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泰国学生的汉语声调教学

针对泰国学生的汉语声调教学
针对泰国学生的汉语声调教学

?69?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收稿日期]2011-10-11

[作者简介]张凡(1985-),女,硕士,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12)01—0069—03

一、引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阶段是整个教学的基础,语音知识是学习者最需要牢固掌握的基本知识。在汉语语音学习中,学习者常会受到自身第一语言的干扰而产生各种语音偏误。比如,外国学生在刚接触汉语语音时,一般会自然地按照自己熟悉的第一语言的发音习惯来发汉语的音,这样,第一语言的语音基础就在整个发音学习的过程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造成我们常说的“洋腔洋调”的现象。而这种“洋腔洋调”的语音偏误如果没能得到及时纠错,就会凝固下来,很难改正。这种现象在语言教学中被称为“石化现象”:“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有时出现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永久性地成为一个人说或写一种语言的方

式。”[1]

不管学习者的第二语言水平已经达到多么高的水平,这些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总是顽固地存在于学习者的语言中,让对外汉语教师们头疼不已。

声调是汉语语音中最敏感的部分,学生出现“洋腔洋调”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声调。世界上有声调的语言并不少,在汉藏语系之外,非洲东部的班图语、美洲的大部分印第安语以及挪威语、瑞典语、日语等都被看做是有声调的语言[2]。但这些语言一般都只有两个声调,如日语音节中高音和低音的变化,瑞典语中重声和锐声的区别等。像汉语这样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不但有高低之分,而且有升降曲折之别,却是少见的。因此,在汉语学习中,声调几乎是所有外国学生的共同难点。

虽说是共同难点,但声调对于不同国家的汉语学习者来说,难度也是不一样的。东南亚不少国家的语言具有声调。如缅甸语有4个调、泰语有5个调、越南语有6个调等。因此,跟欧美学生不同,汉语声调对于缅、

泰、越、柬埔寨等国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难以理解

的概念。但这些国家语言中声调的调域和调型与汉语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别,因此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很容易受到母语的负迁移,而把汉语的声调发得像自己母语中的某种声调。下面我们以泰语为例,介绍汉泰声调系统的差异,以及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声调时容易出现的偏误及其原因。

二、汉泰声调系统对比分析汉语有四个声调: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例如:ā,á,ǎ, à。泰语有五个声调:第一声33(没有调号)、第二声21、第三声41、第四声45、第五声14,例如: 。

泰语的第一声是一个中平调,调值33,相当于广州话的阴去(如“试”)和潮州话的阴平(如“分”),但泰语的一声并没有汉语的一声那么平直,而是带有微小的波动,用发音仪器测试会显示出先降后升再降的曲折[3]。

泰语的第二声是一个低平调,调值21,与广州话的阳平(如“时”)相同。但泰语发音时一般都会将音拖得较长,因此二声的实际调值应在211至212之间,这就与汉语普通话中上声的变调“半上”非常相似。

泰语的第三声是一个降调,调值41,与汉语的去声相似。但泰语的降调并不是直滑下来的,而是在降之前有一个短升的预备阶段,是一个稍升再降的曲折调。另外,泰国人认为,与人说话时降调音节短促是不礼貌的行为,因此降调的发音拉得比较长。

泰语的第四声是一个高平调,调值45,同样,受泰语“拖音”习惯的影响,这个高平调的实际发音先升后平,有曲折。

泰语的第五声是一个升调,调值14,与汉语的阳

针对泰国学生的汉语声调教学研究

张 凡

(韩山师范学院, 广东 潮州 521041)

摘要: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时,常会受到自身第一语言的干扰而产生各种语音偏误。本文通过对比泰、汉两种语言的

