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关系的突破说课稿

外交关系的突破说课稿
外交关系的突破说课稿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五

第二节外交关系的突破说课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外交关系的突破。对本课我主要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课标、说目标、说教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部分,说教材:

教材地位

本课内容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的第二节,从内容上讲本课在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上都是承前启后的一节:在六十年代外交陷入僵局后,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终于在七十年代迎来了外交上的新突破,分别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美国日本建交等。从而为新时期的外交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国际环境。

第二部分,说课标: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分解课标:本课旨在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史实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要求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概括并分析该时期的外交成就及其影响。第三部分:说目标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探究就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中针对美国政府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中国该如何回应,以及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归纳、概括能力。

2)引领学生阅读有关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相关图片、文字等历史材料,并从中分析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及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明白“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及“国与国交往,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等外交道理,进一步形成辩证、开放的历史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依据: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有限,理解上有困难。

2.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国际格局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依据:培养全球史观、辩证史观等新史观。

第四部分,说学情:

本课的知识在初中的历史课中曾有学习,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不乐观。高中学生对风云变幻的外交应该有相当的兴趣,年轻的心更乐于分享、体验我们国家一步步走向世界,为国际所公认和尊重的自豪感,所以本单元是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的;而经过九年的学习训练,学习的方法也应该有初步掌握,而且大部分高中学生对时事政治都不陌生,要组织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也相对比较容易实现。

第五部分,说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创制法、问题教学法、材料阅读法、互动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该时期的历史图片、史料及视频,能够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加之教师的问题创设,能够深化学生对该段历史的认知,并能从中锻炼学生的阅读、概括、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成果展示法

通过探究、交流等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第六部分:说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首先引领学生了解当今中国周边的紧张局势,接着回顾半个世纪前的中国周边局势,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60年代陷入困局的思维定势,进而引出如何破局,及本节课的标题——外交关系的突破。(P1-P3)

新课教学: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70年代的三个外交活动,关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及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P4)。

突破一、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感知历史,观看历史图片感受以乔冠华为代表的国人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的激动、喜悦心情。(P5)

2、反思历史,提问:中国能够在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并展示大量历史图片及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能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及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P6)

3、体验历史,小组讨论并扮演角色,面对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假如你是当时外交部发言人,你会作何回应? 进而让学生自己解释中国是恢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的原因。通过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受到外交词汇的严谨性。(P7-P8)

4、总结历史,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及影响的总结。落实课标要求的该外交活动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P9-P10)

突破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感知历史,观看尼克松访华时的历史图片,并且介绍尼克松握手的原因,及双方领导人见面时的对话,让学生深刻体会当时中美两国希望改善关系的愿望。(P11)

2、反思历史,向学生展示三则史料,分析中美改善关系的原因。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进行语言上的总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答题方法及能力(P12-P13)

3、穿越历史,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完成“中美关系正常化历程”的表格,并找学生代表总结自己的结果。接下来通过视频及图片展示,再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认识。(P15-P17)

4、认识历史,根据四则材料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依然是先由学生回答,教师再做总结。通过大量的史料再现,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论从史出”这一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P18)

突破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教师展示该知识点的线索,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独立完成该知识点的学习。以此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P19)

课堂总结:

1、设置问题“70年代中国是如何突破外交险境的”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并且强调该时期外交突破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P20)

2、知识升华,中国外交突破的启示(P21)

3、通过5道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学习。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强调课标要求的三大外交活动及其相关史实。

第二节、外交关系的突破(70年代)

突破一、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

突破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1—1979年(关键)突破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