蓝色 C .红色 D .无色 2.(2006年济宁市)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 顺序排列的是(C ) A.HClO HCl Mg(OH)2 MgCl 2 B.CO 2 H 2CO 3 CaCO 3 Ca(HCO 3)2 C.H 2O HNO 3 NH 3·H 2O NH 4NO 3 D.SO 3 NaHSO 4 NaOH Na 2SO 4 3.(连云港)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C ) A .用NaOH 溶液治疗胃酸过多症:NaOH+HCl=NaCl+H 2O B .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 2:H 2SO 4+CaCO 3=CaSO 4+CO 2↑+H 2O C .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锈迹:Fe 2O 3+6HCl=2FeCl 3+3H 2O D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 2 === 2CO 2 4.(2006年烟台市)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需药品(括号中的物质)选择不正确的是( A ) A .NaCl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 2SO 4(硝酸钡溶液) B .CO 2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浓硫酸) C .NaOH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 2CO 3(石灰水) D .铜粉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铜(稀盐酸) 5.(2006年滨州市)Cu 20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O+H 2SO 4=Cu+ Cu SO 4+H 2O 。氧化铜与氢气反应 后得到的Cu 中常常混有少量Cu 2O 。现将10 g Cu 和Cu 2O 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得到9.5g 固体,则原混合物中含Cu 2O 的质量为(A ) A .0.9 g B .9.5 g C .0.5 g D. 0.45 g 6.(2006·北京市)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C ) A 、火碱 B 、烧碱 C 、熟石灰 D 、小苏打 7.(2006·北京市)下列药品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D )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烧碱 D 、食盐 点

初三化学下册酸碱盐单元测试题以及答案

初三化学下册酸碱盐单元测试题以及答案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1 分,共15分) 1、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 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金属或合金 D、难溶性碱 2、将铁钉置于下列四种环境中,容易生锈的是 ( ) A、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B、置于干操的空气中 C、浸没于煮沸的水中 D、浸没于油中 3、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 2、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 A、稀硫酸 B、盐酸 C、石灰水 D、硝酸银溶液

4、)和氢离子(H+),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请你猜想在盐酸溶液中可能是哪一种微粒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六、推断题(本题共21分) 36、(5分)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铁、硫酸、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初三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废液进行了如下试验: (1)取废液观察,为无色溶液; (2)取废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入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3)另取废液,向其中加入铁粉后,产生大量气泡。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推断,废液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_,肯定不含有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 。 37、(5分)用铁屑、铜粉、高锰酸钾、稀盐酸四种物质为原料,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取氯化亚铁,请写出各步化学方程式。 38、(11分)古都南京的地铁建设已经破土动工。考古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从地铁建设工地出土的文物,对两件文物的表面物质A 和B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TONA红棕色固体C黄色溶液D 红褐色沉淀B绿色粉末E 无色液体 F 黑色粉末G 无色气体 H IJ黑色粉末K蓝色溶液HClNaOH溶液高温加热稀H2SO4通电澄清石灰水

中级经济法主要考点归纳

中级经济法主要考点归纳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的分值较小,基本以客观题的形式加以考核,考生对本章的基础性内容适当关注就可以,重点看经济法的渊源;法律行为和代理;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与延长。 请注意以下几个特别重要的知识点: 一、经济法的形式 渊源制定机关 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法规行政法规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省级、较大市、特区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规章国务院部门规章国务院部委及直属机构 地方政府规章省级、较大市人民政府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 国际条约、协定国家之间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 二、无权代理的法律效力 三、仲裁和诉讼的比较 事项仲裁诉讼 是否采取级别管辖否是 是否采取地域管辖否是 是否采取回避制度是是 是否公开进行否是 是否采取两审终审制度一裁终局两审终审 是否需要协议预先应有仲裁协议不需预先签订协议 四、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 1.诉讼时效期间 (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3)最长诉讼时效20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保护时效。 2.诉讼时效的中止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诉讼时效进行中(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阻碍时效进行的事由消失后,继续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3.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 (1)权利人提起诉讼; (2)当事人一方向义务人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 (3)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