声调系统,分析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声调时经常出现的偏误及其原因,探讨针对泰国学生汉语声调的最有效教学方法,以求科学地避免和纠正学习者的语音偏误。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语音教学;四声;偏误分析;泰语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主编:杨寄洲 副主编:邱军 编者:杨寄洲邱军李宁 编写说明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本大纲为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大纲。 大纲规定了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对象、教学时间、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大纲是初级阶段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教 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重要依据。 本大纲还包括几个附属文件,它们是: 1、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语法大纲 2、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功能意念大纲 3、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情景和言语活动大纲 4、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考试大纲 5、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词汇大纲 一、教学对象 母语为非汉语、以不同学习目的学习汉语的各国学生。 1、年龄:年满十八岁、身体健康。 2、学历:具有高中毕业以上(含高中)学历。 3、汉语水平: A、基本没有学过汉语,零起点的学生。 B、学过少量汉语,词汇量为600左右,基本没有表达能力的学生。 C、学过汉语,词汇量为1200左右,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但语音 语调不准,语法不清楚,表达不完整、不准确的学生。 二、教学时间 A、B类学生教学时间为一学年(两学期),实际教学时间约为40周, 每周24学时,共计960学时(包括复习考试)。 C类学生教学时间也是一学年(两学期),实际上课时间为40周,第一 学期每周24学时,教学时间为480学时(包括复习考试);第二学期每周 20学时,教学时间为400学时,年教学时间为880学时。(包括复习考试、语言实践活动)。 学习时间不少于上述所规定的学时,才能达到本大纲所规定的各项教学要求。 三、教学目的 初级汉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一年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具有 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初步的言语交际能力,能满足日常生活、学习和一般社 交场合的交际需要,学习结束时,达到《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所规 定的一年级的标准。同时具有上专业课、阅读专业材料、进行专业交谈的初步 能力,为他们升入高年级继续汉语学习和进入其他高等院校学习相关专业打下 语言基础。 初级汉语教学目的还包括适当地介绍和讲授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知识,减 少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 通过初级汉语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自学汉语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一、综合课语音阶段教案1(“您好”,零起点学生,课时为100分钟): 课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大量模仿练习单个声母、韵母、词语、句子,在语流中纠音『F调; 2(使学生初步了解复韵母、鼻韵母的发音特点,以及轻声、三声连读的读法。 3(能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运用所学的词语、句式进行问答、对话。 三(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2分钟):点名,问候。 (二)复习检查(14分钟): 1(巩固己学过的声母、韵母、声韵拼合。教师板书,学生快速认读。 2(检查前一天所学语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复习前一天所学课文,进行简单的问答或对话。 (三)学习新课(80分钟) 1(展示新课语音: (1)}教师板书并领读单个声母(j、q、X)、复韵母、鼻韵母…,学生跟读。 (2)学生齐读,个别读,教师帮助纠音。 (3)声、韵、调拼读,在语流中进行练习。 板书:bao bai bian bie…一,,跑步、发音、英语、铁路、家庭、列车…… (4)辩 音辩调:针对某些声母、韵母或某个声调,用对比法让学生分辨。 板书:bao…pao 由于、爷爷、奶奶…一 (5)听写学习的新课语音。 2(认读新字、生词: 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和个别读生词……纠正发音…… 3(学习课文:

(1)听课文录音……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分角色读)……纠『F发音……( (2)手势法讲解轻声的读法…一补充练习(如:爸爸、我们、朋友…一) (3)图示法讲解三声连读的读法……补充练习(如:老板、可以、语法…() (4)利用课堂语境设计情景,用课文中的短句进行会话操练。 (四)本课小结(2分钟):见板书上的重点,并再领读三遍。 (五)布置作业(大约2分钟):写拼音、写汉字,熟读课文。 综合课语音阶段教案2 1(语音教学(学习en—eng,an…ang,“是”字句) 1(教学目标:通过大量模仿,练习单个声母、韵母、词语、句子,在语流中『F 音正调。能运 用学过的词汇、句型进行问答、对话。 2(教学重点:如:en…eng,an…ang,“是”字句 3(教学方法:对比、声韵拼合 4(教学环节: (1)组织教学 (2)复习检查(三分之一的时间) 快速认读声母、韵母、声韵拼合……复习汉字读音……听写 (3)学习新课(三分之二的时间) 1(练习四个声调:写出音节后领读,如ren,再写出相应的汉字“人”后重读。 与以前学过的拼音进行对比,如in…,ing。 2(认读新字、新词:先借助拼音读出汉字,再擦掉拼音读汉字,再做扩展练习, 如“工人”,扩展为“他是工人。”

泰国中小学对外汉语教学探讨

泰国中小学对外汉语教学探讨 中泰两国自1975年建交以来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近两年,在世界汉语热潮的推动下,泰国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逐年上升。据了解,泰国是孔子学院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汉语热已经持续了10年,学习汉语的泰国学生已从2006年的20多万人增长到2015年的100多万人。把汉语引进中小学课堂已经成为一种固有的模式,在泰国,大多数学校都聘有中文老师,并且设有中文课程。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也有不断的改进,近几年出版了多本对外汉语教学用书用于泰国汉语的学习教育,但就目前实践考察的结果而看,泰国中小学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还有待改进,教学成果并不是很理想。据此,以作者自身在泰国的汉语教学为例,对泰国中小学生汉语学习情况做考察并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剖析和提出建议,希望能作为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的参考。 标签: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2016年6月6日,笔者作为成都大学第九届赴泰汉语教学志愿者有幸来到泰国清迈水晶树学校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对外汉语教学。通过四个月的汉语教学,实地考察了泰国中小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并以问卷调查为载体,调查了四至初三年级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本文以问卷调查结果以及亲身教学感受为主体,将分析研究在文化传播视角下泰国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1 泰国学生汉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分析 本次以泰国清迈水晶树学校为例,采用田地考察法调查泰国中小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其中小学选取四年级以上认知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共74人,初中初一至初三共104人,总人数为178人,年龄区间为9岁到15岁。问卷内容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汉语学习现状、教学内容以及形式和泰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关注点。 1.1 中小学生汉语学习现状 调查显示:77.8%的学生因对汉语和中国文化感兴趣而学习汉语,超过60%的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超过三年,但82.02%的学生放学后从不学习汉语,这说明汉语教学大多数情况下在课堂中进行,因此也表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58.9%的学生期望日后能將汉语运用于日常与中国朋友的沟通中。 在说汉语、写汉字、阅读和词汇这四大部分中,有40%的学生认为写汉字是学习汉语的难点之处,这是因为汉字间架结构复杂,并且有笔画顺序要求,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不会正确书写汉字,笔画顺序颠倒,偏旁部首拆分,老师在教授汉语的过程中也忽略了对书写汉字的强调,学生只是临摹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汉字,而不知道如何书写,所以导致了写汉字如同画画的结果。

越南华文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_衣远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博士①参见“越南2009年人口总调查结果”,http ://www.gso. gov.vn/default.aspx?tabid=512&idmid=5&ItemID=10798,2010. 越南华文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 衣远※ 华文教育作为华社“三大法宝”之一,多年来都是海外华侨华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冷战后随着全球化趋势和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世界范围内又日渐兴起了华文教育的新热潮。目前学界对越南华文教育尤其对其发展现状的关注较少。越南作为中国的传统邻邦和近年来崭露头角的东亚新兴经济体,是中国发展周边睦邻外交的重要对象。越南华文教育历经变迁,近年来又出现较明显的复苏,并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对当今越南社会和中越关系发展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越南华文教育的历史变迁 东南亚作为海外华人最主要的聚居区,华文教育历史最悠久,发展规模、种类和形式也最完备。越南是东南亚重要的华人分布国,越南最新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 2009年4月,越南华人人口为82.3万(其中胡志明市有41.4万),在该国54个民族中位列第六①。越南华文教育兴起于近代,尤以华人众多的西堤地区(今胡志明市第五、第六郡一带)最盛。1907年,越南第一所华校闽漳学校由福建帮华侨谢妈廷、曹允泽、林民英、颜庆富等人在堤岸霞漳会馆 东南亚纵横AROUND SOUTHEAST ASIA 2014·7 摘要:越南华文教育近年来出现较明显复苏,华文从华人的民族文化载体逐渐发展为越南社会加强与中国经济文化联系、寻求更多发展机遇的有力工具。这些新现象为传承越南华族文化、增进中越交往与合作创造了积极条件。针对当前越南华文教育的资金、师资、教材等问题,中国可在越南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适当 加以补充与协助,为中越关系的深化发展增添动力。 关键词:越南;华文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74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479(2014)07-0050-05 Thinking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Vietnam Yi Yuan Abstract :The Chinese education in Vietnam has been gradually recovered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Chinese language also has been gradually shifted from the carrier of Chinese culture to a useful tool for Vietnamese society to strengthen economic and cultural ties with China and seek mor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These new phenomena created positive conditions for preserving ethnic Chinese culture in Vietnam ,enhancing China ’s cultural charms and promoting Sino-Vietnamese cooperation.Within the permission of Vietnam ’s policies and laws ,China can provide some supplements and assistance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Chinese education in Vietnam,such as funding,faculty ,textbooks ,so as to further promote China ’s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Sino -Vietnamese relations. Key words :Vietnam ;Chinese Education ;Current 50

对外汉语教学目的

一、对外汉语教学目的 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础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 3、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教学原则 1、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原则(总则,体现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重视感情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原则(针对教与学提出的一条根本原则)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原则 结构是基础;功能是目的;文化教学要为语言教学服务。 4、强化汉语学习环境,加大汉语输入自觉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的原则 5、精讲多练,在语言知识的指导下以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原则 6、以句子和话语为重点,语音、语法、词汇、汉字综合教学原则 7、听说读写全面要求,分阶段侧重,口语、书面语协调发展原则 8、利用母语进行与汉语的对比分析,课堂教学严格控制使用母语或媒介语原则 9、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加强重现原则 10加强直观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原则 三、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教师和学生 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教师、学生和教材。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从理论到实践的阶段)、运用阶段。 五、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技巧 1、备课与写教案 2、课堂组织管理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主导的辩证关系。 (1)排斥心理障碍,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2)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始至终驾驭课堂。(教师成为全课堂注意的中心)(3)稳定课堂秩序。(最经常发生又难于解决的问题是迟到和缺课。) 3、教师的语言 (1)是指第二语言教师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对该语言的非母语学习者在课堂教学和课外交往中有意识使用的目的语系统的变体。 (2)特点:一慢,语速放慢,增加停顿;二简化,使用简单的词汇、句子;三详细化,输入更多信息包括多余信息,采用重复、释义、迂回的办法,目的是为了便于学习者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一、你认为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210 二、教口语的方法很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选择方法的依据是什么?P196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方法上应遵循口语课的教学原则: 1、交际性原则 (一)学习内容中的交际:口语教学要重视说话双方能互相交际的内容和意义,因而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着其独特的要求。 (二)课堂活动中的交际:口语课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没有互动就不能称之为口语教学。 (三)以学生为中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口语交际的特定情境,在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学习动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注意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绝大多数学生都可参与的话题,便于双向互动的话题 2、个人化原则 在口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谈熟悉的事情、讲自己的故事。 3、精讲多练原则 (一)精讲 其一,立足于与情景相结合的功能,讲清一定的情景下的一定的交际功能,以及完成一定功能的语法项目,以功能统语法。 其二,口语用法。注意多讲一些口语的表达特点,尽量在课堂上再现社会口语的特色和情景,增强真实感,使课堂教学和社会交际接轨。 (二)多练 第一,多样化的练习方式。 第二,强化教学重点的练习。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一)通过教授语言讲解文化 (二)通过相关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举例说明分析教学对象的重要性。P85 P86 分析教学对象能够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对象的分析指引着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设定。 教学对象的特征主要从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时限四个方面分析。 1、自然特征包括学习者的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第一语言及文化背景等等。这些自然特征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有决定的作用。自然特征关系到教学原则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例如:孩子与成年人的第二语言学习在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有所不同;文化程度高低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教学策略;国别不同、第一语言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教学原则和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教韩国、日本学生的中文和教欧美学生的中文就很不相同。 2、学习目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受教育目的、职业工具目的、职业目的、学术目的和临时目的等五种。不同的学习目的决定了第二语言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 3、学习起点一般是根据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而定。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对学习汉语的认识、兴趣、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都有差异,直接影响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越南汉语教学情况简介

姓名:郑天香 学号:9200912239 越南汉语教学情况简介 在全球化的发展中,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中文的应用价值在不断提升。学习中文,可以说就掌握了与13亿人交流的工具,拥有了进入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广阔的市场大门的钥匙。 据统计,2007年,越南开设中文专业的大学共40所,办学层次主要为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直到2010年全国只有一所大学具有培养中文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的资格就是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具有中文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只有河内大学、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和胡志明市师范大学。越南高校每年招收中文专业的本科生人数从30到200人不等,多数学校招生人数在30到60人之间, 2010年招收中文专业本科生超过100人的学校有6所(海防大学150人、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200人、河内大学150人、胡志明市国家大学所属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120人和胡志明市师范大学100人、胡志明市开大学150人、东方大学120人) 。估计越南全国中文专业每年招生人数为2300人左右。此外,还有7所大学开设了以汉语为重要学习内容的东方学或汉喃学以及没有开设中文专业的高等院校一般也都开设了汉语选修课。 目前越南高校中文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中国大陆出版或越南高校自编的,也有台湾编写出版或越南学者编印的教材。使用较多的中国大陆出版的教材,如《汉语教程》(杨寄洲主编) 、《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陈灼主编) 、《外贸口语30课》(张静贤主编) ,《汉语语法教程》(孙德金) 、《高级汉语口语》(章纪孝主编) 、《说汉语谈文化》(吴晓露)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崔永华、杨继洲主编)等(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为主) ,此外,还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部分教材,如《中国概况》(汪洪顺主编) 、《高级汉语口语》(刘元满、任雪梅主编)以及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语语法》(黄伯荣主编)等。越南专家也编写了部分教材,如《汉语言文化》(阮友球) 、《中国

关于对外汉语专业调查报告

对外汉语专业 ——关于社会影响力及专业就业调查报告

对外汉语专业 社会影响力及专业就业的调查报告 一研究背景 1300多年前,一首贞观长歌唱出了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的最强音,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大唐的土地上交流、贸易。1300年后,现代中国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汉语也伴随着中国的壮大走向了世界,掀起了世界范围的“汉语热”,直接引发了“对外汉语热”。 对外汉语专业是教育部在全国最早设立的培养对外汉语事业专门人才的本科专业。1981年,对外汉语专业率先在全国招收了第一届本科学生。到目前为止,本专业仍旧是全国惟一的连续大规模招收对外汉语本科学生的专业。在过去的20年中,对外汉语本科专业为全国50多所高校输送了大量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为国家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对外汉语专业主要招收中国本科生,学制四年,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文化和外语知识、技能,并掌握一定语言教学理论、技能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及从事外事工作和其他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内容 1.主要研究方向:对外汉语专业的就业情况,对外汉语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2.问卷设计 为了能够全面了解、系统地分析对外汉语的就业和社会影响力相关情况。我们第三小组各成员,从影响就业因素,发展前景,自身竞争力,本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发展态势以及该专业学生所寄工资待遇等方面设置了该问卷调查表。 3.研究对象及流程 (1)研究对象:大一大二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 (2)研究流程:首先,对对外汉语专业的现实情况进行基本了解。 其次,确定调查两方面问题各自所占比例,以便问题设置。 再次,小组讨论由就业和影响力两方面入手,确定问题。 最后,问卷调查收回后进行数据统计,组内分工制成完整报告。 (3)问卷的发放和回收过程: 该问卷通过组员专门走访发放至武汉各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随机发放并进行现场填写,在调查对象填写完毕后,我小组成员现场收回,整理并统一存放。 4.调查问卷的分析讨论 回收填写完毕的调查问卷,对每一题目及每一选项的数据进行统计,联系相关实际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基本结论,制成电子档,随后形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 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 (1)母语与外语 (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3)目的语与媒介语 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 (1)基础理论 (2)应用理论 (3)应用研究 (4)教育实践 (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3、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4)交际能力 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 (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 (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3) 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 (4)学科地位的确立 (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 二、教学模式 1、教学法 2、教学模式 3、语法翻译法 4、阅读法 5、听说法

6、全身反应法 7、团体学习法 8、暗示法 9、自然法 10、交际法 11、任务式教学 12、侵入式教学 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2、课程设计 3、教学大纲 4、结构大纲 5、功能大纲 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 1 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 (1)《老乞大》 (2)《语言自迩集》 (3)《汉语教科书》 (4)《基础汉语课本》 (5)《实用汉语课本》 (6)《中文听说读写》 (7)《新实用汉语课本》 2 教材的分类 (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 (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 (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 教材选用的原则

4 语言测试的种类 5 语言测试的效度 6 语言测试的信度 7 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 8 教学评估 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 1.习得与学习 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 3.语言习得机制 4.中介语 5.普遍语法 6.母语迁移 7.化石化 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 9.个体差异 10 认知风格 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1. 对比分析 (1). 对比分析 (2). 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 (3). 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 2. 偏误分析 (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 (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 (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 (4)偏误的五个来源 (5)偏误分析的贡献 (6)偏误分析的局限

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及目的

1.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及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它既不同于针对本族人的汉语教学,也不同于针对本族人的外语教学。任何学科只有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科任务,才有独立分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也具有独特的学科任务。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征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包括以下几点: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一种语言教学,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教好语言。与此同时,对外汉语教学又是第二语言教学,这就与第一语言教学(常常是母语教学)区别开来。由于它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它一方面要受到第二语言教学普遍规律的制约,同时又要受到汉语教学本身特殊规律的制约。此外,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而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它又不同于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根据以上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性质的分析,可以简要归纳出几个对外汉语教学的特征:(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不是让已具备汉语运用能力的本族人掌握更多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而是让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掌握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能力。(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语言作为技能和能力,只有通过练习、实践才能掌握。(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为重要,基础阶段总是拥有最多的学习者,也最能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与规律。(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通过汉语与学习者母语的对比确定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分析并纠正学习者的错误。(5)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语言教学本身就应包含运用目的语成功地进行交际所必需的文化内容。(6)集中、强化的教学——相对说来,课程较集中,课时较多,内容较密集,进度较快,班的规模较小。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与课程设计 教学目的是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它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制约着各个教育阶段、各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贯全局的作用。教学目的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教学目的制定的合理性。教学目的要在教学计划中恰当定位,与教学客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协调一致,指导教学主体行动并转化为教学结果,从而实现自身的合理性。 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外国学习者,他们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希望能够利用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环境,更好地掌握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的时一定要兼顾外国学习者及其国家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从加强各国之间、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愿望出发,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培养全面发展的外国汉语人才。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对外汉语学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对外汉语教学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它体现了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并运用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的特点,因而比其它情况下的汉语教学更充分地显示出把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语言学习是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不仅需要有智力因素发挥作用,同时也需要情感因素的参与。在掌握目的语的过程中,由于教在掌握目的语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有意识地采取适当的训练和辅导方法,加上学习者的积极配合,智力和情感因素都能得到锻炼和发展。(3)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学习汉语必须同时掌握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可以说,中国文化知识越丰富就越能从深层次上掌握汉语,发展高级的汉语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周小兵,李海鸥 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 第一编 一教学简论 1.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 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者周围其他人哪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的涵盖性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标准语,方言等。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最终掌握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习得与学习 习得是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过的某种能力。比如说,幼儿站立,行走,饮食的能力,就是自然习得的。习得无需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教学。习得理论包括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认知论等。 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多数情况下,学习是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学习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动机,环境,方式,教育者及相关因素,过程和文化等方面。 3.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相关学科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 1.对比分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习惯和偏误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对比分析的内容对比分析假说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假说有两派:强硬派和温和派。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强调对语言进行细致描述。 对比分析遭遇的批评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比分析假说在发展中受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一下三个方面:非干扰性偏误的事实,理论批评和来自实践的批评。 对比分析的发展对比分析在三个方面有了明显发展:回避,相似等级和干扰是学习者的策略。汉外对比分析汉外对比有宏观、微观两类。 2.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的步骤和作用 Corder曾详细描述了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语料选择,偏误识辨,偏误分类,偏误解释和偏误评估。 偏误类别包括语际偏误、语内偏误和认知偏误。 3.中介语及其变异 中介语中介语的概念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的

浅谈泰国汉语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精选教育文档

浅谈泰国汉语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随着汉语热的兴起,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火热,特别是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泰国的汉语教学与汉语推广以其迅猛的发展、丰硕的成果已成为各国汉语教学与推广工作的优秀代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泰国的汉语教学。 一、影响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因素 1.泰国是世界华人聚居生活的主要国家,其发展与中国密不可分,泰国华人都在有意的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在学校里,华裔子女学习汉语的情况占了很大一部分。另外泰国以诗琳通公主为代表的王室大力支持学习汉语,这种精神支持了泰国汉语学习者。 2.中国每年都有大量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泰教学。在2013年,仅往基础教育委员会就派出了536人。另外还有许多以非汉语志愿者教师身份在泰国进行汉语教学的中国教师。这完全为进行海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保障。 3.学生活泼主动,敢于开口。大部分泰国学生的性格都很活泼开朗,上课时学生们都会很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和老师进行互动,而且常常学以致用,使得汉语不只是被动的进行传播。 4.网络普及率高,有力于从互联网获取汉语知识。随着世界各国“汉语热”的兴起,网络上也开始刮起了一股“汉语风”,各种各样的有关汉语学习的网站层出不穷,学习者可以轻而易举

地运用这些资源来学习中文。 二、影响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不利因素 尽管泰国汉语教育形势发展还比较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分析: 1.社会因素。不同于中国,泰国主张快乐轻松的学习,但也就导致课堂纪律很松散,不利于管理,影响教学工作。许多中国老师一遇到这些情况,教学热情就减少了许多。课堂上不但要花费大量时间来维持纪律,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不仅教师的教学任务无法按时按量完成,学生所学知识的质和量也很难保证。另外在泰国的实际情况中,中文也并没有那么火热,很多学生选择汉语仅仅是因为汉语学分比较容易修得,甚至有学生认为学习汉语不如英语有前途,这就影响了生源质量和学习氛围。另外也与监督机制――考试息息相关,内容简单、缺乏针对性、教师和学生不重视、考试太随意。 2.教学资源、教学设施不足。图书馆没有足够的中文图书。许多泰国学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有着大量的各种藏书,但美中不足的是中文图书太少,甚至没有中文书籍。本人实习所在学校就有一个很大的图书馆,但用了两个周都没找出多少中文书,且都是试题和课本。这就不利于学生们补充课外中文知识、拓展知识面。 3.教材难易程度不一,针对性不强。泰国汉语教材比较繁杂,主要有《泰国人学汉语》、《汉语教程》、《快乐汉语》、《体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入门考试整理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3个含义 1.教学: a)定义:“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b)过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 c)教学类别和模式也属于教学范围。 2.学科 a)作为一个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不仅包括教学,而且包括跟教学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系统研究。 b)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对外汉语教学至少涉及四个方面:语言层面、心理层面、教育层面和技术层面。 3.事业 a)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民族的事业。 b)任务:加快孔子学院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力推进教材编写和发行体制创新; 构建全球汉语网络平台; 改革与创新汉语考试。 二、第一语言和本族语的关系 1.第一语言: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周围他人那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2.母语:传统上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 3.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

三、习得理论包含哪几个方面 1.强化论: a)理论依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 b)代表人物:【美】斯金纳 c)内容:儿童学习说话就是对环境或成人话语作出合适的反应,反应正确就会得到奖励,使之受到强化并形成语言习惯。无法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情形。 2.传递论 a)理论依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 b)代表人物:【美】奥斯古德 c)内容:内在刺激产生的内部反应可以用来解释语言媒介如何表现不在眼前发生的事,以及根本没有发生的事。无法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情形。 3.内在论 a)理论依据:心灵主义 b)代表人物:【美】乔姆斯基 c)内容:儿童天生具有语言习得机制,使其能对所接触的语料进行处理。当儿童发现了语言的深层结构并将之转换为表层结构的规则时,就可以创造性的应用语言了。 4.认知论 a)理论依据: b)代表人物:【瑞士】皮亚杰 c)内容:儿童的语言发展,就是天生能力和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认知活动和语言活动相互促进。

泰国汉语教学调查报告

泰国汉语教学调查报告 汉语在泰国持续走热 邻邦泰国是世界上华人聚居生活的主要国家,在这个历来以“微笑国度”闻名于世的国度里,正在掀起一阵阵学习汉语的浪潮。泰国华人众多、中泰两国关系密切、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泰国政府的有利政策等因素都是近年来泰国兴起学习汉语热的重要原因。而泰国王室的支持,特别是诗琳通公主二十多年坚持不懈学习汉语的精神,感动和鼓舞了泰国汉语学习者,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泰国教育部制定出一份促进泰国汉语教学2006年—2010年五年战略计划,一个国家制定出全国性促进汉语教学的战略计划,泰国当属第一。目前泰国开展汉语教学的教育机构主要有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私立培训学校和远程教育五种。泰国在2008年前已基本实现所有中学都开设汉语课程。 经济方面,中泰贸易不断增长,2010年前两个月泰国对中国出口比2009年同期增长84,4℅,使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泰国最大出口市场。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在泰投资逐年增长,加之每年有数百万入境旅游的中国游客,使得泰国经济对中国经济依赖趋势加大,汉语在泰国的地位加重,刺激了民众汉语学习需求的增加。目前在泰国,中文已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外语,汉语培训机构遍布全国。 泰国的孔子学院 至2006年泰国第一家孔子学院——孔敬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揭牌成立以来,中泰两国共合作共建了12所孔子学院和11所孔子课堂,成为了东盟各国中拥有孔子学院最多的国家。 在2009年12月召开的全球第4届孔子学院大会上,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校长披隆教授当选孔子学院总部理事,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和宋卡王子大学普吉分校孔子学院荣获“汉语考试先进考点”。这是对泰国孔子学院的一种肯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汉语教学在泰国发展的蓬勃生机。 泰国各地孔子学院公开办学,开设针对社会公众的实用汉语课程,满足了泰国各阶层汉语热的需求。清迈大学孔子学院为当地移民局工作人员开设日常汉语对话培训班,以便工作人员开展中国移民人员的接待工作;曼松德·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为35个教学班的2745名在校大学生提供25门汉语课程的教学;玛哈沙拉坎大学孔子学院先后在玛哈沙拉坎、加拉信、黎逸3个府开设汉语教学点,为当地中小学送学上门;宋卡王子大学普吉孔子学院针对周边旺盛的旅游市场需求,开设了导游汉语培训教程。 在孔子学院总部的支持下,泰国汉语教学特别是中小学领域的汉语教学发展迅速。十一所孔子课堂的建立在带动中小学汉语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2009年,泰国开设汉语课程的学校由五年前的100多所增加到了1600多所,学生人数由5万增加到了56万。国家汉办驻泰代表庞利女士说,六年以前,据泰国教育部统计,学习汉语的学生数仅仅有一万多,而到了2010年官方公布的数字是66万,学习汉语人数在量上的增大十分可观。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2

对外汉语教案2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以下几个语言点 (1)我爱人最近老是不舒服。 老是的用法 (2)我觉得你还是带她去一次。 还是的用法再的用发与又的区别 (3)千万别耽误了 千万的用法 ( 4 ) 我不清楚 清楚的意思与用法 (5)我上星期带她去过了 上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环节:(1)领读课文(2分钟) ( 2 ) 讲解课文(以课后习题为主,意味理解全文)(8分钟) (3)解决教学目的(20分钟) A我爱人最近老是不舒服。 老有经常的意思,老是不舒服就是经常不舒服的意思,但在语气上比经常强, 应重度。后经常加形容词或副词,有时也加动词。 ex: 人家老(是)提前完成工作,我们呢!(加副词) 他老(是)问别人借钱。(加动词) 拓展训练:老的另一种用法。老后加名词,表长久的, ex:他是我们的老主顾了。 B 我觉得你还是再带她去一次。 a还是,副词,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还表希望,有“这样办 比较好”的意思。此句中,还是再带她去一次,说明带她去医院这个动作的 继续进行和再去医院比较好的意思。 ex:你明天还是再去试试吧! 今天天气还是很好。(昨天天气就很好) B再,副词,表示一次又一次,有时候专指第二次。再带她去医院就是继续 第二次带她去医院。 ex:我明天再来! 拓展训练:“再”表示将来时,动作还未发生,“又”表过去时,指已经发生 过的事。表示已经重复的侗动作用“又”表示将要重复的动作用“再”。 ex:这本书前几天我又读了一遍,以后有时间我还要再读一遍。 C 千万别耽误了 a千万,副词,务必,一定的意思,但语气比一定婉转。表恳切叮咛。 ex:天冷了,千万要记得添衣服啊! B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 ex:手续繁琐,实在耽误时间! D 我不清楚 清楚,三个意思,一是,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二是对事物了解的很透彻, 三是了解明白。作动词用,就像此句中,我不清楚就是我不了解不明白的意思。

汉语教学调查与分析

汉语教学调查与分析 课程说明 一、课程目标 1.培养学习者既是教师又是研究者的专业素养,主要增强对汉语课堂教学实践的理解力、思考能力和论证能力,同时为完成学位论文积累资料,提供选题思路和立题角度。 2.在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中,结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研究的理论与知识,对课堂教学进行初步的调查实践。 二、课程特点 汉语课堂教学调查属实证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普遍运用并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汉语课堂教学调查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有关汉语教学问题的资料,从而对课堂教学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区别于一般的社会调查,它是以当前的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是为了认识某种教育现象、过程或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实地考察活动。它有一套研究的方法和工作程序,有一套搜集、处理资料的技术手段,并以教学调研报告作为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方式 1.讲授,文献学习,合作调研,报告并讨论。通过学习有关文献,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具体问题展开调查实践学习,并提交口头和书面报告。

2.汉语课堂教学调查可采用课堂教学观察、召开座谈会、个别访问、问卷或资料调查等多种方法,也可以是上述几种方法综合进行使用。 3. 学习要求: (1)认真研读文献; (2)严格制定实践计划; (3)观察客观细致,材料搜集完整; (4)报告时,做到观点明确、表述条理清晰、方法得当、语言规范。 四、学习时间:五周 五、考试。 1. 小组提交报告评价;。(40%) 2. 教学调查与分析论文设计。(60%)

导言汉语教学调查与分析的体系与主要范围 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认识。 (一)教什么?如何学?如何教? (二)教什么?本体论——语言学; 如何学?认识论——心理学; 如何教?方法论、工具论——教育学、计算语言学、现在教育技术。(赵金铭,2005) 二、汉语教学研究体系的三个层次。 (一)基础研究: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宏观理论; (二)中观研究:宏观理论基础与微观教材、教法微观研究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三)微观研究:汉语教材、教法。 三、微观研究与中观层次的沟通关系表述。 (一)汉语课堂教学研究处于汉语教学中的微观研究层次。 (二)汉语课堂教学研究与中观层次的沟通关系表述。 1. 课程论。 为什么教?教什么?包括:教学大纲设计,目标和教学内容,教材编写; 2. 学习论。学生怎么学?包括:学习的过程和教学方法; 3. 情景。 在什么场合中教?包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社会言语情景、场合等; 4. 评价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 动词/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 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趋向补语 动词 +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 他走进教室来。|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一本书。| 他拿出一本书来。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 他拿出书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